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建设学生公寓的经济效益评价

投资建设学生公寓的经济效益评价

一、投资建设学生公寓的经济效益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杨玥[1](2021)在《基于多元数据的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研究》文中指出过去四十余年,以办公或产业发展为目的的新城园区建设是中国大规模快速城市化的关键部分,正逐步从关注单一经济增长目标的产业集聚地向关注综合发展目标的复合功能都市区转变。当前中国经济转向创新主导并迎来新一轮产业升级和创新创业发展,科创园区成为未来城市化的重要空间载体,其“产”的发展离不开“城”“创”这两个关键要素。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代表我国最新园区发展趋势,经历了政府规划、房地产开发、城中村自发嵌入等不同主体主导下的不同阶段、不同规模、不同层级的发展过程。其汇集了多类型科创园区及创新平台,依托杭州数字经济优势、社区共生资源、西溪湿地生态、老余杭仓前文脉,是创新要素集聚、多元功能混合、园区社区并存、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共赢的新城代表,是研究科创园区“产城创”融合发展的典型范本。本文以衡量科创园区发展的“科创企业发展”反映“产”,以衡量城市用地功能混合的“职住关系”反映“城”,以衡量创新资源的“高校创新力”反映“创”,通过分析职住关系、高校创新力与科创企业发展的关联,来研究“产”“城”“创”的关系,进而从“产城创”融合角度展开对大走廊科创园区发展的研究。采用多元数据包括科创企业发展数据、基于位置服务的职住大数据、高校创新资源数据、地理空间数据,运用统计学回归、案例研究等方法。首先,研究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阶段和空间特征。然后,从企业聚集程度、发展规模、创新能力、经营状况、综合实力选择科创企业发展指标作为因变量;从职住平衡指数和通勤距离选择职住关系指标,从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研实力、学术影响、产学合作选择高校创新力指标,作为两组自变量;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研究职住关系、高校创新力与科创企业发展的关联性。最后,选择大走廊“阿里系”园区阿里巴巴西溪园区和梦想小镇,从园区科创企业发展、职住关系、及其与高校创新力融合发展进行深入案例剖析。研究结论:“产城创”融合为未来科创园区提供了极具活力的发展模式,有利于激发科创园区活力、实现新城综合发展。“产”“城”“创”之间存在关联性,职住平衡和高校创新资源溢出有利于促进科创园区企业发展。本研究以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为例,从“产城创”融合角度积极探索面向未来的科创园区发展,及时总结我国科创园区发展的智慧和新鲜经验,为未来园区和新城实践提供参考,对支持新型城镇化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黄楷[2](2021)在《康养项目综合效益评价研究 ——以南京某康养项目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高速发展,人均可支配收人增加,尤其是亚健康、环境污染、城市病等现象,让居民对生活质量要求和健康意识不断提升,健康产品和服务的市场需求急剧增加,这一现象不仅仅限于老年人。康养项目正在成为一个不断增长的市场,未来的养老产业不是传统意义上简单的养老产业,而是一个文化,娱乐,运动,保健,护理,陪伴的组合,使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新的生活方式。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发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政府对全民健康和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视,为健康养老产业在我国的发展提供有利支持。随着康养产业形式增多,开发风险增加,针对康养项目综合效益系统研究较少,本文系统研究康养项目综合效益,对提升我国健康产业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在国内外康养研究和综合效益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康养项目特点,从可持续发展理论角度,分析康养项目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提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管理运营效益”4个维度,18个三级指标的康养项目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引入OWA赋权和物元可拓法,建立康养项目综合效益物元可拓评价模型。其次,结合笔者工作经验,选取南京某康养项目进行案例分析,利用专家打分和OWA算子赋权确定权重,得出其中生态环境效益和管理运营效益占比较大,各权重值符合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针对评价指标,提出定性指标采用专家问卷调查法确定量化数据,定量指标结合文献分析和政策文件确定定量数据,从而确定评价指标的经典域及节域并确立物元可拓评价标准,进行评价计算,得出案例评价指标中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管理运营效益属于“好”等级,项目指标关联度评价等级属于“好”,同时为精准判定项目综合效益等级状态,计算等级特征值j*=3.370,说明本康养项目综合效益偏向“较好”等级。最后,针对案例计算分析结果,本文从开发统一标准、康养专业人才培养、智慧养老建设等角度,提出康养项目综合效益提升的几点建议。

陈阳[3](2020)在《可持续更新视角下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文中研究指明土地混合利用理念自复苏以来一直是旧城中心区规划建设的重要原则与目标。当前我国正面临向新型城镇化转型的重要时刻,在国家严控新增用地指标、强调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既有建成区的功能提升与结构调整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土地混合利用因具备多维度可持续效应潜力,也就成为当前我国旧城中心区更新的重要目标。然而,我国既往的土地混合利用研究与实践长期固化于“功能混合”理念框架,缺乏“通过城市更新促使土地混合利用发挥多维度可持续效应”的切实经验,与西方国家建设发展存在明显差距,急需变革。因此,本文意在以土地混合利用理念复苏发源地“旧城中心区”为研究对象,归纳西方英美国家土地混合利用路径为实现可持续效应经历的演变历程规律,据此审视我国典型案例南京的既有路径成效,以期为我国改革提供依据。针对过往研究的不足,在确定研究目标与整体研究思路的基础上,文章研究主体分为“审视框架构建”、“历程脉络剖析”、“演变规律归纳”、“典型案例审视”四个部分。首先,通过剖析土地混合利用实现可持续效应的本质,以及过往研究认知的差异与共识,明晰过往研究框架对土地混合利用演变规律解析的不足,确定新的审视框架的构建准则,进而依据准则确立包括审视内容、审视历程、审视规律应用等三层次的审视思路,确定英美国家及南京为具体审视对象,明确审视时间范围和历史阶段分期,确定审视分析数据资料类型,从而完成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的构建。其次,依托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厘清英美国家1900年代至今的土地混合利用实践瓦解、复苏、衍化各历史阶段所面临的社会、经济、环境等现实问题,剖析各阶段时期中现代规划理论、后现代规划理论、可持续更新理论对土地混合利用的土地功能要素、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地利用权力等三方面内容的应对性变革要求,以及相应时期现实实践中这三方面内容的切实转变,从而明确各阶段实践的价值目标、解决重点及模式特征。再次,在历史脉络梳理的基础上,归纳土地混合利用的土地功能要素、土地利用形式和土地利用权力三维度的演变特征规律,以及它们之间的“功能-时空-权力”协同演变关系,剖析促成路径演变的“社会—市场—政策”三角动力机制的实施逻辑,并辩证性探讨路径演变的本质、路径演变的重点难点和实践者应当秉持的正确认知态度。最后,根据西方规律模型中“功能-时空-权力”协同演变规律特征,建立“空间模式”、“时间模式”、“权力模式”3个维度16个分项的评价要素体系,运用GIS、Depthmap、Flo EFD、Excel等软件平台,通过香农维纳指数分析、空间句法分析、风热环境模拟分析、空间演变一致性分析、政策制度分析等多元技术方法,定量定性地全面审视了1978年以来南京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趋势,客观总结其成效、问题及背后机制,并尝试提出相应改革建议。

丁潇颖[4](2020)在《中国社区农园研究》文中认为中国高速的城镇化进程造成了严峻的社会、食物和环境问题。作为应对上述问题的策略之一,社区农园在我国诸多城市中大量涌现并快速发展。然而,这些农园的作用却差异显着——部分农园成为了促进居民互动、保障食品安全、改善社区环境的关键媒介;部分农园却因用地权属、规划布局、组织管理和运营等方面的问题,引发了社会矛盾与公众质疑。而既有研究缺少针对中国社区农园的整体性分析、理论性指导和综合性策略,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区农园的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对中国社区农园进行全面探索,深入分析造成社区农园效益差异的成因,提出社区农园发展策略变得十分必要。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GIS空间分析、案例研究、问卷调查、SPSS数据分析等方法,从理论研究、现状分析与策略构建三方面对中国社区农园展开研究。(1)在理论研究方面,梳理了社区农园相关规划设计思想,总结了社区农园实践的发展趋势,并从政策环境、设计模式、参与机制、效益、社会资本和社区农园等层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全面解析。(2)在现状分析方面,探究了中国社区农园的空间分布特征,深入分析了社区农园的现状设计模式和参与机制,并从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探析了社区农园的效益与问题,认为社区农园的社会作用显着而问题多集中在政策法规、规划设计、社会参与、管理制度、运营方式等方面。基于对问题成因的分析,提出应强化对社区农园社会作用的认知,构建社区农园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以此指导中国社区农园建设。(3)在策略构建方面,借助社会资本理论,阐明了社区农园能够建立信任、社会网络和规范,促进社会资本培育的社会作用,并进一步筛选得到影响社会资本形成的空间要素和社会要素。之后,基于不同要素对社会资本形成的影响程度,制定了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在设计策略层面上,剖析了典型社区农园案例,构建了分优先级的选址策略和农园尺度下的空间设计策略,并结合实践对设计策略进行验证;在参与机制层面上,提出了建立多元主体协同合作的组织模式、健全管理监督制度和开展多样化运营活动等途径和方法,论述了参与机制的有效性,并对社区农园的支持性政策体系进行探讨。