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合物和冰浆中高密度潜热传输的研究进展

水合物和冰浆中高密度潜热传输的研究进展

一、水合物浆和冰浆高密度潜热输送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张平[1](2019)在《热源塔热泵低温冷热源端载冷剂金属腐蚀特性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能源在人类发展与进步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对日益美好生活环境要求的提高,建筑领域所消耗的能源已经与交通、工业成为社会耗能三大主题。截止2018年底,中国建筑能耗已经占据社会总能耗的35%,而在建筑能耗构成中,空调、采暖能耗又是主体,占建筑总能耗的60%以上。建筑本体设计节能、建筑用能设备节能以及采用高效的建筑用能供应系统,是降低建筑空调采暖能耗的三种重要途径。采用高能效的建筑供应系统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其中热源塔热泵空调系统,利用低于冰点载体介质,实现冰点以下低温位能向高温位转移,工作稳定、效能高,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与节能优势。前期研究主要集中在系统能效的提升方法,而忽略了热源塔中载冷剂对设备的腐蚀性的研究。因此本文主要针对热源塔热泵空调系统中的新型载冷剂的制备及特性进行了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通过掌握载冷剂的种类和性能及对热源塔热泵空调系统中载冷剂的性能要求进行探究,选用市场上已广泛应用于换热领域的化工原料三水合醋酸钠、六水合氯化镁和乙二醇按照不同的配比溶于水中,制备了六种适合热源塔热泵空调系统的新型载冷剂,并对其热特性进行了测试和分析。(2)采用静态和动态腐蚀试验方法,详细考察和分析了热源塔载冷剂对热源塔系统所用材料(铜H65、铝3003和20#钢)的腐蚀行为。在静态腐蚀研究中,采用腐蚀失重法和极化曲线法研究了所制备的6种载冷剂对热源塔系统所用材料(铜H65、铝3003和20#钢)的腐蚀性能;在动态腐蚀研究中,采用腐蚀失重法考察和分析了铜H65、铝3003、20#碳钢在不同温度、不同流速下,分别在载冷剂YH6830、载冷剂BL3500、载冷剂HG3500中的腐蚀行为。(3)开展了载冷剂中Cl-对4340钢的应力腐蚀研究,考察了4340钢在高温含氧水和载冷剂中Cl-离子联合作用下的应力腐蚀倾向及主要的影响因素等。结果表明:AISI4340高强钢在高温含氧水+Cl-环境中拉应力作用下主要的失效模式是载荷和腐蚀介质联合作用下导致的氧致应力腐蚀,对溶液进行除氧操作可以有效抑制氧导致的应力腐蚀而显着延长4340高强钢的使用寿命。(4)采用极化曲线法,开展了缓蚀剂对热源塔系统载冷剂腐蚀行为的抑制性能研究,考察了苯并三氮唑对铜H65在载冷剂YH6830中、肉桂酸对铝3003在载冷剂BL3500中、UHCI对20#钢在载冷剂HG3500中的缓蚀作用,获得了相应的缓蚀效率,并就缓蚀机理进行了探讨。

