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经皮内镜治疗肾结石(附41例报告)

超声引导下经皮内镜治疗肾结石(附41例报告)

一、B超引导经皮内窥镜治疗肾结石(附41例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余月[1](2020)在《便携式输尿管软镜机器人样机的开发及体外模拟实验》文中提出目的:输尿管软镜碎石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重要手段,但有一定的缺陷,尝试在输尿管软镜的操作中使用机器人系统,研究其是否能解决现有问题。本实验计划研制出一种能够用于辅助传统输尿管软镜进行正常手术操作的主从式机器人系统。控制研制费用,控制机器人体积,达到便携目的。方法:总体研究思路为:理论分析及数据采集→机器人系统设计→样机制作→(体外实验→优化改进)→体外实验。结果:本课题结题时试制出小型化和无线控制的主从式输尿管软镜机器人,主控端的3自由活动度(3DOF)负责控制从动端的3个伺服舵机控制软镜完成软镜在人体内运动的3个动作,即:进/退、正/逆时针旋转、软镜头端的正/反向弯曲。在3D打印的肾脏输尿管模型中进行体外操作实验,证明其运动性满足手术所需,对操作者学习曲线及疲劳度测试表明,通过机器人系统操作软镜与传统手持软镜操作在学习曲线上都有随着例数积累熟练程度增加的趋势。机器人系统的学习曲线较长。人机交流设计尚有改进空间。通过机器人系统操作软镜疲劳度优于传统手持软镜手术。结论:该系统辅助下,可满足输尿管软镜术中的运动自由度,对碎石光纤的输送装置以及不同的持镜模块,对主手的人体工程学改进、对机器人底座的改进让其更加轻量化,是未来的改进方向。

汪英亮[2](2020)在《超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SMP)与标准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治疗肾结石(20-30mm)的疗效对比》文中认为目的:比较超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super minimally invasive PCNL,SMP)与标准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治疗肾结石(20-30mm)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7年01月至2020年09月治疗的94例肾结石(直径20-30mm)患者,以其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采用SMP术治疗(F14),对照组采用F24球囊扩张标准通道PCNL术治疗。收集两组数据,应用IBM 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对比分析两组的结石清除率、手术时间、碎石时间、术前术后血红蛋白损失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VAS疼痛、术后是否应用镇痛药物等指标。结果:手术均完成顺利,在肾结石(20-30mm)的治疗中,SMP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为(80.50±5.66)min,PCNL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为(44.24±2.3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MP组平均碎石时间为(26.60±1.81)min,PNCL组平均碎石时间为(12.18±0.7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MP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3.64±0.22)天,PCNL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4.28±0.18)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P<0.05);SMP组术后平均血红蛋白下降值为(9.00±0.54)g/L,PCNL组平均血红蛋白下降值为(11.84±0.63)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一个月复查,SMP组结石清石率为95.5%,PCNL组为9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VAS评分,SMP组评分为:3.86±0.23,PCNL组评分为:5.20±0.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镇痛剂的使用率:SMP组为34.1%,PCNL组为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P<0.05)。结论:针对肾结石(20-30mm)的患者,SMP手术副损伤更小、术后平均血红蛋白下降值低、术后患者主观疼痛轻、并发症少、术后愈合更快、住院时间更短,且清石率与PCNL术式相近,SMP手术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曹亚磊[3](2020)在《腹腔镜肾盂成形术联合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Ⅰ期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合并肾结石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是一种先天性泌尿系统疾病,而约1/5会伴有肾结石,随着泌尿外科微创设备的发展和应用,如何联用微创技术尽可能一次手术就安全有效地解决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合并肾结石值得探讨。本研究通过对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合并肾结石患者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探讨经腹腔入路腹腔镜肾盂成形术联合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Ⅰ期同时处理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合并肾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9年12月在山东省立医院泌尿外科治疗的18例(20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合并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经腹腔入路腹腔镜肾盂成形术联合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详细记录术前检查、手术准备、手术方法、术后并发症、术后复查结果等资料,所有数据应用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18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合并肾结石患者中,男性14例,女性4例,年龄17~68岁,平均年龄37.8岁,单侧结石16例(左侧9例,右侧7例),双侧结石2例,最大结石直径3~23mm,术前肾盂分离14~65mm,平均38.7mm,18例(20侧)手术无中转开放者,无丢肾者,无围手术期死亡。2.18例(20侧)总手术时间100~360min,平均手术时间226.8min,其中取石时间20~150min,平均71.8min,平均出血量44mL。术后住院时间6~22天,平均11.8天,Ⅰ期结石清除率为75%(15/20),5例残留结石者均为多发结石,残留结石均位于肾下盏,5例均行Ⅱ期手术清除残余结石,其中3例行输尿管镜取石术,2例行经皮肾镜取石术。术后2例(10%)出现漏尿,为围手术期主要并发症。