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发展观

一、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发展观(论文文献综述)

张天舒[1](2016)在《科学发展观对邓小平发展理论创新研究》文中认为发展是世界上一切物质的本质属性,是系统实现新的更高层次和谐的必要条件。就其国家来说,在社会各个方面发展的进程中,发展思想的理论指导至关重要。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本文通过比较分析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发展理论之间的关系,创造性地总结出科学发展观对邓小平发展理论在理论和实践上的继承与创新,目的是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探讨科学发展观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好又快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这对人们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文认为,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发展理论具有一脉相承的关系,这主要体现在理论基础、价值取向、形成原则的一脉相承。同时,科学发展观更是对邓小平发展理论的创新发展,这主要体现在发展地位的新界定、发展核心的新概括、发展要求的新提出、发展方法的新采用、发展道路的新开拓、发展动力的新揭示、发展战略的新部署、发展规律的新认识。这一创新给人们提供了深刻的启示,即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必须遵循科学的发展规律,必须始终坚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必须坚持体制和机制创新。

丁俊萍,吕惠东[2](2014)在《近十年来邓小平发展思想研究述评》文中提出邓小平发展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一直是学界研究邓小平理论的重点和热点。总结近十年来学界对邓小平发展思想的研究情况,深入挖掘和研究邓小平发展思想,对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曾新华,颜虹[3](2012)在《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发展理论是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文中研究表明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发展理论的关系问题,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而且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既不能把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发展理论完全对立起来,也不能不承认两者之间的区别,不能不看到两者之间存在的战略转换关系。两者其实是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是一个整体的两个不同部分,是紧密联系、交汇相融、不断深化的同一理论整体,是前后承继、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

高丽萍[4](2012)在《从马克思社会发展观到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发展理念的演变轨迹》文中研究表明“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怎样实现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是贯穿在从马克思社会发展观到科学发展观的鲜明主题。共产主义是马克思解决社会发展问题的途径与目标。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问题的批判,在吸收近代西方社会发展观合理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观,不仅正确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社会发展观奠定了科学理论基础,而且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具体构想。马克思社会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整体发展论、社会发展综合动力论、社会发展辩证决定论和社会发展价值论。从而系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发展、什么促使社会发展、怎样实现社会发展、社会发展为了谁”等问题。理论与实际相统一是马克思社会发展观的基本原则,这一原则决定马克思没有用固定模式规范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具体道路和途径。理论与实际相统一的原则具体体现在马克思“历史环境”思想中。马克思“历史环境”思想说明社会主义如何发展要根据具体的历史环境。但是,在现实社会主义实践中人们对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怎样实现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本文认为马克思社会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实践的结合经历了由科学到空想再到科学的两个大的否定之否定阶段。第一个否定之否定阶段就是列宁对马克思社会发展观的实践初探。这一否定之否定阶段是由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再到新经济政策和列宁晚年三个阶段两次否定构成的。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标志着世界历史方向的改变,从而使马克思社会发展观由理论形态转变为现实形态。但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却超越了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实际,使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想陷入空想,通过对战时共产主义经验教训的反思,列宁实行了新经济政策,重新找到了马克思社会发展观与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发展相结合的正确途径。列宁晚年在新经济政策的基础上全面地思考了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基础上究竟应该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具体途径,这不仅是对战时共产主义时期发展观念的彻底扬弃,也是对列宁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基础上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观念升华;第二个大的否定之否定阶段是由新经济政策和列宁晚年、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阶段两次否定构成。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并没有按照列宁的思路将马克思社会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实际相结合,相反,在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实践中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想陷入了空想。毛泽东虽然试图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但最终还是没有走出苏联模式的发展范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彻底走出了苏联模式的发展误区,其具体路径就是在坚持马克思社会整体进步的发展要求、依靠人民群众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发展实质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基本原则这“一脉”的基础上,根据具体的历史环境面临的发展问题,实现有重点的从经济、政治到文化分布发展,通过邓小平时期以生产力为基础的社会发展观到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的社会发展观再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实现了马克思社会发展观的与时俱进。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集中体现具有丰富的理论意义,主要体现在科学发展观实现了马克思社会发展观具有历史意义的飞越:其一、科学发展观昭示着马克思社会发展观的核心价值;其二、科学发展观体现了马克思社会整体发展的最优化原则。同时,科学发展观也具有极其重要的当代价值。实践证明,当代西方社会发展理论无法解决当代世界的发展难题,科学发展观超越了当代西方社会发展理论,进一步展示了马克思社会发展观的当代价值。本文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要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国家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中国作为在相对落后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审视马克思社会发展观与实践结合的内在规律。

