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移植材料的研究进展

骨移植材料的研究进展

一、植骨材料的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李辉,陈良龙[1](2022)在《植骨材料在脊柱结核治疗中的应用与特征》文中指出背景:在脊柱结核的外科手术治疗中,彻底清除局部坏死病灶、一期使用骨修复材料能显着促进局部骨性融合,避免术后中远期结核复发,重建脊柱稳定性。目的:对植骨材料在治疗脊柱结核中的应用进展做一综述。方法:检索2001-2020年百链数据库、中国知网、Natures数据库等收录的与植骨材料治疗脊柱结核相关的文章,优先选择年限较新和权威杂志上的文献。英文检索词为"Bone graft materials;bone tissue engineering;spinal tuberculosis;titanium mesh;autogenous bone",中文检索词为"植骨材料;骨组织工程;脊柱结核;钛网;自体骨"。结果与结论:目前植骨材料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各有其劣势,如:自体骨骨量有限,且自体骨的移植会引起供区出血和供骨区潜在的并发症;同种异体骨会导致延迟愈合和感染等并发症;钛网存在术后沉降及后凸畸形矫正角度再丢失的问题;以聚乳酸、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为代表的有机高分子材料包埋药物体系缺乏骨诱导性能;钙磷基陶瓷材料虽可作为抗结核药物的载体材料,但其生物力学性能常不能完全满足临床需要。鉴于以上各种材料的缺点,临床上需要寻找一种同时满足良好生物相容性、机械性能、降解性能、成骨活性、载药缓释性能的复合骨组织工程材料。

王佳[2](2021)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对施耐德膜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影响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可用骨量不足是上颌后牙区牙列缺损的主要特点,常常给种植体常规植入带来困难。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方法是上颌窦底提升术,其原理是采用外科手术方法将上颌窦黏膜从窦底剥离后抬高,在黏膜与窦底骨壁之间植入骨移植材料。然而上颌窦内骨形成的模式一直存在争议,部分学者认为上颌窦内成骨方向是从上颌窦底壁向施耐德膜,而另有部分学者认为施耐德膜也具有成骨潜能,骨形成也可自施耐德膜向上颌窦骨壁发生,理由是上颌窦内牙齿摘除术或上颌窦囊肿摘除术后,可见施耐德膜附近新生的骨质;上颌窦底提升术术中不植入骨移植材料,术后随访仍可见种植体顶端有新骨形成。因此对于施耐德膜的成骨潜能的研究有助于人们了解上颌窦内的成骨模式,为临床中上颌窦底提升术应用新术式提供理论基础。施耐德膜因其固有层存在丰富的毛细血管及结缔组织,可作为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的来源。MSC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能力,其作为种子细胞被广泛应用于组织工程中。在一定条件下,MSC可被诱导向成骨细胞分化,最终在一定的微环境中形成骨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 Rich Fibrin,PRF)富含大量促进骨组织再生愈合的生长因子,其致密的三维纤维网结构更是为细胞的长入提供了支架结构。但目前为止,从施耐德膜中分离培养并鉴定间充质干细胞,并以PRF刺激诱导其成骨分化的研究鲜有报道。因此,本研究拟分离培养鉴定施耐德膜间充质干细胞(Sinus Membrane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SMMSCs),并以PRF刺激诱导其成骨分化,深入探究成骨机制,而后将研究结果应用于临床中,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新的思路方法。本研究内容分为4部分实验展开:实验1 SMMSCs的分离培养与鉴定以酶消化法分离培养施耐德膜来源间充质干细胞,流式细胞术鉴定其表面标记物,碱性磷酸酶染色和活力检测,茜素红染色判断其成骨分化能力;油红O染色判断其成脂分化能力;3D悬浮培养,阿利辛蓝染色判断其成软骨分化能力。实验2 PRF对SMMSCs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对PRF进行扫描电镜观察超微结构,分析其生长因子释放规律。采用CCK-8,RTCA,和细胞荧光染色评价PRF对SMMSCs增殖的影响;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评价PRF对SMMSCs迁移的影响;碱性磷酸酶染色和活力检测,茜素红染色,及q PCR评价PRF对SMMSCs成骨诱导分化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分析PRF对抑制和非抑制状态的ERK 1/2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及其下游的成骨关键因子RUNX2的表达情况。实验3 PRF促进上颌窦内成骨的体内研究构建兔上颌窦底提升术模型,将不同骨移植材料植入上颌窦内,分别于术后第8,12周获取样本,Micro-CT进行影像学评估,判断新生骨量,骨体积分数,骨小梁数量,厚度和离散度。荧光双标记,HE染色,Masson染色,甲苯胺蓝染色等方法评价不同实验组的成骨效果。实验4以PRF为唯一植骨材料进行经牙槽嵴顶入路上颌窦底提升术的临床研究通过前瞻性临床研究,评价内窥镜辅助下以PRF为唯一植骨材料进行经牙槽嵴顶入路上颌窦底提升术(endoscope-assisted maxillary sinus floor elevation with platelet rich fibrin grafting and simultaneous implant placement,PESS)的临床效果,成功率,窦内骨生成量,边缘骨吸收量及骨密度。通过上述实验,得出以下结果:1.成功分离培养SMMSCs,其体外扩增能力强,细胞表面标记物阳性表达间充质干细胞标记物CD90,CD105,阴性表达CD34,CD45,SMMSCs具有成骨、成脂、成软骨多向分化的能力;符合MSC鉴定标准,可被定义为间充质干细胞。2.PRF为致密的三维网状结构,靠近血清侧细胞成分少,靠近红细胞侧,白细胞、血小板含量极为丰富,PRF缓释生长因子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并可持续释放长达14天;PRF内的生长因子能够刺激SMMSCs的增殖,迁移和成骨分化。PRF可通过上调ERK 1/2信号通路而促进SMMSCs成骨分化。3.PRF能够加速上颌窦内骨组织的形成,并能够增加新骨的形成量,骨移植区成骨标志因子表达明显升高。上颌窦内的成骨方向并不是单纯地自上颌窦底至施耐德膜下,施耐德膜的成骨潜能在此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作用。4.在1年随访中,通过“PESS”可获得可观的窦内骨增量,种植体生存率高,边缘骨吸收量少,种植体周围骨密度随时间逐渐增加。“PESS”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促进窦内新骨形成、缩短治疗周期、扩大经牙槽嵴顶入路上颌窦底提升术治疗适应症的临床方法。

