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储存石油而建造的国家基地

为储存石油而建造的国家基地

一、National Bases Constructed to Stockpile Oil(论文文献综述)

宋天奇[1](2021)在《基于ArcMap的大庆市石油工业遗产阐释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探讨再掀高潮。工业遗产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业文明的见证者及工业文化的载体,对工业遗产的阐释是工业遗产保护的基础性前提。大庆市作为石油资源型城市之一,如今正面临着从资源型工业城市向多元化复合城市的发展,一大批石油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成为重点关注的问题。因此,以大庆石油工业遗产为研究对象,运用数字史学的研究理论与方法,结合文化遗产的阐释原则和方法对其进行阐释研究。首先,本文界定工业遗产相关的概念,针对工业遗产阐释理论研究进行全面地归纳总结,梳理出工业遗产阐释的原则、内容及途径,并介绍了数字史学理论在工业遗产阐释中的应用。其次,以大庆市石油工业遗产为例,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实地调研等对遗产信息进行梳理甄别,并编制大庆市工业遗产信息表。根据大庆石油工业遗产的类型特点,利用ArcMap平台构建大庆石油工业遗产数据库。最后,在大庆石油工业遗产数据库的基础上,尝试构建大庆市石油遗产阐释体系框架。分别从遗产本体、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周边环境关联性等方面对大庆市石油工业遗产进行具体阐释,去印证或者得出一些之前被忽略的新发现,勾勒出大庆市石油工业遗产的全貌,进一步提出适用于石油系列遗产阐释的模式,为工业遗产阐释提供一种新方法和研究范例。

陈龙[2](2021)在《离网型混合可再生能源系统能量管理优化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能量管理对电力系统的高效运行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未来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混合可再生能源系统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混合可再生能源系统通常与分布式能源集成在一起,例如分布式发电机、储能系统和可控负载。它可以在并网模式或离网模式下运行,并且可以通过能量管理系统执行能源计划。随着先进技术的发展,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越来越多地渗透到混合可再生能源系统中,使得混合可再生能源系统能量管理问题变得复杂而不确定。本文的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弱互联混合可再生能源系统规划与稳定控制关键技术研究(2018YFE0127600)的资助。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分布式鲁棒优化考虑离网型混合可再生能源系统的能量管理问题。在光伏发电的基础上,加入了梯级小水电、抽水蓄能水电站和柴油发电机,组成水光蓄柴联合发电的运行模型,以联合运行系统的总系统收益最大化为目标函数;进一步考虑分布式柴油发电机的发电成本和排放成本,在抽水蓄能水电站抽水泵功率限制的机会约束下建立一个能量管理系统模型,使用分布式鲁棒优化方法处理机会约束,将能量管理问题重新表述为一个二阶锥规划问题;然后,用Gurobi求解器实现了数学问题的求解;最后,将分布式鲁棒优化方法与随机优化方法进行对比。论文主要内容如下:(1)针对离网型混合可再生能源系统,以梯级小水电、抽水蓄能电站、光伏电站和柴油发电机构成混合可再生能源联合运行系统,以联合运行系统的总系统收益最大化为目标函数,考虑分布式发电机的发电成本和排放成本,在抽水蓄能水电站抽水泵功率限制的机会约束下建立一个能量管理系统模型。(2)同时,通过最坏情况的条件风险价值(Conditional Value at Risk,CVa R)来近似处理机会约束。采用分布式鲁棒优化方法转换机会约束,将能量管理问题转化为一个二阶锥规划问题,利用Python环境下的Gurobi求解器进行求解,最后的结果验证了所提出模型的可行性,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3)通过实例分析,讨论了容量配置问题,同时在相同的情况下,将分布式鲁棒优化方法和随机优化方法进行比较,其结果表明了分布式鲁棒优化方法的优点和鲁棒性。

盖晓慧[3](2018)在《海洋环境侵权救济制度研究 ——以油污损害为中心》文中指出在海洋环境污染问题凸显,可持续发展理念不断推广的今天,以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已成为过去式。但现实中,不计后果地利用环境资源、忽视环境污染问题的现象层出不穷,不可预料的事故性环境污染也常有发生,可持续性的发展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环境侵权责任是预防和补救环境风险的重要救济手段。作为侵权领域的新兴课题,环境侵权与传统侵权有所不同,厘清环境侵权的相关概念和理论争议是构建海洋环境侵权救济制度的重要前提。完善的海洋环境侵权救济制度不但保护了环境侵权受害人的权益,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长远看,更有利于个体及公众为维护自身环境权,积极参与到对环境问题的监督、对环境造成损害的赔偿追诉中,从而形成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本文的研究主题是以油污损害为中心的海洋环境侵权救济制度。环境侵权所探讨的是一种环境民事责任,属于私法范畴,将具有公益性的环境问题纳入私法的范围是实践所需,其根源于对海洋环境污染损害的救济不足导致受害人的权益得不到保护的状况。海洋环境侵权是抽象化的理论概念,因此,海洋环境侵权救济制度是一种理论的构建。理论的构建往往需要从实践中考察,油污损害正是实践中海洋环境侵权的典型。本文通过国际公约体系与典型区域性制度对世界现行海洋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制度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考察成熟救济制度的历史沿革、逻辑框架、规则内容,以及有效性和缺陷。通过对两种体系侵权损害赔偿救济机制和社会化救济机制的比较分析,指出国际公约体系的局限性及成因,解析美国建立的区域性制度的有效性与优势所在。微观层面,针对海洋环境侵权的特殊客体环境权的救济机制单独分析,以完整海洋环境侵权救济制度的内容。通过区分私益海洋环境权和公益海洋环境权,有的放矢地探析各自救济机制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案。最终,针对中国海洋环境侵权救济的不足,在比较和借鉴中,探寻适合中国的救济模式。通过对中国海洋环境侵权救济制度的重构寻求建立区域性(中国)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制度的可能性。全文共分八章,主要内容如下:第1章“导论”。本章首先回顾了中国环境法学研究对环境侵权理论的分歧,指出环境侵权理论是研究海洋环境侵权救济制度的首要问题。同时,阐述了海洋环境侵权救济的必要性及实践意义。其次,对与研究主题相关的概念进行界定,明确了海洋环境侵权责任实质是一种民事责任,属于私法范畴;确立了海洋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制度的全球布局观,指明以国际公约体系和区域性典型救济制度美国《油污法》(OPA)体系为主要考察方向。再次,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指出现有研究成果缺乏实践性、对宏观制度研究不足、研究不全面等问题。最后,海洋环境侵权救济根源于实践需求,本文从实践问题分析到理论制度构建,选定了比较分析法、历史分析法、价值分析法、案例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方法。第2章“海洋环境侵权救济的理论解析与制度概况”。本章从海洋环境侵权的概念、特征、与传统侵权的差异等方面明确海洋环境侵权的特殊性,解析其难以被传统侵权责任制度全面涵盖的原因,明确海洋环境侵权的多元化救济路径。通过海洋环境侵权类型化分析,针对传统分类的不足,采用新的角度和标准对海洋环境侵权类型化,并根据分析结论解答了本文以油污损害为中心的原因,明确了对环境权救济机制单独分类探讨的必要性。以全球为视角,探寻以油污损害为中心的海洋环境侵权救济的成熟制度,将CLC-IOPC体系与美国OPA区域性体系作为制度分析目标。第3章“海洋环境侵权损害赔偿救济机制”。本章主要分析海洋环境侵权损害赔偿救济机制,重点从归责原则、责任限制、可赔偿损失等几方面进行研究。侵权损害赔偿救济机制是国际公约体系与美国OPA区域性体系的第一层赔偿机制。通过对两个体系侵权损害赔偿救济机制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两个体系的制度差异及CLC-IOPC体系在侵权损害赔偿救济机制设置上的局限性。第4章“海洋环境侵权社会化救济机制”。本章主要分析海洋环境侵权的社会化救济机制。CLC-IOPC体系与美国OPA区域性体系的第二层赔偿机制均属于社会化救济,主要以基金为救济方式。本章主要考察了CLC-IOPC体系中IOPC基金与美国1990 OPA配套油污责任信托基金(OSLTF)的运作机制,并对二者从强制责任保险制度和基金制度两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第5章“海洋石油开发油污损害国际救济机制缺失原因分析及发展建议”。由于CLC-IOPC体系在适用上的局限性,海洋石油开发油污损害国际救济机制呈现空白。本章首先通过对CLC-IOPC体系与美国OPA区域性体系适用范围差异分析,指出CLC-IOPC体系在船舶适用上的局限性。其次,以美国墨西哥湾溢油事故为例进行实证研究,考察区域性体系在海洋石油开发油污损害案例中的应用。最后,通过对国际公约在海上石油开发油污损害缺失的根源分析,并考察海洋石油开发油污损害救济区域性国际公约的有益尝试,提出国际公约体系发展完善的建议。第6章“海洋环境权的救济机制”。环境权作为海洋环境侵权的特殊客体,理应被纳入救济体系中。本章主要以环境权为对象,探寻环境权的救济路径。海洋环境权通常与环境损害密切相关。通过对环境损害的分析,实现海洋环境权的类型化,将海洋环境权分为私益海洋环境权和公益海洋环境权。通过对海洋环境权的具体化分析,明确指出海洋环境权在实践中表现形式的不同,根据不同类型的表现形式和现实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救济路径选择。私益环境权救济的路径在于对纯经济损失的赔偿,而公益环境权的救济在于解决索赔主体的理论困惑,并以环境公益诉讼为实现救济的主要方式。第7章“中国海洋环境侵权救济的制度重构”。本章以中国为研究对象,对其海洋环境侵权的救济制度进行重构。首先,从近年来海洋环境侵权状况以及中国康菲溢油事故透视中国海洋环境侵权救济存在的问题。其次,将国际公约体系和美国OPA体系作为重构中国海洋环境侵权救济制度的模式方向。通过对中国加入海洋环境污染相关的国际公约情况的考察,以及对中国未加入《国际油污损害赔偿基金公约》原因的分析,提出两种制度模式完善的路径。模式一以加入《国际油污损害赔偿基金公约》为前提,高度参与国际公约体系;模式二借鉴美国OPA体系,建立区域性油污损害民事责任体系。最后,通过构建海洋环境侵权的社会化救济机制和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完善中国海洋环境侵权的救济制度。第8章“结论”。本章对本文的主要观点进行结论性论述,并结合现实,对海洋环境侵权的救济问题提出理想性的展望。

