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钦安学术思想探析

郑钦安学术思想探析

一、郑钦安学术思想探析(论文文献综述)

罗磊,李屹[1](2022)在《医易视域下郑钦安“扶阴”思想探析》文中指出医易同习的清末伤寒大家郑钦安被誉为火神派的鼻祖,扶阳理论是其思想圭臬。然《易经》和祖国医学均提示阴阳虽对立统一但又互根互用,阳气固然容易损伤,阴精耗伤却也难以弥补,两者相伴而生。郑钦安及其师刘沅从医易结合的角度将《易经》的阴阳学说与中医学的阴阳辨证联系在一起,在其着作中也明确提出"阳盛者,扶阴为先",体现了"扶阴"的思想,但素来研究较少。通过论述郑钦安"扶阴"思想,并透过医易视域逐步阐释其蕴藏的"扶阴"思想内涵,梳理郑钦安的阴阳辨证理论,进而探究其医学思想的形成与内涵,并做出新的思考。

苑云童[2](2020)在《刘沅生命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刘沅(1768-1856),字止唐,四川双流人,清嘉道年间大儒,开创了槐轩学派。刘沅治学,立足孔孟而会通三教,尽除门户之见,推崇原儒、原道精神而归宗大易。他的生命思想从天人一体的宇宙观出发,以先天后天理论为基础,以天人性命学为核心,以成己成人、天人合一为终极目标。其修养方法,内而修身养性,外而实践伦常,包括养身、养性和伦常事功三个维度。刘沅本人通过这种后天的修养,不仅摆脱了病苦,而且创造了六十岁以后连得八子的传奇。对刘沅的生命思想的研究,对当代人的生命修养有借鉴意义,并可以为当代及未来医学发展提供启发。本文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刘沅的生平和着作介绍。刘沅一生孝敬长辈、友爱兄弟、和睦乡里,发展慈善事业造福一方;在学术研究方面,讲经解经,成立槐轩学派,培养了弟子千余人;在个人修养方面,他主张性命双修,以尽人合天为目标。刘沅身体力行,从“明明德”,到“亲民”到“止于至善”,在不同次第践行了大学之道。第二部分是对刘沅学术思想源流的考证。刘沅的学术思想主要受到家学、儒学和道学三方面的影响:刘氏家族有研习易学的传统,在刘沅父亲刘汝钦时初步形成了儒道合一的刘氏先天之学。孔子克己复礼的仁学是刘沅学术思想的根基,对于程朱理学刘沅进行了批判继承,乾嘉新理学实事求是的精神也影响了刘沅的治学。明清时期四川地区全真教兴盛,是刘沅融会道家内丹学性命双修理论,援道入医的客观环境;道教对于阴功德行积累的要求,促使刘沅更加重视伦常实践。在以上三个方面的影响下,刘沅形成了以先天后天为特色,根于儒家性命之学,融会内丹学性命双修理论,并强调伦常实践知行合一的生命思想。第三部分是刘沅生命思想的基本观点,包括他的先天后天说和天人性命学。文章从性命概念和性命颠倒理论,性命颠倒以后的复性和扶阳理论,以及立足于先后天的三元理论等方面分别展开论述。在先天后天说中,讨论了刘沅的宇宙本源论,他以乾元一气为万事万物的先天,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天人性命学,以后天性命颠倒为天人分离的原因,将复乾性、扶坎阳作为天人合一的必由之路。刘沅认为性命以水火立极,将乾元一气的生理作用总结为水土火三方面,也称精气神,同样强调立足先天,并将对先天精气神的保养贯穿在了他的生命修养实践中。第四部分是刘沅生命思想的具体实践,围绕复乾元之性、扶坎中一阳的内养之法,从养神、养气、养形三方面展开论述。在其形气神三个层次的实践中,刘沅贯穿了扶正为本、祛邪为标,坎中一阳为正气之本的指导思想,形气神皆以扶阳复性为本,并强调医者不可纠结于一脏一腑、一方一药,而要立足先天,把握整体。基于心性理论,刘沅还指出医者必须重视对患者的人文关怀,而患者需要悔过自省,不能单纯依靠医药的外力,更不能寄望于鬼神,在当时是极具先进性的,对当今医患关系的改善也有借鉴意义。第五部分以郑钦安扶阳医学为例,分析了刘沅生命思想对后世医学的影响。郑钦安作为刘沅的学生,在其医学理论和实践中贯彻刘沅的先天后天思想,以真水真火立极,不拘于脏腑,形成了以扶坎中一阳为特色的用药原则,创立了潜阳丹、补坎益离丹等极具医易特色的方剂,是刘沅生命思想在医学领域的进一步发展。第六部分是结语,刘沅从后天返先天、援道入医的角度,以乾元一气-坎中一阳为根本,立足身心两方面,强调通过扶阳复性来实现天人合一的境界。刘沅希望我们的生命境界不只停留于追求延年益寿和社会地位、功名利禄等,而是能发现并发掘我们生命的本性,提升生命境界。这是真正的扶正气、治未病,对未来医学的发展方向有借鉴意义。

卢健锋[3](2020)在《加味四逆汤治疗缺血性中风阳虚证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加味四逆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阳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疗效作用机制,探索中医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新方法及新思路。方法:按照临床研究制定的纳入标准,将符合纳入研究标准且完成临床试验的8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予西药及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予加味四逆汤内服,两组疗程均为28天,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综合疗效,以及前后两组患者在中医症候积分、简式Fugl-Meyer(FMA)运动功能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以及血浆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含量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1)临床疗效比较: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67%;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73%,两组疗效数据经秩和检验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中医症候积分比较:治疗前两组病例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均较前有所下降,且治疗组数据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组改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优于对照组。(3)简式Fugl-Meyer(FMA)运动功能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简式Fugl-Meyer(FMA)运动功能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简式Fugl-Meyer(FMA)运动功能评分均较前提高,且治疗组提高更明显(P<0.05),治疗组改善患者简式Fugl-Meyer(FMA)运动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4)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均较前改善,且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组改善患者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优于对照组。(5)cAMP、cGMP结果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浆cAMP、cGMP浓度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血浆cAMP含量均升高,但治疗组提高更显着;两组血浆cGMP含量均下降。两组患者cAMP含量治疗后组间比较,P<0.05;两组患者cGMP含量治疗后组间比较,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加味四逆汤对缺血性中风阳虚证患者的治疗有确切疗效,可有效提高缺血性中风阳虚证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其疗效作用机制可能与体内血浆cAMP水平升高、cGMP水平降低引发机体的调节功能相关。

吴瑾怡[4](2020)在《清代医家脾胃医易思想与临证应用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全面研究了清代三位医家黄元御、郑钦安、吴澄的脾胃医易思想,和这些思想在脾胃病辨证论治上的应用,包括三位医家脾胃医易思想的主要体系、基本内容,梳理了这些医易思想在脾胃病的病因病机、辨证与治则治法中的指导作用,总结了这些思想在脾胃病辨证论治中的主要特点。研究表明,清代脾胃医易思想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发展了脾胃学说,对脾胃学说理论与临证均有指导意义。本研究可对医易思想的文献研究、脾胃学说的文献与临床研究提供参考。黄元御倡导中气太极说,提出中气为太极,化生木火金水四象,五味、五情、精神气血等均为中气升降而来。郑钦安重视脾胃与先天之间的关系,先天化生中土,又密于中宫,故先天系于中土。黄元御和郑钦安均以土为四象之母。在脾肾关系上,郑钦安认为脾胃与肾中之阳相合,消食化精,为人体提供能量,火与土相合,为火土合德。吴澄重视理脾阴,犹如雨水滋润土地,谓此水与土相合,称为水土合德。脾胃病理包括脾胃阳虚、脾胃阴虚和脾胃升降失常。脾胃阳虚可分别由寒邪和湿邪所致,可证见脾胃运化失司、脾不行水、脾不统血和脾阳外越。吴澄所论述的脾胃阴虚可为金水偏枯所致,肺和肾之热证均可伤及脾阴,脾胃气虚亦可导致阴液不足,从而导致脾阴受损,脾胃阴虚可证见津亏、火热之证。黄元御认为诸病之根本在于中气不足,脾胃升降失常,脾气不升则肝木不升,胃气不降则肺金不降,脾胃升降还会对精与神产生影响。关于脾胃病的治法,郑钦安重视温补脾胃阳气,方剂推崇建中汤和理中汤,同时注重使用附子、甘草,以补肾助脾,注重使用龟板、甘草,以通阴助阳、化阴化阳。吴澄重视理脾阴,用气阴双补之法,以补气滋阴泻火,理脾阴同时调和诸脏。黄元御重视补土阳祛土湿,恢复脾胃升降,以带动四维,黄芽汤补阳泄水,培植中州,养育四旁,天魂汤为治疗阳虚证基础方,地魄汤为治疗阴虚证基础方。三位医家从不同的医易角度论述脾胃,或重阳气,或重阴精,或论升降,均体现了对脾胃的重视,认同脾胃作为后天之本对于人体的重要作用,补充与发展了脾胃学说。

