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技术变革的潜在趋势

印刷技术变革的潜在趋势

一、印刷技术变化的潜在趋势(论文文献综述)

沈费宸[1](2021)在《基于丝网印刷技术的多基底硫化氢电化学传感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丝网印刷电极能够被广泛应用主要得益于时代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科研人员通过设计不同的电极形状、改进印刷操作工艺、使用化学物质的方法对电极进行改性修饰,使得丝网印刷电极的检测范围、灵敏度及检测速度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硫化氢(H2S)作为生活及工业中常见的有毒污染物,因其自身具有的腐蚀性、毒性及还原性对人体和环境构成了一定的潜在威胁。而现有的检测技术难以实现对液体及气体中的H2S进行灵敏、快速、便捷的持续监测。因此,研制一种能够针对不同环境均可正常使用的丝网印刷电化学传感器具有重要意义。碳纳米管是一种具有良好物理、化学性质的材料,也是掺杂和生长后处理的优秀候选材料。其中,多壁碳纳米管直径通常小于100 nm,载流量高达109A·cm-2,弯曲强度为14.2±8.0 GPa。宏观上,多壁碳纳米管(MWCNT)具有优越的电性能,如高电子迁移率、导电率、场效应迁移率。若与其他材料一起使用可以显着提高材料的理化性能,因此被广泛应用在各个科研领域。本文首先对丝网印刷工艺进行探索,研制出能够运用于多种不同特性支撑材料的印刷工艺,以PET材料为电极基底,使用多壁碳纳米管对工作电极表面进行修饰改性,在对p H值以及检测电位等条件优化后,对液相及气相中H2S成分进行检测。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设计出具有普适性的电极图形及印刷模板,针对机械强度不同的材料,分别使用机器印刷及手工印刷的方式以研制出具有一定柔性的丝网印刷电极(SPE)。使用SEM、XRD、循环伏安法(CV)、电化学阻抗法(EIS)等一系列表征手段对制得的SPE表面电极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印刷油墨均匀分散在电极基底材料表面,晶型良好,该传感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够应用于实际电化学检测中。(2)使用PET材料作为SPE的印刷基底,MW-CNT和萘酚-水溶液作为修饰物对SPE工作电极表面进行改性,得到修饰电极(MWCNT-SPE)。使用SEM技术对修饰后工作电极的表面形貌进行表征。在对电解质溶液p H、检测电位优化的前提下,使用计时电流法(i-t)分别检测SPE及MWCNT-SPE对溶液中硫化氢的响应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修饰3μL(3 wt%)碳纳米管溶液后,在p H为0.9的PBS溶液,检测电位为0.1 V条件下,MWCNT-SPE电极对液体中硫化氢具有宽线性范围(0.5μmol/L-7.24mmol/L),对液体中低至0.5μmol/L硫化钠具有响应。此外,该传感器对污水中常见的干扰物质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和选择性。制备的手套基底丝印传感器能够用于液体中硫化氢成分的实时监测。(3)沿用前章的丝网印刷工艺,在具有柔性特点的PET疏水胶带上手工印刷电极图形,使用多壁碳纳米管为修饰材料,构建能够附着于多种测试材料的胶带电极(TAPE)。设计了一种能够将电化学测试端和气体环境简单连接的连续测试方法。依据前章工作中的修饰方法及测试条件,分别检测C-TAPE和MWCNT-TAPE对H2S的响应性能。在优化电极电解质、气体注入方式、电极粘附材料、电极折叠次数等条件下,使用计时电流法(i-t)对两种电极的硫化氢气体响应进行检测。结果得知,在正对电极方向注入硫化氢气体,电极粘附在PET板表面时,MWCNT-TAPE电极对硫化氢气体的实际检测限低达5 ppm,在5-130 ppm的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响应。电极在密封保存的情况下可以使用30天。此外,电极具有良好的柔性,在气体检测领域内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董瑞华[2](2021)在《液态金属柔性神经电极的制备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神经电生理信号检测的核心部件,神经电极可以对神经电生理信号的原位采集和同步检测,实现脑神经网络活动的解读,是发现重大神经类疾病发病机制的重要途径。然而目前临床上使用的神经电极大都是基于硅基材料的刚性神经电极,该神经电极的力学性能与神经组织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神经电极-脑组织界面的机械性能不匹配问题在植入使用过程中极易对脑组织造成损伤,引发严重的免疫炎症反应。因此,发展长期稳定且机械性能匹配的柔性神经电极-脑组织界面是当前神经电极领域亟需重点攻关的研究课题。为了满足神经科学研究对神经电极的拉伸性能的更高要求,开发新型的柔性可拉伸神经电极,解决目前长期植入过程中的组织损伤问题,提高电生理信号检测的长期稳定性,成为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以镓铟合金为代表的液态金属材料以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高导电性和优异的拉伸性能受到国内外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本论文结合液态金属和柔性高分子PDMS材料,利用丝网印刷技术和微纳加工技术制备了柔性可拉伸的液态金属神经电极阵列,开展了液态金属电极阵列在离体海马神经元细胞放电信号和大鼠癫痫病症实时监测的两个实际应用,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针对液态金属流动性强和表面氧化膜不均匀等问题,利用超声法制备了液态金属微纳米颗粒,选择正癸醇作为超声溶剂,制备出平均粒径为2.5μm的液态金属微纳米颗粒,并以液态金属颗粒为丝印油墨,利用丝网印刷技术制备出最高分辨率达到50μm线宽的液态金属电极阵列。往复拉伸实验结果表明液态金属电极具有良好的拉伸性能,最大可拉伸到108%强度依然保持电学性能的稳定。同时,为了增强液态金属电极的稳定性,利用磁控溅射技术对电极记录位点进行封装,体外实验结果表明,磁控溅射铂颗粒可以显着提高液态金属电极的长期稳定性,并且显着降低神经电极的界面阻抗,为后续的神经信号采集奠定了实验基础。在液态金属神经电极基础上,对于离体神经元信号监测,制备出多通道液态金属柔性神经电极阵列,以此解决传统商用多通道电极阵列制备工艺复杂、生产成本较高且与神经元细胞机械性能不匹配等缺陷。体外细胞实验表明,多通道液态金属神经电极阵列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培养在液态金属电极表面的原代海马神经元细胞表现出良好的生物活性,神经元突触紧密贴附在液态金属电极表面,突触得到充分生长铺展。长期培养实验表明在液态金属电极培养海马神经元细胞可达30天,验证了液态金属电极的长期稳定性。最后,多通道液态金属神经电极阵列展现出良好的神经信号采集能力,实现了离体海马神经元放电信号的实时检测,可以清晰地记录到海马神经元不同类型的放电信号,最高幅值达到40μV,为柔性微电极阵列的研发提供了新的技术参考方案。传统植入式神经电极与脑组织机械性能不匹配、无法与脑组织紧密贴合等局限,利用制备出的柔性可拉伸的液态金属神经电极阵列开展了大鼠癫痫信号的实时监测应用。液态金属神经电极阵列具有良好的拉伸稳定性,经过2000次循环拉伸测试后,电化学交流阻抗基本保持不变。同时体内慢性实验结果表明液态金属神经电极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和长期稳定性,对植入部位周围组织未造成影响。最后利用液态金属神经电极成功实现了大鼠癫痫信号的实时监测,液态金属电极与大脑皮层紧密贴合,完整记录了癫痫发作全过程的场电位信号,验证了液态金属神经电极阵列在神经电生理领域的潜在应用,未来有望应用于癫痫疾病发作预警和诊断等相关领域。综上所述,本论文将液态金属图案化电极的加工精度提高到50μm,结合PDMS基底制备出柔性可拉伸的液态金属神经电极,并成功实现了海马神经元细胞放电信号和大鼠癫痫信号的实时监测。液态金属柔性可拉伸神经电极为解决现有刚性神经电极力学性能较差提供了参考方案,在脑机接口和神经疾病诊断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肖晓[3](2021)在《期刊的终结? ——以美国康泰纳仕集团为例》文中认为我们正处在从印刷文化向电子文化过渡的历史节点上,印刷媒体正在经历蜕变期,报纸业已身先士卒,杂志的停刊事件也在频频发生,普遍的认识是在新媒体的强势发展下,纸媒该终结了!但新媒介的发展壮大并不是旧媒介的终结,新旧媒介正处于错综复杂的互动中,更迭也不是你死我活的战争,二者的犬牙交错正是我们这些年正在经历的“历史”。本文基于新旧媒介交替的大背景,重新审视作为美国消费者杂志代表的康泰纳仕集团旗下期刊的数字化阅读模式与设计逻辑。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期刊与读者之间的关联性研究。解析期刊出版商以印刷为媒介,在广告商与读者之间构筑出的“纸上社区”,通过梳理美国期刊业的源起,及期刊文化的全球扩张,梳理在新、旧媒介不同背景下读者群的特征与组织的内在规律;2、基于大众媒体的单向传播向数字媒体的双向传播的转变背景,引入话语权对大众的影响,分析数字媒体平台对阅读方式拓展的可能性;3、基于人类追求娱乐的本能的角度,分析在机械复制时代的期刊对于大众娱乐化阅读的贡献,提出在数码复制时代阅读方式向移动端数字化阅读转化的背景下,娱乐化的电子阅读方式已经融入了大众的日常,改变了大众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4、分析从印刷媒介到电子媒介的转换中设计逻辑的演变,归纳基于印刷技术的发展而形成的设计范式对数字阅读的设计逻辑的影响和束缚。本文以康泰纳仕集团为例,基于印刷媒介与数字媒介分裂的底层逻辑,提出在数字化转型的大趋势下,期刊需重新审视作为数字媒介的设计逻辑,建立基于读者阅读习惯的娱乐化阅读新模式,促进期刊业在新时代的继续繁荣。

