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改革刻不容缓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改革刻不容缓

一、硕士生入学考试改革刻不容缓(论文文献综述)

能吟婉[1](2021)在《考研的备考体验研究 ——基于对报考江苏五校教育学考生的访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朱晨阳[2](2020)在《硕士学位论文过程质量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基于场域理论的D大学案例研究》文中指出硕士学位论文的质量水平是衡量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张,提高学位论文质量已经成为各学位授予单位的首要任务和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核心话题。与国际高水平研究生教育相比,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仍然存在明显差距,保障和提高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把我国从研究生教育大国进一步建设成研究生教育强国的历史使命刻不容缓。本研究以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为理论框架,以访谈调查为主要的研究方法,以D大学为研究对象,对D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过程质量管理的各环节进行了研究调查,深度剖析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主要包括:第一,学位论文质量水平的评价准则异化——外界因素已经干扰了学位论文质量水平评价标准,这也是当前D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过程管理中最为严重的问题;第二,相关的考核、评价标准以及管理规章制度没有落实——不合格的开题、中期报告甚至学位论文通过审核的现象依然存在;第三,师生普遍对于学位论文过程质量管理的相关审核环节缺乏重视——在优先级上,撰写学术论文、谋求工作等的重要性都远高于撰写学位论文及其筹备相关的过程质量管理审核环节。基于以上问题,研究者依托场域、资本和惯习为分析单元,解释了上述问题背后的成因,在于:第一,学位论文过程质量管理场域受权力场域的支配作用显着,学位论文过程质量管理场域更多的遵循了权力场域的规则,而不是文化资本的学术权力规则;第二,非文化资本的作用已经超过文化资本的作用,非文化资本产生的制度性压力遍布其中;第三,惯习异化的畸形产物——“审核必过”具有历史沉淀性和隐蔽性,导师对论文质量把关的权力遭到放任。在内外综合的作用下,场域内的行动者的决策最终异化成了“审核必过”。最后,针对以上问题和成因,提出改进意见和对策,包括:第一,从制度上保障学术权力的核心地位,缓解制度压力,包括宏观层面的制度保障和微观层面的制度建设;第二,从组织上强化二级学院主动性和积极性的管理职能,科学进行人力资源分配,公正高效的重塑师生惯习;第三,以高校为主,社会用人单位为辅,引导师生积极的撰写态度,提高论文质量。

周菁菁[3](2020)在《协同与贯通:日本高中与大学教育衔接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百年之计,莫如树人。人才培养是个人进步、社会发展、国家复兴的核心与关键;不同教育阶段的协同与贯通,是人才连续性培养的基本保障,高中与大学的教育衔接,意义更为重要。自新中国建立以来,通过不同衔接政策的颁布,我国已建立以高等教育统一入学考试为中心的高中与大学教育衔接体系;“考试中心”式衔接无法建构高中与大学协同贯通的教育衔接体系,易引起其体系中人才培养适配性、多样性、连贯性的不足。我国高中与大学教育衔接需要政策的指导,然而,政府至今仍未出台独立的高中与大学教育衔接政策文本。不仅如此,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纷纷开展人才培养标准的改革运动;2015年,我国“双一流”改革的开展,同样对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出新的要求。人才培养标准的革新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需要更高品质的高等教育人才来源。高中与大学教育衔接体系中的人才培养,即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来源。作为与我国一衣带水的邻国,日本历来重视其高中与大学教育衔接。自明治维新起,日本政府通过颁布不同的衔接政策探索高中与大学教育衔接体系的建构与完善。2016年,日本政府颁布《“高大接续”体系改革的最终报告》,是其教育界近年来展开的最新的、规模最大的教育改革,开启日本高中与大学教育衔接成为“全面整体”式衔接的新篇章。本研究以我国大学“双一流”建设为背景,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访谈调查法和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在明确界定日本高中与大学教育衔接政策相关概念和阐述日本高中与大学教育衔接政策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建构日本高中与大学教育衔接政策的分析标准,梳理日本高中与大学教育衔接政策的历史演进,分析日本高中与大学教育衔接政策的现实状况、提炼日本高中与大学教育衔接政策的价值意蕴,最后在我国高中与大学教育衔接政策的历史追溯与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展望我国高中与大学教育衔接政策的发展走向。本研究有利于从比较研究的视角为我国高中与大学教育衔接政策的改革提供理论逻辑,从而促进我国高中与大学教育衔接政策独立文本的出台和协同贯通教育衔接体系的建立,具体而言:日本高中与大学教育衔接政策的理论探讨是本研究的基础。日本高中与大学教育衔接政策研究,即对日本高中与大学教育衔接政策的分析,需要建构日本高中与大学教育衔接政策的分析标准。本研究在分析日本高中与大学教育衔接政策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后,确立日本高中与大学教育衔接政策分析标准的框架与内容,确立其构成要素与具体指标,最终建立日本高中与大学教育衔接政策的分析标准。日本高中与大学教育衔接政策的历史演进是本研究的前提。只有明晰日本高中与大学教育衔接政策的历史发展过程,才能了解其现状何以形成。本研究以日本历史上所颁布的高中与大学教育衔接重要的政策为分界点,将日本高中与大学教育衔接政策的历史演进划分为萌芽、发展、成型与改革四个时期,系统梳理不同时期日本高中与大学教育衔接政策的政策文本,提炼不同时期日本高中与大学教育衔接政策的主要特点,探寻日本高中与大学教育衔接政策的演进逻辑。日本高中与大学教育衔接政策的现状分析是本研究的重点。只有深刻分析日本高中与大学教育衔接政策,才能理解其政府如何进行“高大接续”改革。本研究在历史演进的基础上,依据所建构的高中与大学教育衔接政策的事实分析标准,从政策环境、政策内容与政策过程三个维度对日本高中与大学教育衔接政策进行现状分析,明确日本高中与大学教育衔接政策事实层面的优势与不足。日本高中与大学教育衔接政策的价值探索是本研究的升华。价值来自于事实,也隐藏于事实。只有弄清事实,才能分析价值;只有分析价值,才能理解日本高中与大学教育衔接政策背后真正的逻辑。本研究在历史演进和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依据所建构的高中与大学教育衔接政策的价值分析标准,从人才适配性培养、人才多样性培养、人才连贯性培养三个维度对日本高中与大学教育衔接政策进行价值分析,提炼日本高中与大学教育衔接政策的价值意蕴。中日高中与大学教育衔接政策的比较借鉴是本研究的落脚点。通过中日两个的比较研究,才能认识日本高中与大学教育衔接政策是否以及哪一部分适合我国高中与大学教育衔接政策的改革。本研究在对我国高中与大学教育衔接政策的历史追溯与现状反思的基础上,分析现阶段我国高中与大学教育衔接政策所存在的问题;并借鉴日本在高中与大学教育衔接政策的先行经验,对我国高中与大学教育衔接政策提出合理性的建议,明确我国高中与大学教育衔接政策的未来走向。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以政策分析的视角对日本高中与大学教育衔接政策进行研究,从问题提出、理论探讨、历史演进、现状反思、价值探究、比较借鉴等内容进行刨析,并形成一些具有创新性的学术观点。高中与大学教育衔接政策实质上反映的是“如何建构高中与大学教育衔接体系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问题,其本质为人才培养政策。每当日本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其政府感觉高中与大学教育衔接体系所培养的人才质量出现问题之时,便会重新思考这一问题。就日本而言,其高中与大学教育衔接政策是从“粗放直通”式衔接走向“全面整体”式衔接的发展趋势。

