挛缩蜘蛛指综合征一例

挛缩蜘蛛指综合征一例

一、挛缩性蜘蛛指综合征一例(论文文献综述)

梁萍[1](2021)在《PIEZO2基因突变相关疾病诊治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机械转导是细胞功能的一项基本机制, 在人类生长发育、生理及病理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 其分子机制一直是研究热点。Piezo2蛋白是一种机械敏感性的阳离子通道, 近年来被证实是机械转导作用的重要组成元件, 参与调节和维持呼吸节律、肠道运动、软骨应力、触觉等多项生理过程。在过去几年里, PIEZO2基因突变相关疾病逐渐被报道, 其表型以远端关节挛缩、脊柱侧凸、肌张力低下、运动发育落后为主要特征。该文从PIEZO2基因突变相关疾病临床表现、诊断以及未来治疗方向等方面进行综述, 旨在加深临床医生对于此类疾病的认识, 使患者得到长期科学的管理, 同时为该基因的基础研究和重要药物靶点的开发提供思路。

梁超,杨光[2](2020)在《Freeman-Sheldon综合征一例》文中研究说明

马慧梅[3](2020)在《COL1A1基因新突变致成骨不全症家系表型分析及可能机制探讨》文中提出[背景]成骨不全症(Osteogenesis imperfecta,OI)是一种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其表型和遗传高度异质性,主要临床表现为骨密度降低,复发性骨折和进行性骨畸形,也可表现为蓝巩膜,听力障碍,牙本质不全和韧带松弛,OI可与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重叠,典型的OI是由I型胶原基因(COL1A1和COL1A2)突变引起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Autosomal Dominant inheritance,AD),OI最常用的分类是sillence Ⅰ-Ⅳ型,迄今为止,国内外OI合并AS的报道罕见且无基因鉴定。[目的]鉴定该OI家系的突变基因并分析表型特征。[方法]收集该OI家系的临床资料,提取外周血DNA,应用Sanger测序法筛查先证者全基因外显子区突变位点,然后对其他家系成员进行突变位点验证,参照2015年版美国医学遗传学及基因组学学会(ACMG)指南对变异基因致病性评估。[结果]本研究中我们发现了新的COL1A1基因c.2144delC位点突变导致的OI家系,其中,先证者为I型OI合并AS,为了验证该突变是致病的原因,对该家族的其他成员进行了 Sanger测序,两名仅表现为OI的患者该位点变异同先证者的突变位点一致,一名临床表现和骨密度正常的成员无基因突变,患有OI合并AS的先证者表现为反复自发性骨折,蓝巩膜,牙质发育不全。通过查阅成骨不全症基因突变数据库(http://www.le.ac.uk),显示COL1A1基因现有突变位点中未发现c.2144delC位点的突变。[结论]本研究发现了新的COL1A1基因c.2144delC位点突变导致的OI家系,先证者OI合并AS复合表型,表型具有身材矮小,蓝巩膜和腰椎压缩性骨折,扩展了OI合并AS的基因型和表型谱。