高雅[5](2019)在《王好古火热理论研究》文中指出火热,是医学发展中亘古不变的研究问题。医学理论无不是通过反复的生活、生产和科学实践,再从反复的认识中,形成的理性结论。所以火热理论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通过历代医家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医疗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逐步上升为理论知识的。从《黄帝内经》到《伤寒论》,再至医学门户渐分的金元时期,医家学者从多个角度对其注证发微,或从火热的概念层次,或从火热的六经分治;或以寒凉立论;或以阴火建说;或以滋阴立法;或以温补组方。这些诠释虽然扩充了火热理论内容,但叙述概念不清晰,解释理论不详细,影响了对火热理论的理解、解释与应用。其中易水学派以脏腑病机为理论依据,对内伤疾病中气血虚损等证的治疗,做了极为精辟的研究。王好古作为易水学派开山鼻祖张元素的弟子,继承其脏腑辨证思路,后来他又拜入易水弟子李东垣门下,深刻认识到脾胃中土清阳之气在火热疾病中的重要影响。王好古同时继承二人对命门及三焦的认识,创造性地提出阴证学说、外感及内伤疾病一统理论及三焦寒热学说,重视阴证与阳证的鉴别,建立火热理论,指出火热症状不应拘泥于表象,而应“治病必求于本”。王好古在易水学派中不仅起着中坚作用,而且其学术思想影响深远,启迪易水弟子罗天益初步提出三焦辨证理论,及后世温病学派系统总结并建立三焦辨证体系,并引起温补学派医家对“肾命关系”及“脾肾关系”的讨论,同时也影响着扶阳医家“阴阳平衡观”的形成。那么,王好古火热理论的形成背景、基础、内容,及其对火热疾病的指导作用是什么?王好古对火热的认识又与其他医家有何不同呢?研究目的:1.系统总结王好古火热理论,并建立模型,达到理论与临床的有机结合。2.针对王好古火热理论,比较分析不同学派火热理论异同,突出王好古个人特色,并揭示王好古在火热理论发展中承前启后的位置。研究方法:1.本研究在诠释学的指导下,针对王好古火热理论进行知文达意、追根溯源、明理致用、对比析疑等方面的研究。2.本研究通过文字学的方法探究“火”“热”字义,知文达意;运用文献学的方法,收集古代文献及二次文献,溯源明理;运用分类学的方法,对火热概念进行整理与分层;应用隐喻认知理论,分析“火”“热”的隐喻特征。本研究以王好古火热理论为对象,考证王好古生平及着作,结合时代因素及师承私塾等理论形成背景,整理归纳王好古火热理论的形成基础,诠释理论内容、辨证施治及方药研究,同时遵循简单性原则,构建王好古火热理论模型,明理致用。本研究同时运用比较分析法,通过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针对王好古火热理论的不同方面进行医家学术思想比较研究,对比析疑,突出王好古火热理论特色,并验证其理论的辩证性与可行性,力求医学学术理论的突破与临床紧密结合。3.本研究依据简单性原则,建立火热理论模型,形成了以“症—脉—证”的辨证思路。研究结果:本研究从火热的字义及理论变迁概说、王好古的火热理论和火热理论的比较研究三个方面逐渐深入。1.在火热的字义及理论变迁概说方面,先诠释了“火”“热”的概念,“火”与“热”本义均指相对于“冷”的温暖属性,症状多有重合,只是程度不同,在历史的发展中,概念逐渐分层,渐渐有了自然、哲学和医学的含义。中医学往往把自然之火隐喻至人体之火,这样,人体之火也具有了两面性,分为生理之火与病理之火。《内经》从物质、哲学与医学层面总结火热,并将神志类疾病与脾肾疾病多归入火热范畴,并列出正治和反治两种治法。在《内经》的启发下,《伤寒论》对火热的医学层面着重阐发,指出火热不仅有升腾躁动之性,鼓动气血,迫津外泄,动血扰神,还会阻遏气机,影响气血津液输布,导致阳气不达体表、津液输布不畅,血流运行受阻,甚至出现寒象。火热的特性不同,也会有不同的证候,包括火热的实证、虚证、虚实夹杂证及兼夹证。相应的,火热治法,也有对实证的正治及对虚证的反治,这时的反治主要集中于“热因热用”,即以热药来治疗热证。由此,完成了对火热的字义诠释,并回归经典,达到了知文达意、追根溯源的目的。2.在王好古的火热理论方面,首先考证了王好古的生平年代及着作,根据《金史》及《赵县志》推断,王好古生于1200年,卒于1308年,是一位享年百岁的名医。同时,确定王好古现存五本医书的底本、主校本及参校本,为后续探讨王好古学术思想做好了前期工作。接着探讨了火热理论的形成背景。战乱时期外感疾病及脾胃寒热失调症状多见、元代大一统时期思想的大融合、宋明理学“格物致知”的认识方式和广大医家中医对变革道路的探索,四者构成了王好古火热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加之王好古师承易水张元素及李东垣,学习总结二人的脏腑辨治思想及脾胃学说,同时研读经典,博采众方,在时代背景和师承私塾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自己独有的一套理论。而后探讨了王好古火热理论的基础,包括内外一统论,阴证学说及三焦寒热学说。王好古提出内外一统论,指出虽然外感与内伤有不同的发展规律,但往往相互影响,外感与内伤可统一,及伤寒与杂病也可统一。王好古结合伤寒学说与东垣脾胃内伤学说,作《阴证略例》,认为阴证的发生虽受外界清浊二邪影响,但根本原因是内在的“正气虚损”及“内已伏阴”。阴证的病因决定了阴证的治疗应以温补脾胃为主,注重中焦脾胃的运化,并重视用反治法来治疗阴证表现出的火热症状。王好古还明确了三焦的位置,指出头上至心为上焦,从心至脐为中焦,从脐至足为下焦,在病理上,清邪易犯上焦,浊邪易犯中下焦,六淫邪气中的风邪与燥邪易犯上焦,寒邪与湿邪性质重浊易犯中下焦。三焦疾病中,上焦以心肺症状为主,中焦以脾胃症状为主,下焦以水结及蓄血症状为主,这些见解多与后世温病医家系统总结的三焦辨证不谋而合。内外一统论模糊了外感与内伤之间的界限,阴证学说提供了以脉别阴阳二证的方法,三焦寒热学说提供了火热理论的治法与方药,三者有机结合,组成了以火热症状为中心,以脉辨证为诊断方法,以三焦寒热学说和阴证学说分别治疗阳证及阴证的火热理论。王好古根据火热症状,指出,若脉为阳脉,则以三焦寒热学说进行辨证施治;若脉为阴脉,则以阴证学说进行辨证治疗,这样就建立起了症状、脉象、证候三者的有机联系。本研究以火热理论为基础,构建“症—脉—证”理论模型,并以火热疾病癍证及阴毒验证火热模型的可行性,并附王好古的相关病例作进一步说明。由此,达到了火热理论明理致用的目的。3.在学派内外的火热理论比较方面,分为易水学派医家比较、金元四大家的横向比较,和温补学派及扶阳医家的纵向比较。在易水医家理论比较中,明确了王好古的中坚作用,即其火热理论来源于张元素与李东垣的脏腑辨证理论、三焦学说及命门相火说,在东垣“热中”证基础上发展了“寒中”证,强调脾肾联系,并分三焦寒热用药及方剂,其三焦辨证在之后的易水弟子罗天益三焦辨证中得到进一步发展,可见易水学派理论的一脉相承。在与金元四大家的火热理论的横向比较中,刘完素提出命门相火说,不注重三焦火热,重视六气化火与五志化火,在甘温补脾的同时,照顾胃阴,并以寒凉立法,提出治疗火热病症应分表里。在表者,不仅重视以汗法去除寒邪,刘完素同时指出“怫热郁结”时,应使用辛凉或甘寒解表;在里者,则以峻下热结和清热解毒为主。张子和以汗吐下三法去除火热邪气,火热去后以饮食自养,保护脾胃,忌用灸法。朱丹溪师从易水,又学河间,不同于刘完素与张子和,强调火热的生理特性,指出相火妄动才为邪气,治疗火热分虚实,实者需用泻法,虚者不可骤用凉药,在以参术甘草等顾护脾胃的基础上,滋阴降火;同时扩大了附子的使用范围,不仅可治疗阴证,还可鼓舞气血治疗漏疮及肥人中风,并外敷涌泉穴治疗虚火。此三人均为河间学派医家,三人对火热的治疗不同也体现河间学派治法从寒凉到温补的转变,而易水学派火热理论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与后世的温补学派火热理论的纵向比较中,王好古探讨了易水学派肾与命门学说中“肾气本虚”及脾虚及肾的病机,温补学派医家则侧重探讨了张元素脏腑辨证中“水弱补之”的治法。赵献可与张景岳集中于对肾命关系的探讨,赵献可提出命门位于在两肾之间,其中蕴藏相火,以六味丸和八味丸分别补命门水火;张景岳指出命门寄于肾中,肾与命门各寄水火,阴阳互根互用,治疗则需阳中求阴和阴中求阳,并列出左归丸、右归丸、左归饮与右归饮,更有针对性地治疗真阴及真阳不足证。薛己与李中梓集中于对脾肾关系的探讨,薛己重视虚损病证,以脾胃为核心,以补中益气汤治疗脾胃虚损生热,以六味地黄丸治疗肾中虚火;李中梓强调脾肾的先后天关系,重视体内阳气,以温热之剂补虚。因此,温补学派治疗火热病症,强调在表者,汗之,佐以温补;在三阴者,辛热祛寒,禁用风药,这与王好古用风药以升脾胃之阳,和用辛热之品治疗“寒邪犯本”有所不同。在与后世的扶阳医家火热理论的纵向比较中,本研究针对当今对“扶阳”的大肆渲染,探讨扶阳鼻祖郑钦安,追溯其思想来源——槐轩医学,归纳其“阴阳一统,阳主阴从”的阴阳平衡观,并提出扶阳学说的发展趋向,即从“阳主阴从”到“以火立极”,从重视扶阳到“以火消阴”,从阴阳分治,到阳虚者扶阳,阴虚者通阳。郑钦安与王好古对火热的认识、判断及诊疗有所区别。郑钦安认为火热症状为真阳的表现形式,而火热的治疗需首辨外感与内伤,外感者施仲景法,内伤者需再辨阳虚与阴虚,阳虚者以姜、附、草三味为主,益火消阴;阴虚者,需去热滋阴,采用三黄汤急泻火热,白虎汤泻火存阴,承气汤急下存阴,六味丸滋阴益真火。由此,从火热理论历史的发展中剖析火热理论的不同,对比析疑,突出了王好古火热理论的特色。至此,经过知文达意,溯源明理,对比析疑三个方面的探讨,本研究首次总结了王好古火热理论,并整合出了一套依据火热症状、判别阴阳、辨证施治的理法方药理论模型,达到了理论与临床的有机结合。

