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Ware系统的安全保障实验

NetWare系统的安全保障实验

一、NetWare系统的安全性与安全性实验(论文文献综述)

杨晓光[1](2016)在《探索式测试在敏捷软件项目安全性测试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软件测试作为保障软件质量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在软件项目成本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在典型的软件开发项目中已经占到软件开发总成本的40%以上。安全性测试是软件测试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近年来Web应用飞速发展的情况下,软件的安全形势日趋严峻,安全性测试在软件测试的中比重也呈现逐年上升态势。对于以速度见长的敏捷开发模式,测试过程的庞大工作量已经成为制约其开发速度的主要原因,其中安全性测试所占比重随着近年来频频发生的安全事件的报道也在不断上升。在保证测试质量的前提下如何降低测试的工作量,是测试行业迫在眉睫的课题。探索式测试是一种重要的测试手段,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和在大型软件企业的应用实践,已经成为一种有效降低测试工作量、提升测试效率的重要思想,成为软件测试的一种趋势。本文研究了在敏捷软件项目的安全性测试中,如何应用探索式测试思想。文中论述了软件测试的基本问题、敏捷测试和安全性测试以及敏捷测试中的安全性测试。综合分析后讨论了在敏捷测试的安全性测试过程中如何甄选测试人员、组建测试团队,制定了测试团队测试的目标、实施的方法以及测试实施时应遵守的原则。

刘吉贵[2](2010)在《基于Linux的高职院校资源共享平台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当今时代,知识经济的产生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及Internet的全球普及化都决定了网络将成为信息时代的主要工具。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作为一种工具已经成为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网络是人们交流信息的重要的平台,而资源共享平台是学校内部、校内和校外沟通的关键。目前,我国资源共享平台事业飞速发展,高职院校大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络资源共享平台,并在其上开展了多种服务和应用。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可以促进学校专业建设的标准化,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提高优质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和受益面,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需要,拓展高等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的功能,有利于高技能人才终身学习体系的构建。近几年,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病毒、黑客对高职院校资源网络平台的危害呈上升趋势,成为困扰高职院校资源平台发展的一大难题。另外,我国高职院校的特色是加强实训,但实训如何实现网络化管理又是困扰高职院校的另一大难题。笔者所在单位是一所高职学院,学院自2000年初就构建了基于windows的资源共享平台,我们使用的服务器操作系统为windows2003 server,2006年前资源共享平台运行状况较为良好,但2007年后平台开始不断受到黑客、病毒和网页木马的攻击和破坏,这使得资源共享平台的维护工作量大大增加了。为了提高服务器抗击黑客、病毒和网页木马的能力,笔者在服务器上安装了两种杀病毒软件,又安装了专杀木马程序,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服务器的防护能力,但代价是大大降低了服务器的运行响应速度,同时平台也仍然经常被感染木马,如何避免这种局面的继续存在,是摆在我们网络管理人员面前的一大难题。笔者着手开始重新选择安全性更高的操作系统。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并采用安装试用和对比的方法,最终确定了lamp架构方案。linux操作系统的应用软件和系统软件几乎都是开源的,这对病毒有两方面的影响:首先,病毒很难藏身于开源的代码中间。其次,对仅有二进制的病毒,一次新的编译安装就截断了病毒一个主要的传播途径。虽然Linux发行商也提供大量的二进制软件包,但是用户大都是从发行商提供的可靠的软件仓库中下载这些软件包,大都具有md5验证机制,安全性比windows高出许多;另外,linux服务器的ext等文件格式采用了连续的方法来记录数据,产生的磁盘碎片极少,因此可以连续长时间运转;windows操作系统文件被分散保存到整个磁盘的不同地方,而不是连续地保存在磁盘连续的簇中,在使用过程中就会产生许多碎片,碎片随着时间越积越多,导致服务器响应速度越来越慢,为保持运转必须隔一段时间重启一次。基于linux的操作系统的这些优势,我们决定选用linux的操作系统作为资源共享平台的操作系统。我所在学院的原资源共享平台为asp源代码编写,在linux的操作系统上运行asp经试验性能不够稳定,笔者通过对比试验的方法,通过对多种源码进行试用,并查阅大量资料,证实php源码在linux的操作系统上运行较稳定。笔者以php源代码为基础重新设计制作资源共享平台,使其运行于以linux为操作系统的服务器上,经试验运行良好。本论文主要以笔者所在高职院校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为主要内容,着重论述资源共享平台设计与建设过程中需要的一些关键技术与理论,资源共享平台的功能设计和方案等问题,特别是对实训管理功能模块和高职院校资源共享平台的设计进行论述,并给出具体的设计方案,能够使读者清晰的了解到基于linux的高职院校资源共享平台设计与实现的全过程,通过对具体案例的设计能让读者对基于linux的高职院校资源共享平台的设计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

