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炼铝偏析炉微机控制系统的可行性分析与设计

精炼铝偏析炉微机控制系统的可行性分析与设计

一、精铝偏析炉微机控制系统可行性分析与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贺艺博,周好斌,徐向前,贾宁,董阳[1](2020)在《刮板链自动拆装PLC控制系统设计》文中指出为保证自动拆装过程的稳定性、精确性和快速性,设计了一种基于可编程控制器(PLC)的刮板链自动拆装控制系统。对刮板链条自动拆装设备进行了整体结构分析,对拆装结构详细说明,根据生产线的控制要求,给出了系统的控制方案,详细阐述了PLC硬件选型及其相关扩展模块。该系统通过刮板链自动拆装设备,进行了PLC硬件和软件设计,完成了刮板链条自动拆装的过程控制,实现了刮板到位、液压缸及变频牵引装置的精确位置控制以及螺丝的拆卸与紧固,使用可编程控制器(PLC)控制实现了生产线的连续自动运行。刮板链条自动拆装过程中的稳定性、精确性和快速性能够满足生产要求。

陈婷婷[2](2017)在《3D打印造型的缸盖真空浇铸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了满足汽车轻量化的发展要求,铸件朝着集成化、薄壁化、精准化、强韧化方向发展,这就要求在提高材料充型能力的同时保证铸件的内在质量,因此传统铸造工艺已经不能满足铸件的生产要求,特别是复杂薄壁铸件的生产。真空浇铸是一种先进的浇铸工艺,在铸造复杂薄壁铝合金铸件中具有一定的优势,抽真空能够提高材料的充型能力,减少铸件内部缺陷,改善铸件的显微组织。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产企业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以尽可能低的成本生产出能够满足用户需要的新产品,应用3D打印技术成型模具代替传统的加工方法,具有成形速度快、设计修改方便、能迅速转化为实际样件等优点,可以缩短新品研制周期,降低开发成本和风险。本文在3D打印铸造用模具的基础上,总结分析目前真空铸造技术的原理及方法,针对复杂薄壁样件,开发出真空浇铸的装置及工艺;选用不同壁厚及形状的试棒对真空浇铸工艺进行研究,研究不同的真空度及浇注温度对合金铸件的充型能力、密度及显微组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该工艺进行缸盖的试制。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真空度的增加,充型能力及密度相应的提高,当真空度达到-0.04M Pa时,改善效果较为明显,继续增大真空度,改善幅度不大,因此真空度设置为-0.04MPa-0.06MPa为宜。(2)应用单铸拉伸试棒通过寻找最低浇注温度进一步验证真空的优势,发现真空条件下浇铸,可以将浇注温度降低3050℃。随着浇注温度的降低,合金的铸态组织由柱状晶和蔷薇状枝晶逐步向球形或粒状转变,晶粒相对细化,组织均匀,性能提高。(3)在以上研究基础上,对3D打印造型的缸盖进行试制,发现真空浇铸改善了重力铸造缸盖存在的气孔、缩孔缩松等缺陷,且试制的缸盖的外形尺寸及抗拉强度、硬度均满足技术要求。本课题研究出真空浇铸装置和工艺,解决了砂型重力铸造常见的气孔等缺陷和充型能力差的问题,验证了真空浇铸的优势,为复杂薄壁铸件的制备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伍松涛[3](2016)在《新疆众和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提出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外部竞争环境动态变化,产业革新进程加快。企业要想又好又快的发展,要充分利用外部环境中的各种机会,规避各种威胁;要合理调动各类资源;要注重和培养企业动态能力以适应环境的变化,确保可持续的核心竞争力,从而获得竞争优势。本文回顾了中外战略管理特别是多元化战略的研究成果。以此为基础,对众和公司的发展战略进行研究。论文从众和公司外部环境、内部条件出发,分析了企业各产业发展情况。运用SWOT分析,提出了众和公司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明确提出了构建“1+4”产业格局,做优、做强、做精、做先制造主业,加快培育和发展其它产业,以产业提升、产业调整、产业延伸为主线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战略规划。本文始终坚持基于核心能力建设下的一体化、多元化发展。提出了战略支撑体系建设,一是金子塔式的人力资源保障体系,二是组织运营体系,三是质量与科技创新体系,四是资本运作和财务管理体系,五是信息化建设体系。