林验[5](2012)在《科学发展观对邓小平发展思想的继承与创新》文中研究说明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依靠发展来获得所必需的条件。同时,发展是实现社会主义价值的方式和方法,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所必须依靠的途径。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完成的历史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路径选择。本文从整体上论述了邓小平发展思想与科学发展观之间的关系,针对二者形成的背景、发展的定位、价值的诉求、发展的内容以及发展的思路等方面进行系统论述。本文就其逻辑结构而言分为五大部分。首先,论述了发展的社会背景,即时代主题与现实基础。从孕育邓小平发展思想的时代背景出发,论述了科学发展观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及现实基础,进而指出正是由于国际国内新问题与新矛盾的凸显以及我国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才会使科学发展观在继承邓小平发展思想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地提了出来。其次,论述了发展的定位,即从“硬道理”到“第一要义”。从两个科学发展理论的发展定位出发,通过对比分析,理论综合,得出二者在不同的时代条件下所解决的发展问题有何不同,为什么不同以及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是怎样的,最后得出科学发展观是如何对邓小平发展思想进行继承和创新的。再次,论述了发展的价值诉求,即从“人民满意”到“以人为本”。从两个科学发展理论的价值诉求出发,通过比较分析得出科学发展观在继承了邓小平关于人本思想的基础上如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以及发展的成果如何由人民共享。从而实现了在对邓小平发展思想继承的同时达到了新的认识高度,实现了对邓小平人本思想的创新。之后,论述了发展的主要内容,即从“两手抓”到“四位一体”。从两个科学发展理论的内容出发,论述了邓小平发展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要实现什么样的社会发展目标。通过对邓小平“两手抓”社会发展目标的论述,得出了科学发展观“四位一体”社会发展目标是如何确立和拓展的以及“四位一体”社会格局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对我们今后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方法论指导。最后,论述了发展的思路,即由发展到创新。本部分试图在阐述邓小平发展思想的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的同时探索出科学发展观在发展的思路上与邓小平发展思想的差异性。最后指出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要求科学发展观是如何在发展思路上实现对邓小平发展思想的继承与超越的,者既存在契合点,又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

黎恒[6](2012)在《邓小平发展思想与科学发展观比较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阐述了邓小平发展思想与科学发展观之间的异同,论证了科学发展观是对邓小平发展思想的弥补和创新,得出了如何进一步科学对待邓小平发展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结论。邓小平发展思想与科学发展观的比较研究,可以提高我们学习和贯彻邓小平发展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能让我们更全面地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规律,提高我们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讲,能否充分认识他们的发展思想,关系着我国改革发展的推进速度快慢,质量好坏,甚至成败。因此,现阶段对深入开展邓小平发展思想与科学发展观比较研究,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和现实价值。研究方法上,本文坚持以科学理论为依据,以比较分析为基础,以探索为目的。综合运用了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一般研究与重点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重点研究集中在对邓小平发展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比较方面和比较得到的启示方面。通过比较研究,本文作者认为:科学发展观实现了对邓小平发展思想的三个升华,即从侧重经济的发展升华为凸显民生的发展,从先发展先富论升华为全面协调发展论,从发展注意统筹兼顾升华为明确提出五个统筹的方法论。同时,我们要坚持科学对待邓小平发展思想,处理好经典与创造的关系,不断挖掘邓小平发展思想的精髓和智慧。要更加科学地落实科学发展观,着重在理论层面,实践层面,创新层面三个层面上下功夫。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对发展观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观的探索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意义。