李红闰[4](2020)在《论硕士“推免制度”的初衷与效果》文中研究表明普通高校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这一制度(以下简称推免制度),自萌芽以来发展至今已有60余年的历史,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政府根据社会的需求对推荐免试制度不断进行完善,并逐步走向规范。当前推荐免试制度已是我国硕士生招生制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笔者一方面基于文献资料法,对近5年教育部印发的有关推免制度文本进行了研究,概括出了硕士推免制度的四点初衷,分别为促进高等教育体系全方位发展、促进高等教育自由公平发展、提高研究生招生质量、加强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另一方面基于文献资料法与调查访谈法,对近5年有关推免制度实施效果的文献与对我国10名在读研究生访谈的资料进行了归纳与整理;结果发现,存在硕士推免实施效果与部分初衷迥然不同的问题,如部分高校选拔拔尖创新人才力度不够、存在“变相留人”与“出身歧视”的现象等。同时由于部分初衷未达相应产生了本科生自由择校权力“缩水”、推免生创新能力优势不明显与部分普通高校发展难等诸多消极影响。笔者发现,当前推免制度的实施与初衷不符现象的主要问题是推免规定“简单化”,以及高校在具体实施推免中存在偏差。从罗尔斯制度正义视角看,我国硕士推荐免试制度未达初衷的原因可以归结为罗尔斯制度正义原则体现不足。为此,笔者以制度正义所要遵循的形式规则为基本参照,为完善我国硕士生推荐免试制度提出一些建议,即高校推免招生资格对象一般化;建立并宣传新的校际观;建立高校统一信息公开机制;推荐时自由公平至上;建立有效的推荐免试政策监督机制等。

包星晖[5](2019)在《江良规体育思想研究》文中提出江良规是民国时期一位运动技能与学术造诣同辉的体育家,他对我国的体育教育事业及奥运事业的发展和传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曾经担任民国时期国立中央大学体育系主任及总务长,为中国体育界在德国获得哲学博士荣誉头衔第一人;他一生都心系体育,为体育事业而奉献,参加的体育活动众多;他曾经四次随代表团作为教练员或总干事等参加奥运会;他一生有16本着作,30余篇文献资料,通晓多门外语,其译着的《运动生理学》,在当时为学生们提供了学习的便利条件;他编撰的《体育原理》曾作为教材使用。他的体育思想在当时具有较大的先进性,全面深入地研究他的体育思想,并结合民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反观当代的体育现状,找寻对于当前与未来体育发展有价值的思想观念,无疑具有较大的理论与实践价值。本研究以“江良规体育思想”为研究对象,根据江良规的相关着作及实践活动来研究他的主要体育思想。本研究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历史研究法、专家咨询法等对江良规的着作进行深度的整理、分析和归纳,来探索出他的主要体育思想的内涵及当代价值。研究结果如下:江良规的体育思想主要内容为:(1)呼吁体育与智育的同等地位。即提升体育在学校中的地位,使体育与智育得到同样的重视;(2)强调社会体育的作用。即大力提倡体育事业,举办体育赛事,带动社会风气,促进民众参与社会体育;(3)提出“运动”与“体育”的本质不同。即“运动”是一种体能上的竞技活动,“体育”则是如何培养一个具有体适能的人;(4)重视体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综合作用。即体育的目的不是要人人精通各项目的运动,而是造致一个人由于体育的熏陶,把本身体能的禀赋发挥到极致,成为一个能健全地适应社会生活的“健康人”;(5)倡导用政府的力量发展体育。即体育非政治提倡不可,靠个人之力是微乎其微的,需举社会之力来提倡,以形成健康正确的社会风气。江良规的体育思想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为:(1)体育教育家郝更生的赏识和时任江苏省政府主席朱家骅的资助使得江良规能有机会去德国深造;(2)江良规一生从事体育教育工作是他学术不断更新的源泉;(3)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成就了他渊博的学识及强大的人格魅力。基于对江良规体育思想的总结、提炼,本研究提出了江良规体育思想对我国体育事业及学校体育发展的当代价值:(1)打破学校体育“重说轻做”的尴尬局面;(2)推进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与健康中国建设;(3)落实学校体育理论课的普及;(4)挖掘发挥体育独特的德育功能;(5)切实履行政府保障与发展全民健身的义务和职责。

雍自元[6](2018)在《法学本科生司法公正观培育研究》文中认为“法学本科生司法公正观培育研究”是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之下,针对法学本科生,这一司法职业后备军进行司法公正观教育的专项研究,它属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的范畴。也是对高校在法学本科生这个特定群体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深化研究。文章从法学本科生司法公正观培育的基本概念界定、培育必要性与可行性、培育指导思想与思想资源、培育目标与原则、培育内容、路径与方法五个方面展开。司法公正观是围绕司法的宗旨与性质、司法公正的目标、内容、具体表现、评价标准、实现路径等一系列问题形成的观点与思想认识。正确的司法公正观是司法公正实践的前提,而错误的司法公正观则是导致司法不公正的内因,为此,我们应该重视司法公正观培育。从本质上看,司法公正观培育属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立德树人”教育的重要组成。其培育的主阵地在高校;培育对象为可能从事司法工作的本科生;培育内容为中国特有的司法公正观,它以马克思主义司法公正观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兼有时代特色和民族精神。培育法学本科生司法公正观有现实的需要。法学本科生是法治中国的建设者、是司法职业的后备军、是司法公正的践行者,这些角色要求他们必须具有正确的司法公正观。但是,法学本科生司法公正观现状堪忧,法学本科生司法公正观培育实践薄弱,因此,强化培育是使法学本科生树立正确司法公正观的必由之路;是提升人民群众司法公正感受的治本之策;是打造高素质司法人才的应然选择;是保证法治国家建设实践方向的内在要求;也是来自司法实践部门的经验总结。司法公正观可育、法学本科生可塑、高校有培育优势,这些有利条件使法学本科生司法公正观培育成为可能。法学本科生司法公正观培育的指导思想决定着培育的方向。我们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司法公正以“良法”为前提,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统一观,以及广义的“法律”观。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司法公正观,即以司法为民为价值目标、以追求平等为一贯主张、以依法司法为基本前提、以司法队伍建设为突出特点,以错案必究为不变态度。中国传统司法文化精粹和西方优秀司法实践经验是法学本科生司法公正观培育的思想资源。传统司法文化强调的司法慎重、司法平等、依法司法、廉洁清明要求是应该被薪火传承的历史瑰宝;西方司法实践中,为防止司法不公正而确立的无罪推定、疑罪从无的实践经验是我们应该汲取的域外借鉴。法学本科生司法公正观培育目标直接关系到司法公正观培育实践的成败。培育目标可以分解为认知、观念和行为三个方面。认知是基础、观念是枢纽、行为是归宿。通过教育,使学生体认司法公正的政治维度,掌握践行司法公正必备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建构司法公正的伦理向度和“实体、程序、感受”三位一体的司法公正观;教育学生养成审慎行事、权衡判断的习惯,培养他们法律思维、释法说理以及扞卫司法公正的能力。法学本科生司法公正观培育应该遵循时代性原则,培育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法治人才;应该遵循系统性原则,力求“整体大于部分”的培育效果;应该坚持长期性原则,实现司法公正观培育的持续推进;应该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促进学生司法公正观培育的科学开展。在培育内容方面,法学本科生司法公正观培育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价值引领;以“实体、程序、感受”三位一体的司法公正观教育为核心;以司法公正内在与外在价值教育为合力驱动;以司法职业道德教育为实现载体。法学本科生司法公正观培育的路径和方法既要守正也要出新。要依托高校主阵地强化培育,挖掘专业教师、法学本科生辅导员的培育潜力,发挥法律职业伦理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培育优势,同时也要创设化育学生司法公正观的校园环境;要立足专业课堂渠道,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形式,提升司法公正观理论教学效果;要深化实践教学,汇聚社会资源促进法学本科生司法公正知行合一;要借助网络,实现法学本科生司法公正观现实与虚拟培育相结合。

