原发性结外恶性淋巴瘤的诊治策略

原发性结外恶性淋巴瘤的诊治策略

一、原发性结外恶性淋巴瘤的诊治策略(论文文献综述)

何华钰[1](2021)在《第一部分 术前全身免疫炎症指数和预后营养指数在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术后生存中的预测价值分析 第二部分 肺原发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指出背景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Ts)是一种特殊的肺癌亚型,包括小细胞肺癌、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非典型类癌和典型类癌。PNETs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点不具特异性,易误诊,其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而辅助治疗对晚期患者有一定治疗价值。然而,PNETs的发生发展并不容易预测,因为其组织病理学价值的局限性以及能够有效预测预后的组织学或血液生物标志物的数量较少。因此探索新的生物预测指标很有临床意义。炎症细胞、免疫细胞及相关介质构成的炎性肿瘤微环境在肿瘤的发生、增殖、发展和转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率(PLR)被广泛证实可以有效预测肝细胞癌、食管鳞状细胞癌等实体肿瘤的预后,而未在神经内分泌肿瘤中应用实践。同样,术前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和预后营养指数(PNI)是有效的肿瘤生物标志物,对许多恶性肿瘤的预后有重要预测价值。然而,关于SII和PNI对可手术PNETs的预测价值,目前还没有类似的研究。我们的研究旨在阐明SII和PNI在PNETs手术切除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 2005年至2015年接受手术治疗的PNETs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这些资料来自患者的临床记录、手术治疗前的血液检测结果。通过使用SPSS 23.0对研究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用ROC曲线通过找出Youden指数最高值来确定PLR、NLR、SII和PNI的最佳临界值。分类变量比较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使用Kaplan-Meier法进行患者的生存分析描述,并用log-rank检验评价差异。采用Cox回归模型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来探讨PLR、NLR、SII和PNI的独立危险性。用危险比(HRs)和95%可信区间(CIs)评价各因素与0S的相关程度。双侧P值<0.05被认为存在显着统计学差异。结果我们的研究最终共纳入了 381例PNETs患者,其中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为143例(37.5%),小细胞肺癌181例(47.5%)和非典型类癌57例(15.0%)。381例患者中,男性有294例(77.2%),女性87例(22.8%)。266例(69.8%)患者有吸烟史,115例(30.2%)患者从不吸烟。年龄范围为19岁到94岁,中位年龄为60岁。临床分期为Ⅰ期的患者有142例(37.3%),Ⅱ期93例(24.4%),Ⅲ期142例(37.3%),Ⅳ期仅4例(1.0%)。PLR、NLR、SII和PNI中位数分别为134.6、2.52、592.3和51.78。PLR、NLR、SII和PNI预测生存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118.74、2.69、682.98 和 49.95。术前PLR与肿瘤长度(P=0.001)、肿瘤类型(P=0.027)、T分期(P=0.001)、TNM分期(P=0.038)显着相关。术前NLR与肿瘤长度(P=0.001)、肿瘤类型(P=0.001)、TNM 分期(P=0.007)和 T 分期(P=0.000)显着相关。术前PNI与年龄(P=0.001)、T分期(P=0.001)、肿瘤最大径(P=0.002)、饮酒状态(P=0.013)和吸烟状态(P=0.049)相关,而SII与T分期(P=0.001)、肿瘤最大径(P=0.001)和TNM分期(P=0.001)显着相关。升高的SII和NLR患者较降低的SII和NLR患者预后差(P=0.001和P=0.001),而降低的PLR和PNI患者较升高的PLR和PNI患者预后差(P=0.001和P<0.001)。SII(P=0.002)、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P<0.001)、血小板/淋巴细胞比率(PLR)(P=0.001)、淋巴结转移(P<0.001)、手术时间(P=0.034<0.05)、治疗方法(P<0.001)和PNI(P=0.044<0.05)是经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而确定的PNETs独立预后因素。结论高SII、NLR和低PNI、PLR提示PNETs患者预后不良。SII、NLR、PLR、淋巴结转移、手术时间、治疗方式和PNI均是影响PNETs患者术后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SII和PNI可作为预测PNETs患者术后预后的有效预测指标,并可以用于指导对患者进行分层治疗。背景原发性肺淋巴瘤(Primary pulmonary lymphoma,PPL)是一种起源于肺的结外淋巴瘤,临床发病较为少见,占原发性肺部恶性肿瘤的0.5-1.0%。目前PPL的诊断仍主要依靠Cordier的诊断标准,即影像学检查明确显示肿瘤累及肺和支气管,但未见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肿大,肺和支气管其他部位未见肿瘤证据;无胸外淋巴瘤病史,发病3个月后无肺部外淋巴瘤征象。PPL病理类型呈现多样化,但据文献报道以MALT淋巴瘤较为多见。患者临床表现不一,可有可无。部分患者临床表现可出现咳嗽、咳痰、呼吸困难、胸痛、发热等症状,少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参考价值有限。PPL的影像学表现呈现多种多样,包括单个或多个结节或肿块,密度均匀或不均匀,部分患者为片状高密度影,无特征性表现,易误诊。目前发表的文献多为病例报告或样本量较少的病例研究,因此对该疾病临床病例特点和预后影响因素的仍然认识仍较为局限,需要更大样本量的研究去阐述和分析。为此,我们回顾性分析本中心收治的PPL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治疗及预后,总结诊治经验,并探讨其可能的预测因素,为未来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中心2000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经组织学和影像学诊断确诊的PPL患者。通过纳入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情况、肿瘤家族史、初发症状、ECGO PS评分、IPI、影像学表现、肿瘤部位、组织病理学结果、临床分期、LDH和β2-MG)水平来分析PPL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印象因素。研究使用SPSS 23.0和GraphPad Prism 8.4.3版进行处理分析数据。分类变量比较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连续变量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或Student t检验。生存曲线用Kaplan-Meier法估计,并与对数秩检验进行比较。Cox回归模型用于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潜在因素。双侧P值小于0.05表示统计学有显着性差异。结果本研究共纳入90例PPL患者,其中女性47例(52.2%),男性43例(47.8%)。患者的中位年龄为54岁。病理类型中非霍奇金淋巴瘤(71/90,78.9%)是最常见的类型,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是最常见的病理亚型(56.3%),其次是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32.4%)。手术治疗39例(43.3%),单纯化疗或联合放疗。MALT淋巴瘤和非MALT淋巴瘤的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8.9%和65.9%。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大于60岁(P=0.006<0.05)、LDH 升高(P=0.029<0.05)和β2-MG升高(P=0.048<0.05)、临床分期Ⅱ2E及以上(P=0.015<0.05)和非手术治疗(P=0.046<0.05)与患者的OS呈显着相关。多因素分析发现年龄(P=0.013<0.05)是影响患者5年OS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我们分析发现年龄在60岁以上、LDH和β 2-MG水平升高、临床Ⅱ2E期或更高、非手术治疗与PPL预后不良相关。年龄可作为PPL的一个潜在独立预后因素,指导临床治疗的选择。

