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巴利综合征和神经节苷脂抗体

格林-巴利综合征和神经节苷脂抗体

一、吉兰-巴雷综合征与神经节苷脂抗体(论文文献综述)

郝佳妮[1](2021)在《空腹血糖水平与吉兰巴雷综合征短期预后的关系》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究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水平异常与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ésyndrome,GBS)的相关性,分析FPG升高是否为GBS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01月至2020年2月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GBS患者146例,根据患者空腹血糖水平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性别、年龄、神经系统体征、有无前驱感染史、是否合并颅神经麻痹、感觉障碍、自主神经受累、呼吸费力,Medical Research Council(MRC)总分和休斯功能分级量表(Hughes Functional Grading Scale,HFGS)评分等基本资料,脑脊液蛋白水平、葡萄糖水平、有无蛋白细胞分离、潘氏试验结果等生化资料以及神经电生理资料之间的差异。根据患者出院时HFGS评分分为轻型组(HFGS≤3分和重型组HFGS>3分),分析FPG空腹血糖水平与吉兰巴雷综合征短期预后的关系。结果:两组在年龄、性别、前驱感染史、感觉障碍、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脑膜刺激征、神经电生理分型、脑脊液蛋白水平、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以及脑脊液潘氏试验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FPG升高的GBS病人手术外伤史发生率、颅神经受累率、合并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率、呼吸困难发生率、辅助通气率、巴氏征发生率、出院时HFGS评分为5和6的比例以及脑脊液葡萄糖浓度均高于正常FPG组(P<0.05),达峰时MRC评分高于正常FPG组(P<0.05)。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OR=1.034)、颅神经受累(OR=2.405)、自主神经功能障碍(OR=2.250)、脑脊液蛋白含量(OR=2.664),空腹血糖水平(OR=1.290)以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OR=1.028)均是GBS患者病人短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52)、颅神经受累(OR=1.346)、脑脊液蛋白含量(OR=3.255)和空腹血糖水平(OR=1.432)均为GBS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研究结果表明,FPG升高的GBS患者病情更重、更易出现颅神经受累,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呼吸困难和依赖机械通气,短期预后更差。FPG升高是GBS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胡晶[2](2021)在《神经节苷脂抗体与儿童重型吉兰-巴雷综合征的临床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抗体与儿童重型吉兰-巴雷综合征的临床相关性。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20年6月就诊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及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确诊为重型吉兰-巴雷综合征并进行神经节苷脂抗体检测的患儿,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符合诊断标准患儿共62例,男38例,女24例,年龄2-15岁,平均7.74±3.55岁。62例患儿中神经节苷脂抗体谱检出阳性患儿30例(48.4%),阴性患儿32例(51.6%)。其中,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AIDP)患儿共46例,抗体阳性者21例(45.7%),阴性25例(54.3%);急性运动轴索神经病(AMAN)患儿共15例,抗体阳性者9例(60%),阴性6例(40%);急性运动感觉轴索神经病(AMSAN)患儿共1例,抗体阴性。三种类型的儿童重型吉兰-巴雷综合征中神经节苷脂抗体总体阳性检出率无显着差异,且无性别、年龄差异。AMAN中GM1-IgG、GQ1b-IgG和GD1a-IgG三种抗体的阳性率高于AIDP组(P<0.05),其他抗体在AIDP和AMAN中的检出率均无显着差异。2.对重型AIDP患儿进行神经节苷脂抗体阳性和阴性的临床资料比较,前驱症状、肢体疼痛、入院时上肢肌力减退程度、自主神经症状、颅神经受累、球麻痹症状发生率无显着差异。抗体阳性患儿肢体无力发生率(P=0.03)、延髓症状(呼吸受累)发生率(P=0.004)、肢体麻木发生率(P=0.046)、入院时下肢肌力减退程度(P=0.028)高于阴性患儿。体格检查比较,抗体阳性组腱反射消失的发生率大于抗体阴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7)。腱反射减弱或亢进的发生率、共济失调发生率无显着差异。实验室指标比较,抗体阳性组脑脊液蛋白较抗体阴性组升高明显(P=0.021)。血沉、血清病原学阳性率无显着差异。治疗方面,两组应用球蛋白的疗程、激素和血浆置换均无显着差异。预后方面抗体阳性组肌力改善所需时间较阴性组长(P=0.022)、出院时下肢肌力较阴性组低(P=0.033)有统计学差异,抗体阳性组ΔHughes评分低于阴性组(P=0.010),提示抗体阳性组预后更差。出院时上肢肌力无显着差异。3.对重型AMAN患儿进行神经节苷脂抗体阳性和阴性的临床资料比较,临床症状比较,两组患儿均无呼吸道前驱症状,下肢和上肢肌力减退程度、自主神经症状、第Ⅲ对颅神经受累、球麻痹症状发生率无显着差异(P>0.05),抗体阳性组出现第Ⅶ对颅神经受累的比率高于抗体阴性组(P=0.046)。体格检查比较,两组腱反射正常、消失、减弱或亢进及共济失调发生率无显着差异。实验室指标比较,平均脑脊液蛋白水平、血沉和病原学阳性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方面,肌力改善所需时间、ΔHughes评分和出院时四肢肌力均无统计学差异。4.对GQ1b-IgG抗体阳性AMAN患儿进行单因素相关分析,GQ1b-IgG抗体阳性组患儿第Ⅶ对(P=0.017)和第Ⅲ对(P=0.022)颅神经受累的比率高于GQ1b-IgG抗体阴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各项均无显着差异。结论1.三种类型的儿童重型吉兰-巴雷综合征中神经节苷脂抗体总体阳性检出率无显着差异,且无性别、年龄差异。2.AIDP和AMAN两种亚型的重型GBS患儿血清神经节苷脂抗体分布存在差异,AMAN中GM1-IgG、GQ1b-IgG和GD1a-IgG三种抗体的阳性率高于AIDP组。3.重型AIDP患儿抗体阳性组肢体无力发生率高、入院时下肢肌力减退程度重、更容易发生腱反射消失,且更易出现延髓、感觉受累,实验室检查脑脊液蛋白升高更明显,肌力改善较缓慢、预后较差。重症AMAN患儿抗体阳性组第Ⅶ对颅神经受累发生率高。4.GQ1b-IgG抗体阳性的重症AMAN患儿更容易发生第Ⅶ对(P=0.017)和第Ⅲ对(P=0.022)颅神经受累。

