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渤海沉积物中生物硅的测定及存在问题的探讨

黄渤海沉积物中生物硅的测定及存在问题的探讨

一、黄海、渤海沉积物中生物硅的测定及存在问题的讨论(论文文献综述)

李梦露[1](2021)在《磷观渤海:由陆向海磷的输送和收支及其生态环境指示意义》文中认为磷是一类重要的生源要素。海洋初级生产力及其相关联的浮游植物的种群结构与生物量的变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磷含量和形态变化的影响,并对水体活性磷的动态变化存在快速的响应。同时,磷也在水体富营养化等主要水环境问题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是影响水质环境质量状况和变化的重要指标。与其他生源要素不同,磷与颗粒物存在较强的物理-化学相互作用,致使部分含磷的颗粒物易在近海/大陆架发生沉积埋藏,故近海沉积物中磷的形态和含量分布及沉积埋藏等过程可以直接/间接反映水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多重变化。然而,日益增强的人类活动导致磷由陆向海的输送规律发生了明显变化,影响/改变了磷在近海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因此,由陆向海磷的输送及磷循环与收支研究成为当前环境科学和海洋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特别是在近海水体氮浓度持续升高的当前尤为重要。本文在陆海相互作用的理论框架下,以环渤海河流、黄河口及其邻近的河口湿地和渤海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水体和沉积物中各赋存形态的磷,并利用沉积记录、数值模式等多种技术手段探讨了不同时间尺度下人类活动影响下河流-河口-海洋磷的时空格局、来源等关键过程,量化了环渤海河流向海输送的磷的入海通量,分析了磷在沉积物中关键地球化学过程及其长期变化,构建了渤海磷的循环与收支模式,并建立了河流输送与海洋磷埋藏的对应关系等。主要结论如下:(1)在环渤海河流-黄河口-渤海体系中,水体中的总磷含量由陆向海逐渐降低;表层沉积物中总磷(TP)含量由陆向海空间差异不明显,碎屑态磷(Detr-P)是主要的赋存形态。渤海表层沉积物中TP含量表现为近岸海域高于渤海中部和渤海海峡;由于受到黄河携带的大量陆源物质入海的影响,沉积物中Detr-P含量、沉积速率和TP沉积通量在黄河口与莱州湾海域明显高于渤海其他海域,由此表明河口等近岸区域是环渤海河流影响磷的海洋沉积过程较为集中的海域。(2)2017、2019和2020年环渤海河流向海输送的总磷通量分别为26.4×108mol/a、45.0×108mol/a和37.5×108mol/a,主要以颗粒态磷的向海输送为主,占比(88.6±8.11)%。在众多环渤海河流中,黄河向海输送磷通量最高,平均占比达(48.2±11.5)%。(3)渤海水体磷的收支结果表明,河流的向海输送是渤海磷的主要来源,占外部输入的89.4%,而渤海水体中的磷汇过程主要是沉积物的埋藏,约占总支出的95.9%。外部磷的输入不足以支撑渤海初级生产对磷的消耗,渤海水体内部磷的高效周转是维持上层水体初级生产的重要营养物质来源。外源磷对渤海水体磷的补充量小于渤海磷的沉积埋藏等输出量,显示渤海水体磷的消耗过程。(4)渤海磷的底界面交换通量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渤海近岸海域磷的沉积埋藏过程受陆源输入影响明显,渤海沉积物-间隙水体系磷的循环再生及其后续的沉积物-水界面扩散过程是控制水体磷存量最关键的过程。(5)黄河口沉积物中磷的主要赋存形态为碎屑态磷和自生态磷,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埋藏特征/速率,并与黄河河口的位置变迁、人类活动强度等存在显着的对应关系。渤海存在明显的营养盐失衡问题,特别是莱州湾和渤海湾氮磷比值较高,这主要是由于渤海生态系统变化导致磷的埋藏大于输入。渤海部分海域或总体性的潜在磷限制趋势日趋严峻,持续变化的营养盐结构/失衡问题可能会导致渤海生态系统发生不确定性的变化,影响渤海海域资源与环境价值。因此,今后需持续关注营养盐失衡问题。

马珍珍[2](2020)在《喀斯特地区不同营养状态水库硅的时空分布特征》文中研究表明硅作为硅藻进行生命活动的重要元素,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硅藻作为水体中初级生产力的代表,是沉积物中BSi的主要来源,而湖泊中的沉积物是湖泊硅的汇,其对湖泊硅循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BSi可以作为一个指示因子来表征水体富营养化的演变过程。因此,深入了解溶解硅、颗粒态生物硅以及沉积物生物硅的时空分布特征尤为重要。贵州高原湖泊因其丰富的资源和独特的喀斯特景观,在我国的湖泊水系的研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早期对贵州高原深水湖泊的研究发现,营养化水平较高的水库易出现硅限制的情况,但对于贵州高原喀斯特地区库龄不同、营养状态不同的湖泊中硅的迁移转化过程缺乏系统的研究和分析。本项研究以贵州高原乌江流域的红枫湖水库、普定水库和平寨水库三个库龄不同、营养状态不同的典型深水型湖库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不同营养状况湖泊水体溶解硅、颗粒态生物硅、沉积物生物硅、有机碳、总磷含量的研究,阐明了湖泊中硅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循环过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红枫湖水库、普定水库、平寨水库都存在水体季节性热分层现象,DSi含量的季节性差异明显,冬季混合期DSi的含量较均匀。溶解硅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春季,平寨水库>普定水库>红枫湖水库;夏季,平寨水库>红枫湖水库>普定水库;秋季,平寨水库>普定水库>红枫湖水库;冬季,平寨水库>普定水库>红枫湖水库。红枫湖水库夏季底层水的溶解硅含量最高,冬季上下层水体的溶解硅含量都较低;普定水库表层水的溶解硅含量低于中下层水体;平寨水库中下层的溶解硅含量变化不大,表层含量较低。溶解硅含量的变化与生物硅含量的变化密切相关,也与湖泊富营养化水平相一致。(2)红枫湖水库和普定水库颗粒态BSi的含量呈现出秋季最高,冬季、春季低的特征,表明降水量的增加促进了外源含硅物质的输入,导致悬浮颗粒态生物硅含量显着增加。平寨水库颗粒态BSi的含量呈现出表层秋季高于冬季,中、下层冬季高于秋季的特征,表明秋季表层含硅物质的外源输入量较多,冬季混合期中、下层颗粒态BSi的含量高于秋季。(3)营养状态不同的湖泊,沉积柱中生物硅含量的垂向分布比较复杂,其垂向剖面中的生物硅含量存在显着的差异。对于富营养水平的红枫湖水库,夏季北湖大坝F点附近的生物硅含量较高,其值在4.04%~16.33%之间波动,平均值为10.11%,南湖湖心B点的生物硅含量在5.75%~10.84%之间,平均值为8.09%。而中营养水平的普定水库夏季E点的生物硅含量在2.78%~4.91%之间,平均值为3.95%,坝前C点的生物硅含量在2.93%~6.90%之间,平均值为4.26%。总体上红枫湖水库沉积物生物硅的含量高于普定水库,红枫湖水库和普定水库在大坝附近各出现了一个高值,表明水库大坝的拦截作用明显,两个水库BSi的含量指示了水生初级生产力由上层向下层降低的过程。(4)通过对红枫湖水库和普定水库两个库龄较长的水库进行营养化进程的反演,发现处于富营养化水平的红枫湖水库生物硅含量和有机碳含量较普定水库高,其营养化水平与营养物质的累积有很好的一致性。对沉积物中的BSi含量与TOC含量、TP含量、BSi:TOC、TOC:TN分别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红枫湖沉积物中BSi含量受碳、磷活化差异的影响较为显着,普定水库沉积物BSi含量受有机质来源的影响较为显着。

