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唐宋茶叶的市场价格

论唐宋茶叶的市场价格

一、试论唐宋时期的茶叶市场价格(论文文献综述)

王超[1](2020)在《宋代茶叶产区、产量及品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宋代是我国封建时代经济文化最发达的一个朝代,它的各个方面都对后代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和作用。这一时期,茶叶生产在唐至五代的基础上获得了长足发展,全国茶叶产区有所扩大,植茶范围更为广泛,茶叶产量也有增加。论文结合古籍、地方志及今人研究成果,对宋代茶叶产区、产量、茶叶品名以及茶叶兴盛发展的原因及意义四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关于宋代茶产区,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辨析整理得出北宋时产茶区分布于19路、122个府州军、306县,南宋时产茶区分布于16路、117个府州军、305县,南宋产茶州数较之北宋略有减少应是战争导致南宋版图缩小,而地处淮水以南的南宋辖境几乎全部产茶,且通过分析南宋的产茶州及产茶县所占比率均高于北宋,反映出南宋时茶叶种植面积扩大,且产茶区内部的茶产地比重提高。较之唐代,两宋时期的茶叶产区分布呈现出茶区南移、由分散分布到集中分布、总体分布的不平衡性逐渐缩小的趋势。两宋时期茶产区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及东南沿海地区,主产地是江南路,其次是荆湖、两浙和福建路。某种程度上而言,宋代基本奠定了后世茶叶产地分布格局的基础。关于宋代茶产量,宋代茶叶分为东南茶和川茶(边茶),北宋前期禁榷东南茶,以买茶额为基础结合折税茶、耗茶、贡茶、私茶等,估算东南茶产量约5411.5万斤,与此同时川茶通商,因缺乏具体数据采用茶税推算出川茶产量1443.75万斤,合计6855.25万斤以作为北宋时全国茶叶年产量;南宋绍兴年间东南茶和川茶均禁榷,东南茶同样以买茶额为基础估算约4607.88万斤,川茶产量以成都府路、利州路和夔州路的史料数据推算,至少约2100余万斤,合计6707.88万斤以作为南宋时全国茶叶年产量。南宋茶产量与北宋相比略有下降,应也是受战争影响使淮南路茶叶生产遭到破坏。考虑到估算的误差及数据统计的出入,南宋时期茶产量应相较于北宋变化不大,甚至部分路的茶产量比北宋时期还有较大幅度增长。宋代茶叶数量众多、名品荟萃,从外形上分片茶(团饼茶)、散茶(草茶)两大类。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宋代各路产茶地具体到府州县,并标明现今所在地,列表整理分析所产茶叶及品类,共考证茶叶数249个。宋代茶类逐渐出现的由片茶向散茶转变的趋势,为后朝开启全新的散茶冲泡饮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宋代茶叶发展的原因及历史意义,主要从政治层面、经济层面及文化层面三方面分析讨论其原因;从增加宋朝政府财政收入,维护边疆稳定、促进经济文化交流,推动茶馆业、陶瓷业的兴盛以及促进茶类生产的演变等方面探究其历史意义。

杨化冰[2](2020)在《安化黑茶的文化生态史研究》文中认为茶业的形成,是民族文化与生态环境在超长历史时期内相互作用的产物。研究安化黑茶即是探索安化黑茶从普通植物物种向茶业发展转化中,所体现出来的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适应与调适的过程。本文以安化黑茶为研究对象,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借助跨学科的综合分析方法,对安化黑茶的发展脉络进行一个全方位的历史梳理。在层次上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安化黑茶在商品化的历史进程中,其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密切关联;二是安化黑茶产业社会功能与社会地位变迁的问题。安化黑茶作为一项重要产业,影响和推动其形成的因素不是纯自然环境,不是纯经济因素,也不是纯政治、文化因素或者某一民族独创的产物。他是当事民族为了本民族全体成员的生存与繁衍,凭借民族文化对当地生态系统进行不断适应、改造与利用的结果。可以说,安化黑茶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茶叶文化生态史。因此,对这一关系的厘清,本文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是论文的第三章和第四章。安化所处的自然生态系统,如土壤、气候、地理位置等自然生态条件均是最适宜茶树生长的地带之一,这成为安化黑茶产业发展的基本前提。从远古时代到北宋王朝,伴随着梅山文化的形成,大量汉族民众开始定居此地,融入当地文化,并参与到当地民族的茶叶经营。多民族文化的交织、互动以及调适使得安化黑茶的种植、加工制作技艺开始走向成熟,并与市场接轨,开始了商品化进程。第二部分是论文的第五章。这里主要运用文化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分析茶政变迁对安化黑茶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唐德宗年间始征茶税,茶叶被纳入国家统一的税赋管理体制。宋代西北边防吃紧,朝廷启动“茶马互市”政策,在西北边疆“以茶易马”,一直延续至清代中期。安化黑茶以其优良的品质和优惠的价格,从以非正规渠道逐步转向正规渠道进入“茶马互市”,并从中获利。明代以降,安化地区被确定为“盐茶开中”政策的主要执行区。清道光以后,为平息太平天国事件,湘军和淮军等地方武装为筹集军饷,转而插手控制茶叶的销售渠道,同时扩大自身的政治影响。清廷被迫放弃“茶引制”,改行“以票代引”。这一举措不仅化解了经费开支浩繁的难题,财政收入的增加,同时也促进了安化黑茶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安化黑茶由此而跻身世界名茶之列。可以说,安化的黑茶产业是在历代封建王朝的盐茶专卖制度体系下发展起来的。安化黑茶从民间普通商品交易,发展成为国家专卖物资,是社会制度和民族文化干预的结果。安化黑茶的身份、地位发生了质的变化,也为成为一项世界级的繁荣产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三部分是论文的第六章。这部分主要探讨安化黑茶的边疆贸易和对外出口贸易。中国西北内陆以及北亚、俄罗斯等地,由于其特殊的自然与生态环境,当地民众形成了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计方式。茶叶不仅可以为他们提供所缺的碳水化合物、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还可以作为一种蔬菜的替代品,进而饮茶的生活方式逐渐成为当地民众获取营养物质的重要来源。安化黑茶这一物美价廉的茶品在进入西北民众视野后,很快就被接纳,并广泛传播开来。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安化黑茶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在应用于政治、经济和文化、宗教等社会交往过程中,黑茶被西北、蒙古乃至俄罗斯的民众赋予了多重文化意义。黑茶已经不单单是一种简单的商品,而是经过异域文化调适过的“文化”产物,具有了一种社会“生命”物质的属性,并且已经完全融入到当地民众的日常生活之中,不可获缺。第四部分是论文的第七章。这一章运用文化生态学的理论,阐释了安化黑茶产制技艺的形成、发展和演变与政治、经济、民族文化等社会环境和气候、地理等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安化黑茶的育种、种植、采摘、制作等技术系统都明显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这同样是民族文化与生态环境互动调适的产物。第五部分是论文的第八章。这一章通过对当地遗留下来的碑文深入剖析,证明安化黑茶产业在当地社会经济生活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几乎整个社会都是围绕黑茶这一文化事项而展开,充分展示出在茶叶市场建构过程中,由于国家强制力的干预,而促成了各种制度及市场机制的形成,不同利益主体在不同时空条件下的互动,以及各种权利诉求、利益分配、社会文化资源的交互作用和影响,进而使得规范和约束茶叶种植和买卖的相应茶规也应运而生。以茶规为依托,围绕着茶叶的种植和运销活动,安化这一地方社会也逐渐发展出一整套适应市场需要的运行机制和新秩序。本文的第九章分析和总结了安化茶业社会功能与社会地位变迁的问题。纵观安化黑茶产业在传统社会的发展历程,从远古时期到清朝,安化黑茶从普通的植物物种一跃成为一项世界级的产业,其在社会中所发挥的政治和军事功能一直相伴而生。但是,伴随着国内、国际格局的巨变,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安化黑茶产业发展的社会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国家性质的改变,国家政策的调整,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黑茶产业一直以来所发挥的政治和军事功能逐渐弱化,甚至开始退出历史舞台,从而导致黑茶产业在很长一段时期内的慢慢衰落,原来的富裕地区出现了贫困现象。暂时的衰败,绝对不能否定茶叶产业上千年的繁荣和所作出的历史贡献。在新时代背景下,茶叶产业的生态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符合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仍然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安化黑茶的复兴,应该换一种思路,将其从旧社会制度的桎梏中脱离出来,置入新的社会制度之中,并赋予其新的文化生态价值和生命力,对其革新而不革命。只有通过这样的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反思,才能提出推动安化黑茶产业复兴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举措,推动当下的生态文明建设,同时为类似地区的可持续脱贫提供有效借鉴和路径选择。

