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经济发展比较分析

甘肃经济发展比较分析

一、甘肃经济发展比较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刘洋洋[1](2021)在《我国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 ——模型的构建与定性比较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知识经济时代,国家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高素质人力资源及科技创新能力的竞争。而高等教育直接承担着高层次人才培养及科技创新的职能,因此可以说,高等教育竞争力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基石。而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区域也已成为国家参与全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实体。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力整体提升越来越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力研究可以说是关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现实课题。从现有研究来看,关于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力研究主要侧重实证研究,通过建构高等教育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国家、区域及城市高等教育竞争力水平进行比较及评价分析,通过这种研究看到我国不同区域的高等教育发展概况,但是对于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力提升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文将研究重点放在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上,通过分析不同样本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试图提出未来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力提升的适切性建议。本文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组态理论作为研究视角,基于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构建了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力影响因素的“钻石模型”。本研究选择我国东、中、西部22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样本区域的不同因素组合如何影响并带动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力提升展开研究。并结合典型样本区域的现有高等教育政策文本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有利于未来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力提升的可能建议。研究结果表明,首先不同区域的高等教育竞争力会受到不同影响因素的作用。其次,区域高等教育正向分析和反向分析对应的样本区域竞争力提升路径存在差异。再次,典型样本区域的高等教育建设的政策规划内容具有同质化特点,与提升路径存在差异。基于此,本研究综合上述三个方面提出未来区域高等教育提升的适切性建议。

曹雁文[2](2021)在《甘肃省疾控机构卫生人力资源分布比较分析及配置公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对甘肃省疾控机构卫生人力资源分布及变化状况分析,并与全国、西部地区及相关规划目标进行比较,同时采用一系列综合评价方法对甘肃省各市(州)疾控机构人力资源配置公平性进行研究,找出甘肃省疾控机构人力资源建设工作的薄弱方面和需要提升的相应环节,为优化全省疾控体系人力资源配置、促进公共卫生事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对甘肃省疾控机构卫生人力资源的数量、分布、结构等现状和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并与全国、西部地区及相关规划目标进行比较分析;综合运用Lorenz曲线、Gini系数、Theil指数及CI和集中曲线评价甘肃省疾控机构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的公平性。结果(1)2019年,甘肃省共有103家疾控机构:省属1家,市(州)属14家,县(区)属86家,其他2家(含兰州新区疾控中心、甘肃矿区疾控中心)。(2)2015-2019年,甘肃省疾控机构卫生人力资源总量呈逐年缓慢下降趋势,其中,卫生技术人员人数下降速度最快,达到9.2%;2019年甘肃省每万人口配备疾控机构人员数量为1.72人/万人;五年间,每千人口各类疾控人员数均减少,其中,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下降最多,下降了0.015人/千人。(3)从地区分布来看,甘肃省疾控机构卫生人员中兰州市人数最多(909人),嘉峪关市人数最少(32人);甘南州每千人口疾控卫生人力拥有量最多,武威市最少。(4)从2019年甘肃省疾控机构卫生人员构成情况来看,总体以女性居多;整体年龄结构呈上升趋势,50岁以上人员比例上升,34岁及以下人员比重下降;工龄总体来说以10-29年为主;学历主要以本科和大专为主;高级职称人员缺乏,未取得职称的人员数较多。同时,各地区疾控机构卫生人力的性别、年龄、工龄、学历、职称等构成情况均有较大差异。(5)基于Lorenz曲线和Gini系数的公平性分析可得,甘肃省疾控机构卫生人力资源配置按人口分布公平性最好,各类计算指标按人口分布的基尼系数均在0.2-0.4,Lorenz曲线弯曲程度小;而按行政区划地理面积分布则在0.7-0.8,Lorenz曲线弯曲程度较大,说明按面积分布的公平性最差。其中,卫生人员按人口分布的公平性优于本研究中其他计算指标人群的公平性,管理者按人口分布的公平性最差。(6)基于Theil指数的公平性分析可得,所选计算指标人群中,管理者总Theil指数绝对值最大(0.0968),公平性最差;技师(士)配置最优,总泰尔指数为0.0141。同时,分解总Theil指数可知,甘肃省疾控机构卫生人力资源不公平主要来源于区域间,各指标区域间差异贡献率均超过60%。(7)基于CI和集中曲线的公平性分析可知,甘肃省疾控机构卫生人力资源中,除管理者的集中曲线大部分位于绝对公平线的上方外,其余指标的集中曲线绝大部分位于绝对平均线的下方,则表明其余指标的卫生人力配置倾向于经济水平较高的市(州),其中,执业(助理)医师CI为0.1378,表明该指标的配置更受各地区经济实力差异的影响。结论(1)甘肃省疾控机构卫生人员总量相对不足。2015-2019年疾控机构卫生人力资源总量呈逐年缓慢下降趋势;2019年,每万人口配备疾控机构人员数量低于国家配置标准;每千人口疾控卫生人力拥有量逐年减少。(2)甘肃省疾控卫生人力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兰州市疾控卫生人员人数最多,嘉峪关市人数最少。甘南州每千人口疾控卫生人员拥有量处于全省较好水平,兰州市次之,武威市最差。(3)甘肃省疾控机构卫生人员结构不合理。男女性别比例失调;职称结构失衡;学历结构整体偏低,高层次人才匮乏;年龄、工龄结构老龄化情况严重;人员专业面较窄。(4)甘肃省疾控机构卫生人力资源配置按人口分布优于按行政区划地理面积分布,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间。(5)甘肃省疾控机构卫生人力资源主要集中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区域差异大。

钟文[3](2021)在《土地财政对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迅猛发展,被誉为“中国发展奇迹”,与此同时,区域发展差距持续扩大,区域协调发展问题引起广泛关注。学术界普遍认为国家制度变革、区域政策及科学技术等因素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但往往忽视了中国特色土地制度的重要作用。土地自古以来便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与之相适应的中国特色土地制度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奇迹的重要引擎,尤其是中国特色土地制度所酝酿的土地财政构成了区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财政促使土地成为中国地方政府巨大且不断增值的信用来源,为城市公共服务提供一次性的投资融资。在中国进入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特色土地制度对区域协调发展能力产生了怎样影响?这是直接关系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问题,需要学术界进行专题研究。具体而言,我们关心的是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发展模式对区域协调发展能力产生了怎样影响?因为相对于其他影响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因素而言,土地财政是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重要内容。现有研究关注了土地财政发展模式的形成原因、影响效应及优化路径等内容,但缺乏土地财政与区域协调发展能力关系的系统性研究。因此,本文主要关注以下四个问题:一是土地财政发展模式下的地方政府行为逻辑是什么?二是土地财政对区域协调发展能力产生了怎样影响?三是土地财政影响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作用机制是什么?四是土地财政对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影响是否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在全面考察上述问题的基础上,从优化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发展模式视角提出区域协调发展能力提升的相关政策体系。本文首先对土地财政、地方政府行为和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概念进行清晰界定,并做理论延伸分析;其次,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土地财政与区域协调发展有关政策进行系统梳理,试图找出中央政府的政策脉络;再次,本文就土地财政模式下的各种地方政府行为对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进行实证检验,并进一步检验是否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为了更加深入细致地研究土地财政对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影响,本文综合实证研究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剖析,在实证研究方面,以2002-2017年全国省、直辖市、自治区为研究样本,完成以下三个任务,一是建立面板固定效应回归模型与调节效应回归模型实证检验地方政府财政激励下的“以地生财”行为对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二是构建空间计量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地方政府晋升激励下的“以地引资”行为对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三是借鉴已有研究成果,构建了具有机制变量的回归模型,实证检验地方政府投资偏向与基础设施溢出效应两条路径的作用方向及作用力度;在案例分析方面,以2007-2017年浙江省与云南省各地级市为比较研究样本,对两省的土地财政影响区域协调发展能力做了比较回归分析,以考察土地财政影响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区域异质性。研究发现:土地财政对区域协调发展能力既有正向效应,也存在负向效应,二者是非线性关系,且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特征,对待土地财政发展应该具有区域差别化管理的理性态度,切忌一刀切;区域协调发展三大目标有效调节了“以地生财”对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影响;交通基础设施的中介效应存在,对“以地引资”影响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中介效应达到0.009。土地财政可以通过基础设施溢出效应提升区域协调发展能力,但投资偏向效应也会引发区域发展差距扩大与地区收入差距恶化等问题,两大机制共同解释了土地财政对区域协调发展能力影响的29.63%。相关研究结论对完善国家土地财政经营策略、构建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具有重要政策启示:一是深入推进土地市场化改革。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推进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户籍改革。二是去除土地财政依赖的制度土壤。深化国家财政体制改革,建立并实施科学合理的政绩考核体系。三是实施区域差别化的土地财政政策。制定区域差别化土地财政发展政策,充分释放土地财政对区域协调发展能力影响的红利效应。四是加快“后土地财政”发展方式转变,融入新时代发展战略框架。加强土地财政规模测算与区域协调发展能力评价的科学技术发展,提高研判精准度,积极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