本文从理论研究和实践案例两方面,形成对中国社区农园的整体性认知,并基于社会资本理论,对社区农园社会作用进行解析和定位,进一步建立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对于突破社区农园发展障碍,科学指导社区农园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农园正向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刘露[5](2020)在《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长租公寓投资风险评价及控制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流动人口进一步向大中城市聚集,住房租赁市场也日渐壮大,催生出住房租赁市场一个细分领域-长租公寓业务。近年,国家大力提倡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从事长租公寓业务的企业呈现爆发式增长的态势。但是在快速增长的背后,相关风险也日益凸显,长租公寓企业因经营不善、资金链断裂等问题而倒闭的案例越来越多,所以,对长租公寓进行投资风险分析与风险管理十分必要。本文在梳理分析国内外风险管理相关现状的基础上,以长租公寓投资风险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与层次分析法,对长租公寓投资过程中的风险进行识别分析,从项目前期的客群定位、中期的装修改造,到后期的运营管理等多个环节,构建长租公寓投资风险评价体系,包括指标体系的确定,权重的确定。以此为据,评判长租公寓投资风险程度的高低;进而针对性的提出风险控制对策与措施。案例项目风险分析研究显示,项目投资的总体风险程度为较高,其中运营管理风险、供需风险与财务风险等为投资企业面临的主要风险。以此为据,结合投资企业禀赋和案例项目特点,提出案例项目风险控制具体措施,包括:明确项目客群定位,实行租期、租金分层出租策略,强化企业内部资金把控、充分利用投资企业在房地产开发领域长期积累的经验、资源与品牌优势进行租赁营销等。

张宏薇[6](2020)在《建设项目全过程审计的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经济建设不断发展,建设项目投资规模不断增大,建设行业发展飞速,国家及各级地方政府对建设项目的监管要求逐步提高,监管体系日趋完善。传统审计方式以控制最终的工程造价为目标,只注重竣工结算审计,在项目竣工后才进入,只在结算阶段发挥作用,相对于建设项目全过程而言介入时间太晚,审计工作难以真正的实现项目监督和资金管控的审计目标。鉴于此,全过程审计模式不断得到试点和应用,全过程审计是在建设项目立项的前期阶段就开始介入,对建设项目的整个过程展开跟踪审计,加强建设项目的管理监督和投资监督,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整改问题,从而达到审计管理的效果。为此,本研究以审计绩效管理为目标,对建设项目全过程审计进行研究。研究中首先通过文献查阅,了解了国内外建设项目全过程审计的现状和面临的困难,认真分析了全过程审计的定义、特点、方法和程序,对比全过程审计和传统审计的区别,对传统审计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其次,开展建设项目全过程各个阶段的审计研究,梳理全过程审计的程序,详细阐述了建设项目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合同)阶段、施工阶段及竣工阶段的审计内容,提出全过程审计面临的优化创新,运用层次分析法选取建设项目全过程审计效果评价指标,构建全过程审计评价体系;最后通过引入A大学学生公寓建设项目实际案例,验证建设项目全过程审计在项目各个阶段程序和内容管理的适用性,基于层次分析法得到的评价指标利用模糊评价法建立全过程审计效果评价模型,总结出实施全过程审计的评价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全过程审计可以对建设项目在源头进行控制,审计工作做到各个阶段不缺失、不越位,能够加强建设项目管理并提高投资效益;建立全过程审计评价体系,明确了全过程审计今后关注的重点和努力的方向,有利于推广全过程审计模式,加大建设项目监督管理力度。

张子博[7](2019)在《高校校园节水项目成本效益研究 ——以北京某高校为例》文中认为全球水资源危机愈演愈烈,水环境短缺问题及其引发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中国水资源短缺问题尤为严重。城镇节水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为了推进中国城镇节水建设,中国提出了建设节水型社会的战略。建筑行业作为高耗能、高耗水行业,其节水技术的推广运用对实现节水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属于拥有大规模建筑群的事业单位,节水潜力巨大,开展节水项目将带来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也是履行社会责任的必然要求,因此,以节水技术为基础,进行高校校园节水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应用前景。为了研究高校校园节水项目的成本效益,在高校校园节水项目财务成本与财务效益的基础上引入节水项目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外部性效益,增加了综合层次下的节水项目财务成本-综合效益分析。本文首先阐述了高校建筑的特点与高校校园节水项目的定义,其次,介绍了高校校园节水技术体系,依据节水设计规范推导出高校校园节水项目中节水技术的应用效果测算模型,同时基于全寿命周期成本理论,提出高校校园节水项目全寿命周期增量成本的测算模型。然后,结合自来水的市场价格函数,提出高校校园节水项目的节水技术的财务效益测算模型,基于外部性理论,将外部性货币化,运用费用效益函数推导出相应的高校校园节水项目的节水技术的外部性效益测算模型,并介绍了高校校园节水项目的成本效益评价框架、原则以及指标。最后,以北京某高校节水项目为例,分析节水项目的应用效果、成本效益评价,得出:①节水项目节水技术应用效果良好。②财务评价层次下,节水项目中节水器技术、雨水回收利用技术等具有财务可行性,中水回收利用技术不具有财务可行性。③综合评价层次下,节水项目中节水器具技术、中水回收利用技术、雨水回收利用技术都具有财务可行性。④水价为节水技术的成本效益最关键的影响因素。针对上述研究成果,北京某高校应当采取的节水技术对策如下:①推广节水器具技术、雨水回收利用技术的实施。②改造现有的中水回收利用系统,达到财务可行性。③未来水价上升20%时,中水回收利用技术才具有推广的财务可行性。北京市应当采取的节水技术建议如下:①通过经济补贴弥补高校实施节水项目带来的无法获得的经济外部性。②针对不同节水技术采用不同政策(经济补贴或市场化推广)推广节水技术。③通过水价调节节水技术的推广。

董佳榕[8](2019)在《严寒地区校园建筑固体电蓄热采暖适宜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煤炭等一次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高,而产值却逐年下降。与此同时,我国弃风、弃水率居高不下,浪费了很多清洁电能。我国用电峰谷比仅1:0.07,固体蓄热低谷电采暖能够有效平衡电网,达到削峰填谷的效果。本课题在国家文件《关于推进北方采暖地区城镇清洁供暖的指导意见》(城建[2017]196号)及辽宁省政府文件《辽宁省推进清洁取暖三年滚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辽政办发[2017]116号)的指导精神下,受辽宁省住建厅委托,以辽宁省中小学校建筑及高校建筑为研究对象,从能耗、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三方面模拟分析利用风电、光伏发电等清洁电能的固体蓄热电采暖系统在这些建筑中应用的可行性。本课题在对辽宁省各地区供热现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利用Sketch-Up对选取的小学教学建筑、中学教学建筑、中学学生公寓、高校教学建筑、高校学生公寓建立三维建筑模型,并通过EnergyPlus模拟分析各类建筑在固体蓄热电采暖系统下的能耗。模拟结果为:五类建筑采用固体电蓄热系统时,采暖期单位面积标准煤消耗量分别为:1.91kgce/m2、2.21kgce/m2、4.21kgce/m2、3.01kgce/m2、6.72kgce/m2。得出结论:相比市政热网供暖系统,采用固体蓄热电采暖系统更节能,节能率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小学教学建筑>中学教学建筑>高校教学建筑,中学学生公寓>高校学生公寓。在能耗模拟分析的基础上,对固体蓄热电采暖系统应用于上述五类建筑时的经济效益及环境效益进行研究。采用固体电蓄热采暖系统各类建筑单位面积年运行费用分别为11.06 元/(年·m2)、11.87 元/(年.m2)、18.2 元/(年·m2)、13.83 元/(年·m2)、23.68元/(年·m2)。采用固体电蓄热采暖系统各类建筑单位面积费用年值分别为21.4元/m2、22.21元/m2、28.53元/m2、24.16元/m2、34.02元/m2。分析结果表明:经济效益从高到低排序为高校教学建筑>小学教学建筑>中学教学建筑>中学学生公寓>高校学生公寓。环境效益角度来看,采用固体电蓄热采暖系统每年最主要的污染物CO2减排量极高,五类建筑采暖期单位面积CO2减排量分别为9.855 kg/(m2·年)、10.127 kg/(m2·年)、16.524kg/(m2·年)、6.817 kg/(m2·年)、10.325 kg/(m2·年)。故环境效益从高到低排序为中学学生公寓>高校学生公寓>中学教学建筑>小学教学建筑>高校教学建筑。经分析,利用风电等清洁电能的固体蓄热电采暖系统在各类型中小学校建筑、高校学生公寓以及本文设定工况下的高校教学建筑中应用价值较高。由于高校教学建筑使用时间灵活,不同高校教学建筑应用固体蓄热电采暖系统的节能性需根据实际工况进一步分析。