徐震超,王锡阳[3](2021)在《脊柱融合术中植骨材料的研究与应用进展》文中提出脊柱的稳定性对于维持脊柱的正常功能十分重要。脊柱外科常采用植骨融合术来获得长期的稳定效果。选择植骨材料应遵循安全有效、操作简便的原则。植骨材料的研究已有显着进展,目前临床使用的脊柱植骨材料主要包括自体骨、同种异体骨、各种骨移植替代材料等。

任世强,于筱,马帅,刘琨,王淋,由晴[4](2021)在《植骨材料在口腔种植中的应用概况及进展》文中研究说明在口腔种植手术中,通过植入植骨材料重建缺失的骨组织,以恢复患处美观及功能。植骨材料的临床应用历史悠久,常用到的植骨材料有自体来源植骨材料、同种异体骨、异种骨和人工合成材料,其生物相容性、骨传导、骨诱导、骨生成和骨改建等性能对植骨手术的成功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然而,其中有些材料因本身特点不能同时满足上述性能而限制其在临床的应用效果,成为植骨材料临床应用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解决思路是利用生物制备技术将植骨材料与生长因子或其他材料复合,从而实现优化性能的目的,提高临床应用效果。因此本文重点介绍了各种新型植骨材料的发展和应用及其成果,例如临床常见的植入牙种植体时与Bio-Oss骨粉(小牛骨)或生长因子的结合等,植骨材料的性能优化将有效解决植骨材料临床应用性能单一的问题,促进植骨材料的快速发展。

李敏,李大鲁[5](2021)在《口腔种植骨增量手术中常用植骨材料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种植牙是很多缺牙患者恢复牙列完整性的首选治疗方案,而多种因素导致的种植区牙槽骨量不足会明显影响到种植手术的成功率。牙槽骨重建骨增量手术可极大提高口腔种植手术的成功率及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临床常用的骨增量植骨材料包括自体骨、同种异体骨、异种异体骨及其他人工合成的植骨材料等,不同种类的植骨材料在增加缺失牙槽骨的高度和宽度、重建骨缺损区的原始结构和功能方面具有不同的效果。

