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尿酸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尿酸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一、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尿酸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邱利利[1](2021)在《冠心病患者血尿酸与心功能及预后的关系》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基线血尿酸与心功能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于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期间完成冠状动脉造影确定冠心病(包括再次血运重建)患者650名,冠脉动脉造影结果证实阴性的166例非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入选病人的临床一般资料包含:性别、年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血肌酐、血尿酸等实验室指标和病历相关资料如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史及心脏彩超LVEF。应用SPSS 21统计学软件对入组数据行统计分析,连续性变量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则以例数(百分比)表示。符合正态分布的冠心病与对照组、因冠心病死亡与在院冠心病组病人的计量资料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否则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对比两组间SUA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别;根据2016年ESC急慢性心力衰竭的指南将冠心病患者的EF分为HFr EF(EF≤40%)、HFmr EF(40%<EF<50%)、HFp EF(EF≥50%)三组,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统计学方法将三组LVEF间的血尿酸数值进行两两比较;根据美国心脏协会冠脉树分类,心脏器质性病变定义为冠脉造影提示主要冠脉血管(指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右冠脉)狭窄程度≥75%;根据冠脉血管病变数量分别分为1、2、3组,采用IBM SPSS AMO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的协方差路径模型通过控制其他混杂因素分析尿酸、主要冠脉发生病变数量、左心室射血功能分数三者间的是否存在联系性;结果635例冠心病患者完成610d的随访,使用Cox回归分析影响冠心病病人发生高尿酸血症的影响因素;根据完成随访病人的SUA水平分成两组,分别为高尿酸组和正常血尿酸水平组,采用卡方检验分析比较两组间因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概率。结果:1.组间临床一般资料、病历相关资料对比分析示:冠心病与非冠心病两组间在性别、年龄、Cr、SUA、LVEF、糖尿病病史及吸烟史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冠心病组年龄、SUA、Cr均高于非冠心病组,LVEF值低于非冠心病组,另外男性多伴冠心病;在性别、(S)cr、SUA、血糖及LVEF等临床资料方面,在院冠心病组与死亡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2.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将三组不同LVEF间的SUA进行两两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冠心病组LVEF低于对照组,LVEF与血尿酸水平存在负性关系(P<0.05)。3.协方差路径模型分析示:高尿酸是主要冠脉发生病变且进展的危险因素,主要冠脉病变的程度及数量越严重则LVEF数值越低;更重要的一点是,高尿酸血症是LVEF发生功能障碍的独立重要影响因素。4.随访结束,总共635例冠心病患者完成随访,未统计到心血管死亡事件,记录到平均随访时间为610d。从Cox回归分析结果解释到,LVEF及(S)cr是冠心病患者产生高尿酸血症的独立影响因素(95%CIs(1.001-1.015)P=0.022;95%CIs(0.961-0.992)P=0.003)。5.根据卡方检验,冠心病伴高尿酸血症病人发生心衰事件的概率较冠心病伴正常血尿酸水平高,且两组间的概率数值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别(P<0.05)。结论:本研究发现冠脉造影结果提示冠心病患者的SUA水平高于非冠心病组且LVEF值低于非冠心病组;且冠心病病人的LVEF越低,那么SUA呈现出越高的水平,说明两者间存在负性关系;另外高尿酸血症是直接引起冠脉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最后导致左心室射血功能障碍。LVEF及Scr两者是预测冠心病患者发生高尿酸的独立影响因素,高尿酸血症增加冠心病患者发生心衰再入院的概率,最后高尿酸血症严重增加冠心病患者死亡率。

陆海龄[2](2021)在《慢性肾脏病住院患者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探究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血浆BNP水平与性别、肥胖、CKD分期的关系,以及血浆脑利钠肽(BNP)水平在CKD合并心力衰竭(HF)患者中的诊断界值与意义。2、研究CKD住院患者HF的发生率及CKD患者HF和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发生的影响因素。3、分析CKD合并HFpEF患者的临床特点,评估CKD合并HFpEF患者的短期疗效。【方法】1、回顾性分析了1223例CKD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参考ESC指南、2018年中国心力衰竭指南、2020年中国舒张期心衰诊断专家共识,根据患者症状、体征、BNP水平和心脏彩超结果对患者是否合并HF进行临床诊断,将患者分为有HF和无HF两组。比较CKD患者血浆BNP水平在不同性别、肥胖、CKD分期的的差异,以及有HF组和无HF组BNP水平的差异,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探究血浆BNP在CKD合并HF诊断的界值,对约登指数最大时两个诊断界值进行一致性和Kappa检验得出最佳的诊断界值。2、分析住院CKD患者HF的发生率,比较不同CKD分期和贫血程度患者HF发生率的差异,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探讨CKD合并HF发生的影响因素。对HFpEF和无HF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CKD合并HFpEF发生的影响因素。3、根据LVEF大小将CKD合并HF患者分为HFpEF组、HFmr EF组和HFr EF组,比较CKD合并HFpEF组、HFmr EF组和HFr EF在一般资料、基础疾病与合并症、实验室指标、心脏彩超检查结果的差异,探讨CKD合并HFpEF的临床特点。依据出院时患者症状、体征,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分级改善情况、血浆BNP下降程度进行短期疗效的评估,将CKD合并HFpEF患者分为显效、改善、无效三组。