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绿色植物产业前景

21世纪绿色植物产业前景

一、二十一世纪的绿色植物产业展望(论文文献综述)

朱文强[1](2021)在《数据景象 ——基于MVRDV建筑事务所设计理念的转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罗聪[2](2021)在《存量背景下北京城市高架桥下附属空间景观设计研究 ——以新兴桥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城市逐步由增量发展向存量发展转变,道路交通也在以空前未有的速度进行更新。改革开放以来,新修建的高架桥以及城市立体交通设施大大地缓解交通拥堵的问题。与此同时,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极大地影响着城市景观风貌以及空间布局形态。随着高架桥的建设,城市公共空间大量占用,加剧了城市中游憩空间的短缺。虽然桥下附属空间在使用上面临空间尺度过大、质感粗糙、可达性弱、光线不足、噪声大等诸多限制,但也有着结构坚固、空间连贯、围合性强等空间潜力特征。由于高架桥逐渐取代了传统的道路空间和绿色空间,因此,研究高架桥下附属空间的再利用对缝合城市“疤痕”、提供更多的休闲空间、缓解热岛效应等都有深刻的意义。论文的写作目的是基于城市存量发展的背景以及笔者研究的专业角度下,探讨高架桥下附属空间改造以及景观设计的相关问题。全文主要依据理论文献的研究以及具体的实践设计方案,首先进行文献的查找阅读和优秀案例的归纳分析,总结和明确桥下附属空间的定义和具体范围,其次进行实地调研,归纳出这类空间中的特征、利用受限因素、利用潜力。再者,参照优秀的桥下附属空间的案例,从风景园林专业的角度下,提出桥下附属空间景观设计的具体策略。最后依据景观设计策略,完成北京市一处高架桥下附属空间的景观设计方案。通过一系列的研究与思考,其意义是引起城市管理者以及民众对桥下附属空间的注意,从而开始对其进行优化设计,为城市景观增光添彩。同时,也可以为之后的理论研究或实践活动提供一定的借鉴。

付玉琪[3](2021)在《生态批评视阈下的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日益加剧着人们的生存焦虑,各种现代科学的治理方案却未能立竿见影。因而生态批评与生态文化成为人类在精神领域探索疗救的重要路径。生态批评超越了国家、地区、种族的界限,在当今全球化态势愈加明确的时代背景下,生态批评的东西方对话趋势逐渐突显:秉持人类命运共同利益的价值取向,寻求跨文化的生态文明事业的共赢。现代中国儿童文学始终关注儿童生存的具体文化语境,并以文学的方式参与童年生态问题的救治。尽管中国生态批评理论成果已蔚为大观,但是运用生态批评方法论对整个现代中国儿童文学作出系统化梳理和研究的着作尚未出现。因而本论文将社会性的生态问题与个体精神疗救相结合,探寻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的生态审美意识的嬗变规律,概览生态童年的特征,进而试图建构中国式童年精神生态的诗学。生态整体主义赋予了“自然”与“人”同等的独立审美地位,它不再是抒情工具与征服对象,能够以其自身特有的美质吸引读者,并塑造他们独特的童年经历与生命体认。受到社会文化与儿童“野性”思维的双重规约,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的生态童年建构由“非自觉”走向“自觉”的过程中,童年精神也经历了由“家园意识”、“荒野意识”到“星球意识”的发展,并且逐渐带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导向,以及“生命写作”的文学内涵。!生态童年建构始终贴近童年生活现实,同时勾连起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人类历史与宇宙历史,从而将儿童生命的自我实现置于更加广阔的“自然”空间。在此基础上确立的中国式童年精神生态的诗学,或将能够积极推动中国童年研究、儿童文学的批评标准更新,以及社会生态文明事业。

王吉臣[4](2020)在《新中国行政区划调整与城市空间格局演变关系研究 ——以扬州为例(1949-)》文中研究说明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一个新的城市规划与治理时期的到来,作为谋划城市未来发展的基础性空间安排,行政区划与国家的各项建设紧密相关联,尤其是国家建立初期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以及工业化城镇化的关键阶段,往往会引发行政区划的深度重塑。行政区划作为一项影响城市发展的重要政策手段,对于城市的空间拓展、资源分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同时,城市空间演化过程中,同一管辖范围内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形成行政管辖调整的诉求。探究行政区划调整与城市空间演变的过程,有助于理解两者的内在关联与运行机制。扬州,拥有2500年历史,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建国后行政区划调整较为频繁的城市,具备案例的典型性。目前,针对扬州的规划历史研究多集中在古代阶段,尤其是其盛时期的建筑、园林、历史景观环境等,而随着京杭运河的停运,扬州城市地位的衰落,关于解放后扬州城市发展历程的研究偏少,且缺乏从宏观视角对城市整体空间结构时空演变相关研究。因此,本文拟从行政区划的角度,探究扬州建国后的城市发展历程,阐释城市空间演变的政策动力。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该部分主要交代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的目的与意义,交代了目前在行政区划与新中国规划历史有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并对本文以行政区划为脉络以及研究方法中的创新点,以新中国建立后的扬州城市空间为主体对象,解读各时期城市空间布局的特色与行政区划之间的相互关联性、相互作用规律研究的内容进行初步论述。第二部分为新中国建立后,与本文研究对象有关的地和县一级行政区划制度的演变历史。在本部分以时间轴为顺序,对地、县两个层级的行政区划制度的发展做了相关研究。对影响不同制度形成的时代背景、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进行了相关探讨。最后,将区划调整的路径与其产生影响做了对应性的分类讨论。第三部分为对扬州从拥有民主政权开始的行政区划建置的演变,做了相关研究,以时间轴为顺序,分别从地、县区两个层级进行了相关的史实研究还原与论述。借助Arcgis平台,采用从前、中、后多个时间节点互相推导的方法,对史志资料上对扬州行政区划记录不全的资料进行弥补,还原了不同代表时期的扬州行政区划的安排,并绘制了具有现代地理坐标信息的行政区划图纸。第四部分为对新中国建立后扬州不同历史时期的城市空间格局与行政区划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探讨。借助Arcgis的空间分析模块,研究了行政区划与城市用地空间拓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从城市基础设施、教育医疗、居住与商业服务用地布局几个方面阐释两者直接的互动影响。第五部分为结论与展望部分。总结了新中国建立之后的扬州城市空间与行政区划各自的发展规律,总结了行政区划的调整是城市空间拓张在行政区域划分上的重塑反映,而行政区划的调整也是适应、优化、引导、调节城市空间拓张的政策手段。同时,也对研究中的不足做出了反思,以期在未来的相关研究中能够加以改进。

