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第四纪中国空间降水格局与大气环流的初步重建

晚第四纪中国空间降水格局与大气环流的初步重建

一、Preliminary reconstruction of spatial precipitation patterns and atmospheric circulations in China during the late Quaternary(论文文献综述)

张风菊,薛滨,于革[1](2021)在《欧亚大陆中北部末次盛冰期以来的湖泊水位变化及其古气候指示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湖泊水位高低通常能有效地指示湖盆内湿润条件的变化,进而反映区域有效降水(降水—蒸发)变化,成为重建第四纪古气候演变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对苏联和蒙古国古湖泊数据库以及中国晚第四纪古湖泊数据库中149个湖泊水位变化资料的梳理总结,探讨了末次盛冰期(18 cal. ka BP)以来该地区干湿变化规律及区域分异。根据研究区气候特征、地理位置及已有研究成果将其分为东欧湖泊区、中东亚干旱区和中国北方季风区三大湖区。根据不同水位记录在整个湖泊历史中出现的频率,采用3级重新分类区分出高、中、低3级水量,并把每个湖泊数字化的3级古水量表示成与现代的差值,得到每个湖泊样点每千年时间间隔内相对现代的5级水量变化(很湿润、湿润、无变化、干旱和很干旱)。结果表明,三大湖区末次盛冰期以来可能经历了不同的干湿变化过程:东欧地区湖泊水量记录在晚冰期之前较少,至全新世逐渐增多,且基本表现为早全新世干旱、中晚全新世相对湿润的状况。中东亚干旱区整体呈现出末次盛冰期至中全新世均较湿润而晚全新世干旱的气候状况,但区域内部不同湖泊在起讫时间和强度上存在显着差异。中国北方季风区的湿润期主要发生在早中全新世,但是不同湖泊有所不同。对比分析显示,早全新世时东欧地区东部气候随着斯堪的那维亚冰流的逐渐消退而逐渐变湿润,中全新世由于夏季北欧反气旋东翼的气旋气流增强而达到最湿润状态,西部地区早全新世由于强劲的西伯利亚热高压存在而整体偏干旱,中全新世由于夏季亚洲季风的渗透而转为湿润。中东亚干旱区冰期内的湿润条件可能主要与西风带降水及低温低蒸发有关,而全新世则可能主要与夏季风深入内陆导致降水增加有关。中国北方季风区全新世湿度变化可能主要受东亚季风控制。

杨卓[2](2021)在《西北地区近70年来气候变化的湖泊沉积响应》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选取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典型湖泊博斯腾湖与乌梁素海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沉积物样品中的有机质含量、总有机碳含量(TOC)、碳酸盐含量(TCC)、碳酸盐碳、氧同位素(δ13Ccar、δ18Ocar)及粒度参数的测定,结合210Pb、137Cs建立了高分辨率的沉积年代序列,分析了湖泊沉积物中多种环境代用指标的变化特征,揭示了各环境指标的环境意义,以此解决了单一湖泊指标的多解性问题,通过探讨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域73年来高分辨率下的气候及环境演化历史,较好地揭示出了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域环境对全球气候演化的响应机制,初步得到以下结论:1.博斯腾湖与乌梁素海沉积物中的有机质及TOC含量的垂向变化由深到浅均呈升高趋势,其中博斯腾湖有机质及TOC含量略高于乌梁素海,而这一结果是由于乌梁素海湖区人为污染导致水生植物及浮游生物量减少所致。另外两湖沉积物有机质和TOC含量的垂向变化特征均验证了表层沉积物富集动植物残体,随着深度增加,有机质含量减少,堆积速率减慢,固碳能力随之减低。结合区域气温数据,两湖沉积物有机质和TOC含量由深到浅的上升趋势反映了湖区气温逐渐升高的特点,因此有机质和TOC指标重建了西北干旱半干旱的气温历史,即“冷-暖”的气候特征。2.博斯腾湖与乌梁素海沉积物岩芯中碳酸盐含量均揭示了湖水趋于咸化的特点,其中乌梁素海的碳酸盐含量小于博斯腾湖。博斯腾湖较于乌梁素海更深居内陆,蒸发强度远大于乌梁素海,其含量受蒸发强度因素更为明显。根据区域气温等气象数据记录,两湖沉积物的碳酸盐含量变化由深到浅揭示了西北内陆气候呈现“冷湿-暖干”的特点,因此碳酸盐含量可指示湖区气温,即温度上升,蒸发量增大,湿度减小,碳酸盐沉积明显,所以气候表现为“暖干”特征。3.博斯腾湖与乌梁素海沉积物岩芯中δ13Ccar、δ18Ocar均表现为正相关关系,其中博斯腾湖的相关性要优于乌梁素海。两湖因处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湖泊环境现相对闭塞,气候干旱,δ13Ccar与δ18Ocar在水文环境相对闭塞的条件下,湖区强烈的蒸发作用导致δ13Ccar与δ18Ocar在湖水水体中寄存时间过长,进而表现良好的相关性,因此δ13Ccar与δ18Ocar可以揭示湖区干湿情况,该结果与有机质、TOC及碳酸盐含量所指示的环境意义完全一致。4.博斯腾湖粒径总体粗于乌梁素海,中值粒径(Md)分别为44.06μm和27.00μm。两湖粒度特征的垂向变化分别在1988年(29 cm)、1996年(25 cm)存在明显突变点,呈现显着的上下两层差异。比较突变点时间之前,就中值粒径而言,粒径变化趋势由粗变细,变幅由大变小。其中博斯腾湖上世纪80年代末,灌溉绿洲农业及水利工程兴修开发,带来了细颗粒入湖;乌梁素海是由于1996年之后流域开发旅游业所致,绿化实施及湿地湖底清淤等措施导致颗粒变细。结合湖区水位水量数据,发现中值粒径随入湖水量变化而变化,即入湖水量增大,水动力增强,搬运介质能力加大,沉积物颗粒变粗。

李楠楠[3](2020)在《中国东北龙岗地区新仙女木事件以来植被动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东北地区广泛分布的湖沼沉积物为恢复和重建该区晚第四纪以来的古气候和古植被演化提供了非常优良的地质材料。过去几十年间,国内外学者利用本区的湖泊、沼泽沉积物中的不同代用指标,重建了该区晚第四纪以来的古环境演化和植被变迁,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该区域气候历史和植被变化的了解和认识。其中,龙岗地区由于集中了东北地区玛珥湖和较长时间序列的泥炭地而备受国内外学者关注。尽管前人已经在该区开展了大量的、多角度、高精度的研究工作,当前学界对于该区域的古气候变化历史,尤其是古降水变化格局尚存在较大争议。新仙女木事件是末次冰消期向全新世转换的关键节点,深入探讨新仙女木事件以来龙岗地区的古植被和古气候变化历史,对于了解东北地区乃至东亚季风区北部冰消期以来的环境演变及驱动机制具有重要作用。论文选取位于中国东北龙岗地区的孤山屯泥炭地,通过对孤山屯泥炭地两个连续泥炭剖面进行高分辨率的AMS14C定年,利用剖面中孢粉、炭屑、稳定碳氮同位素、分子生物标志物及其单体碳同位素、元素地球化学组成等多个古植被和古环境代用指标,恢复和重建了孤山屯地区13 ka以来的古植被、古气候以及泥炭沼泽的发育演化历史。通过将本文记录与区域内其他湖泊和泥炭钻孔进行对比,重点探讨了龙岗地区新仙女木事件以来古植被变化对区域环境演化的响应。结合频谱分析、小波分析以及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等方法,对影响和控制本区植被组成与气候变迁的外部驱动因子展开了讨论。孤山屯泥炭地的孢粉记录很好地反映了区域和泥炭地植被的变化特征。东北龙岗地区新仙女木事件以来的古植被演化经历了明显的“北方针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三个阶段。新仙女木时期,受区域寒冷干燥的气候环境影响,龙岗地区发育了与北方针叶林相类似的森林景观,林中主要分布有云杉属、冷杉属、落叶松属以及桦属等乔木,景观开阔度较高。中早全新世以来,随着区域温度逐渐升高,龙岗地区发育了以栎属植物为建群种,多种落叶乔木共生的落叶阔叶林景观,森林郁闭度很高;到晚全新世,随着区域温度的持续下降,中早全新世广泛分布的落叶阔叶林景观逐渐被针阔叶混交林所取代,约在5ka前后,当前东北长白山地广泛分布的针阔叶混交林景观就已形成。新仙女木时期东亚冬季风势力较强,冬季风携带的风尘物质通量很高,孤山屯地区的区域气候以冷干为基本特征。尽管泥炭全样δ13C在剖面底部出现了显着负偏,但其主要是由于浮游藻类等利用湖水中溶解的CO2进行光合作用,而并非区域气候变化造成。进入全新世,东亚夏季风活动显着增强,泥炭中粉尘通量迅速减少。中早全新世是龙岗地区气候环境最适宜的阶段,区域降水量显着增加导致泥炭地水位升高。晚全新世(4ka以来),区域温度呈逐渐下降趋势,泥炭剖面中的粉尘通量再次增加。除此以外,全新世以来,孤山屯多个古气候代用指标记录到了多次气候快速转冷事件,这些气候事件可与全球冷事件集成以及Bond等人在北大西洋深海沉积物中发现的浮冰碎屑事件相对应,表明东亚季风区气候变化与全球其他气候系统间的遥相关联系。显微形态观察、地球化学、地层学与年代学证据均表明,孤山屯泥炭地600610cm处发现的火山灰沉积是龙岗火山区早全新世的火山喷发产物。由于孤山屯泥炭地位于火山锥体的上风向,泥炭地中仅记录到了火山灰的沉降,孢粉记录显示区域植被并未发生明显变化。频谱分析结果显示,孤山屯泥炭地的古气候和古植被变化存在有显着的3000a、2000a、1000a、800a、500a、210a等千年、百年尺度的变化周期。这些周期大都可与宇生核素重建出的太阳活动变化的周期相对应,反映出太阳活动的变化很可能是驱动本区区域气候环境变迁和植被演化的重要因素。同时,CEEMD结果显示,Quercus花粉百分含量在500600a,1000a,2300a尺度的模态分量与IntCal13Δ14C的模态分量基本呈现出同相位变化关系,更直观地表明太阳活动的变化很可能是控制和影响本区植被演替与气候变迁的重要驱动因素。基于此,我们提出了针对太阳辐射驱动东亚季风变化的概念模型,解释了太阳活动是如何与低纬地区的“海—气”交互作用共同影响和驱动东亚季风区气候和环境的演化。

