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将加快结构调整步伐

我国将加快结构调整步伐

一、我国将加快结构调整步伐(论文文献综述)

梁梦宇[1](2021)在《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并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其中,“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2017年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又明确提出:“必须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在此背景下,如何在处理效率与公平问题上更加重视公平,如何将乡村置于与城镇同等战略地位,如何客观测度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并认识其影响因素等,都成为新时代推进城乡融合发展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基于此,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发展理论为指导,以西方发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实践经验为借鉴,结合新时代中国现实国情,面对已经发生转化的社会主要矛盾、以协调城乡生产力水平为目标,探索“重塑新型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首先,解析城乡融合发展蕴含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本文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城乡关系发展历程,借此把握城乡发展规律及城乡发展的阶段合理性,探寻城乡融合发展蕴含的内在逻辑,界定城乡融合发展的基本内涵,总结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新特点、构建城乡融合发展的价值目标体系等,为新时代推进城乡全面融合发展指明方向。研究结果表明,城乡融合是我国生产力水平提升到一定高度对城乡关系发展演变提出的新要求;并且,在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城乡发展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不论是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城乡兼顾”乃至“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及固化”,还是改革开放以后的“城乡经济社会互动发展”,新世纪以来的“城乡统筹发展”、新时代的“城乡全面融合发展”,都是对走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道路的探索。这些阶段性演变背后体现的是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其中,生产力的发展可以奠定城乡关系发展演变的物质基础;反过来,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建立健全,会推动生产力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基于此,新时代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需要破除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提高资源要素的配置效率;需要统筹处理好“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之间的关系等。其次,构建评价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测算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潜在空间。本文利用2002-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城乡耦合协调度模型,实证测算了中国的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整体及31个省级行政单位(除港澳台)的城乡融合度都显着提升。其中,2002-2018年,中国的城乡耦合协调度从0.29提升至0.66;对应耦合协调等级,中国整体摆脱了“失调”等级,实现了从“中度失调”到“初级协调”的转变。这表明,2002年以来,“统筹城乡发展”“城乡一体化”“新型城镇化”等战略的实施,有效推动了中国城乡经济社会的互动互促发展。但整体而言,中国的耦合协调等级不高,因为多数省份目前仍处于较低等级的协调发展阶段,距离进入良好协调、优质协调发展阶段尚有较大差距;同时,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区域差异依然明显。再次,探讨城乡融合系统内各影响因素与城乡融合度之间的不确定性关系,找准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着力点。本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以城乡融合度为参考数列,探究2007-2018年31个省级行政单位(除港澳台)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提升的影响因素。具体来说,通过关联度排序,了解各因素在推进城乡融合度提升中作用的大小,为城乡融合发展实现路径的提出提供借鉴与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城乡融合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并显着受城乡生产要素流动顺畅化、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交通及通讯设施完备化与城乡经济发展多元化等多维因素影响。其中,城乡要素流动、城乡交通及通讯设施建设是影响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的两个关键因素,新时代要进一步促进要素流动的顺畅化及基础设施的完备化;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经济发展多元化是新时代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亟待加强的两个重要因素。然后,总结发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践经验,为新时代我国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先导性与参照作用。考虑到城乡发展不平衡是世界各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共同问题,城乡发展又受共同经济规律支配,本文考察了美英德法日韩六国的城乡融合发展实践,总结了其获取成功的经验。具体来说,一是健全城乡要素合理流动机制,打破要素流动障碍;二是优化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发挥人民群众的实践主体作用;三是以乡村为重点,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四是改善农业农村生产条件,缩小城乡生产力水平的差距,并着力保护农村农民的利益。此外,各国注重开展统一的城乡规划,并将城乡发展的法治化贯穿其中,这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完善的法律制度保障。最后,提出新时代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助力我国城乡融合发展工作在新时代背景下取得新突破。本文结合“解析城乡融合发展蕴含的内在逻辑、测算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探讨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及探索考察国外城乡融合发展实践等”得出的结论,从城乡要素流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城乡交通及通讯设施与城乡经济发展四个维度出发,提出了新时代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具体来说,一是通过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助力城乡要素流动的顺畅化;二是通过提高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效率,助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三是通过重点实施乡村基础设施补短板工程,助力城乡交通及通讯设施的完备化;四是通过开拓农村现代化发展新空间,助力城乡经济发展的多元化。