赵柳[7](2018)在《当前台湾私立高等学校招生策略研究 ——以淡江大学等三所高校为例》文中提出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台湾私立高校增长快速。与此同时,少子化趋势随着社会发展日益加剧,进而导致了高等教育的供求失衡,台湾私立高校首当其冲,纷纷陷入招生不足的囹圄之境。在高等教育市场化发展之下,私立高等教育尤其面临着激烈的竞争环境,进入21世纪后,一场以维护生存为目的的生源抢夺之战无可避免。在如此情势下,招生普遍成为各私立高校关注的议题,而招生策略更是其中的关键。在对大陆地区与招生相关的文献研究中可以发现,当前民办高校与招生有关的议题集中于招生现状、问题与困境、招生市场营销、宣传以及管理等方面,主要基于当前的招生现状与问题,从管理及营销等层面提出了民办高校的招生策略。大陆地区相关文献虽对民办高校招生整体情况有较为全面地研究,但缺少对具体招生策略的分析尤其是个案分析。而台湾地区招生相关文献主要聚焦于对影响学生选校的因素分析、招生营销的因素分析及高校面临的外部威胁等,以此角度作为切入点提出应对策略。台湾地区相关文献侧重于对个案的量化研究,具有可靠的实证背景,但受单一研究视角的局限,缺乏对台湾私立高校招生工作的整体把握。故在此背景下,本文以高等教育大众化、市场化及高等教育营销理论为支撑,首先梳理了台湾私立高等教育与私立高校招生发展概况。通过文献搜集与分析归纳台湾私立高校招生策略的基本内容,并进一步通过深入访谈淡江大学、东海大学与台湾首府大学三所私立高校相关人员,探讨台湾私立高校一般的招生策略是什么,台湾不同地区私立高校招生策略有无差异,台湾不同办学水平私立高校的招生策略有无差异,以及台湾私立高校招生策略的成效如何?通过访谈内容的讨论与招生信息的收集,对上述三所私立高校进行了个案研究,研究发现三所私立高校在学校概况、招生制度设计、招生队伍建设、招生营销开展及招生策略成效五个方面均有所异同。通过综合比较与原因分析,本研究得出相关结论:(一)台湾私立高校的招生策略可以概括为“常规式”招生、“包装式”招生和“促销式”招生三种;(二)受高等教育市场竞争激烈和台湾面积较小等因素影响,台湾私立高校在招生策略上相互模仿竞争,因此不同地区的私立高校招生策略无显着差异;(三)台湾不同办学水平的私立高校因学校发展目标与优劣势的不同,在招生策略上亦有所不同;(四)招生策略的实施效果受诸多因素影响,不能以招生结果好坏作为评价招生策略实施是否得当的唯一标准,且还是较难区别“包装式”招生与“促销式”招生二者差异。

张盼盼[8](2018)在《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现状研究 ——以小学教育领域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高校课程体系建设现实要求和社会发展的双重推动下,我国对教育硕士小学教育领域研究生实行全日制培养。小学教育领域教育硕士培养周期短、培养任务重,如何在短期内妥善安排各个培养环节,成为一个重难题。而课程设置在教育硕士培养中,起着一个桥梁和媒介的作用,本研究拟从课程设置的角度对全日制教育硕士小学教育领域研究生的培养进行研究。在研究方法上,本研究以泰勒原理为理论依据,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文本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个案研究等研究方法,构建适用于研究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分析维度,且每个分析维度又分别有四到六个观测点。本研究首先对来自三所985、211和地方普通师范高校各自的小学教育领域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进行对比分析,然后通过“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情况调查问卷(在校生卷)”、“上海市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情况调查问卷(毕业生卷)”以及“上海市全日制教育硕士生社会需求调查问卷(用人单位负责人卷)”,得出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现状,发现目前我国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国外优秀经验以及已毕业生的职业发展需要和用人单位的社会需求,针对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提出更加科学化、合理化的建议。基于上述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本研究针对我国小学教育领域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在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课程设置优化建议。在课程结构方面,应提高学生对选修课程的选课自主性,减少必修课程比重;构建“层次+模块”课程结构;实践课程环节要妥善安排,促进理论和实践相融合。在调整课程设置内容方面,实践课程要具体落实,加强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联系;整合课程内容,强调个人知识建构;提高课程应用性。在探究全日制教育硕士课程实施方法方面,应积极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实行“双导师制”;加强对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多样化探索。在构建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课程评价标准方面,应丰富评价形式;建立多元评价体系等。

