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阿维菌素乳油防治小菜蛾田间药效试验初报

0.5%阿维菌素乳油防治小菜蛾田间药效试验初报

一、0.5%阿维菌素EC防治小菜蛾田间药效试验初报(论文文献综述)

关朝阳[1](2021)在《白僵菌与无公害药剂对降香黄檀食叶害虫的协同增效作用》文中提出降香黄檀(Dalbergiao odorifera T.Chen),又名海南黄花梨等,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在用材和药用等方面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双线卷裙夜蛾为降香黄檀上的主要食叶害虫之一,区域性暴发严重。常采用化学手段对其进行防控,但是易出现抗药性、害虫再猖獗,污染环境等问题。球孢白僵菌能有效防控害虫又对环境影响弱,但会存在速效性差的缺点,利用其与高相容性的杀虫剂进行合理混配,可以提高药效和防治效率,减少化学药品的用量,对生态环境友好。本论文研究利用球孢白僵菌高毒力菌株HB-P-04的孢子粉,研制出球孢白僵菌油悬乳剂,并进行其对降香黄檀食叶害虫的林间防效;测定白僵菌与无公害药剂的相容性及其对降香黄檀食叶害虫的联合毒力;测定白僵菌与低浓度杀虫剂混用对降香黄檀食叶害虫的林间防效,建立以白僵菌杀虫剂与无公害药剂合理混用对降香黄檀食叶害虫高效防治技术。主要结果如下:(1)球孢白僵菌可分散油悬乳剂的研制。通过对白僵菌油悬乳剂的助剂的筛选,得出球孢白僵菌油悬乳剂的配方为3%孢子粉,10%溶剂油葵花籽油,2.5%乳化剂Triton X-100,1%分散剂木质素磺酸钠,0.35%增黏剂黄原胶,0.7%紫外保护剂纳米ZnO,0.1%抗氧化剂维生素C,82.35%蒸馏水。对配制的白僵菌油悬乳剂的质量指标检测后表明,该悬乳剂配方符合各项质量指标为合格品。使用球孢白僵菌油悬乳剂对降香黄檀双线卷裙夜蛾害虫进行室内毒力和林间防效试验。结果显示,在1×107孢子/ml的使用浓度下,白僵菌油悬乳剂对双线卷裙夜蛾幼虫的有效死亡率为75.56%,具有良好的杀虫效果。在林间试验下,白僵菌油悬乳剂对双线卷裙夜蛾幼虫的相对防效在15 d时达到78.26%,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2)白僵菌与无公害药剂相容性筛选及其对降香黄檀食叶害虫的联合毒力。通过测定九种无公害杀虫剂对白僵菌菌株HB-P-04的孢子萌发、产孢量及菌丝生长的影响,筛选出低浓度的高氯氟铃脲、甲维盐、吡虫啉、苦参碱与白僵菌相容性较好,并测定四种杀虫剂处理白僵菌的胞外蛋白酶含量,发现低浓度的苦参碱、吡虫啉对白僵菌胞外蛋白酶产生的抑制能力较弱,相容性良好。测定低浓度的杀虫剂与白僵菌混用的协同增效配比,发现白僵菌与苦参碱的混配剂体积比在1:4时的共毒系数最高,达到223.48,白僵菌与吡虫啉的混配剂体积比在1:1时的共毒系数最高,达到168.44,均显示出了明显增效作用。(3)白僵菌与低浓度杀虫剂混用对降香黄檀食叶害虫的林间防效。通过研究白僵菌与两种杀虫剂使用的先后顺序及间隔时间对降香黄檀食叶害虫协同增效作用,发现先使用白僵菌处理,间隔24 h后苦参碱处理表现出显着的协同增效作用,9 d的校正死亡率为92.86%。苦参碱与白僵菌混用剂处理组的林间试验结果在6 d时相对防效达到50%以上,在15 d时的虫口减退率达到82.10%,相对防效达到86.42%。先使用白僵菌处理,间隔12h后吡虫啉处理均表现出显着的协同增效作用,9d的校正死亡率为91.07%。吡虫啉与白僵菌混用剂处理组的林间试验结果在6 d时相对防效达到60%以上,在15 d时的虫口减退率达到86.78%,相对防效达到89.97%。两个混用剂处理组在各个时间点的阶段防效均高于白僵菌油悬乳剂的阶段防效。且15 d时的相对防效远高于白僵菌油悬乳剂。白僵菌与苦参碱、吡虫啉的混用方案能有效提高白僵菌对降香黄檀食叶害虫的林间防治效果,能够有效的防控降香黄檀双线卷裙夜蛾害虫的虫口密度。

田晓曦[2](2021)在《小菜蛾防治药剂筛选及农药减施增效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缪春蕾[3](2021)在《东台地区设施蔬菜主要害虫发生动态及三叶斑潜蝇的防治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东台市每年种植蔬菜面积近140万亩次,主要种植青椒、西瓜、马铃薯、甘蓝、韭菜、大白菜、花菜等作物,长期以来蔬菜上害虫一直严重威胁着东台市的蔬菜安全生产。因此,为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蔬菜上害虫的暴发为害,本文调查了东台地区主要蔬菜害虫的发生动态;对于东台主要害虫烟粉虱进行了种群隐种检测;同时,针对蔬菜上的重要害虫三叶斑潜蝇进行了药剂筛选试验,现将主要结果总结如下:2015至2017年间系统调查发现:在东台地区蔬菜上的主要虫(螨)害为:烟粉虱、小菜蛾、菜青虫、斜纹夜蛾、甜菜夜蛾、三叶斑潜蝇、美洲斑潜蝇,其中,以烟粉虱和三叶斑潜蝇为害最重。调查发现:烟粉虱越冬虫量低,随后大棚青椒上的烟粉虱种群逐渐增加。但是,这三年烟粉虱在大棚青椒上的发生动态又有所不同,在2015年可以发现两个明显的高峰,2016年仅有一个高峰,2017年也仅有一个高峰,且明显高于前两年高峰期虫量。潜叶蝇的为害也是逐年增加,2015年的见虫棚率为66.7%,平均百叶虫道67.7条。到了 2017年见虫棚率90%,平均百叶虫道44.7条,同时,在普查露地丝瓜田发现百叶虫道为262.5条。而小菜蛾在东台地区发生呈现下降的趋势,例如,2015年2代系统点百株甘蓝累计卵52341粒,而2017年2代系统点百株甘蓝累计卵7241粒。2015年菜青虫1代轻发生,2代大发生;2016年的发生情况类似与2015年;2017年菜青虫2代大发生,但虫卵量明显低于常年。2016年斜纹夜蛾2代轻发生,3、4代大发生,为近十年来为害较重的一年。2017年斜纹夜蛾2代轻发生,3代大发生,4代偏重发生。2015至2017年由于东台地区萝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甜菜夜蛾的发生逐年增加,2017年萝卜田见虫田率46.5%,平均百株虫量3.7头。在东台地区,2015、2016和2017这三年茶黄螨都轻发生或偏轻发生。为了明确东台地区田间烟粉虱隐种种类,2015和2016年连续两年对东台市东台镇、头灶镇、安丰镇、南沈灶镇、新街镇、弶港农场和三仓镇七个乡镇不同的寄主植物采集的烟粉虱样品进行了隐种种类检测发现:东台地区蔬菜上的烟粉虱均为烟粉虱MED隐种,未检测到烟粉虱MEAM1隐种和其他烟粉虱隐种。使用芹菜上饲养的三叶斑潜蝇进行药剂筛选试验研究表明:发现20%阿维·杀虫单和溴氰虫酰胺对幼虫的防效最好,防效达91.95%和86.07%。乙基多杀菌素和灭蝇胺对蛹的防效最好,蛹死亡率分别为94.44%和94.27%。总防效来看,乙基多杀菌素和灭蝇胺对三叶斑潜蝇的防治效果最高,为99.05%和97.53%。综述所述,东台市三叶斑潜蝇的防治策略为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方法为前期控制措施,选用上述筛选的高效对环境友好的化学药剂来防治。但要注意,交替使用农药,来减缓抗性抗性。