术后6~8周拔除双J管,术后随访时间为3~36个月,平均20.2个月,术后复查B超肾盂分离程度均较术前有明显减轻,随访期间无结石复发病例。结论:经腹腔入路腹腔镜肾盂成形术联合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Ⅰ期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合并肾结石安全且高效,并发症少,结石清除率高,可以在一次手术中同时处理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及肾结石。但在手术过程中,碎石取石过程会明显增加手术时间,反复取石导致肾盂切口水肿增加吻合难度,这一手术主要目的在于治疗继发性肾结石的病因——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并降低结石负荷,针对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合并肾结石患者,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蒋阿敏[4](2019)在《经皮肾镜与经输尿管软镜取石术治疗2cm以下肾下盏结石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对比经皮肾镜取石术与经输尿管软镜取石术两种手术方式治疗的2cm以下肾下盏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两种术式的安全性及疗效。同时对经输尿管软镜取石术的单次净石率进行多因素分析,探讨影响单次净石率的独立因素,为临床中对不同病人进行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一定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3例自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间在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市立医院由同一手术团队进行手术治疗的2cm以下肾下盏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式进行分组,77例接受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的为PCNL组,126例接受经输尿管软镜取石术的为FURL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特征、单次结石清除情况、手术时间、术后血红蛋白下降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分析两种手术的安全性和疗效,同时对可能影响FURL组单次净石率的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找出影响FURL组单清除率的独立因素。结果:FURL组的单次净石率为81.75%(103/126)小于PCNL组的单次净石率92.21%(71/7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URL组的平均手术时间(75.49±11.44)min长于PCNL组(54.01±9.73)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URL组的平均术后住院时间(3.32±0.65)天、平均术后血红蛋白下降量(2.67±0.91)g/L均小于PCNL组的平均术后住院时间(7.16±0.93)天、平均术后血红蛋白下降量(11.18±3.70)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URL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9.52%(12/126)小于PCNL组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24.68%(19/7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结石的大小和肾盂肾下盏漏斗角的大小是影响经输尿管软镜取石术单次净石率的独立影响因素,结石越大,单次净石率越低(OR=1.501,P<0.05);肾盂肾下盏漏斗角越小,单次净石率越低(OR=0.952,P<0.05)。结论:1.经输尿管软镜取石术相对于皮肾镜取石术具有创伤小、病人恢复快、安全性高的优势。2.经皮肾镜取石术相对于输尿管软镜取石术具有更好的疗效。3.结石大小和肾盂肾下盏漏斗角的大小是经输尿管软镜取石术治疗2cm以下肾下盏结石疗效的影响因素,结石越大,疗效越差;肾盂肾下盏漏斗角越小,疗效越差。

陈松强[5](2019)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与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2~3cm肾结石的疗效比较》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比较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与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2~3cm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泌尿外科2.0~3.0cm范围单发肾结石患者106例,按手术方式分为2组:一组为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组(RIRS组,52例),一组为经皮肾镜取石术组(PCNL组,54例),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血红蛋白(Hb)降低值、白细胞计数(WBC)升高值、术后住院时间、术后2天、1个月的清石情况、术后疼痛程度、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结石患者整体手术时间RIRS(65.32±10.1min)长于PCNL(56.59±11.2min),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RIRS组结石患者在上盏结石、中盏结石、肾盂结石的手术时间与PCNL组无明显差异(P>0.05);在下盏结石的手术时间上RIRS长于PCNL组(P<0.05)。术后Hb降低值RIRS组(3.21±1.0g/L)明显低于PCNL组(14.22±2.1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住院时间RIRS组(2.96±0.6 d)显着短于PCNL(6.91±1.2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WBC升高值无明显差异(P>0.05)。RIRS组患者术后2天的清石率73.07%,显着低于PCNL组90.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的清石率分别为92.31%、92.59%,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IRS组患者的术后轻度疼痛率71.15%高于PCNL组53.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疼痛率28.85%显着低于PCNL组42.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的术后无痛率0%,重度疼痛率分别为0%、3.71%之间的差异均不显着(P>0.05)。RIRS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92%显着低于PCNL组9.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与经皮肾镜取石术均是治疗2.0~3.0cm单发肾结石理想而有效的方法;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手术时间虽然较经皮肾镜取石术长,但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更能有效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保持患者血红蛋白,缩短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减轻对患者的肾脏损伤及术后疼痛程度,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可替代部分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2.0~3.0cm单发肾结石,但在肾结石治疗的术式选择中仍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决定相应治疗方案。

