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张文杰公(知白)编年史

宋张文杰公(知白)编年史

一、宋张文节公(知白)年谱(论文文献综述)

王悦笛[1](2021)在《唐宋诗歌与园林植物审美》文中研究表明唐宋时期,园林植物的栽培技艺更加成熟,植物种类更加丰富。唐宋文人对园林植物的栽培与观赏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其独特的园林植物审美体验,在诗歌中有丰富的表现。唐宋诗歌的意象表现和艺术意境的营构,都与园林植物审美存在着值得关注的内在联系。本文对唐宋诗歌园林植物书写的审美内涵,做多角度的观察与分析。论文主体分为上编与下编。上编主要考察唐宋时期王维、杜甫、白居易、李德裕、苏轼、晁补之、杨万里等若干位代表性诗人的园林植物书写特色。王维和杜甫园林植物书写有着迥异的艺术特色。王维的辋川别业诗倾向于在无人与无我之境中,摒除人工因素的介入,呈露园林植物自然本真的面目;杜甫的园林诗则大量描写园林植物的配置、栽种和修剪活动,着重表现主观情志与客观现实的错位,通常呈现出并不融怡和洽的园景。——两人几乎分别处于“物我交融”与“物我对峙”两端。白居易对园林植物的观照方式,有如王维、杜甫二人一正一反的合题,介于物我混融与物我对峙之间。白居易在长期的造园和园居的实践中,对植物材料之于园林审美的各方面意义有深刻领会,并在诗歌中予以前所未有的全面和深入的表现,形成了卧赏、移床等富有个性的审美方式,以及极具个人色彩的“窗竹”等园林植物意象,并表现出驯化、吸纳式的园林审美空间格局。就园林植物书写而言,白居易是一位承上启下、涵盖深广的“集大成者”。李德裕的平泉山居诗中,值得关注的是园林植物的两种形象——作为隐逸符号的花木与作为博物和收藏对象的奇花异木。后世园林中模仿山林的富有野趣的空间,与相对世俗趣味的私人玩好空间的并立,在李德裕对平泉草木的吟咏中可以看到清晰的反映。苏轼诗中的园林植物审美具有浓厚的人文化特色,常将花木置于历史性文本或画境的联想及道德比附中进行审美,突出园林植物的德性美,并明确提出了“种木”即“种德”的思想。他相对忽略花木自然物态的书写及其与其他园林景素的配合,表现出了与白居易的园林植物书写有所不同的审美侧重。晁补之是汇聚诗、画、园于一身的最具代表性的枢纽人物,处于文人造园到画士造园的过渡阶段。其东皋归来园的园林植物的分区式空间布局和种植方式,表现出了较有法度、相对成熟的园林植物景观配置,他的东皋诗植物意象所蕴含的文化含义和相关典故中的历史场景也反映出宋代园林文人化、文学化程度日益加深的趋势。杨万里对园林植物的书写,既有极强的个人特色,又代表了宋人观物的典型状态。他对园林植物的物态、环境因素等特性的细致捕捉,以及与日常生活的紧密关联,都是宋人对植物投以知识化、趣味化和审美性观照的典型体现,与宋代植物谱录和植物题材的绘画相通。下编是唐宋诗歌典型园林植物意象的审美分析。论文选取了“窗竹”与“出墙花木”两个唐宋诗歌和绘画中的典型园林植物意象,结合图画与画论文献,挖掘其美学意蕴。窗竹意象以白居易对窗外之竹的吟赏最为典型,白居易对这一园林植物意象的艺术表现做出了极其重要的开拓,其由内而外吸纳式的观物视角与宋人“窗景如画”的观念和绘画中“无窗之窗”的表现形式之间,存在着艺术思维的联系。出墙花木在唐宋诗歌中有着丰富的艺术意蕴,其中“墙头花”、“出墙红杏”等意象,还形成了特定的文化联想。这一意象在颜色的明艳与素净、线条的横斜与竖直之对比,以及半藏半露的状态等方面所具有“互妙”因素,蕴含着丰富的画趣,与折枝花卉、悬崖古木等题材的绘画存在相通的画理。总的来说,唐宋许多文人能够自觉地在造园活动中,运用花木配合其他园林景素来构建园景。新型园林植物的引入和新观赏风尚的形成、对花木品种日趋精细的观赏和鉴别、花卉品种的改良和创新、以主题分区的方式栽植园林植物等等,都是唐宋园林,尤其是唐宋文人园林植物审美发展的重要表现。唐宋诗人对园林植物的吟咏,有着复杂的历史联想、精神投射,艺术表现多姿多彩,极大地深化了园林植物审美的内涵,与绘画审美也形成丰富的联系。唐宋诗歌园林植物书写的丰富审美内涵,值得给予高度重视。

李佩瑜[2](2020)在《《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文中认为浙江图书馆藏《历朝杭郡诗辑》清稿本四十卷,是丁丙仿吴颢《国朝杭郡诗辑》编纂体例,在《武林耆旧集》残本内容的基础上纂1而成的一部地域性通代诗选集。《诗辑》以“人、传、诗”的形式收録杭郡一地六朝迄明的诗人2625位,诗作5720首,小传2487条。其中,卷一至卷三十二爲南朝至明代科名与闲人;卷三十三爲闺秀艺伎;卷三十四爲名流寄寓;卷三十五至卷三十七爲僧人;卷三十八至卷三十九爲道士;卷四十爲无名氏与仙鬼謡谚。《诗辑》立足於乡邦文献的挖掘和整理,与《国朝杭郡诗辑》前後相续,展现杭郡一地诗歌繁荣昌盛的历史风貌,凸显杭州地区的自然山水、人文景观、地域文化等特色。整理研究此书能爲杭郡文献的存续补遗、诗史的谱系构建、文学的地域特色研究发挥重要作用,是一部从文献、文学、文化等方面对杭郡地区都非常重要的地域诗歌总集。本文主要分研究编和文献编两大部分。研究编包含绪论、正文。绪论部分主要对《历朝杭郡诗辑》的版本作详细介绍并阐明其研究价值及意义。目前学界还未对《历朝杭郡诗辑》有过任何的整理爬梳,更无具体的作品介绍和详细系统性的研究,可借鉴《国朝杭郡诗辑》系列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对《历朝杭郡诗辑》展开深入的研究。正文部分包含四章,从文本、内容及其价值等方面进行介绍和研究。第一章阐述了丁丙编纂《诗辑》的社会背景与个人机缘。其中,论证了《国朝杭郡诗辑》系列和《武林耆旧集》二者对《历朝杭郡诗辑》编纂的重要影响,揭示其内在联系。第二章从内容样貌与收録标准两方面阐释《诗辑》的基本体例。内容样貌包括了内容形式与编排次序;收録标准包括收録范围、收诗标准、收传原则。其中,收诗标准与丁丙的诗学倾向密不可分。第三章从诗歌的来源、题材和小传的来源、内容两大主体部分对《诗辑》着録的内容进行全面详细地展现。第四章揭示了《诗辑》的文献、文学、史料价值及地域文化特色。文献编是对《历朝杭郡诗辑》四十卷的整理点校。附録部分爲《历朝杭郡诗辑》中,人物介绍条目所提及诗集诗稿的名目存録整理。