薛秋霞[5](2019)在《初中生物学教材中环境教育内容分析与案例设计》文中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使得人类获得了极大的物质财富。同时也给人类的生存空间带来了许多环境问题。随着环境形势的日趋严重,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已变得刻不容缓。教育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基础教育则是对青少年进行环境教育的主要场所。生物学作为一门与大自然联系非常紧密的学科,在提高学生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环保素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根据系统论原理、认知心理学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人教版义务教育生物学教材和课程标准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教材分析法,对国内外环境教育和教材的研究现状行了分析,并界定了教材、教材分析的概念。对人教版义务教育生物学教材和《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内容进行分析,并与《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试行)》中的内容要求进行比较。从内容、目标、表述形式、栏目设置等方面对人教版初中生物学教材中的环境教育内容进行了统计分析,并总结出教材中环境教育内容具有内容分布均衡、表述形式直观生动、活动安排多样的特点。提出了初中生物课堂开展环境教育时可通过探究性学习、生物学实验、专题讨论和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的策略,设计了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爱护植被,绿化祖国、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五个教学案例,提出了开展环境教育的三点建议:增强教师环保素养;展开多种形式的环境教育;充分开发环境教育教学资源。旨在通过生物课程教学,为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段学生中有效开展环境教育,提高学生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环保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提供参考。

高琰[6](2019)在《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下的银川市乡土植物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生态园林城市”是我国提出的城市建设理念,旨在以生态学的思想指导城市规划建设,构建生态良好稳定、城市环境优美、社会文明和谐的人居环境。作为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中的关键,城市园林景观有着优化城市环境,表现城市文化内涵的重要作用,但近年来部分城市的园林景观出现流于形式、缺乏文化内涵、对引种植物过度依赖及生态功能较弱等问题,使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受到影响。乡土植物因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及优良的生态功能,在园林中的应用逐渐增多,有关乡土植物园林应用领域的研究也正成为热点。同时,由于生态园林城市对城市整体生态环境的高度重视,在其评估标准中对本地植物指数、综合物种指数等指标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也凸显了乡土植物在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以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下的乡土植物应用为主要研究内容,选取银川市作为研究地,通过运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法及AHP层次分析法等科学的研究方法,对银川市乡土植物的应用现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为乡土植物在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本研究选取了银川市中心城区内的6类绿地(包括公园绿地、广场绿地、居住区绿地、单位绿地、道路绿地及街头休闲绿地)进行了园林植物构成及应用现状的调查,共调查了150个样方,291种园林植物。其中乡土植物共72种,银占城市园林植总种数的24.74%,与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标准中提出的70%的本地植物指数指标存在较大差距。其次,通过常见园林植物应用频度分析,被调查的43种乡土植物中,高应用频度(F≥0.6)的植物共4种,占频度调查中乡土植物总数的9.30%,中等应用频度(0.3≤F<0.6)的11种,占比25.58%,低应用频度(0.08<F<0.3)的28种,占比65.12%,表明除个别乡土植物在实际的园林绿化中应用较为频繁,数量较多外,大部分乡土植物应用频度较低,数量较少。应通过筛选乡土植物种类,培育野生乡土观赏植物资源,加大应用推广力度,提升银川市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中乡土植物的应用比例。(2)根据乡土植物中各生活型植物占比分析,得出银川市乡土植物中乔木类植物最多,占比达40.27%,灌木及草本较少,占比分别为29.17%及27.78%,藤本植物最少,仅为2.78%;通过乡土植物及非乡土植物应用现状的对比分析,在各类绿地实际应用的乔木类植物中,乡土植物较多,平均占比为57.13%,较非乡土植物稍具优势,而在草本花卉类植物中,应用的乡土植物则较少,平均占比为32.14%,仅相当于非乡土植物的1/2。表明银川市乡土植物存在生活型构成及应用形式不平衡的问题,应大量增加乡土藤本植物种,适当增加乡土草本及灌木植物;在实际的园林应用中,应着重在草本花卉类植物中增加乡土植物的应用,使乡土植物的生活型构成及应用形式趋与平衡。(3)通过对207位市民进行的乡土植物认知度及园林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显示:42.51%的受访者对乡土植物概念较为模糊,74.88%受访者更偏爱引种植物构成的景观;34.30%的受访者对银川市园林绿化持不满意态度,其中36.62%及35.21%的受访者认为城市绿化现状存在绿化量较低及地域特色不够鲜明的问题。该结果表明银川市民对乡土植物认知度普遍较低;对乡土植物景观接受度较差;对城市园林现状不够满意,应加强乡土植物的宣传教育,提升市民对乡土植物景观的接受度,同时需要增加乡土植物在城市园林中的应用,提高园林绿化量及景观地域特色,提升城市园林品质。(4)本文通过建立银川市乡土植物园林应用评价体系,对银川市95种乡土植物(包括已应用的72种乡土植物及23种未应用野生乡土植物)进行了量化评价,并根据量化分值对参与评价乡土植物进行了分级,其中Ⅰ级代表具有优秀园林应用价值的植物,十分推荐将该类植物应用用于城市园林绿化中;Ⅱ级表示具有良好的园林应用价值的植物,由于文化内涵、生态功能略逊于Ⅰ级,较推荐将该类植物应用于城市园林绿化中;Ⅲ级表示具有一定园林应用价值的植物,由于生境不够广泛度,应用形式较少等原因,不推荐将该类植物广泛应用于城市园林,可根据实际情况少量应用于城市园林绿化中;Ⅳ级表示不具备较好园林应用价值的植物,由于开发研究不够成熟,观赏期较短等原因不推荐盲目应用该类植物在城市园林绿化中。本次评价的结果为:被评价的乡土植物中,Ⅰ级植物共19种,占比20.00%,包括国槐及合欢等植物;Ⅱ级最多达42种,占比40.48%,包括玫瑰、银白杨及卫矛等植物;Ⅲ级22种,占比23.16%,包括牛膝、羊矛及蜀葵等植物;Ⅳ级最少,为12种,占比为12.63%,包括齿叶蓍等。该研究为银川市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提供了有关乡土植物应用筛选的科学依据。