邓孟仁[4](2017)在《岭南超高层建筑生态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技术进步,人们对建筑环境的适应已从对气候的被动适应变成通过能量转换的主动适应,在发达国家建筑能耗所占能源比例已接近40%,成为加剧能源危机的重要因素之一,技术的进步也使建筑的空中发展成为可能。城市中心的超高层建筑一定程度满足城市不断增长的人口居住与使用需求,但同时在生态方面也产生不少负面影响,破坏了人与自然、建筑之间的和谐。超高层建筑的生态问题包括外部与内部两个方面:对外主要是高强度的开发与使用破坏了自然环境,影响了外部环境的生态平衡,巨大规模的建筑个体也改变了原有的微气候条件。对内主要是建造耗能,从全生命周期看,它不仅体现在建设、拆除过程中的各种能源消耗,同时也体现在使用过程中为保证建筑环境的舒适性而消耗巨大能源;特殊的结构体系也制约了功能的适应性从而削弱了建筑本体的高效性与长效性。但是中国快速的城市化现实要求城市建筑必须以更高密度发展策略来适应不断增长的人口需求。当前,在岭南地区的主要城市中,超高层建筑已逐渐成为城市中心人类生活与工作的重要载体,而且作为整个城市生态系统中能量使用与废物产生最为集中的生态单元之一,将在一定历史时期内长时间存在并发展,岭南地区超高层建筑的生态研究与设计具有迫切性。基于上述问题,本文立足于岭南地域,结合自身多年的超高层建筑设计经验与设计案例,运用建筑学、生态学的知识,通过现代的技术手段,详细分析了超高层建筑与其他领域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内外物质、能源在建筑生态系统与城市生态系统中有序循环转换的途径与促成建筑成为自然、节能、高效的有机整体的方法。本研究属于交叉学科横断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不仅使用了文献阅读法、设计实践法等常规方法,还运用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计算机软件模拟、SPSS数据统计、空间句法等科学方法,从宏观、中观、微观与技术方面对超高层建筑生态设计进行了探索。本文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研究了实现生态性的设计策略:在规划设计方面,探讨了生态位原理与建筑规划的结合方法,研究如何通过合理的功能布局与多层次的可达途径设计,建立稳定的社会生态位与适应岭南地域的自然生态位的策略,使外部自然环境得到尽可能的保护,从而建立起建筑与外部环境之间良好的互动关系;在建筑本体设计方面,围绕生态效率的本质,从空间、环境、行为三个方面对超高层建筑的高效性与长效性做了较全面研究,阐述了合理的尺度设计、功能适应性的提高、建筑空间协同等策略是提高建筑本体高效性的基础,而弹性灵活的建筑空间尺寸、对外部环境的响应、自然环境空中补偿、纵向空间的联动则是实现长效的关键,只有提高超高层建筑本体的生态效率,才能实现建筑真实生态性;在应对地域气候被动式设计方面,结合建筑高度与体量的特点,通过传统技术现代提炼,结合软件模拟技术,研究了建筑体型、平面组合、采光、遮阳、自然通风等方面与建筑节能的内在关系,探讨了建筑对自然气候的被动式设计与主动式利用的策略;最后在自然资源的高效利用的章节中,研究了如何利用现有气候条件,提高再生与不可再生资源利用效率的方法,提出加强对太阳辐射、雨水、风能创新一体化利用策略。本研究通过生态学与建筑学的结合丰富了建筑学学科的内容,补充了岭南地域性建筑生态设计理论,填补了岭南超高层建筑生态设计方面系统研究的空白,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切入点与结论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本文揭示了符合生态要求的超高层建筑的核心内涵,探究了岭南地域超高层建筑友好型设计策略,拓展了生态设计的研究视野,使无机建筑环境与有机自然环境以良性的方式产生无缝对接,成为低能耗的城市载体,它构建了超高层建筑、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生态关系,对于岭南超高层建筑生态设计与岭南地域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与实践都有积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曹庆帅[5](2016)在《大型钢筒仓在储料荷载及风荷载作用下的稳定性能》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工业和农业的发展,人们对物料储存库,特别是对其容积的要求越来越高,有些钢筒仓的容积甚至达10万m4以上,这对大容积钢筒仓的设计提出新的挑战。钢筒仓在正常服役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偏心装料或偏心卸料,装卸料过程中的偏心引起钢筒仓仓壁储料压力在周向的不均匀分布,使结构的屈曲承载力显着降低。另外,在过去几十年中,我国和世界其它地区也报道过多起钢筒仓在正常使用或建造过程中的风毁事故。因此对大型钢筒仓开展各种偏心装卸料荷载及风荷载作用下的结构稳定性研究有着迫切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以实际工程中的6个容积为3~6万m3大型钢筒仓为原型,算例涵盖了各种长细比的钢筒仓,包括超深仓、深仓、中深仓、矮仓、挡料仓。采用大型商业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上述大型算例钢筒仓进行各种装卸料荷载及风荷载作用下的线性和非线性屈曲分析,并考虑了几何非线性、材料非线性、初始几何缺陷的影响。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介绍我国规范在储料荷载方面的研究成果,并与欧洲钢筒仓设计规范的设计方法和理论进行对比。2)研究大型钢筒仓在轴对称储料荷载作用下的线性和非线性屈曲性能。提出用以衡量钢筒仓结构设计优劣的经济性指标,即容耗比,并建立了钢筒仓结构容耗比与其长细比的定性关系。还分析了其它参数的变化对钢筒仓结构临界屈曲荷载及稳定承载力的影响,如仓顶环梁刚度、仓壁加劲肋、仓底洞口、仓壁厚度分布形式、仓壁径厚比、仓壁磨蚀厚度、仓壁建造等级、仓壁焊缝缺陷的不利分布、钢材的屈服强度等。3)对上述各长细比算例钢筒仓进行小偏心卸料荷载下的屈曲分析,考虑了几何偏心较小时引起的非轴对称水平压力,即块荷载的影响;分析块荷载幅值、相对偏心距、块荷载作用高度等对钢筒仓各屈曲分析类型下的临界屈曲荷载、屈曲模态及稳定承载力的影响。同时本章还介绍大型钢筒仓多点卸料方式以及大偏心卸料工况,对上述各长细比算例钢筒仓进行大偏心卸料荷载下的稳定性分析。研究偏心流动通道的半径、偏心距、偏心接触角、特征深度、偏心荷载幅值、最不利半径比等参数的变化对各屈曲分析类型下的临界屈曲荷载、屈曲模态及稳定承载力的影响。4)介绍大偏心装料仓壁偏心储料荷载的确定方法,研究大型钢筒仓大偏心装料相对偏心距、仓顶储料锥体坡度、长细比大小等参数的变化对钢筒仓各屈曲分析类型下的临界屈曲荷载、屈曲模态及稳定承载力的影响。5)分析大型钢筒仓在风荷载及储料荷载共同作用下的屈曲性能。重点考察两种典型荷载工况:风荷载作用下的空仓及风荷载和储料荷载共同作用下的满仓,研究各种长细比钢筒仓的临界风速以及风荷载作用下的控制工况,并分析结构在两种工况下各屈曲分析类型时的临界屈曲荷载、屈曲模态。6)提出蜂窝形钢筒仓这一新型的结构形式及它的实际工程应用、与圆形钢筒仓相比的优缺点。研究蜂窝形钢筒仓的基本组成单元-六边形钢筒仓的结构选型过程及最优结构形式在储料荷载作用下的屈曲性能;分析两仓、三仓、四仓等多仓组合群仓、蜂窝形钢筒仓在各屈曲分析类型下的屈曲性能。总结了确定蜂窝形钢筒仓荷载工况的分析方法和蜂窝形钢筒仓稳定设计的方法,同时还分析了大型圆形钢筒仓和蜂窝形钢筒仓在(大)偏心卸料时偏心距大小对稳定性能影响的差异。相关研究成果可直接应用于该类新型结构形式的实际工程设计中。

