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F-40滚轮附着系数测试仪测试验证

GF-40滚轮附着系数测试仪测试验证

一、对GF-40型滚筒附着系数测试仪的测试验证(论文文献综述)

唐烨[1](2021)在《颗粒稳泡剂的制备及其在水性聚氨酯发泡涂层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大量研究表明利用化学或物理的方式在无机颗粒的表面接枝或者吸附上疏水分子,可以制备具有两亲性的固体颗粒。与表面活性剂相比两亲性的固体颗粒具有更好的稳泡性能,尤其是耐热稳泡性。现在对固体颗粒稳泡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纯水泡沫体系中,对其在聚氨酯乳液中的稳泡性能鲜有报道。有研究证明,固体颗粒也可充当聚氨酯发泡涂层的填料或功能助剂,不仅可以提升涂层的机械强度,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本论文以碳酸钙(CaCO3)、二氧化硅(SiO2)为原料,通过改性剂对其表面进行修饰,制备具有两亲性的CaCO3颗粒和SiO2颗粒。该类颗粒不仅保持了颗粒自身特性,还具有较高的表面活性,既能增强发泡涂层的机械强度、耐热耐水性,又能在气液界面吸附增强泡沫稳定性,而且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硬脂酸(SA)和全氟辛基磺酸钾(FC)作为改性剂,SiO2和CaCO3颗粒为原料,通过物理和化学改性的方式制备具有两亲性的CTAB/SiO2颗粒、SA/CaCO3颗粒和FC/SA/CaCO3颗粒。通过红外、热重以及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产品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改性剂成功吸附或者接枝到了固体颗粒表面。改性剂与固体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只改变固体颗粒的疏水性,而固体颗粒的外观形貌以及晶体结构保持不变。以活化度和沉降体积作为评判指标,探究SA用量,反应时间以及水溶液的pH对SA/CaCO3颗粒改性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提高SA用量,延长反应时间以及增加水溶液的pH可以提高CaCO3的活化度,降低沉降体积。以接触角为指标对CTAB/SiO2颗粒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可以将最终产物CTAB/SiO2颗粒的接触角控制在90°左右。通过漂浮实验对FC/SA/CaCO3颗粒、SA/CaCO3颗粒和FC/CaCO3颗粒的界面吸附性能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使用FC和SA共同改性的CaCO3颗粒,同时具有疏水和疏油性能,可以优先在气液界面吸附;SA/CaCO3颗粒可以在水-气界面或者油-水界面吸附;FC/CaCO3颗粒只能在油-气界面吸附。(2)以CTAB/SiO2颗粒、SA/CaCO3颗粒和FC/SA/CaCO3颗粒作为稳泡剂,采用机械发泡和干法制膜的方式,制备水性聚氨酯(WPU)泡沫浆料和WPU发泡涂层。以半衰期和平均孔径作为评判指标,对三种改性颗粒的稳泡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稳泡性能:FC/SA/CaCO3颗粒的>SA/CaCO3颗粒>CTAB/SiO2颗粒。探究SA的接枝度,CTAB的吸附量,SA/CaCO3颗粒和CTAB/SiO2颗粒添加量,粒径大小对WPU泡沫稳定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当SA/CaCO3颗粒中SA接枝度为2.73%时,其泡沫稳定性能最好;当CTAB/SiO2颗粒上CTAB吸附量为1.12%时,其接触角最接近90°,其稳泡性能最佳。随着SA/CaCO3颗粒和CTAB/SiO2颗粒添加量逐渐增多,WPU泡沫寿命逐渐延长,WPU涂层平均孔径逐渐减小,说明提高颗粒稳泡剂用量,可以制备气孔更加细腻的WPU涂层。与2μm的固体颗粒相比0.5μm的固体颗粒稳泡性能更好,WPU涂层孔径更小。通过对比实验可以发现,CTAB/SiO2颗粒稳泡性能优于CTAB和SiO2的混合体系,说明使用表面活性剂改性固体颗粒可以提高产品的稳泡性能。根据FC/SA/CaCO3、SA/CaCO3以及FC/CaCO3三种改性颗粒界面吸附能力的差异和稳泡性能的强弱,探究颗粒稳泡剂在WPU中的稳泡机理。结果表明,颗粒的稳泡性能:FC/SA/CaCO3>SA/CaCO3>FC/CaCO3;WPU泡沫中,与吸附在聚氨酯-水界面的颗粒相比,吸附在水-气界面处的颗粒更有利于提高泡沫的稳定性。(3)以SA/CaCO3颗粒作为稳泡剂,制备WPU发泡涂层(SA/CaCO3/WPU)。探究SA/CaCO3颗粒对SA/CaCO3/WPU发泡涂层机械强度,耐摩擦性,耐热性,耐水性以及透湿性的影响。测试结果显示,SA/CaCO3颗粒同时具有表面活性和固体颗粒的特征。与未添加SA/CaCO3颗粒的WPU发泡涂层相比,当SA/CaCO3颗粒添加量为10%时,SA/CaCO3/WPU涂层的抗张强度由原先的1.57MPa增加至1.86MPa,说明SA/CaCO3颗粒可以提高涂层机械强度。与空白WPU涂层相比,SA/CaCO3/WPU涂层摩擦系数较小,耐磨性能提高。受热收缩率测试和热重分析结果显示,SA/CaCO3/WPU涂层的耐热性能比空白WPU涂层更好。耐水性测试和透湿性能测试结果表明SA/CaCO3/WPU发泡涂层具有较好的耐水性和透湿性。稳泡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当硬脂酸铵乳液(ASE)和SA/CaCO3颗粒中SA含量相同时,SA/CaCO3颗粒的稳泡性能更好。探究烘干温度对ASE和SA/CaCO3颗粒稳泡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当烘干温度由80℃增加至160℃时,ASE/WPU发泡涂层的孔径由129μm增加至232μm,而SA/CaCO3/WPU涂层平均孔径几乎没有变化,维持在100μm左右,这说明SA/CaCO3具有更好的耐热稳泡性。与ASE/WPU发泡涂层相比,SA/CaCO3/WPU涂层的机械强度、耐水耐热等性能都明显改善。

张媛媛[2](2020)在《毛精纺经纱浆纱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毛纺织品高支轻薄化的转型已成为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支轻薄型毛精纺织物最大的特点是纱支细、强力低,并且毛羽多而长,耐磨性差,如果毛精纺经纱不上浆,织造十分困难,甚至无法生产,从根本上制约了轻薄型毛精纺织物的开发,因此对毛精纺经纱进行上浆是非常必要的。课题首先针对目前PVA类浆料的不可降解性,研究制备了一种适应于毛精纺经纱上浆且可完全生物降解的蛋白质类浆料;另外由于毛纤维本身的特性,在毛精纺经纱浆纱过程中对浆槽温度、压浆力、浆液含固量等因素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对毛精纺经纱浆纱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根据毛纱上浆无合适浆纱机的问题,与纺织机械厂合作设计了适于毛纱上浆的单纱浆纱机,在该浆纱机上对毛精纺经纱进行上浆,采用SEM研究了压浆力对浆纱被覆和浸透的影响规律。在压浆力作用下,从浆纱纵横截面形态结构可看出,浆液成膜完整,浆液能够有效渗透至纱线内部,纱体结构紧密,所设计的带有压浆装置的单纱浆纱机能满足毛精纺经纱上浆要求。(2)在水体系中,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采用接枝共聚法制备了明胶-丙烯酰胺共聚毛纱上浆用浆料(Gel-M)。FTIR分析表明,聚丙烯酰胺接枝到了明胶的分子链上,为其多肽链提供了丰富的酰胺基团,可提高明胶多肽链的分子量,使其空间结构变得复杂;同时,接枝共聚降低了明胶的氨基和亚氨基基团数目,能有效削弱分子间氢键的形成。XRD和DSC分析表明,Gel-M的结晶度和玻璃化转变温度低于明胶。基于上述原因,实现了Gel-M浆料中温水溶,在室温下不凝沉。(3)通过对Gel-M浆料的浆液和浆膜性能测试得出,与明胶浆料相比,Gel-M浆料显示出优良的浆液流动性和高的黏度稳定性,符合上浆要求;Gel-M浆膜展现出均匀、光滑的表面形态,且透明度高,力学性能和接触角测试发现,Gel-M浆膜脆性得到明显改善,表现出好的浆膜润湿性。(4)采用Gel-M浆料对典型的JW16.7tex和JW22.3tex毛纱进行浆纱实践,分别探讨了浆槽温度、压浆力、含固量对其上浆率和浆纱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结合单纱浆纱机浆槽体积小的特点,合理的上浆工艺参数为:浆槽温度为室温、压浆力为44N、浆液含固量为8%。(5)研究了温湿度与毛精纺经纱及其浆纱性能的关系,结果发现,原纱和浆纱在不同湿度下的吸湿与放湿规律相似。原纱及浆纱的吸湿回潮率在0-120min之间增大较快,120-200min之间处于平缓增加的状态;200min以后达到平衡状态。将处于吸湿饱和状态下的毛纱线在RH60%、温度22℃条件下进行放湿,发现毛纱线回潮率在60min后处于平衡状态。(6)对JW16.7tex、JW22.3tex浆纱进行了织造试验,结果表明毛精纺经纱在浆纱后织造效率明显提高。(7)通过单项组合试验法和动态水分传递法对生产的毛精纺织物的吸湿速干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单经单纬织物的吸湿速干性能都优于双经双纬织物。图47幅,表14个,参考文献83篇。