杜传策[6](2019)在《经尿道输尿管镜吸引碎石术中智能监控肾盂压力设备的研制及临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背景: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技术分输尿管硬镜碎石,输尿管半硬镜碎石,输尿管软镜碎石三类,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重要方法。传统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中无法智能监测和控制肾盂内压,若肾盂内压过高,可导致液体外渗、尿源性脓毒症、肾破裂等不良事件,甚至危及生命。术中应用套石篮或异物钳取石存在效率不高等现象。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治疗过程中,严密监控肾盂内压十分必要,开发实时、灵敏、精确反映肾盂压力变化的智能测压及控制压力一体化系统,以保证灌注、负压吸引之间平衡,使肾盂内压始终保持在低压状态,将有助于提高手术的安全及效率。针对这一临床问题,我们拟研制出一种可以实时监控输尿管镜碎石术中肾盂压力、智能调控术中灌注及吸引的设备(医用智能灌注吸引平台),创新出智能监控肾盂内压的负压吸引下输尿管镜碎石术方式(智能控压输尿管镜吸引碎石),期望通过医用智能灌注吸引平台将肾盂内压调节并控制在安全范围内,避免因肾盂压力过高而发生相应并发症,碎石同时采取吸引取石以提高清石率,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质量,对于上尿路结石的治疗和科学理论研究都有重大意义。目的:研制出一种可以实时监控输尿管镜碎石术中肾盂压力、智能调控灌注及吸引的设备(医用智能灌注吸引平台),将其应用于负压吸引下输尿管镜碎石,以提高输尿管镜碎石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促进上尿路结石治疗技术的发展。方法:研究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研制医用具有智能灌注、吸引及监控肾盂压力的一体化设备(以下简称为:医用智能灌注吸引平台)。与江西理工大学团队合作,研究并生产出具有智能灌注、吸引及监控肾盂压力的医用智能灌注吸引平台。第二部分:医用智能灌注吸引平台应用于负压吸引下输尿管软镜镜检术中肾盂内压变化的动物实验研究将医用智能灌注吸引平台设备应用于家猪,进行动物实验,了解平台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测定实验对象肾盂内压力大小、变化特点,探索合适的肾盂压力控制值。用健康雌性家猪9头,共18只肾脏,根据不同灌注流量随机分成3组(每组6只肾脏):应用医用智能灌注吸引平台进行负压吸引下输尿管软镜镜检,逆行置入输尿管吸引鞘至肾盂出口处。测压方式:1、F4输尿管导管逆行进入肾上盏并连接有创血压监护仪测定肾上盏压力值;2、输尿管吸引鞘测压通道接入三通管同时连接有创血压监护仪和医用智能灌注吸引平台,测定肾盂出口处压力值。软镜灌注通道及鞘吸引通道连接平台进行灌注和吸引,术中平台设定灌注流量、腔内压力控制值(-2mmHg)和腔内压力警戒值(30mmHg),通过平台的压力反馈技术和吸引设备,监测与控制肾盂压力。软镜进入肾上、中、下盏和肾盂分别灌注,每秒记录一次压力值。第三部分:智能监控腔内压力及负压吸引下输尿管镜碎石治疗L4水平以下输尿管大结石临床应用研究。对122例第4腰椎水平以下输尿管大体积结石患者进行手术对比研究,行经尿道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治疗,并随机分两组。试验组应用医用智能灌注吸引平台和输尿管吸引鞘,行智能控压输尿管镜吸引碎石治疗共6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经尿道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共60例。测定术前术后血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内毒素(BET)水平,测量术前结石CT值。对比术后结石清除率(SFR),发热例数,输尿管穿孔例数等。第四部分:智能控压输尿管软镜吸引碎石术治疗Guy’s评分ⅠⅡ级1.53cm肾结石的临床应用研究。对Guy’s评分ⅠⅡ级,直径为1.53cm大小肾结石患者进行研究,其中59例患者行智能控压输尿管软镜吸引碎石术,58例行传统输尿管软镜碎石。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发热情况,血WBC计数,血C反应蛋白值,术后平均住院天数及再次手术清石例数等。结果:第一部分:研制出医用智能灌注吸引平台通过反复测试,研制出医用智能灌注吸引平台,在体外进行流量测试及离体猪肾模型,压力反馈测试及第三方设备检测等,发现医用智能灌注吸引平台实际数据达到了设计要求,可精准设定肾盂内压报警值及自动停机的肾盂压力阈值,根据肾盂内压自动调节灌注与吸引,满足临床需要,且参数动态显示,操作便利。第二部分:医用智能灌注吸引平台应用于负压吸引下输尿管软镜镜检术中肾盂内压变化的动物实验研究监护仪与平台测定的肾盂出口处压力值比较,不同灌注流量下监护仪肾盂出口处压力值和平台肾盂出口处压力值无差异。不同灌注流量下灌注不同部位时各组平台肾盂出口处压力值与肾上盏压力值比较。输尿管软镜在肾上、中、下盏分别灌注时,肾上盏与肾盂出口部压力值无显着差异,说明输尿管软镜不同灌注流量下灌注不同部位时,肾盂出口处压力值均可反映肾盂内实际压力。不同灌注流量下各组平台肾盂出口处压力值比较,不同灌注流量灌注,各组肾盂出口处压力值无显着差异,说明在不同灌注流量下肾盂出口处压力值较稳定。第三部分:智能监控腔内压力及负压吸引下输尿管镜碎石治疗L4水平以下输尿管大结石临床应用研究。两组均依期完成手术,试验组手术时间25.3±5.6min,清石率为100%,术后发热1例T38.2℃,术后输尿管狭窄例数0例;对照组手术时间47.2±9.8min,清石率为81.7%,术后发热7例,输尿管狭窄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手术时间、输尿管穿孔数,术后24小时血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内毒素(BET)、术后再次治疗数等均低于对照组,结石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四部分:智能控压输尿管软镜吸引碎石治疗Guy’s评分ⅠⅡ级1.53cm大小肾结石的临床应用研究传统输尿管软镜碎石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为69.31±27.71min,明显长于智能控压输尿管软镜吸引碎石组的35.21±21.27min(P<0.05)。智能控压输尿管软镜吸引碎石组术后WBC 8.20±4.17×109/L,术后CRP 9.09+5.52mg/L,术后发热例数2例,均低于传统输尿管软镜碎石组(P<0.05)。传统输尿管软镜碎石组4周及12周后的结石清除率分别为56.9%、72.1%,低于智能控压输尿管软镜吸引碎石组的74.6%及91.5%(P<0.05)。智能控压输尿管软镜吸引碎石组有1例因结石残留而再次经历手术少于传统输尿管软镜碎石组的5例(P<0.05)。智能控压输尿管软镜吸引碎石组术后住院时间为3.15±1.320天,传统输尿管软镜碎石组3.78±2.476天,住院时间无差异(P>0.05)。