许建和[6](2015)在《地域资源约束下的湘南乡土建筑营造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湘南乡土建筑属自发营建其主要特征表现为适应特定自然环境及与地域文化同构,其形制的地域差异很大程度取决于文明之初当地自然条件与文化观念,其地域特定气候、地形地貌、水资源、建筑材料、文化认同等条件是其形成与发展的最为主要因素。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依据湘南地区土地、水、建筑材料、气候等资源及文化观念特征研究地域资源与湘南乡土建筑的营造关系。在详细分析湘南地域、自然、文化资源条件的基础上探索土地、水、气候、建筑材料、文化观念等与湘南乡土建筑选址、布局、单体建筑营造的协同性,并通过对湘南、湘西南、湘北乡土建筑营造差异的比较分析对湘南乡土建筑营造智慧进行总结,从而探讨基于湘南地域资源条件下的乡土建筑的发展规律与生成机制。基于湘南乡土建筑的营造特质与外形呈现的共同特征,结合湘南地域自然资源与文化背景对湘南乡土建筑形式特征进行响应关系分析,对湘南乡土建筑营造智慧进行挖掘与归纳总结,再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对湘南乡土建筑营造的类同性进行抽取与归纳,通过模式的重复再现性、地域特殊性、图示萃取性对湘南乡土建筑所依存的地域环境及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的建造经验进行规律性概括与提炼,分别从聚落层面与单体建筑层面提出了湘南乡土建筑13种典型营造模式并对其智慧因子进行了详细解读。结合营造模式的规律分析,探讨湘南乡土建筑的转型与重构问题,结合现代生活模式与现代建筑空间环境设计手段从聚落层面探讨了湘南乡土聚落的规划布局模式,从单体建筑层面探讨了湘南乡土建筑设计模式。通过本文的研究分析,可以看出研究乡土建筑的意义不仅在于更好地保护与更新这些珍贵的乡土文化遗产,同时对当代新乡土建筑的规划与设计也具有极其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本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适应山地气候特点的湘南乡土建筑再生设计研究”(项目批准号:51208060))的资助。

张伟[7](2013)在《我国海上人工岛有效管理研究》文中认为在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人工岛建设已经逐步成为沿海各国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拓展城市发展空间的一种新途径。随着我国用地矛盾的日益突出以及土地价值的不断升值,沿海地区也掀起了一股兴建海上人工岛的热潮。但由于我国海上人工岛建设起步比较晚,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不足,缺乏相应的发展规划和有效管理措施,致使在海上人工岛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无序、无度、盲目、随意的行为状态,严重影响了海洋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因此,需要运用多种手段加强对海上人工岛的严格管理,提高海上人工岛的利用效率,以达到维持海洋生态平衡、促进海洋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本文以我国海上人工岛为研究对象,在对其开发与管理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当前我国在对海上人工岛的管理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以有效管理为核心视角,为实现海上人工岛的科学管理提供了解决思路和具体对策建议,以期为相关理论的丰富和人工岛开发建设工作的推进产生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本文首先对海岛、海域使用、围填海以及海上人工岛四个概念进行了对比分析并阐述了海上人工岛的经济社会价值和战略意义,并在对海上人工岛开发建设历程和现状进行描述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国海上人工岛的特点及发展趋势以及因科学规划和专项制度缺失、监督协调机构不健全等因素导致的公众参与不足、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并结合国外成功的围填海管理经验,本文提出了加强我国海上人工岛有效管理的对策建议:建立健全相关法律体系、建立和完善有效管理机制、加强对利益主体的正确引导以及强化后续管理。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通过研究我国海上人工岛的开发历程及特点指出了当前我国海上人工岛建设在生态环境保护以及海岛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法律制度、责任意识、政府博弈三个角度进行了原因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海上人工岛管理的相关经验,从建立健全明确的法律体系和科学的管理体制、加强对利益主体的正确引导以及强化后续管理四个方面提出了加强我国海上人工岛管理的新思路。

秦雪霞[8](2013)在《煤层气成本计量与定价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煤层气是近年来新崛起的洁净、优质能源和化工原料。我国是一个高能耗国家,随着工业快速发展和城市转型升级对能源的消耗需求,新型清洁能源的开发已经成为未来低碳经济发展的趋势所在,煤层气资源的开发将成为我国能源战略的重要构成部分。煤层气是成煤母质在煤化作用过程中生成的,主要以吸附或游离状态赋存于煤层及其围岩中的非常规天然气。煤层气的开发利用不仅可以提高煤矿瓦斯事故防范水平,还能有效减小温室气体的排放,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通过十多年的勘探开发实践,我国已从单纯的技术引进、模仿,发展到探索适合我国煤层特征和地质条件的关键技术,在技术上取得了显着进步。但是,要加速推进我国煤层气产业化进程,还需要完善煤层气产业发展的软环境,加快对煤层气产业的相关立法与制度建设,规范煤层气成本计量与核算流程,完善煤层气定价机制体系建设。本文运用资源经济学、作业成本管理和定价等相关理论,概述了我国煤层气资源的储量、特征及开发模式,分析了我国煤层气产业发展的现状和未来的方向。结合煤层气开发的流程及特点,将煤层气的成本分为勘探成本、钻井抽采成本、加工处理成本和储存运输成本四部分;针对煤层气开发的不同阶段,分别进行了成本费用的构成分析与相关会计科目的设置,并得出成本计量与核算的基本流程。通过对比当前我国煤层气和天然气定价机制,对煤层气定价机制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描述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得出了我国煤层气定价所应遵循的原则:政府指导、市场参与,公开透明的价格调节机制,差别定价、平滑调整;以当量计算法为基础,构建了煤层气与石油价格联动定价机制。最后总结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成果,指出了本文的不足之处以及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本文的创新点:①结合煤层气生产工艺流程,对煤层气的成本构成加以界定和分析,进一步确定煤层气成本计量与核算的基本流程;②创新性的使用当量计算法来将煤层气的价格与石油价格加以联动,使煤层气的价格充分体现出自然资源的稀缺程度、市场的供求状况和环境治理成本,促进煤层气产业的健康发展。

王涛[9](2013)在《高分子絮凝剂对采矿碱渣回填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国内外对工业废碱渣的处理,除以合理排放、堆存外,尚无好的解决方法,更没涉及到用碱渣回填大型盐矿溶腔的问题。由于工业碱渣对水的吸附和保留能力很强,单靠自然风干需要四、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并且大型盐矿溶腔中充满着大量的卤水,将碱渣浆液回填到腔内,会因其颗粒粒径小、质轻,布朗运动作用大于重力沉降而悬浮在卤水中难以沉降,填腔后抗压强度也很低,影响了土地的使用和创造经济价值。针对该问题,本文从研究碱渣浆液的絮凝剂着手,通过用阴离子改性的聚丙烯酰胺作絮凝剂,对浆液中碱渣颗粒的电中和与架桥作用,形成较大絮体,使其在卤水中更易沉降和固结。同时为了加强碱渣的抗压强度,通过加入水玻璃、氟化钠、水泥等添加剂,使其和碱渣浆液中的颗粒形成凝胶来达到强度的增加。实验得到如下结论:(1)当聚丙烯酰胺用量5.0g,甲醛溶液5.7g,亚硫酸氢钠7.28g,反应温度60℃,pH为9,反应时间23h时,通过红外光谱仪分别对改性前后的聚丙烯酰胺进行表征,对比各组的红外光谱图可知,实验成功地将磺酸基团引入到了聚丙烯酰胺侧链上。(2)对比改性的300、700和1200万分子量的聚丙烯酰胺在同一用量下的透光率随波长的变化曲线可知,当用量为0.03g时,改性的700万分子量的聚丙烯酰胺对浆液起到的絮凝效果最好。当用量为3.00g时,对应改性的700和1200万分子量的聚丙烯酰胺,透光率随着波长的增加均在约50%70%之间变化,絮凝效果相当。而改性的300万分子量的聚丙烯酰胺,透光率随着波长均在约45%65%之间变化,絮凝效果相对较差。并且当用量分别为0.15g、0.30g和1.50g,使用改性的700万分子量聚丙烯酰胺时,所对应的曲线虽然较靠近,而絮凝的效果已经达到70%。在使用改性的1200万分子量的聚丙烯酰胺时曲线差别较大,絮凝效果变化较大,但不超过50%。因此,最终选用改性的700万分子量的聚丙烯酰胺作絮凝剂。(3)在1000ml量筒中测试碱渣沉降实验。通过浆渣体积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对比改性前后聚丙烯酰胺对碱渣浆液的絮凝效果,并由浆渣的最终体积与起始体积的比值说明改性前后聚丙烯酰胺对碱渣浆液密实程度的影响。(4)对于碱渣浆液絮凝沉降以及增强的较佳配方为:碱渣300g;饱和卤水以30g粗盐/100mL蒸馏水的浓度标准配制,共400mL;改性聚丙烯酰胺1.50g。(5)通过加入水玻璃、氟化钠和水泥等增强剂研究其对碱渣强度的影响。分别用压缩机和自制的十字板剪切装置弹簧测力器测定下层沉淀的抗压强度和剪切强度。结果表明,水玻璃、氟化钠和水泥均可以提高碱渣的强度。其中,水泥单独添加时即可达到强度要求。综合其效果和经济成本考虑,较好的配方为:聚丙烯酰胺1.50g,水玻璃3.00g,氟化钠20.00g。本课题为碱渣填腔造地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扩大了废碱渣的应用领域,有利于环保。