殷豆豆[9](2017)在《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研究》文中提出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公寓文化在推动高校公寓建设、丰富校园文化和促进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等方面的功效愈加突显。党和政府对高校公寓文化的建设也倍加重视,从财力、人力和物力等投入的不断增加,到相关政策、意见和通知的发布,不断引导高校公寓形成积极健康、严肃活泼和和谐友爱的文化氛围,为高校学生的生活、学习和娱乐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新时期,随着全球化和网络信息化的快速发展,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面临的现实环境更加复杂,为进一步加强高校公寓文化建设,本文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视角为切入点,研究了高校公寓文化建设的特点与功能、现状、主体与类型、原则与内容、环境与载体以及机制与方法。主要内容如下:第一,从基本概念入手解析了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内涵、特点与功能。主要解决的是高校公寓文化自身是什么的问题。本文在对相关文献和政策文件整理的基础上,将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定义为:大学公寓内由广大师生和其他社会团体共同创造并广泛认同的价值观念、生活理念、行为方式与精神氛围的总和。该定义揭示了高校公寓文化建设的主体以及高校公寓文化的内涵界线所在。为进一步深化对高校公寓文化建设的认识,本文阐述其特点和功能,主要包括主导性与多样性、规范性与人本性、同质性与独特性、生活化与教育性四个方面的特点,其功能主要体现在占领先进文化阵地、营造和谐公寓氛围、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和增强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第二,从实际角度考察了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总体状况。当前,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取得的成就主要体现在: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体系基本形成,涌现出许多具有标志性的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品牌,积极探索虚实结合等方法的不断创新。同时,高校公寓文化建设仍然存在着建设主体性发挥不足,管理模式时代性不强,方式方法实效性不够及虚拟平台使用效度不佳等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建设理念定位存在的偏差,社会转型的负面冲击,建设活动过程存在的负面因素以及网络文化中娱乐化信息的消极影响。第三,从主体建设方面界定了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主体与类型。根据高校公寓文化建设的现实状况,本文将高校公寓文化建设主体划分为学校主体、大学生主体、社会主体。根据各类主体的地位和功能属性将高校公寓文化分为四种不同类型:高校主导型、企业主导型、校企合作型和自主管理型。第四,从建设的指导依据和内在结构规定了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原则与内容。高校公寓文化建设的指导原则主要有方向性与变通性相结合的原则、物质性与精神性相适应的原则、传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的原则以及长期性与有效性相并重的原则。从文化形态上分,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可分为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其中公寓等物质形态类是基础,价值、观念、道德等精神形态类是核心,活动、行为、习惯等行为形态是关键,规则、管理、体制等制度形态是保障。第五,从建设的外部影响和承载的形式探讨了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影响环境和主要载体。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影响环境主要包括顶层政策环境、中层管理环境和基层民主环境。顶层政策环境提供方向性指导,中层管理环境提供良好的组织保障,基层民主环境营造浓郁的参与氛围。根据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实践的具体呈现,本文将建设载体分为活动载体、管理载体、传媒载体和网络载体。第六,从建设的方式方面解析了高校公寓文化建设的机制与方法。根据各主体在公寓文化建设过程中发挥功能的不同,将其机制分为引导机制、动力机制、协作机制和保障机制。为进一步推进高校公寓文化建设的实践进程,本文提出其建设的方法,主要包括系统性规划与阶段性建设相结合、物质性建设与精神性建构相协调、一元性引领与多元参与相协同、主导型管理和隐蔽性渗透相并进、激励性奖励与强制性惩罚相结合。

陈亮[10](2015)在《DH高校公共浴室项目后评价应用》文中认为我国高校基本建设项目原有的投资体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逐步建立起来的,项目的建设资金依靠国家拨款或者学校自有资金,因此,没有资金筹措和资金偿还问题,导致不太讲究投资效果,特别是对己完成项目的目标、效果、效益的实现程度,很少进行系统而又客观的分析评价。在高校推广开展项目后评价及探索适合高校项目的后评理论与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对高校后勤已建成项目进行系统的评价,总结项目目标实现情况以及日常运营中的经验和教训,不仅有利于提高现有项目运营管理水平,更重要为后期类似项目建设提供借鉴和帮助,为解决高校日常中管理问题探索新的解决方案。本文在介绍后评价的内容和方法后,以DH高校公共浴室项目为研究对象,分析项目日常管理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并以投入正常运营阶段的高校公共浴室为研究对象,应用项目评价中对比法和成功度评价法,对该项目建设过程、运营管理情况、经济效益进行评价和总结,并提出总结经验和建议,以期为高校类似项目的新建改造提供借鉴和参考总用。

二、投资建设学生公寓的经济效益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投资建设学生公寓的经济效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多元数据的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科技创新成为驱动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1.1.2 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作为城市经济增长极的产业园区发展面临转型
        1.1.3 科创园区已成为创新驱动背景下城市化的重要空间载体
        1.1.4 “互联网+”数字经济发达的杭州在长三角的重要战略地位
        1.1.5 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是“产城创”融合发展的新城代表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科创园区
        1.4.2 “产城创”融合
        1.4.3 “互联网+”新兴产业
        1.4.4 多元数据
    1.5 研究内容、对象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对象
        1.5.3 研究方法
        1.5.4 论文章节安排
        1.5.5 技术路线
    1.6 本章小结
2 文献综述与研究框架构建
    2.1 科创园区由来及发展历程
        2.1.1 国外园区发展历程
        (1)“产”一元孤立发展阶段
        (2)“产城”二元复合发展阶段
        (3) “产城创”三元关联发展阶段
        2.1.2 国内园区发展历程
        (1)“产”一元孤立发展阶段
        (2)“产城”二元复合发展阶段
        (3)“产城创”三元关联发展阶段
    2.2 科创园区“产城创”融合发展相关研究
        2.2.1 科创园区发展研究
        (1)机制路径研究
        (2)影响因素研究
        (3)评价指标建立
        (4)空间规划布局
        2.2.2 “产城创”融合相关研究
        (1)产城融合
        (2)职住关系
        (3)产学合作
    2.3 科创园区“产城创”融合发展相关研究中运用的数据方法
        2.3.1 多元数据在城市空间研究中的运用
        2.3.2 科创园区发展常用量化研究方法
    2.4 科创园区“产城创”融合发展当前实践探索
        2.4.1 科创园区规划与实践发展趋势
        2.4.2 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实践与研究
    2.5 文献研究评述与启示
        2.5.1 文献研究评述
        2.5.2 对本文研究的启示
    2.6 研究框架构建
        2.6.1 研究假设
        2.6.2 “产城创”指标选择
        (1)以“科创企业发展”反映“产”
        (2)以“职住关系”反映“城”
        (3)以“高校创新力”反映“创”
        2.6.3 研究思路
        2.6.4 研究框架
    2.7 本章小结
3 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阶段与空间特征研究
    3.1 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阶段演绎
        3.1.1 以传统产业为主导的独立组团发展起步阶段(2007 年以前)
        3.1.2 以科技城为核心的产城一体发展加速阶段(2007-2011 年)
        3.1.3 以创新为重点的科创产业集聚区快速发展阶段(2011-2016 年)
        3.1.4 “产城创”融合发展的科创大走廊阶段(2016 年至今)
    3.2 大走廊“产城创”融合空间分布分析
        3.2.1 科创园区空间
        3.2.2 居住区空间
        3.2.3 高等院校空间
        3.2.4 科研院所空间
        3.2.5 综合交通体系
    3.3 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特征归纳
        3.3.1 混合性
        3.3.2 创新性
    3.4 本章小结
4 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关联性量化研究
    4.1 研究概述
    4.2 研究数据
        4.2.1 科创企业发展数据
        (1)指标选择依据
        (2)数据采集
        (3)数据结果和指标确定
        4.2.2 基于位置服务的职住大数据
        (1)LBS数据采集
        (2)职住关系指标确定
        4.2.3 高校创新资源数据
        (1)指标选择依据
        (2)数据来源和指标确定
        4.2.4 地理空间数据
    4.3 研究方法
        4.3.1 核密度分析
        4.3.2 偏最小二乘回归
    4.4 “产城创”指标分析
        4.4.1 科创企业发展指标分析
        4.4.2 职住关系指标分析
        (1)职住平衡指数分析
        (2)职住通勤距离分析
        4.4.3 高校创新力指标分析
    4.5 职住关系与科创企业发展关联性
        4.5.1 回归分析步骤
        4.5.2 回归分析结果
    4.6 高校创新力与科创企业发展关联性
        4.6.1 回归分析步骤
        4.6.2 回归分析结果
        (1)高校创新力与科创园区企业发展关联性分析结果
        (2)不同类型高校创新力与科创企业发展关联性对比分析结果
    4.7 本章小结
5 大走廊“阿里系”园区“产城创”融合发展案例研究
    5.1 研究概述与案例背景
        5.1.1 研究概述