张蕙缨[6](2019)在《基于属性偏序结构理论的扶阳派医案知识发现》文中指出目的:中医学术流派的经验传承对中医学的发展意义重大,医案作为临证经验的载体,是研究学术流派思想的重要切入点。扶阳派是中医学中较年轻的一个学术流派,以擅用附子治疗疑难危重证而闻名,其临床疗效显着,充分体现了中医学的优势,值得深入研究学习。既往的研究以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为主,尚难以全面、完整的挖掘扶阳派医家的隐性知识。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教研室是将中医经典与临床相结合的国家示范性基地,近年与燕山大学合作,创新性的运用形式概念分析方法结合属性偏序结构理论挖掘知识,在《伤寒论》的文献研究和名老中医的经验传承等方面均取得丰硕的成果,为推进中医现代化、精准化提供新的思路。形式概念分析方法具有严谨性、科学性,经过多年的探索,结合属性偏序结构理论的知识发现方法已日趋成熟。为了使扶阳派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得以深入理解,能够更好的传承,本研究尝试结合属性偏序结构理论对扶阳派医案的信息进行数据挖掘,将医案资料转化为更加科学、直观的知识,便于传承、研究和利用。希望对临床辨证论治、处方用药有所启发和裨益,并在此基础上为学术流派的数据挖掘工作提供新的探索方式。方法:本研究以医案研究为主,收集的医案主要来自是张存悌主编的3本书籍,当中收录了34位扶阳派医家共935例医案。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最后筛选出597例医案。将医案的信息按照“医家姓名、医家行医地区、患者性别、患者年龄、症状、体征、舌脉、中医病名、中医证型、中医治法、方剂、中药药物、药量”进行疏理,对其中的属性进行规范,然后录入Excel表格,形成原始医案知识数据库。以数据库作为对象,运用属性偏序结构图理论的知识发现方法,进行形式背景优化,构建扶阳派医案“医家-地区-病-症状-证-治-方-药-药量”的多层次复杂概念网络图,然后从层次、簇集、支线来解释和分析属性偏序结构图。结合“神、色、形、态、纳、眠、便、寒热、排出物、舌脉”归纳总结扶阳派的“阴证”;从热症与之并列出现的症状归纳总结阳虚患者“阴火”与“阴证”必定同现的规律,为准确辨识“阴证”、“阴火”提供事实依据。结合属性偏序结构图,从疾病与方剂的角度发现病-方;从方剂与症状、疾病的角度发现方-症、方-病;从不同附子剂量的角度发现附子量效关系,从不同地区的角度发现地区用药的特征,从代表医家的角度研究医家辨证、用药配伍经验。成果: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收集到597个扶阳派医案,建立扶阳派医案知识数据库,一共获得1621个属性,构建127张属性偏序结构图。1.症状体征扶阳派医案中的症状最常见为:疼痛、形寒肢冷、恶风寒、神疲、纳差;舌象:舌淡、舌胖、苔白、舌苔腻;脉象:脉沉、脉细、脉弱。按照“神、色、形、态、纳、眠、便、寒热、排出物、舌脉”进行归纳为:阴盛阳衰之人在“神”则神疲或伴烦躁、心烦;在“色”则以色白为主,也可见色青、色暗;在“形”则以形体消瘦为主,也可见形体肥胖;在“态”多见乏力、少气懒言、行动迟缓;在“纳”则纳差、不欲饮;在“眠”则失眠、嗜睡;在“便”则尿清、大便溏、便秘;在“寒热”则形寒肢冷、恶风寒、发热;在“排出物”则见呕吐涎沫、清水、白痰;在“舌”则舌淡、舌胖、苔白、苔腻;在“脉”则脉沉、脉细、脉弱。七个热症分析结果:发热常与恶风寒、疼痛、形寒肢冷、舌淡、舌苔白、脉沉、脉细、脉弱并列出现。治疗发热常用药组:附子-桂枝-干姜-生姜-麻黄-细辛。面红常与形寒肢冷、发热;舌淡、脉细、脉沉、脉数并列出现。“附子-干姜-炙甘草-肉桂”为治疗面红症状的常见药组。口干常与形寒肢冷、不欲饮、失眠、神疲、恶风寒;舌淡、舌胖、舌苔白;脉沉、脉弱、脉细并列出现。“附子-炙甘草-干姜-白术”为治疗口干症状的常见药组。烦躁常与形寒肢冷、失眠、心烦、恶风寒、手足心发热;舌淡、脉沉、脉细、脉弱、脉数并列出现。“附子-干姜-炙甘草-桂枝”为治疗烦躁症状的最常见药组。舌红常与疼痛、形寒肢冷、乏力;舌苔白、舌苔腻;脉弱并见。“附子-炙甘草-肉桂”为治疗舌红的最常见药组。舌苔黄常与疼痛、形寒肢冷、恶风寒、纳差;舌淡、舌苔腻;脉沉、脉滑并见。“附子-麻黄-甘草-桂枝-细辛”为治疗舌苔黄最常见药组。脉数常与发热、形寒肢冷、神疲;舌淡、舌苔白;脉细、脉弱并见。“附子-炙甘草-干姜-肉桂”为治疗脉数的最常见药组。疼痛是本研究中最常见的症状,常伴随的症状体征有:形寒肢冷、恶风寒、腹痛、神疲、舌淡、舌苔白、舌苔腻、脉沉、脉细。优先度最高的证型是太少两感证,治法是补火助阳法。常用的方剂:四逆汤、麻黄附子细辛汤、附子理中汤,桂枝汤、当归四逆汤、麻黄汤、吴茱萸汤、潜阳封髓丹、真武汤、桂枝附子汤、桂枝芍药知母汤;优先度最高的是四逆汤。最常用的药物配伍:附子-桂枝-炙甘草-干姜、附子-桂枝-炙甘草-干姜-细辛。2.疾病扶阳派医案中,常见的10个疾病的“病-方”研究结果(均为优先度最高):发热-四逆汤,常与麻黄附子细辛汤合方;感冒-麻黄附子细辛汤,常与四逆汤合方;咳嗽-四逆汤,常与麻黄附子细辛汤或小青龙汤合方;哮喘-四逆汤,常与麻黄汤或小青龙汤合方;腹痛-四逆汤,常与附子理中汤合方;痹病-麻黄附子细辛汤,常与四逆汤合方;泄泻-四逆汤,常与附子理中汤合方;心悸-四逆汤,常与桂枝汤合方;血证-四逆汤,常与附子理中汤、薏苡附子败酱散、潜阳封髓丹、甘草干姜汤、回阳饮合方;肿瘤-四逆汤,常用药组是附子-肉桂-干姜。3.证型、治法扶阳派医案的证型中,阴盛阳衰为优先度最高的证型。治法优先度最高的依次是:补火助阳、散寒止痛、回阳救逆。4.方剂扶阳派医案的方剂主要为:四逆汤、麻黄附子细辛汤、附子理中汤、桂枝汤、真武汤、潜阳封髓丹、麻黄汤、吴茱萸汤、当归四逆汤、参附龙牡救逆汤、白通汤、桂枝附子汤、小半夏汤、小半夏加茯苓汤、升陷汤、补中益气汤、薏苡附子败酱散、桂枝芍药知母汤、小青龙汤、六君子汤、五苓散、茯苓四逆汤、人参四逆汤、四君子汤、回阳建中汤、破格救心汤、张锡纯来复汤、吴氏回阳饮、肾四味、乌附麻辛桂姜汤。优先度最高的方剂为:四逆汤、麻黄附子细辛汤、附子理中汤。合方使用最常出现的为:四逆汤-麻黄附子细辛汤、四逆汤-附子理中汤、四逆汤-桂枝汤。研究结果得到四逆汤、麻黄附子细辛汤、附子理中汤、潜阳封髓丹的方-症、方-病。(1)四逆汤的“方-症”为:形寒肢冷、恶风寒、疼痛、神疲、纳差、乏力、气短、少气懒言、腹胀、呕逆、口干、发热、咳嗽、咳痰、气喘、嗜睡、失眠、面色白、面色暗、四肢厥逆;舌淡、舌润、舌胖、舌有齿痕、舌苔白、舌苔腻、舌苔滑;脉沉、脉细、脉弱、脉数、脉弦;四逆汤的“方-病”为:发热、感冒、咳嗽、咳喘、肺胀、厥脱、水肿、血证、心悸、胸痹心痛、汗证、腹痛、泄泻、痞满、不寐、胃痛、腰痛、痹病、头痛、咽痒咽痛、便秘、眩晕、肿瘤、癫狂、黄疸、带下病、肺痨、呃逆、淋证、虚劳、痛经、闭经、口疮、牙痛、舌痛、急慢惊风、中风等。(2)麻黄附子细辛汤的“方-症”为:疼痛、恶风寒、形寒肢冷、神疲、身痛、发热、头痛、腰痛、咳嗽、呕逆;舌淡、舌润、舌胖、舌苔白、舌苔腻;脉沉、脉细、脉紧、脉弱等;麻黄附子细辛汤的“方-病”为:感冒、发热、咳嗽、腰痛、痹病、哮喘、头痛、咽痒咽痛、鼻渊、水肿心悸、胸痹心痛、暴哑、斑疹等。(3)附子理中汤的“方-症”为:疼痛、形寒肢冷、纳差、泄泻、腹痛、神疲、乏力、口干、不欲饮、呕吐、腹胀、恶风寒;舌淡、舌润、舌胖、舌苔白;脉沉、脉弱、脉细等;附子理中汤的“方-病”为:泄泻、腹痛、发热、咳嗽、心悸、汗证、血证、胃痛、痞满、呕吐、便秘、消渴病、淋证、带下病等。(4)潜阳封髓丹的“方-症”为:形寒肢冷、疼痛、恶风寒、心烦、失眠、多梦、神疲、乏力、气短、头痛、牙痛、咽痛、咽干、鼻干、口生疮、不欲饮、大便溏、痤疮、潮热、手足心热、头昏沉、腰膝酸软、齿衄、齿松、目赤;舌淡、舌胖、舌润、舌有齿痕、舌苔白;脉沉、脉弱、脉滑、脉弦等;潜阳封髓丹的“方-病”为:咽痒咽痛、口疮、舌疮、痤疮、不寐、头痛、发热、血证、水肿、郁证、梅核气、心悸、月经不调、绝经前后诸证、痞满、便秘、牙痛、口干口苦、口臭、两胁发热、痄腮等。5.药物扶阳派医案的药物:附子、炙甘草、干姜为优先度最高;常用的药对有:附子-炙甘草、附子-干姜、附子-桂枝、附子-肉桂、附子-茯苓、附子-生姜、附子-细辛、附子-白术、附子-砂仁、附子-甘草、附子-半夏、附子-磁石、附子-薏苡仁、炙甘草-干姜、炙甘草-桂枝、炙甘草-肉桂、干姜-桂枝、干姜-肉桂、桂枝-肉桂、桂枝-茯苓、桂枝-肉桂、肉桂-茯苓、肉桂-白术、桂枝-茯苓等。其中,附子-炙甘草、附子-干姜是最常使用的药对。常用的药组有:附子-炙甘草-干姜、附子-炙甘草-桂枝、附子-炙甘草-肉桂、附子-炙甘草-茯苓、附子-炙甘草-生姜、附子-炙甘草-细辛、附子-炙甘草-砂仁、附子-炙甘草-制姜、附子-炙甘草-桂枝-肉桂、附子-炙甘草-桂枝-茯苓、附子-炙甘草-肉桂-茯苓、附子-炙甘草-肉桂-砂仁-制姜。其中,附子-炙甘草-干姜是最常用的药组。6.药量扶阳派医案的常用药量:最常用的药量组合模式为:炙甘草10至30g-附子16至30g-干姜10至30g。本研究分析不同附子剂量与医家、地区的对应关系,发现:附子4-15g以辽宁张存悌和上海祝味菊的医案较多;附子16-30g以河南傅文录、辽宁张存悌、山西李可、天津孙秉严、河南周连三、上海祝味菊的医案较多;附子31-45g以四川和云南地区为主;附子46-99g以四川、云南地区为主;附子100g以上的医案以四川云南为主,其中吴佩衡和范中林的医案较多。本研究还得出不同附子剂量分别与症状体征、疾病、治法及其它药物剂量的对应关系。7.地区本研究将医案中医家所属地区按照西南、华东、华中、华北、东北进行划分,分析了每个地区医案与疾病、药物、药量的对应关系。8.代表医家本研究分析4个代表医家在症状体征、疾病、药物、药量上的经验:吴佩衡医案的症状主要为:疼痛、发热、纳差、神疲、恶风寒、腹痛、尿短、头痛、面色暗、面色青、面色黄、舌苔白、舌苔滑、舌苔腻、舌青、舌干、脉沉、脉弱。发热为最常见疾病。“附子-干姜-甘草-肉桂”是优先度最高的药组。常见的药量配伍为:附子100g以上-甘草0至30g-干姜10至30g-肉桂10至30g。范中林医案的症状主要为:形寒肢冷、疼痛、恶风寒、纳差、神疲、乏力、面色白、舌淡、舌苔白、舌苔腻、舌暗、舌苔滑。咳嗽、头痛、水肿、痹病为最常见疾病。最常出现的药组是:附子-炙甘草-干姜,常见的药量配伍为:附子46至99g以上-桂枝10至30g-炙甘草10至30g-干姜10g以上。唐步祺医案的症状主要为:咳嗽、咳痰、气喘、恶风寒、痰白、泡沫痰、疼痛、舌苔白、舌苔腻、舌淡红、脉细;咳嗽、哮喘为最常见疾病;甘草-麻黄-桂枝-附子-细辛-干姜为最常出现的药组,常见的药量配伍为:附子31至99g-干姜31g以上-麻黄4至30g-桂枝4至30g-甘草10以上-半夏10至30g-细辛0至3g。祝味菊医案的症状主要为:疼痛、发热、咳嗽、咳痰、腹痛、舌苔腻、脉缓;发热、感冒、咳嗽为最常见疾病;附子-半夏-磁石-苍术为最常出现的药组;常见的药量配伍为:附子4至30g-半夏10至30g-麻黄4至9g-桂枝4至9g-干姜0至9g。结论:结合研究结果,足以证明扶阳派医家临证以阴阳为纲,来判分万病,辨识“阴证”有详细的的方法,对于虚阳外浮、虚阳外越、真气上浮之证,有独创的“阴火”理论,阳虚之人“阴火”往往与“阴证”同时出现。医家多重视阳气,治病以肾阳为本,临证治疗阴盛阳衰之证,用药首先是要扶阳,常用姜附草治疗,擅用四逆类方。有独特的药物配伍。对于治疗急危重症,以大剂量附子为主,但是也不乏有医家用中小剂量附子同样能起沉疴重疾,收获良效,这通常与医家的经验、药物配伍有关。扶阳派医家来自全国各地,患者小至新生儿、婴幼儿,扶阳不分地域、不分年龄,“有是证,用是药”,只要辨证配伍得当,均能收到良好效果。处方用药的差异,与医家对扶阳思想的领悟理解、个人的临床经验、所处的时代、所处的地区、患者的病情密切相关。归纳总结扶阳派医家临证特色为:阴阳为纲辨万病,肾阳为本重扶阳;真气上浮识阴火,阴火阴证必同现;最擅使用四逆辈,配伍独特疗效卓;阴盛阳衰需补火,大剂附子非常态;地域年龄无需忌,处方用药看医家。

