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科技文化交流学者——姚远主编编辑出版综合体

青年科技文化交流学者——姚远主编编辑出版综合体

一、科技文化交流的年轻学者——姚远编审的编辑出版情结(论文文献综述)

李国昌,李应争[1](2020)在《编辑参与学术活动路径和模式的优解》文中指出学术活动一般指与学术研究、学术交流有关的社会活动,有学术研讨会、学术年会、学术讲座、学术报告会等多种形式。对于编辑而言,学术活动大致可以分为专业学术活动和出版学术活动,它们一般都聚焦学科专业前沿、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行业需求热点难点、人类文明及健康,是业内专家云集的场域。因此,参加学术活动,是编辑策划选题、组稿约稿、展销出版物、开阔视野和提高业务水平并最终成长为学者型编辑的重要渠道,也是出版单位培养年轻编辑、积累优质作者资源、获取高质量选题和拓展出版发展空间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国家间的科技竞争日趋激烈,坚持科技创新、解决"卡脖子"科技问题、建设科技强国已经成为赢得信息革命、科技竞争主动权、话语权的国家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9月11日科学家座谈会上关于"要办好一流学术期刊和各类学术平台,加强国内国际学术交流"的重要指示,

张蕾春,郑军卫,李小燕[2](2019)在《看淡浮华,沉淀心灵——编辑人的“德”与“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期刊编辑作为信息传播的组织者、内容质量的把关人,在学术论文的审核、编辑、发表和推广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新时代的编辑人,如何才能时常保持精神愉悦,看淡浮华,以平和的心态甘作"绿叶",为作者服务、为读者服务、为期刊的发展服务、为良好学术生态的守护服务?只有热爱持久、尽职尽责、不慕名利、勇于创新、与时俱进,才能做好这些服务,编辑人的"德"和"才"缺一不可。

张蕾春,郑军卫,李小燕[3](2019)在《看淡浮华,沉淀心灵——编辑人的“德”与“才”》文中研究指明期刊编辑作为信息传播的组织者、内容质量的把关人,在学术论文的审核、编辑、发表和推广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新时代的编辑人,如何才能时常保持精神愉悦,看淡浮华,以平和的心态甘作"绿叶",为作者服务、为读者服务、为期刊的发展服务、为良好学术生态的守护服务?只有热爱持久、尽职尽责、不慕名利、勇于创新、与时俱进,才能做好这些服务,编辑人的"德"和"才"缺一不可。

潘丽云[4](2009)在《魏尔斯特拉斯的复变函数思想分析》文中提出本文采用文本分析、历史研究和比较研究方法,对魏尔斯特拉斯原始论文和讲义进行了详细、全面、系统地文献解读和分析,同时根据他的学生和其他数学史家相关主题的研究文献,以探究基本问题——魏尔斯特拉斯复变函数思想、方法与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为主旨,结合实分析等领域的密切关联,剖析、梳理了魏尔斯特拉斯的复变函数理论构架,并将体现于其中的魏尔斯特拉斯复变函数思想的特征做出深刻总结和客观评价。获得了以下主要成果:1.围绕魏尔斯特拉斯复分析思想缘起问题,兼顾外因与内因对19世纪复变函数的发展进行了考察与梳理,介绍了通向复分析三个基本途径——代数分析、积分、几何。指出了德国数学组合分析与古德曼的级数工作以及分析严格化要求的共同影响,构成了魏尔斯特拉斯发展复变函数理论的动机。2.全面勾勒了魏尔斯特拉斯不平凡的一生,从生活轨迹到学术生涯以及教育活动等方面,概要介绍了他在不同数学领域取得的成就、思想以及教育观念。深刻体现了魏尔斯特拉斯在19世纪后半叶作为数学界领军人物的核心地位与强大的影响力。3.详细考察魏尔斯特拉斯早期的三篇论文,从解析函数的积分表示、级数表示以及微分形式的理论论述中,得到若干重要结果如双重级数定理、柯西积分定理与洛朗级数定理等等,揭示魏尔斯特拉斯复分析方法的出现以及发展复分析理论的基础。4.探析了魏尔斯特拉斯中期的解析因子理论,反映了魏尔斯特拉斯数学思想的连贯性,通过他对复变函数理论某些基本问题的关注,体现了代数方法的研究手段。通过与复变函数关联度的考察,强调了这一阶段蕴含的数学思想对后来整体解析函数理论具有一定的思想启发力。5.深入考察了魏尔斯特拉斯后期,即在柏林大学授课期间,完成并提交于德国科学院的论文,借助解析函数的性质并将复变函数理论一般化,说明此时魏尔斯特拉斯已将复变函数理论作为独立的理论进行研究。这一阶段是复分析理论不断深化、整体理论构架形成时期。6.详尽分析了魏尔斯特拉斯学生的“解析函数导论”课堂笔记,更加清晰地重构魏尔斯特拉斯函数理论体系。魏尔斯特拉斯以“解析映射”概念为基本构成,进行解析延拓,从而实现由局部获得整体解析函数。完整地剖析了魏尔斯特拉斯的复变函数论思想、理论与方法。7.探讨了魏尔斯特拉斯复变函数思想影响的张力与限度。魏尔斯特拉斯对整函数和亚纯函数的研究开启了三个方向的系统研究,对19世纪末至20世纪诸多函数论分支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启发与导向。另一方面,分析了魏尔斯特拉斯复变函数思想中代数性的局限性,当现代复变函数转向几何方向蓬勃发展时,其复变函数思想与方法逐渐式微。

