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吸收 茎传导 叶片蒸腾实验

根吸收 茎传导 叶片蒸腾实验

一、根的吸收作用 茎的输导作用 叶的蒸腾作用实验(论文文献综述)

梁健[1](2021)在《盐和干旱胁迫对实葶葱化感作用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

高楠[2](2021)在《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芦苇对水盐异质性的生态适应对策》文中研究说明

杨帆[3](2021)在《基于概念教学发展初中生生命观念的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主要研究方向是基于概念教学发展初中生生命观念。本论文对生命观念和概念教学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对于生命观念部分外延维度建构了概念知识框架、并结合概念教学四步骤制定了教学设计框架。随后进行课堂教学实践及综合课程实践,通过终结性成绩分析、过程性评价、访谈分析及课堂观察等方面检验概念教学发展初中生生命观念的成效。主要贡献如下:对生命观念和概念教学的概念界定,结合对应的生命观念各个外延维度的概念知识框架,提出了依据概念教学策略发展初中生生命观念提升的教学课例,其中包含综合实践教学开发了超越课本中的“冬季生菜的培育项目”,和课堂教学中围绕“进化与适应观”、“遗传与变异观”、“物质与能量观”中的新课例。进一步探究发展学生生命观念的新路径,也为深入研究发展初中生生命观念和进行概念教学提供了重要的新视角。概念教学应用在发展初中生生命观念的教学当中是可行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提供真实的问题情景,基于概念框架提出指向核心概念的核心问题,分步骤将核心问题转变为重要问题,再根据本节教学内容转变为一般问题来推动学生于课堂中概念的生成和高阶思维的发展。以本单元指向的核心概念为纲领,呈现真实情境,自下向上从事实性知识开始层层深入引导学生自主构建概念之间的关系,可有效驱动学生发展生命观念。应用基于生命观念的理念和概念教学的策略指导课程实践方案及实施教学过程后,制作了检测初中生生命观念提升的相关过程测评卷和终结性评测卷。在进行学生的学业水平检测当中注重营造真实的情境氛围,落实生命观念中让学生能运用习得的概念解决真实问题的要求。在学业水平的数据分析中表明,基于概念教学来发展学生生命观念的策略是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而对于学生生命观念的发展有一定的积极影响。通过访谈分析和课堂观察发现,不同形式的概念教学能够有助于学生持续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进行研究结论的总结和反思,在基于概念教学发展初中学生生命观念的实践过程中,由于个人能力的局限以及时间和地域的限制,教学案例样本量较小,有待进一步拓展研究。

金群[4](2021)在《STEM理念下的初中生物学教学设计研究》文中指出STEM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数学(Mathematics)英文首字母的缩写,最早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于2001年提出。是通过跨学科融合与整合,以项目学习、问题探究为途径进行学习,从学科知识、认知思维、实践能力等方面培育学生的综合素养。随着STEM教育的兴起,以STEM教育中的教学创新和跨学科研究发展速度开始加速。但是在推行过程中也存在了不少的困惑和亟需解决的问题,集中表现在师资培养、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课程设计方案与拓展学习方式模式等方面。本课题首先调研了国内外STEM教育研究现状,重点对国内,特别是中学生物学教学中实施STEM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发现与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融合的案例较少,并与学校生物教师讨论发现初中阶段生物学科知识内容多,偏重于应试教育,实际运用学科融合的教学时间不充足,针对具体的课堂教学内容,师生共同参与,学生设计方案实际解决问题的机会不多,基于这些原因系统分析,形成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实施方案。以孝感市楚澴中学七八年级师生为对象,进行了实践探索:1.运用STEM理念,对人教版七八年级的生物学教材进行分析、归纳,筛选出了可融入STEM的知识点;2.基于问题探究、项目化学习、实验观察、问题导向,围绕生物大概念,运用提出问题,规划方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评价反思等流程进行设计教学实践教案,将STEM教育理念融入到教学设计环节。教学设计分为三种类型:1.应用模型制作思路设计课题《动物细胞》;2.应用探究实验的构思设计课题《食物中的营养》;3.应用问题解决的方式设计课题《植物的生殖》。教学设计的顺序为创设情境,问题引入;设计方案,聚焦概念;分享设计,理解概念;设计制作,感悟新知;优化设计,提升效果;交流展示,总结反思。紧接着,笔者在孝感市楚环中学,将七年级两个平行的班级学生作为STEM课堂和传统课堂实践的对象,运用设计的《动物细胞》《食物中的营养》《植物的生殖》教案进行了STEM教育教学实践。最后,笔者对七八年级的七位生物教师进行教师访谈、对STEM课堂实践前学生生物考试成绩和STEM课堂实践后学生成绩进行了对比,结合学生前测和后测调查问卷。得出结论:从学生方面来看,STEM教育理念促进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多角度思维的能力,学生对这样的课堂是很喜欢的;对教师而言,他们普遍对生物课堂开展STEM教育保持积极的态度,认为完全可以将STEM理念运用于实际教学中,也愿意在自己的教学中逐步开展相关教学改革。综上所述,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运用STEM教育理念的初中生物课堂实践提升了教师课堂组织能力,提升了学生整体思维能力、交流合作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科的兴趣。STEM教育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整体思维能力,更好地掌握学科大概念,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同时,本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初中生物中选取的STEM课程设计内容不够丰富,课堂实践时间还不够充足,对STEM生物课程实践的评价维度不够详细,评价标准还需要进一步分析和总结。

王中军,黄俊[5](2021)在《植物与植物生理学教学中要关注的几个“联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植物与植物生理学众多知识点之间有诸多"联系"。本文总结了器官形态上的"联系"、器官结构上的"联系"、生理活动上的"联系"等八个方面的"联系"。教学上关注和处理好这些"联系",是提高植物与植物生理学教学质量和效率的重要保证。