王刚[4](2014)在《定向凝固提纯金属镍实验研究》文中提出随着金属材料纯度的提高,它的化学性质、光磁性能、电学以及力学性能等得到了增强,高纯金属材料更充分地体现出了金属固有的物理化学性能,其作为重要的基础材料,在电子信息、精密仪表、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飞速的发展。论文提出了采用真空定向凝固和电磁定向凝固的实验方案。然后从定向凝固、真空挥发和电磁定向凝固相关理论出发,利用镍中十五种杂质元素与主金属镍的二元合金相图,分析了之间平衡分凝系数的大概范围,并通过热力学计算出它们的饱和蒸气压及分离系数,从理论上确定了真空定向凝固提纯金属镍的可行性,进而通过探索实验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杂质元素P、S、As、Cd、Sn、 Pb、 Bi、Mg的去除率分别为95%、95%、83.62%、96.67%、96.67%、90%、99.87%、99.7%,Zn、Al、Mn、Si的去除率分别为67.27%、62.2%、69.5%、80%, Fe、Cu的去除率分别为32.25%、48.27%,最终提纯制备的镍纯度达到99.996%,证明了通过真空定向凝固制备高纯镍是可行的。采用电磁定向凝固有效促进了杂质在熔体中定向分离,实验结果表明,杂质Cu的最佳去除率达到50.1%,杂质Fe的最佳去除率达到36.7%。杂质元素Fe, Cu、Zn、Mg、Pb、Al、As的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随着下拉速率的降低,杂质元素的去除率随之升高,并且提升较为明显,下拉速率采用5 u m/s最佳;通过增加下拉次数这种方式,可以使镍锭固相中杂质含量不断降低,采用三次下拉效果较佳,最终达到提纯金属的目的。

廖建国[5](2012)在《包铝集团高纯铝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包头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包铝集团)曾经多年是中国十大铝厂之一,曾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及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但随着企业的逐步转制,随着企业的归属变迁,生存曾遭受到严重威胁。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逐步形成了以高纯铝为核心的产业,高纯铝产业在包铝集团的经济地位与日俱增,为包铝集团近年来的生产经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十二五”期间,包铝集团制定了新的发展战略,其中高纯铝发展战略为最重要的战略之一,战略是否可行,能否找到切实可行的实施措施,直接关系到包铝集团的现实经济效益和后续长远发展。因此,研究包铝集团高纯铝发展战略显现出很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本文首先通过期刊、网络及行业内部资料收集了关于高纯铝发展的基础资料,通过实地调研及对包铝集团相关部门进行访谈收集了包铝集团高纯铝发展战略的具体资料;然后从实际出发,运用战略管理的思想、工具及方法对包铝集团高纯铝发展战略内外部环境进行了分析,了解了包铝集团面临的机会与威胁以及具有的优势与劣势;最后通过SWOT分析,说明了包铝集团宜采用的战略,并将其与包铝集团既定的战略进行了比较,同时提出了包铝集团高纯铝发展战略的实施措施。应用SWOT分析,结果表明包铝集团拥有众多的外部机会又具有强大的内部优势,本文认为包铝集团高纯铝发展宜采用发展型战略,包铝集团既定的高纯铝发展战略在理论上是可行的。结合包铝集团实际,要想使高纯铝产业取得绝对竞争优势,就应该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和能力,通过横向扩张规模,实现规模经济,降低产品成本,纵向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产品盈利空间,在市场竞争中不断获得竞争优势,提高持续盈利能力,以彻底解决包铝集团的生存与发展问题。结合包铝集团实际,制定如下战略实施措施:1、持续深化管理机制、体制改革创新工作;2、多渠道筹措资金,确保项目建设资金;3、构建现代人力资源体系,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4、加大营销管理力度,进一步开拓市场空间;5、提高产品技术开发能力,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6、全面夯实基础管理工作,促进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升;7、注重安全生产和信访维稳,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8、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推动企业建康发展。

赵罗根[6](2008)在《电磁悬浮熔炼对铸造铝硅合金显微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文中提出电磁悬浮熔炼是依靠电磁力悬浮、加热合金的同时又搅拌熔液的一种快速熔炼方法。由于熔体不与器壁接触,克服了来自坩埚内壁的污染和异质形核,被广泛应用于活泼金属、高熔点材料和其它特种材料的熔炼与成形。本论文选取AlSi20、ZL102和ZL101A三种铝硅合金为原料,通过调节功率使其在三个不同温度下进行电磁悬浮熔炼。对熔炼出的铸态试样直接进行显微组织观察,电子拉伸试验和硬度、密度测试,并与常规熔炼的合金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电磁悬浮熔炼对不同成分铝硅合金显微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电磁悬浮熔炼可以明显细化合金的内部组织,减少合金中气孔、缩孔、夹杂物等铸造缺陷。在电磁力悬浮和搅拌作用下,针片状共晶硅被折断、细化成短棒状,组织间距减小,尖锐棱角被钝化,均匀分散在基体中。同时ZL101A和ZL102合金中,枝晶状初生α-Al逐渐细化成蔷薇状、椭球状和球状,等轴晶数量增多。在AlSi20合金中初生Si由粗大板块状转变为细小碎片状,但在合金表面产生了初生Si偏析层,中心部位出现少量非平衡凝固的细小初生α相。电磁悬浮熔炼使合金的致密度和硬度都有大幅提高,AlSi20和ZL101A合金的塑性变形能力明显增强,与常规熔炼试样相比,抗拉强度提高了50%以上,延伸率提高到原来的2~3倍。但硅含量过高会对合金塑性和韧性产生不利影响。研究还发现,熔炼出的合金顶面组织比底面和纵面更致密,晶粒细化程度更大。在三个不同熔炼温度条件下,随着输出电流增大,晶粒开始不断细化,超过一定电流值后,细化停止,晶粒尺寸反而增大。本试验中当输出电流为70A时,合金组织细化和性能提高的效果最好。

