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纪录片跨世纪的三大演变

中国纪录片跨世纪的三大演变

一、中国纪录片跨世纪三大演变(论文文献综述)

李怡然[1](2021)在《中国扶贫题材纪录片的叙事策略研究 ——兼论毕业作品《林下之路》》文中指出新中国成立伊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踏上了人类历史上最为艰苦卓绝的脱贫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和安排,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并在2020年取得了伟大胜利,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为世界减贫事业提供了“中国样本”。在这一伟大征程中,以实为美的扶贫题材纪录片扎根泥土,发挥了宣传政策、推广经验、展示成果、记录史实的重要作用,具有无可替代的现实意义。扶贫题材纪录片是记录社会全面发展的生动实践,通过具象化的方式,将国家扶贫政策、扶贫数据与基层实践等内容一一呈现,将大众视线聚焦于生活在农村中的一些看似渺小实则深刻的个体,从记录现实境遇和追求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的角度,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人们对这场伟大的脱贫攻坚战的关注、思考和研究,共同见证中国摆脱贫困、走向强国的不懈努力与奋斗历程。本文以中国扶贫题材纪录片的叙事策略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和文本分析法,在对国内大量扶贫题材纪录片观看与整理后,总结出中国扶贫题材纪录片的发展概况与分类,并结合自己毕业作品《林下之路》的实践经验,从扶贫题材纪录片的叙事建构、叙事语言两大方面对该题材纪录片的叙事策略进行分析,同时结合现有的扶贫题材纪录片展开具体的论述和例证。我国的扶贫事业不仅仅是一项经济政治工作,还是民心工作,脱贫攻坚工作的核心既要从经济上摆脱贫困,还要进一步激发贫困群众通过勤劳摆脱贫困的心理动因,不仅要扶贫,更要扶“智”和扶“志”,真正从内心深处树立脱贫的理念和思想。笔者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希望能够为扶贫题材纪录片的创作提供一些借鉴,并丰富对扶贫题材纪录片的理论研究,从而促进我国扶贫题材纪录片更加繁荣发展。

孙晓天[2](2021)在《关于“和谐”的寻觅与重建——中国生态纪录片中的边缘观察》文中研究指明面对生态危机加深的现状和国内外生态批评理论的启发,我国生态纪录片于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并延伸出了不同的视角。为了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探寻重建和谐家园的可能性,创作者从最初表现人类的彷徨与忧虑时就找到了明确的支点,到新世纪伊始在主题及影像风格上皆呈现出自觉的生态美学意识,再到近年来对生态文明的强烈诉求与表达欲望。不论是在体制内的创作,还是伴随着独立纪录片的兴起而来的个人化表达都在短短的几十年中经历了一个愈加成熟、多元化发展的过程,在寻觅与重建"和谐"的过程中,于影像的世界里筑就了美好与残酷共存的生态现状。

刘昊然[3](2020)在《纪录片《舞者曰》设计报告》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全民健身的蓬勃开展,健康问题日渐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但是,现代社会的进步在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同时,也使人们远离了自然,运动的时间、空间、种类、强度、文化等多个方面都受到了限制。广场舞作为展示人民享受美好生活和全民健身走进百姓家的发展成果,因其独具的自发、普及、健身、健心,健美等特性深受老百姓追捧,架构了全民健身的新生态。然而,广场舞群体的壮大也随之带来了新的社会矛盾和冲突,作为主角的“大妈”被先后赋予了“噪音污染、反美学、背离身份、激发矛盾”等多种负面标签。这一深受中老年人喜爱的运动,从诞生之日到席卷全国的进程中,始终引发着旷日持久的讨论。基于此背景,本人在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选取了三位参与广场舞的代表人物,对她们的生活背景和情感诉求进行深入探析,力求呈现广场舞在百姓强身健体、调整心态、改善业余生活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揭示广场舞背后蕴藏的鲜为人知的文化意涵,转换社会对广场舞群体的刻板印象,为广场舞正名,进而化解社会各阶层、各群体之间的冲突,推动广场舞的良性发展。力求在全民健身战略下,更好的发挥广场舞的积极作用,吸引更多的群众加入到该运动的行列,引导全民健身战略开拓性纵深发展。