周荃[3](2019)在《经济重心南移趋势下的唐宋江西茶业经济》文中研究说明由中唐至宋,是江西茶业经济发展与定型的关键时期,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具有一定的同步性。茶业的发展有助于提高江西经济开发程度、推动经济重心南移的进行,当然也是经济重心南移这一现象的重要表现之一。江西在唐代已是着名的茶产区,境内八州中就有七州产出茶叶,茶叶产地分布较广,名茶如洪州西山白露、袁州界桥、浮梁茶等等已闻名当世,茶业经济逐渐成为本区经济的一个内容。到了宋代,茶叶专业化生产程度更高,茶叶产地更加广泛、集中,各类名品如双井茶、黄檗茶、江茶等等涌现出来,而江西的产量在茶产区中名列前茅,茶业经济较之唐代又有了提升。江西茶业发展程度,与江西开发程度具有相关性。唐宋江西茶业发展的原因有多方面。在经济重心南移背景下所带来的劳动力的增加、粮食增产、交通的开拓等有利因素促进了江西茶业的崛起。此外由于南方经济地位的提高,使得茶文化在社会上风行,从另一个层面带动了江西的茶叶生产与消费。茶叶种植促进了江西的山地开发。江西茶业的生产形态,除了分散的小农与部分地主茶园主外,尤其以祁门、浮梁、婺源一带形成的茶园户的专门化生产最为典型,这些茶叶生产促进了市场化与商品经济的繁荣。此外,寺院茶业是江西具有特色的生产形态,在江西浓厚的农禅风气下,僧人们种植粮食以及包括茶叶在内的经济作物,这一时期江西寺院诞生了诸多颇具盛名的茶叶。榷茶始于唐,发展于宋。中唐以后,德宗时期始征茶税,江西成为朝廷重要的税收来源地,文宗榷茶时期江西设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宋太祖时期江西的茶叶需要上缴真州榷货务与无为军榷货务;真宗时江西地区设有茶场;在卖引法实行时期江西也设有合同场。但茶法积弊也造成了社会问题,江西民间走私的现象层出不穷,南宋时期江西发生了茶商的武装暴动以及赖文政茶商军叛乱,给经济生活带来负面影响。

丁君涛[4](2019)在《近三十年唐五代马匹贸易研究综述》文中认为唐五代的马匹交易非常活跃,这一时期的马匹贸易达到了一个历史高峰,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近三十年来学术界从多个角度探讨了唐五代马匹贸易的发展演变,并为研究中古时期对外贸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为研究唐五代的经济发展状况、中原农耕民族与北方游牧民族经济交往等,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

