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伦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我国经济伦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一、我国经济伦理学研究的回溯与前瞻(论文文献综述)

王秀芳[1](2021)在《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从莫尔、圣西门、傅里叶,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社会主义的发展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巨大飞跃,但是从巴黎公社起义失败到苏东剧变的发生,也充分表征了社会主义建设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纵观社会主义走过的五百年历程,其中不乏思想家、政治家为此所提出的真知灼见,但是以科学家视角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的理论却少之又少。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钱学森创立的,关于中国应该如何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21世纪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观点和主张。这一学说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系统工程和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为方法支撑,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以促进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协调发展和高效管理为重点所进行的理论探索,是钱学森晚年学术思想的精华。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重要研究课题,是一个内容极其广泛的理论学说,本论文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指导下,以《钱学森书信》及其补编(15卷)以及《钱学森文集》(6卷)等为主要文本依据,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等多种方法,从广泛分散在书信、文集、讲话中提取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的观点,在全面展现这一宝贵精神财富的真实面貌基础上,对这一理论进行概括总结、演绎分析。钱学森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规划主张始终围绕着三个问题进行:如何实现现代科学技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问题;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建设为人民服务的问题;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建设内部各系统互相服务的问题。世界社会形态和三次社会革命观点,不但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学说,深刻揭示了中国与世界发展的不同步问题,并以此为出发点,钱学森对于21世纪中国如何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进行了深入探索。四大领域九大建设主张对于新时代五位一体建设、教育发展和国防建设,尤其是对于创建健康中国、绿色中国、科技强国、教育强国等有重要启示与借鉴价值。社会工程和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法的倡导,对于推进信息革命背景下国家治理体系从任务能力型到系统效能型转变有重要意义。虽然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不是尽善尽美的理论学说,但至少为当今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一种思路、一种方法、一种路径,而且经过实践的检验,其中的诸多理论学说已经得到了认可并被付诸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之中,虽说其中的有些观点、理论尚存在争议,但依然不能掩盖这一思想所散发的光芒。

赵振红[2](2020)在《论“创造的教育”》文中指出当前,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展现了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接近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建设创新性国家,创新、创造成为影响国家民族发展前途命运的重要因素。与此同时,新一轮科技革命蓄势待发,国际竞争日益加剧,在新的科技革命浪潮中,紧跟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关键在于拥有一大批创新性人才。这对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的变革和人才培养的质量与规格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践行“创造的教育”精神,培养适应现实和未来社会发展,具有创造活力、创造精神,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课题,亟需理论上探索与实践上的回应。“创造的教育”有着深厚的历史根基和丰富的现实内涵。在历史的镜像中,中西先哲基于人的创造性与超越性的深刻认识,提出过丰厚的创造的教育思想,把培养人的创造性作为教育的本质使命和永恒追求。随着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创造的教育”思想具有其鲜明的文化性格,即国际性与本土立场的结合,民族性与社会关怀相统一。在现代语境中,“创造的教育”以育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核心指向,崇尚开放性思维,关注个体的自由个性作为创造的基础与目标。创造的教育是活的教育,体现着理念、过程、方法上的创新,意味着对个体生命潜能的激发尊重,即能够正视鲜活的生命现实,成就积极而灵动的个体价值生命。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创造的教育”的人学立场及目标,主体赋值与人的自我超越是“创造的教育”的价值逻辑。“创造的教育”深植于人学思想,其立场和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在人学视域下,教育不仅具有“属人”性,也是“为人”的,教育中呼唤不能把人仅仅当作是教育的对象,人更应成为教育目的本身,在教育中要把人放在最核心的位置。创造的教育始于“尊重”,尊重人的尊严、价值诉求与个体差异性,是为了使人成为主体自由的人。创造的教育含有实践意义上的价值建构意味,要为人的可能生活奠基,积极引领个体进行精神家园的建构,因而“创造的教育”必须要实现人的主体赋值基础上的意义建构。通过后天的教育发展自身的创造性是每个人的内在诉求,当代教育要反省人的培养过程中对创造性背离甚至扼杀的现实,反思变革教育以重新缔造教育的创造性。教育失去了创造性,就意味着教育失去了对甄别批判反思的追求,从而也意味着教育育人价值的失落,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目标追求的空置,以及人的思想自由理想王国的幻灭,就会导致教育的平庸之“恶”。培养人的创造性的前提是提升教育的创造性。要缔造创造性的教育,要树立“创造”的观念,在教育中遵循人的主动性、可塑性、自由性和完整性原则;在宏观层面努力扩大教育的“独立性”,在中观层面做到教育资源整合与整体优化,微观层面探索“创造的课堂”的空间,通过各方协同努力,积极构建创造性的教育。

