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文体的兴起——鲁迅散文研究之一

一种新文体的兴起——鲁迅散文研究之一

一、一种崭新的文学样式的崛起——鲁迅杂文研究之一(论文文献综述)

鲁太光[1](2022)在《寻找“新时期”及其文艺的人——兼论柯岩在“新时期”文艺史上的评价问题》文中研究表明引言根据"柯岩作品系年"1可知,虽然早在1947年就发表过散文作品,但柯岩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正式开始自己的文艺创作生涯的,且出手不凡,在早期即发表了不少优秀文艺作品,尤其是儿童诗。因此,在评价柯岩的文艺创作时,既有的研究成果往往从这时开始,予以整体观照。

刘东方,贾儒亚[2](2021)在《论鲁迅身上的“青年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鲁迅身上具有浓郁的"青年气",他不仅在思想上始终保持着青年的冲击力与激情,还在实际行动中给予青年切实的引导和扶持。此外,在文学创作中,鲁迅以青年一样不衰的创新活力,不断进行文体创新的先锋试验,颠覆与突破传统文体规范的束缚;在学术研究方面,鲁迅更是治学严谨、开拓创新,以超乎青年人的毅力与实践能力,完成了对中国传统学术的现代性转换。

唐钰尧[3](2021)在《探索与智性:韩少功的散文世界》文中认为

高露露[4](2021)在《延安时期丁玲散文中的西北书写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李京桦[5](2021)在《创造社“文学丛书”与中国新文学的发生与发展》文中研究表明

冯雁瑶[6](2021)在《谢六逸新闻思想的流变及时代语境》文中指出

蒋飞燕[7](2021)在《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演变研究(1915-1949)》文中研究说明鸦片战争之后,我国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半封建地社会,处于任由西方列强宰割的悲惨局面。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时刻,中国面临着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时代难题与历史使命。为此,中国人民历尽艰难,进行了伟大卓绝的探索与抗争。在救亡图存和复兴民族的探索过程中,中国人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人们高举“科学”和“民主”的大旗,试图以科学救国,以科学实现民族的复兴。这一时期,“科学”被赋以了极大的期待。在当时中国人的眼中,科学具有无与伦比的价值,它不仅意味着可以制造坚船利炮,可以富国强兵,还意味着可以用以创造出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创造出一个新的世界。由此,当时的中国人形成了独特的科学价值观,在表现形式和具体内容上都具有自己的特点。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是中国人价值观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是指在近代中国内忧外患的特殊时代里,中国人在以“科学”救亡图存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关于科学的价值观念、价值思想、价值理论体系。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落后贫困时期,科学并不发达,科普程度也十分有限,当时社会各阶层状况又复杂多样,很难一一分类加以研究,只能将当时的先进知识分子的科学价值观作为典型代表加以研究。具体而言,选取的代表人物有梁启超、张君劢、胡适、蔡元培、丁文江、陈独秀、李大钊、瞿秋白、毛泽东等。研究认为,他们的有关观点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当时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从1915年新文化运动起,“赛先生”和“德先生”逐渐广为人知,并对中华民族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例如,当时的“科玄论战”对当代中国人仍然影响重大。1949年之前,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通过论战、宣传、教育等,使广大民众在一定程度上得以认知和认同。1915—1949年期间,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是向当代演进重要而关键的一个环节,对之加以研究,对了解把握当代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对于继续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实现中国梦具有积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1915—1949年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的形成,除了借鉴和基于西方科学价值观之外,还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同时还赋予了当时先进知识分子回应“救亡图存”和“自强保种”时代使命的价值期望。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科学价值观主要以文化科学价值观和制度科学价值观为主。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因此多种科学价值观并存。除了上述两种之外,主要还有以下三种:其一是以西方近代科学为代表的自然科学家的科学价值观;其二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历史学等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的科学价值观;其三是以新儒家哲学为代表的新儒家的科学价值观。注重科学的工具性仍是这个时期中国人科学价值观的一个主要特点。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到新中国成立这一时期,期间的先进知识分子看重科学具有反对封建迷信、启蒙民众思想乃至变革社会制度的作用,相应的科学价值观在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中国人科学价值观的演变轨迹主要是中国人以“科学”作为利器,探索中华民族救亡图存,走向民族复兴道路的过程。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到新中国成立这一时期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其演变具有自身的内在逻辑,那就是当时中国人以科学为基础对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加以重新解读和选择,从而对自己国家的整体价值观、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加以重新选择。其中,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及中华民族“经世致用”等文化传统观念,对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形成和演变产生了重大影响,使之明显地兼备了两者的特点。科学价值观的形成和完善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历史经验证明,要使社会公众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必须经过相应的教育才能达成;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其前后时代之间有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当代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是从五四新文化时期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继承发展而来,而且,在当代,这种价值观还在不断演进之中。通过梳理中国人科学价值观的演进及其得失,我们可以发现,五四新文化运动到新中国成立这一时期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对处于新时代的人们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仍然具有十分积极的启示意义。