杨少华[4](2020)在《重庆小三眼洞3000年以来高分辨率石笋记录的年代—百年尺度季风变率与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现代观测资料显示在年代际尺度上我国季风区降水存在较大的空间差异,呈南方-北方/南方-长江中下游-北方不一致的现象。重建降水记录显示在百年尺度上中国南方和北方降水也呈反相位变化关系。然而在典型的气候时段内(如小冰期),则显示出在年际-年代际尺度上较为一致的变化特征。我国南北方不同时间尺度降水空间特征需要高分辨率、高定年精度的代用指标记录进一步研究。另一方面,在年际-年代际尺度上,器测记录、代用指标重建结果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等都显示出不同区域在多个时间尺度上存在强烈的联系。然而,我国季风核心区晚全新世高分辨率、连续的降水记录仍然比较缺乏,限制了对于季风气候核心区年际-年代际尺度降水特点以及驱动机制的认识,因此需要进一步丰富该区域高分辨率、沉积连续、定年精确的降水记录,揭示在年际-年代际尺度上降水的特征和机制。小三眼洞穴(29°43′N,108°23′E)位于重庆市东北方向约150公里。该区域属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多年平均气温约17.5℃,夏季最高温度约为27.3℃,冬季最低温度约为7℃。年平均降水量约1200 mm,夏季降水量约为710mm,占全年降水量的60%。基于该洞穴的四支石笋(编号:XSY,XSY13,XSY16和XSY17)的69个230Th年代和3520组氧碳同位素数据,重建了3000 a以来平均时间分辨率优于1 a的夏季风降水记录。四支石笋记录在过去300 a存在重合时段,显示出较好的重现性特征。尽管XSY13石笋存在约700 a的沉积间断,但是XSY13和XSY16石笋记录在过去3000 a仍存在较好的重现性。同时,与季风区其他石笋记录也具有较好的重现性,表明小三眼洞石笋沉积达到了平衡分馏,可以用于古气候研究。洞穴监测结果显示,洞穴滴水同位素与区域大气降水线一致,说明小三眼洞石笋δ18O继承了大气降水δ18O的信号。进一步与区域夏季器测降水资料对比显示出较好的一致性,表明小三眼洞石笋δ18O主要反映了区域夏季降水变化。石笋δ13C记录在最近300 a也呈现出一致性变化特征,但是在3000 a以来(XSY13和XSY16)却显着不同。将石笋δ13C记录与区域器测记录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尽管与温度和降水都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但是相关关系较低,说明石笋δ13C影响因素复杂,可能反映了受温度和降水综合影响的区域土壤生产力变化。利用集合经验模态方法对小三眼洞穴石笋记录进行分解,分解结果呈现出多时间尺度的变化特征。同时,分解结果显示出存在准2-7 a,11 a,30 a,60 a,110 a,210 a和550 a变化周期,表明ENSO和太阳活动是最近3000 a以来季风区降水的主要影响因素。在千年-百年尺度上,小三眼洞穴石笋记录了典型的气候事件(2.8 ka事件,中世纪暖期,小冰期和现代暖期),这些事件与以往的石笋研究结果一致,表明在亚洲季风区典型的气候时段具有广泛的一致性特征。在百年-年代际尺度上,季风降水受到太阳活动和热带大洋的平均状态影响。2.8 ka事件内部呈现显着的两谷一峰变化特征,与太阳活动指标记录一致,也与ENSO活动指标记录一致。在中世纪暖期和小冰期内部也存在显着的年代际-百年尺度振荡,说明太阳活动通过海气耦合的放大作用影响季风区降水变化。高分辨率小三眼石笋记录正规化结果显示3000 a以来至少存在55次年际-年代际尺度的季风降水增加过程,同时也存在至少40次季风降水显着减少的过程。通过与ENSO和PDO的关系研究,显示在年际-年代际尺度上,季风降水变化与热带太平洋海表温存在显着的耦合关系,即在El Ni?o期间,赤道东太平洋海表温升高,沃克环流减弱,从而导致哈德莱环流减弱,季风降水减少。而在空间上,2000 a以来,亚洲季风石笋记录在百年尺度上存在广泛的一致性特征,并且与北半球温度记录呈现显着的耦合关系,说明温度对亚洲夏季风降水有重要的驱动作用。在年代际尺度上,部分时段存在温度和季风降水解耦的情况,最显着的变化是在最近100 a全球气温显着增高的背景下夏季风降水显着减少,与温度变化呈现相反的趋势,可能是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热带大洋海表温升高,导致海陆热力梯度减少所致。同时,利用不同温度背景下的区域风场对比研究显示在温度相对较高时,中国主要的季风区水汽主要来源于热带印度洋;而在相对较冷时,季风区水汽主要来源于中国南海,表明不同的水汽源地也是导致在不同温度背景下石笋δ18O发生不同变化的重要原因。小三眼洞石笋记录与器测ENSO指数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表现为在El Ni?o事件期间,亚洲季风降水减少,石笋δ18O偏正。小三眼石笋信号与树轮重建的ENSO和热带太平洋珊瑚重建的海表温记录都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说明亚洲季风区石笋δ18O具有重建ENSO活动历史的潜力。根据石笋记录显示,在过去3000 a里,存在至少四次ENSO活动比较剧烈的时期,分别是2.8 ka事件期间、中世纪暖期后期、小冰期后期和现代暖期。研究显示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ENSO活动有持续增加的变化趋势。亚洲季风区降水显着受到ITCZ的影响,利用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中国南方石笋记录重建了3000 a以来的ITCZ指数,该指数显示在最近3000 a以来ITCZ呈显着的北移/扩张状态。同时,ITCZ也存在显着的百年尺度变化过程,功率谱分析显示出准百年尺度变化周期,表明在百年尺度上太阳活动变化对ITCZ有显着的控制作用。本研究提供了亚洲季风区过去3000 a以来的连续的高分辨率石笋记录,通过对比研究揭示了亚洲季风区在百年尺度上降水空间上的联系,证实了至少在百年尺度上季风降水存在广泛的一致性演化特征。频谱分析和正规化结果显示出显着的年-年代际尺度上季风降水变化特征,且与ENSO变率一致,说明热带太平洋海表温是导致亚洲季风区短尺度气候变率的主要原因,进一步完善了短尺度季风动力学机制,也为模式模拟研究晚全新世多个时间尺度上的气候变化特征和机制提供了基础数据。

陈发虎,傅伯杰,夏军,吴铎,吴绍洪,张镱锂,孙航,刘禹,方小敏,秦伯强,李新,张廷军,刘宝元,董治宝,侯书贵,田立德,徐柏青,董广辉,郑景云,杨威,王鑫,李再军,王飞,胡振波,王杰,刘建宝,陈建徽,黄伟,侯居峙,蔡秋芳,隆浩,姜明,胡亚鲜,冯晓明,莫兴国,杨晓燕,张东菊,王秀红,尹云鹤,刘晓晨[5](2019)在《近70年来中国自然地理与生存环境基础研究的重要进展与展望》文中认为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探索自然环境及其各要素(如地貌、气候、水文、土壤等)的特征、演变过程、地域分异规律以及驱动机制是自然地理学的重点研究内容.中国自然地理要素类型丰富且区域差异较大,为开展自然地理研究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文章主要围绕青藏高原隆升与亚洲内陆干旱化及河流发育、高原冰冻圈环境演化、全新世多时间尺度季风与西风气候变化、湖泊与湿地、流域模型与土壤侵蚀、过去人-地关系演化、生物地理及中国三维地带性规律等几个方面,梳理了近70年来中国自然地理与生存环境研究的重大理论进展与重要贡献.在简要交代国际前沿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回顾并梳理了中国自然地理学各分支领域的研究脉络,进一步聚焦重大研究成果或具有较大争议、重大影响的学术争鸣问题,归纳目前研究现状,并进行未来工作展望.最后提出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需求下,应发挥中国自然地理研究的优势,厘清自然地理要素变化的过程、规律与机制,持续推进中国自然地理研究为国家战略服务,在全球视野下做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自然地理学理论贡献.

