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城市生态林业建设的初步构想

南昌市城市生态林业建设的初步构想

一、南昌城市生态林业建设初步构想(论文文献综述)

胡炅坊[1](2021)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1)从改革开放到党的十八大这一时期,我国的经济社会虽然取得了高度快速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由发展而衍生出来的各种内部问题,以及由国际环境变化而引起的一系列外部问题。从外部环境来看,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始终没有摆脱危机的影响,经济发展走势持续低迷。加之2020年初全球范围新冠疫情的爆发,全球各地区经济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重创。在这种世界历史背景下,政治上的保守主义和经济上的贸易保护主义在全球多个地区抬头,为全球经济复苏蒙上了一层浓厚阴影。从内部环境来看,党的十八大以来,过去几十年发展所带来的部分问题开始在这一时期集中爆发,如生态环境破坏、产能过剩、贫富差距过大、产业结构不合理,等等。我国的经济发展正面临着各种矛盾交织并行的特殊历史背景。为了应对处理国内外面临的这一系列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直面各种风险挑战、积极求变,在指导新时代经济建设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科学系统的经济指导思想。在2017年12月党中央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党中央明确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并将其作为新时代中国经济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探索新时代经济建设实践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科学理论体系。它既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继承、创新和发展,同时也是对历届中央领导集体经济思想的坚持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高度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这一重大问题,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科学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既超越了传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演变范式,又克服了西方经济学重实证而轻实践的理论缺陷,从根本上解决了市场经济改革以来,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后带来的理论和实践层面的双重矛盾和困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立足于中国发展实际,通过系统总结以往经济发展理论的不足和缺陷,立足于新时代经济建设伟大实践,科学揭示了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向和规律,准确判断了世界经济的未来发展走势。具体来说,本文一共分文六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选题意义,以及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力图对本研究的总体情况有一个准确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明确研究思路,力图通过方法创新和理论创新科学完整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全貌。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时代背景和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主要概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形成发展历程。结合相关资料,将其划分为萌芽期、形成期和成熟期。第四部分较为全面地论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具体内容,从逻辑层面将其概括为“1+7+1”的逻辑架构,即为“新发展理念+七个坚持+新发展格局”。第五部分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实践逻辑和理论特征进行了科学概括。在理论逻辑上具体体现为:植根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发展逻辑;统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绿色发展逻辑;兼顾国内发展和国际合作的全球发展逻辑。在理论特征上体现为科学性、现实性、实践性、人民性和国际性的高度统一。第六部分集中论证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大理论贡献和实践价值。在理论贡献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而且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奠定了基础框架。在实践价值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一方面为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引,另一方面为解决全球经济发展难题贡献了中国智慧。

付玉琪[2](2021)在《生态批评视阈下的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日益加剧着人们的生存焦虑,各种现代科学的治理方案却未能立竿见影。因而生态批评与生态文化成为人类在精神领域探索疗救的重要路径。生态批评超越了国家、地区、种族的界限,在当今全球化态势愈加明确的时代背景下,生态批评的东西方对话趋势逐渐突显:秉持人类命运共同利益的价值取向,寻求跨文化的生态文明事业的共赢。现代中国儿童文学始终关注儿童生存的具体文化语境,并以文学的方式参与童年生态问题的救治。尽管中国生态批评理论成果已蔚为大观,但是运用生态批评方法论对整个现代中国儿童文学作出系统化梳理和研究的着作尚未出现。因而本论文将社会性的生态问题与个体精神疗救相结合,探寻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的生态审美意识的嬗变规律,概览生态童年的特征,进而试图建构中国式童年精神生态的诗学。生态整体主义赋予了“自然”与“人”同等的独立审美地位,它不再是抒情工具与征服对象,能够以其自身特有的美质吸引读者,并塑造他们独特的童年经历与生命体认。受到社会文化与儿童“野性”思维的双重规约,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的生态童年建构由“非自觉”走向“自觉”的过程中,童年精神也经历了由“家园意识”、“荒野意识”到“星球意识”的发展,并且逐渐带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导向,以及“生命写作”的文学内涵。!生态童年建构始终贴近童年生活现实,同时勾连起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人类历史与宇宙历史,从而将儿童生命的自我实现置于更加广阔的“自然”空间。在此基础上确立的中国式童年精神生态的诗学,或将能够积极推动中国童年研究、儿童文学的批评标准更新,以及社会生态文明事业。

王秀芳[3](2021)在《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莫尔、圣西门、傅里叶,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社会主义的发展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巨大飞跃,但是从巴黎公社起义失败到苏东剧变的发生,也充分表征了社会主义建设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纵观社会主义走过的五百年历程,其中不乏思想家、政治家为此所提出的真知灼见,但是以科学家视角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的理论却少之又少。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钱学森创立的,关于中国应该如何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21世纪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观点和主张。这一学说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系统工程和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为方法支撑,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以促进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协调发展和高效管理为重点所进行的理论探索,是钱学森晚年学术思想的精华。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重要研究课题,是一个内容极其广泛的理论学说,本论文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指导下,以《钱学森书信》及其补编(15卷)以及《钱学森文集》(6卷)等为主要文本依据,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等多种方法,从广泛分散在书信、文集、讲话中提取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的观点,在全面展现这一宝贵精神财富的真实面貌基础上,对这一理论进行概括总结、演绎分析。钱学森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规划主张始终围绕着三个问题进行:如何实现现代科学技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问题;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建设为人民服务的问题;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建设内部各系统互相服务的问题。世界社会形态和三次社会革命观点,不但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学说,深刻揭示了中国与世界发展的不同步问题,并以此为出发点,钱学森对于21世纪中国如何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进行了深入探索。四大领域九大建设主张对于新时代五位一体建设、教育发展和国防建设,尤其是对于创建健康中国、绿色中国、科技强国、教育强国等有重要启示与借鉴价值。社会工程和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法的倡导,对于推进信息革命背景下国家治理体系从任务能力型到系统效能型转变有重要意义。虽然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不是尽善尽美的理论学说,但至少为当今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一种思路、一种方法、一种路径,而且经过实践的检验,其中的诸多理论学说已经得到了认可并被付诸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之中,虽说其中的有些观点、理论尚存在争议,但依然不能掩盖这一思想所散发的光芒。

陈宇[4](2020)在《遗产活化视角下的考古遗址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遗址公园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新时期遗址保护与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文化遗址旅游热度的不断提高,如何协调好遗址保护与展示利用之间的关系、将遗产活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考古遗址公园是众多遗址保护与利用模式中比较受关注的类型,也是近些年来我国在遗址保护实践领域探索出来的创新方式,具有保护、研究、展示、教育、旅游、休闲等功能。但是目前有关考古遗址公园和遗产活化的理论研究还比较少,新时期遗址保护该何去何从成为了目前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通过对遗址景观和遗址公园的概念、考古遗址公园及其理论发展历程、考古遗址公园的类型和保护利用模式、国内外研究进展及相关案例等内容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从遗产活化的视角切入,同时构建活化开发SPTCPE模型,对遗产活化视角下的考古遗址公园的规划设计进行初步探究。同时以江西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为实践案例对理论研究进行例证,探寻如何以考古遗址公园的形式对遗址进行长久可持续的保护和利用,寻找新时期遗产保护与发展利用之间的平衡点,进而对其遗址公园进行规划设计。笔者通过本文进行相关实践,希望能在考古遗址公园的规划设计和遗产活化的实践方面做出一些贡献。