丁元国[7](2007)在《锅炉燃烧的在线智能监测与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四角切圆煤粉锅炉是电厂的重要设备之一。为有效提升火力发电厂锅炉的安全性及经济性,必须深入详细地研究炉膛内煤粉的燃烧过程及其产生的温度场、速度场等。影响炉内燃烧的因素较多,且能引发诸多问题,如锅炉效率低下、安全周期缩短、事故频繁等不良影响。现有的试验监测方法高成本低成效。因此,需要对锅炉各种工况和方案进行相关数值模拟计算和在线监测。本文以省热电厂一台670t/h四角切圆煤粉炉为研究对象,用Delphi语言结合计算流体力学和数据采集模块接口技术开发出一套锅炉燃烧在线智能监测系统。由主控系统和运算系统两个部分组成。主控系统采用Windows API接口技术,对运算程序进行控制。采用目前国际上较为先进的数值技术作为核心运算程序,并利用接口技术实现数据的采集和交换。该系统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自动测试技术的有机结合。精确地模拟炉内所产生的速度场、温度场和压力场以及各种组分的分布和污染物的产生等。经过现场进行调试和安装,采集大量试验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该q在线监测系统可使电厂随时监测锅炉燃烧情况,并在线给出燃烧效果,不仅可指导技术人员调整机组运行,随时了解机组设备的运行情况,而且增加了机组的自动化水平,同时增强了机组运行安全性,节能降耗。

秦林[8](2006)在《采用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提高Ti6Al4V合金摩擦学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钛合金以其密度低、强度高和耐蚀性好而成为航空航天、生物医学及能源化工等部门的重要结构材料。然而,其耐磨性能不足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利用表面处理技术在钛合金表面形成改性层是提高其摩擦学性能的主要途径之一。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可以在金属表面形成多种元素组合、成分呈梯度分布、无界面弱化的合金渗层,且具有节约能源,无污染等优点。本文针对钛合金表面耐磨性能不足问题,采用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设计选择三种表面合金化元素组合Mo-C、Mo-N、Mo-Cr,在钛合金Ti6Al4V表面形成三种合金改性层。通过对这三种改性层的组织结构、基本力学性能、耐冲击性能、球-盘磨损性能系统的对比研究,得出Mo-N合金改性层具有最好的综合性能,并进一步对Mo-N合金改性层进行微动磨损性能、腐蚀磨损性能的研究。在试验研究过程中,对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中一些理论问题进行探讨:质疑双层辉光增强放电的二次电子增强放电机制并提出辉光叠加促使汤生第一电离系数增大而最终造成放电电流密度大增的新观点,澄清中性粒子在双辉渗金属物质传输过程中起主要作用,讨论源极的三个基本结构,初步研究极间距对合金渗层的影响作用。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采用与三种合金化方案中源极特点相适应的源极结构,在相同工艺参数条件下,在Ti6Al4V合金表面成功的形成成分成梯度分布、均匀、连续的三种合金改性层。由于源极元素不同,形成的三种合金化改性层组织结构不同,机械性能也不同。通过硬度、划痕、多冲、球盘磨损四种方法来检测三种合金化方案改性层的性能,基本能够较全面地反映出其综合力学性能。虽然Mo-Cr合金层的表面硬度最高,表层硬度分布比较平缓,但是由于层内存在脆性相金属间化合物,显示出较大的脆性,抗冲击能力最差。Mo-C合金层表面硬度最小,韧性好,抗冲击能力较强,但摩擦学性能最差。Mo-N共渗后表面硬度也较高,表层硬度分布平缓,韧性较好,抗冲击能力最强,抗磨性最强。所以双辉渗Mo-N是对于改善在Ti6Al4V合金表面耐磨性能来说是较优方案。(2)本文进一步探讨了Mo-N合金化渗层的微动磨损和腐蚀磨损性能。采用双层辉光渗金属技术在Ti6Al4V合金表面渗Mo-N可有效提高Ti6Al4V合金的抗微动磨损能力,微动磨损机制是犁削,没有裂纹、剥落和粘着等现象发生。在3.5%NaCl、0.5M H2SO4、0.02 M Na3PO4及亨氏溶液中的腐蚀磨损性能试验表明,Ti6Al4V合金经Mo-N合金化后摩擦系数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Na3PO4水溶液中的减摩效果最好,摩擦系数由0.61降低到0.22;抗腐蚀磨损能力也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在亨氏溶液中,腐蚀磨损抗力增加最显着,磨损体积减少52倍。通过电化学噪音技术揭示出一些腐蚀磨损过程中不易发觉的内在联系:实验进入稳定期后,未经处理的和Mo-N表面改性后的Ti6Al4V试样都处于一种钝化-去钝化-钝化的循环状态,但是改性后的噪音参数明显低于钛合金基材。(3)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过程是以碰撞为基本过程的空间放电过程,是一个能量转化和释放的过程,又是一个物质传输的过程。本文从几个具体试验现象出发,唯象分析了双辉过程中的一些实验现象,提出双层辉光叠加增强放电过程的一些理论见解。双层辉光叠加增强放电的物理范畴包括空心阴极放电,而双层辉光叠加增强放电属于辉光放电范畴。研究发现,影响最广泛的二次电子振荡机制并不能解释双层辉光叠加增强放电现象。引起双层辉光增强放电的原因在于工件极辉光放电影响源极的汤生第一电离系数,缩小了阴极位降区厚度,从而提高了电流密度,增大了电能消耗;反过来,源极辉光放电也同样影响工件极,如此产生双层辉光叠加放电的耦合增大作用。对双辉渗金属过程中物质传输的研究发现,欲渗元素主要是以中性粒子的形态通过热运动和扩散由源极输运到工件表面。提出源极结构有三种基本形式:平板式、针状式和孔洞式,它们各有特色,可相互组合使用。极间距对渗层结构影响不大,对渗层深度有一定的作用,强烈影响着渗层表面合金化元素的浓度。