李凤雪[2](2016)在《管流体系下水合物生成机理及其流动特性的研究》文中提出水合物浆体输送技术越来越成为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深入发掘管流体系下水合物的生成机理及其浆体的流动特性才能真正实现水合物管输技术大规模工业化。从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来看,水合物生成条件、生成预测模型、浆体流动性、浆体的应用方面己经得到了巨大发展。研究了管流体系下水合物的微观特性、生成机理、生成条件、微观成核、宏观生长、相关方面模型以及浆体流动的固液两相流理论,建立了化学动力学、驱动力、成核、诱导时间、水合物传热传质、气体消耗速率、水合物生长动力学、含抑制剂水合物生长方面相关模型,系统的推导出管流体系水合物热力学模型、水合物水力模型。剖析了管流体系下水合物形成的原理、水合物在管道内的相平衡、生成生长特性、形成位置的预测等,对水合物浆体的基本特性、浆体的宏观微观流变性、浆体流动理论、浆体流动的数学模型等方面做了充分研究的基础上,采用CFD流体力学仿真模拟软件模拟了 HCFC-141b水合物浆体在水平圆直管和90°垂直弯管内流动的流场分布情况,为水合物管输技术、制冷剂水合物浆体的应用提供有利条件。采用CFD/FLUENT的欧拉-欧拉双流体模型进行设计工况下浆体流动的仿真模拟,考虑到浆体颗粒粒径、浓度、流速等因素的影响,首先,模拟浓度为10%~40%,流速为2~5m/s的水合物浆体水平圆直管内流场分布:其次,模拟浆体浓度为30%,流速为4~6m/s的水合物浆体90°垂直弯管内的3D流场分布。研究结果表明:浆体在水平圆直管距离入口约2m处达到充分发展过程,且同浓度的浆体固相浓度达到充分发展过程比速度达到充分发展过程慢,低浓度浆体达到充分发展比高浓度浆体达到充分发展快。浆体在90°垂直弯管内流动,流道在弯头处发生了变化,因而,浆体的压力、浓度、速度的流场分布在弯头处发生突变,弯头有二次流的形成,当浆体以大于6m/s的流速紊流流动时,在各个截面上浆体固相颗粒浓度分布均匀。本文最末提出假设水合物浆体未来的研究趋势,并给出建议。

李兆宁,赵彦杰,汤玉鹏[3](2018)在《尿素水溶液凝固结晶附着力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蓄冷浆体制备过程中,晶层在换热器表面附着并积累,极大地恶化了传热特性,降低了系统效率。研究发现,当二元共晶溶液处于固液两相区时,传热面与晶层之间存在微米级液膜,会显着降低晶层的附着力。提出了二元共晶溶液的结晶模型,并以尿素溶液为研究对象,通过结晶冲刷实验检验了不同工况下的晶层的附着情况,对处于固液两相区的尿素溶液晶层的冲刷实验中,发现在适宜的流速和过冷度下,晶层可以被冲刷脱落。而在纯固相区的溶液晶层无法被彻底冲刷。实验证明了过冷度与附着力存在正相关,也间接证明了微液膜的存在。

姜婷婷[4](2017)在《不同凝核剂在不同表面凝固特性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冰浆是利用显热与潜热共同蓄冷的蓄冷介质,其单位蓄冷量非常可观,在相同体积情况下,冰浆的蓄冷量要比其他的蓄冷介质多34倍,对电网峰谷的调节能力使冰浆在蓄冷空调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对制取冰浆所用的三种离子类添加剂溶液在不同表面的凝固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实验研究及数值模拟。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从理论上分析了冰晶成核机理,在同质成核的情况下,晶核可以继续生长的临界半径在10-11m的数量级上,临界成核能在10-22J的数量级上。研究了影响异质临界成核能与成核速率的影响因素,液滴在异质成核表面的接触角在020°与160180°时对临界成核能的影响较大。讨论了溶液在平板表面的接触角、粗糙度、添加剂以及过冷度对冰晶成核的影响规律。(2)对纯水和不同浓度的氯化钠溶液在不同表面的模型进行简化,利用ANSYS Fluent对不同接触角的液滴凝固过程进行数值模拟,通过模拟得出:接触角较小的液滴的凝固速度大于接触角较大的液滴。在相同工况下,溶液开始凝固时间和凝固完成所用时间与氯化钠溶液的浓度呈正比,与接触角的大小成正比,这与理论分析相吻合。在凝固过程中首先从与壁面接触的底部开始凝固,并且液滴表面首先凝固然后内部再完全凝固,疏水表面上液滴的凝固时间大于亲水表面液滴的凝固时间,与实验观察结果一致。(3)搭建了冷表面液滴凝固性能测试装置,研究了纯水和三种不同浓度的离子类添加剂溶液在不同表面以及不同粗糙度条件下的凝固特性。对于亲水性表面,随着平板表面粗糙度的增大,溶液的临界成核能逐渐减小,而对于疏水性表面则相反,疏水表面对液滴凝固具有显着的延缓效果。溶液在不同表面的临界成核能随着过冷度的增大而逐渐降低。在相同的浓度及粗糙度下,氯化钠溶液的临界成核能比氯化钾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的临界成核能小,因此使用氯化钠溶液作为添加剂,可以促进冰晶的生成。