陈琨[4](2021)在《介观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活性层添加剂缺陷钝化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在光伏性能方面具有优良的表现,其中使用丝网印刷技术制备的碳基全印刷介观钙钛矿太阳能电池(MPSCs)由于具有低成本、高稳定性的特点和可大面积化、工业化制备的潜力而被研究者广泛关注。然而作为碳基全印刷MPSCs的活性层,钙钛矿的有机阳离子和卤化物的缺乏会导致Pb2+离子配位不足或Pb团簇的产生。这些缺陷可能导致非化学计量的电荷平衡,充当电荷的复合中心,从而导致器件性能的恶化。另外碳基全印刷MPSCs所使用的电子传输层Ti O2已被证明表面存在大量的氧空位缺陷,这同样会导致界面处产生严重的非辐射复合。并且这些陷阱状态为水分和氧气渗透到钙钛矿层中提供了条件,导致器件稳定性恶化。因此,本文围绕活性层改性及提升碳基全印刷MPSCs器件的光伏性能展开研究,通过引入添加剂钝化钙钛矿、Ti O2/钙钛矿界面的缺陷,以获得高效稳定的碳基全印刷MPSCs。本文包括如下两个工作内容:(1)通过在钙钛矿中引入适量的碳酸乙烯酯(EC)作为添加剂,最终获取了15.28%的能量转换效率(PCE),相比未改性器件提升17%,并且在湿度为60±10%的环境中未封装老化55天,仍保持初始性能的90%以上。系统地研究了引入添加剂EC对碳基全印刷MPSCs的影响。通过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和实验分析表明,EC包含的C=O官能团具有孤对电子,在碳基全印刷MPSCs中可以钝化钙钛矿活性层中配位不足的缺陷。适量的EC可以降低钙钛矿的缺陷态密度,有效抑制晶界载流子的非辐射复合。此外,还可以增加钙钛矿在介观Ti O2支架上的覆盖和孔隙填充。这种协同效应可以改善器件性能,并获得良好的器件稳定性。因此,所有的结果表明,引入添加剂EC能有效钝化缺陷状态,这为制备高性能碳基全印刷MPSCs提供了一个简单的方法。(2)我们将离子液体醋酸甲胺(MAAc)作为添加剂引入钙钛矿中成功制备了碳基全印刷MPSCs。实验结果表明添加适量的MAAc,有效钝化了Ti O2/钙钛矿界面处的氧空位缺陷和钙钛矿自身缺陷,提升了Ti O2/钙钛矿界面处的电荷传输效率,降低了钙钛矿的缺陷态密度,有效地抑制了Ti O2/钙钛矿界面处的非辐射复合,增强了电荷提取效率。此外MAAc还有助于提升前驱体溶液在介孔支架中的填充性能,增强钙钛矿的结晶性能。作为结果,引入MAAc的最优器件的PCE为15.61%,比为未改性的碳基全印刷MPSCs提升了约13%。此外,在湿度60±10%的空气中老化55天后,添加MAAc的器件仍保持初始效率的90%以上,显示出优异的长期稳定性。因此,该工作为制备高效稳定的碳基全印刷MPSCs提供了一种简便易行地有效策略。

李青[5](2021)在《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非正式科学教育为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培育了具备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的现代公民,以教育的现代化彰显人的主体性和科学理性,最终指向人的现代性。但当前,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却面临制度、观念和方法等因素制约而无法对接社会转型需要。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良性发展,为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培育了具有自主意识和理性精神的科学公民,有力地推动科学与社会的融动互进。美国社会现代化诉求是如何借助非正式科学教育渗透到民众心智中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在此过程中究竟扮演何种角色?研究以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试图揭示出美国社会现代性是如何体现并作用于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过程。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历史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系统化梳理。依托社会文化情境理论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的文化、政治、经济、等社会情境进行剖析,揭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与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互动关系,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具有主体意识、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思维的科学公民来顺应社会现代化转型的。绪论部分主要交代选题的价值、相关学术动态、研究设计的依据以及研究对象的合理化界定,使研究对象明确、重点突出、思路清晰。第一章聚焦宗教神性裹挟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虔诚信徒,培育神性社会所需的宗教价值观;第二章聚焦政治化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如何通过科学启蒙为新国家培育具有民族意识和政治素养的国家公民,践行为民主政治巩固民意的政治使命;第三章聚焦工业化时期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回应社会形态跃迁和生产力解放诉求,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塑造的技术理性及其极化对人性的异化;第四章转向对技术理性极化的利弊反思,以培育具备科学反思精神和批判意识的能动公民为目标,批判技术理性对整全人性的异化,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需要渗透知识背后的方法、态度和价值观元素,推动公众理解科学的价值及潜在的风险;第五章则根植于后现代实践哲学下的追求个体解放和意识独立的时代诉求,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逐渐从服务宗教、政治、经济和文化意识的姿态回归到追求个体自主意识的理性精神的本真使命,强调教育的实践性、情境性和交互对话性,以主体间性思维审视传播主体和公众间的互动关系,倡导公众在交流对话中加深对科学的认知,塑造具有整全理性的科学公民。研究认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从科学大众走化向大众科学化的历程,即逐渐从外在于人的工具的现代性形态转向回归人性本体的后现代性形态。教育目的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实施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体现出一种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的态势。研究指出,美国文化传统、资本主义精神和分权自治体制是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目标与内容明晰、实施模式多元、广受社会支持和重视成效评估是其实践经验。最终在把握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面临的理念、经费、人员、制度和评估困境的基础上,提出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路径:根植我国科学教育发展历史与现实,正确处理文化差异与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辩证关系;营造适切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生态环境,提升其制度体系完善性和民主参与的文化生态;聚焦专业性人才培养,加强非正式科学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重视家庭情境中的科学知识传递,弥补家庭科学教育的缺失;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成效评价,健全其的成效测评体系。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需要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适切性,思考“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模式的互鉴可能;检视整体迈向“公众参与科学”阶段是否冒进;探索非正式科学教育“情境断裂”的缝合思路。