张劭兵[4](2019)在《青花菜主要病虫害化学农药协同增效及应用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青花菜是人们日常食用的蔬菜之一,以其营养价值高而广受欢迎。在其生长过程中主要病虫害有斜纹夜蛾、小菜蛾、甜菜夜蛾、菜青虫、蚜虫、根肿病、菌核病等。随着青花菜大面积种植,病虫害发生程度不断加重,化学农药使用量逐年增加,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严重污染,农残问题日益凸显。为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保障舌尖上的安全,本文在对斜纹夜蛾、小菜蛾单剂敏感性检测的基础上,进行协同增效药剂组合筛选,并开展组合药剂、助剂添加减水减药田间防效验证;同时探究了不同施药方式对青花菜根肿病的田间防效试验,主要结果如下:1、靶标害虫室内敏感性检测筛选出4种具较高毒力的单剂: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高效氯氟氰菊酯、氯虫苯甲酰胺、氟氯虫双酰胺;筛选出3组对斜纹夜蛾具增效作用的药剂组合: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氯虫苯甲酰胺质量比1:5,1:7,1:9,1:1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高效氯氟氰菊酯质量比1:3,1:5,1:7,1:9、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氟氯虫双酰胺质量比1:3;筛选出2组对小菜蛾具增效作用的药剂组合: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虱螨脲质量比1:3,1:5、阿维菌素:氟氯虫双酰胺质量比1:2,1:3,1:4。2、组合药剂及助剂添加减水减药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与氯虫苯甲酰胺桶混处理均表现出对斜纹夜蛾、小菜蛾较高的田间防效,其速效性(1d-2d)极显着高于单剂处理,对斜纹夜蛾1d校正防效为85.40%,对小菜蛾2d的校正防效为77.09%。在单剂及组合药剂中添加助剂 N380、WS10、T1602均起到减药减水增效作用,以“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WP+5%氯虫苯甲酰胺SC+助剂”处理防治效果最好,在药、水减少25%,7d-14d的校正防效均超过90%。3、不同施药方式防治青花菜根肿病试验结果表明:药浆蘸根处理和药液灌根处理优于药剂拌土处理;在低浓度(3495mL/hm2)处理下,药浆蘸根处理的校正防效为89.36%,在高浓度(4995mL/hm2)处理下,药浆蘸根处理的校正防效91.48%。

李飞[5](2019)在《阿维菌素在水稻环境中的分布及吸附行为》文中提出阿维菌素是一种链霉菌的发酵产物,具有杀虫活性好、杀虫谱广和环境中残留低的优势,是目前作物害虫防治中高效的生物源农药之一。本文比较了不同剂型阿维菌素无人机喷雾和常规电动喷雾器喷雾雾滴在水稻冠层的沉积特性及其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测定了不同剂型阿维菌素在水稻环境中的消解动态,试验了阿维菌素在不同土壤(黑龙江黑土、山东黄棕壤、江西水稻土)中的吸附行为,为阿维菌素科学应用及在环境中的安全性评价提供参考。结果如下:(1)采用常规电动喷雾器和无人机喷雾,比较了5种剂型阿维菌素在水稻群体中的沉积特征及其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无人机喷雾雾滴在水稻冠层的分布表现为上层>中层>下层,其密度均低于电动喷雾器喷雾;五种剂型阿维菌素无人机喷雾雾滴的沉积密度表现为干悬浮剂(DF)>水分散粒剂(WG)>水乳剂(EW)≈乳油(EC)>悬浮剂(SC),粒径表现为DF<SC<EW<EC<WG,在水稻上的沉积量表现为DF>EC≈EW>WG>SC。在相同施药剂量下,无人机喷雾阿维菌素对早稻和晚稻的保苗效果分别表现为DF>EC>WG>EW>SC和DF>SC>EC>WG>EW,均以DF效果最好,与常规电动喷雾接近。(2)采用改良的QuEChERS-液相色谱技术,建立了阿维菌素在水稻环境中的残留量检测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由PSA+C18+GCB附剂净化,以乙腈-水溶液(80∶20,v/v)为流动相,经Zorbax Eclipse XDB-C18色谱柱分离,245 nm波长检测,外标法定量。阿维菌素在稻田水中的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001和0.005 mg·L-1,在土壤、糙米、稻壳和稻株中的检出限分别为0.005、0.01、0.01和0.005 mg·kg-1,定量限分别为0.02、0.05、0.05和0.02 mg·kg-1。在0.05~50 mg/kg添加水平下,阿维菌素在稻田水、稻田土、稻米、稻株和稻壳中的添加回收率为72.20%~109.69%,RSD为2.73%~6.26%。(3)采用HPLC法测定了五种剂型阿维菌素在水稻环境中的消解动态。阿维菌素在稻田水中的半衰期为0.99~1.92 d,消解速率表现为SC>EC=EW>DF>WG;在稻株中的半衰期为1.21~4.17 d,消解速率表现为EC=EW>SC>DF>WG;在稻田土壤中的半衰期为2.76~3.17 d,消解速率表现为WG>SC>DF>EC=EW。最终残留检测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在稻株和稻壳中的残留分别为0.26~0.72 mg·kg-1和0.02~0.13 mg·kg-1,在稻米和土壤中均未检出。(4)采用震荡平衡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了阿维菌素在3种土壤中的吸附-解吸特征。结果表明,土壤对阿维菌素具有较强的吸附性,其吸附强弱与土壤有机质和粘粒含量呈正相关,3种土壤的吸附能力表现为黑龙江黑土>山东黄棕壤>江西水稻土。