李海铭[4](2020)在《企业家精神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目前,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发展阶段,表现为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增长。企业家精神已成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增长、提高人民福祉和促进全社会繁荣的重要驱动力。当前,关于企业家精神的研究逐渐由微观个体层面转向宏观区域层面,并且相关研究也逐渐从关注企业家精神影响经济增长的“量”转向对企业家精神影响经济增长的“质”的关注。因此,研究企业家精神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对于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在测度中国企业家精神和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引入营商环境这一关键要素,分析企业家精神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机制;进一步,把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集聚效应与企业家精神的空间特征相结合,探讨中国企业家精神对区域经济增长质量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包括七个章节,具体为:第一章,绪论。本章对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问题、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内容结构及创新点等方面进行了介绍。第二章,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本章通过系统梳理文献,厘清了国内外关于企业家精神、经济增长质量及企业家精神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脉络及重要观点,并对企业家精神影响经济增长质量的相关理论基础进行了梳理。第三章,中国企业家精神与区域经济增长质量测度分析。本章基于已有文献研究确定了企业家精神的测度指标,并构建了经济增长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分别测度了2005年-2016年期间中国企业家精神和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发展水平。第四章,企业家精神对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机制分析。本章以营商环境为切入点,提出关于企业家精神影响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相关研究假设,选取市场化指数来衡量营商环境,由于相关数据从2008年更新至2014年,因此以2008-2014年中国30个区域(除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中国台湾省和西藏自治区之外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企业家精神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以及营商环境在企业家精神对经济增长质量影响过程中的调节作用。第五章,企业家精神影响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空间效应分析。本章进一步基于空间视角考察企业家精神对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选取中国30个区域(除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中国台湾省和西藏自治区之外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作为研究对象,为保持企业家精神、经济增长质量的相关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选取2005年-2016年期间相关数据,对中国企业家精神影响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第六章,企业家精神影响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空间差异性分析。本章将我国30个区域(除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中国台湾省和西藏自治区之外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成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部四大区域,选取2005年-2016年间相关数据,比较并探讨了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企业家精神对区域经济增长质量影响的空间差异性。第七章,研究结论与展望。本章对得到的研究结论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关管理启示和研究局限。本研究得到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本研究从企业家创新精神和企业家创业精神两个维度来衡量企业家精神,并分别选取专利申请授权数和私营企业雇佣比率作为企业家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的指标。从总体角度看,中国企业家创新精神和企业家创业精神均呈现逐年上升态势。从地区角度看,中国企业家精神发展较不均衡,呈现较为显着的地区差异特征,存在两极分化的现象。东部地区企业家精神逐年发展态势良好,中西部地区企业家精神的体量较小,增幅不高,属于缓慢增长型,而东北地区企业家精神增幅减缓,甚至出现负增长现象。(2)本研究从经济增长效益、经济增长结构、经济增长成果和经济增长环境四个维度(子系统)建立了包含25个基础指标的中国经济增长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进一步对中国经济增长质量进行测度发现:2005-2016年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指数总体上呈现稳定上升态势,经济增长效益指数、经济增长成果指数和经济增长环境指数呈现出相似的上升态势,且对经济增长质量起到正向影响,其中经济增长环境对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的贡献度最大,而经济增长结构指数呈现下降态势,且与经济增长质量变动相反。这表明我国在民生福祉、福利成果、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改善与提升成为驱动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的重要因素,而我国产业结构、投资消费结构和经济开放结构的失衡成为抑制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的主要因素。从地区角度来看,上海市、北京市、广东省、江苏省、浙江省等地区经济增长质量指数及四大子系统指数发展水平处于领先地位,东部地区相关指数明显优于东北地区及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经济增长质量指数及四大子系统指数出现波动及下降态势,尤其是经济增长环境和经济增长结构两方面的乏力导致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的滞缓;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质量指数及四大子系统指数一直处于较低水平,且变动较为平缓。(3)本研究引入营商环境视角,通过回归分析发现企业家创新精神和企业家创业精神分别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营商环境在企业家精神(企业家创新精神、企业家创业精神)与区域经济增长质量之间存在调节效应,且营商环境正向调节企业家精神(企业家创新精神、企业家创业精神)与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关系,即随着地区营商环境的优化,企业家精神对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产生更大的促进作用。(4)中国各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增长率差距较大。就区域经济增长质量排名来看,上升位次较多的区域有湖南省、内蒙古自治区、河南省和重庆市,相比之下,海南省、河北省、山西省和新疆自治区的经济增长质量排名下降较多,且中国各区域的经济增长质量差异不断扩大,两极分化较为严重。从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空间演化特征来看,中国经济增长质量表现为由西部内陆地区向东部沿海地区逐步升高的趋势,且邻近区域的经济增长质量相近,存在一定程度的空间集聚性。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演化类型可划分为“提升演化”、“同级演化”和“滞后演化”三大类,三者之比为6:13:11。中国各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空间演化特征呈现较大的差异,经济增长质量的空间演化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地理集中性。对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空间相关性进行分析,得到2005-2016年中国各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Moran’s I均大于0,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存在空间正相关性。经济增长质量局部空间自相关可分为横向演化、同位演化、纵向演化和多重演化,四者的数量比为6:15:2:7,经济增长质量局部空间自相关发生同位演化的数量较多,发生纵向演化的数量最少,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局部空间自相关集聚性较为稳定。(5)企业家创新精神和企业家创业精神对区域经济增长质量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企业家创新精神和企业家创业精神均对区域经济增长质量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其中区域经济增长质量在受到本区域企业家创新精神和企业家创业精神影响的同时,还受到相邻区域的企业家创新精神和企业家创业精神的影响,且企业家创业精神的影响程度高于企业家创新精神对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程度。(6)企业家创新精神和企业家创业精神均在不同水平上显着影响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质量。企业家创新精神和企业家创业精神影响东部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系数分别为0.0158和3.636,东部地区的企业家创新精神无空间溢出效应,但企业家创业精神存在空间溢出效应。企业家创新精神和企业家创业精神影响东北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系数分别为0.177和2.853,东北地区的企业家创新精神和企业家创业精神不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企业家创新精神和企业家创业精神影响中部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系数分别为0.123和3.057,影响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系数分别为0.493和1.252,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企业家创新精神和企业家创业精神均具有空间溢出效应。本研究从指标体系构建、机理阐释和研究视角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创新:本研究从经济增长效益、经济增长结构、经济增长成果和经济增长环境四个方面构建了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深化了对经济增长“质”的考察。以营商环境作为切入点,检验了营商环境能够正向调节企业家精神对区域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的促进作用,从而揭示了企业家精神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机制,为分析企业家精神影响区域经济质量的机理提供了理论框架。此外,本研究突破了企业家精神的地理局限,通过引入空间相关性,探讨企业家精神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本研究在分析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空间演化特征的基础上,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分别从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总效应的角度出发,实证检验了企业家精神影响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空间溢出响应。进一步,分析比较中国四大区域(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之间空间溢出效应的区别,为解释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性提供依据,并为党中央提出的“优化营商环境,弘扬企业家精神”提供实践参考。

王俊霞[5](2020)在《中美技术创新扩散因素比较及效应测度研究》文中提出作为当今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在科技、文化、金融、军事等领域均独占鳌头。美国经济的遥遥领先,在很大程度取决于技术的领先地位。美国不仅重视科学技术发明和创新,而且拥有最健全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科学技术促进了美国制造业的发展,而制造业的发展促进了科技成果向生产领域的转移,这实际上是一个非常高效率的技术创新扩散的过程。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突飞猛进,已经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二位。同时,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快速推进,战略科技力量不断加强,正处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阶段。作为制造业大国,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与美国等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特别是我国技术创新与生产之间的衔接紧密程度还远远不足,先进技术在技术创新的源头与接收地之间、不同地区之间的传播存在瓶颈,阻碍了技术创新的扩散,而这也是当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在此背景下,通过借鉴美国的技术创新扩散状况,对中美技术创新扩散进行对比,分析我国技术创新扩散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于我国提升技术创新扩散成效,促使科技与生产紧密衔接,进一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在对技术创新扩散理论及扩散机制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构建了技术创新扩散的测度模型及指标体系,就中美技术创新扩散模式、影响因素、扩散效应进行了系统比较;采用主成分回归方法对比研究了中美技术创新扩散的影响因素;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就中美技术创新扩散效应进行了研究;最后结合研究结论,就促进我国技术创新扩散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论文共由8章构成,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一是系统梳理了技术创新扩散理论及扩散机制。