刘会[3](2021)在《变异型和重型吉兰-巴雷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需要机械通气相关因素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分析变异型和重型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的临床特征,探讨重型GBS患者需要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MV)的危险因素,绘制列线图模型预测重型GBS患者MV的风险,以期为变异型和重型GBS患者实现个体化诊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1月-2020年8月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住院的339例GBS患者的病例资料。1、根据2014年GBS新的诊断分类,将GBS患者分为变异型GBS组和非变异型GBS组,详细分析变异型GBS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脑脊液和肌电图特点、血清学指标等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2、根据患者病情最高峰时残疾功能评分(Hughes评分)将非变异型GBS患者分为重型GBS组和轻型GBS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并分析可能影响重型GBS患者短期预后的危险因素。3、将重型GBS患者根据是否进行机械通气分为需要MV组和无需MV组,首先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在排除共线性后进行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重型GBS患者MV的独立危险因素,使用R软件绘制个体化预测重型GBS患者MV风险的列线图模型。结果1、共收集GBS患者339例,其中变异型GBS组病例66例,占总体的19.5%。66例变异型GBS患者中包括Miller Fisher综合征及其不完全型29例(43.9%),截瘫型17例(25.8%),双侧面瘫伴感觉异常型14例(21.2%),咽-颈-臂无力型4例(6.1%),Bicker Staff脑干脑炎2例(3.0%)。变异型GBS组与非变异型GBS组的临床特征比较,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发病季节、老年患者比例、首发症状、肌电图类型、颅神经受累、腱反射表现以及血清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水平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2、重型GBS患者187例,占所有非变异型GBS的68.5%,重型GBS组与轻型GBS组临床特征比较,发现两组患者在不同年龄段发病率、首发症状、发病至住院时间、病情达高峰时间、并发症、颅神经受累、腱反射表现、肌电图类型、住院时间、短期预后以及NLR、MLR、PLR、CRP、ALB、CAR、NAR、CLR等血清学指标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重型GBS患者短期预后较差,入院时Hughes评分较高、首发症状出现呼吸困难、有并发症、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舌咽迷走神经受累、机械通气、腱反射消失以及血清中CRP、CAR、NAR、CLR水平升高、ALB水平降低可能与重型GBS患者短期预后不良有关。3、发病至住院时间较短,首发症状出现呼吸困难,MV前伴有肺部感染、电解质紊乱及低蛋白血症等并发症,自主神经功能障碍,颅神经受累以及血清MLR、PLR、CRP、CAR、CLR水平升高可能是重型GBS患者需要MV的危险因素。其中首发症状出现呼吸困难,MV前伴有肺部感染以及血清CRP升高是其独立危险因素,将其纳入R软件建立个体化预测重型GBS患者MV风险的列线图模型,并进行内部和外部验证,在R软件中显示出了良好的区分度和精准度。结论1、与非变异型GBS患者的临床特征比较,变异型GBS患者老年发病率较低,首发症状复杂多样,颅神经更易受累,腱反射改变相对不明显,肌电图检查正常型和轴索型比例较高,血清CK水平较低。2、重型GBS与轻型GBS临床特征存在显着差异,对于老年发病,首发症状出现呼吸困难,发病至住院时间较短,有并发症,颅神经受累,腱反射消失,轴索损伤以及血清中CRP、CAR、NLR、MLR、PLR、CLR、NAR等水平升高、ALB水平降低的GBS患者应当警惕有发展至重型的风险。3、本研究将临床特征和血清学指标结合建立的预测重型GBS患者需要MV风险的列线图模型在R软件中显示出良好的准确性。