池凯[3](2020)在《石墨烯基功能复合材料的结构调控及其在电化学能源系统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针对石墨烯材料存在的片层堆叠现象、惰性表面和纵向传质差的问题,本论文采取多维组装、异核掺杂和面内造孔等手段,对石墨烯进行了本征结构与宏观结构调控,随后以实际应用与功能化为导向,设计并制备了跨越“原子-纳米-微观-宏观”四个尺度的新型石墨烯/金属基纳米功能复合材料,并深入地研究了其在电化学能源系统中的性能。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石墨烯的本征结构调控—二维多孔氮硫共掺杂石墨烯纳米片通过异核掺杂和面内造孔方式实现了对石墨烯的本征结构调控。利用有机分子作为前驱体,通过聚合组装、模板法和碳热还原相结合的策略,制备了二维多孔氮硫共掺杂石墨烯负载单原子铁催化剂。该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积、高导电性、丰富的多孔结构、高的氮硫元素掺杂量、高载量且均匀分散的铁单原子。掺杂的硫元素和铁原子形成了一种新型的Fe-N3S配位结构。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展现了良好的氧还原反应电催化活性,优于传统Fe-N4配位型催化剂和商业铂碳催化剂。基于该催化剂组装的锌-空气电池也展现了优异的性能。2.石墨烯的宏观结构调控—三维多孔石墨烯泡沫通过三维组装实现了对石墨烯的宏观结构调控。建立了一种基于氧化石墨烯在泡沫镍表面的低温自发还原组装构筑三维多孔石墨烯泡沫的新方法。以三维多孔石墨烯泡沫为载体生长钼酸钴和氧化铁纳米片阵列,随后经过氢化处理构筑了两种新型的具有分级多孔结构的石墨烯/氧缺陷金属氧化物复合电极。得益于三维多孔石墨烯泡沫的大比表面积和三维导电网络结构、金属氧化物纳米片阵列结构带来的快速传质速率、氧缺陷改善的电子结构与赝电容性能这三者之间的协同效应,两种复合电极和基于它们组装的柔性全固态超级电容器均展现出优异的储能性能。3.石墨烯的本征结构和宏观结构调控—三维多孔氮掺杂垂直石墨烯纳米筛阵列通过面内造孔、异核掺杂和三维组装方式同时实现了对石墨烯的本征结构和宏观结构调控。采用高分子自组装、自牺牲模板法相结合的方法首次制备了一种新型的三维多孔氮掺杂垂直石墨烯纳米筛阵列材料。在原位透射电镜实时观测的基础上,提出了该结构的形成机理即“迁移-脱离-石墨化机制”。该材料具有垂直取向的石墨烯纳米筛片、大的孔体积、三维互连的导电网络、高比表面积和丰富的氮掺杂位点,是解决石墨烯材料所存在三个科学问题的重大突破。随后以该新型材料为载体,修饰金属基纳米活性成分(Pt纳米颗粒、Pt单原子、氧化锰纳米片、硫化钼纳米片等),开发了一系列功能复合材料,并应用于电催化析氢、柔性全固态超级电容器和锂离子电池等领域,这些复合材料均展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该新型石墨烯材料在提升活性物质高载量负载、促进离子快速传输、保持结构稳定性等方面发挥了显着的增强作用。

闫涛[4](2019)在《静电纺PAN/石墨烯复合纳米纤维纱的制备及其应变传感性能》文中研究说明纳米纤维具有极高的比表面积及优异的力学性能,在过滤、生物医药、防护服、电子器件等领域具有重大的研究及使用价值。静电纺纳米纤维纱不但具有纳米纤维的特性,而且展现出比纳米纤维膜更加优异的力学性能,能够满足三维织造的要求。纳米纤维纱能够通过对取向的纳米纤维束进行加捻,或者直接对纳米纤维进行连续加捻牵伸获得。前者的纱线质量较好,但是不能够连续制备;后者还存在产量低、纺丝过程稳定性差等问题。石墨烯复合纳米纤维多是以无规取向的纳米纤维膜或者与聚合物复合进行铸膜,通过这两种方法获得的复合材料不能进行二次加工或者失去了纳米纤维材料的比表面积大的优点。柔性应变传感可广泛应用于健康监测、智能机器人、智能服装、建筑结构监测。基于金属和半导体的应变传感器柔韧性差,应变范围及敏感系数(GF)低,难以满足高应变领域的需求。目前柔性应变传感器的制备方法主要是利用纳米导电材料与聚合物复合,但同时获得高的GF值、应变范围、稳定性以及应变与相对电阻变化之间的线性关系还存在重大挑战。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以石墨烯和聚丙烯腈(PAN)为原料,采用多针头水浴静电纺的方法制备连续的PAN/石墨烯复合纳米纤维束,主要研究石墨烯的含量及分散性能、纺丝工艺参数对纳米纤维束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再通过并合加捻制备PAN/石墨烯复合纳米纤维纱,研究并合根数及捻度对纱线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然后对其进行预氧化和碳化处理以制备连续的高导电性碳/石墨烯复合纳米纤维纱(CNY),并设计与开发纱线基柔性应变传感器,探索CNY的根数及热塑性聚氨酯(TPU)基体的厚度对柔性应变传感器的传感性能的影响;同时利用纯PAN纳米纤维纱和传统的PAN短纤维纱进行织造、预氧化、碳化加工,制备碳纳米纤维纱机织物,并利用该织物设计应变传感器,研究纬纱线密度及基体厚度对传感器性能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PAN纳米纤维束及纱的连续制备。在外加电压17kV,流量4.0ml/h,纺丝距离为9cm,卷绕速率为110m/h的参数下,能够实现纳米纤维束的连续制备。此条件下,纤维的平均直径为258 nm,纤维沿着纤维束轴向的取向度为70.9%。纤维束的最大断裂强度和伸长率分别为0.596 cN/dtex和4.74%。对不同根数的PAN纤维束进行并合加捻时,纱线的直径和捻角随并合根数的增加逐渐增大,均匀性也明显提高。在3根并合、1500 tpm条件下,断裂强度及初始模量达到最大,分别为34.9 MPa和391.3 MPa;在5根纤维束并合、捻度为2000 tpm时断裂伸长率达到最大值,为26.1%。随定型温度及时间的增加,PAN纳米纤维纱的定型效果提高,最佳定型温度和时间分别为90℃和30 min。5根并合、捻度1000捻/米的纱线在上述条件下定型后,断裂强度及断裂伸长率分别为32.8 MPa和20.8%,比原样提高了 18.3%和23.2%,同时纤维的结晶度由34.5%提高到39.9%。(2)PAN/石墨烯复合纳米纤维束的制备。在PAN加入前后各超声9 min时,石墨烯在纺丝液中的分散性最好;利用带辅助电极的多针头水浴静电纺的方法制备PAN/石墨烯复合纳米纤维束,得到最优纺丝工艺参数组合为纺丝电压20 kV、辅助电压15 kV、卷绕速度110 m/h、石墨烯含量1%。在上述条件下,复合纳米纤维的直径为210.6 nm,取向度为74.34%,纤维束的电导率为2.438×10-7 S/cm,强度为0.47 cN/dtex,断裂伸长率为4.11%,初始模量为30.21 cN/dtex;添加低于1%的石墨烯有助于提高复合纳米纤维的力学及电学性能。(3)PAN/石墨烯复合纳米纤维纱的制备。对1%石墨烯含量的复合纳米纤维束进行加捻,在并合根数相同时,随着捻度的增加,纱线直径先减小后增大,强度和伸长先增大后减小,模量降低;在捻度相同时,随着并合根数的增加,纱线直径增大,强度和伸长率先增大后减小,模量下降。当4根纳米纤维束并捻,捻度为1500捻/m时,断裂强度最大,为16.54 MPa;在3根纤维束并合、捻度为2000 tpm时,纱线获得最大断裂伸长率,为26.42%。(4)PAN/石墨烯复合纳米纤维的预氧化及碳化。随着预氧化处理温度的提高或处理时间的延长,预氧化反应程度提高、进程加快。在复合纳米纤维中加入少量的石墨烯可以促进预氧化过程中的环化反应、芳构化反应,有利于层状结构和结晶结构的形成,但过量石墨烯的添加反而会对预氧化反应起到阻碍作用。PAN基碳/石墨烯复合纳米纤维比较适宜的预氧化条件为270℃、1.5 h。在碳化过程中碳/石墨烯复合纳米纤维的结构更加致密,缺陷降低,直径减小;少量的石墨烯有利于纤维中有序石墨化结构的形成,提高碳纳米纤维纱的导电能力,在石墨烯含量为1%时达到最大值;提高碳化处理温度和延长碳化时间,其电学性能提高,在石墨烯含量为1%,预氧化条件为270℃、1.5 h,碳化处理条件为1100℃和3 h时,其电导率达到66.44±13.16 S/cm;随石墨烯含量的增加,纱线的强度先增加后减小,在石墨烯含量为1%时达到最大值,而模量逐渐减小;其强度和模量随碳化温度的增加而先增加后减少,随碳化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对1%石墨烯含量的复合纱在1000℃下碳化3 h时,强度和初始模量达到最大,分别为59.49 MPa和14.63 GPa。(5)以TPU为基体,制备CNY基应变传感器。随着CNY根数的增加,应变传感器的稳定性先提高后下降,GF值逐渐降低。随着TPU基体厚度的减小,传感器的GF值增大,但稳定性降低。当碳复合纳米纤维纱为4根、传感器的厚度为185μm时传感器同时具有高的敏感度和稳定性,综合性能最好,在应变为2%时,传感器的GF值大于400,敏感度的变异系数仅为1.9%,拉伸速率对传感器的性能没有影响。该传感器可以精确地检测到超轻质量、声波及肌肉松紧程度导致的微弱的变化,在静动态环境下同时具有优异的应变传感性能。(6)利用碳化的PAN纳米纤维纱(PNY)织物制备具有高性能的柔性应变传感器。利用单根PNY做纬纱、纬密为100/10 cm的织物经过预氧化和碳化后制备的应变传感器具有最佳的性能,在基体厚度为372 μm时,应变与相对电阻变化之间表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系数为0.993;在不同的拉伸应变范围及拉伸速率下展现出优异的敏感性及稳定性,在12%的应变范围内,GF值为77.3。传感器的稳定性随TPU膜厚度的增加而增加,GF值随TPU膜厚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随着纱线线密度增加,织物的紧度增大,传感器的GF值增大,但应变性能减小。织物的紧度较小时,纱线的断裂点在织物上的分布是分散的,且随应变的增加,断裂间隙及断裂点数量逐渐增大,使传感器具有优异的线性关系及应变范围。应变传感器可以准确地检测出人体关节的各种大尺寸的运动和微小的变化;在动态或静态载荷下,传感器都表现出高的灵敏性及稳定性。本文以多针水浴静电纺、并合加捻、织造、预氧化和碳化技术,制备导电PAN基碳纳米纤维纱及其织物,并基于该材料设计的柔性应变传感器展现出优异的综合传感性能。