黄帅,周小妮,刘彦乐,刘艳,马威[6](2021)在《块状异质植骨材料用于牙槽嵴骨增量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各种原因所致的牙槽嵴骨量不足是口腔种植临床实践中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与自体骨相比,块状异质植骨材料因其独特的优势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根据目前已经应用或有望应用于牙槽嵴骨增量领域的块状异质植骨材料的性能特点,分类讨论了无机陶瓷类材料、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及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应用现状和最新研究进展,并对块状异质植骨材料的研究方向和前景进行了展望。

余振阳[7](2021)在《β-磷酸三钙人工骨与自体髂骨植骨应用于单节段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背景腰椎结核可侵犯椎体及椎旁,因此在病灶清除后往往合并椎体的骨缺损,造成脊柱不稳。临床工作中需对骨缺损进行植骨填充促进椎体融合进而重建脊柱的功能。目前,自体骨因无免疫排斥反应、骨融合率高等优点得到临床医师的认可,但自体骨也存在取骨量有限及供骨区慢性疼痛等问题。因此,寻求合适的植骨材料应用于脊柱结核是临床医师关注的热点之一。尽管近年来国内外已有不少人工合成骨替代自体骨的报道,但该方法仍存在一定的争议。目的观察β-磷酸三钙人工合成骨与自体髂骨应用于单节段腰椎结核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探讨β-磷酸三钙人工合成骨与自体髂骨应用于腰椎结核植骨的优缺点,以期为以后临床工作中对脊柱结核的患者选择合适的植骨材料提供一定的证据支持。方法根据纳入排除标准选取了我院2014年6月1日到2018年6月1日诊断为单节段腰椎结核的患者61例,按照植骨材料的不同分为自体髂骨组33例行后路内固定及前路清除病灶自体髂骨块植骨术和人工合成骨组28例行后路内固定及前路清除病灶β-磷酸三钙人工合成骨植骨术。随访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炎性指标、功能评分指标、影像学指标以及两组术后并发症等指标,随访时间18-24个月。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等;两组炎性指标包括术后1月及末次随访时血沉、C反应蛋白;功能评分指标包括术后1月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ODI评分;影像学评价指标包括植骨融合时间、矢状位Cobb角丢失度;术后并发症包括:切口愈合不良、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电解质紊乱、胃肠功能障碍、结核复发率等指标。结果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体髂骨组术后住院时间小于人工合成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炎性指标的比较:两组术后血沉、C反应蛋白较术前均明显下降,术后1月时自体髂骨组较人工合成骨组下降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均降至正常,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功能评价指标比较:两组术后VAS评分及ODI评分较术前明显下降,术后1月时自体髂骨组较人工合成骨组下降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VAS评分及O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影像学评价指标比较:自体髂骨组融合时间为8.6±1.3(m)小于人工合成骨组的9.6±1.9(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体髂骨组末次随访时矢状位Cobb角丢失度小于人工合成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的比较:两组术后总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合成骨组切口不愈合的发生率以及结核复发率较自体髂骨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节段腰椎结核行前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患者,采用β-磷酸三钙人工合成骨植骨比自体髂骨块植骨存在更高的炎症反应的风险,同时手术切口愈合不良、植骨融合较慢及结核复发的风险较高。对于腰椎结核患者采用β-磷酸三钙人工合成骨植骨仍应持谨慎态度,应优先采用自体髂骨植骨。

