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干旱地区造林技术初探

半干旱地区造林技术初探

一、半干旱区造林技术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高凤霞[1](2021)在《半干旱区城市森林生态效益评价研究 ——以兰州市南北两山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对维持城市的生态平衡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对城市森林生态效益的评价有利于市民直观地认识到城市森林的重要性和生态用地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支撑作用。兰州市属于典型的河谷型城市,地处半干旱区,生态环境脆弱。南北两山作为兰州市的人工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是其重要生态屏障。通过评价南北两山的生态效益,可以为兰州市城市规划和生态用地保护与利用提供参考。选择兰州市南北两山1994年、2006年和2017年Landsat遥感影像为基本数据源,基于谷歌地球引擎云平台调用随机森林方法提取1994年、2006年和2017年的土地利用/覆盖数据。在地表参数数据的基础上,采用景观格局指数法分析研究区的景观格局变化;采用In VEST模型的Carbon模块和Habitat Quality模块分别对研究区的固碳能力和生境质量进行评价;引入资源稀缺性系数、支付意愿性系数和空间异质性系数对当量因子法进行修正,对研究区的生态效益进行价值量化。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1994-2017年间,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为草地与农田,其次为灌木(园地)、建设用地和裸地,林地和水域最少。建设用地、林地、草地和灌木(园地)面积呈现增加趋势,农田和裸地面积呈现减少趋势。水域面积先减少后增加。斑块类型水平上农田和裸地的斑块破碎度加剧,优势度减少,建设用地、林地、草地和灌木(园地)和水域的斑块破碎度呈现减小趋势,优势度增大。景观类型水平上空间异质性减少,多样性和优势度增加,空间分布趋于均匀化和规则化,斑块破碎化程度逐渐减小,生态系统功能逐渐增强。(2)1994年、2006年和2017年碳储量分别为74.03×106Mg C,76.63×106Mg C,77.32×106Mg C。1994-2017年,固碳量增加了4.44%,固碳能力呈增加趋势。碳汇和碳源区的面积都在逐渐减少,碳收支平衡区域面积增大。碳储量的空间分布存在明显的南山高北山低的空间分异特征。(3)1994年、2006年和2017年生境质量均值分别为0.38、0.43、0.45。差和较差等级的生境质量呈现减少趋势,中等级、良好和优等级的生境质量呈现增加趋势。生境质量值的空间分布特征由研究初期的南山高北山低变化为后期的北山高南山低。(4)1994年、2006年和2017年南北两山的生态效益价值分别为2.80、3.33和3.36亿元。自1994年到2017年共增加了557.05×105元。就生态系统类别而言,草地贡献率最高,达到65%左右。就生态系统服务类别而言,调节服务贡献率最高,达到71%左右。农田、裸地和建设用地转入草地,草地转入林地和灌木(园地)是生态效益价值增加的主要原因。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存在明显的南山高北山低的空间分异特征,有一定的聚集特征,空间异质性明显。

赵鹏武,管立娟,刘兵兵,周梅,舒洋[2](2021)在《我国半干旱区东段森林动态研究现状及展望》文中指出半干旱区干湿交替、林草交错,生态系统复杂,生物多样性丰富,是受气候变化影响的敏感区域,森林大面积非正常死亡现象正在普遍发生。文中围绕半干旱区森林死亡原因、不同树种水分利用策略与生长特征以及应对干旱胁迫的机制等核心问题,综述了半干旱区森林分布格局及其成因,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森林的死亡与更新,树木生长季开始与结束时间的界定,树木生长特征与环境的响应和森林动态与水分利用效率等基础研究;提出应加强森林动态与生态防护功能、不同树种水分利用效率与利用机制、优势树种物候及生长特征、森林生态监测和风险预警等科学问题的研究,以期为半干旱区森林动态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韩新生[3](2020)在《六盘山半干旱区三种典型植被的结构变化及其多功能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实现森林植被从单功能向多功能的管理转变,需在不同空间单元上深入刻画和定量分析植被结构特征的时空变化及其多功能影响的基础上提出多功能管理技术。黄土高原环境恶劣、侵蚀严重、干旱少雨、林水矛盾突出,格外需进行林水协调的多功能植被管理。为此,在作为黄土高原重要水源地的宁夏六盘山区,选择了半干旱的叠叠沟小流域内典型坡面上的三种植被(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天然虎榛子灌丛、天然草地),于2010-2019年生长季监测了华北落叶松林的生态水文过程,利用新调查和历史样地资料分析了植被结构特征时空变化及其环境响应,量化了立地因子和植被结构的多功能(碳固存、木材生产、物种多样性保护、产水等)影响,然后在林分尺度确定了不同坡向、坡位及林龄时能兼顾产水主导功能及其他功能的合理林分密度,在坡面尺度提出了符合多功能管理需求的不同植被的合理配置模式,可为六盘山半干旱区的森林植被多功能管理提供科技支撑。主要结果如下:1.森林结构特征随主要因素的变化天然草地主要分布在阳坡、半阳坡、半阴坡的各坡位,建群种有艾蒿、苔草、铁杆蒿、本氏针茅、披碱草等;随坡向偏离正北的角度增加,平均株高和LAI先缓慢下降,在坡向超过120°和90°后迅速降低;盖度先保持稳定并在坡向超过110°后缓慢降低。随土壤厚度增加,平均株高和LAI先快速升高,在土厚大于55和40 cm后升高缓慢;盖度先快速升高并在土厚大于50 cm后趋于稳定。虎榛子灌丛主要分布在各坡向的上坡位。随坡向偏离正北角度增加,平均株高、覆盖度、LAI、叶量先较稳定;当坡向在80-120°、70-130°、60-110°、90-130°区间内增加时,均为缓慢下降;之后迅速降低。随土壤厚度增加,平均株高、覆盖度、LAI、叶量均先快速升高,当土厚在10-25、10-25、10-30、10-35 cm区间内增加时均为缓慢增加,之后趋于稳定。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主要分布于阴坡半阴坡。随密度增加,树高、胸径均先表现为稳定;在密度超过2000、1500株/hm2时缓慢下降;在密度超过3000、2300株/hm2后降速加快。郁闭度和冠层LAI随密度增加的变化呈相反趋势,即先快速增加、后慢速增加、再趋于稳定。随坡向偏离正北角度增加,树高、胸径、郁闭度、冠层LAI均先表现为稳定,在坡向分别超过80°、80°、60°、50°后开始迅速降低。随土壤厚度增加,树高、胸径、郁闭度、冠层LAI均先为升高,在土厚超过90、80、80、100cm后逐渐趋于稳定。基于综合分析,构建了植被结构特征响应多个主要因素的耦合模型。2.森林植被固碳功能的变化与管理虎榛子灌丛与草地仅调查了植被碳密度,其随坡向偏离正北的角度增加呈逐渐减小、随土壤厚度增加呈逐渐增大。华北落叶松林各垂直层次的碳密度大小顺序为根系层(0-100 cm土壤层)>乔木层>枯落物层>林下植被层,其中根系层土壤碳密度比例高达88.5%。乔木层、枯落物层及生态系统总碳密度均随林龄与土层厚度增加逐渐增大,随密度增加呈先升后降(峰值在3300株/hm2),随坡向偏离正北角度增加呈逐渐减小。受多因素综合影响,林下植被碳密度随主要影响因子的变化均较弱。根系层土壤碳密度随林分密度增加为先微弱降低、后逐渐升高(在密度范围500-3300株/hm2内)、再缓慢降低,随其他因子的变化趋势与乔木层碳密度相同。3.森林木材生产功能的变化与管理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林分蓄积和平均单株材积均随林龄和土壤厚度增加而逐渐增大,随坡向偏离正北的角度增加而逐渐减小;随林分密度增加,平均单株材积逐渐降低,但林分蓄积呈先升后降(峰值在3100株/hm2)。依据林分蓄积及平均单株材积的相对值随主要因素的变化,确定华北落叶松林的数量成熟期林龄为27年,但林龄50年时的林分蓄积及平均单株材积仍保持增长趋势;在实施追求优质木材生产并兼顾其他功能的多功能近自然经营时,需延长轮伐期至50年以上或实施持续覆盖的间伐利用。根据林分蓄积及平均单株材积随坡向及土壤厚度的变化,划分了木材生产功能区,其中坡向偏离正北的角度小于59°、土壤厚度大于152 cm时为木材生产最优区;坡向偏离正北的角度在59-98°、土壤厚度在80-152 cm时为木材生产适宜区;坡向偏离正北的角度大于98°、土壤厚度小于80 cm时则为木材生产非适宜区。4.灌草及林下植被特征的变化与管理草地的植物种数随草地盖度增加呈先升后降(峰值在盖度80%)。虎榛子灌丛下的草本种数与盖度随灌丛覆盖度增加呈线性降低。采用华北落叶松林下植被生长特征对林冠层LAI的上外包线评价了其对林冠层结构的响应。