方明赫[5](2019)在《石墨烯导电复合结构的制备及性能调控》文中研究表明自从2004年被发现以来,石墨烯以其独特的二维结构和优异的物理性质受到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石墨烯作为新型导电填料在功能复合材料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石墨烯的二维层状结构易于发生蜷曲团聚,从而导致石墨烯在作为填料时出现难以均匀分散、掺量高、电热传输性能提升不显着等问题。对于石墨烯功能复合材料而言,其性能的关键在于石墨烯导电网络在空间上的高效伸展构筑。本论文从石墨烯的边缘改性以及石墨烯在纤维和微球表面的取向包覆与构筑出发,获得具有优异电子传输性能以及高效伸展的导电网络,以便推动石墨烯在功能复合材料领域的应用进程。本论文以石墨烯在导电复合材料领域的应用为导向,重点研究石墨烯导电复合结构的制备与性能调控,主要内容如下:(1)对石墨烯进行化学改性的同时保持石墨烯的结构完整性,是制备高性能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中的的关键。本论文利用石墨烯边缘与晶格内部的碳原子在反应活性上的差异,以大尺寸的少数层石墨烯为前体,采用物理裁剪与化学氧化相结合的方法制备出边缘氧化的石墨烯。运用一系列表征手段对改性石墨烯的微观结构与化学组成进行分析,比较了不同制备条件对改性产物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石墨烯的边缘氧化可以在显着提高石墨烯水溶性的同时保留其良好的导电能力:当改性石墨烯分散液的Zeta电位达到-32.8 mV时,其体积电导率为320.3 S/cm,占石墨烯原料的40%以上,这主要归因于边缘氧化石墨烯兼具丰富的边缘含氧官能团和完好的内部结构。(2)将二维的石墨烯涂覆在纤维状模板表面,是一种构建石墨烯长程导电通路的有效方法。本论文结合石墨烯的溶胶-凝胶自组装技术与浸渍提拉工艺,在玻璃纤维表面制备出连续的石墨烯导电涂层。借助Landau-Levich方程和Plateau-Rayleigh不稳定分析了不同制备工艺对石墨烯涂层形貌、厚度和均匀性等方面的影响。石墨烯涂层改变了玻璃纤维的浸润性,使其对水的接触角从纯玻璃纤维的23°逐步提高到105°。另一方面,石墨烯赋予了纤维较好的导电能力,纤维单丝的体积电导率可达到24.9 S/cm。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该方法制备的石墨烯涂层具有梯度结构,其致密性与还原程度均与浸渍提拉过程有关。(3)实现石墨烯导电网络的伸展是制备高性能导电复合材料的前提。本论文提出了一种在微球表面包覆石墨烯的新方法。将石墨烯与空心玻璃微珠同时束缚在乳液的分散相液滴内部,乳液挥发后得到石墨烯包覆的空心玻璃微珠,其中石墨烯占复合微球质量分数的3%。本论文重点分析了制备过程中各要素需满足的条件与发挥的作用,并将该石墨烯包覆微球作为填料加入到硅橡胶之中,制备导电复合材料。当石墨烯的含量为1.2 wt%时,复合材料的电阻率为3.16×105Ω·cm,较石墨烯与空心玻璃微珠等比例各自填充的复合材料低6个数量级。其原因在于石墨烯在刚性模板的支撑下能够在聚合物基体中保持良好的伸展状态,从而有利于复合材料中石墨烯导电网络的建立,有效降低了复合材料的渗滤阈值。

段留洋[6](2019)在《多微孔隙不锈钢板的制造及其在气浮止推轴承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多微孔隙材料体内含有大量相互联通微小孔,所以多孔质气体润滑轴承相较于传统的小孔节流型、狭缝节流型气体润滑轴承具有更高的承载能力和静刚度,并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多孔质气体润滑轴承的多孔质节流器要求多孔体材料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并且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以保证多孔质材料承受较大压力时不发生变形或破坏。目前已有的石墨多孔质节流器、烧结金属粉末多孔质节流器均只能在低压下工作,无法承受较高压力。金属丝网本身具有孔隙结构,网内的金属丝连续无断裂使得丝网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以金属丝网为材料制备金属多孔体也将继承这些优势。为获得一种以金属丝网为原材料、制备工艺简单、具有较高强度和刚度、并可以直接用于成型加工的金属多孔材料,本论文提出一种新型多微孔隙不锈钢板材制备方法,并研究了材料的结构表征、力学性能、成型性能及在气浮推力轴承的承载特性。本研究设计了一套不锈钢丝网、粉末预成型的坯体制造装置,该装置包括粉末铺设平台、粉末轧制设备和网、粉卷绕设备,其自动化程度高、效率高,结构简单,便于实现坯体的自动化、规模化生产。提出了以不锈钢丝网和不锈钢粉末复合坯体为原材料,通过对复合坯体压制、轧制最后烧结的方法制备多微孔不锈钢板材的工艺,并以该工艺制备了孔隙率为10%40%,厚度为0.54.5 mm的多微孔隙不锈钢板材,其中包括不含不锈钢粉末的烧结多层不锈钢丝网多孔板和含有粉末的烧结不锈钢丝网、粉末复合多孔板。多孔材料的孔隙率、孔隙及骨架结构、孔径参数决定其功能应用。通过宏观测量和显微观察法研究了多微孔隙不锈钢板的孔隙及骨架结构:烧结不锈钢丝网多孔板材的表面孔隙形状为规则的正方形,表面金属丝被轧制成扁平状,内部孔隙因金属丝的随机分布呈现大小不一的矩形;烧结不锈钢丝网、粉末复合多孔板表面孔隙形状因粉末嵌入网孔呈现不规则性,形状各异,内部孔隙分则为体心立方和面心立方排列。研究了制备工艺参数对多微孔隙不锈钢板孔隙率的影响:轧制下压量越大,材料的孔隙率越低;烧结温度越高,材料的孔隙率越低。数据对比表明,轧制量的选择对多孔板的孔隙率有决定性影响,烧结温度对孔隙率影响较为微弱。通过气泡实验法研究了多微孔隙不锈钢板材的孔径参数:多微孔隙不锈钢板材的孔径随着原材料丝径的减小、烧结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烧结丝网多孔不锈钢板材的平均孔径尺寸介于4.165.51μm,绝大多数孔径小于10μm,尺寸分布均匀;烧结丝网、粉末复合多孔不锈钢板的平均孔径约20μm,最小孔径2.3μm,最大孔径86.3μm,分布范围较广。通过气体渗透法研究了烧结不锈钢多孔板的气体透过性能,孔隙率越高,透过性能越好;原材料丝径对透气性也有影响,但是不及孔隙率对透气性的影响显着;烧结不锈钢丝网、粉末复合多孔板的透气性最好。材料的力学性能是评价其使用性能的重要指标,文章以抗拉强度为指标研究了烧结温度、原材料丝径、孔隙率等参数对拉伸性能的影响:多微孔隙不锈钢板材的抗拉强度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原材料丝径的增粗和孔隙率的降低而升高。其中,原材料为60目丝网、烧结温度1330℃、孔隙率越15%的多孔板抗拉强度达到380 MPa,达到致密不锈钢材料的70%。通过冲击力学实验研究了多微孔隙不锈钢板材的冲击力学行为:多微孔隙不锈钢板材的冲击韧性随烧结温度、原材料丝径、孔隙率的变化与拉伸实验有着相似的变化规律。多孔板的力学性能数据表明,其抗拉强度和冲击韧性相较于传统的烧结不锈钢粉末、纤维多孔体具有大幅提升。通过胀形实验和筒形拉深试验研究了多微孔隙不锈钢板材的冲压成型特性。实验显示,孔隙率为15%,坯体直径180 mm,厚度1.5 mm的坯体材料在凸模直径110 mm模具下,胀形高度达到30 mm未出现破裂,说明多微孔隙不锈钢板具有良好的塑性成形性能,可被冷塑性加工成为各种形状的零件。以多微孔隙不锈钢板材为多孔质节流器,设计、制备了带有气腔的多孔质气体静压推力轴承,并实验研究了轴承的静态承载特性。多孔质气体静压轴承的承载力和静刚度随着外部供气压力的增大和节流面的增大而增大;而在节流面面积相同时,局部多孔质气体静压轴承的承载力和静刚度相比于单面节流轴承均有所增大。与其他形式的多孔质气体静压推力轴承的静态承载性能数据对比,以多微孔隙不锈钢板材作为多孔质节流器的轴承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且在高压极限承载试验中,节流器直径为30 mm的气浮轴承测得最高承载力达5108 N。以流体力学理论为基础,建立了多孔质气体静压轴承的静态性能数学模型;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模拟了多孔质气体静压轴承的静态性能,并与实验结果相对比,验证了数值模拟的正确性。最后,将以多微孔不锈钢板制备的气浮止推轴承用于高速电主轴的减振测试,试验结果数据证明,气浮轴承对高速运转的电主轴的振动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这对多微孔不锈钢板在气浮轴承中应用具指导意义。

马建,孙守增,芮海田,王磊,马勇,张伟伟,张维,刘辉,陈红燕,刘佼,董强柱[7](2018)在《中国筑路机械学术研究综述·2018》文中研究指明为了促进中国筑路机械学科的发展,从土石方机械、压实机械、路面机械、桥梁机械、隧道机械及养护机械6个方面,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筑路机械领域的学术研究进展、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具体对策及发展前景。土石方机械方面综述了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平地机技术等;压实机械方面综述了静压、轮胎、圆周振动、垂直振动、振荡压路机、冲击压路机、智能压实技术及设备等;路面机械方面综述了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沥青混凝土摊铺机、水泥混凝土搅拌设备、水泥混凝土摊铺设备、稳定土拌和设备等;桥梁机械方面综述了架桥机、移动模架造桥机等;隧道机械方面综述了喷锚机械、盾构机等;养护机械方面综述了清扫设备、除冰融雪设备、检测设备、铣刨机、再生设备、封层车、水泥路面修补设备、喷锚机械等。该综述可为筑路机械学科的学术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资料。