杜珊珊[4](2020)在《中国纪录片40年表情变迁研究(1979-2019)》文中指出“表情”是情绪主观体验的外部表现形式,是大众感情最直观的传达方式。表情传达出的可以是“酸甜苦辣”,也可以是“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影像作为当今社会时代的映照,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个以速度和遗忘作为标记的现代社会里,纪录片以其与社会建构的互动关系,成为了大众表情和社会记忆的重要载体。从影像表情与记忆的时代关系进行中国纪录片研究,不仅是一个新视角,且更具有以表情的变迁弥合过去并链接未来的意义。表情变迁与纪实影像,两者在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历程中是紧密缠绕不可分割的,纪录片影像的进步最大限度地将公众表情展现在银幕之上,从传统表情、僵化表情到生动表情、国家表情,其变化过程中主流的话语被逐渐改写。受90年代人文思潮、纪实思潮的影响,纪录片中呈现的表情越来越丰富。在这些银幕表情的变化外壳下,包裹着的是社会环境的变化,影视技术的发展以及文化策略的多样性。同时,也正是因为社会的宽容、技术的发展、文化的多元,中国相册越来越自然越来越丰富。中国纪录片中的表情变迁,可以从不同时代呈现的政治、文化、经济的变化,美学倾向及影像个体差异等层面体现出来。本文主要梳理了1979-2019年40年间的纪录片发展历程,以“表情”作为切入点,从三方面对中国纪录片所展现的影像变迁作一分析:纪录影像变化的背景、纪录影像中的表情所呈现出的变迁历程以及纪录片呈现表情变迁的审美意义。此三部分的主要内容是:其一,纪录影像的表情承载记忆,其建构性取决于影像生产过程中拍摄者与拍摄对象的介入和交互影响,影像作为一种媒介,拍摄对象随着媒介发展过程中逐渐产生变化,观者在观看影像时与自我的经验结合而被激发的思考,三者共同构成纪录影像表情变迁的最终状态;其二、纪录片中建构起关于以非常态的外化的“公开表情”和个性化个人化的“私密表情”共同组成的社会表情图景,并以此勾勒出时代的表情变迁;其三、就纪录片现阶段的美学倾向而言,强烈的社会性及历史性的特征经常会压过纪录片本身作为一种影像艺术的属性。由此,对纪录片中不同时代经典案例的表达要素如声音、色彩等的美学分析,从纪录片美学的角度来说,这些表达路径的认知和探索,更可视为纪录片美学范式探索的一部分。因此从记忆的角度,以中国纪录片发展历程为经,以纪录片影像与公众表情、现实形象之间的互动为纬,探究中国纪录片中集体到个体形象呈现的“表情”变迁,不仅是一个新的视角,更能具体的看到在这样互动关系下不断改变的过程中,从而找寻纪录片表情背后的生成机制,近而以更为宽阔的视角探究如何把表情丰富性表达出来,如何用国际传播来打开维度,以期许纪录片更好的未来,同时也意味着纪录片所承载的社会记忆可能有更大的覆盖面与影响力。纪录影像呈现公众的表情变化并以此留存记忆。对当下快速变化着的中国社会来说,纪录片以其真实的本质呈现社会的真诚与勇气为历史留下了可资殷鉴的记忆档案,并以此突显纪录影像内在的独特价值。

张希彤[5](2020)在《百年藏族电影发展史研究(1920-2020)》文中指出藏族电影的发展承载着藏族文化的衍变,同时也反作用于藏族文化,更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宣传国家民族政策和意识形态的重要统战工具,藏族电影是时代印记,也是手段。研究藏族电影发展史,跟随光影画面多维度审视藏族民风和藏族人民思想的嬗变,通过人类学和史学等研究方法,探析不同阶段的创作特点和时代特征,为少数民族电影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线索,吸引更多人关注藏族电影,从而促进藏族文化传承发扬。地处封闭高原的自然条件,赋予了西藏浓厚的神秘感。二十世纪初,热衷于远征探险的西方人将镜头伸向了这片陌生的大地,藏地便开启了被他者窥探的影像萌芽期,随着日寇的铁蹄踏进我国国土,强烈的民族团结愿望激起了国人的影像自觉。新中国成立后,更是需要以电影的方式来进行民族政策宣传,以此达到巩固政权的目的,同时也创下了藏族电影发展史上至今不可复制的辉煌。直至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桎梏得到解禁,藏族电影便体现出更多民族文化言说的功能,使外界清晰的领略到藏族文化,为藏族语言、文字、艺术、风俗、习惯、传统、历史和宗教与外界搭建起直观的沟通桥梁。2005年藏族导演万玛才旦的出现,以内部叙事视角给藏族电影带来全新的发展方向,至此,藏族电影打破了以往由非藏族奇观化诉说的局面。与此同时,开放的创作环境使藏族电影呈现出百花齐放的面貌,藏族文化通过不同的角度与世界进行对话,一个日常的、真实的、多彩的藏族呈现在观众面前。神秘的民族特色在藏族电影百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步褪去标签,电影所表达的内涵不仅体现着藏族文化的变迁,更深刻反映着我们国家的发展变化。然而,藏族电影目前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场面阻碍着藏族文化的输出,影响我国在世界的形象塑造,因此,根据藏族的历史背景、影像表征和文化特征,勾勒藏族电影发展史,正确认识其发展规律,提出对策,有助于藏族电影实现全球化发展。

田秋生[6](2020)在《20世纪下半叶中国电视纪录片创作观念流变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在知识社会学的视野中,探讨20世纪下半叶中国电视纪录片创作观念的流变。研究发现,20世纪下半叶,中国电视业经历了一个发现电视纪录片的过程。在有关纪录片本质属性的认知方面,经历了"取道‘新影’"——"发现电视"——"定义纪录片"的过程;在有关电视纪录片工作者职业角色的认知方面,则经历了"党的宣传员"——"记录者"——"朋友"的过程。