杨潇沂[3](2019)在《宋代《公羊》思想研究》文中提出已有的各种经学史研究论着,因为聚焦于公羊学史上专书、专人的考察,所以都集中地讨论汉代与清代中叶以后的公羊学,而对魏、晋到清初的公羊学问题鲜有论及。但如果考虑到中唐以后经学风气出现转变,尤其北宋以来春秋学名曰“弃传从经”,实为“阴本《公》《谷》”,那么,在这种《春秋》通学的新格局下,公羊学的发展模式是否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以新的面貌与形态继续留存在经学史上?本文尝试提出“《公羊》思想”的研究视角,以两宋为例考察《公羊》思想的延续与发展,呈现公羊学在宋代的特殊表现形态,丰富公羊学史的书写。公羊学将《春秋》理解为孔子所作的新王之法,通过“三科九旨”等释经原则与方法,传递出“大一统”“尊王”“攘夷”“复仇”“经权”等重要思想。在《春秋》通学的学风背景下,宋儒不拘门户、兼采三传、以义解经,面对政治上加强皇权、抵御外族、抗金复仇等现实需求,遂运用《公羊》思想解读《春秋》,为当代政治统一提供思想依据。宋儒继承并发展了《公羊》“大一统”思想。《公羊》“大一统”义兼具时间与空间意义上的一统,是在“存二王”、“通三统”前提下的“尊王”。在加强中央集权的时代需求下,宋儒喜言“大一统”,但他们对“大一统”的理解,不再具有汉唐公羊学“存二王”、“通三统”的内涵,而是保留和强化了空间意义上的“尊王”。宋儒《春秋》经解中的“大一统”思想以“王命”为核心,强调君王的绝对权力,对公羊学“大一统”内涵中的批判性与包容性有所弱化。《公羊》“大居正”思想也在宋代产生深刻影响。《公羊传》在隐三年宋宣、穆让国事件中阐发“君子大居正”之义,具体的说,“居正”是指国家定嗣立君必须符合“立适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的原则;宽泛来说,是指国君的道德、行为守正,国家的法律、礼制守正。这两层含义都在宋代持续产生影响,且与两宋政治变迁息息相关。从政权的内部更替看,太祖、太宗兄终弟及,此后帝统完全落于太宗一脉,因此北宋诸儒在解读《春秋》宣、穆兄终弟及的问题上显得敏感而曲折,更为了维护弟之一脉的统治合法性,提出对“居正”的重新理解。而南宋诸儒多推崇《公羊》“大居正”,这与高宗以后君位重归太祖一脉不无关系。从外部看,在多民族林立的坏境中,为了明确赵宋王朝在血缘、道德上居于中原正统,宋儒以“居正”作为正统论的注脚,将《公羊》“居正”所论一国内部的传承原则,扩大为判定前后甚至平行政权孰为正统的标准之一。《公羊》的攘夷思想在宋代得到进一步强化。公羊学的夷夏思想与三世、内外等概念相联系,在动态、渐进地体系中区分夷夏,层次分明,蕴含丰富。宋代民族矛盾尖锐,宋儒尤其强调夷夏之别,因此他们摒弃了《公羊》三世脉络下夷狄渐进于中原的动态构成;独取其中“内其国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狄”的提法与内涵,无论是对攘夷、尊王关系的论述,还是对华夏、夷狄内外之分的强调,都颇见公羊学的影响。相应的,宋儒较少采纳《公羊》进夷狄之说,只有当夷狄能够忧中国、援中国才许进夷狄。《公羊》的复仇思想在宋代也非常流行。本于诛讨乱臣贼子、维护君臣之义的目的,公羊学认为臣子应复君父之仇,更有九世、百世仍可复仇的说法。宋儒推重公羊学复仇思想的内在原因,亦在于对父子君臣之伦理纲常的强调。他们注意以尊尊规范亲亲,当复仇中父子、君臣之伦出现矛盾时,主张君的神圣性不可侵犯。但《公羊》九世复仇思想在两宋的发展情况有所不同,北宋时期的学者基本采取排斥态度,多由经传本身出发,由对《公羊传》本身理论体系的批评反对九世复仇说;至于南宋,由于宋、金世仇的现实原因,《公羊》九世复仇思想相当程度地流行于朝野之间,士人或借由九世复仇疾呼抗金复仇、以雪国耻,或通过批评九世复仇而主张休养安定、以图来日,《公羊》九世复仇思想俨然成为南宋春秋学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乃至个人生命与理想的寄托。宋儒对《公羊》经权思想也有所继承与发展。《公羊》的经权思想侧重于从行为层面规范行权,其所谓“权者反经”,首先是指权在行为层面上“背反”于经,其次是指原则层面上“归返”于经。宋儒对经权思想的讨论,虽并非仅针对春秋学而发,但皆无法绕过公羊学提出的理念。程颐、朱子皆针对公羊学“反经”的说法提出疑虑,认为“权者反经”的说法将助长乱臣贼子以“权”自饰,故程颐以“义”规范“权”,认为权一旦合“义”便是经;朱子则将“义”上移一层,以“义”规范“经”“权”,既强调了原则层面“义”的最高本体性,又避免了将经、权混为一谈的缺陷,而他的理论架构实与公羊学大同小异。此种以“义”定“经”“权”的理论也反映在宋儒的《春秋》经解中。宋儒以尊王及君臣之义为标准,一致批驳为以下犯上、弑君出君、不秉君命等行为辩护的说法,拒不承认这些行为属于行权的范畴;但对于为了国家存亡、宗庙祭祀等民族大义,而不得已对尊王与君臣之义有所违背的行为,宋儒又默认或嘉奖其行权。通过考察宋儒对《公羊》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可见公羊学理论在宋代仍具有强劲的生命力。在兼采三传、融汇众家的《春秋》通学风气下,《公羊》思想一方面为宋儒提供了重新解释《春秋》的重要命题与现成资源,另一方面通过众多学者的变造取舍,以新的面貌与形态延续和发展,在整个公羊学史上构成重要的一环。因此,对宋代《公羊》思想的考察,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宋代春秋学,对于丰富公羊学史、经学史的书写也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梁秀敏[4](2019)在《北宋中晚期应天府士人交游与文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以地域为研究对象的北宋士人交游已有相关成果,但以应天府士人群体为中心的具体研究尚未展开。考察北宋中晚期应天府士人的交游与文学创作,可以多角度地呈现士人关系,了解不同身份背景下士人的交往及心态上的转变。本论文主要由绪论、正文和余论三个部分组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是绪论。绪论部分交代本文的写作缘起及研究意义,并在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本文的研究目标及主体内容进行简单介绍,最後对本文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第二部分是正文,乃本文主体,由三章组成:第一章以“睢阳五老”中的杜衍为中心展开交游与文学研究。首先,通过挖掘退居睢阳的杜衍与欧阳修、韩琦、苏颂等人的诗文往来,探究士人诗歌中蕴含的交谊温情;其次,通过对《睢阳五老图》及由此衍生的序文、题跋、唱和诗等的梳理,揭示“睢阳五老”的交游情形及交游集会对文学发展的促发之功;最後,剖析致仕後的杜衍在读书、习字中过着闲适生活,同时不忘治国济民的心境。第二章以致仕还乡之後的张方平为中心展开交游与文学研究。首先,从一直对张方平怀以师门之仪的苏轼展开研究,张方平之於苏轼恰如杜衍之於欧阳修,通过对师生情谊的探讨来揭示张方平致仕後的心境;其次,通过发掘张方平与苏辙、赵概、刘挚以及蔡挺、马默、滕元发诸人的交游唱和,揭示其交游群体的多样性;最後,分析张方平筑乐全堂後苏轼的多次造访以及苏轼对《乐全集》的编辑、裁汰,挖掘人物交往背後的系列文事活动。第三章主要从南京鸿庆宫祠官群体展开研究。首先,介绍祠禄制度以及南京鸿庆宫独特的原庙地位;其次,细数历届提举或管勾鸿庆宫者,探究由“白髪祠官”构成的文学创作群体;最後,通过挖掘祠官群体中常年居睢阳的毕仲游及刘安世的人物交游情况,试图揭示退居祠官士人的不同选择和普遍心理。最後一部分是余论。在余论部分,首先分析这些赋闲、致仕的士人选择退居睢阳的原因,有乡土情缘、生活便易、政治考量、应天府尊学重教的文化氛围等方面的影响因素;其次,提出“闲官文学”的概念,这些或致仕或奉祠的士人,在离开了权力中心之後,有了相对充裕的时间进行交游唱和及诗文创作。而从文学创作的题材来看,士人的闲居生活直接促成了田园诗、农事诗、村居诗的大量创作,一些颇具特色的地域景观与地方风物系列诗作,以及大量关於地方事务的各类文章频繁出现在士人作品中。最後,通过历时性分析,大致得出北宋中期到晚期应天府士人心态上的一个转变:由以天下为己任到耽溺佛老、书写自我。