在对国内外有关技术创新扩散的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论文的研究概念进行了界定;构建了包括扩散源、扩散途径、扩散接受地以及扩散环境等四个组成部分的扩散系统,深入剖析了以人、物、资本、网络、中介机构等为载体的多种扩散途径;对技术创新扩散效应进行了界定,并归纳了影响创新扩散的环境因素。本部分内容是论文研究的基础理论部分,为后文实证分析与测度提供理论基础。二是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就中美技术创新扩散的模式、影响因素和成效进行了系统的对比分析。分别以中国的大学、研究机构及美国的大学、联邦实验室等为代表,分析中美两国技术创新扩散模式的不同特点,并归纳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从政策环境、资源保障、中介服务等方面,探讨了影响中美两国技术创新扩散的不同因素;从专利申请量、科技成果转让、科技期刊论文等角度,比较分析了中美两国技术创新扩散的成效。本部分的分析,有助于掌握中美两国在创新整体环境方面的全貌。三是采用主成分回归方法,就中美技术创新扩散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本部分构建了包括创新投入、科技成果、科技中介、信息技术服务、政策支持等5个方面12个指标的指标体系,分别从中国、美国及中美对比等三个角度,就技术创新扩散的不同因素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根据实证结果,探讨分析了导致同类因素产生不同结果的原因。四是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就中美之间主要是美国向中国的技术创新扩散效应进行了测度。本部分选取了贸易与投资、中美差距、经济环境、科技环境、吸收能力、基础设施、政府政策等7个潜变量共18个观测变量作为自变量,采用经测算的全要素生产率(TFP)作为内生潜变量,基于22个省份11年的面板数据,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了研究。在选取指标时,特意考虑了美国与我国22个省份的进口贸易额、出口贸易额、FDI、经济差距、技术差距等5个能够反映美国向中国技术扩散的指标。具体模型上则分别构造了单项因果关系的递归模型、存在间接反馈关系的非递归模型进行研究。本部分的研究,深入研究与剖析了美国向中国进行技术创新扩散效应,为最终提出有针对性政策建议提供基础。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研究视角的创新。对中美之间的技术扩散现有研究关注较少,本文从中美比较的视角,研究中国和美国的技术创新扩散。并收集全国22个省份与美国进出口贸易和来自美国的FDI的数据,再综合考虑影响技术创新扩散的其他因素,以表示技术进步率的全要素生产率为因变量,测度美国对中国的技术创新扩散的效应。(2)研究方法的创新。现有的国际技术扩散的研究多建立计量模型,本文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并划分为递归模型和非递归模型,对于美国向中国的技术创新扩散进行测度,对模型中各个潜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路径分析,拓展了结构方程模型的应用领域。(3)影响因素的考虑更为综合和全面。在主成分回归分析部分,构造了包括5个方面共12个指标所构成的指标体系;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部分,基于中国作为扩散接受方的视角,构造包括7个外生潜变量,18个观测变量的自变量指标体系,研究美国对中国的技术创新扩散效应。(4)本研究对中美技术创新扩散的研究更为系统。本文对中美的技术创新扩散从多角度进行了系统研究,首先,是基于国家层面通过对中国和美国扩散因素、成效以及模式的比较分析,总结两国技术创新扩散的优势和劣势,以发现中国在技术创新扩散方面的不足;其次,是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对中美技术扩散的效应进行测度。

邹成成[6](2020)在《绿色发展视域下中国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文中认为森林旅游因其自身优良的生态属性、较强的劳动力吸附能力成为林业发展重要的朝阳产业、绿色产业和富民产业。近年来,从国家和地方出台的方针政策中不难看出,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产业是绿色发展的重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林业转型升级要关注经济也要关注民生,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口膨胀、水资源短缺、交通拥挤和环境恶化等“城市病”也随之出现,城镇居民回归自然的休闲旅游需求逐渐增大,森林是优良的释放压力、亲近自然之地,所以发展森林旅游是拉动绿色经济、增进民众绿色福利水平的重要手段。本论文关注科学划分森林旅游产业发展演进历程、定位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发展阶段,评价各区域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水平、分析绿色发展视域下的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和递阶结构,提出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路径并给出有实践意义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建议。本论文系统阐述了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绿色发展、“两山”理论、产业经济学、可持续发展、产业竞争力等相关理论对森林旅游产业的指导作用,给出了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的核心内涵。对我国森林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及森林旅游产业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梳理,将我国森林旅游产业发展历程按照时间先后分为5个历史时期,并分别阐述各个历史时期产业的发展特征,将国内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划分为有限竞争、资源竞争及差异化竞争三个阶段。结合产业发展未来消费群体变化、产品需求变化和产业文化内涵变化几个方面分析了森林旅游产业未来发展趋势,为森林旅游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的系统分析奠定基础。本论文借鉴钻石模型,按照生产要素、需求要素、支持产业和政府作用四个层次进行指标归类,建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影响因素指标的变异程度不同,本文选取熵权法来确定指标权重,借助SPSS软件及Excel软件对全国31个省域2008-2017年森林旅游产业的竞争力进行定量测算、整理,对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结果进行权重分析、结构分析、聚类分析和空间分布分析,为后文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提供数据支持,为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路径提出奠定基础。本论文分析了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含义,给出了绿色发展对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影响机制,充分搜集和分析以往相关文献资料,在现有统计年鉴等材料中挑选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备选观测指标,组成产业竞争力拟选影响因素集合。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获得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拟选指标因素进行分类,在简化的变量体系上进一步运用多元线性回归进行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关系的因果分析,剔除关联度小的因素,将关联度大的因素挑选出来组成以绿色旅游资源、绿色产业规模、绿色发展环境、绿色基础设施和绿色政策支持等5类影响因素组成的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体系。运用解释结构模型方法对5个维度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厘清森林旅游产业影响因素的递阶结构。本论在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描述了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压力、动力,分析了产生压力和动力的机制和发展变化情况,厘清了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循环推进要素作用机理,得出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循环推进框架。本文确定了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总目标,制定了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机制设计的基本原则。对前文分析研究的结果进行总结,从以绿色供给为前提、保护优先为先导、结构调整为机遇、产品创新为特色和全域协作为支撑几个方面提出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路径,并基于产业发展阶段和现实条件按照旅游资源要素、产业规模要素、发展环境要素、政策支持要素和基础设施要素5个方面提出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建议,希望为我国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提供借鉴。

李俊鹏[7](2020)在《优势文化概念下的甘肃武威城市综合体设计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综合体作为综合密集型商业的重要内容发展迅速,并不断向二三线城市蔓延。但是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城市综合体在开发建设和运营中逐渐出现了同质化严重的问题,导致经济收益下滑,运营不畅。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城市综合体设计中,对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以及地区优势文化资源表达应用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增长、文旅产业引导和优势文化传承创新发展等多方面的积极影响重视不够。基于此,文章应用经济学中的比较优势理论,将比较优势理论运用到地区文化资源价值的研究中,引入优势文化概念。通过对武威地区优势文化资源的比较分析,遴选出适宜在城市综合体设计中融合应用表达的优势文化资源,探索在功能组织、空间营造和造型表达方面应用的适宜方式。通过设计表达,形成一种功能业态丰富,内聚引力强,具有长期有效运营能力的武威城市综合体项目,能够对城市综合体的经济效益和武威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产生影响,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文章主体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对比较优势理论的概念和应用范围进行研究,将比较优势理论应用到地区文化资源价值的研究中,引入优势文化概念。文中选取甘肃武威市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比较优势理论下的优势文化概念,对武威市文化资源进行实地调研,文献调查和比较分析,梳理武威市历史上的重要节点,用优势文化资源在城市综合体设计中适宜的表达方式,对武威市现存优势文化资源进行分类整合。第二部分,分析优势文化概念下的城市综合体设计案例,并以武威市为例,遴选适宜的优势文化资源,研究优势文化资源在城市综合体功能设计、空间营造及造型表达方面恰当的应用方式,以及优势文化概念在城市综合体设计应用中的价值创造。第三部分,应用论文研究成果,结合武威优势文化资源,进行武威优势文化概念下的城市综合体方案设计实践。通过武威优势文化概念下的城市综合体设计研究和“莲花尊”城市综合体设计方案实践,讨论武威优势文化与城市综合体中的功能、空间和造型设计相融合的适宜方式,有效避免城市综合体开发建设过程中出现同质化严重的现象,达到项目长期有效运营的需求。对其他相同条件下的城市综合体项目设计提供一定的指导借鉴。

宋文月[8](2020)在《政府行为对我国区域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区域产业结构变迁不仅影响各地区经济增长质量提升,还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的重要因素。对市场机制尚未完善的后发追赶型经济体而言,政府行为对发挥地区初始比较优势,培育动态比较优势,促进产业发展与结构变迁有着决定性影响。政府行为模式差异是造成区域产业结构变迁及其增长效应分化的关键因素。因此,探究政府行为对区域产业结构变迁及其增长效应的影响机理,比较结构变迁路径的区域差异,对化解新时代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有着启示意义。本论文围绕政府行为对区域产业结构变迁及其增长效应的理论机制与经验检验展开研究。首先,通过构建反映区域产业结构变迁特征、原因及影响的综合评价体系,比较了我国区域产业结构变迁的时序特征。其次,利用理论模型分析政府行为模式差异的形成机理,以及不同模式对区域产业结构变迁及其增长效应的作用机制。再次,采用历史归纳与经验分析法,检验政府行为对我国区域产业结构变迁的阶段性特征。并分别从要素重置、技术创新以及产业集聚的视角,考察政府行为对区域产业结构变迁的多重影响机制。最后,针对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区域产业结构变迁的目标要求,提出优化政府行为,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政策建议。研究表明:第一,我国区域的要素禀赋条件与制度环境不断优化完善,区域产业结构变迁速度有所放缓,各区域结构变迁质量均不断提升,对增长的贡献也逐渐显现。且改革开放程度越高的地区结构变迁质量以及增长贡献越高。第二,理论模型表明发展阶段、比较优势等的差异会造成不同的政府行为模式。政府行为模式的选择对收入效应与相对价格效应有着重要影响,是造成区域产业结构变迁路径差异的重要原因。第三,发展水平越低的区域政府行为的影响越强,各区域政府行为对结构变迁速度影响机制均有显着阶段转变。东部地区的政府行为更关注产业结构转型质量,而中西部地区则注重基于加速产业结构变迁下规模扩张引起的产业结构高度化。第四,发展阶段与市场化程度越低的地区,政府行为对区域制造业结构转型的不利影响越大,并且该影响会随要素市场扭曲程度的降低更加显着。同时,各区域政府直接干预对服务业结构转型有促进作用,行政性市场进入壁垒对其有不利影响,且政府行为通过干预要素市场对服务业结构转型的影响机制也有显着区域差异。第五,尽管政府科技支持有利于区域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提升,但忽略地区企业创新活力以及以出口导向型的发展方式却对其有不利影响。同时,外商直接投资是促进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重要因素。开放程度越高,外商直接投资与企业创新活力的促进作用越强,地区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协同升级水平也越好。第六,地区基础设施水平对技术含量越高产业的吸引力越小,其优化对发展水平较高地区产业集聚的促进作用越强。企业税收强度与行政性市场进入壁垒是限制区域产业集聚的重要因素。政府行政管理水平对产业集聚的影响会随着发展水平的提升逐渐增强。第七,我国区域发展水平与产业结构变迁存在一定的空间相关性,各部门发展的空间相关性的阶段转换是引起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波动的重要因素。同时政府干预较强的中西部地区,不充分的过早工业化现象较为严重,而东部地区的工业化程度较充分,更能有效促进经济增长。与已有研究相比,本文的主要贡献有:其一,本文将制造业与服务业行业结构内嵌至传统三大产业结构变迁的理论分析中,比较了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影响的阶段性差异。其二,不同于产业结构变迁的国际比较研究,本文关注产业生产与市场需求联系更加密切的区域产业结构变迁的特征、原因及影响问题。其三,针对后发追赶型经济体产业结构变迁与制度变革的特征,基于地区发展目标与条件约束的阶段性差异,系统分析了后发追赶型经济体政府行为对区域产业结构变迁及其增长效应的影响机理。