陈艳君[5](2018)在《皖南手工业近代转型研究(1877—1937)》文中指出悠久的社会历史、丰富的自然资源、发达的商品经济和传统手工业为皖南手工业近代转型奠定了历史基础。清末民国时期,人地矛盾造成的生存压力及政府的提倡推动了皖南手工业在传统基础上向近代转型。本文综合运用历史文献学方法、比较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及历史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方法分析皖南手工业近代转型的历史基础与驱动因素,考察技术转型、组织形式的近代化、结构变革、转型的特征、有限突破,客观总结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障碍,力图复原皖南手工业近代转型的历史图景,为皖南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历史借鉴。皖南手工业的技术转型主要包含技术科学化和科学技术化两个方面。手工业由经验型技术向科学型技术转型的技术科学化不仅表现为手工业文本数量的增长,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文本中科技含量的增加方面,尤其以制茶业、纺织业和文房四宝业最为显着。随着手工业技术逐渐由经验型上升为科学理论型,其技术传承方式和操作方式都发生了转变,主要体现为新式职业技术教育的兴起和生产设备的革新。新式职业技术教育在学科设置上不断细化,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生产设备的革新以安庆土布业的生产工具改良、芜湖碾米业的新式动力设备引进及向机器生产的转化最为引人注目。生产工具的改良、新式动力机器的引进以及向机器生产的转化,使皖南手工业在生产力形态上与传统手工业区别开来。皖南手工业的组织形式转型主要包括生产组织形式和行业组织形式两个方面。在生产组织形式方面,以家庭手工业、手工作坊和工场以及合作制最为突出。家庭手工业在近代皖南尤其是乡村地区广泛存在,并逐渐改变了传统的自给自足状态,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在家庭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作坊、工场手工业大量涌现,行业分布广泛,大多规模较小,小本经营,内部分工明确,促进了手工业的专业化发展。在合作制手工业方面,祁门茶叶合作社是典型代表。然而,由于在实际业务的进行过程中过多注重“运”、“销”环节,对“产”、“制”环节的关注明显不足,银行和洋商趁机取巧图利,成为最终受益者,忽视了最底层的茶农的利益,也就不可能改良茶叶品质,更不可能复兴红茶。在手工业行业组织形式方面,传统行会逐渐被新兴同业公会及工会代替。在劳资纠纷中,代表雇主的同业公会与代表雇工的工会的团体谈判,大多能达成团体协议。即便不能达成一致,在第三方的调处下,也能减少对抗,促进纠纷解决,有利于手工业生产的稳定与发展。但同业公会及工会处在政府的严密监管中,只是披上了新式行业组织的外衣,传统行业组织的积习依然存在。在洋货以及国产机制品的冲击下,皖南手工业的生存环境发生了改变,行业结构变革加剧。首先,纺纱业、染料业、炼钢业、制丝业等传统行业在机器工业的冲击下逐渐衰落。其次,机器工业对传统手工业的冲击具有局部性和复杂性,织布业、榨油业、造纸业、制烟业等传统行业在机器工业的冲击下守住部分市场份额而继续艰难发展;铁、铜、锡器制造业,竹木加工业,砖瓦业,石业,陶瓷业等传统行业未受到机器工业的冲击而徘徊于固有轨道;徽墨业、宣纸业、舒簟业及罗经业等传统特色行业在时代的变迁中勉力维持。再次,皖南手工业获得了发展的新机遇,以祁红为代表的出口型手工业深受国际市场主导和影响;针织、铅石印刷、皂烛、火柴、化妆品等新兴行业从国外引进后与皖南实际相结合而改用手工生产。因此,除少数传统行业走向衰落,近代皖南手工业还是有所发展的,一些行业在一定程度上对生产设备、生产原料及产品品种等进行了改良和革新,不断增强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尤其是各地出现了一些新的行业,出现了某些近代因素。皖南手工业的近代转型彰显出总体发展迟缓及不平衡的特征。首先,皖南手工业的近代转型在技术科学化、技术传承方式、技术操作方式等方面均明显滞后于苏南地区,苏南在文本数量及科技含量、实业教育及职业教育、机器化或半机器化的规模及程度等方面相对于皖南占据优势。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尤其是区位与交通条件、社会力量的推动、基础电力工业的支持有着特别重要的影响。其次,具体到皖南区域内部,鲜明地显现出转型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既表现在地域和行业上,也表现在生产者身份的主体化与技术的边缘化、外贸优势与内销不足等方面。皖南手工业近代转型取得了一些突破,主要体现在手工业功能的拓展,即手工业对农业的较强的后向联系效应及满足多元消费需求。但皖南手工业在近代转型过程中,面临一系列的障碍,包括交逼而来的天灾人祸,苛捐杂税的暴敛、商业资本的压榨等多方盘剥,管理主体及生产主体的观念制约,教育制度和社会环境导致的教育不振。由于众多障碍性因素的掣肘,皖南手工业的近代转型取得的突破十分有限。

朱聿婧[6](2017)在《21世纪以来茶史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80—90年代以来,茶业和茶文化研究成为茶史研究的两大主要领域。在茶文化方面主要包括对饮茶习俗、茶艺、茶文学,茶具,茶与宗教、哲学、美学等研究。在茶业方面,学者对茶业经济问题的研究日益深入,呈现了大量茶业经济研究文献。进入21世纪以后,茶文化和茶业研究成果更加丰富,因此,本文将对21世纪以来的研究成果作一梳理。

刘媛[7](2017)在《近代陕西农业商品化路径选择研究》文中指出陕西省地处我国内陆腹地,曾是历史上农业经济发展的典范。近代以后,受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传统自给自足的农业逐渐向商品性农业过渡。陕西不同农业类型选择了适宜自身的农业商品化发展路径。关中以种植业为主的单一型结构选择粮食作物种植解决温饱之需,经济作物种植获得商品性收益的发展路径;而陕南农林兼采、陕北农牧结合的复合型结构因林牧资源的适宜性、丰富性与经济性特点,其商品价值在近代逐渐彰显而出,形成粮食作物生产养体,林牧生产致富的农业经营之路。对两种不同农业类型进行比较分析,以掌握它们在农业商品化路径选择中的同质性与异质性的特点,正确把握陕西农业商品化的核心要素,以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背景下的陕西现代农业商品化路径选择提供借鉴意见。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论证:第一,明清陕西传统农业与近代农业的承接。此部分主要探讨陕西农业商品化路径探索的总体背景,从陕西传统农业体现出“增长中的衰落”与“衰落中的增长”的特点出发,重点阐述在西方新思潮涌入下陕西传统关学思想“中体西用”,以及高产作物的引种与推广为近代陕西农业商品化的路径探索开启的背景。第二,关中“农道不全”的窘境与近代农业商品化的追求。由于关中单一型农业在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过渡时期经济发展具有由式微到复苏的典型性,本研究将此部分分为两个章节进行阐述和论证,以期对关中农业商品化路径选择有更清晰的把握。明清时期关中农业面临以粮食生产为主但商品率低的窘境,而商品经济的发展又推动关中农民对农业商品化的追求,在不断进行尝试性路径探索中出现了罂粟种植的非理性选择,这既是农民趋利性的盲目选择,更是外部环境的引导所致,终以其破坏农业生产与带来的社会道德沦丧而被棉花所替代。关中植棉的历史经验、战备物资紧缺与民族轻工业崛起等因素,为棉业的繁荣发展提供了生产条件与市场基础,粮棉结合成为千年关中农区最优种植业结构选择。第三,陕南、陕北复合型农业形态的演进与特色商品化的路径选择。陕南和陕北虽然在地理位置上南辕北辙,但在近代农业商品化路径选择中体现出区域资源商品化的同质性,因此本文将陕南、陕北农业商品化路径选择合并为一体进行研究。从自然经济时期陕南农重林轻和陕北农牧交替的形态演进,到近代陕南、陕北依托自然资源进行农业商品化的路径选择,因林牧资源适宜性、丰富性与经济性的特点,陕南、陕北的林牧业呈现多元化和扩大化的生产与加工,贩运贸易的发达与集市贸易的繁荣,都是农业商品化程度加深的具体表现,陕甘宁边区棉业的区域自给与红色陕商的产生与发展是近代陕北农业商品化过程中比较鲜明的特点,文章对此也进行了深入的论述。第四,关中与陕南、陕北农业类型商品化路径的比较分析与现实启示。关中在规模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系统方面表现出单一型农业商品化的一定优势,而陕南、陕北在农业商品价值实现、农业经营风险、农业循环经济方面体现出复合型农业商品化的后起优势。但总体而言,近代关中单一型农业相比较陕南、陕北复合型农业经济发展弱化趋向明显,引申至市场经济体制下,关中单一型农业商品化出现了一系列隐性危机。以此比较结果提出现代陕西农业商品化路径调整的区域化和专业化的借鉴意见。