武祥宇[8](2021)在《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术中应用两种不同植骨方式的近期疗效比较》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比较在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术中分别应用颈椎自体骨赘与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ecombinant 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rh BMP-2)作为植骨材料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对2019年3月至2020年9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实施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术的42例具有完整随访资料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植骨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自体骨赘组(22例)和rh BMP-2组(2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手术节段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拍摄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即刻及术后3个月时的颈椎标准正侧位X线片。比较两组患者融合节段Cobb角、椎间隙高度的变化和术后3个月时植骨融合率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椎间隙高度均较术前显着提高(P<0.05),术后随访3个月时有少量丢失,但仍高于术前,两组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两组患者术后颈椎生理曲度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随访3个月后,两组患者颈椎前凸有少量丢失,但效果仍较满意,两组之间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时,rh BMP-2组融合率(92.3%)高于自体骨赘组(88.0%),但两组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别以自体骨赘和rh BMP-2作为植骨材料行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术在恢复颈椎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上均可取得满意效果。与自体骨赘相比,rh BMP-2可加速颈椎融合,在早期取得更高的颈椎融合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周万彤[9](2021)在《生物活性玻璃结合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9用于拔牙窝位点保存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位点保存技术已经被证明有助于延缓拔牙后的牙槽骨萎缩和改建,控制软硬组织的持续丧失,确保后期种植手术的顺利开展。本研究旨在探讨人工合成骨替代材料生物活性玻璃(Bioglass)与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9(rhBMP9)的结合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体外成骨能力的影响;探索人工合成骨替代材料生物玻璃与rhBMP9的结合在大鼠牙槽窝位点保存术中的成骨性能,为其将来更进一步应用于临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生物玻璃表面形态;体外检测生物玻璃对rhBMP9的吸附、释放潜力以及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rhBMP9和生物玻璃联合作用下的细胞活力、粘附、增殖以及成骨分化能力。2.选15只健康SD雄鼠,随机分为三组,将每只大鼠上颌右侧切牙拔除建立拔牙窝位点保存动物模型,第1组大鼠牙槽窝不予处理作为空白对照;第2组牙槽窝内即刻置入生物玻璃+胶原膜;第3组即刻置入生物玻璃/rhBMP9+胶原膜。术后6周处死各组大鼠,取其拔牙侧上颌骨,通过观察Micro-CT和组织学染色结果比较各组的新骨形成情况。结果:1.扫描电镜结果显示生物玻璃颗粒表面粗糙,有大量孔隙结构且相互连通,孔径大小在75-300μm,孔隙率为65%,显着增加了材料的表面积。ELISA实验结果表明,生物玻璃具备负载rhBMP9的能力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可将其缓慢释放。2.BMSCs的活力、黏附及增殖检测显示:与单独使用生物玻璃组相比,rhBMP9的加入会使细胞活性和黏附增殖率略微升高。3.ALP活性检测结果表明,生物玻璃+rhBMP9组在第7天的ALP活性明显高于生物玻璃组。4.茜素红染色结果显示,生物玻璃+rhBMP9组的BMSCs矿化能力较单纯的生物玻璃组显着增强。5.RT-PCR实验结果表明,在生物玻璃组和生物玻璃+rhBMP9组中,Runx2基因的表达无明显差异,但在第14天时,生物玻璃+rhBMP9组ALP和OCN基因的表达相对生物玻璃组有了显着的增加。6.拔牙后6周的Micro-CT和染色结果均显示,生物玻璃/rhBMP9+胶原膜组相较于空白组和生物玻璃+胶原膜组的骨胶原和骨小梁密度增加,毛细血管丰富,实现了更多的牙槽骨组织再生。结论:1.生物玻璃具备负载rhBMP9的能力,并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将其缓慢释放。当二者结合时rhBMP9的加入能提高BMSCs的增殖能力以及成骨分化能力,提示生物玻璃和rhBMP9具有成为未来骨修复领域有效再生工具的潜力。2.将rhBMP9联合生物玻璃应用于大鼠拔牙后牙槽窝位点保存术中时,成骨效果明显加强;且生物玻璃可作为良好的生长因子递送载体与rhBMP9和胶原膜复合形成组织工程骨,为骨缺损的修复再生提供支持。