曾新华[7](2011)在《邓小平发展理论与科学发展观之比较》文中认为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在与时代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中显示了其与时俱进的特征,并形成了党在新时期发展观演进至今的两大首尾衔接的成果,即邓小平发展理论与科学发展观。在全面、深入比较分析邓小平发展理论与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得出邓小平发展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先导、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和发展邓小平发展理论、科学发展观是对邓小平发展理论的继承与创新、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和发展需要进一步吸收邓小平发展理论等启示。

张琼[8](2011)在《论科学发展观对邓小平发展理论的继承与创新》文中研究表明发展问题已越来越成为世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当代中国的发展问题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在理论上,发展具有深邃的内涵和丰富的外延;在实践上,发展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也面临着诸如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资源浪费,环境恶化等问题和矛盾。科学发展观正是为应对这些问题和矛盾而提出的,它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与时倶进的指导思想。本文从科学发展观对邓小平发展理论的继承与创新的视角出发,探讨分析、系统阐述当代中国的发展理论,从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出发,追溯其思想渊源,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分析总结科学发展观对邓小平发展理论的继承性和创新点。科学发展观对邓小平发展理论的继承性表现在二者都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坚持强调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坚持综合协调可持续发展思想。科学发展观对邓小平发展理论的创新性表现在,科学发展观倡导了发展的新理念,总结了发展的新思路,开辟了发展的新境界。科学发展观对邓小平发展理论既一脉相承又不断创新,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

陈金蓉[9](2011)在《科学发展观对邓小平发展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文中认为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也是当代中国的主题。发展观是对社会发展一般进程的理性认识,是对社会发展问题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有什么样的发展。新中国在经历从小到大、从不成熟到逐渐成熟、从片面到全面的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一系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邓小平的发展理论和科学发展观。邓小平发展理论内容丰富,逻辑完整,成功地解决了中国在“文革”后所面临的发展难题,中国在发展方面取得重大成就。但是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的发展也产生了一系列新的矛盾和问题,对此,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即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同样也是一个有着丰富内涵和高深理论的科学体系,它的提出,是中国发展理论的又一次飞跃。要解决中华民族的发展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问题,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对邓小平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本文在分析邓小平发展理论和科学发展观基本内容的基础上,揭示了科学发展观对邓小平发展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明确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目的是从理论上探讨科学发展观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好又快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研究将人们的思想统一到坚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的方法与途径。使人们统一思想,坚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信心,从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好又快发展。本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邓小平发展理论。首先,论述了邓小平发展理论的时代背景。其次,简要介绍了邓小平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再次,对邓小平发展理论进行简要评价。第二部分,论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首先,指出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历史背景和实践基础。其次,对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作了详细的论述。再次,阐明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第三部分,在以上论述的基础上,提出了全文的核心观点,即科学发展观是对邓小平发展理论的发展与完善。首先,论述了邓小平发展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基石。其次,论述了科学发展观在邓小平发展理论基础上的发展与坚持;再次,论述了科学发展观对邓小平发展理论的丰富与补充。第四部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指出了如何践行科学发展观,即:树立全局意识,实现科学发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包容性增长。