        5.1.2 案例背景
    5.2 “阿里系”园区科创企业发展
        5.2.1 园区空间布局
        (1)阿里巴巴西溪园区空间布局
        (2)梦想小镇空间布局
        5.2.2 园区科创产业发展分析
        (1)阿里巴巴西溪园区科创产业发展状况
        (2)梦想小镇科创产业发展状况
    5.3 “阿里系”园区职住关系
        5.3.1 园区周边业态分布
        (1)阿里巴巴西溪园区周边业态分布
        (2)梦想小镇周边业态分布
        5.3.2 园区职住通勤分析
        (1)阿里巴巴西溪园区职住通勤分析
    5.4 “阿里系”园区与高校融合发展
        5.4.1 园区与高校空间分布关系
        (1)阿里巴巴西溪园区与高校空间分布
        (2)梦想小镇与高校空间分布
        5.4.2 园区与高校创新力融合分析
        (1)阿里巴巴西溪园区与高校创新力融合分析
        (2)梦想小镇与高校创新力融合分析
        (3)梦想小镇职住通勤分析
    5.5 科创园区“产城创”融合发展路径
    5.6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大走廊经验对未来科创园区发展的建议
    6.3 研究创新点
    6.4 研究局限
    6.5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件1 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管委会访谈记录整理
    附件2 大走廊科创园区企业创始人和工作者访谈记录整理
    附件3 大走廊居住区居民访谈记录整理
    附件4 相关研究已发表于ISP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Information(SCI)上的文章
    附件5 相关研究已发表于Land(SSCI)上的文章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2)康养项目综合效益评价研究 ——以南京某康养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图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康养项目概述
    2.2 康养项目综合效益评价概述
        2.2.1 康养项目综合效益概述
        2.2.2 康养项目综合效益评价必要性
        2.2.3 康养项目综合效益评价要素
    2.3 康养项目可持续发展理论内涵
    2.4 OWA算子赋权法
    2.5 物元可拓理论概述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康养项目综合效益评价体系分析与模型构建
    3.1 康养项目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3.2 康养项目综合效益评价指标选取
        3.2.1 康养项目综合效益指标初步选取
        3.2.2 康养项目综合效益指标框架分析
        3.2.3 康养项目综合效益评价指标归总与分析
        3.2.4 康养项目综合效益评价指标筛选
    3.3 康养项目综合效益评价指标释义与确定
        3.3.1 康养项目综合效益评价指标确定
        3.3.2 康养项目综合效益评价指标释义
        3.3.3 康养项目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3.4 康养项目综合效益评价模型
        3.4.1 物元可拓法适用分析
        3.4.2 评价等级标准建立
        3.4.3 确定经典域和节域
        3.4.4 确定待评物元
        3.4.5 OWA算子赋权
        3.4.6 计算评价指标关联度
        3.4.7 综合评价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实证研究
    4.1 南京康养市场背景
    4.2 项目概况及定位
    4.3 项目生态环境建设
    4.4 项目运营模式
    4.5 评价指标体系确定权重
        4.5.1 二级指标权重确定
        4.5.2 三级指标权重确定
    4.6 某康养项目综合效益物元可拓评价
        4.6.1 经典域及节域确定
        4.6.2 待评价物元确定
        4.6.3 评价指标关联度
        4.6.4 计算评价等级特征值
    4.7 评价结果分析及建议
        4.7.1 结果分析
        4.7.2 建议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案例分析指标重要程度打分表
附录二 案例分析定性指标打分表
附录三 专家打分得到的初始评价值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可持续更新视角下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际背景:西方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理念与实践持续强化演变
        1.1.2 国内背景:本土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现实与转型需求存在落差
    1.2 研究问题
        1.2.1 理论问题:归纳西方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规律
        1.2.2 应用问题:审视我国典型案例城市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既有路径成效
    1.3 研究意义
        1.3.1 拓展完善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理论认知
        1.3.2 实现由静态格局到动态演进的规律总结转变
        1.3.3 应对转型期本土旧城中心区的优化升级需求
    1.4 相关概念
        1.4.1 旧城中心区
        1.4.1.1 概念定义
        1.4.1.2 范围界定
        1.4.2 土地混合利用
        1.4.3 可持续更新
    1.5 研究综述
        1.5.1 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相关研究
        1.5.1.1 发展历程研究
        1.5.1.2 理论概念演变研究
        1.5.1.3 政策与实践演变研究
        1.5.1.4 形成机制、测度方法与实施成效相关研究
        1.5.2 旧城中心区更新路径演变
        1.5.2.1 更新政策实践发展历程研究
        1.5.2.2 演变规律研究
        1.5.3 研究评述
    1.6 研究目标
    1.7 研究框架
        1.7.1 研究方法
        1.7.1.1 跨学科综合
        1.7.1.2 历史研究
        1.7.1.3 比较归纳
        1.7.1.4 定量定性相结合
        1.7.2 研究框架
第2章 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构建
    2.1 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构建必要性
        2.1.1 实现可持续更新是土地混合利用的本质内涵
        2.1.1.1 土地利用方式内涵与准则的理论要求
        2.1.1.2 实践复苏及广泛兴盛的现实要求
        2.1.2 过往研究对土地混合利用认知的异同
        2.1.2.1 概念理解差异中蕴含的模糊化
        2.1.2.2 概念理解共识中的确定与非确定
        2.1.3 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构建的必要性
        2.1.3.1 过往研究对演变规律的解析不足
        2.1.3.2 新的审视框架建立的准则
    2.2 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
        2.2.1 审视思路的确立
        2.2.1.1 基于土地利用方式的审视内容维度
        2.2.1.2 基于实践方式演变的审视历程维度
        2.2.1.3 基于研究目标的审视规律应用维度
        2.2.2 审视对象及范围
        2.2.2.1 研究对象的确定
        2.2.2.2 时间范围的确定
        2.2.3 审视分析数据基础
        2.2.3.1 西方路径演变规律审视数据资料
        2.2.3.2 南京路径演变趋势审视数据资料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追求“秩序与疏解”的瓦解阶段(1900s-1950s)
    3.1 “混杂”成为急需解决的不可持续根源
        3.1.1 环境维度:拥挤混杂布局引发环境恶化
        3.1.2 社会维度:持续社会隔离加重交通拥堵
        3.1.3 经济维度:混杂权属阻碍商业开发需求
    3.2 基于可持续更新视角的现代规划理论的应对方式评述
        3.2.1 寻求结构秩序性
        3.2.1.1 理性功能主义
        3.2.1.2 交通分区的协同
        3.2.2 疏散人口与功能
        3.2.2.1 霍华德田园城市对旧城中心区的疏散思想
        3.2.2.2 格迪斯的区域规划对旧城中心区的疏散思想
        3.2.3 现代规划理论的利弊影响与“片面应用”机制
        3.2.3.1 现代规划理论对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理念的利弊影响
        3.2.3.2 现代规划理论的“片面应用”:经济维度至上的中央商务区
    3.3 基于片面应用的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瓦解实践
        3.3.1 关注经济维度的功能要素分离
        3.3.1.1 政策引导下低价值功能外迁
        3.3.1.2 市场机制下经济性职能集聚
        3.3.1.3 政府掌控下公共空间提升
        3.3.2 追求秩序隔离的时空利用模式
        3.3.2.1 “功能—交通”空间隔离模式
        3.3.2.2 “宏观—微观”时间断裂模式
        3.3.3 强调集权控制的实施管理体系
        3.3.3.1 集权式区划工具的运用
        3.3.3.2 公共征地权下的更新政策
    3.4 本章小结:演变动因、演变重点、实践模式
第4章 促进“活力与消费”的复苏阶段(1960s-1980s)
    4.1 秩序疏解造成的不可持续恶果
        4.1.1 社会维度:人口隔离与社会结构断裂
        4.1.1.1 “宏观-微观”双层面的人口隔离
        4.1.1.2 社会生态结构遭到破坏
