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为农民工讨债

不再为农民工讨债

一、为了民工讨债现象不再发生(论文文献综述)

滕肖澜[1](2020)在《心居》文中认为一清晨六点,顾士宏推着那辆老式的凤凰自行车,走出单元门。初冬天气,早晚已凉得很了,夹克衫里只穿件长袖T恤,有些抵不住,脖子一缩,把领口那粒扣子系紧。环保袋往车龙头上一套,骑上去。遇见邻居,老远便打招呼,"顾老师,这么早买小菜啊!"他忙不迭点头,腾出一只手挥动着,一笑,嘴角的皱纹挤出来,"礼拜六老规矩,聚餐。"

丁雨晨[2](2020)在《故乡叙事的建构 ——莫言、墨白小说比较研究》文中认为美国作家福克纳以故乡为依托创作出一系列有关故乡的小说,创立了独属于他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在文学上建立了自己的精神家园,受到世界文坛的瞩目和学习。而中国现当代文学中亦不少这样以故乡作为精神依托和文学创作资源来建构自己文学世界的作家,如沈从文的湘西世界、孙犁的河北白洋淀、汪曾祺的高邮小城、莫言的山东高密东北乡,还有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进行创作的河南作家墨白的“颍河镇”系列等。其中莫言在自己的笔耕不辍下建构起属于自己的“高密东北乡”文学世系,受到世界作家的认可并因此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墨白同样借助家乡河南新站镇在文学地理上建构出“颍河镇”系列受到文坛的瞩目。二人由于童年屈辱性经历的相仿与相似的成名之路,在踏上文学之路后通过摸索成功地将自身独特的个性生命体验上升为具有普遍性的生命经验,二人笔下的故乡不仅是具有独特地域文化的一隅,更象征着全中国乃至世界的乡土民间现状。通过莫言墨白二人故乡写作内容和审美风格以及叙述手法的比较,进而探究二人是如何在前辈故乡叙述者的基础上建构出富有自己个性特色的精神家园,二人又是如何将这份个性体验进行提炼升华,上升为人类普遍性的共通生命体验,从而打通地域文化的限制,关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发出对人类生存意义的形而上哲学追问。全文共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意义及其价值所在,同时阐明目前国内外对此问题的研究现状如何。正文分共分四章进行展开:第一章介绍莫言、墨白二人相似的童年成长经历和殊途同归的作家之路。这两段经历普遍都带有屈辱性的创痛经历,同时伴随着饥饿、劳累、政治风波影响的生命体验。进而解释这些童年的深刻经历又是如何影响着二人在之后创作时,共同对权威叙述抱有怀疑态度,因此不约而同选择了具有解构性质的新历史主义与先锋主义写作倾向;第二章具体比较分析“高密东北乡”与“河南颍河镇”的美学内容,具体从民间、神秘、性与身体、权力、苦难、弃乡恋乡几个关键词进行结构展开论述。二人将自身独特独特生命体验上身为具有普遍性共同生存经验,因此在下笔成文时与前人如沈从文精神相通,共同选择了这些故乡写作母题来作为建构故乡的关键词,此章具体展开在这些关键词的笼罩下,二人审美风格呈现出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美学风貌;第三章比较分析莫言、墨白的先锋叙述技巧,具体从叙述视角、复调、意识流、心理分析、冷暖色彩、语体形式几个方面展开论述。由于二人对权威的质疑,在故乡写作时并没有因袭中国现代乡土写作的现实主义写作传统,而是别求新声于异邦,将西方作家如福克纳、卡夫卡、博尔赫斯、马尔克斯等人的先锋叙述技巧有机地借鉴到自身的故乡叙述中。这种技巧的选择体现的是对权威历史叙述的解构、对官方意识形态的怀疑,以及来自底层民间知识分子的独特思考。同时也为中国故乡乡土文学开辟出另一条有别于现实主义写作的可行之路,为中国先锋派的延续做出了切实地有益尝试;第四章论述二人故乡叙述的影响与局限,具体从新历史主义和先锋小说的承继与开拓、民族传统的回归与精神家园的启迪、重塑历史的矫枉过正与先锋叙事的晦涩难懂、故乡资源的消耗与叙事重复的危机四个方面展开论述。莫言、墨白二人将故乡叙述与先锋、新历史写作糅合在一起。向前,莫言开拓了早期先锋派和新历史写作的经验,向后,墨白将二者进一步发展,为先锋与新历史写作的发展做出了有益尝试。同时二人立足故乡的写作模式呼唤了民族传统和民族自信的回归,为后来的作家建构自身的精神家园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启迪范式。但同时二人都不可避免地陷入到新历史主义规避主流叙述而走向另一极端的陷阱中,二人的先锋叙事也在一定程度上因晦涩难懂、不受拘束被批评家所诟病。最后论述莫言、墨白的故乡写作之路还能支撑二人走多远,当离开了故乡这一根基,二人如何超脱出故乡的束缚找寻新的可能之路?结语部分对上文的论述部分进行总结、归纳、升华,同时打通中西、古今故乡写作的壁垒,借用前人故乡叙述者的有益经验来探寻莫言、墨白未来写作之路的方向所在,同时也为未来以故乡作为精神家园的作家提供一些创作姿态上的启迪和可供借鉴的经验。最终希望在西方文学凭借经济、政治影响力等主导世界文学的几百年后,中国作家如何凭借本土民族文化资源以及世界文化的丰富营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逐渐开创属于本民族本国家的中国当代特色文学,从而摆脱西方魔咒的束缚,进而成为世界文学潮流的引导者。这不仅需要中国作家、批评家,更需要中国普通大众读者的共同努力。