白雪[6](2021)在《盐池湾湿地优势植物赖草功能性状权衡关系及环境响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植物功能性状是显着影响植物体定植、存活、生长和死亡的一系列植物属性,能够反映植物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植物功能性状间的权衡关系反映了植物在资源获取与分配中采取的不同策略及其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内陆盐沼湿地是一种生态水文过程特殊、环境高度异质的湿地生态系统,赖草(Leymus secalinus)是广泛分布于内陆盐沼湿地的多年生根茎型禾草,对赖草资源配置及功能性状权衡关系的研究有助于理解盐生植物在高寒环境下独特的适应机制,揭示湿地植物的生活史策略。鉴于此,本文在盐池湾湿地党河河岸至荒漠边缘方向平行于党河河岸且沿土壤水分梯度设置了4个样地,其中样地I土壤含水率22.3%-24.6%,样地II土壤含水率16.8%-18.2%,样地III土壤含水率12.6%-14.5%,样地IV土壤含水率7.3%-9.6%。本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权衡值与结构方程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不同水分梯度下赖草的生物量分配模式,研究了高寒环境下赖草功能性状间的权衡关系,探讨了赖草主要植物功能性状的生境适应特征,为盐池湾湿地植被恢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不同样地湿地群落和赖草种群特征差异显着(P<0.05)。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减小,湿地群落的盖度和密度呈逐渐减小的变化趋势,群落的高度呈先增加后减小的倒“V”型趋势;赖草种群的高度和密度呈先增加后减小的“V”型变化趋势,种群盖度表现出先减小后增加再减小的波动变化趋势。赖草根冠比和根质比呈逐渐增大的变化趋势,花质比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茎质比呈先减小后增加再减小的变化趋势,叶质比逐渐减小;赖草花生物量分配占地上生物量的比呈先减小后增加的变化趋势,茎生物量分配占地上生物量的比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叶生物量分配占地上生物量的比无显着变化(P>0.05);赖草主根生物量分配占地下生物量的比呈先减小再增加的“V”型变化趋势,侧根生物量分配占地下生物量的比呈先增加再减小的趋势,赖草增加根系生物量抵御干旱胁迫。(2)不同样地赖草功能性状差异显着(P<0.05)。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减小,赖草的叶厚度、叶长、叶片数、叶宽和茎长度的变化均呈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茎直径呈逐渐减小的趋势;赖草根长、根系表面积、根系分叉数和比根长呈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根系直径呈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根系分支角度逐渐增加。(3)不同样地赖草功能性状权衡差异显着(P<0.05)。叶厚度-叶长-叶片数-茎长度两两间的权衡在样地I、样地II和样地III偏好叶厚度、叶片数,样地IV分别偏好叶长、茎长度,叶长-茎长度-叶厚度-叶宽两两间的权衡在样地I偏好叶长、叶厚度,在样地II、样地III和样地IV偏好茎长度、叶宽,叶厚度-叶片数间的权衡具有趋同性,各样地权衡均倾向为叶片数;根长-根系表面积-根直径间的权衡具有趋同性,在样地I和样地III偏好根长,在样地II和样地IV偏好根系表面积和根直径,根长-根系分叉数-根系表面积间的权衡在各样地中分别偏好根长、根系表面积;叶厚度-根系分叉数-叶宽-根系表面积以及茎长度-根长间的权衡均在样地I、样地II和样地IV偏好根系性状,在样地III偏好地上功能性状,叶长-根系表面积-叶厚度-根长间的权衡存在趋同性,在各样地均偏好根系性状,叶长-根系分叉数、茎长度-根直径间的权衡关系在样地I和样地II偏好根系功能性状,在样地III和样地IV偏好地上功能性状或不偏好任何性状,叶片数与根系功能性状间的权衡偏好复杂。赖草在样地I和样地II偏好增加赖草的资源获取面积,偏好叶片性状调整适应生境,在样地III偏好适应高盐环境的功能性状,如叶厚度、茎直径等性状,在样地IV偏好根系性状适应干旱环境。(4)根据结构方程模型拟合结果,测量模型中潜变量对观测变量具有较好的解释能力,土壤环境对湿地群落密度和群落高度的直接影响较小,对湿地群落盖度的直接影响较大,湿地群落特征对叶宽、叶长、茎长度、茎直径和叶厚度的直接影响较大,土壤环境对茎长度和叶宽的间接影响较大,对茎直径、叶片数、叶长和叶厚度的间接影响较小。湿地群落特征对根长、根系表面积和根系分支角度的直接影响较大,对根直径和根系分叉数影响较小,土壤环境对根直径和根系分叉数的间接影响较大,对根长和根系分支角度的间接影响较小。湿地群落特征通过调节赖草根系的资源吸收范围以适应环境胁迫,赖草通过调整自身的吸收面积响应土壤环境的变化。植物功能性状是连接植物与土壤、群落环境的桥梁,在形态构建、适应生境以及生长繁殖等方面具有相当大的可塑性,群落环境对植物功能性状生长具有显着影响,植株通过调整性状间的权衡关系选择对自身生长发育有利的资源配置模式,反映了盐生植物对高寒环境的适应及植物内部不同功能性状间独特的调节机制与生存策略。

王磊[7](2021)在《十个杨树无性系叶片旱生结构与抗寒性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杨树在我国栽种历史悠久,分布范围广,适用于纤维工业、造纸箱板、农具等。白杨派杨树普遍具有抗旱、抗风、抗寒,喜光、生长快、寿命长等特点,为西北地区平原沙荒造林树种之一。其木材纹理直,结构细,力学强度居杨树木材前列,供建筑、火柴杆等用。本研究采用07-17-18、07-23-23、07-30-11、秦白杨1、秦白杨3、秦白杨5、毛白杨30、新疆杨、I-101以及84K杨十个杨树无性系作为供试材料通过石蜡切片法和测定苗木生理、生化指标来研究各杨树无性系抗旱性和抗寒性,得到结果如下:(1)10个杨树无性系的叶片均具有明显的旱生结构,从外到内依次为角质层、上表皮、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和下表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测量得到各指标数据进行处理后可知各个无性系之间的主脉厚度、海绵组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最具代表性。(2)运用隶属函数来综合评价供试杨树无性系的抗旱性大小,十个杨树无性系抗旱性排序为:秦白杨5>07-23-23>07-30-11>毛白杨30>84k>I-101>秦白杨1>新疆杨>秦白杨3>07-17-18。(3)用CK、-15℃、-20℃、-25℃、-30℃、-35℃六个不同温度梯度处理10个杨树无性系一年生休眠枝条,运用电导率法得到了其相对电导率并求出了供试苗木半致死温度;测量出了各无性系不同温度梯度下抗氧化酶(SOD酶、CAT酶、POD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4)运用隶属函数来综合评价供试杨树无性系的抗寒性大小,十个杨树无性系抗寒性排序为:秦白杨5>07-23-23>07-30-11>84K>新疆杨>秦白杨1>毛白杨30>I-101>秦白杨3>07-17-18。(5)采用聚类分析法中的系统聚类依据测定的指标将十个杨树无性系按照抗寒能力由强到弱分为5个类:第一类为秦白杨5。第二类为07-23-23、07-30-11、84K、新疆杨、秦白杨1。第三类为毛白杨30、I-101。第四类为秦白杨3。第五类为07-17-18。