黄成,吴昊凡,黄河源,夏立,孙宁,李学来[5](2017)在《螺旋刮削式流态冰制取性能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有的流态冰制取技术受限于冰堵等问题一直难以实现大规模稳定生产流态冰。为了改进技术、改善现有设备存在的问题,本文开发了一台同时包含过冷法和壁面刮削法两种制冰过程的新型螺旋式流态冰制取装置,采用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乙二醇水溶液为制冰溶液,对该流态冰制取装置的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流态冰制取装置是可行的。所得流态冰分布均匀,最高含冰率达13.684%,具有良好流动性,流态冰中冰晶颗粒形状一般呈现条状和扁圆状,平均冰晶颗粒面积10–910–8m2;装置产生的流态冰含冰率随时间先升后降,并将最终稳定在一个恒定值;减小制冰溶液流量、降低冷却液起始进口温度,都有助于缩短装置产生流态冰所需时间、提高产生流态冰含冰率;增大制冰溶液流量、提高刮削转速,都能促使产生的流态冰中冰晶颗粒细化减小。

赵鹏飞[6](2016)在《水合物浆堵塞机理及流动安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合物的形成和堵塞是深水流动安全保障的主要问题,随着海上油气资源开发逐步向深海发展,水合物防治手段由传统抑制向风险控制转变。天然气水合物浆流动和堵塞机理的研究作为水合物风险管控技术的关键,其研究仍不成熟。目前关于水合物颗粒管壁粘附机理的研究较少,同时缺乏整合聚集和沉积两类堵塞机理的模型,导致现有的天然气水合物浆堵塞风险和流动安全评价手段不足以满足工程需要,本文针对这些问题开展研究,对水合物浆的堵塞机理的完善和工业化应用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管壁上水合物颗粒的微观受力和移除机制,建立了天然气水合物颗粒管壁粘附动力学模型,提出临界移除粒径和粘附率的定义,提供了一种定量研究水合物颗粒在不同壁面环境下粘附情况的新方法。为实现天然气水合物浆流动和堵塞特性的分析计算,首先利用欧拉双流体模型,在充分考虑相间相互作用、颗粒聚集机制、固相密度和粘度以及最大填充率等水合物颗粒特征物性的基础上,建立了描述水合物浆等温流动的CFD模型,对浆体粒径和阻力特性进行了验证分析,指出了该研究方法的适用性。随后,基于水合物浆浓度分布计算模型和浆体流型划分准则,提出了综合考虑聚集和着床沉积两类堵塞机理的水合物浆稳态流动模型,采用实测数据对模型可靠性进行了全面检验,计算值与实验值基本吻合,利用该模型研究了天然气水合物浆聚集粒径、相对粘度以及阻力特性,给出了浆体的流型图。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Danielson水力段塞流模型以及Zerpa模型中水合物相的处理方法,建立了天然气水合物浆瞬态流动模型,该模型利用天然气水合物生长宏观动力学模型计算水合物的生成速率,同时可对生成过程中液相含水率进行追踪,水合物聚集采用了Camargo-Palermo模型进行描述,模型计算结果和ExxonMobil环道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谢应明,谢振兴,范兴龙[7](2014)在《CO2水合物浆作为空调载冷剂的流动和传热特性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综述了国内外在CO2水合物浆的流动和传热特性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在流动特性部分,介绍了流体的五大类型(牛顿流体、假塑性流体、膨胀性流体、宾翰流体和赫-巴流体)以及CO2水合物浆的表观黏度计算公式,研究表明CO2水合物浆是非牛顿流体,表观黏度较小,因而具有优秀的流动性能;在传热特性部分,介绍了水合物浆在板式换热器中的总体换热系数计算方法,研究表明CO2水合物浆的对流换热系数高达3658W/(m2·K),因此有优秀的传热性能,而且传热性能会受到晶体直径和分布规律、流速、固体含量和管道尺寸等因素的影响。综上所述,CO2水合物浆具有良好的流动和传热特性,在空调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最后简要展望了今后的研究重点。