张岳敏[6](2019)在《浑善达克沙地新生代以来古气候环境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干旱-半干旱区,大面积区域被沙漠/沙地覆盖,强烈的地表过程不仅可能增加自然灾害风险,影响区域人民的生产和生活,还会通过粉尘传输影响北半球及更大空间尺度的气候环境。干旱-半干旱区气候变化是目前影响范围广、应对难度大的一个全球性重点问题,对其变化历史的研究愈显重要,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且应对干旱-半干旱区气候变化成为国际合作共赢的重要举措之一。沙漠/沙地的沉积物堆积速率快,同时其侵蚀速率也快,能够与黄土在空间上作对比研究,在干旱-半干旱区气候环境变迁研究中,成为解译古气候演化历史的典型风尘堆积。浑善达克沙地是我国四大沙地之一,其横亘于内蒙古高原中东部,是全球中纬度温带内陆干旱-半干旱区重要组成部分。该沙地不仅地处东亚季风区边缘地带,还是干草原向森林草原带渐变区域,也是我国北方沙漠/黄土边界和农牧交错带的重要过渡区域,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对气候环境演变响应十分敏感的生态脆弱区,是研究我国乃至北半球干旱-半干旱区气候环境变化的理想场所。前人对浑善达克沙地及其周边地区的新生代火山地质地貌、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K-Ar年代学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亦从不同角度对浑善达克沙地内的风成砂-砂质古土壤序列、湖泊沉积和沙地边缘的黄土-古土壤序列做了一系列详细而深入的短时间尺度古气候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果。但目前对浑善达克沙地古气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末次间冰期以来,末次间冰期之前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浑善达克沙地区域新生代以来发生多期火山作用,广泛发育玄武岩与风成砂、湖相沙层等碎屑沉积以及玄武岩与泥岩、风成砂岩等岩相沉积的互层,鉴于玄武岩可以获得较准确的K-Ar年龄,结合各种沉积层上下两层玄武岩的K-Ar年龄,能够建立新生代以来更长时间尺度的地层年代框架。本文基于在浑善达克沙地广泛的科学考察和系统采样工作,选取4个具有代表性的剖面进行K-Ar年代学研究和沉积物环境替代指标分析;并整理和总结前人在研究区利用玄武岩做测年载体研究的资料,以玄武岩K-Ar年龄为主,结合该区已有的古地磁年龄、释光年龄,建立沙地沉积地层年代框架,通过综合分析沉积相特征和气候替代性指标,恢复浑善达克沙地新生代以来气候变化过程,并初步探讨影响该区古气候变化的动力机制,以期对浑善达克沙地新生代气候变化研究空缺起到一定补充作用。研究发现浑善达克沙地古近纪时气候整体湿润,但依然有几次干湿波动,在中始新世和晚始新世气候条件比较干旱;中新世经历了从暖干到暖湿,又逐渐向寒冷干旱转变的过程;在上新世表现为整体温暖湿润的气候特征,相对湿润的气候环境持续到更新世中期,更新世晚期又向干旱转变;全新世以来的气候环境存在干湿交替变化频繁的特点。指示全球气候冷暖干湿变化与青藏高原生长对研究区新生代早期和中期气候环境变化有关键影响;晚新生代以来,沙地的气候变化反映了对全球冰量周期性波动的区域响应,受到全球冰量变化和青藏高原隆升的共同影响。

谢海超[7](2019)在《地球化学指标记录的亚洲西风区晚第四纪气候变化特征》文中研究表明我国西北干旱区位于亚欧大陆中纬度干旱区的中、东部位置,是连接东西方文化和贸易交流的“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区域气候主要受西风环流影响(以下简称“西风区”),常年干旱少雨,蒸发作用强烈,生态系统脆弱,对降水和温度等气候因子的变化尤为敏感,成为研究过去气候变化和环境演化的理想场所。同时,该区域还是全球粉尘的重要源区,因而该区域的气候变化对全球地表物质循环以及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影响显着。自上世纪末,我国已有学者提出,受西风环流系统控制的我国西北干旱区气候配置在冰期-间冰期尺度上明显不同于受亚洲季风影响的区域。随后,多气候代用指标综合记录表明,在全新世尺度上,西风区的湿度演化模式与亚洲季风区呈明显的“错相位”关系;在更短的近千年时间尺度上,西风区的湿度演化模式与亚洲季风区更呈“反相位”关系。近几年来,更多的气候观测数据显示,完全受西风环流影响的“西风核心区”气候变化模式与整个西风区也存在差异。而西风核心区的气候变化更能反映西风环流的演化特征。受气候代用指标指示意义不明确以及测年手段等因素的限制,晚第四纪以来西风区气候变化方面的研究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1、西风核心区全新世夏季降水特征究竟如何?2、全新世西风环流在空间上如何演化?3、西风区更长时间尺度上的气候与环境变化特征如何?是否也存在像全新世尺度上,西风区与亚洲季风区湿度演化呈现出的“错相位”关系?基于此,本研究选取了西风区不同类型和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载体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为:新疆天山北麓鹿角湾全新世黄土剖面(LJW10)、青藏高原中部湖泊江错全新世湖相沉积物钻孔(JC-2014-1)和新疆博斯腾湖长钻(BST12B,底部测年超过末次间冰期)。新疆天山LJW10全新世黄土剖面采用研究组其他成员已报道过的利用高分辨率钾长石红外后红外释光(pIRIR)测年数据建立的年代框架,本文结合该区域表土有机碳同位素-夏季降水转换函数,利用剖面样品黄土有机碳同位素进行西风核心区全新世夏季降水定量重建。青藏高原江错全新世沉积物钻孔(JC-2014-1)采用前人利用全有机AMS14C定年建立的年代框架,本文测量了该钻孔沉积物高等植物叶蜡正构脂肪酸单体氢同位素,结合器测降水同位素与西风强度变化之间的现代过程分析结果,讨论了全新世以来我国西部干旱区西风环流在空间上的演化特征。新疆博斯腾湖长钻(BST12B)利用课题组已获得的利用钾长石红外后红外释光(pIRIR)测年和全有机及贝壳AMS14C测年数据建立的年代框架,运用包括粒度、色度、XRF扫描元素和烧失量等多气候代用指标综合分析,评估了末次间冰期以来博斯腾湖的湖泊演化历史以及该区域的气候变化特征。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新疆夏季降水的定量重建通过调查新疆天山北坡表土有机碳同位素与现代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发现该区域表土有机碳同位素与夏季降水具有很强的线性相关关系。据此,我们建立了天山地区表土有机碳同位素-夏季降水的转换方程,并将该方程应用到位于西风核心区的新疆天山北坡的LJW10黄土剖面样品中,以此定量重建了西风核心区全新世以来夏季降水变化。具体为,早-中全新世(12-6 ka)夏季降水较少,在85 mm左右波动,整体变化幅度不大,并呈略微增加的趋势。自中全新世以来,夏季降水快速持续增加,晚全新世降水量最大,降水量可达137 mm。这与受印度季风影响区域的降水记录呈“反相位”关系。西风核心区中全新世以来夏季降水持续增加主要与受北半球夏季太阳辐射变化驱动的CGT(circumglobal teleconnection,纬向遥相关)由正相位转向负相位有关,同时中全新世以来AO和NAO(AO,Arctic Oscillation,北极涛动;NAO,North Atlantic Oscillation,北大西洋涛动)由正相位转向负相位也增加了输向西风区的水汽,使得西风区夏季降水增加。2、全新世西风环流在空间上的演化对比根据器测资料计算得到的夏季西风指数与受西风环流影响的夏季降水同位素之间的关系,发现西风强度越强(弱),西风区夏季降水同位素越偏负(偏正)。同时,依据位于西风区的青藏高原中部湖泊江错全新世湖泊沉积物叶蜡正构脂肪酸单体氢同位素结果,发现在青藏高原中部地区,反映夏季降水同位素组成的湖泊叶蜡单体氢同位素值自中全新世(6 ka)以来持续偏负。通过利用TRACE21气候模型对全新世以来西风强度的变化进行模拟,发现西风强度自中全新世以来急剧增强,西风环流的南边界向南逐次扩张。综合分析以上结果,我们认为自中全新世以来,夏季西风强度逐渐增强,使得西风核心区来自西风水汽的夏季降水量持续增加,同时,伴随着这种西风强度的增加,西风带也整体向南扩张,造成了青藏高原中部地区夏季降水氢同位素自中全新世以来持续偏负。3、末次间冰期以来西风区湖泊演化历史和气候变化特征利用GDGTs指标粗分辨率的重建了博斯腾湖地区末次间冰期以来的温度变化。同时利用粒度、XRF扫描元素、色度和烧失量等多指标综合分析博斯腾湖末次间冰期以来湖泊演化历史,发现在末次间冰期前后,有3次相对高湖泊水位的时期,分别发生在125.7-114.7 ka、98.7-95.1 ka和77.9-66.8 ka。这3次高湖面发生的时间与同处于西风核心区的新疆坎苏黄土剖面末次间冰期3次较强的成壤时期相对应。且这3次高湖面发生的时间都处于间冰阶向冰阶转换的时期,与北半球65°夏季太阳辐射和亚洲季风区石笋氧同位素记录呈明显的“错相位”关系。据此推断,在更长时间尺度上的末次间冰期,同样也存在这种西风区与季风区湿度变化呈“错相位”的“西风模式”。我们推测,这种全新世和末次间冰期的“西风模态”主要是受NAO(北大西洋涛动)和CGT(纬向遥相关)的相位变化驱动。另外,我们还发现博斯腾湖在末次冰盛期(LGM)前后水位波动剧烈,呈季节性积水或短期浅水状态,虽然较中全新世以来的稳定湖相水位低的多,但是,LGM前后整体气候较66-25 ka期间湖泊完全干涸状态湿润。因而,西风区LGM的气候也与亚洲季风区气候变化特征存在明显的差异。