肖玉婷[5](2020)在《南昌市老旧社区户外活动空间适老化景观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口老龄化成为当今社会普遍面临的重要难题,我国为了积极应对形势严峻的老龄化问题,国务院提出加强老旧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推动居家养老环境的改造和无障碍建设,营造安全绿色便利的老年宜居环境。目前,南昌市已迈入老年型城市。作为江西省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城市,解决老年群体养老问题成为当前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老旧社区适老化建设的主旋律。因此,针对南昌老旧社区户外活动空间进行地域性的适老化改造研究,如何从自身的特征出发,完善社区基础服务设施建设,满足老年群体居家养老的需求,从而寻找出一条适合南昌市户外活动空间适老化改造设计的道路成为本论文研究的关键。论文构建了南昌市老旧社区户外活动空间适老化景观设计研究框架。项目遵循“论文选题—文献归纳研究—现场勘踏—数据整理分析—归纳总结—方案设计”的研究思路步骤进行展开。论文框架主要分为三个层次的内容,分别是理论基础、研究策略和方案设计研究,层层递进,逐步从前期的理论基础推导出方案设计。第一部分是理论基础。利用相关资料数据库平台对老旧社区户外活动空间适老化景观设计进行了理论基础分析。分析了南昌市老龄化现状、应对老龄化的开发模式和当前老旧社区适老化设计的改造需求,并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掌握了当前老旧社区适老化的整体情况。论文借助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等方法及环境心理学、需求层次论和园艺疗法等相关理论,以老年群体为研究对象,以老年人生理、心理以及行为等各方面的变化特征为切入点,紧扣老年群体居家养老需求,对老旧社区户外活动空间进行适老化更新设计,为南昌市老旧社区适老化改造设计提供指导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是调查结论和研究的策略。选取南昌市行政区域中老龄化程度较高且具有代表性的老旧社区为研究的契机,结合南昌地域情况特征,重点对各个社区的入口与交通组织空间、景观绿化空间、户外活动公共空间和公共环境设施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剖析,总结出当前老旧社区户外活动空间存在的现状问题。并针对现状问题提出设计原则和具体的设计策略,切实的满足老年群体居家养老的社区环境需求。第三部分是方案设计研究。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以南昌市新华社区为例进行方案设计研究。在方案设计的前期对项目概况进行分析,并利用SD法对新华社区内老年群体关于社区户外活动空间景观环境质量评价问卷的结果进行定量分析,掌握了社区老年群体对社区近宅空间、庭院空间和边角与过渡空间环境的适老化需求。另外,考虑到社区基础服务设施远远不能满足老年群体的需求,提出“硬件”与“软件”基础服务设施优化策略与社区管理策略。同时为了满足老年群体对园艺种植的需求,在有限的社区空间内,充分挖掘消极空间的潜力,利用社区边角与过渡空间和近宅空间,以立体菜园、移动农场和一米菜园的形式,提出为社区老年群体打造一个“人与景观”互动的园艺种植社区的设计构想,为今后南昌市老旧社区适老化改造提供参考意见。本文通过对南昌市老旧社区户外活动空间适老化景观设计的研究,探寻出符合老年群体需求的社区环境,激发了老旧社区活力,从而提升了老年群体的幸福指数,为南昌老旧社区适老化更新提供指导范本。

刘茜[6](2020)在《消费社会语境下的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研究》文中指出当下,人们身处一个全球化浸透、信息化泛滥、消费狂欢的时代,物的极大丰富使西方发达国家呈现出与之相适应的消费社会形态。这一时代进程超越了社会结构、空间地理位置、政治状况等因素的局限,对全球产生着影响。纳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中国也成为了商品消费的“新战场”。这一消费为主导型的社会状况,一方面加深了商品化与市场化程度,另一方面转变了人们的审美、行为、心理和价值追求。从设计领域来看,扮演“消费同谋”角色的当代商业景观,作为社会、市场、文化、审美等的综合载体,呈现出符号、艺术、物质价值诉求等的多重转向。西方商业景观由理性主义主导下“均衡而规则”的形态结构转变为当下“多元”、“错综”、“夸张”、“新奇”的形态主流表达。在西方强势文化的渗透下,中国的当代商业景观也呈现出相似的形态趋向,指涉含混、标新立异、材料新奇的丰富视觉呈现,成为时尚的追逐对象,其形态呈现的背后昭示出一种全新的时代观念。消费社会的全球化影响,给中国当代商业景观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使其步入某种发展的误区。以消费社会为语境,于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特征、构成、塑造研究的基础上寻求活态的文化自信的中国当代商业景观发展方向,是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此外,由于商业景观本身文化性和体系的薄弱,与此相关的深入研究成果较少,大量研究聚焦于设计的风格、形式与功能,未涉及社会的宏观层面,因此,以当代社会发展和人类精神为视野展开对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及发展的思考,将更具时代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以消费社会学作为社会学意义上的理论工具,来研究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无疑是将其从商业空间的设计营造,拓展至社会生活价值和意义构建的层面。文章在分析当代社会语境嬗变、消费社会理论阐释和当代商业景观设计价值诉求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实地调研、文献分析、语言学等跨学科综合研究的方法,结合设计语言的理论和城市空间意象的研究,展开对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的构建与分析。首先,在限定当代商业景观研究对象的基础上,阐述了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的嬗变,并构建了语汇——语法——修辞——语义的研究架构。其次,在语汇部分以商业景观道路、边界、区域、节点、标志物的形态为对象,展开对其形态特征、构成和塑造的分析;在语法部分主要从场地结构、空间关系、比例尺度、要素关联等方面展开阐述;在修辞部分以譬喻、夸张、引用、错综为典型,展开对当代商业景观核心修辞手法的研究;在语义表达部分以形态语言的特征分析和修辞为基础,阐述了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蕴含的语义内涵。最后,文章探讨了消费社会对全球产生影响的视域下,中国当代商业景观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总的来看,本论文主要具有以下五个创新点:一、从时代语境出发,展开对当代商业景观形态的研究,超越设计形式与功能研究的局限,从宏观抽象的视野探寻其与消费社会的深度关联;二、探索性地引入语言学的方法,构建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的语汇、语法、修辞研究体系,并阐明了时代性的语义内涵;三、客观树立对消费社会的价值评判,并将其纳入设计实践构思的网状关系之中;四、在中西方设计与形态对比研究基础上,提出时代语境下基于中国特色的当代商业景观发展启示,避免对西方设计盲目的接受与模仿;五、开创性地对数百个当代商业景观案例形态进行整理、绘制与分析,为后续当代商业景观设计研究提供了基础与便利。总之,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是对消费社会这一时代进程的社会结构、文化、审美、市场等的综合呈现。它作为城市的“名片”以及人们休闲、购物、社交的重要场所,亟待我们营造一种生态、经济、历史、文化和谐共生的活态商业景观“桃花源”。