董慧[10](2011)在《邓小平发展观研究》文中提出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背景下,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适合中国国情而产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发展观作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理性揭示和对中国未来发展的总体设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思想的理论基础,也是科学发展观的直接理论来源和重要理论依据。邓小平发展观,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特色思想”,是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发展思想的继承、创新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具有科学性、实践性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因此,研究邓小平发展观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分五个章节对邓小平发展观进行研究。第一章介绍文章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第二章论述了邓小平发展观产生的理论来源、发展过程及科学内涵;第三章从科学内容着手,对邓小平发展观进行了全面阐述;第四、五章论述了邓小平发展观继续发展的表现和意义,并指出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发展观的一脉相承关系,显示了邓小平的发展观不仅在当代,也在未来中国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处于不可磨灭的根基地位。作为当代社会主义中国发展问题的科学理论,邓小平发展观已成功地指引中国走向快速、健康、稳定的发展轨道,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在全社会谋发展、求发展、促发展的新时期,继续深入研究邓小平的发展思想,准确把握其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对于全面系统地掌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及对我们更加全面深入地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并运用这一思想武器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发展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发展观(论文提纲范文)

(1)科学发展观对邓小平发展理论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1.1.1 选题的目的
        1.1.2 选题的意义
    1.2 文献研究综述
        1.2.1 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1.2.2 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1.3 论文研究方法
    1.4 论文创新之处
第2章 邓小平发展理论与科学发展观概述
    2.1 邓小平发展理论概述
        2.1.1 邓小平发展理论的立论依据
        2.1.2 邓小平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
        2.1.3 邓小平发展理论的意义
    2.2 科学发展观概述
        2.2.1 科学发展观的立论依据
        2.2.2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2.2.3 科学发展观的意义
第3章 科学发展观对邓小平发展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3.1 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发展理论的一脉相承
        3.1.1 理论基础的一脉相承
        3.1.2 价值取向的一脉相承
        3.1.3 形成原则的一脉相承
    3.2 科学发展观对邓小平发展理论的创新发展
        3.2.1 发展地位的新界定
        3.2.2 发展核心的新概括
        3.2.3 发展要求的新提出
        3.2.4 发展方法的新采用
        3.2.5 发展道路的新开拓
        3.2.6 发展动力的新揭示
        3.2.7 发展战略的新部署
        3.2.8 发展规律的新认识
第4章 科学发展观对邓小平发展理论创新的启示
    4.1 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
    4.2 始终遵循科学的发展规律
    4.3 始终坚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4.4 始终坚持体制和机制创新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近十年来邓小平发展思想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总体研究概况
    (一) 资料的整理汇编出版成效显着
    (二) 关于邓小平生平纪实性着作及传记的出版
    (三) 关于邓小平发展思想的专着出版
二、关于邓小平发展思想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 关于发展的前提
    (二) 关于发展的中心
    (三) 关于发展的动力
        1. 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动力
        2. 科学技术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动力
    (四) 关于发展的战略
        1.“三步走”发展战略
        2.“两个大局”发展战略
        3. 科教兴国战略
        4. 可持续发展战略
    (五) 关于发展的目标
    (六) 关于科学发展观对邓小平发展思想的继承与发展研究
    (七) 关于邓小平发展思想的特点及历史地位
三、问题与建议

(3)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发展理论是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论文提纲范文)

一、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发展理论是一个理论整体两个不同的组成部分
    (一) 一个理论整体的两个组成部分
        1.创立主体不同。
        2.创立时间不同。
        3.创立基础不同。
        4.理论内涵不同。
        5.时代价值不同。
    (二) 一个理论整体的两个发展阶段
    (三) 一个理论整体的两个表现形态
        1.理论载体不同。
        2.理论结构不同。
        3.标志意义不同。
二、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发展理论是紧密联系、交汇相融、不断深化的同一理论整体
    (一) 合成中的相互贯通关系
    (二) 阶段上的首尾衔接关系
    (三) 形态上的日趋完善关系
三、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发展理论是前后承继、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
    (一) 邓小平发展理论对科学发展观的先导作用
        1.邓小平发展理论是科学发展观产生的逻辑前提。
        2.邓小平发展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基础。
        3.邓小平发展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来源。
    (二) 邓小平发展理论包含在科学发展观之中
    (三) 科学发展观对邓小平发展理论的创新
        1. 发展内涵的新揭示。
        2. 发展目标的新要求。
        3. 发展战略的新部署。
        4. 发展动力的新开拓。
        5. 发展规律的新认识。
        6. 发展主体的新阐述。
        7. 发展机遇的新判断。
        8. 发展境界的新开辟。
        9. 发展形态的新转变。

