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A的缺乏、补充和中毒

维生素A的缺乏、补充和中毒

一、维生素A的缺乏、补充与中毒(论文文献综述)

邓晶,李廷玉,陈洁,陈立,杨亭[1](2021)在《儿科医师对维生素A缺乏的认知及维生素A补充剂的应用调查》文中提出目的了解儿科医师对维生素A缺乏的认知及维生素A补充剂的应用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在"儿童保健微信群"内对儿科医师(儿科专科医师和儿童保健医师)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维生素A补充剂应用的影响因素。结果共1 900名儿科医师完成了问卷调查。72.9%的儿科医师会在临床工作中推荐家长使用维生素A补充剂。接受过维生素A相关培训的儿科医师更倾向于推荐家长应用维生素A补充剂,其中1年内接受培训的OR(95%CI)为6.434(1.954~21.178),1~3年内接受培训的OR(95%CI)为9.287(2.207~39.080);相较于三级甲等医院,二级医院的儿科医师根据情况推荐家长使用维生素A补充剂的比例更低,OR(95%CI)为0.437(0.222~0.862)。了解至少1种维生素A的来源、维生素A缺乏的高危因素及相关疾病的儿科医师占比99.0%以上。了解维生素A缺乏和边缘型维生素A缺乏诊断标准的儿科医师占比约50.0%。儿科医师中,认为儿童需要规律补充维生素A的占比为85.2%,但是在补充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和剂量方面的认识参差不齐。结论大部分儿科医师对于维生素A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较高。维生素A补充剂的整体应用率较高,但由于无统一规范的应用指南,维生素A的补充仍有诸多不合理之处,需进一步针对儿科医师开展相关知识的培训。

蔡威,曹云,陈洁,陈平洋,成怡冰,冯一,江米足,刘俐,盛晓阳,汤庆娅,王丽杰,王晓玲,王莹,王玉梅,魏菊荣,颜伟慧,张顺国,张婷,庄思齐,Bronsky J,Campoy C,Braegger C[2](2021)在《小儿肠外营养指南:维生素》文中提出2016年,由欧洲儿科胃肠肝病和营养学会(ESPGHAN)、欧洲儿科研究学会(ESPR)、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ESPEN)三个欧洲学术组织,联合蔡威教授为代表的中国肠外肠内营养学会(CSPEN)儿科学组,共同修订、发布了最新的《儿科肠外营养指南》,2018年6月发表于《Clinical Nutrition》(临床营养)杂志,12月在《中华儿科杂志》发布了"推荐意见节译"。

康宇辰[3](2021)在《长春市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调查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了解长春市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并分析其特点及影响因素,为临床合理补充维生素D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抽取于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儿科门诊健康体检的017岁儿童,依照纳入和排除标准,共纳入1204例儿童,根据年龄分为婴儿期组(>28天,<1岁)、幼儿期组(13岁)、学龄前期组(46岁)、学龄期组(711岁)及青春期组(1217岁)5组,使用荧光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同时根据检测时间分为春/夏季和秋/冬季组。使用SPSS26.0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不同年龄段、不同季节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的平均水平。于长春市各社会阶层随机抽取2011位017岁儿童家长填写调查问卷,获取其子女的年龄、维生素D补充情况、平均户外运动时间等信息。结果:1.长春市1204例受检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平均水平为27.00±10.92ng/m L,其中维生素D充足率、不足率、缺乏率和严重缺乏率分别为31.06%、38.04%、30.56%、0.33%,未见维生素D过量及维生素D中毒者。2.不同年龄组之间比较,幼儿期组血清25-(OH)D平均水平最高,为32.30±11.69 ng/m L;婴儿期组次之,为29.69±11.76ng/m L;再其次为学龄前期组(23.81±7.52 ng/m L)和学龄期组(23.43±8.26ng/m L);青春期组血清25-(OH)D平均水平最低,为20.45±7.10ng/m L。多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学龄前期组及学龄期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各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婴儿期组、幼儿期组、学龄前期组、学龄期组、青春期组的维生素D充足率分别为41.6%、49.6%、18.8%、14.9%、12.0%。不同年龄组之间维生素D充足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不同季节之间比较,春/夏季节儿童25-(OH)D平均水平为28.68±12.62ng/m L,秋/冬季节儿童25-(OH)D平均水平为26.09±9.75ng/m 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春/夏季节维生素D充足率为38.2%,秋/冬季节维生素D充足率为27.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2011名长春市017岁儿童中,随年龄增长,规律、适量补充维生素D的比例、不规律/不足量补充维生素D的比例整体呈下降趋势,未补充维生素D的比例整体呈上升趋势;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青春期儿童平均每天户外活动时间≥1小时的比例分别为33.79%、57.04%、39.67%、32.90%、17.47%。结论:1.长春市儿童维生素D营养水平整体较低,尤其以青春期儿童为着。2.长春市全年龄段儿童需要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合理补充维生素D,尤其是青春期、学龄期和学龄前期儿童,在秋、冬季节补充维生素D要适当增加剂量。3.需进一步普及维生素D相关健康宣传教育。