汪洁[3](2019)在《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研究70年回溯与前瞻》文中提出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研究,涉及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对伦理问题的思考和智慧,学理上横贯伦理学基本理论的诸多方面,可谓纷繁复杂,异彩竞呈。通过回溯新中国70年传统伦理思想的研究历程,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全面把握研究的焦点问题,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学体系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润泽来路,明烛去途,立足本土,放眼世界,对一切人类优秀伦理文化的内涵、形态和因素进行比较借鉴与合理消化,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仅关乎我国文化自信的进一步确立,而且对承担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使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许君正[4](2019)在《基于手机信令的生活圈养老服务设施公平绩效研究 ——以中山市中心城区为例》文中指出我国正面临人口快速老龄化的问题,在此背景下,养老服务设施的诸多不足凸显。随着公共服务设施社会公平概念的提出,如何研究和推进城镇养老服务设施均等化、兼顾效率与公平正成为现阶段新型城镇化应重点考虑的问题。本文认为,要满足养老服务设施的社会公平要求,其空间布局需要与老年人口在空间上的分布相匹配。研究以中山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区域,从资源与人口匹配的角度对社区生活圈内的养老服务设施进行公平绩效评价。首先,采用手机信令数据识别出的居民非通勤OD数据,在现有规划空间边界的基础上合并居民出行相似的空间单元,识别出社区生活圈;在此基础上结合互联网设施POI数据,使用定量指标评价设施服务水平的空间格局,运用基尼系数与洛伦兹曲线评价设施社会公平绩效及其空间格局,并解析异常空间单元。研究结果表明,设施的地均服务水平与人均服务水平特征相异,中山市中心城区养老服务设施与老年人口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空间失配;最后,基于研究结论对中山市中心城区的养老服务设施空间布局提出了优化路径。本文以养老服务设施为切入点,利用手机信令数据提取常住人口的空间布局信息、利用大数据服务平台获取地理信息数据,将大数据引入社区生活圈的识别、养老服务设施公平绩效评价的研究中,并提供了可推广的量化评价模型,希冀有效解决以往养老服务设施公平性研究中模棱两可的问题。同时,本文的评价模型可为同一城市的历时性和不同城市的共时性研究提供基础,期望能为中山市和其他类似地区养老服务设施的布局规划提供一定参考作用,为公共服务设施领域的理论研究的丰富做出贡献。

张志丹[5](2019)在《中国经济伦理学40年:历程、创新与展望》文中提出在改革开放新的时空语境中,经济与伦理的碰撞、对话、交锋、整合,是经济伦理学在新时期从呼之欲出到破土而出的"发生学逻辑"和"出场学语境"。与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实践相伴随,中国经济伦理学走过了风雨兼程的40年,包括萌芽期、形成期、繁荣期和发展期四大阶段。其主要贡献和学术创新主要聚焦于本体论和基本论域两个方面,关涉十余个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回顾和总结40年来中国经济伦理学的发展阶段、主要贡献与学术创新,提炼其发展的基本经验,提出未来进一步发展的展望,不仅有助于我们明确思路,构建富有中国特色的经济伦理学的学科体系、概念体系和话语体系,而且有助于为当代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发展提供独特的"道德智慧"与"伦理方案"。

刘战雄[6](2017)在《基于全责任的负责任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类正处在转折点上。当前我们不只面临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和两极分化等严峻挑战,更面临转基因、人工智能、纳米科技、合成生物等高新科技所带来的巨大风险。鉴于已有理论对此应对乏力,西方学界提出了“负责任创新”,并迅速成为创新哲学、责任伦理和科技与社会等领域的前沿主题,但目前研究存在概念界定模糊和实现框架不完备的问题。本研究在“全责任”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对负责任创新概念及其实现框架的重构尝试回答:何为负责任创新?负责任创新何以可能?与伦理型创新、技术评估、可持续发展、全面创新、技术解决、企业社会责任等相关亲族性概念的系统比较表明,负责任创新中的责任超越了其他概念所分别代表的伦理责任、未来责任、生态责任、创新责任、技术责任和社会责任,是一种全责任。所以,负责任创新本质上是全责任创新。全责任是指,面对责任对象,所有利益相关者组成的责任共同体应该在其可达范围内积极、共同地履行或承担全部责任。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孕生和现代信息与交通技术的发展为全责任提供了现实基础,历史合力论、关系理性和集体责任、共担责任、合作责任与共同责任等则为其提供了思想基础。全责任呈现的乌托邦精神是其超越现实、引领实践的持久动力之所在。而全责任创新则是指,一种创新共同体以尊重和维护人的权利、增进人类福祉为价值旨归,以积极履行、承担全责任为方法论特征的创新评价、创新认识和创新实践。全责任创新可分为准全责任创新、初级全责任创新、基本全责任创新、优质全责任创新和完美全责任创新等五个层级,并具有远距性、整体性、总体性和公正性四大特征,基于公正原则和风险可接受原则的“孔子改进”可作为其判定标准。全责任创新的实现可理解为在具体的历史时期、国家地区与行业门类等语境以及结构、规模、布局和时序等关系当中,所有利益相关者组成的责任共同体在目的性和工具性价值理念的指导下,依照遵纪守法、无害于人、相互尊重、契合价值、对症问题、匹配能力和适度创新等全责任原则,通过参与、预测、反思和关怀等全责任行为,作用于价值客体,进而对责任对象负责。但全责任创新的实现面临三大困境,分别是表现为主体性霸权和溺爱式关怀的责任过度,由客观规律制约、外在条件限制、人自身的有限性、道德运气和创新的实验性等造成的责任有限,以及容易诱发责任推诿、损害责任公正的多手问题。因此需要通过增强责任认同、提升角色能力、优化社会制度等进行责任协调,以防止全责任创新实现中的地方中心主义、过度创新、创新观狭隘和责任分配不清等问题。本研究有利于澄清负责任创新作为全责任创新的具体意涵,建构其实现进路,推进相关研究进展,并为加强科技创新伦理教育,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和实现人类发展方式转型提供理论参考。