张猛[10](2011)在《海上钻井平台法律属性研究》文中提出海上钻井平台的法律属性尚处于不明确状态。国内法、国际公约及司法实践存在将其归为船舶、人工岛屿或将其视作独立一类的三种状态。海上钻井平台的法律属性之确定,取决于如下两个问题的解决:一是确定法律属性的法律原则,二是辨明海上钻井平台与船舶、人工岛屿的关系。孤立、零散地讨论海上钻井平台法律属性的做法是不够的,有必要提炼和抽象出理解现行界定钻井平台法律属性诸种思路的解释框架,这即是笔者所谓的“确定海上钻井平台法律属性的方法论”。辨明海上钻井平台与船舶、人工岛屿之间的关系不仅是确定钻井平台法律属性需要讨论的核心问题,也正是“区分论”以海上钻井平台所属类型、所处状态为视角的典型表现。笔者认为,基于海上钻井平台固定性的根本特点,不应当依据海上钻井平台所属类型、所处状态来界定其法律属性,该视角认为其不应当归为船舶或人工岛屿,而应享有独立一类的物之法律属性,本文谓之“独立论”。海上钻井平台综合性国际公约体系的构建以及具体法律问题的解决,应以其独立一类的法律属性为基础,同时专门的海上钻井平台综合性国际公约的制定对确立其独立一类的法律属性也具有标志性意义。总之,“独立论”应取代“区分论”,并以此为基础确立海上钻井平台独立一类的法律属性,构建海上钻井平台综合性国际公约体系。

二、National Bases Constructed to Stockpile Oil(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National Bases Constructed to Stockpile Oil(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ArcMap的大庆市石油工业遗产阐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的相关概念界定
        1.2.1 工业遗产
        1.2.2 石油工业遗产
        1.2.3 文化遗产地阐释与展示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1.3.1 石油工业遗产研究
        1.3.2 Arc GIS在工业遗产研究中的应用
        1.3.3 文化遗产地阐释与展示研究
    1.4 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框架
第二章 工业遗产阐释的相关理论基础
    2.1 工业遗产阐释的相关概念
        2.1.1 遗产阐释
        2.1.2 工业遗产阐释
    2.2 工业遗产阐释的相关内容
        2.2.1 工业遗产阐释的原则
        2.2.2 工业遗产阐释的内容
        2.2.3 工业遗产阐释的途径
    2.3 数字史学在工业遗产阐释中的应用
        2.3.1 数字史学理论概述
        2.3.2 数字史学研究方法分析
        2.3.3 数字史学在工业遗产阐释研究中的优势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大庆市石油工业遗产数据库的建构
    3.1 大庆市石油工业遗产数据库的建构目标及方法
        3.1.1 数据库的建构目标
        3.1.2 GIS数据库的简述
        3.1.3 GIS数据库的优势
    3.2 大庆市石油工业遗产数据的收集与记录
        3.2.1 工业遗产信息记录标准
        3.2.2 数据的收集途径
        3.2.3 大庆石油工业遗产分类
        3.2.4 编制大庆市工业遗产信息表
    3.3 大庆市石油工业遗产数据库的构建
        3.3.1 数据库结构设计
        3.3.2 数据库的图示化语言
        3.3.3 基础数据的输入与编辑
    3.4 大庆市石油工业遗产数据库的动态管理
        3.4.1 数据库结构的管理
        3.4.2 文件数据库的管理
        3.4.3 基础数据的修正与更新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利用ArcMap平台阐释大庆市石油工业遗产
    4.1 构建大庆石油工业遗产阐释体系
        4.1.1 大庆石油工业遗产阐释框架
        4.1.2 大庆石油工业遗产阐释内容
        4.1.3 大庆石油工业遗产阐释方法
    4.2 大庆石油工业遗产本体阐释
        4.2.1 大庆工业遗产时空解读
        4.2.2 大庆工业遗产类型属性
        4.2.3 大庆工业遗产保护现状
        4.2.4 大庆工业遗产情景复原
    4.3 大庆石油工业遗产非物质文化要素阐释
        4.3.1 技术工艺知识
        4.3.2 企业文化
        4.3.3 石油文化
    4.4 大庆石油工业遗产周边环境阐释
        4.4.1 遗产本体与周边环境的关联性
        4.4.2 遗产本体与局部空间区域的关联性
        4.4.3 遗产与大庆市城市形态的关联性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石油勘探与开采类工业遗产信息表
附录B 石油加工与运输类工业遗产信息表
附录C 辅助行业类工业遗产信息表
附录D 石油活动场所类工业遗产信息表
附录E 图表来源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
致谢

(2)离网型混合可再生能源系统能量管理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可再生能源发电发展历史及现状
        1.2.2 离网型混合可再生能源系统发展现状
        1.2.3 机会约束
        1.2.4 优化算法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
    1.4 论文的主要结构
第二章 离网型混合可再生能源系统模型
    2.1 引言
    2.2 离网型混合可再生能源系统整体模型
        2.2.1 整体规划
        2.2.2 传输线路约束
    2.3 分布式柴油发电机
    2.4 分布式光伏电站
        2.4.1 分布式光伏电站特点
        2.4.2 分布式光伏电站模型
    2.5 梯级水电站
    2.6 抽水蓄能水电站
    2.7 目标函数制定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联合机会约束下的分布式鲁棒优化算法
    3.1 引言
    3.2 模糊集
    3.3 机会约束转换
    3.4 分布式鲁棒优化算法流程图
    3.5 仿真运行基础及数据
        3.5.1 仿真运行基础
        3.5.2 案例分析数据
    3.6 优化结果
    3.7 优化结果分析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DRO的容量配置及算法对比
    4.1 引言
    4.2 容量配置
    4.3 随机优化方法
    4.4 随机优化算法流程图
    4.5 案例分析与对比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工作总结
    5.2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研究成果