王文婷[3](2020)在《华东沿海典型港湾沉积物生源要素、浮游植物休眠体分布及分子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采集了华东沿海四个典型港湾包括福建漳州东山湾、福建宁德福宁湾、浙江宁波象山港及江苏盐城大丰港52个站点表层沉积物样品,对沉积物中生源要素包括总有机碳(TOC)、总氮(TN)、总磷(TP)、生物硅(BSi)、有机质(OM)、含水率(MC)进行了测定,分析了有机质的来源,并进行了环境污染评价,为华东沿海典型港湾海域海洋环境提供背景资料。同时在各港湾挑选7-9个代表性站点,对30个沉积物样品中的甲藻孢囊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利用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对沉积物中真核生物尤其是真核藻类序列进行了分析,以阐明甲藻孢囊和真核藻类在华东沿海典型港湾的地理分布,揭示该海域富营养化程度以及赤潮发生潜势。研究结果揭示了华东沿海典型港湾海洋环境状况,为赤潮防范与治理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东山湾、福宁湾、象山港以及大丰港表层沉积物中总有机碳(TOC)、总氮(TN)、总磷(TP)、生物硅(BSi)、有机质(OM)及含水率(MC)的含量分别为0.35%-1.52%、0.08%-0.32%、0.020%-0.074%、0.28%-1.85%、1.86%-9.53%、19.55%-52.55%。福宁湾TN和BSi含量较高,东山湾TP含量较高,而象山港TOC含量较高。(2)通过从元素之间的摩尔比判断,本研究中各港湾沉积物中的TOC均主要来自浮游植物等水生生物,而TOC的分解和再生速率远高于BSi的溶解速率。根据主要生源要素污染评价标准,东山湾海域污染较严重,TN、TP、TOC均达到Ⅱ级污染标准;福宁湾及象山港TN、TOC均为Ⅱ级污染;而大丰港海域总体污染较轻,只有TN达到Ⅱ级标准。(3)通过显微镜观察,共发现甲藻孢囊5类21种,其中膝沟藻类孢囊7种,钙质类孢囊3种,Tuberculodinioid类孢囊1种,裸甲藻类孢囊3种,原多甲藻类孢囊7种,在东山湾、福宁湾、象山港和象山港沉积物中分别鉴定出甲藻孢囊17、19、21和20种。甲藻孢囊密度也较低,介于48.4-220.1 cysts/D Wt,四个港湾沉积物中甲藻孢囊平均密度分别为102.0、161.9、96.1、73.6 cysts/D Wt,其中原多甲藻类孢囊密度为各站位优势类别。(4)华东沿海四个港湾沉积物中发现了具刺膝沟藻、网状原角藻、条纹环沟藻、哈曼褐多沟藻、锥状斯氏藻及两种亚历山大藻孢囊共7种有毒有害藻类孢囊。四个港湾异养型甲藻孢囊占比较高,为67.23%-78.76%;且G:P值较低,在各站点介于0.02-0.85。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研究海域较高的初级生产力及富营养化水平。(5)宏基因组测序共获得真核生物1472530条DNA序列、3896个OTU,其中真核藻类437950条序列、389个OTU。真核藻类包括6个门18个纲,各港湾真核藻类序列数及OTU丰富度为福宁湾>象山港>东山湾>大丰港。甲藻为东山湾、福宁湾及象山港真核藻类第一优势类群,大丰港第一优势类群为金藻。(6)东山湾、福宁湾、象山港海域表层沉积物真核藻类序列数、OTU数以及甲藻序列数的地理分布规律相近,在东山湾远岸海域较高,而近岸海域较低;福宁湾呈现出从西北向东南降低的趋势;象山港为湾顶处较高,湾底处较低。大丰港海域真核藻类及优势类群金藻的DNA序列数呈现出西高东低的趋势,而OTU丰度则表现为南高北低。(7)通过宏基因组测序共发现有毒有害赤潮藻类28种,包括甲藻纲17种、硅藻8种、针胞藻纲3种。其中包括麻痹性贝类毒素(PSP)原因种伊姆裸甲藻、链状亚历山大藻,虾夷扇贝毒素(YTX)原因种具刺膝沟藻和网状原角藻,鱼毒性赤潮藻赤潮异弯藻、海洋卡盾藻、Fibrocapsa japonica和Heterocapsa neirotundata等。有毒有害赤潮藻主要分布在养殖区及人类活动集中地区的近岸海域,存在潜在的有毒有害赤潮发生及藻毒素污染风险。因此,需加强管理,将有毒有害赤潮风险防范于未然。(8)虽然宏基因组测序是一种研究藻类群落结构的可行方法,但是准确性受到沉积物DNA的提取效率、测序区域的区分度以及数据库的完善程度等因素的影响。从本研究结果来看,华东沿海典型港湾沉积物具有较高的真核生物和真核藻类多样性,其中甲藻的多样性远远高于显微镜分析。由此可见,宏基因组测序能够更为全面反映沉积物中真核藻类群落结构,可用于评估沉积物中浮游植物休眠体的组成,特别是在数据库中拥有比较完整的序列信息的有毒有害赤潮藻类,但仍需与传统形态学鉴定方法兼用为宜。