王亚军[9](2018)在《台湾地区大学“推荐甄选”招生制度变革研究 ——基于新制度主义的分析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台湾地区大学招生制度改革为背景,聚焦台湾地区大学“推荐甄选”招生制度产生、维系和演化的制度变革问题,建构以主流观念为中轴变量,交汇“结构-历史-行为”三维的制度变革模型,透析“推荐甄选”的制度变革事实,厘清其背后的多重逻辑及多重逻辑作用下的制度变革机制,挖掘大学招生制度改革中需要遵守的价值与规律,探索契合大陆地区高考现实的制度改革策略和方法。本文以新制度主义为理论基础,以制度结构的深层约束、历史脉络的时序影响、行为者的有限理性选择为核心变量,建构了以历史脉络为中轴,向上关注宏观的制度结构分析,向下观照微观行动者的心理和行为分析,“结构-历史-行为”三维交互的综合分析框架。循此框架展开研究,研究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二章)台湾地区大学“推荐甄选”招生制度演变的历史系谱呈显。通过对台湾地区大学“联考”制度危机、“推荐甄选”制度新生和“繁星推荐”持续演变的制度发展史实的脉络勾勒,呈现各阶段的制度演进基本内容及制度实施效果评价。第二部分(第三、四、五章)台湾地区大学“推荐甄选”招生制度演变的过程机制探析。运用“结构-历史-行为”三维交互的综合分析框架进行研究,从外部考察正式制度(法律法规)的限制与授权,非正式制度(文化认知)的约束与创造,从内部关注行为者观念学习和利益偏好的选择与影响,同时观照历史事件和时机序列对制度变革的冲击和突破。研究发现(1)从结构视角观之,推荐甄选制度变革非纯然教育理念的逻辑推衍,而是受到社会脉络的左右。教育法规的限制、科举文化的影响、公平观念的引导,三者在教育场域中的相互牵引推动制度变革。(2)从历史视角观之,推荐甄选制度变革是制度环境、历史进程和行动者三者间以一种不完整路径复制和路径选择的适应性演化。传统联招制度的路径依赖、世界潮流和社会发展带来的文化变迁、历史偶然事件的外部冲击,三者形成变革路径选择的拉扯张力推动制度变革。(3)从行为视角观之,推荐甄选制度变革不是行动者完全理性设计的产物,也不是纯然自然演进的产品,而是经过权力博弈胜出的知识精英在有限理性指引下的积极行动。多元主体的权力争斗、生理条件的理性限制、制度环境对行动空间和行为模式的结构约束、新兴思想的理念引领,四者合力决定着行动的主体和行动路径推动制度变革。第三部分(第六章)台湾地区大学“推荐甄选”招生制度演变的实现机制透析。建构以主流观念为中轴变量,贯穿制度变革四大阶段,整合历史、结构、行动三维要素,融汇触发-生成-扩散-制度化和反馈四项运行机制的制度变革综合模型。研究发现,在制度变革关系序列中,历史、结构和行动的社会性交合聚焦于“主流观念”的形成。“主流观念”是推动和促成制度变革的关键。主流观念的形成受限于历史的影响、结构的约束和文化的塑造,制度变革路径不是行动者在白纸上天马行空的随意绘制,也不是被历史、制度卷尺规约的笔直线路,而是三者在结构关系中的行动张力。主流观念不直接与制度发生关系,而是依附于行动者,通过行动者将其带入制度空间,与物质要素、权力要素联合,共同推动制度变革。第四部分(第七章)反思和启示。通过回归研究的现实意义和政策意义,挖掘“推荐甄选”制度变革事实中潜隐的招生制度改革规律,探索契合大陆地区高考制度改革现况的改革策略和方法。研究发现,大陆地区高考制度改革需要基于“求美”的价值追求,寻找公平选才与科学选才间的多元价值平衡;基于“国家意志主导、专家智库支持、基层民意尊重”的权力协调,建构顶层把控、合理分权、多主体共构的制度变革空间和规则;基于“积极行动、渐进试点、以改促改”的改革方法,采取在积极稳妥的改革行动中纠正制度理性设计与制度实施偏移的行动策略;基于“综合改革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配套实施,突破制度改革路径依赖与制度创新的困难,推动系统全面的制度改革。

闫慧茜[10](2017)在《中国民族医学高等教育发展史》文中研究指明民族医药是我国各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的统称,是一种学术总称和工作定义。经过世世代代的薪火相传,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医药延续至今,不断成长、强大,已形成一门学科,即民族医学。我国民族医学的传承方式大都经历了口耳相传、以师带徒、寺院教育、现代学校教育、高等教育等模式培养本民族医药人才,其中师承最为广泛。目前,我国民族医学的教育以多种不同的形式并存,以高等教育为主要的培养途径。截止到2016年底,藏医、蒙医、维吾尔医、傣医、壮医、瑶医、苗医、彝医、朝鲜医、哈萨克医、土家医跨入高等院校教育。民族医学高等教育至今经历近60年的曲折发展,部分已形成了自身的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民族医学的高等人才,梳理其发展脉络,追溯其源流,研究其教育之体制、思想、改革、成果、政策影响及发展之现状、阻碍、特色、趋势等,融合10余个民族,以期丰富少数民族传统医学发展的理论内涵,分析民族医学现代传承的影响因素,对少数民族传统科技、文化、历史等方面的发展和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民族医学教育史涉及史学、民族学、医学、教育学,研究方法以文献法和实地调研为主。通过搜集相关论文、论着、档案资料、地方志和网络信息等方法,获取相关研究资料。同时,实地调研了西藏、甘肃、四川、青海、云南、广西、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地的高校、医院、研究所、学位办、博物馆、档案馆、图书馆、制药厂,获取其政策法规、文献整理、科研状况、教育基地、临床教学、课程设置、培养模式、学科专业、教学改革、交流派遣、招生就业等方面的资料;采用访谈法对学科带头人、档案管理员、教师、在读本科生和研究生代表等进行访问以获取评价、期望、建议等资料。以历史发展为轴,运用文献学和比较学的方法,根据我国民族医学高等教育发展的自身特点,将其发展历程分为萌芽时期(1958-1976年)、成长时期(1977-1997年)和崛起时期(1998-2016年)三个阶段。在研究中,对每一阶段民族医学高等教育的基本情况进行阐述,分析各自的特点,总结整体发展的态势。同时,在此基础上,剖析了目前我国民族医学高等教育的特点,提出了对民族医学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的一些思考和建议。我国民族医学高等教育走过了近60年的发展历程,目前全国有23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开展了与民族医学专业相关的本科和研究生教育。1958年,蒙医率先开展本科教育,藏医、维医、傣医、壮医、朝医、瑶医、苗医、彝医、回医、哈萨克医等紧随其后,共11种民族医学开展了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从无到有,1980年蒙医首批招生硕士研究生1名,虽然最后未能获得学位,但毕竟开启了民族医学研究生教育之先河。目前藏医、蒙医、维医、傣医、壮医、朝医、瑶医、土家医、苗医、彝医、回医、哈萨克医共12个民族医学开展了硕士研究生教育工作,其中的壮医、瑶医、土家医、回医更是以研究生教育这样的高起点跨入高等教育体系。此外,藏医、蒙医和傣医开展了博士研究生教育。民族医学高等教育层次从单一化到多元化,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大专教育为辅,研究生教育领跑的民族医和民族药教育共同发展的高等教育格局,逐渐形成了教研紧密结合、注重互相交流借鉴、重视传统教育等自身的特色,并呈现出国际化的发展趋势。针对我国民族医学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分析了主要的影响因素,并对医学教育与医学的互助关系进行了思考,提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发展民族医学高等教育,鼓励民办教育、重视借鉴交流等建议。

二、硕士生入学考试改革刻不容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硕士生入学考试改革刻不容缓(论文提纲范文)