余祖孝[9](2004)在《铝-空电池负极及电解液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铝-空气电池具有高比能量和低价格的优势,受到人们的普普遍关注。但是高性能的碱性铝空气电池一直未得到广泛地应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铝电极存在着严重腐蚀、钝化、Al(OH)3清除等诸多问题,使电池性能指标难以满足现实需求。所以研究铝与碱溶液反应的机理,并探索碱性电解质中一些添加剂对铝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具有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首先进行Al-1在4mol/L KOH 溶液中的交流阻抗实验,表明影响析氢腐蚀的主要参数Rt(传递电阻)和钝化膜厚度都与电极电位有关,并且四种纯铝在碱液中的Rt和腐蚀电流密度Jcorr也与杂质(Fe、Cu、Si)含量相关。然后,运用塔菲尔曲线、交流阻抗、线性扫描伏安法、恒电流放电等电化学方法,研究了添加剂Na2SnO3、HgCl2(或HgO)和K2MnO4对四种纯铝电化学行为的影响(在4mol/L KOH溶液中)。结果表明,所选添加剂对铝电极都有不同程度的电化学性能改善,其中HgCl2对铝阳极抑制析氢、电活化性能提高最大(特别HgCl2对低纯度铝的影响),Na2SnO3居中,K2MnO4次之;其适宜浓度为:5mmol/L Na2SnO3、0.05mmol/L HgCl2、0.8mmol/L K2MnO4。本文还进一步探讨了NaAlO2对铝阳极的有害影响,但是添加50 mmol/L NaF在3.5mol/L NaAlO2+4mol/L KOH中,铝的极化降低、电位负移、电位滞后时间缩短,基本上能够恢复到铝在4mol/LKOH溶液中的电化学性能。最后,用线性扫描伏安法、测电导率、恒电流放电等方法分别考察‘羧甲基纤维素钠+4mol/L KOH’和‘聚丙烯酸+4mol/L KOH’两种胶体电解质对铝阳极的电化学性能影响,结果表明:2.5%聚丙烯酸胶体电解质对铝电化学性能改善比羧甲基纤维素钠胶体电解质好;在胶体电解质中添加5mmol/L Na2SnO3对铝的缓蚀、活化作用有所改善,0.8mmol/L K2MnO4次之,0.05mmol/L HgCl2几乎无影响。

唐俊龙[10](2004)在《铝合金铸轧铸咀中高温熔体三维流场与温度场的数值仿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双辊连续铸轧不同其它连续铸造工艺在于它是集凝固、变形于一体的综合技术。而铸咀结构和装配是双辊连续铸轧最关键的技术之一,是直接分布金属液到铸轧辊辊缝的部件,因而铸咀型腔内流场与温度场的分布状态直接影响到板形,特别是铸咀型腔高温浅薄铝熔体出口速度、出口温度分布的均匀性决定了铸轧过程能否顺利进行以及能否获得高质量的铸坯。因此,研究大宽厚比、变截面型腔中复杂的高温浅薄铝熔体三维流场与温度场分布规律,分析不同参数对高温浅薄铝熔体出口速度、出口温度分布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根据铸咀型腔结构独特的特征、熔体的特殊特性与环境的复杂性,首次利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高温浅薄铝熔体进行了三维建模和耦合求解分析,具有方便、可视化性,主要研究如下: 1.建立铸咀中高温铝熔体三维流场与温度场数学模型。 2.基于ANSYS选择了适当的三维单元及自由度求解器,解决了求解过程中边界条件的处理与加载的问题。 3.对变物性主要是变密度高温铝熔体三维流场与温度场进行了数值仿真且分析了几种参数(铸轧速度、分流块数目、铸咀型腔出口高度尺寸、型腔总长度)因素的影响,并比较了变密度与常密度熔体数值仿真结果,揭示了高温浅薄铝熔体流场与温度场分布规律,得出了数值仿真应采用三维模型,二维模型不合理,不符合实际;熔体流向速度与出口温度随铸轧速度的增加而增加,改变入口速度分布可改善型腔熔体出口温度与速度的均匀性;改变分流块数目可以改善出口速度分布与温度分布均匀性;适当减小型腔开口度能获得更均匀的出口速度分布及温度分布;增加型腔长度能获得更均匀的熔体出口速度分布及更均匀的温度分布;在工程实际应用中视变密度为常密度的合理性。数值仿真结果与分析结论为连续铸轧特别是快速铸轧最佳匹配参数提供了重要依据。 4.本文结合了水模实验结果,进行了铸咀表面温度实测实验,并采集了相关数据。水模实验结果表明数值仿真结论和实验测试数据结论相符合,温度测试实验为仿真的温度边界条件确立了基础依据,从而验证了相关结论的正确性。