王勇[7](2018)在《明清时期“援易入医”之探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医药学和易学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两颗璀璨的明珠,是我华夏先民以独特视角和整体思维模式观察自身和自然后在同一时期创造出的优秀文明成果。为了梳理明清时期易学哲理与思维给予中医学的启示和指导,探究诸医家在该时期对医易关系的深刻阐释及见解,总结这一时期“援易入医”在中医基础理论及临床应用方面对中医学发展带来的影响,以期为当今中医的继承和发展提供方法论的指导,笔者综合运用文献学、史学、哲学、社会学、思维科学、逻辑学等方法,在系统搜集和整理历代“援易入医”相关古籍文献的基础上,以中医文献为抓手,以学术思想分析为着力点,采取由点到面,由个体到整体的研究思路,主要对他们的医易思想认识、中医理论发挥及临床应用指导等方面进行分析,勾勒出了医易关系的基本面貌,系统梳理了“援易入医”的发展脉络,系统搜集整理了“援易入医”的历史脉络,系统整理分析了明清时期“援易入医”主要医家的临床实践成果。研究结果表明,在明清时期“援易入医”达到高潮之际,诸医家在医易方面继承前贤,开创新知,将《周易》的易理卦象、象思维、易思维等理论运用到中医理论阐发和临床实践之中,对中医的天人相应、阴阳、气化、脏象、命门等学说阐发,医学流派发展及中医思维创新均产生了积极影响,极大地促进和丰富了中医学的发展。本研究课题也进一步证明,“援易入医”是中医学发展过程中一个客观存在,易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中医学的发展尤其是对中医理论的建构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在“援易入医”的医易理论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需在学习研究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因而,笔者认为,当今要想继承和发展中医药事业,就必须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回溯源头,审视在中医学形成和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的概念元素,以促进中医哲学、思辨模式的丰富与发展,以期为中医药的继承和发展找到有益的启示,为保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和优势提供重要借鉴。