比较疗效不同的三组患者住院天数、基线资料和入院前后药物使用情况的差异,探讨改善CKD合并HFpEF短期治疗的可能的策略。【结果】1、本组资料显示,血浆BNP水平在男性与女性,肥胖与非肥胖人群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年龄呈正相关关系(rs=0.241,P<0.001),与e GFR呈负相关关系(rs=-0.561,P<0.001)。在合并HF的患者中,CKD5期患者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CKD1~4期,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无HF的患者中,血浆BNP水平也随CKD分期的增加而升高,其中CKD1-4期中位数均小于80ng/ml,CKD5期中位数为87.67ng/ml。每组间差距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KD1-4期患者中,当选择BNP浓度为86.07ng/ml作为诊断界值时,约登指数最大,为0.855,敏感度为100%,特异性为85.5%。而以35.08ng/ml作为诊断标准的敏感度为100%,但特异性仅61.2%。在CKD5期患者中,选择395.53ng/ml和403.22ng/ml时约登指数最大,为0.819,诊断敏感度分别为83.70%和83.20%,特异性分别为98.20%和98.70%。选用403.22ng/ml时Kappa值0.842,选用395.53ng/ml时Kappa值0.840,故选择403.22ng/ml作为CKD5期患者的诊断界值更为合理。2、1223例研究对象中,合并HF的有251例,CKD患者HF的发生率为20.52%,以HFpEF为主,占89.24%(224/251)。随着CKD分期递增,HF的发生率逐渐升高,CKD3期患者HF发生率已明显增加,CKD5期最高,为34.44%,与CKD1、2、3、4期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无贫血、轻度贫血、中度贫血及重度贫血患者中,随着贫血程度的加重,HF的发生率升高(3.04%,16.44%,37.60%和37.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中度贫血与重度贫血的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无HF的病人相比,合并HF的年龄更大,病程更长,SBP、DBP、血浆BNP、血磷、UA水平更高,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心房颤动、肺部感染、肺动脉高压的比例较高,而Hb水平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KD患者HF发生的影响因素与CKD患者HFpEF发生的影响因素相同,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年龄≥65岁(OR分别为2.320、2.288)、糖尿病肾病(OR分别为2.635、2.711)、房颤(OR分别为6.879、5.974)、肺动脉高压(OR分别为6.467、6.398)、心梗病史(OR分别为7.342、8.146)、肺部感染(OR分别为3.359、3.127)、CKD分期(OR分别为1.593、1.615)、血磷(OR分别为1.925、1.880)、血尿酸(OR分别为1.002、1.002)和舒张压(DBP)(1.027、1.027)水平为CKD患者HF、HFpEF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Hb水平为保护性因素(OR分别为0.981、0.982)(P<0.05)。3、CKD住院患者中合并HFpEF、HFmr EF、HFr EF的患者各有224例、20例和7例。HFpEF组患者在年龄、病程、性别、原发病类型、透析方式上与HFmr EF和HFr EF组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KD合并HFpEF患者最常见的合并症依次为高血压(91.50%)、肺部感染(42.90%)、糖尿病(37.50%)、肺动脉高压(23.70%)、冠心病(12.10%)。CKD合并HFpEF与HFr EF组相比,合并高血压的比例较高,冠心病的比例较低,血浆BNP水平较低,Hb水平较低,LVPWT、IVST较高,LVEDD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在糖尿病、肺动脉高压、肺部感染等其他合并症、血磷、UA等实验室指标、LVMI、CI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24名HFpEF患者住院天数的中位数为12.50天,入院后接受治疗药物和肾脏替代治疗的比例均明显高于住院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短期疗效进行评估,其中显效患者22名,改善患者有126名,无效患者有76名,有效率仅为66.07%。无效组与显效组相比,年龄较大、病程较长,而BNP升高幅度较小,SBP和DBP较低,ACEI/ARB和α受体阻滞剂的使用率方面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之间在其他合并症、实验室指标、药物使用率和住院天数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血浆BNP水平随着肾功能的下降而逐渐升高,对CKD患者采用普通人群排除慢性心力衰竭的BNP诊断界值35ng/ml可能过低,建议根据是否为终末期肾脏病采用不同的诊断界值。其中CKD1~4期的诊断界值为86.07ng/ml,CKD5期为403.22ng/ml。2、住院CKD患者HF的发生率为20.52%,以HFpEF为主。CKD患者HF发生的影响因素与CKD患者HFpEF发生的影响因素相同,年龄≥65岁、糖尿病肾病、房颤、肺动脉高压、心梗病史、肺部感染、CKD分期、血磷、血尿酸和DBP水平为CKD患者HF、HFpEF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Hb水平为保护性因素。3、CKD合并HFpEF与CKD合并HFr EF相比合并高血压比例较高,冠心病比例较低,BNP水平升高幅度较小,贫血更严重,心脏结构以向心性肥厚为主,短期疗效欠佳。

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专家组[3](2021)在《糖尿病肾脏疾病临床诊疗中国指南》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我国常见病与多发病,同时也是引起终末期肾脏病的主要原因。因此,加强DKD防治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已颁布了多种有关糖尿病诊断、治疗、管理的临床指南或专家共识,其中也涉及了DKD诊疗的部分内容,但并不能满足肾科医生的需求。对DKD患者这一特殊人群,合理用药、规范诊疗、细化管理等问题仍有待解决。另外,随着医疗新技术的发展,有关DKD的知识不断更新,特别是新型药物的临床应用,拓展了DKD诊疗策略,因此有必要编写一部适用于中国人群的DKD诊疗指南。鉴于此,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组织了专家组编写了这部《DKD临床诊疗中国指南》。该指南参考了国内外相关指南与专家共识,整合了中国肾脏病专家的临床经验,系统地介绍了DKD诊断、肾脏病理活检、治疗与管理、合并症处理及常用药物的合理应用等问题。另外,专家组在编写过程中本着严谨、简明、权威的原则,参阅了国际指南格式,提出诊疗要点、逐条列证说明。该指南反映了当今DKD诊疗的新趋势、新观点,对进一步加强DKD认识、规范DKD诊疗体系、制定合理治疗原则、指导精准用药、延缓肾脏病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价值,可供广大医师在临床工作中参考。