(2)硕士学位论文过程质量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基于场域理论的D大学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文献综述
        1.3.1 基于制度主义视角的学位论文过程质量管理研究
        1.3.2 基于行为主义视角的学位论文过程质量管理研究
        1.3.3 基于关系主义视角的学位论文过程质量管理研究
        1.3.4 文献评述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学位论文
        1.4.2 学位论文质量
        1.4.3 学位论文过程质量管理
    1.5 研究路线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内容
        1.5.3 研究方法
        1.5.4 技术路线
2 理论框架
    2.1 场域理论概述
        2.1.1 场域理论的提出
        2.1.2 场域概念的逻辑能指
        2.1.3 场域理论的分析单元
    2.2 场域理论的基本研究范式
        2.2.1 场域与社会世界的关系
        2.2.2 场域中资本的结构性压力
        2.2.3 场域中相关行动者的惯习
    2.3 基于场域理论的学位论文过程质量管理问题元分析
        2.3.1 学位论文过程质量管理场域是科学场域和教育场域的交集
        2.3.2 资本失衡是学位论文过程质量管理场域中结构性压力的来源
        2.3.3 惯习异化是学位论文过程质量管理场域中决策失范的阀门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案例的选择
        3.1.1 研究对象
        3.1.2 选择原因
    3.2 数据收集的维度
        3.2.1 主体维度
        3.2.2 分析维度
        3.2.3 过程维度
    3.3 数据分析的过程
        3.3.1 编码规则
        3.3.2 编码内容
4 D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过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和成因分析
    4.1 学位论文过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4.1.1 开题环节:流于形式,治标不治本
        4.1.2 中期考查:缺乏重视,筛选功能缺失
        4.1.3 评审环节:控制不严,存在人情因素
        4.1.4 选优环节:发表导向偏斜,重量轻质
    4.2 学位论文过程质量管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4.2.1 权力场域的支配地位破坏了学位论文过程质量管理场域的逻辑规则
        4.2.2 非文化资本在学位论文过程质量管理场域中形成多种结构性压力
        4.2.3 行动者惯习在历史沉淀中生成在现实中异化
    4.3 本章小结
5 D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过程质量管理改进的对策建议
    5.1 从制度上保障学术权力的核心地位以缓解结构性压力
        5.1.1 宏观层面自上而下树立学术权力的核心地位
        5.1.2 微观层面优化制度安排遏制非文化资本的渗透
    5.2 从组织上强化二级学院的管理职能以重塑师生惯习
        5.2.1 组织管理层面强化二级学院的参与程度
        5.2.2 人力组织层面优化二级学院的资源配置
        5.2.3 制度保障层面完善二级学院的审核机制
    5.3 从宣传上引导师生积极的撰写态度以提高论文质量
        5.3.1 培养机构层面的宣传提升学位论文整体质量
        5.3.2 用人单位层面的宣传加强学生对学位论文重视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3)协同与贯通:日本高中与大学教育衔接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缘起与问题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问题
    二、研究的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三、文献的综述
        (一) 教育衔接的重要意义研究
        (二) 教育衔接的思想理论研究
        (三) 教育衔接的问题对策研究
        (四) 教育衔接的项目模式研究
        (五) 文献评析
    四、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日本高中与大学教育衔接政策研究的理论探讨
    一、日本高中与大学教育衔接政策研究的概念界定
        (一) 高中教育
        (二) 大学教育
        (三) 教育衔接政策
    二、日本高中与大学教育衔接政策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 框架选择:政策分析理论
        (二) 内容支撑:人才培养相关理论
    三、日本高中与大学教育衔接政策分析标准的建构
        (一) 分析标准的构成要素
        (二) 分析标准的具体指标
        (三) 衔接政策的分析标准
    四、本章小结
第二章 日本高中与大学教育衔接政策的历史演进
    一、1860-1901年:萌芽时期的“粗放直通”式衔接
        (一) 时代背景
        (二) 政策文本
        (三) 主要特点
    二、1902-1944年:发展时期的“预科转移”式衔接
        (一) 时代背景
        (二) 政策文本
        (三) 主要特点
    三、1945-2001年:成型时期的“选择指导”式衔接
        (一) 时代背景
        (二) 主要文本
        (三) 时代特点
    四、2002年-至今:改革时期的“全面整体”式衔接
        (一) 时代背景
        (二) 政策文本
        (三) 主要特点
    五、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日本高中与大学教育衔接政策的现状分析
    一、日本高中与大学教育衔接政策的环境分析
        (一) 日本高中与大学教育衔接政策的政治环境
        (二) 日本高中与大学教育衔接政策的经济环境
        (三) 日本高中与大学教育衔接政策的文化环境
        (四) 日本高中与大学教育衔接政策环境的不足
    二、日本高中与大学教育衔接政策的内容分析
        (一) 日本高中与大学教育衔接政策的目标
        (二) 日本高中与大学教育衔接政策的措施
        (三) 日本高中与大学教育衔接政策的形式
        (四) 日本高中与大学教育衔接政策内容的不足
    三、日本高中与大学教育衔接政策的过程分析
        (一) 日本高中与大学教育衔接政策的制定过程
        (二) 日本高中与大学教育衔接政策的执行过程
        (三) 日本高中与大学教育衔接政策的修订过程
        (四) 日本高中与大学教育衔接政策过程的不足
    四、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日本高中与大学教育衔接政策的价值意蕴
    一、人才适配性培养:平等与自由
        (一) 衔接政策中的平等
        (二) 衔接政策中的自由
        (三) 平等与自由的关系
    二、人才多样性培养:统一与多元
        (一) 衔接政策中的统一
        (二) 衔接政策中的多元
        (三) 统一与多元的关系
    三、人才连贯性培养:独立与系统
        (一) 衔接政策中的独立
        (二) 衔接政策中的系统
        (三) 独立与系统的关系
    四、日本教育衔接政策价值之反思
        (一) 衔接政策的个人取向
        (二) 衔接政策的社会取向
        (三) 衔接政策中二者关系
    五、本章小结
第五章 日本高中与大学教育衔接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一、我国高大教育衔接政策之历史追溯
        (一) 1949-1976年的曲折探索期
        (二) 1977-2009年的高速发展期
        (三) 2010-2019年的大力改革期
    二、我国高大教育衔接政策之现状不足
        (一) 政策环境:缺少针对而详细的环境判断
        (二) 政策内容:未建构协同贯通的教育衔接
        (三) 政策过程:各个环节透明程度不够清晰
        (四) 政策价值:内涵的层次与逻辑有待丰富
    三、我国高大教育衔接政策之未来展望
        (一) 完善前期调研活动,精准判断政策环境
        (二) 明确衔接政策目标,建构协同贯通体系
        (三) 公开政策过程信息,提升各环节透明度
        (四) 明确政策主体需求,丰富价值层次逻辑
    四、本章小结
结语
    一、研究结论
    二、创新之处
    三、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日本高中与大学教育衔接政策文本
附录二: 我国高中与大学教育衔接政策文本
附录三: 日本方面的访谈提纲
附录四: 中国方面的访谈提纲
博士期间科研情况
致谢