王继红,王树刚,张腾飞,贾廷贵[8](2014)在《水平管道内冰浆流动阻力特性实验研究》文中指出冰浆是一种能量密集型相变流体,掌握管道内冰浆的流动特性对于冰浆介质的工程推广尤为关键。以水平管道冰浆输送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固液两相流非牛顿流变理论和实验测试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在不同输送速度、不同冰粒子浓度及不同管径时冰浆流体所表现出的非牛顿流变特性和阻力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冰浆流动的流变特性满足幂律流变特征,其流变系数随着冰粒子浓度及管道直径的增大而增大,而流变指数的变化规律则与流变系数相反。与此同时,流变参数的改变直接影响冰浆流动的阻力特性分布。当流速较低时,随着流变系数的增大及流变指数的减小,冰浆流体管道流动的阻力系数表现出显着的差异性。

杜军恒[9](2013)在《冰浆输运过程流动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冰浆作为一种性能优越的潜热蓄能和输送介质,具有蓄能密度高、传热性能好、流动性和可泵送等优点,在蓄能空调、工业冷却和食品冷藏等领域有极大的应用潜力。但目前仍未规模应用的主要障碍在于冰浆输运、储存过程中受管道系统影响,冰浆流体呈现复杂的流动特征,如分层、聚集等,容易堵塞管道。因此,研究冰浆输运过程中的流动特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工程指导意义。本文首先阐述了冰浆的制取方法,并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做了介绍,同时归纳了国内外描述冰浆流动的模型及研究成果,并对离心泵内液固两相流的研究现状做了简要介绍,为冰浆输运特性研究提供一个参考。建立混合物模型来模拟研究冰浆在水平直管,90°弯管及离心泵内的流动状态。通过不同管径水平直管的数值模拟计算,获得了冰浆在直管内的流场,分析了冰浆在管内的流速分布和冰晶颗粒的体积分布;研究了流速、管径、颗粒浓度及冰晶颗粒大小等参数与压降之间的关系。对冰浆在90°弯管内的流动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获得了弯管内冰浆的流场和冰晶颗粒的运动轨迹,探讨了弯管管径、曲率半径及冰浆的流速、浓度参数对弯管内冰浆压降的影响;发现了弯管内二次流现象对冰晶颗粒的运动轨迹产生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弯管的改进结构,认为改进的弯管模型能够有效的避免弯管内的二次流现象,改变冰晶颗粒的运动轨迹,降低了冰堵发生的概率;搭建实验台,运用聚乙烯颗粒代替冰浆颗粒,观察其在管内的流动状态,实验结果和模拟结果做了对比分析。重点分析了冰浆流体在离心泵内的速度分布规律,压强分布及速度矢量分布情况,并探讨了流量、冰晶体积分数、颗粒粒径等参数对离心泵内冰晶颗粒浓度分布的影响,同时也给出了不同条件下,冰晶颗粒在离心泵内的运动轨迹,并分析了冰晶颗粒大小和颗粒浓度对离心泵的进出口压差的关系。