左亚运[6](2019)在《甜菜夜蛾对甲维盐和双酰胺类杀虫剂抗性机理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Hubner)是一种世界性的重要农业害虫,其间歇性暴发成灾的特性导致化学防治成为控制甜菜夜蛾危害的主要手段。由于甜菜夜蛾对传统的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和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产生了严重的抗性,甲维盐和氯虫苯甲酰胺等新型杀虫剂成为防控甜菜夜蛾的主要药剂。由于甲维盐和氯虫苯甲酰胺的广泛和大量使用,我国部分地区甜菜夜蛾种群已对甲维盐和氯虫苯甲酰胺产生了高水平抗性,但甜菜夜蛾对甲维盐和氯虫苯甲酰胺的抗性机理尚不清楚。甜菜夜蛾WH-EB品系对甲维盐的抗性为244倍,且抗性为显性遗传。本研究旨在通过遗传定位,找出甜菜夜蛾WH-EB品系对甲维盐的抗性基因,以明确该品系显性抗性的分子遗传机理。同时,通过建立近等基因系和定点突变,研究甜菜夜蛾RyR突变与双酰胺类杀虫剂的关系。这些结果有助于改进甜菜夜蛾的抗性治理策略,制定适当的抗性管理措施,以延缓甜菜夜蛾对甲维盐和氯虫苯甲酰胺的抗性进化。1.甜菜夜蛾P-糖蛋白基因敲除对阿维菌素和甲维盐敏感性的影响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在癌细胞的多重耐药性中起到重要的参与作用,也有研究发现昆虫P-gp基因过量表达与阿维菌素抗性相关。本研究克隆了编码甜菜夜蛾P-gp蛋白的一个基因(SeP-gp),氨基酸序列同源比对结果显示SeP-gp和其他昆虫ABCB1转运蛋白具有共同的结构特征。通过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获得了缺失4个核苷酸的SeP-gp敲除品系。生测结果表明,甜菜夜蛾SeP-gp敲除品系对阿维菌素和甲维盐的敏感性显着增加(~3倍),但对其它10种化学杀虫剂(多杀菌素、溴虫氰、高效氯氰菊酯、丁硫克百威、茚虫威、毒死蜱、辛硫磷、丁醚脲、氟啶脲、氯虫苯甲酰胺)和2种Bt毒素(Cry1Ca和Cry1Fa)的敏感性无明显变化。上述结果表明甜菜夜蛾SeP-gp可能通过逆向转运作用降低靶标细胞内阿维菌素和甲维盐的浓度来提高幼虫的耐药性,并暗示该基因过量表达可能导甜菜夜蛾对阿维菌素和甲维盐产生抗性。2.甜菜夜蛾WH-EB品系甲维盐抗性基因的图位克隆及活体功能验证本研究采用遗传定位策略对甜菜夜蛾WH-EB品系甲维盐抗性基因进行图位克隆。根据鳞翅目昆虫基因组具有同线性(synteny)的特性,采用特定基因外显子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或内含子插入缺失标记(Indel)对甜菜夜蛾的31条染色体进行标记,并将抗性基因定位于29号染色体上(Chr29);然后,在Chr29上进一步开发分子标记,将抗性基因定位于Chr29上0-2.5 Mbp区间。在该定位区域内存在与杀虫剂解毒功能相关的CYP9A基因簇,据此推测甜菜夜蛾WH-EB品系对甲维盐的显性抗性可能与CYP9A基因簇中一个或多个P450基因点突变或表达上调有关。采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将甜菜夜蛾WH-EB抗性品系CYP9A基因簇(~130 kb)完全敲除,发现CYP9A基因簇缺失品系恢复了对甲维盐的敏感性,从而证实了甲维盐抗性基因位于CYP9A基因簇中。通过CYP9A基因簇内大片段敲除和P450基因序列比对,发现WH-EB抗性品系CYP9A58在底物结合部位SRS1区的116F氨基酸残基突变成116V可能与抗性有关。将WH-EB抗性品系CYP9A58基因完全敲除后,恢复了对甲维盐的敏感性,从而明确CYP9A58基因F116V突变是导致甜菜夜蛾WH-EB品系对甲维盐产生高水平抗性的遗传基础。3.CYP9A58氨基酸F116V突变对甲维盐和阿维菌素代谢能力的影响以及其在田间种群突变频率的检测为了明确CYP9A58氨基酸F116V突变对甲维盐解毒代谢的影响以及其在田间种群突变频率与甲维盐抗性的关系。本研究用昆虫细胞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对甜菜夜蛾CYP9A58野生型等位基因(116F)和突变型等位基因(116V)分别进行了体外表达,测定其对甲维盐和阿维菌素的代谢能力,并于2018年从山东、河南、福建和上海4个省市采集了 5个甜菜夜蛾田间种群,对其进行了生物测定和F116V基因突变频率检测。结果表明,来自抗性品系的CYP9A58突变型(116V)对甲维盐和阿维菌素具有较强的代谢能力,而来自敏感品系的CYP9A58野生型对甲维盐和阿维菌素没有代谢能力。通过质谱进一步鉴定其代谢产物,发现CYP9A58突变型在代谢甲维盐和阿维菌素的过程中产生了羟基-和O-脱氧甲基化代谢产物。生测结果表明,5个地区的甜菜夜蛾种群均已对甲维盐产生了高水平抗性(212-388倍),F116V的突变频率为80.36%-96.67%,其中上海QP种群的抗性水平及F116V突变频率均为最高,河南LY种群的抗性水平和F116V突变频率均为最低,不同种群的甲维盐抗性水平与抗性等位基因频率有显着的相关性(R2=0.9794)。离体功能表达结果进一步证实,甜菜夜蛾WH-EB品系CYP9A58通过F116V点突变获得对甲维盐和阿维菌素的解毒代谢能力,从而对甲维盐和阿维菌素产生抗性。田间种群突变频率与甲维盐抗性的关系表明,可以依据CYP9A58氨基酸F1 16V突变频率预测甜菜夜蛾田间种群甲维盐抗性水平,为快速、精准选药提供科学依据。4.甜菜夜蛾鱼尼丁受体氨基酸点突变对双酰胺类杀虫剂抗性的影响双酰胺类杀虫剂是一类以昆虫鱼尼丁受体(RyR)为靶点的新型化合物。已在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二化螟 Chilo suppressalis 和番茄潜麦蛾 Tuta absoluta中发现RyR的C-端跨膜区G4946E和I4790M位点突变(按小菜蛾PxRyR氨基酸序列编号)导致对双酰胺类杀虫剂产生靶标抗性。在2018年采自山东潍坊的甜菜夜蛾田间品系(WF)中发现了与双酰胺类杀虫剂抗性相关的鱼尼丁受体I4743M突变(对应于PxRyR的I4790M),但并未发现G4900E突变(对应于PxRyR的G4946E)。为了明确甜菜夜蛾鱼尼丁受体I4743M突变对双酰胺类杀虫剂的影响,通过与敏感品系杂交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将WF品系的I4743M等位基因导入WH-S敏感品系遗传背景中,建立纯合的I4743M突变品系(命名为4743M)。甜菜夜蛾4743M品系的遗传背景与WH-S品系为一对近等基因系,具有约94%的遗传相似性。4743M品系对氯虫苯甲酰胺(21倍)、溴氰虫酰胺(25倍)和氟虫双酰胺(22倍)的抗性处于中等水平,说明I4743M突变本身对这3种双酰胺类杀虫剂的抗性约为20倍。为了明确甜菜夜蛾鱼尼丁受体G4900E突变(对应于PxRyR的G4946E)对双酰胺类杀虫剂抗性的影响,通过CRISPR/Cas9技术将与G4900E突变成功敲入WH-S敏感品系中,建立的G4900E突变纯合品系命名为4946E。4946E品系与野生型WH-S品系相比,分别对氯虫苯甲酰胺、溴氰虫酰胺、氟虫双酰胺具有223-,336-和>1000-倍的抗性。抗性遗传分析表明,甜菜夜蛾4743M品系和4946E品系对双酰胺类杀虫剂抗性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本研究明确了甜菜夜蛾鱼尼丁受体I4743M突变(田间已发生的,导致中等水平抗性)和G4900E突变(未来可能发生的,导致高水平抗性)对双酰胺类杀虫剂抗性的不同影响,对于开发抗性分子检测技术和制订适应性的抗性治理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张绍勇[7](2016)在《天维菌素对竹子害虫防治及其衍生物杀虫构效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竹子病虫害发生种类多,危害日趋严重,经济损失大,生态风险高,但其防治却无专用药剂可用。天维菌素(Tenvermectin)是由基因工程菌Streptomyces avermitilis MHJ1011产生的一类新十六元大环内酯类化合物,活性更优,毒性更低。论文以天维菌素为有效成分,研制竹林专用剂型,建立产品质量标准,开展林间药效试验及使用技术研究;对天维菌素等十六元大环内酯类化合物的活性位点进行结构衍生、合成系列化合物;以竹笋夜蛾、竹螟、竹金针虫、竹螨等竹林主要害虫为供试靶标,进行构效关系研究。研究结果将为竹子虫害防治开发专用的绿色农药产品。(1)测定了天维菌素对竹子害虫竹笋夜蛾、竹螟、竹金针虫、竹螨室内活性。天维菌素具较高杀虫活性,优于阿维菌素、米尔贝霉素等同类化合物,LC50值分别为2.99、0.07、276.52、20.32 mg/L,是开发竹子专用杀虫剂的首选化合物;以松节油、油酸甲酯为绿色溶剂,研制了2%天维菌素绿色乳油,两种溶剂能够很好的抑制天维菌素在阳光下的降解作用,对天维菌素能够起到很好的稳定作用;研制了2%天维菌素微乳剂配方研究,建立了质量指标检测,各项指标合格。以2%天维菌素微乳剂、2%天维菌素绿色乳油、4%天维菌素水分散粒剂分别对竹织叶野螟、毛竹叶螨、竹金针虫进行林间试验。2%天维菌素微乳剂注干防治竹织叶野螟,防治90 d后,在安吉、临安等3个试验园区防治效果分别为85.79%、87.97%、91.78%。天维菌素可在竹体内快速传导,注干后5天在竹体含量最高为0.45±0.03 mg/kg。2%天维菌素绿色乳油喷雾防治毛竹叶螨,以20mg/kg剂量防治15 d后防治效果达93.12%,与普通2%天维菌素乳油相比,持效期更长;4%天维菌素水分散粒剂撒施防治竹金针虫,40 kg/hm2剂量撒施1年后防效仅为68.29%。天维菌素土壤中的降解速度快,对竹笋无残留,因此可根据害虫的发生期灵活选择施药时间。(2)采用衍生合成等方法,获得天维菌素类化合物96个。收集天维菌素产生菌S.avermitilis MHJ1011工程菌代谢物产物及其他同类化合物36个;根据类同合成法和亚结构连接法原理、酸催化水解等方法,在活性修饰位点C-4’、C-4’、C-13、C-5进行合理的结构改造,合成氨化,肟化等60个衍生物。以天维菌素为原料,建立了乐平霉素,甲氨基天维菌素苯甲酸盐、乙酰氨基天维菌素的合成路线,新衍生物的结构经1H NMR,LC-MS等分析手段进行了表征。测定了96化合物对竹子虫害竹笋夜蛾、竹螟、竹金针虫、竹螨杀虫活性,杀虫活性较好。乐平霉素A4、4’’-epi-NHCH3-天维菌素B苯甲酸盐对试虫活性较优;天维菌素B对竹织叶野螟活性、毛竹叶螨活性最好,LC50值分别为2.99mg/L、0.07 mg/L;4’’-epi-NHCH3-天维菌素B苯甲酸盐对笋夜蛾、竹金针虫活性最优,LC50值19.52 mg/L、265.47 mg/L。(3)阐明了化合物结构与杀虫活性的构效关系。天维菌素类化合物,C-13位二糖基对该类化合物活性较重要。对竹织叶野螟,毛竹叶螨,竹笋夜蛾,竹金针虫,母体单体化合物活性LC50值分别是单糖基取代单体化合物、C13-OH-单体糖苷类化合物的2-3.5、3.5-8倍;羟基或者氨基极性基团取代C-13,活性下降;在4"-位引入酰基、氨基等官能团进行修饰,不仅可保持母体化合物的所有性质,还可改变化合物的溶解性、传导性、稳定性,并扩大其杀虫活性;C5-OH的保持对该类化合物活性较重要。母体化合物活性对竹笋夜蛾、竹金针虫与5-肟化单体化合物活性LC50值相当,5-羰基取代单体化合物较差;C-25的取代基链长保持适度长度,活性更优,当杂环取代基团对其活性影响不大,天维菌素B、阿维菌素B1a对四种靶标害虫的活性更优。理想分子天维菌素结构为C-13保持二糖基;C-5保持羟基;C-25保持2碳、3碳烷基链长或引入杂环基团;4’-引入脂溶性基团或其他利于母体化合物传导性的基团如氨基酸等,对天维菌素结构溶解性、传导性、稳定性及杀虫谱更有意义。论文研发出叶面喷雾施用的2%天维菌素绿色乳油、竹腔注射的微乳剂产品、开展4%天维菌素水分散粒剂对地下害虫的防治。阐明其结构与杀虫活性的构效关系,筛选出对竹子害虫有高活性的天维菌素B,乐平霉素,甲氨基天维菌素苯甲酸盐、乙酰氨基天维菌素等化合物。论文研究对竹林害虫专用杀虫剂开发奠定了坚实基础。