(4)论硕士“推免制度”的初衷与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 硕士研究生入学方式的相关研究
        (二) 研究生推荐免试制度的相关研究
        (三) 制度正义理论的相关研究
    三、概念界定
        (一) 推荐免试制度
        (二) 制度正义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思路
第二章 我国推荐免试制度的发展与初衷
    一、我国推荐免试制度的发展
        (一) 我国推荐免试制度起源
        (二) 我国推荐免试制度的发展阶段
    二、实施推免制度的初衷
        (一) 促进高等教育体系全方位发展
        (二) 促进高等教育自由公平发展
        (三) 提高研究生招生质量
        (四) 加强拔尖创新人才选拔
    三、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硕士推荐免试制度的实施效果
    一、与部分初衷相符
        (一) 促进激发本科生的学习动力
        (二) 为获得优质研究生生源提供了保障
    二、与部分初衷相悖
        (一) 选拔拔尖创新人才力度不够
        (二) “变相留人”影响推免生自由选择
        (三) “出身歧视”违背全方位公平发展
    三、部分学生与高校发展受到消极影响
        (一) 考生自由择校权力“缩水”
        (二) 推免生创新能力优势不明显
        (三) 部分普通高校发展难
    四、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研究生推荐免试制度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一、我国硕士研究生推荐免试制度的问题
        (一) 部分规定“简单化”
        (二) 高校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偏差
    二、导致我国硕士研究生推荐免试制度问题的原因
        (一) 有违自由平等原则
        (二) 机会平等原则与差别原则体现不足
        (三) 正义原则次序需要考虑
    三、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完善我国硕士研究生推荐免试制度的建议
    一、完善硕士研究生推荐免试制度的基本思路
    二、完善硕士研究生推荐免试制度的具体建议
        (一) 高校推免招生资格对象一般化
        (二)建立并宣传新的校际观
        (三) 建立高校统一信息公开机制
        (四) 推荐时自由公平至上
        (五) 建立有效的推荐免试政策监督运行机制
    三、完善硕士研究生推荐免试制度建议的可行性分析
        (一) 正义——新时代的价值取向
        (二) 实施的优势分析
        (三) 实施的困境分析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5)江良规体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导论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三) 研究对象
    (四) 文献综述
二、研究方法
    (一) 文献资料法
    (二) 历史分析法
    (三) 归纳推理法
    (四) 内容分析法
    (五) 专家咨询法
三、江良规体育思想主要内涵
    (一) 呼吁体育与智育的同等地位
    (二) 强调社会体育的作用
    (三) 提出“运动”与“体育”的本质不同
    (四) 重视体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综合作用
    (五) 倡导用政府的力量发展体育
四、影响江良规的体育思想形成因素
    (一) 历史时代因素
    (二) 所受教育因素
    (三) 教学实践因素
五、江良规体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 打破学校体育“重说轻做”的尴尬局面
    (二) 推进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与健康中国建设
    (三) 落实学校体育理论课的普及
    (四) 挖掘发挥体育独特的德育功能
    (五) 切实履行政府保障与发展全民健身的义务和职责
六、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专家咨询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硏究成果
致谢

(6)法学本科生司法公正观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五、研究创新点、重难点与不足
第一章 法学本科生司法公正观培育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 “公正观”厘定
        一、“公正”释义
        二、公正观的维度
    第二节 “司法公正观”阐释
        一、司法公正观界定
        二、司法公正观的主要范畴
        三、司法公正观的功能
    第三节 “司法公正观培育”解析
        一、司法公正观培育的理论依据
        二、司法公正观培育的价值旨归
        三、司法公正观培育的构成要素
    第四节 “法学本科生”及其特性
        一、法学本科生是法治中国的建设者
        二、法学本科生是司法职业的后备军
        三、法学本科生是司法公正的践行者
第二章 法学本科生司法公正观培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第一节 法学本科生司法公正观培育的必要性
        一、法学本科生司法公正观现实状况堪忧
        二、法学本科生司法公正观培育实践薄弱
        三、强化法学本科生司法公正观培育的意义
    第二节 法学本科生司法公正观培育的可行性
        一、正确的司法公正观能够培育
        二、法学本科生司法公正观有可塑性
        三、高校有法学本科生司法公正观培育的优势
第三章 法学本科生司法公正观培育的指导思想与思想资源
    第一节 法学本科生司法公正观培育的指导思想
        一、马克思主义司法公正观
        二、中国共产党司法公正观
    第二节 法学本科生司法公正观培育的思想资源
        一、中国传统司法公正思想精粹
        二、西方司法公正观的有益经验
第四章 法学本科生司法公正观的目标与原则
    第一节 法学本科生司法公正观培育的目标
        一、认知目标:引导学生体认司法公正的政治维度与知识体系
        二、观念目标:指引学生建构兼顾多元的司法公正观
        三、行为目标:培养学生践行司法公正的习惯和能力
    第二节 法学本科生司法公正观培育的原则
        一、坚持时代性,培育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法治人才
        二、坚持系统性,力求法学本科生司法公正观培育的整体效果
        三、坚持长期性,实现法学本科生司法公正观培育的持续推进
        四、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促进法学本科生司法公正培育科学开展
第五章 法学本科生司法公正观培育的内容、路径与方法
    第一节 法学本科生司法公正观培育的内容
        一、价值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二、核心内容:“三位一体”的司法公正观教育
        三、合力驱动:司法公正内在与外在价值教育
        四、实现载体:司法职业道德教育
    第二节 法学本科生司法公正观培育的路径与方法
        一、依托高校主阵地,内部挖潜强化法学本科生司法公正观培育
        二、立足专业课堂渠道,提升法学本科生司法公正观理论教学效果
        三、深化实践教学,汇聚社会资源促进法学本科生司法公正知行合
        四、借助网络,实现法学本科生司法公正观培育现实与虚拟相结合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法学本科生司法公正观调查问卷
附录二: 访谈提纲1-6
附录三: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7)当前台湾私立高等学校招生策略研究 ——以淡江大学等三所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内容
    第五节 研究方法
    第六节 研究突破与局限
第二章 理论探讨与概况梳理
    第一节 相关理论探讨
    第二节 台湾私立高等教育发展概况
    第三节 台湾私立高校招生现状
第三章 个案研究
    第一节 研究设计
    第二节 淡江大学招生策略研究
    第三节 东海大学招生策略研究
    第四节 台湾首府大学招生策略研究
    第五节 结果分析
第四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当前台湾私立高等学校招生策略研究》访谈提纲