二、精铝偏析炉微机控制系统可行性分析与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精铝偏析炉微机控制系统可行性分析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刮板链自动拆装PLC控制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刮板链自动拆装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1.1 刮板链自动拆装系统总体结构及工作原理
    1.2 刮板链自动拆装控制系统总体设计思路
2 自动拆装控制系统的硬件及原理
    2.1 PLC选型
    2.2 电机选型及其原理
    2.3 电磁阀、传感器等硬件
3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3.1 PLC程序设计
    3.2 人机界面设计
4 结语

(2)3D打印造型的缸盖真空浇铸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1.1.1 汽车轻量化的发展趋势
        1.1.2 3D打印技术的应用
        1.1.3 汽缸盖的特点及生产需求
        1.1.4 铸件缺陷的形成及原因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的研究现状
        1.2.2 真空浇铸工艺研究现状
    1.3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试验内容与试验方法
    2.1 试验路线
    2.2 试验材料及设备
        2.2.1 试验材料
        2.2.2 3D打印设备
        2.2.3 真空浇铸装置
    2.3 试验过程与试验方法
        2.3.1 模具的制备
        2.3.2 合金的熔炼与处理
        2.3.3 浇铸过程
        2.3.4 热处理
        2.3.5 密度测试
        2.3.6 微观组织分析
        2.3.7 抗拉强度测试
        2.3.8 硬度测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真空浇铸铝合金铸件工艺研究
    3.1 真空度对铝合金铸件的影响
        3.1.1 不同的真空度对铝合金铸件充型能力的影响
        3.1.2 不同的真空度对铝合金铸件密度及断面孔隙率的影响
    3.2 浇注温度对铝合金铸件的影响
        3.2.1 不同的浇注温度对铝合金铸件充型能力的影响
        3.2.2 不同的浇注温度对铝合金铸件铸态组织的影响
        3.2.3 不同的浇注温度对铝合金铸件抗拉强度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缸盖真空浇铸试制
    4.1 3D打印造型的缸盖真空浇铸
        4.1.1 缸盖结构及工艺分析
        4.1.2 3D打印砂型模具的制备
        4.1.3 浇铸过程
    4.2 缸盖质量检测
        4.2.1 表面质量及缺陷的检测
        4.2.2 二次枝晶间距测量
        4.2.3 性能测试
        4.2.4 密度测试
    4.3 检测结果分析
        4.3.1 表面质量及缺陷分析
        4.3.2 金相及二次枝晶间距分析
        4.3.3 性能分析
        4.3.4 密度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3)新疆众和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专业化、一体化还是多元化
    2.2 多元化和核心能力的统一
    2.3 多元化与企业绩效
    2.4 国内电解铝企业的发展战略实践
第3章 众和公司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3.1 众和公司简介
    3.2 组织产业结构
    3.3 公司的发展历程分析
        3.3.1 公司战略发展历程
        3.3.2 公司各产业发展现状
    3.4 众和公司发展存在的问题
        3.4.1 体制机制的问题
        3.4.2 运营管理的问题
        3.4.3 产业发展不均衡的问题
        3.4.4 人力资源的问题
        3.4.5 科技创新和研发的问题
        3.4.6 投资与收益的问题
        3.4.7 生产与质量管控的问题
第4章 众和公司的内外部环境分析
    4.1 外部环境分析
        4.1.1 经济环境
        4.1.2 政策环境
        4.1.3 社会环境
        4.1.4 技术环境
    4.2 产业环境进行分析
        4.2.1 矿业能源产业
        4.2.2 铝基精深加工材料产业
        4.2.3 铝合金材料制造产业
        4.2.4 物流贸易产业
        4.2.5 电力与冶金建设行业
    4.3 内部条件分析
        4.3.1 产业链
        4.3.2 科技创新能力
        4.3.3 人力资源
        4.3.4 组织管控
        4.3.5 资本运营和财务管理
第5章 众和公司的战略定位和选择分析
    5.1 SWOT分析
    5.2 众和公司发展战略的定位和选择
    5.3 众和公司发展战略的实施措施
        5.3.1 细化各子产业竞争战略
        5.3.2 完善职能支撑体系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定向凝固提纯金属镍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立题背景
    1.2 镍的性质及镍资源现状
        1.2.1 镍的物理性质
        1.2.2 镍的化学性质
        1.2.3 镍的资源现状
        1.2.4 镍的消费趋势及前景预测
    1.3 高纯金属生产与应用
        1.3.1 高纯金属概述
        1.3.2 高纯金属的生产现状
        1.3.3 高纯金属的提纯方法
    1.4 高纯镍的制备方法
        1.4.1 电解精炼法
        1.4.2 羰基法
        1.4.3 浸出精炼法
    1.5 本论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定向凝固提纯金属镍的理论基础
    2.1 真空定向凝固
        2.1.1 定向凝固
        2.1.2 真空挥发
    2.2 电磁定向凝固
    2.3 凝固速率
    2.4 凝固过程中的传热问题
第三章 真空定向凝固探索实验研究
    3.1 实验原料及装置
        3.1.1 实验原料
        3.1.2 实验装置
    3.2 坩埚的选取
    3.3 真空定向凝固除杂探索实验研究
    3.4 实验步骤及方案
        3.4.1 实验步骤
        3.4.2 实验方案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定向凝固提纯金属镍实验研究
    4.1 真空定向凝固提纯金属镍实验研究
        4.1.1 杂质在镍锭的分布情况
        4.1.2 不同下拉速率下的除杂效果
        4.1.3 不同下拉次数下的除杂效果
        4.1.4 真空挥发的除杂效果
    4.2 电磁定向凝固除杂研究
    4.3 真空挥发、真空定向凝固和电磁定向凝固的实验结果对比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5)包铝集团高纯铝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引言
    1.1 包铝集团概述
    1.2 高纯铝产业在包铝集团的地位
    1.3 作者研究包铝集团高纯铝发展战略的意义
第二章 高纯铝业务概述
    2.1 高纯铝的概念、用途及生产工艺
        2.1.1 高纯铝的概念
        2.1.2 高纯铝产业链各品种的用途
        2.1.3 高纯铝的生产工艺
    2.2 高纯铝工业生产现状
        2.2.1 国际高纯铝工业生产现状
        2.2.2 中国高纯铝工业生产现状
    2.3 包铝集团高纯铝市场现状
第三章 包铝集团高纯铝发展经营环境分析
    3.1 包铝集团高纯铝发展五种竞争力量分析
        3.1.1 产业内现有企业的竞争强度
        3.1.2 潜在竞争对手进入的风险
        3.1.3 产业替代性产品的相似度
        3.1.4 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
        3.1.5 购买者讨价还价的能力
    3.2 包铝集团高纯铝发展宏观环境影响分析
        3.2.1 宏观经济因素
        3.2.2 国际因素
        3.2.3 技术及人口因素
        3.2.4 政治与法律因素
第四章 包铝集团高纯铝发展运营环境分析
    4.1 包铝集团高纯铝发展竞争优势分析
        4.1.1 自然资源优势
        4.1.2 体制优势
        4.1.3 资金优势
        4.1.4 节能减排优势
        4.1.5 技术优势
        4.1.6 人力资源优势
        4.1.7 企业文化优势
        4.1.8 品牌优势
        4.1.9 区域优势
    4.2 包铝集团高纯铝发展存在主要问题分析
        4.2.1 工资产盈利能力
        4.2.2 产品结构
        4.2.3 企业负担
        4.2.4 电力供应
        4.2.5 生产工艺认识
第五章 包铝集团高纯铝发展战略选择
    5.1 包铝集团高纯铝发展战略SWOT分析
        5.1.1 高纯铝发展优势
        5.1.2 高纯铝发展劣势
        5.1.3 高纯铝发展机会
        5.1.4 高纯铝发展威胁
        5.1.5 高纯铝发展战略综合分析
    5.2 包铝集团高纯铝发展战略及拟建项目评价
        5.2.1 高纯铝发展战略
        5.2.2 高纯铝发展战略评价
        5.2.3 高纯铝发展战略拟建设项目评价
第六章 包铝集团高纯铝发展战略实施
    6.1 包铝集团应对目前高纯铝市场措施
        6.1.1 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发挥价格优势
        6.1.2 利用工艺特点,占领细分市场,发挥品种优势
        6.1.3 增加产品附加值,发展深加工产品
    6.2 包铝集团高纯铝发展战略实施措施
        6.2.1 持续深化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工作
        6.2.2 多渠道筹措资金,确保项目建设资金
        6.2.3 构建现代人力资源体系,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6.2.4 加大营销管理力度,进一步开拓市场空间
        6.2.5 提高产品技术开发能力,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6.2.6 全面夯实基础管理工作,促进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6.2.7 注重安全生产和信访维稳,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6.2.8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推动企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致谢