雷菁清[8](2021)在《黄河上游谷地罗布麻耕地土壤质量水平及产品品质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以青海地区所产的罗布麻为研究对象,对青海罗布麻根系土壤、叶和茎中七种重金属元素含量(砷、镉、铬、铜、锌、铅、镍)、污染水平和污染概况进行了系统分析和评价。分析了罗布麻植株和其根际土壤中的各重金属元素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其根系土壤中的理化成分和罗布麻植株中营养物质是否对重金属元素存在影响。针对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罗布麻根系土壤和罗布麻植株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理化性质、营养成分的相关性。为青海罗布麻叶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也为罗布麻叶质量评价和罗布麻叶金属元素限量标准的建立提供参考。研究结果如下:(1)罗布麻植株生长过程中根系土壤中重金属元素As、Cd、Cr、Cu、Ni、Pb、Zn的单项污染水平都处于非污染水平,P综处于安全级,表明罗布麻生长的根系土壤未受到这几种重金属的污染。(2)根系土壤中的各重金属元素之间彼此相互作用,而且根系土壤中的p H值、水分、脲酶、有机质、磷酸酶、NH4+、NO3-对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有一定的影响,说明土壤中的理化成分对土壤中重金属元素有一定的影响。(3)罗布麻生长期和成熟期叶片中的重金属元素As、Cd、Cr、Cu、Pb的单项污染均处于非污染水平,P综处于安全级,表明罗布麻生长过程中叶未受到这些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罗布麻生长期叶中Cd和Pb的含量高于成熟期叶中的含量,成熟期叶中As、Cr、Cu、Ni和Zn的含量高于生长期叶中的含量,罗布麻叶中这几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随着罗布麻植株的生长而增加。罗布麻生长过程中,叶片中的重金属元素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叶片中营养物质的含量对重金属元素的含量也有一定的影响。罗布麻生长期时叶片中各成分之间会相互作用,但是成熟后叶片中各成分之间不在相互作用。(4)罗布麻生长期茎中重金属元素As、Cd、Cr、Cu的单项污染水平均处于非污染水平,Pb的单项污染水平处于轻污染水平,P综处于警戒线,表明罗布麻生长期茎受到重金属元素Pb的污染。罗布麻成熟期茎中重金属元素As、Cd、Cu、Pb的单项污染水平处于非污染水平,Cr的单项污染处于轻污染水平,P综处于安全级,表明罗布麻成熟期茎没有受到这几种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罗布麻植株生长过程中,茎中重金属元素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茎中的营养物质对茎中重金属元素含量有一定的影响。(5)罗布麻叶片和罗布麻茎中重金属元素As、Cd、Cr、Cu、Ni、Pb、Zn的含量在生长的过程中随着其根系土壤中这几类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增加表现出一定的变化(增加或减少)。根据皮尔逊相关性分析法发现罗布麻植株生长期根系土壤中As、Cr、Ni、Zn与罗布麻茎中As、Cr、Ni、Zn相对应的重金属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根系土壤中Cu与罗布麻叶和罗布麻茎中Cu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罗布麻植株成熟期根系土壤中Zn与罗布麻叶中Zn具有明显的相关性,而其它重金属元素之间不存在相关性。