洪荣昌[8](2018)在《大柴旦盐湖沉积演化 ——西风带古气候记录及镁硼酸盐矿床成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柴旦盐湖(37°46′37°55′N,95°02′95°22′E)位于柴达木盆地北部的次级盆地及祁连山系南缘的山间盆地中,为一封闭湖泊。湖区在盛行西风的控制下干旱少雨,北部山区汇水盆地的降水量主导大柴旦盐湖水位和水化学的组成及其变化。为了探测保存在大柴旦湖底沉积序列中气候变化信息,本学位论文对百米岩芯开展多学科综合研究,旨在建立古气候演变历史,为重建青藏高原北部西风带气候与环境变化记录,西风与东亚季风气候的耦合和变化机理的研究提供关键研究点数据。同时,大柴旦盐湖在其沉积演化过程中形成的固相硼矿不仅有着重要的资源价值,也为全面了解大柴旦盆地沉积演化过程和探讨倍受国内外同行关注的盐湖硼矿成因理论提供了关键研究点。百米岩芯DCD100A位于大柴旦盐湖沉积中心,沉积剖面D3位于大柴旦现代盐湖水体中部湖底,对其开展了年代学(15个加速器质谱14C测龄样品)、沉积地层学、地球化学(4200个样点)、矿物学(520个XRD矿物鉴定样品、30个扫描电镜样品)、烧失量(431个样品)、全氮(431个样品)和粒度(431个样品)等分析测试和环境指标提取,获得了以下主要成果和结论:1.建立了百米岩芯的年代框架,确定了大柴旦地区末次冰消期始于18.0 cal.ka BP,全新世的开始时间为11.8 cal.ka BP。这两个重要时间节点的确定对于青藏高原北部气候与环境演变历史的研究意义重大。2.研究确定大柴旦盐湖蒸发盐类沉积始于11.4 cal.ka BP,论证了柴达木盆地盐湖全新世暖期成盐的水文气候作用机理,即(1)对于盛行西风控制下的大柴旦盆地而言,大气温度对其湖泊沉积的控制作用尤为突出,这是因为:相对暖期时,例如早-中全新世,夏季地面温度较高,大气垂向对流增强,在山地地形因素影响下的大气冷凝作用增强,以致山区降水量增加,汇入盐湖的季节性水量增加;与此同时,盆地中心干旱化加剧导致盐湖蒸发量剧增,构成蒸发盐沉积的基本必要条件。(2)冰期时段与暖期时的情形截然相反,山区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及入湖水量低,盆地中干冷冬季造成湖泊冰封期长,湖泊蒸发量低,因此2425 cal.ka BP之前干冷气候条件下不能形成蒸发盐地层。3.反演了大柴旦湖由淡水湖泊过渡到盐湖的四个演化阶段:(1)淡水湖泊阶段(19.218.0 cal.ka BP):以碎屑沉积为主,包括平均4%的碳酸盐矿物;(2)微咸水湖泊阶段(18.014.4 cal.ka BP):湖泊中碳酸盐矿物均值由上一阶段的4%迅速增加,最高可达25%,碳酸盐含量的变化格局反映了这一时段中水文气候状态的不稳定性;(3)半咸水湖泊阶段(14.410.0 cal.ka BP):以石膏、半水石膏开始沉积并快速增加为特征,这两种矿物皆未能成层而是散布在沉积物中,平均含量分别为10%和6%,它们的出现反映了夏季蒸发作用的增强及古湖盐度的提高;(4)盐湖阶段(10.00 cal.ka BP):大柴旦盐湖蒸发盐类沉积始于早全新世,湖泊沉积中心形成了巨厚的石盐沉积层。4.利用百米岩芯的TN,OM,Rb/Sr,carbonate and gypsum contents等多项地层参数,重建了大柴旦盐湖LGM晚期以来的古气候与古环境记录,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时期:(1)LGM晚期极端干冷气候期(19.218.0 cal.ka BP):大柴旦古湖有机生产率极低,沉积物Rb/Sr比值为整支岩芯中最高区段;(2)末次冰消期逐渐升温极不稳定气候期(18.011.4 cal.ka BP):古湖的有机生产率开始提高,且多次变化;碳酸盐含量总体逐步增长,后期出现石膏/半水石膏,蒸发作用较前期明显提升,夏季温度在波动中逐步升高;(3)全新世暖干气候期(11.40 cal.ka BP):主要以石盐的大量沉积为特征。蒸发盐类沉积是区内气温升高背景下山区降水增加,入湖径流增多,湖区夏季蒸发作用显着增强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LGM晚期以来大柴旦地区气候变化特征与全球范围内的气候变化趋势基本一致。5.大柴旦盐湖的地理位置、地貌和气候特征决定了东亚季风水汽对其几乎完全没有影响,因此,本项研究重建的大柴旦古气候记录是西风带古气候演变的关键研究点记录之一。结果显示:该区末次冰消期以来大气温度千年尺度上的演变趋势与青海湖(季风-西风过渡区)和内蒙中部的黄旗海(西风-季风共同影响区)具有较好的相似性,都从LGM干冷气候碎屑沉积,至末次冰消期波动气候下的碎屑沉积,最终在全新世暖期气候条件下转变成蒸发盐类沉积(大柴旦湖),或碳酸盐质化学沉积(青海湖、黄旗海)。这种主格调基本一致的现象对于探索区域气候变化动因、对于西风与季风循环的耦合机制的研究有重要价值。6.确定大柴旦湖底柱硼镁石为化学沉积作用形成的原生硼矿物。胶结块状硼矿层的微层理结构反映了盐湖浅水沉积环境,水化学组成的季节性变化较大,有利于硼矿物直接从盐湖表层卤水中成核和析出。矿层中柱硼镁石矿物呈现完好自形晶体特征,未见任何次生作用痕迹,由此断定,柱硼镁石是化学沉积作用形成的原生硼矿物。7.揭示了湖底柱硼镁石矿层的形成条件和成矿机理。研究结果显示,区域气温升高促发盐湖区及其汇水流域水文气候条件的改变,决定了大柴旦盐湖蒸发盐类地层序列的形成。北部山地含硼热泉水输入盐湖中部水体无疑是形成湖底硼矿层的基本物质基础,而造成山区热泉水量大幅度增加并汇入盐湖蒸发成矿的动因同样是因山区降水量大幅增加、下渗参与地下水热循的结果。根据捕获的沉积物和过去1000多年沉积物中未能检测到镁硼酸盐矿物这一事实,结合D3剖面岩性特征和矿物组成及其变化特征,研究推断:柱硼镁石矿层形成时的水文气候条件、水体地球化学特征和古湖沉积环境与现今相比需构成以下条件:夏季蒸发作用较强、浅湖水环境、古湖水碱度较高(p H>9.3)、硼含量>600 mg/L、Mg/Ca比值>39。

彭文彬[9](2017)在《利用黄土—红粘土重矿物组合和锆石U-Pb年代研究黄土高原物源及古气候变化》文中提出广泛分布于地球表面的风成沉积蕴含着过去大气循环以及内陆干旱化的重要信息,而黄土高原连续且巨厚的风成沉积记录了至少晚中新世以来的古气候信息,被认为是研究亚洲内陆干旱化的理想载体。物源分析是从风成沉积物中提取这些古气候信息的有效手段,黄土高原黄土-红粘土物源研究则能为亚洲内陆干旱化历史以及影响机制提供重要线索。因此,黄土高原黄土-红粘土物源研究一直备受关注。虽然前人利用地球化学、矿物学等多种全岩方法对黄土-红粘土展开了广泛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就目前来说,黄土-红粘土物源研究仍然存在较大争议。除此之外,相对于第四纪黄土物源研究,红粘土物源研究涉及较少,且其沉积成因也饱受争议。跟全岩物源方法相比,近年来兴起的单颗粒方法具有其独特优势,尤其适用于物质来源比较复杂的黄土高原地区。因此,本文主要利用QEMSCAN(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Minerals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重矿物方法和碎屑锆石U-Pb测年相结合的方法对黄土高原朝那和佳县剖面红粘土进行物源示踪研究。通过综合研究揭示黄土-红粘土中重矿物组分所包含的古气候意义以及红粘土的物源历史,进而理解亚洲内陆干旱化历史。基于以上研究本研究获得以下认识:(1)黄土高原朝那和佳县剖面黄土-红粘土QEMSCAN重矿物结果显示朝那剖面中黄土和红粘土样品中的重矿物组分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并与佳县剖面红粘土样品的重矿物组分类似,其主要重矿物类型为绿帘石。另外,佳县剖面的重矿物结果显示黄土与红粘土样品的重矿物组分显着不同,黄土的主要重矿物类型为角闪石。(2)通过将朝那和佳县两剖面黄土的重矿物组分与西峰、洛川以及曹岘剖面的黄土-古土壤的重矿物组分进行对比,发现佳县剖面黄土L26(2 Ma)的角闪石含量高于西峰剖面黄土L26,而黄土L33角闪石含量则与西峰剖面L33相似,且明显高于洛川和朝那剖面L33的角闪石含量。灵台、佳县、泾川、白水、西峰剖面的磁化率数据显示在2.7 Ma前后黄土高原降水梯度发生了显着变化。2.7Ma之前,黄土高原东北部地区(佳县剖面)气候湿润,降水多;在此之后,该地区则表现出气候干旱,降水减少。这种明显的降水梯度变化可能与第四纪时期气候变冷导致水分输送减少有关。(3)洛川、朝那、西峰和佳县剖面红粘土(3 Ma和7 Ma)重矿物组分比较结果显示佳县剖面红粘土的角闪石含量与洛川和朝那剖面的角闪石含量相似,并且明显低于西峰剖面的角闪石含量。角闪石含量变化表明在红粘土沉积时期佳县剖面气候要比西峰剖面气候湿润。(4)第四纪黄土和朝那剖面红粘土的锆石U-Pb年龄结果显示所有黄土-红粘土样品的锆石U-Pb年龄主要以600-200 Ma为主,并在500-400 Ma和300-200 Ma年龄出现两个峰值,其中第四纪黄土-古土壤比下覆红粘土含有更显着的300-200Ma的锆石U-Pb年龄成分。另外,朝那剖面底部红粘土(CN-8 Ma)、中部红粘土(CN-5.5 Ma和CN-4 Ma)以及上部红粘土(CN-3 Ma)的锆石U-Pb年龄分布模式也各不相同。(5)黄土高原朝那剖面红粘土与潜在源区锆石U-Pb年龄结果对比显示底部红粘土(8 Ma)主要来自于柴达木盆地和附近的六盘山地区,其中包含风成成分和冲积或洪积成分;中部红粘土(6-4 Ma)主要是从塔里木盆地搬运而来;上部红粘土(3 Ma)来自青藏高原北部多个源区,可能包括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以及祁连山等地;第四纪黄土的源区则主要位于黄土高原以北地区。上述结果证明亚洲干旱化自晚中新世以来存在至西向东扩张的趋势,其驱动力可能为青藏高原的隆升和全球气候变化。