李红玉[2](2021)在《HLA-DPB1和EB病毒gp42蛋白的结合方式与新疆地区霍奇金淋巴瘤发病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为了探索EB病毒与新疆地区霍奇金淋巴瘤的发病的相关性,了解新疆地区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现状,在已筛选出新疆地区人群与霍奇金淋巴瘤相关HLA-DPB1分型的基础上,进一步检测新疆地区健康人群HLA-DPB1亚型与霍奇金淋巴瘤HLA-DPB1亚型与EB病毒gp42的的结合方式、结合力的大小及差异。研究方法:1)我们使用慢病毒感染的方式,对T1细胞进行HLA-DPB1亚型的慢病毒感染,构建HLA-DPB1重组载体;2)使用免疫荧光标记的方法标记gp42蛋白,探索不同浓度下,gp42蛋白与HLA-DPB1重组载体的结合效率,获取最佳的gp42蛋白的结合浓度;3)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HLA-DP+gp42+双阳性细胞,计算HLA-DPB1亚型与gp42蛋白亲和力大小及差异;4)我们使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式模拟gp42蛋白和HLA-DPB1亚型的结合,获取两者的结合方式、结合形态及所形成复合物的基本属性;5)回顾性分析在2016年1月1日至2020年9月1日期间初次就诊于新疆肿瘤医院的霍奇金淋巴瘤患者105例,收集该患者的临床特征,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及病理组织学检测,利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探讨EB病毒感染者与非EB病毒感染者之间的临床特征及病理学特征的差异;6)分别选取EB病毒阳性霍奇金淋巴瘤患者15例及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的患者10例,检测两组患者的CD3、CD4、CD8、PD1、PDL-1、HLA-DPB1、LMP1、CD30等分子的表达,对比免疫功能及表达产物的差异。研究结果:1)T1细胞进行慢病毒感染的最佳条件是选择B2助感染液、MOI=100、感染时间为72小时,在此基础上成功构建LV-DPB1-H组和LV-DPB1-HL组质粒载体;2)探索出gp42蛋白的最佳结合浓度,即gp42蛋白在80μg浓度时,HLA-DPB1与gp42的结合效率最高;3)HLA-DPB1的B链与gp42的A链通过氢键结合形成一个复合物,该复合物属亲水类蛋白,Resolution为3.25;4)LV-DPB1-HL组的HLA-DP+gp42+的双阳性率明显高与LV-DPB1-H组(29.467±2.108vs 15.867±0.9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收集了105例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病理特征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P=0.007<0.1)、年龄(P=0.000<0.1),Ann Arbor分期(P=0.088<0.1)、病理分型(P=0.000<0.1)是影响EB病毒阳性预后的因素;经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是影响EB病毒阳性霍奇金淋巴瘤预后的独立因素(P=0.000<0.05,HR:1.026,95%CI:1.014~1.042);6)通过对15例EB病毒阳性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及10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患者的免疫功能及表达产物分析,EB病毒阳性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中LMP1、CD30、PDL1的表达量均高于EB病毒阳性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患者,提示LMP1、CD30、PDL1与EB病毒阳性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发病机制存在相关性;与对照组相比,CD4+T细胞在病例组中的表达比例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D8+T细胞在病例组中的表达比例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LA-DPB1的表达量在病例组vs对照组的比例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论:EB病毒的gp42蛋白可以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PB1在细胞表面相结合,在gp42蛋白的浓度达到80μg时,两个蛋白可以达到较高的结合效率,共同结合后可以在细胞内作用,导致人体的免疫抑制作用发生改变,共同参与到霍奇金淋巴瘤的发病过程中。在EB病毒阳性霍奇金淋巴瘤组中,性别、部位、EBV-DNA复制、Ann Arbor分期、病理组织分型、初始治疗方案与EB病毒感染患者的预后无相关性,但年龄、血液EB病毒检测是影响EB病毒感染患者预后的独立预后因素,且EB病毒感染后,霍奇金淋巴瘤的免疫功能及免疫产物较淋巴结反应性增生均发生变化。因此,我们也许可以通过降低gp42浓度,即降低EB病毒的感染率来降低霍奇金淋巴瘤的发病;另一方面,根据分子动力学模拟的结果:我们可以通过断裂氢键、阻止亲水性结合等方式阻止疾病的发生,这些数据可能为后期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方式及疫苗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韩彩娟[3](2021)在《170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分析》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甘肃省人民医院初诊的170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CHOP方案与RCHOP方案在DLBCL中的疗效及两种方案化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探讨不同危险因素对DLBCL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6月至2020年6月于甘肃省人民医院初诊的170例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一般情况及病变的原发部位;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136例比较CHOP方案与RCHOP方案的疗效及化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采用Kaplan 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通过单因素及COX多因素分析不同危险因素对DLBCL预后的影响。结果1.本研究中170例DLBCL患者的中位年龄为57.5(9~88)岁,41~70岁是该病的高发年龄段,其中51~60岁发病率最高;男性91例,女性79例,男女发病率为1.1:1;病变原发于淋巴结内者占47.65%,原发于淋巴结外的占52.35%,结外DLBCL中以胃肠道最多见,其次是韦氏环和脾脏。2.将接受CHOP方案与RCHOP方案化疗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显示:CHOP方案组患者的3年生存率、5年生存率及总生存率分别为71.93%、52.63%和47.36%,RCHOP组患者的3年、5年生存率及总生存率分别为88.60%、78.48%和75.9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CHOP方案与RCHOP方案化疗过程中均出现轻中度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肝功能异常及心脏事件等不良反应。其中骨髓抑制最常见,CHOP方案与RCHOP方案的发生率分别为31.57%和36.71%;其次是胃肠道反应,两种化疗方案的发生率分别为24.56%和26.58%,其他如过敏反应、肝功能损害及心脏毒性的发生率较低,所有不良反应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生存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患者的OS明显低于≤60岁的患者(P=0.02);相比HBs Ag阴性组患者,HBs Ag阳性组患者的OS更短(P=0.039);MYC/BCL-2/BCL-6共表达组患者的OS明显低于非MYC/BCL-2/BCL-6共表达组患者(P=0.006);CD5阳性组患者的OS低于CD5阴性组患者(P=0.015);Ann Arbor分期Ⅲ~Ⅳ期患者的OS低于Ⅰ~Ⅱ期患者(P=0.007);预后单因素分析显示:初诊时患者的年龄、Ann Arbor分期、IPI评分、HBs Ag、CD5表达情况及MYC/BCL-2/BCL-6共表达是影响DLBCL患者预后的因素;COX多因素分析显示:Ann Arbor分期Ⅲ~Ⅳ期、MYC/BCL-2/BCL-6共表达是对DLBCL患者预后有影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本研究中DLBCL患者的中位年龄为57.5岁,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原发部位以淋巴结外多见,结外DLBCL中,最常见的受累部位是胃肠道。2.对于初诊的DLBCL患者,RCHOP方案的疗效明显优于CHOP方案;两种方案化疗过程中均会出现轻中度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异。3.年龄、Ann Arbor分期、IPI评分、HBs Ag、CD5表达、MYC/BCL-2/BCL-6共表达是影响DLBCL患者预后的因素;而Ann Arbor分期Ⅲ~Ⅳ期、MYC/BCL-2/BCL-6共表达是对DLBCL患者预后有影响的独立危险因素。

