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检验中的 P 值

假设检验中的 P 值

一、假设检验中的P值(论文文献综述)

郭萱,梁登星,鲍勇[1](2021)在《单侧假设检验中假设建立的探讨》文中研究说明假设检验是推断统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现实生活中有大量的事例可以归结为假设检验问题。假设检验问题可以分为参数假设检验和非参数假设检验,本文探讨参数假设检验范畴的内容。在单侧假设检验问题中原假设和备择假设的建立是一个难点。本文首先回顾了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假设检验中的两类错误和P值,分别给出三个案例,基于常用的原假设和备择假设建立的原则分别提出原假设和备择假设,探索性地结合假设检验P值的大小分析单侧假设检验中原假设和备择假设的建立是否合理。结果表明:单侧假设检验中研究问题背景不同时会提出不同方向的假设检验,在不同的背景下提出左侧假设检验和提出右侧假设检验都有可能是合理的,但针对具体的实际问题,使检验统计量的值和临界值同号的假设方向更合理。

房祥忠[2](2021)在《统计检验中的p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引言统计学的重要性逐渐被社会所认识,目前很多统计方法已经列入中小学课本,正确理解统计思想和统计概念更加重要。我的一个在做中学教师的学生问我,p值解释成原假设命题成立的概率,还是解释成否定对立假设成立的概率?刚开始认为这是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答案也很显然。在思考之后,

郑震,蔡爵嵩,朱春生,郭朋飞,王恺,严迎建[3](2021)在《提升能量信息泄漏检测能力的多重t检验方案》文中研究说明为应对侧信道能量信息泄漏检测中的多重t检验问题,提出了一种控制多重t检验过程的错误识别率并提升检验效力的泄漏检测方案。在对多重假设检验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引入错误识别率和检验效力作为多重t检验过程中的控制参量。介绍了已有控制多重假设检验问题的方案,结合泄漏检测过程,通过提升检验阈值和调整检验水平的方法对已有控制方案进行了改进,并进行了实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在提升能量信息泄漏检测能力的同时将检验差错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高宇,苏垠平,孙全富[4](2021)在《放射生物组学数据分析中的多重假设检验》文中提出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组学研究中获得的高维海量数据对统计分析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情况下,传统的单个假设检验理论不再适用,多重假设检验问题日益得到重视。本文着重介绍多重假设检验中常用的3种错误测度——总体/族错误率(FWER)、错误发现率(FDR)和阳性错误发现率(pFDR)及其控制过程在放射生物组学数据分析中的应用,以期为放射生物学数据的统计分析提供参考。

高娟[5](2021)在《假设检验中P值的深入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基于一些研究者对统计假设检验P值的基本含义、概念及科学规范的使用方法了解有限,同时为了促进实证研究的规范化,针对假设检验决策中对P值错误解读及使用这一常见问题,对P值内涵及其理解误区进行深入剖析,并结合实例给予直观说明,以期进一步规范P值在假设检验中的运用。