王佳琦[4](2021)在《吉兰-巴雷综合征的Wakerley分型诊断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与目的: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ésyndrome,GBS)是一种自身免疫性多发性神经病,是全球范围内急性弛缓性瘫痪的主要原因。目前认为,GBS和其变异型Miller Fisher综合征(Miller Fisher syndrome,MFS)具有许多亚型,共同构成了一个含有独立或重叠综合征的连续疾病谱。2014年由Wakerley等多国专家组成的GBS分类组制定了一种简单全面的新诊断和分类标准,有助于早期临床诊断和开展适当的免疫治疗。国内外初步的应用研究表明,“Wakerley分型诊断法(Wakerley’s diagnostic classification)”可以对包括各独立亚型及重叠综合征在内的大多数GBS进行较为准确的诊断和分类。此外,地域因素对GBS的临床表型、电生理亚型、疾病严重程度和转归有重要影响。本研究对曾于我院诊断为GBS及其相关疾病的患者应用Wakerley分型诊断法重新进行分型诊断,以评估GBS各种临床亚型的频率及其特征,进一步探讨Wakerley分型诊断法的临床适用性。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6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121例诊断为GBS及其相关疾病患者的病历资料。采用Wakerley分型诊断法重新进行分型诊断,比较GBS各亚型患者的临床特征。同时分析了实验室数据(电生理学研究和抗神经节苷脂抗体谱)。GBS电生理分型诊断采用Ho标准。结果:在121例既往诊断为GBS及其相关疾病的患者中,有54例(45%)满足Asbury诊断标准;有69例(57%)满足1~3级Brighton诊断标准;有120例(99%)可采用Wakerley分型诊断法进行重新分类。经典型GBS最多,为72例(60%);16例(13%)患者被诊断为GBS的局限亚型,其中截瘫型GBS 8例(7%),双侧面瘫伴感觉异常8例(7%),未发现咽-颈-臂无力型和急性颈臂无力型GBS病例。经典型MFS为5例(4%),MFS亚型15例(13%),其中急性眼外肌麻痹6例(5%),急性共济失调性神经病7例(6%),Bickerstaff脑干脑炎(Bickerstaff brainstem encephalitis,BBE)2例(2%);无急性上睑下垂、急性瞳孔散大或急性共济失调嗜睡综合征病例。12例(10%)被诊断为重叠型,其中,GBS/MFS重叠型5例(4%),GBS/BBE重叠型3例(3%),GBS/急性共济失调性神经病重叠型1例(1%),急性口咽麻痹/急性眼外肌麻痹重叠2例(2%),双侧面瘫伴感觉异常/急性眼外肌麻痹重叠1例(1%)。104例(87%)患者接受了电生理学检查,按照Ho分型标准,分为脱髓鞘型9例(9%),轴索型40例(38%)和无法分类55例(53%)。77例(64%)行腰穿检查,其中46例(60%)出现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44例(37%)行神经节苷脂抗体谱检查,14例(32%)神经节苷脂抗体阳性。经典型GBS组与经典型MFS及局限型组比较,入院时、达峰时、出院时Hughes评分>3的患者所占比例更高(P均<0.05),提示经典型GBS病情相对更重,且短期预后相对较差。结论:Wakerley分型诊断法以临床表现为主要依据,辅以电生理学研究和抗神经节苷脂抗体检测,可以更准确地确定GBS谱系疾病的亚型和评估预后。为了更便于临床应用,建议在今后的修订版中将“脑神经型GBS”作为独立的亚型。

