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剂吸附法从熟料窑尾气中回收CO_2

溶剂吸附法从熟料窑尾气中回收CO_2

一、溶剂吸附法回收熟料窑尾气中的CO_2(论文文献综述)

袁翠翠[1](2016)在《CO2活化法制备煤基微孔活性炭的研究》文中指出以太西无烟煤为原料,通过混合、成型、炭化和活化过程制备微孔活性炭,可用于分离、浓缩CO2和CH4。用吸附量、碘值、孔隙参数、孔径分布、表面官能团、分离系数等对活性炭表征,分析工艺条件对活性炭性质和吸附性能的影响。通过正交和单因素试验考察活性炭吸附CO2的性能。正交试验表明:添加剂比例、活化时间对CO2吸附量影响非常显着,活化温度、添加剂比例与炭化温度的交互作用对CO2吸附量影响显着,炭化温度、炭化升温速率对CO2吸附量影响非常小,添加剂比例和活化温度、活化温度和炭化温度之间无交互作用。最佳制备条件为:添加剂比例3%,活化温度920℃,活化时间3h,炭化温度选择600℃,炭化升温速率选择11℃·min-1,制得活性炭在298K、0.1MPa下吸附量达到59.30m L·g-1。CO2吸附量与碘值、比表面积、孔容等相关性不大,孔径分布是影响吸附性能的重要因素,其中小于0.93nm的孔隙对CO2吸附起关键作用。单因素试验表明,添加剂可促进活性炭微孔发育进而提高吸附量并有效缩短活化时间,合适的添加剂比例为3%;活化温度过高不利于微孔发育,适宜的活化温度在900-920℃;CO2活化活性炭孔径分布更窄,小于0.79nm、0.93nm孔隙的孔容比H2O蒸气活化活性炭分别多出17.35%、12.28%,吸附量更高,混合介质活化活性炭的性质介于两者之间;活化介质流量及炭化温度对活性炭孔径及吸附量影响较小,可分别选择每40g炭化料330m L·min-1和600℃。活化温度为920℃、烧失率40%的活性炭比表面积达到1071m2·g-1、总孔容达0.4470m L·g-1,微孔率89%,CO2吸附量达到59.44m L·g-1。炭化过程表面官能团大量减少,活化过程及不同活化介质对活性炭表面官能团情况影响较小,影响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关键因素不是表面官能团而是孔径分布。考察制得活性炭吸附CH4的性能。正交试验表明:活化时间、添加剂比例、活化温度、添加剂比例与炭化温度的交互作用,添加剂比例与活化温度的交互作用对CH4吸附量影响非常显着,炭化温度和炭化升温速率对CH4吸附量影响较小,炭化温度与活化温度之间无交互作用;最佳制备条件与CO2吸附活性炭条件一致,制得活性炭在298K、0.1MPa下吸附量达到24.54m L·g-1;活性炭的CH4吸附量与碘值、比表面积、孔容等线性相关性不高,孔径分布是影响吸附性能的关键因素且小于0.79nm的孔隙对CH4吸附起关键作用。通过Langmuir方程拟合吸附等温线得活性炭在298K的分离系数,CO2制备活性炭CO2/CH4、CO2/N2、CH4/N2分离系数分别在4、20、4.8以上。