随林冠层LAI增加,林下植物种数先升高,在LAI为3.23时达到峰值(32种)后则降低;草本层覆盖度先稳定在较大值(97%),在LAI大于3.39时逐渐下降;灌木层覆盖度先升高,在LAI为2.33时达到峰值(47%)后则降低;草本层、灌木层及林下植被总生物量均呈先稳定后下降的变化。在对林下植被的物种数、覆盖度、生物量分别赋予权重0.63、0.26、0.11后,确定了适宜林下植被生长的林冠层LAI管理范围是2.65-3.25。林下植被管理还需考虑其他功能,在难以兼顾林下植被的特殊立地或经营时期,应优先保障主导功能或相对重要的主要功能。5.森林植被产水功能的变化与管理分析了森林植被生长季产流量在不同降水年份(枯、平、丰水年)随主要因素的变化。草地产流在各年份均为正值;产流量随坡向偏离正北角度增加而逐渐增多,随土壤厚度增加则先快速降低后缓慢降低。虎榛子灌丛产流在枯水年为负值,在平水年及丰水年为正值;产流量随坡向偏离正北角度增加先稳定后增加,随土壤厚度增加先降低后稳定。华北落叶松林产流在枯水年为负值,在平水年及丰水年为正值;产流量随林龄、密度和冠层LAI、土壤厚度、坡向偏离正北角度增加分别表现为先降后升、逐渐减小、逐渐降低、逐渐增加的变化。不同植被类型的产流以草地最大,灌丛居中,林地最小。本研究区要将保障区域供水安全作为主导功能和多功能经营的限制条件,但要避免过分损失其他功能;依据不同立地的各种功能潜力与管理需求,在林分尺度确定了合理林分密度,在坡面尺度确定了植被种类合理配置模式,从而提升森林植被的服务功能综合效益。6.林分尺度上的华北落叶松林多功能经营的决策方案基于森林各单一功能随坡向、土壤厚度、林龄和密度的变化,提出了在不同立地环境和林龄时的多功能(密度)管理的权衡决策方法:第一步,首先确定不同立地条件和林龄时的最大林分密度;其次是确定满足林分稳定要求的合理郁闭度(0.6-0.8)对应的密度范围,作为基本密度区间,但在特定立地或经营时期无法满足要求时可不予考虑;然后依据不同立地的各功能提供潜力与区域发展需求,进行各种功能的重要性排序,确定各单一功能达到其最大值的90%以上时的最优密度范围。第二步,依据各功能的重要性赋予不同权重,利用各单一功能最优密度范围的中值与对应权重进行加权平均,确定最优多功能密度;但为了增加实际操作的灵活性,向两端各扩展15%,作为多功能管理密度的范围;然后依据高龄林管理密度范围应小于或等于低龄林密度范围的原则,适当调整计算得到的多功能管理密度范围。利用上述方法,以较差(阴坡上坡位、半阴坡上坡位、半阳坡下坡位)、适中(阴坡中坡位、半阴坡中坡位)、较好(阴坡下坡位、半阴坡下坡位)的立地为例,在各林龄段确定了其多功能管理密度范围。7.坡面尺度上不同森林植被的合理配置模式基于华北落叶松林、虎榛子灌丛、天然草地这三种植被类型的各单一功能随立地条件与植被结构的变化规律,利用下面的决策程序提出了在四个坡向的典型坡面上进行多功能管理的最佳植被配置模式。第一步,根据大量的立地特征与植被特征调查结果,将各坡面均匀划分为6段坡位(坡顶、坡上、中上、中下、坡下、坡脚),并设定了各坡位的平均土壤厚度。第二步,根据研究区内的植被分布规律,在典型坡面的不同坡位分别设置了可能存在的植被配置模式,其中在植被种类分布相对简单的阴坡和阳坡均设置了3种配置模式,在植被种类分布相对复杂的半阴坡和半阳坡分别设置了11种和6种配置模式。第三步,依据各功能的坡面均值,评价了坡面上的各潜在植被配置模式,并基于坡面尺度的森林植被多功能管理原则确定了适宜的坡面植被配置模式。在立地条件较好并主要发挥固碳和木材生产功能的阴坡(半阴坡),坡顶部均配置虎榛子灌丛,坡上部配置华北落叶松林(草地),其他坡位均配置华北落叶松林;在立地条件较差并主要发挥产水功能的阳坡和半阳坡,坡顶和坡上部均配置虎榛子灌丛,其他坡位均配置天然草地。

韩春[4](2020)在《兴隆山森林生态系统土壤保育及水源涵养功能研究》文中指出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有土壤保育、涵养水源、改善水质、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本研究以兴隆山三种人工林(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和油松(Pinus tabuliformis))和四种天然林(青杄(Picea wilsonii),白桦(Betula platyphylla),山杨(Populus davidiana)和杜鹃灌丛(Rhododendron community))为研究对象,评价不同森林生态系统的土壤保育功能、水源涵养功能和树木耗水特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通过研究不同林分“叶片-凋落物-土壤”之间的养分循环过程,以及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相互关系,来了解不同林分的土壤保育功能;通过检测不同林分的穿透雨、树干径流和土壤渗透液中酸性阴离子(NO3-,SO42-,Cl-)和金属阳离子(K+,Ca2+,Na2+,Mg2+,Fe3+,Pb2+,Cu2+,Cd2+)含量的变化,来评价不同森林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功能;通过分析华北落叶松的耗水特性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来了解流域生态系统的水量平衡问题。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树木叶片-凋落物-土壤之间存在着耦合关系,土壤养分含量与叶片、凋落物的碳氮比和碳磷比有显着的相关性,较高的碳氮比(C:N)、碳磷比(C:P)阻碍凋落物的分解过程。三种人工林中,油松的叶片和凋落物层中有机碳、碳氮比、碳磷比均高于华北落叶松和青海云杉,而在四种天然林中,杜鹃灌丛和青杄显着高于白桦和山杨。因此,在三种人工林中,华北落叶松和青海云杉比油松能够显着提高土壤养分,在四种天然林中,青杄和杜鹃灌丛比山杨和白桦能显着提高土壤养分。此外,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和速效养分(铵态氮(NH4+-N)、硝态氮(NO3--N)、速效磷(AP)和速效钾(AK)显着提高了土壤持水量、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降低了土壤容重,使土壤具有较大的孔隙度,能提高土壤的蓄水能力。(2)针叶树种(青杄、华北落叶松、青海云杉和油松)在植被层对酸性阴离子和金属阳离子的富集能力强于阔叶树种(白桦、山杨和杜鹃灌丛);所有林地的土壤渗透液中NO3-,Cl-,K+,Mg2+,Fe3+,Pb2+,Cu2+和Cd2+含量从土壤表层到深层都呈总体下降趋势,同时这些离子也集中在土壤表层(除了Cu2+和Cd2+富集在深层土壤)。所有林分土壤渗透液中SO42-,Ca2+和Na+含量均呈现由表层土壤向深层递增的趋势,且SO42-和Na+集中在深层土壤中,而Ca2+离子集中在表层土壤中。除油松林和山杨林外,其他针叶林土壤有机碳(SOC)和全氮(TN)含量高于阔叶林,表明针叶林的土壤和凋落物层具有较强的离子清除和吸附能力。因此,在植被层,针叶树种对大气污染物的吸附和富集能力强于阔叶树种。在土壤层,青杄林、华北落叶松林和青海云杉林的污染物富集能力强于油松林,山杨林强于白桦林和杜鹃灌丛。(3)华北落叶松在日尺度上,净辐射(Ra)、空气温度(AT)、空气湿度(AH)、饱和水汽压差(VPD)和风速(WS)在白天与树干液流速度呈显着正相关,而在夜间与树干液流流速无显着相关性。在月尺度上,净辐射(Ra)、空气温度(AT)、饱和水汽压差(VPD)和风速(WS)与林分耗水量呈显着正相关,而降水量(Pr)与林分用水量呈显着负相关。结果还表明,除阴雨天外,华北落叶松林在整个生长季节的日蒸腾量随着净辐射(Ra)的增加而持续增加,并且6月至10月,树木由于受到水分胁迫的影响,树干液流速度与气象因子表现出明显的滞后现象,而处于萌发和快速生长阶段的5月份,夜间耗水量和白天耗水量之间无显着相关关系。此外,由于兴隆山山地生态系统的气温相对较低,整个生长季节林分耗水量只有151.05mm左右,且没有出现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综上所述,人工林的土壤保育和水源涵养功能依次为:华北落叶松林>青海云杉林>油松林,天然林的土壤保育和水源涵养功能依次为:青杄林>杜鹃灌丛>山杨林>白桦林。因此,在半干旱地区山地生态系统中,华北落叶松、青杄和青海云杉可作为适宜的人工造林树种,来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研究结果可为半干旱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的土壤保育、人工造林、水资源管理和森林资源恢复措施的实施提供理论指导。