邱阳[5](2018)在《陈亮及其文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陈亮是一位对中国思想史、文学史贡献较大、影响深远而又饱受争议的历史人物。他生性豪迈,坚决主张抗金复国,为此曾六达帝廷、两讥宰相,却被时人疑为汲汲于功名利禄;他行事乖张、发言无忌,上至朝廷重臣下至邻里乡人不乏对其侧目者,其两度遭诬而身陷囹圄更是凄楚难言之尴尬经历;他不喜道德性命之学,不以儒者自期,身后却位列《宋史·儒林传》,而《宋元学案》亦为其单列学案以彰其事功之学;其文章兼备众体、成就甚高,却往往仅以政论家形象现于后世学者笔下;其词作以婉约清切、恬淡隽永者为多,却以辛派豪放词人身份为后人乐道。陈亮早年备极坎壈,仕途蹭蹬,虽有屡次伏阙上书之壮举,却终不能解生活之困;晚岁终获高第而得官,却未及赴任而遽卒。陈亮之一生,既是悲剧的,亦是喜剧的;陈亮之性格,既是自卑的,亦是自负的。备尝人间荣辱的陈亮在殿试中魁之后自拟为“人中之龙,文中之虎”,恰是对其一生得意之处的炫耀与总结。本文选取陈亮这一人物及其文学为研究对象,拟分上、下两编,试图对其作一客观全面剖析,力求更鲜活、真实地将陈亮的形象呈现出来。上编为陈亮生平事迹研究,侧重文献考证。第一章为陈亮生平事略、家世考。关于陈亮的生平、家世,学界已有诸多研究成果,年谱、传记即各有数种版本,但对一些关键性问题,如陈亮生卒年、卒因、生地、身世及其生平中若干重要事件,如上书次数、系狱次数、斩马盗马事件真伪、其在朱唐交恶事件中的角色等,学界迄今仍存较大争议。故本章对陈亮的基本生平不作重复叙述,而重点选取其生平研究中的若干争议问题进行考辨。对于其家族世系问题,则在吸收前贤成果基础上加以补充完善。第二章至四章分别从政界官宦、浙东学人、闽赣知交等角度论述陈亮交游之况。陈亮虽终生布衣,却与诸多政界官宦来往颇密。这其中既有赏识提携陈亮的参知政事周葵、丞相周必大、吏部尚书韩元吉、吏部侍郎章森、侍御史章服,亦有助陈氏父子脱狱的丞相叶衡及王淮,其他与陈亮有交游行迹之官宦达数十人,陈亮之人格影响力可见一斑。故第三章重点叙述与陈亮交游事迹较多、对其生平影响较大之官宦,其他官宦与陈亮交游之况则按交游年份汇入一表,以求直观全面。因地缘便利及学术旨趣相近,身在婺州的陈亮与同在浙东的永嘉学人郑伯熊郑伯英兄弟、薛季宣、陈傅良、叶适及金华学人吕祖谦吕祖俭兄弟交谊深厚、往来颇密。此外,浙东尚有王自中、倪朴此类与陈亮志同道合、意气相投者。正是在与诸多学问深厚的浙东学人的交往中,陈亮逐渐确立了自己的思想学说,并开创了永康学派,门下有诸多服膺并极力传播其学之弟子。故第四章重在叙述陈亮与浙东代表性学人之间的交游之迹,间对浙东学派内部各家学说的异同作比较分析,以探寻陈亮思想形成的轨迹及其思想学说的特点。陈亮与其他浙东学人及乡人交游之况亦汇入一表,求全以备览。与陈亮同时代的学者、文人中,朱熹为孔子之后集儒学之大成的第一流思想家,辛弃疾不论作词数量还是词作成就皆堪称中国词史第一人,故而本文第五章专门讨论陈亮与朱熹、辛弃疾的交游之况,并穿插陈朱思想对比分析及辛陈词作对比分析。陈亮交游之况向为学界所忽视,相关研究成果不丰。上述三章以人物为经,以时间为纬,多方爬梳,精心考证,在呈现陈亮交游网之同时兼及其思想、文学成就,为下编作铺垫。下编为陈亮文本创作研究,在坚持文献考证的基础上注重文学性分析。陈亮诗文集、词集及创作、编选的其他着述版本众多,何格恩、邓广铭等先生曾对陈亮文集版本作过精细考证。本文第五章在继承前贤研究成果基础上广泛搜罗近世及海外陈亮集版本并加以叙述介绍,惜笔者学识、精力皆不足,有诸多版本并未亲见,故版本介绍部分详略不一,此为本文目前一大憾。陈亮之文章成就,古今评价皆甚高,但由于受政治因素影响,学者的关注点多在其政论文。而陈亮之文的数量占其别集作品十分之九,其分量之重不言自明。陈亮不仅精于政论写作,兼擅墓祭、序跋、祝祷等文体,且在科举制度渐趋完备的南宋时期大力作时文以教导士子,故本文第六章、第七章分别从时文、古文角度,对陈亮之文进行全面总结分析。对时文侧重内容分析,对古文侧重艺术分析,以纠学界长期忽视陈亮时文而对其古文成就认识不全之弊。陈亮词作数量虽不多,对后世影响却不小。对其词作之成就,历来争议颇多,故本文第八章不单就陈亮词立论,而是将其放在南宋词史视野下进行观照,从其对前代词人的继承、与同代词人的比较、对后世词人的影响等角度加以分析,并选取李清照、辛弃疾、刘克庄等不同时段的词人作为代表性作家进行对比,以对陈亮在南宋词史中的地位作一客观评判。由于陈亮诗歌作品数量较少、成就不高,本章对其不作重点论述。对于陈亮之思想学说及成就,历来论述汗牛充栋。笔者学有不逮,且在交游考部分对此间有论述,故不再列专章加以赘述,仅在附录中对前贤成果加以梳理,间呈管见,以免阙如之嫌。附录二、三分别为增订本《陈亮集》所收作品编年目录及集外佚文情况,以期为未来《陈亮集》的重新修订及全集注释本的面世尽菲薄之力。

任仁仁[6](2018)在《张栻往来书信研究》文中认为张栻在南宋乾道、淳熙年间与朱熹、吕祖谦鼎足而立,成为南宋孝宗朝理学的中心人物之一。他与师友门生现存三百五十九封书信,这些往来书信也正是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对象。本研究分为两部分,上编为张栻生平及其往来书信论析。绪论部分梳理介绍了研究缘起及国内外对张栻书信及思想等方面研究现状,并阐述本论文研究方法与研究价值等相关问题。第一章介绍张栻往来书信的文献来源及其传递方式,并探讨书信传递方式对他们之间交流的影响。第二章、第三章分析张栻从早年随其父张浚任都督府机宜文字的经历,并探讨其後出知地方的政绩与作为,同时还对张栻与宋孝宗之间的关系进行考辨。第四章、第五章通过分析张栻与朱熹、吕祖谦之间对不同文献如《知言疑义》、《二程先生文集》、《仁说》、《洙泗言仁》、《大学、中庸、论语章句》、《癸巳论语解》、《通鉴纲目》等书的编撰过程中具体问题的讨论,展现他们思想互动和互相影响的过程。通过对比张栻留存的《癸巳论语解》与张栻、朱熹往来书信可知,张栻在许多问题上并没有接受朱熹的观点,反而是一直坚持着自己的观点。论文下编为张栻往来书信编年考证,通过不同资料的爬梳考证,对张栻往来书信中的大部分书信加以汇编、并考订通信者身份、为来信者撰写人物小传、考订往来书信撰写年月,还对张栻师友门人往还书信进行辑佚,辑得部分佚信。