宋建华[5](2009)在《军队报纸读者“隐性流失”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人民军队》报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新闻传播业迈入信息时代,报纸平面媒体不得不面临着一项挑战:读者的流失。军队报纸在这场挑战中由于特殊的地位和特殊的出版发行模式,反映有些麻木。本研究以兰州军区《人民军队》报为例,从当前军队报纸存在读者“隐性流失”问题入手,通过认真调研,结合新闻学、传播学、管理学等学科知识,按照现代公共管理的视角探寻问题根源,对照地方报纸行业市场化运作理念,借鉴美军《星条旗报》读者意见调查员制度的经验,提出了军队报纸防止读者“隐性流失”问题的一些思路和方法。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是绪论,介绍军队报纸读者“隐性流失”问题的研究现状和展望,以及研究方法设计和希望达到的预期目标。第二章是研究的理论基础与现实背景。第三章为《人民军队》报读者“隐性流失”问题的调查方案设计与情况分析。第四章是《人民军队》报读者“隐性流失”问题的诱因分析。第五章是报纸读者“隐性流失”问题的对策研究。

贾小勇[6](2008)在《19世纪以前的变分法》文中研究指明变分法是研究泛函极值的数学分支,它不仅与数学中众多分支联系紧密,而且也为物理学提供了重要的原理,同时又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凶此,对其历史进行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在查阅大量原始文献和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利用文献分析和比较研究方法,以“为什么数学”为切入点,结合微积分学、物理学(特别是变分原理)以及几何学等背景,对变分法的起源和创立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研究。主要成果如下:1.围绕古典等周问题和早期“最小”观念两条线索,首次在较宽视野下对变分法前史进行了系统的考察和梳理,并从问题表述和比较类选取的角度,探讨了早期几何方法的局限性。2.通过考察牛顿最小阻力体问题、约翰·伯努利最速降线问题和雅可布·伯努利等周问题等问题的提出过程及解决方法,深入探究了变分法诞生的深刻背景,提炼和概括出了伯努利兄弟和泰勒等先驱者解决变分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求解模式,追溯了其微积分渊源,并分析了三位先驱者之间的变分法思想传承及相互影响。3.对欧拉早期受到忽视的三篇论文进行了详细的考察,探讨了欧拉对变分法所做的核心贡献——基本方程和等周法则的提炼和形成过程。通过对欧拉与伯努利兄弟和泰勒等人的解法进行比较和分析,揭示了欧拉对变分法一般性研究的背景、切入点、思想来源和演变;通过对欧拉所犯错误的原因及其影响进行深入分析,指出《技巧》一书并不仅仅是欧拉对早期研究的系统总结和改进,还包含着某种突破和变革。4.对欧拉变分法的一般理论进行了细致的考察。探讨了欧拉的基本方程不变性思想,认为这一思想是当时分析学研究对象变革的集中体现;对两个具有争议的问题进行了澄清;对欧拉变分法的局限性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由此揭示了拉格朗日变分法研究的数学背景。5.考察了欧拉变分法的力学应用,特别是他在最小作用原理方面的工作,揭示了其变分法研究的力学背景以及对后来拉格朗日力学和变分法研究的影响。6.深入细致地分析了拉格朗日对变分法所做的变革和发展:(1)通过比较欧拉方法和拉格朗日方法,探讨了拉格朗日变分方法——δ-方法提出的动因;(2)详细论述了拉格朗日早期对变分法发展所作的重要贡献;(3)探究了拉格朗日δ-方法由非参数形式向参数形式转变的原因。7.从变分法的角度出发,探讨了拉格朗日关于力学基础和力学分析化的研究,由此揭示了拉格朗日变分法研究的力学动机以及力学(特别是变分原理)对变分法发展的推动作用。8.结合拉格朗日微积分代数化方案和18世纪可积性条件的研究,探讨了拉格朗日关于变分法基础研究的数学背景及相关工作;通过对《分析力学》中静力学约束平衡问题的细致考察,系统探讨了变分法中乘子法则的力学渊源、提出过程及意义。

冯振举[7](2007)在《数学史与数学教育整合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数学史在数学教育中的应用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重要研究领域。国际上把对数学史与数学教育关系的研究简称为HPM,HPM研究是国际数学教育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对HPM本身进行系统研究,对于探讨数学史与数学教育整合的方法和途径以及了解HPM研究的范式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针对当前国内对此研究较少的情况,为从整体上勾画出HPM研究的轮廓,本文在深入分析整理国内外已有文献的基础上,详细考察了数学史与数学教育整合的历史、原因、方法及途径,对HPM研究给出了较完整的概貌。本文的主要工作有:(1)系统探讨了国际HPM研究发生发展的历程,并提出数学史与数学教育整合的理念;从科学史、数学史研究的目的及数学史的教育功能等三个方面探究了数学史与数学教育整合的必要性;细致分析了HPM研究的合理理论基础即发生方法和建构主义。(2)具体探讨了数学史与数学教育为何得以整合的各个层面。从数学的本质来看,数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人类活动的结果,是处于动态变化的学科;数学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尤其是数学多元文化的一个方面,数学史正是数学文化的载体;数学与其它学科关系紧密,数学在其它学科中都有具体的表现,因此,借助于数学史可以展现数学多元文化的特性,让学生不再认为数学是一门冰冷的具有纯净美的学科。(3)具体研究了HPM在数学教学方面的功能,特别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功能。借助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和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学说,考虑学生在认知方面的困难,特别是关于学生的认知障碍如何克服以及学生对社会文化意义下的知识建构作了具体的研究,并从数学概念的发展和学生数学思维风格两个方面给出具体的例子来说明发生方法与社会文化意义建构共同作用下的HPM研究的功效。(4)细致探讨了数学史在数学教育中的整合方法,主要有数学史料的使用,包括如何选择原始文献和二手文献,怎样将其加工以适合课堂教学使用;以及在课堂中直接使用和间接使用数学史料两种方法,并探讨如何利用数学史料开展课堂活动,提出HPM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及策略。总结出HPM的四种研究方法:问卷调查、相似性研究、迁移性研究及教师教学个案研究。(5)考察了欧美一些国家开展HPM研究的主要情况及我国目前在这方面所做的主要工作。经过比较发现我国的HPM研究无论是组织工作方面还是研究规模方面都还很不够,需要继续做大量的引介性工作和实证方面的研究。同时,在师范院校和教师继续教育领域应加强HPM研究。(6)探讨了数学史与数学教育整合所需的必要条件,包括思想认识上和资源技术两个方面。提出数学史与数学教育的整合可以包括历史片断、基于历史文本的学生研究项目、工作单、历史包、数学活动经历等一些具体形式,给出了HPM实践开发的一般流程。最后介绍了美国开发研制的历史模块项目的主要内容和特色。