苏敏[5](2019)在《呼伦贝尔沙区土地沙化防治立地类型划分及对位防治措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土地沙化是研究全球土地资源锐减、土地生产力退化和生态环境恶化的焦点问题之一,也是我国当前面临的极其严峻的环境和社会问题。以土地沙化防治为目的对沙区进行立地类型划分,可以为因地制宜开展精准治沙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提供保障。该文以我国呼伦贝尔沙区为研究区,基于气候学、地质地貌学、植物学和生态学等理论,以土地沙化防治为目的,采用野外实地调查和遥感解译相结合的方法对呼伦贝尔沙区进行立地类型划分,并针对于不同的立地类型特征提土地沙化防治措施。研究结果表明:(1)根据干燥度将呼伦贝尔沙区划分为2个立地类型区(呼伦贝尔高原中温带半干旱区和呼伦贝尔高原中温带半湿润区),根据地貌特征将呼伦贝尔沙区划分为6个立地类型组(呼伦贝尔高原中温带半干旱区沙丘地、呼伦贝尔高原中温带半干旱区平原、呼伦贝尔高原中温带半干旱区河谷滩地,呼伦贝尔高原中温带半湿润区沙丘地、呼伦贝尔高原中温带半湿润区平原和呼伦贝尔高原中温带半湿润区河谷滩地),以植被覆盖度、耕作现状和土壤盐渍化程度等指标将呼伦贝尔沙区划分为18个立地类型。(2)该文绘制出呼伦贝尔沙丘地分布范围和面积,面积为6369.13km2,呈上、中、下三条沙带分布:第一条沙带北起鄂温克的乌勒古格德,南到巴润罕达盖音毛德,东临大兴安岭林区;第二条沙带伊敏河及锡尼河两岸,北起海拉尔谢尔塔拉牧场十二队,南到巴彦岱护林站;第三条沙带分布在沿海拉尔河南岸,西起动呼伦湖东北岸,东到海拉尔西山。(3)得出精准的呼伦贝尔沙区立地类型图,针对沙丘地提出轮牧管理、樟子松林封育、樟子松野生苗植苗造林、灌草混播、设置机械沙障、建设护岸林等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的治沙方式;针对平原立地类型组提出飞播造林、设置灌木活沙障、退耕还林、保护性耕作、设置农田防护林、建立管护站、封育管理等控制载畜量和植被建设的治沙方式;针对河谷滩地立地类型组提出建设护岸林和水源涵养林、种植耐盐碱植物、铺设耐盐碱材料等植被修复治沙方式。该研究为呼伦贝尔沙区土地沙化防治工作提供了更精准的科学依据,为全国沙区立地类型划分提供技术支撑。

杨彬[6](2019)在《海南岛木麻黄海防林天然更新特征、影响因素及评价》文中指出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是海南岛乃至我国南方海岸防护林主要的建群树种,具有抗风性能强、耐土壤贫瘠及生长较快等特性,而多项研究发现木麻黄林往往存在诸多问题,如:凋落物较厚、不易分解,林分层次结构简单,天然更新困难等,但对海南岛木麻黄海防林天然更新特征、更新质量及天然更新影响因素等缺少系统研究。因此,本研究采用典型抽样调查方法对海南岛沿海12市县的木麻黄海防林进行了天然更新、林分因子及主要生态因子的调查,共计设立临时样地73块,分析了天然更新的特征,并通过分析气候、土壤、林分结构等影响木麻黄林下更新的潜在因素,得出影响木麻黄林天然更新的主要因子;通过国家更新质量标准评价了海南木麻黄海防林的更新质量;依据单目标与综合分析法建立良好更新树种的筛选评价方法,筛选出适宜在木麻黄林下更新的树种。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影响木麻黄林天然更新因子的研究,发现主要影响因子为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提供理论指导;同时,根据木麻黄林下树种的天然更新性能筛选更新良好的树种,使其成为海防林造林树种,与木麻黄混交不仅可以提高木麻黄海防林的物种多样性而且会提高木麻黄海防林的天然更新潜力,最终实现由木麻黄人工林向近自然林的转化。结果如下:(1)全岛木麻黄海防林平均密度为1396.00株/hm2,平均胸径为11.63 cm,平均树高为14.02 m。干湿两气候区内木麻黄多数林分因子差异不大,仅有草本盖度差异较大,湿润区和半干旱区草本盖度分别为20.03%和1.43%。调查中未发现木麻黄自身天然更新的迹象,但其它树种存在天然更新现象。(2)全岛天然更新的密度达1293.63株/hm2,更新指数为8756.97,最大更新密度少于海南其它人工林或沿海自然防护林。全岛共计发现29科50属59种树种可以在木麻黄海防林中更新,天然更新的Shannon-wiener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分别为2.5453和0.8637,种间相遇几率为0.8639,Shannon均匀度指数为0.6242。木麻黄林天然更新的丰富度不够理想,但在有限的更新中,乔木的更新相对较好,但多样性要低于灌木。各更新相对较多的树种均为聚集分布,局部最大更新密度达17100株/hm2,即有限的更新往往聚集在有限的地理区域内。(3)气候区是影响天然更新的重要因子,木麻黄密度是直接因子,凋落物厚度和草本盖度等为间接因子。其中湿润区更新数量、丰富度、多样性等指标均显着优于半干旱区,气候因子特别是水分条件会明显影响天然更新的进行。木麻黄林更新与木麻黄自身密度呈负相关,而诸如凋落物厚度、草本盖度等林分因子也会通过影响林地微环境间接影响更新。此外土壤因子中pH、有机质和速效磷与更新无显着相关性,但氮(铵态氮)与两级幼苗密度呈显着正相关,钾(速效钾)则有利于幼树的生长。(4)海南岛木麻黄林更新更新质量不高,76.72%的样地为无更新或更新不良,其中29.48%的样地为无天然更新,而更新中等以上的样地占23.29%,其中更新良好的样地只占15.07%。对比干湿两区,半干旱区内有64.29%的样地无天然更新,而湿润区只有28.81%,从更新数量的角度,可以判定湿润区的更新情况要明显好于半干旱区。通过单目标和综合评价发现,乔木中大叶相思和潺槁木姜子更新潜力最佳,小乔木中鸦胆子、露兜树和暗罗更新表现优于其它小乔木,灌木中调料九里香、刺篱木和基及树更新相对较好。综上所述,海南岛木麻黄自身无法进行天然更新,但部分树种在局部地区更新较好,同时湿润的气候条件、丰富的土壤养分和密度、胸径较小的木麻黄林有利于更新的发生。因此可以通过尝试在湿润地区施肥并适当间伐木麻黄林,提高林地的更新潜力。根据良好更新树种筛选结果,还可以尝试在上述林地中混交大叶相思和潺槁木姜子,并辅种鸦胆子和露兜树等以增加更新发生的可能。通过逐步推广以实现木麻黄人工向近自然林转化的目标。

杨文斌,王涛,冯伟,姚冬梅,李卫[7](2018)在《低覆盖度治沙理论及其在干旱半干旱区的应用》文中提出低覆盖度治沙理论是以疏林或稀疏灌丛植被格局的演变为内涵,外延出优化格局的风沙物理和生态水文原理与过程;组合了林学边行优势与生态学界面效益理论,形成的一套人工治理与自然修复有机结合的生态修复理论。该理论开创了植被在低覆盖度(15%-25%)下实现防沙治沙目标的新领域,显着提高了稀疏植被的阻风固沙和水分利用效率,提出了不同生物气候区低覆盖度治沙的控制密度和基本原则,支撑了2015年《国家造林技术规程》(旱区部分)的修订。低覆盖度治沙理论已成为指导我国防沙治沙工程的重要理论,引领了一个崭新的研究方向,有力地推进了防沙治沙事业的进步。

张晓芹[8](2018)在《西北旱区典型生态经济树种地理分布与气候适宜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土地退化和沙漠化是西北旱区(干旱和半干旱区)突出的环境问题。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该区脆弱的生态环境与经济的迅速发展使人地矛盾更加突出,以适应性良好的生态经济型树种造林成为缓解人地矛盾的理想选择。气候是宏观尺度上影响物种分布的决定性因子,其与物种分布的关系研究及时空变化对物种分布的影响预测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深入了解该区常见生态经济型树种的适宜区分布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不仅有助于提高造林的成效,而且对于实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共赢具有重要意义。选择了沙枣(Elaeagnus angustifolia)、小果白刺(Nitraria sibirica)、黑果枸杞(Lycium ruthenicum)、多枝柽柳(Tamarix ramosissima)、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skii)、沙拐枣(Calligonum mongolicum)、胡杨(Populus euphratica)、乌柳(Salix cheilophila)和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a)10个典型生态经济树种作为研究对象,基于13个来自BIOCLIM、Holdridge生命地带模型和Kria指数的气候因子和来自标本馆、出版文献的物种出现记录,通过物种分布模型(Max Ent)与地理信息系统(ArcGIS)工具结合,模拟了10个树种当前(1950-2000年)气候情景下的潜在适宜分布区,分析了生境适宜性与气候因子的关系,预测了未来2070s(2060-2080年)四种温室气体排放浓度情景(RCPs)下树种适宜区的变化,并确定了各树种的最优造林区。主要结论如下:(1)沙枣、小果白刺和多枝柽柳的潜在适宜区面积最大,跨越了干旱区、半干旱区、半湿润区和有明显干旱季节的湿润区。黑果枸杞、梭梭、沙拐枣和胡杨主要局限于西北干旱区,文冠果、乌柳和柠条锦鸡儿主要集中于半干旱区和半湿润区。(2)湿润指数是影响大多数树种适宜性的最重要因子,其对沙拐枣、梭梭和胡杨的贡献率均超过50%,然而对柠条锦鸡儿和乌柳则不足5%。最湿月降水量、年均降水量、寒冷指数也较为重要,其中最湿月降水量对黑果枸杞的影响最大,年均降水量对文冠果的影响最大。