陈玥,李佳安,朱曼,刘磊[5](2020)在《神经节苷脂致吉兰巴雷综合征的文献分析》文中认为目的通过查阅文献分析神经节苷脂致吉兰巴雷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发生原因及预防治疗措施。方法以"神经节苷脂""复方脑肽节苷脂""复方曲肽""脑苷肌肽"和"吉兰巴雷综合征""格林巴利综合征"为主题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间为2009年1月1日至2019年8月30日;选择使用神经节苷脂治疗后致吉兰巴雷综合征的病例,对患者的性别、年龄、用药原因、不良反应出现时间、临床表现、转归、合并用药和血清半乳甘露聚糖-免疫球蛋白M(GM-IgM)抗体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6篇、病例46例。患者大部分为>55岁中老年人,用药原因主要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外伤等,使用神经节苷脂注射液7~14 d后出现以四肢无力为主要表现的症状,部分患者可累及呼吸肌,多数患者预后不佳。结论吉兰巴雷综合征为神经节苷脂类药物罕见但严重的不良反应,临床药师应密切监护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电生理变化,并警示临床使用该类药物的风险。

叶蓬艳[6](2020)在《抗神经节苷脂抗体亚型与吉兰—巴雷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研究拟对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中抗神经节苷脂抗体阳性病例的临床表现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其抗体亚型与临床表现及预后的相关性,以期帮助指导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方法:收集2018年01月-2020年01月在青岛地区各医院收治的33例确诊为吉兰-巴雷综合征且抗神经节苷脂抗体为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资料及与该病相关的因素,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预后探讨。结果:33例患者中,肢体无力63.6%(21例),占大多数。延髓麻痹9例,眼肌麻痹12例,面肌麻痹7例,共济失调8例,呼吸肌受累9例。发病年龄高峰大约在40-51岁,其中男性61%(20例),占大多数;儿童27%(9例),发病率较成人低。男女预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Hughes达峰评分较成人低(P<0.0001);△Hughes评分较成人低(P<0.05)。GM1抗体阳性中,肢体无力100%(20例);GM1抗体阴性中,肢体无力7.7%(1例);GM1抗体与肢体无力采用卡方检验,P<0.00001;抗GM1抗体与肢体无力密切相关。GQ1b抗体阳性中,眼肌麻痹87.5%(7例);GQ1b抗体阴性中,眼肌麻痹20%(5例);GQ1b与眼肌麻痹采用卡方检验,P=0.001;抗GQ1b抗体与眼肌麻痹密切相关。GT1a抗体阳性中,眼肌麻痹56.3%(9例);GT1a抗体阴性中,眼肌麻痹17.6%(3例);GT1a抗体与眼肌麻痹采用卡方检验,P=0.032;GT1a抗体与眼肌麻痹密切相关。GD1a抗体阳性中,面肌麻痹85.7%(6例);GD1a抗体阴性中,面肌麻痹3.8%(1例);GD1a抗体与面肌麻痹采用卡方检验,P=0.000043;GD1a抗体与面肌麻痹密切相关。GT1a抗体阳性中,延髓麻痹50%(8例);GT1a抗体阴性中,延髓麻痹5.9%(1例);GT1a抗体与延髓麻痹采用卡方检验,p=0.007;GT1a抗体与延髓麻痹密切相关。GQ1b抗体阳性中,共济失调87.5%(7例);GQ1b阴性中,共济失调4%(1例);GQ1b抗体与共济失调采用卡方检验,P<0.05;GQ1b抗体与共济失调密切相关。GD1a抗体阳性中,机械通气28.6%(2例);GD1a抗体阴性中,机械通气26.9%(7例);经卡方检验p=1.0,GD1a抗体与机械通气不存在相关性。GM1b抗体阳性△Hughes评分较阴性高(P=0.0025),提示GM1b抗体阳性预后较阴性差。GD1a抗体阳性△Hughes评分较阴性高(p<0.0001),提示GD1a阳性预后较阴性差。结论:1.吉兰-巴雷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多样,临床诊断需要综合判断,不仅表现肢体无力,还可仅表现为吞咽困难。少见的临床表现如急性延髓麻痹并不能除外GBS的诊断。2.儿童与成人相比,发病率低,且症状相对较轻,预后相对较好。3.抗神经节苷脂抗体亚型与临床表现及预后有一定相关性,可指导临床诊断及判断预后。