林茂[4](2020)在《原纤维蛋白-1相关的脊柱侧凸的遗传学病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FBN1基因与多种肌肉骨骼系统发育缺陷或异常的遗传性疾病相关。最为常见的是FBN1突变导致马凡综合征(Marfan Syndrome,MFS),该病是一种结缔组织异常的遗传性疾病,全世界范围内其发病率为2-3/100000,其典型的临床表型特点为:(1)肌肉骨骼系统改变,主要表现为脊柱侧凸等;(2)心血管系统异常;(3)眼部改变。除MFS之外,临床上还常见到一些具有马凡样特征的疾病,往往仅累及骨骼和心脏,或者骨骼及视觉系统,或者仅仅表现为某一系统的孤立病变,但根据Ghent诊断标准未能诊断为MFS,而经过基因测序可检测出FBN1的有害突变,常被称为类马凡综合征(MD)。具有代表性的MD是近年来一种在临床上新近发现的极为罕见的综合征,被定义为马凡样-早衰样-脂肪营养不良综合征(MPLS)。该病除具有马凡样特征外,还有系统性早衰样表现,并伴有脂肪营养不良。该病比MFS综合征更为复杂,目前MPLS世界上报道仅7例患者,与该病相关的是,FBN1基因C末端前体肽编码的一种新型蛋白激素-白脂素,该激素的缺乏可引起体内糖及脂肪代谢水平的紊乱,且是由FBN1 C末端最后2个高度保守的外显子所编码。位于该区域的FBN1截短突变会引起脂肪代谢障碍等问题。除了伴发脊柱侧凸的综合征外,我们还关注了非综合征性的脊柱侧凸,如常见的先天性脊柱侧凸(Congenital scoliosis,CS),该病是一种由于脊柱畸形而导致的具有不同的临床特征和解剖学表现的出生缺陷。此前,CS的遗传易感性已经得到证实。研究目的:通过全外显子组测序等方法从基因和分子水平探究FBN1与脊柱侧凸之间的关联,并探究了其中FBN1突变的致病性及相关分子作用机制。研究方法:共入组615例CS及3名MD/MFS患者,随后提取DNA并进行全外显子测序,Sanger测序用于验证候选突变。通过使用公共数据库,以及内部的全外显子测序对照数据等对测序数据进行注释。并通过FBN1质粒构建和定点诱变,对候选FBN1突变展开体外功能试验研究以评估突变致病性。体外实验部分主要包括表达质粒构建,细胞培养和转染,实时荧光定量PCR,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半变性洗涤剂琼脂糖凝胶电泳试验等。研究结果:在3例MD/MFS患者中,在其中MPLS患者中发现了FBN1的新生突变,p.Glu2759Cysfs*9,生信预测该突变可以逃脱NMD,SDD-AGE实验结果进一步表可抑制蛋白自然聚集过程。在615例非综合征性CS中,首先剔除了 41例有明确致病性的TBX6突变的患者,基于家系分析测序数据发现一例FBN1无义突变与CS相关。进一步通过基因突变负荷分析,我们发现了FBN1有害突变在CS队列中显着富集。体外功能实验揭示了FBN1突变可引起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信号上调。研究结论:某些FBN1 C末端无义突变,可能会逃脱NMD机制,并且具有显着的显性负性效应,是导致MPLS表型的关键分子机制,完善了 MPLS的分子诊断流程。FBN1基因是CS的易感基因,发现FBN1基因的突变可以通过引起TGF-β上调导致CS的发生。基因型-表型关联分析发现携带FBN1突变的CS主要表现为半椎体和分节不良畸形。

殷耀斌,侯春梅,田文,赵俊会[5](2020)在《先天性挛缩蜘蛛指畸形两个家系报道并文献复习》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总结先天性挛缩蜘蛛指畸形的病例特点。方法通过汇报先天性挛缩蜘蛛指畸形2个家系病例特点,分析其家族遗传情况,并检索既往文献,总结先天性挛缩蜘蛛指畸形的临床特点及诊断要点。结果 2例病例及其家族成员患者具有先天性挛缩蜘蛛指畸形的典型骨骼畸形、外耳畸形特点,符合先天性挛缩蜘蛛指畸形临床诊断标准。检索既往文献,共有33个CCA家系报道,其中中国家系报道有6个。结论先天性挛缩蜘蛛指畸形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以特征性外耳畸形、关节挛缩和蜘蛛样指畸形为表现。

徐福如,蒋文君,姜倩,张瑞雪,刘德政,毕宏生[6](2020)在《原纤维蛋白-2(FBN2)抗体玻璃体内注射对小鼠视网膜变性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原纤维蛋白-2(fibrillin-2,FBN2)抗体玻璃体内注射对小鼠视网膜变性的影响。方法选取18只8周龄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PBS组、FBN2抗体组,每组6只。正常组小鼠不做任何处理,PBS组小鼠双眼玻璃体内注射4μL PBS溶液,FBN2抗体组小鼠双眼玻璃体内注射4μL FBN2抗体(0.2 g·L-1),每周注射1次,连续3周。利用眼底照相和视网膜电流图(ERG)分别检测3组小鼠眼底改变和视网膜功能。PAS染色法观察小鼠视网膜形态并测量眼球后极部视网膜、外核层以及内核层厚度,采用实时定量PCR和ELISA检测小鼠视网膜中FBN2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眼底照相显示:FBN2抗体组小鼠眼底出现明显渗出,黄白色似玻璃膜疣样沉积物以及色素沉着的病理改变,且随时间延长病理改变加重。ERG结果显示:每次注射后FBN2抗体组暗适应视杆细胞反应b波和暗适应混合细胞反应a波振幅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和PB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且两者振幅在抗体注射3次后均最低,分别为(13.28±3.41)μV和(21.67±8.81)μV;在注射2次和3次后,FBN2抗体组暗适应混合细胞反应b波振幅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和PB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且该波振幅在抗体注射2次时最低为(59.12±18.00)μV;正常对照组和PBS组之间,各振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PAS染色结果表明:FBN2抗体组视网膜厚度和外核层厚度[(129.33±15.38)μm、(23.39±3.93)μm]均低于正常对照组[(197.68±13.50)μm、(46.54±7.44)μm]和PBS组[(198.27±8.28)μm、(38.92±2.39)μ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正常对照组和PBS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ELISA检测显示:FBN2抗体组视网膜中FBN2蛋白的相对表达[(0.15±0.01)ng·mg-1]低于正常组[(0.17±0.01)ng·mg-1]和PBS组[(0.17±0.02)ng·mg-1](均为P<0.05)。PCR结果显示:FBN2抗体组视网膜中FBN2 mRNA的相对表达低于正对照组和PBS组。结论玻璃体内注射FBN2抗体能够降低小鼠视网膜中FBN2蛋白的表达,引起小鼠发生视网膜变性。