郎六琪[3](2008)在《证券交易资金流向的计算机辅助分析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1世纪,随着计算机网络的不断发展,信息产业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的支柱产业,全球信息化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大趋势,由此带动了计算机网络的迅猛发展和普遍应用。计算机信息化对企业信息建设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充分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加强公司信息化建设,提高工作的计划性、科学性和准确性,已成为新形势下对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必然要求。证券公司技术应用在不断发展,如:电子商务、Web技术、数据仓库技术、数据加密技术等等,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技术的潮流不可阻挡,如何将这些先进的技术应用到证券信息系统中来,通过技术进步推动业务的发展,也是证券行业面临的现实课题。在我供职过的民族证券有良好的网络基础,信息化工作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果。目前,由于证券市场不断繁荣,公司网络系统建设必须制定出完善、长远的网络信息化建设规划。本文主要研究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①网络的设计原则及网络架构分析②网络设备设计原则及选型③基于SAN的网络存储架构④虚拟专用网(VPN)在证券业中的应用⑤信息系统安全设计及策略⑥证券资金流的分析。

孙大鹏[4](2007)在《Cluster技术在变电站自动化中的应用与设计》文中研究表明变电站是输配电系统中的重要一环。提高变电站的安全与经济运行水平,减少变电站的运行值班人员并逐步实行无人值班,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开发。目前流行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主站大多选用双机热备容错系统,其目的是将单主机系统运行所带来的系统风险降至最低。目前的双机热备容错系统大多为专用的双机软件或集群软件,并配以专用的服务器及磁盘阵列柜。对于中小型变电站来说成本太高,对于老变电站改造更是难以采用。成本高昂、维护困难。这就需要主站技术具有更高的可用性以及更低的成本。通过对Microsoft Cluster技术的深入研究在普通PC服务器上实现双机容错系统,并将其应用在中小型变电站自动化上,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采用Microsoft Cluster技术实现集群,数据库为SQL2000,在普通PC服务器上实现双机容错,磁盘冗余,降低成本。用双节点的Cluster实现当一台服务器出现故障,系统程序、服务自动切换到另一台服务器上。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远动主站正常运行,主站与调度和间隔层的通信不受影响,整个系统不因该故障停滞。本文对容错系统的可用性分析和评价体系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并依据分析对双机容错系统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改进,结合现有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提出了一套有针对性的纯软件双机容错方案,加强了集群的心跳侦测,保证数据接管时的完整和准确。

刘羽,谢愈挺,梁名华[5](2005)在《基于Netware的用户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通过核心的中断调用,实现了对Netware3.12系统的二次开发,增加了一些实用功能,为安全管理提供了新手段,提高了管理效率。