卜雨翔[6](2021)在《基于柔性干电极和人工智能的房颤自动检测与预测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一种常见且危害极大的心律失常。房颤发作时,心房杂乱无章的颤动会造成心排出量减少并加快血栓的形成,脱落的血栓则容易造成血管堵塞,严重时可能会引起缺血性脑卒中和心肌梗死等危及生命的疾病。房颤的患病率和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因此,随着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日益凸显,房颤对于人类健康的威胁也愈发严峻。动态心电图是临床上常用的心律失常诊断方式,但是由于其所采用的湿电极的记录性能会随记录时间增加而下降以及监护仪体积较大等问题,不适用于长时程心电监护,而房颤在发作之初通常表现为阵发性房颤,短时间的心电图检查往往不能有效地用于房颤诊断。新型的柔性干电极由于避免了导电凝胶的使用,可以应用于长时程心电监护,搭配人工智能算法的穿戴式心电监护设备近年来也显现出了其在临床房颤监护中应用潜力。但是,目前的相关研究往往仅关注于新型电极材料、穿戴式心电监护设备的研发,亦或是仅关注于基于公开数据库的房颤自动检测与预测算法研究,学术界缺乏针对该类问题的系统性研究。针对上述问题,本文的工作内容及创新点如下:(1)提出和研究了基于丝网印刷的新型柔性干电极用于生物电信号检测,并对湿电极和干电极的电极-皮肤接触面等效电路模型进行了建模和对比分析,设计了一种具有分层结构的柔性干电极的制备方案。通过对所研制的柔性干电极进行清洗测试、拉伸测试和接触阻抗测量等实验分析,全面评估了柔性干电极的电气和机械性能。同时,通过不同运动状态下的心电信号检测实验以及长时程心电信号检测实验,对柔性干电极的心电信号检测性能进行了评估,验证了柔性干电极可以在不使用医用粘合剂与导电凝胶的情况下达到与Ag/Ag Cl湿电极类似的记录效果。(2)提出和构建了基于柔性干电极和深度学习的房颤自动检测方法,基于前期的深度学习算法研究成果和本文所提出的4个待优化的心电贴导联配置方案进行了协同设计。通过包含40例房颤患者的临床试验评估,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房颤自动检测方法在临床应用中的泛化能力,其平均准确率达到了93.1%。(3)提出和构建了一种基于RR间期滑动窗口和深度学习方法的房颤发作预测算法模型,基于公开数据库AFPDB的测试结果显示,该模型的最佳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达到93.67%、92.06%、92.86%。同时,通过提取46类不同的心率变异性特征,对采用不同心电信号分段方式时不同机器学习模型的房颤发作预测性能进行了对比评估。综上所述,本文对基于柔性干电极和人工智能的房颤自动检测与预测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套基于柔性干电极的穿戴式心电监护系统及临床房颤自动检测方法,彻底解决了传统湿电极的导电凝胶所带来的问题,为临床心律失常的自动化精确诊断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有助于推动生物电检测技术的发展和理论体系的完善。由于本课题研究时间和临床实验样本有限,本文只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分析,本课题所得出的相关结果和结论有待将来进一步开展更大规模的临床试验来进行评估验证。

曹庆朋[7](2020)在《体表汗液多参数电化学传感器及穿戴式检测装置的研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汗液是由汗腺分泌的液体,包含丰富的电解质和代谢分子,在疾病诊断与健康监测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力。与其它体液(如尿液、血液、唾液等)相比,汗液具有易获取、适合无创检测等优点,逐渐成为诊断领域的重要样本。体表汗液原位分析技术是目前汗液分析的主要技术之一。其不仅能够避免频繁的样本收集,而且可以实现对汗液中代谢物的连续监测,获取更多的生理信息。近几年,体表汗液原位分析检测的研究越来越多,然而该领域仍然存在一些技术上的问题和挑战。例如,在连续的体表原位检测时,旧汗液无法及时排离传感器,就会造成汗液在传感器表面的堆积,形成新旧汗液的混合液,影响检测的准确性。此外,在对汗液中包含的离子进行检测时,传统的离子传感器由于体积较大、工艺复杂,而无法集成到穿戴式设备中,阻碍了汗液原位检测的发展。进一步地,实现生物传感器和穿戴式设备的集成是体表汗液原位分析发展的关键。而开发具备电化学检测功能的穿戴式设备,不仅有助于推动汗液生理健康研究的发展,还能加快体表汗液原位分析技术迈向商业化的步伐。基于此,本论文以体表汗液原位检测为研究对象,以解决该领域存在的问题为目的展开深入研究。首先,针对汗液堆积和蒸发问题,制备了低成本、工艺简单的三维纸基微流体器件,用于检测过程中的汗液收集和导流,避免长时间连续汗液检测引起的汗液堆积和新旧汗液混合问题。其次,为解决传统离子选择性电极体积大、加工工艺复杂等问题,制备了全固态离子选择性电极用于体表汗液原位检测;进一步地,研制了智能腕表电化学检测平台,将其与三维微流体器件和全固态离子传感器结合用于体表汗液的原位离子检测研究。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柔性印刷电路板为基底的穿戴式多参数汗液检测系统,实现多参数同步实时汗液检测。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点具体如下:(1)首先为解决体表汗液检测过程中存在的汗液堆积和新旧汗液混合的问题,本文研制了基于丝网印刷技术的三维纸基微流体器件(3D-PMD)。利用滤纸本身的毛细虹吸效应,本文合理化设计滤纸的三维结构,采用蜡丝网印刷的方法在亲水性滤纸表面修饰疏水层,并以裁剪、折叠的方法制备出三维沟道,实现汗液的横向和纵向流通。研究过程中,为降低3D-PMD的样本量消耗以及满足不同传感器尺寸的需求,对该结构进行了优化研究,并首次将其应用到体表汗液原位检测中。3D-PMD不仅解决了汗液堆积等问题,同时能够将传感器与皮肤隔离开,降低了传感器被污染的风险,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2)其次,本文还通过Layer-by-Layer的方式在丝网印刷碳电极表面修饰敏感层,制备了葡萄糖电化学传感器。该传感器具有较宽的检测范围(5μM~1900μM),覆盖了汗液中葡萄糖的生理范围。本文将3D-PMD与葡萄糖传感器集成,实现运动场景下体表汗液葡萄糖的原位检测。结果表明,集成后的汗液葡萄糖检测设备能够成功获取体表汗液中葡萄糖的动态变化曲线,可进一步用于葡萄糖生理代谢的分析、研究。该集成设备具有成本低、制备工艺简单、可抛弃的优点,在体表汗液原位分析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3)用于体表汗液中离子水平分析的全固态离子选择性传感器的制备研究。本文利用丝网印刷技术在柔性PET基底上制备电极,通过在电极表面修饰离子选择性膜制备全固态Na+、K+选择性传感器,并对所制备传感器的重要参数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Na+和K+选择性电极:具有较宽的检测范围(Na+:8 m M~128 m M;K+:1 m M~32 m M)、较好的选择性和重复性、较高的一致性(RSD<3.5%)、长达5.5个小时的连续稳定检测时间以及长达14天的储存时间。本文制备的全固态离子选择性传感器具有柔性可弯曲、成本低、可批量化生产、可抛弃等优点,可作为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体表汗液离子检测的技术方案。(4)进一步地,为推进体表汗液分析技术的未来发展,本文研制了具备离子检测功能的智能腕表系统。智能腕表电路系统主要实现了双通道离子检测、电源管理以及LCD显示等功能,其中离子检测系统由开路电势检测电路实现。将所开发的智能腕表、离子选择性传感器、三维纸基微流体器件集成在一起,用于体表汗液中Na+和K+的实时监测,最后设计在体测试实验,实现了运动场景下的汗液离子动态检测。本文研制的智能腕表穿戴式设备具有功耗低、无线传输和实时显示等特点和功能,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5)基于柔性印刷电路板(FPCB)材料的传感器阵列和穿戴式检测电路的研制。本文以FPCB为柔性基底材料,利用丝网印刷技术制备了电极阵列,并通过修饰敏感材料制备了Na+、K+、p H和葡萄糖传感器。本文还设计了FPCB穿戴式检测电路,与传感器阵列连接,实现汗液中多参数的同步检测。同时,还开发了用于体表汗液检测数据接收的移动手机端应用程序,实现多个汗液标志物水平的实时显示。在此基础上,设计体表汗液多参数实时检测实验,验证该集成设备的实际应用能力。本文所开发的基于FPCB的传感器阵列和检测电路,不仅成功实现了运动场景下的体表汗液多参数同时检测,还具有成本低、可批量化生产等优点,并且该穿戴式设备适合佩戴于多个身体部位,具有良好的实际研究和应用价值。

黄文浩[8](2020)在《P印刷有限公司的竞争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包装在商品流通和消费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国务院《中国制造2025》制造业战略规划的落实,传统包装行业迎来升级的重要机遇,同时,消费市场升级也对消费品的包装提出了新的需求,传统包装印刷行业面临着智能制造、消费升级的挑战和机遇。P印刷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知名快速消费品市场为主要领域,集研发、设计、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纸制印刷包装解决方案供应商,公司成立41年以来,依靠改革开放我国社会消费品的需求暴增成长为一家以日化纸包装为核心的包装解决方案供应商。随着原材料成本上升,环保压力不断加大以及行业高端客户的争夺进入白热化阶段,P印刷有限公司面临着增长势头不足的危机。相比之下,当年同期的竞争对手却实现了营业收入的翻倍,P印刷有限公司面临的不仅是增长困境,实质上是企业转型期下管理提升的困惑。本文对于以上问题进行了溯源的探讨,利用竞争战略的方法,通过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分析,提出了P印刷有限公司当前进行战略选择的必要性。P印刷有限公司面临着五大机会:纸包装行业客户分布广泛,需求量大且可持续;新消费崛起,个性包装、高端纸包装市场需求强劲;国家产业政策大力支持;智能制造布局带来新的增长机遇;全球包装工业向中国转移为包装行业发展提供更多机遇;同时,P印刷有限公司也面临着四大威胁:纸包装行业进入门槛低,容易受到跨界的影响;成本上升,纸包装行业利润率降低;环保压力不断加大,纸包装行业面临新的考验;“互联网+印刷”冲击现有包装行业格局。为此,本文基于P印刷有限公司的产品和目标市场作定位分析,选择集中化战略作为下一阶段的竞争战略,公司需要在产品和行业聚焦。面对中小客户、互联网电商客户、新进入的行业采取成本领先的集中化战略以抢占零散市场。对于大客户、优势行业(日化、食品)定位高端包装整体解决方案为定位切入市场,提出以创造客户的独特价值的客户管理提升、智能制造领先和创新流程管理为关键策略,帮助P印刷有限公司顺利实现转型的管理提升,获得利润的增长。