刘涵[7](2019)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文中提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发展的新成果。它把建设生态文明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完整地统一起来,既是对生态文明的科学认识,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把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推向了崭新境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一方面指导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实践,有利于我国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另一方面为人类走出生态困境提供中国方案,推动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任何哲学思想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必然有其生长的时代背景、思想来源、发展过程。据此,本文从生态危机爆发、环境保护运动兴起、生态科学繁荣发展三个角度分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形成与发展的时代背景;从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中国传统生态智慧、西方生态理论三个视角梳理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形成与发展的理论来源;并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划分为孕育阶段、生成阶段、升华阶段。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基础、目标诉求、核心理念的思考。首先,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揭示了人类文明演进的规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基于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深入认识,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其次,目标诉求。美丽中国是对社会主体生态诉求的回应,美丽中国指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和任务,美丽中国建设推动了生态文明的演进和发展。最后,核心理念。绿色发展理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核,它能加快推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绿色化。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内容由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如何建设生态文明三个部分构成。首先,对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的论述。理由在于: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化解生态危机的客观要求,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历史演进的必然趋势,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其次,对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的阐释。结论在于:生态文明是具有新的文明要素的更高级文明形态,生态文明的本质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文明是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新文明。最后,对如何建设生态文明的谋划。措施在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设计,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推动世界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特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世界性和民族性的统一。它既立足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又遵循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二是预见性和现实性的统一。它既关爱自然,表达了强烈的生态忧患意识,又关注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生态问题,回应民生关切;三是继承性和创造性的统一。它继承了人类文明思想的精华,又注重生态文明思想理论的顶层设计;四是整体性和区域性的统一。它既关注人类整体发展,又尊重差异,注重区域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价值在于,它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坚持和丰富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拓和创新了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实践价值在于,它指导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并为全球环境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

闫蓬勃[8](2019)在《中国城市树种多样性评价及树种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森林是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其所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与城市居民的健康福祉息息相关。而城市树种多样性是维持城市森林稳定性、便于其持续地提供生态系统服务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城市树种多样性的提高虽然可以通过增加绿化中使用的树种数量实现,但实践证明,不当的树种选择不但难以产生良好的生态效益,还可导致经济损失和资源的浪费。因而充分了解中国城市树种的多样性现状和驱动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树种规划方案,合理增加树种多样性,对城市森林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践意义。研究基于文献和抽样调查数据分析了中国257个城市的树种多样性格局,依据提出的树种规划原则,以中国城市中己有树种为对象,规划了所有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范围内潜在可用的树种,并以北京市为例,展示了该规划在单个城市尺度上的应用。研究主要结果包括:1.在257个城市中,树木(含灌木和木质藤本)的平均种类丰富度为128±118,树木种类总数为2640,其中近1/5的树种为外来种。在种类组成上,最常见的树种为垂柳(Salix babylonica L.)、圆柏(Juniperus chinensisL.)、紫叶李等(Prunus cerasifera f.atropurpurea(Jacq.)Rehd.)。各城市间的树种组成相似度具有纬度变化梯度特征,同一纬度上的城市间树种组成不相似性低。此外,城市树种也存在一定同质化现象,一些树种广泛分布在不同城市中。在城市内部,公园绿地是树种丰富度最高的区域,空闲地的种类丰富度最低。2.根据气候适宜性、城市环境适宜性和种类多样性原则对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建成区适宜树种进行规划,结果为:中国城市中潜在可用的树种数量平均为705±323种;其中处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的城市潜在可用树种最多,平均每个城市适宜使用树种数量为930±245种,而中温带干旱地区潜在可用的树种最少,平均每个城市适宜使用树种数量为187±105种。3.根据前述规划结果,北京潜在可用的树种为565种,调查发现其中的278种已被使用,进而根据树种属性和土地用途的匹配性原则,对调查中未发现的287个树种进行规划。在最严格规划情境下,排除有花粉致敏和飘絮问题的48种和花粉致敏性不确定的197个树种,剩余的无花粉致敏和飘絮问题的树种39种加上可用雌株的3种有花粉致敏的树种用于规划。其中可在公园和空闲地中使用42种,商业区中使用14种,居民区中使用13种,单位绿地中使用3种,道路绿地中使用1种。4.总体而言,中国城市树种多样性与全球城市树种多样性水平相比差别不大,但与中国自然分布的树木种类多样性相比,仍具较大提升潜力。本研究的树种规划结果显示各城市均具有一批潜在可用的树种,可在经过试种后用于提高各城市树种多样性水平。

辛星[9](2019)在《基于主观感受的既有高校校园绿色规划设计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迅猛发展,人们在追求科技、经济、社会进步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环境污染与能源危机挑战。在全球推进可持续发展建设的大背景下,高等教育机构作为人才培养的沃土,承担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引领性重担。绿色校园的发展与建设已成为相关领域关注的焦点。论文以数量多、能耗大的既有高等学校校园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对我国现有的评价体系《绿色校园评价标准》进行分析。通过与美国STARS体系、印尼GreenMetric体系等国外先进评价体系进行对比研究,发现我国《绿色校园评价标准》在理论和包括评价操作、评价效果、绿色建设等实践层面上的不足。其中《绿色校园评价标准》中的条文设置对于使用者感受关注度的不够是影响绿色校园建设目标的重要因素。本文以之为切入点,综合传统校园规划设计框架与《绿色校园评价标准》的评价框架,构建基于主观感受的既有校园绿色规划设计框架体系。在以《绿色校园评价标准》为目标导向的基础上,将此框架体系作为研究路径,通过以人为本问题导向的主观满意度评价方法,挖掘既有校园在标识体系、结构体系、区划体系等物质空间层面上的实际问题,通过小中见大的方式,总结既有高校校园绿色规划的优化策略,最后以北京理工大学良乡校区这一典型案例进行相关的实践与验证。

王祥[10](2019)在《江西地域文化元素在南昌城市综合体空间设计中的运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开始更加关注于城市综合体空间设计隐性层面的价值,这也必将对城市综合体空间的文化性设计提出更高的要求。文章首先分析了南昌现有城市综合体空间设计的现状,并研究了江西地域文化元素在南昌城市综合体空间设计中的具体运用,继承和吸取江西地域文化元素的精华,把所提炼出来的江西地域文化元素与南昌城市综合体空间设计融合起来,给予国内城市综合体设计一个新的方向,为地域文化元素在国内城市综合体空间设计增加理论研究和实践案例。本文分五个章节,内容如下:第一章引言是对本文江西地域文化在南昌城市综合体空间设计中的研究背景、现状综述、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点进行全面的概述(1);第二章主要对江西地域文化元素和城市综合体的定义进行了详细说明,也对它们的关联性做了具体分析。第三章具体论述了南昌城市综合体空间设计中对江西地域文化中的民俗民风元素、地域建筑元素、历史文化元素及生态环境元素的运用,且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论证,也是本文的重点章节。第四章主要论述了江西地域文化元素在南昌城市综合体空间设计中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及文化价值。第五章讲述了研究成果及见解以及不足与展望。本文的创新点就是打破传统的城市综合体空间设计,将江西地域文化元素与南昌城市综合体空间设计相融合。一方面打破传统设计师单方面的设计模式,以引入江西地域文化元素为基本架构,将自然环境因素、人文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作为设计的基本出发点,给城市综合体空间设计提供新的设计模式。另一方面突破当前城市综合体空间设计偏技术论的传统建筑空间设计思维,通过民俗民风、地域建筑、历史文化和生态环境四个方面,识别和确定城市综合体空间设计的影响因子,以此评估城市综合体空间设计方案的创意程度。