吴俊蓉[3](2019)在《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在城市因工业化进程加快而对劳动力需求增加、农村因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而对劳动力需求减少的情况下,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向城镇转移。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这些转移劳动力的农民身份并未改变,却以其生产生活方式所具有的农民与工人的“两栖性”特征而获得了“农民工”的称谓。新世纪以来,农民工以其庞大的人口规模、重要的社会成员地位、巨大的社会贡献和面临的多重生存困境,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研究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的培育,一是基于对国家现代化要求与农民工公民素质之间存在张力的政治关切,回应国家和社会在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要求之下,对农民工进行公民意识培育的实践要求。二是基于对农民工因文化场域转换而产生心理困扰的人文关切,回应农民工自身从传统农业文明中的村民到现代城市文明中的市民的现代化转型过程中产生的文化心理再塑造的现实需要。本研究一共分为七部分。导论部分提出研究的缘由和价值,梳理相关论题的研究情况,说明本文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第一章,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的背景及相关理论资源。本章追溯了农民工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公民意识的演变情况,分析了农民工所面临的现实问题,论述了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的必要性。本章还介绍了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的相关理论资源,即马克思主义公民意识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理论和国外公民教育相关理论。第二章,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解析及其考察维度。首先,本章从公民概念内涵入手,通过梳理公民意识在西方文化中的演变历程分析公民意识内涵基本要素,并根据中国学者对公民意识的阐释来界定本文所论及的公民意识内涵。其次,本章基本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属性,重点阐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的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内涵、内容、特征和功能。再次,本章根据农民工在市民化过程中面临的现实问题,介绍了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的考察维度,即权利意识、公共责任意识、民主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意识,为后文的调查作了铺垫。第三章,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现状的调查分析。本研究通过对全国范围内的1180名农民工的调查发现,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总体较弱。在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的四个考察维度中,农民工的权利意识最强,公共责任意识最弱,民主法治意识较强,公共参与意识中等偏弱。在权利意识方面,农民工的社会权利意识最强,民事权利意识次之,政治权利意识再次之。在公共责任意识方面,农民工的爱国意识较强,宽容意识和合作意识居于中等偏弱,公益意识较弱,政治责任意识极弱。在民主法治意识方面,农民工对法律权威有高度的认同,守法意识较强,但他们的民主意识很弱,对契约精神和人本精神知之甚少,法律信仰还远未建立。在公共参与意识方面,农民工的经济参与意识最强,尤其表现在与其利益密切相关的经济活动的参与上,但其参与政治活动和社会公共活动的意识依次减弱。同时,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因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收入水平等的不同又有所差异。第四章,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薄弱的原因分析。从我国公民文化发育情况来看,中国传统臣民思想的固执性、中国启蒙思想的局限性和新中国公民观念发展的曲折性都是导致包括农民工在内的整个社会成员公民意识薄弱的思想根源。从农民工自身的公民实践来看,由于农民工生存的物质基础相对薄弱、社会保护不足和自身综合素质的局限,他们的维权活动、政治参与活动、文化参与活动和社会公共参与活动等还存在诸多问题。从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政策及其实施情况来看,相关政策虽涉及农民工城市文明教育和素质提升方面的要求,但缺少直接针对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的任务。农民工培训内容总体上仍然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而以融合性与发展性的城市文化适应力的培训较少。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实践主要存在理论准备不足、主体责任不明和管理不完善等问题。第五章,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的目标、原则与内容。基于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功能的考量,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的目标在于培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公民、维护稳定的国家政治秩序、构建和谐有序的社会公共领域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的基本原则有四,即思想基础上遵循主导性与多样性的结合,交往关系上遵循主体性与公共性的结合,内容选择上遵循同一性与差异性的结合,实施方法上遵循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结合。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主要内容包括丰富农民工的公民知识、强化农民工的国家认同、培育农民工的公共精神和提高农民工的公民能力。第六章,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的实践路径。本章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探讨了国家、网络媒体、社会组织和农民工自身的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策略。国家层面的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就是国家通过可控制和调节的资源,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完善相关的配套机制,以此提供良好的政策导向、制度支持和物质基础。同时,在宏观层面还要发挥基于互联网的媒体对公民文化氛围的营造作用,即借助主流媒体以明确公民文化导向、介入大众媒体以传播优良的公民文化信息、关注自媒体以校正不良的公民文化信息。社会层面的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是社会组织利用各种资源,丰富农民工的公民知识,并进行实践的训练与引导,造就合格公民的过程。农民工自我公民意识教育可以从自我学习、自我实践和自我反思三个方面进行。本研究试图在农民工研究叙事方式上有所创新。本文在生存论预设下的“生存——经济”叙事模式和公民权视野下的“身份——政治”叙事模式这两种农民工问题研究方式的基础上,力图建立农民工研究的“心理——文化”叙事方式,分析了农民工面临的文化场域转换问题。农民工在由农村走向城市或由同质文化圈进入异质文化圈过程中,他们不能较好地适应以公民文化为特征的现代城市文化,是其产生文化焦虑的重要原因,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的培育是缓解这种文化焦虑、提高其文化适应力的重要手段。本研究所确立的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目标、原则、内容和实践路径,都主要围绕农民工文化心理市民化展开。