吴凯[4](2021)在《3月内健康婴儿不同剂量维生素D补充对其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影响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对0~3月龄婴儿补充不同剂量的维生素D,初步探索适宜本地区3月内母乳喂养婴儿的维生素D补充剂量,有效的降低维生素D缺乏率,更好的保障婴儿健康生长。方法:选取自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我院产科出生的足月产健康新生儿330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30名婴儿随机分成常规剂量补充组和高剂量补充组。常规剂量补充组:自出生后14天时开始给予预防剂量的维生素D3500 IU/d口服补充;高剂量补充组:自出生后14天时开始给予维生素D3900 IU/d口服补充。随访入组婴儿生后第42天及3月龄时于我院儿童保健门诊健康体检情况并通过调查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婴儿相关数据,包括血清25-(OH)D、血钙、PTH、身长、体重、喂养方式、维生素D补充使用情况等。数据分析采用SPSS 23.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结果:本研究符合纳入标准的婴儿共330例,分成两组各165例。两组婴儿基线资料比较见表1,两组婴儿的月龄、性别、BMI指数、Apgar评分、是否初产、产式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婴儿42天及3月时维生素D及各指标高低情况见表2,42天时常规剂量补充组维生素D缺乏32例(19.3%),高剂量补充组无维生素D缺乏病例;3月时常规剂量补充组维生素D缺乏35例(21.0%),高剂量补充组无维生素D缺乏病例;42天及3月时两组中均无维生素D过量/中毒病例出现;42天时常规剂量补充组低钙血症32例(19.3%),高剂量补充组低钙血症21例(12.7%);3月时常规剂量补充组低钙血症28例(16.9%),高剂量补充组低钙血症14例(8.4%);常规剂量补充组和高剂量补充组中均无高钙血症病例出现;42天时常规剂量补充组PTH降低21例(12.7%),高剂量补充组PTH降低11例(6.6%);3月时常规剂量补充组PTH降低28例(16.9%),高剂量补充组PTH降低18例(10.9%);42天时常规剂量补充组PTH升高23例(13.9%),高剂量补充组PTH升高18例(9.0%);3月时常规剂量补充组PTH降低19例(11.5%),高剂量补充组PTH降低12例(7.3%)。各组婴儿42天时血25羟维生素D及相关指标水平见表3,42天时常规剂量补充组与高剂量补充组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21.56±6.31 vs 41.28±7.6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2天时常规剂量补充组与高剂量补充组血PTH水平(24.80±8.91 vs 28.91±7.71,P=0.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2天时常规剂量补充组与高剂量补充组血钙水平(1.79±0.82vs 1.85±0.14,P=0.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2天时常规剂量补充组与高剂量补充组身长(56.0±4.21 vs 56.3±3.82,P=0.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2天时常规剂量补充组与高剂量补充组体重(5.2±0.92 vs 5.2±0.90,P=0.9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婴儿3月时血25羟维生素D及相关指标水平见表4,3月时常规剂量补充组与高剂量补充组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21.73±5.12 vs38.98±5.6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月时常规剂量补充组与高剂量补充组血PTH水平(24.44±13.19 vs 27.15±9.31,P=0.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月时常规剂量补充组与高剂量补充组血钙水平(1.78±0.12 vs 1.83±0.12,P=0.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月时常规剂量补充组与高剂量补充组身长(62.1±3.78 vs 62.3±3.52,P=0.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月时常规剂量补充组与高剂量补充组体重(6.1±0.67 vs 6.2±0.78,P=0.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银川市0-3月内母乳喂养婴儿仍存在维生素D缺乏现象。2.补充剂量为500IU-900IU/d时未见维生素D中毒及高钙血症。3.较高剂量的维生素D补充能够有效预防婴儿维生素D缺乏,能显着提升婴儿维生素D营养水平。