二、南昌城市生态林业建设初步构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昌城市生态林业建设初步构想(论文提纲范文)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意义
        1.2.1 研究意义
        1.2.2 实践价值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1.5.1 创新之处
        1.5.2 不足之处
第2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理论资源
    2.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2.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
        2.1.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
        2.1.3 新时代中国面临的国际形势崭新且复杂
    2.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形成的理论资源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提出的相关政治经济学理论
        2.2.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者的相关经济思想
        2.2.3 西方经济学值得借鉴的相关理论
第3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形成发展历程
    3.1 萌芽期:七年知青岁月的初期经验
        3.1.1 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树立
        3.1.2 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的开启
    3.2 形成期:30 年的地方经济治理经验
        3.2.1 正定工作期间提出的经济思想
        3.2.2 福建工作期间提出的经济思想
        3.2.3 浙江工作期间提出的经济思想
        3.2.4 上海工作期间提出的经济思想
    3.3 成熟期:十八大以来提出的经济思想
        3.3.1 十八大提出的重要经济思想
        3.3.2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要经济思想
        3.3.3 十九大提出的重要经济思想
        3.3.4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要经济思想
第4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具体内容
    4.1 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理论引领——新发展理念
        4.1.1 发展仍然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4.1.2 新发展理念的提出及基本内涵
        4.1.3 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4.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核心内涵——“七个坚持”
        4.2.1 经济发展领导核心论: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4.2.2 经济发展目的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4.2.3 经济发展阶段特征论:坚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新常态
        4.2.4 经济体制改革论:坚持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二元关系
        4.2.5 宏观经济管理论:坚持适应我国经济发展主要矛盾变化完善宏观调控
        4.2.6 经济发展战略论:坚持问题导向部署经济发展新战略
        4.2.7 经济工作方法论:坚持正确的工作策略和方法
    4.3 新时代中国经济的新发展格局
        4.3.1 构建高质量国内大循环
        4.3.2 优化发展国际大循环
        4.3.3 促进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
第5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实践逻辑及理论特征
    5.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实践逻辑
        5.1.1 植根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发展逻辑
        5.1.2 统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绿色发展逻辑
        5.1.3 兼顾国内发展和国际合作的全球发展逻辑
    5.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理论特征
        5.2.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科学性
        5.2.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现实性
        5.2.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实践性
        5.2.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人民性
        5.2.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国际性
第6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大理论贡献和实践价值
    6.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大理论贡献
        6.1.1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
        6.1.2 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奠定了基础框架
    6.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大实践价值
        6.2.1 为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引
        6.2.2 为解决全球经济发展难题贡献了中国智慧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2)生态批评视阈下的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全球性生态危机的研究背景
    二、生态批评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三、国内外儿童文学的生态批评研究现状综述
    四、论文基本思路及创新点
第一章 生态批评视阈下现代中国儿童文学宏观考察
    第一节 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生态审美意识的嬗变
    第二节 生态童年的特征
第二章 生态童年的家园意识
    第一节 怀旧故乡的美好人性
    第二节 重构城市童年的生存图景
第三章 生态童年的荒野精神
    第一节 吁求生态道德
    第二节 高扬动物生命权利
    第三节 塑造荒野精神气质
第四章 生态童年与星球意识
    第一节 全球化视野下的“星球意识”
    第二节 宏阔的星球生命视角
    第三节 重建未来星球秩序
第五章 现代童年诗学的可能性建构
    第一节 童年叙事与“精神生态”问题
    第二节 现代童年诗学特征的可能构想
    第三节 生态美育的可能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意义、不足
第一章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发展轨迹
    第一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历史逻辑
        一、资本主义的入侵催生了近代国家观念和科技救国思潮的产生
        二、二十世纪以来国际形势复杂多变
        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实践
    第二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与影响因素
        一、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
        二、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形成过程
        一、萌生阶段(1930-1955):在救国思想主导下,初步接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努力掌握专业知识
        二、发展阶段(1956-1981):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系统工程思想逐步成熟
        三、成熟阶段(1982-1996):在邓小平理论的影响下,开始用社会工程思想思考社会主义建设问题
        四、完善阶段(1997-2009):在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影响下,以“钱学森之问”为标志继续思考国家重点领域的发展问题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钱学森关于时代发展特征的分析
    第一节 对时代发展特征的把握分析(一):“科学技术”视角
        一、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不断发展
        二、当今世界科技发展呈现“大科学”发展态势
        三、把握产业革命才能推动社会不断发展
    第二节 时代发展特征的把握分析(二):“世界社会形态”视角
        一、世界社会形态是世界历史发展到信息革命时代的阶段性特征
        二、信息化、差异化、资本化是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
        三、钱学森对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解读
    第三节 对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和重大任务的认识
        一、第一次社会革命奠定了当前中国发展的制度优势、思想优势
        二、第二次社会革命亟需解决社会主义建设中不协调发展的问题
        三、主动为第三次社会革命作准备
    第四节 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战略对策
        一、 “时代差”决定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任务是极其艰巨的
        二、科技立国重要性日益凸显
        三、用系统视角分析时代问题
    第五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总体内容
        一、基本理念与创新主张
        二、方法支撑和具体运用
        三、主要框架及基本内容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钱学森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一、瞄准新兴产业革命推动国家产业不断升级
        二、加强三大经济学研究助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三、运用系统工程提高经济管理水平
        四、创造性地提出人民体质建设主张
    第二节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一):大力开展“科技经济建设”
        一、科技是21 世纪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核心
        二、发挥社会主义国家优势大力推进科技经济建设
        三、建设主动型“宏观控、微观放”的科技经济管理体制
        四、依靠伦理、管理、法理规约科技经济行为
    第三节 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二):重视发展“人民体质建设”
        一、从整体的角度规划人民体质建设
        二、深入研究人体科学
        三、推进医学改革
        四、关心重视老龄人口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一、钱学森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必要性
        二、钱学森论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三、研究社会主义精神财富创造事业的学问
    第二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思想建设是“主观表现”
        一、思想指导: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作用
        二、 理论研究:思维科学、系统科学、社会科学加行为科学是关键
        三、技术手段:思想政治社会工程
    第三节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客观表现”
        一、 “中国文化是强大的国力”
        二、传统文化的扬弃主张
        三、建设21 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
        四、21 世纪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张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钱学森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一、较早进行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理论研究