初清华[8](2006)在《新时期文学场域研究 ——以知识社会学为视点》文中认为1976-1987年间的“新时期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中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它既是建国后以“革命文学”为基点的“十七年”文学、“文革文学”与1990年代以来兴起的“私人化”写作和日益繁荣的通俗文学之间的中转站,同时也延续了“五四”新文学传统,把曾经被人为割断其知识谱系的中国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内在地联系起来,“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概念和讨论的出现与此不无关联。当然,中西文化冲突,仍然是这一时期文学形态形成的重要背景。但从当时的文学批评和1990年代以来对这一阶段的文学研究情况来看,对这一时期文学的认识,大都还局限在“文学-政治”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中,更多地着眼于描述文学寻求自主性、脱离政治束缚的过程以及采取的策略,关注其“断裂”性意义,割裂了新时期文学的整体面貌。选择知识社会学为研究视点,主要是结合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和福柯的知识考古学两种理论,从共时性“实场”(文学场域中的知识生产、传播、消费体制和过程)和历时性“虚场”(不同文学话语的知识谱系)两个纬度,来重新“想象”并试图结构出更为完整、线索清晰的新时期文学场域。本文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主要考察新时期文学实场的生成与三元文学体制的形成,共分三章。在“文革”文学到“新时期文学”的体制转变过程中,“天安门诗歌”是一个重要的文学事件,其中显示出“人民”话语的力量,并使之成为新时期文学场域中可与文学知识分子话语、国家意识形态性革命文学话语相抗衡的重要一元。而1979-1980年间复刊和新创刊的大量文学期刊,以及科协、公安法制部门创办的知识普及性通俗读物等,由于编辑的文学观念和知识结构存在差异,其发稿倾向大致可分为三类:国家意识形态文学、知识分子写作与通俗文学,1980-1982年间《时代的报告》与《文艺报》的较量就是文学界、知识界发生分化的集中表现,这也影响到新时期文学创作的基本知识形态。在改革开放的社会背景下,新时期文学政策也根据创作实际不断做出相应调整:1980年《人民日报》肯定了“文学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方向,可谓“政治-文学-人民”三元文学体制初步形成的一个标志;1982年《党的组织与党的出版物》修订本发表,以及出版发行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表明,新时期文学政策主要是采取通过加强出版体制改革来管理文学事业的间接手段,而不再是直接干预文学创作,读者对于文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