谭湘[6](2005)在《移动Agent系统安全性若干问题研究》文中指出移动Agent系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然而其安全性问题却影响了它的广泛应用。 本论文以Aglet平台为研究基础平台,研究了移动Agent系统中的安全性问题及其解决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详细分析了移动Agent系统所面临的各种安全性问题及其安全需求,提出了一个移动Agent系统安全框架(MASSF),并描述了该框架是如何来满足其安全需求的。 针对移动Agent系统的安全通信问题,提出了一种加密安全传输通道(ESTC)方案,该方案具有机密性、完整性、认证性和抗抵赖性等特点。 针对移动Agent数据保护这一特定的安全问题,提出了关联密钥链加密(IKCE)机制,并对该机制进行了安全性分析和性能分析。IKCE机制的核心思想是在移动Agent数据加密的密钥之间建立一种关联关系,从而达到Agent数据保护的目的。 分析了移动Agent系统的访问控制机制研究现状之后,提出了一种基于属性证书的访问控制机制。该机制的核心思想是将相关安全属性信息集成在外部实体——属性证书。 针对移动Agent系统的匿名性问题,设计了一个基于一次性密钥对签名的匿名性方案。该方案的安全性是基于离散对数问题的,具有匿名性、保密性、不可伪造性、可撤销性等特点。 审计是移动Agent系统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监督系统的正常运行有着重要的作用。针对Aglet系统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审计子系统。该子系统支持三种审计策略,采用XML语言作为审计日志格式,能够灵活方便地完成审计功能。

钟小军[7](2005)在《基于短消息的广西家校通信息发布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原来的学校和家庭只能通过家访和家长会才能交流、沟通的方式极其不便。“家校通”是一个融合了手机短信、语音合成、Internet 等多种先进的IT 技术的新一代家校联系工具。它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沟通方式,将家校联系推向了一个广阔的平台,使家庭与学校的沟通更加便捷和迅速。与其他“家校通”平台相比,该平台将家、校信息沟通与学校日常教学管理功能融为一体,实现信息共享。因此,学校、老师可以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轻松地应用“家校通”,丰富学校信息化的管理内容,实现学校工作的量化管理,提高学校的科学管理水平。本文在认真分析系统需求基础上,运用软件工程、面向对象、模块化设计思想等进行了系统架构,对系统的核心技术进行了分析,解决了技术难点,并对系统的安全性提出了解决方案。系统在用户权限控制方面采用了一种改进的RBAC(RoleBased Access Control)模型,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准确性、一致性、易维护性。深入阐述了“家校通”短信网关的技术问题,包括CMPP 协议封装、应用层的连接、短消息的收发等关键问题,给出了具体实现模型和部分设计代码。重点对系统中数据安全、网络安全、用户权限管理等技术进行了详细阐述,整个系统包括学校信息、教务信息、学生日常信息、信息发送和管理、用户管理、教学秘书等几大部分。采用SQL Server 2000 数据库系统,基于Delphi6.0 编程语言,完成了C/S 平台系统设计开发.本系统技术先进、界面美观、性能稳定,它是优秀软件工程管理方法与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完美结合的成果。它符合当今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卓越的网络应用软件技术的发展趋势。应用该系统,能显着地改善学校和家庭沟通的效率,对家庭和学校都是极其便利。

罗予东,陈伟君[8](2004)在《异质网络操作系统的互联共享》文中认为如何实现异质网络操作系统互联共享来满足实验教学的要求,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是网络管理人员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本文介绍了如何构建一个异质网络实验环境,既能够实现资源的共享,又能使多种网络操作系统互联共存。

李蜀娴,毕四军[9](2003)在《计算机公共机房科学管理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根据计算机公共机房的特点 ,加强公共机房的科学管理和安全维护 ,形成良好的计算机实践教学环境 ,提高计算机课程教学的质量

匡付华[10](2003)在《基于INTERNET制造系统的常用测控软件模块构建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全球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以及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广大制造企业对网络化制造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因此,对网络制造技术的研究也就成为国内外主要研究热点之一。针对目前网络制造技术的现状,本文试图从模块化角度去研究位于网络制造底层的基本技术——测控软件系统的编制,构建相应的模块化测试系统。 首先,本文讨论了目前制造企业中实用的网络技术,如工业自动化协议MAP/TOP和各种现场总线技术等。对于网络制造系统体系结构中设备层下的接口模块,提出了按设备的一般控制特性进行测控软件模块分类的方法。 其次,本文讨论了底层设备接口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如设备间通讯、数据文件的管理、NC代码翻译技术、保密与安全等,其中重点研究了工业测控中最常用的A/D、D/A、I/O模块的特点和构建技术,并分析了模块间数据交换与共享的实现方法。 本文还分析了系统平台的选择对模块设计的影响,并对工业测控软件模块中的I/O端口操作、定时等进行了讨论。 最后,结合工程实际应用项目对几种常用软件模块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编制的模块结构性好,能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可以为大多数工程应用提供技术支援。