马攀[2](2012)在《危险废物焚烧系统的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危险废物处置需求与处置能力不足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因焚烧法具有显着的减容、减重效果及无害化程度高等优点成为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理的重要选择。由于我国对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置起步较晚,缺乏有关集中焚烧处置设施建设后及设备更新改造后的运行和管理经验,大批处置设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等方面问题逐渐凸显。因此,开展危险废物焚烧处置设施的运行及优化研究,确保其安全稳定运行,进而有效防止焚烧处置过程中的二次污染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背景,本文以某30t/d规模焚烧处置设施为载体,采用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危险废物焚烧系统的工艺设计和运行特性进行系统的研究,为危险废物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应用提供有益参考。论文首先以某30t/d规模集中焚烧处置设施服务覆盖的区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区域典型可燃危险废物的基础特性,建立了该地区危险废物基础特性数据库。接着,在对典型危险废物焚烧工艺过程简化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化工流程模拟软件Aspen Plus建立了典型危险废物焚烧工艺过程模型。并以30t/d规模的回转窑结合二燃室焚烧系统实际操作和设计参数作为输入,研究了给料量、过量空气系数等参数对焚烧炉运行特性的影响。该模型不仅可用于危险废物焚烧系统设计中的质能平衡计算,还可用于预测非设计工况下运行参数对焚烧系统、余热利用及烟气净化系统运行特性的影响。然后,采用FLUENT对回转窑结合炉排三段焚烧系统燃烧过程进行模拟,侧重分析了危险废物在焚烧炉内的流动和燃烧过程,并研究了不同配风对焚烧特性的影响,对于深入理解危险废物多段焚烧特性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在对焚烧系统进行数值模拟的基础上,对上述30t/d规模的回转窑结合炉排焚烧系统的运行特性和污染物排放特性进行了工业试验研究。首先研究了给料速率和配风等主要参数对焚烧系统运行特性的影响。并对主要烟气组分进行了测定,重点分析了焚烧过程尾部烟道二恶英的生成及排放特性。接着对尾部烟道不同位置的飞灰进行了采样及特性分析;并研究了典型添加剂CaO和Si02以及气氛对焚烧飞灰熔融特性的影响;同时在自行设计建造的熔融试验台上对焚烧飞灰进行了熔融试验,研究分析了熔渣特性以及熔融过程中重金属的分布迁移规律,为后续飞灰熔融固化处理提供理论依据。此外,论文对采用流化床焚烧处理羊毛脂、丙烯酸等工业固废进行了探索性研究,为流化床协同处理固废的法规制定提供了参考和依据。主要内容包括:(1)在0.5MW流化床焚烧炉中对丙烯酸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进行单烧以及与煤混烧的试验,试验表明混烧有利于炉膛的均匀稳定燃烧,流化床焚烧炉能够满足此类高挥发分废料的处理要求。(2)以生活垃圾和煤混烧的400t/d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锅炉为依托,对某大型生物医药公司的羊毛脂废料进行混烧的工业试验,了解混烧该废料对垃圾焚烧炉燃烧特性和污染物排放特性影响,证实了羊毛脂废料代替燃煤作为垃圾发电辅助燃料的可行性,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张新华[3](2011)在《低温液体材料吸附二氧化碳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球变暖是21世纪人类亟待解决的重大环境问题,二氧化碳作为最主要的温室气体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对CO2加以回收利用已成为化学研究的一个热点。目前工业上采用的低温液体CO2吸附剂存在易挥发,耗能高,腐蚀设备等很多弊端,因此从环境保护和节约能源角度考虑,本论文设计合成了三类低温液体吸附剂:新型功能化离子液体、聚醚胺类和席夫碱类。首先设计合成了阳离子含官能团-(CH2)2NH2和阴离子具有Lewis碱性的丁酰亚胺功能化离子液体乙胺基甲基咪唑丁二酰亚胺[eamim][succ]。利用FT-1R、1H NMR、DSC、TG确定了它的组成、结构、玻璃态转变温度和热稳定性,并研究了粘度、溶解性和电化学等性质。结果显示,该离子液体具有较低的玻璃态转变温度(转变范围在-57.81到-50.18℃),较高的热稳定性(热分解温度210℃),电导率的变化范围是0.022-5.0 mS/cm,电化学窗口约为2.0V,粘度变化范围为18.21-421.79cP,且在极性溶剂中具有良好的溶解性。研究了其在不同温度、气流速度、含水量及负载到SBA-15上对CO2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这种离子液体对CO2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并且离子液体的重复利用率高。利用简单的方法合成了聚醚胺(PEA)、中间体2-(2-氨基乙氨基)-乙醇及席夫碱。利用FT-IR和UV确定了它们的基本结构和组成,并研究了它们的粘度,热稳定性及溶解性。结果显示,粘度(除PEA)均在100cP以下(25℃),具有良好的流动性;PEA和2-(2-氨基乙氨基)-乙醇的热分解温度分别为300和250℃,且在极性溶剂中具有良好的溶解性。考察了它们在不同温度、气流速度和含水量对CO2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它们中大多是较好的二氧化碳吸附剂。聚醚胺类的循环利用情况优于席夫碱。同时也研究了PEA分别与三乙醇胺和乙二醇的混合液、多胺和酮的混合液对二氧化碳的吸附功能,得到了一些有益的成果。