殷劭鑫,张春妮,张雅林,李显春[8](2016)在《陕西小菜蛾对9种杀虫剂的抗药性监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明确陕西关中地区小菜蛾田间种群对9种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现状,为抗性治理和田间有效防治小菜蛾提供依据。【方法】在室内采用生物测定法和区分剂量法,测定2012-2013年间陕西杨凌、宝鸡和渭南3个地区小菜蛾田间种群对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丁醚脲、啶虫隆、溴虫腈、茚虫威、多杀菌素、Bt毒素Cry1Ac和氯虫苯甲酰胺9种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结果】陕西3个地区的小菜蛾田间种群对大部分供试药剂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宝鸡、渭南和杨凌种群均对高效氯氰菊酯产生了高-极高水平抗性,对阿维菌素产生了中等-高水平抗性,对溴虫腈和啶虫隆产生了低-中等水平抗性,对茚虫威、多杀菌素和氯虫苯甲酰胺的抗性水平相对较低,处于敏感-低水平抗性。对丁醚脲和Bt毒素的抗性各地差异较大,对丁醚脲的抗性,杨凌种群处于低-中等水平抗性,渭南种群处于中等水平抗性,宝鸡种群处于敏感性下降;对Bt毒素的抗性,宝鸡种群处于中等水平抗性,杨凌和渭南种群处于敏感性下降-低水平抗性。【结论】3个地区应停止使用已产生高水平抗性的高效氯氰菊酯和阿维菌素,减少已产生中等水平抗性药剂的使用次数,处于低水平抗性的杀虫剂可作为防治小菜蛾的主要药剂。在杀虫剂使用过程中应注意药剂的轮换使用,以延缓小菜蛾抗药性加剧。