邵菲[8](2016)在《烟草钵苗吊篮式移栽机关键部件设计与试验》文中指出烟草作为我国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的作用。烟草是以育苗移栽方式为主的作物。传统人工移栽主要依靠大量人力、畜力及传统的生产工具,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不适用于规模化种植。机械化移栽可以提高烟草幼苗的质量,降低育苗成本及劳动强度,争取更多的春季耕种时间,大幅度提高农作物的种植效率。近年来,在我国烟草生产管理部门的推动和科研部门的参与下,烟草机械化移栽方面已经开始自主研发或引进国外相关设备,但由于国内的现有机型与生产实际应用还有一定的距离,农耕农艺联系不紧密,致使我国机械化移栽一直无法进行大面积推广。在课题组前期“吊篮式烟草移栽复式作业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北方烟草钵苗物理力学特性试验结果及烟草育苗移栽的农艺要求,总结移栽机前期田间试验出现的问题,对烟草钵苗移栽机关键部件进行改进设计、仿真分析及台架和田间性能试验研究,从而提高烟草钵苗移栽机田间作业性能及移栽质量。课题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1)针对北方烟区烟草钵苗基本几何物理特征参数进行测定,统计分析烟草钵苗几何特性指标的变化区间及分布规律。(2)利用万能材料试验机针对移栽期烟草钵苗茎杆进行了剪切、压缩、弯曲及拉伸等力学特性试验研究。(3)阐述北方烟草钵苗的育苗方式及移栽农艺要求及改进的吊篮式烟草钵苗移栽机整机结构及工作原理,针对烟草钵苗移栽机前期试验中存在的问题,对烟草钵苗移栽机喂苗机构及其零部件进行改进设计。(4)建立烟草钵苗移栽机成穴机构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对成穴机构进行理论分析;并基于Adams软件对成穴机构开展虚拟仿真分析。(5)模拟成穴机构田间作业的运动状态,搭建成穴机构试验台架,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以前进速度、曲轴转速、成穴铲宽为试验因素,成穴阻力及穴坑几何尺寸为试验指标,开展了成穴机构的性能试验。根据成穴机构性能试验结果,对成穴铲进行基于Ansys有限元分析。(6)在满足移栽农艺要求的前提下,参照早地栽植机械行业标准,对改进的吊篮式烟草钵苗移栽机采用单因素及二次回归正交旋转设计法,以前进速度、钵苗高度及成穴铲宽为试验因素,烟苗直立度合格率和株距变异系数为评价指标进行田间试验研究。经过以上研究,获得如下结论:(1)通过对烟苗几何物理特性参数的统计分析,得出烟草钵苗高度变化区间为[115.7,188.3]mm,主要分布在[135,175]mm范围内,占总样本数的80%;钵苗宽度变化区间为[80.8,182.0]mm,主要分布在[100,160]mm,占总样本数的74%;钵苗近根部茎杆直径变化区间为[3.45,4.39]mm,主要分布在[3.55,4.30]mm,占总样本数的90%,试验结果为喂苗机构的改进设计提供参数依据。(2)烟草钵苗茎秆力学特性试验得到,烟苗茎秆不同剪切部位对剪切破坏载荷、剪切功耗、剪切强度均存在显着影响(a=0.05)。移栽期北方烟草钵苗茎杆取样部位在距钵体表面5-10mm处剪切破载荷、剪切功耗及剪切强度值均为最大。为了避免烟苗受到损伤,取苗移栽的拔取夹持部位建议选取茎秆距钵体表面5~10mm处。通过计算得到烟苗茎杆最大抗剪强度平均值为(1.10±0.12)MPa;抗压强度平均值为(1.03±0.11)MPa:抗弯强度平均值为(11.16±0.28)MPa及抗拉强度平均值为(0.66±0.15)MPa,对应的抗拉断力均值(7.49±2.47)N。(3)通过对成穴机构进行运动学理论及仿真分析,获取成穴铲的运动轨迹,分析了成穴铲不同方向位移、速度及加速度的变化规律;由动力学仿真分析得到成穴机构各杆件铰链点受力变化情况及受力最大值,验证了成穴机构功能及结构设计合理性,为成穴机构的结构优化提供参考。(4)由成穴机构的台架性能试验结果得到,行进阻力最小时,试验因素最优组合为曲轴转速36r/min,成穴铲宽40mm,前进速度0.3m/s。穴坑尺寸在因素最优组合下,满足移栽农艺及成穴机构的设计要求。基于ANSYS有限元分析获得成穴铲设计满足强度要求。(5)单因素及多因素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因素对直立度合格率的影响显着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钵苗高度、前进速度、成穴铲宽;试验因素对株距变异系数影响显着程度依次为:前进速度、成穴铲宽、钵苗高度。优化得到最优参数组合:当钵苗高度取140mm时,前进速度为0.3~0.4m/s,成穴铲宽67~74mm,直立度合格率>90%,株距变异系数<5%。研究结果为北方吊篮式烟草钵苗移栽机进一步改进设计及实际田间作业提供了基础数据及参考价值。

王进杰[9](2016)在《施工立井提升系统动态特性研究》文中认为施工立井提升系统是立井开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运输系统,属于一种钢丝绳导向的柔性提升系统且随开凿深度不断增加而提升高度动态增加。其中,导向钢丝绳末端固定于井底的吊盘而顶端则通过凿井绞车进行预紧,作为提升容器的吊桶主要用于提升矸石和井水、升降人员和设备。一方面,由于导向绳自身的惯性、弹性和较小的弯曲刚度,使得提升吊桶在升降过程中在外界激励作用下必然产生横向振动,特别是当底部吊盘处于自由悬吊状态时,还将产生吊桶与吊盘的耦合振动,严重威胁了吊桶内以及吊盘上的人员安全。另一方面,导向绳的预紧力大小是影响提升吊桶振动的关键因素,随着立井开凿深度不断增加其每百米预紧力逐渐降低,在施工至井底时达到最小,此时提升吊桶运行也最危险。目前,我国即将面临超1600 m深度的矿井开凿,对以吊盘、导向绳和吊桶所组成的施工立井提升系统的动态承载能力、高效性和安全可靠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现有吊盘的质量和绞车吨位已无法满足导向绳1t/100m的预紧力要求。因此,开展施工立井提升系统动态特性研究,旨在提出一种预测提升吊桶横向振动行为的方法,揭示预紧力与吊桶横向振动的作用机理,对提高矿山立井施工的安全可靠和高效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51475456)、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基金项目(编号:NCET-13-1017)和国家973计划项目(编号:2014CB049401)的共同资助下,针对施工立井提升系统提升吊桶横向振动和临时改绞后罐笼在偏载下的横扭振动的问题,采用理论建模、数值模拟、Adams动力学仿真和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深入开展施工立井提升系统动态特性的研究,为超1600 m深度矿井开凿的可行性提供理论支撑,同时给出能够降低吊桶横向振动的预紧力确定方法。首先,为了掌握吊盘横向约束下提升吊桶横向振动特性,建立基于假设模态法的施工立井提升系统横向振动模型;为分析其各阶模态振动和探讨系统能量特性与稳定性,通过直接求解边界超越方程得到系统固有频率,建立了基于固有振型的提升吊桶横向振动模型;随后提出一种高效的钢丝绳Adams建模和仿真驱动策略并建立了施工立井提升系统Adams仿真模型,验证了理论模型的有效性。数值仿真表明,导向绳的第一阶频率先减小再增加,与其自身横向刚度变化趋势一致;稳定性分析发现施工立井提升系统下行稳定,上行不稳定。其次,为了掌握吊盘悬吊导向下吊桶耦合振动特性,建立了施工立井提升系统吊桶与吊盘的横向耦合振动模型,对比分析了不同工况下吊盘约束状态对吊桶横向振动的影响;随后,基于第一类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提升吊桶在两根导向绳存在张力差下的横向—扭转耦合振动模型并通过Adams仿真验证了理论模型的正确性,能够直接得到吊桶与导向绳的相互作用力以及导向绳的整体振动形态。频率分析表明,导向绳横向频率从第二阶开始随着吊桶下行逐渐增大,而吊桶质量增加、导向绳线密度增大和总预紧力减小都会降低导向绳横向频率从而使得更多高阶模态参与振动;参数研究揭示了一种提升容器减振设计方法:即当两根导向绳存在合适的张力差时,能够有效降低提升容器振幅。以磁西一号井工况为例,给出了一种能够有效减振的导向绳张力差方案并计算了不同预紧力下容器的横向振幅,为超千米深井导向绳张力确定提供了计算方法。然后,针对临时改绞后提升罐笼易产生偏载振动问题,建立了偏载下罐笼振动连续体模型,分析了不同工况下罐笼的纵向—横向—扭转振动特性,并指出其在描述导向绳振动时受到局限的两个主要原因;为能够准确反映罐笼处导向绳的弯折振动状态,提出了变长度与定长度单元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单元总数恒定的有限元模型,解决了模态数较少时无法拟合导向绳弯折形态,模态数较高时因试函数几乎相等而产生矩阵奇异导致计算发散的问题。最后,搭建了施工立井提升系统模拟实验台,分别通过测定提升容器横向加速度和转动角度,验证了吊桶横向振动模型和罐笼偏载振动模型。设计了施工现场吊桶振动测试系统并在磁西和唐口两座超千米立井开展了实验,通过高精度激光传感器测得提升吊桶的横向位移进一步验证了理论模型的有效性。

史嵩[10](2015)在《气压组合孔式玉米精量排种器设计与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玉米规模化生产的发展,以及规模化经营主体对玉米单产水平的高度关注,对播种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在高密、高速、高效条件下,实现玉米高质量精密播种,因而对玉米播种机核心部件精量排种器提出了更高的技术需求。目前国内的气力式玉米排种器作业速度只能达到8km/h,而限制其速度提高的主要原因是充种性能。因此针对此问题论文将以提高排种器充种性能作为研究的切入点,以改善种群流动性和排种单粒性作为设计目标,研发一种新型的气压组合孔式玉米精量排种器。气压组合孔式玉米精量排种器取消传统气力式排种器复杂的种子搅拌装置,将排种器型孔和种子搅拌装置相融合,在正压气流作用下,提高种群流动性,减少充种区种子间的内摩擦力,降低种子架空难以充种的几率,提高排种器在高转速条件下的充种性能。该排种器结构简单、工作稳定,高速作业性能优良。论文通过离散元软件EDEM仿真分析和台架试验,验证了加强排种盘对种群的扰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排种器种子充填的几率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排种盘的基本形式。对气压组合孔式排种器型孔参数进行了理论计算,建立了排种盘扰种过程的数学模型,确定了其主要结构参数,并借助流体分析软件FLUENT,确定了最优的进气口参数。论文建立了玉米种子耦合模型,并完成了物性参数的标定;在此基础上,基于确定性颗粒轨道模型对气压组合孔式排种器进行了EDEM-FLUNET两相流耦合分析,明确了工作过程中气流场的分布情况,探明了充种过程种子的受力情况;从力学角度,考察了工作参数对充种性能的影响情况,并依据分析结果,对型孔参数进行了仿真优化。论文对排种器进行台架试验,通过工作压力、排种盘转速单因素试验确定了排种器最低压力需求、最佳的工作压力和转速适应范围;并通过对比排种器漏播率和漏充率,探明高速条件下漏播陡增的原因;根据模拟仿真和初步试验得到的结论,对排种器清种机构、排种盘和落种机构进行了优化改进,并进行转速压力双因素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回归分析,得到了合格指数的控制方程,并对其预测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分别进行了工作压力、排种盘转速与清种档位的双因素试验,确定了在各转速、压力条件下最佳的清种刀位置;进行了中低速和高速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各速度条件下,排种器工作性能均较为稳定,在作业速度为10.9km/h时合格指数可以达到95%以上。