赵超山[9](2020)在《基于银纳米线电极的可拉伸交流电致发光器件研究》文中认为可拉伸交流电致发光显示器(ACEL)是一种将发光特性与机械性能相结合新兴光电器件。由于其制备工艺存在较大困难,该器件并未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以银纳米线为基础采用丝网印刷技术制备出可拉伸ACEL器件,展示出良好的光电特性和拉伸性能,在低压下能够获得较高发光亮度,将其贴敷于人体表皮,通过控制电信号实现了显示发光对声音有响应的可穿戴电子器件。主要结果如下:(1)采用丝网印刷技术制备的长银纳米线(长度为60-70μm)电极,其电学性能、透光率均优于短银纳米线(长度为30-40μm)电极。研究表明长银纳米线电极在100%拉伸和50%反复拉伸下均表现出优异的拉伸性能。为制备可拉伸ACEL器件奠定基础,同时也为制备更优越的银纳米电极提供了低成本、低损耗的处理工艺。(2)将电致发光层进行丝网印刷图案化,通过对不同粒度、厚度、比例和高介电常数复合材料所制备的ACEL器件光电特性和拉伸性能的测试,表明添加钛酸钡(BTO)纳米颗粒的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PVDF-HFP)复合弹性体的介电常数比纯弹性体PVDF-HFP介电常数高近3倍,发光亮度大于2倍。同时,在不同程度的机械拉伸下均能保持稳定的光电特性。(3)通过层层堆叠丝网印刷技术利用不同掺杂方式制备出ZnS:Cu(绿色)、ZnS:Cu(蓝色)、ZnS:Mn(橙色)三种色彩的可拉伸ACEL器件,该器件在单轴拉伸和多次反复循环拉伸时展现出稳定的发光特性,有效的推动了可穿戴电子器件的发展。(4)将受声波控制的电信号输入贴敷于人体表皮的纯色可拉伸ACEL器件,表现出肢体移动与显示稳定的交互作用,从而实现了可穿戴电子系统的搭建和应用。

曹壮壮[10](2019)在《小众出版现状及其实现途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的追求不断进步,注重展现自我、追求个性的文化氛围日益浓厚,消费市场也逐渐向着满足更加多元需求、兼顾小众文化群体的方向拓展。这种趋势也充分体现在了人们的阅读偏好上,受众对于小众出版物的需求与日俱增。互联网的普及和数字技术的进步为“长尾理论”中描述的利基市场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小众出版作为出版行业里的长尾部分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出版主体意识到小众出版的市场价值和巨大潜力,开始探索小众出版各具特色的实现途径。本文从小众出版及其相关概念出发,界定了小众出版在本文所讨论的范围。在“长尾理论”的支撑下,尽量详细地讨论和分析了小众出版在所处大环境下的理论依据。将小众出版运作流程中的主体分为作者、出版方、销售商和消费者四个部分进行探讨。结合国内外典型案例归纳整理了当下小众出版的五种主要实现途径:传统出版、自助出版、独立出版、众筹出版和社交出版,并阐述了各个途径对作者、出版方、销售商、消费者和文化传播的价值。小众出版的前景非常可观,但是从总体而言仍然处于探索阶段,目前存在的小众出版途径并不能完全解决现实中的所有问题,如优质内容的缺乏、专业垂直细分水平的不到位、行业一体化运作体系的不健全、现行法律法规的限制以及消费者对内容付费的意识薄弱等。本文也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对小众出版未来发展的建议:通过竞赛及展会挖掘优秀内容创作者、做好市场细分坚持小众定位、完善法律法规加强行业自律、培养用户为内容付费的习惯等,希望能为出版行业的实践和小众出版日后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小众出版的发展任重而道远,仍然需要人们更多的关注与思考。

二、印刷技术变化的潜在趋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印刷技术变化的潜在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丝网印刷技术的多基底硫化氢电化学传感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电化学传感器
        1.1.1 电化学传感器简介
        1.1.2 电化学传感器分类
        1.1.3 电化学传感器在环境检测中的应用
    1.2 丝网印刷电极
        1.2.1 丝网印刷电极概述
        1.2.2 丝网印刷电极工艺
        1.2.3 丝网印刷电极应用前景
    1.3 硫化氢
        1.3.1 硫化氢性质
        1.3.2 硫化氢的应用
        1.3.3 硫化氢的危害
        1.3.4 硫化氢主要检测方法
    1.4 本文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1.4.1 本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4.2 本文的主要内容
        1.4.3 创新点
第二章 基于丝网印刷技术的多基底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
    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设备
    2.2 丝网印刷电极的设计
    2.3 丝网印刷电极的制备工艺
        2.3.1 PET板基底电极的制备
        2.3.2 手套基底电极的制备
        2.3.3 PET胶带基底电极的制备
    2.4 传感器表征
        2.4.1 电阻测试
        2.4.2 SEM分析
        2.4.3 XRD分析
        2.4.4 不同基底材料电极的电化学测试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碳丝网印刷电极传感器检测液相硫化氢
    3.1 实验材料与设备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设备
    3.2 修饰电极的制备
    3.3 电化学检测硫化氢原理
    3.4 传感器表征
        3.4.1 XRD分析
        3.4.2 SEM分析
        3.4.3 循环伏安测试
    3.5 碳基丝印电极优化及测试
        3.5.1 优化实验
        3.5.2 优化后碳基丝印印电极测试
    3.6 碳纳米管修饰电极优化及测试
        3.6.1 电极优化实验
        3.6.2 优化条件后修饰电极对硫化氢响应性能测试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PET基底胶带丝印电极的硫化氢气体传感器
    4.1 实验材料与设备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设备
    4.2 电极制备及检测方法
    4.3 电化学传感器检测原理
    4.4 传感器检测条件探索
        4.4.1 传感器电解质选择
        4.4.2 测试气体注入方式的选择
    4.5 传感器性能测试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2)液态金属柔性神经电极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表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神经电极的研究进展概述
        1.2.1 脑机接口技术
        1.2.2 神经电极的研究进展
        1.2.3 柔性神经电极
    1.3 液态金属材料
        1.3.1 液态金属简介
        1.3.2 液态金属电路的印刷方法
        1.3.3 液态金属的生物医学应用
    1.4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仪器
    2.2 实验材料的制备方法
        2.2.1 液态金属神经电极阵列的设计
        2.2.2 超声法制备液态金属微纳米颗粒油墨
        2.2.3 丝网印刷法制备液态金属电极阵列
        2.2.4 微纳加工技术制备神经电极阵列
    2.3 实验分析测试方法
        2.3.1 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
        2.3.2 透射电子显微镜测试
        2.3.3 原子力显微镜测试
        2.3.4 电学性能测试
        2.3.5 机械力学性能测试
    2.4 细胞实验
        2.4.1 HUVEC细胞培养
        2.4.2 海马神经元细胞提取
        2.4.3 海马神经元细胞培养
        2.4.4 海马神经元细胞免疫荧光染色
        2.4.5 多通道神经电极阵列记录海马神经元放电信号
    2.5 动物实验
        2.5.1 溶血实验测试
        2.5.2 皮下植入
        2.5.3 腹腔植入
        2.5.4 大鼠癫痫信号采集
        2.5.5 数据分析
第3章 丝网印刷技术制备液态金属柔性神经电极
    3.1 引言
    3.2 液态金属神经电极阵列的制备
        3.2.1 液态金属神经电极阵列的设计
        3.2.2 超声法制备液态金属微纳米颗粒
        3.2.3 丝网印刷制备液态金属神经电极阵列
        3.2.4 液态金属神经电极阵列的封装
    3.3 液态金属电极阵列的电学性能测试
        3.3.1 液态金属电极阵列的拉伸导电性
        3.3.2 液态金属电极阵列的长久稳定性
        3.3.3 液态金属电极阵列的电化学交流阻抗
        3.3.4 液态金属电极阵列的循环伏安曲线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多通道液态金属柔性神经电极阵列用于神经元电生理信号检测
    4.1 引言
    4.2 多通道液态金属柔性神经电极阵列
        4.2.1 多通道液态金属神经电极阵列的制备