陈昌盛,许伟,兰宗敏,江宇[2](2020)在《“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内外部环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十四五"时期,我国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度调整、百年未遇之大疫情严重冲击、百年奋斗目标迈向新阶段的重大时代背景。疫情影响长期化、数字化转型加速、"边界"冲突重构调整、中国崛起和欧美主导此消彼长、对国家能力期待上升等五大力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变革。内外部发展呈现全球经济低增长低利率高债务、国际经济循环大调整、治理机制加速重构、国内经济转入中速增长平台、数字经济引领产业升级、经济社会风险管理难度加大、要素布局网络化集中化并重、绿色发展比较优势提升、非经济因素对开放的影响突出、收入分配改善关键窗口期显现等十大趋势。需要立足国情实际,把握住有利时间窗口,谋划好"十四五"规划的总体思路,推动建立高标准市场经济、高水平开放经济和高效能治理体系,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换动力,强化重大风险防范和化解能力,推动经济尽快转入高质量发展轨道,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丁鹏玉[3](2020)在《中国应急产业竞争力及发展演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繁荣,全球也进入了突发公共事件的高发期。而应急产业则是应急响应和应急管理系统中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重中之重,大力推动应急措施产业的发展,是增强社会应对突发事件综合能力的关键最佳途径,有利于人民生命健康和社会安定和谐。然而,作为在各类突发事件中提供有效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处置与救援等措施和手段的应急产业,在国内关于其发展和竞争力的研究还相对匮乏,对其中内在演化规律和外在发展形势的分析明显不足,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国内应急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我国的应急产业的行业发展和管理机制,服务于我国应急救援能力的提升和保障。本研究根据现有国内政府层面关于应急产业的分类标准,将应急产业分为感知和预警、预防和防护、救援和处置等三类。基于资源配置理论和产业竞争理论,从市场规模与预测、产业结构与产业链、社会共识和发展速度等四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应急产业的发展情况,并从政策、经济、社会和技术等环境层面探明了我国应急产业的运行特点。并以此构建了基于“钻石模型”的我国应急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主要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支持产业与相关产业和战略结构与竞争对手等四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应急产业的构成因素。建立了我国应急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框架和相应的评价指标,形成了我国应急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的理论分析模型。并从占有率、显示性比较和技术转化能力分析了我国应急产业的竞争实力,从产业运行状态、技术投入强度和产业竞争力变动分析了我国应急产业的竞争潜力。本研究基于系统动力学,建立了我国应急产业发展的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对中国应急储备能力和相关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综合分析。通过2017—2025年十年间的应急产业发展规模仿真结果,着重分析了应急产业发展影响因素中的技术支出、宣教支出、预备费、医疗卫生支出和公共安全支出等方面的敏感度,同时对我国应急产业的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研究发现:(1)应急产业产值对科学技术支出是敏感的,公共财政支出中科学技术支出的增加能够显着促进应急产业的发展;(2)应急产业产值对应急宣教支出是不敏感的,公共财政支出中应急宣传教育支出比例的变化对应急产业发展的影响很小;(3)应急产业产值对预备费是敏感的,预备费比例的增加能够显着促进应急产业的发展;(4)应急产业产值对医疗卫生支出是不敏感的,公共财政支出中医疗卫生支出比例的变化对应急产业发展的影响很小;(5)应急产业产值对公共安全支出是不敏感的,公共财政支出中公共安全支出比例的变化对应急产业发展的影响很小;(6)在2017—2025年的十年间,应急产业的产值将从最初设定值10000亿元增长至20434—23768亿元之间,增幅达到一倍左右。最后,本研究从政府层面和市场层面分别提出了促进应急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具体来说,政府层面要坚持政府主导下的市场化管理,以公共安全需求引导应急产业发展方向。同时,市场层面要强化我国应急产业发展基础,完善应急产业发展的支撑条件,坚持推行四轮驱动型科技创新路径,全面提升应急产业核心竞争力。

王锐[4](2019)在《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文中提出本文以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建设历史进程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历史-总结经验”的研究思路,较为系统地研究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历程,探求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经验,从中找出规律性的认识。新中国的成立是我国开展经济建设的历史前提。这个历史前提的实现并不是“毕其功于一役”,而是中华民族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下,经历了十四年抗日战争与三年国内战争的洗礼,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艰苦卓绝、排除万难建立起来的。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面对复杂的形势和艰巨的任务开始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七十年的探索历程依据经济建设工作在全部工作中的地位进行划分,大致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为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我国经济建设经历了一个转变过程,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济主体参与经济建设的方式转变为高度集中化、组织化的生产方式的过程。第二个阶段为改革开放以来到世纪之交。这是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下大规模开展经济建设的阶段。这一阶段通过改革经济体制,极大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由先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显示出市场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第三个阶段为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建设的阶段。我国市场化的改革,逐步从单纯的经济体制改革,上升到经济社会的全面转型,经济与社会协同发展的趋势日益突出。经济建设在取得举世瞩目发展成就的同时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通过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历史进程的系统考察和思考,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经验,本文得出如下结论:一是尊重人民群众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也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和占有者。只有让创造财富的劳动者享有财富,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不断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才能创造更多的财富。二是充分发挥我国基本国情的综合优势。我国的综合优势体现在全党全国对正确认识我国国情有正反两方面经验、经济建设必须充分发挥规模效应以及社会主义经济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三是多种所有制结构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础。在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所有权理论的基础上,我国进一步实现了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发展出多种所有制结构,并且不断健全法制体系为我国的所有制多样化提供持续保障。四是适合国情的改革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作用下,改革成为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我国改革的动力性体现在改革能够释放红利,而改革的稳定性体现在渐进的改革方式上。五是对外开放是我国经济建设的必备条件。这个条件性体现在对外开放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实践中对深化改革具有促进作用,而闭关自守无异于自取灭亡。六是党对经济工作的正确领导是经济建设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能够充分发挥民主集中制的优势,确保经济工作处于中心地位,并且使经济工作作风不断改善。本文所总结的我国经济建设的六条基本经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是经济建设的基础性因素,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人口众多、工业体系完善、市场体量宏大等多个方面的规模优势,取得经济的发展和建设水平的提高。在这个过程中,劳动者主体经历了建国初期的分散化到高度体制化、组织化再到逐步走向自主发挥能动性的独立化过程。同时,也伴随着所有制的不断健全,通过所有制形式的多样化,最大限度的赋予劳动者以获得感,以此进一步促进生产力的释放和发展。从宏观层面,实施改革和开放两大基本国策的良性互动,实现改革促进开放、开放推动改革,共同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当然,上述各个经验的发挥,离不开党对国家的统一领导,离不开党对经济工作的统一领导,离不开方方面面的顶层设计,这不仅是我国过去、当前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根本保证,也是我国经过长期奋斗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证。