(3)与热量相关的气候因子在影响沙枣、柠条锦鸡儿的分布方面起到较重要的作用,与水文相关气候因子对于其它树种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多数树种生境适宜性对水文相关因子的响应曲线呈正偏态分布,对热量相关因子的响应曲线呈高斯分布。(4)沙枣在高浓度排放情景(RCP8.5)下适宜区范围扩张幅度最大,其适宜区净增加率高达57.5%。柠条锦鸡儿在低浓度排放情景(RCP2.6)下适宜区范围缩减幅度最大,其适宜区消失率高达61.4%。多数树种的当前适宜区在低浓度排放情景下缩减,而在高浓度排放情景下扩张,并且随着温室气体排放浓度的增加,缩减趋势逐渐减弱,扩张趋势逐渐增强。(5)所有树种当前的东部边缘适宜区将会缩减,不同树种缩减的幅度不同。在西北干旱区分布的树种,将在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及河西走廊的北部获得新增适宜区。多数树种适宜区范围的地理质心向西移动,移动速度约每十年453km。多数树种适宜区范围的海拔质心移动不明显,以约每十年122m速度略微向低处或高处移动;乌柳例外,在四种情景下以每十年约1873m的速度向更高海拔移动。本研究结果表明MaxEnt模拟的各树种潜在适宜区的范围与实际调查的数据基本一致。不同区域的树种,对不同气候变化情景的响应不同,多数树种当前的适宜区是稳定的,能够适应持续的气候变化。分布在西北干旱区的树种,在未来气候变化下的适宜区面积将会增加,未来在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及河西走廊北部可以进一步增加沙枣、小果白刺、梭梭等本地树种的造林面积。本研究结果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植物种分布与气候的关系,同时能够为管理者制定适应气候变化的造林措施时提供参考。

宋双双[9](2018)在《两种多功能环境材料对半干旱区植物生长和土壤改良影响研究》文中认为我国半干旱区由于气候问题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造成植被稀疏、水资源短缺,导致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本区气候高寒、干旱,土层薄、土壤贫瘠等特点,使植被恢复困难,林业发展受到制约,应用功能性环境材料等技术手段是解决该问题的重要途径。本研究针对半干旱区自然条件特点,根据环境材料的功能特性和研究趋势,创新性的选择聚丙烯酸型高分子保水剂和微生物菌剂两种材料,系统的进行了材料机理性研究、作用基础性研究和实际应用性研究。首先进行室内试验,研究高分子保水剂与微生物菌剂的相互作用机理,为二者共同作用对土壤和植物生长产生的影响提供机理依据;通过室内盆栽试验,进行保水剂与微生物菌剂对植物-土壤影响的基础性研究,将保水剂和微生物菌剂设计不同浓度进行交叉配比,研究环境材料不同配比处理下对土壤结构、水分、养分、有机质、土壤微生物等土壤特性的影响,以及对油松、白蜡、丁香、红瑞木、紫花苜蓿、高羊茅等植物生长的影响;通过在张北县半干旱区野外造林试验,研究保水剂和微生物菌剂在半干旱区的自然条件下对樟子松、柠条生长的影响和对土壤理化特性、微生物环境的调节作用,并调查樟子松人工林生长情况,构建樟子松人工林生长方程,并对环境材料处理下的人工林生长进行修正,以预估环境材料对樟子松人工林生长的影响。研究取得主要成果如下:(1)微生物菌剂会显着降低高分子保水剂的吸水倍率,并加强保水剂的降解性能;保水剂一定浓度下可以促进微生物菌剂在土壤中的微生物活性,保水剂中浓度处理下微生物总量最高可达3.45×l06 cfu/g,但浓度过高会抑制微生物数量的增长;保水剂显着提高了土壤水分条件,但微生物菌剂轻微降低了保水剂的在土壤中的吸水能力。(2)多功能环境材料显着提高了不同植物的土壤含水率和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增加有机质,提高土壤微生物总量,促进速效养分转化,提高速效养分含量。土壤水分含量和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均随保水剂浓度增大而增大,不同植物水稳性团聚体最高含量均达60%以上。(3)多功能环境材料不同浓度配比处理对植物生长具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显着提高了油松、白蜡、丁香、红瑞木株高、地径的生长量,并促进根系生长;提高了紫花苜蓿、高羊茅的生物量,最佳处理分别比对照高61%、94%。试验植物在低、中浓度保水剂(20g/株、30g/株)与中浓度菌剂(10g/株)混施处理下,极大的促进了植物株高、地径、根系以及生物量的生长,并显着增加土壤水分、水稳性团聚体的含量,促进微生物活性,加快速效养分的转化。(4)半干旱区野外造林试验中,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土壤田间持水量、最大吸湿水含量以及有效水含量均随施加保水剂浓度的增大而呈现递增趋势,有效水分含量最高达28.62%。同时,环境材料对土壤速效养分和有机质具有显着促进作用,微生物菌落数最高达29.71 × 105 cfu/g,比对照组高321%,显着改善了土壤微生物环境,提高微生物活性。多功能环境材料处理下,樟子松、柠条造林三年后成活率最大可达96%,樟子松树高、地径的生长量及柠条二级分蘖枝条的萌发量均显着高于对照。根据主成分分析,樟子松在保水剂高浓度单施处理下,柠条在保水剂中浓度与菌剂高浓度混施处理下,植物生长和土壤特性改善作用最为显着。(5)建立樟子松树高、地径生长模型,并基于环境材料处理下樟子松生长情况对模型进行修正,建立樟子松人工林树高、胸径生长预估模型。根据预估结果,多功能环境材料将促使樟子松提前进入快速生长期,并延长速生期时间,使樟子松人工林树高、地径均显着高于正常立地条件下的生长量。

赖文豪[10](2017)在《内蒙古兴和县低山丘陵立地划分与油松造林评价》文中提出为促进半干旱区生态植被建设发展,探索该地区宜林荒山的合理利用方式,本研究以兴和县低山丘陵油松幼林地为例,采用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筛选影响研究区油松第五年树高和草本植物地上部分生物量的环境因子,并对研究区38块油松样地进行立地类型划分、林草适宜性评价和造林整地效果评价。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影响半干旱区植被生长状况的因子包括土壤水分状况、土壤物理性质和土壤化学性质,其中影响油松第五年树高的主导因子有土壤厚度和平均土壤含水率,影响草本植物地上部分生物量的主导因子包括表土含水率、表土全氮含量、表土全磷含量和土壤砾石含量。(2)选取地貌、地形、坡向、土壤质地、土层厚度、砾石含量作为立地划分因子,根据立地划分因子和植被生长状况,划分研究区样地划分为2个立地类型小区:A 土石山地立地类型小区和B黄土丘陵立地类型小区;4个立地类型组和8个立地类型:a 土石山地厚层土立地类型组(Ⅰ低山阴坡厚层砂壤土立地类型、Ⅱ平地厚层砂壤土立地类型)、b 土石山地中薄层土立地类型组(Ⅲ低山阳坡薄层轻砾石土立地类型、Ⅳ低山阴坡中薄层轻砾石土立地类型、V低山阳坡中薄层多砾质砂壤土立地类型)、c黄土丘陵砂壤土立地类型组(Ⅵ黄土丘陵阴坡砂壤土立地类型、Ⅶ黄土丘陵阳坡砂壤土立地类型、)、d黄土丘陵粘土立地类型组(Ⅷ黄土丘陵粘土立地类型)。(3)林草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第一等级立地包括Ⅵ、Ⅶ、Ⅷ立地,该等级立地同时适宜油松和草本植物的生长;第二等级立地包括Ⅰ、Ⅱ类立地,该等级立地较适宜油松生长,但不适宜草本植物生长;第三等级立地包括Ⅳ、Ⅴ类立地,该等级立地较为适宜草本植物生长,油松生长状况略差;第四等级立地包括Ⅲ类立地,该等级不适宜油松生长,但草本植物生长稍好。(4)水平沟整地通过提高土壤含水率来促进油松生长,而鱼鳞坑整地则有所不同:在Ⅰ类立地鱼鳞坑整地可通过土壤含水率来促进油松生长;在Ⅳ类立地只能通过增加土壤厚度,一定程度上促进油松生长;Ⅲ、Ⅴ类立地内鱼鳞坑整地对油松生长无明显促进作用,但其减轻造林地水土流失、防止土层变薄的作用,对油松的生长具有重要意义。

二、半干旱区造林技术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半干旱区造林技术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半干旱区城市森林生态效益评价研究 ——以兰州市南北两山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InVEST模型研究进展
        1.3.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进展
        1.3.3 城市生态效益评估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路线
2 研究区域与数据处理
    2.1 研究区域
        2.1.1 研究区概况
        2.1.2 南北两山造林史
    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2.2.1 数据来源
        2.2.2 数据处理
3 南北两山土地利用结构和景观格局变化
    3.1 土地利用变化
        3.1.1 土地利用动态度
        3.1.2 南北两山土地利用变化