王孟可[4](2021)在《原发性胃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诊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究原发性胃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临床特点和影响预后的因素,为原发性胃DLBCL规范化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就诊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原发性胃DLBCL病例(共纳入61例),全部患者均由病理明确诊断。统计患者的性别、确诊的年龄等基本情况、临床表现及术后病理等资料,并通过患者门诊复查、电话随访和信函调查等方式获得随访资料,利用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在本研究中,共计纳入61位患者,中位年龄62岁(37岁-78岁),男女比例为男(36例):女(25例):1.44:1。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腹胀(47例)占77.0%,腹痛(42例)占68.9%,纳差(13例)占21.3%,呕血(5例)占8.2%,黑便(4例)占6.6%,大部分患者就诊时可合并多个主诉。常用的辅助检查包括超声内镜、消化内镜和CT检查和X线消化道造影,其阳性确诊率分别为100%(4/4),72.1%(44/61),24.6%(15/61),15.0%(3/20)。免疫组化显示Ki-67阳性指数为40%-90%,有31例>50%,Bcl-2的阳性表达率为52.5%。61例患者手术切除的原发肿瘤平均直径为7.26cm,其中<5cm者、≥5cm者各为15例、46例。病灶浸润粘膜层23例,肌层16例,全层或浆膜外22例。共39例诊断为IE期+IIE期,共22诊断例IIIE期+IVE期。61例原发性胃DLBCL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是(55.65±2.753)个月,中位生存时间是(63.00±0.879)个月,1年、2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86.4%、82.0%和65.4%。患者的年龄、临床分期、白蛋白水平影响患者预后(p<0.05),且白蛋白水平是独立预后影响因素(p<0.05)。结论原发性胃DLBCL是一种特殊类型胃恶性肿瘤,发病率低,但发病率和确诊率逐年上升,多见于老年男性,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原发性胃DLBCL是一种异质性疾病,不同的亚型可引起不同的临床表现、治疗效果;患者的年龄、临床分期、白蛋白水平影响原发性胃DLBCL患者预后;白蛋白水平是影响原发性胃DLBCL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王泽洋[5](2021)在《EBV相关性胃癌多维度表型特征识别及其关联蛋白GBP5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胃癌(Gastric Cancer,GC)是全球范围内第五大高发肿瘤疾病,居肿瘤死亡原因第二位。胃癌病因包括遗传因素、理化因素及感染因素等。在感染因素中,幽门螺杆菌与胃癌有关已达成研究者共识。除此之外,近年来EB病毒(epstein barr virus,EBV)也已引起研究者高度重视。EBV是1964年Epstein和Barr从非洲儿童Burkitt’s淋巴瘤培养细胞中发现的病毒,属人类疱疹病毒4型,即γ-型疱疹病毒,特异性人类嗜淋巴细胞性病毒。目前已知,EBV感染与多种人类恶性肿瘤如Burkitt’s淋巴瘤、鼻咽癌、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霍奇金病及非霍奇金淋巴瘤等密切相关。1993年,Tokunaga等通过原位杂交技术证实胃癌细胞内存在EBV编码的小RNA,将之定义为EBV相关性胃癌(EBV-associated gastric carcinoma,EBVaGC)。2014年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根据分子水平的差异将胃癌分为四种分子病理亚型,包括EB病毒感染型、基因组稳定型、染色体不稳定型及微卫星不稳定型。其中,EBVaGC以其区别于其他类型胃癌的多种特质引起了广泛关注。据统计,EBVaGC约占全世界胃癌发病率的10%,且在不同地域间存在差异([6])。全面认识EBVaGC对胃癌发生机制研究及临床诊治有重要指导意义。表型特征是生物体从宏观到微观(即分子组成)、从胚胎发育到出生、成长、衰老乃至死亡过程中,形态特征、功能、行为、分子组成规律等所有生物、物理和化学特征的集合。全景解析人类表型特征,建立宏观表型与微观表型间多维度关联,是解析生命科技的重要线索。目前,对EBVaGC分子表型及临床表型特征等已有所了解,比如,EBVaGC中显示出PIK3CA的反复突变、DNA甲基化以及JAK2,PD-L1和PDL2过表达扩增等。然而,EBVaGC的分子模式非常复杂,包含多种遗传学和表观遗传学变异、转录组学及蛋白组学变异等,对此,我们的认知还十分有限,尚需深入探索,EBVaGC主要临床表型特征及具体发病机制也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全面阐释EBVaGC表型特征可提供潜在的新型胃癌治疗靶标和路线图,可为制定胃癌精准诊治策略提供参考。EBVaGC致癌原因与EB病毒感染有关。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研究旨在找出在病原体感染和宿主防御整个过程中影响重要生物学活动的关键蛋白以及这些蛋白的功能机制。对重要微生物的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差异的鉴定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其发病机制,还可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新靶点。然而对于EBV感染导致的胃癌,目前几乎所有基因和蛋白水平的研究均聚焦于单一因素或基于生物信息学数据库的大样本数据集,仍缺乏通过独立采集质谱技术检测蛋白质组学变化建立的对EBVaGC基因和蛋白表达谱的综合研究。血清学检测,作为一种方便、非侵入性和成本效益高的检测手段,在人群流行病学调查、疾病过程的动态监测和风险预测方面显示出显着的优势。到目前为止,EBV血清学检测已经广泛应用于Burkitt淋巴瘤,鼻咽癌,霍奇金或非霍奇金淋巴瘤,睾丸癌等疾病的风险预测及早期诊断。然而,很少有研究集中于EBV血清学与胃癌风险的关系。此外,目前尚不清楚EBV血清学检测是否具有GC预测和预后的潜能。综上,本研究试图从基因变异、蛋白表达、病理组织学形态、血清抗体表达等不同层面,多维度探讨EBVaGC表型特征并筛选鉴定EBVaGC关联蛋白。对于已鉴定出的EBVaGC关联蛋白,我们进一步探究了其在EBV相关性胃癌中的分子调控机制。本研究为进一步探讨EBVaGC关联蛋白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研究目的:1.明确EBVaGC的表型特征。2.EBVaGC关联蛋白的筛选鉴定。3.明确EBVaGC关联蛋白GBP5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第一部分:EBV相关性胃癌多维度表型特征识别(一)EBVaGC差异表达基因分析利用公共数据资源GEO数据库检索包含EBV相关性胃癌信息的基因表达谱芯片,确定GSE51575作为分析芯片。该芯片包含12例EBV-阳性和14例EBV阴性胃癌样本基因表达信息。采用GEO2R分析出该表达谱芯片的差异表达基因,|FC|>2.0,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二)EBVaGC差异表达蛋白筛选验证a)收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自2012年9月至2019年10月的胃癌手术患者癌组织共计132例。b)应用EBV编码RNA(EBER)原位杂交(ISH)技术对胃癌样本进行EBV原位检测。c)利用EBV阳性与阴性胃癌组织进行DIA-相对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筛选具有差异表达水平的蛋白。(三)EBVaGC病理组织学特征分析1.收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自2012年9月至2019年10月的胃癌手术患者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标本共计132例。通过患者病历收集性别、年龄、饮酒、吸烟、Lauren分型、浸润深度、癌周淋巴细胞浸润、脉管癌栓、淋巴结转移、周围神经侵犯、淋巴结外肿瘤种植等临床病理信息。2.通过原位杂交检测EBV原位感染情况,进行分析。(四)EBVaGC血清EBV抗体表达分析1.收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自2012年11月至2020年6月的胃癌手术患者以及庄河胃癌高发现场患者血样本,其中包括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以及胃癌病例共计1790例。在患者病历中收集性别、年龄、饮酒、吸烟、Lauren分型、浸润深度、癌周淋巴细胞浸润、脉管癌栓、淋巴结转移、周围神经侵犯、节外种植等临床病理信息。本研究获得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研究所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所有受检者均提供书面知情同意书。2.利用血清定量检测不同EBV-VCA IgG抗体滴度,分析其表达水平与EBV相关性胃癌发病风险、预后及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第二部分:EBV相关性胃癌关联蛋白GBP5的作用机制研究(一)GBP5原位表达与胃癌发病风险、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关系利用免疫组化技术对255对胃癌组织以及癌旁正常对照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分析其与胃癌之间的关系。(二)GBP5对不同EBV感染状态胃癌细胞活性的影响1.GBP5过表达和沉默质粒的构建:分别选取GV146和GV102为GBP5的过表达以及沉默质粒载体,并经过酶切确认。化学合成GBP5基因序列,用Kpn I/Bam HI酶切含有目的基因的质粒,将酶切产物连接入线性化表达载体,经PCR鉴定。2.根据文献报道,选取EBV阳性SNU719胃癌细胞系以及EBV阴性AGS胃癌细胞系,并经过Real-time PCR确认EBV的表达,进行后续实验。3.采用CCK-8进行细胞增殖效应的检测。(三)GBP5对不同EBV感染状态胃癌细胞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1.EBVaGC差异表达免疫相关基因的确定本研究经查阅文献后共总结出47个免疫相关基因,进一步将GSE51575中差异表达基因与47个基因取交集后筛选出差异表达的免疫相关基因。P<0.05被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2.确定EBVaGC与GBP5相关的免疫基因采用斯皮尔曼相关分析方法分析GBP5与EBVaGC差异表达相关的免疫相关基因的相关情况。|r|>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3.验证EBVaGC免疫相关基因差异表达本研究收集GBP5过表达和沉默的SNU719和AGS细胞系培养液上清进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对预测的GBP5相关的免疫基因进行验证。利用SPSS Statistics 24和Graph Pad Prism 8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四)GBP5表达调控网络分析1.EBV相关性胃癌中GBP5蛋白互作网络构建本研究利用STRING在线工具(v11.0,https://string-db.org)预测GBP5蛋白互作网络。将GSE51575中差异表达基因与预测出的GBP5互作蛋白取交集,筛选出差异表达的GBP5互作蛋白,P<0.05被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2.EBVaGC中GBP5与互作蛋白间的关联分析本研究利用斯皮尔曼相关分析计算GSE51575数据集中GBP5与其差异表达互作蛋白间的相关性。|r|>0,P<0.05被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3.EBVaGC中GBP5与互作蛋白的通路分析对GBP5及其具有显着相关性的互作蛋白进行GO(包括生物学过程、分子功能和细胞组成)和KEGG富集分析,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第一部分:EBV相关性胃癌多维度表型特征识别1.EBVaGC关联基因表达特征(EBV+胃癌vs EBV-胃癌差异表达基因)对包含12例EBV-阳性和14例EBV阴性胃癌样本的基因表达谱芯片GSE51575进行差异分析,结果显示在EBVaGC中共有1088个基因上调,879个基因下调表达(|FC|>2.0,P<0.05),其中排位前者包括CXCL17、GBP5、DMBT1、SLC6A8等。将EBVaGC表达的关联基因进行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表明统计学差异最显着的前10条通路均与机体免疫功能相关,例如抗原加工和呈递;辅助性T细胞1、辅助性T细胞2以及辅助性T细胞17分化、移植物抗宿主反应等。2.EBVaGC关联蛋白表达特征(EBV+胃癌vs EBV—胃癌差异表达蛋白)2.1基于EBV检测的金标准EBER-ISH,EBV感染细胞在遵照试剂盒说明书处理过后细胞核可以被显着棕染。结果显示132例胃癌样本中共有7例组织标本具有阳性EBER信号。2.2 EBVaGC的蛋白质组学研究采用上述7例EBV+胃癌样本及与之年龄性别临床病理参数匹配的7例EBV—胃癌样本进行DIA-相对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结果显示与EBV-阴性胃癌组相比,在EBV-阳性胃癌组中共鉴定出137个差异表达蛋白。其中,GBP5、C5AR1、THRAP3、P3H3和MDK为47个上调蛋白中差异前五的蛋白。2.3本研究将GSE51575中差异表达的基因分别与鉴定出的差异表达蛋白取交集。结果发现共有25个基因在两组数据中均差异表达,其中GBP5在25个差异表达蛋白中差异表达倍数最高,其在EBV-阳性胃癌中相较EBV-阴性胃癌同样显着上调(P=1.19E-03,log2FC=3.21),提示GBP5可能是一种与EBVaGC高度相关的蛋白。3.EBVaGC临床病理参数分析我们进一步对EBVaGC的组织病理学特征进行了分析。首先利用EBV原位杂交实验检测132例胃癌组织,结果显示7例具有阳性信号,EBVaGC检出率为5.3%。全部EBV+胃癌病例为中老年男性。其基本病理学特征为:全部病例为中晚期胃癌,多发于胃体部位(4/7,57.14%);大体分型以溃疡/溃疡浸润型为主(6/7,85.71%);组织学分型以中分化及低分化腺癌为主(6/7,85.71%);绝大多数呈浸润性性生长(6/7,85.71%);淋巴结转移多见(5/7,71.43%);所有病例均存在癌周淋巴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Ki67指数较高,多伴有P53阳性表达(5/7,71.43%)以及EGFR与VEGF表达(4/7,57.14%)。EBV-阳性胃癌与EBV-阴性胃癌相比,临床病理参数未见显着差异(P>0.05)。4.EBV血清抗体表达与胃癌风险/预后的相关性在发病风险方面,分析1790例EBV-VCA IgG感染状态与不同胃疾病的组间比较发现,萎缩性胃炎组和胃癌组的EBV-VCA IgG阳性率均显着高于对照组(AG:40.0%vs.30.5%;GC:38.6%vs.30.5%)。经年龄和性别校正后,研究发现EBV-VCA IgG感染者罹患萎缩性胃炎和胃癌的风险分别提高到1.55倍和1.36倍(分别为P=0.001,95%CI=1.21-1.99;P=0.011,95%CI=1.07-1.72)。在胃癌预后方面,对临床病理资料齐全的234例胃癌患者进行了随访。结果发现,在肠型胃癌亚组,EBV-VCA IgG感染状态与总生存期有关,EBV-VCA IgG阳性者的预后较EBV-VCA IgG阴性者更差(Mean survival month:49.2 vs.61.3,P=0.009,HR=3.50,95%CI=1.37-8.94)。第二部分:EBV相关性胃癌关联蛋白GBP5的作用机制研究1.GBP5原位表达与胃癌病理参数/预后的相关性我们首先探讨了GBP5蛋白表达与胃癌组织病理学特征的关系,结果提示GBP5蛋白表达水平与浸润深度、脉管癌栓、淋巴结外肿瘤种植存在显着相关,在其他病理学参数的分组中未发现GBP5蛋白存在差异表达(P>0.05)。我们还分析了GBP5蛋白表达对胃癌预后的影响,单因素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均未发现GBP5蛋白表达与胃癌预后具有相关性(P>0.05)。2.GBP5对不同EBV感染状态胃癌细胞活性的影响EBV+SNU719和EBV—AGS细胞系中转染GBP5过表达质粒和对照质粒以及沉默和沉默对照质粒,分别观察两组细胞在24h、48h、72h的细胞活性。结果发现SNU719细胞系中,GBP5过表达组72h时的细胞活性较阴性对照组升高(P=0.001),GBP5沉默组细胞活性较沉默对照组降低(P<0.001)。3.GBP5对不同EBV感染状态胃癌细胞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采用GSE51575芯片数据,利用GEO2R分析GBP5对不同EBV感染状态胃癌细胞免疫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共有1088个基因上调,879个基因下调表达(|FC|>2.0,P<0.05)。进一步将47个免疫相关基因与GSE51575中差异表达基因取交集后发现23个基因在该芯片中存在差异表达,且均为上调表达,例如CXCL17等。4.GBP5表达与EBV相关性胃癌调控网络的关联分析本研究采用Sanger Box预测GBP5互作蛋白并确定其在EBVaGC中的差异表达情况,结果显示FCGR1B、TRIM22、GBP2、IRF1、OAS2和OASL可能为GBP5互作蛋白,且其在EBVaGC中均为上调表达,与GBP5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富集分析表明GBP5及其潜在的互作蛋白(OAS2、GBP2)可参与寡聚化核苷酸结合结构域样受体信号通路,提示EBVaGC中差异表达的GBP5、OAS2和GBP2可能通过影响此通路活性从而促进EBV相关性胃癌进展。研究结论:1.EBVaGC关联基因表达差异显着者有GBP5、CXCL17等,功能分析显示均与机体免疫功能相关。2.EBVaGC关联蛋白表达差异显着者有GBP5、C5AR1等,功能分析显示可能与乙醇降解Ⅱ类蛋白具有富集效应。3.EBV-阳性胃癌多见于中老年男性;胃体部位多发;溃疡/溃疡浸润型多见;中低分化腺癌多见,淋巴结转移多见。4.携带血清EBV-VCA IgG抗体者罹患胃癌发病风险升高;在肠型胃癌亚组中,EBV-VCA IgG阳性者的预后较EBV-VCA IgG阴性者更差。5.GBP5原位表达与胃癌不良临床病理参数正相关,尤其是与浸润深度、脉管癌栓以及结外肿瘤种植显着相关。6.GBP5可促进EBV阳性胃癌细胞增殖活性。7.在EBVaGC中,GBP5与23个免疫相关基因存在显着的相关性,其中CXCL17、IL-17、1L-8已经血清学表达实验证实。8.在EBVaGC中,GBP5表达调控通路生信分析结果提示,GBP5可与FCGR1B、TRIM22、GBP2、IRF1、OAS2、OASL互作。GBP5可能通过影响寡聚化域样受体信号通路活性从而促进肿瘤进展。