王绍青[5](2019)在《胡锦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研究》文中指出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受到了世界关注,进入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中国共产党从世界全局出发,审时度势,做出了我国发展仍处于战略机遇期的基本判断。在中国社会初步达到小康水平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六大以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从三位一体发展为五位一体,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建设成就使中国人民更加增强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海外则使用“中国模式”、“北京共识”等词汇描述中国的进步。研究胡锦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的发展演变和实践过程,有利于更加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指导未来实践。从国际背景来看,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但是由于不公正不合理国际秩序的存在,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全球化进程加快,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空前激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我国发展带来外部动力的同时,也使我国面临着更大挑战。中国只有通过自身的发展才能更加有效地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从国内背景看,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执政期间,社会发展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但是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阶段,也正处于21世纪头二十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我国社会也进入了社会矛盾的凸显期。胡锦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具有丰富的理论渊源。第一,介绍了总体布局的基本概念,并阐述了理论形成的一般条件。第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思想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的系统思维思想。第三,这一思想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和谐和生态文明思想。第四,这一思想来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社会和谐和生态文明思想。第五,这一思想还受到西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直接影响。在这部分还描述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思想的形成过程及其历史必然性。本文探讨了胡锦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的基本内容。首先,以中共十六大到十八大的中央文件精神和胡锦涛重要的讲话为依据,研究了胡锦涛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内容。其次,阐释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思想的内在逻辑,指出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思想中,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证、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最后总结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思想具有的系统性、辩证性、人民性、实践性的基本特征。本文还探讨了胡锦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的实践成就。在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执政时期,经济建设成就举世瞩目,同时对创新国家建设、经济发展方式中的产业结构调整、区域政策、经济体制变革等方面进行了扼要论述。政治建设主要从民主政治建设、依法治国、行政体制改革等内容进行了论述。文化建设中,确立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强了思想道德建设,提出了“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文化单位分类体制改革成就显着,文化产业发展迅速并被确立为国家支柱产业。社会建设中,民生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是重点内容。这一时期的民生建设成就突出,是人民群众得到实惠较多的时期。在社会管理创新方面,我国在实践中逐步摸索,建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生态文明建设开拓新局面,我国制定了全国主体功能区,提倡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生态保护和环保治污工作不断发展,并逐步建立和完善了生态文明机构和制度建设,环境立法和保护制度不断完善。本文最后论述了胡锦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的历史贡献及其启示。胡锦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系统思维思想,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这一理论顺应了人民的期待,是中国发展路径的必然选择,奠定了新时代总体布局发展的基础。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思想,是在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执政期间,总体布局建设内容更加明确,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基础上的理论总结。在这一过程中,坚持党的领导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改革开放、坚持政府调控和市场机制的有机统一、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构建和谐社会是总体布局实践中获得历史启示。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在经济建设中适应经济新常态,实现经济健康发展,从战略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建设,逐步消除腐败现象,显着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自信,进一步改善民生,使人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和努力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回应人民对美好环境的期待将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建设的重点努力方向。

杨廷威[6](2018)在《科技创新驱动东北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东北经济增长放缓成为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面临的新难题。在经济新常态下,社会需求发生转变,经济的结构性问题就凸显出来。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破解东北经济发展难题的重要环节。我国制定了关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划,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注重对产业技术进行研发,对科技成果进行转化,提升现有的技术创新能力,为经济发展输送必要的创新人才,成为经济新常态下调整经济结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手段。诚然,要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单纯利用市场经济这只“无形的手”显然是行不通的。任何新兴产业,背后要有国家的全力扶持。那么如何培育东北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如何通过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抢占国际经济科技制高点,促进东北地区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些都是本研究的目的所在,东北地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具有自己独特的内在机理,本研究对于东北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路径的探索,对从科学技术与社会角度对产业发展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首先,明确了研究东北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基本理论。以科学技术产业与社会互动论、科学技术创新的社会系统论、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发展的理论等作为研究东北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理论基础,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目标、特征及外延进行了解析;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技创新从科技研发、科技孵化、科技成果推广、科技服务四个方面进行了界定。其次,从内、外两个角度,阐述了东北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驱动的内在机理及外部机制。对其发展逻辑、基本特点、驱动能力以及驱动模式作了分析,从理论上来总结战略性新兴产业内部的规律。“科学-技术-工程-产业”的四元论,是我们分别制定政策的理论依据之一。从本质上看,战略性新兴产业有较为鲜明的属性、特征。战略性产业,呈现长远性、全局性、导向性以及动态性这四大基本的特征。基于此,论述了东北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驱动能力以及东北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技创新驱动模式等问题。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动力因素,分析了其动力机制、内在动力、形成路径及演化规律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社会支撑机制,指出了科技创新驱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之后,通过分析东北地区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找到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对东北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描述,得出东北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指标,区域分布,产业结构以及技术构成等问题,指出当前东北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科技创新的突出问题,并分析其成因。最后,利用东北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驱动的内在机理,并结合其现状,提出科技创新驱动东北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路径。对国内外部分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发展的经验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利用内在机理理论从整体思路、合理布局、核心技术选择三个角度分析科技创新驱动东北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部条件;提出保障其发展的一系列外部机制,如政府、市场、知识产权、人才策略、产业政策多个方面;并提出通过科技创新实现东北战略性新兴产业协调发展的具体思路与对策。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7](2017)在《建材工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文中研究指明前言建材工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原材料工业,也是改善民生的基础制品业,支撑国防、航天航空以及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信息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产业。"十二五"期间,在"创新提升,超越引领"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建材工业转变发展方式转型升级、科技创新与进步、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节能减排与绿色发展、走出去加快国际化步伐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全行业总体呈现为转入新常态后的平稳期。但是,多年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8](2016)在《建材工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文中研究指明前言建筑材料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原材料工业,是改善民生的基础性产业,已经成为支撑国防、航天航空以及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信息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产业。"十二五"期间,建筑材料工业在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结构调整、实施"创新提升,超越引领"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创新与进步、提升发展水平、加快节能减排及绿色发展与"走出去"步伐、增强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全行业总体呈现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9](2016)在《建材工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0前言建筑材料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原材料工业,是改善民生的基础性产业,也已经成为支撑国防、航天航空以及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信息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产业。"十二五"期间,建筑材料工业在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结构调整、实施"创新提升,超越引领"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创新与进步、提升发展水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10](2016)在《建材工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文中认为1前言建筑材料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原材料工业,是改善民生的基础性产业,也已经成为支撑国防、航天航空以及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信息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产业。"十二五"期间,建筑材料工业在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结构调整、实施"创新提升、超越引领"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创新与进步、提升发展水平,以及加快节能减排、绿色发展与走出去步伐,增强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全行业总体呈