        二、利用各种机会,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主张
        三、主张建立行政科学理论体系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一):政体建设
        一、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看法与主张
        二、行政机构必须因时因事进行调整
        三、建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行政工作体系
        四、总体设计部:现代国家智库建设的雏形
        五、中央科学技术委员会:加强科学技术的综合管理
    第三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二):法律建设
        一、法治以实现对社会和国家的最佳治理为目的
        二、构建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制系统工程
        三、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法治系统工程
    第四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三):民主制度建设
        一、为完善基本民主制度献计献策
        二、探索落实民主集中制的方法路径
        三、开展人民政协学研究助力协商民主
    第五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四):党的建设
        一、钱学森对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建议和主张
        二、钱学森关于领导科学及领导干部的培养主张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钱学森关于地理建设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钱学森提出地理建设的过程及基本主张
        一、钱学森提出地理建设的过程
        二、地理建设的主要内涵
        三、地理建设的理论依据
    第二节 基础设施建设:国土工程
        一、把交通建设作为地理建设之本
        二、在“尊重”和“创造”基础上开展水利建设
        三、发展沙产业、林产业、草产业为代表的知识密集型产业
        四、加快现代城市建设
        五、推进重点地区发展
    第三节 地理建设(二):生态环境保护
        一、国家再生资源委员会:规划资源回收利用
        二、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三、灾害学研究:科学防治自然灾害
        四、城市学研究:山水城市发展主张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钱学森关于教育、科技、外交、国防发展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加快教育事业发展
        一、教育是第一位的大事
        二、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三、进行全面的教育改革
        四、开展大成智慧教育
    第二节 推动科学技术发展
        一、党要不断提升科技领导力
        二、社会科学也是第一生产力
        三、面向群众开展科普宣传
    第三节 积极践行和平外交政策
        一、平等是外交的基础
        二、坚持独立自主原则
        三、贯彻世界范围内的群众路线
        四、大力维护国家安全
    第四节 推进国防与军队现代化建设
        一、认真研究21世纪国防建设重点问题
        二、加强战略战术运用确保打赢现代战争
        三、顺应国际军事变革推进军队现代化建设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总体评价与当代价值
    第一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贡献
        一、以系统理论创新分析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和发展问题
        二、深入阐明了科学技术推动国家进步发展的作用机理
        三、为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中的难点和热点献计献策
        四、解读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中的某些重要论断和观点
        五、提出并尝试破解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发展问题
    第二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特点
        一、科学家的理想性与问题本身的复杂性
        二、技术方法的科学性与具体场景的适用性
        三、学理上的逻辑性与实践中的有限性
    第三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评价
        一、性质上:它属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阶段性:它是还不成熟、不完善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三、实践上: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第四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教育启示
        一、树立求真求实态度,认真研究国家发展中的各类问题
        二、汲取人物思想智慧,助力推动思政教育创新发展
        三、注重资源开发利用,挖掘展现先进群体精神风貌
        四、贯彻立德树人方针,实现高等教育道德性与知识性逻辑的统一
        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强化科学家队伍的国家观教育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遗产活化视角下的考古遗址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遗址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
        1.1.1 遗址保护与城市建设的矛盾
        1.1.2 考古遗址公园的特殊性
        1.1.3 文化遗址游逐渐成为旅游热点
    1.2 选题的意义
        1.2.1 具有较强的中国精神和实践意义
        1.2.2 新时期探索遗址保护的方向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概述
        1.3.2 研究创新点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分析与实际设计结合
        1.4.2 个案研究与经验总结结合
        1.4.3 对比分析与共性归纳结合
        1.4.4 定性分析与模型构建结合
    1.5 技术路线
2 遗址保护及相关理论研究
    2.1 相关概念辨析
        2.1.1 遗址和大遗址
        2.1.2 考古遗址
        2.1.3 遗址景观和遗址公园
    2.2 国内外遗址保护研究进展
        2.2.1 国外研究进展
        2.2.2 国内研究进展
    2.3 遗址公园的分类
        2.3.1 依遗址性质分
        2.3.2 按遗址区位分
    2.4 我国遗址的保护利用模式
        2.4.1 局部保护利用模式
        2.4.2 整体保护利用模式
    2.5 遗址保护与利用之间的矛盾
3 考古遗址公园及相关理论研究
    3.1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概述
        3.1.1 定义
        3.1.2 内涵解读
        3.1.3 意义
    3.2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理论发展历程
        3.2.1 理念形成阶段
        3.2.2 理念成熟阶段
    3.3 考古遗址公园的景观类型
        3.3.1 遗址本体
        3.3.2 周边环境
        3.3.3 遗址文化
    3.4 考古遗址公园的职能
        3.4.1 遗址保护职能
        3.4.2 主动性考古职能
        3.4.3 展示与教育职能
        3.4.4 游玩与休憩职能
    3.5 考古遗址公园与同类园林的区别
    3.6 考古遗址公园现存的问题分析
        3.6.1 遗址展示方式过于单一
        3.6.2 景观要素未能反应真实历史
        3.6.3 考古与规划设计缺乏沟通
4 遗产活化视角切入及活化开发模型构建方法研究
    4.1 遗产活化的概述
        4.1.1 遗产活化的起源
        4.1.2 遗产活化的定义
        4.1.3 遗产活化的本质
    4.2 遗产活化的核心
        4.2.1 功能延伸
        4.2.2 产业创新
        4.2.3 文化复兴
    4.3 遗产活化与遗址保护的相关性探究
        4.3.1 遗产活化与遗址保护的关系
        4.3.2 遗产活化与遗址保护结合的关键点
    4.4 遗产活化SPTCPE模型构建
        4.4.1 模型构建背景及意义
        4.4.2 模型构建要素及解读
        4.4.3 遗产活化指标选取
    4.5 遗产活化可行性分析及SPTCPE模型的指导意义
        4.5.1 遗产活化更符合新时期的社会需求
        4.5.2 SPTCPE模型助力遗址公园的规划和建设
        4.5.3 SPTCPE模型指导公园建成评价和动态更新
    4.6 遗产活化开发模式
        4.6.1 架空栈道游览
        4.6.2 文化遗产教育
        4.6.3 场景复原模拟
        4.6.4 创意产业研发
        4.6.5 考古活动模拟
        4.6.6 其他活动体验
5 相关案例分析
    5.1 日本吉野里历史公园
        5.1.1 基本概况
        5.1.2 设计内容
        5.1.3 保护特色
        5.1.4 开发特色
        5.1.5 借鉴意义
    5.2 郑州大河村考古遗址公园
        5.2.1 基本概况
        5.2.2 设计内容
        5.2.3 保护特色
        5.2.4 开发特色
        5.2.5 借鉴意义
    5.3 常德城头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5.3.1 基本概况
        5.3.2 设计内容
        5.3.3 开发特色
        5.3.4 借鉴意义
    5.4 丹麦耶灵遗址公园
        5.4.1 基本概况
        5.4.2 设计特色
        5.4.3 借鉴意义
    5.5 上海松江广富林遗址公园·文化展示馆
        5.5.1 基本概况
        5.5.2 设计内容
        5.5.3 建筑特色
        5.5.4 借鉴意义
    5.6 意大利Ceto遗址公园·可达性装置
        5.6.1 基本概况
        5.6.2 设计内容
        5.6.3 设计特色
        5.6.4 借鉴意义
    5.7 案例启示
        5.7.1 功能分区
        5.7.2 遗址保护
        5.7.3 遗址展示
        5.7.4 遗产旅游
6 遗产活化视角下的考古遗址公园规划设计思路
    6.1 规划设计原则
        6.1.1 考古为先
        6.1.2 本体保护
        6.1.3 合理布局
        6.1.4 动态更新
    6.2 规划设计策略
        6.2.1 遗产活化
        6.2.2 乡村振兴
        6.2.3 城市更新
    6.3 总体规划设计
        6.3.1 遗址地风貌控制
        6.3.2 遗址公园功能分区
        6.3.3 遗址公园节点设计
        6.3.4 遗址公园植物规划
    6.4 遗址保护展示规划
        6.4.1 遗址本体保护展示
        6.4.2 遗址周边环境展示
        6.4.3 遗址博物馆展示
        6.4.4 考古工作展示
7 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遗址公园启动区规划设计
    7.1 研究载体概述
        7.1.1 项目背景
        7.1.2 考古支撑
    7.2 上位规划解读
        7.2.1 省及市的旅游政策
        7.2.2 海昏侯国遗址及周边规划
        7.2.3 公园与保护规划关系
    7.3 考古遗址分析
        7.3.1 区位解读
        7.3.2 区域环境
        7.3.3 资源条件
        7.3.4 场地解读
    7.4 红线划定及现状分析
        7.4.1 维度分析
        7.4.2 红线划定
        7.4.3 现状分析
        7.4.4 SWOT分析
    7.5 景观概念规划
        7.5.1 规划思路
        7.5.2 规划定位
        7.5.3 设计策略
    7.6 景观总体规划
        7.6.1 规划结构
        7.6.2 总平面图
        7.6.3 鸟瞰图
        7.6.4 功能分区
    7.7 景观分区规划
        7.7.1 门户形象区
        7.7.2 博物馆展示区
        7.7.3 民俗体验区
        7.7.4 墓葬探秘区
        7.7.5 历史风貌区
    7.8 遗产活化专项设计
        7.8.1 资源活化
        7.8.2 人才活化
        7.8.3 市场活化
    7.9 其他专项设计
        7.9.1 竖向设计
        7.9.2 植物规划
        7.9.3 道路交通
        7.9.4 建筑规划
        7.9.5 服务设施
        7.9.6 海绵系统
        7.9.7 智慧旅游
    7.10 经济技术指标
8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与成果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图纸目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附件