(6)电磁悬浮熔炼对铸造铝硅合金显微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电磁技术在材料中的应用
    1.2 电磁悬浮熔炼概述
        1.2.1 电磁悬浮熔炼的原理
        1.2.2 电磁悬浮熔炼的提出和发展背景
        1.2.3 电磁悬浮熔炼的研究现状和前景
    1.3 铸造铝硅合金概况
        1.3.1 铸造铝硅合金的性质及应用
        1.3.2 铸造铝硅合金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4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第二章 试验方案与过程
    2.1 试验材料和仪器设备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主要仪器设备
    2.2 合金电磁悬浮熔炼
        2.2.1 熔炼设备结构
        2.2.2 电磁悬浮熔炼过程
    2.3 合金显微组织观察
        2.3.1 金相试样制备与组织观察
        2.3.2 扫描电镜组织观察
    2.4 力学性能检测
        2.4.1 拉伸性能检测
        2.4.2 密度检测
        2.4.3 硬度检测
第三章 电磁悬浮熔炼对AlSi2O合金组织的影响分析
    3.1 引言
    3.2 初生硅表面偏析层产生的机理分析
    3.3 金相组织分析
        3.3.1 普通熔炼合金的金相组织
        3.3.2 电磁悬浮熔炼合金的金相组织
    3.4 扫描电镜组织观察及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电磁悬浮熔炼对ZL101A和ZL102合金组织的影响分析
    4.1 引言
    4.2 电磁悬浮熔炼对合金针孔度的改善作用
    4.3 ZL101A合金熔炼后显微组织分析
        4.3.1 金相组织对比分析
        4.3.2 扫描电镜组织观察及分析
    4.4 ZL102合金熔炼后显微组织分析
        4.4.1 金相组织对比分析
        4.4.2 扫描电镜组织观察及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电磁悬浮熔炼对铸造铝硅合金性能的影响分析
    5.1 引言
    5.2 拉伸性能的影响研究
        5.2.1 拉伸性能指标的对比分析
        5.2.2 断口形貌观察与分析
        5.2.3 硅相形貌尺寸对合金塑性韧性的影响分析
    5.3 密度对比分析
    5.4 硬度对比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问题和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投稿)的学术论文