朱丽华[7](2017)在《黄庭坚的文化人格与佛禅思想》文中指出中国文化之发展,由先秦而至宋代趋于成熟,陈寅恪先生谓:“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而造极于赵宋之世”。西方心理学家荣格曾言:“一切文化最终都沉淀为人格”。最高境界之风格,往往与人的生命人格相连。应该说在宋代,黄庭坚的文化人格于士人中极具典型性。诚如宋人黄震所言“读涪翁之书,而不于其本心之正大不可泯没者求之,岂惟不足知涪翁,亦恐自误。”(宋黄震《黄氏日钞》)。“临大节而不可夺”是其人格内核,亦是宋代士人的最强音。其精于儒,深于庄禅,取宏用精,践履实行,奠定其文化人格的坚实基础。黄庭坚文化人格的独特魅力,不仅在宋代士人及民众中具有巨大的影响与感召力,也为后世所仰慕和钦佩。目前国内对于黄庭坚文学艺术成就的研究几乎覆盖了各个方面,对其哲学思想、创作理论、诗学体系、诗词创作等的探讨广泛而深入,但对黄庭坚文化人格的研究却相对较少,多集中在儒释道三教思想融通、士人心态、文艺美学、文化活动等方面。本文将从文化学的角度切入,描述黄庭坚文化人格的外在表现,包括深挚的孝悌友朋之情,入世之独立公允、忧国爱民的淑世情怀,贬谪期间的大节不夺、随缘自适的坚韧旷达与自我超越,传道授业的诲人不倦,以及由此而形成巨大的人格魅力。黄庭坚此种文化人格固然彰显出其对理想人格的推崇与其信仰价值体系,但此种文化人格之成因亦为多元。本文拟从其家学渊源、亲族交游、仕途生涯、时代社会背景,及个人性格与理想人格取向等方面进行探讨,试图还原黄庭坚作为北宋中晚期知识分子复杂的心路历程,以及在此期间自我人生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选择与追寻。此追寻过程既是其理想道德人格的构建过程,也是其艺术实践不断提升过程,更是其生命意义的自证过程。“光风霁月”是其理想人格境界,即以儒为本、融摄佛道的心性道德修养,“大节不夺”、“内刚外合”,既存忠义之气,又能随缘自适,淡泊功名,更有面对生命苦难之理性洞见、冷静担当与内在超越。黄庭坚少有诗名,在宗杜学韩的基础上,广学博纳,由技入道,在艺术实践与人生践履中逐渐寻求到文化之于人生存在的意义、以此为自我的疗救与生命的安顿。于是道、艺、人格三者之间,彼此确认、相互增进,艺术不仅是技艺,是一种精神理路之探寻,是传统士大夫治世安邦、隐于林泉、心隐于朝之人生道路之外的存在方式,并以此来勉励生命。而恰是在这种以全力追求人格的道德完善与独立之中,展现了文苑、儒林、理学、庄禅之结合的最佳权衡点,从而使宋诗迥异于唐诗,诗歌理路向内向上撑开,趋于高远而深邃。禅学之于诗学,得之者,实有他人未知未至之精神殊胜处。佛禅之于黄庭坚不仅是禅语、禅趣、禅理、禅境之得、禅林之交游,更是自立自力无限向上之大丈夫求证之路。正缘于此,面对巨大传统诗学,黄庭坚未裹足不前,而是在集大成之中求取诗学新机,并展示诗学求取之理路,指点后来者以此向上,达“皮毛剥落尽、惟有真实在”、平淡而山高水深的艺术高妙之境。

李常生[8](2017)在《苏轼行踪考》文中指出林语堂说:「苏东坡是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亲民的官,大文豪,创新的画家,大书法家,造酒实验家,工程师,憎恶假道学的人,静坐冥想者,诗人,和谐谑的人。然而这些恐怕还不是苏东坡的全貌。我可以这麽说来作个最好的终结----在中国,一提到苏东坡,总会让人露出真挚而称许的笑容。」九百多年来,有许多学者研究苏轼的文学、思想、艺术,但是没有一个人曾经完整的走过苏轼一生所走过的行程。要追踪与研究苏轼的行踪,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金钱和体力。由於缺乏苏轼行走各地的考证,因此,历代有关研究苏轼的论文、书籍当中,总会因此而造成一些误刊和缺憾。特别是方向、位置、时间上的错误。在正式研究苏轼的学问以前,首先必须要研究苏轼曾经去过的地方,并且必须循路线跟随苏轼走一遍,才能深入了解苏轼的一生。有了《苏轼行踪考》这个研究以後,也比较容易继续研究苏轼的文学;哲学、思想与人生观等。这本书,就是作者在全程走过一遍苏轼一生所曾经到过的所有地方,并且经过考证与研究其确实的位置,然後,写出这本《苏轼行踪考》,除了作为继续研究苏轼的文学、哲学、思想与人生观等,作为准备,也希望给其他研究苏轼的学者作为进一步研究苏轼的参考用途。

李文慧[9](2016)在《《习苦斋画絮》考释》文中研究指明戴熙所处的时代是清朝后期,这一时期既有太平天国运动导致的内乱纷起,又有列强入侵的外患猛增,政治、经济、艺术都受到了极大地冲击。当时的画家一面在清初四王创造的摹古遗风中苦苦挣扎,一面不断的反思突破原有的禁锢,开辟新的局面,戴熙就是这一时期的卓越代表,他与同时代的汤贻汾被称为“四王后劲”。戴熙的绘画学习四王而又自成一家,形成了清腴雅致的小景山水,为四王的追随者提供了新的思路,也对稍后海派画家的崛起起到了指引作用。后人所作的绘画史在谈及清朝时却只介绍“四王”、“四僧”等绘画情况,对之后的画家如汤、戴等人只是一笔带过,没有给与充分的重视,这对于研究清中后期绘画艺术和理论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本文从戴熙的日记类绘画题跋着作《习苦斋画絮》出发,通过注释的途径,详细的梳理戴熙的生平、交游、绘画风格特点、嬗变、美学观点等,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文章以《习苦斋画絮》为切入点,结合前代和同时期的大量文献资料详尽的注释《习苦斋画絮》,较为完整的展现《习苦斋画絮》的全貌,深入的分析了戴熙的绘画艺术特点。论文共分为三个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综述戴熙的生平和《习苦斋画絮》的版本考证。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从《习苦斋画絮》来看戴熙绘画艺术观点。此部分分为两个小节,第一小节为师古仿古,不拘泥于古。从三个方面论述戴熙效法古人的绘画观点,即清初四王对戴熙绘画观点的影响、恽寿平对戴熙绘画观点的影响、宋元诸家对戴熙绘画观点的影响。第二小节为师法造化,形为心役。主要从戴熙师法自然,并从中领会到四季观、四美观等美学观点来论述。第三部分为《习苦斋画絮》原文断句、添加标点符号和注释。以惠年版《习苦斋画絮》为基础,参考卢辅圣《中国书画全书》中已经录入断句后的惠年版《习苦斋画絮》为基础添加标点符号。注释则主要依靠《康熙字典》、《佩文韵府》和中国基本古籍库来完成。文章后添加附录,收录了《习苦斋画絮》中待考人物名单和戴熙年表。虽然戴熙及其《习苦斋画絮》的研究仅仅是清代画家、画论研究的一个具体个案,但透过个案研究,可以看到隐藏在其下的一个地区的文化、交游圈,以及一个时代的文人画家的思想,对于研究清代晚期文人山水画演变具有重要的意义。