刘锐锐[6](2021)在《变革型领导对新生代员工挑战型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 ——以组织认同为中介》文中提出随着经济、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迅猛发展,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变得易变、不确定、复杂和模糊,企业间的竞争变得愈加激烈,企业要在想复杂多变的市场中保持竞争优势,必须要具备不断变革和创新的能力。挑战型组织公民行为是指个体为了改善和提升组织绩效而主动进行的创新性行为,对促进组织变革和创新,提升组织绩效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由此,近些年来关于如何激发员工的挑战型组织公民行为逐渐成为学术界和企业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虽然现有学者已经从个体特征、组织氛围、领导特征三个方面去探究了挑战型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因素,但现阶段企业中仍然存在着员工不敢或者不愿意实施挑战型组织公民行为的现象。因此,有必要探究出一条基于中国情景的激发员工的挑战型组织公民行为的新的路径。随着大数据时代和VUCA时代的到来,企业间的竞争变得愈加激烈,以往传统的管理风格已不太利于员工对其在组织实施主动行为的风险控制感知,从而不能有效激发员工的主动变革和创新行为,而通过自身高尚品德、企业愿景激励下属、关心下属工作生活、鼓舞员工士气的变革型领导模式能促使下属产更多的主动的有利于提升组织绩效的角色外行为。再则,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生代员工已经逐渐成为企业员工的主力军。如何激发新生代员工的挑战型组织公民行为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实现不断变革和创新从而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因此,为了探究出一条基于中国情景下的能有效促进员工的挑战型组织公民行为的新路径,本文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和社会认同理论,引入基于中国情景下的变革型领导、组织认同,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方法探究变革型领导对挑战型组织公民的作用机制,并验证组织认同在变革型领导和挑战型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文章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研究问题展开研究,具体包括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以及实证分析法三种研究方法。首先对本文各研究变量的概念、结构、相关研究以及变量间的关系研究进行阐述分析,并阐释本文研究变量存在相互关系的理论基础,由此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设并构建本文的理论模型;然后根据各变量的文献综述并结合本文的研究内容,确定各变量的测量量表,并以新生代员工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发放并收集问卷;再通过SPSS19.0、AMOS23.0等统计软件对所收集到的问卷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信度分析、效度分析、共同方法偏差检验、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假设检验以及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差异性分析;最后对所得到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并为企业提出管理启示。通过问卷调查法共收集到了来自江西、河南、江苏、广西、浙江、福建、安徽等地的273份有效问卷,经对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后得到以下结论:(1)变革型领导各维度对新生代员工挑战型组织公民行为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作用,即德行垂范、愿景激励、个性化关怀、领导魅力四个维度均对新生代员工的挑战型组织公民行为有显着的正向影响;(2)变革型领导各维度对组织认同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作用,即德行垂范、愿景激励、个性化关怀、领导魅力均对组织认同有显着的正向影响;(3)组织认同对新生代员工挑战型组织公民行为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作用;(4)组织认同在变革型领导对挑战型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的作用,即组织认同在德行垂范、愿景激励、个性化关怀、领导魅力四个变革型领导维度对新生代员工挑战型组织公民行为均具有部分中介作用。文章中所提假设均得到了验证。文章以新生代员工为研究对象,探究了变革型领导、组织认同、挑战型组织公民行为三者的关系及作用机制,研究结论丰富了挑战型组织公民行为理论的研究成果,同时为企业如何激发新生代员工的挑战型组织公民行为从而促进企业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保持竞争优势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参考。

王靖[7](2021)在《知识型员工工作安全感对过度劳动程度的影响研究 ——工作重塑的调节作用》文中认为全球化和技术变革导致产业竞争日趋激烈,为了生存和发展,企业需要大量知识型员工来面对新挑战。与此同时,劳动力市场的雇佣形态变得更加多元和自主,工作时间也变得更加灵活。在这种背景下,知识型员工过度劳动的问题日渐凸显,过度劳动程度日渐严重,不仅极大影响了员工的身心健康,也给企业发展带来消极作用。因此,有必要加以管理以及“干预”,帮助员工减轻过度劳动程度,以防“过劳死”的现象发生。虽然已有学者探析了员工工作安全感与加班行为之间的关系,但是加班行为不能完全等同于过度劳动,劳动时间长短也不是衡量员工过度劳动程度的唯一标准。已有文献也关注到角色压力、工作压力度、非工作场所压力源、成功感对过度劳动程度的影响,这些变量都在反映着员工在工作中的安全感,但是又不等同于工作安全感,且研究视角往往聚焦于探讨过劳的形成机制,对调节机制的研究甚少,研究仍有探讨的空间。为此,本文以资源保存理论、工作要求—资源模型等为理论基础,探讨知识型员工工作安全感对过度劳动程度的作用机制,引入工作重塑这一调节变量,尝试打开调节两者作用机制的黑箱。本研究首先将相关文献进行系统化梳理,对工作安全感、过度劳动、工作重塑的概念进行界定;其次,深入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和作用机理,提出假设并构建知识型员工工作安全感影响过度劳动程度的理论模型;然后,通过发放问卷的形式进行数据收集,运用SPSS22.0统计分析软件对354份问卷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和假设检验;最后,根据分析和检验结果得出研究结论和管理启示。本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包括:(1)知识型员工工作安全感及其维度(工作稳定性和职业前景)对过度劳动程度具有负向影响。(2)知识型员工工作重塑及其维度(增加结构性工作资源和减少妨碍性工作要求)在工作安全感及其维度(工作稳定性和职业前景)影响过度劳动程度的过程中起调节作用。(3)知识型员工工作重塑及其维度(增加社会性工作资源和增加挑战性工作要求)在工作安全感及其维度(职业前景)影响过度劳动程度的过程中起调节作用。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研究工作安全感及其分维度对过度劳动程度的影响机制。(2)引入工作重塑作为调节变量,提供了研究过度劳动的新视点,探讨了工作重塑对知识型员工工作安全感与过度劳动程度关系的调节作用,明确了工作安全感对过度劳动程度的作用边界。