张云,王媛,王垚,李理,沙贵明[4](2021)在《高原地区血尿酸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高原地区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血尿酸水平与心力衰竭发生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拉萨市人民医院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121例,依据临床症状,按纽约心脏协会(New York HeartAssociation, 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非心力衰竭组(70例)与心力衰竭组(51例),比较两组血尿酸及年龄、血脂、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等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尿酸与慢性心力衰竭的关系,并绘制ROC曲线评估尿酸水平对心力衰竭的预测价值。结果与非心力衰竭组相比,心力衰竭组患者平均年龄更高、心率增快、血尿酸及Hcy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59, 95%CI:1.016~1.105, P=0.007)、血尿酸(OR=1.008, 95%CI:1.003~1.012, P=0.001)为高原地区心力衰竭的预测因子。ROC曲线显示,年龄与尿酸联合预测心力衰竭的敏感度为64.0%,特异度为83.6%,AUC为0.837(95%CI:0.764~0.909, P <0.001)。进一步按照年龄≤60岁和?60岁、血尿酸水平≤400μmol/L和?400μmol/L进行分层后,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的OR值为8.27(95%CI:2.53~27.11, P <0.001),血尿酸> 400μmol/L的OR值为17.37(95%CI:5.40~55.92, P <0.001)。结论高原地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尿酸水平要高于非心力衰竭患者,高尿酸血症可增加心力衰竭的风险。

杜茂宗[5](2020)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为该类患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通过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电子病案系统查阅2018年6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于心内科住院的患者的病案信息,最终纳入首次住院行冠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236例,根据是否合并慢性心力衰竭分为心力衰竭组和心功能正常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史、共存疾病、生化指标、心电图指标、心脏彩超指标、冠脉造影病变等差异,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心力衰竭组患者的危险因素。将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射血分数中间值心力衰竭和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三组,对比不同射血分数的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特征。所有数据分析使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结果:1.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组患者与心功能正常组对比结果显示(1)一般资料:房颤在心功能正常组和心力衰竭组分别占1.72%,10.83%,后者比例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年龄、性别、吸烟史、高血压、糖尿病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临床资料:心力衰竭组患者血肌酐、血尿酸、cTnT、NT-proBNP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血红蛋白、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血钾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RS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QRS在心功能正常组占24.14%,心力衰竭组占45%,后者比例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心力衰竭组患者的LVEDD及左房内径更大,左室射血分数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冠脉造影结果:心功能正常组以单支病变为主,而心力衰竭组患者多支病变比例更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心力衰竭组SYNTAX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行二元单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房颤、血尿酸、血肌酐和NT-proBNP水平、LVEDD、左房内径、冠脉SYNTAX评分和fQRS是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行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T-proBNP、LVEDD和左房内径是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fQRS与NT-proBNP、LVEDD、左房内径及冠脉SYNTAX评分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2.不同射血分数的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特征: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共120例,其中HFpEF63例,HFmrEF42例,HFrEF15例。HFrEF患者年龄高于HFmrEF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FpEF患者的NT-proBNP低于HFmrEF和HFrEF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FpEF患者的cTnT和血尿酸低于HFrEF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QRS在HFpEF、HFmrEF、HFrEF 组阳性率分别为 19.05%、78.57%、60%,HFpEF 患者 fQRS 阳性率明显低于HFmrEF和HFrE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HFpEF和HFmrEF患者相比,HFrEF患者的左心房内径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着左室射血分数降低,左室舒张期内径逐渐增大,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LVEDD、左房内径可能是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2.fQRS对评估冠心病患者的心功能及心脏重构情况有一定的参考价值。3.不同射血分数的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具有不同的临床特征,需从多个方面进一步探究。