郑佳彬[6](2020)在《复方苦参注射液对恶性T细胞淋巴瘤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立题依据:研究背景:恶性淋巴瘤(ML)是一组起源于淋巴系统的恶性肿瘤,多发生于淋巴结和(或)结外部位淋巴组织,通过肿瘤细胞表面的白细胞分化抗原不同可将其分为T细胞来源淋巴瘤及B细胞来源淋巴瘤两大类。T细胞淋巴瘤临床较B细胞淋巴瘤较为少见,仅约占所有淋巴瘤的10%-15%。但这类淋巴瘤由于其亚洲人群高发病率、明显的个体异质性、广泛的症状特异性、较差的治疗预后和转归及大多数在治疗2-3年内复发的特点,也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重视。复方苦参注射液由于其抗肿瘤、镇痛、增强免疫等功效,常用于晚期患者的维持治疗及放化疗辅助治疗。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肿瘤科前主任林洪生教授在多年的淋巴瘤患者诊治过程中发现复方苦参注射液在治疗缓慢进展的T细胞淋巴瘤,尤以伴以多种形式皮肤损伤的患者效果显着,填补了缓慢进展或除皮肤受累症状外并无其他淋巴结或结外器官受累症状的患者等待观察期无药可用的空白,缓解了患者症状,显着改善生活质量。研究目的:本研究分别通过体内及体外实验设计,探索复方苦参注射液对不同人源淋巴瘤细胞系的干预作用,并在小鼠体内模型中进一步验证和探索其免疫调控作用机制。为复方苦参注射液临床有效性是否源于其对淋巴瘤抑制调节作用提供进一步科学依据。研究方法:1.复方苦参注射液对淋巴瘤细胞增殖、凋亡、细胞周期的影响1.1复方苦参注射液对不同淋巴瘤细胞系增殖的影响及筛选分别培养Hut78(人源皮肤T细胞淋巴瘤细胞株)、Loucy(人源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株)、Jurkat(人源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株)、Raji(人源B细胞淋巴瘤细胞株)、EL4(鼠源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株)5种不同淋巴瘤细胞株。通过比较CCK8及prestoblue敏感度及复方苦参注射液颜色带来的影响,选择prestoblue法作为细胞活力检测试剂。使用prestoblue法及细胞计数法重复验证不同浓度(0.039-5mg/ml)复方苦参注射液对不同细胞株干预后24h、48h、72 h、96h后对其增殖的影响。从而筛选增殖抑制有效及敏感的细胞株。1.2复方苦参注射液对T细胞淋巴瘤Hut78、Loucy细胞周期的调节作用对上一步筛选敏感细胞株Hut78、Loucy细胞采用PI染色,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析不同剂量复方苦参注射液对细胞周期的调节作用。1.3复方苦参注射液对T细胞淋巴瘤Hut78、Loucy细胞凋亡的影响对敏感细胞株Hut78、Loucy细胞采用7AAD/AnnexinV双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分析不同剂量复方苦参注射液对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并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相关内切酶casepase3、casepase7表达进一步证实凋亡的发生。2.复方苦参注射液对Hut78、Loucy细胞信号调控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应用反向蛋白阵列术(RPPA)检测敏感细胞株Hut78经不同剂量复方苦参注射液干预24h后蛋白表达差异,聚类分析潜在作用通路,蛋白质印迹法(WB)验证相关有效通路蛋白在复方苦参注射液干预的Hut78、Loucy细胞蛋白表达中的影响,明确复方苦参注射液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等生物学行为的调控机制。3.复方苦参注射液对Hut78、Loucy细胞能量代谢的影响使用高压液相和质谱联用的方法定量检测敏感细胞株Hut78、Loucy经不同剂量复方苦参注射液干预24h后代谢产物表达差异,明确复方苦参注射液影响肿瘤细胞能量代谢生物学行为的调控机制。4.复方苦参注射液对EL4淋巴瘤动物模型的体内实验研究4.1复方苦参注射液对EL4淋巴瘤模型生存期的影响使用C57BL/6J小鼠构建EL4淋巴瘤动物模型,将荷瘤小鼠随机分为低、中、高剂量(2ml/kg、4ml/kg、8ml/kg)复方苦参注射液组,甲氨喋呤(MTX)组,生理盐水组以腹腔注射方式干预荷瘤小鼠14天,观察记录其对瘤体大小、小鼠体重及生存期的影响,探索CKI治疗的最佳剂量。4.2复方苦参注射液对EL4淋巴瘤模型免疫调节及肿瘤能量代谢的影响使用C57BL/6J小鼠构建EL4淋巴瘤动物模型,将荷瘤小鼠随机分为最佳剂量复方苦参注射液组(2ml/kg,4ml/kg)及生理盐水组以腹腔注射方式干预荷瘤小鼠7天,观察比较瘤体大小,绘制瘤体生长曲线;通过免疫细胞亚群测定检测小鼠肿瘤及脾脏免疫细胞分型表达;通过高压液相和质谱联用的方法进行肿瘤组织代谢产物检测。以进一步验证探索复方苦参注射液体内作用机制;小鼠肿瘤组织石蜡切片的制作及Cleave Casepase3 IHC染色用以检测肿瘤组织凋亡情况。以进一步验证探索复方苦参注射液体内作用机制。研究结果:1.通过细胞活力鉴定的方法学摸索,CCK8及Prestoblue均具有良好的敏感性,但复方苦参注射液颜色对Prestoblue读数的影响程度更小。因此选择prestoblue法及细胞计数法重复验证CKI在淋巴瘤细胞增殖中发挥的作用。Prestoblue法结果显示复方苦参注射液对5种淋巴瘤细胞均显示出生长抑制作用。其中T细胞淋巴瘤细胞系Hut-78、EL4、Loucy、Jurkat要显着强于B细胞淋巴瘤细胞Raji,在人源T细胞淋巴瘤细胞系中,复方苦参注射液对Hut-78(人源皮肤T细胞淋巴瘤细胞)抑制效果最强,Loucy(人源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株)的抑制效果次之,均呈现显着的剂量及时间依赖性。细胞计数法结果与Prestoblue检测结果趋势一致,也进一步验证Prestoblue细胞增殖-活力检测方法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及准确性。细胞周期检测结果显示CKI处理后Hut-78、Loucy细胞的细胞周期G0-G1,S,G2/M期并未见明显的周期停滞作用。但是subG 1期的比例呈明显剂量依赖性增加,提示细胞凋亡在CKI的作用机制中或许扮演着重要作用。细胞凋亡检测结果显示CKI可以诱导Hut-78、Loucy细胞的凋亡,凋亡相关内切酶casepase3、casepase7蛋白表达的Western Blot检测也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不同的是,CKI在48h更多的引起Hut-78细胞的早期凋亡,其凋亡率增高明显;但在Loucy细胞中,晚期凋亡和坏死细胞比率更多,这说明CKI诱导Loucy细胞死亡的方式或机制与Hut-78可能纯在差异。2.通过分析反向蛋白阵列术(RPPA)结果发现CKI的潜在作用通路可以聚焦在 PI3K/Akt/mTOR、NF-KB、MEK/ERK 等通路,其中 PI3K/Akt/mTOR 通路的多数蛋白表达调节符合CKI调节分子机制的构想。Western Blot验证结果证实CKI可通过下调Hut-78细胞中PI3K/Akt/mTOR通路蛋白表达,进一步调控其下游AMPK/TSC1/mTor/S6通路,从而影响细胞增殖或诱导凋亡。这种现象在Loucy细胞中同样可见。可见,调控PI3K/Akt/mTOR通路及AMPK/TSC1/mTor/S6通路也许是CKI作用T细胞淋巴瘤的主要分子机制。3.高压液相和质谱联用的方法检测提示CKI具有潜在调控谷氨酸及乳酸代谢的作用。CKI可以通过直接减少谷氨酸或乳酸代谢的途径抑制糖解途径酵,减少肿瘤能量代谢。Western Blot蛋白表达验证结果证实CKI具有潜在下调GLS1、LDHA蛋白表达的作用,从而干预肿瘤能量代谢途径,减少肿瘤能量供应。4.通过对C57BL/6J小鼠构建EL4淋巴瘤动物模型,我们发现CKI、MTX干预相比生理盐水组可显着提高生存率,延长生存期,相较于化疗药物MTX,CKI表现出非劣势的作用。比较两个实验的小鼠瘤体生长曲线,发现CKI干预后瘤组织的瘤体积增长速度呈降低趋势,与生存期研究结果相一致,相较于化疗药物MTX,CKI依然表现出非劣势的肿瘤抑制作用。免疫细胞亚群结果提示CKI可以选择性上调T细胞亚群(CD3+),而其中发挥作用的主要免疫细胞群体可能是上调辅助T细胞(CD3+CD4+)、调节性T细胞(CD4+FoxP3),或下调Th17细胞(CD3+CD4+IL17)比例达成的。这一发现提示CKI的抗肿瘤作用可能与免疫调控有关。通过对肿瘤组织代谢产物的高压液相和质谱联用的方法发现CKI在谷氨酸途径代谢中,可以显着降低谷氨酰胺、谷氨酸及乳酸含量。这与Hut-78及Loucy的实验结果相一致,也进一步提示CKI可以通过抑制谷氨酸及糖酵解途径影响肿瘤能量代谢,降低肿瘤供能,从而发挥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小鼠肿瘤组织石蜡切片的制作及Cleave Casepase3 IHC染色的结果显示CKI的抑瘤作用可能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产生的,这也进一步印证了体外实验的结论。研究结论:1.复方苦参注射液对淋巴瘤细胞均显示出生长抑制作用。其中对T细胞淋巴瘤要显着强于B细胞淋巴瘤。其发挥细胞增殖抑制的作用可能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完成;2.调控PI3K/Akt/mTOR通路及AMPK/TSC1/mTor/S6通路也许是CKI作用T细胞淋巴瘤的主要分子机制;3.CKI具有降低谷氨酸及乳酸代谢的作用,从而抑制糖解酵途径,减少肿瘤能量代谢,这一点在体内外实验中均得到了验证;4.CKI干预EL4淋巴瘤动物模型可以提高生存率,延长生存期,降低肿瘤生长速度,相较于化疗药物MTX,CKI表现出非劣势的作用;5.CKI发挥肿瘤免疫调节的机制可能是下调Th17(CD3+CD4+IL17)/Treg(CD4+FoxP3)比例,提示CKI的抗肿瘤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肿瘤相关性炎症发挥的。