刘澈[7](2019)在《中国独立纪录片概观(1990—2018)》文中认为在众多影像类型的作品中,纪录片以其独特的记录存在、反映现实与见证历史的重要功能,成为记载人类文化历程的珍贵相册。近年来在中国,独立纪录片作为民间影像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主流影像共同构成对中国当下社会的全方位展映与表达。本文即以中国独立纪录片作为研究对象,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绪论是本文的前奏,主要叙述本文的选题依据、选题的意义、选题的创新及其局限,梳理前期研究成果以及问题,说明研究所使用的方法等。第一章主要对本文的研究对象——独立纪录片,以及与之相关的研究概念进行界定,并对独立纪录片的诞生、成长、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分析独立纪录片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及其存在的问题。第二章从中国独立纪录片的选题方面入手,对其主题类型进行分析、整理与归类,阐述其中所蕴含的人文关怀、人性理念及其人道主义精神。独立纪录片的题材选择具有以下倾向与趋势:一是立足于非主流的审视立场进行创作;二是长久地关注社会底层与边缘群体;三是追溯社会重大问题与重要历史事件;四是立足于民俗学与人类学意义的叙说与记录;五是对于生态环境的展现与逼视;六是对个体与私人隐秘空间的呈现;七是实验性的记录与尝试。第三章以独立纪录片的叙事观念与叙事形式为研究对象,对独立纪录片的叙事特征进行深入地剖析与解读。“真实性”是独立纪录片创作贯穿始终的观念性、制导性原则,对真实概念的多义性建构有利于在多元的文化视野中牢固树立起纪录片叙事的本质观念。同时,独立纪录片在追求客观真实地表达的过程中,不断地创造与运用各类技法,通过灵活变换叙述主体、合理调控叙事时空、熟练运用多种叙事元素,使得独立纪录片的叙事达到更加多元的效果。第四章主要对独立纪录片所产生的审美、文化、社会等多元价值体系进行分析与阐释。纪录片是一个以视听艺术为主体的,同时又与整个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紧密相关的多维价值呈现。它一方面可以充当反映社会现实的镜子角色,以实现人文关怀为目的,充分展现在时代变迁的大背景之下个体命运的多舛;另一方面独立纪录片又通过不断地开掘新的公共活动空间与话语空间,从而对社会公共领域的拓展起到积极的建设性作用。最后部分为结语,对全文的解读进行总结。独立纪录片既是中国纪录片无法排除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国独立影像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独立纪录片的存在与创作是本文研究的对象、基础与意义所在。独立纪录片作为对主流影像与独立影像的一种有效补充而存在的创作,它力图通过影像的方式,表达创作者对社会存在的全面关注与理性思考,具有较强的人文关怀内涵与社会文化价值。通过对中国独立纪录片的选题内涵、现场记录、叙事表达、价值意义等方面多角度的研究,既有利于独立纪录片的理论建构,也有利于对独立纪录片的实践进行概括和总结,还有利于独立纪录片的接受与传播。本文的研究意图在于,为中国独立纪录片的创作呈现一面反观自身之镜,同时也为人们更加理性、科学地看待中国独立纪录片提供基本的理论参照,为其长远发展贡献力量。

姜帆来[8](2019)在《论系列纪录片《温州记忆》温州形象建构》文中研究指明系列纪录片《温州记忆》长约百集,内容跨越了温州区域远古、中古、近现代的文明遗迹见证与精神文化成果,由历史、地理、人文三部分组成。《温州记忆》具有历史文献纪录片特点,史料、传说、碑刻的历史文本,山水、建筑、遗址的地理文本,童谣、诗歌、书画的人文文本,三者互文,地理文本的时间特征成为历史载体、空间特征成为人文载体,一面贯通祖源认同、非物质精神文化遗产,一面连接山水想象、艺术实体,并在历史关照与人文关怀下丰富地理图景,和影像逻辑共同叙述温州地域文化。本文以系列纪录片《温州记忆》为分析对象,以文本细读、互文叙事、文化地理等方法论,从历史形象、地理形象、人文形象三个层面对系列纪录片《温州记忆》建构的温州形象进行研究。第一部分以长17集的历史专题短片为主要细读文本,从历史迁徙中的温州先民、温州城市的历史形态、历史叙事中的温州水运三个主题视角考虑,第一节从温州土着与移民、族群性格、温州方言,分析温州先民形象、精神气质与文化联结;第二节从温州建置沿革、“山水斗城”格局、城市名称传说,展现温州城市的历史形态,动静相宜、禅意悠远;第三节从温州港、通商口岸的经济叙事,还原交通更迭盛况、政治痕迹与历史记忆。纪录片建构了文明发源早、崇尚自然主义、以水营生的温州历史形象。第二部分以长51集的地理专题短片为主要研究文本,从“九山”带水的“斗城”景观、风雅考究的市景容貌、古塔群像的艺术形象三个地理影像载体,通过临山筑舍的“山意象”、泽水而居的“水意象”、“五马街”的符号意义、古城“坊巷”的人文典故、瓯越亭塔的建筑风格、江心屿“双塔”意象的多维分析,展呈“气韵”与“灵韵”相生、故事与诗意相衬、地标与乡愁相合的社会记忆图景,建构山灵水秀、物华天宝、意蕴悠远的温州地理形象。第三部分以长28集的人文专题短片为研究对象,从城市精神中的永嘉文脉、历史“谱系”中的文艺精神、古瓯地域中的非遗艺术三条人文剪辑脉络,通过东晋以来的学术摇篮追溯、南宋以始的永嘉学派渊源、近代朴学开始的人文“境域”孕育的历时性铺陈,温州作为山水诗发祥地,南戏故里,瓯菜、瓯绣、瓯窑、瓯塑、瓯剧发源地的共时性描述,铺呈“道在物中”、“调和包容”、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共享记忆镜像,构建仕商并举、文化多元而灿然的温州人文形象。纪录片以集体记忆中的历史形象、社会记忆中的地理形象、共享记忆中的人文形象,互文呈现了一方水乡一座经济名城的温州作为历史文化古城,在时间的长河里,以画卷般的笔法与千年俯视的姿态,再现温州历史,绽开一簇,隐于暗角而后缤纷多变的绚丽花丛。