公勤[9](2021)在《菠菜幼苗的铜胁迫响应机理及其调节效应研究》文中指出铜(Cu)是植物生长发育中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但是其含量过高也会影响植物生长和人类健康。近年来,由于农业生产中含Cu农药、粪肥的不合理使用,垃圾焚烧、污水灌溉、铜矿开采冶炼等人为行为导致土壤中重金属Cu含量严重超标,已成为影响植物生长和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菠菜(Spinacia oleracea L.)是石竹目的一种草本植物,该植物具有叶面积大、相对生长率高、重金属吸收率较高等特点。本研究以菠菜幼苗作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Cu浓度处理下菠菜幼苗生长量、抗氧化物酶、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矿质元素吸收和运输,以及细胞超微结构等生理特性的变化,旨在全面地揭示菠菜的Cu胁迫响应机制,随后,向Cu胁迫幼苗叶部喷施三种不同的植物激素(GA3、IAA、NAA),探寻喷施植物激素的最适浓度,进一步揭示植物激素对菠菜耐Cu机理的调节效应。通过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果:1、不同浓度Cu处理对菠菜幼苗生长生理指标的影响本试验设置11组Cu浓度,观测不同浓度Cu处理下菠菜幼苗生长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100mg L-1Cu浓度时,菠菜幼苗的生物量明显增加,而抗氧化物酶活性(SOD、POD、CAT、APX)变化不大,光合参数(Pn、gs、Tr、Y(Ⅱ)、q P值)有所增加,叶部的N、K、Mg、Ca、Fe、Zn含量增加,根部的Ca、Fe、Zn含量均为增加趋势,细胞器结构完成、清晰可见,表明100mg L-1Cu浓度能促进植物生长、提高光合速率、促进矿质元素吸收;而在800-1000mg L-1Cu环境中,菠菜幼苗生物量下降,MDA含量显着升高,抗氧化物酶活性增至最高后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叶绿素a、b含量降低,Pn、gs、Tr值减小,Fv/Fm、q P、NPQ、Y(Ⅱ)值下降,除细胞核、线粒体结构模糊外,其他细胞器均完整可见,表明较高Cu浓度处理影响了植物的生命活动,但是植物通过调节体内抗氧化系统,使生理活动维持较好状态,表现出植物具有较强的耐Cu性。2、高浓度Cu胁迫对菠菜幼苗生长生理参数的影响当添加700mg kg-1高浓度Cu浓度处理时,菠菜幼苗生长量下降,MDA、O2-、H2O2含量增加,脯氨酸、可溶性蛋白以及抗氧化物酶活性也呈增加趋势,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含量、光合参数(Pn、gs、Tr值),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q P、NPQ、Y(Ⅱ))均减少。叶部和根部Cu含量显着升高,且叶部Cu含量明显高于根部。叶部和根部的Mg、Ca含量减少,N、P、K、Fe、Zn含量增加。叶部叶绿体肿胀,细胞核模糊,但是其余细胞器均清晰可见,表明高浓度Cu胁迫下,菠菜幼苗叶部和根部吸收了大量的Cu2+,并主要聚集在叶部,导致植物体内氧化应激反应加剧,叶绿素合成、气体交换、部分矿质元素吸收等生理活动受阻,部分细胞器结构发生了变化,即使这样,植物仍然能够主动提高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增加抗氧化物酶活性,抵御高浓度Cu对植物的伤害,由此可见,菠菜幼苗具有很强的耐Cu性。3、添加不同浓度GA3溶液对高浓度Cu胁迫菠菜幼苗的调节效应本试验将7组不同浓度的GA3溶液喷施到Cu胁迫幼苗的叶部,7天后取样测定各项参数。试验结果显示,当喷施3-5 mg L-1的GA3溶液时,菠菜幼苗叶部Cu含量显着下降,O2-、H2O2含量减少,氧化伤害明显降低,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增加,抗氧化酶活性升高,矿质元素吸收得到了促进,植物生物量增加。而当GA3浓度高于40 mg L-1时,植物体内表现出氧化损伤增强,抗氧化酶活性降低、光合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都有所下降,生物量也呈下降趋势,表明高浓度GA3反而加剧了Cu胁迫损伤,严重影响了菠菜幼苗的生理功能。因此,从本试验结果推断3-5 mg L-1GA3的浓度对Cu胁迫下菠菜幼苗毒害作用的缓解效果最好。4、喷施不同浓度的IAA溶液对高浓度Cu胁迫菠菜幼苗的调节效应本试验将6组不同浓度的IAA溶液喷施到Cu胁迫幼苗叶部,处理7天后取样测定生长生理参数,结果显示,低浓度的IAA(10-40mg L-1)能提高Cu胁迫下幼苗根部的Cu含量,降低叶部的Cu含量。此时,MDA O2-、H2O2含量降低,抗氧化酶(SOD、CAT)活性增加,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Pn和gs值、以及Fv/Fm、NPQ、q P、ETR值、矿质元素吸收量均为增加趋势,叶部细胞器的受损现象也得到了缓解,表明外源添加此浓度的IAA可以诱导抗氧化酶的合成,提升光合作用,促进矿质元素吸收,减缓高浓度对菠菜幼苗的胁迫伤害,而这种缓解作用在IAA浓度达到60mg L-1时最明显,此时叶部、根部的Cu含量降至最低,幼苗体内的氧化应激反应最低,植物生长量、光合作用、矿质元素吸收均增至最高,由此可见,施用60mg L-1IAA较其他IAA浓度相比,对Cu胁迫伤害缓解的作用最明显。5、外源喷施不同浓度的NAA溶液对高浓度Cu胁迫菠菜幼苗的调节效应Cu胁迫下,向幼苗叶部喷施5种不同浓度的NAA溶液时,10μmol L-1NAA溶液的调控效应表现最为明显。此时,菠菜幼苗叶部Cu含量显着降低,根部Cu含量明显增加,其生长量也显着升高,MDA、O2-、H2O2含量降至最低,抗氧化物酶活性(SOD、POD、CAT、APX)以及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含量均为增加趋势,幼苗叶部叶绿素含量、Pn、gs、Ci值增至最大,q P和ETR值也增至最大值,根部矿质元素含量呈增加趋势,叶绿体数量增多,基粒片层排列整齐,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线粒体、液泡清晰可见,细胞核与核液清晰分开,表明添加10μmol L-1NAA溶液时,能提高植物抗氧化能力,增加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减少细胞内部的膜质过氧化伤害,降低叶绿素合成的干扰,促进光合作用,缓解Cu对细胞器的伤害,从而,减轻了高浓度对菠菜幼苗的胁迫作用。

石生辉[10](2020)在《不同叶龄期剪叶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文中认为本试验于2019年-2020年在沈阳农业大学试验基地进行,采用两个玉米杂交种郑单958与良玉99为试材,分别在不同叶龄期进行剪叶处理,以不剪叶作为对照。研究不同品种剪叶处理后对玉米产量、生长发育、籽粒品质等的影响,以期筛选最佳剪叶时期,为玉米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品种不同叶龄期剪叶后对产量影响不同。2019年郑单958为6叶期剪叶显着增产9.09%,而良玉99为7叶期剪叶显着增产6.33%,与3叶期剪叶处理无显着差异。2020年郑单958为7叶期处理剪叶显着增产13.83%,剪叶处理间差异不显着,而良玉99为5叶期剪叶处理显着增产7.32%,5叶、6叶、7叶期剪叶处理间无显着差异。综合两年产量情况总体来看,尽管产量受到环境条件等因素影响而有所差异,但适当剪叶处理后大概率可实现增产,其中郑单958为6叶期剪叶处理,而良玉99为7叶期剪叶处理增产效果显着。相关分析表明单穗重、行粒数、百粒重的增加是增产的主要因素。2.合理的苗期剪叶会对玉米灌浆过程产生影响。总体来看两品种灌浆速率变化趋势相同。经过剪叶处理玉米平均灌浆速率、最大灌浆速率、灌浆速率最大时积累量均小于对照,表明剪叶处理减缓了玉米的灌浆过程。虽然经过剪叶后各处理平均灌浆速率低于对照,但可通过延长有效灌浆时间以弥补与对照间的差距并提高产量。3.合理的苗期剪叶处理可改善植株形态与群体结构。玉米幼苗剪叶处理后会较快速的进行补偿性生长,但在其后各生育时期均有所推迟,生育期延长。又因品种与处理对幼苗伤害程度不同推迟的时间有所差异。不同剪叶处理前期对LAI和SPAD产生影响,但对随后玉米生长发育影响并不明显。剪叶处理后使得植株第三节茎粗、株高、穗位高、重心高较对照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倒伏的风险。4.合理的苗期剪叶处理可改善植株穗位叶光合作用能力。通过对玉米穗位叶光合作用与荧光特性的分析表明,剪叶处理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群体冠层结构,且在增产的剪叶处理中,剪叶处理后郑单958为5叶、6叶期剪叶处理、良玉99为7叶期穗位叶光合活性较高,同化能力与光保护能力较强,表现较为良好。综上所述,郑单958为6叶期剪叶处理、良玉99为7叶期剪叶处理时与对照相比可获得较高产量,同时增强了光合能力与光保护能力、提高抗倒伏能力,可供生产参考。