衣向东[4](2018)在《桥——“枫桥经验”55周年风雨历程(长篇纪实连载)》文中研究指明(上接2018年第10期)二、金牌调解员的泪水他有两个名字,一个叫杨光照,一个叫老杨,无论叫他哪个名字,枫桥人都知道。这么说吧,他的名气比所长和镇长大,自1986年到枫桥派出所工作至今,三十多年来,无论哪家新闻媒体,只要去枫桥采访跟"枫桥经验"有关的话题,肯定绕不过老杨。我到枫桥派出所的第一天,陪同我采访的民警章立佳就把我带到"老杨调解中心"。满头汗水的杨光照正在屋里接受中央电视台的采访,他抽个空子出来,歉意地跟我说:"今天我安排满满的,明天也不行……这几天真的忙。"

巴兰华[5](2018)在《生路(一)》文中提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私营经济发展史。——题记上部第一章一隔着封闭的玻璃,轿车的鸣笛传到警卫室,闷闷地似放了一个哑屁。老张吓了一跳,心里骂道:什么来头?……没见我跟你老娘聊天嘛!老张沮丧地把破手机往桌上一扔,中止与在家看孩子的老伴的聊天。他抬起头来,看清了,来了三辆小轿车,打头的是一辆奔驰,但不是本厂的。老板的车子是黑色的,这辆却是白色,而且车牌打头的是B,外市的。