尹艳琼,沐卫东,李向永,赵雪晴,黄春芬,艾英,谌爱东[9](2015)在《云南通海小菜蛾种群抗药性监测及田间药效评价》文中研究说明为掌握云南蔬菜主产区通海县小菜蛾种群对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及其田间防治效果,采用浸叶法和田间小区试验对常用杀虫剂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通海县小菜蛾种群对丁醚脲和Bt的敏感性最高,仍处于敏感水平,对茚虫威属低抗水平,对虫螨腈和多杀菌素的抗性倍数分别为24.28和31.68倍,属中抗水平,对氯虫苯甲酰胺抗性倍数为44.62倍,到高抗水平,对阿维菌素的敏感性最差,抗性倍数829.90倍,达极高抗水平。抗性水平和田间药效呈一定相关性,氯虫苯甲酰胺和阿维菌素药后7d对小菜蛾的防治效果均低于50%,茚虫威、多杀菌素和丁醚脲的田间防效较好。通海县小菜蛾可选择的防治药剂包括茚虫威、多杀菌素和丁醚脲,注意不同药剂之间的轮换和交替使用。

尹艳琼[10](2014)在《小菜蛾田间种群抗药性监测及其抗药性机理初步研究》文中指出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是世界性十字花科蔬菜的重要害虫,也是抗药性最严重的害虫之一,为明确田间小菜蛾种群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及其抗药性机理,本研究连续3年用浸叶法对云南通海县田间小菜蛾种群的抗药性进行了监测,并开展了TPP、PBO和DEM增效剂试验和解毒酶系活性测定,初步探讨了田间种群的抗性机理,通过田间药效试验,筛选出了多种对田间小菜蛾种群高效的杀虫剂,相关研究为制定科学合理的抗药性治理策略,延缓抗药性的产生,延长新型杀虫剂的使用寿命,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一、通海县菜区防治小菜蛾的用药情况通海县菜区用于防治小菜蛾的商品杀虫剂主要有34个,阿维菌素及其衍生物(甲维盐)是防治小菜蛾的主要杀虫剂,新型杀虫剂氯虫苯甲酰胺是用量最大的杀虫剂,农户用药基本以2种杀虫剂混配为主,小菜蛾发生高峰期5-10天喷施一次杀虫剂。生产中混配混用现象严重,用药频率较高。二、连续3年对小菜蛾田间种群的抗药性监测结果2011年-2013年,系统测定了通海小菜蛾田间种群对丁醚脲、Bt、茚虫威、定虫隆、溴虫腈、多杀菌素、氯虫苯甲酰胺、高效氯氰菊酯、阿维菌素9种不同类型杀虫剂的抗药性,其结果如下:该田间种群对丁醚脲、Bt的敏感性较高,3年LC50逐年降低,丁醚脲3年监测LC50在36.15-145.65mg·L-1,Bt3年监测LC50在0.74-1.59mg·L-1;对溴虫腈、多杀菌素、茚虫威、定虫隆、氯虫苯甲酰胺的敏感性降低,处于中高抗水平,氯虫苯甲酰胺的抗药性水平呈上升趋势,其余杀虫剂2012、2013年监测结果比2011年明显下降,溴虫腈3年监测的LC50在9.71-25.80mg·L-1,多杀菌素3年监测LC50在3.80-9.23mg·L-1,茚虫威3年监测LC50在4.80-68.957mg·L-1,定虫隆3年监测LC50在4.91-49.27mg·L-1,氯虫苯甲酰胺3年监测LC50在4.06-10.08mg·L-1,高效氯氰菊酯和阿维菌素,3年都处于极高抗水平,高效氯氰菊酯3年监测LC50在270.62-2974.67mg·L-1,阿维菌素3年监测LC50在6.91-38.54mg·L-1。总体上云南通海菜区小菜蛾田间种群对9种常用杀虫剂抗药性水平表现为:丁醚脲<Bt<茚虫威<定虫隆<溴虫腈<多杀菌素<氯虫苯甲酰胺<高效氯氰菊酯<阿维菌素。三、小菜蛾田间种群对常用杀虫剂的田间药效评价20%康宽(氯虫苯甲酰胺)、20%垄歌(氯虫苯甲酰胺)和1.5%阿维菌素药后4d和7d防治效果均低于50%,15%茚虫威、2.5%多杀菌素、50%丁醚脲的效果较好,减退率均高于80%,20%康宽(氯虫苯甲酰胺)、20%垄歌(氯虫苯甲酰胺)与这3种杀虫剂的减退率差异显着,与1.5%阿维没有显着性差异,药后7d,除了15%茚虫威、50%丁醚脲和20%溴虫腈的效果有所上升之外,其他杀虫剂的防效都呈下降趋势,20%康宽的防效药后7天与对照间在0.05水平没有显着性差异已失去了防效。药后14d,50%丁醚脲EC的防效在90%以上,表现出较好的持效性,1%甲维盐与Bt32000IU/毫克的了防效不理想,药后4天的防效仅为65.9%和60.8%。常用杀虫剂对通海菜区小菜蛾田间种群的防治效果总体表现为:丁醚脲>茚虫威>多杀菌素>甲维盐>Bt>溴虫腈>垄歌(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康宽(氯虫苯甲酰胺)。四、解毒酶系活性测定DBM-R中GST的酶活力是DBM-S中酶活力的0.8倍,多功能氧化酶是0.75倍,羧酸酯酶是0.77倍,差异不显着(P>0.05)。这说明,田间抗药性种群的解毒酶代谢解毒能力没有得到明显增强,解毒酶有可能在杀虫剂诱导的情况下,参与了解毒代谢的过程,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有杀虫剂诱导的情况下,可能还存在其它如表皮穿透降低、靶标部位敏感性降低的机制有关。五、TPP、PBO和DEM三种增效剂的筛选TPP与DEM增效剂对氯虫苯甲酰胺增效作用不明显,增效比为1.28、1.47,PBO增效剂对氯虫苯甲酰胺增效作用要强于TPP和DEM,增效比为1.94,有一定增效效果,说明氯虫苯甲酰胺的敏感度下降可能与多功能氧化酶有关。PBO、TPP与DEM三种增效剂对对阿维菌素都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增效比分别为2.77、4.20和3.53倍,说明多功能氧化酶、羧酸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参与了阿维菌素的解毒代谢过程。

二、0.5%阿维菌素EC防治小菜蛾田间药效试验初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0.5%阿维菌素EC防治小菜蛾田间药效试验初报(论文提纲范文)