何清[4](2010)在《状态方程模拟醇胺系统的热力学性质》文中提出本文将新的缔合型变阱宽方阱链流体状态方程(ASWCF-VR EOS)拓展应用于醇胺系统的密度、汽液相平衡、热焓、气体溶解度、黏度及表面张力性质的计算中。利用新方程关联不同温度下纯物质饱和蒸汽压和液体密度得到了18种醇胺分子的模型参数,在关联结果中,醇胺的饱和蒸汽压和液体密度总的平均误差分别为0.94%和0.88%。随后,利用所得分子参数预测了醇胺的蒸发焓,得到的最小误差为1.45%。结合简单混合规则,可进一步将此方程扩展应用到混合系统热力学性质的计算。本文先后对醇胺系统的汽液平衡、密度及混合过量焓性质进行了计算。其中,通过关联得到能量二元相互作用可调参数可使醇胺二元混合系统相平衡温度、压力及汽相组成总体平均偏差从7.43 K、7.47 kPa、0.0382分别降至2.26 K、1.11 kPa、0.0116,二元混合密度总体平均相对误差从1.01%降至0.67%,对于过量焓,其关联得到的总体平均相对误差为22.35%。利用能量二元相互作用可调参数,新方程可满意地预测醇胺三元系汽液相平衡和密度性质。本文将CO2与醇胺和水之间的离子化反应作用近似看成是部分交叉缔合作用,以此为基础成功关联了CO2在醇胺水溶液中的溶解度。结合过量Gibbs自由能黏度模型及基于定标粒子理论构建的表面张力模型,本文进一步计算了醇胺系统的黏度及表面张力性质,其中,黏度和表面张力最小关联误差分别为2.06%和0.83%。研究表明,新方程可准计算醇胺系统汽液相平衡和密度性质,但是,由于醇胺系统的特殊性,新方程只能对部分醇胺系统的热焓、CO2溶解度、粘度及表面张力性质进行准确描述。

刘昌俊[5](2004)在《溶剂吸附法回收熟料窑尾气中CO2》文中提出为回收利用熟料窑尾气中CO2,使其浓度达到氧化铝碳分工艺生产的要求,试验研究了MEA法回收CO2的工艺条件和指标,包括在CO2吸附阶段和解析阶段,温度、压力、搅拌方式、MEA浓度、时间、CO2吸附程度对该工艺的影响,试验证明,MEA溶液对浓度为熟料窑尾气中的CO2气体有良好的吸附性能,18%的MEA溶液饱和吸附CO2后在常压下解析率达98%以上。

傅建新,史立达[6](2004)在《溶剂吸附法回收熟料窑尾气中CO2》文中研究表明为回收利用熟料窑尾气中CO2,使其浓度达到氧化铝碳分工艺生产的要求,本试验详细研究了MEA法回收CO2的工艺条件和指标,包括在CO2吸附阶段和解析阶段,温度、压力、搅拌方式、MEA浓度、时间、CO2吸附程度对该工艺的影响,试验证明,MEA溶液对浓度为熟料窑尾气中的CO2气体有良好的吸附性能,18%的MEA溶液饱和吸附CO2后在常压下解析率达98%以上。

刘昌俊[7](2004)在《溶剂吸附法回收熟料窑尾气中CO2的研究》文中提出本文研究了用MEA法回收熟料窑尾气中CO2 ,使其浓度达到氧化铝碳分工艺生产的要求。本报告详细试验了MEA法回收CO2 的工艺条件和指标 ,包括在CO2 吸附阶段和解析阶段 ,温度、压力、搅拌方式、MEA浓度、时间、CO2吸附程度对该工艺的影响 ,确定了最佳吸附和解析工艺条件 ,并讨论了该工艺的工业化的可能性 ,提出了工业化试验方案。

李文成,史立达,周晓燕[8](2002)在《溶剂吸附法回收熟料窑尾气中的CO2》文中指出研究了用MEA法回收熟料窑尾气中的CO2 ,使其浓度达到氧化铝碳分工艺生产要求。本报告详细试验了MEA法回收CO2 的工艺条件和指标 ,包括在CO2 吸附阶段和解析阶段 ,温度、压力、搅拌方式、MEA浓度、时间、CO2 吸附程度对该工艺的影响 ,确定了最佳吸附和解析工艺条件 ,并讨论了该工艺的工业化的可能性 ,提出了工业化试验方案

二、溶剂吸附法回收熟料窑尾气中的CO_2(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溶剂吸附法回收熟料窑尾气中的CO_2(论文提纲范文)