(8)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现状研究 ——以小学教育领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相关研究述评
        1.2.2 国外相关研究述评
        1.2.3 国内外相关研究特点分析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课程设置
        1.3.2 全日制教育硕士
        1.3.3 “小学教育”领域
    1.4 研究内容
        1.4.1 研究问题
        1.4.2 研究思路
        1.4.3 研究方法
        1.4.4 论文结构
第2章 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分析的理论依据
    2.1 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思想”
        2.1.1 确定教育目标
        2.1.2 选择学习经验
        2.1.3 组织学习经验
        2.1.4 评价教育计划
    2.2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
    2.3 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分析框架
第3章 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文本个案分析
    3.1 样本选取
    3.2 研究方法
    3.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3.1 培养目标:知、行、研合一的培养目标导向
        3.3.2 课程结构设置:必修课比重较大,缺乏灵活性
        3.3.3 课程内容安排:课程内容缺乏整合,前后衔接不当
    3.4 讨论
第4章 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现状的调查分析
    4.1 调查分析方法
        4.1.1 问卷法
        4.1.2 访谈法
    4.2 在校生的问卷与访谈研究及结果
        4.2.1 课程设置满意度和喜爱度的调查和访谈分析
        4.2.2 课程设置目标的调查与访谈分析
        4.2.3 课程结构的调查和访谈分析
        4.2.4 课程内容的调查和访谈分析
        4.2.5 课程实施的调查和访谈分析
        4.2.6 课程评价的调查和访谈分析
        4.2.7 访谈和问卷调查的结论
    4.3 毕业生的问卷与访谈研究及结果
        4.3.1 课程设置满意度和喜爱度的调查和访谈分析
        4.3.2 课程设置目标的调查和访谈分析
        4.3.3 课程结构的调查和访谈分析
        4.3.4 课程内容的调查和访谈分析
        4.3.5 课程实施的调查和访谈分析
        4.3.6 课程评价的调查和访谈分析
        4.3.7 毕业生学习需求的调查和访谈分析
        4.3.8 访谈和问卷调查的结论
    4.4 用人单位负责人的问卷与访谈研究及结果
        4.4.1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的调查和访谈分析
        4.4.2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需求的调查和访谈分析
        4.4.3 访谈和问卷调查的结论
    4.5 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现存的主要问题审视
        4.5.1 课程结构布局不合理,理论与实践分离
        4.5.2 课程内容缺乏个人知识建构,实践课程落实不到位
        4.5.3 课程实施中学生主体性缺失,师资队伍建设不完善
        4.5.4 课程评价主体单一,评价方式简单
第5章 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优化建议
    5.1 构建“知、行、研”合一的培养目标
    5.2 整合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结构
        5.2.1 加大选修课比重,提高学生选课自主性
        5.2.2 构建“层次+模块”课程结构
        5.2.3 合理安排实践课程环节,构建理论和实践相融合模式
    5.3 调整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内容
        5.3.1 落实教育实践课程,加强理论和实践的联系
        5.3.2 整合课程内容,强调个人知识建构
        5.3.3 提高课程内容的应用性
    5.4 探究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课程实施方法
        5.4.1 积极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实行“双导师”制
        5.4.2 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5.5 完善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的评价标准及体系
        5.5.1 构建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课程评价标准
        5.5.2 丰富评价形式,建立多元评价体系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本研究的结论
    6.2 本研究的不足
    6.3 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9)台湾地区大学“推荐甄选”招生制度变革研究 ——基于新制度主义的分析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1.1 时代背景:大陆地区高考制度改革进入深水区,规模大,涉及面广
        1.1.2 现实困境:新高考制度改革复杂艰巨,未来充满不确定性
        1.1.3 案例考察:台湾地区多元入学制度改革的多元尝试与积极探索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推荐甄选”的相关研究
        1.2.2 关于“大学招生制度”的相关研究
        1.2.3 文献评述
    1.3 概念界定
    1.4 研究问题与研究思路
        1.4.1 研究问题
        1.4.2 研究视角
        1.4.3 研究思路
        1.4.4 研究方法
        1.4.5 研究意义
2 基于新制度主义视角的分析视框建立
    2.1 制度理论的发展
        2.1.1 传统制度主义
        2.1.2 新制度主义
    2.2 新制度主义与教育研究的结合
        2.2.1 新制度主义研究范式
        2.2.2 新制度主义分析与教育研究的结合
        2.2.3 新制度主义分析与比较教育研究的结合
    2.3 本研究基于新制度主义的分析框架建立
        2.3.1 对“推荐甄选”制度已有研究的反思
        2.3.2 基于新制度主义视角的研究适恰性
        2.3.3 基于新制度主义视角的研究分析框架
3 台湾地区大学“推荐甄选”招生制度变革的历史脉络
    3.1 旧制度的危机:大学“联招”制度的危机(1928-1994年)
        3.1.1 分分合合的变迁:高校独招走向大学联招
        3.1.2 稳健守常的改进:旧制联招的技术革新
        3.1.3 改良新制的出台:旧制走向新制的开端
    3.2 新制度的创生:“适性适才”推荐甄选的新生(1994—2007年)
        3.2.1 推荐甄选的试行和简化
        3.2.2 “推荐甄选”的成效评估
        3.2.3 推荐甄选的反思与改进
    3.3 新制度的演化:“均质均衡”繁星推荐的发展(2007年—迄今)
        3.3.1 繁星推荐的试行与新生
        3.3.2 繁星推荐的成效评估
        3.3.3 繁星推荐的制度反思
    本章小结
4 台湾地区大学“推荐甄选”招生制度变革的结构逻辑分析
    4.1 法律规则的限制:教育法规的限制与修订
        4.1.1 就学申请权与入学平等权对大学招生的权限
        4.1.2 大学自治授予大学自行选拔学生的权力
        4.1.3 法律规则的修订与大学招生制度的演进
    4.2 传统文化的影响:科举制度的偏好与延续
        4.2.1 科举制度的现实基础:人性分类观与阶级社会观
        4.2.2 科举制度的统治意义:阶级复制与社会流动
        4.2.3 科举制度的伪善包装:升学主义与适性扬才
    4.3 价值观念的引导:教育公平的重视与重识
        4.3.1 教育公平的层次推进:从入学机会平等向适性适才发展
        4.3.2 教育公平的理念转译:从技术公平向理念公平的转向
        4.3.3 教育公平的正义考量:从追求卓越向弱势补偿的调整
    4.4 制度变革的结构逻辑:思想观念获取文化认同
    本章小结
5 台湾地区大学“推荐甄选”招生制度变革的历史逻辑分析
    5.1 历史路径的自我强化:联招制度的内部完善
        5.1.1 联招制度的技术方案修订和完善