王晓霖,翟晓强,王聪,朱备[10](2013)在《空调相变蓄冷技术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阐述了纳米流体、微胶囊及定形相变材料等新型相变材料的研究现状,以及相变材料在空调蓄冷系统中的应用,归纳出了相变过程的一般规律和特殊性问题,对蓄冷设备的蓄冷量、蓄冷速率等参数的影响因素展开了分析,并对混合蓄冷、相变蓄冷型太阳能空调系统以及相变蓄冷型潜热输送空调系统等新型空调蓄冷系统进行了介绍和评价。相变蓄冷材料有着适宜的相变温度和较高的蓄冷密度,应用于空调蓄冷系统可提高制冷机效率,对于建筑节能具有重要意义。

二、水合物浆和冰浆高密度潜热输送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合物浆和冰浆高密度潜热输送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热源塔热泵低温冷热源端载冷剂金属腐蚀特性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中国建筑能源消耗现状
    1.2 热源塔热泵系统研究现状
    1.3 建筑空调采暖领域蓄能系统研究现状
    1.4 热源塔系统常用材料的腐蚀与缓蚀研究现状
    1.5 本文研究主体内容与研究思路
第2章 热源塔中新型载冷剂制备及其热特性研究
    2.1 载冷剂简介与分类
        2.1.1 载冷剂简介
        2.1.2 载冷剂类型及其性能
    2.2 热源塔中载冷剂选择要求
        2.2.1 热源塔中载冷剂性能要求
        2.2.2 热源塔中载冷剂选择方法
    2.3 新型载冷剂制备及其热特性研究
        2.3.1 新型载冷剂制备
        2.3.2 新型载冷剂热特性测试仪器与过程
        2.3.3 新型载冷剂热特性测试结果与讨论
    2.4 小结
第3章 热源塔中载冷剂的静态腐蚀特性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仪器
        3.2.3 实验步骤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3.1 腐蚀失重法测试
        3.3.2 极化曲线法测试
    3.4 小结
第4章 热源塔中载冷剂的动态腐蚀特性研究
    4.1 流动腐蚀简介
        4.1.1 流动腐蚀机理
        4.1.2 流动腐蚀的影响因素
    4.2 实验
        4.2.1 实验原材料
        4.2.2 实验仪器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3.1 铜H65 在载冷剂YH6830 溶液中的动态腐蚀行为
        4.3.2 金属铝3003 在载冷剂BL3500 溶液中的动态腐蚀行为
        4.3.3 20#碳钢在载冷剂HG3500 溶液中的动态腐蚀行为
    4.4 小结
第5章 载冷剂中CL~-对4340 钢的应力腐蚀研究
    5.1 前言
    5.2 实验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5.4 小结
第6章 缓蚀剂对热源塔系统载冷剂腐蚀行为的抑制性能研究
    6.1 前言
        6.1.1 缓蚀剂概述
        6.1.2 缓蚀剂的缓蚀机理
    6.2 实验
        6.2.1 实验原材料
        6.2.2 实验仪器
        6.2.3 实验方法
    6.3 实验结果与讨论
        6.3.1 苯并三氮唑对铜H65 在载冷剂YH6830 中的缓蚀作用
        6.3.2 肉桂酸对铝3003 在载冷剂BL3500 中的缓蚀作用
        6.3.3 UHCI对20#钢在载冷剂HG3500 中的缓蚀作用
    6.4 小结
附章 热源塔热泵空调蓄能材料制备及其特性研究
    1 空调蓄能相变材料简述与分类
    2 空调蓄能相变材料选择要求
    3 纳米TiO_2/石蜡热特性实验研究
    4 小结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2)管流体系下水合物生成机理及其流动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1.3.1 国内外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探情况
        1.3.2 水合物生成条件
        1.3.3 水合物形成预测模型
        1.3.4 水合物浆体流动特性研究
        1.3.5 水合物浆体的应用
        1.3.6 浆体流动CFD模拟
    1.4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理论依据
    2.1 水合物介绍
        2.1.1 水合物的结构
        2.1.2 水合物的物理特性
    2.2 水合物浆体
        2.2.1 水合物浆体的形成
        2.2.2 水合物浆体基本性质
    2.3 水合物浆体的流变性
        2.3.1 水合物浆体宏观流变性
        2.3.2 水合物浆体微观流变性
    2.4 固液两相流理论
        2.4.1 浆体流动理论
        2.4.2 浆体流动数学模型
第三章 管流体系下水合物生成机理及模型建立
    3.1 水合物相平衡理论与模型
        3.1.1 水合物相平衡理论
        3.1.2 水合物相平衡之间关系
    3.2 水合物形成热力学模型
        3.2.1 水合物形成热力学条件
        3.2.2 水合物形成的热力学模型
    3.3 管流体系下水合物生成的动力学模型
        3.3.1 水合物生成动力学机理
        3.3.2 水合物形成的动力学数学模型
        3.3.3 水合物成核微观动力学模型
        3.3.4 水合物宏观生长动力学模型
    3.4 管流体系下水合物水力模型与热力学模型推导
第四章 水合物浆体水平管道流动CFD模拟
    4.1 水平管道计算模型的建立
        4.1.1 建立模型
        4.1.2 划分网格
        4.1.3 设定边界条件
    4.2 CFD模拟固液两相流
        4.2.1 控制方程
    4.3 水合物浆体水平管内流场分析
        4.3.1 浆体流动充分发展过程
        4.3.2 浆体流动速度和浓度分布
        4.3.3 浆体流动动压分布
第五章 水合物浆体90°垂直弯管流动CFD模拟
    5.1 垂直弯管模型建立
        5.1.1 建立模型
        5.1.2 划分网格
        5.1.3 设置边界条件
    5.2 管内的流场分析
    5.3 垂直弯头处流场分析
第六章 结论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尿素水溶液凝固结晶附着力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尿素溶液结晶规律和现象的研究
2 基于“液膜理论”的低附着力分析
3 结晶冲刷实验
    3.1 实验装置介绍
    3.2 实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4 结论