二、NetWare系统的安全性与安全性实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NetWare系统的安全性与安全性实验(论文提纲范文)

(1)探索式测试在敏捷软件项目安全性测试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敏捷产品速度与安全性测试时间的矛盾
        1.1.2 探索式测试研究在实践应用中的进展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及意义
    1.4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敏捷开发与敏捷测试
    2.1 敏捷开发
    2.2 敏捷测试
        2.2.1 敏捷测试的核心
        2.2.2 敏捷测试的关键
第三章 探索式测试与安全性测试
    3.1 探索式测试
        3.1.1 探索式测试的组织与实施
        3.1.2 探索式测试与随机测试
        3.1.3 探索式测试与脚本测试
        3.1.4 Whittaker的探索式测试方法
        3.1.5 探索式测试的优势
    3.2 安全性测试
        3.2.1 软件安全性
        3.2.2 安全性测试概念
        3.2.3 安全性测试方法
    3.3 探索式测试在安全性测试中的开展
第四章 将探索式测试应用于敏捷项目中的安全性测试
    4.1 问题提出
    4.2 探索式测试团队组建
        4.2.1 测试人员的素质及人员选择
        4.2.1.1 探索式测试人员应该具备的素质
        4.2.1.2 探索式测试人员的选择
        4.2.1.3 探索式测试人员的面试推荐流程
        4.2.2 高效测试团队组建
        4.2.2.1 测试团队应该具备的特征
        4.2.2.2 测试团队运作模式探讨
    4.3 安全性测试的方法及手段
        4.3.1 探索目标
        4.3.2 探索式测试方法选择
        4.3.2.1 通用启发法
        4.3.2.2 漫游方法的应用
        4.3.3 测试原则
第五章 在项目组中的测试实施结果分析
    5.1 测试目标
        5.1.1 测试软件系统功能模块
        5.1.2 数据库结构
    5.2 测试分组及实施
        5.2.1 测试小组组建
        5.2.2 测试过程
        5.2.2.1 测试内容
        5.2.2.2 测试计划的执行情况
    5.3 对比实验结果分析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2)基于Linux的高职院校资源共享平台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 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2. 课题名称和课题来源
    3. 前人在本课题研究领域的成果简介
    4.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5. 预期达到的目的和应用前景
第二章 平台相关技术
    2.1 服务器操作系统
        2.1.1 服务器操作系统概述
        2.1.2 常见服务器操作系统
    2.2 网页服务器
        2.2.1 网页服务器概述
        2.2.2 常见网页服务器
    2.3 开源数据库
        2.3.1 开源数据库概述
        2.3.2 常见开源数据库
    2.4 动态网页编程语言
        2.4.1 动态网页编程语言概述
        2.4.2 常见动态网页编程语言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平台总体设计与构建
    3.1 平台总体设计思想
    3.2 平台硬件需求分析
        3.2.1 服务器需求分析与选择
        3.2.2 存储器需求分析与选择
    3.3 平台软件需求分析
        3.3.1 操作系统需求分析与选择
        3.3.2 网页服务器需求分析与选择
        3.3.3 开源数据库需求分析与选择
        3.3.4 编程语言需求分析与选择
    3.4 平台构建方案的具体实施
        3.4.1 RAID的安装与配置
        3.4.2 CENTOS5.0的安装与配置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平台各功能模块的功能分析与设计
    4.1 新闻发布系统功能模块
        4.1.1 新闻发布系统功能分析与选择
        4.1.2 美丽心雨新闻文章管理系统简介
        4.1.3 新闻发布系统模块的安装与调试
    4.2 VOD视频点播系统功能模块
        4.2.1 VOD视频点播系统功能分析与选择
        4.2.2 秀影VOD视频点播系统模块简介
        4.2.3 VOD视频点播系统模块的安装与调试
    4.3 文件管理系统功能模块
        4.3.1 文件管理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4.3.2 文件管理系统功能设计
        4.3.3 SAMBA文件管理系统简介
        4.3.4 SAMBA文件管理系统的安装与调试
    4.4 邮件管理系统功能模块
        4.4.1 邮件管理系统功能分析
        4.4.2 POSTFIX邮件服务系统模块简介
        4.4.3 邮件管理系统模块的安装与调试
    4.5 实训管理系统功能模块
        4.5.1 实训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4.5.2 实训管理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4.5.3 实训管理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4.5.4 实训管理系统数据库的设计
        4.5.5 实训管理系统的安装与调试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平台设计经验总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申请的专利及参与项目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证券交易资金流向的计算机辅助分析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第1章 绪论
    1.1 当前证券交易市场概述
    1.2 资金对证券交易的影响
    1.3 证券资金流向分析软件的计算机上的实现
    1.4 对证券投资的指导意义
    1.5 本文的组织结构
第2章 证券的无纸化交易
    2.1 证券的发展
    2.2 证券的无纸化交易
    2.3 证券无纸化交易法则
    2.4 证券资金的入市分析
第3章 证券计算机交易网络
    3.1 计算机在证券交易中作用
    3.2 计算机交易网络结构
    3.3 行情的播发过程
    3.4 资金流分析软件的实现
第4章 证券资金流分析软件的计算机系统环境
    4.1 服务器硬件配置
    4.2 网络环境组建
    4.3 数据资源共享
    4.4 网络系统安全
第5章 证券资金流分析软件
    5.1 软件需求分析
    5.2 运行环境
    5.3 数据描述
    5.4 功能要求
    5.5 性能需求
    5.6 运行需求
    5.7 其它要求
第6章 总结
    6.1 资金流软件系统的意义
    6.2 资金流软件系统的数据结构
    6.3 资金流软件系统的应用
    6.4 资金流软件系统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证券板块分类表
摘要
Abstract
致谢
后记