赵永松[4](2019)在《渤海沉积物中硅藻化石种群结构的长期记录及其古环境意义》文中研究表明硅藻是海洋中重要的单细胞植物,细胞壁富含硅质,对环境变化十分敏感,沉积物中的硅质藻类化石记录着年代际的古环境信息,是研究古环境变化的重要方法。目前对硅藻化石大尺度长期变化的研究在湖泊和大陆架海域虽已较为普遍,但关于我国近岸陆架区海域尤其是渤海海域的研究仍有不足。渤海作为一个深入我国大陆的内海,水域封闭性强,随着经济和工业的发展,近几十年来富营养化现象频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的海洋环境。在另一方面,我国的海洋研究与调查开始于新中国成立后,起步较晚,渤海的海洋调查与监测更是缺少连续的历史调查资料,无法通过完整的历史资料来研究过去海洋环境的变化。因此,可以利用沉积物硅藻化石长期记录的特性来研究古海洋环境的变化,从而弥补相关研究历史资料的不足。本文选取了渤海及渤海海峡附近的3个典型区域的柱状沉积物为研究对象,测定了沉积物的沉积速率和生物硅的长期变化,对埋藏在沉积物中200多年的硅质藻类化石进行了物种鉴定和丰度统计,并进一步分析了硅藻化石的长期变化规律,探讨了影响其分布变化的可能原因,以便为硅藻化石长期记录的研究及渤海海域富营养化等环境变化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和理论依据。研究结果主要如下:对渤海及渤海海峡区域三个调查站位的沉积柱样品的分析,共发现硅质藻类35种,隶属于19属,其中硅藻34种,硅鞭藻1种。柱状小环藻(Cyclotella stylorum)、条纹小环藻(Cyclotella striata)、具槽帕拉藻(Paralia sulcata)、小等刺硅鞭藻(Dictyocha fibula)、爱氏辐环藻(Actinocyclus ehrenbergii)、波状辐裥藻(Actinoptychus senarius)、蛇目圆筛藻(Coscinodiscus argus)、辐射圆筛藻(Coscinodiscus radiatus)、虹彩圆筛藻(Coscinodiscus oculus-iridis)、偏心圆筛藻(Coscinodiscus excentricus)、小眼圆筛藻(Coscinodiscus oculatus)、线形圆筛藻(Coscinodiscus lineatus)和蜂腰双壁藻(Diploneis bombus)为主要藻种,在三个站位中均有发现。不同站位的主要藻种接近,但各站位硅藻的绝对丰度不尽相同,莱州湾沿岸的BH6站位整个沉积柱的所有物种的平均丰度最低,只有0.86×104个/g,丰度范围为0.08-1.91×104个/g,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2.95,变化范围为1.35-3.8;渤海中部的BH2站位平均丰度达到1.17×104个/g,丰度范围为0.08-5.73×104个/g,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在1.55-3.85,平均值为2.7;而位于黄海北部靠近渤海海峡区域的5694站位平均丰度最高,达到了1.92×104个/g,丰度变化范围为0.19×104个/g–6.59×104个/g,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2.77,变化范围为1.54-3.8。根据放射性同位素210Pb和137Cs测年结果显示,BH6站位沉积速率最高,为0.35 cm/a,年代范围为1760-2015年;BH2沉积速率为0.21 cm/a,年代范围为906-2015年;5694站位沉积速率最低,为0.13 cm/a,年代范围为1710-2017年。生物硅测量结果为:BH6站位生物硅的含量范围为0.455-1.003%,平均值为0.721%,生物硅埋藏通量平均值为25.15 g/m2a,变化范围为11.17-34.02 g/m2a,为三个站位最高;BH2站位的生物硅的含量范围为0.842-1.323%,平均值为1.077%,生物硅埋藏通量平均值为17.1 g/m2a,变化范围为10.95-25.19 g/m2a;5694站位的生物硅的含量范围为1.102-1.650%,平均值为1.414%,生物硅埋藏通量平均值为三个站位最低,为5.04 g/m2a,范围为1.86-9.11 g/m2a。渤海三个站位不同区域硅藻群落结构大体相似,柱状小环藻和圆筛藻属在绝对丰度和相对丰度上都占有优势,是所有调查站位的主要优势种。但是不同区域硅藻丰度的年代际变化趋势却各不相同。BH6站位深层站位沉积硅藻较少可能是由于该站为沉积环境不利于硅藻沉积,深层硅藻无法较好保存,而1950年后硅藻丰度上升是由于近几十年黄河断流,泥沙减少,有利于硅藻的繁殖生存。BH2站位在1850年前后硅藻丰度开始升高并达到顶峰,可能是由于黄海改道进入渤海,带来了营养盐,有利于硅藻生长,而之后缓慢降低是由于渤海赤潮发生,造成了硅藻种类的减少。5694站位整体丰度波动较小,黄河改道后丰度上升。5694站位位于北黄海靠近渤海海峡的区域,该区域距离黄河口较远,相比于BH6和BH2站位,当黄河径流量较低时,黄河的排放量可能不足以将物质输送到5694站位,黄河入海物质的减少,造成了该区域营养盐水平的降低,从而降低了生物硅的含量。渤海中部的BH2站位的硅藻及生物硅水平受黄河径流量、降水、冬亚夏季风综合因素的影响。5694与BH6站位可能由于离岸近,受人为干扰影响过大,受东亚夏季风影响不明显。

钟文聪[5](2019)在《渤海中部海域表层沉积物生源要素及浮游植物休眠体分布与分子多样性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在渤海中部海域采集了30个站点表层沉积物样品,对沉积物样品中的总有机碳(TOC)、总氮(TN)、总磷(TP)、生物硅(BSi)、有机质(OM)、含水率(MC)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了有机质的来源,并进行了环境污染评价,以揭示渤海中部海域表层沉积物环境质量状况;另外通过显微镜观察对表层沉积物中的甲藻孢囊进行了定性定量研究,同时利用高通量测序方法对沉积物中真核藻类进行分析研究,阐明甲藻孢囊和真核藻类在渤海中部海域的地理分布,以揭示渤海水体富营养化程度以及赤潮发生潜势。研究结果对了解渤海海洋环境质量状况以及赤潮防范与治理提供一定科学依据。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渤海中部海域表层沉积物生源要素含量分别为:TOC(0.21%1.43%)、TN(0.01%0.12%)、TP(0.01%0.04%)、BSi(0.08%0.46%)、OM(1.43%9.42%)、MC(18.24%47.70%),TOC、TN、TP、OM和MC分布特征相近,均在靠近渤海湾湾口附近海域有较高分布,BSi则在渤海中部含量较高。(2)TOC/TN摩尔比值显示渤海中部表层沉积物中有机质来自陆源和海源混合输入,以陆源输入为主;而TOC/BSi比值说明硅藻对渤海中东部海域总初级生产力贡献较大。根据沉积物质量评价,沿岸海域站点沉积物中TOC和TN含量超过II类标准,反映了渤海中部海域表层沉积物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3)显微镜观察共发现甲藻孢囊5类18种,其中自养型甲藻孢囊12种,异养型甲藻孢囊6种。各站位甲藻孢囊密度介于119.4189.3cysts/g D Wt,平均为146 cysts/g D Wt,自养型甲藻孢囊平均密度为44.9 cysts/g D Wt,异养型甲藻孢囊平均密度为101.1 cysts/g D Wt,渤海中部海域表层沉积物中常见的优势种类有原多甲藻孢囊、膝沟藻孢囊和锥状斯氏藻孢囊。(4)本研究中分析鉴定出许多有毒有害甲藻的孢囊,包括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spp.)、具刺膝沟藻(Gonyaulax spinifera)、锥状斯氏藻(Scrippsiella trochoidea)、裸甲藻(Gymnodinium spp.)、多沟藻(Polykrikos spp.)、哈曼褐多沟藻(Pheopolykrikos hartmannii)以及原多甲藻(Protoperidinium spp.);在地理分布上,较多有毒有害甲藻孢囊种类分布于渤海湾湾口至滦河入海口附近海域,与历年经常发生赤潮的区域具有良好耦合性。G:P比值在渤海东部海域较低,且原多甲藻孢囊高值出现于渤海东部海域,反映了渤海海峡附近海域较高的富营养化程度和初级生产力。(5)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渤海中部海域表层沉积物中共有真核藻类3门14纲45属54种,其中甲藻门有1纲20属25种,淡色藻门为8纲16属20种,绿藻门为5纲9属9种,其中甲藻是渤海中部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的优势类群;研究中发现不少有毒有害真核藻类,主要分布于渤海的西北部、中部及东部海域;高通量测序在浮游植物休眠体分析鉴定上能得到更多种类,且大多能鉴定到种的分类水平,因此,高通量测序对某些小型种类以及某些未知形态的休眠体的鉴定具有一定优势。但高通量测序对物种的分析与鉴定依赖于数据库的完善,很多物种不能鉴定至种甚至难以鉴定至属水平,因此在物种分析鉴定方面,需以两种方法兼用为宜。