丁君涛[8](2017)在《唐朝暨五代十国时期马匹贸易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上,各民族、各地区间不仅有着非常悠久、牢固的政治联系,而且进行了非常频繁的经济交往。这种交往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民族间以丰富多彩的形式进行过,其中唐五代时期的马匹贸易以其买马范围之广、买马种类和数量之多成为中国古代马匹贸易史上的一个高峰,这一时期的马匹贸易成为最具影响力、最具代表性的一种经济交流,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马匹贸易都极为活跃。政府也高度重视马匹贸易的发展,不仅视马匹贸易为重要的政治工具,也通过向少数民族购马改善自身马种质量、提高马匹的保有量等。唐五代时期是我国政治、经济、外交的一个高峰阶段,备受古今中外学者的称颂。在唐的统治区域内外,存在着众多的民族,这些民族虽然由于历史、环境等方面的原因,经济发展水平有比较大的差别,但是,这些民族大多工农业发展水平有限,畜牧业是经济的主要支柱,在经济上对农耕地区的汉族有比较强的依赖性,大量的生活必需品,无法自行满足,只能够通过贸易或者战争来获得,因此开展互市成为了中原王朝的一个重要政治经济手段,或开市以示笼络,或闭市以示惩戒,用以制约周边民族政权。唐政府通过与周边少数民族开展各类形式的马匹贸易,互通有无,到五代时期,战争日益频繁,对马匹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各政权也积极的向周边少数民族大量购马,马匹贸易不仅促进了少数民族的文明进步,而且为民族团结和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了更好的维护马匹贸易的开展,唐五代政府从中央到地方保留或设置了一整套的管理机构,中央有太仆寺、户部等,地方有互市监等,这些机构共同构成了唐代马匹贸易的管理体系,为保障马匹贸易顺利有序开展,政府也制定了非常细致的管理规定,在一些地区也设立了相应的监督机构,严格限制部分物品的出境等,但仍然无法阻挡商品贸易发展的客观需要,各种形式的马匹贸易仍然非常多。五代时期,基本延续了唐代的管理措施和制度,维护了马匹贸易的正常进行。唐五代政府为了解决马匹的供应问题,都非常重视养马业的发展,政府的监牧、尚书驾部、尚乘部等机构促进了官方养马业的发展,也着力保护民间养马的积极性,特别是中唐以前,官营养马业非常兴盛,政府的监牧系统取得了空前的发展,正是养马业的兴盛才使得唐前期在马匹贸易中占据了主动地位。中癌以后,养马业受到严重的冲击,中原战争频繁,对于马匹的需求程度不断提高,官方马匹贸易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当养马业得到快速发展,也为民间马匹贸易注入了活力,许多商队积极的进行马匹等牲畜贸易活动,尤其是西北地区,成为当时马匹的交易中心。唐五代时期的官方马匹贸易对象非常之多,范围也极为广阔,马匹贸易的形式也多种多样,特别是与实力强大的北方少数民族,官方马匹贸易与民间马匹贸易之间互相补充、互相渗透,共同促进了这一时期马匹贸易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改变,这一时期的马匹贸易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产生了由绢马贸易向茶马贸易的转变,这一转变不仅仅源于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更源于中原王朝政府财政的困难与马匹贸易规模扩大的失衡,急需寻找替代的物品作为支付手段,同时这一转变,也给中原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中原地区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此后的数百年间,茶马贸易的内涵不断丰富,交易范围不断扩展,对各民族间的商贸往来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随着马匹贸易在政治、经济中地位的不断提升,政府对于马匹贸易的管理更加细致,控制也更严密。这一时期也是我国马匹贸易重要的演变时期,唐前期马匹供应充分,开展马匹贸易时享有相当大的主动权,后期战争频发,马匹紧缺,在马匹贸易中处于被动的地位。中唐以前马匹贸易还具有非常强烈的政治色彩,马匹贸易的开展很大程度上基于政治的考量,而到了晚唐五代时期,马匹贸易中的政治色彩日渐淡化,经济色彩则日渐浓厚。唐五代的马匹价格前期较为低廉,后期不断上涨,马匹价格的上涨也刺激了周边民族往中原贩卖马匹。总之,唐五代时期的马匹贸易在我国古代贸易史上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为当时政治、军事、经济生活等方面都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物资基础,满足了中原人民对于马匹等牲畜的需要,将中原地区的先进文明传进了周边各少数民族,也促进了各民族间的交融,促进了中原地区农业、手工业、商业等行业的发展,共同促进了唐五代经济的发展,为当代“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历史借鉴。

叶伟颖[9](2017)在《宋代茶叶私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宋代茶叶生产的发展、茶叶贸易的活跃以及茶叶消费的扩大使茶这一物资在整个社会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茶叶已成为与盐、酒并重的专卖商品。为了在茶利分配中获取最大份额,宋政府通过榷茶制度对茶叶实行垄断经营,以保证政府对茶利的独占。宋代榷茶制度制定的出发点是从统治集团的切身利益来考虑的,与榷茶相伴而生的是茶叶的私贩。茶叶私贩问题,自唐中叶实行榷茶制度以来就已出现,特别是进入宋代以后,随着政府对茶叶经营管理的不断加强,茶叶私贩活动之盛,远非唐、五代时期所能及。宋代茶叶的私贩贸易既有广阔的市场,又有高额的利润,诱使不同阶层的私贩群体不惜铤而走险,通过多种私贩方式参与到私茶的贩卖中来。纵观两宋时期,民间的茶叶私贩活动从未间断,是困扰宋代统治集团的一大难题。虽然宋政府一再三令五申,并严密了对私茶的防范和打击,但往往收效甚微。政府的强制手段只能起一时的威慑作用,茶叶私贩活动始终屡禁不止,成为宋代茶叶贸易中无法消除的顽疾。究其原因,宋代的茶叶私贩是榷茶制度残酷掠夺下的必然产物,所以任何严刑酷法也不能完全禁绝。私贩屡禁不止的背后,不仅揭示出了榷茶制度所存在的一些弊病,迫使政府作出一些政策上的调整,而且也从侧面说明了茶叶私贩活动的存在是有一定合理性的,它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政府不可替代的作用。宋代茶叶的私贩作为一种谋利的经济活动,已逐渐成为商人、园户同政府争夺茶利,展开博弈的一种重要手段。茶叶私贩活动的兴盛在很大程度上冲击了宋代政府的茶叶专卖政策,打破了其在茶叶销售中的垄断地位。这不仅影响到了国家的财政收入,而且破坏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为了减少茶叶私贩,缓和与园户、中小商贩的矛盾,政府不得不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轻对园户与中小商贩的控制和剥削,给予他们一定的生存空间。宋代茶业经济的迅速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部门,茶业经济也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与运行机制,政府对茶业经济的行政干预只有控制在合理范围,才能有利于其更好的发展。