杨阳[10](2017)在《江苏中部海岸晚第四纪沉积物来源及环境演化》文中研究说明在全球变化及人类活动影响加剧的背景下,增强对地球系统演化过程的研究对于重建区域环境历史以及理解全球变化的区域响应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可为未来极端自然环境事件(如超强风暴潮)提供有用信息并提高预测能力。江苏中部海岸潮汐作用显着,沉积物供应丰富,沉积记录具有较好的连续性和较高的地层分辨率;本区是陆海相互作用活跃的地带,物质和能量交换强度大,沉积记录非常丰富,保存着晚第四纪以来海陆变迁、气候、环境和生态系统演化的重要信息。因此,晚第四纪以来沉积体系特征、形成过程及未来演化趋势的研究对于丰富和发展陆海相互作用理论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此外,江苏中部海岸邻近陆域也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地带,受人类活动影响显着,其研究可对未来海洋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借鉴。本项研究期间,于2014年在江苏中部滨海平原采集了 3个钻孔(YC01,YC02和YC03),连同2011-2013年间采集的现代黄河、废黄河、长江和江苏岸外辐射沙脊沉积物共计65个样品,系统的进行了沉积物粒度、磁化率、分粒级磁学及地球化学元素等指标的分析,结合AMS 14C测年,研究了江苏中部海岸晚第四纪沉积物来源及其变化。在此基础上,结合临近区域钻孔,对晚第四纪以来江苏中部海岸沉积体系特征、形成过程及未来演化趋势进行了探讨。主要结果概括如下。1、钻孔的粒度、磁学和地化元素分析结果显示,本区晚第四纪沉积物粒度组成以粉砂(约55%)和砂(40%)为主,黏土含量较少(5%)。沉积物中磁性矿物以磁铁矿(亚铁磁性矿物)为主,晶粒类型以假单畴-多畴为主;此外,沉积物中磁性矿物含量整体较低,磁化率主要由亚铁磁性矿物贡献,顺磁性和抗磁性矿物对其贡献较小。泥质和砂质沉积物的常、微量元素组成类似,但含量差异显着,大部分常、微量元素在泥质沉积物中的含量高于其在砂质沉积物中的含量。根据钻孔的沉积学特征及年代框架,并与江苏海岸已有的钻孔对比,将钻孔沉积地层自下而上划分为3个沉积单元(DU),标记为DU3,DU2和DU1(DU1-3,DU1-2 和 DU1-1),其中,DU3 属于 40ka B.P.以前沉积,DU2 属于40-12.5 ka B.P.期间沉积,DU1属于全新世沉积(DU1-3属于全新世早期沉积,DU1-2和DU1-1属于全新世中期以来沉积)。2、江苏岸外的沉积受到海洋改造作用,成为有别于长江和黄河的独立“新”物源。为此建立了确定物源最佳示踪标记的方法,提出了现代黄河、长江和岸外物质的有效识别标准。现代黄河、长江与岸外物质全样沉积物的最佳示踪标记是平均粒径和磁化率;泥质和砂质沉积物的最佳磁学示踪标记分别是SIRM(饱和等温剩磁)vs SIRM/χ(饱和等温剩磁与磁化率比值)和SIRM vs HIRM-100(硬剩磁);泥质和砂质沉积物的最佳地球化学元素标记分别是Sr vs Zn和Nb vs Cu。3、根据“质量守恒原理”的混合模型,进行了江苏中部海岸晚第四纪(40 ka B.P.)以来黄河、长江和江苏岸外物质贡献的定量计算。结果表明,黄河与岸外物质对晚第四纪以来江苏中部滨海平原发育影响巨大,黄河的影响大于岸外物质。全新世之前(40-12.5 ka B.P.),黄河、长江和岸外物质的平均贡献率为64.7%,3.9%和31.3%;全新世早期(12.5-6 ka B.P.),三者的平均贡献率为53.4%,4.5%和42.2%;6-1.7 ka B.P.期间,三者的平均贡献率变为54.8%,3.4%和41.3%;1.7 ka B.P.以来,三者的平均贡献率为58.6%,5.0%和36.5%。由此可以看出,全新世(DU1-3~DU1-1)以来,黄河物质的影响逐渐增加,岸外物质的影响逐渐降低,但不可忽视。长江物质在40ka B.P.以来贡献率较小,平均为4.2%。4、在物源研究中,示踪标记参数有一定的空间不确定性,需进行评估。本研究中,以示踪标记的最大或最小值和平均值作为端元计算得出的物源贡献率的平均相对偏差较小,为15.2%。同时,两者计算得出的贡献率的垂向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因此,采用示踪标记平均值来计算物源贡献率,其可信度较高。此外,钻孔年代框架的不确定性,可引起物源研究的时间不确定性。本文根据物源分析结果,同时结合区域其他钻孔,对物源研究的时间不确定性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在本研究中,钻孔年代框架引起的时间不确定性较小,这提高了物源分析结果的可信度。5、根据沉积物粒度、分粒级磁学参数和地化元素的对比,现代黄河与废黄河沉积物性质存在较大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有风化作用和淮河物质的影响。因此,在分析江苏中部海岸自1128年以来的沉积物物源时,应将废黄河作为一个独立物源,区别于现代黄河,从而使物源分析更加精确,这有助于历史时期黄河南下夺淮过程的研究。6、海岸沉积动力过程研究表明,江苏岸外辐射沙脊区具有潮流强、悬沙浓度高、再悬浮和悬沙输运过程活跃的特点。潮周期内沉积动力过程存在着显着的涨落潮不对称效应,净输入方向是由海向陆的,就平均状况而言,净悬沙输运率大致处于100 kgm-1 s-1量级。此外,前人数值模拟结果显示,江苏岸外海域的全新世古流场总体上与现今流场一致。以上结果证实,江苏岸外辐射沙脊具有向岸输送物质的水动力条件。7、海平面变化、古潮流场演化、物源、长江及黄河河口位置和沿岸环流系统的形成演化是控制江苏中部海岸晚第四纪沉积环境演化的关键因素。钻孔地层对比结果显示,江苏中部海岸晚第四纪(40 ka B.P.)以来沉积环境经历了从泛滥平原相—潮滩浅海相—潮滩相—海陆过渡相—陆相的演变过程。未来,引起江苏中部岸线变化的自然因素主要是沉积物来源和岸外水动力条件的变化。根据废黄河三角洲和辐射沙脊区的沉积物供应潜力和潮滩地貌特征,江苏中部海岸未来最多还能向海淤长约24 km,约在300年后淤长终止。但海面上升是一个不确定因素,如果海面加速上升,淤长潜力将有所降低。8、未来需进一步研究的科学问题有:(1)沉积物输运过程中的粒度分选和物质组分分选问题:针对粒度分选,解决的可能途径是划分粒度组分,对每一组分分别建立混合模型;对于物质组分分选,解决的可能途径是根据沉积动力过程的研究建立示踪标记经历输运过程前后的变换函数;(2)在沉积动力学和动力地貌学的基础上发展正演模拟技术,模拟沉积层序的形成,如极端事件的模拟。

二、Preliminary reconstruction of spatial precipitation patterns and atmospheric circulations in China during the late Quaternary(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Preliminary reconstruction of spatial precipitation patterns and atmospheric circulations in China during the late Quaternary(论文提纲范文)

(1)欧亚大陆中北部末次盛冰期以来的湖泊水位变化及其古气候指示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3 末次盛冰期以来不同湖区湖泊水位变化特征
4 讨论
5 结论