武超[8](2021)在《清末民国骈文批评转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不同文学研究者关于文学批评的定义或许会有些许差异,但学界普遍认为的文学批评活动,其构成要素主要包括批评主体、理论思想和批评标准、批评对象、批评方法、批评主体立场观点和价值取向。这其中,批评主体身份主要与批评活动的社会、文化背景有密切关系;批评者所遵照的理论思想和批评标准主要与当时时代大背景下的文学思潮、文学观念密不可分;批评对象是批评活动的焦点;批评方法是批评活动的外在具体表现;而表达批评主体的立场观点和价值取向则是批评活动的最终目的。以上各部分之间都是相互关联、不可分割的。按照这样的逻辑理解,所谓文学批评转型就是指构成文学批评活动的上述要素均发生实质性变化的过程。本论文的选题为“清末民国骈文批评转型研究”,是立足于清末民国历史变革时期的特殊社会文化背景,将此期文学批评之一的骈文批评作为研究重点。清末民国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学发展的总结期,而且也是中国文学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重要时期。在这一特殊时期,不仅骈文批评的主体身份发生了改变,由传统封建儒士变为了现代知识分子,而且作为骈文批评转型核心动力的“文学”观念,其内涵和外延也在古与今、中与西的错综交织的过程中不断调整变化,这也直接导致了骈文批评转型几种不同的路径选择。在具体的骈文批评转型过程中,此期出现的大量骈文研究类论着除了在批评形式、批评媒介等外部形态上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特点外,而且在批评框架、批评内容等内部体系构建上呈现出现代性的特征。当然,清末民国骈文批评的转型对当代骈文研究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基于以上思路,本文拟在介绍清末民国特殊社会文化背景的基础上,从骈文批评主体、文学观念变革下的骈文批评、骈文批评的外部形态、骈文批评的内部体系构建以及转型对当代骈文研究的意义等几个方面对骈文批评的转型进行一番综合研究。论文共分六个部分展开研究:第一章为绪论。考虑到清末民国不仅是历史发展的转折期而且也是文学发展的转型期,所以论文首先拟对清末民国骈文研究的整体现状进行一番综述和总结,并针对研究现状的成绩和不足提出自己的思考,另外对本论文的研究范围进行一个时间界定。第二章为清末民国骈文批评转型的背景。骈文批评在清末民国发生转型并不是偶然的,而是由当时的主、客观因素促成的。清末以来的西学东渐思潮以及白话文运动,一方面加速了中国传统文体——骈文的衰落;另一方面也推动了骈文整理与总结活动的开展。而且,在西学东渐的影响下,此期骈文批评的主体身份也发生了转换,由传统的封建儒士转变为受过新式学堂教育或者具有留洋经历的新型知识分子。这些新型知识分子认识到了骈文在中国文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价值,因而在继承传统文学批评成果的基础上,借鉴西方文学理论知识对骈文进行了一番整理和总结。这不仅直接导致二三十年代骈文整理和研究活动的兴盛,而且间接促成了骈文批评的转型。第三章为“文学”观念的变革与清末民国骈文批评转型的路径,主要从清末民国“文学”观念变革的角度出发,对此期“文学”观念演进下骈文批评转型不同的路径选择进行梳理和论述。文学观念作为骈文批评发展的核心动力,它的变革会直接导致不同时期持不同“文学”观念的批评者对待骈文的立场和价值取向的差异。从骈文批评形成的六朝开始一直到清末,骈文批评一直围绕传统文章学观念展开;到了清末民国,“文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也在古与今、中与西错综交织的过程中不断调整变化,这也直接导致了骈文批评转型几种不同的路径选择。以刘师培、章太炎、黄侃等人为代表的学者仍旧希望通过挖掘传统文学资源来构建中国式“文学”观,因而他们在尝试过程中不仅对骈文这一典型的传统文体进行了重新阐释,而且赋予了其新的意义和价值。以胡适、陈独秀为代表的白话文倡导者则试图构建白话文学观,他们主张将由文言文构成的古代文学彻底摒弃,因此作为文言文学典型代表的骈文无疑受到了严厉的批判,但是这种做法也遭到了一些新文化运动内部成员的质疑和反对。当然,清末民国中国文学观念的演进与西方“纯文学”观念的引入是密不可分的。西方“纯文学”观念引入的初期,因其强调文学审美的属性与讲求语言之美属性的骈文“不谋而合”,所以谢无量等人直接将受西方“纯文学”观念而形成的“美文”概念与骈文进行对接阐释。此外,也有像李详、孙德谦等人继续着旧的批评模式而有所发展。到了二三十年代,随着中国现代意义上文学观念的逐步确立,学者对于骈文的整理和总结也呈现出现代性特征,这也标志着骈文批评现代化的开启。第四章为清末民国骈文批评转型的外部形态表现,主要对骈文批评的外部形态转型进行研究。清末民国“文学”观念的逐步现代化,不仅促成了骈文批评现代化的开启,而且在具体的批评活动中,其批评的外部形态也从传统注重直觉感悟的文话、选本、评点式批评向着逻辑清晰、结构严谨、论证充分的论着式批评发展。当然,骈文批评外部形态的转型不仅包括骈文研究论着的产生,而且诸如文话、选本这两种传统批评形式借助高校骈文讲义和新式骈文选本实现“旧瓶装新酒”式的转换过程。此外,这一时期报刊的出现不仅直接促成了骈文专题论文的产生,而且极大开拓了骈文批评的公共领域。第五章为民国骈文批评转型的内部体系构建,是在第四章骈文批评外部形态分析的基础上由表及里地深入研究,着重探讨民国骈文批评如何在体系构建上向现代逐步转型。清末民国以前的传统骈文批评多侧重于在选本、文话中对骈文具体体裁进行单独且零散的总结,并没有形成宏观且系统的骈文批评体系。民国以来出现了大量的骈文作法、骈文概论类着作以及骈文专题式论文,虽然这些论着作者并没有明确提出构建骈文批评体系的口号,但却在客观上做着骈文批评体系现代性构建的努力。他们不仅在实际研究过程中逐步确立了骈文批评的框架,而且使得骈文批评的内容逐步理论化和科学化。这不仅是骈文批评在民国转型成功的标志,而且也对现代骈文批评的构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六章为清末民国骈文批评转型的意义。骈文批评的转型对当代骈文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一方面,清末民国骈文批评的转型为当代骈文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经过一大批骈文研究者的努力,不仅使骈文研究独立为一门专深的学问,而且其形成的多维研究方向和研究范式为当代骈文研究指明了路径。另一方面,清末民国先辈学者在骈文批评转型路径方面所做出的探索,对我们当下骈文研究极具借鉴和启发意义,他们的经验表明“贯通古今,融会中西”才应该是我们当下骈文研究的恰当选择。