丁文[6](2018)在《乡土文明的黄昏映像 ——新世纪乡土小说研究》文中提出城镇一体化的社会语境使中国乡村逐渐地发生了质的变化,经济发达的乡村趋同于城市,而落后地区则因为人员流失而呈现出空心化的状态。那些流动于城乡之间的农民为乡村注入了现代文明的气息,同时也挥别了乡土文明转向了城市文明的麾下。哺育出中华民族的乡土文明在这场向城市趋同化的运动中走进了生命历程中的黄昏时分。本论文试图以乡土文明的失落为切入口进入到新世纪乡土文学中,以此透视出世纪之交时中国乡村的时代表情。首先要抛弃文化一元论的中心论思想,将乡土文明作为人类文明史中的一部分去考察。因而在本论文的研究中,笔者选择了“现代文明”与“城市文明”为思考乡土文明的坐标系。考察乡土文明自身局限性与内在腐化性时,与之相比较的是在民主思想和科学进步中发展出来的现代文明。以自然、淳朴的视角去思考乡土文明时,选取的参照系则是物质与精神文明发展并不协调的城市文明。在进入新世纪乡土小说文本前,本论文首先以历时性的角度将乡土文明叙事进行了梳理,以求能对乡土文明的失落有着客观的认识。在梳理过程中即明确了乡土文明发生、发展即失落过程,因而也就得到了其内核与表征部分。接下来本论文通过对小说中乡土文明核心以及失落现状的分析,试图解答出乡土文明失效的原因及表现。在此之后,本论文以乡土文明余晖中的乡村为研究对象,选取了人物形象以及村庄剪影来作以关切,希望能够以此呈现出当下乡村的整体形态。乡土文明的失落叙事是文学潮流的集合,更是社会形态的一面镜子,因而本论文对这一题材的叙事方式进行了探究。通过对小说文体总结、内外视角分析和故事模式整理,不但能够从审美角度来对文本进行赏析,更能还原出这一时代的文学表情。这种进入文字缝隙之中的研究方式能够进一步贴近作家的创作思想,以此来感受作家对于时代变迁、历史进程的思考,这样才使文学作品倾向性研究更有意义。不同年代会产生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着作家的文学创作。因而笔者在论文的最后选取了三位不同代际的作家,希望能够展现出不同时代之下的乡土文明,并以此再现出乡土文学在新世纪的全貌与变化。在结语处,本论文对新世纪乡土小说中出现的乡土文明叙事作以简单的评价,并对乡土小说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宋建超[7](2017)在《乡村社会中农民的讨薪行为研究 ——基于建筑行业的案例分析》文中指出在近四十年的改革开放过程中,农民逐渐摆脱土地束缚,开始涌入城市谋生。为了降低风险性,农民往往借助亲戚、邻里等强关系寻求工作机会。与此同时的是,农民出于彼此之间存在着的信任关系,仅凭口头协议来约束双方雇佣关系。然而,在工程资金不能及时到位、无法一次性支付工资的情况下,农民所熟识的包工头会遵循着“逆差序格局”的发放逻辑,使得彼此之间出现欠薪问题。由于农民个体同包工头之间不仅仅存在着事实上的雇佣关系,还拥有诸如血缘、地缘等社会关系。这就会让原本权属关系明确的债务问题被嵌入进以讲究人情伦理的乡村社会中,也就意味着在乡村熟人之间讨债是不能贸然强收的。因此,农民个体情愿暂时性地自身利益受损也不愿因欠薪导致彼此关系破裂,但是欠薪问题始终仍要解决,不能久拖不决。互惠本是乡村社会内部互动的重要特征,其中债务的产生与消解便是互惠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乡村熟人社会内部的讨债则成为了洞悉熟人社会结构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在乡村社会熟人之间,农民个体如何讨薪,采取何种讨薪策略往往取决于自身讨薪目标的硬化程度,也就是是否必须讨回工钱。进一步而言,农民讨薪目标的硬化程度又受制于家庭支出压力以及约后关系这两种结构性因素的影响。一方面倘若农民个体家庭支出压力陡增(如家人生病,孩子求学,买房结婚等),那么讨薪目标约束硬化就高,反之则低;另一方面假如农民为了今后继续与包工头合作,重视约后关系,那么讨薪目标约束硬化就低,反之则高。所以本文重点探讨农民个体在家庭支出大小以及是否存在约后关系所组成的四种不同情境下的具体讨薪行为。通过对田野资料的梳理分析,发现在家庭支出压力小而又有约后关系的情境下,农民个体的讨薪目标是最为软化的,而在家庭支出压力大且没有约后关系的情境下,农民个体的讨薪目标是最为强硬的。至于在不同情境下的讨薪策略来说,农民个体有三种可供选择的行为模式,即情理模式、暴力模式和法理模式,同时呈现出一种差序性地运用讨薪策略。换句话而言,无论是何种情境下,是否讨薪目标强硬,农民个体都是先依循乡村社会内部的情理与脸面原则的情理模式讨薪,如若不成农民个体则会根据债务人包工头所表现的行为,采取暴力威胁逼迫包工头即刻支付工钱,或者通过司法程序来最终讨回工钱。然而一旦采取暴力或者法律模式的话,也即预示着农民个体终极博弈,彼此既有的社会关系也将解体。

王手[8](2013)在《温州小店生意经》文中认为有人曾这样跟我说,你写的生意很像那么回事。这个一点不假,因为我不是在"编"生意,不是为写东西而去"体验"生意,我透露个秘密,我就是做生意的,做了整整二+年,现在还在做。这是温州人的特色,不满足于做一件事,又什么事都想试试。作为一个小说写作者,"写温州的东西"这个想法会经常在脑子里闪现,因为温州的名气太大了。但每个人又都有自己的写作路子,有人政治情结浓厚,他就擅长宏大叙事,擅长波澜壮阔的东西;像我都是些小胸怀小情调的,就只能写一些家长里短和狗肚子鸡肠了。说起来我还是写了一些"温州小说"的,像《讨债记》《市场人物》《乡下姑娘李美凤))(推销员为什么失踪》《坐酒席上方的人是谁》等,温州的社会形态,温州的生活特质,我还是有体会的。早年林斤澜先生说我的小说像"浮世绘",这让我思考和探索,也是我愿意为之的,我理解的浮世绘就是风尚和好看。但写作又不仅仅是在拷贝生活,那样就狭隘了,就低估了这项劳动了。我愿意把局限的现实写得文学一点,把小说写得更生活化一点。这篇《温州小店生意经》就是这样。