(3)海洋环境侵权救济制度研究 ——以油污损害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实践意义
        1.1.1 环境侵权理论的兴起和争议
        1.1.2 海洋环境侵权救济的必要性
        1.1.3 实践意义
    1.2 研究主题的界定
        1.2.1 侵权和救济
        1.2.2 油污损害
        1.2.3 海洋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制度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对现有研究的评述
    1.4 论文框架和研究方法
        1.4.1 论文框架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海洋环境侵权的理论解析与救济体系概况
    2.1 海洋环境侵权的特殊性
        2.1.1 海洋环境侵权的概念界定
        2.1.2 海洋环境侵权的特征
        2.1.3 海洋环境侵权与传统侵权法的关系
    2.2 海洋环境侵权的类型化分析
        2.2.1 海洋环境侵权的传统分类
        2.2.2 海洋环境侵权类型化的新思路
    2.3 海洋环境权的界定
        2.3.1 环境权与传统民法权利的区别
        2.3.2 环境权是否应作为海洋环境侵权的客体
    2.4 油污损害的民事救济体系概况
        2.4.1 国际公约体系——CLC-IOPC
        2.4.2 区域性体系——美国1990 OPA
第3章 海洋环境侵权损害赔偿救济机制
    3.1 侵权损害赔偿救济机制的主要内容
        3.1.1 归责原则
        3.1.2 责任限制
        3.1.3 赔偿范围
    3.2 CLC-IOPC体系的侵权损害赔偿救济机制
        3.2.1 严格责任原则
        3.2.2 限制责任原则
        3.2.3 可赔偿的损失
        3.2.4 损害赔偿的裁判管辖和时效
    3.3 CLC-IOPC体系补充公约的侵权损害赔偿救济
        3.3.1 2001 BOPC
        3.3.2 HNS公约
    3.4 1990 OPA的侵权损害赔偿救济机制
        3.4.1 责任方的责任
        3.4.2 责任限额
        3.4.3 可赔偿的损失
        3.4.4 损害赔偿的程序性救济规则
    3.5 CLC-IOPC体系与1990 OPA侵权损害赔偿救济机制比较分析
        3.5.1 侵权损害赔偿救济机制差异
        3.5.2 CLC-IOPC体系侵权损害赔偿救济机制的局限性
第4章 海洋环境侵权社会化救济机制
    4.1 社会化救济概述
        4.1.1 海洋环境侵权社会化救济的必要性
        4.1.2 海洋环境侵权社会化救济的主要方式
    4.2 IOPC基金的社会化运作机制
        4.2.1 IOPC基金组织机构
        4.2.2 行业平衡机制
        4.2.3 IOPC基金的赔偿前提
        4.2.4 IOPC基金拒绝赔偿的情形
        4.2.5 IOPC基金摊款制度
        4.2.6 IOPC基金的程序性救济规定
    4.3 美国油污责任信托基金(OSLTF)
        4.3.1 OSLTF管理机构和组成
        4.3.2 OSLTF资金来源
        4.3.3 OSLTF的风险和支出限制
        4.3.4 OSLTF与超级基金的关系
    4.4 CLC-IOPC体系与1990 OPA社会化救济机制比较分析
        4.4.1 强制责任保险制度
        4.4.2 基金制度
第5章 海洋石油开发油污损害国际救济机制缺失原因分析及发展建议
    5.1 国际公约体系的局限性
        5.1.1 CLC-IOPC体系与1990 OPA适用范围的差异
        5.1.2 CLC-IOPC体系关于船舶适用的局限性
    5.2 海洋石油开发油污损害实证分析
        5.2.1 美国墨西哥湾溢油事故
        5.2.2 油污损害侵权救济分析
        5.2.3 墨西哥湾溢油事故的启示
    5.3 国际公约体系的发展完善
        5.3.1 海洋石油开发油污损害国际救济制度空白的根源
        5.3.2 海洋石油开发油污损害救济制度的有益尝试
        5.3.3 国际公约体系的发展建议
第6章 海洋环境权的救济机制
    6.1 海洋环境权
        6.1.1 环境权理论的发展变迁
        6.1.2 海洋环境权的类型化和具体化
    6.2 私益海洋环境权救济——纯经济损失赔偿
        6.2.1 纯经济损失的概念
        6.2.2 纯经济损失与间接损失的关系
        6.2.3 纯经济损失的赔偿问题
    6.3 公益海洋环境权救济
        6.3.1 公益海洋环境权索赔主体
        6.3.2 海洋环境公益诉讼
第7章 中国海洋环境侵权救济的制度重构
    7.1 中国海洋环境侵权的救济现状
        7.1.1 中国海洋环境侵权状况概述
        7.1.2 康菲溢油事故
        7.1.3 康菲溢油事故的损害赔偿救济
        7.1.4 康菲溢油事故的诉讼救济
    7.2 中国海洋环境侵权救济存在的问题
        7.2.1 环境侵权实体法的空缺
        7.2.2 过于依赖行政制度
        7.2.3 海洋环境侵权的专项法律救济制度缺失
        7.2.4 国际公约的适用问题
    7.3 中国海洋环境侵权救济的制度模式选择
        7.3.1 两种模式的评析
        7.3.2 中国已加入的海洋环境保护国际公约
        7.3.3 中国加入IOPC基金公约的考量
        7.3.4 中国海洋环境侵权救济的制度模式路径
    7.4 构建海洋环境侵权社会化救济制度
        7.4.1 中国现行海洋油污损害社会化救济制度
        7.4.2 完善海洋油污损害强制责任保险制度
        7.4.3 建立统一的海洋油污损害基金制度
    7.5 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7.5.1 创设环境权和自然资源信托制度
        7.5.2 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审查
        7.5.3 进一步完善环境法庭
第8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岭南超高层建筑生态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课题背景
        1.2.1. 建筑能耗的激增
        1.2.2. 生态意识的觉醒
    1.3. 国内外生态建筑研究发展动态
        1.3.1. 国外生态建筑理论与实践
        1.3.2. 国内生态建筑理论与实践
        1.3.3. 建筑生态观的理论流变
    1.4. 关键词的解析
        1.4.1. 生态建筑名词
        1.4.2. 生态建筑名词
        1.4.3. 生态建筑与绿色建筑的辨识
        1.4.4. 超高层建筑
    1.5. 岭南地域
        1.5.1. 地理位置
        1.5.2. 地理特征
        1.5.3. 气候特征
        1.5.4. 文化特性
    1.6. 课题研究的内容
    1.7.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创新性
        1.7.1. 课题研究的目的
        1.7.2. 课题研究的意义
        1.7.3. 课题研究的创新性
    1.8. 论文研究的方法
    1.9. 论文的结构框架
    1.10.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岭南超高层建筑的生态观
    2.1. 岭南地域的传统生态观
    2.2. 岭南地区建筑的生态理论研究
        2.2.1. 面向气候性的适应倾向
        2.2.2. 面向自然性的应用倾向
        2.2.3. 面向地方性的材料倾向
    2.3. 国内外超高层生态设计进展
        2.3.1. 国外:生态化理念与超高层建筑设计的结合
        2.3.2. 国内:生态化理念的超高层的实践
    2.4. 超高层建筑对环境带来的生态影响
        2.4.1. 超高层建筑的环境正效应分析
        2.4.2. 超高层建筑的环境负效应分析
    2.5. 开展我国超高层建筑生态研究的迫切性
        2.5.1. 超高层建筑将在一定历史阶段内长期存在并发展
        2.5.2. 超高层建筑生态建筑设计是创建人居友好环境的途径
        2.5.3. 超高层建筑生态设计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2.6. 岭南超高层建筑生态观
        2.6.1. 整体观
        2.6.2. 自然观
        2.6.3. 高效观
        2.6.4. 气候观
        2.6.5. 健康观
    2.7. 超高层建筑生态设计策略的核心价值-生态效率
        2.7.1. 生态建筑的效率旨趣
        2.7.2. 生态效率概念对生态建筑具有理论标度性
        2.7.3. 生态效率概念下的标准与原则确定
        2.7.4. 超高层生态建筑的多层面价值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生态位视角下的超高层建筑总体规划设计研究
    3.1. 生态位理论在超高层建筑总体规划中的适用性分析
        3.1.1. 建筑生态位概念
        3.1.2. 建筑生态位构成的契合分析
        3.1.3. 建筑生态位现象的比较分析
        3.1.4. 建筑生态位理论在岭南超高层建筑生态规划中的应用
    3.2. 基于社会生态位要求的超高层建筑总体规划设计研究
        3.2.1. 超高层建筑选址的生态位意义
        3.2.2. 超高层建筑的城市选址要素分析
        3.2.3. 面向城市总体功能布局的超高层建筑社会生态位确定
        3.2.4. 面向建筑使用功能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社会生态位确定
        3.2.5. 基于社会生态位的岭南地区超高层建筑规划设计策略
    3.3. 基于自然生态位要求的超高层建筑规划设计研究
        3.3.1. 城市自然条件对超高层建筑选址影响分析
        3.3.2. 基于自然景观均好性的超高层建筑规划分析
        3.3.3. 基于城市物理环境的超高层建筑群体规划设计研究
        3.3.4. 基于自然生态位的超高层建筑规划设计策略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应对生态效率的超高层建筑生态设计研究
    4.1. 实现本体功能的高效与长效是超高层建筑的生态性目标
    4.2. 高效的生态效率对超高层建筑生态设计提出的要求
    4.3. 生态观下超高层建筑的高效性设计研究
        4.3.1. 面向建筑空间的高效性研究
        4.3.2. 面向纵向流线协同的高效性研究
        4.3.3. 生态观下超高层建筑的高效性设计策略
    4.4. 生态观下超高层建筑的长效性设计研究
        4.4.1. 面向建筑空间的长效性研究
        4.4.2. 面向外部环境的长效性研究
        4.4.3. 面向行为环境的长效性研究
        4.4.4. 生态观下超高层建筑的长效性设计策略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应对气候适应的超高层建筑被动式生态设计研究
    5.1. 被动式策略的生态性内核
        5.1.1. 建筑是人类适应自然的被动式“容器”
        5.1.2. 顺应自然与适应气候的实践
        5.1.3. 现代超高层建筑设计的被动式实践
        5.1.4. 地域生态思想下的被动式设计是超高层建筑生态发展方向
    5.2. 基于节能要求的超高层建筑的形体分析与优化