李佳珉[9](2021)在《漫画中的社会思潮研究 ——以1919-1937年上海所刊漫画为中心的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何禹珩[10](2021)在《组织起来 ——“十七年”时期四川版画研究》文中认为在现当代版画史研究叙事中,“四川版画”作为一种群体艺术现象或是“画派”“流派”已成为既成概念。然而这一概念仍有很多模糊之处,本文将它的成型发展过程限定于其发展最为蓬勃也构成了今日认知的代表性面貌的“十七年”时期以便进行阶段性的溯源和讨论。在对这一段史实的梳理中,“四川美协”与之紧密的关联与所起的重要作用无法忽视,这也点出了“十七年”时期美术创作中所蕴含的组织化、集体化、体制化等问题。本文从四川版画与四川美协之所以紧密相关的历史脉络谈起,首先回顾了新兴木刻运动中的“组织”传统、版画在新中国成立后新时期中的处境以及四川美协这一机构的来龙去脉。当四川美协开始发挥时代赋予它的责任时,版画由于各方面原因成为了“排头兵”,这直接催生了四川版画的兴起。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中,艺术家们参与构建组织了集体并需要首先作为集体的一份子作出自己的贡献,而在这种集体组织的氛围里艺术家们也各自探索出了有共性也有个性的创作面貌,最终构成了今日所见之四川版画的基本面貌。四川版画这种地域性的发展并非特例,“十七年”时期的版画发展由点成面,成为了版画史中的一个重要篇章。本文通过对四川版画及其核心组织者四川美协脉络的历时性过程的探寻以及对横向共时性的观照,意在深化对这一中国现代美术发展重大转折时期所呈现的艺术景观及文化生产方式等问题的理解。