中华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分会[5](2021)在《中国儿童维生素A、维生素D临床应用专家共识》文中研究表明维生素A和维生素D是与儿童健康密切相关的两种脂溶性维生素,充足的维生素A、维生素D营养对儿童早期发展及疾病的防治具有积极的作用,缺乏和不足均会影响儿童健康。针对儿童保健医生和儿童家长对维生素A、维生素D的营养现状、缺乏原因及危害、防治措施、安全性等方面所存在的一些疑虑,中华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分会组织国内相关专家,就上述问题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展开了充分讨论,基于现有研究成果,达成如下共识,希望对我国儿童维生素A、维生素D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沈海源[6](2020)在《维生素A缺乏和和过量补充都有害》文中研究说明维生素是新生命诞生,婴幼儿、未成年人产生新组织细胞而发育成长,成年人再生新组织细胞替补衰老和受伤死亡的组织细胞,保护组织细胞正常生理功能,构成免疫抗体预防疾病,减缓组织器官衰老,延年益寿不可缺少的物质。但维生素也不是越多越好。超生理需要量补充过多,轻则产生不良反应,重则发生中毒,造成新疾病损害健康。正确的补充方法是缺啥补啥,缺多少补多少,不缺不补。

毛桂龙,武继宏[7](2020)在《维生素A缺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章对维生素A缺乏的概念、诊断、治疗等进行介绍。

邓晶[8](2020)在《儿科医生及抚养人对儿童补充维生素A认知情况及应用现状问卷调查》文中认为第一部分儿科医生对儿童补充维生素A认知情况及应用现状问卷调查目的:了解儿科医生对儿童维生素A缺乏(VAD)认知情况及维生素A(VA)补充剂应用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征求部分专家意见进行修改定稿后,于2019年1月-2019年2月在“儿童保健微信群”内对儿科医生和儿童保健医生进行VA补充剂应用情况和VA认知情况问卷调查。结果:1)共1900名医生完成了问卷调查,72.9%的儿科医生会在临床工作中推荐家长应用VA补充剂,24.7%认为需要根据情况,仅2.3%表示不会推荐。多因素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以不会推荐家长使用VA补充剂为对照,接受过维生素A相关培训的儿科医生会更倾向于推荐家长应用VA补充剂,其中1年内接受培训的OR值(95%CI)为6.434(1.954-21.178)、1-3年内接受培训的OR值(95%CI)为9.287(2.207-39.080);另外相对于三级医院,二级医院的儿科医生会根据情况推荐家长使用VA补充剂的比例更低,OR值(95%CI)为0.437(0.222-0.862)。2)99%以上的儿科医生都了解至少1种VA的来源、缺乏的高危因素及相关疾病,89.9%的儿科医生已经认识到儿童VAD比较普遍,但只有约50.0%的儿科医生了解VAD和边缘型维生素A缺乏(MVAD)的诊断标准。3)85.2%的儿科医生认为需要持续补充VA,开始时间为出生后1-5月(78.9%),补充剂量为膳食摄入和补充之和(72.8%),且与喂养方式、喂养量有关(97.7%),但在停止时间上有较大分歧,约50%认为需根据情况停止,约25%认为在3岁以内停用,其中1岁以内占4.4%,1-2岁(包括2岁)占11.8%,2-3岁(包括3岁)占8.7%,17.1%认为在3岁以后停用。结论:我国大部分的儿科医生已经开始关注儿童VA营养,且对于VA相关知识了解程度高。VA补充剂的整体应用率较高,但由于无统一规范的应用指南,VA的补充上仍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需进一步针对儿科医生开展VA相关培训。第二部分抚养人对儿童补充维生素A认知情况及应用现状问卷调查目的:了解抚养人对儿童VAD认知情况及VA补充剂应用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来重庆医科大学儿童保健科就诊的350名儿童抚养人,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选择愿意配合的302人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对抚养人进行VA补充剂应用情况和VA认知情况的调查。结果:82.5%的抚养人给儿童应用了VA补充剂。居住地、母亲及主要养育人的文化水平会影响VA补充剂的应用(OR=2.127,0.409,1.766,P<0.05)。大部分抚养人对VA营养的态度是积极的,91.7%的抚养人认为VA对于儿童的健康是重要的,但是抚养人在多个VAD问题上的知晓率都在50%以下,特别是富含VA的食物、VAD的相关疾病、表现、VA补充剂应用的开始时间和停止时间。结论:尽管儿童VA补充剂的应用较普遍,但仍有很多不足,抚养人对VAD的认识也有待提高,需针对抚养人积极开展VA相关知识的宣教,从而促进VA补充剂的合理应用。