刘欣[9](2020)在《高校融资总量、结构及绩效评价研究 ——基于教育部直属高校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国际间的博弈也越来越激烈。在全球范围内的博弈,不仅仅是经济上、政治上、军事上、文化上的博弈,其实就其本身来讲,实质上是各国之间人才的博弈。各个国家的高等教育为本国源源不断的输送了优秀的人才,由此看来,各个国家想赢得大国间的博弈,高等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断加大对高等教育领域资源的投入,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2015年开始实施“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战略,不断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中国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模式转变为“大众教育”模式,并即将进入“普及教育”模式。2018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833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8.1%(1)。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与所需资源的供给能力形成了矛盾,学校必须通过建设足够的教学科研设施和保障性配套设施、自我培养或引进优秀师资等才能更好的满足受教育群体的需求,保证教育产出的质量。只有充足的教育办学经费才能够满足高校稳定发展和“双一流”建设对经费的需求,这就对高校进一步增加融资总量、优化融资结构不断提出新要求。我国高校融资仍主要依托传统的财政拨款,尽管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应逐渐拓宽高校自身资源和社会力量办学的融资方式或渠道,但总体来看我国高校的办学经费融资渠道相对单一,且融资的规模有限,相对教育需求的快速发展而言还难以满足其现实需求。可见,高校办学经费融资渠道的拓展及选择进而实现融资结构的优化尤为重要。在我国经济增长动力转化的背景下,我国高校的办学经费融资规模、结构及模式也必然发生相应的调整和变化,传统的高等教育办学经费融资模式已然不能适应经济转型的需求。因此,在新的经济发展环境条件下,高校多元化融资已经成为我们必须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基于此,考虑到数据来源的可得性、代表的普遍性和可比性,本文选择76所教育部直属高校对外公开的融资数据为样本,通过对教育部直属高校办学经费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的融资总量、结构及模式的比较分析,构建了高校融资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进而对高校融资水平进行了评价。利用实证研究方法,对高校经费融资结构和融资绩效表现进行了回归分析,进而剖析了其对高校融资绩效的影响和成因。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校办学经费融资模式及结构优化思路,以期提高高校经费融资绩效,提升高校办学质量。据此,本文中所提及的高校均指代教育部直属高校。主要研究内容结构如下:第一章,导论部分。主要对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相关研究文献综述、研究方法、技术路线、数据来源、研究内容与结构、创新和有待研究的问题进行总体阐述,为论文谋篇布局并提出研究方向和思路。第二章,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对教育部直属高校、融资、内源性融资、外源性融资等概念进行界定。并对人力资本理论、成本分担理论、融资优序理论、绩效管理理论等理论进行具体分析。第三章,高校办学经费融资总量、结构及模式的演进分析。本章主要对高校经费融资总量、融资结构和融资模式的演进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发现我国高校融资的特点、融资主要渠道及存在问题。第四章,基于区域分布的高校办学经费融资总量、结构及模式的比较分析。将我国高校按照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的经济区域布局,对其办学经费融资的总量、结构和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同时研究了差异性产生的原因。第五章,高校办学经费融资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本章提出了高校办学经费融资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并据此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评价对象及数据来源;对熵值法、变异系数法以及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等方法进行了比较和适应性选择。根据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分别对全国层面、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高校融资水平进行了评价。第六章,高校办学经费融资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本章根据第五章得出的结论,对高校经费融资结构和融资绩效表现进行了回归分析,分别从全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层面出发,得出融资结构对高校融资绩效的客观影响,包括影响方向及影响显着程度,进而分析造成该种影响的原因。第七章,高校多元化拓展办学经费,提升融资绩效的路径。本章根据前文对我国高校办学经费融资的总量、结构及模式的演进分析、空间比较和研究以及实证分析研究结论,提出了从政府维度,探索加大高校财政拨款力度,改善拨款方式;从高校的维度,拓宽办学经费融资渠道,完善内部配套机制;从社会维度,积极培养社会共同办教育的理念。第八章,结论,对全文进行总结性概述。

郭世慧[10](2020)在《甘肃省经济活动的时空变化研究 ——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分析》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经济总量快速增加,区域经济格局不断变化,推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转型。在区域经济的演变和转型过程中,区域空间结构也发生重大变化,重新塑造着产业经济活动的空间格局,如何科学分析区域时空演变规律,把握动态过程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学术问题。国内生产总值(GDP)能够较为完整地反映统计区的基本经济情况,但传统的GDP来源于官方统计数据,该数据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难以细致的展现区域内部经济差异。通过在长时间序列上的GDP空间模拟结果对比与时间节点上的市域经济空间模拟,能够更为直观的展现区域经济活动沿时间方向的动态变化过程与区域经济空间差异。本文选取甘肃省为研究对象,于NOAA官网获得原始灯光数据,借助相关工具通过相关校正方法获取了1992-2018年两阶段共27年的夜间灯光影像数据。通过对时间序列与时间节点上两维度的甘肃省经济活动空间分布模拟结果分析,得出甘肃省经济的发展脉络和甘肃省经济活动空间分布的差异性特征,并一步探究经济空间格局分布差异成因。在以上分析探究的基础上,对甘肃省经济平衡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有以下几点:一、从经济增长极的形成变化看,研究期内,经济增长极数量不断增加,经济增长极的核心区面积不断扩大,经济密度不断增加。初期至中期阶段,经济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十分明显,经济增长极对周边区域的生产要素具有极强的吸引和吸纳能力,生产要素向城市流动促进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城市中心区域的经济核心区面积不断扩大,经济密度不断增加,这一点在嘉峪关市的发展变动过程中最为明显。二、从中心外围关系看,核心区经济密度呈现出中心向外围递减的变化趋势,经济增量呈现出外围高于核心的特征。越靠近核心区中心,经济密度越高,越远离中心,经济密度越低。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的极化作用使得核心区经济密度高于外围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经济扩散作用日渐明显,核心区经济发展受到一定限制后,部分生产要素开始向周边区域流动,极大促进周边区域的发展,特别是在较高等级的经济中心,如兰州市、嘉峪关市出现了经济增速高于中心区域的环状区域,这一空间分异特征与城市的城乡结合处的发展直接相关。三、从区域发展差异看,甘肃省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省内经济两极分化严重,东北-西南和南-北方向经济发展差异大,以临夏-天水连线为界形成明显经济断层;陇中地区为省内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区域,河西走廊地区次之,甘南州与陇南市经济最为落后;兰州、白银、嘉峪关市等经济中心城市与非中心城市的经济差距依然较大;城乡之间差距十分明显,市域经济大都集中在行政中心,表现为市县城区经济密度远高于其周边区域,农村地区经济密度极低,且大都为0值。四、从经济轴带变化看,河西地区形成条带状经济轴,陇中地区、陇东南地区经济网状趋势明显,且经济轴带与网状经济的分布与延伸与交通有密切的联系。经济轴线多与交通线路、河流干道空间位置相匹配,其中与路空间匹配度最高,其次是公路,河流在经济带形成中主要起辅助作用。河西走廊一线经济条带区域经济密度较高,陇中地区与陇东南地区与网状经济密度较低。基于以上结论,本文从加大交通网络建设、打造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适当拓展城区范围与加大对落后地区的资本投入等方面对甘肃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提出几点对策建议。

二、甘肃经济发展比较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甘肃经济发展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 ——模型的构建与定性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
        1.国家层面的政策导向
        2.区域竞争力提升的客观要求
        3.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力的多因素影响
    (二)研究意义
        1.理论价值
        2.现实意义
    (三)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经济与管理领域竞争力文献梳理
        2.高等教育竞争力研究文献梳理
        3.高等教育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的焦点
    (四)研究思路设计与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设计
        2.研究内容的确立
        3.研究方法的选择
    (五)创新点
二、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力的内涵及其分析基础
    (一)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力的内涵界定
    (二)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力分析理论基础
        1.高等教育职能论
        2.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三)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视角:组态理论
        1.组态理论起源
        2.组态理论内容
        3.组态理论的适切性
三、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力影响因素模型的构建
    (一)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力影响因素的识别
        1.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力要素构成的多元形态
        2.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确定
    (二)组态理论与竞争力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1.组态理论视角下影响因素关联性分析
        2.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力影响因素“钻石模型”架构
    (三)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
        1.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力评价指标研究综述
        2.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力指标体系的确立
四、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定性比较分析
    (一)定性比较分析方法的选择及可行性分析
        1.定性比较分析方法介绍
        2.定性比较分析方法的应用