        5.1.2 新机构设立协助联招进行制度调整
    5.2 历史进程的强力钻孔:“自我意识”的觉醒
        5.2.1 从“单一主体从属”到“多元主体性”的文化变迁
        5.2.2 教育志士的意识觉醒和民间教育社团的成立
        5.2.3 大学招生制度世界潮流的影响
    5.3 历史事件的意外冲击:四一O教改大游行
        5.3.1 四一O教改大游行前的改革酝酿
        5.3.2 教育改革的导火索:四一O教改大游行的爆发
        5.3.3 意外事件的直接后果:教改组织的成立
    5.4 制度变革的历史逻辑:路径依赖与阀限突破
        5.4.1 路径依赖的制度回锁定
        5.4.2 意外事件的阀限突破
    本章小结
6 台湾地区大学“推荐甄选”招生制度变革的行动逻辑分析
    6.1 政府在制度变革中的决策行动
        6.1.1 政府在制度变革中的功能和角色
        6.1.2 政府在制度变革中的权力和行动
        6.1.3 政府代理人在制度变革中的推动和践行
    6.2 高校在制度变革中的接受适应
        6.2.1 大学联合招生组织的积极配合
        6.2.2 高校在制度推行中的积极回应
        6.2.3 高校教师对新制的认可支持
    6.3 社团在制度变革中的谏言呐喊
        6.3.1 官方社团在制度变革中献计献策
        6.3.2 民间团体在制度变革中推波助澜
    6.4 精英在制度变革中的知识引导
        6.4.1 教育部门领导在制度变革中的引领和推动
        6.4.2 着名专家学者在制度变革中的知识引导
    6.5 “推荐甄选”制度变革的行动逻辑:有限理性的能动与权力场域的博弈
        6.5.1 行动者有限理性的能动
        6.5.2 行动者权力场域的博弈
    本章小结
7 台湾地区大学“推荐甄选”招生制度变革的实现机制
    7.1 制度变革的发展阶段及其运行机制
        7.1.1 启动阶段——触发机制的运行
        7.1.2 输入阶段——生成机制的运行
        7.1.3 发展阶段——扩散机制的运行
        7.1.4 成熟阶段——制度化和反馈调整机制的运行
    7.2 机制中的核心要素及相互关系决定变革路径
        7.2.1 内生动力与外生压力的多重动力配置触发变革启动
        7.2.2 知识复杂性与利益者嵌入性的匹配决定变革的决策主体
        7.2.3 思想观念与文化认知的结盟决定变革方案的价值内核
        7.2.4 制度化行动与制度结构调整决定变革的可实现性
    7.3 “以主流观念为核心”的三位一体制度变革实现机制
        7.3.1 理念回归对于制度变革的理论意义
        7.3.2 “以主流观念为核心”的制度变革实现机制
    本章小结
8 反思与启示
    8.1 对台湾推荐甄选制度变革的反思
        8.1.1 利益多元与利益统整的窘迫
        8.1.2 主体多元与变革权力的博弈
        8.1.3 理性设计与制度实施的偏移
        8.1.4 路径依赖与制度创新的困难
    8.2 对大陆地区高考制度变革的启示
        8.2.1 多元价值目标如何协调与统整
        8.2.2 多元变革主体如何分权和联合
        8.2.3 制度规划方案如何设计和实施
        8.2.4 制度深度变革如何实现和突破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10)中国民族医学高等教育发展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1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1.1 现实意义
        1.1.2 科学意义
        1.1.3 资政意义
    1.2 核心概念界定
        1.2.1 分期及其依据
        1.2.2 相关概念界定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
        1.3.2 实地调研
    1.4 创新点
2 萌芽时期(1958-1976年)
    2.1 蒙医的高等教育
        2.1.1 中蒙医系的设立
        2.1.2 学制及培养目标
        2.1.3 课程设置
        2.1.4 教研室
        2.1.5 教材编写
        2.1.6 师资建设
        2.1.7 蒙医高等教育的特点及意义
    2.2 藏医的现代学校教育
    2.3 小结
3 成长时期(1977-1997年)
    3.1 民族医药的恢复与发展
        3.1.1 民族医药机构的崛起
        3.1.2 蒙医高等教育的恢复与发展
    3.2 五省藏医的高等教育
        3.2.1 藏医在五省的分布和概况
        3.2.2 高等教育前的藏医士教育
        3.2.3 五省藏区的藏医高等教育
    3.3 新疆和田维吾尔医专科学校
    3.4 朝医学的专科教育
    3.5 教材编写
        3.5.1 藏医教材的编写
        3.5.2 第1版蒙医高等教材的编写
        3.5.3 维吾尔医大专教材的编写
    3.6 师资培养
        3.6.1 在职提高
        3.6.2 机构代培
        3.6.3 外出进修
    3.7 先行的研究生教育
        3.7.1 蒙医的研究生教育
        3.7.2 壮医的研究生教育
    3.8 留学生教育的尝试
    3.9 小结
4 崛起时期(1998-2016年)
    4.1 专科与本科教育
        4.1.1 教育机构的发展
        4.1.2 傣医的本科教育
        4.1.3 壮医的本科教育
        4.1.4 瑶医药教育
        4.1.5 苗医药的本科教育
        4.1.6 彝医药的本科教育
        4.1.7 哈萨克医药的本科教育
        4.1.8 回医的本科教育
    4.2 研究生教育
        4.2.1 研究生教育概况
        4.2.2 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特点
    4.3 民族医学高等教育专业的分科发展
        4.3.1 民族医专业
        4.3.2 民族药专业
        4.3.3 民族医学相关专业(方向)
    4.4 教材建设
        4.4.1 本科教材
        4.4.2 研究生教材
    4.5 教学方面
        4.5.1 双语教学模式
        4.5.2 实验室教学——经验教学向科学教学的转换
        4.5.3 临床教学的重视
        4.5.4 医德教育
    4.6 执业医师考试
    4.7 “引进来”与“走出去”
        4.7.1 留学生教育的发展
        4.7.2 民族医学教育走出国门
    4.8 民族医学高等教育的特色渐成
        4.8.1 突出的教研结合模式
        4.8.2 传统教育的回归与重视
        4.8.3 民族医药特色内容的强调1
        4.8.4 民族医高等教育出现交流
    4.9 小结
5 分析与讨论
    5.1 医学教育与医学的思考
    5.2 发展因素——政策、地方政府、人、文化
    5.3 发展民族医高等教育之建议
附录1: 文中图片出处说明
附录2: 民族医学相关专业招生情况表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硕士生入学考试改革刻不容缓(论文参考文献)

  • [1]考研的备考体验研究 ——基于对报考江苏五校教育学考生的访谈[D]. 能吟婉.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硕士学位论文过程质量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基于场域理论的D大学案例研究[D]. 朱晨阳.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6)
  • [3]协同与贯通:日本高中与大学教育衔接政策研究[D]. 周菁菁.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4]论硕士“推免制度”的初衷与效果[D]. 李红闰.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1)
  • [5]江良规体育思想研究[D]. 包星晖. 浙江师范大学, 2019(02)
  • [6]法学本科生司法公正观培育研究[D]. 雍自元. 安徽师范大学, 2018(01)
  • [7]当前台湾私立高等学校招生策略研究 ——以淡江大学等三所高校为例[D]. 赵柳. 厦门大学, 2018(02)
  • [8]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现状研究 ——以小学教育领域为例[D]. 张盼盼.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9]台湾地区大学“推荐甄选”招生制度变革研究 ——基于新制度主义的分析视角[D]. 王亚军. 四川师范大学, 2018(03)
  • [10]中国民族医学高等教育发展史[D]. 闫慧茜.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7(02)

标签:;  ;  ;  ;  ;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改革刻不容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