二、我国将加快结构调整步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将加快结构调整步伐(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溯源
        1.2.2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基本内涵及关系界定
        1.2.3 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的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1.2.4 城乡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研究
        1.2.5 小结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结构框架图
        1.3.3 研究方法
    1.4 主要创新及不足之处
        1.4.1 主要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城乡融合发展的逻辑解析
    2.1 城乡融合发展的历史逻辑
        2.1.1 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及固化阶段(1949-1978)
        2.1.2 城乡经济社会互动发展阶段(1978-2002)
        2.1.3 城乡统筹发展阶段(2002-2017)
        2.1.4 城乡全面融合发展阶段(2017-)
    2.2 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逻辑
        2.2.1 追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
        2.2.2 追求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2.2.3 追求城乡平等发展
        2.2.4 追求资源要素的双向流动
    2.3 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践逻辑
        2.3.1 适时调整城乡发展体制机制
        2.3.2 适时调整国家发展战略
        2.3.3 适时调整政府与市场关系
        2.3.4 适时调整城镇与乡村关系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现实基础及存在问题
    3.1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新特点及价值目标
        3.1.1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新特点
        3.1.2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价值目标
    3.2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现实基础
        3.2.1 综合国力显着增强且产业结构日趋合理
        3.2.2 城镇化水平稳步提升且城乡经济的二元性有所减弱
        3.2.3 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持续提升且结构不断优化
    3.3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3.3.1 城乡生产要素流动不顺畅
        3.3.2 城乡公共服务不均等
        3.3.3 城乡基础设施不完备
        3.3.4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不健全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新时代城乡融合度的测算及分析
    4.1 数据来源及指标选取遵循原则
        4.1.1 研究区域及数据来源
        4.1.2 指标选取遵循原则
    4.2 测算方法选择及指标体系构建
        4.2.1 测算方法与思路
        4.2.2 指标体系及变量说明
        4.2.3 城乡融合度的测算
    4.3 新时代中国城乡融合度的测算结果分析
        4.3.1 新时代中国城乡融合度的省际差异
        4.3.2 新时代中国与东中西及东北地区的城乡融合度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5.1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
        5.1.1 城乡要素流动顺畅化
        5.1.2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5.1.3 城乡交通及通讯设施完备化
        5.1.4 城乡经济发展多元化
    5.2 研究方法选择及指标体系构建
        5.2.1 研究方法与思路
        5.2.2 指标体系及变量说明
        5.2.3 灰色关联度的测算
    5.3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结果分析
        5.3.1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影响因素的省际差异
        5.3.2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影响因素的地区差异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国外城乡融合发展的经验借鉴
    6.1 健全城乡要素合理流动机制
        6.1.1 保障人口要素的合理流动
        6.1.2 建立资金投入保障体系
        6.1.3 注重盘活土地要素
    6.2 优化公共服务资源配置
        6.2.1 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6.2.2 开展农民职业技术教育
        6.2.3 注重发挥社会民众的力量
    6.3 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6.3.1 完善城乡之间的交通网络
        6.3.2 提升信息化发展水平
        6.3.3 改善乡村居民的生活环境
    6.4 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多元化
        6.4.1 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6.4.2 促进农村非农产业发展
        6.4.3 开展乡村生态文明建设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
    7.1 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
        7.1.1 健全人口要素合理流动机制
        7.1.2 强化乡村振兴发展的资金保障
        7.1.3 深化土地制度改革
    7.2 提升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效率
        7.2.1 强化政府的均衡配置责任
        7.2.2 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7.2.3 健全城乡公共服务供给制度
    7.3 提高城乡基础设施联通水平
        7.3.1 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
        7.3.2 完善城乡交通路网
        7.3.3 提升农村信息化程度
    7.4 开拓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新空间
        7.4.1 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
        7.4.2 优化城乡产业空间布局
        7.4.3 开创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
    7.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2)“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内外部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大时代背景
    (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二)百年未遇之大疫情
    (三)百年发展目标“转段”
二、“十四五”时期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五大变革性力量
    (一)新冠肺炎疫情成为世界加速调整的重要力量
    (二)数字化成为主导国际竞争的关键力量
    (三)“边界”冲突与重构成为结构调整新动力
    (四)大国实力变化成为全球经济治理重塑推动力
    (五)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凸显和强化国家能力
三、“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十大趋势
    (一)全球经济延续高债务低利率低增长模式
    (二)国际经济大循环调整加快
    (三)全球治理加快向多极化方向重构
    (四)国内经济增长中枢下调但结构优化潜力巨大
    (五)数字经济引领技术变革和产业升级
    (六)经济社会复杂性提高导致风险管理难度加大
    (七)要素集中化网络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八)绿色发展比较优势更加凸显
    (九)对外开放面临更多非经济因素影响
    (十)收入分配改善进入关键窗口期