张婷婷[7](2020)在《原发乳腺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分析与预后评价:一项十年的多中心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原发乳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B-DLBCL)与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PB-HGBCL)的临床特征、疗效评价、预后因素。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青岛市中心医院等4个三级甲等医院从200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新诊断为PB-DLBCL或PB-HGBCL并接受治疗的36例患者。所有患者均随访至2018年12月1日。化疗4-6疗程后每位患者均根据WHO肿瘤疗效评价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疗效可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疾病稳定(SD)、疾病进展(PD),并通过CR、PR等计算总有效率,比较两种化疗方案疗效、副作用、中枢神经系统复发率等方面的差异,并应用Kaplan-Meier绘制患者总生存率(OS)、无疾病进展率(PFS)曲线,Cox回归模型预测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果:自200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研究共纳入36位患者。其中,35位为女性,1位为男性,最后12位患者死亡。36例患者中,有29例为PB-DLBCL,7例为PB-HGBCL。(1)PB-DLBCL和PB-HGBCL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75.9%和28.6%。5年PFS分别为69.0%和14.3%。(2)R-DAEPOCH方案对PB-DLBCL患者的疗效显着优于R-CHOP方案(5年OS分别为78.9%和62.5%,P=0.024;5年PFS分别为:73.7%和50.0%,P=0.037),但引起骨髓3/4级骨髓抑制程度比R-CHOP组严重,分别为79.0%和25.0%,Fisher精确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25),其它不良反应如胃肠道反应、心脏毒性等均较轻且可控,组间无统计学性差异。在7例PB-HGBCL患者中,3例应用R-DAEPOCH方案治疗的患者的中位OS为36.0个月(95%CI 25.7-46.3个月),R-CHOP组的中位OS为31.0个月(95%CI 2.6-59.4个月)。对于PB-HGBCL患者,R-DAEPOCH方案显示有改善预后的趋势,但这需要更多的临床数据来证实。(3)PB-DLBCL组CNS复发率为17.2%,PB-HGBCL组CNS复发率为2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02)。在PB-DLBCL患者中,R-DAEPOCH组有15.79%的患者出现CNS复发,R-CHOP组有25.0%的患者出现CNS复发,R-DAEPOCH方案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显着减少CNS复发(P=0.616)。28例PB-DLBCL患者(96.6%)和所有PB-HGBCL患者(100.0%)接受了预防性CNS治疗。鞘内注射次数对患者存活率无影响(P=0.275)。(4)对数秩检验(log-rank)的单变量分析显示,双表达、三表达、Ann-Arbor分期和危险分层与长期预后密切相关,而年龄(P=0.660)、肿瘤大小(P=0.270)、染色体异常(P=0.645)、手术治疗(P=0.314)等与患者的OS以及PFS无关。Cox风险模型分析显示,三表达、危险度分层为高中危或高危(IPI评分3-5、aa IPI评分2-3)是预后不良的相关因素(HR=7.9,P=0.039;HR=16.3,P=0.042)。结论:(1)在PB-DLBCL患者中,R-DAEPOCH方案较R-CHOP方案可带来更长的5年OS、PFS,但引起骨髓抑制的程度更为严重。(2)两种方案在胃肠道反应、心脏毒性等不良反应方面均轻微且可控,未见明显差异。(3)Cox风险模型显示,三表达、危险度分层为高中危或高危是预后不良的相关因素。(4)与PB-DLBCL患者相比,PB-HGBCL患者更容易出现CNS复发。R-DAEPOCH方案和鞘内注射并未像预期那样显着降低CNS复发。如果PBL患者存在CNS复发的潜在高危特征,如肿瘤>5cm、IIE期以上、aa IPI评分>2或双侧乳腺受累,更应该行CNS预防治疗。因此,多中心前瞻性研究仍有必要进一步探索预防CNS复发的最佳治疗策略,并为患者制定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李君[8](2020)在《初诊为“肺炎”的肺部恶性肿瘤2例报告及其临床思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剖析2例初诊为“肺炎”的肺部恶性肿瘤病例的诊疗过程,提高临床医师对具有类“肺炎”表现的肺部恶性肿瘤的认识,以增强对于肺部疾病的鉴别诊断能力。方法:报告2例初诊为“肺炎”而最终确诊为肺部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总结和分析其诊断、治疗过程;检索国内外医学文献数据库,进一步探讨2种具有类“肺炎”表现的肺部恶性肿瘤的发生机制、诊断、鉴别诊断。结果:病例1:女性,32岁,“发热伴咳嗽、咳痰2月余”,胸部CT平扫示左肺下叶大片高密度影,双肺散在结节,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初诊为“肺炎”。支气管镜活检示炎性改变,期间给予抗生素、抗结核、抗真菌治疗,肺部病变仍有进展。最终,根据经皮肺穿刺活检及免疫组化结果确诊为肺淋巴瘤。转至血液科进一步治疗,PET-CT示多组织脏器(双肺、腹腔、盆腔、多区域淋巴结及多骨骼/髓)异常摄取影(最大SUV 5.7-40.7),诊为霍奇金淋巴瘤(Ⅳ期)结外肺累及,患者拒绝治疗并出院。病例2:女性,69岁,因“反复咳嗽、憋喘1 1个月,加重1月余”入院。曾就诊当地医院,胸部CT示双肺磨玻璃影,提示间质性改变,初诊为“间质性肺炎”,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病变有吸收。病情稳定10个月后再次加重,外院胸部CT示:双肺散在片状高密度影,左肺及右肺下叶显着,左肺上叶、右肺中叶胸膜下见小结节灶,给予糖皮质激素、抗生素治疗2周后,肺部病变进展,以“肺炎”收入我院。经支气管镜肺活检,病理显示炎性改变;经皮肺穿刺活检确诊为肺黏液腺癌,给予“培美曲塞二钠联合卡铂”化疗方案,症状改善明显。出院后未进行规律化疗,3个月后去世。结论:1.临床上一些肺部肿瘤,尤其是影像学上具有渗出实变类似炎症表现者较易误诊,在诊疗过程中应保持足够的警惕性。2.由于支气管-肺的活检取材部位、方法以及实施者的情况各异,在诊断过程中常常不应满足一次的病理,而需要及时给予重复甚或多次病理活检。