(1)白僵菌与无公害药剂对降香黄檀食叶害虫的协同增效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降香黄檀概述
    1.2 降香黄檀食叶害虫发生现状及防治进展
    1.3 白僵菌研究进展
        1.3.1 白僵菌分类及致病机理
        1.3.2 白僵菌致病力影响因素
        1.3.3 白僵菌制剂研究
    1.4 虫生真菌和杀虫剂的联合应用
        1.4.1 虫生真菌与杀虫剂的相容性
        1.4.2 真菌杀虫剂与低用量杀虫剂的田间联合应用
    1.5 本课题来源,目的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课题来源
        1.5.2 目的意义
        1.5.3 主要研究内容
        1.5.4 技术路线
2 球孢白僵菌可分散油悬乳剂的研制
    2.1 材料与仪器
        2.1.1 供试菌株
        2.1.2 供试虫源
        2.1.3 供试培养基
        2.1.4 主要试剂及仪器
    2.2 试验方法
        2.2.1 球孢白僵菌HB-P-04孢子粉的制备
        2.2.2 球孢白僵菌油悬乳剂的载体油筛选
        2.2.3 球孢白僵菌油悬乳剂的乳化剂筛选
        2.2.4 球孢白僵菌油悬乳剂的分散剂筛选
        2.2.5 球孢白僵菌油悬乳剂的增黏剂筛选
        2.2.6 球孢白僵菌油悬乳剂的紫外保护剂筛选
        2.2.7 球孢白僵菌油悬乳剂整体质量指标检测
        2.2.8 球孢白僵菌油悬乳剂对降香黄檀食叶害虫的防效评价
        2.2.9 数据处理
    2.3 结果与分析
        2.3.1 球孢白僵菌HB-P-04孢子粉的质量指标
        2.3.2 球孢白僵菌油悬乳剂的载体油筛选
        2.3.3 球孢白僵菌油悬乳剂的乳化剂筛选
        2.3.4 球孢白僵菌油悬乳剂的分散剂筛选
        2.3.5 球孢白僵菌油悬乳剂的增黏剂筛选
        2.3.6 球孢白僵菌油悬乳剂的紫外保护剂筛选
        2.3.7 球孢白僵菌悬乳剂的研制
        2.3.8 球孢白僵菌油悬乳剂质量控制指标检测
        2.3.9 球孢白僵菌油悬乳剂对降香黄檀食叶害虫的防效评价
    2.4 小结与讨论
3 白僵菌与无公害药剂相容性筛选及其对降香黄檀食叶害虫的联合毒力
    3.1 材料与仪器
        3.1.1 供试菌株
        3.1.2 供试虫源
        3.1.3 供试培养基
        3.1.4 主要试剂及仪器
    3.2 试验方法
        3.2.1 无公害杀虫剂与白僵菌的相容性测定
        3.2.2 白僵菌胞外蛋白酶含量测定
        3.2.3 白僵菌与无公害药剂对降香黄檀食叶害虫的联合毒力
        3.2.4 数据处理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无公害杀虫剂与白僵菌的相容性测定
        3.3.2 白僵菌胞外蛋白酶含量测定
        3.3.3 白僵菌与无公害药剂对降香黄檀食叶害虫的联合毒力
    3.4 小结与讨论
4 白僵菌与低浓度杀虫剂混用对降香黄檀食叶害虫的林间防效
    4.1 试验材料
        4.1.1 供试菌株
        4.1.2 供试虫源
        4.1.3 主要试剂
    4.2 试验方法
        4.2.1 白僵菌与杀虫剂的使用顺序和时间对双线卷群夜蛾的协同作用的影响
        4.2.2 白僵菌油悬乳剂与无公害药剂混合使用的林间防效
        4.2.3 数据处理
    4.3 结果与分析
        4.3.1 白僵菌与杀虫剂的使用顺序和时间对双线卷群夜蛾的协同作用的影响
        4.3.2 白僵菌油悬乳剂与无公害杀虫剂林间混合使用的防效评价
    4.4 小结与讨论
5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主要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3)东台地区设施蔬菜主要害虫发生动态及三叶斑潜蝇的防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烟粉虱
    1.2 小菜蛾
    1.3 菜青虫
    1.4 斜纹夜蛾
    1.5 潜叶蝇
        1.5.1 豌豆彩潜蝇
        1.5.2 美洲斑潜蝇
        1.5.3 南美斑潜蝇
        1.5.4 三叶斑潜蝇
    1.6 甜菜夜蛾
    1.7 茶黄螨
    1.8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2章 东台市蔬菜害虫种类与发生动态
    2.1 材料与方法
        2.1.1 烟粉虱
        2.1.2 小菜蛾
        2.1.3 菜青虫
        2.1.4 斜纹夜蛾
        2.1.5 甜菜夜蛾
        2.1.6 潜叶蝇
        2.1.7 茶黄螨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烟粉虱
        2.2.2 小菜蛾
        2.2.3 菜青虫
        2.2.4 斜纹夜蛾
        2.2.5 甜菜夜蛾
        2.2.6 潜叶蝇
        2.2.7 茶黄蜗
    2.3 讨论
第3章 东台地区烟粉虱隐种鉴定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主要试验仪器
        3.1.3 主要试验试剂
        3.1.4 试验方法
    3.2 结果与讨论
第4章 三叶斑潜蝇的药剂筛选试验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害虫
        4.1.2 供试药剂及用量
    4.2 结果与分析
    4.3 小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青花菜主要病虫害化学农药协同增效及应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表格清单
1 文献综述
    1.1 青花菜简介
    1.2 青花菜常见病虫害
        1.2.1 斜纹夜蛾发生规律及抗性
        1.2.2 小菜蛾发生规律及抗性
        1.2.3 根肿病发生规律
    1.3 青花菜病虫害防治现状
        1.3.1 青花菜田常见虫害的防治
        1.3.2 根肿病的防治
2 引言
3 材料与方法
    3.1 不同化学药剂室内配方筛选
        3.1.1 供试药剂
        3.1.2 供试虫源
        3.1.3 供试饲料
        3.1.4 供试试剂及仪器
        3.1.5 毒力测定
        3.1.6 数据处理与分析
        3.1.7 共毒系数依据
    3.2 不同助剂各项指标测定
        3.2.1 供试材料
        3.2.2 供试方法
        3.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3.3 斜纹夜蛾及小菜蛾田间防效试验
        3.3.1 试验地概况
        3.3.2 试验材料
        3.3.3 试验设计
        3.3.4 施药时间及施药方法
        3.3.5 调查统计
        3.3.6 数据处理与分析
    3.4 根肿病田间防效试验
        3.4.1 试验材料
        3.4.2 试验地概况
        3.4.3 试验设计
        3.4.4 调查时间及调查方法
        3.4.5 根肿菌分级标准及计算方法
4 结果分析
    4.1 不同化学药剂室内配方筛选
        4.1.1 不同单剂室内敏感性检测
        4.1.2 不同药剂对斜纹夜蛾室内配方筛选
        4.1.3 不同药剂对小菜蛾室内配方筛选
        4.1.4 几种功能助剂室内各项指标测定
    4.2 青花菜主要病虫害田间防效试验
        4.2.1 不同药剂加助剂对斜纹夜蛾的田间防效试验
        4.2.2 不同药剂加助剂对小菜蛾的田间防效试验
        4.2.3 不同施药方式对根肿病的田间防效试验
5 讨论
    5.1 不同化学药剂室内配方筛选
        5.1.1 不同单剂室内敏感性检测
        5.1.2 不同药剂对斜纹夜蛾室内配方筛选
        5.1.3 不同药剂对小菜蛾室内配方筛选
        5.1.4 几种功能助剂室内各项指标测定
    5.2 斜纹夜蛾及小菜蛾田间防效试验
        5.2.1 斜纹夜蛾的田间防效试验
        5.2.2 小菜蛾的田间防效试验
    5.3 根肿病田间防效试验
        5.3.1 根肿病的田间防效试验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5)阿维菌素在水稻环境中的分布及吸附行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我国农药剂型的研究进展
        1.1.1 我国农药剂型的现状和问题
        1.1.2 我国农药制剂的发展方向
        1.1.3 农药混配的现状和问题
    1.2 农药吸附行为及消解动态研究进展
        1.2.1 农药的吸附行为概述
        1.2.2 影响农药吸附行为的因素
        1.2.3 农药残留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1.2.3.1 样品前处理
        1.2.3.2 样品净化
        1.2.3.3 农药残留检测方法
        1.2.4 农药的消解动态概述
        1.2.5 阿维菌素的消解动态研究进展
    1.3 阿维菌素概述
        1.3.1 阿维菌素的简介
        1.3.2 阿维菌素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1.4 二化螟的危害与化学防治
        1.4.1 二化螟的发生与危害
        1.4.2 二化螟的田间化学防治
    1.5 植保无人机的应用概述
        1.5.1 植保无人机的简介
        1.5.2 植保无人机的应用现状和问题
        1.5.3 植保无人机的应用进展
        1.5.3.1 国外飞防技术的发展与研究近况
        1.5.3.2 国内飞防技术的发展与研究近况
    1.6 农药雾滴沉积分布研究进展
    1.7 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意义
        1.7.1 主要研究内容
        1.7.2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无人机喷施不同剂型阿维菌素的喷雾效果及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药剂和机械
        2.1.2 试验设计
        2.1.2.1 小区设计
        2.1.2.2 无人机参数
        2.1.2.3 试验方法
        2.1.2.4 雾滴粒径测定
        2.1.2.5 水稻冠层雾滴沉积分布密度分布测定
        2.1.2.6 农药在水稻冠层的沉积量测定
        2.1.3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无人机和电动喷雾器喷雾雾滴粒径对比