李明建[7](2016)在《“新生活运动”的伦理研究》文中认为中华民国时期的新生活运动,是国民党于1934年2月19日在南昌发起,旨在通过改变国民不合时代要求的生活习惯,恢复固有道德和民族精神,最终复兴民族的一场道德“运动”。这一“运动”从国民日常生活入手,寻求道德建设的有效路径,按照礼、义、廉、耻的要求,推动民众生活的变革。“运动”历时十五年,民众广泛参与,成为民国历史上较为重要的一个事件。“运动”发起者观察到当时中国国民基本生活中存在着道德失范现象,试图掀起一场生活的“革命”来塑造“新”人。这场“运动”,努力探索了道德建设“自下而上”的路径,极富特色。虽然新生活运动最终衰败并且无果而终,但是这一“运动”对于当下的道德建设仍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本文从道德哲学的日常生活转向和伦理“运动”中的道德生成与发展两个问题切入,分析了研究的理论基础。从中国传统儒家伦理思想、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西方现代伦理思想等方面探析新生活运动的伦理思想基础。论文分析了新生活运动中“礼义廉耻”这一道德准则和衣、食、住、行及其它生活方面的道德要求,阐述了新生活运动的伦理特征。新生活运动的内容如“清洁”、“规矩”运动,国民生活的艺术化、生产化、军事化“三化”运动,春季种植运动、夏季卫生运动、秋季节约运动、冬季救济运动等经常性重要工作及战时特殊运动等,在促进民众的道德养成上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新生活运动的道德实践中,公务人员、青年学生、妇女是重点人群,他们还为“新生活”的推行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新生活运动的道德推进方式表现为以充分的宣传引导来提高道德准则的认同度、以严格的检阅奖惩来实现道德践行的有效监督和激励、以突出典型和重点发挥道德榜样的示范效应。新生活运动的实际效果未能达到发起者的预期目标,最终走向失败。但“运动”也产生了一定的道德成效:一定程度上公民道德素质得以提升,一定区域里民众道德生活发生变化,一定时期内国民爱国意识得以加强。新生活运动最终失败的伦理原因包含未考虑伦理精神动员背后的物质基础、“运动”的道德理论准备不足、执行人员的道德行为示范性不足、道德变革与其他变革不同步等。在对新生活运动的伦理反思中,本文认为在道德建设的路向变换上要实现单向的“自上而下”到双向的“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结合,借助日常生活开展道德建设。在道德建设的范式转换上要实现从注重宣传灌输到借助一定形式的“运动”,辩证看待“运动”的作用,运用“运动”提升道德建设的效果。

廖良辉[8](2015)在《低碳经济的伦理审视》文中研究说明为了消除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张关系,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同发展,人们提出了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目前,社会各界就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达成了普遍共识,但对具体的发展方式并未取得一致意见。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之间存在着很多差异,这无疑会给低碳经济发展造成许多阻碍与困扰。其中,如何处理不同人群或地区之间的利益冲突是首当其冲的问题。为此,需要建立一套与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相适应的伦理准则,以协调与引导人们的经济行为。也就是说,提出低碳经济伦理准则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有鉴于此,本文试图在低碳经济伦理这一领域进行探索。协调经济、社会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首要目的,于是,低碳经济以及低碳经济伦理必然是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具体而言,本文对低碳经济伦理的研究将以低碳经济学、生态伦理学、经济伦理学等多种学科或理论体系为基础。本文研究主要包括如下几部分内容:第一部分讨论低碳经济伦理研究的时代背景。低碳经济是人类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危机而提出的发展理念,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全面了解低碳经济产生的时代背景,有助于把握低碳经济伦理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向。第二部分梳理低碳经济伦理研究的主要理论来源。低碳经济是生态经济的一种具体形式,因而低碳经济伦理也是生态经济伦理的一部分。因此,本文系统梳理了已有的生态经济伦理思想,从而为低碳经济伦理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从伦理角度解读低碳经济。要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必须从伦理的角度深化对低碳经济本身的认识与理解。为此,本文从哲学基础、伦理价值、价值观念转变等方面对低碳经济进行了伦理解读,以剖析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伦理问题。第四部分分析低碳经济存在的伦理冲突。作为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一种替代物,在低碳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一系列的伦理冲突。本文从市场、政府以及治理机制等视角出发,对可能存在的伦理冲突进行深入探讨,从而为提出低碳经济伦理原则奠定基础。第五部分研究低碳经济的伦理原则体系。低碳经济伦理的作用,主要在于协调经济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为此,必须建立相应的低碳经济伦理原则体系。本文认为,这一体系主要包括三条原则,即保护环境与保护人类相结合原则、生态正义与经济效率相结合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第六部分以长株潭地区两型社会建设为实例,结合实际对低碳经济伦理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作为一种应用伦理学,低碳经济伦理只有能用于指导实践时才具有自身价值。为了提高低碳经济伦理原则的实用性,本文通过讨论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中的伦理原则实践这一方式对低碳经济伦理原则进行了检验。同时,还提出了一些有助于促进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和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武东生[9](2013)在《王小锡与他的经济伦理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王小锡,哲学博士,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中国经济伦理学会会长,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和国家社会科学规划重大招标项目首席专家,中国校友会网发布的《2011中国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研究报告》中入选第三届中国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30年的学术磨砺,铸就了王小锡的创新学术之路和特色学术人生。

梁宇,朱金瑞[10](2010)在《当代中国道德功能的研究历程及若干热点问题述评》文中提出道德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和价值体系,具有巨大的社会能动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学术界对道德功能的研究体现着时代的脉动。计划经济时代,主要表现为对共产主义道德作用的宣传性研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和社会体制变革引发的社会思想观念的巨大变化,同时也由于学术禁区的被打破,学界对道德功能的研究逐渐多角度展开,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关于道德法庭、道德功能的争论,到九十年代对道德经济功能和社会管理功能的讨论,尤其是以德治国方略的确立,道德的功能被学界多学科、多方位的理性审视,并由此催生了对应用伦理问题研究的热潮。

二、我国经济伦理学研究的回溯与前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经济伦理学研究的回溯与前瞻(论文提纲范文)