二、根的吸收作用 茎的输导作用 叶的蒸腾作用实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根的吸收作用 茎的输导作用 叶的蒸腾作用实验(论文提纲范文)

(3)基于概念教学发展初中生生命观念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顺应时代趋势,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1.1.2 立足学科基础,发展学生生物核心素养
        1.1.3 生命观念是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标志
    1.2 研究综述
        1.2.1 生命观念研究综述
        1.2.2 生物学概念教学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实践研究法
        1.4.3 课堂观察法
        1.4.4 访谈分析法
        1.4.5 统计分析法
    1.5 研究意义
2 理论基础及概念界定
    2.1 理论基础
        2.1.1 建构主义理论
        2.1.2 认知—结构理论
    2.2 概念界定
        2.2.1 生命教育
        2.2.2 生命观念
        2.2.3 生物学概念
3 发展学生生命观念的培养对策
    3.1 概念知识框架
    3.2 教学设计框架
    3.3 教学案例
        3.3.1 课堂概念教学中发展学生生命观念
        3.3.2 综合实践概念教学课程中发展学生生命观念
4 发展学生生命观念的实践与结果
    4.1 教学实践过程
    4.2 实践结果分析
        4.2.1 综合实践——教学效果的过程性评价
        4.2.2 课堂教学——学业水平的终结性评价
5 研究结论与反思
    5.1 研究结果和结论
    5.2 研究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访谈调查问题
附录6 综合实践课程图片记录
附录7 课堂教学中的照片实录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4)STEM理念下的初中生物学教学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STEM教育研究综述
        1.2.1 国外STEM教育研究现状
        1.2.2 国内STEM教育研究现状
    1.3 STEM理论的概念界定
        1.3.1 STEM教育
        1.3.2 STEM素养
        1.3.3 生物科学素养
    1.4 理论基础
        1.4.1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1.4.2 探究性学习理论
        1.4.3 缄默知识理论和有意义学习理论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意义
第2章 基于STEM理念的初中生物学教学设计
    2.1 STEM教育的特点
        2.1.1 体验性
        2.1.2 跨学科
        2.1.3 情境性
        2.1.4 设计性
        2.1.5 协作性
    2.2 STEM理念下的教学设计原则
        2.2.1 严格依据课程标准
        2.2.2 多维度设计教学目标
        2.2.3 基于核心概念和学生实践
    2.3 基于STEM理念下的初中生物教材内容选择
    2.4 基于STEM理念的人教版初中生物学教学设计的流程
    2.5 基于STEM理念的生物教学设计实例
        2.5.1 “《动物细胞》-可视化模型项目”教学设计
        2.5.2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种子能量知多少教学设计
        2.5.3 “我是园艺师---《植物的生殖》”教学设计
第3章 基于STEM理念的初中生物学教学实践研究
    3.1 研究对象
        3.1.1 访谈对象
        3.1.2 问卷调查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研究法
        3.2.2 调查问卷法
        3.2.3 案例教学法
        3.2.4 访谈法
        3.2.5 观察讨论法
    3.3 教学实践过程
        3.3.1 教学内容
        3.3.2 教学实践
        实践一:动物细胞-可视化模型项目
        实践二: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种子热量知多少
        实践三:“我是园艺师--《植物的生殖》”
    3.4 教学实施结果与分析
        3.4.1 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3.4.2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3.4.3 前后考试成绩结果分析
第4章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研究不足
    4.3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Ⅰ STEM课程教育调查问卷
附录Ⅱ 基于STEM理念探究报告——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
附录Ⅲ STEM理念下的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Ⅳ 生物试题(前测)
附录Ⅴ 生物测试(后测)
硕士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5)植物与植物生理学教学中要关注的几个“联系”(论文提纲范文)

一、器官形态上的“联系”
二、器官结构上的“联系”
三、生理活动上的“联系”
四、基于继承关系的“联系”
五、形态、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
六、微观与宏观的“联系”
七、个体基于亲缘关系的“联系”
八、植物与环境的“联系”