王敏[9](2020)在《放牧与舍饲对肉牛生产性能和肉品质影响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放牧和舍饲是我国肉牛的两种主要饲养方式,在日粮、饮水、环境、饲养管理与动物福利等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传统上,我国西部和北部是肉牛的主产区,以放牧饲养为主;随着农区粮食资源的逐年丰富和人们膳食结构的改变,舍饲肉牛养殖迅速发展,已在我国肉牛产业中占主导地位。舍饲养殖可根据肉牛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需求,为其提供合理的日粮配比,能够有效提高肉牛生产性能,缩短育肥时长,增加养殖效益。随着肉牛产业的集约化、现代化发展,肉牛营养代谢病发生率逐年升高,牛肉产品的质量问题时有发生。放牧养殖因其饲养环境天然、绿色、无污染,其牛肉产品受到了更多消费者的青睐。开展放牧和舍饲两种饲养方式下肉牛的营养代谢、生产性能和肉品质的对比研究,对促进我国肉牛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蒙东地区作为研究区域,选取体重400 kg左右,体况相近、健康的西门塔尔公牛20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头,建立肉牛放牧和舍饲模型,试验期为120天。分别采用HPLC、GCMS、ICP-MS、ICP-OES、ELISA、HE染色和MASSON染色等方法,对比分析了两种饲养方式下肉牛的日粮、饮水、管理等差异,及肉牛血液生化指标、尿液生化指标、生产性能和肉品质差异,为优质肉牛饲养提供理论和试验依据。肉牛不同饲养方式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肉牛在饲草营养、饮水质量、饲养环境及动物福利等方面均存在显着差异。放牧肉牛新鲜牧草中的脂肪酸、氨基酸、维生素及矿物质等营养物质,总体含量较为均衡,优于舍饲肉牛的苜蓿、谷草、青干草和玉米秸秆等饲草;放牧肉牛饮水的臭和味、肉眼可见物、色度、浑浊度及菌落总数等品质指标均次于舍饲肉牛饮水(p<0.05);放牧肉牛的给料给水次数、饲养密度、环境噪音及饲料添加剂使用情况等福利指标均显着优于舍饲肉牛(p<0.05)。饲养方式对肉牛血液和尿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放牧肉牛血清ALT、AST、LDH、GGT、ALP含量显着高于舍饲肉牛(p<0.05),提示放牧肉牛生长代谢活动旺盛,蛋白质代谢水平及糖无氧酵解能力优于舍饲肉牛;放牧肉牛血清HP、IL-6、IL-8含量显着高于舍饲肉牛(p<0.05),提示放牧肉牛免疫机能高于舍饲肉牛;舍饲肉牛血清EPI、PTH含量与放牧肉牛差异显着(p<0.05),提示舍饲肉牛可能受环境噪音、饲养密度、人为干预等因素影响,存在一定程度的应激反应;舍饲肉牛血清BA含量显着高于放牧肉牛(p<0.05),提示舍饲肉牛存在一定程度脂质代谢异常;舍饲肉牛尿液pH值显着低于放牧肉牛(p<0.05),可能与舍饲肉牛能量饲料比例较高、运动量较少有关,提示舍饲肉牛有代谢性酸中毒风险。研究表明,两种饲养方式肉牛血尿代谢指标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放牧肉牛血尿生化指标优于舍饲肉牛。饲养方式对肉牛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舍饲肉牛的体增重显着高于放牧肉牛(p<0.05),舍饲肉牛的体高、胸围和后腿围显着高于放牧肉牛(p<0.05),舍饲肉牛的宰前活重、胴体重、净肉重、净肉率、眼肌面积均显着高于放牧肉牛(p<0.05);研究表明,舍饲肉牛的育肥性能、生长发育性能、胴体性能均优于放牧肉牛。饲养方式对牛肉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放牧牛肉的蒸煮损失率、熟肉率、肌纤维等肉品质指标显着优于舍饲牛肉(p<0.05);TAA、维生素C、维生素B1、P和K含量均显着高于舍饲牛肉(p<0.05);提示放牧牛肉更具有营养价值。舍饲牛肉的各种脂肪酸含量均显着高于放牧牛肉(p<0.05),可能与舍饲肉牛能量饲料比例较高,运动量过少有关。综上,舍饲肉牛可能存在应激反应、脂质代谢异常、免疫机能较弱、牛肉品质较差等问题,生产中加强舍饲肉牛的饲养管理,提高舍饲肉牛福利,优化舍饲日粮配比,有利于减少舍饲肉牛的应激反应,改善其代谢水平,增强抗病能力,提高舍饲牛肉的品质。放牧肉牛生产性能较低,生产中提高放牧肉牛的饮水质量,在枯草期适当补饲精料,有利于提高肉牛生产性能,增加养殖效益。在蒙东地区青草期放牧,枯草期舍饲是最佳饲养方式。