(4)从马克思社会发展观到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发展理念的演变轨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核心概念的界定
        1.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1.2.1 目前涉及的中文译本关于国外学界对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研究
        1.2.2 国内学术界对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研究现状
        1.2.3 国内对从马克思社会发展观到科学发展观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创新与结构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点
        1.3.4 结构设计
第二章 马克思社会发展观的历史生成与意义
    第一节 马克思社会发展观形成的根源
        2.1.1 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问题
        2.1.2 近代西方社会发展观的局限
        2.1.3 空想社会主义对马克思的启示
    第二节 马克思社会发展观的历史生成
        2.2.1 马克思社会发展观的萌芽时期
        2.2.2 马克思社会发展观的形成时期
        2.2.3 马克思社会发展观的拓展时期
    第三节 马克思社会发展观的意义
        2.3.1 正确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2.3.2 奠定了社会发展观的科学理论基础
        2.3.3 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具体构想
第三章 马克思社会发展观的主要内容与基本原则
    第一节 马克思社会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3.1.1 社会整体发展论:社会发展是什么
        3.1.2 社会发展综合动力论:什么促使社会发展
        3.1.3 社会发展辩证决定论:怎样实现社会发展
        3.1.4 社会发展价值论:社会发展为了谁
    第二节 理论与实际相统一的基本原则
        3.2.1 从实际出发的理论特点
        3.2.2 改造世界的致思取向
        3.2.3 自我批判的现实精神
    第三节 “历史环境”思想的方法论启示
        3.3.1 “历史环境”思想的提出
        3.3.2 “历史环境”思想的内涵
        3.3.3 “历史环境”思想对社会主义发展的方法论启示
第四章 马克思社会发展观的实践初探与挫折
    第一节 马克思社会发展观的实践初探—列宁对社会主义发展理念的科学定位
        4.1.1 马克思社会发展观由理论形态转变为现实形态
        4.1.2 马克思社会发展观在实践初探中陷入空想
        4.1.3 马克思社会发展观与实践结合的科学定位
    第二节 马克思社会发展观在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实践中的挫折—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发展理念的误区
        4.2.1 苏联模式社会发展观对马克思社会发展观的背离
        4.2.2 苏联模式社会发展观产生的根源
        4.2.3 苏联模式社会发展观的经验教训
    第三节 马克思社会发展观在毛泽东突破苏联模式中的挫折——毛泽东社会主义发展理念的前后矛盾
        4.3.1 毛泽东所处的历史环境和发展问题
        4.3.2 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实践探索中对马克思社会发展观的贡献
        4.3.3 毛泽东晚期社会发展观的偏向
第五章 马克思社会发展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念的科学路径
    第一节 邓小平对马克思社会发展观的继承与发展——以生产力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发展理念
        5.1.1 邓小平所处的历史环境与发展问题
        5.1.2 邓小平对马克思社会发展观的继承
        5.1.3 邓小平对马克思社会发展观的发展
    第二节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马克思社会发展观的继承与发展———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的社会主义发展理念
        5.2.1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所处的历史环境与发展问题
        5.2.2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马克思社会发展观的继承
        5.2.3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马克思社会发展观的发展
    第三节 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社会发展观的继承与发展——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发展理念
        5.3.1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历史环境与发展问题
        5.3.2 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社会发展观的继承
        5.3.3 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社会发展观的发展
第六章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意义与当代价值
    第一节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意义
        6.1.1 科学发展观昭示着马克思社会发展观的核心价值
        6.1.2 科学发展观体现了马克思社会整体发展的最优化原则
    第二节 科学发展观的当代价值
        6.2.1 当代西方社会发展理论的困境
        6.2.2 科学发展观对当代西方社会发展理论的超越
        6.2.3 科学发展观展示了马克思社会发展观的当代价值