(5)南昌市老旧社区户外活动空间适老化景观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1.1 老龄化现状与发展趋势
        1.1.2 关于应对老龄化的开发模式
        1.1.3 南昌市老旧社区适老化设计改造的需求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关于户外活动空间适老化景观研究现状
        1.3.2 国内关于户外活动空间适老化景观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相关术语解析
    2.1 概念以及涵义
        2.1.1 老旧社区的界定
        2.1.2 老年群体
        2.1.3 户外活动空间
        2.1.4 适老化景观设计
    2.2 适老化景观设计相关理论基础及指导意义
        2.2.1 环境心理学理论
        2.2.2 园艺疗法理论
        2.2.3 需求层次论分析
    2.3 老年群体基本特征及对应景观需求分析
        2.3.1 生理特征变化及对应的景观需求分析
        2.3.2 心理特征变化及对应的景观需求分析
        2.3.3 行为特征变化及对应的景观需求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南昌市老旧社区户外活动空间适老化现状
    3.1 研究区域概况及老旧社区选择
        3.1.1 南昌市概况
        3.1.2 南昌市老龄情况
        3.1.3 老旧社区的选择
    3.2 南昌市老旧社区的景观环境实例调研分析
        3.2.1 新华社区调查研究
        3.2.2 惠明社区调查研究
        3.2.3 阳明社区调查研究
        3.2.4 桃苑社区调查研究
    3.3 南昌市老旧社区户外活动空间的景观设计现状问题总结
        3.3.1 公共空间类型单一,布局缺乏层次
        3.3.2 老年基础服务设施适老化设计重视程度低
        3.3.3 道路组织系统混乱,交通环境较差
        3.3.4 生态功能不足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南昌市老旧社区户外活动空间适老化改造设计研究
    4.1 南昌市老旧社区户外活动空间适老化改造设计基本原则
        4.1.1 安全性原则
        4.1.2 便捷性原则
        4.1.3 灵活性及多层次性
        4.1.4 私密性与可交往共存性
    4.2 南昌市老旧社区户外活动空间适老化优化策略
        4.2.1 丰富空间层次,促进空间的置换与整合
        4.2.2 重视基础设施的适老化特性
        4.2.3 构建完善的交通组织体系
        4.2.4 营造宜人的景观绿化环境
    4.3 南昌市老旧社区户外活动空间适老化设计要点
        4.3.1 社区入口空间
        4.3.2 社区活动空间
        4.3.3 道路系统空间
        4.3.4 景观绿化空间
        4.3.5 边角闲置空间
        4.3.6 基础服务设施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以南昌市新华社区为例的户外活动空间适老化景观设计研究实践
    5.1 项目概况
        5.1.1 项目建设背景
        5.1.2 基地概况分析
        5.1.3 新华社区户外活动空间景观环境质量评价结果分析
    5.2 新华社区前期设计分析
        5.2.1 设计理念
        5.2.2 新华社区规划的设计原则
        5.2.3 总体设计布局
    5.3 新华社区户外活动空间适老化整体规划设计
        5.3.1 近宅空间适老化景观设计
        5.3.2 庭院空间适老化景观设计
        5.3.3 边角与过渡空间适老化景观设计
    5.4 新华社区基础服务设施设计策略
        5.4.1 优化“硬件”与“软件”基础设施适老化设计
        5.4.2 加强公共服务管理
    5.5 营造种植社区---解决老旧社区居家养老的设计构想
        5.5.1 SWOT分析
        5.5.2 种植社区的解析
        5.5.3 种植社区改造方案研究
    5.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老旧社区户外活动空间适老化改造问卷调查
附录二:老年群体对社区户外活动空间景观环境质量评价
附录三:南昌市4个老旧社区主要植物名录表
致谢