(1)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意义、不足
第一章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发展轨迹
    第一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历史逻辑
        一、资本主义的入侵催生了近代国家观念和科技救国思潮的产生
        二、二十世纪以来国际形势复杂多变
        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实践
    第二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与影响因素
        一、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
        二、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形成过程
        一、萌生阶段(1930-1955):在救国思想主导下,初步接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努力掌握专业知识
        二、发展阶段(1956-1981):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系统工程思想逐步成熟
        三、成熟阶段(1982-1996):在邓小平理论的影响下,开始用社会工程思想思考社会主义建设问题
        四、完善阶段(1997-2009):在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影响下,以“钱学森之问”为标志继续思考国家重点领域的发展问题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钱学森关于时代发展特征的分析
    第一节 对时代发展特征的把握分析(一):“科学技术”视角
        一、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不断发展
        二、当今世界科技发展呈现“大科学”发展态势
        三、把握产业革命才能推动社会不断发展
    第二节 时代发展特征的把握分析(二):“世界社会形态”视角
        一、世界社会形态是世界历史发展到信息革命时代的阶段性特征
        二、信息化、差异化、资本化是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
        三、钱学森对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解读
    第三节 对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和重大任务的认识
        一、第一次社会革命奠定了当前中国发展的制度优势、思想优势
        二、第二次社会革命亟需解决社会主义建设中不协调发展的问题
        三、主动为第三次社会革命作准备
    第四节 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战略对策
        一、 “时代差”决定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任务是极其艰巨的
        二、科技立国重要性日益凸显
        三、用系统视角分析时代问题
    第五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总体内容
        一、基本理念与创新主张
        二、方法支撑和具体运用
        三、主要框架及基本内容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钱学森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一、瞄准新兴产业革命推动国家产业不断升级
        二、加强三大经济学研究助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三、运用系统工程提高经济管理水平
        四、创造性地提出人民体质建设主张
    第二节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一):大力开展“科技经济建设”
        一、科技是21 世纪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核心
        二、发挥社会主义国家优势大力推进科技经济建设
        三、建设主动型“宏观控、微观放”的科技经济管理体制
        四、依靠伦理、管理、法理规约科技经济行为
    第三节 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二):重视发展“人民体质建设”
        一、从整体的角度规划人民体质建设
        二、深入研究人体科学
        三、推进医学改革
        四、关心重视老龄人口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一、钱学森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必要性
        二、钱学森论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三、研究社会主义精神财富创造事业的学问
    第二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思想建设是“主观表现”
        一、思想指导: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作用
        二、 理论研究:思维科学、系统科学、社会科学加行为科学是关键
        三、技术手段:思想政治社会工程
    第三节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客观表现”
        一、 “中国文化是强大的国力”
        二、传统文化的扬弃主张
        三、建设21 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
        四、21 世纪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张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钱学森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一、较早进行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理论研究
        二、利用各种机会,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主张
        三、主张建立行政科学理论体系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一):政体建设
        一、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看法与主张
        二、行政机构必须因时因事进行调整
        三、建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行政工作体系
        四、总体设计部:现代国家智库建设的雏形
        五、中央科学技术委员会:加强科学技术的综合管理
    第三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二):法律建设
        一、法治以实现对社会和国家的最佳治理为目的
        二、构建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制系统工程
        三、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法治系统工程
    第四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三):民主制度建设
        一、为完善基本民主制度献计献策
        二、探索落实民主集中制的方法路径
        三、开展人民政协学研究助力协商民主
    第五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四):党的建设
        一、钱学森对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建议和主张
        二、钱学森关于领导科学及领导干部的培养主张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钱学森关于地理建设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钱学森提出地理建设的过程及基本主张
        一、钱学森提出地理建设的过程
        二、地理建设的主要内涵
        三、地理建设的理论依据
    第二节 基础设施建设:国土工程
        一、把交通建设作为地理建设之本
        二、在“尊重”和“创造”基础上开展水利建设
        三、发展沙产业、林产业、草产业为代表的知识密集型产业
        四、加快现代城市建设
        五、推进重点地区发展
    第三节 地理建设(二):生态环境保护
        一、国家再生资源委员会:规划资源回收利用
        二、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三、灾害学研究:科学防治自然灾害
        四、城市学研究:山水城市发展主张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钱学森关于教育、科技、外交、国防发展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加快教育事业发展
        一、教育是第一位的大事
        二、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三、进行全面的教育改革
        四、开展大成智慧教育
    第二节 推动科学技术发展
        一、党要不断提升科技领导力
        二、社会科学也是第一生产力
        三、面向群众开展科普宣传
    第三节 积极践行和平外交政策
        一、平等是外交的基础
        二、坚持独立自主原则
        三、贯彻世界范围内的群众路线
        四、大力维护国家安全
    第四节 推进国防与军队现代化建设
        一、认真研究21世纪国防建设重点问题
        二、加强战略战术运用确保打赢现代战争
        三、顺应国际军事变革推进军队现代化建设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总体评价与当代价值
    第一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贡献
        一、以系统理论创新分析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和发展问题
        二、深入阐明了科学技术推动国家进步发展的作用机理
        三、为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中的难点和热点献计献策
        四、解读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中的某些重要论断和观点
        五、提出并尝试破解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发展问题
    第二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特点
        一、科学家的理想性与问题本身的复杂性
        二、技术方法的科学性与具体场景的适用性
        三、学理上的逻辑性与实践中的有限性
    第三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评价
        一、性质上:它属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阶段性:它是还不成熟、不完善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三、实践上: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第四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教育启示
        一、树立求真求实态度,认真研究国家发展中的各类问题
        二、汲取人物思想智慧,助力推动思政教育创新发展
        三、注重资源开发利用,挖掘展现先进群体精神风貌
        四、贯彻立德树人方针,实现高等教育道德性与知识性逻辑的统一
        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强化科学家队伍的国家观教育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论“创造的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一)发展创造的教育: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客观要求
        (二)造就创新型人才:新时代人才培育的核心议题
        (三)促进教育创新改革:转变教育发展方式的根本动力