(2)西北地区近70年来气候变化的湖泊沉积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湖泊沉积物中有机碳研究进展
        1.2.2 湖泊沉积物中碳酸盐及碳氧同位素研究进展
        1.2.3 湖泊沉积物粒度的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实验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博斯腾湖
        2.1.2 乌梁素海
    2.2 样品采集
    2.3 基础环境代用指标的测定
        2.3.1 碳酸盐和有机质的测定
        2.3.2 碳酸盐碳、氧同位素的测定
        2.3.3 总有机碳的测定
        2.3.4 粒度的测定
    2.4 沉积年代的测定
第三章 西北地区环境代用指标沉积历史重建
    3.1 有机质和总有机碳重建湖区气温变化历史
        3.1.1 有机质及总有机碳的指示意义
        3.1.2 有机质及总有机碳的垂向分布特征
        3.1.3 有机质及总有机碳对湖区温度的响应
    3.2 碳酸盐恢复湖水的咸化历史
        3.2.1 碳酸盐含量的指示意义
        3.2.2 碳酸盐含量的垂向分布特征
        3.2.3 碳酸盐含量对湖区气候的响应
    3.3 碳酸盐碳、氧同位素重建区域干湿历史
        3.3.1 碳酸盐碳、氧同位素揭示的环境意义
        3.3.2 碳酸盐碳、氧同位素的垂向分布特征
        3.3.3 碳酸盐碳、氧同位素对区域干湿度的响应
    3.4 粒度参数重建湖泊水位历史
        3.4.1 粒度反映的环境意义
        3.4.2 粒度参数的垂向分布特征
        3.4.3 中值粒径对湖区水位的响应
第四章 西北地区湖泊沉积物中环境代用指标组合特征及对气候环境响应的对比分析
    4.1 湖泊沉积物环境代用指标特征的对比分析
    4.2 湖泊沉积物环境代用指标间的相关分析
    4.3 区域对比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中国东北龙岗地区新仙女木事件以来植被动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冰消期以来典型气候事件研究进展
        1.2.1 新仙女木事件研究进展
        1.2.2 全新世大暖期古气候研究现状
    1.3 东北地区晚冰期以来古气候研究进展
        1.3.1 东北地区湖泊沉积记录的过去全球变化研究进展
        1.3.2 东北地区泥炭沉积记录的过去全球变化研究进展
    1.4 东北地区古气候研究评述
        1.4.1 同一钻孔中不同代用指标所记录的古气候过程存在显着差异
        1.4.2 不同钻孔记录的全新世古气候过程存在显着的区域差异
        1.4.3 气候变化的驱动因子及动力机制尚不明确
    1.5 选题依据、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5.1 选题依据
        1.5.2 研究内容
        1.5.3 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区域地质概况
    2.3 区域地貌
    2.4 气候与水文
    2.5 区域植被与土壤
第三章 样品采集与实验方法
    3.1 野外考察与泥炭样芯采集
    3.2 实验处理与数据分析方法
        3.2.1 ~(14)C测年原理与方法
        3.2.2 孢粉和炭屑分析方法
        3.2.3 泥炭全样总碳、总氮含量以及稳定碳、氮同位素测定
        3.2.4 脂肪酸提取及其单体碳同位素测定
        3.2.5 金属元素含量测定
        3.2.6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方法
第四章 孤山屯泥炭地孢粉、炭屑及地球化学分析结果
    4.1 孤山屯泥炭地年代学框架的建立
    4.2 孤山屯GST-2泥炭钻孔的孢粉类型与组合特征
    4.3 孤山屯GST-2泥炭钻孔的炭屑浓度特征
    4.4 孤山屯GST-2钻孔全样碳、氮含量及其稳定同位素特征
        4.4.1 泥炭全样稳定碳、氮同位素的环境意义
        4.4.2 泥炭全样与酸化样品稳定碳、氮同位素的对比
        4.4.3 泥炭全样碳、氮同位素信号的可靠性检验
        4.4.4 泥炭全样碳、氮含量及其稳定同位素记录的区域环境演变
    4.5 孤山屯GST-1钻孔的脂肪酸组成及其单体碳同位素特征
        4.5.1 GST-1钻孔直链饱和脂肪酸组成特征
        4.5.2 GST-1钻孔直链饱和脂肪酸单体碳同位素(δ~(13)C_(FAMEs))特征
    4.6 孤山屯GST-2钻孔金属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4.6.1 GST-2钻孔金属元素含量及其环境意义
        4.6.2 GST-2钻孔金属元素的变化特征
        4.6.3 泥炭地主要地球化学参数记录的区域环境演化特征
第五章 新仙女木事件以来孤山屯地区的植被面貌及演化特征
    5.1 新仙女木时期孤山屯地区的植被演化特征
    5.2 全新世以来孤山屯地区的植被演化特征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新仙女木事件以来孤山屯地区的古气候演化特征
    6.1 新仙女木时期孤山屯地区的古气候特征及区域对比
    6.2 全新世以来孤山屯地区的古气候演化特征及区域对比
    6.3 全新世以来孤山屯地区的气候突变事件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孤山屯地区植被演替对气候变化及火山活动的响应
    7.1 孤山屯地区区域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7.2 孤山屯泥炭地湿地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其对泥炭沼泽发育的启示
    7.3 孤山屯地区植被对龙岗地区火山活动的响应
        7.3.1 龙岗地区早全新世火山喷发的证据
        7.3.2 龙岗地区早全新世火山喷发事件对植被和气候环境的影响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东北龙岗地区植被与气候变化的驱动机制
    8.1 全新世以来孤山屯地区植被与气候变化的周期特征
    8.2 太阳活动变化对龙岗地区古植被演化的调节与控制
    8.3 太阳活动对东北龙岗地区植被和气候变化的驱动调节机制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尚存在问题与展望
        1. 泥炭地C、N同位素的环境指示意义缺乏可靠的现代过程研究
        2. 太阳辐射对区域气候演化的调控模型仍需要进一步验证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4)重庆小三眼洞3000年以来高分辨率石笋记录的年代—百年尺度季风变率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晚全新世北半球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1.2 工业革命以来的全球气候变化状况
    1.3 东亚季风区降水的空间变化模式
    1.4 论文选题意义,研究方案和创新性成果
        1.4.1 论文选题的意义
        1.4.2 工作量统计和技术路线
第2章 区域概况、材料与方法
    2.1 小三眼洞穴区域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土壤特征
        2.1.3 植被特征
        2.1.4 气候特征
    2.2 小三眼洞穴概况
    2.3 石笋材料
        2.3.1 小三眼石笋材料
        2.3.2 石笋岩性特征
    2.4 石笋样品制备、测试和分析方法
        2.4.1 石笋同位素样品采集与测试
        2.4.2 石笋年代学样品制备与测试
        2.4.3 X射线衍射分析
        2.4.4 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方法(EEMD)
第3章 石笋U-Th年代与时标建立
    3.1 U系年代学方法简介
    3.2 小三眼洞石笋年代学结果
    3.3 小三眼洞石笋时标的建立
        3.3.1 石笋时标的建立方法
        3.3.2 小三眼石笋时标的建立
        3.3.3 小三眼洞石笋氧碳同位素序列
        3.3.4 小三眼石笋时标的评估
第4章 小三眼洞穴石笋氧碳同位素的环境学意义
    4.1 小三眼洞石笋δ~(18)O的气候意义
        4.1.1 洞穴石笋δ~(18)O气候意义的不确定性
        4.1.2 小三眼石笋XRD分析
        4.1.3 洞穴滴水同位素研究
        4.1.4 小三眼洞穴石笋δ~(18)O与现代器测记录对比
    4.2 石笋碳同位素的影响因素
        4.2.1 石笋δ~(13)C记录对比
        4.2.2 石笋δ~(13)C记录与器测记录对比
第5章 小三眼洞穴石笋氧碳同位素记录及多时间尺度特征
    5.1 小三眼洞石笋氧同位素频谱特征
        5.1.1 XSY~(13)石笋δ~(18)O记录的多时间尺度特征
        5.1.2 XSY16石笋δ~(18)O记录的多时间尺度特征
    5.2 小三眼洞石笋碳同位素序列频谱特征
        5.2.1 XSY~(13)石笋δ~(13)C记录的多时间尺度特征
        5.2.2 XSY16石笋δ~(13)C记录的多时间尺度特征
    5.3 小三眼洞石笋氧碳同位素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关系
第6章 晚全新世典型气候时段的气候演化特征和驱动机制
    6.1 “2.8ka弱季风事件”
        6.1.1 “2.8ka”弱季风事件及其内部次级振荡
        6.1.2 “2.8ka弱季风事件”成因机制
    6.2 过去2000a气候演化特征及机制
        6.2.1 小三眼洞石笋记录的中世纪暖期和小冰期
        6.2.2 过去2000a亚洲季风百年尺度上温度和降水的关系
    6.3 最近3000a以来季风在年际-年代际演化特征和机制
        6.3.1 最近300a季风演化特征
        6.3.2 最近3000a季风在年代际尺度上的演化特征和驱动机制
第7章 石笋氧同位素信号反映出来的ENSO信息
    7.1 季风降水和热带太平洋海表温度的关系
    7.2 石笋δ~(18)O信号与热带大洋异常温度变化之间的关系
    7.3 过去3000a石笋记录中的ENSO活动
第8章 基于石笋氧同位素信号重建的北半球夏季ITCZ指数
    8.1 ITCZ移动与亚洲季风降水
    8.2 中国石笋记录重建的ITCZ演化历史
    8.3 过去3000aITCZ变化特征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与创新
    9.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5)近70年来中国自然地理与生存环境基础研究的重要进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中国自然地理与生存环境研究进展
    2.1 干旱环境与沙漠演化
        2.1.1 干旱环境演化
        2.1.2 沙漠演化
        2.1.3 风沙地貌
    2.2 青藏高原地貌演化与大江大河发育
        2.2.1 青藏高原隆升与新生代环境
        2.2.2 青藏高原周缘河流发育与演化
    2.3 冰冻圈:冰川、冻土及其变化
        2.3.1 第四纪冰川研究的争论和进展
        2.3.2 青藏高原冰芯研究
        2.3.3 青藏高原现代冰川变化
        2.3.4 多年冻土
    2.4 中国气候及气候变化
        2.4.1 季风气候及变化
        2.4.2 西风气候及变化
        2.4.3 中国全新世温度变化
        2.4.4 树木年轮与中国近2000年来年分辨率气候变化
    2.5 中国湖泊与湿地
        2.5.1 古湖沼学研究及大湖期争论
        2.5.2 湖泊污染与富营养化
        2.5.3 中国湿地研究进展
    2.6 流域模型与水土流失
        2.6.1 流域模型
        2.6.2 土壤侵蚀
        2.6.3 黄土高原水土过程和生态系统服务
        2.6.4 流域径流形成与转化的非线性机理
    2.7 过去人-地相互作用
        2.7.1 新石器时代与农业文明
        2.7.2 史前人类定居青藏高原
        2.7.3 欧亚大陆史前时代东西方文化交流
    2.8 生物地理
    2.9 自然地理地带性
3 结论与展望
    3.1 中国自然地理与生存环境研究正在全面走向国际研究第一方阵
    3.2 国际接轨和手段现代化的研究推动中国自然地理研究走向国际前沿
    3.3 立足中国特色在全球视野下的自然环境研究推动中国自然地理研究引领国际前沿