(6)消费社会语境下的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社会背景
        1.1.2 经济背景
        1.1.3 行业背景
    1.2 研究意义和目的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目的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概况
        1.3.2 国内研究概况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分析
        1.4.2 实证研究
        1.4.3 跨学科综合研究
    1.5 研究框架与创新点
        1.5.1 研究框架
        1.5.2 论文创新点
    1.6 概念阐释
        1.6.1 消费社会
        1.6.2 语境
        1.6.3 当代
        1.6.4 景观
        1.6.5 商业景观设计
        1.6.6 形态语言
第2章 当代商业景观设计与消费社会的内在关联
    2.1 消费社会的时代语境
        2.1.1 全球化的浸透
        2.1.2 信息化的泛滥
        2.1.3 消费的狂欢
    2.2 消费社会的理论阐释
        2.2.1 社会结构的视角——消费社会符号化
        2.2.2 艺术文化的视角——日常生活审美化
        2.2.3 个体行为的视角——日常行为求“新”化
    2.3 当代商业景观设计的价值诉求
        2.3.1 当代商业景观的符号价值转向
        2.3.2 当代商业景观的艺术价值转向
        2.3.3 当代商业景观的物质价值转向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的嬗变
    3.1 前消费社会的商业景观发展历史脉络
        3.1.1 传统溯源
        3.1.2 近现代变迁
    3.2 消费社会语境下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的更新
        3.2.1 当代商业景观的非理性化思维
        3.2.2 当代商业景观的视觉形象裂变
        3.2.3 解构主义商业建筑的影响
    3.3 当代商业景观设计形态语言的构成
        3.3.1 当代商业景观设计的构成
        3.3.2 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的内容
        3.3.3 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研究构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的语汇
    4.1 语汇概述
        4.1.1 概念
        4.1.2 构成
        4.1.3 特点
    4.2 商业景观道路
        4.2.1 道路形态的特征
        4.2.2 道路形态的构成与塑造
    4.3 商业景观边界
        4.3.1 边界形态的特征
        4.3.2 边界形态的构成与塑造
    4.4 商业景观区域
        4.4.1 区域形态的特征
        4.4.2 区域形态的构成与塑造
    4.5 商业景观节点
        4.5.1 节点形态的特征
        4.5.2 节点形态的构成与塑造
    4.6 商业景观标志物
        4.6.1 标志物形态的特征
        4.6.2 标志物形态的构成与塑造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的语法
    5.1 语法概述
        5.1.1 概念
        5.1.2 构成
        5.1.3 特点
    5.2 场地结构
        5.2.1 轴线
        5.2.2 序列
        5.2.3 等级
        5.2.4 界面
    5.3 空间关系
        5.3.1 空间组合
        5.3.2 空间联系
    5.4 比例尺度
        5.4.1 空间尺度
        5.4.2 时间尺度
    5.5 要素关联
        5.5.1 建筑要素的关联
        5.5.2 新旧要素的关联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的语义
    6.1 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的修辞手法
        6.1.1 譬喻
        6.1.2 夸张
        6.1.3 引用
        6.1.4 错综
    6.2 消费社会语境下的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内涵
        6.2.1 精神诉求的质变
        6.2.2 审美标准的泛化
        6.2.3 历史意识的放逐
        6.2.4 生活方式的多元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中国当代商业景观设计批判与反思
    7.1 中国商业景观溯源
    7.2 中国当代商业景观发展的状况
        7.2.1 中国当代商业景观的符号化
        7.2.2 中国当代商业景观的影像化
        7.2.3 中国当代商业景观的求“新”化
    7.3 中西当代商业景观发展的比较
    7.4 中国当代商业景观的批判
    7.5 中国当代商业景观的机遇与挑战
    7.6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实践情况