童春艳[8](2021)在《基于Meta分析的生物大数据分析算法研究》文中指出生命医学领域在本世纪以来得到了全面且快速的发展,当前的生物信息学结合数理统计学已经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在这个生物大数据的时代,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出现了。这种方法是以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作为分子遗传标记,以发掘与生物体遗传疾病以及重要的生理性状相关的突变基因为最终目的,在整个人类基因组范围内进行相关性分析和遗传研究。而针对同一研究问题的多个GWAS,往往会由于研究方法、样本规模等诸多因素的不同,使得研究结果不尽相同,一种有效且全面的解决方法是利用Meta分析对这些结果进行定量综合评价,更准确地识别出显着变异。随着Meta分析在临床医学和遗传研究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相关的理论算法也得到了大量研究,然而对于需要同时检测成千上万个基因的大规模多重检验而言,这些方法大多数坚持关于检验统计量零分布的常规统计假设,这将会导致不正确的显着性测试结果。基于此,本文围绕基于Meta分析的生物大数据分析算法展开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在理论方面,深入研究了现有的Meta分析方法,并针对传统方法采用常规统计假设可能会导致多重假设检验中存在大量假阳性结果这一缺陷,提出基于随机符号翻转的MRSF算法,并在甘油三酯基因数据集上对比其它四种P值组合方法,实验结果表明,MRSF方法在整体上拥有更好的识别有效变异的能力。(2)在应用方面,应用MRSF方法发现与血糖特征相关的显着变异。收集整理三项葡萄糖稳态GWAS研究的基因数据,并进行预处理,用MRSF对其进行Meta分析,实验除了识别出3个已被报道过的结果,同时识别出rs494874等6个未曾被报道过的与血糖稳态相关的SNP。

王军虎[9](2021)在《统计假设检验中的三个决策准则》文中研究说明假设检验和区间估计是推断统计的两个主要组成部分。探索用区间估计方法进行假设检验,不但能够用较为简单的估计方法完成较为复杂的假设检验,还能深化对两种推断统计方法的本质和联系的认识。文章在比较临界值准则和p值准则的基础上,探讨了区间估计准则的内容,证明了其和临界值准则、p值准则一样,是假设检验中的三个等价的决策准则。

蒋丽婷[10](2020)在《组织政治知觉对员工知识共享影响研究 ——组织支持感的中介作用和传统性的调节效应》文中指出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历次重要讲话中都提到“创新”的重要性。在日新月异的当下,企业想要适应知识经济市场新形式和新要求,在激烈竞争中谋求进取,必然要通过不断创新来提高自身产品或服务的竞争优势。创新的实现需要依靠知识转移和集成运用,信息、技能等在各载体之间互通与跃迁,激发组织新的发展活力。然而,这一过程并非是天然产生的职场行为,知识共享受到组织氛围、情感心理感知及个体特征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当有限资源面临组织内员工的多元化需求,缺口的出现使得利己目的的政治性行为、社交在暗中大肆进行,员工立足于自身感知和认知水平,知识共享的行为势必有所不同。特别是,在“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中国传统文化熏陶下,员工的个性特征究竟会促使其继续为集体贡献自我价值?还是迫于地位丧失的威胁而及时止损?对于知识共享研究而言,这些探讨对于现代组织内管理实践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在阅读大量文献后,基于压力理论、资源保存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梳理了组织政治知觉、组织支持感、知识共享和传统性四个构念的内涵与测量方法。另一方面,探讨在中国本土化情境下知识密集型企业中员工组织政治知觉和知识共享之间的作用路径,考虑组织支持感的中介作用和个体传统性的调节效应,构建整体理论模型,提出研究假设。在实证分析环节,运用SPSS 22.0和AMOS 21.0数据分析软件对313个样本数据进行检验与分析,验证假设,得到研究结论:(1)组织政治知觉各维度显着负向影响员工知识贡献与知识吸收;(2)组织政治知觉显着负向影响组织支持感;(3)组织支持感显着正向影响员工知识共享;(4)组织支持感在组织政治知觉与知识共享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5)个体传统性强化了组织政治知觉对知识共享的负向作用。因此,知识密集型企业应致力于降低员工组织政治知觉,完善薪酬和晋升体系,扩建员工交流平台实现信息对等,营造公正、和谐的组织氛围;丰富员工物质性和情感性支持,激励其积极促成知识在组织内的积累与更新。以保持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长远发展。