陈娜[10](2020)在《新生儿维生素A水平与肺炎相关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新生儿维生素A水平,及其与新生儿肺炎发生的相关性,为新生儿特别是肺炎患儿补充维生素A提供理论和实验证据,进而为临床决策提供帮助。方法:共收集自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中心住院并确诊为新生儿肺炎的患儿635例(肺炎组),重庆市黔江区中心医院产科出生健康新生儿635例(正常对照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维生素A浓度,比较两组维生素A水平有无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新生儿肺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探讨维生素A水平与肺炎发生有无相关性。结果:1.肺炎组及对照组维生素A浓度分别为0.319±0.196μmol/L和0.342±0.137μmol/L,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肺炎组维生素A缺乏(VAD)发生率为95.91%,对照组为97.48%,发生率均非常高,提示新生儿群体中普遍存在维生素A缺乏。3.635例肺炎患儿中,轻度肺炎501例,重度肺炎134例,重度肺炎组维生素A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0.296±0.192μmol/L vs 0.342±0.137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pgar-1分钟评分分值(OR:0.133,95%CI:0.100,0.178,p<0.05)为新生儿肺炎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分值越高,越不容易发生肺炎;生后1分钟Apgar评分低代表窒息,胎儿是否存在宫内窘迫,以及有无出生窒息、窒息程度与是否发生肺炎密切相关。5.ROC曲线表示单独维生素A水平一项指标对新生儿是否发生肺炎无明显预测价值。结论:1.新生儿群体中维生素A缺乏率极高,其中新生儿肺炎患儿VA水平较正常新生儿偏低,提示肺炎增加了患儿维生素A消耗。2.1分钟Apgar评分为新生儿肺炎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分值越高,越不容易发生肺炎,胎儿是否存在宫内窘迫,以及有无出生窒息、窒息程度与是否发生肺炎密切相关,加强母孕期保健,避免胎儿宫内窘迫、出生窒息有助于降低新生儿肺炎的发生。3.新生儿肺炎发生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单独维生素A水平一项指标对新生儿是否发生肺炎无明显预测价值。4.更多临床问题如新生儿维生素A缺乏分度标准、如何补充维生素A,以及补充维生素A能否预防肺炎或缩短肺炎病程等尚需要进一步研究。

二、维生素A的缺乏、补充与中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维生素A的缺乏、补充与中毒(论文提纲范文)

(1)儿科医师对维生素A缺乏的认知及维生素A补充剂的应用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1.2 方法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儿童维生素A补充剂的应用情况及影响因素
        2.1.1 维生素A补充剂的应用情况
        2.1.2 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2.1.3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2.2 儿科医师对维生素A缺乏的认知情况
    2.3 儿科医师对儿童补充维生素A的认知情况
    2.4 儿科医师对维生素A营养的态度
3 讨论
    3.1 儿科医师临床应用维生素A补充剂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3.2 儿科医师对维生素A缺乏的认知情况
    3.3 儿科医师对儿童补充维生素A的认识情况
    3.4 加强维生素A知识的学习和培训

(2)小儿肠外营养指南:维生素(论文提纲范文)

