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

南宁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

一、南宁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杨玥[1](2021)在《基于多元数据的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过去四十余年,以办公或产业发展为目的的新城园区建设是中国大规模快速城市化的关键部分,正逐步从关注单一经济增长目标的产业集聚地向关注综合发展目标的复合功能都市区转变。当前中国经济转向创新主导并迎来新一轮产业升级和创新创业发展,科创园区成为未来城市化的重要空间载体,其“产”的发展离不开“城”“创”这两个关键要素。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代表我国最新园区发展趋势,经历了政府规划、房地产开发、城中村自发嵌入等不同主体主导下的不同阶段、不同规模、不同层级的发展过程。其汇集了多类型科创园区及创新平台,依托杭州数字经济优势、社区共生资源、西溪湿地生态、老余杭仓前文脉,是创新要素集聚、多元功能混合、园区社区并存、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共赢的新城代表,是研究科创园区“产城创”融合发展的典型范本。本文以衡量科创园区发展的“科创企业发展”反映“产”,以衡量城市用地功能混合的“职住关系”反映“城”,以衡量创新资源的“高校创新力”反映“创”,通过分析职住关系、高校创新力与科创企业发展的关联,来研究“产”“城”“创”的关系,进而从“产城创”融合角度展开对大走廊科创园区发展的研究。采用多元数据包括科创企业发展数据、基于位置服务的职住大数据、高校创新资源数据、地理空间数据,运用统计学回归、案例研究等方法。首先,研究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阶段和空间特征。然后,从企业聚集程度、发展规模、创新能力、经营状况、综合实力选择科创企业发展指标作为因变量;从职住平衡指数和通勤距离选择职住关系指标,从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研实力、学术影响、产学合作选择高校创新力指标,作为两组自变量;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研究职住关系、高校创新力与科创企业发展的关联性。最后,选择大走廊“阿里系”园区阿里巴巴西溪园区和梦想小镇,从园区科创企业发展、职住关系、及其与高校创新力融合发展进行深入案例剖析。研究结论:“产城创”融合为未来科创园区提供了极具活力的发展模式,有利于激发科创园区活力、实现新城综合发展。“产”“城”“创”之间存在关联性,职住平衡和高校创新资源溢出有利于促进科创园区企业发展。本研究以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为例,从“产城创”融合角度积极探索面向未来的科创园区发展,及时总结我国科创园区发展的智慧和新鲜经验,为未来园区和新城实践提供参考,对支持新型城镇化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尚毛毛,张鹏飞,车吉轩[2](2020)在《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助力实施强首府战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全国各大城市发展格局、综合竞争力发生了重大变化。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的南宁市,借助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的平台,也获得了快速发展,特别是城市建设管理实现了整体跃升。但在发展过程中所伴生的自身产业结构问题不容忽视,"工业短腿"是不争的事实,高新技术产业落后更甚,且有被进一步拉大距离的趋势。广西要强,首府必须先强起来,这已成为全区上下的共识。南宁要想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赢得主动、脱颖而出,真正"扛起"首府责任、体现首府担当、发挥首府作用,必须补上工业这条短腿,快速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反梯度逆转"。否则,未来很难再有赶上发达地区的班车。重复发达地区走过的路,显然是不可能的,唯有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南宁模式",才是决胜的关键。