刘浩[6](2020)在《加味附子汤治疗气虚血瘀,阳虚水泛证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已有确切疗效,本研究旨在针对临床证属气虚血瘀,阳虚水泛证的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味附子汤(炮附子、茯苓、生晒参、麸炒白术、白芍、泽泻、猪苓、丹参、檀香、砂仁),观察其对CHF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中医症候疗效、临床心功能疗效、BNP水平、24h尿量、血尿酸、血浆D2聚体、左室射血分数(LEVF)及随访90天内再住院率和死亡率的影响,观察加味附子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阳虚水泛证的临床疗效。方法:挑选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时间段,在四川省中医院心血管二科住院部并符合“慢性心力衰竭”(射血分数中间型、心功能Ⅱ~Ⅲ级)气虚血瘀,阳虚水泛型诊断标准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可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随访90天。两组均予基础治疗:低盐低脂饮食、合理运动、注意休息、每日常规低流量吸氧大于两小时,对照小组参照《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采用心力衰竭的传统西药治疗(根据血压、电解质、心率等,选择性使用利尿剂、ACEI/ARB药物、β受体阻滞剂、血管扩张剂、正性肌力药、醛固酮拮抗剂以及其他药物单硝酸异山梨酯等),慢慢增加到目标剂量,如果有不良反应,更换或停药。试验组在按照上述西药治疗原则上传统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味附子汤方(炮附15g、茯苓30g、生晒参30g、麸炒白术15g、白芍15g、泽泻30g、猪苓30g、丹参30g、檀香10g、砂仁5g)免煎中药颗粒剂治疗14天,观察前及观察期收录两组的安全指标和疗效指标数据,对差异进行统计学比较,并记录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结束后顺利完成60例临床病例,总结分析数据如下:1、中医症候积分及治疗效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均显着下降(P<0.05),经治疗后两组中医症候积分组间数据对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试验组较对照组降低幅度更大。试验组中医症候治疗效果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中医症候治疗效果总有效率为70.0%,经秩和检验Z=-4.503,P=0.000<0.05,有统计学意义,证明试验组中医症候治疗效果总有效率比对照组更优异,表明加味附子汤联合标准西药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阳虚水泛证)患者部分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较单纯标准西药治疗疗效更佳。2、临床心功能治疗效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心功能均有改善(P<0.05),两组患者有效率均不明显,仅50.0%-60.0%左右。两组经治疗后秩和检验Z=-1.793,P=0.073>0.05,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有效率均不明显,仅50.0%-60.0%左右,证明试验组心功能改善情况较对照组并不优异,可能是因为研究对象选择的临床心功能分级仅为II-III级的患者,数据差异性相对较小,也可能是因为心衰病程长,用药时间较短,最终统计两组差异未显现出来。3、NT—pro BNP水平:经治疗后两组患者NT—pro BNP水平均显着下降(P<0.05),两组经治疗后独立t检验P=0.213>0.05,无统计学差异。证明试验组NT—pro BNP水平下降情况较对照组并不优异。4、24h尿量:经治疗后两组患者24h尿量均显着下降(P<0.05),两组经治疗后独立t检验P=0.016<0.05,有统计学差异。证明试验组24h尿量增加情况优于对照组,表明加味附子汤联合标准西药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阳虚水泛证)患者在利尿方面更佳。5、血尿酸:经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尿酸均无显着下降(P>0.05),且血尿酸水平还有明显增加,可能系两组患者均使用利尿剂原因。两组经治疗后独立t检验P=0.398>0.05,无统计学差异。说明试验组血尿酸控制情况并不优于对照组。6、血浆D2聚体:经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D2聚体均显着下降(P<0.05),两组经治疗后独立t检验P=0.074>0.05,无统计学差异。证明试验组血浆D2聚体下降情况较对照组并不优异。7、左室射血分数(LEVF):经治疗后两组患者LEVF水平均有所升高(P<0.05),两组经治疗后秩和检验Z=-1.013,P=0.311>0.05,无统计学差异。证明试验组LEVF水平改善情况较对照组并不优异。8、随访90天内再住院率和死亡率:经治疗后试验组较对照组90天内再住院率显着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较对照组90天内死亡率无显着下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加味附子汤配合传统西药治疗气虚血瘀,阳虚水泛证的“心衰病”患者能显着降低中医症候积分、改善中医症候疗效,增加24h尿量,还可以降低随访90天内再住院率;(2)加味附子汤配合传统西药治疗气虚血瘀,阳虚水泛证的“心衰病”患者对临床心功能疗效、NT—pro BNP水平、血尿酸、血浆D2聚体、左室射血分数(LEVF)、随访90天内死亡率无明显改善作用,推断该方对无明显增加心搏出量和改善循环缺血、缺氧状态,结合现代研究可能对远期病死率也无明显改善作用。(3)加味附子汤配合传统西药在治疗中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且安全性与传统西药治疗相同,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古丽拜合热姆·阿卜力米提[7](2020)在《北京人群中尿酸与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善,高尿酸血症(HUA)患病率有上升趋势,青年人和女性为着。已有大量国内外研究报道,高尿酸血症是心血管事件可能的危险因素。本研究主要目的为探讨高尿酸血症与心血管事件患病风险的关系,和高血压患者中不同血清尿酸(SUA)水平与心血管事件患病率的关联性。