专家点评:肠外营养维生素与儿童合理用药问题

(3)长春市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第1章 引言
第2章 文献综述 维生素D及维生素D缺乏概述
    2.1 维生素D的研究历史
    2.2 维生素D的来源、吸收转运与转化过程
    2.3 维生素D的生理功能
        2.3.1 维生素D与骨骼
        2.3.2 维生素D的内分泌调节功能
        2.3.3 维生素D在皮肤组织及皮肤疾病中的作用
        2.3.4 维生素D与免疫调节
        2.3.5 维生素D与肿瘤
        2.3.6 妊娠期维生素D水平的影响
        2.3.7 其他
    2.4 维生素D缺乏现状
    2.5 维生素D缺乏对儿童群体的影响
    2.6 维生素D水平的评价指标
    2.7 维生素D缺乏的标准
    2.8 维生素D缺乏的防治建议
    2.9 维生素D中毒
第3章 资料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1.1 样本抽取
        3.1.2 受检儿童(或问卷调查对象之子女)纳入标准
        3.1.3 受检儿童(或问卷调查对象之子女)排除标准
    3.2 仪器及试剂
    3.3 问卷调查
    3.4 分组标准及结果判定
        3.4.1 年龄分组标准
        3.4.2 季节分组标准
        3.4.3 以25-(OH)D水平判断机体维生素D营养状态的标准
    3.5 统计学方法
第4章 结果
    4.1 长春市1204例儿童血清25-(OH)D整体水平分析
    4.2 长春市1204例不同年龄组儿童血清25-(OH)D水平差异
    4.3 长春市不同季节1204例儿童血清25-(OH)D水平差异
    4.4.长春市2011例0~17岁儿童维生素D补充情况
    4.5 长春市2011例0~17岁儿童户外活动情况
    4.6 维生素D缺乏高危因素儿童补充维生素D情况
第5章 讨论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3月内健康婴儿不同剂量维生素D补充对其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全文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基本情况
        1.2.2 研究对象分组
        1.2.3 数据收集
        1.2.4 数据录入与质量控制
        1.2.5 技术路线图
    1.3 统计学方法
第二章 结果
第三章 讨论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维生素D与儿童健康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中国儿童维生素A、维生素D临床应用专家共识(论文提纲范文)

一 我国儿童维生素A、维生素D营养现状
    (一)维生素A
        1 维生素A营养状况判定指标与标准
        2 我国儿童维生素A营养状况
    (二)维生素D
        1 维生素D营养状况判定指标与标准
        2 我国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
二 我国儿童维生素A、维生素D缺乏的原因
    1 围生期储存不足
    2 生长发育迅速
    3 营养供给不足
        3.1 母乳
        3.2 天然食物
        3.3 紫外线光照合成
        3.4 其他因素
    4 疾病的影响
        4.1 影响吸收
        4.2 消耗增加
    5 药物的干扰
三 维生素A、维生素D缺乏对儿童健康的影响
    (一)维生素A缺乏对儿童健康的影响
        1 维生素A的生理功能
        2 维生素A缺乏对儿童健康的危害[14-16]
    (二)维生素D缺乏对儿童健康的影响
        1 维生素D的生理功能
        2 维生素D缺乏对儿童健康的危害[17-18]
四 维生素A、维生素D缺乏的防治措施
    (一)维生素A缺乏的防治措施
        1 维生素A缺乏的预防
        1.1 母乳喂养
        1.2 辅食添加
        1.3 维生素A补充剂[19-21]
        2 维生素A缺乏的治疗
        2.1 维生素A缺乏症
        2.2 边缘型和亚临床型维生素A缺乏
    (二)维生素D缺乏的防治措施
        1 维生素D缺乏的预防[22]
        1.1 户外活动
        1.2 膳食摄入
        1.3 维生素D制剂
        1.4 其他情况
        2 维生素D缺乏的治疗
        2.1 维生素D制剂的补充
        2.2 钙剂的补充
        2.3 增加户外活动与阳光照射
        2.4 膳食的调整
五 维生素A、维生素D临床应用的安全性
    (一)维生素A中毒
        1 维生素A中毒的定义
        2 维生素A中毒的原因
        3 维生素A中毒的表现及诊断
        3.1 维生素A中毒的表现
        3.2 维生素A中毒的诊断
        4 维生素A中毒的治疗
        5 维生素A中毒的预
    (二)维生素D中毒[24-27]
        1 维生素D中毒的定义
        2 维生素D中毒的原因
        3 维生素D中毒的表现及诊断
        3.1 维生素D中毒表现
        3.2 维生素D中毒的诊断
        4 维生素D中毒治疗
        5 维生素D中毒的预防
六 维生素A、维生素D临床应用常见问题
    (一)维生素A的补充方式
    (二)晒太阳与补充维生素D
    (三)我国儿童采取维生素A、维生素D同补的现状

(6)维生素A缺乏和和过量补充都有害(论文提纲范文)