(4)不同凝核剂在不同表面凝固特性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我国能源消耗现状
        1.1.2 蓄冷技术简介
        1.1.3 冰蓄冷技术的应用
        1.1.4 冰浆作为蓄冷介质的提出
    1.2 冰浆的研究进展
        1.2.1 国外关于液固相变的研究现状
        1.2.2 国内关于液固相变的研究现状
        1.2.3 冰浆的应用场合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冰晶成核机理与影响因素分析
    2.1 冰晶成核机理分析
        2.1.1 同质成核
        2.1.2 异质成核
    2.2 冰晶成核的影响因素分析
        2.2.1 接触面对冰晶成核的影响
        2.2.2 添加剂对冰晶成核的影响
        2.2.3 过冷度对冰晶成核的影响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溶液在不同平板表面凝固过程的数值模拟
    3.1 凝固相变过程的研究方法
    3.2 纯水液滴在不同平板表面凝固的FLUENT数值建模
        3.2.1 几何模型及网格参数的划分
        3.2.2 计算参数的设置
    3.3 模拟计算结果与分析
        3.3.1 接触角对液滴凝固的影响
        3.3.2 不同氯化钠浓度下的液滴温度分布
        3.3.3 不同氯化钠浓度下的凝固时间对比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凝核剂在不同表面凝固过程实验研究
    4.1 实验材料参数
    4.2 粗糙度测量
        4.2.1 测量方法
        4.2.2 测量仪器
        4.2.3 测量结果
    4.3 接触角测量
        4.3.1 测量方法
        4.3.2 测量仪器
        4.3.3 测量结果
    4.4 不确定度分析
        4.4.1 A类标准不确定度
        4.4.2 B类标准不确定度
    4.5 纯水在不同表面凝固特性实验研究
        4.5.1 实验装置
        4.5.2 实验方法
        4.5.3 纯水在亲水表面和疏水表面的凝固现象
    4.6 溶液在不同材料表面凝固特性实验研究
        4.6.1 粗糙度对溶液临界成核能的影响
        4.6.2 三种离子类添加剂溶液成核能的对比分析
        4.6.3 过冷度对溶液临界成核能的影响
    4.7 实验结果与模拟的对比分析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5)螺旋刮削式流态冰制取性能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实验装置与测算方法
2装置内壁面冰晶生长速率的推导
3实验结果与分析
    3.1流态冰含冰率随时间变化规律
    3.2制冰溶液流量对装置产生流态冰所需时间和含冰率的影响
    3.3冷却液进口温度对装置产生流态冰所需时间和含冰率的影响
    3.4转速、溶液流量对流态冰冰晶颗粒的影响
4结论
符号说明