        4.2.2 多通道液态金属电极阵列的表征测试
    4.3 细胞相容性评价
        4.3.1 液态金属电极对HUVEC细胞相容性
        4.3.2 液态金属电极海马神经元细胞相容性
        4.3.3 液态金属电极对神经元功能活性的影响
    4.4 海马神经元电生理信号采集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可拉伸液态金属电极用于癫痫信号监测
    5.1 引言
    5.2 可拉伸神经电极阵列制备与性能测试
        5.2.1 可拉伸神经电极阵列的制备
        5.2.2 液态金属电极的拉伸性能
        5.2.3 液态金属电学性能评价
    5.3 动物实验评价
        5.3.1 液态金属电极的血液相容性
        5.3.2 液态金属电极的组织相容性
        5.3.3 液态金属电极的生物相容性
    5.4 大鼠癫痫信号监测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创新性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3)期刊的终结? ——以美国康泰纳仕集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 问题与方法
    1.5 本文使用概念的厘清
    1.6 本文的基本结构
第二章 美国期刊文化的起源
    2.1 期刊的诞生
        2.1.1 Magazine的词源
        2.1.2 期刊的发行
    2.2 美式精英文化的本土化
        2.2.1 精英文化的产物
        2.2.2 期刊的娱乐化阅读方式
        2.2.3 多元的移民文化
    2.3 作为大众媒体的期刊
        2.3.1 以消费者为导向的期刊文化
        2.3.2 异地读者共筑“纸上社区”
        2.3.3 期刊业与广告业的共赢
        2.3.4 纸媒所构筑的阅读习惯
第三章 康泰纳仕集团的期刊帝国
    3.1 “阶级出版物”的建立
        3.1.1 康泰纳仕的圈子文化
        3.1.2 纸媒的黄金时代
    3.2 读图时代的期刊
        3.2.1 期刊的现代化
        3.2.2 期刊文化所构筑的读者圈
        3.2.3 策划、设计的力量
    3.3 期刊对大众传播的贡献
        3.3.1 期刊的全球化
        3.3.2 电视、广播等视听媒介的娱乐化影响
        3.3.3 印刷业的危机
第四章 互联网时代的期刊
    4.1 纸质期刊的电子化形态
        4.1.1 数字化时代的纸媒新探索
        4.1.2 电子期刊的设计逻辑
        4.1.3 广告商的转移
    4.2 网络空间对娱乐化阅读的拓展
        4.2.1 媒介融合下的阅读发展趋势
        4.2.2 大众话语权的回归
        4.2.3 社交媒体平台对阅读的延展
    4.3 重新定义期刊文化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康泰纳仕集团大事记
致谢
学术成果统计-作品、论文及专着发表
学术成果统计-展览及获奖

(4)介观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活性层添加剂缺陷钝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太阳能光伏技术
        §1.2.1 晶硅太阳能电池
        §1.2.2 薄膜太阳能电池
        §1.2.3 新型太阳能电池
    §1.3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1.3.1 钙钛矿材料
        §1.3.2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发展
        §1.3.3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结构
        §1.3.4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性能参数
    §1.4 碳基全印刷介观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1.4.1 碳基全印刷介观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发展
        §1.4.2 碳基全印刷介观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
        §1.4.3 碳基全印刷介观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关键问题
        §1.4.4 碳基全印刷介观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活性层添加剂的研究进展
    §1.5 选题意义及研究思路
第二章 碳基全印刷介观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制备与表征
    §2.1 器件制备
        §2.1.1 实验原料
        §2.1.2 实验设备
        §2.1.3 器件制备流程
    §2.2 材料及器件的测试与表征手段
        §2.2.1 傅里叶红外光谱仪
        §2.2.2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
        §2.2.3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
        §2.2.4 X射线衍射仪
        §2.2.5 扫描电子显微镜
        §2.2.6 接触角测量仪
        §2.2.7 荧光光谱仪
        §2.2.8 太阳光模拟与测试系统
        §2.2.9 电化学工作站
第三章 碳酸乙烯酯作添加剂对碳基全印刷介观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影响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材料
        §3.2.2 器件制备
        §3.2.3 测试与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器件结构与能级排列
        §3.3.2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3.3.3 添加剂EC与钙钛矿间的相互作用分析
        §3.3.4 添加剂EC对钙钛矿薄膜性能的影响
        §3.3.5 添加剂 EC 对碳基全印刷 MPSCs 性能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醋酸甲胺作添加剂对碳基全印刷介观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影响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材料
        §4.2.2 器件制备
        §4.2.3 测试与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器件结构与能级排列
        §4.3.2 添加剂MAAc与钙钛矿和TiO_2间的相互作用分析
        §4.3.3 添加剂MAAc对薄膜性能的影响
        §4.3.4 添加剂MAAc对碳基全印刷 MPSCs 性能的影响
    §4.4 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5)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相关研究
        (二)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研究概况
        (三)现代性相关研究
        (四)文献述评
    三、研究设计
        (一)现代性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关系
        (二)理论基础
        (三)具体方法
        (四)研究思路
        (五)研究内容
    四、核心概念
        (一)现代性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
第一章 “侍奉上帝”与宗教信徒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前殖民时期的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前殖民阶段的美国社会发展样态
        (二)前殖民阶段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概况
    二、“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清教政治模式在殖民地初步践行
        (二)殖民地经济贸易水平逐渐增强
        (三)欧洲文化教育传统在北美的沿袭
        (四)宗教性教育政策法规的颁布实施
    三、“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教义问答”模式中的家庭教育
        (二)“社区布道”中的科学知识推广
        (三)本杰明·富兰克林等人的科学实践
        (四)“报刊出版”中的科学知识扩散
    四、“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为开拓“新耶路撒冷”而教
        (二)教育类型与方式分散多样
        (三)以立法巩固教育的宗教性