陈艾[10](2017)在《藏族地区治理结构的特殊性研究 ——基于对甘孜藏区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习近平提出“治国必先治边,治边先稳藏”,凸显了藏区治理的重要性。区域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国家治理的一般性,也有着自身的特殊性。“构建现代国家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有必要更为深入地寻求区域治理的规律性。藏区独有的经济社会文化结构,致其治理应不同于整个国家,也不同于其他地区。笔者以甘孜藏区为例,采用文献分析及实证研究法,探讨藏区治理结构的特殊性。本文的主要发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般意义上,治理理论主张“政府退、社会进”,即所谓的“小政府、大社会”或“没有政府的治理”。考察甘孜藏区,这一主张应转化为“政府进”、“社会进”,而且更强调政府的强作为,因为甘孜藏区有其特定的治理背景和要素结构。“背景—要素—行动”分析框架的建构,试图揭示藏区治理的内在意涵,即历史与区位形塑独有的治理情境,治理的主客体因素的特殊性促成其采取相应的行动。对甘孜藏区治理的背景、要素、行动的探寻,可发现政府强作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松散治理等不可复制以及“多边联结带”的重要区位,共同组合成今天甘孜藏区治理中需要政府强作为的背景。对甘孜藏区治理背景的刻画,可以发现政府强作为的必要性。描述治理背景,内含着对治理历史的反思及区域地位的重新认知。历史上,中央王朝对康藏的松散型统治不可复制,“以夷制夷”致使土司甚至有能力与中央政府抗衡,在新时期,藏区治理需要多级政府合力强作为。曾经的边缘地区形塑了现今“多边联结带”的重要区位,凸显甘孜藏区治理的重要性,更需要政府的合力强作为。甘孜藏区是交通孔道,联结川滇青藏;它作为政治枢纽,内固川省,外拊藏疆;它亦是经济传输带,通过交易沟通东西南北;它更是多民族与多元交汇地。目前,脆弱性交织、风险大、矛盾性强造就了甘孜藏区治理难度大的总体情境,其治理需要政府强作为。与较发达地区相比,甘孜藏区呈现出脆弱性交织的特征,自然脆弱性、经济脆弱性、社会脆弱性存在于历史和现实的两个维度,并展现在个体、家庭、社区和社会层面。脆弱性来源于各种风险,既有农牧民的生计风险,也有区域性的社会稳定风险。民众贫弱及收入差距带来相对剥夺感,影响社会认同;分裂势力的渗透使得维稳任重道远。多重脆弱性交织、风险大,使得区域的矛盾性很强:矛盾突发多发,即内地没有的矛盾藏区有,内地有的矛盾藏区更突出;各种矛盾纠结在一起并容易发生性质变化。这些共同造成了难度极大的藏区治理。“政府+民众”是藏区治理独特的二元主体结构。多主体参与是治理理论的核心认知,内地的“政府—企业、社会组织—民众”的三元主体结构正在逐步形成。藏区理想的治理主体结构的建构,需要引入“外地主体”的概念,即藏区治理应是三个体系的合力,包括政府主导体系、本地社会支持体系、区域外社会支持体系。现实治理过程中,因社会组织缺位,企业极少,藏区治理的实际参与者只有政府和当地民众,政府包括中央、省政府等上级政府以及国家通过制度安排的对口支援政府。政府成为藏区治理最为重要的主体,较之于较发达地区,政府的角色更为多重,职责更重。民众的参与更多地存在于村庄的自组织治理中,力量有限。内容复杂是藏区治理客体结构的重要特征。宏观地看,在藏区的文化-社会-生态结构变迁中,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社会规范与社会行为的调适以及民众的心理、信念和行为的调适等,都需要政府“掌舵”,并加以引导和规范。在中观层面,甘孜藏区存在着环境治理与社会治理相互交织、贫困治理与社区治理相契合等,而环境治理、贫困治理、社会治理、社区治理都呈现出非政府强作为而难以有作为的特征。在村庄层面,社区资源匮乏,导致发展的“内应力不足”,村庄发展需要政府大量供给公共产品,增量社区资源。调研发现,甘孜藏区政府的行动在很大程度上切合其治理情境。总体上,政府关注改善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并进一步改善社会关系。具体说来,政府大量提供公共服务,改善民生;寓服务于管理,缓解社会矛盾;优化工作制度与工作方式,进一步改善政民关系;尊重和引导农牧民,增进诉求表达。这些治理实践,取得了良好成效。总之,我们强调,区域治理的规律性探索是治理研究的深化,也是现代国家治理的研究和实践应不断延伸的领域。区域治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蕴含在历史与现实的共同考量、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观察中。既需要在历史的演进中不断突破,也需要在现实的研究与批判中逐渐升华;既需要在宏观场域下发现关联,也需要在相对微观环境中剖析机理。区域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更需要强调治理的区域性、民族性、文化性等。藏族地区治理需与其特殊的治理背景、治理情境、治理结构相契合。

二、试论唐宋时期的茶叶市场价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唐宋时期的茶叶市场价格(论文提纲范文)

(1)宋代茶叶产区、产量及品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专着研究现状
        1.3.2 宋代茶叶产区与茶名
        1.3.3 宋代茶叶产量与价格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创新点及难点
2 宋代茶叶产区与产量
    2.1 宋代茶叶产区
        2.1.1 北宋时期茶叶产区及分布特点
        2.1.2 南宋时期茶叶产区及分布特点
        2.1.3 不同时期茶叶产区的对比
        2.1.4 宋代茶产区与唐代的对比
    2.2 宋代茶叶产量
        2.2.1 北宋时期茶叶产量
        2.2.2 南宋时期茶叶产量
        2.2.3 不同时期茶产量的对比分析
3 宋代茶叶品名
    3.1 宋代东南诸路茶叶
        3.1.1 淮南路茶叶
        3.1.2 江南路茶叶
        3.1.3 两浙路茶叶
        3.1.4 荆湖路茶叶
        3.1.5 福建路茶叶
        3.1.6 广南路茶叶
    3.2 宋代川峡四路茶叶
        3.2.1 成都府路茶叶
        3.2.2 潼川府路茶叶
        3.2.3 利州路茶叶
        3.2.4 夔州路茶叶
    3.3 宋代京西路茶叶
    3.4 宋代京东路茶叶
    3.5 宋代陕西路茶叶
    3.6 宋代茶叶品名的数量分析
4 宋代茶叶发展原因及意义
    4.1 宋代茶叶发展原因
        4.1.1 政治层面
        4.1.2 经济层面
        4.1.3 文化层面
    4.2 宋代茶叶兴盛的历史意义
        4.2.1 提供巨额茶利来源,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4.2.2 维护边疆地区稳定,促进经济文化交流
        4.2.3 茶馆业、陶瓷业兴起发展
        4.2.4 促进茶类生产的演变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安化黑茶的文化生态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第二节 文化生态学研究理论
    第三节 安化黑茶研究现状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五节 研究意义与价值
第二章 跨文化语境下的物质流通
    第一节 早期的物质流通研究
    第二节 政治经济学派的物质研究
    第三节 物质流通研究新走向
第三章 安化的地理环境与社会文化
    第一节 自然地理与生态环境
    第二节 梅山地域与族属
    第三节 “梅山”历史沿革
第四章 安化黑茶的商品化发端
    第一节 资江水运及货物运输
    第二节 《茶经》与梅山茶事
    第三节 商品茶定名
第五章 茶政变迁与黑茶贸易的互动关系
    第一节 君王们的点金术:榷茶与税茶
    第二节 几经波折:湖茶跻身茶马政
    第三节 不断拓展疆域的黑茶贸易
    第四节 传统专卖体制对茶业发展的影响
第六章 安化黑茶的贸易拓展
    第一节 千年前的茶叶商贸活动
    第二节 黑茶在蒙古的商贸往来
    第三节 黑茶在新疆的商贸往来
    第四节 黑茶在俄国的商贸往来
第七章 口述史中的“产”与“制”
    第一节 炊烟袅袅:沸腾的雪峰山麓
    第二节 黑毛茶初制的传统工艺
    第三节 千两茶:文化范畴的再生产
第八章 地方社会中的茶业人和茶事
    第一节 茶叶流通环节的社会性适应
    第二节 茶政管理者
    第三节 中间商
    第四节 茶叶生产者
第九章 安化黑茶与生态扶贫
    第一节 黑茶产业与生态扶贫
    第二节 安化黑茶产业面临的的困境
    第三节 安化黑茶产业发展对策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
    附录一 :安化黑茶制作技艺
    附录二 :安化地方有关茶的民歌
    附录三 :茶亭
    附录四 :民间传说