(6)水合物浆堵塞机理及流动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天然气水合物浆流动安全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天然气水合物浆流动与堵塞特性研究现状
        1.2.1 油基管道流动体系
        1.2.2 水基管道流动体系
    1.3 本文总体研究思路与内容
第二章 流动体系下水合物颗粒的管壁粘附机制
    2.1 水合物颗粒管壁粘附动力学模型
        2.1.1 水合物颗粒在管壁上的主要作用力
        2.1.2 水合物颗粒在管壁表面的移除机制
    2.2 模型计算方法
        2.2.1 计算参数的选取
        2.2.2 管流速度分布的计算
    2.3 算例分析
        2.3.1 作用力和力矩分析
        2.3.2 水合物颗粒管壁粘附预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管道内水合物浆流动数值模拟
    3.1 水合物浆流动数值模型
        3.1.1 基本控制方程
        3.1.2 相间曳力模型
    3.2 数值模型中水合物颗粒的特征物性
        3.2.1 颗粒粒径
        3.2.2 颗粒相粘度
        3.2.3 最大填充率
    3.3 算例概况及数值求解方法
        3.3.1 算例概况
        3.3.2 求解方法
    3.4 速度分布及浓度分布验证
    3.5 数值结果分析
        3.5.1 管道内水合物粒径特性
        3.5.2 水合物浆流动阻力特性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天然气水合物浆稳态流动模拟研究
    4.1 水合物浆浓度分布
        4.1.1 浓度分布的计算模型
        4.1.2 计算值与实测值对比分析
        4.1.3 浓度分布影响因素及敏感性分析
    4.2 天然气水合物浆稳态流动模型
        4.2.1 流动方程
        4.2.2 颗粒聚集模型
        4.2.3 模型编程求解
        4.2.4 模型验证分析
    4.3 天然气水合物浆稳态流动模型实例分析
        4.3.1 水合物浆的相对粘度和聚集粒径
        4.3.2 水合物浆摩阻损失
        4.3.3 水合物浆流型图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天然气水合物浆瞬态流动模拟研究
    5.1 Danielson段塞流模型及其扩展
        5.1.1 模型基础和求解方法
        5.1.2 计算实例
        5.1.3 水合物相的引入
    5.2 天然气水合物浆瞬态流动模型
        5.2.1 控制方程和离散格式
        5.2.2 水合物生成和聚集模型
        5.2.3 模型编程求解
        5.2.4 实例计算与分析
    5.3 本章小结
总结与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7)CO2水合物浆作为空调载冷剂的流动和传热特性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CO2水合物浆
2流动特性
    2.1流体的划分
    2.2表观黏度计算
    2.3研究现状
3传热特性
    3.1换热系数计算
    3.2研究现状
4结语