左伟莉[9](2020)在《CD20阴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背景和目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属于一类高侵袭性的恶性肿瘤,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 NHL)最常见的亚型,在国内约占NHL的50.7%。B细胞淋巴瘤常见的抗原表达研究最多的是CD20抗原。CD20抗原是一种非糖基化疏水磷酸跨膜蛋白,分子量大小是33Kda至35Kda,且具有一个细胞外环状结构与四个跨膜区域。同时作为广谱B细胞免疫表型标记物,CD20广泛表达于从前B细胞至成熟B细胞的多个发育阶段,但在B淋巴细胞发育首尾二端,包含浆细胞、pro-B细胞与造血干细胞阶段CD20表达丢失。另外CD20抗原在B细胞活化、分化和细胞周期中发挥重要作用。相关研究表明,CD20蛋白表达于90%以上B细胞淋巴瘤,约有95%至98%的DLBCL表达CD20,所以,CD20成为单克隆抗体类免疫靶向治疗药物的目标抗原。除此之外,我们通常所说的DLBCL若没有特殊说明指的是CD20阳性的DLBCL。目前研究最多的是CD20阳性DLBCL,关于CD20阴性的DLBCL的报道却很少见,因为该病仅占所有DLBCL的1%~2%。最近的相关研究表明,CD20阴性的DLBCL通常局限于具有成浆细胞特征和终末B细胞分化的DLBCL的几种变异亚型,最常见的亚型包括原发性渗出性淋巴瘤(PEL)、浆母细胞淋巴瘤(PBL)、ALK阳性大B细胞淋巴瘤和源于人类疱疹病毒8型相关多中心性Castleman病大B细胞淋巴瘤。此外鉴于此病的罕见性,现今全球病例通常均通过个案分析形式给予报道,故在诊断与治疗此病等方面临床医师尚缺乏全面性。此项研究分析CD20阴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点,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CD20阴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认知水平,使漏诊率、误诊率下降,为更为深入地探究此病给予更多的证据支持与指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9年12月间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17例患者,患者均经病理组织学与免疫组织化学(MUM-1、Ki-67、CD20、CD79a、Bcl-6、CD3、CD10、CD43、CD21、CD5、Bcl-2 及 CyclincD1 等)检测诊断是CD20阴性DLBCL病人,这17例中,有2例受到经济因素影响没有行任何治疗且失访,有1例确诊后行化疗干预,方案为环磷酰胺(CTX)+地塞米松(DXMS)+多柔比星脂质体,病情缓解后出院,之后失访,未知预后,另外的14例患者病例资料完善。于本院病案查询系统内查询患者的国际预后指标(IPI)评分、性别、有无B症状、发病部位、ECOG评分、临床分期、结外受累状况、乳酸脱氢酶(LDH)值等状况并记录。同时借助软件SPSS21.0来统计分析所收集数据,并进行归纳总结。结果:(1)CD20阴性DLBCL在男女不同性别中发病率无明显差别,多发生于中老年人,中位年龄为53岁,儿童少见;(2)CD20阴性DLBCL好发于淋巴结外器官,受累部位较多;包括骨髓、腹腔、鼻腔、纵隔、上颌窦、皮下软组织等,临床表现不特异;(3)CD20 阴性 DLBCL Ann Arbor 分期:Ⅲ、Ⅳ 期 11 例(78.57%);伴随 B 症状 8 例(57.14%);Ki-67≥80%11 例(78.57%),结外受累数≥2 有 12例(85.71%);(4)CD20阴性DLBCL的治疗方案各异,在具体选择方面,主要基于病人自身免疫情况、临床症状、病变位置等开展个体化治疗,应用广泛的治疗方案是化疗,以CHOP样方案和高剂量强度化疗方案(EPOCH、Hyper CVADMA方案)为主。该研究中虽然一线高剂量强度化疗方案的初始疗效(完全缓解率55.56%、部分缓解率33.33%、疾病稳定率11.11%)优于一线传统CHOP样化疗方案(部分缓解率66.67%、疾病稳定率33.33%),但两者对OS、PFS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427、P=0.271);(5)该研究CD20阴性DLBCL病人的中位总生存期(mOS)为23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为14.5个月。多因素预后因素分析显示B症状(P=0.012)为预后不良因素。年龄、性别、Ann Arbor分期、乳酸脱氢酶水平、Ki-67、结外受累数和国际预后指数评分对预后无影响。结论:(1)CD20阴性DLBCL为罕见的异质性淋巴增生性疾病,具有独特的生物学行为,患者主要临床特点为低生存率、不典型的细胞形态、侵袭性高及化学免疫治疗耐药性;(2)CD20阴性DLBCL预后差,获得短暂缓解后易复发,B症状是其预后不良因素,高剂量强度化疗对预后无影响;