陈欢[7](2020)在《“城市针灸”视域下居住区微气候优化的绿地设计研究》文中认为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城市化显着改变着我国城市下垫面的状况,城市生态问题与城市用地矛盾日渐突出,人居气候环境的舒适性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但目前人类还未能对宏观气候环境进行把控,故此,局部微气候的可改善性和可调节性成为了城市气候环境研究的突破点。绿地作为城市结构中主要的自然生产力,其自身的遮荫降温、蒸腾散热、优化风环境功能是缓解恶性微气候问题最具成本效益的策略。基于此,本文依托“城市针灸理论”,将绿地设计作为重要“针灸点”,思考与探索绿地改善城市居住区微气候环境的可能机制,为未来的宜居家园环境设计提供一定参考。本文以徐州市某片区居住区绿地规划为例,通过分析居住区建筑三维尺度与居住区绿地设计特点,筛选普遍型居住区建筑和绿地模型。应用科研级全自动HOBO气象站采集研究区气象数据,用于数字模拟模型的初始输入值,并对模型精度进行验证。使用三维微气候仿真软件ENVI-met建立模型,模拟分析不同绿地配置和不同绿地量对微气候环境的影响,并通过定量和定性相结合方法,比较和评价各方案影响微气候的变量值,包括温度、湿度、风环境、平均辐射温度和地表温度间的变化规律等,得出最佳绿地设计方案。在此基础上,根据“城市针灸”的设计手法,小尺度介入,模拟分析所提出的最佳绿地设计更新方案对周边环境的改善效果。本文主要工作及研究结论如下:(1)在相同绿地率情况下,针对不同绿地配置模式建立7种模型,主要对比分析草地、灌木、乔木、草灌、草乔、灌乔、草灌乔间微气候变量值的差异。降温增湿排序为:草灌乔>灌乔>草乔>乔木>草灌>灌木>草地;降低风速排序为:草灌乔>乔木>灌乔>草乔>草灌>灌木>草地。(2)以相同绿地配置模式,对比随绿地率增加,不同方案微气候变量值的差异。绿地率临界值处于30%-35%之间时,降温增湿效益趋于平缓,临近值处于25%-30%之间时,风速趋于平缓。局部绿地率不应低于25%,应设置为30%-35%。且绿地率<40%时,绿地内部结构的影响作用极为重要。(3)采用“城市针灸”的设计手法,在片区中心关键点设置模拟实验,得出最佳的绿地设计方案,在此基础上,探索以绿地设计为变量,能够实现最大景观效益改善效果的最小干预方案。结果显示,本文所构建的绿地模型对周边和中心区域温度、湿度、风速值、平均辐射温度、地表温度发生积极影响,可以很好的改善周边微气候环境。本论文有图64幅,表23个,参考文献232篇。