二、假设检验中的P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假设检验中的P值(论文提纲范文)

(1)单侧假设检验中假设建立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两类错误和P值
    1.1 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
    1.2 假设检验中的两类错误
    1.3 假设检验中的P值
2 原假设和备择假设建立的探讨
    2.1 原假设和备择假设建立的原则
    2.2 结合P值讨论假设的建立
        2.2.1 案例1的假设检验
        2.2.2 案例2的假设检验
        2.2.3 案例3的假设检验
3 结论

(2)统计检验中的p值(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频率统计框架的探讨
贝叶斯框架下的探讨
不否定原假设时原假设后验概率
比样本更偏离原假设的后验概率
作为随机变量的p值
系列检验中的错误发现率(FDR)
总结

(5)假设检验中P值的深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基本概念解析
    (一)P值定义
    (二)P值的解读
    (三)P值和经典临界值差异
三、常见问题总结剖析
    (一)P值很小拒绝原假设时,检验结果一定有实际意义
    (二)P≤α表示原假设为假或应拒绝原假设
    (三)P值是原假设为真的可能性[4]
    (四)P值表明的是所观测到的一致程度是只因偶然因素产生的可能性
    (五)统计不显着的检验结果意味着原假设为真或应被接受
α,表明没有观测到差异或证明了没有差异'>(六)如果P>α,表明没有观测到差异或证明了没有差异
    (七)如果依据P≤α拒绝原假设,则犯错误的可能性为α
    (八)统计假设检验中均利用双侧检验P值
    (九)若前期研究计算得到了较小的P值,那么针对同一假设后期实施的另一研究观测到的P值绝大可能不会高于该P值
0.05和所得检验功效为99%而不拒绝零假设,那么犯错误的概率为1%'>(十)若因为P值>0.05和所得检验功效为99%而不拒绝零假设,那么犯错误的概率为1%
四、结语