    3.2 景观格局变化
        3.2.1 斑块类型水平上景观格局变化
        3.2.2 景观类型水平上景观格局变化
4 城市森林生态效益评价原理与方法
    4.1 碳固持模块
        4.1.1 工作原理
        4.1.2 所需数据
    4.2 生境质量模块
        4.2.1 工作原理
        4.2.2 所需数据
    4.3 城市森林生态效益价值量化
        4.3.1 当量因子法
        4.3.2 当量因子修正
        4.3.3 敏感性分析方法
5 城市森林生态效益评价结果与分析
    5.1 城市森林固碳能力分析
        5.1.1 南北两山固碳能力变化的时空特征
        5.1.2 城市森林碳源碳汇分析
    5.2 城市森林生境质量变化的时空特征
        5.2.1 南北两山生境质量变化的时序特征
        5.2.2 南北两山生境质量变化的空间特征
    5.3 城市森林生态效益价值量化
        5.3.1 生态效益价值变化的时空特征
        5.3.2 生态效益价值流向分析
        5.3.3 敏感性分析
        5.3.4 生态效益价值影响因素分析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3)六盘山半干旱区三种典型植被的结构变化及其多功能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3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森林植被结构特征的时空变化
        1.2.2 森林植被固碳功能及其管理
        1.2.3 森林木材生产功能及其经营
        1.2.4 植物种类多样性及其管理
        1.2.5 森林植被水土调节功能及其管理
        1.2.6 森林植被的多功能管理研究进展与需求
        1.2.7 干旱缺水地区植被多功能管理的特殊要求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六盘山区和周边区域基本情况
        2.1.2 研究小流域概况
        2.1.3 研究样地基本信息
        2.1.4 研究植被的分布与立地条件
    2.2 研究区近十年的气象特征
        2.2.1 太阳辐射
        2.2.2 降水量
        2.2.3 空气温度
        2.2.4 空气相对湿度
        2.2.5 风速
        2.2.6 潜在蒸散
        2.2.7 2010-2019 年的气象参数月均值
    2.3 研究方法
        2.3.1 森林植被临时样地调查
        2.3.2 森林植被固定样地的生态水文过程监测
        2.3.3 森林植被结构变化的多因素响应耦合模型建立与评价
        2.3.4 森林植被主要服务功能的模型
        2.3.5 林分尺度上多功能管理的优化权衡方法
        2.3.6 坡面上森林植被多功能管理的优化权衡方法
3 天然草地结构特征的立地差异及多功能影响
    3.1 草地群落的基本情况
    3.2 草地平均株高对立地因子的响应与模拟
        3.2.1 立地因子筛选及平均株高的单因子响应
        3.2.2 平均株高响应坡向和土壤厚度的模型
        3.2.3 平均株高随立地因子变化的模拟
    3.3 草地盖度对立地因子的响应与模拟
        3.3.1 盖度对单因子的响应
        3.3.2 盖度响应坡向和土壤厚度的模型
        3.3.3 盖度随立地因子变化的模拟
    3.4 草地叶面积指数对立地因子的响应与模拟
    3.5 草地其他植被结构与盖度的关系
        3.5.1 草本植物种数与草地盖度的关系
        3.5.2 植物多样性指数与草地盖度的关系
    3.6 天然草地生物量与碳密度随立地因子的变化
    3.7 天然草地蒸散量及产流量随立地因子的变化
    3.8 讨论
    3.9 小结
4 虎榛子灌丛结构特征的立地差异及多功能影响
    4.1 灌丛平均株高对立地因子的响应与模拟
        4.1.1 立地因子筛选及平均株高的单因子响应
        4.1.2 平均株高响应坡向和土壤厚度的模型
        4.1.3 平均株高随立地因子变化的模拟
    4.2 灌丛覆盖度对立地因子的响应与模拟
        4.2.1 覆盖度对单因子的响应
        4.2.2 覆盖度响应坡向和土壤厚度的模型
        4.2.3 覆盖度随立地因子变化的模拟
    4.3 灌丛叶面积指数对立地因子的模拟
    4.4 灌丛叶量对立地因子的响应与模拟
        4.4.1 叶量对单因子的响应
        4.4.2 叶量响应坡向和土壤厚度的模型
        4.4.3 叶量随立地因子变化的模拟
    4.5 灌丛内草本植被结构对灌丛覆盖度的响应
        4.5.1 草本植物种数对灌丛覆盖度的响应
        4.5.2 草本植被多样性指数对灌丛覆盖度的响应
        4.5.3 草本植被盖度对灌丛覆盖度的响应
    4.6 虎榛子灌丛生物量与植被碳密度的空间变化
        4.6.1 灌丛林冠层生物量与碳密度的空间变化
        4.6.2 灌丛下草本植被及枯落物碳密度与灌丛覆盖度的关系
        4.6.3 灌丛总碳密度的空间变化
    4.7 天然虎榛子灌丛蒸散量及产流量的空间变化
    4.8 讨论
    4.9 小结
5 华北落叶松林结构特征的时空变化及多功能影响
    5.1 林分平均树高对林龄、密度、立地因子的响应与模拟
        5.1.1 平均树高对单因子的响应及立地因子筛选
        5.1.2 平均树高的多因素响应模型建立与比较
        5.1.3 最大林分密度随林木生长的变化
        5.1.4 平均树高随主要影响因子变化的模拟
    5.2 林分平均胸径对林龄、密度、立地因子的响应与模拟
        5.2.1 平均胸径对单因子的响应
        5.2.2 平均胸径的多因素响应模型建立与比较
        5.2.3 平均胸径随主要影响因子变化的模拟
    5.3 林分郁闭度对林龄、密度、立地因子的响应与模拟
        5.3.1 郁闭度对单因子的响应
        5.3.2 郁闭度多因素响应模型的比较
        5.3.3 郁闭度随主要影响因子变化的模拟
    5.4 林分冠层LAI对林龄、密度、立地因子的响应与模拟
        5.4.1 冠层LAI对单因子的响应
        5.4.2 冠层LAI多因素响应模型的比较
        5.4.3 冠层LAI随主要影响因子变化的模拟
    5.5 生物量及固碳功能的时空变化
        5.5.1 华北落叶松乔木层生物量模型
        5.5.2 华北落叶松乔木层碳密度的时空变化
        5.5.3 华北落叶松林下植被碳密度的时空变化
        5.5.4 华北落叶松林枯落物层现存碳密度的时空变化
        5.5.5 华北落叶松林根系层土壤碳密度的时空变化
        5.5.6 华北落叶松林生态系统总碳密度的时空变化
    5.6 木材生产功能的时空变化及管理
        5.6.1 平均单株材积与林分蓄积模型的构建
        5.6.2 平均单株材积随主要影响因子变化的模拟
        5.6.3 林分蓄积量随主要影响因子变化的模拟
        5.6.4 平均单株材积与林分蓄积的权衡与管理
    5.7 林下草灌生长对冠层LAI的响应
        5.7.1 林下植被生长特征对冠层LAI的响应
        5.7.2 林下草灌覆盖度对林冠层LAI的响应
        5.7.3 林下草灌生物量对林冠层LAI的响应
        5.7.4 林下草灌植被的多功能管理建议
    5.8 产水功能的时空变化
        5.8.1 华北落叶松林典型样地及坡面的林冠降水截留量变化
        5.8.2 华北落叶松林典型样地及坡面的林冠蒸腾量变化
        5.8.3 华北落叶松林典型样地及坡面的林下蒸散变化
        5.8.4 华北落叶松林典型坡面不同坡位样地生长季内产流特征
        5.8.5 华北落叶松林产流量对主要影响因子的响应
        5.8.6 华北落叶松林地产流量随主要影响因子变化的模拟
    5.9 讨论
        5.9.1 林龄、密度和立地因子对主要植被结构特征的影响
        5.9.2 主要因子对植被生物量及碳密度的作用
        5.9.3 木材生产功能的变化特征及管理策略
        5.9.4 林下植被随冠层结构的变化及管理
        5.9.5 蒸散与产流受主要因素的影响
    5.10 小结
6 华北落叶松林分的多功能管理
    6.1 华北落叶松林的最大林分密度随影响因子的变化
    6.2 不同立地条件下森林的多功能管理密度
        6.2.1 传统森林经营方式
        6.2.2 阴坡上坡位的多功能管理密度
        6.2.3 阴坡中坡位的多功能管理密度