(7)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四、研究的创新之处
    五、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形成与发展的时代背景
        一、生态危机爆发
        二、环境保护运动兴起
        三、生态科学繁荣发展
    第二节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形成与发展的思想来源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
        二、中国传统生态智慧
        三、西方生态理论
    第三节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一、孕育阶段
        二、生成阶段
        三、升华阶段
第二章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基础、目标诉求、核心理念
    第一节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揭示了人类文明演进的基本规律
        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认识
        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
    第二节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目标诉求
        一、美丽中国是对社会主体生态诉求的回应
        二、美丽中国指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三、美丽中国建设推动了生态文明的演进和发展
    第三节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
        一、绿色发展理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核
        二、绿色发展理念的核心要义
        三、绿色发展理念能加快推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绿色化
第三章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对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的论述
        一、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化解生态危机的客观要求
        二、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历史演进的必然趋势
        三、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
    第二节 对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的阐释
        一、生态文明是具有新的文明要素的更高级的文明形态
        二、生态文明的本质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三、生态文明是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新文明
    第三节 对如何建设生态文明的谋划
        一、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设计
        二、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推动世界生态文明建设
第四章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特征
    第一节 世界性和民族性的统一
        一、立足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诠释了世界性
        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彰显了民族性
        三、实现了世界性和民族性的统一
    第二节 预见性和现实性的统一
        一、生态忧患意识体现了预见性
        二、回应民生关切彰显了现实性
        三、实现了预见性和现实性的统一
    第三节 继承性和创造性的统一
        一、坚持生态关怀体现了继承性
        二、注重顶层设计诠释了创造性
        三、实现了继承性和创造性的统一
    第四节 整体性和区域性的统一
        一、关注人类文明的整体发展
        二、注重区域生态文明建设
        三、实现了整体性和区域性的统一
第五章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价值
    第一节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价值
        一、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
        二、坚持和丰富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三、开拓和创新了生态文明建设理论
    第二节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价值
        一、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二、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中国城市树种多样性评价及树种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城市森林的功能
    1.2 城市树种多样性的重要性
    1.3 城市森林树种多样性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1.4 城市绿化中树种规划方法研究现状
    1.5 现有研究中的主要问题
2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技术路线
3 中国城市树种多样性格局及影响因素
    3.1 研究区域与方法
        3.1.1 研究区域
        3.1.2 多样性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中国城市树种种类丰富度
        3.2.2 城市不同土地利用上的树种丰富度
        3.2.3 中国城市树种组成的合理性分析
        3.2.4 与自然分布的树种多样性对比
        3.2.5 城市间树木种类组成相似度及影响因素
    3.3 小结
4 中国城市树种规划研究
    4.1 研究区域与方法
        4.1.1 研究区域
        4.1.2 树种规划方法
    4.2 结果与讨论
        4.2.1 自然干扰对树种的影响结果
        4.2.2 中国城市树种规划结果
    4.3 小结
5 城市树种规划——以北京为例
    5.1 研究区域与方法
        5.1.1 研究区域
        5.1.2 研究方法
    5.2 结果与讨论
        5.2.1 北京城市树种现状
        5.2.2 北京城市潜在可用树种
    5.3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论文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中国城市绿化树种调查文献目录
    附录B 北京城市树种多样性调查表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9)基于主观感受的既有高校校园绿色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环境污染与能源危机
        1.1.2 我国既有高校校园现状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2.2.1 资料收集方法
        1.2.2.2 数据分析方法
    1.3 绿色校园研究综述
        1.3.1 绿色校园的发展历程与实践
        1.3.2 绿色校园的相关理论研究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4.2.1 理论意义
        1.4.2.2 实践意义
    1.5 技术路线与框架
2 绿色校园评价体系研究分析
    2.1 美国STARS评价体系
        2.1.1 STARS体系的缘起
        2.1.2 STARS六大指标类别及其评价内容
        2.1.2.1 学术(AC)
        2.1.2.2 参与(EN)
        2.1.2.3 运营(OP)
        2.1.2.4 规划与管理(PA)
        2.1.2.5 创新与领导(IN)
        2.1.2.6 机构特征(IC)
        2.1.3 选择性参评与分级式评级系统
    2.2 印度尼西亚大学GreenMetric体系
        2.2.1 GreenMetric体系的缘起
        2.2.2 GreenMetric六大指标类别及其评价内容
        2.2.2.1 环境和基础设施(SI)
        2.2.2.2 能源与气候变化(EC)
        2.2.2.3 废弃物(WS)
        2.2.2.4 水资源(WR)
        2.2.2.5 交通(TR)
        2.2.2.6 教育与研究(ED)
        2.2.3 数字计分制与可比排名体系
    2.3 国家标准《绿色校园评价标准》
        2.3.1 《标准》的缘起
        2.3.2 五大指标类别与评价方法和分级
        2.3.2.1 《标准》的五类指标
        2.3.2.2 评价方法和分级
        2.3.3 针对性与适用性的技术特点
    2.4 三个典型绿色校园评价体系的对比分析
        2.4.1 组织发展模式
        2.4.1.1 组织性质
        2.4.1.2 编制模式
        2.4.2 计分与评级
        2.4.3 评价内容与重点
        2.4.3.1 评价分类与内容
        2.4.3.2 评价重点
        2.4.4 《标准》的问题与不足
    2.5 《绿色校园评价标准》的实践运用
        2.5.1 评价操作方面
        2.5.2 评估效果方面
        2.5.3 绿色建设方面
    2.6 小结
3 基于主观感受的既有校园现状问题分析
    3.1 传统校园空间规划设计框架
        3.1.1 边界与开放程度
        3.1.2 轴线与其适用性
        3.1.3 道路与人行体验
        3.1.4 区域与功能规划
        3.1.5 节点与链接集聚
        3.1.6 标志物与个性选择
    3.2 《绿色校园评价标准》中基于主观感受的评价内容
        3.2.1 《绿色校园评价标准》的评价内容与重点
        3.2.2 基于主观感受的评价条文筛选与框架建立
    3.3 基于主观感受的既有校园绿色规划设计框架体系构建
        3.3.1 既有校园绿色规划设计框架体系构建原则
        3.3.1.1 综合性与全面性原则
        3.3.1.2 系统性与层次性原则
        3.3.1.3 实用性与可比性原则
        3.3.2 以“点”状空间为代表的聚集标识体系
        3.3.3 以“线”状空间为代表的骨架结构体系
        3.3.4 以“面”状空间为代表的场域区划体系
    3.4 基于主观感受的既有校园现状问题问卷调研
        3.4.1 问卷设计
        3.4.2 对象选取
        3.4.3 问卷发放与数据收集
    3.5 九所既有高校校园的现状问题分析
        3.5.1 九所既有高校的整体情况特征
        3.5.1.1 不同建校时间的校园特征
        3.5.1.2 不同地区的校园特征
        3.5.2 聚集标识体系
        3.5.2.1 标志物
        3.5.2.2 节点空间
        3.5.3 骨架结构体系
        3.5.3.1 道路交通
        3.5.3.2 轴线
        3.5.3.3 边界
        3.5.4 场域区划体系
        3.5.4.1 区域
        3.5.4.2 场域环境
    3.6 小结
4 既有高校校园的绿色规划设计策略体系
    4.1 既有高校校园的绿色规划设计基本原则
        4.1.1 原则1:统合性——有机
        4.1.2 原则2:开放性——共享
        4.1.3 原则3:灵活性——弹性
        4.1.4 原则4:信息性——智慧
        4.1.5 原则5:沟通性——共生
        4.1.6 原则6:多样性——复合
    4.2 既有高校校园的绿色规划设计的宏观策略
        4.2.1 尊重自然与场地
        4.2.2 继承历史与文脉
        4.2.3 制定校园整体规划
        4.2.4 应对动态弹性发展
        4.2.5 公众参与式设计
    4.3 既有高校校园的绿色规划设计的微观策略
        4.3.1 既有高校校园的绿色规划设计策略矩阵
        4.3.2 聚集标识体系的基本策略与设计方法
        4.3.2.1 构建个性化标志物
        4.3.2.2 营造人性化节点空间
        4.3.3 骨架结构体系的基本策略与设计方法
        4.3.3.1 提高公共接驳效率
        4.3.3.2 优化步行体验
        4.3.3.3 改善校园停车
        4.3.3.4 构建适宜性轴线
        4.3.3.5 定义开放性边界
        4.3.4 场域区划体系的基本策略与设计方法
        4.3.4.1 整合优化校园空间
        4.3.4.2 活化校园功能组织
        4.3.4.3 创造社区融合关系
        4.3.4.4 营造适宜的校园环境
        4.3.4.5 优化室内环境性能
    4.4 基本策略于典型案例的具体运用
        4.4.1 典型案例既有问题研究——北京理工大学良乡校区
        4.4.1.1 典型对象的选取
        4.4.1.2 研究对象情况
        4.4.1.3 既有问题的研究
        4.4.2 关键节点的选取与优化设计
        4.4.2.1 关键节点的选取
        4.4.2.2 关键节点的优化设计
    4.5 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图片及表格索引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江西地域文化元素在南昌城市综合体空间设计中的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现状综述
        1.1.1 研究背景
        1.1.2 现状综述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框架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点
第2章 地域文化元素与城市综合体相关概念及关联性分析
    2.1 地域文化元素的相关概述
        2.1.1 地域文化元素的概念界定
        2.1.2 地域文化元素的分类
        2.1.3 地域文化元素的特征
    2.2 城市综合体的相关概述
        2.2.1 城市综合体的定义
        2.2.2 城市综合体的发展
        2.2.3 城市综合体的分类
    2.3 地域文化元素与城市综合体的关联性分析
        2.3.1 城市综合体空间设计传承地域文化
        2.3.2 地域文化推动城市综合体空间魅力
        2.3.3 地域文化与综合体空间设计的互动
第3章 江西地域文化元素在南昌城市综合体空间设计中的运用分析
    3.1 民俗民风元素在南昌城市综合体空间设计中的具体运用
        3.1.1 直接引用——增强江西饮食文化的本土特色
        3.1.2 局部强化——彰显江西戏剧文化的独特神韵
        3.1.3 重构组合——提升江西总体形象的文化底蕴
    3.2 地域建筑元素在南昌城市综合体空间设计中的具体运用
        3.2.1 挖掘江西古建造型的稳重肃雅
        3.2.2 寻觅江西古建材料的形形色色
        3.2.3 提炼江西古建色彩的端庄素雅
    3.3 历史文化元素在南昌城市综合体空间设计中的具体运用
        3.3.1 领略江西名胜古迹元素的大气磅礴
        3.3.2 重塑江西陶瓷文化元素的儒雅风韵
        3.3.3 巧妙再现诗词画卷元素的灵动视觉
    3.4 生态环境元素在南昌城市综合体空间设计中的具体运用
        3.4.1 因地制宜——提炼生态元素的灵动多变
        3.4.2 借景生情——协调生态元素与空间共鸣
        3.4.3 创意改造——丰富生态元素的借鉴表达
第4章 江西地域文化元素在南昌城市综合体空间设计中的运用价值分析
    4.1 江西地域文化元素在南昌城市综合体空间设计中的社会价值
        4.1.1 引导公众的文化意识倾向
        4.1.2 增强南昌城市的辨识特征
        4.1.3 体现建筑空间的人文关怀
    4.2 江西地域文化元素在南昌城市综合体空间设计中的经济价值
        4.2.1 提升南昌城市发展的竞争力
        4.2.2 发挥本土降本增效的优势性
        4.2.3 盘活江西地区旅游业的商机
    4.3 江西地域文化元素在南昌城市综合体空间设计中的文化价值
        4.3.1 对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再认识
        4.3.2 加深城市综合体的文化特征
        4.3.3 展现江西地域文化艺术丽姿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成果及见解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荣誉
致谢

四、南昌城市生态林业建设初步构想(论文参考文献)

  •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研究[D]. 胡炅坊. 吉林大学, 2021(01)
  • [2]生态批评视阈下的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研究[D]. 付玉琪. 兰州大学, 2021(09)
  • [3]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D]. 王秀芳. 兰州大学, 2021(09)
  • [4]遗产活化视角下的考古遗址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遗址公园为例[D]. 陈宇.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3)
  • [5]南昌市老旧社区户外活动空间适老化景观设计研究[D]. 肖玉婷. 江西财经大学, 2020(12)
  • [6]消费社会语境下的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研究[D]. 刘茜.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1)
  • [7]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D]. 刘涵.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1)
  • [8]中国城市树种多样性评价及树种规划研究[D]. 闫蓬勃.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9]基于主观感受的既有高校校园绿色规划设计研究[D]. 辛星.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10]江西地域文化元素在南昌城市综合体空间设计中的运用研究[D]. 王祥.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南昌市城市生态林业建设的初步构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