结论:研制出的医用智能灌注吸引平台可靠、稳定,具有多功能模式。是个拥有主控单元、吸引装置、灌注装置、压力反馈等数个单元的一体化系统。可以实时、灵敏、精确反映局部压力变化并给予智能控制,以保证灌注、负压吸引之间平衡,使肾内压保持稳定在安全范围内,保证手术安全。应用医用智能灌注吸引平台行智能控压输尿管(软)镜吸引碎石术治疗输尿管大体积结石、肾结石,避免碎石过程中“暴风雪”效应、减少结石移位,通过负压吸引清石,碎石可快速清除,控制肾盂内压,减少了细菌及内毒素的吸收,有效降低术中、术后感染的发生。具有手术效率高,残石少,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及出血少等优势,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梁家正[7](2016)在《Ⅰ期标准通道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疗效分析和结石残留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在B超引导下标准通道经皮肾镜联合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影响经皮肾镜取石术后结石清除率的术前及术中因素,为提高经皮肾镜取石术清石率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2016年3月期间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采用超声引导下Ⅰ期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81例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男性患者49例,女性患者32例,年龄跨度1979岁,平均年龄55.28±11.44岁。患侧结石81侧,位于左侧者37例,右侧者44例。研究组结石性质是阳性结石,KUB检查均显影,结石大小取结石长径。泌尿B超检查轻度或无肾积水40例,中等程度肾积水25例,重度程度肾积水16例。术前尿常规白细胞升高(尿路感染)者52例。术前肌酐升高(肾功能不全)者19例。ESWL、PCNL或开放手术治疗史结石患者34例。腰部疼痛及不适者50例,血尿8例,发热20例。将患者结石资料类型进行分类,分为单纯输尿管上段结石10例,单纯肾盂结石10例,鹿角形结石16例,肾和输尿管上段并存结石20例,多发肾结石25例。分析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各类上尿路结石的疗效,比较各种类型结石术后的清石率。患者术前均行B超、全腹CT平扫、尿路平片(KUB)、静脉肾孟造影(IVU)检查,定义术后复查B超未见强回声团伴声影,腹部平片在肾区与输尿管区域未发现高密度影为无残留结石。根据术后有否结石残存,分为残余结石组和无残余结石组。对患者术前术中资料进行分析,如年龄、体重指数、性别、结石类型、结石大小、结石位置、肾积水程度、肾功能情况、尿路感染情况、结石治疗史、临床症状、穿刺肾盏位置、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可能影响清石率的因素。单因素分析找出可能影响清石率的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这些因素,得出影响PCNL术后清石率的独立因素。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在超声引导下行Ⅰ期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处理结石时间为16.16±10.96min。平均术中出血量39.26±37.60ml,平均术后住院天数8.42±2.62天,平均术后清石率为66.67%。术中出血均止血成功,术后5例出血较多,输血28U。术中肾盏裂伤1例。术后延迟出血或活动性出血16例。术后出现发热9例。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清石率为100%,肾盂结石的清石率为100%,肾结石伴输尿管结石的清石率为70%,多发肾结石的清石率为48%,鹿角形肾结石清石率为50%,经统计学分析5组不同类型结石在清石率和术中出血量两项指标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用t检验和χ2检验对患者术前术中资料进行分析,结论为结石类型、结石大小、结石位置、肾积水程度、肾功能不全、术前尿路感染、通道数量、B超定位穿刺时间、处理结石时间、术中出血量可能是影响清石率的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结石类型、结石位置、肾积水程度及肾功能不全是影响PCNL术后清石率的独立因素。结论1、B超引导下Ⅰ期标准通道经皮肾镜联合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术是安全有效的。2、结石类型、结石大小、结石位置、肾积水程度、肾功能不全、术前尿路感染、通道数量、B超定位穿刺时间、处理结石时间、术中出血量是影响清石率的因素。3、结石类型、结石位置、肾积水程度及肾功能不全是影响PCNL术后清石率的独立因素,增加结石术后残留风险。

梁正方[8](2016)在《配备专业凸阵穿刺探头的超声引导经皮肾穿刺建立工作通道在PCNL手术中的临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评价配备专业凸阵穿刺探头的B超引导经皮肾穿刺建立工作通道在PCNL手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行PCNL手术(采用专业凸阵穿刺B超探头引导建立工作通道)的病例177例,其中男112例,女65例,年龄15-71岁,平均44±14.21岁。统计每例患者手术通道建立时间、肾盏入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结石清除率、术后住院时间,作为实验组。另外,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行PCNL手术(采用普通B超探头或X线引导建立工作通道)的病例152例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其中男95例,女57例,年龄13-78岁,平均46±12.77岁。结果:所用患者均完成通道建立及PCNL过程。实验组肾通道建立时间10.36±2.54min,上盏穿刺84例(47.5%),中盏穿刺72例(40.7%),下盏穿刺21例(11.9%),双通道7例(3.9%),三通道4例(2.6%)。手术时间41-177分钟,平均70.61±20.23分钟,术中失血5-200ml,平均41.76±31.97ml,术后平均住院5.75±2.09天。清石率88.14%(156/177),其中2例患者出现气胸,给予对症治疗后好转,无需胸腔闭式引流,6例患者术后感染发热;术后出血8例,其中7例保守治疗好转,1例行动脉栓塞治疗好转。因术中大出血转开放手术病例1例。对照组肾通道建立时间15.08±3.18min,上盏穿刺55例(36.2%),中盏穿刺73例(48.0%),下盏穿刺24例(15.8%),双通道9例(5.9%),三个通道4例(2.6%)。手术时间45-120分钟,平均81.13±19.71分钟,术中失血5~200ml,平均67.76±39.66ml,术后平均住院6.19±2.46天。清石率80.26%(122/152),其中1例患者出现气胸,给予对症治疗后好转,无需胸腔闭式引流,1例患者术中输尿管连接部粘膜撕裂,保守治疗好转。6例患者术后感染发热;术后出血8例,保守治疗好转。无术中出血转开放手术病例。经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手术通道建立时间、肾盏入路、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术后住院时间上有显着性差异(P<0.05),而并发症的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配备专业凸阵穿刺探头的B超能够安全、有效地引导经皮肾穿刺,建立工作通道,在PCNL治疗中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吴海虎[9](2016)在《≥2cm肾结石治疗方式的合理化选择》文中提出研究背景:肾结石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往往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痛苦,会引起疼痛、血尿、感染、导致肾功能下降甚至衰竭等,尤其是>2cm的肾结石。