令狐兆鹏[9](2012)在《九十年代以来“乡下人进城”小说的修辞与意识形态》文中提出乡下人进城是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症候,涉及到的不仅是社会学、政治学的问题,更是作家的文学想象问题。九十年代以来,出现了大规模的乡下人进城现象,涌现出一大批乡下人进城小说。对这些小说进行深入研究可以探究当下时代的文化症候。本文主要从小说修辞和意识形态角度考察乡下人进城小说,前者从人物、情节、叙事、母题等方面探讨作家如何完成乡下人进城的文学想象,这些想象有哪些共同的特征,并试图分析其产生缘由,后者从左翼、启蒙、消费主义和和谐社会意识形态四个方面,分别论述乡下人进城小说如何受到这些意识形态的影响。首先,研究乡下人进城小说的人物形象谱系。按照小说中人物形象的职业划分出三个谱系:农民工形象谱系、妓女形象谱系、保姆形象谱系,探讨人物形象建构的共同特征及其成因。农民工形象的建构中存在着“污名化”和“温情化”的倾向。“妓女”形象的书写往往存在着固定的模式,她们被当作暧昧的风景。在描绘保姆形象时,作家落入鸠占鹊巢式、自立自强式和自甘堕落式的窠臼。其次,从戏剧化和非戏剧化两方面展开乡下人进城小说的情节研究。舞台化场景和悬念式结尾有利于造成戏剧化效果。非戏剧化情节处理主要包括诗意化的语调、反高潮的叙事、民间的口述等三个方面。过于诗意化的情节往往把乡下人进城“日常生活审美化”,遮蔽了真正的底层生活。反高潮叙事比戏剧化情节更贴近生活,更能表达乡下人进城的精神状态。民间的口述较为真实地呈现民间的原生态生活,为乡下人进城小说提供另一种想象空间。再次,从叙事学角度研究乡下人进城小说会有新的发现。第一人称主人公叙事容易形成独白式浓郁的抒情风格,从而造成一种“底层发出自己声音”的修辞效果,但实际上是知识分子对于底层声音的改写和遮蔽。第一人称旁观者叙事则产生“对话”的修辞效果,显示了作家试图走进底层,与底层平等对话的努力。第三人称叙事中,叙事者隐藏在故事背后,通过俯瞰的角度来控制故事叙述,努力呈现底层人的“真相”。有些作品通过动物视角、鬼怪视角、儿童视角、多重人物的有限视角讲述乡下人进城的故事,从而产生出一种陌生化的修辞效果。接下来研究乡下人进城小说的四大母题:追寻,苦难,异化,悲悼。追寻是乡下人进城的一个过程。苦难是乡下人进城遭遇的挫折,异化是基于挫折产生的人性变异,悲悼是哀叹消逝的田园乌托邦。“追寻——苦难——异化——悲悼”就构成了作家对于城乡变迁的人生叩问。小说通过风景的描写和隐喻的使用两种手段表达母题。“风景”与其说是一种自然主义式的再现,毋宁说是作家想象的结果。隐喻性的意象传达了一个信念:卑微的农民是城市化进程的牺牲者。最后,从左翼、启蒙、消费主义、和谐社会四个方面探讨意识形态对乡下人进城小说的影响。左翼思想影响下的乡下人进城小说,有的传达民粹主义思想,体现民众崇拜和知识分子忏悔意识;有的弘扬底层人民的阶级情谊,呼吁他们奋起反抗、英勇斗争。启蒙思想影响下的乡下人进城小说表现了作家对底层的人道主义关怀和底层沦陷的批判。消费主义影响的乡下人进城小说充满着大量的性符号,宣扬“商品拜物教”,传达了“炫富”心理。和谐社会意识形态影响下的乡下人进城小说传达社会主旋律,制造城乡和谐的幻觉,体现出批判意识的匮乏。当下乡下人进城小说有着很多缺陷:模式化写作、传奇化故事、单调的情节无不预示着作家与真正底层存在着的无法沟通的鸿沟。作家应当走向底层,应当有一种毫不妥协的批判意识,写出真正体现底层人民情感、反映社会变迁的优秀作品。

柳波[10](2011)在《并非通过法律的维权——以中国转型期“农民工”的维权途径选择为视角》文中研究指明引论(一)问题的提出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自发地、大规模地、持续地向大中型城镇,特别是经济较为发达的沿海城市流动,形成了蔚为壮观的,举世瞩目的"民工潮"现象。形成这个潮流的是一个特殊群体——"农民工",这是他们的独特称谓,也是他们特有的身份标记,极富中国特色。他们大多是农村的精英,但是在城市里从事着城里人不愿做的脏、累、苦而且工资低廉的工作。

二、为了民工讨债现象不再发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为了民工讨债现象不再发生(论文提纲范文)