结束语:从马克思社会发展观到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经验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科学发展观对邓小平发展思想的继承与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的缘由
    二、研究的意义
    三、研究的方法
第一章 发展的时代主题与现实基础
    第一节 发展仍是时代主题,又呈现新的显着特征
    第二节 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又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
第二章 发展的科学定位
    第一节 “发展是硬道理”——邓小平发展思想的全局性命题
    第二节 “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第三章 发展的价值诉求
    第一节 “人民满意”——邓小平发展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二节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第四章 发展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第二节 “四位一体”格局的形成
第五章 发展的基本思路
    第一节 从“不均衡论”到“统筹协调”
    第二节 从“综合平衡”“后劲论”到“全面”“协调”“可持续”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邓小平发展思想与科学发展观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课题研究动因和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和框架
    1.4 研究方法
2 发展及发展观概述
    2.1 发展及发展观含义
    2.2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2.2.1 强调发展的过程性
        2.2.2 强调发展的规律性
        2.2.3 强调发展的主体性
3 邓小平发展思想
    3.1 邓小平发展思想提出的背景
        3.1.1 对时代特征大局的正确判断
        3.1.2 对社会主义发展、建设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
        3.1.3 对我国发展现状和国情的正确认识
    3.2 邓小平发展思想的主要内涵
        3.2.1 关于发展道路和发展阶段论
        3.2.2 关于发展重点和发展步骤论
        3.2.3 关于发展动力和发展手段论
        3.2.4 关于发展速度和发展目的论
4 科学发展观
    4.1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
        4.1.1 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设发展经验的总结
        4.1.2 对我国发展中出现的新矛盾和问题的把握
        4.1.3 对国际上最新发展建设经验和教训的分析
    4.2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涵和实质
        4.2.1 发展本质:以人为本,坚持生产力与人的发展的统一
        4.2.2 发展内容:全面发展,即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全面进步
        4.2.3 发展机制:协调发展,做好“五个统筹”
        4.2.4 发展效果:可持续发展
5 邓小平发展思想与科学发展观之异同
    5.1 邓小平发展思想与科学发展观的相同之处
        5.1.1 邓小平发展思想与科学发展观的相同内涵
        5.1.1.1 发展品质一致:都是与时俱进并融入中国特色的发展
        5.1.1.2 发展中心一致:都坚持了发展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贯穿始终
        5.1.1.3 发展动力一致:都坚持发展要坚持改革开放
        5.1.1.4 发展标准一致:都坚持了发展要注意全面与协调
        5.1.1.5 发展保障一致:都注重相关制度保障及配套制度的建设和创新
        5.1.1.6 发展归宿一致:都坚持发展是为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5.1.2 邓小平发展思想与科学发展观的相同特点
        5.1.2.1 都坚持了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5.1.2.2 都坚持了原则性与开放性的统一
        5.1.2.3 都坚持了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
        5.1.2.4 都坚持了务实性与超前性的统一
    5.2 邓小平发展思想与科学发展观的不同之处
        5.2.1 两者提出的综合背景不同:“生死存亡”与“成长中的烦恼”阶段
        5.2.2 侧重点的不同:“求快”到“又好又快”;“发展”到“科学发展”;由突出硬实力到注重软实力
        5.2.3 实践作用的不同:从“强国”到“富民”的转变
        5.2.4 历史地位的不同:“基础”与“最新集大成”
6 邓小平发展思想与科学发展观比较之思考
    6.1 邓小平发展思想与科学发展观比较的结论
        6.1.1 科学发展观是对邓小平发展思想的完善弥补和创新
        6.1.2 邓小平发展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都将长期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实践产生重要的指导意义
    6.2 科学对待邓小平发展思想
        6.2.1 处理好“经典”与“创造”的关系
        6.2.2 不断挖掘邓小平发展思想的精髓和智慧
    6.3 当前要更加科学地落实科学发展观
        6.3.1 理论层面:提高对科学发展观科学性和规律性的认识
        6.3.2 实践层面:建立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长效机制,在解决当前突出问题中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6.3.3 创新层面:不断充实、丰富和完善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获得的研究成果