(7)锅炉燃烧的在线智能监测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数值模拟技术发展概况及趋势
    1.3 CFD 软件概述
    1.4 在线监测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1.5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在线监测的理论基础及模型算例
    2.1 CFD 燃烧模拟方法概要
    2.2 气相燃烧模型
    2.3 离线详细诊断模型算例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数据采集及主控程序
    3.1 软件功能概述
    3.2 数值技术应用
    3.3 数据采集
    3.4 主调程序中的数据采集程序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在线智能监测与优化系统的软件实现
    4.1 在线监测的实现
    4.2 对锅炉燃烧现场监测的试运行与优化调试
    4.3 本章结论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8)采用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提高Ti6Al4V合金摩擦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表面工程
        1.1.1 表面工程概述
        1.1.2 表面工程的涵义、分类及学科体系
        1.1.3 表面合金化技术简介
    1.2 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
        1.2.1 基本原理及操作过程
        1.2.2 技术特点
        1.2.3 双辉技术的现状
        1.2.4 发展方向
    1.3 钛合金及其表面处理
        1.3.1 钛与钛合金
        1.3.2 钛合金的表面处理
    1.4 表面合金化设计
    1.5 双辉技术合金化设计流程
    1.6 课题的提出与研究内容
第二章 Ti6Al4V合金表面合金化设计与实施
    2.1 引言
    2.2 合金化元素的选择
        2.2.1 强化分析
        2.2.2 选择合金元素
        2.2.3 三种源极
    2.3 试验及结果
        2.3.1 试验设备及检测方法
        2.3.2 Mo-C合金化
        2.3.3 Mo-N合金化
        2.3.4 Mo-Cr合金化
    2.4 分析
        2.4.1 源极结构与供给量
        2.4.2 三种源极结构
        2.4.3 三种合金改性层
    2.5 小结
第三章 三种合金化改性层性能
    3.1 硬度与划痕
        3.1.1 前言
        3.1.2 试验设备与方法
        3.1.3 硬度
        3.1.4 划痕试验
        3.1.5 分析
    3.2 多冲
        3.2.1 前言
        3.2.2 试验设备与方法
        3.2.3 Mo-C渗层
        3.2.4 Mo-N渗层
        3.2.5 Mo-Cr渗层
        3.2.6 分析
    3.3 摩擦学性能
        3.3.1 前言
        3.3.2 试验设备与方法
        3.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Mo-N合金化改性层的抗微动和腐蚀磨损性能
    4.1 引言
    4.2 微动磨损
        4.2.1 微动摩擦试验设备
        4.2.2 摩擦系数
        4.2.3 磨损表面形貌
        4.2.4 磨损性能
        4.2.5 小结
    4.3 腐蚀磨损
        4.3.1 腐蚀介质的选择
        4.3.2 腐蚀磨损试验方法
        4.3.3 腐蚀磨损试验结果及分析
        4.3.4 小结
    4.4 小结
第五章 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机理
    5.1 前言
    5.2 双层辉光叠加增强作用
        5.2.1 双层辉光叠加增强放电现象
        5.2.2 双层辉光叠加增强放电的特点
        5.2.3 双层辉光叠加增强放电的物理范畴
        5.2.4 二次电子振荡机制的质疑
        5.2.5 探讨双层辉光叠加增强放电的机理
    5.3 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物质传输
        5.3.1 双辉渗金属的三过程
        5.3.2 溅射与沉积过程
        5.3.3 中性粒子在渗金属过程中起主要输运作用
        5.3.4 离子轰击条件下的扩散
    5.4 双辉渗金属的源极基本结构
        5.4.1 平板式
        5.4.2 针状式
        5.4.3 孔洞式
    5.5 关于极间距的初步研究
        5.5.1 试验方案
        5.5.2 试验结果
        5.5.3 分析
    5.6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9)铝-空电池负极及电解液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论文的目的和意义
    1.2 铝-空气电池铝负极的研究现状
        1.2.1 铝负极的钝化与腐蚀情况
        1.2.2 铝负极的活化与防腐方法
        1.2.3 活化理论
    1.3 铝-空气电池电解液的研究进展
    1.4 电池的制备与结构
        1.4.1 电池铝电极结构设计