        (四)塑造人的主体精神:回归教育本质规定的必然选择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层面:深化对“创造的教育”的体系化建构
        (二)实践层面:促进当代教育的思维更新与改革发展
    三、研究现状
        (一)关于“创造的教育”的研究概况
        (二)“创造的教育”的基本定位与核心内涵研究
        (三)“创造的教育”的文化基因与时代诉求研究
        (四)“创造的教育”的价值追求与价值谱系研究
        (五)推进“创造的教育”的具体策略研究
        (六)推进“创造的教育”的现存问题与实践阻力研究
    四、研究主题与试图解决的问题
        (一)揭示“创造”与人之为“人”的本质性关系
        (二)廓清“创造的教育”的内涵与核心价值目标
        (三)明确“创造的教育”对成“人”的内在意义
        (四)探索“创造的教育”实践深化的可能性方案
    五、研究的立论基础、思路与方法
        (一)立论基础
        (二)总体思路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重申“创造的教育”:概念剖析、主要内涵与核心议题
    一、“创造的教育”的提出:历史镜像与思想来源考
        (一)历史上所提出的“创造的教育”思想
        (二)“创造的教育”与中国近代教育实践
        (三)“创造的教育”思想创生的文化性格
    二、“创造的教育”的概念阐释:语境与语义的转换
        (一)何为“创造”及何种“教育”:语言的构境与词源解析
        (二)创造的教育:从历史与现实的语义转承中把握其概念
    三、“本·新·特·活”:“创造的教育”的主要内涵
        (一)本:“创造”即是教育之本质与根本
        (二)新:“创造的教育”崇尚开放与创新
        (三)特:“创造的教育”强调个性与特色
        (四)活:“创造的教育”意味着生命的敞开
    四、审问“教育”:从培养人到“创造的教育”议题
        (一)审问本质:教育到底是什么?何为培养人?
        (二)审问价值:“创造的教育”对人及教育意味着什么?
        (三)审问观念、过程与方法:“创造的教育”应当如何?
        (四)审问实践使命:“创造的教育”何以实现人的培养?
第二章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的教育”的人学立场及目标
    一、教育存在的根基与价值依归: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一)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人的永恒期待与使命
        (二)“属人”与“为人”:教育以培养“人”的出发点和归宿
        (三)将“人”交还人自身: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乃教育之根本规定
    二、为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创造的教育”的人性合法性
        (一)人性前提:“创造的教育”尊重人的主体性自由与生命整全
        (二)以“人”的方式对待人的发展:“创造的教育”的人性规定
        (三)就是为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创造的教育”的根本遵循
    三、奠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创造的教育”的目标与宗旨
        (一)人之生成与全面引出:“创造的教育”的目的论意蕴
        (二)人之自由及其可能性:“创造的教育”的内生性目标
        (三)从自由到人的创造:“创造的教育”的非决定论取向
        (四)重申“创造的教育”宗旨:奠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四、追寻成“人”的教化:“创造的教育”的人文立场与使命
        (一)成就何种“人”与“教育”:守望培养人的本真性与意义世界
        (二)“创造的教育”之人文使命:把成“人”作为教育的最高信仰
第三章 主体赋值与人的自我超越:“创造的教育”的价值逻辑
    一、“创造的教育”之发生:尊重、赋值与价值引领
        (一)尊重人的尊严、价值诉求与个体差异性
        (二)从尊重到主体赋值:一切为了人的发展
        (三)价值引领:主体赋值基础上的意义建构
    二、人之主体能动性:“创造的教育”的人性动力学
        (一)人是价值性的存在:以“主体创造”唤醒“人”的意识
        (二)基于人的主体能动性:以人自身的“创造”成就“人”
        (三)作为自我教育的“创造的教育”:重建人的主体生成价值
    三、“创造的教育”的旨归:人之自由与主体性超越
        (一)自由、创造与主体:“创造的教育”对人之个性的培养
        (二)自由的主体生成:“创造的教育”对人之全面性的培养
        (三)人的主体性超越:“创造的教育”作为一种超越的教育
第四章 弥散的“平庸”:现代性教育及其对个体创造的背离
    一、平庸主义与制度化教育:教育的现代性运动及其观念
        (一)平庸主义:现代教育对于追求卓越价值的偏离
        (二)制度化教育:教育对个体创造性观念的“恐惧”
    二、素质、理性与工业范式:现代教育对培养目标的误解与偏向
        (一)素质教育并未走出“应试”主义的泥潭
        (二)教育的理性主义:情感的迷失与人的片面发展
        (三)教育的“工业范式”:素质片面化与能力精细化
    三、权威、灌输与对话缺失:适应个体规训的教育过程与方法
        (一)权威至上:标准答案的霸权主义
        (二)灌输教学:课堂中平等对话的缺失
    四、平庸教育之“恶”:教育精神的矮化与创造的背离
        (一)精神的矮化:教育的犬儒主义与精神家园的缺失
        (二)创造的背离:人的全面发展的悬置与创造性的背离
第五章 实践助推:从“创造的教育”到缔造教育的“创造力”
    一、树立“创造”的观念:“创造的教育”的总体原则
        (一)人的主动性:夯实教育的主体基础
        (二)人的可塑性:明确教育的价值边界
        (三)人的自由性:提升教育的自由精神
        (四)人的完整性:需强化“全面教育”
    二、缔造教育的“创造力”:“创造的教育”的关键环节
        (一)宏观层面:努力扩大教育的“独立性”
        (二)中观层面:积极促进教育自身价值转型
        (三)微观层面:探索“创造的课堂”的空间
    三、资源整合与整体优化:“创造的教育”的协同机制
        (一)审美、自由与开放:从学校的精神文化到物理环境建设
        (二)课程、教师的资源整合:学校之“创造共同体”的打造
        (三)崇尚“创造”的舆论:“家庭—学校—社会”的协同努力
    四、“创造的教育”的实践:D大学的推进及制度创新
        (一)D大学“创造的教育”理念的创新性及其价值诉求
        (二)问题导向:D大学实施“创造的教育”的根本路径
        (三)实施:以“创造的教育”推进教学改革与课堂创新
        (四)评价:实施“创造的教育”的整体制度设计及效果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3)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研究70年回溯与前瞻(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中国70年传统伦理思想的研究历程
    1. 初步发展时期(1949年至1977年)
    2. 繁荣发展阶段(1978年至今)
二、新中国70年传统伦理思想的研究焦点
    1. 通史和断代史研究
    2. 主要人物、流派和范畴研究
    3.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价值评估与转化创新研究
三、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研究的未来进路
    1. 不忘本来,为坚定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提供历史依据和精神滋养
    2. 吸收外来,加强中外传统伦理思想比较研究
    3. 面向未来,不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4)基于手机信令的生活圈养老服务设施公平绩效研究 ——以中山市中心城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标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标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范围界定
        1.2.2 研究内容
        1.2.3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框架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理论综述与概念辨析
    2.1 城市老龄化问题研究视角
        2.1.1 老龄社会学
        2.1.2 城市社会地理学
        2.1.3 时间地理学
        2.1.4 小结
    2.2 “生活圈”概念与相关理论
        2.2.1 “生活圈”起源与发展
        2.2.2 “社区生活圈”概念
        2.2.3 “生活圈”识别方法
        2.2.4 小结
    2.3 养老服务设施公平绩效
        2.3.1 老年人及养老服务设施概念
        2.3.2 公共服务设施公平性研究述评
        2.3.3 公平绩效概念与评价方法
        2.3.4 小结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手机信令的社区生活圈构建
    3.1 手机信令数据概念及运用
        3.1.1 手机信令数据概念及定位原理
        3.1.2 手机信令数据的特征及优劣
        3.1.3 手机信令异常数据
        3.1.4 手机信令数据在城市规划研究上的运用
        3.1.5 小结
    3.2 手机信令数据说明与准备
        3.2.1 数据样本量和特征
        3.2.2 人口相关性分析
    3.3 社区生活圈识别原则与路线
        3.3.1 识别原则
        3.3.2 识别路线
    3.4 社区生活圈构建
        3.4.1 既有规划空间单元边界整合
        3.4.2 居民生活出行特征
        3.4.3 识别结果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社区生活圈的养老服务设施公平绩效评价
    4.1 老年人口扩样与分布特征
        4.1.1 总人口扩样
        4.1.2 老年人口扩样
        4.1.3 老年人口分布特征
    4.2 养老服务设施服务水平的空间分布
        4.2.1 养老服务设施等级和服务范围
        4.2.2 养老服务设施服务水平的定量指标
        4.2.3 养老服务设施服务水平的空间格局
    4.3 养老服务设施社会公平绩效的总体评价
        4.3.1 养老服务设施分配的洛伦兹曲线
        4.3.2 养老服务设施分配的基尼系数
    4.4 养老服务设施社会公平绩效的空间格局
        4.4.1 人均养老服务设施资源的区位熵分析
        4.4.2 异常空间单元的分类解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公平绩效的养老服务设施空间布局优化
    5.1 空间布局影响因素
        5.1.1 政策要求——搭建体系,覆盖社区
        5.1.2 养老意愿——居家为主,逐渐转变
        5.1.3 设施评价——床位充足、社区设施供不应求、人地失配
    5.2 空间布局优化原则
        5.2.1 补齐短板、适度超前
        5.2.2 匹配人口、保障公平
        5.2.3 优化存量、合理增量
        5.2.4 依托医疗、网络布局
    5.3 空间布局优化模拟
结论
    研究成果
    研究创新点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5)中国经济伦理学40年:历程、创新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经济伦理学的发展历程
    1. 萌芽期:问题的提出与初步解答 (1978—1991)
    2. 形成期:专着出版与学科奠基 (1992—2000)
    3. 繁荣期:原创成果迭出、具备国际视野 (2001—2012)
    4. 发展期:新发展理念与共同价值确立 (2013—2018)
二、中国经济伦理学的主要学术贡献与创新观点
    1. 经济伦理学的本体论问题
        (1) 经济伦理学概念
        (2) 经济伦理概念
        (3) 经济与伦理道德关系
        (4) 经济伦理学范畴
        (5) 经济伦理学的人性假设
    2. 经济伦理学的基本论域问题
        (1) 道德的经济功能
        (2) 分配伦理
        (3) 经济公平正义
        (4) 消费伦理
        (5) 经济诚信
        (6) 企业伦理
        (7) “中西马”经济伦理思想史
        (8) 经济制度伦理
        (9) 循环经济伦理研究
        (10) 慈善伦理
三、中国经济伦理学发展的基本经验与展望