        4.1.2 环境维度:物质空间破坏与环境恶化
        4.1.2.1 物质空间破坏
        4.1.2.2 生活环境恶化
        4.1.3 经济维度:经济衰退与去工业化灾难
        4.1.3.1 经济持续衰退
        4.1.3.2 去工业化的灾难影响
        4.1.4 综合结果:安全丧失与不公平的动乱
        4.1.4.1 秩序与疏解导致安全隐患
        4.1.4.2 社会不公平引发大规模动乱
    4.2 基于可持续更新视角的后现代规划理论复苏框架评述
        4.2.1 人本主义的城市多样性
        4.2.1.1 雅各布斯对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复苏的主张
        4.2.1.2 其他多样性拥护者对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复苏的主张
        4.2.2 延续历史的城市文脉主义
        4.2.2.1 英国城镇景观运动对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复苏的主张
        4.2.2.2 美国文脉主义对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复苏的主张
        4.2.3 批判无序蔓延的中心区回归
        4.2.3.1 对无序蔓延的批判
        4.2.3.2 重归中心区思想对土地混合利用复苏的主张
        4.2.4 追求社会公正的公众参与
        4.2.4.1 土地利用方式非公正的背后机制
        4.2.4.2 公众参与成为解决途径
        4.2.5 后现代规划理论下的复苏框架与“非全面应用”机制
        4.2.5.1 可持续更新视角下土地混合利用理念复苏框架
        4.2.5.2 后现代规划理论的“非全面应用”:侧重经济维度的中央游憩区
    4.3 基于非全面应用的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复苏实践
        4.3.1 侧重经济维度的功能要素混合复苏
        4.3.1.1 居住功能的局部恢复及其混合复苏
        4.3.1.2 办公引领的功能混合及社会维度关注尝试
        4.3.1.3 商业模式转变及大规模建设
        4.3.1.4 文化休闲的功能与规模多维度复苏
        4.3.1.5 公共空间的经济维度转向及空间环境营造
        4.3.2 基于涓滴模式的时空混合复苏模式
        4.3.2.1 涓滴网络的空间模式
        4.3.2.2 涓滴渗透的时间模式
        4.3.3 应对弹性合作的实施管理体系
        4.3.3.1 规划体系改革:弹性与约束并存
        4.3.3.2 更新政策转变:由集权转向合作
    4.4 本章小结:演变动因、演变重点、实践模式
第5章 “可持续全面提升”的衍化阶段(1990s至今)
    5.1 活力营造表面下的不可持续隐忧
        5.1.1 社会维度:绅士化、私有化及社区关注不足
        5.1.1.1 多维绅士化与空间同质化
        5.1.1.2 空间私有化与阴影效应
        5.1.1.3 缺乏对社区与弱势群体关注
        5.1.2 环境维度:忽视公共环境与公交一体化建设
        5.1.2.1 公共环境影响
        5.1.2.2 公共交通一体化发展不足
        5.1.3 经济维度:“人口-商业-办公”裹挟式外迁现象加剧
        5.1.3.1 人口持续郊区化
        5.1.3.2 零售购物郊区化
        5.1.3.3 办公就业郊区化
    5.2 可持续更新思想对土地混合利用理念的拓展衍化
        5.2.1 可持续发展对土地利用体系的创新需求
        5.2.2 可持续更新三种分支理论对土地混合利用理念的衍化
        5.2.2.1 物质空间设计
        5.2.2.2 城市发展行为改良
        5.2.2.3 复杂系统提升
        5.2.3 可持续更新理论下的衍化趋势与“耦合应用”机制
        5.2.3.1 可持续更新理论影响下土地混合利用理念衍化趋势
        5.2.3.2 可持续更新理论的“耦合应用”:多维度并重的中央活力区
    5.3 基于耦合应用的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衍化实践
        5.3.1 迈向可持续的功能要素混合衍化
        5.3.1.1 居住功能提升及其混合维度衍化
        5.3.1.2 办公功能的产业结构升级及社会包容效应
        5.3.1.3 商业功能的中心区地位强调及模式的再度转变
        5.3.1.4 文化休闲功能的社会效应显现
        5.3.1.5 公共空间社会属性的回归
        5.3.1.6 生态环境维度提升及其混合衍化
        5.3.2 基于全面提升的时空混合衍化模式
        5.3.2.1 整体可持续的空间模式
        5.3.2.2 连续可持续的时间模式
        5.3.3 协调多元需求的实施管理体系
        5.3.3.1 规划体系改革:优化土地混合利用效果
        5.3.3.2 更新政策优化:社会民主制度
    5.4 本章小结:演变动因、演变重点、实践模式
第6章 西方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规律剖析
    6.1 协同性:混合利用路径演变特征
        6.1.1 土地功能要素的双重化演变
        6.1.1.1 功能混合逻辑的演变
        6.1.1.2 可持续维度的提升
        6.1.2 土地利用形式的应对性演变
        6.1.2.1 空间模式双层级演变
        6.1.2.2 时间模式三层面演进
        6.1.3 土地利用权力的保障性演变
        6.1.3.1 管理维度的两极拓展
        6.1.3.2 政策权力的多元民主化演变
        6.1.4 “功能—时空—权力”协同演变关系
    6.2 三角制:混合利用路径演变机制
        6.2.1 动力机制的演变历程
        6.2.1.1 1990年代前市场的主动应对
        6.2.1.2 1990年代后政策的全面促进
        6.2.1.3 动力机制演变逻辑
        6.2.2 动力机制实施逻辑
        6.2.2.1 社会机制——应对“生产消费方式”是根本需求
        6.2.2.2 市场机制——把握“市场经济规律”是直接动力
        6.2.2.3 政策机制——制定“立体全面政策”是切实保障
        6.2.2.4 三者的相互制约关系
    6.3 多面化:混合利用路径演变本质
        6.3.1 路径演变的内在逻辑
        6.3.1.1 体现了实践中概念理解的演变:从物质空间技术到可持续场所氛围营造
        6.3.1.2 体现了中心区本质属性的回归:“社会活力”集聚区的恢复与超越
        6.3.1.3 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内涵提升:个体需求与共存需求的双重提升
        6.3.2 路径演变的辩证性思考
        6.3.2.1 重点即难点:协调的内容与过程
        6.3.2.2 不是万能药:实践与理论缝隙的不断弥合,并不意味着理论效应实现的必然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南京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既有路径演变审视
    7.1 可持续更新视角下的分析框架
        7.1.1 分析要素确立
        7.1.2 分析对象界定
    7.2 空间模式演变趋势分析
        7.2.1 空间模式功能混合逻辑演变趋势
        7.2.1.1 分析方法确立
        7.2.1.2 功能混合逻辑演变趋势分析
        7.2.1.3 小结
        7.2.2 空间模式可持续维度演变趋势
        7.2.2.1 多维度内容混合演变趋势分析
        7.2.2.2 整体空间体系协同演变趋势
        7.2.2.3 小结
    7.3 时间模式演变趋势分析
        7.3.1 时间模式纵向延伸趋势
        7.3.2 时间模式横向延展趋势
        7.3.2.1 历史氛围特色延续
        7.3.2.2 绿色可持续环境提升
    7.4 权力模式演变趋势分析
        7.4.1 功能混合逻辑控制灵活度演变趋势
        7.4.1.1 用地分类标准弹性演变趋势
        7.4.1.2 建筑物用途调整弹性演变趋势
        7.4.1.3 小结
        7.4.2 可持续维度管控内容与形式演变趋势
        7.4.2.1 可持续维度管控内容演变趋势
        7.4.2.2 可持续效应管治形式演变趋势
        7.4.3 开发控制权力演变趋势
        7.4.3.1 规划制定实施过程演变趋势
        7.4.3.2 城市更新运作过程演变趋势
        7.4.3.3 小结
    7.5 既有路径演变成效、问题、机制与改革建议
        7.5.1 既有路径演变成效与问题总结
        7.5.1.1 成效与问题的全面总结
        7.5.1.2 成效与问题的分类总结
        7.5.2 既有路径演变问题的内在机制
        7.5.2.1 理念固化于“功能混合”
        7.5.2.2 实践固化于“局部地块”
        7.5.2.3 制度固化于“事前设计”
        7.5.3 既有路径优化改革建议
        7.5.3.1 统一明确新时期土地混合利用理念内涵,扭转“偏重经济维度”思维
        7.5.3.2 结合城市双修政策,突破局部地块实践桎梏
        7.5.3.3 建立保障良性演变的全历程调控制度体系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回顾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1.1 可持续更新视角下西方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历程
        8.1.1.1 可持续更新理论提出前路径演变特征与机制
        8.1.1.2 可持续更新理论提出后路径演变特征与机制
        8.1.2 可持续更新视角下西方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规律
        8.1.2.1 英美国家路径演变特征
        8.1.2.2 英美国家路径演变机制
        8.1.2.3 英美国家路径演变本质
        8.1.3 可持续更新视角下南京路径演变审视
        8.1.3.1 南京既有路径成效
        8.1.3.2 南京既有路径问题
        8.1.3.3 南京既有路径内在机制
    8.2 主要创新点
        8.2.1 创建了可持续更新综合审视框架
        8.2.2 深化了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规律认知
        8.2.3 审视了我国典型案例城市既有路径成效与问题