        6.2.4 阴坡下坡位的多功能管理密度
        6.2.5 半阴坡上坡位的多功能管理密度
        6.2.6 半阴坡中坡位的多功能管理密度
        6.2.7 半阴坡下坡位的多功能管理密度
        6.2.8 半阳坡下坡位的多功能管理密度
    6.3 讨论
        6.3.1 多种服务功能的管理决策
        6.3.2 多功能管理的决策方案
        6.3.3 多功能管理的方法比较
    6.4 小结
7 典型坡面的森林植被多功能管理
    7.1 阴坡坡面的植被多功能管理
    7.2 半阴坡坡面的植被多功能管理
    7.3 半阳坡坡面的植被多功能管理
    7.4 阳坡坡面的植被多功能管理
    7.5 各典型坡面的植被多功能管理方式效果对比
    7.6 讨论
        7.6.1 森林植被多功能管理决策的尺度差异
        7.6.2 立地条件对森林植被多种服务功能的影响
    7.7 小结
8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8.1 研究结论
        8.1.1 立地类型划分与多功能利用方向
        8.1.2 植被结构特征时空变化
        8.1.3 立地特征与系统结构对多种服务功能的影响
        8.1.4 华北落叶松林的多功能林分密度权衡
        8.1.5 坡面尺度上确定合理的植被配置模式
        8.1.6 森林植被多功能管理的决策步骤
    8.2 研究创新点
    8.3 研究不足及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4)兴隆山森林生态系统土壤保育及水源涵养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写Abbreviation
第一章 前言
    1.1 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养分循环过程
        1.1.1 森林生态系统植物与土壤的反馈
        1.1.2 森林生态系统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1.1.3 森林生态系统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1.2 森林生态系统水文调节过程
        1.2.1 林冠层水文调节过程
        1.2.2 树干径流水文过程
        1.2.3 凋落物层水文调节过程
        1.2.4 土壤层水文调节过程
    1.3 森林生态系统对水土保持及水质的影响
        1.3.1 森林生态系统对水土保持的影响
        1.3.2 森林生态系统对水质的影响
    1.4 树干液流及林地蒸散发过程
        1.4.1 树干液流
        1.4.2 林地蒸散发过程
    1.5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1.6 科学问题及研究内容
        1.6.1 科学问题
        1.6.2 研究内容
        1.6.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兴隆山三种人工林土壤保育功能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方法
        2.2.1 研究区概况
        2.2.2 实验设计及样品采集方法
        2.2.3 植物叶片和凋落物的养分含量分析
        2.2.4 土壤理化性质分析
        2.2.5 数据处理方法
    2.3 研究结果
        2.3.1 三种人工林叶片和凋落物层的养分含量的比较
        2.3.2 三种人工林的土壤养分含量的比较
        2.3.3 三种人工林土壤物理性质的比较
        2.3.4 土壤养分含量与物理性质的相关性
    2.4 讨论
        2.4.1 三种人工林叶片、凋落物与土壤养分含量的相互关系
        2.4.2 三种人工林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2.4.3 三种人工林土壤养分与土壤物理性质的关系
    2.5 小结
第三章 兴隆山四种天然林土壤保育功能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3 研究结果
        3.3.1 四种天然林叶片和凋落物层的养分含量的比较
        3.3.2 四种天然林的土壤养分含量的比较
        3.3.3 四种天然林土壤物理性质比较
    3.4 讨论
        3.4.1 四种天然林叶片、凋落物与土壤养分含量的相互作用
        3.4.2 四种天然林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3.4.3 四种天然林土壤养分与土壤物理性质的关系
    3.5 小结
第四章 兴隆山不同森林生态系统类型水质净化功能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和方法
        4.2.1 研究地概况
        4.2.2 不同森林生态系统类型样地选择
        4.2.3 实验设计及样品的收集方法
        4.2.4 土壤水溶性离子的提取方法
        4.2.5 样品分析和测定方法
        4.2.6 土壤理化性质的分析方法
        4.2.7 数据分析方法
    4.3 结果
        4.3.1 不同林型穿透雨和树干径流中离子含量的差异比较
        4.3.2 不同林型凋落物层和不同土壤渗透液中离子含量的差异比较
        4.3.3 不同林型凋落物层和不同土壤层中水溶性离子含量的变化
        4.3.4 不同林型凋落物和土壤的化学性质的差异比较
        4.3.5 土壤化学性质与水溶性离子含量的关系
    4.4 讨论
        4.4.1 不同林型穿透雨和树干径流中离子含量的差异
        4.4.2 不同林型凋落物和土壤渗透液中离子含量的差异
        4.4.3 土壤化学性质对土壤水溶性离子含量的影响
        4.4.4 树种对离子富集和净化的影响
    4.5 小结
第五章 兴隆山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耗水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5.1 引言
    5.2 材料和方法
        5.2.1 研究地概况
        5.2.2 人工林林分结构
        5.2.3 树干液流监测方法
        5.2.4 气象因子和土壤水分含量监测方法
        5.2.5 边材面积确定和树干液流量估算方法
        5.2.6 数据分析与统计方法
    5.3 研究结果
        5.3.1 胸径(DBH)与边材面积的关系
        5.3.2 树干液流速度与气象因子的日变化规律
        5.3.3 白天和夜间耗水量之间的关系
        5.3.4 蒸腾耗水量和气象因子之间的季节变化规律
        5.3.5 林地耗水量估算
    5.4 讨论
        5.4.1 华北落叶松树干液流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
        5.4.2 夜间耗水的生态学意义
        5.4.3 通过单棵树的蒸腾耗水量估算林分年耗水量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呼伦贝尔沙区土地沙化防治立地类型划分及对位防治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 沙区立地类型划分相关研究进展
        1.2.1 沙区立地类型相关概念
        1.2.2 沙区立地类型划分研究方法
        1.2.3 地理信息系统在立地类型划分中的应用
        1.2.4 呼伦贝尔沙地立地类型相关研究
        1.2.5 当前研究中的不足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的与内容
        1.3.2 论文结构与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特征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
        2.1.4 水文
        2.1.5 植被
    2.2 社会经济特征
        2.2.1 人口特征
        2.2.2 社会经济特征
        2.2.3 种植制度
3. 呼伦贝尔沙区立地类型划分方法
    3.1 数据获取及预处理
        3.1.1 遥感影像资料及基础数据