二、对GF-40型滚筒附着系数测试仪的测试验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GF-40型滚筒附着系数测试仪的测试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1)颗粒稳泡剂的制备及其在水性聚氨酯发泡涂层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发泡涂层
        1.1.1 发泡涂层简介
        1.1.2 发泡涂层在合成革中的应用
        1.1.3 发泡涂层材料分类
    1.2 水性聚氨酯
        1.2.1 水性聚氨酯简介
        1.2.2 水性聚氨酯发泡方法
        1.2.3 水性聚氨酯成膜机理
    1.3 稳泡剂
        1.3.1 稳泡剂分类
        1.3.2 颗粒稳泡机理
        1.3.3 颗粒稳泡剂研究进展
    1.4 水性聚氨酯/无机填料复合材料
        1.4.1 无机填料简介
        1.4.2 水性聚氨酯/无机填料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1.5 无机颗粒表面改性
        1.5.1 改性方法简介
        1.5.2 改性工艺分类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1.7 研究内容
第二章 颗粒稳泡剂的制备及其工艺条件优化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2.2 SA/CaCO_3颗粒制备
        2.2.3 CTAB/SiO_2颗粒制备
        2.2.4 FC/SA/CaCO_3颗粒制备
        2.2.5 产物测定与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SA/CaCO_3颗粒的结构与表征
        2.3.2 SA改性CaCO_3改性工艺条件优化
        2.3.3 CTAB/SiO_2颗粒结构与表征
        2.3.4 CTAB改性SiO_2工艺条件优化
        2.3.5 FC/SA/CaCO_3颗粒结构与表征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改性颗粒稳泡性能分析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3.2.2 泡沫半衰期测试
        3.2.3 WPU发泡涂层的制备
        3.2.4 光学显微镜观察
        3.2.5 气孔直径统计
        3.2.6 视频接触角测试
        3.2.7 扫描电镜
        3.2.8 接枝度和吸附量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SA/CaCO_3颗粒的稳泡性能分析
        3.3.2 CTAB/SiO_2颗粒的稳泡性能分析
        3.3.3 SiO_2颗粒改性前后稳泡性能比较
        3.3.4 CTAB/SiO_2颗粒和SA/CaCO_3颗粒稳泡性能比较
        3.3.5 FC/SA/CaCO_3颗粒的稳泡性能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颗粒稳泡剂在聚氨酯发泡涂层中的应用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4.2.2 WPU发泡涂层的制备
        4.2.3 拉伸强度与断裂伸长率测试
        4.2.4 摩擦系数测试
        4.2.5 热收缩性能测试
        4.2.6 热重分析
        4.2.7 溶胀率测试
        4.2.8 吸水率和耐水质损比测试
        4.2.9 透湿性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WPU发泡涂层的机械性能
        4.3.2 WPU发泡涂层的耐热性能
        4.3.3 WPU发泡涂层的耐水性能
        4.3.4 WPU发泡涂层的透湿性能
        4.3.5 颗粒稳泡剂与硬脂酸铵乳液稳泡性和制备涂层性能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毛精纺经纱浆纱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毛精纺织物的轻薄化开发途径
        1.2.1 高细支羊毛的精选及细化技术
        1.2.2 新型纺纱技术
        1.2.3 羊毛与可溶性维纶混纺技术
        1.2.4 上蜡技术
        1.2.5 毛纱上浆技术
    1.3 本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课题研究目的
        1.3.2 课题研究内容
        1.3.3 课题技术路线
第2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原料与仪器
        2.1.1 实验原料
        2.1.2 实验仪器
    2.2 浆料各项性能表征
        2.2.1 红外光谱分析
        2.2.2 DSC分析
        2.2.3 X射线衍射分析
    2.3 浆液性能测试与评价
        2.3.1 黏度及黏度热稳定性
        2.3.2 浆液黏附力的测试
        2.3.3 浆液黏度-温度曲线的测试
        2.3.4 浆液黏度-浓度曲线的测试
        2.3.5 浆液表面张力测试
    2.4 浆膜性能测试
        2.4.1 浆膜的制备
        2.4.2 接触角测试
        2.4.3 浆膜断裂强度与伸长率测试
        2.4.4 浆膜回潮率测试
        2.4.5 浆膜水溶速率测试
        2.4.6 浆膜耐屈曲性测试
    2.5 浆纱性能的测试
        2.5.1 浆纱断裂强力及伸长率测试
        2.5.2 浆纱回潮率测试
        2.5.3 浆纱耐磨性测试
        2.5.4 浆纱毛羽指数测试
        2.5.5 浆纱退浆率测试
        2.5.6 SEM分析
    2.6 织物性能测试
        2.6.1 光泽性测试
        2.6.2 吸湿速干性测试
第3章 毛精纺经纱上浆方式研究
    3.1 毛精纺经纱上浆方式回顾
        3.1.1 热熔上浆
        3.1.2 CHIMGEL冷上浆
        3.1.3 轴经上浆
        3.1.4 单纱上浆
    3.2 本章小结
第4章 Gel-M浆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4.1 毛精纺经纱浆纱用浆料的性能要求
    4.2 明胶结构与性能
        4.2.1 明胶的结构
        4.2.2 明胶的性能
    4.3 Gel-M浆料的合成机理
    4.4 Gel-M浆料的制备
        4.4.1 单体和引发剂的选择
        4.4.2 单体和引发剂的制备
        4.4.3 Gel-M浆料的反应过程
        4.4.4 粗产物的分离
    4.5 Gel-M共聚浆料各项性能表征
    4.6 浆液各项性能测试
    4.7 浆膜各项性能测试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Gel-M浆料的浆纱实践
    5.1 浆纱实验
        5.1.1 原纱性能测试
        5.1.2 浆槽浆液温度对纱线性能的影响
        5.1.3 压浆力对上浆率的影响
        5.1.4 浆液含固量对上浆率的影响
    5.2 温湿度与毛精纺经纱原纱及浆纱性能的关系
        5.2.1 毛精纺经纱原纱的吸湿放湿规律
        5.2.2 温湿度对原纱性能的影响
        5.2.3 浆纱的吸湿放湿规律
        5.2.4 温湿度对浆纱性能的影响
    5.3 织造实践
    5.4 织物性能测试
        5.4.1 光泽性测试
        5.4.2 吸湿速干性能测试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3)石墨烯基功能复合材料的结构调控及其在电化学能源系统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石墨烯简介
    1.2 石墨烯的结构调控
        1.2.1 石墨烯的本征结构调控
        1.2.2 石墨烯的宏观结构调控
    1.3 石墨烯/金属基纳米功能复合材料
        1.3.1 石墨烯/金属单原子纳米功能复合材料
        1.3.2 石墨烯/金属团簇、颗粒纳米功能复合材料
        1.3.3 石墨烯/金属氧化物纳米功能复合材料
        1.3.4 石墨烯/其他金属化合物纳米功能复合材料
    1.4 石墨烯/金属基纳米功能复合材料在电化学能源系统中的应用
        1.4.1 电化学能量存储
        1.4.2 电化学能量转换
    1.5 选题背景和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2章 二维多孔氮硫掺杂石墨烯纳米片负载铁单原子催化剂及其锌空电池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原料
        2.2.2 单原子催化剂及对比样品的制备
        2.2.3 材料分析与表征方法
        2.2.4 电化学性能测试
        2.2.5 锌空电池的组装与测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单原子催化剂的合成策略
        2.3.2 形貌与结构分析
        2.3.3 电化学性能测试
        2.3.4 锌空电池性能测试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三维多孔石墨烯/氧缺陷金属氧化物复合泡沫电极及其在柔性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原料
        3.2.2 实验方案设计
        3.2.3 氧化石墨烯分散液的制备
        3.2.4 三维多孔石墨烯泡沫的制备
        3.2.5 三维多孔石墨烯/氧缺陷金属氧化物复合泡沫及对比样品的制备
        3.2.6 柔性超级电容器的组装
        3.2.7 材料分析与表征方法
        3.2.8 电化学性能测试
        3.2.9 计算模拟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三维多孔石墨烯泡沫的制备及结构表征
        3.3.2 三维多孔石墨烯/氧缺陷金属氧化物复合泡沫的结构表征
        3.3.3 单电极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3.3.4 柔性全固态非对称超级电容器器件组装及性能测试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三维多孔氮掺杂垂直石墨烯纳米筛阵列的设计、制备、表征及其形成机制探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原料
        4.2.2 制备方法
        4.2.3 材料分析与表征方法
        4.2.4 原位气相加热透射电镜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三维多孔氮掺杂垂直石墨烯纳米筛阵列的制备
        4.3.2 原位气相加热透射电镜实时观察与机理探究
        4.3.3 三维多孔氮掺杂垂直石墨烯纳米筛阵列的相关性质表征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三维多孔氮掺杂垂直石墨烯纳米筛阵列/铂颗粒、单原子催化剂的设计及其电催化性能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原料
        5.2.2 三维多孔氮掺杂垂直石墨烯纳米筛阵列的制备
        5.2.3 三维多孔氮掺杂垂直石墨烯纳米筛阵列/铂颗粒催化剂的制备
        5.2.4 三维多孔氮掺杂垂直石墨烯纳米筛阵列/铂单原子催化剂的制备
        5.2.5 材料分析与表征方法
        5.2.6 电化学催化性能测试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三维多孔氮掺杂垂直石墨烯纳米筛阵列/铂颗粒催化剂的表征
        5.3.2 三维多孔氮掺杂垂直石墨烯纳米筛阵列/铂颗粒催化剂的电催化性能测试
        5.3.3 三维多孔氮掺杂垂直石墨烯纳米筛阵列/铂单原子催化剂的表征
        5.3.4 三维多孔氮掺杂垂直石墨烯纳米筛阵列/铂单原子催化剂的电催化性能测试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 三维多孔氮掺杂垂直石墨烯纳米筛阵列/金属氧化物电极的制备及柔性超级电容器性能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原料
        6.2.2 三维多孔氮掺杂垂直石墨烯纳米筛阵列的制备
        6.2.3 三维多孔氮掺杂垂直石墨烯纳米筛阵列基复合电极的制备
        6.2.4 柔性超级电容器的组装
        6.2.5 材料分析与表征方法
        6.2.6 电化学性能测试
    6.3 结果与讨论
        6.3.1 复合电极的结构与成分表征
        6.3.2 复合电极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6.3.3 全固态不对称柔性超级电容器的组装及其性能测试
    6.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7章 三维多孔氮掺杂垂直石墨烯纳米筛阵列/硫化钼电极的制备及柔性锂离子电池应用
    7.1 引言
    7.2 实验部分
        7.2.1 原料
        7.2.2 三维多孔氮掺杂垂直石墨烯纳米筛阵列的制备
        7.2.3 三维多孔氮掺杂垂直石墨烯纳米筛阵列/硫化钼电极的制备
        7.2.4 材料分析与表征方法
        7.2.5 电化学性能测试
    7.3 结果与讨论
        7.3.1 复合电极的结构与成分表征
        7.3.2 复合电极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7.3.3 基于复合电极的反应动力学与机理探究
        7.3.4 基于复合电极的柔性锂离子全电池性能研究
    7.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8.1 全文总结
    8.2 工作展望
致谢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4)静电纺PAN/石墨烯复合纳米纤维纱的制备及其应变传感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静电纺纳米纤维
        1.1.2 石墨烯的性能及制备方法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2.1 纳米纤维纱的研究现状
        1.2.2 聚丙烯腈基碳纳米纤维的研究现状
        1.2.3 碳基纳米材料在应变传感器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内容及创新点
        1.3.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2 研究内容
        1.3.3 创新点
第二章 多针水浴静电纺PAN纳米纤维纱的制备及其性能
    2.1 PAN纳米纤维纱的制备及测试方法
        2.1.1 实验材料及设备
        2.1.2 PAN纳米纤维纱的制备
        2.1.3 分析测试与表征
    2.2 结果与讨论
        2.2.1 纺丝电压及流量对PAN纳米纤维束性能的影响
        2.2.2 并合与加捻对纳米纤维纱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2.2.3 定型温度及时间对纱线性能的影响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PAN/石墨烯复合纳米纤维纱的制备及其性能
    3.1 PAN/石墨烯复合纳米纤维纱的制备及测试方法
        3.1.1 实验材料及设备
        3.1.2 PAN/石墨烯复合纺丝液的制备及性能
        3.1.3 PAN/石墨烯复合纳米纤维束的制备
        3.1.4 PAN/石墨烯复合纳米纤维纱的制备及定捻
        3.1.5 分析测试与表征
    3.2 结果与讨论
        3.2.1 PAN/石墨烯纺丝液的性能分析
        3.2.2 静电纺PAN/石墨烯复合纳米纤维束的结构和性能
        3.2.3 PAN/石墨烯复合纳米纤维纱的结构和性能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PAN基碳/石墨烯复合纳米纤维纱的制备及其性能
    4.1 碳/石墨烯复合纳米纤维纱的制备及测试方法
        4.1.1 实验材料及设备
        4.1.2 碳/石墨烯复合纳米纤维纱的制备
        4.1.3 分析测试与表征
    4.2 结果与讨论
        4.2.1 PAN纳米纤维束的预氧化过程
        4.2.2 PAN/石墨烯复合纳米纤维纱的预氧化过程
        4.2.3 PAN/石墨烯复合纳米纤维纱的碳化过程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碳/石墨烯复合纳米纤维纱的应变传感性能研究
    5.1 CNY/TPU应变传感器的制备及测试方法
        5.1.1 实验材料及设备
        5.1.2 CNY/TPU应变传感器的制备
        5.1.3 实验设计
        5.1.4 分析测试与表征
    5.2 结果与讨论
        5.2.1 CNY和应变传感器的结构
        5.2.2 CNY根数及TPU基体厚度对传感器性能的影响
        5.2.3 传感器对微应变的传感性能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PAN基碳纳米纤维纱织物的应变传感性能研究
    6.1 PAN基碳纳米纤维纱织物应变传感器的制备及测试方法
        6.1.1 实验材料及设备
        6.1.2 PAN基碳纳米纤维纱织物的制备
        6.1.3 织物传感器的制备
        6.1.4 实验方案设计
        6.1.5 分析测试与表征
    6.2 结果与讨论
        6.2.1 浆纱后纱线的结构与性能
        6.2.2 碳化后织物的结构与性能
        6.2.3 传感器的结构
        6.2.4 传感器的应变传感性能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申请专利及参与的科研项目等情况
附录(缩写表)
致谢