(1)CO2活化法制备煤基微孔活性炭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分离浓缩CO_2及CH_4的方法
    1.3 变压吸附分离CO_2及CH_4的研究进展
    1.4 变压吸附分离CO_2及CH_4用吸附剂
    1.5 变压吸附活性炭的研究现状
    1.6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2 实验及分析测试方法
    2.1 实验原料
    2.2 实验试剂
    2.3 实验仪器与设备
    2.4 活性炭的制备
    2.5 主要分析方法
3 工艺条件对活性炭吸附CO_2性能的影响
    3.1 正交试验及结果分析
    3.2 活性炭指标与CO_2吸附量的关系
    3.3 活性炭孔径分布与CO_2吸附量的关系
    3.4 单因素试验及结果分析
    3.5 活性炭表面官能团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4 工艺条件对活性炭吸附CH_4性能的影响
    4.1 正交试验及结果分析
    4.2 活性炭指标与CH_4吸附量的关系
    4.3 活性炭孔径分布与CH_4吸附量的关系
    4.4 本章小结
5 活性炭的分离系数
    5.1 分离系数的计算及分析
    5.2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2)危险废物焚烧系统的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前言
    1.2 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技术概述
        1.2.1 物理处理
        1.2.2 化学处理
        1.2.3 生物处理
        1.2.4 固化/稳定化处理
        1.2.5 热处理技术
        1.2.6 安全填埋处置技术
    1.3 焚烧在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理中的应用
        1.3.1 国内外危险废物焚烧技术的发展
        1.3.2 我国和浙江省危险废物焚烧设施建设情况
        1.3.3 危险废物焚烧炉概述
        1.3.4 二次污染控制
    1.4 本文研究内容和意义
2 区域危险废物基础特性研究
    2.1 引言
    2.2 区域背景及危险废物集中处置项目简介
    2.3 焚烧配伍概述
    2.4 区域可燃危险废物基础特性研究
        2.4.1 废物类别
        2.4.2 典型废物基础特性分析
        2.4.3 废物混合特性
    2.5 本章小结
3 基于ASPEN PLUS的典型危险废物焚烧工艺模拟与应用
    3.1 引言
    3.2 ASPEN PLUS在废弃物热处置领域的应用
    3.3 危险废物焚烧工艺模型建立
        3.3.1 危险废物焚烧工艺简介
        3.3.2 危险废物焚烧工艺过程模拟
    3.4 30T/D规模危废焚烧系统计算实例
    3.5 模拟结果分析和讨论
        3.5.1 操作参数对燃烧温度的影响
        3.5.2 运行参数对焚烧炉出口烟气组成的影响
        3.5.3 余热利用及烟气净化系统运行参数计算结果
    3.6 本章小结
4 危险废物回转窑结合炉排三段焚烧的FLUENT数值模拟
    4.1 引言
    4.2 模型建立
        4.2.1 物理模型
        4.2.2 数学模型
    4.3 边界条件
    4.4 额定工况下焚烧系统模拟结果
        4.4.1 焚烧炉温度场分布
        4.4.2 气相组分浓度分布
        4.4.3 速度场分布
        4.4.4 湍流强度分布
    4.5 一、二次风配比对焚烧特性的影响
        4.5.1 温度场分布
        4.5.2 组分浓度分布
        4.5.3 速度分布
        4.5.4 湍流强度分布
    4.6 本章小结
5 30T/D规模危险废物焚烧工程示范及运行特性试验研究
    5.1 引言
    5.2 焚烧系统介绍
        5.2.1 焚烧系统概述
        5.2.2 焚烧系统设计参数
        5.2.3 焚烧系统设计性能
    5.3 焚烧系统运行特性试验
        5.3.1 试验目的
        5.3.2 测点布置及主要控制参数
        5.3.3 监测方法
        5.3.4 试验物料
    5.4 结果分析与讨论
        5.4.1 额定负荷运行结果
        5.4.2 给料速率对床温及烟气组分的影响
        5.4.3 配风对运行特性的影响
        5.4.4 烟气排放污染物的监测结果
    5.5 不同工况下二恶英生成和排放特性分析
        5.5.1 运行工况
        5.5.2 不同工况二恶英生成量
        5.5.3 烟气中PCDD/Fs同系物分布
    5.6 本章小结
6 危险废物焚烧飞灰特性及熔融试验研究
    6.1 引言
    6.2 危险废物焚烧飞灰特性研究
        6.2.1 焚烧飞灰的来源
        6.2.2 焚烧飞灰的基本理化特性及组成
        6.2.3 焚烧飞灰的重金属浸出特性
    6.3 焚烧飞灰熔融特性研究
        6.3.1 添加剂的选择
        6.3.2 添加剂对飞灰熔融温度的影响
        6.3.3 熔融气氛对飞灰熔融温度的影响
    6.4 焚烧飞灰熔融试验及重金属迁移分布研究
        6.4.1 熔融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6.4.2 飞灰熔渣基本特性分析
        6.4.3 熔融过程重金属迁移分布规律
    6.5 本章小结
7 典型高热值危险废物流化床焚烧试验研究与工业应用
    7.1 引言
    7.2 0.5MW鼓泡流化床焚烧丙烯酸废料试验研究
        7.2.1 试验系统
        7.2.2 试验物料
        7.2.3 试验方法
        7.2.4 结果与讨论
        7.2.5 小结
    7.3 400T/D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炉混烧羊毛脂废料试验研究
        7.3.1 试验系统
        7.3.2 试验物料
        7.3.3 试验过程
        7.3.4 结果与讨论
        7.3.5 小结
    7.4 本章小结
8 全文总结及工作展望
    8.1 引言
    8.2 本文主要结论
    8.3 本文主要创新点
    8.4 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3)低温液体材料吸附二氧化碳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分离回收二氧化碳的研究背景