邱玲[7](2020)在《儿童Miller-Fisher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儿童Miller-Fisher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漏诊。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1-2020.3年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19例Miller-Fisher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所有患者发病诱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及疗效,并综合文献进行临床分析。结果:19例患儿中男14例,女5例,平均年龄4岁7月,主要表现为眼肌麻痹、共济失调、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可伴有面瘫、构音障碍、肌肉或关节疼痛、乏力、吞咽困难等。18例患儿行脑脊液检查,14例出现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18例患儿行神经电生理检查,均提示有周围神经及神经根损害。6例患儿行神经节苷脂抗体检测。所有患儿行颅脑MRI或CT均未见异常。所有患儿均予以营养神经治疗,另外单用激素口服或输注3例,单用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12例,丙种球蛋白联合激素治疗3例,所有患儿出院时临床症状均明显好转。结论:儿童MFS患儿临床表现复杂,对临床上表现不典型,高度怀疑MFS患儿,应注意详细询问病史、仔细查体,积极完善脑脊液、神经电生理检测、神经节苷脂抗体检测以明确诊断。予以丙种球蛋白或激素治疗预后良好。

马冰洁,陈超,苍爱军[8](2020)在《神经外科术后患者应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的合理性分析和不良反应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分析我院神经外科术后患者应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的合理性与不良反应发生的规律和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1 107例神经外科术后患者应用过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的病例,参照其说明书和相关指南进行合理性分析,对不良反应发生率、发生的时间和临床表现等进行分析统计。结果 1 107例病例中,用药疗程不合理13例(1.17%),用法用量不合理78例(7.05%),滴注速度不合理39例(3.52%),联合用药不合理34例(3.07%)。发生不良反应的有16例(1.44%),主要累及皮肤及其附件、全身和神经系统。其中吉兰巴雷综合征的发生率比已有文献报道高。结论神经外科术后的患者应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存在不合理情况,其中用法用量和滴注速度不合理所占比例较大。临床工作中应提高其使用合理性,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早识别不良反应,尤其是吉兰巴雷综合征的发生,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李萌萌[9](2020)在《吉兰-巴雷综合征不同亚型的临床特征与预后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背景: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被发现已有数百年历史,目前被认为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导致急性迟缓性瘫痪的疾病之一。尽管目前对GBS的诊断和治疗取得了飞速的进展,但是大量的研究表明,仍有部分人遗留严重的后遗症。目前GBS被分为多种亚型,各亚型的临床特征不同,且预后情况也不同,这使得更多的临床医务人员必须尽早识别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以减少不良预后的结局,帮助GBS患者达到最大程度的受益。目的:研究吉兰-巴雷综合征不同亚型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随访并研究影响GBS短期恢复不良的相关因素。方法:1.回顾性选取2017年09月至2019年08月在河南大学淮河医院神经内科、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确诊的GBS患者82例为此次研究对象,并按2019年吉兰-巴雷综合征诊断标准进行分型,分为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神经根神经病(acute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polyneuropathies,AIDP)、急性运动轴索性神经病(acute motor axonal neuropathy,AMAN)、Miller Fisher综合征(Miller Fisher syndrome,MFS),即分为AIDP组、AMAN组、MFS组。