邹鑫[3](2019)在《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法治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以国家高新区法治的理论与实践为研究对象,采用传统的理论法学的研究方法,分六大部分展开研究。总体结构为:导论部分,结合国家高新区30年来的发展成绩和自己熟悉的高新区行政管理工作,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包括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在综述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特别是我国学者在高新区立法研究、区域法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指出目前研究之不足,提出本论文研究的问题,即本文研究的理论问题,是地方法治、区域法治的基本范畴、动力机制、价值取向和对高新区立法、执法经验的理论反思;本文研究的实践问题,是如何实现高新区的立法和执法的法治化,力图在地方(区域)法治理论与高新区法治实践之间的目光逡巡中寻找法治中国建设的真知。第一章,围绕地方法治、区域法治研究的缘起和产生的学术争议,笔者区分了地方法治与区域法治的概念和不同类型,提出了对区域法治进行理论研究的必要性和正当性。以此为基础,论证了高新区是区域的表现形式,高新区法治是我国区域法治的组成部分,高新区法治研究应当借鉴区域法治理论等基本观点。在对全面依法治国理论与区域法治理论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将本体论、价值论和方法论作为区域法治的理论维度,用以指导论文研究。第二章,以地方法治的动力机制和价值取向为研究对象,在评述地方法治竞争理论、政府推进型法治发展道路理论的局限性的基础上,借助区域经济学关于区域要素聚集动力机制理论的研究成果,提出地方法治服务于聚集经济、是聚集经济的产物,聚集经济推动法治发展的观点。提出创新是高新区法治的价值取向,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是高新区法治的基本精神的观点。第三章,围绕高新区的立法活动,研究了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在规范高新区设立、管理活动中的政策、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等的制定、修改过程,指出了我国高新区政策与立法的特点和不足;通过对美国、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高新区立法经验的总结,对完善我国目前高新区立法提出了若干建议。第四章,围绕高新区的行政法治,通过裁判文书网的司法大数据,分析了高新区管委会的行政主体地位(包括行政诉讼主体资格);从与行政体制相关的基本概念和我国现有的行政体制改革的措施入手,将高新区行政体制类型化为“促进型行政体制”而非“管理型行政体制”,讨论了在“促进型行政体制”类型下高新区管委会在科技、人才、金融、投资、税收和培养中介机构等方面的政策制定中的角色,提出了改革高新区行政执法体制的方向。第五章,从区域法治理论反思的角度,论证了我国高新区法的部门法属性,总结了我国高新区“先行先试”的立法经验,提出为避免国内高新区“立法雷同”而应当在跨域立法调研中应当采取的正确步骤。

马桂华[4](2017)在《广西工业园区低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特别是备受关注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突出,低碳发展逐渐成为全球共识。作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和碳排放国,中国提出到2020年将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较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十二五”时期,我国工业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的70%以上,因而工业成为我国碳减排的重点领域。为了促进工业的转型发展,2013年国家组织开展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工作,探索工业园区低碳发展新模式,南宁市高新区成为首批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在我国探索工业园区低碳发展新模式以及南宁市高新区成为低碳工业园区试点的背景下,构建一套低碳评价指标体系对于建设广西低碳工业园区具有重要意义。该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企业的碳排放,从而降低园区的碳排放;能够客观评价广西工业园区的低碳发展现状,为政府部门制定园区发展政策提供依据,为园区管理部门指导园区发展提供参考;能够引导和促进传统工业园区向低碳工业园区转变,同时为新建园区规划布局、能源产业建设提供更科学合理的指导。本论文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广西只有南宁市高新区一家低碳工业园区,大部分工业园区的低碳发展主要体现在建设生态工业园区与循环化改造上。2.在传统的“压力-状态-响应”(DPSR)框架模型基础上,增加“经济发展”作为驱动力因素,形成“驱动力-压力-状态-响应”(DPSR)框架模型。3.在总结现有工业园区低碳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通过频度统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在“驱动力-压力-状态-响应”(DPSR)的框架下构建广西第一套工业园区低碳评价指标体系,它包括经济发展、碳排放控制、能源利用、资源利用、低碳技术以及园区管理和保障机制六大内容,共计24个指标。4.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并确定了指标体系的标杆值和低碳评价等级。5.南宁市高新区的能源消费主要以传统的“高碳”能源为主,但生物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占比逐年提高,2014年后生物质燃料取代煤炭成为园区最主要用能方式。6.将构建的广西工业园区低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至南宁市高新区进行实证研究,对其2015年低碳发展水平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南宁市高新区2015年的低碳等级为Ⅱ等级,建立了中等低碳工业园区。