郭滢[8](2018)在《健康城市环境设计绿地再分配中的数据分析与应用》文中提出健康城市环境设计是中国城市设计未来的发展方向,其主旨为构建符合健康标准、生态环保且满足公众生活需求的健康城市环境。发展之初是基于欧洲工业革命对公众健康造成危害的现状,且为防治传染性疾病的传播而提出的“Utopia”城市规划思想。此后,世界卫生组织(WHO)确定健康城市为今后全球城市发展目标。1985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Leonard J.Duhl和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Trevor Hancock教授提出健康城市概念雏形以及11项建设标准。1986年,WHO开展欧洲健康城市计划,确认了健康城市的具体概念与建设标准。其在所公布的众多建设标准中强调,健康城市应着重考虑其“居民”需求以及资源的公平分配,应将城市规划中土地资源利用合理作为构建健康城市环境的基础,并构建可以培育健康行为生成的空间环境。因而,欧洲国家最初在建设健康城市时,设立物理环境指标与心理环境指标两个层面以满足公众需求,尤其将老龄人需求作为健康城市的核心指标设定。与欧洲健康城市的发展历程不同,中国的健康城市建设是与卫生城市建设并行发展。早期侧重公共疾病卫生的防护,后由于环境污染问题影响居民健康,则偏重对于生活环境质量、卫生条件的提高。目前,中国的健康环境建设由于缺少客观量化方法,未能建立满足城市建设需求与环境资源配置模型,也未对城市问题产生的潜在影响因素进行有效分析,且未能量化基地建设需求,致使环境设计过于注重形式美学的表达,忽视了对影响因素的研究以及对负面因素的有效控制,造成资源浪费,最终导致建设理念与实践分离现状。论文提出将数据分析方法融入环境设计,客观量化分析城市现有环境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并基于不同模型构建原理,提出修正方案,以促进健康城市环境的构建。论文旨在不改变城市现有土地使用现状,基于数据分析方法,对城市环境资源进行宏观调控微观改善。论文通过对健康城市、健康环境及WHO公布的各类指标、建设指南等文献的梳理,明确健康城市的构建基于物理指标与心理指标两方面。物理指标以环境质量为体现;心理指标以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体现。论文基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GIS Lab所提供的技术支持,以达成健康城市物理环境指标及心理环境指标为目的,选择对城市范围绿地空间进行重新分配,以检测空气质量作为测量城市健康的物理指标案例;对居住区范围绿地空间的重新分配,以检测公众需求偏好作为健康城市的心理指标案例。利用不同数据分析方法,辅助设计者对不同尺度的绿地空间资源合理再分配,改善由主观环境设计导致的绿地资源配置不平衡所引发的城市问题,从而证明有效的城市环境资源分配是促进城市健康以及城市居民健康行为培育的最优化方法。实验一基于土地利用回归模型(Land Use Regression)数据分析方法,通过对城市大尺度绿地资源的重新配置,针对性的缓解健康城市物理环境中由交通主要污染物NO2引发的空气污染问题。论文利用E-cognition软件对天津市23个空气检测站点方圆4×4公里范围内,空间分辨率为0.1m的地理信息图像中的土地性质进行分类,通过导入所收集的天津市23个空气检测站点2015年全年NO2污染物浓度值,利用LUR模型确定不同土地覆盖类型与交通污染主要污染物NO2的关联度。研究发现,植被在减少空气污染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系数r=-0.5,p<0.01),而交通主次干道路对增加空气污染有显着影响(r=0.60,p<0.01)。实验通过LUR模型解释了在测量NO2浓度中84%的总方差。利用相应的LUR模型系数(Coefficient)确定土地覆盖改造策略,计算了土地覆盖类型对NO2浓度的影响,替换对空气污染物产生吸附作用的土地类型并进行绿植覆盖,量化可以减少的与交通有关的空气污染NO2浓度。论文通过对美国、韩国等地的实地调研,证明实验中所提技术在实际中可以完成。实验二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以中国深圳、北京、香港、澳门、美国、韩国等地的实地建设现状调研结果为研究依据,基于偏好模型,通过对小尺度绿地空间资源的重新配置,构建符合老年人需求的偏好模型与环境空间模型,针对性的解决健康城市中由于不满足老年人需求偏好而导致的绿地公共空间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论文对全国12省市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共收集1435份样本。通过SPSS统计分析结果可知,98.4%的老年人需求绿地活动空间,68%的老年人积极参与绿地空间活动。通过类间距离远近分析,确定老年人对活动项目具有明确偏好,如散步、聊天等,发现空间的集聚性影响老年人的空间使用率。依据分析结果,建立老年人个体特征、行为习惯需求与环境空间使用理论关系模型。依据活动偏好对应的绿地空间统计结果,建立老年人环境空间偏好模型和实际环境空间供给最优化模型,从而进一步合理划分城市绿地空间。论文的两个实验结果显示,有针对性的替换土地类型、修正城市绿地空间配置、合理划分绿地空间、构建绿地形态,可以有效降低城市空气污染浓度。通过提升城市绿地功用及绿地空间的聚集效用,促进居民健康行为的产生。研究结果表明,数据分析方法可以有效的运用于健康城市环境的构建之中,通过平衡公众需求与土地利用的结构比重,满足健康城市环境中关于物理健康环境以及心理健康环境的建设需求。作为科学的环境设计方法,可以为城市建设者、决策者提供客观建设依据,促进城市健康环境的构建。

刘珣[9](2018)在《俄罗斯东部地区开发的历史演变与现实选择研究》文中指出俄罗斯一直非常注重对东部地区的开发,经历了俄国、苏联及俄罗斯三个不同的开发时期。本文从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以及人口学等多学科交叉的视角研究不同时期俄罗斯东部地区开发的动因,分析不同时期俄罗斯东部地区的开发政策与措施,总结不同时期俄罗斯东部地区开发的成就与教训。在此基础上,探寻俄罗斯东部地区开发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对俄罗斯东部地区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合理预测,目的是进一步推进中俄两国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深化,探寻中俄合作新的突破点,夯实中俄区域合作的基础条件。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对俄罗斯东部地区的开发史做了系统的划分,即按照俄罗斯历史的三个阶段,把东部地区的开发史提炼为初步基础性开发、计划拓展性开发和战略选择性开发三个开发时期。尽管俄罗斯东部地区开发的三个时期不同,但开发过程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十分明显。相同点在于:不同时期东部地区开发的主体都是政府;不同时期的政府都是为了巩固国家政治统治,发展国家经济,提升国际竞争力而开发东部地区;鼓励移民、发展农业、促进工业发展及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成为政府的主要开发政策;不可否认由政府主导的开发促进了东部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但也加剧了这一地区国民经济发展中各部门发展的不平衡。而不同之处主要为开发诉求不同;开发政策不同;开发方式不同;开发重点不同。当前,俄罗斯对东部地区开发的重视程度达到了历史高点,东部地区的开发不仅仅是俄罗斯经济发展的诉求,也是其地缘政治和国家战略重点转移的重要体现,因此通过分析不同时期俄罗斯东部地区的开发政策与措施,总结不同时期俄罗斯东部地区开发的成就与教训,进而把握俄罗斯东部地区开发的规律和特点,为创新中俄区域合作方式和领域提供依据。