    8.3 不足与展望
        8.3.1 进一步深化演变规律认知
        8.3.2 进一步全面审视我国路径
        8.3.3 进一步提出改革政策措施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后记

(4)中国社区农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源起:高速城镇化引发严峻的社会、食物和环境问题
        1.1.2 契机:社区农园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1.1.3 困境:社区农园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1.1.4 小结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
        1.3.1 社区
        1.3.2 社区农园
        1.3.3 社区农园与份地农园
        1.3.4 社区农园与社区农业
    1.4 研究问题、内容和框架
        1.4.1 研究问题
        1.4.2 研究内容和框架
    1.5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5.1 研究方法
        1.5.2 创新点
第2章 社区农园发展历程与研究现状综述
    2.1 社区农园相关规划设计理论回顾
        2.1.1 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上半叶:蕴含农业生产的城市规划构想
        2.1.2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重建社区农业的思想
        2.1.3 二十一世纪初期:与农业共生的城市规划理论
        2.1.4 当代农业与社区关系的理论研究
    2.2 社区农园相关实践探索脉络分析
        2.2.1 社区农园的实践渊源
        2.2.2 英国社区农园的当代发展
        2.2.3 美国社区农园的当代发展
        2.2.4 中国社区农园的当代发展
    2.3 关于社区农园政策环境的分析
        2.3.1 国外社区农园政策环境
        2.3.2 国内社区农园政策环境
    2.4 关于社区农园设计模式的研究
        2.4.1 社区农园的区位特征
        2.4.2 社区农园的空间设计特征
        2.4.3 社区农园的种植模式
    2.5 关于社区农园参与机制的研究
        2.5.1 社区农园的参与动机
        2.5.2 社区农园的组织模式
        2.5.3 社区农园的管理模式
        2.5.4 社区农园的运营模式
    2.6 关于社区农园效益的研究
        2.6.1 社区农园的经济效益
        2.6.2 社区农园的社会效益
        2.6.3 社区农园的生态效益
        2.6.4 社区农园的健康效益
    2.7 关于社会资本与社区农园的研究
        2.7.1 社会资本与促进社区农园成员间社会融合
        2.7.2 社会资本与提高社区农园成员的资源调动能力
        2.7.3 社会资本与增强社区农园成员的政治权利
    2.8 社区农园研究现状分析
    2.9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社区农园现状调查分析
    3.1 基于GIS的中国社区农园空间分布研究
        3.1.1 GIS分析思路和方法概述
        3.1.2 中国社区农园整体空间分布特征
        3.1.3 中国社区农园空间分布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关系
    3.2 基于调研的中国社区农园专项特征解析
        3.2.1 调研目的、方法和内容概述
        3.2.2 问卷结果统计与案例概况
        3.2.3 社区农园设计模式分析
        3.2.4 社区农园参与机制分析
        3.2.5 社区农园效益分析
        3.2.6 社区农园问题诊断
        3.2.7 问题的解决思路:明确社区农园社会价值,构建社区农园的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指导农园建设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社区农园的社会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4.1 社会资本与社区农园的关联性
        4.1.1 社会资本概念的起源和发展
        4.1.2 社区农园语境下社会资本的定义和分类
        4.1.3 社会资本与社区农园社会作用的理论对接
    4.2 社会资本视角下中国社区农园的社会作用解析
        4.2.1 社会资本在社区农园中的培育
        4.2.2 社区农园社会资本的功能
        4.2.3 理论框架——社区农园促进社会资本培育的机制分析
    4.3 影响社会资本形成的空间要素和社会要素分析
        4.3.1 已有关于社区农园社会资本及其影响要素的研究
        4.3.2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4.3.3 研究结果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设计策略研究
    5.1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案例分析
        5.1.1 北京育园
        5.1.2 上海创智农园
        5.1.3 深圳馨月园
        5.1.4 上海梅园
    5.2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选址策略
        5.2.1 优先利用街道或社区中心闲置地
        5.2.2 开放社区公共服务单位附属场地
        5.2.3 融入社区公园
        5.2.4 活化社区消极空间
    5.3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空间设计策略
        5.3.1 建立开放性社区农园,实现人人共享目标
        5.3.2 “因地制宜”地构建公共交往空间
        5.3.3 营造规整有序的种植形式
        5.3.4 配置适当比例的观赏性景观
        5.3.5 增设必要的基础设施,采用复合式设计
        5.3.6 构建服务于不同群体的种植园区
        5.3.7 不同空间载体下社区农园设计手法分析
    5.4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实践应用
        5.4.1 点——天津万盈家园社区食物花园项目
        5.4.2 线——天津丁字沽工人新村十三段社区生产性步道设计方案
        5.4.3 面——天津丁字沽工人新村十三段社区有农化设计方案
        5.4.4 小结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参与机制研究
    6.1 构建多元主体协同合作的组织模式
        6.1.1 分阶段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方式解析
        6.1.2 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模式中参与主体的权责分析
        6.1.3 实现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模式的途径
    6.2 健全管理监督制度
        6.2.1 设立社区农园行政管理部门和社区农园协会,完善监管结构
        6.2.2 设置有效公开的管理制度和规则
        6.2.3 分类型社区农园管理建议
        6.2.4 设置完善的监督机制
    6.3 开展多样化运营活动,拓展农园社会资本宽度
        6.3.1 开展文化类活动
        6.3.2 开展自然教育类活动
        6.3.3 开展商业类活动
        6.3.4 开展综合类活动
    6.4 参与机制的有效性分析
        6.4.1 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模式的有效性分析
        6.4.2 健全管理监督制度的有效性分析
        6.4.3 开展多样化运营活动的有效性分析——以商业类活动对社会网络形成的影响为例
    6.5 政策建议:建立支持社区农园的政策体系,保障社会资本培育
        6.5.1 国家层面
        6.5.2 地方层面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和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拓展——绿色生产性社区视角下的社区农园
    7.3 研究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附录 D
附录 E
附录 F
附录 G
附录 H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5)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长租公寓投资风险评价及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风险管理相关研究
        1.3.2 房地产投资风险相关研究
        1.3.3 长租公寓发展进程及相关研究
        1.3.4 长租公寓投资风险相关研究
        1.3.5 文献评述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第2章 长租公寓投资运营模式及风险评价方法
    2.1 我国长租公寓投资运营模式及特征
        2.1.1 重资产模式与轻资产模式
        2.1.2 集中式与分散式
        2.1.3 长租公寓投资的特征
    2.2 长租公寓投资风险
        2.2.1 长租公寓投资风险的产生原因
        2.2.2 长租公寓投资的风险特征
        2.2.3 长租公寓投资风险的类型
    2.3 长租公寓投资风险评价的方法
        2.3.1 一般性投资风险评价的方法
        2.3.2 长租公寓投资风险评价方法的确定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长租公寓投资风险评价
    3.1 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用于风险评价的基本步骤
    3.2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长租公寓投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3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长租公寓投资风险评价因素确权方法