(3)经济重心南移趋势下的唐宋江西茶业经济(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意义
    四、概念界定
第一章 唐宋江西茶业的产区分布及产量
    第一节 唐宋江西茶叶产区及其特点
        一、唐代江西茶叶产区分布
        二、唐宋江西茶业产区特点
    第二节 唐宋江西茶叶产量
        一、唐代江西茶叶产量
        二、宋代江西茶叶产量
    第三节 唐宋江西茶叶品种
        一、唐宋江西茶叶品种分布
        二、唐宋江西名茶述论
第二章 唐宋时期江西茶业发展因素探析
    第一节 经济因素
        一、人口与劳动力的增长
        二、粮食业的发达
        三、交通的日益通畅
        四、茶马贸易需求的扩大
    第二节 文化因素
        一、饮茶之风的盛行
        二、茶文学的勃兴
第三章 唐宋时期江西茶叶生产与经济开发
    第一节 唐宋时期江西的茶园户生产及其市场化
        一、唐宋时期江西茶园户生产形态
        二、唐宋时期江西茶叶生产与市场化
    第二节 唐宋江西寺院茶业
        一、唐宋江西寺院茶业的形成背景
        二、唐宋江西僧人的山区农业活动与茶叶生产
第四章 唐宋榷茶制度及其对江西茶业的影响
    第一节 唐宋茶法变迁与江西茶业管理
        一、唐代朝廷对江西茶业的管理
        二、宋代朝廷对江西茶业的管理
    第二节 唐宋江西茶业从事者的走私与武装斗争
        一、唐宋时期江西茶叶走私现象
        二、南宋江西茶贩的武装反抗斗争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4)近三十年唐五代马匹贸易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 民族间的马匹贸易
二、 互市的制度与性质
三、 马匹贸易的演变
四、 马匹贸易的地点及路线
五、 结语

(5)皖南手工业近代转型研究(1877—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概念界定
    三、学术史回顾
    四、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
    五、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历史基础与驱动因素
    第一节 历史地理概况
        一、社会历史概况
        二、地理资源概况
        三、商品经济概况
    第二节 前近代皖南手工业概况
        一、制茶业
        二、纺织业
        三、文房四宝业
        四、其他行业
    第三节 驱动因素
        一、人地矛盾与生存压力
        二、地方政府的提倡
    小结
第二章 技术转型
    第一节 技术的科学化
        一、手工业文本的增长
        二、制茶业生产技术的科学化趋势
        三、纺织业生产技术的科学化趋势
        四、文房四宝业生产技术的科学化趋势
    第二节 技术传承方式的转变
        一、传统学徒制概况
        二、实业教育
        三、职业教育
        四、私立静仁职业学校个案研究
    第三节 生产设备的革新
        一、传统生产工具的改良
        二、新式动力设备的引进
        三、向机器生产的转化
    小结
第三章 组织形式的近代化
    第一节 生产组织形式的多元化
        一、家庭手工业
        二、作坊、工场手工业
        三、合作制手工业——以祁门茶叶合作社为中心
    第二节 行业组织的演变
        一、行会
        二、同业公会
        三、工会
    小结
第四章 结构变革
    第一节 机器工业冲击下逐渐衰落的行业
        一、纺纱业
        二、染料业
        三、炼钢业
        四、制丝业
    第二节 被侵占部分市场而继续发展的行业
        一、织布业
        二、榨油业
        三、造纸业
        四、制烟业
    第三节 未受到机器工业冲击而徘徊于固有轨道的行业
        一、概况
        二、铁、铜、锡器制造业
        三、竹木加工业
        四、砖瓦业
        五、陶瓷业
    第四节 勉力维持的传统特色行业
        一、徽墨业
        二、宣纸业
        三、舒簟业
        四、罗经业
    第五节 国际市场影响下的出口型手工业——以祁红为对象的考察
    第六节 新兴手工业
        一、针织业
        二、铅石印刷业
        三、皂烛业
        四、火柴业
        五、化妆品业
    小结
第五章 近代转型的特征
    第一节 转型的迟缓——基于皖南与苏南的比较
        一、差距之比较分析
        二、原因之比较分析
    第二节 近代转型的不平衡
        一、地域的不平衡
        二、行业的不平衡
        三、生产者身份主体化与技术边缘化
        四、外贸优势与内销不足
    小结
第六章 有限突破与多重障碍
    第一节 手工业功能的拓展
        一、后向联系农业
        二、满足多元消费
    第二节 多重障碍
        一、天灾人祸
        二、多方盘剥
        三、观念制约
        四、教育不振
    小结
余论
    一、手工业近代转型的最大瓶颈
    二、近代手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三、近代手工业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
后记