        3.方法选择的可行性分析
    (二)结果变量与条件变量的选取
        1.结果变量设计
        2.条件变量设计
    (三)变量数据库的构建
        1.变量命名与数据来源
        2.定性比较分析基础数据
    (四)数据处理
        1.条件变量与结果变量的校准
        2.条件变量的必要性分析
        3.真值表构建
    (五)结果分析
        1.区域高等教育“强竞争力”成效分析结果
        2.区域高等教育“弱竞争力”成效分析结果
        3.稳健性检验
五、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组态解讨论及提升路径建议
    (一)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组态解讨论
        1.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结果讨论
        2.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力影响因素组态解的不同区域案例分析
        3.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力组态解与区域政策规划比较
    (二)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力提升的改进建议
        1.国家政策扶持,差异化精准支持
        2.探索多重路径,体现“区域特色”
        3.优化要素条件组合,塑造综合影响力
        4.找准区域定位,突出地方高校特色
六、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各区域高校规模原始数据
附录 B 各区域学生规模原始数据
附录 C 各区域高校教师规模原始数据
附录 D 各区域高校办学条件原始数据
附录 E 各区域高校经费投入原始数据
附录 F 各区域高校科研成果原始数据
附录 G 各区域高校科研产出效益原始数据
附录 H 定性比较分析各变量基础源数据
附录 I 定性比较分析各变量校准后数据
致谢

(2)甘肃省疾控机构卫生人力资源分布比较分析及配置公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及公平性研究现状
        1.2.2 国内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及公平性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
    2.1 资料来源
    2.2 研究内容
        2.2.1 甘肃省疾控机构卫生人力资源分布情况
        2.2.2 甘肃省疾控机构卫生人力资源构成情况
        2.2.3 甘肃省疾控机构卫生人力资源的公平性分析
        2.2.4 优化甘肃省疾控机构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的建议
    2.3 研究方法
        2.3.1 文献研究法
        2.3.2 描述性分析法
        2.3.3 Lorenz曲线
        2.3.4 Gini系数
        2.3.5 Theil指数
        2.3.6 CI与集中曲线
    2.4 质量控制
    2.5 技术路线
第三章 甘肃省疾控机构卫生人力资源分布及比较分析
    3.1 疾控机构设置情况
    3.2 疾控机构卫生人力资源配置情况
        3.2.1 疾控机构卫生人员数量情况
        3.2.2 甘肃省各市(州)疾控机构卫生人员分布情况
        3.2.3 疾控机构卫生技术人员数量情况
        3.2.4 甘肃省各市(州)疾控机构卫生技术人员分布情况
        3.2.5 疾控机构非卫生技术人员数量情况
        3.2.6 甘肃省各市(州)疾控机构非卫生技术人员分布情况
        3.2.7 甘肃省每千人口疾控卫生人力资源数量情况
        3.2.8 甘肃省各市(州)每千人口疾控卫生人力资源分布情况
    3.3 甘肃省疾控机构卫生人员构成情况
        3.3.1 甘肃省疾控机构卫生人员类别构成情况
        3.3.2 甘肃省疾控机构卫生人员分布构成情况
第四章 甘肃省疾控机构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公平性研究
    4.1 基于Lorenz曲线的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公平性研究
        4.1.1 疾控机构卫生人员配置
        4.1.2 疾控机构卫生技术人员配置
        4.1.3 疾控机构执业(助理)医师配置
        4.1.4 疾控机构技师(士)配置
        4.1.5 疾控机构管理者配置
    4.2 Gini系数
        4.2.1 基于人口分布的疾控机构各类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公平性
        4.2.2 基于行政区划地理面积分布的疾控机构各类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公平性
        4.2.3 基于GDP分布的疾控机构各类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公平性
    4.3 Theil指数
    4.4 CI与集中曲线
第五章 讨论
    5.1 甘肃省疾控机构卫生人力资源配置情况
        5.1.1 疾控机构卫生人力总量仍相对不足
        5.1.2 疾控机构卫生人员分布不均衡
        5.1.3 甘肃省疾控机构卫生人员结构不合理
    5.2 甘肃省疾控机构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公平性
        5.2.1 疾控卫生人力按人口分布的公平性优于按行政区划地理面积分布的公平性,区域差异明显
        5.2.2 疾控卫生人力配置倾向于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
    5.3 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评价方法的可行性分析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6.2.1 继续扩大卫生人员总量,完善人才管理
        6.2.2 增加财政投入,合理制定投入、支出机制
        6.2.3 完善薪酬激励机制,稳步提高薪酬水平
        6.2.4 优化疾控机构卫生人力资源职称制度
        6.2.5 加强疾控卫生人员教育培养,提升队伍素质和水平
        6.2.6 加强疾控卫生人力配置公平性,缩小区域差距
        6.2.7 鼓励卫生人才向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动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土地财政对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理论意义
        三、实践意义
    第二节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贡献与不足
        一、论文可能的边际贡献
        二、论文存在的不足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分析
    第一节 重要概念界定
        一、土地财政
        二、地方政府行为
        三、区域协调发展
        四、区域协调发展能力
    第二节 相关理论分析
        一、土地财政的理论基础
        二、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 土地财政研究综述
        一、国外土地财政相关文献梳理
        二、国内土地财政相关文献梳理
    第四节 国内外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研究综述
        一、区域协调发展能力内涵研究
        二、关于区域协调发展能力提升的政策研究
        三、影响我国区域协调发展能力提升的问题研究
        四、提升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机制与制度框架研究
        五、土地财政对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影响研究
    第五节 文献评述
        一、已有研究成果证实了土地财政问题的复杂性
        二、已有文献存在的不足
第三章 土地财政、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制度安排与发展趋势
    第一节 土地财政相关制度
        一、中国特有土地制度
        二、分税制改革制度
        三、政绩考核制度
    第二节 土地财政的规模与变化趋势
    第三节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演进
    第四节 区域协调发展能力测度及变动趋势
        一、区域协调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二、区域协调发展能力测算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地方政府的“以地生财”与区域协调发展能力
    第一节 全文作用机制分析
        一、机制分析的逻辑主线
        二、“以地生财”对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影响机制
    第二节 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二、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三、数据描述性统计
    第三节 实证结果分析
        一、全样本回归分析
        二、分区域回归分析
        三、稳健性检验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地方政府的“以地引资”与区域协调发展能力
    第一节 “以地引资”对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影响机制
    第二节 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二、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三、数据描述性统计
        四、空间权重确定
        五、空间自相关检验
    第三节 实证结果分析
        一、基准回归检验
        二、分区域回归检验
        三、中介效应检验
    第四节 全文作用机制检验
        一、研究设计
        二、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土地财政影响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区域异质性特征——基于浙滇比较分析
    第一节 比较区域选择
    第二节 浙滇两省区域内协调发展能力状况分析
        一、浙江省区域内协调发展能力的时空差异分析
        二、云南省区域内协调发展能力的时空差异分析
    第三节 浙滇两省土地财政规模测算与比较
    第四节 浙滇两省土地财政对区域内协调发展能力影响的分析与比较
        一、研究设计
        二、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第一节 全文总结
    第二节 政策启示
        一、深入推进土地市场化改革
        二、去除土地财政依赖的制度土壤
        三、实施区域差别化的土地财政政策
        四、加快后土地财政发展转变,融入新时代发展战略框架
附录A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4)企业家精神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论文结构
    1.5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企业家精神研究综述
        2.1.1 企业家精神内涵
        2.1.2 企业家精神的测度
    2.2 经济增长质量综述
        2.2.1 经济增长质量的内涵
        2.2.2 经济增长质量的测度
    2.3 企业家精神对经济增长质量影响的研究综述
    2.4 文献述评
    2.5 理论基础
        2.5.1 企业家理论
        2.5.2 区域创新系统理论
        2.5.3 经济增长理论
        2.5.4 空间经济学理论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企业家精神与区域经济增长质量测度分析
    3.1 企业家精神的测度与评价
        3.1.1 企业家精神测度指标选取
        3.1.2 中国企业家精神的评价
    3.2 经济增长质量的测度与评价
        3.2.1 经济增长质量测度指标体系构建
        3.2.2 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3.2.3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评价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企业家精神对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机制分析
    4.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4.1.1 企业家创新精神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
        4.1.2 企业家创业精神对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
        4.1.3 企业家精神、营商环境与区域经济增长质量
    4.2 研究设计
        4.2.1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4.2.2 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
        4.2.3 计量模型设定
    4.3 实证分析
        4.3.1 模型检验与分析
        4.3.2 稳健性检验
        4.3.3 结果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企业家精神影响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空间效应分析
    5.1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时空演化分析
        5.1.1 研究样本选择
        5.1.2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时间演化特征分析