    1.2 二氧化碳减排技术的研究进展
        1.2.1 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
        1.2.2 二氧化碳的分离回收技术
        1.2.2.1 物理吸附分离法
        1.2.2.2 化学吸附分离法
        1.2.2.3 物理-化学吸附分离法
    1.3 本论文的立题思路和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功能化离子液体乙胺基甲基咪唑丁二酰亚胺的合成、表征、负载和吸附二氧化碳的性能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试剂与仪器
        2.2.2 乙胺基甲基咪唑丁二酰亚胺离子液体的合成
        2.2.3 [eamim][succ]的表征及性质测试
        2.2.4 将[eamim][succ]负载到SBA-15的具体方法
        2.2.5 吸附二氧化碳的实验
        2.2.5.1 [eamim][succ]对二氧化碳的吸附实验
        2.2.5.2 [eamim][succ]负载到SBA-15上的二氧化碳吸附实验
    2.3 结论与讨论
        2.3.1 [eamim][succ]的合成
        2.3.2 红外光谱
        2.3.3 核磁共振光谱
        2.3.4 相转变温度
        2.3.5 热稳定性
        2.3.6 粘度
        2.3.7 电导
        2.3.8 电化学窗口
        2.3.9 溶解性
        2.3.10 二氧化碳的吸附性能
        2.3.10.1 功能化离子液体[eamim][succ]对二氧化碳的吸附
        2.3.10.2 [eamim][succ]负载到SBA-15上对二氧化碳的吸附
    2.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聚醚胺类材料对二氧化碳的吸附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与仪器
        3.2.2 2-(2-氨基乙氨基)-乙醇、PEA、PEA-TEA(三乙醇胺)和PEA-EDE(乙二醇)混合液的制备
        3.2.2.1 2-(2-氨基乙氨基)-乙醇的制备[11]
        3.2.2.2 聚醚胺PEA的制备[11]
        3.2.2.3 PEA-TEA混合液的制备
        3.2.2.4 PEA-EDE混合液的制备
        3.2.3 PEA和2-(2-氨基乙氨基)-乙醇的表征及性质
        3.2.4 吸附二氧化碳的实验
    3.3 结论与讨论
        3.3.1 PEA的合成
        3.3.2 红外光谱
        3.3.3 热稳定性
        3.3.4 粘度
        3.3.5 溶解性
        3.3.6 二氧化碳吸附性能
        3.3.6.1 PEA对二氧化碳的吸附
        3.3.6.2 2-(2-氨基乙氨基)-乙醇对二氧化碳的吸附
        3.3.6.3 PEA-TEA混合液对二氧化碳的吸附
        3.3.6.4 PEA-EDE混合液对二氧化碳的吸附
    3.4 小结
    参照文献
第四章 席夫碱、多胺和酮的混合液及对二氧化碳的吸附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试剂与仪器
        4.2.2 席夫碱、多胺和酮混合液的制备
        4.2.2.1 席夫碱的制备
        4.2.2.2 多胺和酮的混合液的制备
        4.2.3 席夫碱表征及性质
        4.2.4 吸附二氧化碳的实验
    4.3 结论与讨论
        4.3.1 席夫碱的合成
        4.3.2 红外光谱
        4.3.3 紫外光谱
        4.3.4 粘度
        4.3.5 二氧化碳的吸附性能
        4.3.5.1 席夫碱对二氧化碳的吸附
        4.3.5.2 多胺和酮的混合液对二氧化碳的吸附
    4.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结论
硕士生学习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4)状态方程模拟醇胺系统的热力学性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醇胺系统相行为及其它性质的研究进展
    1.1 引言
    1.2 醇胺的性质及其应用
        1.2.1 醇胺的性质
        1.2.2 醇胺种类
        1.2.3 醇胺的应用
    1.3 醇胺系统热力学性质实验研究进展
        1.3.1 醇胺相平衡性质
        1.3.2 混合密度
        1.3.3 醇胺的热焓性质
        1.3.4 醇胺黏度性质
        1.3.5 表面张力
    1.4 醇胺系统热力学性质理论研究进展
        1.4.1 CPA方程
        1.4.2 SAFT方程
    1.5 变阱宽方阱链流体状态方程简介
    1.6 本文思路
        1.6.1 研究背景
        1.6.2 研究内容
第2章 状态方程模拟醇胺系统的密度、汽液相平衡与热焓
    2.1 引言
    2.2 醇胺纯流体PVT关系计算
    2.3 醇胺混合物汽液平衡计算
    2.4 醇胺混合物的密度
    2.5 醇胺及醇胺系统热焓计算
        2.5.1 醇胺蒸发焓计算
        2.5.2 醇胺混合物过量焓计算
第3章 状态方程模拟CO_2在醇胺水溶液中的溶解度
    3.1 引言
    3.2 CO_2在醇胺溶液中溶解度研究状况
        3.2.1 醇胺溶液吸收CO_2的实验研究进展
        3.2.2 CO_2在醇胺溶液中溶解的机理模型
        3.2.3 CO_2在醇胺溶液中溶解机理的近似假设
    3.3 CO_2在醇胺溶液中溶解度计算
        3.3.1 CO_2在水中溶解度计算
        3.3.2 模型参数选择
        3.3.3 CO_2在醇胺溶液中溶解度计算
第4章 状态方程模拟醇胺及其混合物的黏度与界面张力
    4.1 引言
    4.2 黏度模型及界面张力模型
        4.2.1 黏度模型
        4.2.2 界面张力模型
    4.3 模型应用
        4.3.1 醇胺系统黏度的计算
        4.3.2 醇胺系统界面张力的计算
第5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论文成果
卷内备考表