卓燕星[6](2019)在《北部湾沉积物生源物质和重金属的地球化学和指示的环境变化研究》文中认为北部湾位于南海西北部,由于其地理位置,是受东亚季风与西南季风影响的气候敏感区域,因此是较为理想的气候变化研究场所。回顾前人对北部湾古环境和古气候变化的研究,大部分为全新世时期,且分辨率不高。本研究测定了北部湾两个沉积物岩芯BW1和BW2,共387个样品中生源物质(生物硅、碳酸盐和有机碳)和元素(钴、锌、铅、钡、铀和钍)的含量,对该区域生源物质和元素的地球化学进行研究。然后结合各指标的分布情况和两个岩芯的年代学框架,对北部湾全新世和晚更新世时期的古环境变化进行研究,为重建北部湾古环境变化提供依据。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果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生源物质的地球化学北部湾两个岩芯中生物硅含量均值为2.22%,范围值为0.97%-4.17%;碳酸盐含量均值为16.22%,范围为2.23%-36.24%;有机碳含量均值为1.64%,范围值为0.43%-3.29%,结果均在参考文献给出的范围内。两个沉积物岩芯中生源物质的垂直分布差异较大,综合分析认为BW1岩芯生源物质的分布是受陆源物质输入的变化,以及气候对海水中硅质和钙质生物生产力的影响导致。BW2岩芯的生源物质含量分布是由沉积单元的变化以及气候变化导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BW1岩芯中的生物硅、碳酸盐和有机碳主要为海洋生物的堆积。而BW2岩芯样品中碳酸盐含量受到陆源组分的影响较大。(2)元素的地球化学北部湾两个岩芯沉积物中元素钴、锌、钡、铅、钍和铀含量均值分别为10.40、75.72、315.02、18.99、12.46 和 2.19 μg/g,范围值为 5.50-17.02、29.45-118.94、172.53-468.81、13.99-29.87、6.50-16.25 和 1.20-3.44 μg/g。元素分析表明 BW1 岩芯存在三个不同的沉积单元,推测元素含量的变化与物质来源和海平面的变化有关。BW2岩芯中沉积物受到一定的压实作用,认为存在7个沉积单元,与该岩芯的地震剖面图有很好对应。铀、钍与生源物质的相关性分析,表明BW1岩芯沉积物中铀主要来自陆源物质的输入,还有一部分为有机物的吸附沉积。BW2岩芯中其他物质含量有受到陆源碳酸盐的稀释作用。(3)北部湾全新世的环境变化根据岩芯BW1沉积物的表观性状、生源物质和元素的含量和分布状况,以及生源物质的堆积速率,对北部湾全新世以来的环境变化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全新世期间北部湾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的海平面变化;古生产力存在高低旋回变化,分别在约384、1050、2207、3184、4627和10700cal.aBP时出现相对高值,对应着一系列冷事件的发生;全新世期间经历了六个气候变化阶段分别为:寒冷干燥时期(12480-11360cal.aBP),寒冷湿润时期(11360-10195 cal.aBP),温暖湿润时期(10195-5140 cal.aBP),气候凉爽、干湿交替时期(5140-3447 cal.aBP),冷热交替和干湿交替时期(3447-1376cal.aBP),凉爽湿润时期(1376-0cal.aBP)。且存在6400、3200、2133、1600、1280、914和711 a的气候变化周期。(4)北部湾晚更新世的环境变化研究表明,晚更新世北部湾经历了六个气候变化阶段,分别为倒数第二次冰期(165.0-125.0kaBP),末次间冰期(125.0-68.0kaBP),末次冰期早冰阶及弱暖期(68.0-30.0kaBP),末次冰期晚冰阶(30.0-12.0 kaBP),全新世冰后期(12.0-0 kaBP)。且存在 128.0、42.7、32.0、21.0、18.3、16.0、11.6、9.1和和7.5 ka的气候变化周期。

王博[7](2018)在《基于同位素和地球化学指标反演大亚湾沉积物物源组成和生产力变化》文中认为本研究以采集于大亚湾湾内、湾中和湾口的3个沉积物岩芯为研究对象,利用210Pbex和137Cs法确定了沉积物岩芯的年龄、沉积物质量累积速率和线性累积速率,分析测定了沉积物岩芯中生物硅、有机碳、有机氮、有机物碳同位素组成、有机物氮同位素组成,以及金属元素(Fe、Cu、Zn、Mn、Cd、Al)含量,结合质量累积速率计算出生物硅和有机碳的埋藏通量,据此探讨了大亚湾近百年来沉积物物源组成、生物生产力和重金属污染的历史变化情况。大亚湾沉积物质量累积速率和线性沉积速率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01-0.95 g/cm2/yr和0.01-1.92cm/yr,平均值分别为0.25 g/cm2/yr和0.35 cm/yr。结合生物硅和有机碳含量计算出的生物硅和有机碳埋藏通量分别介于0.01-0.12 mmol/cm2/yr和0.01-0.26 mmol/cm2/yr,平均值分别为0.06mmol/cm2/yr和0.11mmol/cm2/yr。生物硅和有机碳埋藏通量均与沉积物质量累积速率具有良好的线性正相关关系,说明沉积速率是调控生物硅、有机物累积的主要因素。结合C/N比值得到的有机物物源组成和有机物碳、氮同位素组成的时间变化,揭示了近百年来大亚湾生物生产力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大亚湾浮游植物生产力的提高最早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主要发生在湾内的东北部海域,其后,湾中东部海域和湾口东南部海域的生物生产力分别在20世纪80年代和20世纪90年代才出现提高,表现出由湾内向湾外时间逐渐延后的规律。大亚湾生物生产力的时间演化主要与20世纪60年代始化肥的投入使用,以及80年代始大亚湾周边区域工业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迅速增长有关。大亚湾沉积物岩芯的金属元素除了 Zn自1860年始就表现出较高的污染程度之外,Fe、Cu、Mn、Cd等金属元素的含量主要受控于自然过程的变化。Fe、Mn、Cu、Cd、Zn元素富集系数与陆源有机碳、海源有机碳之间的相关系数存在空间变化,湾内C1岩芯金属元素富集系数与陆源有机碳之间的相关系数高于它们与海源有机碳的相关系数,但这种现象在湾口 C6岩芯并未观察到,证实湾内C1岩芯受陆源输入影响更为明显。

张丹[8](2018)在《黄渤海浮游植物与生物硅的研究》文中指出浮游植物是海洋中主要的初级生产者,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碳转化为有机碳,并经过食物链传递到高层次营养级以及通过浮游植物沉降、浮游动物粪球打包沉降、透明胞外聚合颗粒物(TEP)凝聚网沉降等途径沉入海底保存,从而减缓大气中C02浓度的快速增长。硅藻作为浮游植物主要的类群和初级生产者,贡献了约20%的全球初级生产量和约40%的海洋初级生产量,相当于地球上所有雨林产生的有机碳量。硅作为硅藻生长和繁殖过程中必须的营养物质,被硅藻吸收利用形成硅藻细胞壁,成为海洋生物硅(BSi)的主要来源。通过主要来源的陆源输入,少量大气干湿沉降、海底热液等途径输入的硅,进入海洋内部被硅藻反复吸收利用后,最终以死亡的硅藻细胞壁保存于海底,成为巨大的硅质矿藏。硅藻在沉积硅元素的同时也积累了碳,从而形成主要的海洋碳汇。因此,生物碳泵在海洋中也经常称为“生物硅泵”。所以,研究海洋中BSi的时空分布对于认识硅质生物泵作用的机理、效率以及有机碳向深海垂直输送过程等全球海洋碳循环和硅循环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成果可为国家C02减排和海洋渔业资源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本论文是以中国黄渤海为研究对象,通过镜检和两步提取法-双浸法分别对2014年春季、2015年夏季、2014年秋季和2016年冬季黄渤海浮游植物样品以及生物硅样品进行分析测定,系统分析黄渤海浮游植物丰度、群落结构以及生物硅含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包括平面分布与垂直分布的特征、季节变化特征);结合黄渤海地区受到的黄海冷水团等水流的影响,并通过与温度、盐度、营养盐,叶绿素以及相同航次的浮游植物丰度和群落结构进行相关性分析,探讨控制生物硅分布的主要因素;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温盐调查分析发现夏季在调查海域的122°E-124°E,34°N-39°N范围内的30-50m水层中,确实存在南北黄海冷水团,其作用使得水体呈现了低温高盐的分布规律。(2)采用Ragueneau等人提出的双浸取法测得生物硅的含量,得出2014-2016年生物硅含量平面分布的特点:黄渤海生物硅平均浓度冬季最高,春季最低;垂直方向生物硅浓度冬季最高、春季最低。平面分布为渤海海域含量高,近岸高于外海。(3)硅藻细胞丰度主要与黄渤海海域的水文特征及海流分布有关,温度和盐度的分布对其也有一定的影响。