罗燕飞,李娟,米热古丽·买买提,王秀敏,王剑[7](2019)在《挛缩性蜘蛛指(趾)综合征一家系临床及FBN2基因变异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挛缩性蜘蛛指(趾)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基因突变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挛缩性蜘蛛指(趾)综合征一家系的临床特点及基因检测结果。结果先证者女,3岁10个月,出生时有蜘蛛样指、双侧肘关节不能活动;父亲、爷爷、曾祖母有同样的表型。先证者及家系中未观察到神经、心血管异常,外耳畸形、听力减退或眼睛异常等。不同性别间的表型及家族成员的表型无显着异质性。提取患儿及其父母、祖父母等外周血DNA行高通量测序,并以Sanger测序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先证者FBN2基因错义杂合变异c.244G>A(p.Val82Met),先证者父亲、爷爷、曾祖母携带该变异位点。经Alamut功能软件预测,该变异位点可能会影响蛋白结构域功能,按照ACMG变异分类标准,归类为"可能致病性变异"。结论确诊这一挛缩性蜘蛛指(趾)综合征家系的致病基因为FBN2。

何新,陈楠,林锋[8](2020)在《先天性胸廓畸形的遗传病因学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先天性胸廓畸形是脊柱或肋骨发育异常导致的胸骨凹陷或突出畸形。临床上以鸡胸和漏斗胸最为常见,可伴随其他综合征出现,也可以单独存在。先天性胸廓畸形的遗传因素与单基因突变、多基因变异和染色体畸变有关。临床常见的伴有综合征的先天性胸廓畸形如马方综合征(Marfan syndrome)和努南综合征(Noonan syndrome)往往有相对固定且明确的致病基因,而单纯性先天胸廓畸形的遗传发病机制多样,对于综合征性和单纯性先天胸廓畸形的治疗方法也不同。因此我们需要在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治上对综合征性和单纯性先天胸廓畸形进行鉴别。

徐福如,蒋文君,张涛,姜倩,张瑞雪,毕宏生[9](2019)在《FBN2基因突变与遗传性结缔组织病的发生》文中指出遗传性结缔组织病发生后通常会累及人全身各个系统,该类疾病的发生与构成结缔组织的纤维蛋白基因发生突变引起的蛋白异构有关。原纤维蛋白-2 (fibrillin-2, FBN2)是微纤维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全身结缔组织中弹性纤维的形成。FBN2基因突变与遗传性结缔组织病,如先天性挛缩性蜘蛛指样症(congenital contractural arachnodactyly,CCA),黄斑变性(macular degeneration,MD),肌病等密切相关。研究发现FBN2基因是目前唯一已知的CCA致病基因,且不同位点的突变与CCA患者一系列临床表症的关系密切。该基因也是MD的致病基因,是肌病的风险基因,并与其他结缔组织病的发生有关。本文对FBN2基因突变引起的CCA、黄斑变性以及肌病等其他遗传性结缔组织病的临床表症及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深入探究FBN2基因突变致病的具体分子机制提供基础,为研究针对FBN2基因突变造成的难治性疾病的治疗药物提供理论依据。

陈林君,刁振宇,徐志鹏,周建军,颜桂军,孙海翔[10](2017)在《基于新一代测序的SNP单体型分析在先天性挛缩性蜘蛛样指症PGD中的应用》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基于新一代测序(NGS)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单体型分析在先天性挛缩性蜘蛛样指症(CCA)种植前遗传学诊断中的有效性。方法对活检的滋养层细胞采用多重置换扩增(MDA)的方法扩增全基因组,应用基于NGS的SNP单体型分析和直接测序两种方法对MDA产物进行CCA的种植前遗传学诊断(PGD)。结果应用MDA方法对活检的4枚囊胚的滋养层细胞成功地进行了全基因组扩增;通过基于NGS的SNP单体型分析发现,其中两枚是未感染CCA的囊胚,另两枚是感染CCA的囊胚;单体型分析结果与直接测序法结果一致。取卵5个月后患者移植一枚基因型正常的冷冻囊胚,于妊娠的第38周经剖宫产成功分娩一体重为2 850g的健康婴儿。结论基于NGS的SNP单体型分析是单基因病的种植前遗传学诊断的有效筛查工具。