李大鹏[8](2018)在《清代医家郑钦安对吴佩衡扶阳学术思想影响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梳理和总结郑钦安对吴佩衡扶阳学术思想的影响,以达到溯本求源之目的,为更好的学习吴佩衡扶阳学术思想奠定基础,指导中医临床实践,提高辨证论治水平,提高临床疗效。方法1.本课题运用文献研究方法,以吴佩衡先生着作《伤寒论讲义》《吴佩衡医案》《麻疹发微》《医药简述》《中药十大主帅》以及郑钦安所着《医理真传》《医法圆通》《伤寒恒论》等为主要文献材料,开展研究。2.运用理论研究的方法,在研读上述着作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总结。3.运用对比鉴别法归纳郑钦安与吴佩衡扶阳思想上及临床用药上的异同,梳理郑钦安对吴佩衡先生扶阳学术思想产生的影响。内容1.收集整理吴佩衡先生着作中用以阐发自身见解或注释前人观点的论述。2.整理郑钦安扶阳思想以及与吴佩衡扶阳学术思想相关的论述。3.结合《伤寒论》的相关内容比较郑钦安与吴佩衡在扶阳学术思想之异同。4.总结郑钦安对吴佩衡扶阳学术思想的形成产生影响的原因、内容,梳理吴佩衡先生扶阳学术思想形成脉络。结果1.在《黄帝内经》以及张仲景《伤寒论》扶阳思想的影响之下,郑钦安与吴佩衡先生临床灵活化裁应用四逆辈诸方,拓宽了其临床应用范围,但对于附子毒性的解除以及温热药物的应用范围等多方面,吴佩衡先生又多有发挥和创见,更加能够体现中医扶阳学术特色。2.郑钦安作为扶阳学派的弘扬者,虽然已逾百年,但其三部着作流传于世,为中医后学者提供登堂入室之梯,为窥探中医精义奠定了基础。3.郑钦安与吴佩衡虽然没有直接的师徒授业,但是郑钦安在巴蜀中医界的地位以及其着作的刊行,使得其学术思想和理论得以传播,故而影响着吴佩衡先生扶阳思想的形成是具备一定的条件的。4.吴佩衡先生携《医理真传》《医法圆通》《伤寒恒论》由川入滇,并将三部着作作为教学中理解《伤寒论》的必备参考书,可见郑钦安在吴佩衡扶阳学学术思想形成的过程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也足以证明其对吴佩衡先生扶阳学术思想形成产生影响是确信无疑的。结论吴佩衡先生作为近现代扶阳学派极具代表性医家之一,临床善用扶阳大法,精辨寒热,取理于《伤寒论》,承学于郑钦安,博采众长,兼合己见,不仅在临床疾病的治疗上却病省疾,留下丰富的临床经验,更是在学术上留下了珍贵的着作,以传承思想。本课题通过对吴佩衡扶阳学术思形成脉络的梳理,以及对郑钦安学术思想在其中起到作用的原因和内容的总结,对日后我们中医初学者和后学者更好的学习和理解吴佩衡扶阳学术思想并指导中医临床临床实践有着积极意义。

陈兰青[9](2018)在《郑钦安三焦辨治理论研究》文中认为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及精华所在。传统中医理论包含多种辨证体系,三焦辨证便是其中之一。临床综合运用多种辨证方法同时诊治疾病,对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和疾病的治愈率有着极其重要的实践意义,故对三焦辨证理论的深入研究对中医理论的发展也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三焦”之名,首见于《内经》及《难经》之中,两书均从部位、功能、性质等方面对“三焦”进行了相关描述。后世对三焦之概念、形质及功能的研究亦络绎不绝,尤其对于三焦辨证理论的研究运用,众说纷纭,但都各持己见,并没有形成统一系统的理论。三焦辨治始于汉朝医圣张仲景之《伤寒杂病论》,但并未集中系统论述三焦辨治理论,故无明确系统的三焦辨治概念留世。后世医家亦对三焦辨治进行了相关论述,但也均未形成系统理论。直至清代吴鞠通才建立趋于完善的温病三焦辨证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也成为后世辨治温病的准绳,但该理论对于内伤疾病三焦辨治却并非全然适用。查阅相关资料可以发现,目前现代临床三焦辨证已广泛应用于各种复杂疾病的诊疗过程中,且大多临床治疗效果显着,但对于诸多内伤疾病的治疗,却没有系统的三焦辨证治疗理论的支持。清代医家郑钦安所着之《医理真传》及《医法圆通》中记载了较为详细的三焦辨治内容,故笔者以此两书为背景,试总结郑氏之三焦辨治理论,希望可以为内科疾病的辨治提供新的参考。论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三焦概念及三焦辨治的发展。主要分析《内经》及《难经》中关于三焦部位、形质、功能等。三焦辨治理论始于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通过对书中相关条文进行归纳分析,得出仲景三焦辨治理论的大概框架,并归纳总结现代对于三焦及三焦辨治理论运用于临床疾病治疗的相关研究。第二部分为郑钦安学术思想介绍及其传承人简介,重点论述其“三焦一气”“六经一气”“万病一阴阳”的理论思想。第三部分系统论述其三焦辨治思想,通过对《医理真传》及《医法圆通》两书的研究,归纳总结三焦辨证要点、治疗原则及处方用药特点,并通过案例举隅说明三焦辨治法在诊疗过程中具体运用。第四部分总结郑钦安三焦辨治思想理论并分析其理论及临床价值。