陈开林[10](2015)在《《全元文》编纂考索》文中认为元代立国不足百年,文化却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文学成就颇为突出。然而,囿于各种因素的交互作用,总体而言,元代文学研究较为薄弱。其中,学界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元曲的探讨。相比之下,元代文章、诗歌的研究关注力度不够,研究相对滞后。就文献而言,隋树森编《全元散曲》(1964)、唐圭璋编《全金元词》(1979)、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1990),均早已刊布。而李修生主编《全元文》自1999年出版第一辑,至2005年全部刊行。杨镰主编《全元诗》直至2013年方才出版。从这几部元代总集的编纂,略可窥见一斑。当然,《全元文》、《全元诗》的内容庞大,编纂难度较之其他几部总集更为复杂,这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作为有元一代的文章、诗歌总集,《全元文》(60册)、《全元诗》(68册)的出版,为元代诗文研究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平台,对于推动元代诗文研究的发展和繁荣有着巨大的意义。然而,断代总集的编纂要求“巨细兼收,义取全备”,这一目标往往难以达到。就已经发行的《全元文》、《全元诗》而言,爬梳典籍,网罗繁富,在文献整理上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是两部元代诗文总集的标志性成果,其价值值得肯定;同时,我们也必须正视二书在编纂中存在的问题,这也是毋庸讳言的事实。其成就和问题,学界已有相关的评述和补正。本文选取《全元文》作为研究对象,拟对该书存在的问题作一梳理,补充其阙失,订正其讹误。《绪论》指出了元代文学研究的现状,凸显了《全元文》编纂的必要性,并对其成就予以肯定。同时,总结了《全元文》存在的诸方面的问题,从“文”的范围界定不清、作家收录标准不统一、文本问题、小传不够精审、大量的佚文有待发掘、对学界已有的研究成果重视不够六个方面予以阐述。针对这些问题,学界时有匡正,故略作述评,以呈现学界的研究现状。并揭橥本文的研究范围及方法。第一章《<全元文>作家重收误收考》,针对《全元文》作家收录标准不统一的问题,予以考辨。一方面,由于《全元文》分期出版,且成于众手,难免失之照应,以致有作家重收现象。另一方面,元代与宋、金、明代相接,作家朝代归属较为复杂,因而误收其他朝代作家时有发生。经考察,《全元文》重收作家64人、误收作家34人,另有一文分属两人的现象,共计四篇。第二章《<全元文>人物小传补正》,针对《全元文》所写定的作家小传予以补正,共计256人。同时,本文所辑佚文,有部分作家为《全元文》未收之作家。就其生平略作考证,以补《全元文》之阙,共计91人。第三章《<全元文>作品校证》,针对《全元文》所收文章进行校勘,对文本中的错讹、脱文、倒文、衍文等情况予以纠正,并结合相关典籍,对部分异文进行考实。共校勘《全元文》649篇。其中,有多篇文字,《全元文》所收文本不全,均可据以补全。第四章《<全元文>作品系年》,主要是通过文章内容的信息、《全元文》未采用的其他版本而遗漏的文本信息,以考订相关作品的写作时间,共计197篇。第五章《<全元文>佚文辑校》,针对《全元文》失收之文予以辑录。目前,学界对于《全元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辑佚方面,成果颇为丰富。本文剔除与学界的重复之外,另辑录《全元文》佚文508篇。其中,《全元文》已收作家247篇,未收作家261篇。小结部分对文章的不足略作说明。

二、宋张文节公(知白)年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宋张文节公(知白)年谱(论文提纲范文)

(1)唐宋诗歌与园林植物审美(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述评
        (一)植物文化和审美研究
        (二)园林文学研究
        (三)唐宋园林与绘画研究
    三、研究方法与结构
上编唐宋诗人的园林植物书写
    第一章 物我交融与物我对峙:王维和杜甫的园林植物书写比较
        第一节 “无人”与“无我”:辋川别业里的植物世界
        一、辋川别业概况
        二、“无人之境”与花木的静观寂照
        三、“无我之境”与花木的自然本色
        第二节 物我对峙的冲突与无力:杜甫笔下难遂人愿的园林植物
        一、成都浣花草堂
        二、夔州之园
        三、植物与寄兴
        第三节 王维、杜甫对初盛唐园林游宴诗的超越:摆脱园林植物书写的“程式化”束缚
        本章结语
    第二章 驯化与吸纳:白居易的园林植物与审美空间
        第一节 绪论:园林植物书写的“集大成者”
        第二节 刚柔共济:园林植物的“崇高”与“优美”
        第三节 变化的审美空间:园林植物中的时间因素
        一、季节性的周期变化
        二、不同生命阶段的线性变化
        第四节 作为想象媒介的园林植物
        第五节 官能中的山林想象
        第六节 从园林植物看人工与自然的关系
        第七节 空间边界的区隔
        第八节 空间内部的个性化布置
        第九节 身体感知与日常活动中的园林植物
        第十节 “窗竹”意象与审美空间格局
        一、窗竹意象简史
        二、白居易的窗竹意象与室内视角
        三、逐层向内“驯化”的审美空间
        本章结语
    第三章 玩好与隐逸之间:李德裕笔下的平泉草木
        第一节 李德裕平泉山居诗概况
        第二节 园林植物的不同身份:珍奇玩好与故园意象的错位
        第三节 从园林组诗看各类植物的构景特征
        本章结语
    第四章 文本·道德·生活:苏轼笔下园林植物的人文化审美
        第一节 园林植物审美的人文化
        一、园林情调的淡化
        二、花木物态的虚化
        三、文本化与人格化:花木中的历史记忆与道德寄寓
        四、生活化:与文人生活的多重关联
        第二节 “种德”观念与园林植物的德性美