(6)盐池湾湿地优势植物赖草功能性状权衡关系及环境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植物生物量分配研究进展
        1.3.2 植物功能性状研究进展
        1.3.3 高寒湿地研究进展
        1.3.4 赖草研究进展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
        2.1.3 气候水文
        2.1.4 土壤植被
    2.2 实验设计及取样方法
        2.2.1 样地设置
        2.2.2 优势植物确定
        2.2.3 群落学调查与植物取样
        2.2.4 植物功能性状测量
        2.2.5 土壤取样及理化性质测量
    2.3 数据分析
        2.3.1 权衡值
        2.3.2 结构方程模型构建
        2.3.3 数据处理
3 赖草生物量分配模式
    3.1 湿地群落生物学特征
        3.1.1 湿地群落特征
        3.1.2 优势植物确定
        3.1.3 赖草种群特征
    3.2 赖草生物量分配模式
        3.2.1 生物量分配比例分析
        3.2.2 赖草花、叶和茎生物量的分配关系
        3.2.3 赖草主侧根生物量的分配关系
    3.3 讨论
    3.4 小结
4 赖草功能性状间的权衡关系
    4.1 赖草功能性状的变化特征
        4.1.1 赖草叶功能性状的变化特征
        4.1.2 赖草茎功能性状的变化特征
        4.1.3 赖草根系功能性状的变化特征
    4.2 赖草功能性状间的关系
    4.3 赖草功能性状间的权衡关系
        4.3.1 赖草地上功能性状间的权衡关系
        4.3.2 赖草地下功能性状间的权衡关系
        4.3.3 赖草地上、地下功能性状间的权衡关系
    4.4 讨论
    4.5 小结
5 赖草功能性状的生境响应特征
    5.1 结构方程模型构建
    5.2 环境因子对地上功能性状的影响
        5.2.1 模型拟合
        5.2.2 模型修正
        5.2.3 结果分析
    5.3 环境因子对地下功能性状的影响
        5.3.1 模型拟合
        5.3.2 模型修正
        5.3.3 结果分析
    5.4 讨论
    5.5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7)十个杨树无性系叶片旱生结构与抗寒性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杨树研究概况
        1.1.1 杨树的分类与空间分布
        1.1.2 杨树的形态特征
        1.1.3 发展与应用
        1.1.4 国内外杨树杂交育种研究进展
    1.2 树木的抗寒性研究
        1.2.1 影响植物抗寒性因素
        1.2.2 研究植物抗寒性方法
    1.3 树木的抗旱性研究
        1.3.1 植物物理结构
        1.3.2 光合作用与抗旱性
        1.3.3 植物基因表达与抗旱性
        1.3.4 植物的渗透调节
        1.3.5 研究植物抗旱性方法
        1.3.5.1 大田鉴定法
        1.3.5.2 盆栽测定法
        1.3.5.3 人工气候法
        1.3.5.4 间接测定法
    1.4 植物抗逆性综合评价方法
        1.4.1 主成分分析法
        1.4.2 隶属函数法
        1.4.3 多重比较法
        1.4.4 聚类分析
    1.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6 研究内容与研究路线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路线
第二章 白杨派无性系抗旱性评价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方法
        2.1.3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叶片解剖结构特征比较
        2.2.2 10 个杨树无性系叶片解剖结构指标的主成分分析
        2.2.3 10 个杨树无性系抗旱性的综合评价。
第三章 白杨派无性系抗寒性评价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研究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杨树无性系半致死温度
        3.2.2 低温处理下各无性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变化
        3.2.3 低温处理下各无性系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变化
        3.2.4 低温处理下各无性系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变化
        3.2.5 低温处理下各无性系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
        3.2.6 低温处理下各无性系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
        3.2.7 各无性系各指标隶属函数值评价
        3.2.8 聚类分析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植物抗旱性机理及其相关指标选择
        4.1.2 植物抗寒性机理及其相关指标选择
    4.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黄河上游谷地罗布麻耕地土壤质量水平及产品品质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罗布麻概述
        1.1.1 罗布麻简介
        1.1.2 罗布麻药理作用
        1.1.3 罗布麻的形态学特征
        1.1.4 罗布麻化学成分及其生理活性
        1.1.5 罗布麻的研究现状
    1.2 重金属污染概述
        1.2.1 土壤重金属污染概述
        1.2.2 罗布麻重金属污染概述
    1.3 立题依据
第2章 研究内容与实验设计
    2.1 研究内容
    2.2 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2 样品采集
        2.2.3 样品处理
        2.2.4 测定指标和方法
        2.2.5 测定重金属元素方法的选择
        2.2.6 实验试剂和仪器
    2.3 测定重金属元素样品处理
        2.3.1 样品消解
        2.3.2 样品测定
    2.4 土壤质量评价标准与方法
        2.4.1 土壤重金属质量评价标准
        2.4.2 土壤重金属质量评价方法
    2.5 罗布麻植株重金属评价
        2.5.1 罗布麻植株重金属评价标准
        2.5.2 罗布麻植株重金属评价方法
        2.5.3 罗布麻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价方法
    2.6 数据分析
第3章 罗布麻根系土壤的基本研究
    3.1 罗布麻不同生长时期其根系土壤中各基本成分的含量变化
        3.1.1 罗布麻不同生长时期根系土壤各基本成分的含量
        3.1.2 罗布麻不同生长时期根系土壤各成分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3.2 罗布麻不同生长时期根系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变化
        3.2.1 罗布麻生长期根系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
        3.2.2 罗布麻成熟期根系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
        3.2.3 罗布麻不同生长时期根系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对比
    3.3 罗布麻不同生长时期根系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程度
        3.3.1 罗布麻生长期根系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程度
        3.3.2 罗布麻成熟期根系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程度
    3.4 罗布麻不同生长时期根系土壤中各重金属元素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3.4.1 罗布麻生长期根系土壤中各重金属元素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3.4.2 罗布麻成熟期根系土壤中各重金属元素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3.5 罗布麻不同生长时期根系土壤中各成分含量与各重金属元素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3.5.1 罗布麻生长期根系土壤中各成分含量与各重金属元素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3.5.2 罗布麻成熟期根系土壤中各各成分含量与各重金属元素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罗布麻不同生长时期叶中营养成分和重金属元素的变化
    4.1 罗布麻不同生长时期叶中营养成分含量的变化
        4.1.1 罗布麻生长期叶中营养成分的含量
        4.1.2 青海罗布麻成熟期叶中营养成分的含量
        4.1.3 罗布麻不同生长时期叶中营养成分含量的变化
        4.1.4 青海罗布麻不同生长时期叶中营养成分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4.2 罗布麻不同生长时期叶中重金属元素的变化
        4.2.1 罗布麻生长期叶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
        4.2.2 罗布麻成熟期叶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
        4.2.3 罗布麻不同生长时期叶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对比
    4.3 罗布麻不同生长时期叶中重金属元素污染水平
        4.3.1 罗布麻生长期叶中重金属元素污染水平
        4.3.2 罗布麻成熟期叶中重金属元素污染水平
    4.4 罗布麻不同生长时期叶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4.4.1 罗布麻生长期叶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4.4.2 罗布麻成熟期叶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4.5 罗布麻不同生长时期叶中营养成分含量和重金属元素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4.5.1 罗布麻生长期叶中营养成分含量和重金属元素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4.5.2 罗布麻成熟期叶中营养成分含量和重金属元素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罗布麻不同生长时期茎中营养成分和重金属元素的变化
    5.1 罗布麻不同生长时期茎中营养成分含量的变化
        5.1.1 罗布麻生长期茎中营养成分的含量
        5.1.2 罗布麻成熟期茎中营养成分的含量
        5.1.3 罗布麻不同生长时期茎中营养成分含量的变化
        5.1.4 罗布麻不同生长时期茎中营金属元素养成分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5.2 罗布麻不同生长时期茎中重金属元素的变化
        5.2.1 罗布麻生长期叶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
        5.2.2 罗布麻成熟期叶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
        5.2.3 罗布麻不同生长时期茎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对比
    5.3 罗布麻不同生长时期茎中重金属元素污染水平
        5.3.1 罗布麻生长期茎中重金属元素污染水平
        5.3.2 罗布麻成熟期茎中重金属元素污染水平
    5.4 罗布麻不同生长时期茎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5.4.1 罗布麻生长期茎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5.4.2 罗布麻成熟期茎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5.5 罗布麻不同生长时期茎中营养成分含量和重金属元素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5.5.1 罗布麻生长期茎中营养成分含量和重金属元素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5.5.2 罗布麻成熟期茎中营养成分含量和重金属元素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罗布麻植株和其根系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相关性分析
    6.1 罗布麻不同生长时期植株中营养成分含量和重金属含量对比
        6.1.1 罗布麻生长过程中植株中营养成分含量对比
        6.1.2 罗布麻生长过程中植株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对比