(1)心居(论文提纲范文)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十八
十九
二十

(2)故乡叙事的建构 ——莫言、墨白小说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国内外研究综述
        对于墨白的研究
        对于莫言的研究
第一章 相似的成长之路
    一、底层苦难的生活经历
    二、殊途同归的作家之路
第二章 “高密东北乡”与“颍河镇”
    一、民间底层立场的坚守
    二、神秘奇幻的故土
    三、身体与性的叙事书写
    四、对权力压制下的苦难历史反思
    五、恋乡之情与弃乡之心
第三章 叙事风格的先锋探索
    一、多变的叙事视角转换
    二、意识流穿插与心理时间
    三、冷暖穿插的色彩表达
    四、语体实验与形式探索
第四章 故乡叙事的影响与局限
    一、新历史主义和先锋小说的承继与开拓
    二、民族传统的回归与精神家园的启迪
    三、重塑历史的矫枉过正与先锋形式的晦涩难懂
    四、故乡资源的消耗与叙事重复的危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绪论
    0.1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0.1.1 选题缘由
        0.1.2 研究意义
    0.2 研究综述
        0.2.1 国内研究综述
        0.2.2 国外研究综述
        0.2.3 国内外研究总体评价
    0.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0.3.1 研究思路
        0.3.2 研究方法
    0.4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0.4.1 研究重点
        0.4.2 研究难点
    0.5 本文创新与不足之处
        0.5.1 可能的创新之处
        0.5.2 存在的不足
1.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的背景及相关理论资源
    1.1 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问题的提出
        1.1.1 农民工产生的时代背景
        1.1.2 农民工的含义及相关词汇辨析
        1.1.3 农民工发展历程及其公民意识的演进
    1.2 农民工现状及其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的必要性
        1.2.1 农民工现状
        1.2.2 农民工面临的主要问题
        1.2.3 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的必要性
    1.3 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的理论资源
        1.3.1 马克思主义公民意识理论
        1.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1.3.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理论
        1.3.4 当代国外公民教育理论
2.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解析及其考察维度
    2.1 公民及公民意识内涵解析
        2.1.1 公民概念界定
        2.1.2 公民意识的西方流变
        2.1.3 公民意识的中国阐释
    2.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域下的公民意识解析
        2.2.1 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概念
        2.2.2 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内容
        2.2.3 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特征
        2.2.4 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功能
    2.3 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的考察维度及具体内容
        2.3.1 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考察的四个维度
        2.3.2 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考察维度确立的依据
        2.3.3 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各维度的具体内容
3.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现状的调查分析
    3.1 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现状调查方案
        3.1.1 调查内容设计
        3.1.2 抽样程序及调查方法
        3.1.3 问卷信度检测和效度分析
        3.1.4 数据处理方法
    3.2 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的主要特点
        3.2.1 农民工权利意识特点
        3.2.2 农民工公共责任意识特点
        3.2.3 农民工民主法治意识特点
        3.2.4 农民工公共参与意识特点
    3.3 农民工群体内部相关变量对其公民意识的影响
        3.3.1 性别对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的影响
        3.3.2 文化程度对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的影响
        3.3.3 年龄对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的影响
        3.3.4 收入水平对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的影响
        3.3.5 地域差别等对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的影响
    3.4 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现状调查的结论
4.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薄弱的原因分析
    4.1 中国的公民文化发展有限
        4.1.1 古代中国臣民文化根深蒂固
        4.1.2 近代中国启蒙思想发育不成熟
        4.1.3 新中国成立初期公民观念曲折发展
    4.2 农民工公民实践活动有所局限
        4.2.1 农民工公民实践活动的考察方面
        4.2.2 农民工公民实践活动的具体表现
        4.2.3 农民工公民实践活动不足的制约因素
    4.3 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存在问题
        4.3.1 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政策分析
        4.3.2 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的相关项目考察
        4.3.3 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中的问题归纳
5.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的目标、原则与内容
    5.1 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目标
        5.1.1 培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公民
        5.1.2 构建和谐有序的社会公共领域
        5.1.3 维护稳定的国家政治秩序
        5.1.4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5.2 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原则
        5.2.1 思想基础上遵循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结合
        5.2.2 交往关系上遵循主体性与公共性相结合
        5.2.3 内容选择上遵循同一性与差异性相结合
        5.2.4 实施方法上遵循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结合
    5.3 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内容
        5.3.1 丰富农民工的公民知识
        5.3.2 强化农民工的国家认同
        5.3.3 培养农民工的公共精神
        5.3.4 提升农民工的公民能力
6.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的实践路径
    6.1 发挥国家的宏观体系构建作用
        6.1.1 明确政策导向以协调各方力量
        6.1.2 改革相关制度以提供平等机会
        6.1.3 发展市场经济以夯实物质基础
    6.2 发挥互联网加媒体的公民文化营造作用
        6.2.1 借助主流媒体以明确公民文化导向
        6.2.2 介入大众媒体以传播优良的公民文化
        6.2.3 关注自媒体以校正不良公民行为倾向
    6.3 发挥培训机构的示范带动与资源整合作用
        6.3.1 开发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课程模块
        6.3.2 创新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方式
        6.3.3 建设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师资队伍
        6.3.4 创建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核心素养评价体系
    6.4 发挥企业的生产激励与文化引导作用
        6.4.1 结合企业生产与管理活动
        6.4.2 融入企业文化建设活动
        6.4.3 走进企业职工关怀活动
    6.5 发挥社区的日常生活管理与服务作用
        6.5.1 组织农民工参与政治选举活动
        6.5.2 组织农民工参与社区治理活动
        6.5.3 组织农民工参与主题教育和文化活动
    6.6 发挥农民工的自我教育作用
        6.6.1 系统学习公民文化知识
        6.6.2 主动参与公民实践活动
        6.6.3 反思自我的公民认知与实践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现状调查问卷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4)桥——“枫桥经验”55周年风雨历程(长篇纪实连载)(论文提纲范文)