冯晓华[9](2006)在《伽罗瓦及其理论传播史》文中指出伽罗瓦理论是方程理论的最高成就,更重要的是它在终结旧的研究的同时又为数学研究开启了一片全新的广阔大地。在数学史上,伽罗瓦理论及其创立者伽罗瓦一直是各国研究者感兴趣的主题。从1832年起至今一百七十四年已经过去,虽然仍有问题没有弄清楚,但知道的也很多了。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系统地比较研究,对伽罗瓦及其理论的传播情况给出了一个较为全面、清晰的阐述,同时澄清了其中的一些历史事实。论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一.依据已有的相关伽罗瓦的研究,较客观、系统地阐述了伽罗瓦及其数学研究。重点分析了伽罗瓦走上数学研究道路的原因;从社会学的角度对伽罗瓦之死进行了深刻反思,由此对年轻人自己以及社会对待年轻人方面提出了有益的建议。特别阐述了已为现代人所遗忘的作为有影响共和派者的伽罗瓦的一面。通过已有研究文献,系统考察了伽罗瓦早期支持者他的弟弟A.伽罗瓦和他的好朋友A.舍瓦列耶所作的工作。通过对早期研究、传播伽罗瓦理论的人们所做工作的深入分析,对他们在确立伽罗瓦在数学史上伟大声誉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进行了首次适当的历史定位。 二.详细讨论了伽罗瓦的伯乐,无心占有者刘维尔在伽罗瓦数学手稿发表过程中的一些事情:(1) 伽罗瓦去世14年以后,刘维尔对其手稿的刊载情况;(2) 刘维尔为此次刊载所作的序,特别的讨论了刘维尔为什么会为那些在伽罗瓦生前没有认可伽罗瓦的人开脱;(3)刘维尔是如何获得伽罗瓦的手稿的;(4) 刘维尔发表伽罗瓦手稿的原因,特别论述了刘维尔为什么会去研究被他的前辈们认为是陈述模糊不清、难以理解的伽罗瓦的论文;(5) 对于伽罗瓦的论文,刘维尔到底理解到了何种程度;(6) 刘维尔为什么推迟了三年才发表伽罗瓦的论文?在这三年中刘维尔做了些什么?他关于伽罗瓦论文所作的笔记、评注为什么一直没有发表?他的拖延造成了什么影响。 三.运用最新的研究,澄清了数学史上柯西丢失伽罗瓦论文这段历史:通过对柯西在法国动荡年代惨淡境遇的分析,论述了柯西一直没有注意伽罗瓦研究的原因;从辩证的角度,评价了柯西系统的置换理论研究对法国数学家在深刻理解伽罗瓦数学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 四.系统论述了漫长的理解伽罗瓦数学工作重要意义的历史过程。其中主要讨论了:(1)国际上对伽罗瓦工作的研究情况;(2) 准第一个理解到伽罗瓦重要论文中的群思想;(3) 伽罗瓦遗言中提到的雅可比,为什么一直没有做出反应;(4) 是谁第一个使用伽罗瓦所提出的术语“群”来纪念伽罗瓦;(5) 法国的研究情况是怎样的?塞雷为什么会传播伽罗瓦的工作?他做了些什么?约尔当为什么会传播伽罗瓦的工作?他做了些什么?对于伽罗瓦及其理论的传播他们所起的作用是什么?是谁最后确立了伽罗瓦在数学中的伟大声誉? 五.自1832年到现在一百七十四年间国际上对伽罗瓦及其理论的研究非常的多:首先是对伽罗瓦重要论文的研究,接着是对伽罗瓦全部数学工作的研究;随后是伽罗瓦生平的研究,由于文献有限,还出现了虚构未知情节的关于伽罗瓦的小说;后来出现了少有的电影,剧本;再后来就是伽罗瓦理论走进各种领域的相关研究;还有关于伽罗瓦语言的研究,如他的方法论和教学法的观点;整个群概念史的研究;最后就是伽罗瓦教育意义的研究;近些年开始出现各国对本国首次讲授伽罗瓦理论的研究。本章通过对这些文献的分析研究,讨论了伽罗瓦及其理论住国际上的传播情况。 六.简要考证了伽罗瓦及其理论在中国的传播情况,并提出了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任辛喜[10](2005)在《偏微分方程理论起源》文中指出偏微分方程理论的历史相对较短,但作为数学和物理结合的产物,这门学科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都是难以估量的。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利用历史分析、比较研究的手法,兼顾思想内容和具体方法,对偏微分方程理论的起源进行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一、考察了偏微分方程初值问题解的存在性思想和证明方法的起源,指出:柯西问题解的存在性思想起源于柯西1820年代的常微分方程研究,而优函数方法最早出现在1831年,是他在《分析教程》中就有的幂级数收敛的比较判别法和复变函数研究中最新结果——柯西不等式应用于偏微分方程的结果,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柯西第一个提出并解决了解析解的存在性问题。但是柯西的这些工作传播滞后当时影响不大,达布和科瓦列夫斯卡娅30年后又做了部分重复研究。 二、深入探究了科瓦列夫斯卡娅关于柯西-科瓦列夫斯卡娅定理的创新内容及其影响,指出:科瓦列夫斯卡娅独立地证明了柯西问题解的存在唯一性定理,无论与柯西的结果比较,还是作为独立于魏尔斯特拉斯的标志,她给出的着名反例都是至关重要的,她通过此例搞清楚了解析解存在性和唯一性的根本条件,并将雅可比与魏尔斯特拉斯的有关结论和方法创造性地应用于她的定理。柯西-科瓦列夫斯卡娅定理引发了大量的研究,因而成为偏微分方程理论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为了阐明科瓦列夫斯卡娅的思想来源,同时对魏尔斯特拉斯的相关工作做了大量的比较分析。 三、论述了阿达玛的适定性理论诞生过程,指出:适定性概念的创立是分四步完成的:连续依赖性思想的萌芽;“适定”术语的提出;连续依赖性概念的形成;适定性概念的确立。解对条件连续依赖性的思想符合阿达玛注重物理背景的原则,是对柯西-科瓦列夫斯卡娅定理的一种修正。 四、对杜布瓦雷蒙的分型理论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对于两个变量的二阶线性偏微分方程,杜布瓦雷蒙根据特征方程将其分为三大类型,对于常系数情形又进一步划分成七种标准形式,从而穷尽了所有的可能。并对彼得罗夫斯基对方程组的分类做了简要分析。杜布瓦雷蒙分类工作的目的在于对黎曼方法进行一般研究,与此同时,他寻求将波动方程的达朗贝尔解的特性推广到一般双曲型,以及与特征有关的初值问题解的存在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结果。 五、从边值问题解的存在性角度对狄利克雷原理的历史做了研究,认为黎曼属于旧风格的数学家,魏尔斯特拉斯强调存在性代表着一种新思想,后者对前者的批评是新旧分析学思想的作用,促进了偏微分方程理论的发展。

二、科技文化交流的年轻学者——姚远编审的编辑出版情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科技文化交流的年轻学者——姚远编审的编辑出版情结(论文提纲范文)

(2)看淡浮华,沉淀心灵——编辑人的“德”与“才”(论文提纲范文)

1 编辑的“德”
    1.1 唯有热爱,方能长久
    1.2 尽职尽责,不慕名利
    1.3 看淡浮华,用心服务
2 编辑的“才”
    2.1 打铁还需自身硬
    2.2 活到老,学到老
        2.3.1 举办学术会议,提高期刊影响
        2.3.2 建立激励机制,组约优秀稿件
        2.3.3 运用新兴技术,助力期刊发展
    2.3敢于创新,与时俱进
3 结束语