刘童童[9](2018)在《李亚威纪录片中的彝族文化表达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纪录片是一种以真实性为创作原则,纪实性为美学追求的独特影视艺术类型,具有引领人们认识是世界、认识自我的作用,承担着传播文化、启迪心智的社会责任。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瑰宝,是一种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纪录片作为一种具有独特优势的艺术表现方式和影视种类,对民族文化的展现、表达、传播以及传承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民族文化作为纪录片的一种传播内容和文化传播产品,是纪录片拍摄的重要内容,也是为纪录片注入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的重要源泉。譬如李亚威导演的《中国有个暑立里》,被选为外宣片翻译成九国外语进行国际传播,无论是对少数民族题材纪录片的创作,还是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来说,都产生了极大的反响。李亚威的彝族文化纪录片能够在国内外的众多纪录片中冲出重围,不仅在于其作为纪录片创作者所具有的民族责任感与民族自信心,更得益于对彝族文化的思考和特有的表达策略。李亚威的彝族题材纪录片作为彝族文化的重要“文献”,通过多年积累而形成的独特的艺术表达策略使其作品充满了艺术审美与文化意蕴,受到海内外的关注,这对少数民族题材纪录片创作、彝族文化传承、各民族文化交流以及民族文化安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对李亚威纪录片中的民族文化表达策略进行分析研究,以及李亚威导演在没有任何政治口号的纪录片中,如何深入浅出、潜移默化地将我国的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党和国家的政策与领导隐隐嵌入片中等方面的研究,将有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纪录片的创作方法,加强纪录片对保护、抢救、阐释和传播我国民族文化的独特功能。本文主要通过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从传播学、人类学、社会学等角度对李亚威的彝族文化纪录影像进行深入解读与分析,探讨其对彝族文化的表达策略,并通过其纪录片对彝族文化所产生的种种影响,强调纪录片对民族文化传播的重要作用,试图为纪录片与少数民族文化如何在实现纪录片的艺术追求、文化的真实性追求与纪实性的美学追求基础上,更好的增强少数民族与纪录片之间的互动关系,促进纪录片与少数民族文化二者的有机结合,维护民族文化安全等方面提供一定的策略与建议。