二、金牌调解员的泪水
三、梦回吹角连营
四、永远的伤疤永远的痛
五、我在这里等你
六、凤凰涅盘
七、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6)乡土文明的黄昏映像 ——新世纪乡土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1.时间的选取
        2.新世纪乡土小说新变
    二、乡土文明的失落
        1.何为乡土文明
        2.失落的乡土文明
        3.乡土文明的黄昏
    三、研究现状
        1.具象化的“乡土文明”批评
        2.乡土小说家的写作焦虑
        3.乡土文学的价值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文学史中的乡土文明叙事
    第一节 乡土文明叙事追溯
    第二节 式微的题材与渐热的主题
第二章 时代夹缝中的乡土文明
    第一节 空心化的乡土文明
        一、乱伦与弑父——伦理的崩塌
        二、失根与离开——土地的荒芜
        三、脱离与交易——信仰的弥散
    第二节 乡土文明的灰炽
        一、卫道观念的禁锢
        二、伦理的陈规与救赎
        三、劳动叙事的“远观”化
        四、怀恋与反思中的风俗
第三章 余晖下的村庄剪影
    第一节 困境中的“第二性”
        一、他者/主体:叙事立场的选择
        二、无言/失语:寻找“对话者”
        三、忠贞/欲望:留守的困惑
    第二节 被遗忘的灵魂
        一、孤独的“剩余者”
        二、角落里的“明天”
        三、从“智者”到“负累”
    第三节 城市化癔症中的乡土
        一、文明交错的村庄
        二、精神位移下的房屋
        三、逐权的村长
        四、乡村“能人”
第四章 如何讲述乡土故事
    第一节 故事的面孔——不同的文体选择
        一、被弱化的“史诗”
        二、絮语式的“闲话体”
        三、失落后的寓言
    第二节 从叙述到感知——内外视角交织下的乡土
        一、知识分子视角:现代文明的审视
        二、农民视角:乡村经验的怀恋
        三、两种文明交织的视角:留恋与无奈
    第三节 穿透肌理的骨骼探求——故事模式分析
        一、“放纵+冲破”模式:失落的主因
        二、“遭遇+坚守”模式:最后的余晖
        三、“求生存+无视”模式:被忽视的“无用”
第五章 不同代际作家的乡土世界
    第一节 阎连科:灵魂的写实
        一、“为生存”的苦难书写
        二、“乌托邦”与“铁屋子”
        三.悲凉的“奇诡”性叙事
    第二节 胡学文:在矛盾中坚守
        一、西西弗式的执着
        二、性别枷锁下的坚韧
        三、思维差异的窘境
    第三节 梁鸿:勇敢者的追问
        一、乡愁置何处
        二、“无药方”的追问
        三、纪实与摹写之辩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7)乡村社会中农民的讨薪行为研究 ——基于建筑行业的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意义与创新性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2.3 研究创新
    1.3 相关研究及评述
        1.3.1 农民工欠薪研究
        1.3.2 农民工维权抗争研究
        1.3.3 乡村社会纠纷研究
        1.3.4 文献评述
2 研究设计
    2.1 核心概念
    2.2 研究思路与分析框架
        2.2.1 农民讨薪行为的选择:情理、暴力与法理模式的选择
        2.2.2 农民讨薪行为的结构约束条件
    2.3 研究方法
    2.4 文章结构
3 田野资料基本情况
4 家庭支出压力小、有约后关系下的农民讨薪行为
    4.1 家庭支出压力小、有约后关系下的讨薪目标
    4.2 家庭支出压力小、有约后关系下的讨薪策略
5 家庭支出压力小、无约后关系下的农民讨薪行为
    5.1 家庭支出压力小、无约后关系下的讨薪目标
    5.2 家庭支出压力小、无约后关系下的讨薪策略
6 家庭支出压力大、有约后关系下的农民讨薪行为
    6.1 家庭支出压力大、有约后关系下的讨薪目标
    6.2 家庭支出压力大、有约后关系下的讨薪策略
7 家庭支出压力大、无约后关系下的农民讨薪行为
    7.1 家庭支出压力大、无约后关系下的讨薪目标
    7.2 家庭支出压力大、无约后关系下的讨薪策略
8 结论与思考
    8.1 结论
    8.2 讨论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A:访谈提纲
附录B:硕士阶段主要成果
致谢