记录各亚型患者年龄、性别、前驱感染、住院时长、疾病达高峰时间、有无呼吸困难、颅神经受损情况、自主神经损害情况、疾病高峰时(Hughes Functional Grading Scale,HFGS)评分、实验室指标(入院空腹血糖、神经节苷脂抗体阳性率、脑脊液蛋白水平)等。统计分析上述指标在GBS各亚型中的分布情况,了解其临床特征;2.疾病高峰时HFGS评分与出院时HFGS评分的差值(?Hughes)分为治疗后恢复良好组(?Hughes>0)、恢复不良组(?Hughes≤0)。研究GBS的临床、电生理、实验室等指标对其转归的影响及三种亚型短期恢复的比较。然后,通过Logistic回归统计分析影响GBS恢复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3.分别评定AIDP型与AMAN型GBS患者发病后1月、3月、6月时的HFGS评分,判断不同时间阶段两种亚型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临床预后情况,入选患者均进行电话或门诊随访研究;纳入发病1月后进行第二次神经电生理检查的GBS患者32例,根据发病1月后的HFGS评分≤2分评定为预后良好组,而HFGS评分>2分评定为预后不良组。分别监测两次神经电生理检查的相关指标,判断上述指标与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1.共纳入82例GBS患者,男性49例(59.8%)、女性33例(40.2%)。AIDP组49例(59.8%),AMAN组24例(29.3%),MFS组9例(10.9%)。对三种亚型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进行比较结果回示:组间夏秋季节、面瘫症状、疾病高峰HFG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上述因素进行两两比较结果显示,AMAN组与AIDP组相比更易夏秋季节发病,MFS与其他两组比较更易出现面瘫症状。三组中高峰时HFGS评分进行两两比较,AIDP组与AMAN组无统计学差异、MFS组与AIDP组及AMAN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三组间性别、年龄、前驱感染、住院时长、疾病高峰时间、自主神经受累均无统计学差异。2.GBS患者中住院期间治疗后恢复不良的有36例(43.9%)。GBS恢复不良因素包括:出院时HFGS评分(P=0.000)、不同治疗方法(P<0.05)和呼吸困难(P=0.001)。多因素分析提示激素治疗和其他一般治疗方式与IVIg治疗相比较,恢复情况较差(P=0.015),且为短期恢复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呼吸困难(OR=4.704,95%IC 1.142—19.383,P=0.032)、出院时HFGS评分(OR=5.257,95%IC 2.076—13.314,P=0.000)是影响GBS患者临床恢复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3.对82例患者发病后1、3、6月均进行电话或门诊随访,评价HFGS评分,最后共纳入70例,在不同时间段分组中,由两种亚型HFGS评分均值可知,AMAN组3个月与6个月评分均较AIDP组高。两种亚型3个月(P=0.010)、6个月(P=0.002)预后有显着差异、发病1月时两组无统计学意义。纳入发病2-3周及发病1月后均行神经电生理检查的GBS患者32例,将其重新进行神经电生理分型,其中AMAN型增加3例(9.4%)、AIDP型减少5例(15.7%)。对于神经电生理指标,进行单因素相关分析得出:发病1月后d CMAP降低20%在预后分组间分布有显着差异(P<0.05),与短期预后不良相关。结论:1.吉兰-巴雷综合征AIDP型占大多数,AMAN型夏秋季发病较为常见,面瘫更易出现在MFS患者中;2.呼吸肌受累、出院HFGS高评分及单独激素治疗是GBS恢复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AIDP型、AMAN型与MFS型短期恢复情况相差不大;3.AIDP型在3个月、6个月时预后优于AMAN型GBS患者。

张雨晴[10](2020)在《以面肌无力为主要特征的变异型吉兰-巴雷综合征9例病例分析》文中指出目的:为提高对以双侧面肌无力(Facial diplegia,FD)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ésyndrome,GBS)的全面认识,对该疾病的特点进行系统性分析,我们回顾了本院曾收治的9例面肌无力的GBS患者,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辅以文献复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20年1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9例确诊为吉兰-巴雷综合征的面肌麻痹患者的病例资料,从流行病学、临床特征、辅助检查及治疗转归等方面进行研究。结合相关国内外文献,进一步了解FD型GBS的特点。结果:FD大多有前驱感染史;以双侧面肌麻痹为主,常伴远端肢体感觉异常,也可为单侧面肌麻痹首发;腱反射常减弱或消失,少数患者腱反射正常;脑脊液提示蛋白-细胞分离;神经电生理检查常表现为脱髓鞘改变,可伴有轴索损伤或仅表现为轴索损伤;静注免疫球蛋白及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均有效。结论:FD型GBS以双侧面肌麻痹为主,大多具有典型GBS主要特征,但少数存在变异,早期易被误诊,需临床医生加以重视。