(3)中国应急产业竞争力及发展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点
    1.4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图
2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2.1 应急产业的概念内涵
        2.1.1 应急产业的基本概念
        2.1.2 应急产业与相关概念的辨析
    2.2 应急产业的类型划分
        2.2.1 基于概念范畴的分类
        2.2.2 基于产业形态的分类
        2.2.3 基于应急环节的分类
    2.3 应急产业的现状和特征
        2.3.1 应急产业发展现状
        2.3.2 应急产业的一般性
        2.3.3 应急产业的特殊性
    2.4 应急产业管理的国内外对比
        2.4.1 国外应急产业管理
        2.4.2 国内应急产业管理
    2.5 相关理论基础
        2.5.1 战略管理理论
        2.5.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5.3 资源配置理论
        2.5.4 产业竞争力理论
    2.6 文献述评
3 我国应急产业的发展现状与运行环境
    3.1 我国应急产业的发展情况
        3.1.1 我国应急产业市场规模分析
        3.1.2 我国应急产业集聚和产业链分析
        3.1.3 发展应急产业成为共识
        3.1.4 应急产业的发展加快
    3.2 应急产业的运行环境分析
        3.2.1 政策环境
        3.2.2 经济环境
        3.2.3 社会环境
        3.2.4 技术环境
    3.3 本章小结
4 基于钻石模型的应急产业竞争力研究
    4.1 我国应急产业竞争力分析
        4.1.1 生产要素分析
        4.1.2 需求条件分析
        4.1.3 支持产业与相关产业分析
        4.1.4 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分析
        4.1.5 机遇与政府作用分析
    4.2 中国应急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
        4.2.1 中国应急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构建原则
        4.2.2 基于“钻石模型”的我国应急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框架
        4.2.3 基于“钻石模型”的我国应急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解释
        4.2.4 基于“钻石模型”的我国应急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理论分析
    4.3 我国应急产业竞争力评价分析
        4.3.1 我国应急产业竞争实力
        4.3.2 我国应急产业竞争潜力
    4.4 本章小结
5 我国应急产业发展的系统动力学仿真
    5.1 明确系统边界
    5.2 确定因果关系
    5.3 绘制系统流图
    5.4 确定模型方程式
    5.5 模型有效性检验
    5.6 应急产业发展的系统边界要素敏感度分析
        5.6.1 科学技术支出的敏感度分析
        5.6.2 应急宣教支出的敏感度分析
        5.6.3 预备费的敏感度分析
        5.6.4 医疗卫生支出的敏感度分析
        5.6.5 公共安全支出的敏感度分析
    5.7 本章小结
6 促进我国应急产业发展的相关建议
    6.1 政府层面的政策建议
        6.1.1 坚持政府主导下的市场化管理
        6.1.2 明确应急产业发展定位
        6.1.3 倡导应急相关产业协同发展
    6.2 市场层面相关建议
        6.2.1 强化我国应急产业发展基础
        6.2.2 坚持推行四轮驱动型科技创新路径
        6.2.3 全面提升应急产业核心竞争能力
7 结论及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4)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序言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二、选题的研究现状与述评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现状的述评
    三、基本概念的界定
        (一)经济建设
        (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三)规模效应
    四、研究思路方法及可能的创新之处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计划经济的建立和计划经济时期(1949-1976 年)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起步(1949-1956 年)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制度准备
        二、新中国建立初期的经济状况
        三、新中国成立后应对困难的经济措施
        四、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五、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确立
    第二节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探索的曲折(1956-1966 年)
        一、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二、经济上初步纠正“左”倾错误与庐山会议“反右倾”
        三、对国民经济和党内关系的调整
        四、国民经济的进一步调整和“左”倾错误的再度发展
        五、“四清”期间的三年经济调整与三线建设
    第三节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探索的严重挫折(1966-1976 年)
        一、文化大革命初期的抓革命与促生产
        二、国民经济发展跌入谷底
        三、七十年代初国民经济的恢复
        四、政治经济的全面整顿与粉碎“四人帮”
    小结 计划经济的建立和计划经济时期的阶段性成就与经验
        一、经济建设的阶段性成就
        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阶段性总结
第二章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1976-2002 年)
    第一节 改革开放之初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1976-1982 年)
        一、经济建设的徘徊与思想解放的兴起
        二、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国民经济调整
        三、农村生产方式的变革
        四、对外开放与特区建设
    第二节 改革开放全面探索时期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1982-1992 年)
        一、“三步走”七十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构想
        二、以扩大企业自主权为重点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三、推行财政、计划管理体制改革
        四、价格改革与整顿经济秩序
    第三节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转轨(1992-2002 年)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探索
        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探索
        三、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四、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宏观调控机制的建立
        五、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
    小结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的阶段性成就与经验
        一、经济建设的阶段性成就
        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阶段性总结
第三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建立时期(2002 年至今)
    第一节 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转型(2002-2012 年)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提出
        二、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
        三、区域、城乡向协调发展转型
        四、宏观调控机制向治理体系转型
        五、对外开放向“开放型经济体”转型
    第二节 经济建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2012 年至今)
        一、“新常态”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战略
        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
        四、“新发展理念”引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五、“一带一路”提升对外开放格局
    小结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建立时期的阶段性成就与经验
        一、经济建设的阶段性成就
        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阶段性总结
第四章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经验
    第一节 尊重人民群众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一、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主体
        二、人民群众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和占有者
        三、最大限度的激发人民群众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第二节 充分发挥我国基本国情的综合优势
        一、正确认识我国国情
        二、充分发挥规模效应
        三、集中力量办大事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优越性
    第三节 多种所有制结构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础
        一、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所有权理论
        二、我国经济建设的成功得益于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
        三、健全法治体系为我国所有制的多样化持续提供保障
    第四节 改革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
        一、改革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二、改革红利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
        三、渐进式改革是我国改革的基本特点
    第五节 对外开放是我国经济建设必须坚持的基本国策
        一、对外开放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
        二、闭关自守无异于“慢性自杀”
        三、开放型经济体对国内深化改革具有“倒逼效应”
    第六节 党对经济工作的正确领导是经济建设顺利推进的根本保证
        一、党的领导确保经济工作处于中心地位
        二、党的领导在经济决策中能够充分发挥民主集中制的优势
        三、党的领导确保经济工作作风的不断改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胡锦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论文创新点摘要
绪论
    一、选题依据及其意义
        (一)选题依据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一)国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二)国内研究现状及述评
    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主要创新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
        (三)主要创新
    四、研究方法
        (一)历史研究法
        (二)比较研究的方法
        (三)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第一章 胡锦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的形成
    一、胡锦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的历史背景
        (一)国际背景
        (二)国内背景
    二、胡锦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的理论渊源
        (一)总体布局的基本内涵及其基本理论来源构成
        (二)马克思主义的系统思维思想
        (三)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和谐和生态文明思想
        (四)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社会和谐和生态文明思想
        (五)可持续发展理念
    三、胡锦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的发展过程
        (一)从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
        (二)从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
        (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思想形成的历史必然性
第二章 胡锦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的内容与特征
    一、胡锦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的基本内容
        (一)建设富强国家,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建设民主国家,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和体制改革
        (三)建设文明国家,繁荣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四)建设和谐国家,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
        (五)建设美丽国家,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二、胡锦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的内在逻辑
        (一)经济建设是根本
        (二)政治建设是保证
        (三)文化建设是灵魂
        (四)社会建设是条件
        (五)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
    三、胡锦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的基本特征
        (一)系统性
        (二)辩证性
        (三)人民性
        (四)实践性
第三章 胡锦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的实践成就
    一、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一)宏观经济运行良好
        (二)创新型国家建设出现标志性成果
        (三)推进经济结构调整
        (四)深化经济体制变革
    二、民主法治建设迈出新步伐
        (一)人民民主不断扩大
        (二)法治国家建设成绩显着
        (三)行政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四)开创了中央最高权力交接的新境界
    三、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一)确立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实施
        (三)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四)文化体制改革成就显着
    四、社会建设取得新进步
        (一)民生建设普惠性增强
        (二)社会管理机制的创新
    五、生态文明建设开拓新局面
        (一)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二)促进能源和资源节约
        (三)加大生态系统保护与环保治污工作
        (四)完善生态文明机制建设
第四章 胡锦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的历史贡献及其启示
    一、理论贡献
        (一)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系统思维思想
        (二)丰富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三)深化了党对三大规律的认识
    二、现实意义
        (一)顺应了人民的期待
        (二)指明了中国发展的路径
        (三)奠定了新时代总体布局发展的基础
    三、历史启示
        (一)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二)必须坚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三)必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
        (四)必须显着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
        (五)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突出地位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6)科技创新驱动东北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1.3.1 关于创新驱动发展理论的综述
        1.3.2 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综述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
    1.5 论文的创新点
第2章 科技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厘定
    2.1 战略性新兴产业基本概念解析
        2.1.1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
        2.1.2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目标
        2.1.3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
        2.1.4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外延
    2.2 科技创新驱动的基本阐释
        2.2.1 创新的基本概念
        2.2.2 科技创新的本质
        2.2.3 科技创新的特征
    2.3 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的基本阐释
        2.3.1 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的界定
        2.3.2 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的特点
        2.3.3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科技创新的关系
    2.4 战略性新兴产业基础理论阐释
        2.4.1 科学技术产业与社会互动论
        2.4.2 科学技术创新的社会系统论
        2.4.3 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发展理论
第3章 科技创新驱动东北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在机理
    3.1 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的构成要素
        3.1.1 作为科技创新驱动行为主体的创新人才
        3.1.2 作为科技创新驱动物质基础的新兴技术
        3.1.3 作为科技创新驱动依托保障的创新环境
    3.2 东北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驱动能力
        3.2.1 东北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础科学创新能力
        3.2.2 东北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应用科学创新能力
        3.2.3 东北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专业技术创新能力
    3.3 东北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驱动模式
        3.3.1 以东北地区优势科技为核心进行科技创新
        3.3.2 以开放式的科技创新开拓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思路
        3.3.3 以协同式的科技创新整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力量
        3.3.4 以系统式的科技创新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
第4章 科技创新驱动东北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外部机制
    4.1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动因分析
        4.1.1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动力机制
        4.1.2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在动力
        4.1.3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形成路径
        4.1.4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演化规律
    4.2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社会支撑机制
        4.2.1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设计
        4.2.2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知识产权
        4.2.3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文化支撑
        4.2.4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市场环境
    4.3 科技创新驱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
        4.3.1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区域集聚趋势
        4.3.2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发增强趋势
        4.3.3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完善趋势
第5章 科技创新东北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状分析
    5.1 东北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
        5.1.1 东北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区域分布
        5.1.2 东北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结构
        5.1.3 东北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构成
    5.2 科技创新东北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状
        5.2.1 科技创新东北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条件
        5.2.2 科技创新东北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问题
    5.3 科技创新东北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问题成因
        5.3.1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技创新驱动能力不强
        5.3.2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技创新驱动模式不足
        5.3.3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技创新驱动动力不够
        5.3.4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技创新驱动社会支撑机制不完善
第6章 科技创新驱动东北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路径选择
    6.1 国内外科技创新驱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经验及启示
        6.1.1 国外科技创新驱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经验
        6.1.2 国内科技创新驱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经验
        6.1.3 对东北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启示
    6.2 科技创新驱动东北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部条件
        6.2.1 科技创新驱动东北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整体思路
        6.2.2 科技创新驱动东北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合理布局
        6.2.3 东北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技术选择
    6.3 科技创新驱动东北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机制保障
        6.3.1 促进创新要素流动的政府管理创新策略
        6.3.2 培育激发企业创新发展的市场导向机制
        6.3.3 完善增强持续创新动力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6.3.4 科技创新驱动东北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才策略
        6.3.5 科技创新驱动东北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政策
    6.4 科技创新驱动东北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协调发展
        6.4.1 以传统产业为基础的稳定提升
        6.4.2 产学研用合力作用下的产业协调
        6.4.3 东北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文化支撑
第7章 结论
    7.1 培育与发展适合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7.2 整合创新资源实现融合发展
    7.3 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营商环境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情况