        (四)教育的实用性倾向日渐凸显
    五、“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宗教神性对自然人性的无情宰治
        (二)“杂乱拼凑”的教育师资队伍
        (三)“潜匿于神学体系中的科学知识”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层级化明显
第二章 “科学立国”与“国家公民”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新生国家为自由民主而战
        (二)“旧科学”的落寞与“新科学”的荣盛
        (三)“大觉醒运动”与西进运动的发展
        (四)以立法形式巩固民主政治观的实践
    二、“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培育民族情感”的场馆科学实践
        (二)“宣扬理性”的公共讲座与科学博览会
        (三)“知识福音”与教会性科学知识推广
        (四)政治主导的科学知识推广实践
        (五)职业科学人的热情参与
        (六)“公民社会塑造”与科学新闻出版
    三、“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科学立国”成为核心价值诉求
        (二)“宗教性的消退”与“世俗化的觉醒”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具有国家化倾向
        (四)注重借鉴西欧教育的优质经验
    四、“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立国之师”的质量参差不齐
        (二)“科学立国”存在严重的路径依赖
        (三)“科学立国”的实利主义倾向显现
        (四)“国家公民培育”面临“肤色歧视”
第三章 “技术时代”与“科技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内战对美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助推
        (二)“手工训练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三)进步主义运动与进步教育实践
    二、“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教会推行的“科学肖陶扩之旅”
        (二)“政府推动”的技术知识推广
        (三)“报刊科学”中的科技知识传递
        (四)科学场馆的科学知识宣传
        (五)技术行会的产业技能培训
        (六)“新闻媒体人”的科技资讯传播
    三、“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以培育具有技术理性的产业人为目标
        (二)教育内容更注重生产实用性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遵循“新闻模式”
        (四)“新闻人的出场”与“科学人的隐退”
    四、“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唯技术理性的价值取向盛行
        (二)科学新闻的“碎片化”与“主观化”
        (三)伪科学与迷信冲击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出现衰退迹象
第四章 “科学危机”与“批判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科学危机”激化了美国社会发展矛盾
        (二)“莫斯科的威胁”与“华盛顿的警觉”
        (三)公众“科学万能论”价值观的消解
        (四)“经济起落”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颠簸”
    二、“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新闻科学”的“荧幕化”与内容“专精化”
        (二)增强公众科学鉴别力的“电视科学”
        (三)创设“科学原生态”的场馆科学模式
        (四)“共筑科学理解力”的“科学共同体”
        (五)“从做中学”的社区化科学教育
    三、“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理解科学”的政治取向较为明显
        (二)理性批判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三)“现代公众”概念的逐渐清晰化
        (四)科学与消费的联姻:“科学广告”盛行
    四、“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消费文化对公众理智精神的侵蚀
        (二)科学在公众视野中的形象滑落
        (三)迷信和虚假内容仍然充斥其中
        (四)公众定位从“知识缺失”转向“理解缺失”
第五章 “交往社会”与“实践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科学哲学的“生活实践转向”
        (二)知识生产模式的后现代转型
        (三)社会转型对非正式科学教育提出新要求
        (四)美国社会持续关注科学教育事业
    二、“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为公众参与科研创设“公共科学领域”
        (二)鼓励实践探索的科学场馆活动
        (三)推行交互对话的科学传播模式
        (四)“活动式”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开展
        (五)“专业化”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
    三、“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强调公众参与科学的机会平等
        (二)注重科学参与的交互性对话
        (三)凸显公众参与科学的情境化
        (四)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的成效测评
    四、“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公众参与”面临过度商业化的侵蚀
        (二)科学人与公众的科学理解错位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缺乏自我批判反思
        (四)公众参与科学的活力受限
第六章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审思:历程审视、影响因素、经验与反思
    一、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审视
        (一)目标追求: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
        (二)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
        (三)实践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
        (四)“自我批判”: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
    二、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分析
        (一)美国文化传统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二)资本主义精神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三)分权自治政治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四)科学自身发展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三、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实践经验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清晰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实施模式多元化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社会支持力度高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更强调成效评价
    四、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与反思
        (一)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境
        (二)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
        (三)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本土化转译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改革年表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6)基于柔性干电极和人工智能的房颤自动检测与预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柔性电干电极与心电监护设备