(7)近代陕西农业商品化路径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的启示与不足
1.3 选题依据
    1.3.1 基本概念界定
    1.3.2 相关理论
    1.3.3 研究思路
    1.3.4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明清陕西传统农业与近代农业的承接
2.1 明清陕西传统农业的高度发展
    2.1.1 域外佳种的引进与推广
    2.1.2 传统农业生产与经营方式的进步与完善
    2.1.3 陕西农学思想的进步性体现
2.2 明清陕西农业经营的发展局限
2.3 传统农业奠定陕西近代农业发展的格局与基础
    2.3.1“关学思想”中体西用,促进农业文明与进步
    2.3.2 陕西农业的高度发展促进近代商品化发展格局 第三章 关中“农道不全”的窘境与商品性农业发展的基础
3.1 传统农业时期关中以粮为主单一型农业结构的形成
3.2 关中“农道不全”之经济作物自给性路径探索
    3.2.1 明清时期关中单一型农业结构的窘境
    3.2.2 农桑模式与农棉模式的尝试性探索
3.3 近代关中商品性农业发展的需求与动力
    3.3.1 人口“过密化”与陕商的崛起
    3.3.2 外向型贸易发达与本地农产品商品化低效的博弈
    3.3.3 关中以自耕农为主的农事调节自主性 第四章 关中农业商品化追求的非理性与理性选择
4.1 烟粮结合:关中农业商品化追求的非理性选择
    4.1.1“寓禁于征”反向助推植烟合法地位的确立
    4.1.2 高额收益驱动罂粟种植泛滥
    4.1.3 罂粟种植的道德沦丧与替代经济作物的选择
4.2 棉花种植:关中农区的最优经济作物选择
    4.2.1 风土适应性强,粮棉密切结合
    4.2.2 国民政府力推,救亡图存之功
    4.2.3 交通改善及工厂内迁对粮棉需求的扩大
4.3 粮棉结合:近代关中种植业商品化路径的理性选择 第五章 陕南、陕北复合型农业形态演进与商品化动力
5.1 传统时期陕南、陕北复合型农业形态的非均衡发展
    5.1.1 清代之前陕南农重林轻的生产格局
    5.1.2 传统时期陕北农与牧的交替式发展
5.2 近代陕南、陕北农业商品化的基础与动力
    5.2.1“过密化”最佳内存释放解决陕南山民温饱之需
    5.2.2 近代陕北粮食作物生产对畜牧业商品化的促进
    5.2.3 新经济因素的出现与影响 第六章 陕南、陕北复合型农业特色商品化路径选择
6.1 陕南林特资源的多元化生产与加工
    6.1.1 木材采伐与加工业
    6.1.2 种桑养蚕与缫丝业的兴盛
    6.1.3 经济林的多维利用
    6.1.4 茶业的传承与发展
    6.1.5 野生草药的采集到人工培植的转变
6.2 陕北棉业与畜牧业商品生产扩大化
    6.2.1 经济封锁条件下边区棉业的区域性自给发展
    6.2.2 畜牧业商品化生产格局的建立
    6.2.3 畜牧手工业的蓬勃发展
6.3 以自然资源为依托的陕南、陕北商业贸易的兴盛
    6.3.1 贩运贸易的发达
    6.3.2 集市贸易的繁荣
    6.3.3 红色陕商的产生与发展 第七章 陕西不同农业类型农业商品化的比较分析与现实启示
7.1 关中与陕南、陕北农业商品化的比较分析
    7.1.1 商品价值实现的便利性
    7.1.2 农业经营风险的削弱性
    7.1.3 农业循环经济的强化性
    7.1.4 规模经济效益的递增性
    7.1.5 生态环境系统的依赖性
7.2 关中现代农业商品化的隐性危机分析
    7.2.1 耕地资源流失严重,导致农业种植形势严峻
    7.2.2 忽视粮食作物种植,导致粮食供求失衡
    7.2.3 农民种植选择盲目性,导致农业生产风险递增
    7.2.4 非农就业与农民兼业化的趋势,延缓种植业结构优化
7.3 陕西现代农业商品化路径调整的现实启示
    7.3.1 关中农业商品化隐性危机的预防应对与处置建议
    7.3.2 实施陕南林特果品牌战略,重点开发生态休闲产业
    7.3.3 加强种养循环经济形态,建立陕北优质畜牧产区
    7.3.4 改善农民工资性收入,调整农民职业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唐朝暨五代十国时期马匹贸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第二节 选题意义
        一、影响唐五代马匹贸易发展的因素
        二、问题的提出
    第三节 文献综述与研究架构
        一、文献综述
        二、本文对唐五代马匹贸易史论述的架构
        三、创新尝试与不足之处
第二章 唐五代的马政及养马业
    第一节 唐五代的马政
        一、唐五代的马政机构
        二、晚唐监牧的南迁
        三、唐代政府对民间养马业的管理
    第二节 唐五代的养马业
        一、唐前期对于官营养马业的投入及成就
        二、晚唐五代时期的官营养马业
        三、唐前期民间养马业的发展
        四、晚唐五代时期民间养马业的衰落
第三章 唐五代马匹贸易的管理
    第一节 官方互市
        一、官方互市的机构和职责
        二、政府对互市的管理
    第二节 朝贡贸易
        一、朝贡贸易的机构和职责
        二、聘赐贸易及朝贡贸易的变化
    第三节 民间马匹贸易的管理
        一、政府对于民间越境贸易的限制
        二、民族间贸易的发展
第四章 唐五代的官方马匹贸易
    第一节 中原与回鹘的马匹贸易
        一、唐与回鹘的朝贡贸易
        二、唐与回鹘的互市贸易
        三、五代时期中原与回鹘的马匹贸易
    第二节 中原与突厥、吐蕃、吐谷浑的马匹贸易
        一、唐与突厥的朝贡贸易
        二、唐与突厥的互市贸易
        三、中原王朝与吐蕃及吐谷浑的马匹贸易
    第三节 中原与契丹、奚、党项的马匹贸易
        一、中原王朝与契丹及奚的马匹贸易
        二、中原王朝与党项的马匹贸易
    第四节 中原王朝与西域多国及私人的马匹贸易
        一、中原王朝与西域多国的马匹贸易
        二、官私马匹贸易
    第五节 官方马匹贸易的价格
        一、唐代官方马匹贸易价格
        二、五代时期的官方马匹贸易价格
第五章 唐五代丝路沿线的民间马匹贸易
    第一节 丝路民间马匹贸易
        一、唐代丝路沿线的民间马匹贸易
        二、五代时期丝路沿线的民间马匹贸易
    第二节 民间市场上的马匹价格
        一、唐代丝路沿线的马匹价格
        二、五代时期丝路沿线的马匹价格
第六章 唐五代马匹贸易的演变
    第一节 唐五代马匹贸易的演变
        一、茶马贸易的逐渐兴起
        二、马匹贸易的羁縻色彩逐渐淡化
        三、马匹贸易的管控日益严格
    第二节 唐五代马匹贸易发生演变的原因
        一、晚唐五代的财政压力
        二、军事上垄断马匹贸易的需要
第七章 唐五代马匹贸易的影响
    第一节 对中原地区其他行业的影响
        一、交通运输业
        二、丝织业和制革业
    第二节 唐五代马匹贸易演变的影响
        一、促进了茶叶经济的发展
        二、推动新商路的开拓和兴盛
        三、政府垄断对商贸的限制
    第三节 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影响
        一、中原货币畅行西北
        二、对于回鹘政治和经济的影响
    第四节 对沿线城市的影响
        一、商路的兴盛
        二、沿线城镇的发展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9)宋代茶叶私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学术研究综述