(4)Cluster技术在变电站自动化中的应用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集群技术应用的意义
    1.2 课题背景
    1.3 课题研究的内容
    1.4 论文的结构
第二章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概述
    2.1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
    2.2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特点
    2.3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构成
    2.4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基本功能
    2.5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技术问题
    2.6 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2.7 远动主站(上位机)在变电站自动化中的作用
第三章 用 MSCS 实现双机容错
    3.1 容错技术
    3.2 容错系统的定义
    3.3 双机容错技术方案
        3.3.1 磁盘阵列双机容错系统解决方案
        3.3.2 纯软件的双机容错系统解决方案
        3.3.3 方案比较
    3.4 集群技术综述
        3.4.1 集群的概念
        3.4.2 使用集群的必要性
    3.5 MSCS(MICROSOFT CLUSTER SYSTEM)
        3.5.1 MSCS 的特征
    3.6 基于磁盘阵列的WINDOWS 2000 版本MSCS 双机热备安装方法
        3.6.1 安装的实验平台
        3.6.2 硬件安装步骤
        3.6.3 软件安装步骤
    3.7 切换实验
第四章 MSCS 在变电站自动化中的应用
    4.1 双机系统在变电站自动化中的作用
    4.2 采取的方法
    4.3 NETBIOS 数据报的实现
        4.3.1 NETBIOS
        4.3.2 NetBIOS 编程接口
        4.3.3 NetBIOS 命名规范
        4.3.4 NetBIOS 服务
        4.3.5 程序设计中所用到的NetBIOS 的命令
        4.3.6 NetBIOS 应用程序的结构模式
        4.3.7 NetBIOS 网络配置
        4.3.8 NetBIOS 编程
        4.3.9 NetBIOS 控件的设计
    4.4 用NETBIOS 实现心跳检测程序
第五章 对双机性能的深入分析与设计
    5.1 高可用性能分析
        5.1.1 高可用系统中的系统出错分类
        5.1.2 高可用系统的系统高可用性能参数
        5.1.3 双机热备高可用系统中的高可用性能分析
        5.1.4 心跳周期对高可用性能的影响
    5.2 容错系统评价体系
        5.2.1 对两种双机容错方式的评价与测试建议
    5.3 系统存在的缺陷
        5.3.1 自侦测心跳能力需要提高
        5.3.2 关键数据应在两个系统之间呈镜像存在
    5.4 改进设计
        5.4.1 增设串口通信
        5.4.2 节点内多磁盘镜像和节点间共享数据
    5.5 改进后的双机结构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5)基于Netware的用户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系统目标
3 关键技术分析
4 系统总体结构
5 主要模块设计
    5.1 核心模块 (UNovell.c)
    5.2 用户管理模块 (UUserMan.c)
    5.3 系统监视模块 (USysMon.c)
    5.4 集体开户模块 (Suser.c)
6 系统运行效果
7 结语