李梦超[10](2018)在《基于都市农业理论的城市中心老旧住区改造更新策略研究》文中指出理性、健康和可持续性是未来城镇化发展的目标,但要实现这一目标,就不能忽视城市中心城区大量老旧住区所存在的问题。这些老旧住区多于上世纪80至90年代建成,至今已经使用了20至30年。期间社会迅速发展,住区原有的部分设施、场地、绿化随着日常使用或疏于维护已经老化荒废。因此中心城区老旧住区的更新改造势在必行。同时能源枯竭问题、环境恶化问题、粮食短缺问题、交往衰落问题都是未来城镇化发展的挑战与阻碍,都市农业的发展为解决上述城市问题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向。都市农业将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融为一体,并通过其自身塑造形成的生态系统,增加城市生物多样性、保障城市粮食安全、缓解城市垃圾问题、进一步扩大绿色空间。基于都市农业理论进行改造更新后的城市中心城区老旧住区,由于社区景观环境丰富度与多样性的提升,为居民提供了多种类的休闲娱乐空间,丰富了居民日常活动,使得更多人能够参与到活动中来,也在社区内部形成了良好的教育氛围,从而全方面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品质,最大程度上促进了社区公共健康,激发了社区公共活力[1]。因此,通过都市农业这种方式进行老旧住区的改造更新,一方面可以改变老旧住区现有破败的环境面貌,另一方面规范了当代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模式,提升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本文首先对文献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整理,探索和阐明了老旧住区更新和都市农业发展等相关研究理论与实践(第一、二章)。在奠定了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基于都市农业理论的城市中心老旧住区改造更新进行分析:以老旧住区的现状不足和缺点作为研究的必要性,以生活在老旧住区居民的调查问卷分析作为研究的可行性,以城乡规划理论、农业发展理论、体验经济理论和社会交往理论作为老旧住区更新和都市农业理论融合的理论支撑(第三章)。从空间设计、生态技术和运营参与三个方面提出基于都市农业理论的城市中心老旧住区改造更新策略,构建了一个由老旧住区改造而形成的生态系统(第四章)。最后以天津市河西区育贤里小区作为具体案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用经济价值直观地量化展示住区改造后的生态状况并进行总结和展望(第五、六章)。希望通过这项研究,提出基于都市农业理论的城市老旧住区改造更新策略,为提升老旧住区的环境品质和生态质量、解决绿地比较单一的困境、保障城市粮食安全提供相关的参考方案,以实现老旧住区的振兴与可持续发展,并且拓宽都市农业融入城市其他用地和空间的思路。更好地实现城乡一体化与环境可持续之间的协调发展,引导都市农业向着新的方向发展。