    三、本文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四、本文的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五、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 宋代榷茶制度的演变概述
第二章 宋代茶叶私贩的群体构成与主要方式
    第一节 宋代茶叶私贩群体的构成
    第二节 宋代茶叶私贩的主要方式
        一、园户与茶商的私相交易
        二、越界私贩
        三、利用职权便利私贩茶叶
        四、利用茶引、笼篰私贩茶叶
        五、走私路,绕过官府盘查
        六、拉帮结伙,武装私贩
        七、其它私贩方式
第三章 宋代政府对茶叶私贩的法律规范与政策管理
    第一节 制定相关法律打击茶叶私贩
        一、对官吏私贩茶叶的处罚
        二、对商人私贩茶叶的处罚
        三、对园户私贩茶叶的处罚
        四、对武装私贩茶叶的处罚
    第二节 建立严密的缉私巡检网
    第三节 完善茶叶缉私的各项赏罚制度
        一、对捕获私茶有功的官吏给予重赏
        二、惩处因缉私失职透漏私茶的官吏
        三、实行告赏法,奖励告捕私茶者
第四章 宋代茶叶私贩屡禁不止的原因
    第一节 宋代榷茶制度自身的弊端
        一、政府盘剥过重
        二、政府法令苛细
    第二节 私茶质优价平,受消费者欢迎
    第三节 官商勾结,权力寻租
第五章 宋代茶叶私贩的影响
    第一节 侵夺官课,影响国家财政收入
    第二节 破坏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
    第三节 促使政府调整榷茶政策,优抚茶商园户
        一、减轻征敛,让利于茶商园户
        二、革除横税,招抚私贩茶商
        三、发行小引,鼓励小商人参与贩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藏族地区治理结构的特殊性研究 ——基于对甘孜藏区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康藏治理研究的总体状况
        二、历史上的羁縻统治与土司制度的研究
        三、目前民族地区及藏族地区社会治理的研究
        四、简要述评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论文结构
        四、研究对象(个案简述)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第一节 治理理论:理论渊源及基本范式
        一、治理:发展的共同话语
        二、公民社会:治理的前提条件
    第二节 治理的公民社会基础及其反思
        一、真的可以“没有政府的治理”?
        二、“进”与“退”:简要的国家-社会关系之思考
        三、“进”与“退”:藏区社会组织条件缺失
    第三节 “背景—要素—行动”分析框架的建构
第三章 治理反思及多边联结带:历史与区位
    第一节 松散:历史上治理政策之弊
        一、王朝的松散管理不可复制
        二、“以夷制夷”:政治二元性,土司等足以与中央王朝抗衡
        三、强硬统治反而不利,需张弛有度
        四、强作为:维护主权、地区稳定
        五、强作为:发展之基
    第二节 多重边缘形塑多边联结带
        一、“中心—边缘”说到“多边联结带”的学理解说
        二、交通孔道:连接川滇青藏
        三、政治枢纽:内固川省,外拊藏疆
        四、经济传输带:通过交易,沟通东西南北
        五、民族交汇地:文化结点连结多元文化
第四章 难度大:甘孜藏区治理环境的特殊性
    第一节 多重脆弱性交织:治理环境的总体特征
    第二节 风险大:脆弱性的源头
        一、生计风险:民众贫弱及收入差距带来相对剥夺感
        二、社会稳定方面极具风险:维稳任重道远
    第三节 治理难度大,需要政府主导
        一、治理难度大的具体表现:曾经的门难进、脸难看及其转变
        二、治理中的矛盾性强,需要政府创造性地利用冲突
第五章 二元结构:治理主体结构的特殊性
    第一节 参与是“治理诸要素及其关联”的核心
        一、治理结构:诸要素及其关联
        二、各学科关于治理中“参与”的解说
    第二节 治理主体二元结构:政府不得已而强作为
        一、应然:“外地主体”也应该参与其中
        二、实然:谁在参与社会治理,藏区与其他地区差异显着
        三、谁以什么样的地位和方式参与治理
第六章 内容复杂:治理客体的特殊性
    第一节 社会变迁中的各种调适,政府“掌舵”
    第二节 非政府强作为便难有作为:环境与社会治理的交织
    第三节 非政府强作为便难有作为:贫困治理与社区治理相契合
        一、大面积慢性贫困的治理,需要政府强作为
        二、村庄贫困治理“契合”村庄社区治理
        三、资源有限,导致“内应力不足”
第七章 政府作用力凸显:努力改善社会关系
    第一节 公共服务改善民生
        一、公共产品供给关照农牧民生产生活
        二、努力托底:关照最贫弱的群体
    第二节 政府行为:寓服务于管理
        一、融为一体:异地迁入人口管理与服务
        二、双法共用:大调解中心及其服务
        三、深入仔细:网格化管理
    第三节 工作制度设置及方式进一步改善政民关系
        一、群众工作全覆盖:七项任务
        二、干部找群众:挂帮包、干部驻村包村
        三、门好进、脸好看:便民服务中心及其服务
        四、倾听民声:诉求表达与反复协商
    第四节 尊重、引导农牧民
        一、尊重农牧民意愿
        二、将政府的工作嵌入村庄自组织之中
        三、努力整合农牧民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四、试论唐宋时期的茶叶市场价格(论文参考文献)

  • [1]宋代茶叶产区、产量及品名研究[D]. 王超.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3)
  • [2]安化黑茶的文化生态史研究[D]. 杨化冰. 吉首大学, 2020(02)
  • [3]经济重心南移趋势下的唐宋江西茶业经济[D]. 周荃.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3)
  • [4]近三十年唐五代马匹贸易研究综述[J]. 丁君涛.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2)
  • [5]皖南手工业近代转型研究(1877—1937)[D]. 陈艳君. 苏州大学, 2018(01)
  • [6]21世纪以来茶史研究综述[J]. 朱聿婧. 长江文史论丛, 2017(00)
  • [7]近代陕西农业商品化路径选择研究[D]. 刘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02)
  • [8]唐朝暨五代十国时期马匹贸易研究[D]. 丁君涛. 武汉大学, 2017(06)
  • [9]宋代茶叶私贩研究[D]. 叶伟颖. 云南大学, 2017(05)
  • [10]藏族地区治理结构的特殊性研究 ——基于对甘孜藏区的分析[D]. 陈艾.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5)

标签:;  ;  ;  ;  ;  

论唐宋茶叶的市场价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