临床上的治疗方式有多种,既往主要以开放手术为主,随着器械设备及手术技术水平的发展,微创治疗的方式逐步取代了开放手术,成为目前肾结石治疗的主要方式,包括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输尿管软镜碎石术(FURL)。但是每种治疗方式各自有着自己的优缺点:ESWL具有创伤小、住院时间及花费少的优势,但是在净石成功率发面有限制;PCNL在治疗肾下盏合并积水的结石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但有穿刺相关大出血、脏器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的风险,住院时间、花费相对较高;FURL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可重复进行的特点,但对设备及手术技术水平要求较高,住院花费相对较高。因此针对>2cm肾结石的首选治疗方式尚存在争议。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我中心近年来因>2cm肾结石接受各种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拟为≥2cm肾结石患者制定个体化合理的治疗方案,为临床医师的抉择提供可靠的依据。第一部分: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婆cm肾结石的疗效分析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2cm肾结石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至2014年7月在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泌尿外科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的>2cm肾结石患者共376例,统计患者的一般资料、结石大小、位置、密度、体外碎石次数和术后并发症等相关数据。患者于X线实时监测下接受ESWL治疗,首次治疗2周后复查B超或泌尿系平片(KUB),根据复查结果决定是否进一步行ESWL治疗。最后一次ESWL治疗后3个月随访,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石排净或残留结石≤mm是有效的。结果:治疗后3个月,总净石率为64.4%,有效率为70.7%。病人的性别、年龄及体重指数对ESWL碎石效果无明显影响,而结石的大小、形状、数目、肾内位置、表面积及密度会影响碎石效果。对于结石表面积≤400mm2和KUB平片结石密度等于或小于12肋骨密度的结石,其碎石有效率为92.2%;而其他患者有效率只有55.9%。平均碎石次数2.2次(1次-4次),274例病人(72.9%)接受了2次以上ESWL治疗。首次碎石后残石表面积≤50%碎石前的患者,最终有效率达89.4%,而首次碎石后残石表面积>50%碎石前的患者,最终有效率只有32.4%。结论:对于结石表面积≤400mm2和结石密度等于或小于同KUB平片12肋骨密度的≥2cm肾结石,ESWL可作为首选治疗方式。对于需要多次ESWL治疗的大结石,第一次体外碎石后残石的表面积可做为最后治疗效果的预测指标。第二部分:开放手术治疗≥2cm肾结石的疗效分析目的:探讨开放手术治疗≥2cm肾结石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至2014年7月在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泌尿外科行开放手术治疗的≥2cm肾结石患者共138例,统计患者的一般资料、结石大小、位置、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花费、术后并发症和净石率等相关数据。患者于全身麻醉下接受开放手术治疗,术后2周复查B超或KUB,根据复查结果决定是否进一步治疗。术后3个月随访,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3个月,一次手术净石率为84.8%。平均手术时间为92.46±14.25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218.00±80.20ml;平均住院时间为11.04±2.36天;平均住院花费为15480.80±1604.54元。术后并发症:10例患者输血,3例患者行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1例患者行肾切除术;12例患者出现术后感染,其中包括4例术后刀口感染;3例患者出现漏尿;7例患者疼痛剧烈而应用止痛药物。分析行开放手术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结石合并肾脏解剖发育异常,其次是ESWL和腔内治疗未成功者,其他原因还有完全鹿角形结石及患者自己的选择等。结论:开放手术在≥2cm肾结石的治疗中有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尤其对一些较复杂的结石或合并肾脏解剖发育异常的患者具有较大的优势。第三部分: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2cm肾结石的疗效分析目的: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2cm肾结石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至2014年7月在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泌尿外科行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的22cm肾结石患者共289例,统计患者的一般资料、结石大小、位置、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花费、术后并发症和净石率等相关数据。患者于全身麻醉下接受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经B超引导下穿刺进入肾脏集合系统,扩张建立经皮肾通道,采用F24号单通道,后置入肾镜行碎石取石术。术后2周复查B超或KUB,根据复查结果决定是否进一步治疗。术后3个月随访,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3个月,251(86.9%)例患者一次手术取净结石。2.0-3.Ocm的肾结石患者54例,净石率为88.9%;3.0-4.0cm的肾结石患者137例,净石率为87.6%;4.0cm以上的肾结石患者98例,净石率为84.5%。肾盂结石72例,净石率为91.7%;上组肾盏结石38例,净石率为92.1%;中组肾盏结石22例,净石率为90.9%;下组肾盏结石93例,净石率为94.6%:鹿角形肾结石及多发肾耩结石(2个肾盏以上的结石)64例,净石率为65.6%。平均手术时间为95.28±12.63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210.56±58.27ml,平均住院时间为10.82±3.25天;平均住院花费为22634.52±2064.38元。2例患者穿刺建立经皮肾通道时损伤胸膜导致气胸;12例患者接受输血治疗,8例患者因出血行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1例患者因出血行肾切除术;16例患者出现术后感染,5例进一步加重出现尿脓毒症、感染性休克,4例经积极抢救治疗后好转,1例虽经积极抢救治疗,但仍死亡。5例患者出现肾周尿性囊肿,经B超引导下穿刺治疗后好转。