研究方法:2018年10月对首钢医院6381例患者行问卷调查、体检及血生化检测,根据SUA水平以及既往病史分成HUA组和非HUA组,分析两组患者心血管事件(ASCVD)患病率;根据SUA水平分成四分位组,分析不同SUA水平对ASCVD的影响;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尿酸与ASCVD的相关性;最后分析高血压患者中不同SUA水平对ASCVD的影响。研究结果:①HUA组患者年龄、外周动脉疾病(PAD)、心肾事件、糖尿病、高血压患病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体重指数(BMI)、腰围、空腹血糖(FBG)、血清肌酐、HUA组显着高于非HUA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HUA组显着低于非HUA组。ASCVD、CHD、PAD患病率女性HUA组高于非HUA组(P<0.05),男性无此相关性。②不同SUA水平ASCVD(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性脏病[CHD]、脑卒中、外周动脉疾病[PAD])患病率无显着差异,但女性中ASCVD、CHD患病率随尿酸水平的升高有上升趋势(P<0.05)。③调整了多种混杂因素后,女性患者中HUA与ASCVD的相关性不持续。④高血压伴HUA患者ASCVD、CHD、脑卒中患病率显着高于正常血压HUA患者(P<0.01),但PAD、心肾事件患病率无明显差异。而高血压患者中,不同SUA水平ASCVD患病率无显着差(P>0.05)。⑤随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风险的增大,SUA水平和HUA患病率有增加趋势(P<0.01)。研究结论:女性患者中,HUA与ASCVD、CHD患病风险有关联性,但并不独立相关。随SUA水平的升高,女性中ASCVD患病率有上增加趋势,男性无此相关性。高血压患者中,HUA组和非HUA组患者ASCVD患病率无差异。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危险分层与SUA水平有相关性。

谭文[8](2020)在《非透析慢性肾脏病患者左心室肥厚与血清尿酸关系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是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和最主要死因。在CKD患者中,由于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随病情进展而下降,造成尿酸(Uric Acid,UA)排泄能力降低,SUA在体内潴留引起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最近研究报道,HUA是CKD发病率增高的重要原因,并且是CKD进展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但高水平的SUA是CVD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还是仅仅与已知的CVD的危险因素密切相关尚不能确定。本研究旨在评估不同分期的CKD患者中SUA水平的分布情况,不同左心室质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水平患者的SUA水平的差异,分析引起LVMI水平升高的危险因素,并比较SUA与LVMI之间的关系,从而分析SUA与左心室肥厚之间的关系,进而得出SUA与CVD之间的联系,为CKD患者并发CVD的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为一项横断面研究,共收集了203名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住院治疗的诊断明确、有完整病史、化验指标及超声心动图检查指标的非透析CKD1-5期患者,并记录其相关临床资料。使用t检验、卡方检验、非参数秩和检验、Spearman秩相关分析、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探讨引起非透析CKD患者LVMI升高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入组的203名非透析CKD患者的血尿酸(Serum Uric Acid,SUA)浓度在59-695μmol/L之间,其中有119名患者为HUA(HUA:正常嘌呤饮食状态下,非同日两次空腹SUA水平男性>420μmol/L或女性>357μmol/L),占58.6%,有84名患者为非HUA,占41.4%。不同CKD分期的患者之间SUA升高者所占的比例不同(P值<0.05),且随着CKD分期的增加,SUA升高者所占比例有逐渐升高的趋势。CKD4-5期患者的SUA平均水平高于CKD1-3期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入组的203名CKD患者的LVMI水平在42.54-256.24g/m2之间,LVMI升高(以男性LVMI>115g/m2,女性LVMI>95g/m2作为诊断左心室肥厚的诊断标准。)的患者有91例,占44.8%,LVMI正常的患者有112例,占55.2%。不同CKD分期的患者之间LVMI水平不同(P值<0.05),且随着CKD分期的增加,LVMI升高的比例有逐渐升高的趋势。2、将SUA与SUA正常组和升高组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的临床指标做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SUA分别与收缩压、BNP、血清肌酐、尿素氮、血磷、血钾、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蛋白定量、空腹血糖、LVMI呈正相关(P值<0.05);与GFR、血红蛋白、白蛋白、血钙、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P值<0.05)。3、将LVMI与LVMI正常组和升高组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的临床指标做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LVMI分别与收缩压、BNP、血清肌酐、尿素氮、血磷、血钾、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蛋白定量、血尿酸呈正相关(P值<0.05);与GFR、血红蛋白、血钙、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P值<0.05)。4、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只有尿酸和GFR是LVMI升高的独立影响因素(P值<0.05),尿蛋白定量等其他因素均不是LVMI的独立影响因素。尿酸升高组(SUA水平男性>420μmol/L;女性>357μmol/L)患者发生LVMI升高的风险是尿酸正常组患者的1.014倍(P值=0.001,OR=1.014,OR的95%可信区间是1.006-1.022);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是引起LVMI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GFR为60-89ml/(min*1.73m2)组、30-59ml/(min*1.73m2)组、15-29 ml/(min*1.73m2)组、<15ml/(min*1.73m2)组患者发生LVMI升高的风险分别为GFR≥90ml/(min*1.73m2)组的3.912、4.510、6.652、9.885倍(GFR为60-89 ml/(min*1.73m2)组:P值=0.031,OR=3.912,OR的95%可信区间是1.136-13.896;GFR为30-59ml/(min*1.73m2)组:P值=0.014,OR=4.510,OR的95%可信区间是1.383-15.403;GFR为15-29 ml/(min*1.73m2)组:P值=0.019,OR=6.652,OR的95%可信区间是1.360-33.225;GFR为<15 ml/(min*1.73m2)组:P值=0.008,OR=9.885,OR的95%可信区间是1.878-56.677)。结论:1、本研究中有58.6%的非透析性CKD患者存在SUA水平升高,且随着CKD的进展,SUA水平有逐渐升高的趋势。2、血清尿酸水平升高、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是LVMI水平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