二、二十一世纪的绿色植物产业展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二十一世纪的绿色植物产业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2)存量背景下北京城市高架桥下附属空间景观设计研究 ——以新兴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发展模式转型
        1.1.2 城市中高架桥下附属空间现状
        1.1.3 高架桥下附属空间再利用对存量发展的必要性
        1.1.4 提出问题
    1.2 存量背景相关理论概述
        1.2.1 概念解析
        1.2.2 存量背景下高架桥下附属空间设计的理论依据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3.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5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技术路线
2 城市高架桥下附属空间理论概述
    2.1 概念解析
        2.1.1 城市高架桥的概念及分类
        2.1.2 城市高架桥下附属空间概念及研究范围界定
    2.2 高架桥下附属空间的组成要素
    2.3 高架桥下附属空间的分类
        2.3.1 按附属空间的形态
        2.3.2 按附属空间的功能
    2.4 高架桥下附属空间基本特征
        2.4.1 形式上的连续性
        2.4.2 权属上的公共性
        2.4.3 系统的网络性
        2.4.4 边界的模糊性
    2.5 国内外高架桥下附属空间优秀案例
        2.5.1 商业类
        2.5.2 休闲娱乐类
        2.5.3 景观绿化类
        2.5.4 交通类
        2.5.5 市政类
    2.6 本章小结
3 北京高架桥下附属空间利用现状及潜力分析
    3.1 北京高架桥下附属空间利用现状综述
    3.2 北京高架桥下附属空间的发展及特征
        3.2.1 城市空间结构及快速交通结构特征
        3.2.2 北京高架桥的发展及规划分布
        3.2.3 北京高架桥下附属空间规模及分布
    3.3 北京高架桥下附属空间的利用现状
        3.3.1 空间利用现状
        3.3.2 空间景观现状
        3.3.3 使用者行为现状
        3.3.4 监督管理现状
    3.4 北京高架桥下附属空间问题分析
        3.4.1 缺乏统筹规划
        3.4.2 空间消极利用
        3.4.3 人性关怀缺失
        3.4.4 权属管理模糊
    3.5 北京高架桥下附属空间利用限制因素
        3.5.1 空间尺度和表面质感
        3.5.2 安全性和可达性
        3.5.3 环境适宜性
    3.6 北京高架桥下附属空间利用潜力
        3.6.1 空间围合
        3.6.2 结构坚固
        3.6.3 空间联通
    3.7 本章小结
4 存量背景下高架桥下附属空间再利用策略研究
    4.1 存量背景下高架桥下附属空间利用原则
        4.1.1 交通功能优先原则
        4.1.2 人车共存原则
        4.1.3 综合利用原则
        4.1.4 人性化设计原则
        4.1.5 地域性原则
        4.1.6 生态性原则
    4.2 宏观策略
        4.2.1 系统性设计
        4.2.2 合理功能填充
        4.2.3 交通及可达性
        4.2.4 雨洪管理
    4.3 微观策略
        4.3.1 空间的重塑
        4.3.2 景观元素的设计
        4.3.3 植物选择与配置
        4.3.4 光环境的设计
        4.3.5 空间意象的表达
    4.4 本章小结
5 北京市新兴桥下附属空间景观设计方案
    5.1 设计基址
        5.1.1 基址概况
        5.1.2 基址特征
    5.2 项目分析
        5.2.1 背景分析
        5.2.2 场地文化背景
        5.2.3 新兴桥下环境分析
        5.2.4 利用现状
    5.3 新兴桥下附属空间使用者行为调研与解析
        5.3.1 调查目的及方法
        5.3.2 调查过程
        5.3.3 调查结果分析
        5.3.4 调查结论
    5.4 宏观——总体设计
        5.4.1 景观结构规划
        5.4.2 景观分区规划
        5.4.3 功能分区规划
        5.4.4 道路系统规划
        5.4.5 动态景观序列设计
    5.5 微观——详细设计
        5.5.1 重要节点的景观设计
        5.5.2 植物配置专项设计
        5.5.3 小品设施专项设计
        5.5.4 标识专项设计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讨论
    6.2 总结
    6.3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3)生态批评视阈下的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全球性生态危机的研究背景
    二、生态批评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三、国内外儿童文学的生态批评研究现状综述
    四、论文基本思路及创新点
第一章 生态批评视阈下现代中国儿童文学宏观考察
    第一节 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生态审美意识的嬗变
    第二节 生态童年的特征
第二章 生态童年的家园意识
    第一节 怀旧故乡的美好人性
    第二节 重构城市童年的生存图景
第三章 生态童年的荒野精神
    第一节 吁求生态道德
    第二节 高扬动物生命权利
    第三节 塑造荒野精神气质
第四章 生态童年与星球意识
    第一节 全球化视野下的“星球意识”
    第二节 宏阔的星球生命视角
    第三节 重建未来星球秩序
第五章 现代童年诗学的可能性建构
    第一节 童年叙事与“精神生态”问题
    第二节 现代童年诗学特征的可能构想
    第三节 生态美育的可能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新中国行政区划调整与城市空间格局演变关系研究 ——以扬州为例(1949-)(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拟解决的问题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现状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6 研究技术路线
    1.7 研究对象
2 建国后的行政区划演变及与城市规划的发展关系
    2.1 地级行政区划建制的演变格局
    2.2 县级行政区划建置的演变格局
    2.3 行政区划与城市规划的作用关系
    2.4 本章小结
3 建国后扬州的行政区划建置演变研究
    3.1 专区与地区时期的建置演变研究
    3.2 地级市时期的建置演变研究
    3.3 本章小结
4 行政区划演变对城市格局的演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4.1 城市化与中心城区建设用地拓展格局的演变
    4.2 基础设施与行政区划演变的相互关系
    4.3 生态环境与景观绿地格局的演变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5)初中生物学教材中环境教育内容分析与案例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1 选题缘由
    1.2 文献综述
        1.2.1 环境教育
        1.2.2 对教材的研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凸显生物学科的环境教育价值
        1.3.2 提高学生的环保素养
        1.3.3 彰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1.4 研究对象与方法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方法
2.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教材
        2.1.2 教材分析
        2.1.3 环境教育
    2.2 生物教材分析的理论基础
        2.2.1 系统论原理
        2.2.2 认知心理学
        2.2.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2.4 生物学教材编制理念依据
3.环境教育视野下人教版初中生物学教材分析
    3.1 《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中环境教育内容分析
    3.2 人教版初中生物学教材中环境教育内容分析
        3.2.1 环境教育目标分析
        3.2.2 环境教育内容结构分析
        3.2.3 环境教育内容表述形式分析
        3.2.4 环境教育内容栏目设置分析
    3.3 初中生物教材环境教育内容特点
        3.3.1 环境教育内容分布均衡
        3.3.2 表述形式直观生动
        3.3.3 活动安排多样化
4.初中生物课堂开展环境教育的策略及案例设计
    4.1 初中生物课堂开展环境教育的策略
        4.1.1 通过探究性学习开展环境教育
        4.1.2 通过专题讨论的方式开展环境教育
        4.1.3 利用生物学实验开展环境教育
        4.1.4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开展环境教育
    4.2 初中生物课堂开展环境教育案例设计
        4.2.1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开展环境教育的教学设计
        4.2.2 《爱护植被,绿化祖国》开展环境教育的教学设计
        4.2.3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开展环境教育的教学设计
        4.2.4 翻转课堂模式下的《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开展环境教育的教学设计
        4.2.5 翻转课堂模式下的《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开展环境教育的教学设计
    4.3 生物教学中开展环境教育的建议
        4.3.1 提高教师自身环保意识和素养
        4.3.2 环境教育要注重形式的多样化
        4.3.3 充分开发环境教育教学资源
5.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不足与展望
        5.2.1 不足
        5.2.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6)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下的银川市乡土植物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乡土植物应用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生态园林城市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范围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技术路线
第2章 乡土植物与生态园林城市建设
    2.1 乡土植物概述
        2.1.1 乡土植物概念界定
        2.1.2 乡土植物特性
    2.2 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概述
        2.2.1 生态园林城市相关概念辨析
        2.2.2 生态园林城市,生态城市,园林城市的关系
    2.3 乡土植物应用在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2.3.1 稳定城市生态系统
        2.3.2 促进城市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2.3.3 提升城市景观文化内涵
        2.3.4 突出城市地域特色
第3章 研究地概况
    3.1 基本概况
        3.1.1 地理概况
        3.1.2 人文概况
        3.1.3 野生动植物资源
    3.2 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概况
        3.2.1 建设背景及基础
        3.2.2 创建现状及成果
        3.2.3 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4章 银川市乡土植物构成及应用现状分析
    4.1 乡土植物构成分析
        4.1.1 乡土植物数量对比分析
        4.1.2 乡土植物科属对比分析
        4.1.3 乡土植物生活型对比分析
    4.2 乡土植物应用现状分析
        4.2.1 乡土植物应用频度对比分析
        4.2.2 乡土植物城市园林应用率对比分析
        4.2.3 乡土植物城市园林应用形式对比分析
        4.2.4 乡土植物观赏期对比分析
    4.3 银川市市民乡土植物认知度调查分析
        4.3.1 样本分析
        4.3.2 问卷信度分析
        4.3.3 调查结果与分析
    4.4 存在的问题
        4.4.1 银川市整体绿化问题
        4.4.2 乡土植物应用存在的问题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银川市乡土植物园林应用评价及策略
    5.1 银川市乡土植物园林应用评价
        5.1.1 乡土植物园林应用评价的目的及意义
        5.1.2 银川市乡土植物园林应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1.3 银川市乡土植物园林应用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5.1.4 乡土植物园林应用评价分级模型
        5.1.5 可供评价的乡土植物目录
        5.1.6 银川市乡土植物园林应用评价及乡土植物推荐
    5.2 银川市乡土植物应用策略
        5.2.1 增加乡土植物,提高城市园林植物多样性
        5.2.2 推广乡土植物作基调、骨干树种
        5.2.3 应用乡土植物提高园林生态功能
        5.2.4 遵循科学的搭配方式增加乡土植物的应用
        5.2.5 提高乡土植物园林繁育水平
        5.2.6 加强对野生观赏乡土植物的开发研究
        5.2.7 加大有关乡土植物科普宣教的力度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附录