(4)魏尔斯特拉斯的复变函数思想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选题意义
    2 文献综述
    3 研究目标
    4 结构编排
第一章 历史与背景概述
    1.1 概述
    1.2 实到虚的过渡
        1.2.1 从代数分析中产生虚量
        1.2.2 积分之路通向复变量函数
        1.2.3 复函数的几何考虑
    1.3 魏尔斯特拉斯函数论的产生背景
        1.3.1 德国数学组合分析的影响
        1.3.2 古德曼的级数工作
        1.3.3 分析的严格化与算术化
第二章 人生历程与数学启蒙
    引言
    2.1 魏尔斯特拉斯前四十年生活
        2.1.1 出生与家庭
        2.1.2 中学时代
        2.1.3 大学时期
        2.1.4 专攻数学
        2.1.5 人生转折
    2.2 魏尔斯特拉斯后四十年人生轨迹
        2.2.1 大学教授
        2.2.2 柏林授课
        2.2.3 收获与痛苦
        2.2.4 着作与成就
        2.2.5 思想与观念
第三章 魏尔斯特拉斯复变函数理论的启始
    引言
    3.1 魏尔斯特拉斯第一篇复变函数论文
        3.1.1 复函的级数表示定理的提出
        3.1.2 定理证明的理论依据
        3.1.3 幂级数表达的唯一性考察
        3.1.4 对级数表示定理的推广
        3.1.5 高阶导数公式的获得
    3.2 魏尔斯特拉斯对复变量幂级数的关注
        3.2.1 单变量双重级数的系数估计
        3.2.2 多变量双重级数的系数估计
        3.2.3 双重级数定理的导出
    3.3 魏尔斯特拉斯对单复变函数微分形式的考察
        3.3.1 以微分方程组的幂级数解为前提
        3.3.2 单值解析函数的微分形式的构造
        3.3.3 多复变量级数中延拓思想的萌芽
    小结
第四章 解析因子理论与魏氏复函思想的转折
    引言
    4.1 魏尔斯特拉斯研究解析因子的背景
    4.2 魏尔斯特拉斯解析因子理论的分析
        4.2.1 解析因子一般形式的确定
        4.2.2 解析因子的典型性质
        4.2.3 对称解析因子的提出
        4.2.4 解析因子收敛性考查
        4.2.5 解析因子的不同表达
    4.3 对魏尔斯特拉斯解析因子理论的评价
    小结
第五章 魏尔斯特拉斯复变函数理论的深化
    引言
    5.1 对《单值解析函数理论》的分析
        5.1.1 解析函数基本概念的明确
        5.1.2 解析函数奇点的分类
        5.1.3 解析函数分类及刻画
        5.1.3.1 有理函数
        5.1.3.2 整函数
        5.1.3.3 超越函数
        5.1.3.4 根据奇点对整函数分类
        5.1.3.5 各类解析函数的表达式
        5.1.4 函数构造定理扩展及素函数的引入
    5.2 对三类单值解析函数的具体研究
        5.2.1 单变量整单值函数理论概述
        5.2.2 单本性奇点的单值函数分析
        5.2.3 多本性奇点的单值函数分析
        5.2.3.1 具有n个本性奇点的单值函数
        5.2.3.2 具有n个本性奇点、任意多个非本性奇点的单值函数
    5.3 具有本性奇点的函数性质
    小结
第六章 教学实践与复函体系的完善
    引言
    6.1 笔记形成时期的背景介绍
        6.1.1 学术状况
        6.1.2 课程开讲
        6.1.3 笔记版本
    6.2 笔记内容简介
    6.3 笔记中的复变函数理论体系
        6.3.1 复函理论中基本概念的精确
        6.3.1.1 引进复变量函数
        6.3.1.2 建立解析函数概念
        6.3.1.3 强调一致收敛性质
        6.3.2 复函理论中基本定理的定型
        6.3.2.1 函数逼近思想的体现
        6.3.2.2 和函数的级数表示定理
        6.3.2.3 借助近似公式转化级数表达
        6.3.2.4 和函数与幂级数形式的收敛域
        6.3.2.5 连续统与幂级数间的互导
        6.3.3 复函理论中的核心思想
        6.3.3.1 函数元的概念及其作用
        6.3.3.2 解析映射思想及性质的阐述
        6.3.3.3 无穷远元素的考虑
        6.3.3.4 单值分支思想的明确
    小结
第七章 影响与传播
    引言
    7.1 魏尔斯特拉斯之后解析函数理论的发展
    7.2 魏尔斯特拉斯数学研究的式微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1.魏尔斯特拉斯年谱
    2.柏林大学授课课程目录
    3.魏尔斯特拉斯《着作》全集目录及前言
    4.魏尔斯特拉斯指导的博士生及其论文名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的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5)军队报纸读者“隐性流失”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人民军队》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概述
    1.1 选题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1.2.1 报纸读者流失的研究现状
        1.2.2 军队报纸读者"隐性流失"问题的研究现状
        1.2.3 军队报纸读者"隐性流失"问题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创新点
    1.4 研究的基本方法及技术路线的可行性论证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现实背景
    2.1 基本概念
        2.1.1 读者"隐性流失"
        2.1.2 报纸的发行量和读者量、覆盖面和读者面
        2.1.3 报纸的影响力
        2.1.4 媒体公信力
    2.2 基本理论
        2.2.1 本研究的基本理论
        2.2.2 本研究涉及到的相关理论
    2.3 研究的现实背景
        2.3.1 报纸行业政策的变迁
        2.3.2 报纸行业竞争的特点
        2.3.3 当前报纸吸引年轻读者的实践
第三章 《人民军队》报读者"隐性流失"问题的调查方案设计与情况分析
    3.1 《人民军队》报的基本情况
        3.1.1 《人民军队》报的沿革和作用
        3.1.2 《人民军队》报的特点
        3.1.3 人民军队报社的基本情况
    3.2 《人民军队》报读者调查的方案设计和实施
        3.2.1 制订调查方案
        3.2.2 样本的选取
        3.2.3 调查表的设计
        3.2.4 调查的实施
    3.3 调查情况分析
        3.3.1 实际阅读《人民军队》报的人数情况
        3.3.2 官兵阅读《人民军队》报的时间情况
        3.3.3 《人民军队》报的利用率情况
        3.3.4 《人民军队》报的竞争能力测试情况
    3.4 《人民军队》报读者"隐性流失"问题的研究意义
        3.4.1 引起人们对读者"隐性流失"问题的关注
        3.4.2 为报纸读者"隐性流失"问题提供对策
        3.4.3 有利于提高报纸的效益
        3.4.4 有利于维护我军政治工作的"主阵地"
第四章 《人民军队》报读者"隐性流失"问题的诱因分析
    4.1 新媒体诱因
        4.1.1 新媒体对报纸影响有多大
        4.1.2 新媒体使军队报纸读者"隐性流失"问题凸现
        4.1.3 新媒体是如何吸引报纸读者的
    4.2 地方报纸诱因
        4.2.1 地方报纸对军队报纸有重要影响
        4.2.2 地方报纸的吸引读者有术
    4.3 行政诱因
        4.3.1 军队报纸最大的特点是行政垄断
        4.3.2 行政垄断对报纸的影响
    4.4 《人民军队》报自身诱因
        4.4.1 编辑记者
        4.4.2 管理制度
    4.5 其它诱因
        4.5.1 读者诱因
        4.5.2 可信度诱因
        4.5.3 技术诱因
        4.5.4 舆论诱因
    4.6 几种诱因之间的关系
第五章 《人民军队》报读者"隐性流失"问题对策研究
    5.1 观念的突破和创新
        5.1.1 对于军队报纸效益的认识和思考
        5.1.2 对于读者的认识和思考
        5.1.3 对于各种媒体的认识和思考
        5.1.4 对于新闻与宣传的认识和思考
        5.1.5 对于军队报纸公信力的认识和思考
    5.2 管理体制的突破和创新
        5.2.1 探寻军队媒体融合之路
        5.2.2 构建闭合编读网络体系
        5.2.3 引进企业竞争激励机制
        5.2.4 构设报纸绩效评估体系
    5.3 技术上的突破和创新
        5.3.1 围绕满足读者需求求突破
        5.3.2 抓住军队报纸的"军"字求突破
        5.3.3 在调动官兵参与中求突破
        5.3.4 扬长避短中求突破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 《人民军队》报读者调查表及调查结果