        5.2.1. 体形系数与能耗对比研究
        5.2.2. 基于能耗的岭南地区超高层建筑型体对比研究
        5.2.3. 基于能耗的建筑横向功能位置研究
        5.2.4. 基于结构能耗的形体纵向应对研究
        5.2.5. 基于节能的超高层建筑形体被动式设计策略
    5.3. 基于舒适性要求的超高层建筑的自然通风设计研究
        5.3.1. 实现超高层建筑的自然通风是健康的生态观要求
        5.3.2. 基于热舒适性的岭南地区自然通风潜力分析
        5.3.3. 生态的室内自然通风构建的影响因素分析
        5.3.4. 现代超高层建筑的自然通风研究与启示
        5.3.5. 基于热舒适性标准的超高层建筑纵向自然通风模拟
        5.3.6. 基于内外联动的呼吸表皮通风
        5.3.7. 基于内部风环境的超高层建筑横向风压通风研究
        5.3.8. 基于热舒适性的超高层建筑自然通风设计策略
    5.4. 基于节能的超高层建筑被动式遮阳设计研究
        5.4.1. 遮阳是岭南建筑对太阳辐射的被动式应对
        5.4.2. 建筑遮阳的生态作用
        5.4.3. 超高层建筑中遮阳措施的影响因素分析
        5.4.4. 生物遮阳技术是地域生态观在超高层建筑的现代应用
        5.4.5. 现代建筑遮阳技术在超高层建筑中的适用性研究
        5.4.6. 基于节能的超高层建筑被动式遮阳的设计策略
    5.5. 基于整体光环境效率的超高层建筑中自然采光设计研究
        5.5.1. 自然采光是实现超高层建筑室内环境健康化的重要手段
        5.5.2. 自然采光的影响因素分析
        5.5.3. 提高超高层建筑自然采光效率的方法研究
        5.5.4. 基于整体光环境效率的超高层建筑自然采光策略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应对资源利用的超高层建筑创新结合设计研究
    6.1. 自然资源的创新利用是实现超高层建筑生态化的重要手段
        6.1.1. 自然资源内涵
        6.1.2. 超高层建筑与稀缺资源
        6.1.3. 超高层建筑与可再生绿色资源
        6.1.4. 合理的自然资源利用对超高层建筑生态化设计提出的要求
    6.2. 基于资源稀缺性视角的超高层建筑场地资源的优化与分析
        6.2.1. 建筑场地资源的稀缺性要素分析
        6.2.2. 场地稀缺-高强度开发下的地面建筑空间生态
        6.2.3. 场地开发强度下的地上建筑生态补偿分析
        6.2.4. 生态补偿下的超高层建筑地面场地利用策略
        6.2.5. 场地开发强度下的地下建筑生态补偿分析
        6.2.6. 生态补偿下的超高层建筑地下场地利用策略
    6.3. 基于资源稀缺性视角的超高层建筑水资源利用的优化与分析
        6.3.1. 淡水资源稀缺性要素分析
        6.3.2. 基于生态补偿的超高层建筑水资源利用可行性分析
        6.3.3. 生态补偿下的超高层建筑水资源利用策略
    6.4. 基于绿色能源的超高层建筑太阳能资源生态利用
        6.4.1. 岭南地区太阳能资源分析
        6.4.2. 太阳能资源主动式利用可行性分析
        6.4.3. 光伏发电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6.4.4. 基于辐射条件的超高层建筑光伏发电效益分析
        6.4.5. 生态思想下的光伏一体化美学表达方式
        6.4.6. 建筑美学要求下的光伏一体化设计策略
    6.5. 基于绿色能源的超高层建筑风能资源生态利用
        6.5.1. 岭南地区建筑风能资源分析
        6.5.2. 建筑表面风能资源分布
        6.5.3. 风能利用的制约因素分析
        6.5.4. 建筑美学要求下的风能利用一体化(BIWE)生态设计策略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具体研究成果
    7.2. 超高层建筑生态设计策略应用的约束
    7.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5)大型钢筒仓在储料荷载及风荷载作用下的稳定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钢筒仓的结构形式及发展趋势
        1.1.1 前言
        1.1.2 钢筒仓的结构形式
        1.1.3 钢筒仓的发展趋势
    1.2 钢筒仓工程事故案例分析
        1.2.1 杭州市余杭水泥钢筒仓倾覆事故
        1.2.2 内蒙古某电厂粉煤灰钢筒仓倾覆事故
        1.2.3 辽宁省抚顺市某粉煤灰钢筒仓倾覆事故
        1.2.4 圆柱形薄壳结构的风毁事故
    1.3 钢筒仓稳定性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1.3.1 钢筒仓储料荷载研究
        1.3.2 圆柱壳结构的稳定性
        1.3.3 钢筒仓结构稳定性研究
        1.3.4 钢筒仓及圆柱壳结构的风致稳定
    1.4 本文主要工作
        1.4.1 本文工作的前景
        1.4.2 本文工作的主要内容
第2章 大型钢筒仓储料荷载分析
    2.1 引言
    2.2 我国规范和欧洲规范的主要差异
        2.2.1 适用范围
        2.2.2 筒仓分类
        2.2.3 储料流动模式
        2.2.4 储料物理力学性能参数
        2.2.5 仓壁表面等级
        2.2.6 作用评估等级
        2.2.7 安全等级
        2.2.8 建造质量等级
    2.3 储料荷载
        2.3.1 轴对称储料荷载
        2.3.2 小偏心储料荷载
        2.3.3 大偏心卸料荷载
        2.3.4 大偏心装料荷载
        2.3.5 储料荷载工况分析
    2.4 算例分析
        2.4.1 轴对称储料荷载曲线
        2.4.2 小偏心装卸料块荷载幅值
        2.4.3 大偏心卸料荷载曲线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大型钢筒仓轴对称卸料荷载下的稳定性能
    3.1 引言
    3.2 工程算例与有限元模型
        3.2.1 工程算例
        3.2.2 有限元模型
        3.2.3 带初始几何缺陷模型
        3.2.4 仓壁厚度的分布形式
        3.2.5 稳定性分析类型
        3.2.6 1/2有限元模型的有效性
        3.2.7 稳定承载力的定义
    3.3 有限元分析结果
        3.3.1 LA分析结果
        3.3.2 LBA分析结果
        3.3.3 GNA分析结果
        3.3.4 GNIA分析结果
        3.3.5 GMNA分析结果
        3.3.6 GMNIA分析结果
    3.4 稳定承载力分析
        3.4.1 几何非线性效应
        3.4.2 材料非线性效应
        3.4.3 初始几何缺陷效应
    3.5 容耗比指标分析
        3.5.1 容耗比指标的定义
        3.5.2 容耗比指标分析
    3.6 钢筒仓稳定性分析的影响因素
        3.6.1 材料屈服强度的影响
        3.6.2 仓壁建造等级的影响
        3.6.3 仓壁磨蚀的影响
        3.6.4 仓顶环梁的影响
        3.6.5 基础嵌固刚度的影响
        3.6.6 焊缝缺陷分布的影响
        3.6.7 仓壁厚度分布的优化
        3.6.8 仓壁加劲肋的影响
        3.6.9 仓壁洞口的影响
        3.6.10 仓壁表面等级的影响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大型钢筒仓偏心卸料荷载下的稳定性能
    4.1 引言
    4.2 小偏心卸料荷载稳定分析参数的确定
        4.2.1 小偏心卸料块荷载幅值
        4.2.2 相对偏心距e/d_c的确定
        4.2.3 块荷载作用高度h_p的确定
    4.3 小偏心卸料荷载下的稳定性能
        4.3.1 LBA分析结果
        4.3.2 GNA分析结果
        4.3.3 GNIA分析结果
        4.3.4 GMNA分析结果
        4.3.5 GMNIA分析结果
    4.4 大偏心卸料荷载下稳定性分析参数
        4.4.1 偏心流动通道半径r_c
        4.4.2 偏心流动通道偏心距e_c
        4.4.3 偏心流动通道接触角θ_c
        4.4.4 偏心流动通道的Janssen特征深度z_(oc)
        4.4.5 大偏心储料荷载幅值
        4.4.6 最不利半径比r_c/r
    4.5 大偏心卸料荷载下的稳定性能
        4.5.1 LA分析结果
        4.5.2 LBA分析结果
        4.5.3 GNA分析结果
        4.5.4 GNIA分析结果
        4.5.5 GMNA分析结果
        4.5.6 GMNIA分析结果
    4.6 稳定承载力分析
        4.6.1 几何非线性效应
        4.6.2 材料非线性效应
        4.6.3 初始几何缺陷效应
    4.7 容耗比指标分析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大型钢筒仓大偏心装料荷载下的稳定性能
    5.1 引言
    5.2 大偏心装料荷载分布
    5.3 大偏心装料荷载下稳定性分析参数
        5.3.1 仓顶储料锥体相对偏心距e_t/d_c
        5.3.2 仓顶储料锥体坡度β
        5.3.3 大偏心装料荷载幅值
    5.4 大偏心装料荷载下的稳定性能
        5.4.1 LA分析结果
        5.4.2 LBA分析结果
        5.4.3 GNA分析结果
        5.4.4 GNIA分析结果
        5.4.5 GMNA分析结果
        5.4.6 GMNIA分析结果
    5.5 稳定承载力分析
    5.6 容耗比指标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大型钢筒仓风荷载下的稳定性能
    6.1 引言
    6.2 钢筒仓风荷载及工况组合
        6.2.1 风荷载
        6.2.2 风压参与的荷载组合工况
    6.3 钢筒仓稳定分析临界风速的确定及其工程意义
    6.4 大型钢筒仓风荷载下的稳定性能
        6.4.1 满仓工况有限元分析结果
        6.4.2 空仓工况有限元分析结果
    6.5 稳定承载力分析
        6.5.1 几何非线性效应
        6.5.2 材料非线性效应
        6.5.3 初始几何缺陷效应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新型蜂窝形钢筒仓及其稳定性能
    7.1 引言
    7.2 新型蜂窝形钢筒仓及其特点
    7.3 单仓结构的稳定性能
        7.3.1 六边形单仓分析条件与有限元模型
        7.3.2 等长细比圆形钢筒仓分析
        7.3.3 单仓的结构选型及稳定性能
        7.3.4 讨论
    7.4 组合群仓结构的稳定性能
        7.4.1 两仓组合群仓
        7.4.2 三仓组合群仓
        7.4.3 四仓组合群仓
        7.4.4 讨论
    7.5 蜂窝形钢筒仓工程实例分析
        7.5.1 工程概况
        7.5.2 蜂窝形钢筒仓稳定分析荷载工况
        7.5.3 蜂窝形钢筒仓的稳定性能
        7.5.4 讨论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
    8.1 本文主要结论
    8.2 进一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科研成果