(7)“城市针灸”视域下居住区微气候优化的绿地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相关概念界定
    1.3 选题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 研究的创新点
    1.6 技术路线
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1 城市针灸理论研究
    2.2 城市微气候理论研究
    2.3 绿地的生态效应
    2.4 绿地布局对微气候的影响
    2.5 绿地量化指标体系
3 居住区微气候模拟软件
    3.1 模拟软件介绍
    3.2 模型准确性评估
4 徐州居住区调研分析
    4.1 研究区概况
    4.2 模型提取
    4.3 模型建立
5 居住区不同绿地布局下的微气候模拟研究
    5.1 不同绿地配置对微气候的影响
    5.2 不同绿地量对微气候的影响
    5.3 预案情景模拟对比
    5.4 基于微气候环境改善的居住区绿地设计方案
    5.5 居住区绿地优化策略
6 展望和思考
    6.1 展望
    6.2 思考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8)健康城市环境设计绿地再分配中的数据分析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建设现状与传统环境设计
        1.1.2 城市化带来的问题
        1.1.3 城市的健康构建与数据分析技术的发展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1.2.1 健康城市的构建需求与数据分析方法
        1.2.2 环境设计的健康需求与数据分析方法
    1.3 研究概念的界定与区分
        1.3.1 健康城市与健康城市环境设计
        1.3.2 城市绿地及相关概念的区分
        1.3.3 数据分析与环境设计方法的更新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
        1.5.1 理论与量化分析
        1.5.2 技术手段
        1.5.3 研究方法综述
    1.6 论文的创新点
    1.7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研究框架
        1.7.1 研究内容
        1.7.2 研究案例选取——基于健康城市建设指标的两个实验案例
        1.7.3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第2章 健康城市环境与数据分析的理论研究现状
    2.1 健康城市与健康环境的研究现状
        2.1.1 健康城市的概念界定
        2.1.2 健康环境的概念界定
        2.1.3 健康城市与健康环境的研究方向
        2.1.4 健康城市起源发展与指标设立的历史沿革
    2.2 城市绿地的研究现状
        2.2.1 城市绿地的概念界定
        2.2.2 城市绿地系统的概念界定
        2.2.3 健康城市中的绿地系统研究
    2.3 数据技术发展在设计领域的运用研究现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健康城市环境绿地再分配中的数据统计
    3.1 实验选取:健康城市的基础指标(物理指标)——空气质量
    3.2 案例背景研究—健康城市环境中的空气污染问题
        3.2.1 健康城市环境空气污染物研究现状
        3.2.2 健康城市环境空气污染负面影响
        3.2.3 健康城市环境空气污染现状与政策
        3.2.4 健康城市环境空气污染的防治实验研究
    3.3 城市绿地系统中的土地利用类型分类
        3.3.1 基地现状调研
        3.3.2 基地图像采样
        3.3.3 健康城市环境空气污染数据搜集
        3.3.4 城市环境中16 种土地利用类型分类
    3.4 图像分割与城市绿地系统数据转化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健康城市环境绿地再分配中的数据分析——LUR模型应用与空气污染物NO_2的实验
    4.1 土地利用回归模型(Land Use Regression)的建立条件
    4.2 不同类型土地分类覆盖讨论以及土地可修复面积
    4.3 基于数据分析结果的城市环境设计绿地分配方案
        4.3.1 土地分割图像数据提取
        4.3.2 图像数据分析与模型建立
        4.3.3 设计实施
        4.3.4 绿植覆盖方案优化选择
    4.4 修正的9 种土地类型修复已建成参考案例
        4.4.1 居住区-工厂
        4.4.2 城市主次干道-小径-城市高架桥
        4.4.3 城市公共空间-草地-裸露土壤
    4.5 构建物理健康环境的环境设计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健康城市环境绿地再分配中的空间划分——偏好模型应用与公共空间绿地配置实验
    5.1 实验选取:健康城市的建设核心(心理指标)——公众行为需求
    5.2 案例背景研究——健康城市环境中的公众需求
    5.3 案例建设现状实地比较调查——城市绿地空间设计调查
        5.3.1 中国城市绿地空间使用现状调研
        5.3.2 美日韩绿地空间使用现状调研
    5.4 实验样本研究现状
    5.5 城市绿地空间使用行为方式研究
    5.6 绿地空间活动需求调查与分析
        5.6.1 样本基本信息分析
        5.6.2 样本个体状态与行为偏好调查分析
        5.6.3 样本结果统计
    5.7 健康城市绿地空间规划与个体特征、行为需求偏好
        5.7.1 个体特征、生活需求与行为选择的关系
        5.7.2 个体特征中的家庭角色影响
        5.7.3 个体特征、生活需求、行为选择与环境构成理论模型
    5.8 个体偏好模型与绿地再分配中的空间划分
    5.9 构建心理健康环境的环境设计
    5.10 本章小结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不足
    6.1 健康城市环境设计绿地再分配中数据分析与应用的研究结论
    6.2 论文的展望
    6.3 论文的不足及改进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参与说明
致谢