二、一种崭新的文学样式的崛起——鲁迅杂文研究之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种崭新的文学样式的崛起——鲁迅杂文研究之一(论文提纲范文)

(1)寻找“新时期”及其文艺的人——兼论柯岩在“新时期”文艺史上的评价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余论

(2)论鲁迅身上的“青年气”(论文提纲范文)

(7)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演变研究(1915-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需
        (二)科学价值观理论发展之需
    二、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二)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三、概念界定
        (一)科学
        (二)价值和价值观
        (三)科学价值观
        (四)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
        (五)分期说明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第1章 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演变的特殊历史背景和理论渊源
    一、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演变的特殊历史背景
        (一)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
        (二)近代科学价值观范式的转向
        (三)科玄论战与科学万能观念的胜利
    二、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的理论渊源
        (一)中国传统的科学价值观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科学价值观
        (三)西方的科学价值观
第2章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
    一、文化科学价值观
        (一)文化科学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二)文化科学价值观的总体特征
    二、制度科学价值观
        (一)制度科学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二)制度科学价值观的总体特征
第3章 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至新中国成立前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
    一、自然科学家的科学价值观
        (一)自然科学家科学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二)自然科学家科学价值观的总体特征
    二、马克思主义者的科学价值观
        (一)马克思主义者科学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二)马克思主义者科学价值观的总体特征
    三、新儒家的科学价值观
        (一)新儒家科学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二)新儒家科学价值观的总体特征
第4章 1915—1949 年科学价值观演变的轨迹和内在逻辑
    一、1915—1949 年科学价值观演变的特点
        (一)始终与中国救亡图存的道路探索紧密相联
        (二)“科学”与“技术”混淆并存且“重术轻学”
        (三)重科学的工具性而轻科学精神
    二、1915—1949 年科学价值观演变的主要轨迹
        (一)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
        (二)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至新中国成立前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
    三、1915—1949 年科学价值观演变的内在逻辑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促进了科学价值观的演变
        (二)科学价值观的演变渗透了中国传统的经世致用精神
        (三)科学价值观的演变观照了救亡图存的科学诉求
第5章 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演变的立场和当代启示
    一、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演变的马克思主义立场
        (一)坚定人民立场是科学价值观发展进步的必然选择
        (二)坚持唯物史观是科学价值观发展进步的正确出路
    二、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演变的当代启示
        (一)科学价值观的成熟与完善是一个历史演变的过程
        (二)正确科学价值观的树立必须经过理论与实践教育
        (三)科学的精神价值观需要进一步培育与强化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致谢