二、吉兰-巴雷综合征与神经节苷脂抗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吉兰-巴雷综合征与神经节苷脂抗体(论文提纲范文)

(1)空腹血糖水平与吉兰巴雷综合征短期预后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中英文词汇及缩略语对照表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文章发表情况
附录C 综述 吉兰-巴雷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2)神经节苷脂抗体与儿童重型吉兰-巴雷综合征的临床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资料与方法
    2.1 病例收集
    2.2 诊断和分级标准
    2.3 Hughes评分
    2.4 神经节苷脂抗体检测
    2.5 其他实验室指标
    2.6 分组和研究方法
    2.7 统计方法
结果
    3.1 一般临床资料及神经节苷脂抗体总体阳性检出率
    3.2 重型AIDP和AMAN患儿神经节苷脂抗体检出类型分布
    3.3 重型AIDP患儿神经节苷脂抗体阳性和阴性的临床资料比较
    3.4 重型AMAN患儿神经节苷脂抗体阳性和阴性的临床资料比较
    3.5 GQ1b抗体阳性重型AMAN患儿单因素相关分析
讨论
结论
附图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变异型和重型吉兰-巴雷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需要机械通气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变异型GBS
    1.3 重型GBS与机械通气
    1.4 GBS可能的生物标志物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资料与方法
        2.2.1 一般资料
        2.2.2 临床表现资料
        2.2.3 神经电生理资料
        2.2.4 实验室检查资料
        2.2.5 研究分组
    2.3 统计学方法
第三章 结果
    3.1 变异型GBS的临床特征
        3.1.1 性别
        3.1.2 年龄
        3.1.3 发病季节
        3.1.4 前驱事件
        3.1.5 变异型GBS的变异类型
        3.1.6 首发症状
        3.1.7 发作病程及住院时间
        3.1.8 颅神经及自主神经损伤
        3.1.9 并发症
        3.1.10 体格检查
        3.1.11 神经电生理检查
        3.1.12 脑脊液检查
        3.1.14 变异型 GBS 组与非变异型 GBS 组血清学相关指标单因素分析
    3.2 重型GBS的临床特征
        3.2.1 一般资料
        3.2.2 前驱事件
        3.2.3 首发症状
        3.2.4 发病及住院时间
        3.2.5 颅神经及自主神经损伤
        3.2.6 并发症
        3.2.7 腱反射
        3.2.8 神经电生理检查
        3.2.9 脑脊液检查
        3.2.10 短期预后
        3.2.11 重型 GBS 组与轻型 GBS 组血清学指标差异性比较
        3.2.12 重型GBS患者短期预后不良危险因素分析
        3.2.13 重型GBS患者机械通气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3.2.14 重型GBS患者机械通气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3.2.15 列线图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第四章 讨论
    4.1 变异型GBS的临床特征
    4.2 重型GBS的临床特征
    4.3 重型GBS患者需要机械通气的危险因素
    4.4 炎性因子参与GBS发病过程
    4.5 氧化应激损伤机制参与GBS发病过程
    4.6 CK与GBS的关系
第五章 结论
    5.1 结论
    5.2 创新性
    5.3 局限性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中国吉兰-巴雷综合征诊断标准(2010 年版)
    概述
    诊断
英文缩略词索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吉兰-巴雷综合征的Wakerley分型诊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三、统计学方法
结果
    一、一般资料分析
    二、GBS谱系疾病各亚型临床特征
    三、GBS各亚型病情严重程度及短期预后比较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吉兰-巴雷综合征分型诊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5)神经节苷脂致吉兰巴雷综合征的文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1.2 方法
        1.2.1 检索方法
        1.2.2 分析方法
2 结果
    2.1 文献筛选情况
    2.2 纳入病例的基本情况
    2.3 用药原因
    2.4 不良反应出现时间及表现特点
    2.5 患者转归情况
3 讨论
    3.1 国内外研究进展
    3.2 关联性分析
    3.3 神经节苷脂致吉兰巴雷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分析
    3.4 神经节苷脂致吉兰巴雷综合征的机制
    3.5 神经节苷脂致吉兰巴雷综合征的预防和治疗