(5)石墨烯导电复合结构的制备及性能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1.2.1 机械剥离法
        1.2.2 化学氧化还原法
        1.2.3 电化学法
        1.2.4 化学气相沉积法
    1.3 石墨烯的分散
        1.3.1 石墨烯的分散机理
        1.3.2 石墨烯的物理分散
        1.3.3 石墨烯的化学改性
    1.4 石墨烯材料的组装
        1.4.1 石墨烯的自组装
        1.4.2 石墨烯在模板上的组装
    1.5 石墨烯导电复合材料
        1.5.1 填充型导电复合材料的导电机理
        1.5.2 石墨烯/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1.6 存在的问题
    1.7 研究目的与意义
    1.8 研究思路与特色
    1.9 研究内容
第2章 边缘改性石墨烯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材料
        2.2.2 石墨烯的机械剪裁
        2.2.3 石墨烯的边缘改性
        2.2.4 边缘改性石墨烯的尺寸分级
        2.2.5 仪器与表征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边缘改性石墨烯的制备原理
        2.3.2 机械剪裁对石墨烯的影响
        2.3.3 边缘改性石墨烯的表征
        2.3.4 尺寸对边缘改性石墨烯性能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石墨烯包覆玻璃纤维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材料
        3.2.2 石墨烯涂层前驱体的制备
        3.2.3 石墨烯包覆玻璃纤维的制备
        3.2.4 仪器与表征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石墨烯涂层的制备与表征
        3.3.2 石墨烯包覆玻璃纤维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石墨烯包覆空心玻璃微珠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材料
        4.2.2 空心玻璃微珠的预处理
        4.2.3 石墨烯包覆空心玻璃微珠的制备
        4.2.4 石墨烯包覆空心玻璃微珠/硅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
        4.2.5 仪器与表征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石墨烯包覆空心玻璃微珠的制备和表征
        4.3.2 石墨烯包覆空心玻璃微珠/硅橡胶复合材料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和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多微孔隙不锈钢板的制造及其在气浮止推轴承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烧结型多孔金属材料的制备研究现状
        1.2.1 多孔金属材料的分类
        1.2.2 烧结金属粉末多孔材料的研究进展
        1.2.3 烧结金属纤维多孔材料的研究进展
        1.2.4 烧结金属丝网多孔材料研究进展
    1.3 烧结金属多孔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进展
        1.3.1 烧结金属多孔材料的拉伸性能
        1.3.2 烧结金属多孔材料的压缩性能
        1.3.3 烧结金属多孔材料的冲击性能
    1.4 金属烧结多孔材料的应用研究现状
    1.5 气润滑轴承技术的研究现状
    1.6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第二章 多微孔隙不锈钢板的制备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的选择
    2.3 材料的制备工艺步骤
    2.4 坯体烧结工艺及烧结机理分析
    2.5 材料的性能测试及其方法
        2.5.1 孔隙率检测
        2.5.2 三维结构
        2.5.3 孔径分析
        2.5.4 力学性能测试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多微孔隙不锈钢板的结构表征研究
    3.1 引言
    3.2 不同制备工艺下烧结多层金属丝网多孔板的孔隙特征
        3.2.1 烧结多层金属丝网材料
        3.2.2 金属丝网和金属粉末复合多孔板
    3.3 材料的孔隙率
        3.3.1 轧制下压量与孔隙率的关系
        3.3.2 烧结温度与孔隙率的关系
    3.4 材料的孔径与孔径分布
        3.4.1 原材料丝径对孔径及孔径分布的影响
        3.4.2 烧结温度对孔径及孔径分布的影响
        3.4.3 烧结不锈钢丝网和粉末复合多孔板的孔隙尺寸及分布
    3.5 烧结多层不锈钢丝网多孔板的透过性能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多微孔隙不锈钢板的力学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烧结不锈钢丝网多孔板材的拉伸力学性能研究
        4.2.1 烧结不锈钢丝网多孔板的拉伸力学行为
        4.2.2 烧结温度对拉伸性能的影响
        4.2.3 原材料丝径对拉伸性能的影响
        4.2.4 孔隙率对拉伸性能的影响
        4.2.5 不锈钢丝网和不锈钢粉末复合的多孔板的单轴拉伸性能
    4.3 烧结不锈钢丝网多孔板材的拉伸力学理论分析
        4.3.1 等效弹性模量
        4.3.2 多孔材料的各向异性对性能影响
        4.3.3 材料的相对密度对性能影响
        4.4.4 烧结不锈钢丝网多孔板拉伸应力预测公式
    4.5 烧结不锈钢丝网多孔板的夏比冲击性能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多微孔隙不锈钢板的拉深成型工艺研究
    5.1 引言
    5.2 烧结不锈钢丝网多孔板材的胀形实验研究
        5.2.1 试验方案
        5.2.2 板料厚度对胀形的影响
        5.2.3 孔隙率对胀形的影响
    5.3 烧结不锈钢丝网多孔板的拉深成型实验
        5.3.1 板材孔隙率对拉深的影响
        5.3.2 板材厚度对拉深的影响
        5.3.3 不同毛坯直径对拉深曲线的影响
        5.3.4 烧结不锈钢丝网多孔板筒形拉深成型缺陷
    5.4 板材拉深理论分析
        5.4.1 拉深过程应力状态分析
        5.4.2 烧结不锈钢多孔板材拉深力的理论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多微孔隙不锈钢板在制造气浮止推轴承中的应用研究
    6.1 引言
    6.2 气体静压轴承节流形式简介
    6.3 多孔质气体静压轴承特性的试验研究
        6.3.1 实验装置
        6.3.2 多孔质气体静压轴承的制备
        6.3.3 多孔质气体静压轴承静态特性的研究
    6.4 实验结果和分析
        6.4.1 供气压力对多孔质气体静压轴承承载特性的影响
        6.4.2 节流器直径对多孔质气体静压轴承承载特性的影响
        6.4.3 节流器结构对多孔质气体静压轴承承载特性的影响
    6.5 与其他类型多孔质气体静压推力轴承的性能对比
    6.6 多孔质气体静压轴承的理论分析与数值仿真
        6.6.1 流体流动的控制方程
        6.6.2 多孔质气体静压轴承的数学模型
        6.6.3 多孔质气体静压轴承的Fluent模拟仿真
    6.7 多孔质气体静压轴承极限承载能力研究
        6.7.1 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6.7.2 测试结果及分析
    6.8 气润滑轴承对高速电主轴转动时的振动影响研究
        6.8.1 试验原理
        6.8.2 试验装置与实验方法
        6.8.3 试验结果
    6.9 本章小结
结论
    1 主要工作和结论
    2 本文创新性成果
    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7)中国筑路机械学术研究综述·2018(论文提纲范文)