(6)19世纪以前的变分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变分法的发端
    1.1 古典等周问题
        1.1.1 等周问题的起源
        1.1.2 齐奥多鲁斯的几何解法
        1.1.3 帕普斯与等周问题
        1.1.4 等周问题在17世纪的复兴
    1.2 “最小”观念的萌生与发展
        1.2.1 “简单性”信仰和“最小量”假设
        1.2.2 早期光现象极值性的探索—“最小”观念的确立与发展
    1.3 伽利略科学研究新范式的建立和最速降线问题的萌芽
        1.3.1 科学研究的新范式
        1.3.2 最速降线问题的萌芽
第二章 变分法的酝酿和诞生
    2.1 费马的极值方法和最小时间原理
        2.1.1 最小时间原理的首次提出
        2.1.2 费马的极大、极小值方法
        2.1.3 最小时间原理的数学确认
        2.1.4 最小时间原理的影响和意义
    2.2 牛顿的最小阻力体问题
        2.2.1 最小阻力体问题
        2.2.2 牛顿1685年的解法分析
        2.2.3 牛顿1694年的解法分析
        2.2.4 变动端点问题和极值曲线场的萌芽
        2.2.5 牛顿变分法思想的影响
    2.3 约翰·伯努利最速降线问题挑战
        2.3.1 问题的提出和解决
        2.3.2 提出挑战的文化背景
        2.3.3 牛顿、莱布尼茨、伯努利兄弟的解法
        2.3.4 解法的比较与分析
    2.4 雅可布·伯努利等周问题挑战
        2.4.1 雅可布的挑战问题
        2.4.2 雅可布的解法与分析
        2.4.3 泰勒对问题的推广及解法分析
        2.4.4 约翰的解法分析
        2.4.5 三种解法的比较与评价
        2.4.6 早期阶段遗留的问题
第三章 欧拉对变分法的早期探索
    3.1 测地线问题—初涉变分法
        3.1.1 欧拉测地线研究的数学背景
        3.1.2 欧拉测地线问题的解法分析
        3.1.3 欧拉解决测地线问题的思想
    3.2 1732年的论文—等周法则崭露头角
        3.2.1 自由变分问题的解法分析
        3.2.2 等周问题的解法分析
        3.2.3 欧拉的形式化和形式推广
        3.2.4 小结
    3.3 1736年的论文—基本方程初现端倪
        3.3.1 自由变分问题的基本方程
        3.3.2 等周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3.3.3 欧拉和泰勒等周问题解法的比较
        3.3.4 小结
    3.4 欧拉出错的原因及影响分析
        3.4.1 欧拉的错误
        3.4.2 欧拉出错的原因分析
        3.4.3 欧拉错误的影响分析
第四章 欧拉变分法的一般理论
    4.1 《技巧》中的主要问题及基本结果
        4.1.1 第一类变分问题的基本方程
        4.1.2 第二类变分问题的基本方程
        4.1.3 等周问题与等周法则
    4.2 基本方程的不变性—分析学对象变革的体现和产物
        4.2.1 基本方程形式的不变性
        4.2.2 分析学研究对象的变革
        4.2.3 欧拉不变性思想的动因
    4.3 欧拉建立基本方程的方法
        4.3.1 两个争论问题
        4.3.2 欧拉方法的理论基础
        4.3.3 欧拉的几何-分析法
        4.3.4 对两个争论问题的看法
        4.3.5 欧拉方法的局限性
第五章 欧拉变分法的力学应用—最小作用原理的提出
    5.1 最小作用原理的由来
    5.2 莫培都—最小作用原理的提出
    5.3 欧拉—最小作用原理的第一个精确表述
    5.4 小结
第六章 拉格朗日的变革与发展
    6.1 δ-方法的首次提出—变分法的一次变革
        6.1.1 拉格朗日的δ-方法
        6.1.2 欧拉和拉格朗日方法的比较
        6.1.3 拉格朗日的形式化改造
        6.1.4 小结
    6.2 δ-方法的正式发表—变分方法的发展
        6.2.1 参数形式的δ-方法
        6.2.2 变动端点问题的一般处理—横截性条件
        6.2.3 多重积分极值问题的开拓—极小曲面方程
        6.2.4 对拉格朗日推理的重构
    6.3 δ-方法由非参数形式到参数形式转变的原因分析
        6.3.1 拉格朗日和欧拉之间的早期通信
        6.3.2 拉格朗日对平面情形变动端点最速降线问题的非参数分析
        6.3.3 拉格朗日对平面情形变动端点最速降线问题的参数分析
        6.3.4 原因分析
第七章 拉格朗日和变分原理
    7.1 1761年的力学论文—最小作用原理的推广及应用
        7.1.1 最小作用原理的推广
        7.1.2 运动方程的推导
    7.2 1764的力学论文—动力学普遍方程
    7.3 1788年的《分析力学》—拉格朗日方程和力学的分析化
        7.3.1 广义坐标和拉格朗日方程
        7.3.2 走下神坛的最小作用原理
    7.4 拉格朗日变分原理的研究对变分法发展的影响
    7.5 从力学基础的研究看拉格朗日的变分法
第八章 变分法形式体系的建立
    8.1 变分法形式基础的创建
        8.1.1 18世纪对可积性问题的研究
        8.1.2 拉格朗日微积分的代数化方案—代数分析
        8.1.3 拉格朗日对可积性条件和变分法基础的研究
        8.1.4 小结
    8.2 变分法中乘子法则的起源和变分问题的统一
        8.2.1 乘子法则的力学起源
        8.2.2 微积分中乘数法则的引进
        8.2.3 变分法中乘子法则的提出
        8.2.4 等周问题和拉格朗日问题的统一
        8.2.5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的学术活动
致谢