        1.4.2 胶状Al(OH)3处理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2 实验部分
    2.1 铝材料与溶液试剂
    2.2 电极的制备方法
    2.3 测试方法与设备
    2.4 实验的主要条件及参数设定
3 结果与讨论
    3.1 铝在KOH溶液中的阳极行为
    3.2 铝阳极行为的影响因素
    3.3 添加剂对铝阳极电化学行为的影响
        3.3.1 Na2SnO
        3.3.2 Hg(Ⅱ)
        3.3.3 K2MnO
    3.4 铝酸盐及添加剂对铝阳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3.5 碱性胶体电解质的初步研究
4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10)铝合金铸轧铸咀中高温熔体三维流场与温度场的数值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综述
    1.1 引言
    1.2 铝板带箔材加工业发展与现状
    1.3 双辊铸轧技术的国内外发展与研究现状
    1.4 双辊铸轧铸咀国内外发展与研究现状
    1.5 本论文课题来源、研究目的及意义
    1.6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浅薄铝熔体三维流场与温度场的数学模型
    2.1 浅薄铝熔体流态分析
        2.1.1 浅薄铝熔体流态判定的基本理论
        2.1.2 浅薄铝熔体流态的判定
    2.2 浅薄铝熔体三维流场与温度场基本微分方程组
        2.2.1 变物性浅薄铝熔体三维流场与温度场基本微分方程
        2.2.2 定常浅薄铝熔体三维流场与温度场基本微分方程
    2.3 浅薄铝熔体三维流场与温度场边界条件的确定
        2.3.1 浅薄铝熔体三维流场的定解条件确定
        2.3.2 浅薄铝熔体三维温度场的定解条件的确定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ANSYS的熔体三维流场与温度场数值仿真
    3.1 高温熔体FLOTRAN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分析概述
        3.1.1 FLOTRAN CFD分析的单元
        3.1.2 高温熔体FLOTRAN分析的主要步骤及分析的评价
        3.1.3 高温熔体FLOTRAN热分析
        3.1.4 高温熔体FLOTRAN CFD求解器和矩阵方程
    3.2 高温熔体数值仿真的边界处理与加载的研究
        3.2.1 铸咀高温铝熔体对流传热的特点
        3.2.2 浅薄铝熔体温度场边界处理与加载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浅薄铝熔体三维流场与温度场的数值仿真研究
    4.1 主要物性参数及仿真结果
        4.1.1 基本理论与主要物性参数
        4.1.2 变物性浅薄铝熔体仿真的基本结果
    4.2 不同参数下变物性浅薄铝熔体三维流场与温度场的分析
        4.2.1 流量变化对熔体流场与温度场出口处速度与温度的影响
        4.2.2 分流块数目对熔体流场与温度场出口处速度与温度的影响
        4.2.3 型腔开口度对熔体流场与温度场出口处速度与温度的影响
        4.2.4 型腔总长度对熔体流场与温度场出口处速度与温度的影响
    4.3 定常浅薄铝熔体三维流场与温度场的分析
        4.3.1 定常浅薄铝熔体数值分析的ANSYS软件实现
        4.3.2 定常浅薄铝熔体仿真结果及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验
    5.1 实验原理与实验目的
    5.2 水模实验
        5.2.1 实验相似准则与模型及测试方法
        5.2.2 实验结果及分析
    5.3 温度测试实验
        5.3.1 测试研究方案
        5.3.2 测试结果及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四、精铝偏析炉微机控制系统可行性分析与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刮板链自动拆装PLC控制系统设计[J]. 贺艺博,周好斌,徐向前,贾宁,董阳. 机械研究与应用, 2020(05)
  • [2]3D打印造型的缸盖真空浇铸工艺研究[D]. 陈婷婷. 齐鲁工业大学, 2017(04)
  • [3]新疆众和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伍松涛.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6(06)
  • [4]定向凝固提纯金属镍实验研究[D]. 王刚. 昆明理工大学, 2014(08)
  • [5]包铝集团高纯铝发展战略研究[D]. 廖建国. 内蒙古大学, 2012(02)
  • [6]电磁悬浮熔炼对铸造铝硅合金显微组织和性能的影响[D]. 赵罗根. 江苏大学, 2008(09)
  • [7]锅炉燃烧的在线智能监测与优化研究[D]. 丁元国. 东北电力大学, 2007(02)
  • [8]采用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提高Ti6Al4V合金摩擦学性能研究[D]. 秦林. 太原理工大学, 2006(04)
  • [9]铝-空电池负极及电解液的研究[D]. 余祖孝. 重庆大学, 2004(01)
  • [10]铝合金铸轧铸咀中高温熔体三维流场与温度场的数值仿真研究[D]. 唐俊龙. 中南大学, 2004(04)

标签:;  ;  ;  ;  

精炼铝偏析炉微机控制系统的可行性分析与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