(6)浑善达克沙地新生代以来古气候环境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浑善达克沙地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 研究工作量
第2章 研究区域与研究材料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
        2.1.3 气候和水文
        2.1.4 土壤和植被
    2.2 研究材料
        2.2.1 X515剖面
        2.2.2 PDS剖面
        2.2.3 贝力克牧场第三级熔岩台地
        2.2.4 TBB剖面
第3章 K-Ar年龄的测定
    3.1 K-Ar测年技术发展历史
    3.2 K-Ar测年基本原理与计算公式
        3.2.1 K-Ar测年基本原理
        3.2.2 K-Ar定年计算公式
    3.3 K-Ar年龄的测试
        3.3.1 样品前处理
        3.3.2 K的测定
        3.3.3 Ar的萃取及测量
    3.4 K-Ar年龄测试结果
第4章 新生代沉积地层年代框架的确立
第5章 环境替代性指标特征分析
    5.1 粒度特征
        5.1.1 粒度测试方法
        5.1.2 粒度特征分析
    5.2 石英表面结构特征
        5.2.1 石英表面结构测试方法
        5.2.2 石英表面结构特征分析
第6章 浑善达克沙地新生代以来古气候演变及其驱动机制
    6.1 古近纪
    6.2 新近纪
        6.2.1 中新世
        6.2.2 上新世
    6.3 第四纪
        6.3.1 更新世
        6.3.2 全新世
第7章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7)地球化学指标记录的亚洲西风区晚第四纪气候变化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晚第四纪以来全球气候与环境变化
        1.1.1 末次间冰期气候与环境变化特征
        1.1.2 末次冰期气候与环境
        1.1.3 全新世气候与环境
    1.2 晚第四纪以来西风区气候与环境变化
        1.2.1 西风区末次间冰期气候与环境变化
        1.2.2 西风区末次冰期气候与环境变化
        1.2.3 西风区全新世气候与环境变化模式
    1.3 有机地球化学指标在气候与环境变化研究中的应用
        1.3.1 黄土有机碳同位素研究进展
        1.3.2 叶蜡单体氢同位素研究进展
        1.3.3 GDGTs研究进展
    1.4 论文选题及整体思路
        1.4.1 选题意义及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4.2 整体思路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样品采集与年代序列
    2.1 新疆鹿角湾黄土剖面所在区域概况
        2.1.1 新疆黄土分布
        2.1.2 现代气候及水汽来源
        2.1.3 区域植被
    2.2 青藏高原江错的区域概况
        2.2.1 自然地理概况
        2.2.2 现代气候及水汽来源
    2.3 新疆博斯腾湖的区域概况
        2.3.1 自然地理概况与研究进展
        2.3.2 现代气候及水汽来源
    2.4 样品采集与定年
        2.4.1 新疆鹿角湾(LJW10)黄土剖面
        2.4.2 青藏高原江错JC-2014-1 钻孔
        2.4.3 新疆博斯腾湖BST12B钻孔
第三章 试验方法及数据分析
    3.1 黄土有机碳同位素测量与数据分析
        3.1.1 黄土有机前处理
        3.1.2 黄土有机碳同位素测量
        3.1.3 有机碳同位素数据分析
    3.2 叶蜡单体氢同位素测量与数据分析
        3.2.1 有机前处理
        3.2.2 正构脂肪酸浓度测量
        3.2.3 正构脂肪酸单体氢同位素测量
    3.3 GDGTs测量方法与数据分析
        3.3.1 有机前处理
        3.3.2 分离
        3.3.3 GDGTs仪器测量
    3.4 其他湖泊沉积物常规气候代用指标测量方法
        3.4.1 粒度测量
        3.4.2 XRF元素扫描
        3.4.3 色度
        3.4.4 烧失量
        3.4.5 湖泊沉积物薄片制作及鉴定
第四章 鹿角湾黄土有机碳同位素全新世夏季降水定量重建与区域气候变化
    4.1 新疆天山表土有机碳同位素-夏季降水转换函数的建立
    4.2 西风核心区夏季降水定量重建
        4.2.1 LJW10 黄土剖面TOC和有机碳同位素结果
        4.2.2 区域有机碳同位素结果对照
    4.3 区域记录对比及驱动机制探讨
第五章 西风区全新世夏季降水同位素与西风环流演化
    5.1 青藏高原湖泊叶蜡单体氢同位素古气候指示意义
        5.1.1 叶蜡氢同位素与夏季降水同位素的关系
        5.1.2 西风环流影响区域夏季降水同位素与夏季西风强度的关系
        5.1.3 叶蜡氢同位素与夏季西风强度之间的关系
    5.2 青藏高原江错全新世叶蜡氢同位素结果
    5.3 区域记录对比与全新世西风环流空间演化特征
        5.3.1 与石笋氧同位素对照
        5.3.2 与青藏高原其他湖泊叶蜡单体氢同位素对照
    5.4 气候模拟与驱动机制分析
第六章 晚第四纪西风区博斯腾湖记录的湖泊环境与气候变化
    6.1 气候代用指标的古环境指示意义
        6.1.1 GDGTs指标
        6.1.2 粒度指标
        6.1.3 XRF元素扫描指标
        6.1.4 湖泊沉积物色度指标
        6.1.5 湖泊沉积物烧失量指标
        6.1.6 湖泊沉积物微观结构
    6.2 博斯腾湖末次间冰期以来岩芯沉积相与湖泊演化历史
        6.2.1 BST12B和 BST12C钻孔XRF扫描结果对照
        6.2.2 BST12B顶部23 m岩芯沉积相划分
        6.2.3 基于薄片微观鉴定技术讨论BST12B岩芯特定层位沉积相特征
    6.3 西风区末次间冰期以来区域气候记录对比及可能的驱动机制
        6.3.1 西风区末次间冰期以来温度重建
        6.3.2 末次间冰期以来博斯腾湖湖泊水位波动与西风区湿度变化
        6.3.3 西风区末次间冰期以来湿度变化可能的驱动机制浅析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1.1 新疆黄土有机碳同位素定量重建的全新世夏季降水变化
        7.1.2 西风区全新世夏季降水同位素与西风环流演化
        7.1.3 晚第四纪西风区博斯腾湖记录的湖泊环境与气候变化
    7.2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博斯腾湖长钻孔岩芯照片
附录2 博斯腾湖BST12B钻孔分样记录与岩性描述
附录3 鹿角湾(LJW10)全新世黄土有机碳同位素定量重建的夏季降水数据
附录4 中文图表目录
附录5 英文图表目录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大柴旦盐湖沉积演化 ——西风带古气候记录及镁硼酸盐矿床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末次冰消期气候变化研究
        1.1.1 末次冰消期南北半球气候变化特征
        1.1.2 末次冰消期气候变化驱动机制研究
    1.2 末次冰消期青藏高原气候变化研究
    1.3 柴达木盆地盐湖硼酸盐矿床的研究现状
    1.4 本文选题依据、研究内容及意义
        1.4.1 选题依据
        1.4.2 研究内容与目标
        1.4.3 研究意义
        1.4.4 完成工作量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柴达木盆地自然环境概况
        2.1.1 柴达木盆地的形成演化
        2.1.2 柴达木盆地气候
    2.2 大柴旦盐湖概况
        2.2.1 湖区自然地理概况
        2.2.2 湖区地质概况和水文地质背景
        2.2.3 硼等主要元素的区域地球化学背景
    2.3 大柴旦盐湖研究现状
第3章 研究方法
    3.1 野外调查与样品采集
    3.2 沉积岩芯剖面年代学研究
        3.2.1 ~(14)C定年基本原理
        3.2.2 样品预处理与测定
    3.3 沉积物XRD矿物测试分析
        3.3.1 粉末样品X射线衍射基本原理
        3.3.2 样品预处理与测定
    3.4 沉积物烧失量研究方法
        3.4.1 烧失量的基本原理
        3.4.2 样品预处理与测定
    3.5 高分辨率XRF岩芯扫描法
        3.5.1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基本原理
        3.5.2 样品预处理与测定
    3.6 沉积物粒度研究方法
        3.6.1 沉积物粒度分析原理
        3.6.2 样品预处理与测定
    3.7 扫描电镜-能谱(SEM-EDX)分析方法
        3.7.1 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的基本原理
        3.7.2 样品预处理与测定
第4章 大柴旦盐湖沉积序列及其年代标尺的建立
    4.1 大柴旦盐湖科学钻探DCD100A孔沉积物岩性描述
    4.2 DCD100A钻孔年代测定及年代序列的建立
        4.2.1 盐湖年代学研究方法的选择与确定
        4.2.2 碳库效应
        4.2.3 碳库效应的校正
        4.2.4 科学钻探DCD100A孔沉积序列及其年代标尺建立
第5章 DCD100A钻孔环境指标测定结果分析
    5.1 全氮(TN)指标沉积环境意义和结果分析
        5.1.1 全氮(TN)的沉积环境指示意义
        5.1.2 DCD100A钻孔TN含量及变化特征
    5.2 烧失量指标沉积环境意义和结果分析
        5.2.1 烧失量指标的环境指示意义
        5.2.2 DCD100A钻孔LOI_(org)和TN含量对比关联研究
        5.2.3 DCD100A钻孔烧失量变化特征
    5.3 地球化学元素指标沉积环境意义和结果分析
        5.3.1 XRF元素扫描结果及其数理统计分析
        5.3.2 稳定元素扫描结果分析
        5.3.3 Rb/Sr比值的环境意义及DCD100A钻孔中的变化特征
        5.3.4 Fe/Mn比值的环境意义及DCD100A钻孔中的变化特征
    5.4 矿物及其组合沉积环境意义和结果分析
        5.4.1 DCD100A钻孔矿物及其组合沉积环境意义及其变化特征
        5.4.2 LGM晚期以来大柴旦湖湖泊演化过程
    5.5 粒度指标沉积环境意义和结果分析
        5.5.1 粒度指标的沉积环境意义
        5.5.2 DCD100A钻孔粒度分布特征
第6章 大柴旦盐湖百米岩芯古气候记录
    6.1 古气候与古环境重建及湖泊演化过程
    6.2 西风环流影响下的大柴旦盐湖古气候演化特征及全球联系
        6.2.1 对全球气候模式响应研究
        6.2.2 西风区与季风-西风过渡区古气候对比研究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大柴旦湖底地层沉积演化及柱硼镁石矿层形成条件
    7.1 大柴旦盐湖湖底沉积的岩性特征
    7.2 结果分析
    7.3 柱硼镁石的成矿条件和成矿机制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利用黄土—红粘土重矿物组合和锆石U-Pb年代研究黄土高原物源及古气候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亚洲内陆干旱化研究
        1.1.1 中国西北内陆盆地干旱化研究
        1.1.2 中国北方主要沙漠干旱化研究
    1.2 黄土高原风成沉积干旱化研究
    1.3 黄土高原红粘土成因研究
    1.4 黄土高原红粘土物源研究
    1.5 选题意义及拟解决问题
第二章 样品采集与研究方法
    2.1 样品采集
        2.1.1 采样区概况
        2.1.2 样品采集
        2.1.2.1 黄土高原黄土-红粘土重矿物样品采集
        2.1.2.2 黄土高原红粘土和六盘山锆石U-Pb样品采集
    2.2 研究方法
        2.2.1 朝那和佳县黄土-红粘土重矿物方法
        2.2.2 朝那红粘土和六盘山锆石U-Pb测年及数据处理
第三章 朝那和佳县剖面黄土-红粘土重矿物及磁化率结果
    3.1 朝那和佳县剖面黄土-红粘土QEMSCAN重矿物结果
    3.2 佳县等5个剖面的磁化率结果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黄土高原黄土-红粘土锆石U-Pb结果及与潜在源区锆石U-Pb数据对比结果
    4.1 黄土高原黄土-红粘土锆石U-Pb结果
    4.2 黄土高原黄土-红粘土锆石U-Pb结果与潜在源区锆石U-Pb数据对比结果
        4.2.1 朝那红粘土锆石U-Pb数据与潜在源区锆石U-Pb数据的对比
        4.2.2 第四纪黄土-古土壤锆石U-Pb数据与潜在源区锆石U-Pb数据的对比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黄土高原黄土-红粘土中重矿物组分控制因素及物源指示意义
    5.1 黄土高原黄土-红粘土中重矿物组分控制因素及其古气候意义
        5.1.1 黄土-红粘土中重矿物组分控制因素
        5.1.2 黄土-红粘土中重矿物组分指示的古气候意义
    5.2 黄土-红粘土中重矿物组分的物源指示意义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黄土高原黄土-红粘土锆石U-Pb物源历史及其古气候意义
    6.1 黄土高原黄土-红粘土锆石U-Pb物源历史
    6.2 黄土-红粘土锆石U-Pb物源历史对亚洲干旱化的指示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问题
    7.1 主要结论
    7.2 存在问题与展望
补充数据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江苏中部海岸晚第四纪沉积物来源及环境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物源研究方法进展
        1.2.2 长江和黄河沉积物的物源识别研究进展
        1.2.3 江苏中部海岸沉积环境及物源研究进展
    1.3 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
        1.3.1 科学问题与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与地貌环境
    2.2 水动力环境
    2.3 主要入海河流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3.1 样品与数据采集
        3.1.1 江苏中部滨海平原贝壳堤钻孔采集
        3.1.2 潜在物源区沉积物样品采集
    3.2 分析方法
        3.2.1 沉积物粒度分析
        3.2.2 磁学分析
        3.2.3 地球化学元素分析
        3.2.4 年代学分析
        3.2.5 物源定量分析模型
第四章 江苏中部海岸晚第四纪沉积环境特征
    4.1 YC01孔沉积学特征
        4.1.1 粒度特征
        4.1.2 磁学特征
        4.1.3 地球化学元素特征
    4.2 YC02孔沉积特征
        4.2.1 粒度特征
        4.2.2 磁学特征
        4.2.3 地球化学元素特征
    4.3 YC03孔沉积特征
        4.3.1 粒度特征
        4.3.2 磁学特征
        4.3.3 地球化学元素特征
    4.4 钻孔年代框架
    4.5 沉积单元划分及沉积相分析
    4.6 小结
第五章 物源识别最佳示踪标记的确定
    5.1 黄河、长江和江苏岸外辐射沙脊沉积物特征
        5.1.1 粒度特征
        5.1.2 磁学特征
        5.1.3 地球化学元素特征
    5.2 最佳示踪标记的确定
        5.2.1 全样沉积物最佳示踪标记的确定
        5.2.2 泥质沉积物最佳示踪标记的确定
        5.2.3 砂质沉积物最佳示踪标记的确定
    5.3 小结
第六章 江苏中部海岸晚第四纪物源分析
    6.1 定性识别
        6.1.1 全样沉积物物源
        6.1.2 泥质沉积物物源
        6.1.3 砂质沉积物物源
    6.2 定量分析
    6.3 小结
第七章 讨论
    7.1 物源研究的不确定性分析
        7.1.1 时间及空间不确定性分析
        7.1.2 其它物源补给
    7.2 江苏岸外辐射沙脊群沉积动力过程
    7.3 江苏中部海岸晚第四纪沉积环境演化
        7.3.1 江苏中部海岸近6500年岸线变迁
        7.3.2 江苏中部海岸晚第四纪沉积环境演化及对物源的影响
    7.4 江苏中部海岸未来演化趋势
    7.5 未来研究方向与科学问题
第八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博士期间成果
附录2 江苏中部海岸YC01、YC02和YC03孔岩芯照片
附录3 YC01,YC02和YC03孔沉积物粒度特征数据集
致谢