索引
0引言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提供初稿)
1 土石方机械
    1.1 推土机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肖茹硕士生, 吉林大学赵克利教授提供初稿;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统稿)
        1.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 1 国外研究现状
        1.1.1. 2 中国研究现状
        1.1.2 研究的热点问题
        1.1.3 存在的问题
        1.1.4 研究发展趋势
    1.2 挖掘机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团队、华侨大学林添良副教授提供初稿;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统稿)
        1.2.1 挖掘机节能技术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刘昌盛博士、郝鹏博士, 华侨大学林添良副教授, 中南大学胡鹏博士生、林贵堃硕士生提供初稿)
        1.2.1. 1 传统挖掘机动力总成节能技术
        1.2.1. 2 新能源技术
        1.2.1. 3 混合动力技术
        1.2.2 挖掘机智能化与信息化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 中南大学胡鹏、周烜亦博士生、李志勇、范诗萌硕士生提供初稿)
        1.2.2. 1 挖掘机辅助作业技术
        1.2.2. 2 挖掘机故障诊断技术
        1.2.2. 3 挖掘机智能施工技术
        1.2.2. 4 挖掘机远程监控技术
        1.2.2. 5 问题与展望
        1.2.3 挖掘机轻量化与可靠性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王德军副总工艺师, 中南大学刘强博士生、万宇阳硕士生提供初稿)
        1.2.3. 1 挖掘机轻量化研究
        1.2.3. 2 挖掘机疲劳可靠性研究
        1.2.3. 3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1.2.4 挖掘机振动与噪声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 中南大学刘强博士生、万宇阳硕士生提供初稿)
        1.2.4. 1 挖掘机振动噪声分类与产生机理
        1.2.4. 2 挖掘机振动噪声信号识别现状和发展趋势
        1.2.4. 3 挖掘机减振降噪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1.2.4. 4 挖掘机振动噪声存在问题与展望
    1.3 装载机 (吉林大学秦四成教授, 博士生遇超、许堂虹提供初稿)
        1.3.1 装载机冷却系统散热技术研究
        1.3.1.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2 研究发展趋势
        1.3.2 鱼和熊掌兼得的HVT
        1.3.2. 1 技术原理及结构特点
        1.3.2. 2 技术优点
        1.3.2. 3 国外研究现状
        1.3.2. 4 中国研究现状
        1.3.2. 5 发展趋势
        1.3.2. 6 展望
    1.4 平地机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赵睿英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1.4.1 平地机销售情况与核心技术构架
        1.4.2 国外平地机研究现状
        1.4.2. 1 高效的动力传动技术
        1.4.2. 2 变功率节能技术
        1.4.2. 3 先进的工作装置电液控制技术
        1.4.2. 4 操作方式与操作环境的人性化
        1.4.2. 5 转盘回转驱动装置过载保护技术
        1.4.2. 6 控制系统与作业过程智能化
        1.4.2. 7 其他技术
        1.4.3 中国平地机研究现状
        1.4.4 存在问题
        1.4.5 展望
2压实机械
    2.1 静压压路机 (长安大学沈建军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2.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2 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2.2 轮胎压路机 (黑龙江工程学院王强副教授提供初稿)
        2.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2 热点研究方向
        2.2.3 存在的问题
        2.2.4 研究发展趋势
    2.3 圆周振动技术 (长安大学沈建军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2.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3.1. 1 双钢轮技术研究进展
        2.3.1. 2 单钢轮技术研究进展
        2.3.2 热点问题
        2.3.3 存在问题
        2.3.4 发展趋势
    2.4 垂直振动压路机 (合肥永安绿地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宋皓总工程师提供初稿)
        2.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4.2 存在的问题
        2.4.3 热点研究方向
        2.4.4 研究发展趋势
    2.5 振动压路机 (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杂志社万汉驰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2.5.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5.1. 1 国外振动压路机研究历史与现状
        2.5.1. 2 中国振动压路机研究历史与现状
        2.5.1. 3 特种振动压实技术与产品的发展
        2.5.2 热点研究方向
        2.5.2. 1 控制技术
        2.5.2. 2 人机工程与环保技术
        2.5.2. 3 特殊工作装置
        2.5.2. 4 振动力调节技术
        2.5.2. 4. 1 与振动频率相关的调节技术
        2.5.2. 4. 2 与振幅相关的调节技术
        2.5.2. 4. 3 与振动力方向相关的调节技术
        2.5.2. 5 激振机构优化设计
        2.5.2. 5. 1 无冲击激振器
        2.5.2. 5. 2 大偏心矩活动偏心块设计
        2.5.2. 5. 3 偏心块形状优化
        2.5.3 存在问题
        2.5.3. 1 关于名义振幅的概念
        2.5.3. 2 关于振动参数的设计与标注问题
        2.5.3. 3 振幅均匀性技术
        2.5.3. 4 起、停振特性优化技术
        2.5.4 研究发展方向
    2.6 冲击压路机 (长安大学沈建军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2.6.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6.2 研究热点
        2.6.3 主要问题
        2.6.4 发展趋势
    2.7 智能压实技术及设备 (西南交通大学徐光辉教授, 长安大学刘洪海教授、贾洁博士生, 国机重工 (洛阳) 建筑机械有限公司韩长太副总经理提供初稿;西南交通大学徐光辉教授统稿)
        2.7.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7.2 热点研究方向
        2.7.3 存在的问题
        2.7.4 研究发展趋势
3路面机械
    3.1 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 (长安大学谢立扬高级工程师、张晨光博士生、赵利军副教授提供初稿)
        3.1.1 国内外能耗研究现状
        3.1.1. 1 烘干筒
        3.1.1. 2 搅拌缸
        3.1.1. 3 沥青混合料生产工艺与管理
        3.1.2 国内外环保研究现状
        3.1.2. 1 环保的宏观管理
        3.1.2. 2 沥青烟
        3.1.2. 3 排放因子
        3.1.3 存在的问题
        3.1.4 未来研究趋势
    3.2 沥青混凝土摊铺机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周小浩硕士生提供初稿)
        3.2.1 沥青混凝土摊铺机近几年销售情况
        3.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3.2.2. 1 国外沥青混凝土摊铺机发展现状
        3.2.2. 2 中国沥青混凝土摊铺机的发展现状
        3.2.2. 3 国内外行驶驱动控制技术
        3.2.2. 4 国内外智能化技术
        3.2.2. 5 国内外自动找平技术
        3.2.2. 6 振捣系统的研究
        3.2.2. 7 国内外熨平板的研究
        3.2.2. 8 国内外其他技术的研究
        3.2.3 存在的问题
        3.2.4 研究的热点方向
        3.2.5 发展趋势与展望
    3.3 水泥混凝土搅拌设备 (长安大学赵利军副教授、冯忠绪教授、赵凯音博士生提供初稿;长安大学赵利军副教授统稿)
        3.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3.3.1. 1 搅拌机
        3.3.1. 2 振动搅拌技术
        3.3.1. 3 搅拌工艺
        3.3.1. 4 搅拌过程监控技术
        3.3.2 存在问题
        3.3.3 总结与展望
    3.4 水泥混凝土摊铺设备 (长安大学胡永彪教授提供初稿)
        3.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3.4.1. 1 作业机理
        3.4.1. 2 设计计算
        3.4.1. 3 控制系统
        3.4.1. 4 施工技术
        3.4.2 热点研究方向
        3.4.3 存在的问题
        3.4.4 研究发展趋势[466]
    3.5 稳定土厂拌设备 (长安大学赵利军副教授、李雅洁研究生提供初稿)
        3.5.1 国内外研究现状
        3.5.1. 1 连续式搅拌机与搅拌工艺
        3.5.1. 2 振动搅拌技术
        3.5.2 存在问题
        3.5.3 总结与展望
4桥梁机械
    4.1 架桥机 (石家庄铁道大学邢海军教授提供初稿)
        4.1.1 公路架桥机的分类及结构组成
        4.1.2 架桥机主要生产厂家及其典型产品
        4.1.2. 1 郑州大方桥梁机械有限公司
        4.1.2. 2 邯郸中铁桥梁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4.1.2. 3 郑州市华中建机有限公司
        4.1.2. 4 徐州徐工铁路装备有限公司
        4.1.3 大吨位公路架桥机
        4.1.3. 1 LGB1600型导梁式架桥机
        4.1.3. 2 TLJ1700步履式架桥机
        4.1.3. 3 架桥机的规范与标准
        4.1.4 发展趋势
        4.1.4. 1 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
        4.1.4. 2 智能安全监测系统的应用
        4.1.4. 3 故障诊断技术的应用
    4.2 移动模架造桥机 (长安大学吕彭民教授、陈一馨讲师, 山东恒堃机械有限公司秘嘉川工程师、王龙奉工程师提供初稿;长安大学吕彭民教授统稿)
        4.2.1 移动模架造桥机简介
        4.2.1. 1 移动模架造桥机的分类及特点
        4.2.1. 2 移动模架主要构造及其功能
        4.2.1. 3 移动模架系统的施工原理与工艺流程
        4.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4.2.2. 1 国外研究状况
        4.2.2. 2 国内研究状况
        4.2.3 中国移动模架造桥机系列创新及存在的问题
        4.2.3. 1 中国移动模架造桥机系列创新
        4.2.3. 2 中国移动模架存在的问题
        4.2.4 研究发展的趋势
5隧道机械
    5.1 喷锚机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谷立臣教授、孙昱博士生提供初稿)
        5.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5.1.1. 1 混凝土喷射机
        5.1.1. 2 锚杆钻机
        5.1.2 存在的问题
        5.1.3 热点及研究发展方向
    5.2 盾构机 (中南大学易念恩实验师, 长安大学叶飞教授, 中南大学王树英副教授、夏毅敏教授提供初稿)
        5.2.1 盾构机类型
        5.2.1. 1 国内外发展现状
        5.2.1. 2 存在的问题与研究热点
        5.2.1. 3 研究发展趋势
        5.2.2 盾构刀盘
        5.2.2.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5.2.2. 2 热点研究方向
        5.2.2. 3 存在的问题
        5.2.2. 4 研究发展趋势
        5.2.3 盾构刀具
        5.2.3.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5.2.3. 2 热点研究方向
        5.2.3. 3 存在的问题
        5.2.3. 4 研究发展趋势
        5.2.4 盾构出渣系统
        5.2.4. 1 螺旋输送机
        5.2.4. 2 泥浆输送管路
        5.2.5 盾构渣土改良系统
        5.2.5. 1 国内外发展现状
        5.2.5. 2 存在问题与研究热点
        5.2.5. 3 研究发展趋势
        5.2.6 壁后注浆系统
        5.2.6. 1 国内外发展现状
        5.2.6. 2 研究热点方向
        5.2.6. 3 存在的问题
        5.2.6. 4 研究发展趋势
        5.2.7 盾构检测系统
        5.2.7.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5.2.7. 2 热点研究方向
        5.2.7. 3 存在的问题
        5.2.7. 4 研究发展趋势
        5.2.8 盾构推进系统
        5.2.8.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5.2.8. 2 热点研究方向
        5.2.8. 3 存在的问题
        5.2.8. 4 研究发展趋势
        5.2.9 盾构驱动系统
        5.2.9.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5.2.9. 2 热点研究方向
        5.2.9. 3 存在的问题
        5.2.9. 4 研究发展趋势
6养护机械
    6.1 清扫设备 (长安大学宋永刚教授提供初稿)
        6.1.1 国外研究现状
        6.1.2 热点研究方向
        6.1.2. 1 单发动机清扫车
        6.1.2. 2 纯电动清扫车
        6.1.2. 3 改善人机界面向智能化过渡
        6.1.3 存在的问题
        6.1.3. 1 整车能源效率偏低
        6.1.3. 2 作业效率低
        6.1.3. 3 除尘效率低
        6.1.3. 4 静音水平低
        6.1.4 研究发展趋势
        6.1.4. 1 节能环保
        6.1.4. 2 提高作业性能及效率
        6.1.4. 3 提高自动化程度及路况适应性
    6.2 除冰融雪设备 (长安大学高子渝副教授、吉林大学赵克利教授提供初稿;长安大学高子渝副教授统稿)
        6.2.1 国内外除冰融雪设备研究现状
        6.2.1. 1 融雪剂撒布机
        6.2.1. 2 热力法除冰融雪机械
        6.2.1. 3 机械法除冰融雪机械
        6.2.1. 4 国外除冰融雪设备技术现状
        6.2.1. 5 中国除冰融雪设备技术现状
        6.2.2 中国除冰融雪机械存在的问题
        6.2.3 除冰融雪机械发展趋势
    6.3 检测设备 (长安大学叶敏教授、张军讲师提供初稿)
        6.3.1 路面表面性能检测设备
        6.3.1. 1 国外路面损坏检测系统
        6.3.1. 2 中国路面损坏检测系统
        6.3.2 路面内部品质的检测设备
        6.3.2. 1 新建路面质量评价设备
        6.3.2. 2 砼路面隐性病害检测设备
        6.3.2. 3 沥青路面隐性缺陷的检测设备
        6.3.3 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
    6.4 铣刨机 (长安大学胡永彪教授提供初稿)
        6.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6.4.1. 1 铣削转子动力学研究
        6.4.1. 2 铣削转子刀具排列优化及刀具可靠性研究
        6.4.1. 3 铣刨机整机参数匹配研究
        6.4.1. 4 铣刨机转子驱动系统研究
        6.4.1. 5 铣刨机行走驱动系统研究
        6.4.1. 6 铣刨机控制系统研究
        6.4.1. 7 铣刨机路面工程应用研究
        6.4.2 热点研究方向
        6.4.3 存在的问题
        6.4.4 研究发展趋势
        6.4.4. 1 整机技术
        6.4.4. 2 动力技术
        6.4.4. 3 传动技术
        6.4.4. 4 控制与信息技术
        6.4.4. 5 智能化技术
        6.4.4. 6 环保技术
        6.4.4. 7 人机工程技术
    6.5 再生设备 (长安大学顾海荣、马登成副教授提供初稿;顾海荣副教授统稿)
        6.5.1 厂拌热再生设备
        6.5.1.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6.5.1. 2 热点研究方向
        6.5.1. 3 存在的问题
        6.5.1. 4 研究发展趋势
        6.5.2 就地热再生设备
        6.5.2.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6.5.2. 2 热点研究方向
        6.5.2. 3 存在的问题
        6.5.2. 4 研究发展趋势
        6.5.3 冷再生设备
        6.5.3.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6.5.3. 2 热点研究方向
    6.6 封层车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杨光兴硕士生提供初稿)
        6.6.1 前言
        6.6.2 同步碎石封层技术与设备
        6.6.2. 1 同步碎石封层技术简介
        6.6.2. 2 国外研究现状
        6.6.2. 3 中国研究现状
        6.6.2. 4 研究方向
        6.6.2. 5 存在的问题
        6.6.3 稀浆封层技术与设备
        6.6.3. 1 稀浆封层技术简介
        6.6.3. 2 国外研究现状
        6.6.3. 3 中国发展现状
        6.6.3. 4 热点研究方向
        6.6.3. 5 存在的问题
        6.6.4 雾封层技术与设备
        6.6.4. 1 雾封层技术简介
        6.6.4. 2 国外发展现状
        6.6.4. 3 中国发展现状
        6.6.4. 4 热点研究方向
        6.6.4. 5 存在的问题
        6.6.5 研究发展趋势
    6.7 水泥路面修补设备 (长安大学叶敏教授、窦建明博士生提供初稿)
        6.7.1 技术简介
        6.7.1. 1 施工技术
        6.7.1. 2 施工机械
        6.7.1. 3 共振破碎机工作原理
        6.7.2 共振破碎机研究现状
        6.7.2. 1 国外研究发展现状
        6.7.2. 2 中国研究发展现状
        6.7.3 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
        6.7.3. 1 研究热点
        6.7.3. 2 发展趋势
7 结语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提供初稿)