张纪如[10](2017)在《NHK“丝绸之路”系列纪录片中的中国形象研究》文中认为作为日本公共性质的媒体机构,自《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后,NHK拍摄了大量关于中国题材的纪录片,在日本国内和国际上引起广泛关注,彰显出对中国热情而持久的关注。NHK“丝绸之路”系列纪录片是NHK自1980年起开始播放的一系列以丝绸之路作为主题的纪录片,是NHK最具影响力的作品,至今保留着日本电视史上评价最高的纪录片的地位,同时还在38个国家传播。本研究采用文本分析法、文献法研究NHK“丝绸之路”系列纪录片建构的中国形象,希望能丰富对NHK纪录片的研究,并为我国在国际传播中争夺话语权、建构积极的中国形象提供借鉴。本文分为6章。第1章主要对国内外关于NHK纪录片、日本的中国形象的文献进行综述;第2章主要论述NHK的发展历史、公共性、国内外传播情况,以及“丝绸之路”系列纪录片的拍摄背景、内容和主题、传播情况与影响,论述了该系列纪录片适用于本研究的理由。第3章主要论述影像如何塑造中国形象,通过对系列纪录片进行文本分析,从主题和题材、话语表达技巧入手剖析。第4章主要论述NHK建构的中国形象是以年代为划分的,80年代系列纪录片呈现着作为文化大国的中国形象,新世纪系列纪录片呈现着发展与困境并存的中国形象。第5章分析纪录片中中国形象的特定成因,从政府对华政策、NHK媒体立场和民间话语的维度论述。第6章主要论述系列纪录片中的中国形象是日本现代性自我想象中的形象,反思我国需自我审视并在国际传播中塑造对国家利益有利的国家形象。研究发现,NHK“丝绸之路”系列纪录片建构的中国形象以年代为划分,并非一成不变的。80年代系列纪录片更关注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建构的中国形象以文化大国、日本的文明母国为主。新世纪NHK更关注现代化进程中的当代中国,建构的中国形象是多方面的,显示出日本对中国摇摆和游移的立场。在话语表达技巧方面,NHK通过叙述视角关注普通人、叙述方式故事化、情节化、在配乐、画面和解说词中表达情感和态度的方式,增加系列纪录片所建构的中国形象的可看性与真实性。NHK“丝绸之路”系列纪录片以影像的形式最大可能地保证着素材的真实,但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从国家利益出发的对中国形象的塑造。作为大众传媒,拥有强大影响力的NHK在建构中国形象的时候,既存在着以事实为依据的实像,也存在着受日本意识形态影响的虚像,构建起一个作为他者的日本现代性话语下所想象的中国形象,从而探寻现代日本的文化身份。而中国的和平崛起需要经过中国话语的诠释,然而在国际传播竞争中中国媒体一直处于劣势地位,不利于塑造和对外传播中国良好的国家形象。一方面,我们应站在国家利益的立场重视并审慎地看待NHK所塑造的中国形象,改善真实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应改善对外传播策略和手段,针对性地适当调整传播方式来克服语境障碍,减少文化折扣现象,提高外国受众对中国媒体塑造的中国形象的接受度,把握在国际传播中的主动性、及时性和公信力,坚持原则和立场,从正确的立场出发,加大在国际舆论中的分量,从而树立对中国的国家利益有利的国家形象。

二、中国纪录片跨世纪三大演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纪录片跨世纪三大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扶贫题材纪录片的叙事策略研究 ——兼论毕业作品《林下之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中国扶贫题材纪录片的类型与发展
    第一节 中国扶贫题材纪录片的类型
        一、根据纪录片性质划分
        二、根据纪录片时长划分
        三、根据纪录片传播领域划分
    第二节 中国扶贫题材纪录片的发展概况
第二章 中国扶贫题材纪录片的叙事建构
    第一节 叙事主题
        一、单一扶贫路径的重点关注
        二、多重扶贫维度的整体把握
        三、毕业作品《林下之路》的叙事主题
    第二节 叙事视角
        一、主观视角的“自叙”
        二、全知视角的“他叙”
        三、毕业作品《林下之路》的叙事视角
    第三节 叙事结构
        一、阶梯渐进式叙事结构
        二、平行板块式叙事结构
        三、毕业作品《林下之路》叙事结构
第三章 中国扶贫题材纪录片的叙事语言
    第一节 声音语言
        一、人声构筑叙事情节
        (一)同期声增强观众同感
        (二)解说补充深层内涵
        二、音乐激发叙事体验
        三、毕业作品《林下之路》的声音语言
    第二节 画面语言
        一、构图烘托叙事情感
        二、色彩蕴含隐喻深意
        三、毕业作品《林下之路》的画面语言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中国扶贫题材纪录片作品篇目表
附录2 纪录片《林下之路》拍摄脚本
附录3 纪录片《林下之路》采访提纲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关于“和谐”的寻觅与重建——中国生态纪录片中的边缘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一、被淹没的时空:20世纪90年代生态纪录片中的心理失衡
    (一)挣脱与依赖
    (二)心灵的迷失
二、“返魅”:新世纪之初的自然意象
    (一)自然神圣性与神秘性的复现
    (二)自然审美性的复现
三、“重建”和谐:近十年来的反思与求索
    (一)生态危机的直击与反思
    (二)院线时代的情感与诗性
结语