        3.1.2 野外实地调查数据
    3.2 立地类型划分原则
    3.3 立地类型划分体系和指标的确定
        3.3.1 立地类型区划分指标确定
        3.3.2 立地类型组划分指标确定
        3.3.3 立地类型划分指标确定
    3.4 立地类型命名方法
4 呼伦贝尔沙区立地条件单因素评价
    4.1 降雨量与干燥度
    4.2 地貌因素
    4.3 植被覆盖度、耕作现状与土壤盐渍化因素
        4.3.1 植被覆盖度与沙丘地类型
        4.3.2 呼伦贝尔沙区耕作现状与平原类型
        4.3.3 呼伦贝尔沙区盐渍化程度与河谷滩地类型
5 呼伦贝尔沙区立地类型划分体系与沙化土地防治措施
    5.1 呼伦贝尔高原中温带半干旱区(Ⅰ)
        5.1.1 呼伦贝尔高原半干旱区沙丘地立地类型组(Ⅰ_A)
        5.1.2 呼伦贝尔高原半干旱区平原立地类型组(Ⅰ_B)
        5.1.3 呼伦贝尔高原半干旱区河谷滩地立地类型组(I_C)
    5.2 呼伦贝尔高原中温带半湿润区(Ⅱ)
        5.2.1 呼伦贝尔高原半湿润区沙丘地立地类型组(Ⅱ_A)
        5.2.2 呼伦贝尔高原半湿润区平原立地类型组(Ⅱ_B)
        5.2.3 呼伦贝尔高原半湿润区河谷滩地立地类型组(Ⅱ_C)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与建议
参考文献
附表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6)海南岛木麻黄海防林天然更新特征、影响因素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3 课题来源与经费支持
    1.2 研究现状
        1.2.1 木麻黄海防林研究现状
        1.2.2 天然更新及其影响因素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土壤
    2.3 气候
    2.4 木麻黄林分状况
        2.4.1 木麻黄林分调查
        2.4.2 木麻黄林分概况
第三章 海南岛木麻黄海防林天然更新特征
    3.1 研究方法
        3.1.1 天然更新特征调查
        3.1.2 数据处理与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木麻黄海防林天然更新密度
        3.2.2 天然更新物种丰富度及树种组成
        3.2.3 天然更新多样性指数
        3.2.4 主要更新树种分布格局
    3.3 讨论
第四章 天然更新影响因素分析
    4.1 研究方法
        4.1.1 气候区划与分析方法
        4.1.2 土壤因子分析方法
        4.1.3 凋落物调查与分析
        4.1.4 林分结构分析方法
        4.1.5 综合分析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气候区对天然更新的影响
        4.2.2 土壤因素对天然更新的影响
        4.2.3 凋落物因素对天然更新的影响
        4.2.4 林分结构及光照因子对天然更新的影响
        4.2.5 综合因素对天然更新的影响
    4.3 讨论
第五章 木麻黄海防林天然更新质量及良好更新树种评价
    5.1 研究方法
        5.1.1 天然更新质量的评价方法
        5.1.2 良好更新树种的评价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木麻黄海防林天然更新质量的评价
        5.2.2 良好更新树种的评价
    5.3 讨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8)西北旱区典型生态经济树种地理分布与气候适宜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气候变化研究
        1.2.2 物种地理分布与气候关系研究
        1.2.3 物种地理分布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1.2.4 物种分布模型
        1.2.5 MAXENT模型
        1.2.6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植被研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2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内容
        2.2.1 西北旱区典型生态经济树种的现状分布
        2.2.2 西北旱区典型生态经济树种的潜在分布
        2.2.3 西北旱区典型生态经济树种的未来分布
    2.3 研究方法
        2.3.1 物种选择原则
        2.3.2 数据获取
        2.3.3 技术路线
第3章 不同树种的特性及现状分布
    3.1 生物学特性
    3.2 生态与经济价值
    3.3 分布现状
第4章 不同树种地理分布与气候的关系
    4.1 材料与方法
        4.1.1 物种分布及气候数据的获取
        4.1.2 模型参数的选择
        4.1.3 模型性能的评价
        4.1.4 重要气候因子及响应曲线
        4.1.5 潜在气候适宜分布区及气候阈值
        4.1.6 限制因子制图与MESS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模型性能
        4.2.2 主导气候因子
        4.2.3 响应曲线
        4.2.4 潜在适宜分布区
        4.2.5 气候阈值
        4.2.6 限制因子与MESS分析
    4.3 讨论
        4.3.1 主导气候因子及响应曲线
        4.3.2 潜在适宜分布范围
        4.3.3 不确定性分析及应用
    4.4 小结
第5章 未来气候变化对适宜分布区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数据来源
        5.1.2 模拟方法
        5.1.3 统计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未来气候变化对适宜分布区范围的影响
        5.2.2 未来气候变化下适宜分布区范围质心沿经纬度的变化
        5.2.3 未来气候变化下适宜分布区海拔质心的变化
        5.2.4 不同树种最优造林区
    5.3 讨论
        5.3.1 气候变化对不同树种适宜区范围的影响
        5.3.2 适宜区范围对不同气候情景的响应
        5.3.3 适宜区范围质心的迁移方向
        5.3.4 不确定性分析及应用
    5.4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两种多功能环境材料对半干旱区植物生长和土壤改良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保水性环境材料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保水性环境材料研究进展
        1.2.2. 保水材料分类及吸水原理
        1.2.3. 保水性环境材料在干旱地区的应用
    1.3. 微生物菌材料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微生物菌材料由来
        1.3.2. 微生物菌材料国内外发展现状
        1.3.3. 微生物菌材料的应用
    1.4. 林分生长模型国内外研究进展
        1.4.1. 全林分生长模型国内外研究进展
        1.4.2. 单木生长模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内容
    2.2. 研究材料与方法
        2.2.1. 研究材料
    2.3. 测定指标与方法
        2.3.1.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2.3.2. 植物生长指标测定
    2.4. 技术路线图
3. 聚丙烯酸型保水剂与微生物菌剂相互作用机理
    3.1. 试验设计
        3.1.1. 保水剂在微生物菌剂溶液中吸水倍率测定
        3.1.2. 保水剂的生物降解性测定
        3.1.3. 保水剂与微生物菌剂综合作用下土壤水分测定
    3.2. 微生物菌剂与聚丙烯酸型保水剂相互性能影响
        3.2.1. 微生物菌剂对保水剂吸水性影响
        3.2.2. 微生物菌剂对保水剂降解性影响