代振飞,薛勇,章海波,涂晨,骆永明[9](2017)在《渤海表层沉积物中的生物硅》文中研究说明采用0.1 mol/L HCl和1%Na2CO3两步连续提取法,对103个渤海表层沉积物样品的生物硅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渤海表层沉积物中生物硅含量范围为7.354.7 g/kg,均值31.5 g/kg,高于其他相关调查,原因可能是由于采用0.1 mol/L HCl提取过程中,破坏了生物硅表面的金属氧化膜。对沉积物生物硅含量的空间分布表征显示,莱州湾是沉积物生物硅的低值区、而渤海湾与辽东湾之间的河北沿岸海域是相对高值区,初步认为是陆源营养物质的输入与黄河泥沙长期不断输入干扰沉积环境的稳定性,造成了该海域表层沉积物生物硅分布差异。主成分分析显示,生物硅含量与沉积物黏粒含量、细粉砂、有机氮、有机碳的含量均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进一步证实沉积物粒度特征和营养环境对生物硅积累的影响。

冉祥滨,车宏,孙涛,马永星,刘森,臧家业[10](2014)在《渤海颗粒有机碳与生物硅的分布及来源》文中研究指明海洋碳、硅循环及其相关联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是全球环境变化的热点问题,也是海洋科学关心的重要领域。利用2012年5月和11月份对渤海海域的调查结果,对该海域颗粒有机碳和生物硅的分布特征及来源进行了讨论。主要结论为:渤海有机碳以溶解有机碳为主,具有春季高和秋季低的特征;由陆地来源和海洋自生的有机碳组成,且以海洋来源的有机碳为主。渤海生物硅分布具有明显的梯度特征,河流输入同样对其含量的影响较为突出。渤海沉积物中生物硅含量较高,明显高于中国东部陆架海。渤海表层沉积物中生物硅主要是海源的,依次由浮游藻类、植硅体和海绵骨针所构成,其中浮游藻类占62.9%,陆源植硅体占31.1%。渤海沉积物发现了来自于草本植物的植硅体,这说明了陆地产生的植硅体对海洋生物硅的贡献。

二、黄海、渤海沉积物中生物硅的测定及存在问题的讨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黄海、渤海沉积物中生物硅的测定及存在问题的讨论(论文提纲范文)