(6)移动Agent系统安全性若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独创性声明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表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移动Agent概述
        1.1.2 结构模型
        1.1.3 应用领域
        1.1.4 移动Agent的安全性问题
    1.2 研究现状
        1.2.1 移动Agent通信安全对策
        1.2.2 保护Agent平台的安全对策
        1.2.3 保护Agent本身的安全对策
        1.2.4 移动Agent安全策略的具体应用
        1.2.5 现有移动Agent系统的安全解决方案
    1.3 Java安全概述
        1.3.1 Java安全结构
        1.3.2 Java2安全体系结构
    1.4 密码学基础
        1.4.1 基本概念
        1.4.2 对称密钥密码体制
        1.4.3 公开密钥密码体制
        1.4.4 单向散列函数
        1.4.5 数字签名
    1.5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2章 移动Agent系统整体安全框架
    2.1 移动Agent系统的安全性问题
        2.1.1 移动Agent通信安全
        2.1.2 Agent服务器安全
        2.1.3 Agent自身安全
    2.2 移动Agent系统的安全需求
        2.2.1 机密性
        2.2.2 完整性
        2.2.3 认证
        2.2.4 授权与访问控制
        2.2.5 可审计性
        2.2.6 匿名性
        2.2.7 安全相关原语
        2.2.8 计量与收费
    2.3 移动Agent安全框架的标准化
        2.3.1 MASIF
        2.3.2 FIPA
    2.4 移动Agent平台Aglet
        2.4.1 Aglet简介
        2.4.2 Aglet安全性
        2.4.3 选择Aglet系统的理由
    2.5 移动Agent系统安全框架MASSF
        2.5.1 设计目标
        2.5.2 框架结构
        2.5.3 工作流程
        2.5.4 系统安全功能简要分析
        2.5.5 安全性与运行效率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传输中的移动Agent保护方案
    3.1 安全认证机制
        3.1.1 移动Agent系统的认证问题
        3.1.2 常用认证技术介绍
    3.2 基于SSL协议的安全传输方案
        3.2.1 SSL协议简介
        3.2.2 Java安全套接扩展JSSE
        3.2.3 基于SSL的Aglet系统的通信信道
    3.3 加密安全传输通道(ESTC)
        3.3.1 ESTC方案
        3.3.2 攻击分析
        3.3.3 特点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移动Agent自身保护问题研究
    4.1 移动Agent自身保护问题及相关工作
        4.1.1 移动Agent自身保护问题
        4.1.2 移动Agent数据保护问题
        4.1.3 相关工作
    4.2 IKCE机制
        4.2.1 表示法
        4.2.2 PGP加密与认证
        4.2.3 IKCE机制描述
        4.2.4 算法详细说明
        4.2.5 安全性分析
        4.2.6 性能分析
        4.2.7 与相关工作的对比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移动Agent的访问控制机制研究
    5.1 移动Agent系统的访问控制
    5.2 PMI原理
        5.2.1 属性证书
        5.2.2 PMI体系结构
        5.2.3 PMI的访问控制模型
        5.2.4 属性证书的存储与撤销
    5.3 基于属性证书的移动Agent访问控制机制
        5.3.1 基本框架
        5.3.2 功能模块分析
        5.3.3 移动Agent系统的安全属性
        5.3.4 Aglet系统的安全策略配置
        5.3.5 特点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移动Agent系统中的匿名性问题研究
    6.1 匿名性问题
        6.1.1 路由ID的匿名性
        6.1.2 用户的匿名性
    6.2 匿名性方案
        6.2.1 设计目标
        6.2.2 方案模型概述
        6.2.3 一次性密钥对的数字签名
        6.2.4 方案实现
        6.2.5 方案特点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移动Agent系统审计问题研究
    7.1 移动Agent系统的审计问题
    7.2 审计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7.2.1 审计策略
        7.2.2 审计事件
        7.2.3 审计文件
        7.2.4 审计点
        7.2.5 审计文件分析器
        7.2.6 异常处理
    7.3 审计子系统的安全保护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系统实现与实验
    8.1 实现要点
        8.1.1 基础平台的选择
        8.1.2 加密算法库的选择
        8.1.3 证书与密钥管理
        8.1.4 访问控制机制
        8.1.5 安全传输通道与IKCE机制
    8.2 单点迁移实验
        8.2.1 单点迁移模式
        8.2.2 实验方案配置
        8.2.3 分析与验证
    8.3 多点迁移实验
        8.3.1 多点迁移模型
        8.3.2 实验方案配置
        8.3.3 分析与验证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束语
    9.1 论文主要工作成果
    9.2 进一步的工作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或被录用论文目录
致谢