(6)变革型领导对新生代员工挑战型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 ——以组织认同为中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三)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研究内容
        2.技术路线
    (四)研究方法
    (五)可能的创新点
二、文献综述
    (一)新生代员工
        1.概念研究
        2.新生代员工的特征
    (二)变革型领导
        1.概念
        2.维度与测量
        3.相关研究
    (三)组织认同
        1.概念
        2.维度与测量
        3.相关研究
    (四)挑战型组织公民行为
        1.概念
        2.维度与测量
        3.相关研究
    (五)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
        1.变革型领导与挑战型组织公民行为
        2.组织认同与挑战型组织公民行为
    (六)文献述评
三、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及模型
    (一)理论基础
        1.计划行为理论
        2.社会认同理论
    (二)研究假设
    (三)理论模型
四、研究设计
    (一)变量的测量
        1.变革型领导
        2.组织认同
        3.挑战型组织公民行为
    (二)问卷的设计
    (三)问卷的发放与收集
五、数据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1.样本的基本信息统计分析
        2.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二)信度分析
    (三)效度分析
        1.聚合效度检验
        2.区分效度检验
    (四)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五)相关性分析
    (六)假设检验
        1.主效应检验
        2.中介效应检验
        3.假设检验结果
    (七)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差异性分析
        1.不同性别对各变量的差异性分析
        2.不同年龄对各变量的差异性分析
        3.不同受教育程度对各变量的差异性分析
        4.不同工作年限对各变量的差异性分析
        5.不同职位层级对各变量的差异性分析
        6.与直系领导不同的共事时间对各变量的差异性分析
六、研究结论与管理启示
    (一)研究结果讨论
        1.变革型领导对新生代员工挑战型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
        2.变革型领导对组织认同的影响
        3.组织认同对挑战型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
        4.组织认同在变革型领导对挑战型组织公民行为的中介作用
        5.人口统计学变量对各变量的影响
    (二)管理启示
        1.强化变革型领导风格,提升管理者管理水平
        2.重视提升新生代员工的组织认同感
    (三)研究的不足之处及展望
        1.研究的不足之处
        2.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知识型员工工作安全感对过度劳动程度的影响研究 ——工作重塑的调节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理论意义
        1.1.3 现实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框架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法
        1.3.2 问卷调查法
    1.4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资源保存理论
        2.1.2 工作要求—资源模型
    2.2 知识型员工研究综述
        2.2.1 知识型员工的概念
        2.2.2 知识型员工的特点
    2.3 工作安全感研究综述
        2.3.1 工作安全感的定义
        2.3.2 工作安全感的维度及测量
        2.3.3 工作安全感的研究现状
    2.4 过度劳动研究综述
        2.4.1 过度劳动的概念
        2.4.2 过度劳动程度的测量
        2.4.3 过度劳动的形成机理
        2.4.4 过度劳动的结果效应
        2.4.5 工作安全感对过度劳动影响的综述
    2.5 工作重塑研究综述
        2.5.1 工作重塑的概念
        2.5.2 工作重塑的维度和结构
        2.5.3 工作重塑的测量
        2.5.4 工作重塑的研究现状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研究假设与理论模型
    3.1 研究假设
        3.1.1 工作安全感对过度劳动程度的影响
        3.1.2 工作重塑的调节作用
    3.2 理论模型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实证研究设计
    4.1 量表设计与来源
        4.1.1 工作安全感量表
        4.1.2 过度劳动程度量表
        4.1.3 工作重塑量表
        4.1.4 控制变量
    4.2 预调研分析
        4.2.1 小样本概况
        4.2.2 信度分析
        4.2.3 效度分析
        4.2.4 最终量表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5.1 数据收集与描述
        5.1.1 数据获取来源
        5.1.2 描述性统计分析
    5.2 信效度检验
        5.2.1 信度检验
        5.2.2 效度检验
        5.2.3 同源性偏差检验
    5.3 相关分析
    5.4 回归分析
        5.4.1 工作安全感对过度劳动程度的回归分析
        5.4.2 工作稳定性对过度劳动程度的回归分析
        5.4.3 职业前景对过度劳动程度的回归分析
    5.5 调节作用分析
        5.5.1 工作重塑的调节效应
        5.5.2 增加结构性工作资源的调节效应
        5.5.3 增加社会性工作资源的调节效应
        5.5.4 增加挑战性工作要求的调节效应
        5.5.5 减少妨碍性工作要求的调节效应
    5.6 假设验证结果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与管理启示
        6.1.1 研究结论
        6.1.2 管理启示
    6.2 研究的局限性与未来展望
        6.2.1 研究的局限性
        6.2.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调查问卷
致谢