        5.1.3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空间演化特征分析
        5.1.4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空间相关性分析
    5.2 企业家精神对中国区域经济影响的空间计量模型设计
        5.2.1 问题提出
        5.2.2 研究假设
        5.2.3 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5.2.4 模型构建
    5.3 实证分析与稳健性检验
        5.3.1 实证分析
        5.3.2 稳健性检验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企业家精神影响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空间差异性分析
    6.1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6.1.1 指标选取
        6.1.2 数据来源与处理
    6.2 研究区域划定说明
    6.3 统计分析
        6.3.1 基于东部地区的统计分析
        6.3.2 基于东北地区的统计分析
        6.3.3 基于中部地区的统计分析
        6.3.4 基于西部地区的统计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管理实践启示
    7.3 研究局限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5)中美技术创新扩散因素比较及效应测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1.2.1 由创新、技术创新到技术创新扩散
        1.2.2 技术创新扩散的理论及发展
        1.2.3 技术创新扩散影响因素的研究
        1.2.4 技术创新扩散维度研究
        1.2.5 国际技术创新扩散问题
        1.2.6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技术路线图与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1.4.1 研究的创新之处
        1.4.2 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二章 技术创新扩散机理研究
    2.1 研究概念的界定
        2.1.1 创新与技术创新
        2.1.2 技术创新扩散与扩散效应
        2.1.3 技术创新扩散与技术扩散
        2.1.4 技术创新扩散与技术转移
        2.1.5 国际技术创新扩散
    2.2 技术创新扩散系统的构成
    2.3 技术创新扩散的主体
        2.3.1 扩散源分析
        2.3.2 接收方分析
    2.4 技术创新扩散途径
        2.4.1 以人为载体的扩散
        2.4.2 以物为载体的扩散
        2.4.3 以资本为载体的扩散
        2.4.4 以网络媒介为载体的扩散
        2.4.5 以中介机构为载体的扩散
    2.5 技术创新扩散的效应
        2.5.1 技术创新扩散效应的表现
        2.5.2 技术创新扩散效应分类
        2.5.3 技术创新扩散效应分析
    2.6 技术创新扩散的环境因素
        2.6.1 宏观经济因素
        2.6.2 创新的技术环境
        2.6.3 政府创新政策
第三章 技术创新扩散模型与测度方法
    3.1 技术创新扩散的经典模型
        3.1.1 S曲线扩散模型及其扩展模型
        3.1.2 引力模型
        3.1.3 最大熵模型
        3.1.4 时间和空间结合模型
    3.2 技术创新扩散的测度
        3.2.1 技术创新扩散水平的测度
        3.2.2 技术创新扩散效应的测度
    3.3 本文拟采用的扩散模型及指标体系
        3.3.1 模型的确定
        3.3.2 测度指标体系
第四章 中美技术创新扩散模式比较分析
    4.1 美国的技术创新扩散模式
        4.1.1 美国大学的技术扩散模式
        4.1.2 美国联邦实验室技术扩散模式
        4.1.3 美国国家技术转移中心(NTTC)的技术扩散模式
    4.2 中国技术创新扩散模式
        4.2.1 中国大学的技术创新扩散模式
        4.2.2 科研院所的技术创新扩散模式
    4.3 中美技术创新扩散模式的比较
        4.3.1 美国技术创新扩散模式的特点
        4.3.2 中国技术创新扩散模式的特点
        4.3.3 美国技术扩散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第五章 中美技术创新扩散影响因素和成效的统计分析
    5.1 中国技术创新扩散影响因素和成效分析
        5.1.1 中国技术创新扩散影响因素分析
        5.1.2 中国技术创新扩散成效分析
    5.2 美国技术创新扩散影响因素和成效分析
        5.2.1 美国技术创新扩散影响因素分析
        5.2.2 美国技术创新扩散的成效分析
    5.3 中美技术创新影响因素和成效的对比分析
        5.3.1 中国技术创新环境改善较快,美国环境更加完善
        5.3.2 从数据来看,中国技术创新扩散成效明显
        5.3.3 美国技术扩散体制完善,扩散成效稳中有升
        5.3.4 美国的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扩散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5.3.5 美国在R&D人员和成果方面拥有更大的优势
第六章 基于主成分回归的中美技术创新扩散因素分析
    6.1 主成分回归
        6.1.1 主成分分析的基本理论
        6.1.2 主成分回归
    6.2 基于主成分回归的中国技术创新扩散影响因素分析
        6.2.1 技术创新扩散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的建立
        6.2.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6.2.3 主成分回归的结果
    6.3 基于主成分回归的美国技术创新扩散因素分析
        6.3.1 指标体系的建立
        6.3.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6.3.3 主成分回归的结果
    6.4 中美技术创新扩散影响因素的对比分析
        6.4.1 基于2005-2017 年数据的中国技术创新扩散主成分回归分析
        6.4.2 中美技术创新扩散影响因素对比分析
        6.4.3 中美两国对比分析结果原因解析
第七章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中美技术创新扩散效应的测度
    7.1 中美技术创新扩散的可能性理论分析
        7.1.1 技术差距理论
        7.1.2 中美技术扩散可能性分析
    7.2 模型设计与指标体系构建
        7.2.1 结构方程模型的基本原理
        7.2.2 指标体系的建立
    7.3 模型1:单项因果关系的递归模型
        7.3.1 研究假设
        7.3.2 模型的构建
        7.3.3 数据分析
        7.3.4 全要素生产的测算
        7.3.5 模型的检验
        7.3.6 结构方程模型的PLS结果分析
    7.4 模型2:存在间接反馈关系的非递归模型
        7.4.1 模型的构建
        7.4.2 模型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7.4.3 模型的实证结果
第八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
    8.1 研究结论
        8.1.1 中美两国技术创新扩散环境和态势有差异,但有趋同趋势
        8.1.2 美国企业在技术创新扩散中的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8.1.3 分散型科技管理体制是技术扩散高效率的重要原因之一
        8.1.4 社会资金投入在技术创新扩散中更具配置作用
        8.1.5 中国技术创新活跃,部分科技成果技术含量低,扩散困难
        8.1.6 中国技术创新扩散体系有待完善
    8.2 政策建议
        8.2.1 充分利用现有科技管理体制的优势,优化技术扩散环境
        8.2.2 优化技术扩散环境
        8.2.3 政府应成为技术扩散的重要推动者
        8.2.4 加强对于公共科研机构技术转移的绩效考核机制
        8.2.5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6)绿色发展视域下中国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2 基础概念与相关理论
    2.1 基础概念
        2.1.1 绿色发展
        2.1.2 森林旅游产业
        2.1.3 产业竞争力
        2.1.4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
    2.2 相关理论
        2.2.1 绿色发展理论
        2.2.2 “两山”理论
        2.2.3 产业经济学理论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5 产业竞争力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中国森林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3.1 中国森林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3.1.1 森林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3.1.2 森林旅游产业绿色发展问题
    3.2 中国森林旅游产业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3.2.1 森林旅游产业对区域经济的直接贡献
        3.2.2 森林旅游产业带动其他产业能力
        3.2.3 森林旅游的区域经济牵动度
    3.3 中国森林旅游产业发展历程与竞争阶段分析
        3.3.1 森林旅游产业发展历程
        3.3.2 森林旅游产业市场竞争阶段分析
    3.4 中国森林旅游产业竞争趋势
        3.4.1 适应森林旅游产业消费群体变化
        3.4.2 适应森林旅游产业产品需求变化
        3.4.3 适应森林旅游产业文化内涵变化
    3.5 本章小结
4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的模型构建
    4.1 基于钻石模型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4.1.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分析框架
        4.1.2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4.2 基于熵权法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构建
        4.2.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方法选择
        4.2.2 基于熵权法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
    4.3 本章小结
5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的评价分析
    5.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测算
    5.2 各级评价指标的作用权重分析
    5.3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结构分析
        5.3.1 生产要素维度竞争力分析
        5.3.2 需求要素维度竞争力分析
        5.3.3 支持产业要素维度竞争力分析
        5.3.4 政府作用要素维度竞争力分析
    5.4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聚类分析
        5.4.1 聚类分析结果
        5.4.2 聚类结果分析
    5.5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时空分析
        5.5.1 空间分布分析
        5.5.2 时间趋势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6.1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体系构建原理
        6.1.1 绿色发展对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影响机制
        6.1.2 影响因素遴选原则
        6.1.3 影响因素体系构建的方法
    6.2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体系构建
        6.2.1 拟选影响因素体系
        6.2.2 影响因素筛选模型设定
        6.2.3 数据处理及检验
        6.2.4 拟选影响因素指标主成分分析
        6.2.5 拟选影响因素指标回归分析
    6.3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体系
        6.3.1 绿色旅游资源因素
        6.3.2 绿色产业规模因素
        6.3.3 绿色发展环境因素
        6.3.4 绿色基础设施因素
        6.3.5 绿色政策支持因素
    6.4 基于解释结构模型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结构分析
        6.4.1 解释结构模型的构建
        6.4.2 影响因素的多级递阶结构
    6.5 本章小结
7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PMO分析
    7.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理论解析
    7.2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压力(P)
        7.2.1 竞争力提升的压力
        7.2.2 压力的动态变化
    7.3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动力(M)
        7.3.1 动力主体构成及动态演化
        7.3.2 驱动力构成及动态演化