(6)基于全责任的负责任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依据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技术路线、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技术路线
        二、基本研究方法
        三、主要创新之处
第一章 全责任的缘起
    第一节 亲族性概念辨析
        一、伦理型创新和伦理审查的伦理责任蕴意
        二、建构性技术评估和实时技术评估的未来责任蕴意
        三、可持续发展、生态创新和生态技术的生态责任蕴意
        四、开放式创新、协同创新、集成创新、全面创新和节约式创新的创新责任蕴意
        五、技术解决、劝导型技术、道德物化、价值敏感性设计和价值设计的技术责任蕴意
        六、企业社会责任、社会责任投资、公益创业、社会创新和包容性创新的社会责任蕴意
    第二节 负责任创新对亲族性概念的超越
        一、负责任创新对伦理责任的超越
        二、负责任创新对未来责任的超越
        三、负责任创新对生态责任的超越
        四、负责任创新对创新责任的超越
        五、负责任创新对技术责任的超越
        六、负责任创新对社会责任的超越
第二章 全责任的概念建构
    第一节 全责任的现实基础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
        二、现代信息与交通技术
    第二节 全责任的思想基础
        一、历史合力论
        二、关系理性
        三、集体责任、共担责任、合作责任与共同责任
    第三节 全责任的概念界定
        一、全责任的概念溯源
        二、全责任的基本内涵
    第四节 全责任的构成
        一、全责任主体与全责任对象
        二、全责任类型
        三、全责任时空
        四、全责任的乌托邦精神及其意义
第三章 负责任创新重构:全责任创新
    第一节 已有负责任创新概念的不足
        一、概念界定不清晰
        二、实现框架不完备
    第二节 基于全责任的负责任创新:全责任创新
        一、关于创新的已有研究
        二、全责任创新概念解析
        三、全责任创新基本层级
        四、全责任创新主要特征
    第三节 全责任创新的思想来源与判定标准
        一、全责任创新的思想来源
        二、全责任创新的判定标准
    第四节 全责任创新对负责任创新的超越
        一、对负责任创新“概念模糊”的超越
        二、对负责任创新“西方偏向”的超越
        三、对负责任创新“创新观偏狭”的超越
第四章 全责任创新的实现建构
    第一节 全责任创新实现模型
    第二节 价值理念与价值客体
        一、目的性价值理念
        二、工具性价值理念
        三、价值客体
    第三节 全责任创新原则
        一、遵纪守法
        二、无害于人
        三、相互尊重
        四、契合价值
        五、对症问题
        六、匹配能力
        七、适度原则
    第四节 全责任创新行为
        一、参与
        二、预测
        三、反思
        四、关怀
    第五节 全责任创新的语境与关系
        一、语境性要素
        二、关系性要素
第五章 全责任创新的实现困境及其应对
    第一节 责任过度
        一、责任过度内涵析义
        二、责任过度的表现
        三、责任过度对全责任创新实现的启示
    第二节 责任有限
        一、责任有限内涵释义
        二、责任有限原因探究
        三、责任有限对全责任创新实现的启示
    第三节 多手问题
        一、多手问题概念释析
        二、多手问题的危害
        三、多手问题对全责任创新实现的启示
    第四节 责任协调
        一、社会角色
        二、增强角色认同
        三、提升角色能力
        四、优化社会制度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学术成果清单
后记与感恩