王启芝,廖泰荣,李媛媛,胡跃强[10](2017)在《浅谈扶阳思想对失眠治疗的指导意义》文中认为"火神派"认为失眠多由于阳不能潜归于阴而出现夜不能寐,多为相火不潜于肾水之中,而浮起扰神所致。本文从病因病机出发,以阳主阴从观为基础,探讨扶阳理论治疗该病,使浮阳内潜,改善失眠的指导意义。

二、郑钦安学术思想探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郑钦安学术思想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医易视域下郑钦安“扶阴”思想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医易视域下的阴阳学说
二、郑钦安“扶阴”思想的体现
    (一)阐释病机
    (二)沿用经方
        1.三阴三阳
        2.泻火存阴
        3.人参存阴考
    (三)苦甘化阴
    (四)补离阴
三、医易视域下郑钦安“扶阴”思想的内涵
    (一)一气一元论
    (二)正邪学说
    (三)水土合德
    (四)水火既济
四、同重扶阴,医易交融

(2)刘沅生命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前言
1 刘沅生平及着作
    1.1 刘沅生平
    1.2 刘沅着作
2 刘沅的学术源流
    2.1 刘氏先天易学
    2.2 孔孟为主后儒为辅
    2.3 融道入儒性命双修
3 刘沅生命思想的基本观点
    3.1 先天后天说
        3.1.1 先天为乾元一气
        3.1.2 先后天的交互
        3.1.3 先后天的关系
    3.2 天人性命学
        3.2.1 性命概念与性命颠倒
        3.2.2 复性与扶阳原理
        3.2.3 性命本于三元
    3.3 小结
4 刘沅的生命修养实践
    4.1 养神
        4.1.1 养神为血气之根本
        4.1.2 养神方法:静存之法
        4.1.3 养神本于内在
    4.2 养气
        4.2.1 真气周流为本
        4.2.2 立足人体探求天地
        4.2.3 医者养气
    4.3 养形
        4.3.1 补脾养神
        4.3.2 保扶阳气
    4.4 省察悔过
    4.5 小结
5 刘沅生命思想的影响——以郑钦安扶阳医学为例
    5.1 扶阳医学简介
    5.2 扶阳医学实践
        5.2.1 立法用方本于三元
        5.2.2 真火为本
        5.2.3 交济水火
        5.2.4 水土合德
    5.3 扶阳派和温补派的区别
    5.4 小结
6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