(3)纪录片《舞者曰》设计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毕业设计概述
    1.1 研究背景
    1.2 选题目的
    1.3 选题简介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分析法
        1.4.2 实地访谈法
        1.4.3 案例分析法
2.选题研究现状
    2.1 国内广场舞纪录片创作现状
    2.2 国外舞蹈纪录片创作现状
    2.3 理论依据
3.影片阐述
    3.1 主题阐述
    3.2 拍摄计划
    3.3 结构设置
    3.4 拍摄理念
        3.4.1 真实是纪录片的灵魂
        3.4.2 运用长镜头还原生活
        3.4.3 运动拍摄突破画面局限
        3.4.4 运用特写镜头捕捉细节
    3.5 拍摄大纲
    3.6 人物采访
    3.7 整体创作理念
4.创作过程阐述
    4.1 访谈过程
        4.1.1 谈话氛围的营造
        4.1.2 提问和倾听
        4.1.3 临场发挥
    4.2 剪辑过程
    4.3 解说词
    4.4 同期声
    4.5 配乐
5.纪录片创作说明
    5.1 创作完成过程
    5.2 难点与不足
        5.2.1 异地拍摄,与嘉宾沟通存在空间限制
        5.2.2 由于正值暑假,拍摄时间发生冲突
        5.2.3 素材量大,剪辑工作任务艰巨
        5.2.4 收音效果差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4)中国纪录片40年表情变迁研究(1979-201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的意义
    1.2 概念及选题范围界定
        1.2.1 表情的概念及界定
        1.2.2 记忆的概念与界定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论文框架结构与研究方法
2 纪录表情的启程:1979-1990
    2.1 纪录影像缘起:从阴影中走出
        2.1.1 精英文化的复苏
        2.1.2 纪录类型的革新
        2.1.3 纪录影像审美萌发
    2.2 时代表情:合理与重现
        2.2.1 表情在影像中的真实表达
        2.2.2 公开表情的合理
        2.2.3 私密表情的重现
    2.3 经典案例:从文化启蒙到《莫让年华付水流》
        2.3.1 贵在创新
        2.3.2 表情伴随时代
3文化美学的觉醒:1991-1999
    3.1 纪录影像复苏:浮出水面
        3.1.1 大众文化的崛起
        3.1.2 纪录手段的革新
        3.1.3 纪录影像审美对“真实”的追求
    3.2 时代表情:多元与公开
        3.2.1 影像表情的自我投射
        3.2.2 公开表情的多元
        3.2.3 私密表情的公开
    3.3 经典案例:从《生活空间》到《英和白》
        3.3.1 表现本质
        3.3.2 从影像真实到表情真实
4 纪实美学与人文主义(2000-2009)
    4.1 纪实影像开拓:沉淀与自省
        4.1.1 在文化融合中蓄力
        4.1.2 纪录媒介的发展
        4.1.3 影像表情审美的创新迭出
    4.2 时代表情:丰富与细腻
        4.2.1 表情与记忆的影像链接
        4.2.2 公开表情的丰富
        4.2.3 私密表情的细腻
    4.3 经典案例:纪实美学到人文主义——从《铁西区》到《再说长江》
        4.3.1 写实的影像语言
        4.3.2 书写底层的人文关怀
5 全民纪录时代:(2010-2019)
    5.1 影像表情的融合:多元共生
        5.1.1 在文化多元中迸发
        5.1.2 全媒体时代
        5.1.3 影像审美对“真实”的再探
    5.2 时代表情:开放与兼容
        5.2.1 表情与时代记忆的弥合
        5.2.2 公共表情的开放
        5.2.3 私密表情的兼容
    5.3 经典案例:真实、主观到私纪录——《四个春天》
        5.3.1 纪实风格的杂糅
        5.3.2 诗意生活的流露
        5.3.3 生命与现实的建构
6 表情变迁的交互审视
    6.1 时代语境生成纪实表情
    6.2 表情弥合时代记忆
结语:从表情纪录到记录记忆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百年藏族电影发展史研究(1920-202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范围
    二、研究意义和背景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背景
    三、研究文献综述
        (一)少数民族电影相关着作及文献研究
        (二)藏族电影个案分析研究
        (三)藏族电影中呈现的各类学科文化研究
        (四)藏族纪录电影研究
        (五)西藏电影研究
    四、研究方法
        (一)影视人类学方法
        (二)内容分析法
        (三)史学研究法
        (四)比较研究法
第一章 猎奇与探索:藏族电影诞生萌芽期(1949年之前)
    一、好奇的西方眼睛
        (一)西方为远征而来:发现与探索
        (二)带着浪漫的幻想:闯入与窥探
        (三)寻找神秘乌托邦:探索最高峰
    二、“他者”的身份诉说
        (一)藏地被想象的命运
        (二)外因推动重塑藏地
        (三)入侵者被西藏征服
    三、民族视觉的苏醒
        (一)动荡唤醒民族危机
        (二)国人尝试纪录藏地
        (三)政府呼吁民族团结
第二章 建构意识形态:十七年的辉煌和经典(1949—1966年)
    一、构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
        (一)电影列入行政规划
        (二)题材表现时代特色
        (三)宣扬国家民族政策
    二、风格化叙事模式的形成
        (一)平衡艺术与政宣
        (二)故事模式见端倪
        (三)表现元素多样化
    三、经典记忆中压抑的疼痛
        (一)几经锤炼的剧本
        (二)严谨的艺术切磋
        (三)含蓄微妙的叙事
第三章 民族化叙事:改革开放后跨越转型(1978—2004年)
    一、民族文化的艺术表达
        (一)十七年创作的延续
        (二)思想桎梏逐渐解禁
        (三)触摸宗教信仰文化
    二、电影商业化之初体验
        (一)体制遭遇变革
        (二)英雄模范旋律
        (三)尝试多样题材
    三、抒发与扞卫家国情怀
        (一)二元文化的搏击
        (二)女性情感的关照
        (三)生命禁区的搏斗
第四章 内视原生态:藏族导演掀起新浪花(2005—2020年)
    一、跨视域还魂民族精神
        (一)内视角叙述藏地
        (二)“新浪潮”的煽动者
        (三)“新浪潮”的后起者
    二、藏语电影的开枝散叶
        (一)藏语电影的概念
        (二)藏语电影的发展
        (三)艺术风格的变化
    三、逃离世俗的心灵洗礼
        (一)藏族文化符号的呈现
        (二)风格类型进一步拓展
        (三)市场催生的奇观火花
第五章 电影精品化:积极探索向全球发展
    一、挖掘共性张扬自我
        (一)注入普世观念
        (二)领略内在精髓
        (三)抒写藏族灵魂
    二、呼唤经济效益回归
        (一)制造品牌效应
        (二)培养电影人才
        (三)研究市场分众
    三、放眼全球走向世界
        (一)明确电影类型
        (二)国家层面助力
        (三)打造电影精品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一、着作文献
    二、期刊文献
    三、报纸文献
    四、视听文献
附录 :藏族电影创作年表
致谢