(1)磷观渤海:由陆向海磷的输送和收支及其生态环境指示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
        1.1.1 海洋中磷的赋存形态
        1.1.2 海洋中磷的源-汇过程
        1.1.3 磷的形态转化
        1.1.4 水体磷与富营养化
    1.2 研究区域概况
        1.2.1 环渤海河流
        1.2.2 黄河下游
        1.2.3 黄河口湿地
        1.2.4 黄河口海域
        1.2.5 渤海
    1.3 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意义
        1.3.2 研究内容
        1.3.2.1 环渤海入海河流磷的组成与入海通量
        1.3.2.2 渤海磷的分布及控制因素
        1.3.2.3 渤海磷的收支及环境效应
        1.3.2.4 黄河口及邻近海域磷的分布、转化和埋藏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环渤海入海河流磷的形态、区域性差异与向海输送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样品采集与处理
        2.1.2 样品分析测定
        2.1.2.1 水体和沉积物中磷的分析
        2.1.2.2 水体和沉积物中碳和氮的分析
        2.1.2.3 叶绿素和悬浮颗粒物的分析
        2.1.3 数据分析
        2.1.3.1 环渤海河流水系
        2.1.3.2 磷入海通量计算
    2.2 结果与讨论
        2.2.1 环渤海河流水体中的碳、磷及相关性分析
        2.2.1.1 水文特征
        2.2.1.2 碳、磷的含量及时空分布特征
        2.2.2 环渤海河流悬浮颗粒物中的磷
        2.2.3 环渤海河流表层沉积物中的磷
        2.2.3.1 磷的形态及含量
        2.2.3.2 磷的时空分布特征
        2.2.3.3 磷的区域差异性及影响因素
        2.2.4 环渤海河流磷的入海通量及区域性差异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黄河口湿地和渤海沉积物磷的时空分布特征及环境响应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样品采集与保存
        3.1.2 样品分析测定
    3.2 结果与讨论
        3.2.1 黄河口湿地磷的形态、含量及时空分布特征
        3.2.1.1 黄河口湿地水文特征
        3.2.1.2 黄河口湿地磷的赋存形态与含量
        3.2.1.3 黄河口湿地表层沉积物中磷的空间差异
        3.2.1.4 黄河口湿地表层沉积物中各形态磷和水体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3.2.2 渤海沉积物磷的形态、含量及时空分布特征
        3.2.2.1 渤海表层沉积物磷的形态、含量及时空分布
        3.2.2.2 渤海柱状沉积物磷形态的垂向分布
        3.2.3 渤海磷的区域分布特征
        3.2.3.1 Reac-P和Detr-P的区域差异
        3.2.3.2 渤海沉积物-水界面磷的沉积与释放的区域差异
        3.2.4 中国近海表层沉积物磷形态的对比研究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黄河口磷的长期变化:河流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样品采集与保存
        4.1.2 样品分析测定
        4.1.2.1 (210)~Pb与(137)~Cs活度和沉积速率
        4.1.2.2 水体营养盐的分析和沉积物中POC、PON和磷形态的分析
        4.1.3 通量计算
    4.2 结果与讨论
        4.2.1 ~(210)Pb和~(137)Cs定年
        4.2.2 间隙水中营养盐的垂向分布及比值变化
        4.2.3 柱状沉积物中各形态磷的垂向分布及迁移转化
        4.2.4 黄河口磷的沉积埋藏
        4.2.5 沉积物中碳、磷的相关性分析
        4.2.6 碎屑磷含量与黄河流域的水文变化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渤海磷的循环与收支过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样品采集与保存
        5.1.2 样品分析测定
        5.1.3 收支计算
        5.1.3.1 渤海水体中DIP和TP储量
        5.1.3.2 河流输入
        5.1.3.3 底界面释放通量
        5.1.3.4 大气沉降
        5.1.3.5 地下水输入
        5.1.3.6 渤海与北黄海的水体交换
        5.1.3.7 沉积通量
        5.1.3.8 初级生产
        5.1.3.9 内部循环
        5.1.4 数值模式与数据处理
        5.1.4.1 IMAGE-GNM模型
        5.1.4.2 VGPM模型
        5.1.4.3 数据获取与图形绘制
    5.2 结果与讨论
        5.2.1 渤海水体TP与DIP
        5.2.2 渤海水体氮磷比变化及潜在磷消耗
        5.2.3 渤海水体磷收支过程研究
        5.2.3.1 DIP和TP储量
        5.2.3.2 环渤海河流输入
        5.2.3.3 沉积物-水界面磷的释放通量
        5.2.3.4 大气沉降
        5.2.3.5 地下水输入
        5.2.3.6 与北黄海交换
        5.2.3.7 沉积通量
        5.2.3.8 初级生产力
        5.2.3.9 水体内部循环
        5.2.4 磷循环关键过程与渤海环境演变
        5.2.4.1 磷循环关键过程
        5.2.4.2 渤海环境变化与潜在磷消耗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展望与创新点
    6.1 结论
    6.2 展望
    6.3 创新点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2)喀斯特地区不同营养状态水库硅的时空分布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硅的形态及分类
        1.2.1 水体中硅的形态与分类
        1.2.2 生物硅
    1.3 硅循环
    1.4 生物硅的测定及其意义
        1.4.1 生物硅的测定方法
        1.4.2 生物硅的生物地球化学意义
    1.5 研究现状
    1.6 研究内容及思路
2 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方案
    2.1 研究区概述
    2.2 研究区选择
        2.2.1 红枫湖水库概况
        2.2.2 普定水库概况
        2.2.3 平寨水库概况
    2.3 研究方法
        2.3.1 样品采集
        2.3.2 样品预处理
        2.3.3 仪器设备
        2.3.4 试剂
        2.3.5 测定指标与实验方法
    2.4 数据处理
3 不同营养状态水库硅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3.1 水体溶解硅(DSi)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分析
        3.1.1 红枫湖水库溶解硅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分析
        3.1.2 普定水库溶解硅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分析
        3.1.3 平寨水库溶解硅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分析
        3.1.4 三个水库水体溶解硅含量对比分析
    3.2 不同水库颗粒态BSi的时空变化特征
        3.2.1 红枫湖水库颗粒态BSi的时空分布特征
        3.2.2 普定水库颗粒态BSi的时空分布特征
        3.2.3 平寨水库颗粒态BSi的时空分布特征
    3.3 三个水库生物硅的时空分布对比及影响因素分析
4 沉积物柱芯BSi剖面变化及意义
    4.1 不同水库沉积物中生物硅(BSi)的分布特征及其分析
        4.1.1 表层沉积物中BSi的时空分布特征与分析
        4.1.2 沉积柱中生物硅的剖面变化与分析
        4.1.3 不同水库沉积物中生物硅的对比分析
    4.2 沉积物BSi的意义
        4.2.1 红枫湖水库和普定水库的BSi在反演湖泊富营养化进程中的应用
        4.2.2 生物硅与相关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特色与创新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3)华东沿海典型港湾沉积物生源要素、浮游植物休眠体分布及分子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海洋沉积物
        1.1.1 海洋沉积物概况
        1.1.2 海洋沉积环境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
        1.1.3 我国沿海沉积物生源要素分布及污染状况
    1.2 浮游植物休眠体
        1.2.1 浮游植物休眠体概述
        1.2.2 浮游植物休眠体的生态学意义
        1.2.3 浮游植物休眠体研究状况分析
    1.3 浮游植物休眠体的分类鉴定
        1.3.1 形态学分类鉴定
        1.3.2 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在浮游植物分析鉴定中的应用
    1.4 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
2 华东沿海典型港湾表层沉积物生源要素分布特征及环境评价分析
    2.1 引言
    2.2 研究海域概况
        2.2.1 福建漳州东山湾
        2.2.2 福建宁德福宁湾
        2.2.3 浙江宁波象山港
        2.2.4 江苏盐城大丰港
    2.3 材料与方法
        2.3.1 样品采集和预处理
        2.3.2 总有机碳(TOC)的测定
        2.3.3 总氮(TN)和总磷(TP)的测定
        2.3.4 生物硅(BSi)的测定
        2.3.5 生物有机质(OM)测定
        2.3.6 含水率(MC)测定
        2.3.7 数据分析和处理
    2.4 结果与讨论
        2.4.1 生源要素总体分布
        2.4.2 生源要素空间分布特征
        2.4.2.1 东山湾
        2.4.2.2 福宁湾
        2.4.2.3 象山港
        2.4.2.4 大丰港
        2.4.3 生源要素来源分析与污染评价
        2.4.3.1 生源要素来源分析
        2.4.3.2 生源要素间的相关性分析
        2.4.3.3 生源要素污染状况评价
    2.5 小结
3 华东沿海典型港湾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甲藻孢囊的分布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研究海域及样品采集
        3.2.2 实验方法与步骤
        3.2.2.1 样品处理
        3.2.2.2 孢囊鉴定
        3.2.2.3 数据统计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甲藻孢囊群落结构
        3.3.1.1 东山湾
        3.3.1.2 福宁湾
        3.3.1.3 象山港
        3.3.1.4 大丰港
        3.3.2 各站位甲藻孢囊的分布状况
        3.3.3 甲藻孢囊的地理分布
        3.3.3.1 东山湾
        3.3.3.2 福宁湾
        3.3.3.3 象山港
        3.3.3.4 大丰港
        3.3.4 甲藻孢囊与生源要素之间的关系
    3.4 讨论
        3.4.1 甲藻孢囊多样性与丰富程度
        3.4.2 甲藻孢囊群落结构与海域初级生产力及富营养化
        3.4.3 有毒有害甲藻孢囊的分布与赤潮发生潜势
    3.5 小结
4 华东沿海典型港湾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真核藻类分子多样性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研究海域及样品采集
        4.2.2 沉积物总DNA的提取
        4.2.3 扩增和DNA测序
        4.2.4 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真核生物群落结构组成
        4.3.1.1 东山湾
        4.3.1.2 福宁湾
        4.3.1.3 象山港
        4.3.1.4 大丰港
        4.3.2 真核藻类群落结构组成
        4.3.2.1 东山湾
        4.3.2.2 福宁湾
        4.3.2.3 象山港
        4.3.2.4 大丰港
        4.3.3 真核生物与真核藻类的地理分布
        4.3.4 优势真核藻类纲DNA序列的地理分布
        4.3.4.1 甲藻纲
        4.3.4.2 硅藻纲
        4.3.4.3 金藻纲
        4.3.5 有毒有害赤潮藻类的地理分布
        4.3.5.1 环沟藻属(Gyrodinium spp.)的地理分布
        4.3.5.2 膝沟藻属(Gonyaulax spp.)的地理分布
        4.3.5.3 亚历山大藻属(Alexandrium spp.)的地理分布
        4.3.5.4 裸甲藻属(Gymnodinium spp.)的地理分布
        4.3.5.5 原多甲藻属(Protoperidinium spp.)的地理分布
        4.3.5.6 角毛藻属(Chaetoceros spp.)的地理分布
        4.3.5.7 海链藻属(Thalassiosira spp.)的地理分布
    4.4 讨论
        4.4.1 华东沿海典型港湾真核藻类多样性
        4.4.2 华东沿海典型港湾真核藻类群落结构
        4.4.3 有毒有害藻类分布与赤潮发生趋势
        4.4.4 宏基因组测序在浮游植物及真核藻类中的运用
    4.5 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4)渤海沉积物中硅藻化石种群结构的长期记录及其古环境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沉积物年代序列的测定
        1.2.2 生物硅
        1.2.3 海洋硅藻的国内外历史和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创新点
    1.4 研究区域概况
        1.4.1 渤海海域地理地形概况
        1.4.2 气候水文特征
        1.4.3 沉积环境特征
        1.4.4 渤海富营养化现象
        1.4.5 黄河口及黄河改道概况
2 材料及研究方法
    2.1 样品的采集
    2.2 沉积物样品的测定
        2.2.1 测年与沉积速率
        2.2.2 生物硅的测定
        2.2.3 沉积硅藻的纯化与鉴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渤海柱状样品的沉积速率和年代学测量
        3.1.1 BH6 沉积速率
        3.1.2 BH2 沉积速率
        3.1.3 5694 沉积速率
    3.2 渤海沉积样品生物硅的长期记录
        3.2.1 生物硅含量(%)的长期记录
        3.2.2 生物硅埋藏通量的长期记录
    3.3 渤海沉积物中硅藻化石的长期变化
        3.3.1 沉积硅质藻类的鉴定及物种概况
        3.3.2 沉积硅质藻类的丰度和物种多样性的变化特征
        3.3.2.1 绝对丰度
        3.3.2.2 相对丰度
        3.3.2.3 物种多样性
        3.3.2.4 硅藻化石埋藏通量
4 讨论
    4.1 硅藻丰度、多样性指数和生物硅的比较
    4.2 北黄海靠近渤海海峡站位(5694 站位)生物硅含量对黄河洪涝指数(Flood Index)的响应
    4.3 有关沉积硅藻种群结构长期记录及其变化原因的探讨
    4.4 渤海中部(BH2 站位)硅藻化石和生物硅的古环境意义
    4.5 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学术会议
致谢