(3)加味四逆汤治疗缺血性中风阳虚证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中医中风病的研究
        1.1 中风病病名的历代认识进程
        1.2 中医学对中风病病因病机的历代认识进程
        1.2.1 先秦至唐宋对中风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1.2.2 金元时期对中风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1.2.3 明清时期对中风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1.2.4 近、现代医家对中风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1.2.5 现代医学对缺血性中风的认识
        1.3 基于扶阳理论对中风病的认识
        1.3.1 中医扶阳学派的源流
        1.3.2 中医扶阳学派的形成与发展
        1.3.3 中风发病“阳虚为本”的观点
    2 环磷酸腺苷(cAMP)和环磷酸鸟苷(cGMP)与中医阴阳的关系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资料
        1.1 研究对象来源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1.2.2 中医诊断标准
        1.2.3 疾病分期标准
        1.2.4 阳虚证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病例脱落及终止标准
    2 方法设计
        2.1 病例分组方法
        2.2 治疗方法
        2.3 评价指标
        2.4 统计学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纳入研究基本情况
        3.2 一般资料分析
        3.3 疗效结果
        3.3.1 临床疗效比较结果
        3.3.2 中医症候积分比较结果
        3.3.3 简式Fugl-Meyer(FMA)运动功能评分比较结果
        3.3.4 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比较结果
        3.3.5 血浆cAMP、cGMP含量比较结果
        3.3.6 安全性监测结果
    4 讨论
        4.1 加味四逆汤治疗缺血性中风阳虚证的理论依据
        4.1.1 基于“阳主阴从”观对中风病“阳虚为本”的认识
        4.1.2 基于“内阳外阴”的阴阳结构对中风病“阳虚为本”的认识
        4.1.3 加味四逆汤组方分析
        4.1.4 加味四逆汤药物成分分析
        4.2 评价指标分析
        4.2.1 临床综合疗效结果分析
        4.2.2 中医症候积分结果分析
        4.2.3 简式Fugl-Meyer(FMA)运动功能评分结果分析
        4.2.4 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结果分析
        4.2.5 血浆cAMP、cGMP结果分析
        4.3 不足及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基于扶阳思想治疗缺血性中风概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4)清代医家脾胃医易思想与临证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先后天一元论的医易思想
    1.1 黄元御“中气太极说”
        1.1.1 中气化生五脏
        1.1.2 中气化生气血
        1.1.3 中气化生精神魂魄
        1.1.4 中气化生五味
        1.1.5 中气化生五情
        1.1.6 中气为四维之根本
    1.2 郑钦安“先天化中土”思想
        1.2.1 先天化中土
        1.2.2 先天系中土
    1.3 黄元御、郑钦安“土为四象之母”论
        1.3.1 中气为升降之枢轴
        1.3.2 木无土不立不升
        1.3.3 火无土不化不藏
        1.3.4 金无土不化不降
        1.3.5 水无土不蓄不藏
    1.4 郑钦安“火土合德”思想
    1.5 吴澄“水土合德”思想
2 以医易思想论脾胃病理
    2.1 火不生土,寒湿之邪伤及脾阳
        2.1.1 寒伤脾阳
        2.1.2 湿邪阻滞
        2.1.3 证见脾胃阳虚
        2.1.3.1 脾胃运化失司
        2.1.3.2 脾不行水
        2.1.3.3 脾不统血
        2.1.3.4 脾阳外越
    2.2 金水偏枯,脾阴受损
        2.2.1 肺热津枯,脾阴不足
        2.2.2 肾失闭藏,阴虚火旺
        2.2.3 脾胃气虚,阴液不足
        2.2.4 证见阴虚火旺
    2.3 中气不足,升降失常
        2.3.1 脾气不升,肝木失常
        2.3.2 胃气不降,肺气不敛
        2.3.3 对精与神的影响
3 以医易思想论脾胃病治法
    3.1 郑钦安对脾阳虚,扶阳抑阴,补火生土
        3.1.1 重建中法,温化阳气,散风寒,调营卫
        3.1.2 重理中法,温中燥湿,内守中焦
        3.1.3 先后天并补,益土伏火
        3.1.3.1 温补肾阳,恢复脾阳
        3.1.3.2 通阴助阳,化阴化阳
        3.1.4 病案举例
    3.2 吴澄对脾阴虚,气阴双补,滋阴泻火
        3.2.1 理脾阴,调和诸脏
        3.2.2 理脾阴用药特点
        3.2.2.1 以甘淡补脾阴,补而不腻不燥
        3.2.2.2 以甘润补土清金,以养五脏
        3.2.2.3 以芳香类醒脾,升阳化湿
        3.2.2.4 以甘平补血行血,不燥不腻
        3.2.2.5 以血肉有情之品益气补精
        3.2.3 病案举例
    3.3 黄元御对脾土湿,恢复升降,带动四维
        3.3.1 黄芽汤为四维根本,培植中州,养育四旁
        3.3.2 脾阳虚,暖脾温肾,达木扶阳
        3.3.3 脾阴虚,滋阴降火,以润四旁
        3.3.4 病案举例
4 三位医家脾胃医易思想比较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清代医家黄元御、郑钦安、吴澄脾胃医易思想研究概况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5)王好古火热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前言
1 知文达意、溯源明理——火热的字义及理论变迁概说
    1.1 “火”“热”的字义研究
        1.1.1 “火”的字义
        1.1.2 “热”的字义
        1.1.3 “火”“热”的区别与联系
        1.1.4 火热的隐喻性与分类
        1.1.4.1 自然之火与人体之火
        1.1.4.2 生理之火与病理之火
        1.1.4.3 实火与虚火
    1.2 火热理论变迁概说
        1.2.1 《黄帝内经》火热理论
        1.2.1.1 火热含义概述
        1.2.1.2 “火热”类病机概述
        1.2.1.3 “火热”的反治内涵
        1.2.1.4 火热理论总结
        1.2.2 《伤寒论》火热理论
        1.2.2.1 火热的特性
        1.2.2.2 火热之证
        1.2.2.3 火热的“反治”
        1.2.2.4 火热理论总结
    1.3 小结
2 明理致用——王好古的火热理论
    2.1 生平及着作考证研究
        2.1.1 生平考证
        2.1.2 着作考证
    2.2 火热理论形成背景
        2.2.1 时代背景
        2.2.1.1 战乱影响
        2.2.1.2 元代思想大融合
        2.2.1.3 理学的影响
        2.2.1.4 医学的发展状况
        2.2.2 师承私塾
    2.3 火热理论基础
        2.3.1 内外一统论
        2.3.1.1 理论内涵
        2.3.1.2 理论特点
        2.3.1.3 运用举例
        2.3.2 阴证学说
        2.3.2.1 阴证必求于本
        2.3.2.2 阴证以脉最为准
        2.3.2.3 阴证的治疗
        2.3.2.4 阴证亦可有火热
        2.3.3 三焦寒热学说
        2.3.3.1 三焦理论
        2.3.3.2 三焦寒热用药
        2.3.3.3 三焦寒热用药对温病医家的影响
    2.4 王好古火热理论
        2.4.1 阳脉者,三焦辨治
        2.4.2 阴脉者,温补脾肾
        2.4.3 治疗处处顾护脾胃
    2.5 王好古火热理论辨证模型
    2.6 火热疾病示例
        2.6.1 阴毒
        2.6.1.1 阴毒的源流
        2.6.1.2 阴毒分三候
        2.6.1.3 阴毒的外治
        2.6.1.4 火热理论的运用
        2.6.2 癍证
        2.6.2.1 癍证未出,需别五脏
        2.6.2.2 癍证已显,安里解毒
        2.6.2.3 火热理论的运用
    2.7 火热病案二则
        2.7.1 病案一
        2.7.2 病案二
    2.8 小结
3 对比析疑——火热理论比较研究
    3.1 易水学派
        3.1.1 张元素脏腑辨证——为王好古火热理论提供辨证思路
        3.1.1.1 提出脏腑泻火药
        3.1.1.2 重视三焦寒热
        3.1.1.3 命门治法同肾说
        3.1.2 李东垣脾胃学说——为王好古阴证理论提供内在依据
        3.1.2.1 重脾胃内伤
        3.1.2.2 “热中”证与“寒中”证
        3.1.2.3 提出三焦统论
        3.1.2.4 东垣命门相火论
        3.1.3 罗天益三焦辨证——王好古三焦辨证理论的具体化
        3.1.3.1 注重脾胃
        3.1.3.2 脾胃所伤分饮伤与食伤
        3.1.3.3 三焦辨证
        3.1.3.4 阴证简说
        3.1.4 易水学派火热理论的异同与传承
    3.2 金元四大家
        3.2.1 与刘完素“火热论”比较
        3.2.1.1 六气化火与五志化火
        3.2.1.2 甘温补脾,顾护胃阴
        3.2.1.3 火热症的治法
        3.2.1.4 二焦及命门认识
        3.2.1.5 与王好古火热理论异同
        3.2.2 与张子和“攻邪论”比较
        3.2.2.1 汗吐下三法
        3.2.2.2 脾胃当以食补,下法仍顾护脾土
        3.2.2.3 火热症治法
        3.2.2.4 与王好古火热理论异同
        3.2.3 与朱丹溪“相火论”比较
        3.2.3.1 “相火论”背景
        3.2.3.2 “相火论”内容
        3.2.3.3 火热症治法
        3.2.3.4 与王好古火热理论异同
        3.2.4 河间学派火热理论异同
        3.2.4.1 河间学派从寒凉至温补的转变
        3.2.4.2 王好古与河间学派火热理论异同
    3.3 温补学派
        3.3.1 与赵献可、张景岳“肾命关系”比较
        3.3.1.1 赵献可对肾命关系的探讨
        3.3.1.2 张景岳对肾命关系的探讨
        3.3.2 与薛己、李中梓“脾肾关系”比较
        3.3.2.1 薛己对脾肾关系的探讨
        3.3.2.2 李中梓对脾肾关系的探讨
        3.3.3 温补学派火热理论异同
        3.3.3.1 在表者,汗之,佐以温补
        3.3.3.2 在三阴者,辛热祛寒,禁用风药
        3.3.4 与王好古火热理论异同
    3.4 扶阳医家
        3.4.1 与郑钦安“阴阳平衡观”比较
        3.4.1.1 槐轩哲学的影响
        3.4.1.2 郑钦安的水火阴阳观
        3.4.1.3 扶阳思想的发展
        3.4.2 火热症的治疗
        3.4.2.1 首辨外感与内伤
        3.4.2.2 再辨阳虚与阴虚
        3.4.2.3 阴虚、阳虚辨证用药
        3.4.3 与王好古火热理论异同
        3.4.3.1 火热认识不同
        3.4.3.2 火热判断不同
        3.4.3.3 火热诊疗不同
    3.5 小结
结论
创新点
附录
    外阳内阴
    阳狂
    阴狂
    阴易
    夜服
    阴血
    鼓击脉
    腹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件

(6)基于属性偏序结构理论的扶阳派医案知识发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阳气的概念及其生理功能
        1.1.1 阳气的气化推动和调控作用
        1.1.2 阳气的温养作用
        1.1.3 阳气的卫外防御作用
        1.1.4 阳气的固摄作用
    1.2 扶阳概念
    1.3 扶阳理论
    1.4 扶阳派的研究
        1.4.1 扶阳派的创始
        1.4.2 扶阳派的理论渊源
        1.4.3 扶阳派的理论特色
        1.4.4 扶阳派的传承及代表医家
    1.5 扶阳派文献研究概况
    1.6 非统计学属性偏序结构图知识发现的理论基础
        1.6.1 形势概念分析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6.2 基于属性偏序结构理论的大数据知识发现方法
第二章 基于属性偏序结构理论的扶阳派医案的知识发现
    2.1 研究目标
    2.2 研究内容
    2.3 数据库的构建
        2.3.1 数据来源
        2.3.2 数据筛选
        2.3.3 数据收集结果
    2.4 数据规范化
        2.4.1 症状规范
        2.4.2 药物规范
        2.4.3 药物剂量规范
        2.4.4 中医病名规范
    2.5 数据录入及质量控制
    2.6 研究结果
        2.6.1 医案的基本情况
        2.6.2 症状体征分析
        2.6.3 疾病分析
        2.6.4 证型分析
        2.6.5 治法分析
        2.6.6 方剂分析
        2.6.7 药物分析
        2.6.8 药量分析
        2.6.9 不同地区分析
        2.6.10 代表医家分析
第三章 讨论
    3.1 诊断分析
        3.1.1 症状体征讨论
        3.1.2 阴火、阴证辨识
        3.1.3 痛症讨论
    3.2 疾病讨论
    3.3 证型、治法讨论
    3.4 方剂讨论
    3.5 药物讨论
    3.6 附子剂量讨论
    3.7 不同地区讨论
    3.8 代表医家讨论
        3.8.1 吴佩衡
        3.8.2 范中林
        3.8.3 唐步祺
        3.8.4 祝味菊
    3.9 对扶阳派医家临证特色的认识
        3.9.1 阴阳为纲辨万病,肾阳为本重扶阳
        3.9.2 真气上浮识阴火,阴火阴证必同现
        3.9.3 最擅使用四逆辈,配伍独特疗效卓
        3.9.4 阴盛阳衰需补火,大剂附子非常态
        3.9.5 地域年龄无需忌,处方用药看医家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附件