        2.2.2 电动喷雾和无人机喷雾雾滴在水稻冠层沉积密度分布对比
        2.2.3 不同剂型阿维菌素无人机喷雾雾滴粒径的对比
        2.2.4 不同剂型阿维菌素无人机喷雾雾滴在水稻冠层沉积密度分布的对比
        2.2.5 不同剂型阿维菌素无人机喷雾雾滴在水稻冠层沉积量的对比
        2.2.6 不同剂型阿维菌素电动喷雾器喷雾雾滴在水稻冠层沉积量的对比
        2.2.7 不同剂型阿维菌素无人机和电动喷雾器喷雾对早稻二化螟的防效
        2.2.8 不同剂型阿维菌素无人机喷雾和电动喷雾器喷雾对晚稻二化螟的防效
    2.3 讨论与小结
第三章 不同剂型阿维菌素在稻田中的分布与残留动态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试剂与药品
        3.1.2 仪器与设备
        3.1.3 田间试验设计
        3.1.3.1 消解动态试验
        3.1.3.2 最终残留试验
    3.2 分析方法
        3.2.1 标准溶液的配制
        3.2.2 样品的提取与净化
        3.2.2.1 稻田水
        3.2.2.2 稻田土
        3.2.2.3 植株、稻米和稻壳
        3.2.3 色谱条件
        3.2.3.1 吸收波长的选择
        3.2.3.2 液相色谱条件
        3.2.4 计算公式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最低检测浓度、准确度与精密度的确定
        3.3.1.1 标准曲线和线性关系
        3.3.1.2 定性定量方法
        3.3.1.3 最低检测浓度
        3.3.1.4 精密度与准确度
        3.3.2 5种剂型阿维菌素在稻田环境中的消解动态
        3.3.2.1 在稻田水中的残留消解动态
        3.3.2.2 在植株中的消解动态
        3.3.2.3 在稻田土中的消解动态
        3.3.3 五种剂型阿维菌素的最终残留试验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阿维菌素在土壤中的吸附行为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与仪器
        4.1.2 供试土壤
    4.2 试验方法
        4.2.1 吸附动力学试验
        4.2.2 解析动力学试验
        4.2.3 吸附等温试验
        4.2.4 解吸等温试验
    4.3 HPLC分析条件
    4.4 计算方法
    4.5 结果与分析
        4.5.1 水土比的优化选择
        4.5.2 吸附动力学
        4.5.3 解吸动力学
        4.5.4 阿维菌素在土壤中的吸附-解吸等温线
        4.5.5 阿维菌素吸附系数与土壤参数的关系
    4.6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甜菜夜蛾对甲维盐和双酰胺类杀虫剂抗性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甜菜夜蛾危害及对甲维盐和氯虫苯甲酰胺抗药性概况
    2 阿维菌素类杀虫剂抗性机理的研究现状
        2.1 靶标抗性
        2.2 代谢抗性
        2.3 穿透抗性
        2.4 P-gp蛋白
    3 双酰胺杀虫剂抗性机理研究现状
        3.1 靶标突变
        3.2 其他抗性机理
    4 细胞色素P450
        4.1 P450的结构
        4.2 细胞色素P450突变与功能的关系
    5 CRISPR/Cas9系统
        5.1 CRISPR/Cas9系统的简介
        5.2 CRISPR/Cas9作用原理
        5.3 CRISPR/Cas9基因编辑在昆虫中的应用
    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甜菜夜蛾P-糖蛋白基因敲除对杀虫剂敏感性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昆虫
        1.2 克隆SeP-gp
        1.3 生物信息学分析
        1.4 sgRNA的体外转录
        1.5 胚胎显微注射
        1.6 基因组DNA提取和突变鉴定
        1.7 杀虫剂和t毒素
        1.8 生物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SeP-gp的克隆和特性描述
        2.2 CRISPR/Cas9介导的SeP-gp敲除品系
        2.3 SeP-gp敲除品系对杀虫剂和Bt毒素敏感性的影响
    3 讨论
第三章 甜菜夜蛾WH-EB品系甲维盐抗性基因的图位克隆及活体功能验证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昆虫
        1.2 图位克隆定位
        1.3 体外转录sgRNA
        1.4 显微注射
        1.5 品系纯化
        1.6 生测测定
        1.7 克隆CYP9A亚家族基因并分析其进化
    2 结果
        2.1 染色体定位
        2.2 染色体区间定位
        2.3 甜菜夜蛾CYP9A各基因的相对位置
        2.4 WH-EB-dA9品系纯化及其对甲维盐和阿维菌素的敏感性
        2.5 WH-EB-dA52-59品系纯化及其对甲维盐和阿维菌素的敏感性
        2.6 克隆CYP9A58基因并分析WH-EB和WH-S品系之间的差异
        2.7 WH-EB-A58-KO品系纯化及其对甲维盐和阿维菌素的敏感性
    3 讨论
第四章 CYP9A58氨基酸F116V突变对甲维盐和阿维菌素代谢能力的影响以及其在田间种群突变频率的检测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甜菜夜蛾
        1.2 供试药剂
        1.3 甜菜夜蛾总RNA的提取及第一链cDNA的合成
        1.4 甜菜夜蛾CYP9A58表达载体及重组Bacmid的构建
        1.5 Bacmid的转染与杆状病毒载体的制备
        1.6 CYP9A58体外表达
        1.7 甲维盐和阿维菌素的体外代谢
        1.8 生物测定方法
        1.9 田间种群CYP9A58 F116V突变频率检测
    2 结果与分析
        2.1 甜菜夜蛾CYP9A58和CPR基因的克隆与载体构建
        2.2 标准曲线的建立
        2.3 在High Five细胞中表达P450s
        2.4 CYP9A58突变型和野生型的重组蛋白对甲维盐和阿维菌素的代谢
        2.5 鉴定代谢产物
        2.6 甜菜夜蛾田间种群对甲维盐的抗性水平
        2.7 F116V抗性等位基因频率及与甲维盐抗性水平的关系分析
    3 讨论
第五章 甜菜夜蛾鱼尼丁受体氨基酸点突变对双酰胺类杀虫剂抗性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昆虫品系和饲养
        1.2 杀虫剂和生测
        1.3 甜菜夜蛾SeRyR基因突变鉴定
        1.4 田间品系14743M抗性等位基因频率检测
        1.5 SeRyR I4743M突变导入WH-S品系中
        1.6 利用CRISPR/Cas9技术将G4900E敲入甜菜夜WH-S品系中
        1.7 4743M和4946E品系对双酰胺类杀虫剂的抗性遗传分析
    2 结果
        2.1 田间品系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敏感性
        2.2 检测田间SeRyR突变位点并分析其突变频率
        2.3 甜菜夜蛾I4743M突变对双酰胺杀虫剂敏感性的影响
        2.4 4946E品系的建立与纯化
        2.5 甜菜夜蛾SeRyR G4900E突变对双酰胺杀虫剂敏感性的影响
        2.6 4743M品系和4946E品系对双酰胺类杀虫剂的抗性遗传分析
    3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基金项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7)天维菌素对竹子害虫防治及其衍生物杀虫构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竹子病虫害研究进展
        1.1.1 竹子病害发生与危害概况
        1.1.2 竹子害虫发生和危害概况
        1.1.3 竹子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
        1.1.4 竹子病虫害的防治
    1.2 十六元大环内酯化合物研究进展
        1.2.1 国内外农用抗生素发展情况
        1.2.2 十六元大环内酯抗生素发展概况
    1.3 十六元大环内酯化合物合成及活性概况
        1.3.1 阿维菌素类结构修饰
        1.3.2 米尔贝霉素结构修饰
    1.4 杀虫构效关系研究
    1.5 农林业应用概况
    1.6 天维菌素研究现状
    1.7 论文的意义及研究思路
        1.7.1 论文的提出
        1.7.2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1.7.3 论文的研究意义
第二章 天维菌素对竹子害虫防治作用研究
    2.1 前言
    2.2 天维菌素对竹林害虫室内活性研究
        2.2.1 材料与方法
        2.2.2 结果与分析
        2.2.3 结论与讨论
    2.3 天维菌素制剂研制
        2.3.1 材料与方法
        2.3.1.2 仪器
        2.3.1.3 制剂配制方法
        2.3.1.4 冷贮和热贮含量检测
        2.3.2 结果与分析
        2.3.2.1 2 %天维菌素绿色乳油配方研究及质量指标
        2.3.2.2 2 %天维菌素微乳剂配方研究及质量指标
        2.3.2.3 2 %天维菌素微乳剂指标检测
        2.3.3 结论与讨论
    2.4 天维菌素林间试验及残留动态分析
        2.4.1 材料与方法
        2.4.2 结果与分析
        2.4.3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天维菌素类化合物衍生合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仪器
        3.1.2 试剂与材料
        3.1.3 合成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3 结论和讨论
第四章 天维菌素类化合物杀虫活性及构效关系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天维菌素类化合物室内活性测定
        4.2.2 杀虫构效关系研究
    4.3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论文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研究成果
致谢
附图