(8)烟草钵苗吊篮式移栽机关键部件设计与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移栽机械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烟草钵苗物理力学特性的研究
    2.1 烟草钵苗几何物理特性研究
        2.1.1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2 烟苗几何物理特性测定结果与分析
    2.2 烟草钵苗茎秆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2.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2.2.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3 小结
3 吊篮式烟草钵苗移栽机关键部件改进设计与仿真分析
    3.1 烟草钵苗移栽农艺要求
        3.1.1 烟草钵苗育苗移栽方式
        3.1.2 烟草钵苗移栽农艺要求
    3.2 改进的吊篮式烟草钵苗移栽机结构原理
        3.2.1 结构及主要技术参数
        3.2.2 工作原理
    3.3 吊篮式烟草钵苗移栽机喂苗机构的改进设计
        3.3.1 喂苗机构的作业功能要求
        3.3.2 喂苗机构改进设计
        3.3.3 喂苗机构传动系统的设计
        3.3.4 喂苗机构零部件的改进设计
        3.3.5 喂苗机构预先角度的分析计算
    3.4 烟草钵苗移栽机成穴机构仿真分析
        3.4.1 成穴机构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3.4.2 成穴机构的运动学分析
        3.4.3 成穴机构的动力学分析
        3.4.4 基于ADAMS运动学及动力学仿真分析
    3.5 小结
4 烟草钵苗移栽机成穴机构性能试验及Ansys分析
    4.1 试验装置
        4.1.1 成穴机构试验装置结构
        4.1.2 成穴机构试验装置工作原理
        4.1.3 成穴阻力测试系统的设计
        4.1.4 试验条件与仪器设备
    4.2 试验方法
        4.2.1 试验因素及评价指标
        4.2.2 试验方案设计
        4.2.3 试验实施
        4.2.4 试验数据提取
    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4.3.1 成穴阻力试验结果与分析
        4.3.2 穴坑几何参数试验结果分析
    4.4 基于Ansys的成穴铲有限元分析
        4.4.1 成穴铲部件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4.4.2 网格划分及施加载荷
        4.4.3 计算结果后处理
    4.5 小结
5 移栽机关键部件的田间性能试验
    5.1 试验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仪器设备
        5.1.2 试验材料
        5.1.3 试验方法
        5.1.4 试验过程
    5.2 单因素试验结果与分析
        5.2.1 移栽机前进速度对烟苗直立度合格率和株距变异系数的影响
        5.2.2 烟草钵苗高度对烟苗直立度合格率和株距变异系数的影响
        5.2.3 成穴铲宽对烟苗直立度合格率和株距变异系数的影响
    5.3 多因素试验结果与分析
        5.3.1 试验结果
        5.3.2 回归分析
        5.3.3 试验因素对试验指标的影响分析
        5.3.4 参数优化
    5.4 小结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施工立井提升系统动态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Extended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选题背景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现状分析
    1.5 研究内容与目标
2 吊盘固定约束下提升吊桶横向振动研究
    2.1 引言
    2.2 基于假设模态法的横向振动模型
    2.3 基于固有振型的横向振动模型
    2.4 Adams动力学建模与仿真策略
    2.5 算例分析
    2.6 本章小结
3 吊盘悬吊导向下提升吊桶耦合振动研究
    3.1 引言
    3.2 吊盘水平自由工况下提升吊桶与吊盘横向耦合振动
    3.3 导向绳存在张力差下提升吊桶横向-扭转耦合振动
    3.4 算例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施工立井提升罐笼偏载振动研究
    4.1 引言
    4.2 罐笼偏载纵向-横向-扭转耦合振动连续体模型
    4.3 罐笼偏载纵向-横向-扭转耦合振动有限元模型
    4.4 本章小结
5 施工立井提升系统动态特性实验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平台的搭建与测试
    5.3 施工立井现场实验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气压组合孔式玉米精量排种器设计与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玉米精量播种技术
    1.3 玉米精量排种器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标及内容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种群扰动对排种器充种性能的影响研究
    2.1 种群内摩擦力分析
    2.2 种群扰动模拟仿真
    2.3 仿真结果讨论
    2.4 台架验证试验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气压组合孔式排种器工作原理及关键部件设计
    3.1 排种器整体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3.2 排种盘设计
    3.3 排种盘型孔数量、间距和腔室外形尺寸
    3.4 排种盘扰种、充种性能分析
    3.5 排种器腔室进气口设计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排种器工作过程气固两相流耦合仿真分析
    4.1 颗粒流体系统数值模拟概述
    4.2 玉米仿真颗粒物性参数标定
    4.3 排种器气固两相流耦合仿真
    4.4 仿真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气压组合孔式排种器的试验研究
    5.1 试验设备及仪器
    5.2 单因素试验
    5.3 压力和速度双因素试验
    5.4 清种机构试验研究
    5.5 气力式排种器对比试验
    5.6 田间试验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的创新点
    6.3 后续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对GF-40型滚筒附着系数测试仪的测试验证(论文参考文献)

  • [1]颗粒稳泡剂的制备及其在水性聚氨酯发泡涂层中的应用[D]. 唐烨. 扬州大学, 2021(08)
  • [2]毛精纺经纱浆纱技术研究[D]. 张媛媛. 西安工程大学, 2020
  • [3]石墨烯基功能复合材料的结构调控及其在电化学能源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 池凯.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4]静电纺PAN/石墨烯复合纳米纤维纱的制备及其应变传感性能[D]. 闫涛. 苏州大学, 2019(04)
  • [5]石墨烯导电复合结构的制备及性能调控[D]. 方明赫.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9(07)
  • [6]多微孔隙不锈钢板的制造及其在气浮止推轴承的应用研究[D]. 段留洋.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7]中国筑路机械学术研究综述·2018[J]. 马建,孙守增,芮海田,王磊,马勇,张伟伟,张维,刘辉,陈红燕,刘佼,董强柱. 中国公路学报, 2018(06)
  • [8]烟草钵苗吊篮式移栽机关键部件设计与试验[D]. 邵菲. 东北农业大学, 2016(03)
  • [9]施工立井提升系统动态特性研究[D]. 王进杰. 中国矿业大学, 2016(02)
  • [10]气压组合孔式玉米精量排种器设计与试验研究[D]. 史嵩. 中国农业大学, 2015(07)

标签:;  ;  ;  ;  ;  

GF-40滚轮附着系数测试仪测试验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