    6.2 罗布麻不同生长时期根系土壤和植株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6.2.1 罗布麻生长期根系土壤和植株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6.2.2 罗布麻成熟期根系土壤和植株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第7章 讨论和结论
    7.1 讨论
    7.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9)菠菜幼苗的铜胁迫响应机理及其调节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第1章 绪论
    1.1 土壤中Cu元素的来源及污染现状
        1.1.1 土壤中Cu元素的来源
        1.1.2 土壤中Cu的污染现状
    1.2 Cu过量对植物的毒害机理研究
        1.2.1 Cu过量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1.2.2 Cu过量对植物细胞膜系统的影响
        1.2.3 Cu过量对植物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1.2.4 Cu过量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1.2.5 Cu过量对植物体内矿质营养元素吸收和积累的影响
        1.2.6 Cu过量对植物中蛋白质以及核酸代谢的影响
        1.2.7 Cu过量对植物体内N代谢的影响
        1.2.8 Cu过量对植物细胞及亚显微结构的影响
    1.3 植物对Cu的抗性研究
    1.4 外源添加物质对植物耐Cu机理的调节作用
        1.4.1 外源添加Si对植物耐Cu机理的调节作用
        1.4.2 外源油菜素内酯(EBR)对植物耐Cu机理的调节作用
        1.4.3 外源NO对植物耐Cu机理的调节作用
        1.4.4 其他外源物质对植物耐Cu机理的调节作用
    1.5 研究意义与目的
        1.5.1 研究意义
        1.5.2 研究目的
    1.6 研究内容、方案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方案
        1.6.3 技术路线
    1.7 特色与创新
第2章 不同浓度Cu处理对菠菜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培养
        2.1.2 试验处理
    2.2 测定指标及方法
        2.2.1 生物量、根系参数测定
        2.2.2 丙二醛、脯氨酸含量测定
        2.2.3 抗氧化物酶活性测定
        2.2.4 叶绿素含量测定
        2.2.5 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
        2.2.6 矿质元素含量测定
        2.2.7 细胞超微结构观测
        2.2.8 数据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不同浓度Cu处理对菠菜幼苗生长参数的影响
        2.3.2 不同浓度Cu处理对菠菜幼苗叶部、根部Cu吸收量的影响
        2.3.3 菠菜幼苗叶部MDA、脯氨酸含量在不同Cu处理中的变化
        2.3.4 菠菜幼苗叶部抗氧化物酶活性随Cu添加浓度的变化
        2.3.5 不同浓度Cu处理对菠菜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2.3.6 不同浓度Cu处理对菠菜幼苗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
        2.3.7 不同浓度Cu处理对菠菜幼苗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2.3.8 不同浓度Cu处理对菠菜幼苗体内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2.3.9 不同浓度Cu处理对菠菜幼苗叶部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2.4 讨论与展望
        2.4.1 低Cu浓度对菠菜生长促进的机理分析
        2.4.2 菠菜幼苗对较高浓度Cu处理时的耐性机理解析
        2.4.3 展望
    2.5 小结
第3章 GA_3对Cu胁迫下菠菜幼苗生长生理特性的调节作用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培养
        3.1.2 试验处理
    3.2 测定指标与方法
        3.2.1 生物量、根系参数测定
        3.2.2 渗透调节物质测定
        3.2.3 MDA、O_2~-、H_2O_2含量测定
        3.2.4 抗氧化酶活性测定
        3.2.5 光合系统参数测定
        3.2.6 矿质元素含量测定
        3.2.7 细胞超微结构观测
        3.2.8 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GA_3对Cu胁迫下菠菜幼苗生物量的影响
        3.3.2 GA_3对Cu胁迫下菠菜幼苗体内Cu吸收量的影响
        3.3.3 GA_3对Cu胁迫下菠菜幼苗叶部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3.3.4 GA_3对Cu胁迫下菠菜幼苗叶部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3.3.5 GA_3对Cu胁迫下菠菜幼苗叶部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3.3.6 GA_3对Cu胁迫下菠菜幼苗叶部叶绿素含量、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
        3.3.7 GA_3对Cu胁迫下菠菜幼苗叶部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3.3.8 GA_3对Cu胁迫下菠菜幼苗体内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3.3.9 GA_3对Cu胁迫下菠菜幼苗叶部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3.4 讨论与展望
        3.4.1 讨论
        3.4.2 展望
    3.5 小结
第4章 吲哚乙酸(IAA)对Cu胁迫下菠菜幼苗生长生理特性的调节作用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处理
    4.2 测定指标与方法
        4.2.1 生物量、根系参数测定
        4.2.2 渗透调节物质测定
        4.2.3 MDA、O_2~-、H_2O_2含量测定
        4.2.4 抗氧化酶活性测定
        4.2.5 光合系统参数测定
        4.2.6 矿质元素含量测定
        4.2.7 细胞超微结构观测
        4.2.8 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IAA对Cu胁迫下菠菜幼苗生物量的影响
        4.3.2 IAA对 Cu胁迫下菠菜体内Cu吸收量的影响
        4.3.3 IAA对Cu胁迫下菠菜幼苗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4.3.4 IAA对Cu胁迫下菠菜幼苗叶部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4.3.5 IAA对Cu胁迫下菠菜幼苗叶部抗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4.3.6 IAA对Cu胁迫下菠菜幼苗叶部叶绿素含量、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
        4.3.7 IAA对Cu胁迫下菠菜幼苗叶部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4.3.8 IAA对Cu胁迫下菠菜幼苗体内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4.3.9 IAA对Cu胁迫下菠菜幼苗叶部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4.4 讨论与展望
        4.4.1 讨论
        4.4.2 展望
    4.5 小结
第5章 萘乙酸(NAA)对Cu胁迫下菠菜幼苗生长生理特性的调节作用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培养
        5.1.2 试验处理
    5.2 测定指标与方法
        5.2.1 生物量、根系参数测定
        5.2.2 渗透调节物质测定
        5.2.3 MDA、O_2~-、H_2O_2含量测定
        5.2.4 抗氧化酶活性测定
        5.2.5 光合系统参数测定
        5.2.6 矿质元素含量测定
        5.2.7 细胞超微结构观测
        5.2.8 数据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NAA对Cu胁迫下菠菜幼苗生物量的影响
        5.3.2 NAA对 Cu胁迫下菠菜体内Cu吸收量的影响
        5.3.3 NAA对Cu胁迫下菠菜幼苗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5.3.4 NAA对Cu胁迫下菠菜幼苗叶部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5.3.5 NAA对Cu胁迫下菠菜幼苗叶部抗氧化物酶的影响
        5.3.6 NAA对Cu胁迫下菠菜幼苗叶部叶绿素含量、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
        5.3.7 NAA对Cu胁迫下菠菜幼苗叶部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5.3.8 NAA对Cu胁迫下菠菜幼苗体内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5.3.9 NAA对Cu胁迫下菠菜幼苗叶部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5.4 讨论与展望
        5.4.1 讨论
        5.4.2 展望
    5.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不同叶龄期剪叶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刈割与植物的补偿性生长
        1.2.2 刈割技术的应用
        1.2.3 刈割对植株农艺性状的影响
        1.2.4 刈割对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1.2.5 刈割对穗位叶光合作用的影响
        1.2.6 刈割对玉米籽粒品质的影响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设计
    2.2 测定项目与方法
        2.2.1 生育时期
        2.2.2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测定
        2.2.3 籽粒灌浆动态
        2.2.4 农艺性状
        2.2.5 光合特性与荧光参数
    2.3 数据统计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玉米生育期与气候条件
    3.2 不同叶龄期剪叶对玉米产量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3.2.1 不同叶龄期剪叶对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3.2.2 不同叶龄期剪叶对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3.2.3 不同叶龄期剪叶对干物质转运的影响
    3.3 不同叶龄期剪叶对籽粒灌浆的影响
        3.3.1 不同叶龄期剪叶在玉米灌浆过程中灌浆速率的变化
        3.3.2 不同叶龄期剪叶在玉米灌浆过程中百粒干重的变化
        3.3.3 不同叶龄期剪叶在玉米灌浆过程中籽粒灌浆特征参数
    3.4 不同叶龄期剪叶对玉米农艺性状的影响
        3.4.1 不同叶龄期剪叶对玉米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3.4.2 不同叶龄期剪叶对玉米冠层透光率的影响
        3.4.3 不同叶龄期剪叶对玉米株高与穗位高的影响
        3.4.4 不同叶龄期剪叶对玉米第三茎节的影响
        3.4.5 不同叶龄期剪叶对玉米根系发育的影响
    3.5 不同叶龄期剪叶对玉米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
        3.5.1 不同叶龄期剪叶对玉米穗位叶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3.5.2 不同叶龄期剪叶对玉米穗位叶蒸腾速率的影响
        3.5.3 不同叶龄期剪叶对玉米穗位叶气孔导度的影响
        3.5.4 不同叶龄期剪叶对玉米穗位叶胞间CO2浓度的影响
        3.5.5 不同叶龄期剪叶对玉米叶绿素SPAD的影响
    3.6 不同叶龄期剪叶对玉米叶绿素荧光的影响
        3.6.1 不同叶龄期剪叶对玉米穗位叶最大光化学效率的影响
        3.6.2 不同叶龄期剪叶对玉米穗位叶光化学淬灭系数的影响
        3.6.3 不同叶龄期剪叶对玉米穗位叶非光化学淬灭系数的影响
    3.7 不同叶龄期剪叶对玉米籽粒品质的影响
        3.7.1 不同叶龄期剪叶对玉米籽粒蛋白质含量
        3.7.2 不同叶龄期剪叶对玉米籽粒淀粉含量的影响
        3.7.3 不同叶龄期剪叶对玉米籽粒脂肪含量的影响
4 结论与讨论
    4.1 讨论
        4.1.1 不同叶龄期剪叶对玉米产量与干物质积累及其转运的影响
        4.1.2 不同叶龄期剪叶对玉米灌浆过程的影响
        4.1.3 不同叶龄期剪叶对玉米农艺性状的影响
        4.1.4 不同叶龄期剪叶对玉米穗位叶光合作用的影响
        4.1.5 不同叶龄期剪叶对玉米叶绿素荧光的影响
        4.1.6 不同叶龄期剪叶对玉米籽粒品质的影响
    4.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文章