(8)陕西小菜蛾对9种杀虫剂的抗药性监测(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虫源
    1.2 供试药剂
    1.3 生物测定方法
    1.4 区分剂量法
    1.5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小菜蛾敏感种群对9种药剂的敏感基线
    2.2 陕西省3个地区田间小菜蛾的抗药性
    2.3 杨凌地区小菜蛾田间种群抗药性监测结果
    2.4 宝鸡地区小菜蛾田间种群抗药性监测结果
    2.5 渭南地区小菜蛾田间种群抗药性监测结果
3 讨论

(9)云南通海小菜蛾种群抗药性监测及田间药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虫源地基本情况
    1.2 供试药剂
    1.3 试验方法
        1.3.1 生物测定方法
        1.3.2 田间药效试验
    1.4 计算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2.2 田间药效评价
3 讨论

(10)小菜蛾田间种群抗药性监测及其抗药性机理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1.3.1 发生危害特点
        1.3.2 抗药性研究概况
        1.3.3 抗药性机理的研究
        1.3.4 抗药性治理的研究
    1.4 研究主要问题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主要问题
        1.4.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内容
    2.1 通海县近 2 年防治小菜蛾的用药背景调查
        2.1.1 调查目的
        2.1.2 调查方法
        2.1.3 问卷设计
        2.1.4 调查结果
        2.1.5 讨论与小结
    2.2 小菜蛾田间种群对常用杀虫剂抗药性系统监测(2011-2013 年)
        2.2.1 供试材料
        2.2.2 室内毒力测定的方法
        2.2.3 计算方法
        2.2.4 3 年抗药性监测的结果
        2.2.5 讨论与小结
    2.3 监测药剂的田间防效
        2.3.1 试验条件
        2.3.2 试验设计安排
        2.3.3 施药方法
        2.3.4 调查、记录方法
        2.3.5 对作物的直接影响
        2.3.6 试验结果
        2.3.7 讨论与小结
    2.4 解毒酶系活性测定
        2.4.1 材料与方法
        2.4.2 试验方法
        2.4.3 三个解毒酶活性测定的结果
        2.4.4 讨论与小结
    2.5 TPP、PBO、DEM 三种增效剂的筛选
        2.5.1 供试材料
        2.5.2 增效测定
        2.5.3 试验结果
        2.5.4 讨论与小结
第三章 全文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0.5%阿维菌素EC防治小菜蛾田间药效试验初报(论文参考文献)

  • [1]白僵菌与无公害药剂对降香黄檀食叶害虫的协同增效作用[D]. 关朝阳.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2]小菜蛾防治药剂筛选及农药减施增效作用研究[D]. 田晓曦. 宁夏大学, 2021
  • [3]东台地区设施蔬菜主要害虫发生动态及三叶斑潜蝇的防治技术研究[D]. 缪春蕾. 扬州大学, 2021(05)
  • [4]青花菜主要病虫害化学农药协同增效及应用技术研究[D]. 张劭兵. 安徽农业大学, 2019(06)
  • [5]阿维菌素在水稻环境中的分布及吸附行为[D]. 李飞. 江西农业大学, 2019(03)
  • [6]甜菜夜蛾对甲维盐和双酰胺类杀虫剂抗性机理的研究[D]. 左亚运.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7]天维菌素对竹子害虫防治及其衍生物杀虫构效关系研究[D]. 张绍勇. 浙江农林大学, 2016(05)
  • [8]陕西小菜蛾对9种杀虫剂的抗药性监测[J]. 殷劭鑫,张春妮,张雅林,李显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1)
  • [9]云南通海小菜蛾种群抗药性监测及田间药效评价[J]. 尹艳琼,沐卫东,李向永,赵雪晴,黄春芬,艾英,谌爱东. 植物保护, 2015(03)
  • [10]小菜蛾田间种群抗药性监测及其抗药性机理初步研究[D]. 尹艳琼.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4(03)

标签:;  ;  ;  ;  ;  

0.5%阿维菌素乳油防治小菜蛾田间药效试验初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