(5)溶剂吸附法回收熟料窑尾气中CO2(论文提纲范文)

1 一乙醇胺的物理化学性质
2 试验内容
    2.1 MEA对CO2吸附性试验
    2.2 MEA溶液对CO2的解析性能
    2.2.3 MEA溶液吸附程度对解析率的影响
    2.2.4 MEA在其它加热和搅拌方式下的解析试验
4 结 论

(8)溶剂吸附法回收熟料窑尾气中的CO2(论文提纲范文)

1 一乙醇胺的物理化学性质
2 试验研究
    2.1 一乙醇胺对 CO2吸附性试验
    2.2 MEA溶液对CO2的解析性能
        2.2.1 压力对MEA解析性能的影响
        2.2.2 MEA溶液浓度对解析率的影响
        2.2.3 MEA溶液吸附程度对解析率的影响
        2.2.4 MEA在其它加热和搅拌方式下的解析试验
3 结论

四、溶剂吸附法回收熟料窑尾气中的CO_2(论文参考文献)

  • [1]CO2活化法制备煤基微孔活性炭的研究[D]. 袁翠翠. 中国矿业大学, 2016(02)
  • [2]危险废物焚烧系统的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D]. 马攀. 浙江大学, 2012(01)
  • [3]低温液体材料吸附二氧化碳的研究[D]. 张新华. 华东师范大学, 2011(10)
  • [4]状态方程模拟醇胺系统的热力学性质[D]. 何清. 华东理工大学, 2010(11)
  • [5]溶剂吸附法回收熟料窑尾气中CO2[J]. 刘昌俊. 山东冶金, 2004(05)
  • [6]溶剂吸附法回收熟料窑尾气中CO2[A]. 傅建新,史立达. 全国第八届有色金属化学与电化学分析、第六届有色金属色谱分析、第四届有色金属物理检测、首届有色金属质谱分析学术交流会、全国第九届轻金属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选编论文集, 2004
  • [7]溶剂吸附法回收熟料窑尾气中CO2的研究[J]. 刘昌俊. 轻金属, 2004(04)
  • [8]溶剂吸附法回收熟料窑尾气中的CO2[J]. 李文成,史立达,周晓燕. 有色冶炼, 2002(06)

标签:;  ;  ;  ;  ;  

溶剂吸附法从熟料窑尾气中回收CO_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