戴其文[5](2017)在《全球化、地方化与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不平衡 ——以广西为例》文中指出全球化已经成为推动和塑造城市与区域发展的一支巨大力量,深刻地改变着国内区域经济的框架构造。全球化与地方化过程是并存的,同时对区域经济发展空间不平衡产生作用。全球化的发展推动了国家角色的转型,强化了国家角色的重要性。在国家和地方政府政策的扶持下,西部欠发达地区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伴随着国际、国内发达地区产业的内陆转移,全球化和地方化对西部贫穷地区发展的影响逐渐加强。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得到全面快速发展的同时,区域发展不均衡的持续扩大已成为经济增长背后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而西部欠发达地区表现的尤为明显。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影响到经济的协调持续发展、民族的团结、和政治的稳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一直受到国家高度重视,十三五规划提出:提高发展的平衡性,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扶持特殊类型地区发展,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困难地区的支持力度。论文正是在这样一个国际、国内新背景下提出来的,旨在探索新背景下我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特征、过程、空间演化规律与机理。以我国西部欠发达省份——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研究全球化和地方化背景下的区域发展问题具有很强的典型性。广西作为沿海的西部落后地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边疆地区,近年来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政策扶持效应明显。中国—东盟博览会和自贸区的建设显着地推动了广西各地区参与全球化的进程。在综述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厘清基础理论,建立分析框架。以广西各地市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程度衡量全球化,从政策视角解读地方化,包含国家和区域两个层面,具体选择产业结构和产业园区作为地方化的表征指标。在考察广西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基础上,分析广西城市空间等级体系和空间组织。以此为依据分别从全球化参与程度和地方化政策两个视角对广西区域发展的空间格局进行城市尺度上的剖解。从全球化和地方化的相互联系的视角,以县域尺度探讨广西水平层面上的空间差异。总结了我国欠发达地区发展过程中展现出来的规律特征。通过上述研究,论文主要得出以下几方面的结论。(1)全球化和地方化对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不平衡产生显着影响。研究证实了从全球化和地方化视角探析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不平衡机制具有可信的解释力。全球化和地方化对欠发达地区城市发展垂直差异产生了显着的影响。体现在产业结构和产业园区方面的地方化因素也推动了城市间等级差距的扩大。全球化和地方化并不是单独对城市发展产生影响,而是二者相互交织产生合力,借助于政府的角色,通过政策的落实对城市发展产生显着影响。(2)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既是区域差异的结果又是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广西逐步形成"一主两副"的多中心结构和"西弱东强"的空间格局,中心城市之间层级逐渐拉开,整个区域经济发展严重失衡。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是广西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重要空间结构原因。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是全球化和地方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相互作用的结果,尤其政府政策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空间结构的惯性对城市发展产生显着影响。(3)全球化的参与格局重组了区域城市体系,加剧了城市发展的不平衡性。贸易、外资企业和外商直接投资集中分布在广西的沿海城市和中心城市,不仅加快了这些地区的城市化进程,甚至重组了区域城市体系。广西经济全球化的参与格局变化重塑了省内经济地理格局,改变了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在推动城市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加剧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4)经济环境的差异性造成了产业结构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呈不平衡性。产业结构是地方发展的主要特征和综合表现,是全球化和地方化、国家力量和地方力量交互影响的产物。广西各地市初步形成了产业分工,采矿业、资源密集型产业和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对资源和普通劳动力依赖较强,分布较为分散,而高关联度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对资本、技术、人力、集聚有着较高的要求,初步形成了分工和协作,集聚在不同的中心城市并形成了相关的产业集群。经济环境的差异性造成了产业结构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呈明显的非线性和非对称性特征,导致产业空间发生重组,促进了城市垂直差异的扩大。(5)园区已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对发达地区与欠发达的贡献差异大。产业园区是广西经济发展的关键推手和重要增长极。园区的中心城区布局势必会进一步推动中心城市的快速发展,拉大中心城市与一般城市之间的发展差距。高新技术企业已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经济发展的支柱,成为推动广西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广西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分布在中心城区、次级中心城区及相邻的县域,等级性特征明显,不仅反映了广西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不平衡,还会进一步拉大城市间的垂直差距。(6)地理、环境和民族是广西县域发展水平差异的重要驱动力。全球化对欠发达地区县域发展的水平差异影响不明显,而地方化产生显着作用,证实了多尺度和多机制框架对于分析欠发达地区省内不平衡现象的适用性。地理、环境和民族综合分析框架也证实了地理、环境和民族等地方化因素是广西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重要驱动力。同时也论证了地理和环境是中国西部欠发达省份的基础结构特征,其对发展的严重制约难以完全克服。广西存在显着的异质空间结构,一些地方化特征对经济发展具有非线性效应。

沈小春,陆剑,覃万科,赵志伯[6](2016)在《创新驱动 加快南宁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发展》文中研究指明为贯彻落实《关于推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带建设的实施方案》,扎实推进产业带建设各项工作,南宁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建设科技创新平台为重点,以实施科技项目为抓手,以南宁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载体,不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全面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快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发展。完善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优化整合科技资源,建设和完善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体系,着力完善南