王惠芳[9](2019)在《非布司他治疗慢性肾脏病3-5期伴高尿酸血症患者的疗效分析及对肾功能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第一部分:研究本科室15年来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3-5期患者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的患病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探讨血尿酸对中晚期CKD患者肾功能的影响。2.第二部分: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评估非布司他治疗CKD 3-5期伴高尿酸血症患者的疗效及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1.第一部分:资料来自2000年1月至2014年12月15年间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肾内科住院的CKD 3-5期患者,建立数据库。统计学分析入选患者HUA的患病率,采用回归分析研究CKD 3-5期患者HUA的危险因素及血尿酸对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影响。2.第二部分:从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肾内科住院或门诊诊治的CKD 3-5期患者中选取伴HUA且符合入选条件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非布司他组(治疗组)和别嘌呤醇组(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非布司他40 mg/d,若血尿酸<360?mol/L减量为非布司他20 mg/d,对照组给予别嘌呤醇100 mg/d。收集患者基线及治疗后16月时的血尿酸、血肌酐等指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比较两组患者血尿酸达标率和eGFR的变化情况。结果:1.第一部分:(1)符合纳入条件的3547例CKD患者,HUA的患病率为55.6%,男女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184,P=0.683)。其中CKD 3-5期各期患者HUA的患病率分别为42.6%、59.1%、61.2%。(2)CKD 3-5期患者HUA的独立危险因素为高血压、BMI升高、总胆固醇升高、CKD分期升高和HDL-C降低(P<0.05)。(3)校正混杂因素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CKD 3-5期患者基线血尿酸每增高100?mol/L,基线eGFR平均下降1.49 ml?min-1·(1.73 m2)-1(95%CI为-2.20-1.05)。(4)348例HUA随访患者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因血尿酸水平未达标导致CKD 3期HUA患者1年后eGFR下降超过10 ml?min-1·(1.73 m2)-1的风险比为2.645(95%CI为1.3885.039,P=0.003)。2.第二部分:符合入选条件并完成试验的患者共98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51例和47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BMI、血压、血肌酐、eGFR、血尿酸及原发疾病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分析显示:(1)治疗16月时,治疗组和对照组每个月血尿酸达标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1);(2)治疗1月、3月时,治疗组和对照组eGFR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4、P=0.319),治疗6月时,治疗组eGFR较基线水平增高2.23 ml·min-1·(1.73m2)-1,而对照组eGFR降低4.36 ml·min-1·(1.73m2)-1,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3)校正混杂因素后,广义估计方程显示:CKD3-5期患者血尿酸每降低60?mol/L(1 mg/dl),eGFR平均增加1.149 ml·min-1·(1.73m2)-1(P=0.003),24小时尿蛋白平均下降0.019 g/d(P=0.037);(4)非布司他40 mg/d可使92.2%的CKD 3-5期患者血尿酸在1月内达标,达标后减量为20 mg/d,可使90.2%的患者血尿酸水平在半年内持续达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CKD 3-5期患者高尿酸血症患病率高,高尿酸血症是促使CKD患者肾功能恶化的独立危险因素。与别嘌呤醇相比,非布司他能更加有效降低CKD 3-5期伴高尿酸血症患者的尿酸水平,延缓肾功能进展。非布司他20 mg/d可能是CKD 3-5期患者血尿酸持续达标的有效和安全维持剂量,是否可作为长期最佳维持剂量有待进一步研究。

何炬[10](2019)在《血肌酐、血尿素氮、血尿酸变化对慢性心衰患者病情和预后评估的作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入院血清肌酐、血尿素氮、血尿酸水平和出院1月变化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1.收集2017年02月01日-2018年02月28日在我院心内科住院且入选China-Peace5心力衰竭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患者433例,年龄大于18岁且小于85岁,无交流沟通障碍。2.入院后记录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心率、血压、体温、既往史、个人史、肝肾功能、NT-proBNP、LVEF值、6分钟步行实验距离等。所有患者按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三组:II级、III级、IV级组。3.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1年电话随访或面访,包括出院后第1个月和第12个月随访。出院1个月复诊指标包括血肌酐、血尿素氮、血尿酸测定、结局事件(心衰再入院、心血管疾病死亡、心血管手术:PCI或冠脉搭桥、换瓣手术、急性肾功能不全、全因死亡),出院12个月随访记录结局事件。4.运用SPSS25.0软件分析入院时各因素与NYHA心功能分级、出院1年结局事件的关系,分析出院后1个月血肌酐、血尿素氮、血尿酸水平变化对出院1年结局事件的预测价值。结果:1.入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433例,男性288名,女性145名,合并症:房颤119名,高血压203名,糖尿病67名,贫血144名。