(7)邓小平发展理论与科学发展观之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一、邓小平发展理论与科学发展观概述
    (一)什么是邓小平发展理论
    (二)什么是科学发展观
二、邓小平发展理论与科学发展观的共同点及相互区别
    (一)邓小平发展理论与科学发展观的共同点
    (二)邓小平发展理论与科学发展观的相互区别
三、比较研究邓小平发展理论与科学发展观的启示

(8)论科学发展观对邓小平发展理论的继承与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关于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1、2、1 国内关于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1、2、2 国外关于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基本思路及方法
        1、3、1 核心概念的界定
        1、3、2 写作思路及创新点
        1、3、3 研究方法
2 从邓小平发展理论到科学发展观的发展轨迹
    2、1 从邓小平发展理论到江泽民发展思想
    2、2 从江泽民发展思想到科学发展观
3 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发展理论一脉相承
    3、1 一脉相承的理论基础——唯物史观
    3、2 一以贯之的理论精髓——实事求是
    3、3 一定不易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
4 科学发展观对邓小平发展理论的内涵的丰富
    4、1 发展:发展理论的主题
        4、1、1 “发展才是硬道理”
        4、1、2 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4、2 以人为本:发展的价值追求
        4、2、1 邓小平论以人为本的发展
        4、2、2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4、3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4、3、1 邓小平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4、3、2 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5 科学发展观对邓小平发展理论的继承创新
    5、1 科学发展观对邓小平发展理论的继承性
        5、1、1 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
        5、1、2 坚持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5、1、3 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5、1、4 坚持综合协调可持续发展思想
    5、2 科学发展观对邓小平发展理论的创新性
        5、2、1 科学发展观倡导发展的新理念
        5、2、2 科学发展观总结发展的新思路
        5、2、3 科学发展观开辟发展的新境界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9)科学发展观对邓小平发展理论的继承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邓小平发展理论的时代背景、内容、地位
    一、邓小平发展理论提出的时代背景
        (一) 立足于国际背景谋发展
        (二) 实现拔乱反正的现实需要
        (三) 坚持和巩固社会主义的时代要求
    二、邓小平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 发展动力:改革是推动发展的动力
        (二) 发展战略:温饱、小康、中等发达的"三步走"
        (三) 发展效益:提高社会发展的质量水平
        (四) 发展目的:以人民满意不满意为价值尺度
    三、客观地评价邓小平发展理论的地位
        (一) 邓小平发展理论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二) 邓小平发展理论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理论
第二章 新的历史条件下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内容、地位
    一、科学发展观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实践基础
        (一) 科学发展观是对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自觉回应
        (二)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科学总结
        (三)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理论创新的必然选择
    二、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一) 第一要义:发展
        (二) 核心内容:以人为本
        (三) 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四) 根本方法:统筹兼顾
    三、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一) 科学发展观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一贯的发展观创新的理论品格
        (二) 科学发展观坚持理论创新,创造性地继承了邓小平发展理论
        (三)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新时期、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指南
第三章 科学发展观对邓小平发展理论的发展与完善
    一、邓小平发展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基石
        (一) 邓小平发展理论为科学发展观奠定了理论框架
        (二) 邓小平发展理论奠定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品质
        (三) 邓小平发展理论为科学发展观坚持在辩证否定中求发展提供了指导
    二、科学发展观在邓小平发展理论基础上的坚持与发展
        (一) 综合平衡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与科技自主创新
        (三)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与兼顾效率与公平
    三、科学发展观对邓小平发展理论的丰富与补充
        (一) 从稳定发展到科学发展
        (二) 从富裕社会到和谐社会
        (三) 从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到四位一体
第四章 践行科学发展观,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
    一、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实现伟大复兴
        (一) 坚持批判性反思,为科学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二) 坚持求真务实,为科学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二、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包容性增长
        (一) 构建和谐自然,实现绿色发展
        (二) 坚持特色优势道路,实现跨越式发展
        (三) 加快城乡一体化、区域协调化建设,实现共同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10)邓小平发展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学术界对邓小平发展观的研究综述
        1.2.2 国外学术界对邓小平发展观的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内容和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3.3 本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邓小平发展观的形成
    2.1 邓小平发展观形成的时代背景
    2.2 邓小平发展观形成的理论基础
    2.3 邓小平发展观形成的历史过程
第三章 邓小平发展观的基本内容
    3.1 邓小平的以人为本思想
        3.1.1 邓小平以人为本思想的渊源
        3.1.2 邓小平以人为本思想的内容
        3.1.2.1 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观
        3.1.2.2 人民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观
        3.1.2.3 人的全面发展观
    3.2 邓小平的“发展”思想
        3.2.1 邓小平“发展”思想的渊源
        3.2.2 邓小平“发展”思想的内容
        3.2.2.1 “发展”的根本点是生产力的发展
        3.2.2.2 “发展”的价值取向是人民富裕
        3.2.2.3 “发展”的战略是稳步推进
    3.3 邓小平的全面协调可持续思想
        3.3.1 邓小平全面协调可持续思想的理论基础和社会背景
        3.3.2 邓小平全面协调可持续思想的内容
        3.3.2.1 邓小平的全面发展思想
        3.3.2.2 邓小平的协调发展思想
        3.3.2.3 邓小平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3.4 邓小平的统筹兼顾思想
        3.4.1 邓小平统筹兼顾思想的渊源
        3.4.2 邓小平统筹兼顾思想的内容
        3.4.2.1 统筹个人和地区的协调发展
        3.4.2.2 统筹城乡发展
        3.4.2.3 统筹协调所有制关系
        3.4.2.4 统筹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
第四章 邓小平发展观在新阶段的继续发展
    4.1 邓小平发展观在新阶段的丰富发展
        4.1.1 邓小平发展观得以不断发展的前提条件
        4.1.2 邓小平发展观在实践中丰富发展的表现
        4.1.2.1 江泽民的发展思想
        4.1.2.2 胡锦涛的发展思想
    4.2 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发展观的关系
        4.2.1 邓小平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
        4.2.2 科学发展观传承并发展了邓小平的发展观
        4.2.2.1 科学发展观对“发展”的发展
        4.2.2.2 科学发展观对"以人为本"的发展
        4.2.2.3 科学发展观对"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4.2.2.4 科学发展观对"统筹兼顾"的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后记