(8)清末民国骈文批评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选题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1.1.1 民国时期的清末骈文研究概况
        1.1.2 1980 年以后的清末、民国骈文研究概况
        1.1.3 台湾、香港地区的清末民国骈文研究概况
    1.2 论文的研究范围界定以及理论与现实意义
        1.2.1 论文的研究范围界定
        1.2.2 论文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2 清末民国骈文批评转型的背景
    2.1 清末民国骈文文体的衰落
        2.1.1 西学东渐对传统骈文的冲击
        2.1.2 白话文运动对骈文地位的挑战
    2.2 清末民国骈文的整理与总结
        2.2.1 保存国学与清末民初骈文的整理
        2.2.2 民国中后期对骈文的回顾与总结
    2.3 西学东渐与骈文批评主体的转型
        2.3.1 骈文批评主体身份的转变
        2.3.2 新型骈文批评者的特点
3 “文学”观念的变革与清末民国骈文批评转型的过程
    3.1 清末以前传统文章学观念下的骈文批评概述
        3.1.1 六朝至隋唐:作为一般文章形态下的骈文批评
        3.1.2 宋、元、明:作为专门文章体制的四六批评
        3.1.3 清代以来:骈散相对观念下的骈文批评
    3.2 建构中国式“文学”观的尝试与骈文批评
        3.2.1 刘师培“藻饰”文学观与骈文正宗论
        3.2.2 章太炎“泛文学”观与骈文的归属问题
        3.2.3 黄侃“文质兼备”文学观与骈散互融论
    3.3 “五四”白话文学观下的骈文批评
    3.4 西方“纯文学”观念的传入与骈文的嫁接阐释
        3.4.1 审美超功利文学观的传入与“美文”“实用文”的形成
        3.4.2 “美文”与骈文的嫁接阐释
        3.4.3 “美文”与骈文嫁接阐释的利弊得失
    3.5 主流“文学”观之外的传统式骈文批评
        3.5.1 李详的骈文批评
        3.5.2 传统式骈文批评的殿军之作《六朝丽指》
    3.6 现代文学观念的确立与骈文批评现代化的开启
        3.6.1 现代文学观念范畴下骈文的逐渐缺席
        3.6.2 骈文批评现代化的开启
4 清末民国骈文批评转型的外部形态表现
    4.1 清末之前骈文批评的主要形态
        4.1.1 清末之前的骈文批评形态
        4.1.2 清末之前骈文批评的特点
    4.2 清末民国骈文批评的主要形态
        4.2.1 传统骈文批评形式的新生
        4.2.2 新式骈文批评形式的出现
    4.3 报刊与骈文批评形态的转型
        4.3.1 报刊与骈文批评专题论文的产生
        4.3.2 报刊与骈文批评公共领域的开拓
5 民国骈文批评转型的内部体系构建
    5.1 民国以前传统骈文批评的内部形态
        5.1.1 六朝至唐代骈文批评的内部形态
        5.1.2 宋、元、明三朝骈文批评的内部形态
        5.1.3 清代骈文批评的内部形态
    5.2 民国骈文批评框架的逐步确立
        5.2.1 骈文作法类文本中骈文批评框架的初步构建
        5.2.2 骈文论着类文本中骈文批评框架的逐步确立
    5.3 民国骈文批评内容的理论化和科学化
        5.3.1 骈文发生原因的探讨
        5.3.2 骈文发展史的探讨
        5.3.3 骈文与其他文体关系的探讨
        5.3.4 其他方面的探讨
6 清末民国骈文批评转型的意义
    6.1 为当代骈文研究奠定了基础
        6.1.1 使骈文研究独立成为一门专深的学问
        6.1.2 为当代骈文研究指明了路径
    6.2 为当代骈文研究提供了启示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10)组织起来 ——“十七年”时期四川版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鲜明而模糊的四川版画
    二、本文研究意义、视角及相关问题研究现状
第一章 统一战线:四川版画与美协的历史前缘
    第一节 组织的渊源与新生
    第二节 “绘画可以代替木刻”?
    第三节 从“美术组”到“美协”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一个部队:四川版画的组织与生成
    第一节 队伍的凝结
    第二节 抓品种,求发展
    第三节 四川美协版画创作氛围的兴起
    第四节 作为集体的创作
    第五节 作为组织的工作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从巴蜀到高原:群体中的艺术家与创作
    第一节 等待“时间开始”:革命观与集体观的塑造
    第二节 山乡巨变:艺术家对川渝本土的观照
    第三节 雪山红日:对藏族的认识与塑造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共时发生:“十七年”版画新格局的形成
    第一节 征服荒原:北大荒版画的兴起
    第二节 江南神韵:江苏水印木刻的衍生
    第三节 历史的小结:“三大画派”的确认与缘由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语: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第一节 新时期四川版画的延续与实践
    第二节 四川版画“传统”之思
附录一 1954 年-1966 年重庆地区部分美术作品展览
附录二 本文参考四川美协成员部分采访索引及其加达瓦访谈
参考文献
致谢

四、一种崭新的文学样式的崛起——鲁迅杂文研究之一(论文参考文献)

  • [1]寻找“新时期”及其文艺的人——兼论柯岩在“新时期”文艺史上的评价问题[J]. 鲁太光.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22(01)
  • [2]论鲁迅身上的“青年气”[J]. 刘东方,贾儒亚.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21(04)
  • [3]探索与智性:韩少功的散文世界[D]. 唐钰尧. 西华师范大学, 2021
  • [4]延安时期丁玲散文中的西北书写研究[D]. 高露露.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5]创造社“文学丛书”与中国新文学的发生与发展[D]. 李京桦. 浙江师范大学, 2021
  • [6]谢六逸新闻思想的流变及时代语境[D]. 冯雁瑶. 安徽大学, 2021
  • [7]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演变研究(1915-1949)[D]. 蒋飞燕.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9)
  • [8]清末民国骈文批评转型研究[D]. 武超. 辽宁大学, 2021
  • [9]漫画中的社会思潮研究 ——以1919-1937年上海所刊漫画为中心的考察[D]. 李佳珉. 上海大学, 2021
  • [10]组织起来 ——“十七年”时期四川版画研究[D]. 何禹珩. 中央美术学院, 2021(09)

标签:;  ;  ;  ;  ;  

一种新文体的兴起——鲁迅散文研究之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