结论: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可作为≥2cm肾结石的首选治疗方式,尤其是肾下盏结石,但作为一个高技术、高技巧及高风险的微创手术,需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并规范手术操作。第四部分: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2cm肾结石的疗效分析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2cm肾结石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至2014年7月在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泌尿外科行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的≥2cm肾结石患者共118例,统计患者的一般资料、结石大小、位置、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花费、术后并发症和净石率等相关数据。术前2周留置患侧输尿管双J管,患者于全身麻醉下接受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截石位,首先经输尿管硬镜置入引导导丝,沿引导导丝置入输尿管软镜外鞘,后置入肾盂肾盏输尿管软镜寻找结石,寻及结石后置入钬激光光纤行碎石治疗。术后2周复查B超或KUB,根据复查结果决定是否进一步治疗。术后3个月随访,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118例患者中110例一次进镜成功,进镜成功率为93.2%,其中成功找到结石105例。治疗后3个月,最终净石率为81.4%。平均FURL治疗次数为1.25次(1-3次)。一次FURL术后净石率为66.1%,2次FURL术后净石率为76.3%,3次FURL术后净石率为81.4%。肾盂及中上肾盏的结石患者共84例,净石率为89.3%;肾下盏结石患者34例,净石率为61.8%。直径2.0-3.0cm的肾结石行FURL治疗净石率为91.5%(65/71),64例(90.1%)经1次FURL治疗成功。直径2.0-3.0cm的肾盂及中上肾盏结石患者共58例,55例(94.8%)经1次FURL治疗成功。平均手术时间为88.12+12.47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30.40±16.35m1,平均住院时间为4.88+0.89天;平均住院花费为25947.58±1663.57元。术后10例患者出现感染,2例感染加重病情进展至尿脓毒症、感染性休克,经转ICU病房监护治疗后好转;2例患者疼痛剧烈而应用止痛药物。结论:输尿管软镜碎石术(FURL)治疗>2cm肾结石安全、有效,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可重复进行的特点,尤其适用于直径2.0-3.0cm的肾盂及中上组肾盏结石,但对技术和设备要求较高,随着输尿管软镜和激光技术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总结:在选择>2cm肾结石的治疗方式方面,要综合患者的具体病情、泌尿外科医师的技术水平以及医院的医疗设备水平,制定个体化、合理化的治疗方案,最大限度的保护患肾功能、减轻患者的痛苦。综合我们的研究,得出以下建议:1、复杂性肾结石或合并肾脏解剖发育异常的>2cm肾结石患者,可考虑行开放手术治疗。2、结石表面积≤400mm2和结石密度等于或小于同KUB平片12肋骨密度的≥2cm肾结石患者,可首选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3、≥3cm肾盂及中上组肾盏结石患者以及≥2cm肾下盏结石患者,可首选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4、2.0-3.0cm的肾盂及中上组肾盏结石患者,可首选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

李守国[10](2016)在《完全无管化小儿超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评估》文中研究表明背景及目的泌尿系结石是泌尿外科常见病与多发病,在泌尿外科住院患者中居首位,欧美国家流行病学资料显示5%-10%的人一生中至少发生一次肾结石,男性肾结石发病率高,复发率也高。我国泌尿系结石发病率1%-5%,近年来我国泌尿系结石发病率有增加趋势,是世界上3大结石高发区。新疆是我国泌尿系结石高发地区,小儿结石发病率较高,特别是维吾尔族小儿人群发病率高。这可能与新疆地区独特的气候环境、饮食差异、遗传因素相关。小儿泌尿系结石的治疗主要目的是保护肾功能。小儿泌尿系结石的治疗包括观察等待、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常用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包括:体外冲击波碎石(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y ESWL),输尿管镜技术(ureteroscopy URS)及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 PNL)。由于小儿排石能力较成人强,小儿肾结石一般可用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因此若结石较大梗阻不严重,建议先放置输尿管支架后再行碎石。如果碎石效果不佳建议行完全无管化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supermini-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 SMP)。当前只有少量的研究报道完全无管化超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学龄期小儿肾结石具有安全性,有研究证实完全无管化超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在成人中的应用是安全和有效的,但在小儿人群中安全性及有效性证据不足,本文旨在研究完全无管化小儿超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收集来自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就诊于我院,行传统经皮肾镜取石术和完全无管化超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的小儿肾结石患者,分成两组,1组(16例):行完全无管化超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SMP),术后不放置肾造瘘管及双J管;2组(16例)进行传统经皮肾镜取石术(PNL),术后放置肾造瘘管及双J管。比较两组患儿在住院时间、止痛药物使用、术后输血率、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变化及术中、术后并发症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平均年龄分别是56.6个月(8-80个月),54个月(6-89个月);术后平均随访时间分别是26个月(3-44个月)和35个月(31-54个月)。两组结果回报,在患儿年龄、结石大小、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变化及术后并发症方面基本保持一致。完全无管化超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在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方面与传统经皮肾镜取石术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虽然完全无管化超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在术后疼痛,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无显着差异,但可以减少患者医疗支出,更容易被患儿家属所接受。