郑越生[10](2020)在《三种不同植骨方法在TLIF手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背景:腰椎退变性疾病是指一系列因腰椎间盘及关节突软骨和周围韧带退变性病变引起的,以腰腿疼痛为主要症状的脊柱外科疾病的总称。腰椎融合术在退变性疾病治疗广泛应用,已经成为脊柱外科手术治疗中的一项重要手段。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是国内外广泛使用的融合术,其在保留脊柱后侧韧带复合结构的同时,又不会损伤椎管内神经组织。其临床采用的椎间融合方法有所不同,主要有自体髂骨+融合器、自体椎板关节突骨+融合器、同种异体骨+融合器,关于这几种植骨来源对疗效的影响,未见报道。目的:探讨三种不同植骨方法在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TLIF)手术治疗单一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6年1月间,在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南部战区总医院)接受TLIF手术治疗109例单一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植骨方法不同分为:自体髂骨+融合器(A组,42例)、自体椎板、关节突骨+融合器(B组,38例)、同种异体骨+融合器(C组,29例)。术后随访3个月、6个月、12个月,比较三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后椎间融合率、疼痛VAS评分、腰椎JOA评分等情况。结果:三组患者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手术相关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个月,A组椎间融合率均高于B组、C组,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12个月融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三组患者的VAS、JOA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术后3、6、12个月,三组患者的VAS评分均低于术前,术后3个月3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术后6、12个月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术后3、6、12个月,三组患者的JOA评分均高于术前,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组内两两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三种不同植骨方法TLIF手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均为有效的手术方式,三者近期疗效满意。术后3个月自体髂骨融合组的椎间融合率高于自体椎板关节突骨融合组、同种异体骨融合组,6个月后三组间融合率无统计学差异。

二、植骨材料的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植骨材料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植骨材料在脊柱结核治疗中的应用与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文章快速阅读:
文题释义:
0引言Introduction
1 资料和方法Data and methods
    1.1 资料来源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3 数据提取
2 结果Results
    2.1 自体骨在治疗脊柱结核中的应用
    2.2 同种异体骨在治疗脊柱结核中的应用
    2.3 钛网在治疗脊柱结核中的应用
    2.4 钙磷陶瓷材料在治疗脊柱结核中的应用
    2.5 合成高分子材料在治疗脊柱结核中的应用
3 讨论Discussion

(2)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对施耐德膜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影响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施耐德膜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1.2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的研究进展
    1.3 成骨相关信号通路的调控
    1.4 课题研究意义
第2章 施耐德膜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仪器设备和主要试剂
        2.2.2 方法
    2.3 统计学分析
    2.4 结果
        2.4.1 SMMSCs的形态和增殖规律分析
        2.4.2 SMMSCs表面标记物鉴定
        2.4.3 SMMSCs成骨诱导分化能力检测
        2.4.4 SMMSCs成脂诱导分化能力检测
        2.4.5 SMMSCs成软骨诱导分化能力检测
    2.5 讨论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PRF对施耐德膜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仪器设备和主要试剂
        3.2.2 方法
    3.3 统计学分析
    3.4 结果
        3.4.1 PRF的结构及生长因子释放规律
        3.4.2 PRF条件培养基对SMMSCs及 BMSCs增殖的影响
        3.4.3 PRF条件培养基对SMMSCs及 BMSCs迁移的影响
        3.4.4 PRF条件培养基对SMMSCs及 BMSCs成骨分化的影响
        3.4.5 PRF对 BMSCs和 SMMSCs ERK 1/2及p-ERK 1/2 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3.4.6 抑制ERK 1/2 信号通路后PRF对 BMSCs和 SMMSCs ERK 1/2 及p-ERK 1/2 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3.5 讨论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PRF促进上颌窦内成骨的体内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仪器设备和主要试剂
        4.2.2 方法
    4.3 统计学分析
    4.4 结果
        4.4.1 影像学结果
        4.4.2 新骨成骨标志基因的表达水平
        4.4.3 双荧光染色分析
        4.4.4 HE,Masson,甲苯胺蓝染色分析
    4.5 讨论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以PRF为唯一植骨材料进行经牙槽嵴顶入路上颌窦底提升术的临床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主要仪器设备
        5.2.2 方法
    5.3 统计学分析
    5.4 结果
    5.5 讨论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脊柱融合术中植骨材料的研究与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自体骨
2 同种异体骨
3 骨移植替代材料
    3.1 钙磷陶瓷
    3.2 新型高分子聚合材料
    3.3 骨组织工程复合材料
4 结语