周夜夜[10](2020)在《18F-FDG PET/CT半定量指标在淋巴瘤中的预后价值》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 基线18F-FDG PET/CT半定量指标及中期、治疗结束后PET反应在滤泡性淋巴瘤中的预后价值目的:探讨基线、中期和治疗结束后的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在滤泡性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FL)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FL患者的临床资料,重新评估其基线(n=59),中期(2-4化疗周期后,n=24)和一线治疗结束后(n=43)的PET/CT图像,记录病灶的总代谢体积(total metabolic tumor volume,tMTV)、糖酵解总量(total lesion glycolysis,TLG)及最大标准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max)。中期(interim PET/CT,I-PET)和治疗结束后(end-of treatment PET/CT,E-PET)PET/CT 图像结果通过多维尔五分法(Deauville five-point scale,D-5PS)和国际协调项目标准(International Harmonization Project criteria,IHP)评估。采用 Kaplan-Meier 分析计算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进行组间差异比较。结果:与低tMTV和TLG水平的患者相比,高tMTV和TLG水平的患者具有较差的预后。高tMTV患者的2年无进展生存率(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为73.77%,而低tMTV患者的2年PFS为96.97%(χ2=7.878,P=0.005)。高和低tMTV组的2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分别为 70%和 100%(χ2=9.139,P=0.003)。高TLG 患者的 2 年 PFS 为 57.14%,而低 TLG 患者的 2 年 PFS 为 95.56%(χ2=14.498,P=0.0001)。高、低 TLG 患者的 2 年 OS 分别为 62.50%和 100%(χ2=16.319,P<0.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TLG是同时影响FL患者PFS(P=0.001,HR=6.577,95%CI=2.167-19.960)和 OS(P=0.030,HR=19.291,95%CI=2.689-137.947)的独立预后因素;此外,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ECOG)评分是影响FL患者OS的独立预后因素(HR=8.924,95%CI=1.273-62.559,P=0.028)。无论D-5PS或IHP评估标准,I-PET对PFS的预测均没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然而,基于D-5PS和IHP评估标准的E-PET对FL患者具有良好的预后意义(P=0.0001和P=0.006),且D-5PS法的预后价值优于IHP标准。中期和化疗结束后ΔSUVmax%的最佳界值点分别为66.95%、68.97%,治疗结束后ΔSUVmax%是FL患者的有效预后因素(P=0.0002)。结论:基线TLG是FL患者PFS和OS的独立预后因素;基于D-5PS和IHP标准的E-PET结果与PFS显着相关。第二部分 基线18F-FDG PET/CT代谢参数在儿童及青少年淋巴瘤中的预后价值目的:评估基线18F-FDG PET/CT获得的SUVmax、tMTV和TLG对儿童及青少年淋巴瘤患者的预后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儿童及青少年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病灶的MTV、TLG及SUVmax。log-rank检验和Cox回归分析用于评估PFS和OS。结果:低TLG(<384)和高TLG(>384)组的2年PFS分别为95.24%(20/21)和57.69%(15/26)(χ2=8.582,P=0.003)。进展组的TLG和tMTV水平显着高于有效组。单因素分析显示:B 症状1(P=0.014)、积液(P=0.013)、tMTV(P=0.008)和TLG(P=0.003)是患者PFS的影响因素;积液(P<0.001)、tMTV(P=0.006)和TLG(P=0.006)是患者OS的影响因素。然而,低、高SUVmax组间的PFS和OS均没有显着差异(P=0.102和P=0.850)。多因素分析显示TLG是儿童及青少年淋巴瘤患者 PFS 的唯一独立预后因素(P=0.021,HR=11.242,95%CI=1.449-87.200)。结论:基线TLG是儿童及青少年淋巴瘤患者PFS的独立预后因素;TLG升高,PFS较短。

二、原发性结外恶性淋巴瘤的诊治策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原发性结外恶性淋巴瘤的诊治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第一部分 术前全身免疫炎症指数和预后营养指数在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术后生存中的预测价值分析 第二部分 肺原发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
第一部分 术前全身免疫炎症指数和预后营养指数在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术后生存中的预测价值分析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患者
        2. 临床随访
        3. 临床病理参数
        4. 血样分析和PNI、SII、NLR和PNI的计算
        5. 统计分析
    结果
        1. 患者的基线特征
        1.1 患者的基本资料
        1.2 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
        1.3 PLR、NLR、SII和PNI的数值特点
        2. PLR、NLR、SII和PNI的最佳截止点
        3. PLR、NLR、SII和PNI与PNETs特性的关系
        4. PLR、NLR、SII和PNI对PNETs及其亚组的预后价值
        4.1 PLR、NLR、SII和PNI对PNETs的预后价值
        4.2 PLR、NLR、SII和PNI对LCNEC的预后价值
        4.3 PLR、NLR、SII和PNI对SCLC的预后价值
        4.4 PLR、NLR、SII和PNI对AC的预后价值
        5. coSII-PNI对PNETs及其亚组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5.1 coSII-PNI对PNETs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5.2 coSII-PNI对PNETs亚组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6. 影响PNETs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肺原发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患者
        2. 患者信息收集和随访随访
        3. PPL分期
        4. 统计方法
    结果
        1. PPL患者基线特征
        1.1 患者基本信息
        1.2 患者临床特征
        2. PPL患者影像学特点和病理组织特征
        2.1 影像学特点
        2.2 临床分期
        2.3 组织病理特征
        3. PPL患者治疗选择和生存分析
        3.1 治疗选择
        3.2 生存分析
        4. PPL及其亚型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4.1 PPL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4.2 PPL病理亚型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基金资助
已发表与本论文相关学术论文
文献综述 炎性肿瘤微环境在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科研成果

(2)HLA-DPB1和EB病毒gp42蛋白的结合方式与新疆地区霍奇金淋巴瘤发病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新疆地区EB病毒阳性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生存状况分析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临床资料的收集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HLA-DPB1与EB病毒gp42 蛋白的结合方式研究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主要试剂与耗材
        1.3 主要仪器
        1.4 实验方法与步骤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 新疆地区EB病毒阳性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免疫分子检测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主要实验试剂与耗材
        1.3 主要实验方法与步骤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EB病毒与霍奇金淋巴瘤发病机制的相关研究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个人简历
导师评阅表