(6)20世纪下半叶中国电视纪录片创作观念流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电视纪录片观念研究的知识社会史取径
二、20世纪60至70年代:取道“新影”
三、20世纪80年代:发现电视
四、20世纪90年代:定义纪录片
五、结语

(7)中国独立纪录片概观(1990—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与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纪录片”概念的界定
    (二)“独立纪录片”概念的界定
    (三)中国独立纪录片发展历程概览
二、独立纪录片的题材类型分析
    (一)非主流的审视立场
    (二)关注社会底层与边缘群体
    (三)追溯社会重大问题与重要历史事件
    (四)民俗学与人类学意义的叙说与记录
    (五)对生态环境的逼视
    (六)个体与私人隐秘的空间的呈现
    (七)实验性的记录与尝试
三、独立纪录片的叙事方式
    (一)真实的多义性建构——独立纪录片的叙事观念
    (二)阐述的多元性表达——独立纪录片的叙事形式
        1.叙述主体
        2.叙事时间
        3.叙事空间
        4.叙事元素
四、独立纪录片的价值阐释
    (一)社会现实的镜子
        1.城市文明
        2.乡村文明
    (二)开拓与建构公共领域
        1.开掘新的公共活动空间
        2.开掘新的公共话语空间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中国独立纪录片(主要)创作年表
致谢