        1.2.2 人工智能方法在医学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1.2.3 房颤自动检测算法
        1.2.4 房颤自动预测算法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4 本文的章节安排
第二章 基于丝网印刷技术的柔性生物电干电极研制
    2.1 引言
    2.2 电极-皮肤理论模型
        2.2.1 电极-皮肤接触面等效电路模型
        2.2.2 电极-皮肤接触阻抗测量原理
    2.3 分层丝网印刷技术
        2.3.1 丝网印刷技术的工作原理与流程
        2.3.2 丝网印刷技术的分类与应用
    2.4 柔性干电极的设计与工程测量
        2.4.1 柔性干电极的设计与制造
        2.4.2 柔性干电极的工程测量方法与结果
    2.5 本章总结
第三章 基于柔性干电极的体表心电信号检测技术研究
    3.1 引言
    3.2 体表心电信号产生与检测的原理
        3.2.1 体表心电信号产生的原理
        3.2.2 体表心电信号检测的原理
    3.3 穿戴式单导联心电贴与心电背心研制
        3.3.1 单导联体表心电信号检测设备
        3.3.2 心电信号主动去噪方法
    3.4 柔性干电极与Ag/AgCl湿电极的心电检测性能对比评估
        3.4.1 心电信号检测实验方案
        3.4.2 心电信号检测性能评估指标
        3.4.3 心电信号检测性能评估结果与讨论
    3.5 本章总结
第四章 基于深度学习与导联配置优化的房颤自动检测算法研究
    4.1 引言
    4.2 房颤自动检测算法介绍
    4.3 深度学习算法与心电贴导联配置的协同设计
        4.3.1 协同设计与优化
        4.3.2 协同设计评估结果与讨论
    4.4 房颤自动检测算法的小样本临床试验与性能评估
        4.4.1 针对房颤自动检测算法泛化能力验证的小样本临床试验
        4.4.2 不同电极类型和运动状态下的房颤自动检测算法性能评估实验
    4.5 本章总结
第五章 基于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的房颤发作预测算法研究与探讨
    5.1 引言
    5.2 房颤发作预测数据库建库
        5.2.1 阵发性房颤发作预测挑战数据库介绍
        5.2.2 专用数据库建库
    5.3 基于机器学习的房颤发作预测算法
        5.3.1 心率变异性特征
        5.3.2 机器学习模型搭建与性能评估
    5.4 基于深度学习的房颤发作预测算法
        5.4.1 基于滑动窗口的模型输入
        5.4.2 深度学习模型搭建与性能评估
    5.5 本章总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创新点及工作总结
    6.2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7)体表汗液多参数电化学传感器及穿戴式检测装置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体表汗液检测概述
        1.1.1 汗液代谢的生理意义
        1.1.2 体表汗液分析技术的发展
        1.1.3 体表汗液原位分析的优势
    1.2 体表汗液原位分析的发展现状
        1.2.1 体表汗液电化学传感器检测技术
        1.2.2 柔性材料在体表汗液原位分析中的应用
        1.2.3 体表汗液原位分析技术的研究进展
    1.3 体表汗液原位分析技术存在的问题
    1.4 本文的研究方向和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用于体表汗液检测的三维纸基微流体技术的研究
    2.1 引言
    2.2 纸基微流控技术简介
    2.3 用于体表汗液检测的三维纸基微流体制备
        2.3.1 三维纸基微流体结构的设计
        2.3.2 三维纸基微流体的制备
    2.4 三维纸基微流体的性能表征
        2.4.1 蜡丝网印刷改性滤纸表征
        2.4.2 3D-PMD三维沟道的表征测试
        2.4.3 3D-PMD的优化设计
        2.4.4 优化后的 3D-PMD的表征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3D-PMD的体表汗液葡萄糖检测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与仪器
        3.2.2 丝网印刷电极制作工艺
        3.2.3 丝网印刷平面碳电极的预处理
        3.2.4 Layer-by-layer工艺制备葡萄糖传感器
        3.2.5 葡萄糖传感器的电化学测试
    3.3 结果和讨论部分
        3.3.1 丝网印刷碳电极的表征结果
        3.3.2 体表汗液葡萄糖传感器性能表征
        3.3.3 基于 3D-PMD的体表汗液葡萄糖传感器在体测试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用于体表汗液原位检测的全固态离子传感器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试剂与仪器
        4.2.2 丝网印刷电极的制作
        4.2.3 全固态Na~+和K~+选择性电极制作
        4.2.4 PVB-Ag/AgCl参比电极的制备
        4.2.5 离子选择性电极的表征实验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参比电极稳定性测试结果
        4.3.2 全固态Na~+和K~+选择性电极的性能测试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智能腕表平台的穿戴式汗液离子检测系统的研制
    5.1 引言
    5.2 基于喷蜡打印技术的三维纸基微流体器件的制备和表征
    5.3 智能腕表系统设计和测试
        5.3.1 智能腕表系统电路设计
        5.3.2 智能腕表程序结构
        5.3.3 腕表离子检测系统的测试
    5.4 基于智能腕表平台的在体测试
        5.4.1 在体测试实验设计
        5.4.2 在体测试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集成FPCB基底的穿戴式汗液多参数检测系统研制
    6.1 引言
    6.2 基于FPCB基底的电化学检测系统电路设计
        6.2.1 柔性PCB系统控制电路设计
        6.2.2 电化学传感器前端信号采集电路设计
    6.3 基于单片机的嵌入式程序设计和手机用户界面开发
        6.3.1 基于单片机的嵌入式程序设计
        6.3.2 基于Android系统的的手机用户界面开发
    6.4 FPCB基底的传感器阵列设计与表征
        6.4.1 FPCB基底的传感器电极阵列的制备
        6.4.2 基于聚苯胺的H~+选择性电极制备和表征
        6.4.3 传感器阵列与柔性PCB电路集成测试
    6.5 全集成FPCB的电化学汗液多参数检测系统的在体测试
        6.5.1 在体测试的设计
        6.5.2 在体测试结果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8)P印刷有限公司的竞争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文献评述
        1.3.1 理论基础
        1.3.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外部环境分析
    2.1 宏观环境分析
        2.1.1 政治和法律环境
        2.1.2 经济环境
        2.1.3 社会文化环境
        2.1.4 技术环境
    2.2 行业环境分析
        2.2.1 行业基本情况
        2.2.2 购买者议价能力
        2.2.3 供应商议价能力
        2.2.4 潜在进入者
        2.2.5 替代品
        2.2.6 现有竞争者
        2.2.7 五力模型小结
        2.2.8 战略组群分析
    2.3 主要竞争对手分析
        2.3.1 裕同科技
        2.3.2 劲嘉股份
        2.3.3 紫江企业
    2.4 行业关键成功因素
    2.5 机会与威胁
        2.5.1 机会
        2.5.2 威胁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内部能力分析
    3.1 公司发展情况
        3.1.1 P印刷有限公司概况
        3.1.2 P 印刷有限公司的发展历程
    3.2 资源分析
        3.2.1 人力资源
        3.2.2 组织资源
        3.2.3 大客户资源
        3.2.4 技术资源
    3.3 能力分析
        3.3.1 智能制造能力
        3.3.2 研发能力
        3.3.3 营销能力
        3.3.4 大客户服务能力
        3.3.5 包装整体解决方案服务能力
    3.4 核心专长
    3.5 优势与劣势
        3.5.1 优势
        3.5.2 劣势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竞争战略制定
    4.1 SWOT分析
    4.2 战略的愿景
    4.3 战略选择
        4.3.1 市场目标定位
        4.3.2 战略选择的依据
    4.4 集中化战略设计