        3.3.1 层次分析法的特点
        3.3.2 层次分析法用于长租公寓投资风险评价因素确权步骤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案例企业A项目投资风险评价
    4.1 A项目概况
    4.2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A项目投资风险评价
    4.3 A项目投资风险控制对策
        4.3.1 系统性风险的规避
        4.3.2 非系统性风险的控制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建设项目全过程审计的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全过程审计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本人对综述的评价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的目的
        1.3.2 研究的意义
    1.4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4.3 采用的研究方法
        1.4.4 本研究的特色
第2章 建设项目全过程审计相关理论研究
    2.1 建设项目全过程审计理论
        2.1.1 全过程审计的含义
        2.1.2 全过程审计的特点
        2.1.3 全过程审计的方法
        2.1.4 全过程审计的程序
    2.2 全过程审计质量管理和投资管理
        2.2.1 全过程审计质量管理
        2.2.2 全过程审计投资管理
    2.3 审计绩效评价理论
    2.4 审计评价方法
        2.4.1 层次分析法
        2.4.2 综合评价方法
    2.5 全过程审计与传统审计的区别分析
    2.6 全过程审计目前面临的困难分析
第3章 建设项目全过程各阶段的审计研究
    3.1 决策阶段的审计
    3.2 设计阶段的审计
        3.2.1 设计阶段的审计内容
        3.2.2 价值工程在设计阶段的应用
    3.3 招投标(合同)阶段的审计
    3.4 施工阶段的审计
        3.4.1 项目管理审计
        3.4.2 项目造价审计
    3.5 竣工阶段的审计
    3.6 建设项目全过程审计的优化
第4章 建设项目全过程审计效果评价体系构建
    4.1 评价体系的设计构思
        4.1.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4.1.2 层次分析评价指标的构造
    4.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建设项目全过程审计效果评价指标权重设计
        4.2.1 准则层分析
        4.2.2 方案层分析
        4.2.3 层次总排序
    4.3 全过程审计的保证措施
第5章 A校学生公寓项目案例分析
    5.1 项目概况
    5.2 A大学学生公寓建设项目各阶段实施全过程审计的管理
        5.2.1 项目投资决策阶段的审计管理
        5.2.2 项目设计阶段造价控制方案评价
        5.2.3 项目施工招投标阶段的审计管理
        5.2.4 项目施工阶段的审计管理
        5.2.5 项目竣工阶段的审计管理
    5.3 综合评价法确定案例项目全过程审计效果
        5.3.1 综合评价方法评语集
        5.3.2 全过程审计效果评价过程
        5.3.3 评价结果
        5.3.4 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5.4 项目总结
        5.4.1 审计组全过程审计的体会
        5.4.2 项目启示
第6章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建设项目全过程审计效果评价指标研究问卷调查表
附录B A校学生公寓楼建设项目全过程审计效果评价影响因子调查表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高校校园节水项目成本效益研究 ——以北京某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论文结构及技术路线
        1.3.1 论文结构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2 高校校园节水项目相关理论
    2.1 高校校园节水内涵
        2.1.1 高校校园节水发展
        2.1.2 高校校园节水特点
        2.1.3 高校校园节水项目界定
    2.2 全寿命周期成本理论
        2.2.1 全寿命周期
        2.2.2 全寿命周期成本
    2.3 外部性理论
        2.3.1 外部性内涵
        2.3.2 外部性属性
    2.4 成本效益评价理论
        2.4.1 确定性评价
        2.4.2 不确定性评价
3 高校校园节水技术应用与成本分析
    3.1 高校校园节水技术应用
        3.1.1 节水器具技术应用
        3.1.2 中水回收利用技术应用
        3.1.3 雨水回收利用技术应用
    3.2 高校校园节水技术应用效果测算
        3.2.1 节水技术应用效果基本规定
        3.2.2 节水技术应用效果测算思路
        3.2.3 节水技术应用效果测算模型
    3.3 高校校园节水项目成本分析
        3.3.1 节水项目成本构成
        3.3.2 节水项目成本特点
        3.3.3 节水项目成本测算模型
4 高校校园节水项目效益测算与成本效益评价
    4.1 高校校园节水项目效益内涵
        4.1.1 节水项目效益构成
        4.1.2 节水项目财务效益
        4.1.3 节水项目外部性效益
    4.2 高校校园节水项目效益测算模型
        4.2.1 节水项目财务效益测算模型
        4.2.2 节水项目外部性效益测算模型
    4.3 高校校园节水项目成本效益评价
        4.3.1 节水项目成本效益评价框架
        4.3.2 节水项目成本效益评价原则
        4.3.3 节水项目成本效益评价指标
5 实证分析及对策建议
    5.1 节水项目基本情况
        5.1.1 节水器具技术方案
        5.1.2 中水回收利用技术方案
        5.1.3 雨水回收利用技术方案
    5.2 节水项目应用效果分析
        5.2.1 节水器具技术应用效果测算
        5.2.2 中水回收利用技术应用效果测算
        5.2.3 雨水回收利用技术应用效果测算
        5.2.4 节水项目应用效果评价
    5.3 节水项目成本效益测算
        5.3.1 节水项目成本测算
        5.3.2 节水项目效益测算
    5.4 节水项目成本效益评价
        5.4.1 节水项目确定性评价
        5.4.2 节水项目不确定性评价
    5.5 对策与建议
        5.5.1 节水对策
        5.5.2 节水建议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8)严寒地区校园建筑固体电蓄热采暖适宜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1.2.1 国外电采暖研究发展现状
        1.2.2 国内电采暖研究发展现状
        1.2.3 电采暖技术研究不足及问题
    1.3 课题主要研究思路
        1.3.1 课题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3.2 课题研究技术路线
2 辽宁省供热现状调查及政策分析
    2.1 辽宁省供热热源及煤炭资源调查
        2.1.1 辽宁省供热热源调查
        2.1.2 辽宁省煤炭资源调查
    2.2 辽宁省各市供热现状调查
        2.2.1 大连市供热现状
        2.2.2 鞍山市供热现状
        2.2.3 抚顺市供热现状
        2.2.4 本溪市供热现状
        2.2.5 丹东市供热现状
        2.2.6 锦州市供热现状
        2.2.7 营口市供热现状
        2.2.8 阜新市供热现状
        2.2.9 辽阳市供热现状
        2.2.10 盘锦市供热现状
        2.2.11 铁岭市供热现状
        2.2.12 朝阳市供热现状
        2.2.13 葫芦岛市供热现状
    2.3 沈阳市供热现状调查
        2.3.1 沈阳市(不含一市三县)供热现状调查
        2.3.2 沈阳市一市三县供热现状调查
    2.4 国家及地方电采暖相关政策分析
        2.4.1 国家现行政策分析
        2.4.2 各地区电价优惠政策分析
        2.4.3 辽宁省现行政策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电采暖技术及能耗分析理论研究
    3.1 电采暖技术的研究
        3.1.1 直接式电采暖技术
        3.1.2 间接式电采暖技术
    3.2 固体电蓄热采暖技术的研究
        3.2.1 固体电蓄热采暖系统的构成及工作原理
        3.2.2 固体电蓄热采暖系统的主要特点
    3.3 建筑能耗模拟软件的比较分析
    3.4 建筑能耗分析方法
        3.4.1 静态能耗计算法
        3.4.2 动态能耗计算方法
    3.5 本章小结
4 中小学校建筑固体电蓄热采暖能耗模拟分析
    4.1 沈阳市气候特点
    4.2 建筑基本概况
    4.3 采暖期动态负荷模拟
        4.3.1 模型的建立
        4.3.2 模拟计算基本参数设定
        4.3.3 系统运行方案的设定
        4.3.4 建筑动态热负荷模拟
    4.4 系统能耗模拟分析
        4.4.1 供暖系统的设定
        4.4.2 系统能耗模拟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高校建筑固体电蓄热采暖能耗模拟分析
    5.1 建筑基本概况
        5.1.1 建筑基本情况调查
        5.1.2 教学楼热环境调研
    5.2 采暖期动态负荷模拟
        5.2.1 模型的建立
        5.2.2 模拟计算基本参数设定
        5.2.3 系统运行方案的设定
        5.2.4 建筑动态热负荷模拟
    5.3 系统能耗模拟分析
        5.3.1 供暖系统的设定
        5.3.2 系统能耗模拟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固体电蓄热采暖系统经济及环境效益评价分析
    6.1 经济效益评价分析方法
        6.1.1 静态经济分析法
        6.1.2 动态经济分析法
    6.2 经济效益评价分析
        6.2.1 系统设备选型
        6.2.2 初投资费用比较分析
        6.2.3 年运行费用比较分析