四、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发展观(论文参考文献)

  • [1]科学发展观对邓小平发展理论创新研究[D]. 张天舒. 沈阳理工大学, 2016(05)
  • [2]近十年来邓小平发展思想研究述评[J]. 丁俊萍,吕惠东. 观察与思考, 2014(09)
  • [3]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发展理论是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J]. 曾新华,颜虹. 菏泽学院学报, 2012(06)
  • [4]从马克思社会发展观到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发展理念的演变轨迹[D]. 高丽萍. 南开大学, 2012(06)
  • [5]科学发展观对邓小平发展思想的继承与创新[D]. 林验. 安徽大学, 2012(10)
  • [6]邓小平发展思想与科学发展观比较研究[D]. 黎恒. 重庆理工大学, 2012(06)
  • [7]邓小平发展理论与科学发展观之比较[J]. 曾新华. 宜春学院学报, 2011(11)
  • [8]论科学发展观对邓小平发展理论的继承与创新[D]. 张琼. 武汉纺织大学, 2011(12)
  • [9]科学发展观对邓小平发展理论的继承与发展[D]. 陈金蓉. 南京师范大学, 2011(05)
  • [10]邓小平发展观研究[D]. 董慧. 青岛大学, 2011(06)

标签:;  ;  ;  ;  ;  

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发展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