(7)基于短消息的广西家校通信息发布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家校通的应用现状
    1.3 系统开发的意义
    1.4 论文组织和结构
第二章 家校通短消息网关技术
    2.1 短消息服务相关协议
    2.2 短消息服务的实现过程
        2.2.1 短消息服务系统体系结构
        2.2.2 移动CMPP 协议的接口
        2.2.3 短信互联平台的设计思路
        2.2.4 要解决的问题及实现方法
第三章 系统分析和设计
    3.1 需求分析
        3.1.1 概述
        3.1.2 用户需求
    3.2 系统总体规划
        3.2.1 系统的体系结构和计算机网络
        3.2.2 网络拓扑结构
        3.2.3 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3.2.4 网络操作系统
        3.2.5 数据库管理系统
        3.2.6 系统开发平台
        3.2.7 系统的灵活性设计
第四章 系统的实现
    4.1 应用软件设计目标
    4.2 系统功能设计
        4.2.1 系统总结构
        4.2.2 功能模块结构
        4.2.2.1 学校基本信息
        4.2.2.2 教务管理
        4.2.2.3 学生日常信息
        4.2.2.4 信息邮件管理
        4.2.2.5 用户管理
        4.2.2.6 系统维护
        4.2.2.7 家庭子系统
        4.2.2.8 教学秘书子系统
        4.2.2.9 语音信箱子系统
第五章 技术重点和解决方案
    5.1 数据安全
        5.1.1 系统级管理
        5.1.2 数据库级管理
        5.1.3 应用程序级管理
    5.2 网络安全
        5.2.1 网络数据加密技术
        5.2.2 MD5 加密算法描述
        5.2.3 算法实现
        5.2.4 算法在系统中的应用
    5.3 基于改进的RBAC 用户权限管理
        5.3.1 关系型数据库的访控模型
        5.3.2 经典RBAC 模型
        5.3.3 系统安全控制思想和目标
        5.3.4 系统角色分配
        5.3.5 用户权限分配
        5.3.6 访问控制流程
        5.3.7 改进的RBAC 模型的优点
第六章 系统的实际使用和展望
    6.1 本人所做的工作
    6.2 系统实际使用
    6.3 前景和展望
参考文献

(8)异质网络操作系统的互联共享(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共享方法
3 实现步骤
    3.1 利用网上邻居共享Ne t Wa re上的资源
    3.2 利用FTP共享Windows 2000 S e rve r服务器上的资源
4 结束语

(9)计算机公共机房科学管理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一、公共机房的目标和特点
二、强化公共机房的科学管理
    (1) 开放式服务:
    (2) 科学安排教学计划:
    (3) 合理调度, 注重实效:
    (4) 重视应用能力的培养:
    (5) 科学管理、方便用户:
三、提供安全可靠的运行环境
    (1) NOVELL网的安全性
    (2) NT网的安全管理
四、提供丰富物资资源, 为学生能力的培养提供物质保证
五、公共机房的维护
    (1) 维护工作责任到人
    (2) 跟踪维护和定时维护相结合
    (3) 借助一些软、硬件工具, 方便维护工作
    (4) 良好的维护策略和科学的维护方法