    7.4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P-M循环推进框架
    7.5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路径(O)
        7.5.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目标与路径设计原则
        7.5.2 以保护优先为先导的绿色旅游资源要素提升路径
        7.5.3 以结构调整为机遇的绿色政策支持要素提升路径
        7.5.4 以产品创新为特色的绿色产业规模要素提升路径
        7.5.5 以全域协作为支撑的绿色发展环境要素提升路径
        7.5.6 以绿色供给为前提的绿色基础设施要素提升路径
    7.6 本章小结
8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建议
    8.1 绿色发展视域下旅游资源要素竞争力提升建议
        8.1.1 自然资源保护方面
        8.1.2 资源管理能力方面
    8.2 绿色发展视域下产业规模要素竞争力提升建议
        8.2.1 产品创新方面
        8.2.2 技术创新方面
    8.3 绿色发展视域下发展环境要素竞争力提升建议
        8.3.1 经济环境方面
        8.3.2 社会环境方面
    8.4 绿色发展视域下政策支持要素竞争力提升建议
        8.4.1 绿色供需方面
        8.4.2 政策制度方面
        8.4.3 人才选育方面
    8.5 绿色发展视域下基础设施要素竞争力提升建议
        8.5.1 交通产业支持方面
        8.5.2 服务设施升级方面
    8.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附录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各级指标的权重
附录2 2008-2017年各地区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结果
附录3 各地区一级指标综合评价测算结果
致谢
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7)优势文化概念下的甘肃武威城市综合体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1.1 课题缘起
        1.1.2 课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1.3.1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
        1.3.2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
        1.3.3 文献综述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第2章 比较优势理论和优势文化概念
    2.1 比较优势理论
        2.1.1 比较优势理论概念
        2.1.2 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脉络
        2.1.3 比较优势理论对区域文化价值研究的意义
    2.2 比较优势理论下的优势文化概念
        2.2.1 比较优势理论下的优势文化概念
        2.2.2 比较优势理论下的优势文化资源
        2.2.3 优势文化资源在城市综合体设计中的遴选整合应用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武威市优势文化资源研究与遴选整合应用
    3.1 武威市优势文化资源研究
        3.1.1 武威在中华文明史上的重要节点研究
        3.1.2 武威现有优势文化资源研究
    3.2 武威优势文化资源在城市综合体设计中的遴选整合应用研究
        3.2.1 功能设计中的遴选整合应用
        3.2.2 空间营造中的遴选整合应用
        3.2.3 造型表达中的遴选整合应用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优势文化概念下的甘肃武威城市综合体设计研究
    4.1 城市综合体开发运营中存在的问题研究
        4.1.1 目标定位同质化
        4.1.2 营销策略同质化
        4.1.3 功能业态同质化
        4.1.4 空间与造型同质化
        4.1.5 文化体验感缺失
    4.2 优势文化概念下的城市综合体案例分析
        4.2.1 以合肥万达茂为例
        4.2.2 以武汉楚河汉街为例
        4.2.3 以常德老西门城市综合体为例
    4.3 武威优势文化与综合体建筑策划
        4.3.1 建筑策划的概念
        4.3.2 武威优势文化与城市综合体建筑策划
    4.4 武威优势文化与综合体建设区位和基地选择
        4.4.1 城市综合体建设区位和基地选择的一般原则
        4.4.2 城市综合体建设区位和基地选择的影响因素
        4.4.3 武威优势文化与城市综合体建设区位和基地选择
    4.5 武威优势文化下的城市综合体设计研究
        4.5.1 武威优势文化下的城市综合体功能设计
        4.5.2 武威优势文化下的城市综合体空间营造
        4.5.3 武威优势文化下的城市综合体造型表达
    4.6 武威优势文化资源在城市综合体设计应用中的价值创造
        4.6.1 促进城市综合体项目运营收益
        4.6.2 引导武威文旅产业向上发展
        4.6.3 促进武威优势文化传承发展
第5章 武威“莲花尊”城市综合体设计实践
    5.1 武威“莲花尊”城市综合体项目策划
        5.1.1 武威“莲花尊”城市综合体项目背景
        5.1.2 武威“莲花尊”城市综合体建筑策划
        5.1.3 武威“莲花尊”城市综合体项目概况
    5.2 武威“莲花尊”城市综合体建设区位和基地分析
        5.2.1 武威“莲花尊”城市综合体建设区位
        5.2.2 武威“莲花尊”城市综合体基地分析
    5.3 武威“莲花尊”城市综合体方案设计
        5.3.1 武威“莲花尊”城市综合体功能设计
        5.3.2 武威“莲花尊”城市综合体空间营造
        5.3.3 武威“莲花尊”城市综合体造型表达
    5.4 武威“莲花尊”城市综合体方案表达
结语
    1 主要结论
    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实际项目目录

(8)政府行为对我国区域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1.4 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述评
    2.1 产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变迁
        2.1.1 产业结构的内涵与外延
        2.1.2 产业结构变迁维度的划分——转型、升级与集聚
    2.2 产业结构变迁的理论演进
        2.2.1 产业结构变迁的一般规律总结
        2.2.2 产业结构变迁的新古典增长理论观点
        2.2.3 产业结构变迁的发展经济学观点
    2.3 产业结构变迁的市场影响因素
        2.3.1 需求侧因素
        2.3.2 供给侧因素I:要素重置
        2.3.3 供给侧因素II:技术创新与进步
        2.3.4 产业结构空间变迁的影响因素
    2.4 产业结构变迁的政府影响因素
        2.4.1 后发经济体的政府行为特征
        2.4.2 政府行为对产业结构变迁的积极影响
        2.4.3 政府行为对产业结构变迁的消极影响
    2.5 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2.6 国内外研究的评价及其对本文研究视角的启示
第三章 区域产业结构变迁的典型事实与差异比较
    3.1 区域产业结构变迁评价的理论依据
        3.1.1 区域产业结构变迁的内涵与外延
        3.1.2 区域产业结构变迁的主要特征
        3.1.3 区域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因素
        3.1.4 区域产业结构变迁的增长效应
    3.2 区域产业结构变迁综合评价
        3.2.1 区域产业结构变迁综合评价指标选择
        3.2.2 区域划分与行业结构说明
        3.2.3 区域产业结构变迁评价过程
    3.3 区域产业结构变迁时序特征的比较分析
        3.3.1 区域产业结构变迁各维度时序特征的比较分析
        3.3.2 区域产业结构变迁综合指标的时序特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区域产业结构变迁路径差异的理论模型
    4.1 政府行为对区域产业结构变迁的必要性分析
        4.1.1 高速增长阶段政府对区域产业结构变迁的必要性分析
        4.1.2 高质量发展阶段政府对区域产业结构变迁的必要性分析
    4.2 政府对产业结构变迁的行为模式选择——基于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
        4.2.1 基准模型
        4.2.2 拓展模型I:不同发展阶段的差异比较
        4.2.3 拓展模型II:不同比较优势的差异比较
        4.2.4 拓展模型III:不同发展目标的差异比较
    4.3 政府行为对产业结构变迁路径影响的多部门增长模型分析
        4.3.1 模型设定
        4.3.2 政府行为对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政府行为对区域产业结构变迁影响的历史回顾与实证检验
    5.1 我国政府行为对区域产业结构变迁影响的历史回顾
        5.1.1 计划经济时期(1949-1975)以重工业优先发展为核心的政府行为
        5.1.2 改革开放初期(1976-1990)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的政府行为
        5.1.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初期(1991-2000)以促进支柱产业发展、扩大产出规模为主要内容的政府行为
        5.1.4 21世纪初期(2000-2012)以化解产能过剩、培育自主创新能力为主要内容的政府行为
        5.1.5 进入新时代以来(2012年至今)以全面深化改革,转变实施措施为主要内容的政府行为
    5.2 政府行为对区域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机理与理论假说
        5.2.1 政府行为对区域产业结构变迁影响的理论基础
        5.2.2 高速增长阶段的政府行为的影响机理
        5.2.3 高质量发展阶段政府行为的影响机理
    5.3 模型构建与数据说明
        5.3.1 模型构建
        5.3.2 指标选择和变量说明
    5.4 实证结果分析
        5.4.1 政府行为对产业结构变迁影响的阶段性特征与区域差异比较
        5.4.2 基于动态面板模型的稳健性检验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政府行为对产业结构转型的影响及区域差异——要素重置视角的分析
    6.1 中国区域产业结构转型的典型事实
        6.1.1 区域产业结构转型的内涵与特征
        6.1.2 区域产业结构转型的时序特征
    6.2 政府行为、要素重置与产业结构转型的机理分析与理论假说
        6.2.1 政府行为对要素市场发育的影响
        6.2.2 政府行为、要素重置与产业结构变迁
    6.3 模型构建与数据说明
        6.3.1 模型设定
        6.3.2 指标选择与变量说明
    6.4 实证结果分析
        6.4.1 政府行为、要素市场发育与产业结构转型中介效应
        6.4.2 政府行为、要素市场发育与制造业产业结构转型
        6.4.3 政府行为、要素市场发育与服务业产业结构转型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政府行为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及区域差异——技术创新视角的分析
    7.1 中国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典型事实
        7.1.1 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内涵与特征
        7.1.2 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时序特征
    7.2 政府行为、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的机理分析与理论假说
        7.2.1 政府行为、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
        7.2.2 政府行为、企业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
        7.2.3 政府行为、外商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升级
    7.3 模型构建与数据说明
        7.3.1 模型构建
        7.3.2 指标选择与变量说明
    7.4 实证结果分析
        7.4.1 政府行为对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7.4.2 稳健性检验:政府行为、地区非农产业协同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政府行为对产业结构空间变迁的影响及区域差异——产业集聚视角的分析
    8.1 我国区域产业结构空间变迁的典型事实
        8.1.1 区域产业结构空间变迁的内涵与特征
        8.1.2 区域产业结构空间变迁的时序特征
    8.2 政府行为对产业集聚的影响机理分析与理论假说
        8.2.1 政府基础设施供给对产业集聚的影响
        8.2.2 地区企业税收强度对产业集聚的影响
        8.2.3 行政性市场进入壁垒对产业集聚的影响
        8.2.4 政府行政管理水平对产业集聚的影响
    8.3 模型构建与数据说明
        8.3.1 模型构建
        8.3.2 指标选取与变量说明
    8.4 实证结果分析
        8.4.1 产业集聚的空间相关性检验
        8.4.2 政府行为对产业集聚空间计量模型检验结果
        8.4.3 基于动态面板模型的稳健性检验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政府行为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变迁的增长效应分化
    9.1 区域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影响的阶段性特征比较