        3.2.3. 保水剂对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3.3. 保水剂与微生物菌剂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3.3.1. 对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影响
        3.3.2. 对土壤饱和含水量的影响
        3.3.3. 对土壤有效水分含量的影响
    3.4. 小结
4. 多功能环境材料对土壤特性和植物生长影响
    4.1. 试验设计
    4.2. 多功能环境材料对土壤物理特性的影响
        4.2.1. 对土壤水分含量的影响
        4.2.2. 草本水分利用效率
        4.2.3. 干旱胁迫下土壤含水率
        4.2.4. 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
    4.3. 多功能环境材料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4.3.1. 对土壤速效氮的影响
        4.3.2. 对土壤速效磷的影响
        4.3.3. 对土壤速效钾的影响
        4.3.4. 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4.4. 多功能环境材料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4.4.1. 对土壤微生物碳含量的影响
        4.4.2. 对土壤微生物氮含量的影响
    4.5. 多功能环境材料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4.5.1. 对乔木、灌木生长的影响
        4.5.2. 对草本生物量的影响
        4.5.3. 对植物根系生长影响
    4.6. 多功能环境材料对土壤和植物影响综合分析
        4.6.1. 对乔木植物-土壤影响综合分析
        4.6.2. 对灌木植物-土壤影响综合分析
        4.6.3. 对草本植物-土壤影响综合分析
        4.6.4. 小结
5. 多功能环境材料对半干旱区土壤和植物的影响
    5.1. 研究区概况
        5.1.1. 地理位置
        5.1.2. 地貌
        5.1.3. 气候
        5.1.4. 植被土壤
        5.1.5. 试验地概况
    5.2. 试验设计
    5.3. 多功能环境材料对土壤物理特性的影响
        5.3.1. 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5.3.2. 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
        5.3.3. 对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
        5.3.4. 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5.4. 多功能环境材料对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
        5.4.1. 对土壤微生物碳含量的影响
        5.4.2. 对土壤微生物氮含量的影响
        5.4.3. 对土壤微生物菌落的影响
    5.5. 多功能环境材料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5.5.1. 对植物成活率的影响
        5.5.2. 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5.6. 基于多功能材料改良下植物-土壤综合影响分析
        5.6.1. 多环境功能材料对樟子松植物-土壤综合影响分析
        5.6.2. 多功能环境材料对柠条植物-土壤综合影响分析
    5.7. 小结
6. 基于多功能环境材料的樟子松人工林生长规律
    6.1. 试验设计
        6.1.1. 单木生长模型的构建
        6.1.2. 模型检验
    6.2. 樟子松树高生长规律
        6.2.1. 樟子松树高生长过程
        6.2.2. 樟子松树高生长模型
    6.3. 樟子松地径生长规律
        6.3.1. 樟子松地径生长过程
        6.3.2. 樟子松地径生长模型
    6.4.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10)内蒙古兴和县低山丘陵立地划分与油松造林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森林立地分类与评价方法
        1.2.2 立地因子与林木生长相关研究
        1.2.3 立地分类研究发展趋势
        1.2.4 栗钙土区造林相关研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质地貌
    2.3 气候
    2.4 水文
    2.5 土壤
    2.6 植被
    2.7 造林概况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方法
        3.2.1 样地布设与植物调查
        3.2.2 土壤样品采集与处理
        3.2.3 立地划分与评价
        3.2.4 数据处理
    3.3 研究技术路线
4 油松与草本植物生长影响因子
    4.1 影响油松生长的指标
    4.2 影响草本植物地上生物量的指标
    4.3 影响植物生长的主导因子筛选
    4.4 小结
5 立地类型划分
    5.1 划分指标类型与筛选
    5.2 立地类型划分
    5.4 小结
6 立地林草适宜性评价
    6.1 土石山地立地类型小区适宜性比较
        6.1.1 油松适宜性比较
        6.1.2 草本植物适宜性比较
    6.2 黄土丘陵立地类型小区适宜性比较
        6.2.1 油松适宜性比较
        6.2.2 草本植物适宜性比较
    6.3 立地林草适宜性分级与评价
    6.4 小结
7 造林整地效果评价
    7.1 鱼鳞坑整地效果
    7.2 水平沟整地效果
    7.3 整地效果评价
    7.4 小结
8 结论与讨论
    8.1 结论
        8.1.1 植被生长影响因子
        8.1.2 立地类型划分
        8.1.3 立地林草适宜性评价
        8.1.4 造林整地效果评价
    8.2 创新点
    8.3 讨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附录

四、半干旱区造林技术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半干旱区城市森林生态效益评价研究 ——以兰州市南北两山为例[D]. 高凤霞.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2)
  • [2]我国半干旱区东段森林动态研究现状及展望[J]. 赵鹏武,管立娟,刘兵兵,周梅,舒洋. 世界林业研究, 2021(02)
  • [3]六盘山半干旱区三种典型植被的结构变化及其多功能影响[D]. 韩新生.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20
  • [4]兴隆山森林生态系统土壤保育及水源涵养功能研究[D]. 韩春. 兰州大学, 2020(09)
  • [5]呼伦贝尔沙区土地沙化防治立地类型划分及对位防治措施研究[D]. 苏敏. 北京林业大学, 2019
  • [6]海南岛木麻黄海防林天然更新特征、影响因素及评价[D]. 杨彬. 海南师范大学, 2019(01)
  • [7]低覆盖度治沙理论及其在干旱半干旱区的应用[A]. 杨文斌,王涛,冯伟,姚冬梅,李卫. 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8
  • [8]西北旱区典型生态经济树种地理分布与气候适宜性研究[D]. 张晓芹.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18(09)
  • [9]两种多功能环境材料对半干旱区植物生长和土壤改良影响研究[D]. 宋双双.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10]内蒙古兴和县低山丘陵立地划分与油松造林评价[D]. 赖文豪.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标签:;  ;  ;  ;  ;  

半干旱地区造林技术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