(9)九十年代以来“乡下人进城”小说的修辞与意识形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现代”的推进与乡下人进城
    二、 乡下人进城小说与打工文学、底层文学关系辨考
    三、 论文研究角度及结构
第一章 乡下人进城小说人物形象研究
    第一节 乡下人进城的农民工形象谱系
        一、 民工形象的“污名化”塑造
        二、 民工形象的“温情化”塑造
    第二节 乡下人进城小说妓女形象谱系
        一、 残酷物语:妓女的情感世界
        二、 才子佳人:单调的爱情想象
        三、 零度讲述:缺失的人文关怀
    第三节 乡下人进城小说中的保姆形象谱系
        一、 鸠占鹊巢式
        二、 自强自立式
        三、 自甘堕落式
第二章 乡下人进城小说的情节研究
    第一节 情节戏剧化
        一、 场景设置舞台化
        二、 悬念设置戏剧化
        三、 情节编织离奇化
    第二节 情节非戏剧化
        一、 诗化的语调
        二、 反高潮的叙事
        三、 民间的口述
第三章 乡下人进城小说的叙事研究
    第一节 独白与对话:“我”的叙事修辞
        一、 独白:底层声音的伪饰术
        二、 对话:作家走进底层的一种努力
    第二节 “隐匿”与“俯视”:“他”的自然化修辞
        一、 隐匿:关不住的作者声音
        二、 俯视:作家的集体无意识
    第三节 陌生化的产生:另类视角的叙事修辞
        一、 动物视角的新颖化
        二、 鬼怪视角的反讽化
        三、 多重式人物有限视角的迷宫化
        四、 儿童视角的单纯化
第四章 乡下人进城小说的母题研究
    第一节 乡下人进城小说的主要母题类型
        一、 追寻母题
        二、 苦难母题
        三、 异化母题
        四、 悲悼母题
    第二节 乡下人进城小说母题表达方式
        一、 想象的风景
        二、 创伤的隐喻
第五章 意识形态笼罩下的乡下人进城小说
    第一节 左翼话语影响下的乡下人进城小说
        一、 民粹主义思想的表达
        二、 弘扬阶级情谊
        三、 反抗社会压迫
    第二节 启蒙话语影响下的乡下人进城小说
        一、 对底层的人道主义关怀
        二、 “底层沦陷”的批判
    第三节 消费主义影响下的乡下人进城小说
        一、 被消费的性符号
        二、 商品拜物教
    第四节 “和谐”话语影响下的乡下人进城小说
        一、 精英作家笔下的“和谐图景”
        二、 草根作家笔下的“和谐图景”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10)并非通过法律的维权——以中国转型期“农民工”的维权途径选择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引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现状
    (三) 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一、转型社会中的农民工历史发展进程
    (一) “农民工”称谓辨析
        1.“农民工”一词的语义分析
        2. 社会学学者的解释
        3.“农民工”称谓的民间态度
        4.“农民工”称谓的政府态度
    (二) 农民工的历史由来及其发展
        1.“自由迁移”到“严格控制”
        2.“离土不离乡”到“离土又离乡”
        3.“消极应对”到“积极引导”
        4. 农民工社会地位的历史发展进程回顾
    (三) 农民为何进城
    (四) 农民工权益受损状况分析
    (五) 小结
二、通过非常规途径的农民工维权
    (一) “领导批示”维权
    (二) 群体性维权
    (三) 个体暴力维权
    (四) “自杀式”维权
    (五) 小结
三、为何选择非常规途径
    (一) 理论解释框架
    (二) 两类途径的维权成本及效果比较分析
    (三) 转型期我国的整体法律状况对其路径选择的影响
    (四) 转型期我国的社会环境对其维权路径选择的影响
    (五) 农民工的自身因素对其维权路径选择的影响
        1. 农民工的年龄和受教育状况
        2. 缺乏组织性
        3. 就业途径不正规
        4. 法律知识缺乏, 维权能力差
    (六) 小结
四、通过常规途径的农民工维权及其局限和现实应对
    (一) 劳动争议调解及其局限和现实应对
    (二) 劳动争议仲裁及其局限和现实应对
    (三) 诉讼解决及其局限和现实应对
    (四) 劳动监察及其局限和现实应对
    (五) 小结
结论

四、为了民工讨债现象不再发生(论文参考文献)

  • [1]心居[J]. 滕肖澜.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20(05)
  • [2]故乡叙事的建构 ——莫言、墨白小说比较研究[D]. 丁雨晨. 河南大学, 2020(07)
  • [3]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研究[D]. 吴俊蓉. 西南财经大学, 2019(12)
  • [4]桥——“枫桥经验”55周年风雨历程(长篇纪实连载)[J]. 衣向东. 啄木鸟, 2018(11)
  • [5]生路(一)[J]. 巴兰华. 唐山文学, 2018(09)
  • [6]乡土文明的黄昏映像 ——新世纪乡土小说研究[D]. 丁文.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6)
  • [7]乡村社会中农民的讨薪行为研究 ——基于建筑行业的案例分析[D]. 宋建超. 华中农业大学, 2017(03)
  • [8]温州小店生意经[J]. 王手. 作家, 2013(17)
  • [9]九十年代以来“乡下人进城”小说的修辞与意识形态[D]. 令狐兆鹏. 苏州大学, 2012(05)
  • [10]并非通过法律的维权——以中国转型期“农民工”的维权途径选择为视角[J]. 柳波. 社会中的法理, 2011(01)

标签:;  ;  ;  ;  ;  

不再为农民工讨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