(7)建材工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一、建材工业发展现状
    (一) 以增量为主的传统产业雷同技术发展的势头有所遏制
    (二) 新兴产业、传统产业增加附加值延长产业链和绿色发展开始加快步伐
    (三) 科技创新推动了技术提升、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
    (四) 节能减排绿色发展有了明显的进步和良好的开端
    (五) 国际化步伐加快, “走出去”发展已成为新的发展趋势
    (六) 传统建材产能过剩和新兴产业短缺, 企业量多、规模小、效益低仍是行业主要矛盾
二、发展环境与市场需求
    (一) 形势与环境
        1. 面临的发展与需求机遇
        2. 瓶颈与面临的主要挑战
    (二) 市场需求预测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的主要目标
    (一) 指导思想
    (二) 基本原则
    (三) 主要目标
四、发展的重点产业和重点领域
    (一) 加快发展新兴产业, 拓展新的应用领域
        1. 新兴高性能复合材料发展重点
        2. 新型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发展重点
        3. 非金属矿物功能材料发展重点
        4. 建材节能环保新兴产业发展重点
        5. 新型多功能节能环保绿色新型墙体材料及装饰装修材料发展重点
    (二) 改造提升传统建材产业, 提高性能、提升功能、延伸产业链向高端发展
        1. 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迈进
        2. 提升与增加功能, 扩展应用领域
    (三) 加快发展建材服务业, 改变单一靠产品制造业支撑的发展模式
        1. 发展的客观需求
        2. 发展原则
        3. 建材服务业发展的主要目标与主要服务领域
    (四) 加快技术装备的提升和智能化制造水平, 提高发展质量和劳动生产率1、着力提升装备制造水平
        2. 推进智能化制造技术与装备技术融合
        3. 推进互联网与建材工业深度融合, 实行全面方位的智能化管理
    (五) 加快节能减排达标步伐, 积极推进绿色发展
        1. 加快传统建材产业工艺装备的创新与改造升级, 促进节能减排
        2. 坚持可循环发展, 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3. 坚持绿色发展, 推动绿色建材产品的生产和应用
    (六) 加快“走出去”步伐, 提升国际竞争力
        1. 发挥我国建材业优势, 加快“走出去”步伐
        2. 为“一带一路”国际重点项目建设提供材料支撑
        3. 积极推进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提升国际影响力
五、重点推进与实施工程
    (一) 新兴产业发展为主的补短板工程
    (二) “去产能”淘汰落后工程
    (三) 技术装备和“两个二代”提升工程
    (四) 建材服务业发展与延伸工程
    (五) 节能减排达标和绿色建材生产、使用工程
    (六) 推进兼并重组减少企业、做大企业规模工程
结束语
注释
    1. 建材新兴产业
    2. 绿色建材