(7)“新生活运动”的伦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现状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及趋势
    第二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道德哲学的日常生活转向
        二、伦理“运动”中的道德生成与发展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新生活运动及其伦理概述
    第一节 新生活运动的产生与发展
        一、复杂的社会背景
        二、准备与发起
        三、响应与发展
        四、衰落与终结
    第二节 新生活运动的伦理目标
        一、国家层面:用民族固有道德来实现救国目标
        二、社会层面:用传统道德解决国民生活道德失范问题
        三、个人层面:以生活的“革命”塑造“新”人
    第三节 新生活运动的伦理思想基础
        一、以传统儒家伦理文化为思想根基
        二、以儒学化的三民主义思想为现实依据
        三、以西方现代伦理思想为借鉴资源
第二章 新生活运动的道德内容及伦理特征
    第一节 礼义廉耻:新生活运动的道德准则
        一、礼义廉耻的历史源流及对道德建设的作用
        二、蒋介石对礼义廉耻的释义
        三、国民党官员及社会名流对于礼义廉耻的解释宣传
        四、抗日战争时期礼义廉耻的新解释
    第二节 走进“生活”的道德要求
        一、道德为何需要走进生活
        二、衣、食、住、行方面的道德要求
        三、其它生活方面的道德要求
    第三节 新生活运动的伦理特征
        一、革命运动中的道德重建
        二、教育运动中的道德教化
        三、文化运动中的道德复兴
        四、军事化运动中的道德统一
第三章 新生活运动的道德实践
    第一节 以“运动”促进道德养成
        一、“清洁”、“规矩”运动与道德惯习的养成
        二、“三化”运动与道德原则之践行
        三、季节性运动与道德习俗的变革
        四、战时特殊运动与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
    第二节 新生活运动的重点人群及其道德作用
        一、公务人员和军人的道德引领
        二、青年学生及其道德责任
        三、女性新生活与女性道德
    第三节 新生活运动中的道德推进方式
        一、以充分的宣传引导来提高道德准则的认同度
        二、以严格的检阅奖惩来实现道德践行的有效监督和激励
        三、以突出典型和重点发挥道德榜样的示范效应
第四章 新生活运动的道德成效与失败的伦理原因
    第一节 新生活运动的道德成效
        一、一定程度上公民道德素质的提升
        二、一定区域里民众道德生活的变化
        三、一定时期内国民爱国意识的加强
    第二节 新生活运动失败的伦理原因
        一、忽视伦理精神动员背后的物质基础
        二、“运动”的道德理论准备不足
        三、执行人员的道德行为示范性不足
        四、道德变革与其他变革不同步
第五章 新生活运动的伦理反思
    第一节 “生活”的离弃与回归:道德建设的路向变换
        一、从单向的“自上而下”到双向的“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结合
        二、借助日常生活开展道德建设
    第二节 “运动”的意义与建构:道德建设的范式转换
        一、从注重宣传灌输到借助一定形式的“运动”
        二、开展合适的道德“运动”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8)低碳经济的伦理审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1.2.1 低碳经济
        1.2.2 经济伦理
        1.2.3 低碳经济伦理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低碳经济研究现状
        1.3.2 经济伦理研究现状
        1.3.3 生态经济伦理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低碳经济伦理研究的时代背景
    2.1 气候变暖危机的爆发与对传统经济模式的挑战
        2.1.1 气候变暖危机的爆发
        2.1.2 气候变暖危机爆发并加剧的原因
        2.1.3 气候变暖危机下传统经济模式的困境
    2.2 国际环保运动与低碳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2.2.1 国际环保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2.2.2 国际社会低碳运动的兴起
        2.2.3 环保运动与低碳运动的意义
    2.3 发展低碳经济的相关诉求
        2.3.1 生态现代化
        2.3.2 绿色发展道路
第三章 低碳经济伦理研究的理论来源
    3.1 中国古代主要生态伦理思想
        3.1.1 道家的生态伦理思想
        3.1.2 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
    3.2 西方早期主要生态伦理思想
        3.2.1 浪漫主义自然观
        3.2.2 国家公园理论
    3.3 西方现代主要生态伦理思想
        3.3.1 西方现代生态伦理思想的四种学说
        3.3.2 西方现代生态伦理思想的基本理念
第四章 低碳经济的伦理解读
    4.1 发展低碳经济的哲学基础
        4.1.1 中国古代哲学的和谐观念
        4.1.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辩证思想
        4.1.3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理念
    4.2 低碳经济的伦理价值
        4.2.1 个人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
        4.2.2 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前提
        4.2.3 社会和谐与稳定的重要保障
    4.3 发展低碳经济的价值观念转变
        4.3.1 从征服自然到顺应自然
        4.3.2 从环境利己到生态正义
        4.3.3 从经济增长到经济发展
第五章 发展低碳经济的伦理冲突与治理机制
    5.1 外部性问题与低碳经济的伦理冲突
        5.1.1 外部性理论的提出
        5.1.2 外部性问题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5.1.3 外部性问题引发的伦理冲突
    5.2 政府失灵与低碳经济的伦理冲突
        5.2.1 政府失灵理论的提出
        5.2.2 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冲突
        5.2.3 资源利用的代内公平与代际公平
        5.2.4 环境规则失效与政府局限
    5.3 伦理冲突下的低碳经济治理机制
        5.3.1 发展低碳经济中的市场失灵
        5.3.2 发展低碳经济中的政府失灵
        5.3.3 低碳经济的社会治理
        5.3.4 发展低碳经济的国际协作
第六章 低碳经济的伦理原则
    6.1 确立低碳经济伦理原则的依据
    6.2 保护环境与保护人类相结合的原则
        6.2.1 环保主义与人本主义的矛盾
        6.2.2 保护环境与保护人类的结合
    6.3 生态正义与经济效率相结合的原则
        6.3.1 从公民环境权到生态正义
        6.3.2 生态正义与经济效率的矛盾
        6.3.3 生态正义考虑下经济效率的失衡与调整
    6.4 可持续发展原则
        6.4.1 可持续发展观的形成
        6.4.2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与内涵
        6.4.3 可持续发展观与传统发展观的区别
        6.4.4 可持续发展对经济活动的具体要求
第七章 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的伦理反思
    7.1 长株潭城市群经济社会建设的基本现状
        7.1.1 长株潭城市群的经济发展状况
        7.1.2 长株潭城市群的碳排放与能源消费情况
    7.2 长株潭城市群的低碳经济伦理实践
        7.2.1 区域一体化与低碳经济伦理
        7.2.2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低碳经济伦理
        7.2.3 低碳经济伦理视阈下的政府职能转变
    7.3 推动两型社会建设的反思与建议
        7.3.1 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面临的挑战
        7.3.2 资源和环境政策的应对与完善
        7.3.3 金融和财政政策的调整与完善
        7.3.4 继续推动发展方式与观念的转变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9)王小锡与他的经济伦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从知识发生学的视角看, 任何知识都离不开一定的时代背景。
2 当学术研究出现“瓶颈”和低谷时, 若没有研究理念和研究方法的创新, 研究必然会陷入进退维谷之中。
3 创新的理论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也不是人脑中固有的。
4 王小锡在经济伦理研究方面的探索, 包括已经创获的诸多重要成果, 也包括深入系统研究的过程, 都弥足珍贵并能给人以重要而启示。