(9)俄罗斯东部地区开发的历史演变与现实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基本理论
    第一节 地缘政治学的基本理论
    第二节 地缘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第三节 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俄国对东部地区的初步基础性开发
    第一节 俄国占领及开发东部地区的动因
    第二节 俄国对东部地区的移民开发
    第三节 俄国对东部地区的农业及工业开发
    第四节 俄国在东部地区修筑西伯利亚大铁路
    第五节 对俄国开发东部地区的历史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苏联对东部地区的计划拓展性开发
    第一节 苏联开发东部地区的动因
    第二节 苏联对东部地区的工业开发
    第三节 苏联对东部地区的农业开发
    第四节 苏联对东部地区的移民和交通基础设施开发
    第五节 对苏联开发东部地区的历史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俄罗斯对东部地区的战略选择性开发
    第一节 俄罗斯开发东部地区的动因
    第二节 俄罗斯东部地区发展战略规划分析
    第三节 俄罗斯东部地区开发领导与协调专门机构分析
    第四节 俄罗斯东部大开发战略规划的实施
    第五节 对俄罗斯东部大开发的历史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俄罗斯东部地区开发中的国际合作
    第一节 俄罗斯东部地区开展国际合作的动因
    第二节 中俄区域经济合作的历程
    第三节 中俄区域经济合作的新进展
    第四节 中俄区域经济合作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第五节 俄罗斯东部地区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合作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10)基于都市农业理论的城市中心老旧住区改造更新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能源气候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1.1.2 老旧住区人居环境急需改造
        1.1.3 传统农业难以满足食品需求
        1.1.4 社会交往的缺乏与邻里淡漠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相关概念释义
        1.3.1 老旧住区
        1.3.2 都市农业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4.4 技术路线
第2章 国内外相关理论与实践综述
    2.1 住区更新
        2.1.1 国内外的理论
        2.1.2 国内外的实践
    2.2 都市农业
        2.2.1 国内外的理论
        2.2.2 国内外的实践
第3章 基于都市农业理论的城市中心老旧住区改造分析
    3.1 老旧住区现状分析
        3.1.1 绿地经济功能被忽略
        3.1.2 绿地空间局促
        3.1.3 活动场地匮乏
        3.1.4 缺少人文关怀
        3.1.5 社区交往衰落
        3.1.6 现状分析
    3.2 都市农业的问卷调查
        3.2.1 现状
        3.2.2 认知
        3.2.3 态度
        3.2.4 理解
        3.2.5 总结
    3.3 都市农业改造社区的功能
        3.3.1 经济功能
        3.3.2 社会功能
        3.3.3 人文功能
        3.3.4 生态功能
    3.4 理论支撑
        3.4.1 田园城市理论
        3.4.2 生态城市理论
        3.4.3 农业区位理论
        3.4.4 农业多功能理论
        3.4.5 体验经济理论
        3.4.6 社会交往理论
    3.5 案例分析
        3.5.1 日本东京惠比寿绿色花园
        3.5.2 上海“创智农园”
第4章 基于都市农业理论的城市中心老旧住区改造更新策略
    4.1 空间设计策略
        4.1.1 屋顶空间
        4.1.2 地面空间
        4.1.3 设备空间
    4.2 生态技术策略
        4.2.1 雨水收集——海绵城市技术的应用
        4.2.2 养分系统——堆肥技术的应用
        4.2.3 能量系统——产能温室技术的应用
    4.3 运营参与策略
        4.3.1 农业生产
        4.3.2 居民交往
        4.3.3 管理运营
第5章 基于都市农业理论的城市中心老旧住区改造更新理想实践设计
    5.1 地块条件
    5.2 改造设计
        5.2.1 农业用地布局
        5.2.2 生态设施布局
        5.2.3 种植面积统计
    5.3 农业种植产量分析与作物配置
        5.3.1 屋顶种植
        5.3.2 地面种植
    5.4 量化计算
        5.4.1 经济价值
        5.4.2 非经济价值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创智农园参观采访
附录B 基于都市农业理论的城市中心老旧住区改造问卷调查
附录C 问卷调查(附录B)的调查结果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四、二十一世纪的绿色植物产业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 [1]数据景象 ——基于MVRDV建筑事务所设计理念的转译研究[D]. 朱文强. 南京艺术学院, 2021
  • [2]存量背景下北京城市高架桥下附属空间景观设计研究 ——以新兴桥为例[D]. 罗聪. 北京农学院, 2021(08)
  • [3]生态批评视阈下的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研究[D]. 付玉琪. 兰州大学, 2021(09)
  • [4]新中国行政区划调整与城市空间格局演变关系研究 ——以扬州为例(1949-)[D]. 王吉臣.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5]初中生物学教材中环境教育内容分析与案例设计[D]. 薛秋霞. 天水师范学院, 2019(08)
  • [6]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下的银川市乡土植物应用研究[D]. 高琰.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7]“城市针灸”视域下居住区微气候优化的绿地设计研究[D]. 陈欢.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 [8]健康城市环境设计绿地再分配中的数据分析与应用[D]. 郭滢. 天津大学, 2018(06)
  • [9]俄罗斯东部地区开发的历史演变与现实选择研究[D]. 刘珣. 黑龙江大学, 2018(12)
  • [10]基于都市农业理论的城市中心老旧住区改造更新策略研究[D]. 李梦超. 天津大学, 2018(06)

标签:;  ;  ;  ;  ;  

21世纪绿色植物产业前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