(3)170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3.随访
    4.统计学方法
结果
    1.一般情况
    2.CHOP 方案与RCHOP 方案疗效比较
    3.化疗不良反应
    4.不同因素对DLBCL患者总生存率的影响
    5.预后风险因素回归分析
讨论
    1.流行病学特点
    2.治疗方法
    3.化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
    4.预后相关因素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预后相关因素研究进展
    一、患者相关因素
    二、血清学指标
    三、组织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
    四、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
    五、肿瘤的组织来源及其他因素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个人简介
开题、中期及学位论文答辩委员组成

(4)原发性胃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诊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1.前言
2.材料和方法
3.结果
4.讨论
5.结论
6.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致谢
综述 原发性胃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诊疗进展
    参考文献

(5)EBV相关性胃癌多维度表型特征识别及其关联蛋白GBP5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第一部分:EBV相关性胃癌多维度表型特征识别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EBV相关性胃癌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2.2 EBV相关性胃癌差异表达蛋白筛选分析
        2.2.1 样品准备
        2.2.2 胃癌组织EBV原位杂交检测
        2.2.3 EBVaGC定量蛋白质组学检测
        2.2.4 蛋白组学数据分析
        2.2.5 免疫组化检测蛋白表达
        2.3 EBV相关性胃癌临床病理参数分析
        2.4 胃癌及癌前疾病血清EBV抗体表达分析
        2.4.1 血清EBV抗体的筛选
        2.4.2 胃癌及癌前疾病血清EBV-VCA IgG抗体表达分析
        2.5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EBV相关性胃癌关联基因表达特征
        3.2 EBV相关性胃癌关联蛋白表达特征
        3.2.1 EBVaGC研究对象的确定
        3.2.2 EBVaGC蛋白质谱特征
        3.2.3 EBVaGC中转录组和蛋白组交集蛋白的筛选验证
        3.3 EBV相关性胃癌临床病理特征
        3.4 血清EBV抗体表达与胃癌风险/预后的相关性
        3.4.1 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
        3.4.2 血清EBV-VCA IgG抗体人群分布特征
        3.4.3 血清EBV-VCA IgG与胃癌及萎缩性胃炎发病风险的关系
        3.4.4 血清 EBV-VCA IgG与血清 HP-IgG的关系
        3.4.5 血清EBV-VCA IgG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
        3.4.6 血清EBV-VCA IgG与胃癌预后的关系
    4 讨论
        4.1 EBVaGC关联基因表达特征及功能分析
        4.2 EBVaGC关联蛋白表达特征及功能分析
        4.3 EBVaGC临床病理特征
        4.4 血清EBV-VCA IgG抗体与胃癌发病风险与预后的关系
        4.4.1 血清EBV-VCA IgG抗体人群分布特征
        4.4.2 血清EBV-VCA IgG与胃癌及萎缩性胃炎发病风险的关系
        4.4.3 血清 EBV-VCA IgG与血清 HP-IgG的关系
        4.4.4 血清EBV-VCA IgG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
    5 结论
第二部分:EBV相关性胃癌关联蛋白GBP5的作用机制研究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材料和设备
        2.1.1 材料
        2.1.2 试剂
        2.2 GBP5原位表达与胃癌风险/病理参数/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2.2.1 免疫组化检测
        2.3 GBP5对不同EBV感染状态胃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研究
        2.3.1 质粒构建
        2.3.2 摇菌和质粒提取
        2.3.3 细胞培养
        2.3.4 瞬时转染
        2.3.5 细胞总RNA提取及反转录cDNA
        2.3.6 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
        2.3.7 细胞增殖活性检测
        2.4 GBP5对不同EBV感染状态胃癌细胞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研究
        2.4.1 EBVaGC关联免疫相关基因的确定
        2.4.2 EBVaGC与GBP5表达相关的免疫基因的确定
        2.4.3 验证EBVaGC免疫相关基因差异表达
        2.5 GBP5表达与EBVaGC调控网络的关联分析
        2.5.1 EBVaGC中GBP5蛋白互作网络构建
        2.5.2 EBVaGC中GBP5与互作蛋白的关联分析
        2.5.3 EBVaGC中GBP5与互作蛋白的通路分析
    3 结果
        3.1 GBP5原位表达与胃癌病理参数/预后的相关性
        3.2 GBP5对不同EBV感染状态胃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3.2.1 GBP5在胃癌细胞中的过表达和沉默效率
        3.2.2 GBP5表达对EBVaGC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
        3.3 GBP5影响不同EBV感染状态胃癌细胞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
        3.3.1 确定EBVaGC中差异表达免疫相关基因
        3.3.2 EBVaGC中GBP5与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相关性
        3.3.3 EBVaGC中GBP5与免疫相关基因相关性验证
        3.4 GBP5表达与EBVaGC调控网络的关联分析
        3.4.1 EBVaGC中GBP5蛋白互作网络
        3.4.2 EBVaGC中GBP5与互作蛋白的关联
        3.4.3 EBVaGC中GBP5与互作蛋白的富集分析
    4 讨论
    5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EBV感染与肿瘤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6)复方苦参注射液对恶性T细胞淋巴瘤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一: T细胞淋巴瘤的治疗现状及进展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二: 复方苦参注射液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实验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复方苦参注射液对恶性T细胞淋巴瘤作用机制研究
    实验一 复方苦参注射液对不同淋巴瘤细胞系增殖的影响及筛选
        材料与方法
        结果
    实验二 复方苦参注射液对T细胞淋巴瘤Hut78、Loucy细胞周期的调节作用
        材料与方法
        结果
    实验三 复方苦参注射液对T细胞淋巴瘤Hut78、Loucy细胞凋亡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结果
    结论
    讨论
第三部分 复方苦参注射液对Hut78、Loucy细胞信号调控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
    方法
    结果
    结论
    讨论
第四部分 复方苦参注射液对Hut78、Loucy细胞能量代谢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结果
    结论
    讨论
第五部分 复方苦参注射液对EL4淋巴瘤动物模型体内实验研究
    实验一 复方苦参注射液对EL4淋巴瘤模型生存期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结果
    实验二 复方苦参注射液对EL4淋巴瘤模型免疫调节及肿瘤能量代谢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结果
    结论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中医药科技查新报告书

(7)原发乳腺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分析与预后评价:一项十年的多中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研究背景
材料与方法
    1.患者资料
    2.治疗方案
    3.统计学分析
结果
    1.疗效和副反应
    2.患者的生存与预后分析
    3.中枢神经系统的复发及预防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或缩略词表
致谢

(8)初诊为“肺炎”的肺部恶性肿瘤2例报告及其临床思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病例报告一
    【初诊资料】
    【临床思辨】
    【入院后诊治过程】
    【最后确诊】
    【启示】
病例报告二
    【初诊资料】
    【临床思辨】
    【入院后诊治过程】
    【最后确诊】
    【启示】
讨论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 肺霍奇金淋巴瘤相关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9)CD20阴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CD20阴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18F-FDG PET/CT半定量指标在淋巴瘤中的预后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研究背景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基线~(18)F-FDG PET/CT半定量指标及中期、治疗结束后PET反应在滤泡性淋巴瘤中的预后价值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基线~(18)F-FDG PET/CT代谢参数在儿童及青少年淋巴瘤中的预后价值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总结
综述 ~(18)F-FDG PET-CT在儿童及青少年淋巴瘤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常用缩略语中英文对照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原发性结外恶性淋巴瘤的诊治策略(论文参考文献)

  • [1]第一部分 术前全身免疫炎症指数和预后营养指数在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术后生存中的预测价值分析 第二部分 肺原发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影响因素分析[D]. 何华钰.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02)
  • [2]HLA-DPB1和EB病毒gp42蛋白的结合方式与新疆地区霍奇金淋巴瘤发病的相关性研究[D]. 李红玉. 新疆医科大学, 2021(08)
  • [3]170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分析[D]. 韩彩娟. 宁夏医科大学, 2021(02)
  • [4]原发性胃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诊疗研究[D]. 王孟可.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5]EBV相关性胃癌多维度表型特征识别及其关联蛋白GBP5的作用机制研究[D]. 王泽洋. 中国医科大学, 2021(02)
  • [6]复方苦参注射液对恶性T细胞淋巴瘤作用机制研究[D]. 郑佳彬.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7]原发乳腺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分析与预后评价:一项十年的多中心研究[D]. 张婷婷. 青岛大学, 2020(01)
  • [8]初诊为“肺炎”的肺部恶性肿瘤2例报告及其临床思辨[D]. 李君. 山东大学, 2020(02)
  • [9]CD20阴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分析[D]. 左伟莉. 郑州大学, 2020(02)
  • [10]18F-FDG PET/CT半定量指标在淋巴瘤中的预后价值[D]. 周夜夜. 苏州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原发性结外恶性淋巴瘤的诊治策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