(8)建材工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一、建材工业发展现状
    (一) 以速度和增量为主的传统产业雷同技术发展的势头有明显减缓
    (二) 新兴产业发展, 传统产业提升增加附加值延长产业链开始加快步伐
    (三) 科技创新推动了技术装备和产品提升, 促进了结构调整与优化
    (四) 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有了明显的进步和良好的开端
    (五) 国际化经营步伐加快, “走出去”发展已成为新的经济发展亮点
    (六) 解决传统建材产能过剩和新兴产业短缺, 行业企业数量多、规模小、效益低仍是行业的主要挑战
二、发展机遇与市场需求
    (一) 发展机遇
        1. 发展机遇与新的需求
        2. 面临的主要挑战
    (二) 市场新需求预测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的主要目标
    (一) 指导思想
    (二) 基本原则
    (三) 主要目标
四、发展的重点产业和重点领域
    (一) 加快发展新兴产业, 拓展新的需求与应用领域
        1. 新兴高性能复合材料发展重点
        2. 新型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发展重点
        3. 非金属矿物材料及制品业发展重点
        4. 建材节能环保新兴产业发展重点
        5. 新型多功能节能环保绿色新型墙体材料及绿色装饰装修材料发展重点
    (二) 改造提升传统建材产业, 提高性能、提升功能、延伸产业链向高端发展
        1. 由中国制造开始向中国创造迈进
        2. 提升与增加功能, 扩展应用领域
    (三) 拓展、延伸发展建材服务业, 改变单靠产品制造业为支撑的发展模式
        1. 发展建材服务业开辟新需求
        2. 发展建材服务业的原则
        3. 建材服务业发展的主要目标
    (四) 加快技术装备的创新提升和智能化制造水平, 全面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1. 创新提升装备制造水平
        2. 推进装备技术和智能化制造技术融合发展
        3. 推进互联网与建材工业生产经营和贸易流通的深度融合, 实行全方位的智能化运行
    (五) 加快节能减排达标步伐, 积极推进绿色建材生产与使用
        1. 加快传统建材产业工艺技术装备的创新与改造升级, 促进节能减排, 实现清洁生产
        2. 坚持可循环发展, 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3. 坚持绿色发展, 推动绿色建材产品的生产和使用
    (六) 加快“走出去”步伐, 提升国际市场的经营能力和竞争力
        1. 发挥我国建材业优势, 加快“走出去”步伐
        2. 为“一带一路”国际重点项目提供建设与建材产品
        3. 积极推进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提升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五、重点推进实施的工程
    (一) 着力加快新兴产业发展为主的补短板工程
    (二) 着力推进“去产能”淘汰落后减少低端产品工程
    (三) 着力提升装备制造和提升“两个二代”工程
    (四) 着力发展建材服务业拓展延伸服务工程
    (五) 着力实施节能减排达标和绿色建材生产、使用工程
    (六) 着力推动兼并重组减少企业数量, 推进形成一批大型骨干企业工程
结束语