        4.4.1 成本领先集中战略价值链设计
        4.4.2 差异化集中战略价值链设计
    4.5 价值链关键环节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竞争战略实施
    5.1 战略实施阶段和目标分解
    5.2 集中化战略实施策略
        5.2.1 高效运营提升策略
        5.2.2 智能制造领先策略
        5.2.3 创造独特价值的客户管理提升策略
        5.2.4 创新流程管理策略
    5.3 战略实施的保障
        5.3.1 组织资本保障
        5.3.2 人力资本保障
        5.3.3 信息资本保障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答辩委员签名的答辩决议书

(9)基于银纳米线电极的可拉伸交流电致发光器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可拉伸ACEL器件
        1.2.1 发光材料
        1.2.2 介电材料
        1.2.3 柔性/可拉伸电极
        1.2.4 丝网印刷制备技术
    1.3 ACEL器件的工作原理和结构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体系选择
    1.5 选题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1.5.1 研究意义
        1.5.2 研究内容
第2章 可拉伸银纳米线电极的制备及其性能表征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2.3 银纳米线的合成
        2.2.4 银纳米线电极的制备
    2.3 性能表征
    2.4 结果与讨论
        2.4.1 银纳米线的显微形貌
        2.4.2 银纳米线透光率与电阻的关系
        2.4.3 银纳米线电极制备工艺与粗糙度的影响
        2.4.4 丝网印刷银纳米线图案精度与光学表征
        2.4.5 银纳米线电极电学性能表征
    2.5 本章总结
第3章 可拉伸ACEL器件的制备及其性能表征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
        3.2.2 实验仪器
        3.2.3 可拉伸ACEL器件电极的制备
        3.2.4 发光层的制备
        3.2.5 介电层的制备
    3.3 性能表征
        3.3.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微观表征
        3.3.2 可拉伸ACEL器件亮度及其拉伸性能表征
        3.3.3 可拉伸ACEL器件耐久性表征
    3.4 结果与讨论
        3.4.1 可拉伸ACEL器件的结构分析
        3.4.2 发光粉(ZnS:Cu,Mn)的表征
        3.4.3 丝网印刷制备发光层的表征
        3.4.4 介电常数及其弹性体模量的测定
        3.4.5 可拉伸ACEL器件的波形
        3.4.6 发光粉与橡胶比例对器件性能的影响
        3.4.7 发光粉颗粒大小对器件性能的影响
        3.4.8 发光层厚度对器件性能的影响
    3.5 高介电复合材料制备可拉伸发光器件
        3.5.1 可拉伸ACEL器件光学特性及拉伸性能
        3.5.2 可拉伸ACEL器件的耐久性
    3.6 多彩可拉伸ACEL器件性能研究
    3.7 本章总结
第4章 可拉伸ACEL器件在人体表皮上的应用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
        4.2.2 实验仪器
        4.2.3 可穿戴电子器件制备流程
        4.2.4 排线连接件的制备
        4.2.5 表皮粘结剂-硅胶制备
        4.2.6 丝网印刷模板
    4.3 性能展示
    4.4 结果与讨论
        4.4.1 声控驱动器的波形
        4.4.2 器件的机械展示
        4.4.3 可穿戴电致发光器件的展示
    4.5 本章总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目录
附录B 控制可拉伸ACEL器件闪烁条数程序

(10)小众出版现状及其实现途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文献综述
    第四节 研究内容
    第五节 研究难点
    第六节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小众出版的概念及理论依据
    第一节 出版、小众及小众出版的概念
        一、出版
        二、小众
        三、小众出版
    第二节 小众出版与传统出版的区别
        一、印量及成本的区别
        二、面对市场的不同
    第三节 小众出版的理论依据——长尾理论
        一、长尾理论的概念和内涵
        二、利基市场
        三、长尾理论与小众出版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小众出版的环境及其主要实现途径
    第一节 小众出版实现的环境
        一、社会文化环境分化及个性化需求凸显
        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三、印刷技术的进步
    第二节 小众出版与按需出版
    第三节 小众出版的运作主体
        一、作者:千差万别的内容生产者
        二、出版方:以出版社为主导的出版机构
        三、销售商:以电商为中心、多元化发展
        四、消费者:为特定爱好和专业需求付费
    第四节 小众出版的几种主要实现途径
        一、以出版社为主导的传统出版
        二、以作者为主导的自助出版
        三、强调独立精神的独立出版
        四、以明确市场为基础的众筹出版
        五、强调联系作者和受众关系的社交出版
    第五节 小众出版的价值
        一、对作者的价值
        二、对出版方的价值
        三、对销售商的价值
        四、对消费者的价值
        五、对文化传播的价值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小众出版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出品方仍未能满足真正的市场需求
        一、专业垂直细分水平未能满足市场需求
        二、逐利的商业社会冲击内容把关阈值
        三、线上线下整合出版一体化发展滞后
        四、以作者为主导的运作方式增加作品发行风险
        五、营销发行思路落后
    第二节 相关法律法规未能给予市场充分的发展条件
        一、书号获取难度大限制小众出版物合法发行
        二、管理不完善导致盗版侵权问题严重
    第三节 内容付费尚未形成社会普遍认同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小众出版未来发展的可行性建议
    第一节 解放出版运营思路瞄准小众市场
        一、坚持小众定位和“内容为王”
        二、通过比赛及展会的集群效应挖掘小众作者
        三、善用社交网络发掘小众社群以培育市场
        四、建立品牌体系整合利用资源
    第二节 完善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以保护版权
    第三节 培养用户为内容付费的习惯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四、印刷技术变化的潜在趋势(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丝网印刷技术的多基底硫化氢电化学传感器研究[D]. 沈费宸.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2021(08)
  • [2]液态金属柔性神经电极的制备与应用研究[D]. 董瑞华.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2)
  • [3]期刊的终结? ——以美国康泰纳仕集团为例[D]. 肖晓. 中央美术学院, 2021(08)
  • [4]介观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活性层添加剂缺陷钝化的研究[D]. 陈琨.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21(02)
  • [5]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D]. 李青.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0)
  • [6]基于柔性干电极和人工智能的房颤自动检测与预测方法研究[D]. 卜雨翔.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7]体表汗液多参数电化学传感器及穿戴式检测装置的研制[D]. 曹庆朋. 浙江大学, 2020(01)
  • [8]P印刷有限公司的竞争战略研究[D]. 黄文浩.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9]基于银纳米线电极的可拉伸交流电致发光器件研究[D]. 赵超山. 兰州理工大学, 2020(12)
  • [10]小众出版现状及其实现途径研究[D]. 曹壮壮.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印刷技术变革的潜在趋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