(5)渤海中部海域表层沉积物生源要素及浮游植物休眠体分布与分子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海洋沉积物
        1.1.1 海洋沉积物概述
        1.1.2 海洋沉积环境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
    1.2 浮游植物休眠体
        1.2.1 浮游植物休眠体概述
        1.2.2 浮游植物休眠体研究概况分析
    1.3 分子生物学方法在浮游植物及其休眠体鉴定中的运用
        1.3.1 传统形态学分类
        1.3.2 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在浮游植物分析鉴定中的应用
    1.4 渤海海洋环境及其研究概况
        1.4.1 渤海海洋环境概况
        1.4.2 渤海海域生源要素分布研究
        1.4.3 渤海海域浮游植物与赤潮研究
    1.5 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
2 渤海中部海域表层沉积物生源要素分布特征及环境评价分析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研究海域概况
        2.2.2 样品采集与处理
        2.2.3 测定与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渤海中部海域表层中生源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
        2.3.2 有机质来源分析
        2.3.3 表层沉积物环境质量评价
        2.3.4 生源要素污染状况分析及发展趋势
    2.4 小结
3 渤海中部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甲藻孢囊的分布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研究海域及样品采集
        3.2.2 实验方法与步骤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渤海中部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甲藻孢囊群落结构
        3.3.2 渤海中部海域表层沉积物甲藻孢囊分布
    3.4 讨论
        3.4.1 渤海中部海域表层沉积物甲藻孢囊的种类组成
        3.4.2 渤海中部海域表层沉积物有毒有害甲藻孢囊分布与赤潮发生
    3.5 小结
4 渤海中部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真核藻类分子多样性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研究海域及样品采集
        4.2.2 实验方法与步骤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渤海中部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真核生物基因组序列分析
        4.3.2 真核藻类种类组成与群落结构分析
        4.3.3 渤海中部海域表层沉积物真核藻类的地理分布
    4.4 讨论
        4.4.1 表层沉积物中真核藻类群落结构与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比较
        4.4.2 渤海中部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真核藻类群落结构与其他海域的比较
        4.4.3 渤海中部海域有毒有害赤潮藻类的分布与赤潮发生
        4.4.4 高通量测序和显微镜观察在沉积物真核藻类分析中的运用
    4.5 小结
5 总结
6 展望
参考文献
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6)北部湾沉积物生源物质和重金属的地球化学和指示的环境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研究意义
        1.1 生源物质
        1.2 铀钍及其同位素
        1.3 元素钴、锌、钡和铅
    2 研究进展
        2.1 ICP-MS多元素测定的方法
        2.2 晚更新世南海古环境变化研究
        2.3 北部湾古环境变化研究
    3 研究计划
        3.1 研究内容
        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方法
    1 研究海域与样品
        1.1 研究海域概况
        1.2 研究样品
    2 海洋沉积物生源物质的测量方法
        2.1 仪器和试剂
        2.2 测量流程
        2.3 计算过程
        2.4 平行实验
    3 海洋沉积物元素测量
        3.1 仪器和试剂
        3.2 测量流程
        3.3 计算过程
        3.4 质量控制
    4 年代学
        4.1 沉积速率
        4.2 年代序列的建立
第三章 生源物质的地球化学
    1 生源物质的含量水平
        1.1 生源物质的含量
        1.2 与文献中生源物质的含量比较
    2 沉积物岩芯生源物质的垂直分布
        2.1 BW1岩芯生源物质垂直分布
        2.2 BW2岩芯生源物质垂直分布
        2.3 NS-7和NS-8岩芯生源物质垂直分布
    3 沉积物岩芯中生源物质的相关性分析
        3.1 BW1岩芯生源物质相关性分析
        3.2 BW2岩芯生源物质相关性分析
        3.3 NS-7和NS-8岩芯生源物质相关性分析
    4 小结
第四章 重金属的元素地球化学
    1 元素的含量水平
        1.1 元素钴、锌、钡和铅
        1.2 元素铀和钍
    2 元素的垂直分布
        2.1 BW1岩芯中元素的垂直分布
        2.2 BW2岩芯中元素的垂直分布
        2.3 NS-7和NS-8岩芯中铀钍含量的垂直分布
        2.4 沉积物中Th/U比值及其揭示的沉积环境
    3 铀钍同位素含量
    4 铀、钍和生源物质的相关性分析
        4.1 BW1岩芯铀钍与生源物质的相关性分析
        4.2 BW2岩芯铀钍与生源物质的相关性分析
        4.3 NS-7和NS-8岩芯铀钍与生源物质的相关性分析
    5 小结
第五章 北部湾沉积物岩芯指示的环境变化
    1 BW1岩芯指示的全新世环境变化
        1.1 海平面变化
        1.2 海洋生产力变化
        1.3 气候变化
        1.4 气候变化周期
    2 BW2岩芯指示的晚更新世环境变化
        2.1 气候变化
        2.2 气候变化周期
    3 小结
第六章 结语
    1 方法学
        1.1 生源物质的测定
        1.2 金属元素与铀钍同位素的测定
    2 地球化学
        2.1 北部湾沉积物中生源物质的地球化学
        2.2 北部湾沉积物中元素及同位素的地球化学
    3 北部淹沉积物岩芯指示的环境变化
        3.1 BW1岩芯指示的全新世环境变化
        3.2 BW2岩芯指示的晚更新世环境变化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基于同位素和地球化学指标反演大亚湾沉积物物源组成和生产力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碳稳定同位素的生物地球化学意义
        1.2.1 海洋碳循环的研究意义
        1.2.2 碳稳定同位素在海洋沉积过程研究中的应用
    1.3 氮稳定同位素的生物地球化学意义
        1.3.1 海洋氮循环的研究意义
        1.3.2 海洋沉积物氮同位素组成的应用
    1.4 生物硅的生物地球化学意义
        1.4.1 海洋中生物硅的研究意义
        1.4.2 海洋环境中生物硅的循环
        1.4.3 海洋沉积物中生物硅的指示意义
    1.5 海洋沉积物中的金属元素
        1.5.1 沉积物中金属元素的来源
        1.5.2 沉积物中金属元素的研究意义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第二章 方法
    2.1 样品采集
    2.2 分析方法
        2.2.1 ~(210)Pb、~(137)Cs定年
        2.2.2 有机碳含量及碳同位素组成的测定
        2.2.3 总氮含量及氮同位素组成的测定
        2.2.4 重金属含量的测定
        2.2.4.1 沉积物样品的消解
        2.2.4.2 金属元素的测定
        2.2.5 生物硅的测定
        2.2.5.1 样品预处理
        2.2.5.2 生物硅的提取
        2.2.5.3 硅酸盐的测定
第三章 大亚湾沉积速率的变化
    3.1 大亚湾沉积物的来源
    3.2 沉积物的质量累积速率
    3.3 与其他海区沉积速率的比较
    3.4 大亚湾沉积速率变化的原因探讨
第四章 大亚湾沉积物中生物硅的分布和变化
    4.1 引言
    4.2 生物硅的垂直分布
    4.3 与其他海区的比较
    4.4 生物硅的埋藏通量
第五章 大亚湾沉积有机物的碳、氮含量及同位素组成
    5.1 引言
    5.2 有机物碳、氮含量的变化特征及意义
        5.2.1 有机碳
        5.2.2 有机氮
        5.2.3 C/N比
    5.3 与其他海区有机碳、氮含量的比较
    5.4 有机碳、氮的埋藏通量
    5.5 有机物的碳、氮同位素组成
        5.5.1 δ~(13)C_(TOC)
        5.5.2 经休斯效应校正后的δ~(13)C_(TOC)
        5.5.3 δ~(15)N_(TN)
        5.5.4 海洋自生有机物和陆源有机物的区分
    5.6 大亚湾初级生产力的历史变化及作用机制
    5.7 大亚湾陆源有机质的历史变化及作用机制
第六章 大亚湾沉积物中的金属元素
    6.1 金属元素的含量及时间变化
    6.2 与其他海区金属元素含量的比较
    6.3 金属元素的富集系数
    6.4 金属元素与生源要素之间的关系
第七章 结论
    7.1 大亚湾的沉积速率以及生物硅、有机碳的埋藏通量
    7.2 大亚湾沉积有机物的碳、氮含量及其同位素组成
    7.3 大亚湾沉积物中的金属元素
    7.4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在学期间的主要工作
致谢