(7)明清时期“援易入医”之探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周易》简介
    1.1 《周易》年代与作者
    1.2 《易经》的结构与组成
        1.2.1 卦画符号系统
        1.2.2 卦爻辞文字系统
    1.3 《易传》的结构与组成
        1.3.1 《彖》
        1.3.2 《象》
        1.3.3 《系辞》
        1.3.4 《说卦》
        1.3.5 《序卦》
        1.3.6 《杂卦》
        1.3.7 《文言》
    1.4 图书文化
        1.4.1 八卦图
        1.4.2 河图洛书
        1.4.3 太极图
2 “医易关系”研究概况
    2.1 “医易关系”概述
    2.2 “医易关系”观点研究综述
        2.2.1 医易同源说
        2.2.2 医易会通说
        2.2.3 医易两分说
        2.2.4 医源于易说
        2.2.5 易源于医说
    2.3 “援易入医”研究的现实意义
3 明清时期“援易入医”的探索与实践
    3.1 “援易入医”的历史脉络
        3.1.1 先秦时期
        3.1.2 秦汉时期
        3.1.3 魏晋隋唐时期
        3.1.4 宋金元时期
    3.2 明清时期“援易入医”学术背景
        3.2.1 明清时期易学发展概况
        3.2.2 宋明理学的深刻影响
        3.2.3 医学从业环境的改善
        3.2.4 道教文化的兴盛
    3.3 主要代表人物探索与实践
        3.3.1 李时珍
        3.3.2 孙一奎
        3.3.3 赵献可
        3.3.4 张介宾
        3.3.5 黄元御
        3.3.6 陈修园
        3.3.7 唐宗海
        3.3.8 罗定昌
        3.3.9 邵同珍
        3.3.10 其他医家
4 明清时期“援易入医”对中医发展的影响
    4.1 对中医思维方式的影响
        4.1.1 象数思维
        4.1.2 变易思维
        4.1.3 整体思维
    4.2 对中医学派的影响
        4.2.1 温补学派
        4.2.2 温病学派
    4.3 对中医理论的影响
        4.3.1 阴阳学说
        4.3.2 脏象学说
        4.3.3 气化学说
        4.3.4 命门学说
5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查新报告
论文着作

(8)清代医家郑钦安对吴佩衡扶阳学术思想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郑钦安、吴佩衡生平简介及主要着作介绍
    1 郑钦安生平简介及着作介绍
        1.1 郑钦安生平简介
        1.2 主要着作介绍
    2 吴佩衡生平简介及着作介绍
        2.1 吴佩衡生平简介
        2.2 主要着作介绍
第二章 对吴佩衡学术思想影响较深的中医理论
    1 天人合一思想与六经气化学说
        1.1 圆运动思想
        1.2 以五运六气理解六经气化理论
        1.3 六经气化学说
    2 开阖枢理论及标本中气学说
        2.1 三阳经之少阳枢
        2.2 三阴经之少阴枢
第三章 郑钦安、吴佩衡理法方药之异同
    1 临证思想与理论一脉相承
        1.1 以卦象类比脏腑
        1.2 首重阳气,精辨寒热
        1.3 推崇仲景六经理论
    2 处方用药及配伍精准凝练
        2.1 善用姜桂附,活用四逆辈
        2.2 药专力宏,用药如兵
    3 吴佩衡先生遣方用药较郑钦安又有差异
第四章 郑钦安对吴佩衡学术思想产生影响的原因及内容
    1 郑钦安对吴佩衡扶阳学术思想产生影响的原因
        1.1 同遵仲景,一脉相承
        1.2 两位医家在时间空间上的重叠
        1.3 郑钦安对中医后学影响深远
        1.3.1 在辨证论治的应用方面
        1.3.2 在对温热药物的认识方面
        1.3.3 在弘扬仲景之学方面
        1.4 云南独特的地域因素
    2 郑钦安对吴佩衡学术思想产生的深刻影响
        2.1 批驳滥用寒凉,强调明辨阴阳
        2.2 吴佩衡辨证理法方药受钦安影响
        2.3 在温热药物的使用上独树一帜
第五章 吴佩衡对《伤寒论》及郑钦安学术思想的发展
    1 创办云南中医院校,编写《伤寒论讲义》,发展中医药事业
    2 提出寒热辨证十六字诀,进一步完善钦安寒热辨证
    3 撰写《麻疹发微》,拓宽扶阳理论的临床应用范围
    4 师古不泥,直抒己见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清代医家郑钦安对吴佩衡扶阳学术思想影响研究概况
    1 同遵仲景伤寒之学,明辨六经气化
        1.1 重视伤寒六经辨证理论
        1.2 以标本中气阐释六经
    2 重视先天心肾与后天脾胃
        2.1 重视先后天
        2.2 重视心肾相交
    3 阴阳为纲,水火为辨
        3.1 以阴阳立论,临证先别阴阳
        3.2 辨证论治,首重阳气
        3.3 活用温补,善用姜附
        3.4 药精力专,单刀直入
    4 着书立说,指引后学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发表学术论文3篇
    参编书籍
致谢

(9)郑钦安三焦辨治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三焦及三焦辨证论治理论发展
    1. 三焦概述
        1.1 三焦文字概念
        1.2 《黄帝内经》中三焦的论述
        1.3 《难经》中三焦的论述
    2. 三焦辨证论治理论发展
        2.1 仲景三焦辨治理论简析
        2.2 仲景之后三焦辨治的发展
    3. 三焦辨证理论现代临床运用情况
第二章 郑钦安生平及其学术思想
    1. 郑钦安生平及其传承人简介
        1.1 郑钦安简介
        1.2 郑钦安学术思想传承人简介
    2. 郑钦安学术思想总结
        2.1 六经气化思想
        2.2 三焦一气思想
        2.3 万病一阴阳
第三章 郑氏三焦辨证论治理论
    1. 三焦阳虚证主要证候
        1.1 上焦阳虚主要证候
        1.2 中焦阳虚主要证候
        1.3 下焦阳虚主要证候
    2. 三焦阳虚诸证主要治疗方法
        2.1 上焦阳虚证治疗方法
        2.2 中焦阳虚证治疗方法
        2.3 下焦阳虚证治疗方法
    3. 三焦阳虚诸证主要方药解
        3.1 上焦方解
        3.2 中焦方解
        3.3 下焦方解
    4. 三焦用药特点
        4.1 上焦阳虚证处方用药特点
        4.2 中焦阳虚证处方用药特点
        4.3 下焦阳虚证处方用药特点
    5. 三焦辨治法运用病案举隅---阳虚吐血证的辨证治疗
        5.1 阳虚吐血证之辨证
        5.2 阳虚吐血证之治疗
        5.3 阳虚吐血证治疗总结
    6. 内伤诸证用药宜忌
        6.1 内伤忌发散
        6.2 阳虚忌滋阴
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10)浅谈扶阳思想对失眠治疗的指导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火神派”的扶阳观点
    1.1“火神派”的理论探源
    1.2“火神派”的指导思想
2 失眠的病因病机
    2.1 失眠病因病机的学说
    2.2“火神派”对失眠病因病机的认识
3“火神派”医家治疗失眠的典型案例
4 结论

四、郑钦安学术思想探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医易视域下郑钦安“扶阴”思想探析[J]. 罗磊,李屹. 中医药文化, 2022
  • [2]刘沅生命思想研究[D]. 苑云童.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3]加味四逆汤治疗缺血性中风阳虚证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 卢健锋.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4]清代医家脾胃医易思想与临证应用研究[D]. 吴瑾怡.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02)
  • [5]王好古火热理论研究[D]. 高雅.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9(11)
  • [6]基于属性偏序结构理论的扶阳派医案知识发现[D]. 张蕙缨.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6)
  • [7]明清时期“援易入医”之探微[D]. 王勇.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8(01)
  • [8]清代医家郑钦安对吴佩衡扶阳学术思想影响的研究[D]. 李大鹏. 云南中医学院, 2018(11)
  • [9]郑钦安三焦辨治理论研究[D]. 陈兰青.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8(01)
  • [10]浅谈扶阳思想对失眠治疗的指导意义[J]. 王启芝,廖泰荣,李媛媛,胡跃强. 中国医药导刊, 2017(09)

标签:;  ;  ;  ;  ;  

郑钦安学术思想探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