NYHA心功能II级78例,III级231例,IV级124例。秩和检验及Kruskal-Wallis H检验显示:不同NYHA分级三组之间性别、年龄、BMI、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体温、合并症(房颤、糖尿病、贫血、高血压)无统计学差异,血肌酐、血尿素氮、血尿酸、NT-proBNP、左心射血分数、6MWT有统计学差异。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NT-proBNP、血尿酸为慢性心衰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2.对433例患者随访1年,行卡方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分析显示:性别、年龄、BMI、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体温、合并症(房颤、糖尿病、贫血、高血压)、血肌酐水平与出院1年结局事件无关,血尿素氮、血尿酸、NT-proBNP、6MWT、射血分数可能是慢性心衰结局事件的相关因素;对178例出院1月门诊随访患者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出院1月血尿素氮较住院期间升高>20%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出院1年结局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8,OR=5.252,95%CI 1.54217.893),发生结局事件是血尿素氮没有升高患者的5.583倍。结论:1.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入院时血清NT-proBNP、血尿酸为慢性心衰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2.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尿素氮出院1月较住院时升高是出院1年结局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二、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尿酸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尿酸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冠心病患者血尿酸与心功能及预后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写词对照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研究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3.统计学方法
结果
讨论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冠心病患者血尿酸与心功能、预后及相关治疗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2)慢性肾脏病住院患者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附录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CKD患者血浆BNP水平及CKD合并HF的诊断界值评估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二部分 CKD住院患者HF发生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三部分 CKD合并HFpEF的临床特点和短期疗效评价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慢性肾脏病合并心力衰竭的诊治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4)高原地区血尿酸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对象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二、方法
    三、统计学方法
结果
    一、基线资料的比较
    二、心力衰竭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及ROC曲线
    三、心力衰竭危险因素分层的logistic回归分析
讨论

(5)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
前言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2 研究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疗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6)加味附子汤治疗气虚血瘀,阳虚水泛证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临床研究
    1.研究目标
    2.研究对象
    3.诊断标准
        3.1 西医诊断标准
        3.2 中医辨证及证候诊断标准
    4.病例选择
        4.1 纳入标准
        4.2 排除标准
        4.3 剔除、脱落、终止标准
    5.分组方法
    6.诊治方案
    7.观察指标
        7.1 背景资料指标观察
        7.2 安全性指标监测
        7.3 疗效性指标观察
    8.统计方法
技术路径图
研究结果
讨论
    1.加味附子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理论认识
        1.1 “心衰病”的中医源流
        1.2 “心衰病”的基本病因病机
        1.3 加味附子汤与气虚血瘀,阳虚水泛证
    2.附子汤的起源
    3.加味附子汤的方剂组成及方义分析
    4.加味附子汤现代药理学的一部分研究
        4.1 附子汤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4.2 加味附子汤组成药味的现代药理学研究
    5.治疗效果的分析与结论
        5.1 对中医症候积分和疗效的影响
        5.2 对临床心功能治疗效果的影响
        5.3 对NT—pro BNP水平比较
        5.4 对24h尿量比较
        5.5 对血尿酸比较
        5.6 对血浆D2聚体比较
        5.7 对左室射血分数(LEVF)比较
        5.8 随访 90 天内再住院率和死亡率比较
        5.9 对安全性的分析
    6.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1:文献综述 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一、西方医学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认识
        1.西医的定义
        2.流行病学
        3.病因
        3.1 基本病因
        3.2 诱因
        4.主要的发病机制
        5.慢性心力衰竭诊断
        6.慢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