        一、“种木”即“种德”
        二、松柏与“久而后成”
        第三节 苏轼与白居易园林观及园林植物审美之异同
        一、苏白之同
        二、苏白之异
        本章结语
    第五章 共性·法度·因袭:晁补之笔下的东皋草木
        第一节 金乡东皋归来园的基本情况
        第二节 从两类植物看隐逸空间的划分及园林审美性的凸显
        第三节 园林植物景观配置的相对成熟
        第四节 园林植物与历史场景的再现
        本章结语
    第六章 知识化·场景化·拟人化:杨万里的园林植物书写
        第一节 杨万里园林植物书写概况
        第二节 园林植物自然特性的细致捕捉
        第三节 园林植物的环境因素与场景化、动态化书写
        第四节 园林植物的拟人化、戏剧化书写
        本章结语
下编唐宋诗歌典型园林植物意象的审美分析
    第一章 园林诗画中的“窗竹”意象
        第一节 窗与园林植物的结合
        第二节 内外之别:窗竹的视角问题
        第三节 白居易的窗竹诗
        第四节 “摄入”与“射出”:诗画视角的异同
        第五节 窗中竹与画中竹
        一、“窗景如画”观念的形成
        二、“窗景如画”观念与文人画中的“无窗之窗”
        三、窗竹与竹画对比的多重审美快感
        本章结语
    第二章 “出墙花木”的诗意与画趣
        第一节 墙与花木的“互妙”
        第二节 对园内的暗示:“出墙花木”的藏中之露
        第三节 出墙花的热闹多情与女性化书写
        一、春日出墙花的热闹与多情
        二、出墙花的女性化书写
        第四节 出墙花木与绘画
        一、“出墙”的画趣
        二、寓意的尴尬与画理的变通
        本章结语
余论
主要参考文献
    一、基本典籍与资料类
    二、学术专着类
    三、论文类
附录一 唐宋绘画文献有关园林植物的记载
附录二 唐宋现存植物谱录叙录
后记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2)《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研究编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方法及价值
    第一章 《历朝杭郡诗辑》编纂缘起
        第一节 杭郡的社会文化环境
        一、官方政策对民间的影响
        二、地域意识日渐凸显
        三、乡邦文献的需要
        第二节 丁丙的编纂机缘
        一、不忍文献纸毁帙散
        二、藏书、刊刻、编者的身份优势
        三、契机出现:《武林耆旧集》
        小结
    第二章 《历朝杭郡诗辑》基本体例
        第一节 文本体例
        一、文本形式
        二、编排次序
        第二节 收録体例
        一、诗人收録范围
        二、诗歌收録标准
        三、小传遴选原则
        小结
    第三章 《历朝杭郡诗辑》内容概述
        第一节 《诗辑》收诗情况
        一、诗作来源
        二、内容题材
        第二节 《诗辑》选传情况
        一、小传来源
        二、小传内容
        小结
    第四章 《历朝杭郡诗辑》价值
        第一节 《诗辑》的文献与校勘价值
        第二节 《诗辑》的文学价值
        第三节 《诗辑》的史料价值
        第四节 《诗辑》的地域文化特色
        小结
    结语
文献编
    《历朝杭郡诗辑》点校凡例
    《历朝杭郡诗辑》
附録 《历朝杭郡诗辑》存録诗集诗稿
徵引文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宋代《公羊》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文章架构
    1.4 创新与不足
第2章 宋代公羊学的整体考察
    2.1 宋代公羊学的发展背景
        2.1.1 宋代的政治与学术
        2.1.2 宋代春秋学:汇通三传、以义解经
    2.2 宋代公羊学的表现形态
        2.2.1 《公羊传》的官学地位
        2.2.2 《公羊》专学发展情况
        2.2.3 《春秋》通学研究中的公羊学
    小结
第3章 《公羊》“大一统”思想在宋代的继承与发展
    3.1 公羊学中的“大一统”与“尊王”
        3.1.1“大一统”与“尊王”的关系
        3.1.2 公羊学的“尊王”思想
    3.2 “王者大一统”:宋儒对“大一统”的理解
    3.3 “王命”至上:宋儒的“尊王”论述
    小结
第4章 《公羊》“大居正”思想在宋代的回响与运用
    4.1 公羊学中的“居正”之义
    4.2 宋君是非之争:宋儒对《公羊》“居正”义的回应
    4.3 宣公启祸:宋儒对《公羊》“居正”义的运用
    4.4 宋代正统论中的“大居正”
    小结
第5章 《公羊》攘夷思想在宋代的强化
    5.1 公羊学中的夷夏观
    5.2 “内诸夏而外夷狄”:宋儒借《公羊》说着内外之辨
    5.3 宋儒对《公羊》进夷狄思想的回应与弱化
    小结
第6章 《公羊》复仇思想在宋代的盛行
    6.1 公羊学的复仇思想
    6.2 父子君臣:两宋复仇义的基本问题
    6.3 易世则释:北宋时期对《公羊》九世复仇说的检讨
    6.4 抗金复仇:南宋政治与《公羊》九世复仇
    小结
第7章 《公羊》经权思想在宋代的发展
    7.1 反经合道:公羊学之经权说
    7.2 程、朱经权观及其与《公羊》经权思想的异同
    7.3 宋儒《春秋》经解中的经权论述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宋儒对《公羊》“王鲁”思想的消解与再现——以“元年春王正月”为中心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论着清单
致谢