(8)黄渤海浮游植物与生物硅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浮游植物概述
        1.1.1 浮游植物
        1.1.2 浮游植物研究现状
    1.2 生物硅概述
        1.2.1 生物硅的简介
        1.2.2 生物硅的生物地球化学意义
        1.2.3 生物硅的测定
    1.3 黄渤海海域概况
        1.3.1 渤海海域概况与研究现状
        1.3.2 黄海海域概况与研究现状
        1.3.3 黄渤海海域海流特征
        1.3.4 研究思路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站位布设
    2.2 采样方法及样品处理
    2.3 样品测定
        2.3.1 生物硅样品的测定
        2.3.2 浮游植物样品分析
        2.3.3 其他样品测定
    2.4 数据处理
        2.4.1 浮游植物群落的数据处理
        2.4.2 其他数据处理
3 黄渤海生物硅和浮游植物分布特征
    3.1 黄渤海水体中生物硅的分布
        3.1.1 黄渤海海域环境特征
        3.1.2 黄渤海海域生物硅的平面分布
        3.1.3 黄渤海海域生物硅的垂直分布
    3.2 黄渤海水体中浮游植物的分布
        3.2.1 物种组成
        3.2.2 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平面分布
        3.2.3 硅藻细胞丰度平面分布
4 生物硅和浮游植物影响因素分析
    4.1 生物硅与其他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4.1.1 生物硅含量在温度、盐度下的分布
        4.1.2 生物硅含量与营养盐含量的相关性
    4.2 生物硅含量与环境因子在冷水团与非冷水团的相关性分析
        4.2.1 生物硅含量在冷水团与非冷水团的对比分析
        4.2.2 生物硅含量与叶绿素含量在冷水团与非冷水团的相关性分析
        4.2.3 生物硅含量与营养盐含量在冷水团与非冷水团的相关性分析
    4.3 硅藻与生物硅的相关性研究
5 结论
    5.1 全文总结
    5.2 论文的创新点
    5.3 论文的不足之处
6 展望
7 参考文献
8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9 致谢

(9)渤海表层沉积物中的生物硅(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沉积物样品采集
    1.2 沉积物生物硅及基本性质分析
        1.2.1 沉积物中生物硅的提取与测定
        1.2.2 总有机碳 (TOC) 和总有机氮 (TON) 的测定
        1.2.3 沉积物粒度测定
        1.2.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讨论
    2.1 渤海表层沉积物中生物硅含量特征
    2.2 渤海表层沉积物中生物硅的空间分布
    2.3 渤海沉积物生物硅含量与沉积物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
3 结论

(10)渤海颗粒有机碳与生物硅的分布及来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样品的采集
    2.2 样品的分析
3 结果和讨论
    3.1 温、盐的分布特征
    3.2 有机碳的分布特征
    3.3 生物硅的分布特征
        3.3.1 水体颗粒物
        3.3.2 沉积物
    3.4 颗粒有机碳和生物硅物源分析
        3.4.1 颗粒有机碳物源分析
        3.4.2 生物硅来源分析
4 结论

四、黄海、渤海沉积物中生物硅的测定及存在问题的讨论(论文参考文献)

  • [1]磷观渤海:由陆向海磷的输送和收支及其生态环境指示意义[D]. 李梦露.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2021
  • [2]喀斯特地区不同营养状态水库硅的时空分布特征[D]. 马珍珍.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3]华东沿海典型港湾沉积物生源要素、浮游植物休眠体分布及分子多样性研究[D]. 王文婷. 暨南大学, 2020(03)
  • [4]渤海沉积物中硅藻化石种群结构的长期记录及其古环境意义[D]. 赵永松. 大连海洋大学, 2019
  • [5]渤海中部海域表层沉积物生源要素及浮游植物休眠体分布与分子多样性研究[D]. 钟文聪. 暨南大学, 2019(02)
  • [6]北部湾沉积物生源物质和重金属的地球化学和指示的环境变化研究[D]. 卓燕星. 厦门大学, 2019(01)
  • [7]基于同位素和地球化学指标反演大亚湾沉积物物源组成和生产力变化[D]. 王博. 厦门大学, 2018(01)
  • [8]黄渤海浮游植物与生物硅的研究[D]. 张丹. 天津科技大学, 2018(04)
  • [9]渤海表层沉积物中的生物硅[J]. 代振飞,薛勇,章海波,涂晨,骆永明. 海洋科学, 2017(05)
  • [10]渤海颗粒有机碳与生物硅的分布及来源[J]. 冉祥滨,车宏,孙涛,马永星,刘森,臧家业.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14(10)

标签:;  

黄渤海沉积物中生物硅的测定及存在问题的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