(10)基于INTERNET制造系统的常用测控软件模块构建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原创性声明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说明
第一章 前言
    1.1 问题的背景
    1.2 论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网络制造系统体系结构的现状与分析
    2.1 网络制造系统的体系结构
    2.2 网络制造企业中的实用网络技术
        2.2.1 MAP/TOP网
        2.2.2 现场总线网
    2.3 软件模块分类与选型
        2.3.1 网络制造系统对软件设计的基本要求
        2.3.2 模块化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3.3 常用软件模块的分类与选型
第三章 构建系统底层接口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3.1 通讯
    3.2 数据文件的处理
        3.2.1 产品数据管理(PDM)的发展背景
        3.2.2 产品数据管理系统(PDM)的特点
        3.2.3 产品数据管理系统(PDM)的功能及发展前景
    3.3 语言翻译
    3.4 保密与安全
        3.4.1 网络信息的保密
        3.4.2 网络实体的保密
        3.4.3 网络的防病毒技术
    3.5 I/O、A/D、D/A模块与数据前期处理
        3.5.1 A/D、D/A数据转换模块与数据前期处理
        3.5.2 I/O模块及抗干扰措施
    3.6 模块间数据交换与共享
第四章 测控系统软件的设计与平台的选用
    4.1 操作系统平台的选用
        4.1.1 Client端操作系统平台选择
        4.1.2 Server端操作系统平台选择
    4.2 测控系统软件的设计
        4.2.1 用户操作界面和工艺流程画面的生成
        4.2.2 Windows平台下进行I/O端口操作
        4.2.3 通信功能的实现
        4.2.4 定时功能的实现
第五章 D/A模块在变频调速中的综合应用与分析
    5.1 系统组成框图
    5.2 数学模型的建立
        5.2.1 不完全微分PID环节的数学模型
        5.2.2 D/A和速度传感环节的数学模型
        5.2.3 变频器环节的数学模型
        5.2.4 电动机带负载环节的数学模型
    5.3 变频调速系统的仿真
第六章 采样模块的设计与实验
    6.1 实验目的及其原理方案
    6.2 调试
    6.3 工业控制中特殊问题的实验及解决办法
        6.3.1 VC中长期自动循环下实现采样与刷新的同步
        6.3.2 VC中长期自动循环下实现捕获键盘消息
        6.3.3 基于对话框的应用程序实现在任何地方的打印调用
    6.4 实验结论
第七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四、NetWare系统的安全性与安全性实验(论文参考文献)

  • [1]探索式测试在敏捷软件项目安全性测试中的应用研究[D]. 杨晓光. 天津工业大学, 2016(02)
  • [2]基于Linux的高职院校资源共享平台设计与实现[D]. 刘吉贵. 山东大学, 2010(08)
  • [3]证券交易资金流向的计算机辅助分析系统的研究[D]. 郎六琪. 吉林大学, 2008(07)
  • [4]Cluster技术在变电站自动化中的应用与设计[D]. 孙大鹏.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 2007(05)
  • [5]基于Netware的用户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刘羽,谢愈挺,梁名华.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2005(08)
  • [6]移动Agent系统安全性若干问题研究[D]. 谭湘.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软件研究所), 2005(04)
  • [7]基于短消息的广西家校通信息发布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钟小军. 广西师范大学, 2005(08)
  • [8]异质网络操作系统的互联共享[J]. 罗予东,陈伟君. 计算机时代, 2004(08)
  • [9]计算机公共机房科学管理初探[J]. 李蜀娴,毕四军. 高等理科教育, 2003(S1)
  • [10]基于INTERNET制造系统的常用测控软件模块构建技术研究[D]. 匡付华. 中南大学, 2003(04)

标签:;  ;  ;  ;  ;  

NetWare系统的安全保障实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