(4)北宋中晚期应天府士人交游与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写作缘起及研究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 研究目标及主体内容
    四. 概念界定
第一章、赋闲卜居——以杜衍为中心的交游与文学
    第一节 杜衍退居睢阳之人物交往
        一. “貌先年老因忧国,事与心违始乞身”:杜衍与欧阳修的师生之谊
        二. “刊石岂徒为世玩,更思清节可师之”:杜衍与韩琦的同道之趣
        三. “翘材馆盛亲师益,绿野堂闲奉燕私”:杜衍与苏颂的忘年之契
        四. 爱其才,妻之女,容其直,同喜行草:杜衍与苏舜钦的翁婿之情
        五. “若也睢阳为故事,何妨列向画图看”:睢阳五老会的故事与衍变
    第二节 杜衍退居睢阳之文事活动
        一. 诗歌记闲居:筑屋、开卷
        二. 老来习草书:习字、对联
        三. 心仍忧朝堂:上奏疏建储
    小结
第二章、致仕还乡——以张方平为中心的交游与文学
    第一节 张方平致仕还乡之人物交往
        一. 撰《祈招》诗,劝“离是非”:张方平与苏轼的师生之谊
        二. 两从辟奏,分兼师友:张方平与苏辙的忘年之契
        三. 互撰碑志,同游佛老:张方平与赵概的同乡之交
        四. 代言序文,惺惺相惜:张方平与刘挚的同道之情
        五. 其他
    第二节 张方平致仕还乡之文事活动
        一. 构筑乐全堂:苏轼的拜访与所有物的分享
        二. 编定《乐全集》:苏轼的删汰与雅会的记述
        三. 参佛养生:《楞伽经》的渊源与释道同参
    小结
第三章、佚老优贤——以鸿庆宫祠官群体为中心的交游与文学
    第一节 祠禄制度与南京鸿庆宫
        一. 祠禄制度
        二. 祠官设置及士风影响
        三. 鸿庆宫
    第二节 鸿庆宫祠官分类与官员名录汇考
        一. 任鸿庆宫使者
        二. 提举鸿庆宫者
        三. 提点鸿庆宫者
        四. 管勾鸿庆宫者
        五. 监鸿庆宫者
    第三节 “白发祠官”的交游与文学
        一. 身份转变及认同:以毕仲游为中心的交游与文学
        二. 学术拓宽及布道:以刘安世为中心的交游与文学
    小结
余论
    一. 士人卜居南京的原因
    二. “闲官文学”的提出
    三. 士人创作题材的拓宽
    四. 历时背景下士人心态的转变
附录
    附录一: 杜衍居睢阳人物关系表
    附录二: 张方平居睢阳人物关系表
    附录三: 南京鸿庆宫奉祠官员表
    附录四: 北宋中晚期应天府士人交游年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5)陈亮及其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节 选题依据及意义
        一、选题依据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研究回顾及展望
        一、研究回顾
        二、研究展望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上编:陈亮生平事迹研究
    第一章 陈亮生平事略、家世考
        第一节 生平身世考
        一、生卒及卒因考辨
        二、生地及身世考辨
        第二节 重要事件考辨
        一、上书次数考辨
        二、系狱次数考辨
        三、斩马盗马事件考辨
        四、朱唐交恶与陈亮考辨
        第三节 家族世系考
        一、父族陈氏
        二、母族黄氏
        三、妻族何氏
        四、余论:家族对陈亮之影响
    第二章 陈亮与政界官宦交游考
        第一节 知遇恩官
        一、参知政事:周葵
        二、丞相:周必大
        三、吏部尚书:韩元吉
        四、吏部侍郎:章森
        五、侍御史:章服
        第二节 脱狱恩官
        一、丞相:叶衡
        二、丞相:王淮
        附:陈亮与其他官宦交游表
    第三章 陈亮与浙东学人交游考
        第一节 永嘉诸子
        一、一生挚友:叶适
        二、一面之交:薛季宣
        三、同族兄长:陈傅良
        四、永嘉师长:郑伯熊、郑伯英
        五、人格同调:王自中
        第二节 金华诸子
        一、海内知己:吕祖谦
        二、兄弟情深:吕祖俭
        三、志士同道:倪朴
        第三节 永康门人
        附:陈亮与浙东其他师友及乡人交游表
    第四章 陈亮与闽赣知交交游考
        第一节 论争劲敌生活密友:朱熹
        一、明招初会
        二、论争萌芽
        三、王霸义利辩
        四、晚年交谊
        五、余论
        第二节 英雄同道词坛盟友:辛弃疾
        一、陈、辛定交时间考辨
        二、淳熙铅山之会
        三、陈、辛考亭之会
        四、余论
下编:陈亮文本创作研究
    第五章 陈亮着述及版本考
        第一节 别集及版本流传
        一、诗文合集及版本
        二、词集及版本
        第二节 陈亮其他着作
        一、着作
        二、编着
    第六章 陈亮时文创作成就
        第一节 论古今之人:《酌古论》等史论
        一、《酌古论》
        二、《史传序》
        三、《三国纪年》与《汉论》
        第二节 阐圣人之道:《问答》
        一、“公天下”之政治理想
        二、重“天命”“人心”,阐“正名”“贵义”,论“春秋之义”
        第三节 治天下之策:《策问》
        一、人才培养及任用
        二、官员选任及管理
        三、开源节流及保护民生
        四、治天下之道—继承与变通
        第四节 其他时文:《谢安比王导》等
        一、经论与史论—《谢安比王导》等四论
        二、重“法”之时评—《策》
        三、儒家经典导读—《经书发题》
    第七章 陈亮古文创作成就
        第一节 奏疏政论—《中兴五论》及四上孝宗皇帝书
        一、忧愤之情,泻于笔端
        二、遣词造句,气势雄浑
        第二节 祭悼之文—墓志、祭文、行状、哀辞
        一、墓志(附行状)
        二、祭文(附哀辞)
        第三节 其他古文
        一、序跋记文—书籍序跋、赠序与记文
        二、祝祷之文—祝文
        三、有韵之文—箴、铭、赞
        第四节 陈亮的文章观
    第八章 陈亮诗词创作成就
        第一节 志在中兴推尊词体—南渡词及词论之回响
        一、倡言恢复、指斥投降的咏怀词
        二、轻诗重词、推尊词体的创作实践—兼论陈亮诗词观
        第二节 “歌词渐有稼轩风”—词史高峰掩映下的陈亮词
        一、英雄失路与志士失意:辛、陈词中情感态度比较
        二、使典用事语意生新:辛、陈词用典比较
        三、“以文为词”:辛、陈词创作方式比较
        第三节 陈亮龙川词遗响—以刘克庄为视角
        一、忧心国事壮志难酬:陈、刘爱国词比较
        二、不主一家词风多样:陈、刘婉约词比较
        第四节 余论
结语
附录一:陈亮思想综论
附录二:增订本《陈亮集》所收作品编年目录
附录三:增订本《陈亮集》集外佚文情况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6)张栻往来书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上编:张栻生平及其往来书信论析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与方法
        第四节 研究的特点与价值
    第一章 张栻往来书信概说
        第一节 张栻往来书信存佚与文献来源
        第二节 往来书信的传递方式及其影响
        结语
        附表:张栻往来书信统计表
    第二章 书信论政(上)
        第一节 宋孝宗朝初期政治形势概述
        第二节 内赞密谋,外参庶务:张浚幕府中的张栻
        第三节 张栻与宋孝宗关系探微
    第三章 书信论政(下)
        第一节 知严州
        第二节 知静江府
        第三节 知江陵府
        结语
    第四章 书信论学:往来书信中的学术互动与文献编纂(上)…
        第一节 《知言疑义》之讨论
        第二节 长沙本《二程先生文集》之校订
    第五章 书信论学:往来书信中的学术互动与文献编纂(下)
        第一节 《洙泗言仁》之论议
        第二节 《仁说》之论辩
        第三节 《中庸、大学、论语章句》之辩驳
        第四节 《癸巳论语解》之论争
        第五节其他
        一、《建宁府学游胡二公祠堂记》之考证
        二、《建宁府崇安县五夫社仓记》之争议
        三、《通监纲目》之编订
    结语
    附表:《癸巳论语解》与朱熹意见对照表
下编:张栻往来书信编年考证
    凡例
    彪居正
    晁子健
    陈槩
    陈俊卿
    陈琦
    戴之邵
    范成象
    范念德
    房某
    冯时行
    韩元吉
    胡参议
    胡大本
    胡大时
    胡大原
    胡大壮
    胡宏
    胡铨
    胡寔
    胡提举
    黄钧
    江文叔
    蒋允济
    李椿
    李垕
    李茆
    李塾
    李焘
    李埜
    李(直土)
    廖行之
    刘珙
    刘光祖、刘昭祖
    刘清之
    刘芮
    柳楹
    陆九龄
    罗孟弼
    吕郎中
    吕胜己
    吕祖俭
    吕祖谦
    某进士
    某举人1
    某举人2
    某人1
    某人2
    某人3
    某人4
    某人5
    某提刑
    某通判学士
    潘景宪
    潘景愈
    潘友端
    潘友文
    彭龟年
    戚如珪
    戚如玉
    钱工侍
    乔拱
    施少路
    石(敦山)
    史某
    史尧弼
    舒谊
    宋教授
    宋文仲、宋刚仲
    孙监镇
    王定方
    王光祖
    王居之
    王日休
    王庭珪
    王炎
    汪应辰
    魏掞之
    魏应仲
    吴儆
    吴猎
    吴洵
    吴翌
    鲜于广
    项安世
    萧殿撰
    萧仲秉
    谢尧仁
    薛季宣
    严昌裔
    严州州县官
    顔主簿
    杨万里
    叶定
    游广文
    游九言
    余彦广
    俞秀才
    虞允文
    宇文绍训
    喻樗
    员兴宗
    曾集
    曾撙
    翟通判
    詹仪之
    张枃
    张维
    张孝祥
    章才邵
    章颖
    赵汝愚
    郑监
    郑一之
    周必大
    周漕
    周去非
    周奭
    朱熹
    竹通判
    存疑条
参考文献
後记