(8)基于Meta分析的生物大数据分析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1.4 本文的组织安排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知识
    2.1 Meta分析相关知识
    2.2 生物信息相关知识
        2.2.1 基因(Gene)
        2.2.2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
        2.2.3 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
        2.2.4 血糖(Glu)
    2.3 统计学相关知识
        2.3.1 显着性检验
        2.3.2 假设检验的两类错误
        2.3.3 P值
        2.3.4 多重检验校正
        2.3.5 Pearson相关系数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随机符号翻转的Meta分析方法——MRSF方法
    3.1 引言
    3.2 MRSF方法概要
    3.3 算法伪代码
    3.4 实验与结果分析
        3.4.1 实验数据集
        3.4.2 实验过程
        3.4.3 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发现葡萄糖稳态相关变异
    4.1 引言
    4.2 GWAS数据集
    4.3 数据预处理
    4.4 MRSF算法发现与葡萄糖稳态相关突变
    4.5 实验结果与分析
    4.6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组织政治知觉对员工知识共享影响研究 ——组织支持感的中介作用和传统性的调节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技术路线
    1.5 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理论基础
        2.1.1 压力理论
        2.1.2 社会交换理论
        2.1.3 资源保存理论
    2.2 组织政治知觉
        2.2.1 组织政治知觉的涵义
        2.2.2 组织政治知觉的维度和测量
        2.2.3 组织政治知觉的相关变量研究
        2.2.4 小结
    2.3 组织支持感
        2.3.1 组织支持感的涵义
        2.3.2 组织支持感的维度和测量
        2.3.3 组织支持感的影响研究
        2.3.4 小结
    2.4 传统性
        2.4.1 传统性的涵义
        2.4.2 传统性的维度和测量
        2.4.3 传统性的相关研究
        2.4.4 小结
    2.5 知识共享
        2.5.1 知识共享的涵义
        2.5.2 知识共享的维度和测量
        2.5.3 知识共享的影响研究
        2.5.4 小结
    2.6 研究述评
第三章 研究假设和模型构建
    3.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3.1.1 组织政治知觉与员工知识共享的关系
        3.1.2 组织政治知觉与组织支持感的关系
        3.1.3 组织支持感与知识共享的关系
        3.1.4 组织支持感的中介作用
        3.1.5 传统性的调节作用
        3.1.6 研究假设汇总
    3.2 论文模型构建
第四章 研究设计与数据收集
    4.1 研究步骤
    4.2 变量界定及测量
        4.2.1 组织政治知觉的界定及测量
        4.2.2 组织支持感的界定及测量
        4.2.3 传统性的界定及测量
        4.2.4 知识共享的界定及测量
        4.2.5 控制变量的测量
    4.3 问卷设计与收集
        4.3.1 问卷设计说明
        4.3.2 问卷发放与回收
        4.3.3 数据分析
第五章 实证研究与假设检验
    5.1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5.1.1 控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5.1.2 核心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5.2 量表信度分析
        5.2.1 组织政治知觉信度分析
        5.2.2 组织支持感信度分析
        5.2.3 传统性信度分析
        5.2.4 知识共享信度分析
    5.3 量表效度分析
        5.3.1 内容效度
        5.3.2 收敛效度
        5.3.3 区别效度
        5.3.4 结构效度
    5.4 样本的方差分析
        5.4.1 二分变量独立样本T检验
        5.4.2 单因素方差分析
    5.5 相关性分析
    5.6 路径分析
        5.6.1 组织政治知觉对知识共享的影响分析
        5.6.2 组织政治知觉对组织支持感的影响分析
        5.6.3 组织支持感对知识共享的影响分析
    5.7 组织支持感的中介效应检验
    5.8 传统性的调节效应检验
    5.9 假设结论及总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果
        6.1.1 人口控制变量的影响作用
        6.1.2 变量间关系影响作用讨论
    6.2 管理启示
    6.3 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调查问卷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四、假设检验中的P值(论文参考文献)

  • [1]单侧假设检验中假设建立的探讨[A]. 郭萱,梁登星,鲍勇. “两化”教学模式在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中的探究和实践专题论文集, 2021
  • [2]统计检验中的p值[J]. 房祥忠. 中国统计, 2021(09)
  • [3]提升能量信息泄漏检测能力的多重t检验方案[J]. 郑震,蔡爵嵩,朱春生,郭朋飞,王恺,严迎建.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2021(04)
  • [4]放射生物组学数据分析中的多重假设检验[J]. 高宇,苏垠平,孙全富.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21(07)
  • [5]假设检验中P值的深入分析[J]. 高娟. 统计理论与实践, 2021(06)
  • [6]变革型领导对新生代员工挑战型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 ——以组织认同为中介[D]. 刘锐锐.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1)
  • [7]知识型员工工作安全感对过度劳动程度的影响研究 ——工作重塑的调节作用[D]. 王靖. 山东财经大学, 2021(12)
  • [8]基于Meta分析的生物大数据分析算法研究[D]. 童春艳.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9]统计假设检验中的三个决策准则[J]. 王军虎. 统计与决策, 2021(06)
  • [10]组织政治知觉对员工知识共享影响研究 ——组织支持感的中介作用和传统性的调节效应[D]. 蒋丽婷.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4)

标签:;  ;  ;  ;  ;  

假设检验中的 P 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