四、根的吸收作用 茎的输导作用 叶的蒸腾作用实验(论文参考文献)

  • [1]盐和干旱胁迫对实葶葱化感作用的影响[D]. 梁健. 新疆农业大学, 2021
  • [2]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芦苇对水盐异质性的生态适应对策[D]. 高楠. 吉林建筑大学, 2021
  • [3]基于概念教学发展初中生生命观念的实践研究[D]. 杨帆.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4]STEM理念下的初中生物学教学设计研究[D]. 金群. 陕西理工大学, 2021(08)
  • [5]植物与植物生理学教学中要关注的几个“联系”[J]. 王中军,黄俊.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21(05)
  • [6]盐池湾湿地优势植物赖草功能性状权衡关系及环境响应[D]. 白雪. 西北师范大学, 2021(12)
  • [7]十个杨树无性系叶片旱生结构与抗寒性比较研究[D]. 王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8]黄河上游谷地罗布麻耕地土壤质量水平及产品品质特征研究[D]. 雷菁清. 青海大学, 2021
  • [9]菠菜幼苗的铜胁迫响应机理及其调节效应研究[D]. 公勤. 湖北大学, 2021(01)
  • [10]不同叶龄期剪叶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D]. 石生辉.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5)

标签:;  ;  ;  ;  ;  

根吸收 茎传导 叶片蒸腾实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