维生素A的生理作用
维生素A缺乏症的补充疗法
维生素A补充过快和过多发生中毒的症状

(8)儿科医生及抚养人对儿童补充维生素A认知情况及应用现状问卷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儿科医生对儿童补充维生素A认知情况及应用现状问卷调查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抚养人对儿童补充维生素A认知情况及应用现状问卷调查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9)放牧与舍饲对肉牛生产性能和肉品质影响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1章 我国肉牛饲养现状分析
        1.1 肉牛生产概况及饲养方式分析
        1.1.1 肉牛品种与分布
        1.1.2 牛肉产品市场需求变化
        1.1.3 饲养方式分析
        1.2 牧区与农区肉牛饲养特点分析
        1.2.1 牧区
        1.2.2 农区
    第2章 肉牛代谢研究进展
        2.1 肉牛营养物质代谢及常见代谢病
        2.1.1 肉牛营养物质代谢
        2.1.1.1 糖代谢
        2.1.1.2 蛋白质代谢
        2.1.1.3 脂代谢
        2.1.1.4 矿物质代谢
        2.1.2 肉牛常见营养代谢病
        2.1.2.1 脂肪肝(fatty liver)
        2.1.2.2 蹄叶炎(laminitis)
        2.1.2.3 尿结石(urinary calculus)
        2.1.2.4 瘤胃酸中毒(rumen acidosis)
        2.1.2.5 瘤胃碱中毒(rumen alkalosis)
        2.2 血液和尿液代谢监测指标
        2.2.1 血液监测指标
        2.2.1.1 血液代谢指标
        2.2.1.2 血液酶指标
        2.2.1.3 血液激素指标
        2.2.1.4 血液免疫学指标
        2.2.2 尿液监测指标
    第3章 肉牛生产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因素
        3.1 生产性能评定指标及影响因素
        3.1.1 生长发育性能
        3.1.2 育肥性能
        3.1.3 胴体性能
        3.2 牛肉品质评定指标及影响因素
        3.2.1 肉色
        3.2.2 大理石花纹
        3.2.3 系水力
        3.2.4 嫩度
        3.2.5 营养成分
第二篇 研究内容
    第1章 肉牛不同饲养方式差异研究
        1.1 材料
        1.1.1 研究区域
        1.1.2 仪器设备及材料
        1.1.3 主要试剂
        1.2 方法
        1.2.1 样本的采集与处理
        1.2.1.1 饲草采集
        1.2.1.2 水采集
        1.2.2 饲草营养成分检测
        1.2.2.1 水分
        1.2.2.2 总能
        1.2.2.3 粗蛋白
        1.2.2.4 粗灰分
        1.2.2.5 粗脂肪
        1.2.2.6 粗纤维
        1.2.2.7 氨基酸
        1.2.2.8 脂肪酸
        1.2.2.9 矿物质
        1.2.2.10 维生素
        1.2.3 水质检测
        1.2.3.1 臭和味
        1.2.3.2 肉眼可见物
        1.2.3.3 pH值
        1.2.3.4 浑浊度
        1.2.3.5 色度
        1.2.3.6 菌落总数
        1.2.4 饲养管理福利检测
        1.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1.3 结果
        1.3.1 饲草营养成分检测结果
        1.3.1.1 饲草常规营养成分检测结果
        1.3.1.2 饲草脂肪酸含量检测结果
        1.3.1.3 饲草氨基酸含量检测结果
        1.3.1.4 饲草维生素含量检测结果
        1.3.1.5 饲草矿物质含量检测结果
        1.3.2 水质检测结果
        1.3.3 饲养管理福利检测结果
        1.4 讨论
        1.4.1 不同饲养方式饲草营养成分对比分析
        1.4.2 不同饲养方式水质对比分析
        1.4.3 不同饲养方式肉牛饲养管理福利对比分析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饲养方式对肉牛代谢指标的影响
        2.1 材料
        2.1.1 试验时间和地点
        2.1.2 试验动物及分组
        2.1.3 试验动物饲养管理
        2.1.4 仪器设备及材料
        2.1.5 主要试剂
        2.2 方法
        2.2.1 样本的采集
        2.2.2 样本的检测
        2.2.3 数据统计与分析
        2.3 结果
        2.3.1 不同饲养方式对肉牛血清酶类指标的影响
        2.3.2 不同饲养方式对肉牛血清激素指标的影响
        2.3.3 不同饲养方式对肉牛血清代谢指标的影响
        2.3.4 不同饲养方式对肉牛血清免疫学指标的影响
        2.3.5 不同饲养方式对肉牛尿液指标的影响
        2.4 讨论
        2.4.1 不同饲养方式对肉牛血清酶类指标的影响
        2.4.2 不同饲养方式对肉牛血清激素指标的影响
        2.4.3 不同饲养方式对肉牛血清代谢指标的影响
        2.4.4 不同饲养方式对肉牛血清免疫学指标的影响
        2.4.5 不同饲养方式对肉牛尿液指标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饲养方式对肉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3.1 材料
        3.1.1 试验动物及分组
        3.1.2 试验动物饲养管理
        3.2 方法
        3.2.1 育肥性能指标的测定
        3.2.2 生长发育性能指标的测定
        3.2.3 胴体性能指标的测定
        3.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3.3 结果
        3.3.1 不同饲养方式对肉牛育肥性能的影响
        3.3.2 不同饲养方式对肉牛生长发育性能的影响
        3.3.3 不同饲养方式对肉牛胴体性能的影响
        3.4 讨论
        3.4.1 不同饲养方式对肉牛育肥性能的影响
        3.4.2 不同饲养方式对肉牛生长发育性能的影响
        3.4.3 不同饲养方式对肉牛胴体性能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饲养方式对牛肉品质的影响
        4.1 材料
        4.1.1 试验动物及饲养管理
        4.1.2 仪器设备及材料
        4.1.3 主要试剂
        4.2 方法
        4.2.1 样品的采集
        4.2.2 肌肉颜色的测定
        4.2.3 蒸煮损失的测定
        4.2.4 熟肉率的测定
        4.2.5 大理石花纹的测定
        4.2.6 肌纤维的测定
        4.2.6.1 HE染色
        4.2.6.2 MASSON三色染色
        4.2.7 牛肉营养组分的检测
        4.2.8 数据统计与分析
        4.3 结果
        4.3.1 不同饲养方式对牛肉常规品质的影响
        4.3.2 不同饲养方式对牛肉营养组分的影响
        4.4 讨论
        4.4.1 不同饲养方式对牛肉常规品质的影响
        4.4.2 不同饲养方式对牛肉营养成分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结论
本文的创新点
参考文献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主要成果
    发表论文
    申请专利
致谢