(6)地域资源约束下的湘南乡土建筑营造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问题与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的意义
    1.2 现状与内容
        1.2.1 研究现状
        1.2.2 研究内容
    1.3 目标与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3.3 研究方法
        1.3.4 关键技术
        1.3.5 技术路线
    1.4 范畴与概念
        1.4.1 乡土建筑
        1.4.2 营造模式与智慧
2.土地资源与湘南乡土建筑营造
    2.1 湘南土地资源格局
        2.1.1 地形地貌
        2.1.2 地质
    2.2 土地容量与居住规模
        2.2.1 稻作农耕土地容量分析
        2.2.2 湘南典型乡土聚落与土地资源分析
    2.3 土地资源与聚落选址
        2.3.1 土地资源约束下的选址特征
        2.3.2 地形貌条件下的选址类型
        2.3.3 地形貌条件下选址的围合与尺度效应分析
    2.4 土地资源与聚落群体布局
        2.4.1 基于土地资源的布局原则
        2.4.2 基于土地资源的布局类型
        2.4.3 基于土地资源的道路布局手段分析
    2.5 土地资源与单体建筑营造
        2.5.1 土地资源与单体建筑形制
        2.5.2 土地资源与单体建筑空间特点
    2.6 比较分析与小结
3.水资源与湘南乡土建筑营造
    3.1 湘南水资源基本格局
        3.1.1 概况
        3.1.2 水系
    3.2 水资源与聚落选址
        3.2.1 单侧型
        3.2.2 双侧型
        3.2.3 水资源条件下的选址智慧挖掘
    3.3 水资源与聚落布局
        3.3.1 布局的基本类型分析
        3.3.2 水环境与聚落布局组织及功效
        3.3.3 水资源条件下的布局智慧挖掘
    3.4 水空间节点
        3.4.1 水埠
        3.4.2 桥
        3.4.3 水井
        3.4.4 水空间节点营造智慧挖掘
    3.5 比较分析与小结
4.气候资源与湘南乡土建筑营造
    4.1 气温与乡土建筑营造
        4.1.1 气温特征分析
        4.1.2 气温与乡土建筑营造智慧分析
        4.1.3 气温与湘南乡土建筑营造智慧点挖掘
    4.2 太阳辐射与乡土建筑营造
        4.2.1 太阳辐射特征分析
        4.2.2 太阳辐射与乡土建筑营造智慧分析
        4.2.3 太阳辐射与湘南乡土建筑营造智慧点挖掘
    4.3 湿度与乡土建筑营造
        4.3.1 湿度特征分析
        4.3.2 湿度与乡土建筑营造智慧挖掘
    4.4 风与乡土建筑营造
        4.4.1 风特征分析
        4.4.2 风环境与乡土建筑营造智慧分析
        4.4.3 风与湘南乡土建筑营造智慧点挖掘
    4.5 乡土建筑的热舒适度分析
        4.5.1 热舒适度
    4.6 乡土建筑采光比较分析
    4.7 适应气候的营造智慧挖掘
    4.8 比较分析与小结
5.建材资源与湘南乡土建筑营造
    5.1 湘南建材资源格局
    5.2 木材与乡土建筑营造
        5.2.1 结构体系
        5.2.2 构造体系
        5.2.3 木构件锚固
    5.3 砖石瓦材与乡土建筑营造
        5.3.1 砖材
        5.3.2 石材
        5.3.3 瓦材
    5.4 建材典型构造特征分析
        5.4.1 防潮
        5.4.2 防火
    5.5 比较分析与小结
6.文化观念与湘南乡土建筑营造
    6.1 湘南文化观念特征分析
        6.1.1 安全需求文化
        6.1.2 尊祖庇护文化
        6.1.3 趋利风水文化
        6.1.4 族群情感文化
    6.2 文化观念与乡土建筑选址
        6.2.1 文化认同与自然环境的同构选址
        6.2.2 天地人三者合一的生态和谐选址观念
        6.2.3 仿生的选址观念
    6.3 文化观念与乡土建筑布局
        6.3.1 宗族群体文化与布局分析
        6.3.2 安全需求与布局分析
    6.4 文化观念与单体建筑营建
        6.4.1 地域民族文化与居住
        6.4.2 文化认同与建筑空间
        6.4.3 文化观念与建筑营造工艺
        6.4.4 文化观念与建筑装饰
        6.4.5 文化观念下的单体居住建筑营造智慧挖掘
        6.4.6 文化观念图谱与湘南乡土建筑装饰特点总结及其地域比较
    6.5 文化观念下的典型建筑分析
        6.5.1 祠堂
        6.5.2 庙宇
    6.6 比较分析与小结
7.湘南乡土建筑营造模式与智慧分析
    7.1 宏观层面——聚落尺度营造模式与智慧分析
        7.1.1 聚落选址模式与智慧因子分析
        7.1.2 聚落布局模式与智慧因子分析
        7.1.3 聚落空间结构模式与智慧因子分析
    7.2 微观层面——单体建筑尺度营造模式与智慧因子分析
        7.2.1 单体建筑空间模式与智慧因子分析
        7.2.2 单体建筑界面模式与智慧因子分析
    7.3 小结
8.湘南乡土建筑营造规律与重构模式探索
    8.1 湘南乡土建筑营造规律
        8.1.1 响应资源格局的乡土建筑营造规律分析
        8.1.2 适配生产方式的乡土建筑营造规律分析
        8.1.3 适应气候的乡土建筑营造规律分析
        8.1.4 因适建材的乡土建筑营造规律分析
        8.1.5 遵循文化认同的乡土建筑营造规律分析
    8.2 聚落层面重构模式
        8.2.1 一街两房线性规划布局模式
        8.2.2 一街一房簇团规划布局模式
    8.3 单体建筑层面重构模式
        8.3.1 二分半地商住型建筑设计模式
        8.3.2 三分半地居住型建筑设计模式
    8.4 临武县谷富塘村典型案例分析
        8.4.1 基本概况
        8.4.2 聚落分析
        8.4.3 单体建筑分析
        8.4.4 问题与重构
    8.5 小结
9.结论与展望:基于地域资源的新乡土建筑道路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来源索引
附录 博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