(8)论系列纪录片《温州记忆》温州形象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概念界定
        1、文化地理学
        2、互文性
        3、温州形象
    (三)研究现状
    (四)纪录片《温州记忆》的研究方法与思路
        1、研究方法
        2、研究思路
一、“回溯”的影像:集体记忆中的历史形象
    (一)历史迁徙中的温州先民
        1、土着与移民:逃避战乱、灾祸补籍、商宦定居
        2、性格与族群:苦难中磨砺出“吃苦”个性与“荣誉”倾向
        3、古语与方言:纷繁复杂的温州话语
    (二)温州城市的历史形态
        1、古国与旧郡:温州城市的建置沿革
        2、格局与功能:“山水斗城”的影像再现
        3、传说与命名:温州“鹿城”的渊源和象征
    (三)历史叙事中的温州水运
        1、码头、轮船和公司:温州港的发展往事与“门户”形象
        2、开埠与海运:通商口岸的对外开放与国际贸易
二、“重现”的影像:社会记忆中的地理形象
    (一)“九山”带水的“斗城”景观
        1、临山筑舍与“山意象”:城市形象的“气韵”主题
        2、择水而居与“水意象”:城市形象的“灵韵”意义
    (二)风雅考究的市井容貌
        1、“五马街”的符号意义:历史故事和商业中心
        2、古城“坊巷”的诗意影像与人文典故
    (三)亭塔镜像的艺术形象与文物意味
        1、瓯越宝塔:建筑风格与悠远意蕴
        2、江心屿的乡愁标志:“双塔”意象与文化地标
三、“凝视”的影像:共享记忆中的人文形象
    (一)“道在物中”:城市精神中的永嘉文脉
        1、书院与籀园:文化传承和学术摇篮的影像追溯
        2、永嘉学派与“功利”主题:“义利并举”、“经世致用”的思想踪迹
        3、朴学与兴学救国:人才辈出的人文“境域”
    (二)历史“谱系”中的文艺精神
        1、山水诗的发祥地:“定格”的风景与“流传”的诗意
        2、南戏故里:历史镜语里的文化传奇
    (三)古瓯地域中的非遗艺术
        1、瓯菜印象与“调和包容”:“追求不一样的鲜”
        2、瓯绣、瓯窑与瓯塑:日常生活审美化中的“文化多样性”
        3、瓯剧的“韵味”:“满目缤纷”的表演与“满耳莺声”的唱调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9)李亚威纪录片中的彝族文化表达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背景
        一、国家文化强国战略的政策引领
        二、国家主流媒体的政策影响
    第二节 学术界研究综述
        一、我国纪录片的界定与发展状况简述
        二、对少数民族题材纪录片的研究
        三、对彝族题材纪录片的研究
        四、对李亚威彝族纪录影像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一、学术研究的需要
        二、社会实践的需要
    第四节 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第一章 纪录片与民族文化
    第一节 民族文化的界定
    第二节 楚雄彝族文化概述
    第三节 民族文化提升纪录片的文化品格
    第四节 纪录片促进民族文化传播与交流
    第五节 李亚威导演与彝族文化
        一、李亚威导演及其纪录片艺术风格简述
        二、李亚威导演的彝族题材纪录片简述
第二章 李亚威纪录影像中的彝族文化
    第一节 宗教信仰与自然崇拜
    第二节 风俗礼仪与处世观念
    第三节 物质文化与人文环境
第三章 李亚威纪录影像的艺术表达策略
    第一节 以小见大的选材策略与深入浅出的文化表达
        一、以小见大,展现文化内涵
        二、深入浅出,弘扬主流价值观
        三、潜移默化,传播民族文化,展现国家形象
    第二节 “电影化”的叙事方式与故事表达
        一、“电影化”叙事
        二、多样化的叙事语言
        三、“复调式”的叙事结构
    第三节 长镜头下的屏幕造型与思想表达
    第四节 人类学视角的“他者”观察
    第五节 践行“三贴近”原则
第四章 李亚威纪录影像中的文化关照
    第一节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第二节 对边缘文化的坚守与回望
    第三节 对彝族文化安全的维护
结语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10)NHK“丝绸之路”系列纪录片中的中国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NHK纪录片的研究现状
        1.2.2 关于日本的中国形象的研究现状
    1.3 创新性和预期的创造成果
    1.4 研究方法和思路
第2章 文化差异下的中国纪录—NHK“丝绸之路”系列纪录片概述
    2.1 NHK与“丝绸之路”系列纪录片
        2.1.1 NHK的基本情况
        2.1.2 NHK“丝绸之路”系列纪录片
    2.2 NHK“丝绸之路”系列纪录片的传播情况与影响
        2.2.1 日本播放情况及反响
        2.2.2 中国播放情况及反响
第3章 影像如何塑造中国形象——NHK“丝绸之路”系列纪录片文本分析
    3.1 说什么:题材和主题
    3.2 怎样说:NHK在国际传播中的话语表达技巧
    3.3 差异化分析:NHK和CCTV版《新丝绸之路》的定性解读
第4章 “想象的乌托邦”与“意识形态化的形象”—NHK“丝绸之路”系列纪录片的中国展现
    4.1 80年代NHK“丝绸之路”系列纪录片传递的中国形象
        4.1.1 东西方文明碰撞下的文化大国
        4.1.2 作为日本文化之祖的文明母国
    4.2 新世纪NHK“丝绸之路”系列纪录片传递的中国形象
        4.2.1 经济高速发展与社会贫富分化
        4.2.2 环境不断恶化与游牧民族背井离乡
        4.2.3 文物以保护之名被西方国家带回
第5章 NHK“丝绸之路”系列纪录片中塑造的中国形象的特定成因
    5.1 NHK“丝绸之路”系列纪录片摄制时期的对华政策变化
        5.1.1 80年代日本政府的对华政策
        5.1.2 “怎样与中国相处”成为世纪初的话题
    5.2 NHK的媒体立场
        5.2.1 NHK的中国情结
        5.2.2 NHK站在世界与历史的宏观视角
        5.2.3 NHK公共教养节目旨在提升国民素质
        5.2.4 NHK通过影像的选择渗透立场
    5.3 民间话语立场
        5.3.1 精英学者的文化观念
        5.3.2 日本民众的中国印象
第6章 启示与反思:如何看待NHK“丝绸之路”系列纪录片中塑造的中国形象
    6.1 文化他者:日本现代性话语下想象的中国形象
    6.2 异国视角下审视自我与对外传播的国家形象塑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四、中国纪录片跨世纪三大演变(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扶贫题材纪录片的叙事策略研究 ——兼论毕业作品《林下之路》[D]. 李怡然.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1)
  • [2]关于“和谐”的寻觅与重建——中国生态纪录片中的边缘观察[J]. 孙晓天. 当代电影, 2021(02)
  • [3]纪录片《舞者曰》设计报告[D]. 刘昊然. 上海体育学院, 2020(01)
  • [4]中国纪录片40年表情变迁研究(1979-2019)[D]. 杜珊珊.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5]百年藏族电影发展史研究(1920-2020)[D]. 张希彤.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6]20世纪下半叶中国电视纪录片创作观念流变研究[J]. 田秋生. 新闻大学, 2020(04)
  • [7]中国独立纪录片概观(1990—2018)[D]. 刘澈. 湖北大学, 2019(05)
  • [8]论系列纪录片《温州记忆》温州形象建构[D]. 姜帆来. 浙江师范大学, 2019(02)
  • [9]李亚威纪录片中的彝族文化表达策略研究[D]. 刘童童. 云南师范大学, 2018(01)
  • [10]NHK“丝绸之路”系列纪录片中的中国形象研究[D]. 张纪如.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6)

标签:;  ;  ;  ;  ;  

中国纪录片跨世纪的三大演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