二、B超引导经皮内窥镜治疗肾结石(附41例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B超引导经皮内窥镜治疗肾结石(附41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便携式输尿管软镜机器人样机的开发及体外模拟实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我国上尿路结石流行病学概况
    1.2 上尿路结石的主要治疗手段
    1.3 输尿管软镜的相对不足及机器人系统的应用价值
    1.4 国内外相关手术机器人研究现状
        1.4.1 国外现状
        1.4.2 国内现状
        1.4.3 发展动态分析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内容
    2.2 研究目标
    2.3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可行性分析
        2.3.1 关键技术概述
        2.3.2 可行性论证
    2.4 理论分析及数据采集:
    2.5 样机制作及实验
        2.5.1 样机制作
        2.5.2 利用3D打印的肾-输尿管模型进行体外运动实验
        2.5.3 利用3D打印的肾-输尿管模型进行体外学习曲线对比实验
        2.5.4 利用3D打印的肾-输尿管模型进行操作疲劳度,舒适度实验
第3章 结果
    3.1 输尿管软镜机器人样机
    3.2 利用3D打印的肾-输尿管模型进行体外运动实验
    3.3 利用3D打印的肾-输尿管模型进行操作疲劳度,舒适度实验
第4章 结论与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国内外腹腔镜机器人设备新进展
    参考文献

(2)超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SMP)与标准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治疗肾结石(20-30mm)的疗效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2.2 术前准备工作
    2.3 评价指标
    2.4 统计学处理
结果
    3.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的比较
    3.2 两组患者手术失血量的比较
    3.3 两组患者结石清除率的比较
    3.4 术后疼痛评估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肾结石微创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3)腹腔镜肾盂成形术联合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Ⅰ期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合并肾结石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合并肾结石的微创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经皮肾镜与经输尿管软镜取石术治疗2cm以下肾下盏结石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2 手术
        2.1 术前病人准备
        2.2 手术主要设备与耗材
        2.3 手术方法
        2.4 术后处理
        2.5 术后复查及评估
    3 资料统计
    4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 基线特征
    2 围手术期及术后指标特征
        2.1 PCNL组围手术期及术后指标特征
        2.2 FURL组围手术期及术后指标特征
        2.3 FURL组与PCNL组对比
    3 影响FURL单次结石清除率的因素
讨论
    1 经皮肾镜取石术和经输尿管管软镜取石术的可行性讨论
    2 技术与设备的发展对肾结石微创腔镜治疗的影响
    3 FURL和 PCNL在安全性和疗效方面的对比
    4 FURL单次净石率影响因素的分析
    5 不足之处
    6 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期间学术成果
缩略词表
致谢

(5)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与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2~3cm肾结石的疗效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手术器材
    1.3 术前检查与术前准备
        1.3.1 术前检查
        1.3.2 术前准备
    1.4 手术方法
        1.4.1 RIRS组
        1.4.2 PCNL组
    1.5 术后观察及常规处理
        1.5.1 RIRS组
        1.5.2 PCNL组
    1.6 结果评判
    1.7 观察指标
    1.8 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
    2.2 两组术后血 Hb 降低值、血 WBC 升高值、术后住院时间比较
    2.3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的比较
    2.4 两组患者术后2 天、1 个月的清石情况比较
    2.5 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比较
    2.6 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
3.讨论
    3.1 经皮肾镜取石术的临床应用
    3.2 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的临床应用
    3.3 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与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疗效比较
4.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肾结石的微创治疗现状及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6)经尿道输尿管镜吸引碎石术中智能监控肾盂压力设备的研制及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语
引言
第一部分:医用具有智能灌注、吸引及监控肾盂压力的设备研制
    1.1 医用具有智能灌注、吸引及监控肾盂压力设备的设计
        1.1.1 设计理念
        1.1.2 设计步骤及制定流程
        1.1.3 医用智能灌注吸引平台传感器与压力采集
        1.1.4 医用智能灌注吸引平台工作模式
        1.1.5 存读数据
        1.1.6 医用智能灌注吸引平台样机型号规格和技术规格
    1.2 材料与方法
        1.2.1 实验设备
        1.2.2 医用智能灌注吸引平台生理灌注模式体外测试
        1.2.3 医用智能灌注吸引平台体外肾盂压力反馈测试
        1.2.4 医用智能灌注吸引平台体外智能压力反馈测试
        1.2.5 医用智能灌注吸引平台委托第三方检测
        1.2.6 统计分析
    1.3 结果
        1.3.1 医用智能灌注吸引平台生理灌注模式体外测试