(7)我国海上人工岛有效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研究意义
        (二)现实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动态
        (二)国内研究动态
    四、本文的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
        (一)本文的研究思路
        (二)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海上人工岛相关理论阐述
    一、相关概念的阐述与区分
        (一)海岛
        (二)海域使用
        (三)围填海
        (四)海上人工岛
    二、海上人工岛的分类
    三、海上人工岛的开发价值
        (一)经济价值
        (二)社会价值
    四、海上人工岛的战略意义
        (一)有利于推动海洋经济发展,培育战略新支点
        (二)有利于缓解用地矛盾,拓展战略新空间
        (三)有利于缓解陆地环境压力,营造战略新观念
        (四)有利于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助推战略新导向
第二章 我国海上人工岛的开发建设现状
    一、我国海上人工岛的开发历程
    二、我国海上人工岛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一)工程建设起步较晚
        (二)人工岛用途多样化
        (三)选址以近浅海为主
        (四)建岛形式日趋新颖
        (五)岛群建设初露端倪
    三、我国海上人工岛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专项法律制度缺失
        (二)社会公众参与不足
        (三)监督协调机制不健全
        (四)参与主体责任意识偏低
        (五)后续管理不到位
        (六)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四、我国海上人工岛管理不完善的成因
        (一)项目监管力度不够
        (二)管理体制亟待完善
        (三)缺乏科学的发展规划
        (四)政府利益博弈存在偏差
第三章 国外相关管理实践及制度借鉴
    一、国外人工岛的管理实践借鉴
        (一)日本
        (二)荷兰
        (三)美国
    二、国外海岛管理制度借鉴
        (一)海岛管理立法模式
        (二)海岛开发规划制度
        (三)海岛环境管理体系
        (四)海岛生态环保制度
    三、国外相关管理实践对我国的启示
        (一)全面加强政策引导
        (二)科学制定发展规划
        (三)健全完善机构设置
        (四)大力加强监督管理
        (五)坚持环境保护优先
        (六)积极创新环保技术
        (七)加强环保制度创新
第四章 推进我国海上人工岛有效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和健全法律体系
        (一)立法理念
        (二)分级立法
        (三)有效管理制度
    二、建立和完善有效管理机制
        (一)监督机制
        (二)协调机制
        (三)公众参与机制
        (四)激励机制
    三、加强对利益主体的正确引导
        (一)地方政府
        (二)开发商
    四、强化后续管理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8)煤层气成本计量与定价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和立论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2 相关理论基础
    2.1 资源经济学理论
        2.1.1 可耗竭资源经济理论与霍特林定律
        2.1.2 自然资源价值与价格理论
    2.2 作业成本管理理论
        2.2.1 作业成本管理理论的产生
        2.2.2 作业成本管理理论的内容
    2.3 定价理论
        2.3.1 成本导向定价理论
        2.3.2 需求导向定价理论
        2.3.3 竞争导向定价理论
    2.4 本章小结
3 我国煤层气产业发展综述
    3.1 煤层气概述
        3.1.1 煤层气定义
        3.1.2 煤层气基本特征
    3.2 我国煤层气资源的储量及开发模式
        3.2.1 我国煤层气资源储量
        3.2.2 我国煤层气资源的主要特点
        3.2.3 我国煤层气资源的开发模式
    3.3 国外煤层气产业发展综述
        3.3.1 美国煤层气产业发展
        3.3.2 加拿大煤层气产业发展
        3.3.3 澳大利亚煤层气产业发展
        3.3.4 俄罗斯煤层气产业发展
    3.4 我国煤层气产业发展综述
        3.4.1 我国煤层气产业发展现状
        3.4.2 我国煤层气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3.4.3 我国煤层气产业发展的机遇
        3.4.4 我国煤层气产业发展目标及方向
    3.5 本章小结
4 煤层气成本计量体系研究
    4.1 煤层气开发流程及特点分析
        4.1.1 煤层气开发流程的特点
        4.1.2 煤层气开发流程
    4.2 煤层气勘探成本
        4.2.1 煤层气勘探成本费用构成分析
        4.2.2 煤层气勘探成本会计科目分析与设置
        4.2.3 煤层气勘探成本计量与核算流程分析
    4.3 煤层气钻井开采成本
        4.3.1 煤层气钻井开采成本费用构成分析
        4.3.2 煤层气钻井开采成本会计科目分析与设置
        4.3.3 煤层气钻井开采成本计量与核算流程分析
    4.4 煤层气加工处理成本
        4.4.1 煤层气加工处理技术分析与成本费用研究
        4.4.2 煤层气加工处理成本会计科目分析与设置
        4.4.3 煤层气加工处理成本计量与核算流程分析
    4.5 煤层气储存运输成本
        4.5.1 煤层气储存运输方式
        4.5.2 煤层气储存运输成本费用构成及会计科目设置
        4.5.3 煤层气储存运输成本的计量与核算流程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我国煤层气定价机制研究
    5.1 定价方法研究
        5.1.1 成本加成定价法
        5.1.2 市场净回值定价法
    5.2 我国煤层气定价机制的现状和问题研究
        5.2.1 我国煤层气定价机制现状研究
        5.2.2 我国煤层气定价机制存在的问题
    5.3 我国煤层气定价原则分析
        5.3.1 确定政府指导,市场参与的煤层气价格形成机制
        5.3.2 建立公开透明的价格调节机制
        5.3.3 遵循煤层气差别定价和平滑调整原则
    5.4 我国煤层气定价机制——油气联动定价机制的构建
        5.4.1 煤层气与石油关联性分析
        5.4.2 油气联动定价机制的构建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所作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
        6.2.1 主要工作
        6.2.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9)高分子絮凝剂对采矿碱渣回填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国内外盐岩开采溶腔利用状况
        1.1.1 国外开发利用状况
        1.1.2 国内开发利用状况
    1.2 废渣对地质水文环境的影响
    1.3 废碱渣的充填工艺
        1.3.1 预处理
        1.3.2 输送方式
        1.3.3 制浆工艺
        1.3.4 注浆回水
    1.4 废碱渣沉积模拟
    1.5 絮凝剂的分类和主要品种
        1.5.1 无机絮凝剂及其特点
        1.5.2 有机絮凝剂及其特点
    1.6 絮凝剂作用机理
        1.6.1 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絮凝机理
        1.6.2 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作用机理
        1.6.3 影响絮凝效果的主要因素
    1.7 聚丙烯酰胺(PAM)类絮凝剂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7.1 国外的应用现状及生产工艺
        1.7.2 国内的应用现状及生产工艺
        1.7.3 聚丙烯酰胺的发展趋势
    1.8 聚丙烯酰胺及改性
        1.8.1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
        1.8.2 两性聚丙烯酰胺
        1.8.3 阴离子聚丙烯酰胺
        1.8.4 丙烯酰胺与纤维素接枝共聚
        1.8.5 丙烯酰胺与淀粉接枝共聚
        1.8.6 壳聚糖
    1.9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目的
第2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药品及设备
        2.1.1 实验原料及试剂
        2.1.2 实验设备及仪器
    2.2 聚丙烯酰胺阴离子改性
        2.2.1 改性原理
        2.2.2 改性方法
    2.3 性能表征
        2.3.1 红外光谱(FT-IR)表征
        2.3.2 动波长透光率测试
        2.3.3 定波长透光率测试
    2.4 碱渣浆液絮凝沉降测试实验
        2.4.1 碱渣浆液的絮凝实验
        2.4.2 碱渣浆液的沉降实验
        2.4.3 碱渣浆液的沉积速率
    2.5 碱渣和脱硫石膏强度测试实验
        2.5.1 碱渣浆液强度测试实验
        2.5.2 碱渣初始孔隙比测量实验
        2.5.3 脱硫石膏强度测试实验
第3章 结果与讨论
    3.1 红外光谱分析
    3.2 絮凝效果讨论
        3.2.1 动波长透光率的结果与讨论
        3.2.2 定波长透光率的结果与讨论
    3.3 沉降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沉降体积和时间的关系
        3.3.2 沉积速率的计算
    3.4 强度实验结果与分析
        3.4.1 阴离子聚丙烯酰胺的用量对碱渣强度的影响
        3.4.2 水玻璃对碱渣强度的影响
        3.4.3 氟化钠对碱渣强度的影响
        3.4.4 普通硅酸盐水泥对碱渣强度的影响
        3.4.5 压缩机测量碱渣抗压力
        3.4.6 碱渣孔隙比结果与分析
第4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海上钻井平台法律属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海上钻井平台法律属性的不确定
    第一节 海上钻井平台概念分析
        一、移动式钻井平台和固定式钻井平台
        二、移动性和固定性的双重性质
    第二节 海上钻井平台有关法律及分析
        一、海上钻井平台相关国内法
        二、海上钻井平台相关区域性公约
        三、海上钻井平台相关国际公约
    小结
第二章 海上钻井平台法律属性区分论
    第一节 船舶、人工岛屿的概念要件
        一、船舶的概念要件
        二、人工岛屿的概念要件
    第二节 移动式钻井平台的法律属性
        一、从用途的本质性角度分析
        二、移动式钻井平台移位状态
        三、移动式钻井平台就位作业状态
    第三节 固定式钻井平台的法律属性
        一、固定式钻井平台移位状态
        二、固定式钻井平台就位作业状态
    第四节 海上钻井平台归为船舶的外因及分析
        一、历史上的渊源关系
        二、所处海洋环境的相似性
        三、管理上的相似性
        四、海上钻井平台法律体系的缺失
    小结
第三章 海上钻井平台法律属性独立论
    第一节 海上钻井平台独立一类
        一、海上钻井平台的应然法律属性
        二、海上钻井平台规范体系建设的基础
    第二节 海上钻井平台国际公约草案
        一、《里约公约草案》与《悉尼公约草案》
        二、《加拿大公约草案》
    第三节 海上钻井平台综合性国际公约的构建
        一、海上钻井平台综合性国际公约的必要性
        二、海上钻井平台综合性国际公约的框架内容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件

四、National Bases Constructed to Stockpile Oil(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ArcMap的大庆市石油工业遗产阐释研究[D]. 宋天奇. 东北石油大学, 2021
  • [2]离网型混合可再生能源系统能量管理优化研究[D]. 陈龙.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3]海洋环境侵权救济制度研究 ——以油污损害为中心[D]. 盖晓慧.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8(01)
  • [4]岭南超高层建筑生态设计策略研究[D]. 邓孟仁.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5)
  • [5]大型钢筒仓在储料荷载及风荷载作用下的稳定性能[D]. 曹庆帅. 浙江大学, 2016(02)
  • [6]地域资源约束下的湘南乡土建筑营造模式研究[D]. 许建和.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01)
  • [7]我国海上人工岛有效管理研究[D]. 张伟. 中国海洋大学, 2013(03)
  • [8]煤层气成本计量与定价机制研究[D]. 秦雪霞. 太原理工大学, 2013(02)
  • [9]高分子絮凝剂对采矿碱渣回填的研究[D]. 王涛. 武汉工程大学, 2013(03)
  • [10]海上钻井平台法律属性研究[D]. 张猛. 上海交通大学, 2011(07)

标签:;  ;  ;  ;  ;  

为储存石油而建造的国家基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