(7)黄庭坚的文化人格与佛禅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二、研究的现状与相关概念的界定
    三、研究方法与章节安排
第一章 德着一乡,行配古人
    第一节 孝亲:事母孝,效曾、闵行
    第二节 兄弟谊:脊令在原,手足情深
    第三节 夫妻情:室家之则,永铭在心
    第四节 树家风:秉仁义,以身为范
第二章 苏门文人,千古师友情
    第一节 苏黄师友情
        一、慕尚东坡:乐承教而未得
        二、苏黄定交:相携此生
        三、京城会集:酬唱之盛
        四、东坡下世:心香永铭
    第二节 苏门友朋情
        一、与李廌:勉励与体谅
        二、与晁补之:定交拜亲
        三、与秦观:遇子赠银
第三章 清才漫客,大节不夺
    第一节 仕宦生涯,他人品评与自我期许
    第二节 忧国爱民,以民安为上
    第三节 擢升史馆,直笔无阿
    第四节 陈留对答,条对不屈
    第五节 贬谪投荒,内刚外和
第四章 名显文场,诗艺传承
    第一节 盛名遍天下
        一、诗艺闻世
        二、以文报真情
        三、声名远播
    第二节 随机指迷津
        一、因机诲勉
        二、路径指引
第五章 道德学问诗书证道
    第一节 家学姻亲,青年交游
        一、家学承传、姻亲影响
        二、青年时期的慕尚与交游
    第二节 自我理想人格的选择与追寻
        一、轻外物而内自重的性格
        二、道家思想的深刻影响
        三、以艺证道的现实人生选择
    第三节 光风霁月的理想人格
        一、“光风霁月”的提出与内涵
        二、理想人格构建的底蕴
        三、理想人格构建的背景与典范性
    第四节 平淡而山高水深的艺术境界
        一、山谷学佛参禅的过程
        二、僧人对山谷人格的影响
        三、佛禅思想对山谷艺术境界的影响
《黄庭坚全集辑校编年》勘误三则
关于《答何君表感古冢》一诗的考辨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8)苏轼行踪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上册
    第一篇 绪论
        第一章 撰写“苏轼行踪考”之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第三章 研究目标、内容和表达的方式
        第四章 研究方法与理论
        第五章 完成“苏轼行踪考”後的後续研究
    第二篇 苏轼源乡及先祖
        第一章 苏轼源乡
        第二章 眉山
        第三章 苏轼族系
    第三篇 眉山苏轼
        第一章 苏轼出生时与出生地考
        第二章 苏轼十岁前纪事
        第三章 苏轼十一至二十岁纪事
        第四章 嘉佑元年(1056)丙申
    第四篇 第一次进京
        第一章 嘉佑元年(1056)丙申,苏轼赴京
        第二章 嘉佑二年(1057) 丁酉
    第五篇 母丧回乡
        第一章 嘉佑二年(1057)丁酉,母丧回乡
        第二章 嘉佑三年(1058)戊戍
        第三章 嘉佑四年(1059)己亥
    第六篇 三苏南行行踪考
        第一章 南行前集行踪考
        第二章 南行後集行踪考
        第三章 总结
    第七篇 第二次进京
        第一章 嘉佑五年(1060)庚子
        第二章 嘉佑六年(1061)辛丑
    第八篇 陕西凤翔倅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嘉佑六年(1061)辛丑,苏轼赴凤
        第三章 嘉佑七年(1062)壬寅
        第四章 仁宗嘉佑八年(1063)癸卯
        第五章 治平元年(1064)甲辰
        第六章 结论
    第九篇 第三次入京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治平二年(1065)乙已
        第三章 治平三年(1066)丙午
    第十篇 父丧回乡守丧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治平四年(1067) 丁未
        第三章 熙宁元年(1068)戊申
        第四章 本篇结论
    第十一篇 第四次入京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熙宁二年(1069)己酉
        第三章 熙宁三年(1070)庚戍
        第四章 熙宁四年(1071)辛亥
        第五章 本篇小结
    第十二篇 任杭州倅
        第一章 宋代杭州
        第二章 熙宁四年(1071)辛亥
        第三章 熙宁五年(1072)壬子
        第四章 熙宁六年(1073)癸丑
        第五章 熙宁七年(1074)甲寅
        第六章 本篇结论
    第十三篇 山东知密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熙宁七年(1074)曱寅
        第三章 熙宁八年(1075)乙卯
        第四章 熙宁九年(1076)丙辰
        第五章 本篇结论
    第十四篇 江苏知徐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熙宁九年(1076)丙辰
        第三章 熙宁十年(1077) 丁已
        第四章 元丰元年(1078)戊午
        第五章 元丰二年(1079)戊午
        第六章 本篇结论
下册
    第十五篇 江苏知湖与乌台诗案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丰二年(1079)苏轼行踪考
        第三章 乌台诗案纪事
        第四章 本篇结论
    第十六篇 贬谪黄州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丰三年(1080)庚申
        第三章 元丰四年(1081)辛酉
        第四章 元丰五年(1082)壬戊
        第五章 元丰六年(1083)癸亥
        第六章 元丰七年(1084)甲子
        第七章 本篇结论
    第十七篇 万里来去,登州五日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丰七年(1084)曱子
        第三章 元丰八年(1085)乙丑
        第四章 本篇结论
    第十八篇 第六次入京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丰八年(1085)乙丑,离登赴京
        第三章 元佑元年(1086)丙寅
        第四章 元佑二年(1087) 丁卯
        第五章 元佑三年(1088)戊辰
        第六章 元佑四年(1089)己已
        第七章 本篇结论
    第十九篇 浙江知杭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佑四年(1089)己已,苏轼离京赴杭
        第三章 元佑五年(1090)庚午
        第四章 元佑六年(1091)辛未
        第五章 本篇结论
    第二十篇 第七次进京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佑六年(1091)辛未
        第三章 元佑六年(1091)辛未,入京城後纪事
        第四章 本篇结论
    第二十一篇 安徽知颍与江苏知杨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佑六年(1091)辛未,苏轼离京赴颍
        第三章 元佑七年(1092)壬申
        第四章 本篇结论
    第二十二篇 第八次进京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佑七年(1092)壬申,离扬後
        第三章 元佑八年(1093)
        第四章 本篇结论
    第二十三篇 河北知定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佑八年(1093)苏轼出京赴定
        第三章 绍圣元年(1094)甲戍
        第四章 本篇结论
    第二十四篇 贬谪惠州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绍圣元年(1094)曱戍,苏轼贬惠
        第三章 绍圣二年(1095)乙亥
        第四章 绍圣三年(1096)丙子
        第五章 绍圣四年(1097) 丁丑
        第六章 本篇结论
    第二十五篇 贬谪儋州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绍圣四年(1097)丁丑,苏轼贬儋
        第三章 元符元年(1098)戊寅
        第四章 元符二年(1099)己卯
        第五章 元符三年(1100)庚辰
        第六章 本篇结论
    第二十六篇 北归常州,埋骨郏县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符三年(1100)庚辰,苏轼北归
        第三章 建中靖国元年(1101)辛已
        第四章 本章 结论
    第二十七篇 结论
        第一章 新发现与新理解的阐述
        第二章 尚待进一步解决的难题
        第三章 继续解决难题的方法
附件
主要参考文献
後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9)《习苦斋画絮》考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戴熙与《习苦斋画絮》
    1.1 戴熙的生平
    1.2 《习苦斋画絮》版本考证
第2章 戴熙《习苦斋画絮》中的绘画观点
    2.1 师古仿古,不拘泥于古
        2.1.1 “清四家”对戴熙绘画观点的影响
        2.1.2 恽寿平对戴熙绘画观点的影响
        2.1.3 宋元诸家对戴熙绘画观点的影响
    2.2 师法造化,形为心役
第3章 《习苦斋画絮》原文及注释
    3.1 《习苦斋画絮》卷一原文
    3.2 《习苦斋画絮》卷一注释
    3.3 《习苦斋画絮》卷二原文
    3.4 《习苦斋画絮》卷二注释
    3.5 《习苦斋画絮》卷三原文
    3.6 《习苦斋画絮》卷三注释
    3.7 《习苦斋画絮》卷四原文
    3.8 《习苦斋画絮》卷四注释
    3.9 《习苦斋画絮》卷五原文
    3.10 《习苦斋画絮》卷五注释
    3.11《习苦斋画絮》卷六原文
    3.12 《习苦斋画絮》卷六注释
    3.13 《习苦斋画絮》卷七原文
    3.14 《习苦斋画絮》卷七注释
    3.15 《习苦斋画絮》卷八原文
    3.16 《习苦斋画絮》卷八注释
    3.17 《习苦斋画絮》卷九原文
    3.18 《习苦斋画絮》卷九注释
    3.19 《习苦斋画絮》卷十原文
    3.20 《习苦斋画絮》卷十注释
    3.21《习苦斋画絮》跋
    3.22 《习苦斋画絮》跋注释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10)《全元文》编纂考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元代文学与《全元文》的编纂
    二、《全元文》存在的问题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略
第一章 《全元文》作家重收误收考
    一、《全元文》作家作品重收考
        (一) 作家重收
        (二) 一文误题二人
    二、《全元文》误收作家考
第二章 《全元文》所收作家小传补正
    一、《全元文》已收作家小传补正
    二、《全元文》失收作家小传考补
第三章 《全元文》作品校证
第四章 《全元文》作品系年
第五章 《全元文》佚文辑校
    一、《全元文》已收作家之佚文
    二、《全元文》失收作家之佚文
小结
附录一:《全元文》学界辑佚成果汇编
附录二:元人别集所收《全元文》佚文篇目汇编
参考文献
后记

四、宋张文节公(知白)年谱(论文参考文献)

  • [1]唐宋诗歌与园林植物审美[D]. 王悦笛.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1(12)
  • [2]《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D]. 李佩瑜.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3]宋代《公羊》思想研究[D]. 杨潇沂. 湖南大学, 2019(05)
  • [4]北宋中晚期应天府士人交游与文学[D]. 梁秀敏.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5]陈亮及其文学研究[D]. 邱阳.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6)
  • [6]张栻往来书信研究[D]. 任仁仁.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7]黄庭坚的文化人格与佛禅思想[D]. 朱丽华. 吉林大学, 2017(06)
  • [8]苏轼行踪考[D]. 李常生.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1)
  • [9]《习苦斋画絮》考释[D]. 李文慧. 陕西师范大学, 2016(05)
  • [10]《全元文》编纂考索[D]. 陈开林.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5)

标签:;  ;  ;  ;  ;  

宋张文杰公(知白)编年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