(4)植骨材料在口腔种植中的应用概况及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概况
    1.1 材料的发展
    1.2 材料的性能
2 植骨材料的现状
    2.1 自体来源植骨材料
        2.1.1 自体骨
        2.1.2 自体牙
    2.2 同种异体骨
    2.3 人工合成材料
        2.3.1 陶瓷类材料
        (1)羟基磷灰石
        (2)磷酸三钙
        (3)双相陶瓷
        (4)磷酸钙骨水泥
        (5)玻璃
        2.3.2 钛及钛合金
        2.3.3 高分子材料
3 植骨材料的性能优化
    3.1 异种骨
    3.2 组织工程骨
        3.2.1 种子细胞
        3.2.2 生长因子
        (1)骨形成蛋白
        (2)血小板浓缩物
        (1)富血小板血浆
        (2)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3)浓缩生长因子
4 结语与展望

(5)口腔种植骨增量手术中常用植骨材料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自体植骨材料
2 天然牙来源植骨材料
3 同种异体植骨材料
    3.1 DBM
    3.2 FDBA
    3.3 DFDBA
4 异种植骨材料
5 人工合成植骨材料
    5.1 生物陶瓷
    5.2 其他
6 辅助成骨生长因子
    6.1 BMP
    6.2 血小板来源生长因子
7 总结与展望

(6)块状异质植骨材料用于牙槽嵴骨增量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无机陶瓷类材料
    1. 羟基磷灰石:
    2. β-磷酸三钙:
    3. 双相磷酸钙(biphasic calcium phosphate,BCP):
    4. 磷酸钙水泥(calcium phosphate cement,CPC):
    5. 生物活性玻璃(bioactiveglass,BG):
二、天然高分子材料
    1. 胶原(collagen,Col):
    2. 壳聚糖(chitosan,CS):
    3. 海藻酸钠(sodium alginate,SA):
三、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
    1. 聚乳酸:
    2.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
    3. 聚己内酯:
四、总结与展望

(7)β-磷酸三钙人工骨与自体髂骨植骨应用于单节段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脊柱结核骨缺损植骨材料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附件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8)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术中应用两种不同植骨方式的近期疗效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骨移植材料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生物活性玻璃结合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9用于拔牙窝位点保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
前言
第一部分 生物玻璃联合rhBMP9体外成骨性能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第二部分 生物玻璃联合rhBMP9体内成骨性能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BMP9与不同类型植骨材料在骨组织修复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三种不同植骨方法在TLIF手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腰椎退变性疾病的非手术治疗
    二、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手术治疗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结果
    2.1 三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2.2 三组患者的术后椎间融合率比较
    2.3 三组患者的预后广义估计方程检验结果
    2.4 三组患者手术前、后VAS、JOA评分比较
    2.5 典型病例
讨论
    3.1 脊柱内固定器械的选择
    3.2 椎体间融合术入路的选择
    3.3 椎间融合器的选择
    3.4 椎间植骨方法的选择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TLIF技术的临床应用及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致谢

四、植骨材料的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植骨材料在脊柱结核治疗中的应用与特征[J]. 李辉,陈良龙.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2(04)
  • [2]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对施耐德膜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影响的机制研究[D]. 王佳. 吉林大学, 2021(01)
  • [3]脊柱融合术中植骨材料的研究与应用进展[J]. 徐震超,王锡阳.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21(05)
  • [4]植骨材料在口腔种植中的应用概况及进展[J]. 任世强,于筱,马帅,刘琨,王淋,由晴. 材料导报, 2021(S1)
  • [5]口腔种植骨增量手术中常用植骨材料的研究进展[J]. 李敏,李大鲁. 山东医药, 2021(13)
  • [6]块状异质植骨材料用于牙槽嵴骨增量的研究进展[J]. 黄帅,周小妮,刘彦乐,刘艳,马威. 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 2021(02)
  • [7]β-磷酸三钙人工骨与自体髂骨植骨应用于单节段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观察[D]. 余振阳. 新乡医学院, 2021(01)
  • [8]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术中应用两种不同植骨方式的近期疗效比较[D]. 武祥宇. 河北医科大学, 2021(02)
  • [9]生物活性玻璃结合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9用于拔牙窝位点保存的研究[D]. 周万彤. 河北医科大学, 2021(02)
  • [10]三种不同植骨方法在TLIF手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研究[D]. 郑越生.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6)

标签:;  ;  

骨移植材料的研究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