(10)新生儿维生素A水平与肺炎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3 维生素A水平分级标准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肺炎组与正常对照组的一般情况
    2.2 维生素A水平vs性别、胎龄、出生体重
    2.3 维生素A缺乏率
    2.4 肺炎组与正常对照组的维生素A水平比较
    2.5 维生素A水平与新生儿肺炎相关性
    2.6 肺炎组与正常对照组维生素A水平的ROC曲线
    2.7 影响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维生素A与新生儿疾病的关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维生素A的缺乏、补充与中毒(论文参考文献)

  • [1]儿科医师对维生素A缺乏的认知及维生素A补充剂的应用调查[J]. 邓晶,李廷玉,陈洁,陈立,杨亭. 教育生物学杂志, 2021(06)
  • [2]小儿肠外营养指南:维生素[J]. 蔡威,曹云,陈洁,陈平洋,成怡冰,冯一,江米足,刘俐,盛晓阳,汤庆娅,王丽杰,王晓玲,王莹,王玉梅,魏菊荣,颜伟慧,张顺国,张婷,庄思齐,Bronsky J,Campoy C,Braegger C. 临床儿科杂志, 2021(08)
  • [3]长春市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调查分析[D]. 康宇辰. 吉林大学, 2021(01)
  • [4]3月内健康婴儿不同剂量维生素D补充对其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影响的研究[D]. 吴凯. 西北民族大学, 2021(08)
  • [5]中国儿童维生素A、维生素D临床应用专家共识[J]. 中华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分会.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1(01)
  • [6]维生素A缺乏和和过量补充都有害[J]. 沈海源. 家庭医学, 2020(10)
  • [7]维生素A缺乏[J]. 毛桂龙,武继宏.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20(06)
  • [8]儿科医生及抚养人对儿童补充维生素A认知情况及应用现状问卷调查[D]. 邓晶. 重庆医科大学, 2020(12)
  • [9]放牧与舍饲对肉牛生产性能和肉品质影响的比较研究[D]. 王敏. 吉林大学, 2020(08)
  • [10]新生儿维生素A水平与肺炎相关性研究[D]. 陈娜. 重庆医科大学, 2020(12)

标签:;  ;  ;  ;  ;  

维生素A的缺乏、补充和中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