        9.1.1 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区域差异
        9.1.2 各省域产业结构变迁的增长效应测度
    9.2 政府行为、区域产业结构变迁及其增长效应的理论分析
        9.2.1 政府直接干预行为对区域产业结构变迁及其增长效应的影响
        9.2.2 政府间接干预行为对区域产业结构变迁及其增长效应的影响
        9.2.3 区域产业结构变迁分化的增长效应
    9.3 模型构建与数据说明
        9.3.1 模型构建
        9.3.2 指标选择与变量说明
    9.4 实证结果分析
        9.4.1 区域产业结构变迁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阶段性特征
        9.4.2 区域产业结构变迁增长效应的空间面板模型检验
    9.5 本章小结
第十章 优化政府行为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政策建议
    10.1 高质量发展阶段区域产业变迁的目标
        10.1.1 深化工业化进程,避免过早去工业化
        10.1.2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释放新一轮结构红利
        10.1.3 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增强区域产业联系
    10.2 以政府行为的优化促进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
        10.2.1 提升治理措施制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规避政府失灵的风险
        10.2.2 确立以竞争政策为基础的政策体系,提高中央与地方政府政策协调性
        10.2.3 完善要素市场,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10.2.4 优化政府职能,充分发挥政府在弥补市场失灵的作用
        10.2.5 延伸工业化,充分发挥制造业的扶梯作用
        10.2.6 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区域产业协同发展
第十一章 结论与进一步展望
    11.1 主要结论
    11.2 进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9)高校融资总量、结构及绩效评价研究 ——基于教育部直属高校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3.1 关于高校融资的必要性的研究
        1.3.2 关于高校融资的影响要素的研究
        1.3.3 关于高校融资的对策建议的研究
        1.3.4 关于国外高校融资经验借鉴的研究
        1.3.5 相关研究文献评述
    1.4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与数据来源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4.3 数据来源
    1.5 研究的内容与结构
    1.6 创新和有待研究的问题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教育部直属高校
        2.1.2 融资
        2.1.3 内源性融资
        2.1.4 外源性融资
    2.2 理论基础
        2.2.1 人力资本理论
        2.2.2 成本分担理论
        2.2.3 融资优序理论
        2.2.4 绩效管理理论
第3章 高校办学融资总量、结构及模式的演进分析
    3.1 高校办学经费融资总量、结构及模式的演进
        3.1.1 高校经费融资总量的演进
        3.1.2 高校经费融资结构的演进
        3.1.3 高校经费融资模式的演进
    3.2 高校办学经费融资的特点
        3.2.1 经费融资总量呈平稳上升态势
        3.2.2 经费融资结构呈多样性特征
        3.2.3 经费融资模式呈现经费来源主体多元化发展趋势
    3.3 高校办学经费融资的主要渠道
        3.3.1 财政拨款
        3.3.2 教育事业收入
        3.3.3 科研事业收入
        3.3.4 社会捐赠收入
        3.3.5 附属单位上缴收入
        3.3.6 其他收入
    3.4 高校办学经费融资的问题
        3.4.1 对国家财政拨款的外源性融资依赖性较强
        3.4.2 经费融资结构有待改善
        3.4.3 社会捐赠收入的吸引力不足
第4章 基于区域分布的高校办学经费融资总量、结构及模式的比较分析
    4.1 高校办学经费融资总量的比较分析
        4.1.1 东部地区高校办学经费融资总量分析
        4.1.2 中部地区高校办学经费融资总量分析
        4.1.3 西部地区高校办学经费融资总量分析
        4.1.4 东北地区高校办学经费融资总量分析
        4.1.5 高校办学经费融资总量区域差异性分析
    4.2 高校办学经费融资结构的比较分析
        4.2.1 东部地区高校办学经费融资结构分析
        4.2.2 中部地区高校办学经费融资结构分析
        4.2.3 西部地区高校办学经费融资结构分析
        4.2.4 东北地区高校办学经费融资结构分析
        4.2.5 高校办学经费融资结构区域差异性分析
    4.3 高校办学经费融资模式的比较分析
        4.3.1 东部地区高校办学经费融资模式分析
        4.3.2 中部地区高校办学经费融资模式分析
        4.3.3 西部地区高校办学经费融资模式分析
        4.3.4 东北地区高校办学经费融资模式分析
        4.3.5 高校办学经费融资模式的区域差异分析
第5章 高校办学经费融资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
    5.1 高校办学经费融资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5.1.1 高校办学经费融资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5.1.2 高校办学经费融资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
        5.1.3 评价对象及数据来源
        5.1.4 评价方法与选择
    5.2 全国层面高校办学经费融资水平分析
        5.2.1 全国层面高校办学经费内源性融资水平分析
        5.2.2 全国层面高校办学经费外源性融资水平分析
        5.2.3 全国层面高校办学经费综合融资水平分析
    5.3 基于区域分布的高校办学经费融资水平评价分析
        5.3.1 东部地区高校办学经费融资水平评价
        5.3.2 中部地区高校办学经费融资水平评价
        5.3.3 西部地区高校办学经费融资水平评价
        5.3.4 东北地区高校办学经费融资水平评价
第6章 高校办学经费融资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6.1 变量界定及模型构建
        6.1.1 变量界定及选择
        6.1.2 模型构建
    6.2 全国层面高校办学经费融资结构对融资绩效表现的影响
        6.2.1 多重共线性检验
        6.2.2 全国层面高校办学经费融资结构对融资绩效表现影响的回归分析
    6.3 东部地区高校办学经费融资结构对融资绩效表现的影响
        6.3.1 多重共线性检验
        6.3.2 东部地区高校办学经费融资结构对融资绩效表现影响的回归分析
    6.4 中部地区高校办学经费融资结构对融资绩效表现的影响
        6.4.1 多重共线性检验
        6.4.2 中部地区高校办学经费融资结构对融资绩效表现影响的回归分析
    6.5 西部地区高校办学经费融资结构对融资绩效表现的影响
        6.5.1 多重共线性检验
        6.5.2 西部地区高校办学经费融资结构对融资绩效表现影响的回归分析
    6.6 东北地区高校办学经费融资结构对融资绩效表现的影响
        6.6.1 多重共线性检验
        6.6.2 东北地区高校办学经费融资结构对融资绩效表现影响的回归分析
第7章 高校多元化拓展办学经费,提升融资绩效的路径
    7.1 从政府维度,探索加大高校财政拨款力度,改善拨款方式
        7.1.1 探索加大对高校的财政拨款力度
        7.1.2 政府拨款以绩效为导向
        7.1.3 加强对高校办学经费绩效的审计、评估和监督管理
    7.2 从高校的维度,拓宽办学经费融资渠道,完善内部配套机制
        7.2.1 充分利用教学、科研资源,拓宽办学经费内源性融资渠道
        7.2.2 充分发挥融资组织和管理机构的功能,拓宽办学经费外源性融资渠道
        7.2.3 强化高校内部管理,提升资金配置绩效
    7.3 从社会维度,积极培养社会共同办教育的理念
第8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甘肃省经济活动的时空变化研究 ——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
    第三节 研究意义
        一、现实意义
        二、理论意义
    第四节 研究方法
        一、对比分析法
        二、重心分析法
    第五节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图
    第六节 论文的创新点
第一章 相关研究综述
    第一节 经济空间分布研究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第二节 基于DMSP/OLS夜间灯光的GDP空间分布研究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第三节 基于DMSP/OLS夜间灯光的其他社会经济问题研究
        一、人口空间模拟
        二、电力消耗估算
        三、碳排放估算
        四、贫困估算
    第四节 文献评述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第一节 自然地理状况
    第二节 社会经济状况
        一、经济总量变化
        二、经济发展的阶段划分
        三、产业结构演变
    第三节 人口状况
    第四节 分地州市的经济和产业发展状况
第三章 数据收集与预处理
    第一节 数据收集
        一、夜间灯光数据
        二、土地利用数据及社会经济统计数据
    第二节 数据预处理
        一、空间数据预处理
        二、影像的相互校正
        三、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连续性校正
        四、NPP/VIIRS灯光数据处理
        五、统计数据处理
第四章 基于时间序列的甘肃GDP空间分布模拟(1992-2013)
    第一节 基于土地利用的第一产业GDP建模
        一、数据与模型
        二、分析与说明
    第二节 省域二三产业GDP空间建模
    第三节 省域GDP23空间分布模拟
    第四节 结果误差与分析
第五章 基于时间节点的甘肃市域GDP空间分布模拟(2013)
    第一节 市域GDP空间建模
    第二节 模型精度分析
    第三节 市域GDP空间分布模拟
第六章 基于DSMP/OLS灯光GDP空间模拟结果分析
    第一节 基于时间序列的省域经济分布模拟结果分析(1992-2013)
        一、甘肃省经济增长的动态变化
        二、第二、第三产业经济增长空间差异
        三、增长极与经济轴带空间分布特征
    第二节 基于时间节点的甘肃省GDP空间模拟结果分析(2013)
        一、省域GDP空间分异特征
        二、市域内部GDP空间分异特征
        三、甘肃省经济重心的变化
        四、时间序列与时间节点GDP空间模拟结果比较分析
第七章 基于NPP/VIIRS灯光数据的补充分析(2013-2018)
    第一节 基于土地利用的第一产业GDP建模
        一、数据与模型
        二、分析与说明
    第二节 基于NPP/VIIRS夜间灯光数据的二三产业GDP建模(2013-2018)
    第三节 基于NPP/VIIRS夜间灯光数据的省域GDP23 空间分布
        一、省域GDP23空间分布模拟
        二、结果误差与分析
    第四节 市域GDP空间建模(2018)
        一、市域GDP空间模型构建
        二、结果误差与分析
        三、市域GDP空间分布模拟
    第五节 基于NPP/VIIRS灯光的空间模拟结果分析
        一、基于时间序列的省域经济模拟结果分析(2013-2018)
        二、基于时间节点的市域经济模拟结果分析(2018)
第八章 研究结论及甘肃省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甘肃省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第三节 研究局限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四、甘肃经济发展比较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 ——模型的构建与定性比较分析[D]. 刘洋洋.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2]甘肃省疾控机构卫生人力资源分布比较分析及配置公平性研究[D]. 曹雁文. 兰州大学, 2021(12)
  • [3]土地财政对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影响机制研究[D]. 钟文.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4]企业家精神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研究[D]. 李海铭. 辽宁大学, 2020(07)
  • [5]中美技术创新扩散因素比较及效应测度研究[D]. 王俊霞. 河北大学, 2020(09)
  • [6]绿色发展视域下中国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D]. 邹成成.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9)
  • [7]优势文化概念下的甘肃武威城市综合体设计研究[D]. 李俊鹏. 兰州理工大学, 2020(01)
  • [8]政府行为对我国区域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研究[D]. 宋文月. 西北大学, 2020(07)
  • [9]高校融资总量、结构及绩效评价研究 ——基于教育部直属高校的分析[D]. 刘欣. 吉林大学, 2020(08)
  • [10]甘肃省经济活动的时空变化研究 ——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分析[D]. 郭世慧.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甘肃经济发展比较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