(6)抗神经节苷脂抗体亚型与吉兰—巴雷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资料与方法
    1 病例采集
    2 GBS诊断
    3 休斯功能分级量表
    4 临床症状及体征评定
    5 一般临床资料
    6 实验室结果
    7 预后评估
    8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 一般临床资料
        1.1 性别构成、年龄及不同性别的预后比较
        1.2 成人与儿童发病率比较
        1.3 成人与儿童症状轻重比较
        1.4 成人与儿童预后比较
    2 抗神经节苷脂抗体
        2.1 抗神经节苷脂类型与临床特点分析
        2.2 抗神经节苷脂抗体类型与预后分析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缩略词表
致谢

(7)儿童Miller-Fisher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2 结果
    2.1 临床特点
    2.2 辅助检查
    2.3 治疗及转归
3 讨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8)神经外科术后患者应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的合理性分析和不良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方法
    1.3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患者基本情况
    2.2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应用的合理性分析
    2.3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的不良反应
        2.3.1 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2.3.2 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和不良反应发生时间
        2.3.3 不良反应的处置及转归
3 讨论
    3.1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应用的合理性
    3.2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的不良反应
    3.3 小结

(9)吉兰-巴雷综合征不同亚型的临床特征与预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收集资料
    1.3 实验室及神经电生理检查项目
    1.4 疾病严重程度与功能受损评分
    1.5 吉兰-巴雷综合征电生理分型诊断标准
    1.6 评价及分组方法
    1.7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GBS各亚型患者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及不同治疗方案的比较
        2.1.1 各亚型GBS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2.1.2 各亚型GBS患者的实验室检验的特征
    2.2 影响GBS患者短期恢复情况的相关因素分析
        2.2.1 影响GBS患者治疗后恢复不良的单因素分析
        2.2.2 影响GBS患者治疗后恢复不良的多因素分析
    2.3 AIDP与 AMAN临床预后的比较
        2.3.1 两种亚型GBS患者发病后1月、3月、6月预后情况的相关性比较
        2.3.2 两种亚型GBS患者随诊后的分型改变
        2.3.3 两种亚型GBS患者两次神经电生理指标与短期预后的相关性
3 讨论
    3.1 GBS不同亚型的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特征
    3.2 影响GBS短期恢复的相关因素
    3.3 GBS分型与临床预后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学术成果

(10)以面肌无力为主要特征的变异型吉兰-巴雷综合征9例病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2.1 流行病学特点
        2.2 临床特点
        2.3 辅助检查
结果
    1 流行病学特点分析
    2 临床资料分析
    3 辅助检查
    4 治疗及预后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吉兰-巴雷综合征病因学及临床诊断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一、 一般情况
    二、 个人经历
    三、 发表论文
    四、 获奖情况

四、吉兰-巴雷综合征与神经节苷脂抗体(论文参考文献)

  • [1]空腹血糖水平与吉兰巴雷综合征短期预后的关系[D]. 郝佳妮. 蚌埠医学院, 2021(01)
  • [2]神经节苷脂抗体与儿童重型吉兰-巴雷综合征的临床相关性研究[D]. 胡晶. 山东大学, 2021(09)
  • [3]变异型和重型吉兰-巴雷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需要机械通气相关因素分析[D]. 刘会. 兰州大学, 2021(12)
  • [4]吉兰-巴雷综合征的Wakerley分型诊断研究[D]. 王佳琦. 大连医科大学, 2021(01)
  • [5]神经节苷脂致吉兰巴雷综合征的文献分析[J]. 陈玥,李佳安,朱曼,刘磊.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0(09)
  • [6]抗神经节苷脂抗体亚型与吉兰—巴雷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相关性研究[D]. 叶蓬艳. 青岛大学, 2020(01)
  • [7]儿童Miller-Fisher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分析[D]. 邱玲. 重庆医科大学, 2020(12)
  • [8]神经外科术后患者应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的合理性分析和不良反应研究[J]. 马冰洁,陈超,苍爱军.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20(03)
  • [9]吉兰-巴雷综合征不同亚型的临床特征与预后分析[D]. 李萌萌. 河南大学, 2020(02)
  • [10]以面肌无力为主要特征的变异型吉兰-巴雷综合征9例病例分析[D]. 张雨晴. 河北医科大学, 2020(02)

标签:;  ;  ;  ;  

格林-巴利综合征和神经节苷脂抗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