        6.2.4 费用年值比较分析
    6.3 环境效益评价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9)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研究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述评
        (一) 国内相关研究概述
        (二) 国外相关研究概述
    三、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 基本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重难点与创新点
        (一) 研究重难点
        (二) 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特点与功能
    一、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内涵
        (一) 高校学生公寓文化的概念
        (二) 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内涵
    二、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特点
        (一) 主导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二) 规范性与人本性的统一
        (三) 同质性与独特性的统一
        (四) 生活化与教育性的统一
    三、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功能
        (一) 占领高校文化阵地
        (二) 营造和谐公寓氛围
        (三) 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四) 增强适应社会能力
第二章 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现状
    一、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取得的成绩
        (一) 建设体系基本形成
        (二) 建设品牌逐渐涌现
        (三) 建设方法不断创新
    二、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 建设主体性发挥不足
        (二) 管理模式时代性不强
        (三) 方式方法实效性不够
        (四) 虚拟平台使用效度不佳
    三、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 建设理念定位的偏差
        (二) 社会转型的负面冲击
        (三) 活动过程的负面因素
        (四) 网络文化的消极影响
第三章 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主体与类型
    一、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主体构成
        (一) 建设中的学校主体
        (二) 建设中的大学生主体
        (三) 建设中的社会主体
    二、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主要类型
        (一) 高校主导型
        (二) 企业主导型
        (三) 校企合作型
        (四) 自主管理型
第四章 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原则与内容
    一、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一) 方向性与变通性相结合
        (二) 物质性与精神性相适应
        (三) 传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
        (四) 长期性与有效性相并重
    二、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 高校学生公寓物质文化
        (二) 高校学生公寓精神文化
        (三) 高校学生公寓行为文化
        (四) 高校学生公寓制度文化
第五章 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环境与载体
    一、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环境
        (一) 顶层政策环境
        (二) 中层管理环境
        (三) 基层民主环境
    二、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载体形态
        (一) 活动载体
        (二) 管理载体
        (三) 传媒载体
        (四) 网络载体
第六章 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机制与方法
    一、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机制
        (一) 引导机制
        (二) 动力机制
        (三) 协作机制
        (四) 保障机制
    二、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主要方法
        (一) 系统性规划与阶段性建设相结合
        (二) 物质性建设与精神性建构相协调
        (三) 一元性引领与多元性参与相协同
        (四) 主导性管理和隐蔽性渗透相并进
        (五) 激励性奖励与强制性惩罚相结合
小结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发表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附录

(10)DH高校公共浴室项目后评价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后评价发展背景
        1.1.2 高校后评价应用情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与框架
第2章 项目后评价基本理论与方法
    2.1 项目后评价概念
        2.1.1 项目后评价概念
        2.1.2 项目后评价的特点
    2.2 项目后评价的作用和意义
        2.2.1 项目后评价的作用
        2.2.2 项目后评价的意义
    2.3 项目后评价内容、方法
        2.3.1 项目后评价的内容
        2.3.2 项目后评价的方法
        2.3.2.1 逻辑框架法
        2.3.2.2 对比分析法
        2.3.2.3 成功度评价法
    2.4 项目后评价程序与报告
        2.4.1 项目后评价程序
        2.4.2 项目后评价报告
第3章 DH 高校公共浴室项目概况及运营情况
    3.1 项目概况
        3.1.1 项目建设概况
        3.1.2 项目方案选择
    3.2 项目运营情况介绍
        3.2.1 项目日常运营
        3.2.2 项目日常收益
        3.2.3 项目设备维修保养
    3.3 项目运营存在问题
        3.3.1 管理模式的变更对运营带来问题
        3.3.2 项目运营的可持续性问题
        3.3.3 项目更新的资金支持问题
第4章 DH 高校公共浴室项目后评价体系的构建
    4.1 高校公共浴室项目后评价的目标和要求
        4.1.1 高校公共浴室项目后评价的目标
        4.1.2 高校公共浴室项目后评价的要求
    4.2 高校公共浴室项目后评价的内容
        4.2.1 高校公共浴室项目建设过程后评价
        4.2.2 高校公共浴室项目运营管理评价
        4.2.3 高校公共浴室项目效益评价
    4.3 高校公共浴室项目后评价的指标体系
        4.3.1 高校公共浴室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4.3.2 高校公共浴室项目后评价体系与指标
    4.4 高校公共浴室项目后评价指标的度量和应用
        4.4.1 成功度评价法的度量
        4.4.2 各项指标权重的确定
第5章 DH 高校公共浴室项目后评价具体应用
    5.1 DH 高校公共浴室建设过程后评价
        5.1.1 项目前期工作评价
        5.1.2 项目实施过程评价
    5.2 DH 高校公共浴室运营管理评价
        5.2.1 项目日常管理评价
        5.2.2 维修保养评价
        5.2.3 项目安全性评价
        5.2.4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5.2.5 学生满意度评价
    5.3 DH 高校公共浴室项目效益评价
        5.3.1 经济效益评价
        5.3.2 社会效益评价
    5.4 评价结论
        5.4.1 项目评价结论
        5.4.2 主要经验教训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投资建设学生公寓的经济效益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多元数据的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研究[D]. 杨玥. 浙江大学, 2021(01)
  • [2]康养项目综合效益评价研究 ——以南京某康养项目为例[D]. 黄楷. 扬州大学, 2021(02)
  • [3]可持续更新视角下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D]. 陈阳. 东南大学, 2020(02)
  • [4]中国社区农园研究[D]. 丁潇颖. 天津大学, 2020(01)
  • [5]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长租公寓投资风险评价及控制研究[D]. 刘露. 广州大学, 2020(02)
  • [6]建设项目全过程审计的管理研究[D]. 张宏薇. 新疆大学, 2020(07)
  • [7]高校校园节水项目成本效益研究 ——以北京某高校为例[D]. 张子博.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8]严寒地区校园建筑固体电蓄热采暖适宜性研究[D]. 董佳榕. 沈阳建筑大学, 2019(05)
  • [9]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研究[D]. 殷豆豆. 武汉大学, 2017(06)
  • [10]DH高校公共浴室项目后评价应用[D]. 陈亮. 东华大学, 2015(12)

标签:;  ;  ;  ;  ;  

投资建设学生公寓的经济效益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