        7.慢性心力衰竭非药物治疗
    二、中医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认识
        1.中医对慢性心力衰竭名称的认识
        2.中医病因病机的认识
        3.中医心衰病的辨证分型认识
        4.中医心衰病治疗的认识
        4.1 中医药治疗
        4.2 中成药治疗
    三、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7)北京人群中尿酸与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附录 英文缩略词翻译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与分组
    2.3 危险因素评估
    2.4 数据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HUA组与非HUA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
    3.2 不同尿酸水平心血管事件患病率变化趋势
    3.3 心血管事件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3.4 高血压患者中尿酸对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3.5 高血压不同危险分层血尿酸水平的比较
4 讨论
    4.1 尿酸与传统心血管事件危险因素的关系
    4.2 尿酸对血压的影响
    4.3 尿酸对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4.3.1 尿酸与冠心病
        4.3.2 尿酸与动脉粥样硬化
        4.3.3 尿酸与心力衰竭
        4.3.4 尿酸与心房颤动
        4.3.5 尿酸与脑卒中
        4.3.6 尿酸与肾脏病
    4.4 高血压患者中尿酸对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4.5 尿酸的抗氧化作用
    4.6 高尿酸血症的干预
5 局限性
6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高血压患者中尿酸对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参考文献
致谢

(8)非透析慢性肾脏病患者左心室肥厚与血清尿酸关系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高尿酸血症在慢性肾脏病中的心功能损害机制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非布司他治疗慢性肾脏病3-5期伴高尿酸血症患者的疗效分析及对肾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慢性肾脏病3-5期患者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研究
    研究对象和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3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 CKD3-5 期患者HUA的患病率
        2 基线资料比较
        3 CKD3-5 期患者HUA的相关危险因素
        4 血尿酸水平对e GFR的影响
        5 血尿酸的变化对e GFR的影响
    讨论
第二部分 非布司他治疗慢性肾脏病3-5期伴高尿酸血症患者的疗效分析
    研究对象和方法
        1 研究概述及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3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 两组患者基线及治疗后情况
        2 两组患者血尿酸水平的变化
        3 两组患者e GFR水平的变化
        4 两组患者24小时尿蛋白水平的变化
        5 血尿酸变化对e GFR变化的影响
        6 脱落原因及安全性分析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高尿酸血症对心肾的影响及相关机制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荣誉
附录:中英文对照名词表
致谢

(10)血肌酐、血尿素氮、血尿酸变化对慢性心衰患者病情和预后评估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附录 主要缩略词简表
第1章 绪论
第2章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实验材料
    2.3 实验方法
    2.4 随访
    2.5 定义
    2.6 统计学分析
第3章 实验结果
    3.1 心衰患者严重程度分析
    3.2 心衰患者结局事件分析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肾功能各项指标及变化对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尿酸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冠心病患者血尿酸与心功能及预后的关系[D]. 邱利利.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2]慢性肾脏病住院患者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D]. 陆海龄.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3]糖尿病肾脏疾病临床诊疗中国指南[J]. 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专家组. 中华肾脏病杂志, 2021(03)
  • [4]高原地区血尿酸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的相关性研究[J]. 张云,王媛,王垚,李理,沙贵明. 北京医学, 2021(02)
  • [5]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D]. 杜茂宗. 郑州大学, 2020(02)
  • [6]加味附子汤治疗气虚血瘀,阳虚水泛证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D]. 刘浩.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7]北京人群中尿酸与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研究[D]. 古丽拜合热姆·阿卜力米提.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05)
  • [8]非透析慢性肾脏病患者左心室肥厚与血清尿酸关系的临床研究[D]. 谭文. 大连医科大学, 2020(03)
  • [9]非布司他治疗慢性肾脏病3-5期伴高尿酸血症患者的疗效分析及对肾功能的影响[D]. 王惠芳. 青岛大学, 2019(02)
  • [10]血肌酐、血尿素氮、血尿酸变化对慢性心衰患者病情和预后评估的作用[D]. 何炬. 南华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尿酸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