(9)建材工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1 建材工业发展现状
    1.1 以速度和增量为主的传统产业雷同技术发展的势头有明显减缓
    1.2 新兴产业发展传统产业提升增加附加值延长产业链开始加快步伐
    1.3 科技创新推动了技术装备和产品提升促进了结构调整与优化
    1.4 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有了明显的进步和良好的开端
    1.5 国际化经营步伐加快“走出去”发展已成为新的经济发展亮点
    1.6 解决传统建材产能过剩和新兴产业短缺行业企业数量多规模小效益低仍是行业的主要挑战
2 发展机遇与市场需求
    2.1 发展机遇
        2.1.1 发展机遇与新的需求
        2.1.2 面临的主要挑战
    2.2 市场新需求预测
3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的主要目标
    3.1 指导思想
    3.2 基本原则
    3.3 主要目标
4 发展的重点产业和重点领域
    4.1 加快发展新兴产业拓展新的需求与应用领域
        4.1.1 新兴高性能复合材料发展重点
        4.1.2 新型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发展重点
        4.1.3 非金属矿物材料及制品业发展重点
        4.1.4 建材节能环保新兴产业发展重点
        4.1.5 新型多功能节能环保绿色新型墙体材料及绿色装饰装修材料发展重点
    4.2 改造提升传统建材产业提高性能提升功能延伸产业链向高端发展
        4.2.1 由中国制造开始向中国创造迈进
        4.2.2 提升与增加功能扩展应用领域
    4.3 拓展延伸发展建材服务业改变单靠产品制造业为支撑的发展模式
        4.3.1 发展建材服务业开辟新需求
        4.3.2 发展建材服务业的原则
        4.3.3 建材服务业发展的主要目标
    4.4 加快技术装备的创新提升和智能化制造水平全面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4.4.1 创新提升装备制造水平
        4.4.2 推进装备技术和智能化制造技术融合发展
        4.4.3 推进互联网与建材工业生产经营和贸易流通的深度融合实行全方位的智能化运行
    4.5 加快节能减排达标步伐积极推进绿色建材生产与使用
        4.5.1 加快传统建材产业工艺技术装备的创新与改造升级促进节能减排实现清洁生产
        4.5.2 坚持可循环发展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4.5.3 坚持绿色发展推动绿色建材产品的生产和使用
    4.6 加快“走出去”步伐提升国际市场的经营能力和竞争力
        4.6.1 发挥我国建材业优势加快“走出去”步伐
        4.6.2 为“一带一路”国际重点项目提供建设与建材产品
        4.6.3 积极推进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提升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5 重点推进实施的工程
    5.1 着力加快新兴产业发展为主的补短板工程
    5.2 着力推进“去产能”淘汰落后减少低端产品工程
    5.3 着力提升装备制造和提升“两个二代”工程
    5.4 着力发展建材服务业拓展延伸服务工程
    5.5 着力实施节能减排达标和绿色建材生产使用工程
6 结语

四、我国将加快结构调整步伐(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研究[D]. 梁梦宇. 吉林大学, 2021(01)
  • [2]“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内外部环境研究[J]. 陈昌盛,许伟,兰宗敏,江宇. 管理世界, 2020(10)
  • [3]中国应急产业竞争力及发展演化研究[D]. 丁鹏玉.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6)
  • [4]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D]. 王锐.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5]胡锦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研究[D]. 王绍青.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1)
  • [6]科技创新驱动东北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D]. 杨廷威. 东北大学, 2018(12)
  • [7]建材工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J].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 砖瓦世界, 2017(05)
  • [8]建材工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J].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 混凝土世界, 2016(10)
  • [9]建材工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J].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 建材发展导向, 2016(20)
  • [10]建材工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J].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 中国建材, 2016(10)

标签:;  ;  ;  ;  ;  

我国将加快结构调整步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