(7)数学史与数学教育整合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数学史与数学教育整合理论的历史发展
    1. HPM的发展历程
    2. 数学史与数学教育关系的沿革
    3. 数学史与数学教育整合的必要性
    4. HPM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 数学史与数学教育整合的认知研究
    1. 数学本质的认识
    2. 数学与文化
    3. 数学与其它学科的联系
    4. 小结
第三章 HPM视角下学生的数学思维
    1. 对学生数学理解的认知
    2. HPM的认知假设
    3. 数学史与学生的数学思维
第四章 数学史与数学教育整合的途径及研究方法
    1. 数学史与数学教育整合的途径
    2. 数学史与数学教育整合的研究方法
    3. 数学史与数学教育整合研究的反思
第五章 各国数学史与数学教育整合的研究现状
    1. 美国的研究现状
    2. 欧洲的研究
    3. 非洲及南美洲的研究
    4. 中国的研究现状
    5. 比较与启示
第六章 数学史与数学教育整合的实践开发
    1. 数学史与数学教育整合的必要条件
    2. 数学史与数学教育整合的实践形式
    3. 实践开发的具体例子
    4.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主要学术活动
后记

(8)新时期文学场域研究 ——以知识社会学为视点(论文提纲范文)

序言 重塑新时期文学世界
上篇 新时期文学场域重建与三元文学体制确立
    第一章 新时期文学场域重新生成与三元文学体制初现
        第一节 “人民”话语再现文学场
        第二节 文学期刊与场域重建
        第三节 “政治”隐显于“二为”方向中
    第二章 文艺政策、文艺团体与文学体制变革
        第一节 《党的组织与党的出版物》中译文的修改与文艺政策重心转移
        第二节 文联、作协与新时期文学领导体制
        第三节 文学群体与新时期文学知识生产-传播体制
    第三章 文化身份与新时期文学界之分化
        第一节 新时期文学场域中的文化身份差异
        第二节 聚焦《在社会的档案里》
        第三节 “苦恋”风波
        第四节 所谓“十六年”
下篇 新时期文学场域中的知识谱系
    第四章 尽显风流的现实主义文学
        第一节 新时期文学批评中“真实性”原则的演变
        第二节 “知识分子”身份的确证:新时期创作与现实的暧昧关系
    第五章 毁誉参半的浪漫主义
        第一节 隐匿于文学研究中的浪漫主义文学知识
        第二节 “想象”与“抒情”:新时期文学创作中的浪漫主义
    第六章 势不可挡的“现代派”文学
        第一节 外国文学研究与“现代派”入场
        第二节 “人”与“语言”:新时期“现代派”文学知识的两个支点
        第三节 理性秩序重建与坍塌:“现代派”文学创作的突破口
    第七章 民间文学与“文人化”:通俗文学迂回入场
        第一节 身份模糊的“通俗文学”在文学整理中悄然入场
        第二节 “传奇文学”、“法制文学”与新故事:新时期通俗文学知识形态
结论 新时期三元文学体制与不同谱系知识话语的“扭结”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和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后记
详细摘要