        1.3.2 灌注吸引自动模式下流量与压力测试
        1.3.3 医用智能灌注吸引平台体外智能压力反馈测试(报警及自动停机测试)
        1.3.4 医用智能灌注吸引平台委托第三方检测
    1.4 讨论
    1.5 小结
第二部分:医用智能灌注吸引平台应用于负压吸引下输尿管软镜检术中肾盂内压变化的动物实验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实验方法
        2.1.3 动物模型的建立
        2.1.4 术中肾内压力的测量
        2.1.5 统计学处理
    2.2 结果
        2.2.1 监护仪肾盂出口处压力值与平台肾盂出口处压力值比较
        2.2.2 不同灌注流量下灌注不同部位时各组平台肾盂出口处压力值与肾上盏压力值比较
        2.2.3 不同灌注流量下各组平台肾盂出口处压力值比较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部分:智能监控腔内压力及负压吸引下输尿管镜碎石治疗L4水平以下输尿管大体积结石临床应用研究
    3.1 材料和方法
        3.1.1 主要试剂
        3.1.2 试验仪器与设备
        3.1.3 试验分组
        3.1.4 检测方法
        3.1.5 试验用设备简介
        3.1.6 手术方法
        3.1.7 统计学处理
    3.2 结果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部分:智能控压输尿管软镜吸引碎石治疗Guy’s评分Ⅰ~Ⅱ级1.5~3cm肾结石的临床应用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设备
        4.1.2 临床资料
        4.1.3 试验分组
        4.1.4 手术方法
        4.1.5 围手术期处理
        4.1.6 统计学方法
    4.2 结果
    4.3 讨论
    4.4 小结
全文总结
    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综述 经尿道输尿管镜治疗上尿路结石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7)Ⅰ期标准通道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疗效分析和结石残留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手术方法
    1.3 观察记录资料
    1.4 统计分析方法
2 结果
    2.1 标准通道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资料分析
    2.2 标准通道PCNL治疗不同类型上尿路结石资料分析
    2.3 术前因素与PCNL术后结石残留的关系
    2.4 术中因素与PCNL术后结石残留的关系
    2.5 结石残余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 讨论
    3.1 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
    3.2 标准PCNL与治疗上尿路结石其他微创方法的选择
    3.3 PCNL治疗不同类型上尿路结石的疗效分析
    3.4 PCNL术后结石残留相关因素分析
    3.5 无管化PCNL
    3.6 本研究不足之处和自我评价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 尿路结石进展的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配备专业凸阵穿刺探头的超声引导经皮肾穿刺建立工作通道在PCNL手术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及方法
实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的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致谢

(9)≥2cm肾结石治疗方式的合理化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第一部分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2cm肾结石的疗效分析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二部分 开放手术治疗过≥2cm肾结石的疗效分析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三部分 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2cm肾结石的疗效分析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四部分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2cm肾结石的疗效分析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五部分 总结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英文论着Ⅰ
英文论着Ⅱ

(10)完全无管化小儿超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四、B超引导经皮内窥镜治疗肾结石(附41例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便携式输尿管软镜机器人样机的开发及体外模拟实验[D]. 余月. 南昌大学, 2020(01)
  • [2]超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SMP)与标准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治疗肾结石(20-30mm)的疗效对比[D]. 汪英亮. 大连医科大学, 2020(07)
  • [3]腹腔镜肾盂成形术联合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Ⅰ期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合并肾结石的临床研究[D]. 曹亚磊. 山东大学, 2020(02)
  • [4]经皮肾镜与经输尿管软镜取石术治疗2cm以下肾下盏结石的临床研究[D]. 蒋阿敏. 青岛大学, 2019(02)
  • [5]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与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2~3cm肾结石的疗效比较[D]. 陈松强. 海南医学院, 2019(01)
  • [6]经尿道输尿管镜吸引碎石术中智能监控肾盂压力设备的研制及临床应用研究[D]. 杜传策. 南昌大学, 2019(01)
  • [7]Ⅰ期标准通道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疗效分析和结石残留因素分析[D]. 梁家正. 天津医科大学, 2016(03)
  • [8]配备专业凸阵穿刺探头的超声引导经皮肾穿刺建立工作通道在PCNL手术中的临床应用研究[D]. 梁正方. 广西医科大学, 2016(02)
  • [9]≥2cm肾结石治疗方式的合理化选择[D]. 吴海虎. 山东大学, 2016(10)
  • [10]完全无管化小儿超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评估[D]. 李守国. 安徽医科大学, 2016(10)

标签:;  ;  ;  ;  ;  

超声引导下经皮内镜治疗肾结石(附41例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