(10)当代中国道德功能的研究历程及若干热点问题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当代中国学界关于道德功能的研究历程
    (一) 对共产主义道德作用的研究 (1949—1978)
    (二) 道德功能研究的起步阶段 (1978—1992)
        1.道德能否成为一种法庭的争论。
        2.关于道德的社会功能与个体功能的争论。
        3.对道德的本质、激励、控制、感染、预测、生产等功能的分类研究。
        4.中西不同文化背景下道德功能的对比。
    (三) 道德功能的拓展 (1992—2001)
    (四) 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的确立 (2001年至今)
        1.对“以德治国”方略理论的系统研究。
        2.针对现实问题对道德功能的理性分析。
        3.道德的当代价值研究。
        4.道德功能领域的学科拓展。
二、关于道德功能的几个热点问题
    (一) 关于道德的功能
        1.两大功能说。
        2.五大功能说。
        3.社会管理和个人管理功能说。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道德的经济管理功能
        1.为市场经济设立价值目标和治理经济秩序。
        2.经济管理功能。
        3.经济功能。
    (三) 道德功能的发挥
        1.策略论。
        2.系统论。
        3.规范与教育论。
        4.机制制约论。

四、我国经济伦理学研究的回溯与前瞻(论文参考文献)

  • [1]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D]. 王秀芳. 兰州大学, 2021(09)
  • [2]论“创造的教育”[D]. 赵振红.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3]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研究70年回溯与前瞻[J]. 汪洁. 伦理学研究, 2019(06)
  • [4]基于手机信令的生活圈养老服务设施公平绩效研究 ——以中山市中心城区为例[D]. 许君正. 华南理工大学, 2019
  • [5]中国经济伦理学40年:历程、创新与展望[J]. 张志丹. 江苏社会科学, 2019(02)
  • [6]基于全责任的负责任创新研究[D]. 刘战雄. 东南大学, 2017(12)
  • [7]“新生活运动”的伦理研究[D]. 李明建. 南京师范大学, 2016(12)
  • [8]低碳经济的伦理审视[D]. 廖良辉. 湖南师范大学, 2015(05)
  • [9]王小锡与他的经济伦理思想研究[J]. 武东生. 社会科学战线, 2013(02)
  • [10]当代中国道德功能的研究历程及若干热点问题述评[J]. 梁宇,朱金瑞. 道德与文明, 2010(01)

标签:;  ;  ;  ;  ;  

我国经济伦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