(9)伽罗瓦及其理论传播史(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第1章 伽罗瓦其人其事
    1.1 伽罗瓦(1811-1832)
        1.1.1 伽罗瓦小传
        1.1.2 伽罗瓦的数学工作
        1.1.3 伽罗瓦之死
    1.2 有影响的共和派者—伽罗瓦
    1.3 伽罗瓦的早期支持者— A.伽罗瓦和 A.舍瓦列耶
第2章 伽罗瓦的伯乐,无心占有者—刘维尔
    2.1 刘维尔与伽罗瓦手稿的发表
    2.2 刘维尔所作的序言
    2.3 刘维尔为什么要开脱
    2.4 刘维尔如何获得伽罗瓦的遗稿
    2.5 刘维尔研究伽罗瓦手稿的原因
    2.6 刘维尔对于伽罗瓦理论的理解程度
    2.7 刘维尔的拖延
第3章 对伽罗瓦数学工作的理解
    3.1 通向理解伽罗瓦群思想的“意外”挡路人和“意外”铺路人— 柯西
        3.1.1 柯西与伽罗瓦的重要论文
        3.1.2 柯西对置换理论的研究
    3.2 伽罗瓦理论研究的国际化
        3.2.1 第一个理解到伽罗瓦群思想的人—贝蒂
        3.2.2 一位被遗忘的支持者—雅可比
        3.2.3 第一个用“群”纪念伽罗瓦的人—凯莱
    3.3 法国的研究
        3.3.1 第一个将伽罗瓦理论写进大学教材的人—塞雷
        3.3.2 第一个确立伽罗瓦声誉的人—约尔当
第4章 伽罗瓦及其理论在世界的传播
    4.1 伽罗瓦及其理论在国际上的传播
        4.1.1 伽罗瓦理论在大学课程中的确立
        4.1.2 对伽罗瓦理论的进一步研究和普及
        4.1.3 对伽罗瓦的研究和在公众中的普及
    4.2 伽罗瓦及其理论在中国的传播
        4.2.1 20世纪30年代相关伽罗瓦、群术语的译名
        4.2.2 伽罗瓦理论作为大学教学内容的引入
        4.2.3 伽罗瓦及其理论的普及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偏微分方程理论起源(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第一章 柯西的开创性工作
    1. 第一个存在性定理
    2. 优方法
    3. 两点注记
    4. 1842: PDE理论的开端
第二章 科瓦列夫斯卡娅的贡献
    1. 科瓦列夫斯卡娅的生平
    2. 存在性唯一性证明
    3. 优先权争议
    4. 独创性成份
    5. 工作评价及其推广
    6. 结论
    附录 科瓦列夫斯卡娅的数学人生和民粹主义哲学
第三章 狄利克雷问题解的存在性
    1. 狄利克雷原理
    2. 魏尔斯特拉斯的批评
    3. 黎曼的老派风格
    4. 存在性的证明及推广
    5. 原理的复活
    6. 几点历史启示
第四章 适定性概念的诞生
    1. 阿达玛及其数学人生
    2. 适定性思想的萌芽
    3. 适定性概念的确立
    4. 结论
第五章 分型理论和杜布瓦雷蒙的双曲型方程研究
    1. 杜布瓦雷蒙的分型理论
    2. 彼得罗夫斯基对分型的推广
    3. 关于杜布瓦雷蒙的双曲型方程研究的评述
    4. 杜布瓦雷蒙对双曲型方程的研究
附录1 Weber对杜布瓦雷蒙的生平介绍(悼词)
附录2 杜布瓦雷蒙的论作一览
结语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四、科技文化交流的年轻学者——姚远编审的编辑出版情结(论文参考文献)

  • [1]编辑参与学术活动路径和模式的优解[A]. 李国昌,李应争. 新业态 新挑战 新思维——中国编辑学会第21届年会获奖论文集, 2020
  • [2]看淡浮华,沉淀心灵——编辑人的“德”与“才”[J]. 张蕾春,郑军卫,李小燕. 编辑学报, 2019(S2)
  • [3]看淡浮华,沉淀心灵——编辑人的“德”与“才”[A]. 张蕾春,郑军卫,李小燕. 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9
  • [4]魏尔斯特拉斯的复变函数思想分析[D]. 潘丽云. 西北大学, 2009(08)
  • [5]军队报纸读者“隐性流失”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人民军队》报为例[D]. 宋建华.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9(06)
  • [6]19世纪以前的变分法[D]. 贾小勇. 西北大学, 2008(08)
  • [7]数学史与数学教育整合的研究[D]. 冯振举. 西北大学, 2007(05)
  • [8]新时期文学场域研究 ——以知识社会学为视点[D]. 初清华. 苏州大学, 2006(12)
  • [9]伽罗瓦及其理论传播史[D]. 冯晓华. 西北大学, 2006(09)
  • [10]偏微分方程理论起源[D]. 任辛喜. 西北大学, 2005(03)

标签:;  ;  ;  ;  ;  

青年科技文化交流学者——姚远主编编辑出版综合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