二、挛缩性蜘蛛指综合征一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挛缩性蜘蛛指综合征一例(论文提纲范文)

(3)COL1A1基因新突变致成骨不全症家系表型分析及可能机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成骨不全症的分子机制及治疗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原纤维蛋白-1相关的脊柱侧凸的遗传学病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脊柱侧凸队列中FBN1基因候选突变的鉴定和筛选
    材料及方法
    结果与分析
    分析与讨论
    小结
第二部分 脊柱侧凸队列中FBN1基因候选突变的致病性评估和分子机制探究
    材料及方法
    结果与分析
    分析与讨论
    小结
第三部分 脊柱侧凸队列中FBN1基因突变基因型与临床表型关联分析
    材料及方法
    结果与分析
    小结
全文总结和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基因相关马凡综合征及其他遗传性疾病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中英文缩略词表
附录二 个人简历
致谢

(5)先天性挛缩蜘蛛指畸形两个家系报道并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临床资料
讨论
    一、病因学
    二、临床分型及特点
        1. 骨骼畸形:
        2. 面部畸形:
        3. 心脏畸形:
    三、鉴别诊断
    四、治疗和产前监控

(6)原纤维蛋白-2(FBN2)抗体玻璃体内注射对小鼠视网膜变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实验动物
        1.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1.2 方法
        1.2.1 实验动物及其分组
        1.2.2 玻璃体内注射方法
        1.2.3 眼底照相
        1.2.4 ERG检测
        1.2.5 PAS染色
        1.2.6 ELISA检测
        1.2.7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眼底照相结果
    2.2 视网膜形态学检查结果
    2.3 小鼠ERG检查结果
    2.4 小鼠视网膜FBN2蛋白及mRNA的相对表达
3 讨论

(7)挛缩性蜘蛛指(趾)综合征一家系临床及FBN2基因变异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2 讨论

(10)基于新一代测序的SNP单体型分析在先天性挛缩性蜘蛛样指症PGD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结果
    一、体外受精、胚胎培养
    二、CCA诊断结果
    三、随访结果
讨论

四、挛缩性蜘蛛指综合征一例(论文参考文献)

  • [1]PIEZO2基因突变相关疾病诊治研究进展[J]. 梁萍. 国际儿科学杂志, 2021(10)
  • [2]Freeman-Sheldon综合征一例[J]. 梁超,杨光. 中华手外科杂志, 2020(05)
  • [3]COL1A1基因新突变致成骨不全症家系表型分析及可能机制探讨[D]. 马慧梅. 山东大学, 2020(02)
  • [4]原纤维蛋白-1相关的脊柱侧凸的遗传学病因研究[D]. 林茂.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05)
  • [5]先天性挛缩蜘蛛指畸形两个家系报道并文献复习[J]. 殷耀斌,侯春梅,田文,赵俊会.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2020(03)
  • [6]原纤维蛋白-2(FBN2)抗体玻璃体内注射对小鼠视网膜变性的影响[J]. 徐福如,蒋文君,姜倩,张瑞雪,刘德政,毕宏生. 眼科新进展, 2020(03)
  • [7]挛缩性蜘蛛指(趾)综合征一家系临床及FBN2基因变异分析[J]. 罗燕飞,李娟,米热古丽·买买提,王秀敏,王剑. 临床儿科杂志, 2019(11)
  • [8]先天性胸廓畸形的遗传病因学研究进展[J]. 何新,陈楠,林锋.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20(01)
  • [9]FBN2基因突变与遗传性结缔组织病的发生[J]. 徐福如,蒋文君,张涛,姜倩,张瑞雪,毕宏生. 遗传, 2019(10)
  • [10]基于新一代测序的SNP单体型分析在先天性挛缩性蜘蛛样指症PGD中的应用[J]. 陈林君,刁振宇,徐志鹏,周建军,颜桂军,孙海翔. 生殖医学杂志, 2017(01)

标签:;  ;  ;  ;  ;  

挛缩蜘蛛指综合征一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