四、Preliminary reconstruction of spatial precipitation patterns and atmospheric circulations in China during the late Quaternary(论文参考文献)

  • [1]欧亚大陆中北部末次盛冰期以来的湖泊水位变化及其古气候指示意义[J]. 张风菊,薛滨,于革. 地理学报, 2021(11)
  • [2]西北地区近70年来气候变化的湖泊沉积响应[D]. 杨卓.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8)
  • [3]中国东北龙岗地区新仙女木事件以来植被动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D]. 李楠楠. 东北师范大学, 2020
  • [4]重庆小三眼洞3000年以来高分辨率石笋记录的年代—百年尺度季风变率与机制研究[D]. 杨少华.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5]近70年来中国自然地理与生存环境基础研究的重要进展与展望[J]. 陈发虎,傅伯杰,夏军,吴铎,吴绍洪,张镱锂,孙航,刘禹,方小敏,秦伯强,李新,张廷军,刘宝元,董治宝,侯书贵,田立德,徐柏青,董广辉,郑景云,杨威,王鑫,李再军,王飞,胡振波,王杰,刘建宝,陈建徽,黄伟,侯居峙,蔡秋芳,隆浩,姜明,胡亚鲜,冯晓明,莫兴国,杨晓燕,张东菊,王秀红,尹云鹤,刘晓晨.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9(11)
  • [6]浑善达克沙地新生代以来古气候环境变化研究[D]. 张岳敏. 陕西师范大学, 2019
  • [7]地球化学指标记录的亚洲西风区晚第四纪气候变化特征[D]. 谢海超. 兰州大学, 2019(08)
  • [8]大柴旦盐湖沉积演化 ——西风带古气候记录及镁硼酸盐矿床成因[D]. 洪荣昌.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2018
  • [9]利用黄土—红粘土重矿物组合和锆石U-Pb年代研究黄土高原物源及古气候变化[D]. 彭文彬. 兰州大学, 2017(03)
  • [10]江苏中部海岸晚第四纪沉积物来源及环境演化[D]. 杨阳. 南京大学, 2017(05)

标签:;  ;  ;  ;  ;  

晚第四纪中国空间降水格局与大气环流的初步重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