(9)冰浆输运过程流动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冰浆的流动特性研究
        1.2.2 冰浆的储存与输运
        1.2.3 离心泵内液固两相流的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工作
第2章 数学模型
    2.1 流变模型和流态
    2.2 压降
    2.3 建立混合物模型
        2.3.1 控制方程
        2.3.2 湍流模型
        2.3.3 离散格式和欠松弛因子
        2.3.4 压力与速度耦合方程的求解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水平直管和 90°弯管冰浆流动特性研究
    3.1 水平直管冰浆流动特性研究
        3.1.1 水平直管物理网格模型
        3.1.2 冰浆在直管内的流速分布
        3.1.3 冰浆在管内的体积分布
        3.1.4 流速和管径与压降之间的关系
        3.1.5 含冰率和压降之间的关系
        3.1.6 颗粒尺寸和压降之间的关系
    3.2 90°弯管冰浆流动特性研究
        3.2.1 90°弯管物理模型与网格划分
        3.2.2 速度和含冰率分布规律
        3.2.3 压降
        3.2.4 二次流
        3.2.5 颗粒轨迹
    3.3 改变弯管模型及其流场的分析
    3.4 冰浆在管内的流动实验
        1.实验原理与目的
        2.实验台的搭建
        3.实验方法及步骤
        4.实验结果及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离心泵内冰浆流动特性研究
    4.1 泵的基本参数
    4.2 三维造型及网格划分
        4.2.1 三维造型
        4.2.2 网格划分
    4.3 泵内流场的求解
    4.4 初始与边界条件
    4.5 计算结果及分析
        4.5.1 冰浆流体在离心泵内的速度分布规律
        4.5.2 冰浆流体在泵内的压强情况
        4.5.3 速度矢量分布情况
        4.5.4 离心泵内颗粒浓度分布情况
        4.5.5 离心泵内冰晶颗粒的运动轨迹
    4.6 压降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10)空调相变蓄冷技术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空调相变蓄冷材料研究现状
    1.1 新型组分的空调相变蓄冷材料
        1.1.1 低温供冷空调系统用相变蓄冷材料
        1.1.2 常规空调系统用相变蓄冷材料
    1.2 新型结构的空调相变蓄冷材料
        1.2.1 纳米复合相变蓄冷材料
        1.2.2 微胶囊相变蓄冷材料
        1.2.3 定形相变蓄冷材料
2 相变材料应用于空调系统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2.1 冰球式蓄冷器理论研究
        2.1.1 蓄冷球模型
        2.1.2 蓄冷器数学模型
    2.2 蓄冷器及蓄冷系统的实验测试
3 新型蓄冷空调系统
    3.1 混合蓄冷空调系统
    3.2 相变蓄冷型太阳能空调系统
    3.3 相变蓄冷型潜热输送空调系统
4 结论
    1) 相变材料与蓄冷器材料的相容性问题
    2) 对流现象对传热过程的强化
    3) 复合相变蓄冷材料的非单一相变温度问题
    4) 相变蓄冷空调系统对低品位能源的利用

四、水合物浆和冰浆高密度潜热输送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热源塔热泵低温冷热源端载冷剂金属腐蚀特性实验研究[D]. 张平. 湖南大学, 2019(07)
  • [2]管流体系下水合物生成机理及其流动特性的研究[D]. 李凤雪. 沈阳建筑大学, 2016(08)
  • [3]尿素水溶液凝固结晶附着力特性研究[J]. 李兆宁,赵彦杰,汤玉鹏. 化工学报, 2018(S2)
  • [4]不同凝核剂在不同表面凝固特性的实验研究[D]. 姜婷婷. 天津商业大学, 2017(02)
  • [5]螺旋刮削式流态冰制取性能的实验研究[J]. 黄成,吴昊凡,黄河源,夏立,孙宁,李学来. 化工进展, 2017(01)
  • [6]水合物浆堵塞机理及流动安全研究[D]. 赵鹏飞.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6(06)
  • [7]CO2水合物浆作为空调载冷剂的流动和传热特性研究进展[J]. 谢应明,谢振兴,范兴龙. 化工进展, 2014(01)
  • [8]水平管道内冰浆流动阻力特性实验研究[J]. 王继红,王树刚,张腾飞,贾廷贵.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2014(02)
  • [9]冰浆输运过程流动特性研究[D]. 杜军恒. 河南科技大学, 2013(03)
  • [10]空调相变蓄冷技术的研究进展[J]. 王晓霖,翟晓强,王聪,朱备. 建筑科学, 2013(06)

标签:;  ;  ;  

水合物和冰浆中高密度潜热传输的研究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