宁秋,李玉兰,廖莹[7](2014)在《2013年南宁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情况分析及对策》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对南宁市2013年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总结了南宁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发展对策。

彭诚[8](2014)在《民族地区高新技术产业效率研究 ——以民族地区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民族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民族地区高新区ˇ的设立既是中国实现产业转型和技术提升的全局战略考量,同时也为民族地区利用后发优势实现技术赶超和经济趋同提供了新的平台和契机从民族地区高新区的各项经济指标发展来看,高新区在民族地区区域经济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高新区是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和资本集聚的重要载体,也是民族地区高新产业产值和就业创造的主要来源从民族地区高新区和全国其他地区高新区的比较来看,两者的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呈趋同态势,这表明民族地区高新区的确通过产业园区的产业结构引导和塑造,完善了本地经济增长的驱动力来源,并为区际经济差异的缩减提供了正向助力民族地区高新区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虽然发展速度体现了后发优势,但区际区内的总量差异和结构差异还较为明显为了更好地发挥高新区对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需要理清两个问题:1ˇ民族地区高新区的初始设立并非市场导引,而是行政指向,在市场潜力和禀赋结构尚未形成有效市场预期的背景下,如何界定民族地区高新区建设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2ˇ民族地区高新区的现有形成和成长模式所导致的发展绩效如何,该如何更合理的修正民族地区高新区发展的现有政策?为此,理论分析层面需要对民族地区高新区的发展绩效进行效率测度,并通过横纵向的比较分析进行结果判定基于该目的,本文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全面回顾民族地区高新区发展历程;二是测度并分析民族地区高新区的发展效率高新区的发展历程回顾的主要思路为:首先回顾民族地区高新区设立的政策沿革,然后对民族地区高新区各项经济指标的变动进行量化统计分析,并从产业演化的角度对民族地区高新区产业发展历程进行判定,最后对民族地区高新区与当地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动态演化进行量化分析高新区发展效率分析的主要思路为:首先对民族地区科技投入效率进行判定,从而识别民族地区高新区发展的个体技术差异和背景因素差异,为后续高新区效率差异比较剥离技术背景的固定差异;其次利用两阶段数据包络模型对民族地区高新区投入产出效率进行量化测度;最后通过区际区内的效率差异分析,识别了民族地区高新区发展的主要问题,从而为民族地区高新区发展的政策建议提供逻辑前提本文的具体研究框架分为八章第一章是绪论,对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及论文框架及进行了阐述;第二章是国内外高新区理论研究进展,对本文涉及的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增长理论投入产出效率评价方法产业极等理论和文献进行阐述,并对相关文献做出评述;第三章是民族地区高新区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从民族地区高新区的发展历程发展现状产业分布状况演化路径和与所在区域的经济增长关系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对民族地区高新技术开发区演化阶段进行了判断和解读;第四章是民族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科技投入产出效率实证研究,在构建两阶段网络DEA的投入产出模型的基础上,对我国民族地区科技投入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了科技投入各阶段的有效性,并针对性的提出改进建议;第五章是民族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科技投入产出效率评价,运用DEA方法的两个基本模型CCR和BCC模型,构建6种不同的投入产出模型对民族地区高新区进行了效率评价,并从多个角度分析了民族地区高新区改善投入产出效率的政策建议和实现路径;第六章是民族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案例分析—以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例,在对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调研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情况产业方向选择发展优势及存在的问题,针对民族地区存在的共性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等;第七章是民族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的政策建议,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为民族地区高新产业开发区的发展提出了可供参考的政策建议;第八章是结论与未来研究方向,概括了本文的研究结论政策启示研究不足和可能的研究方向本文的主要观点和结论为:第一,民族地区高新区的各项经济指标持续快速增长,且增速快于全国整体水平,民族地区高新区能够有效发挥落后地区的后发优势,在经济总量和结构上实现追赶但民族地区高新区的总体实力还较为薄弱,与全国平均水平的绝对差距依然较大,未来民族地区高新区需要在客观分析投入产出效率的基础上,结合禀赋优势实现高新技术领域的赶超发展第二,由于离技术前沿较远,民族地区高新区在技术水平上尚以技术模仿和技术二次开发为主,园区内高学历高职称从业人员比重显着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科技活动人员的比重和人均科技活动内部经费支出也较低民族地区高新区在产业选择上,还主要以本地自然资源禀赋和外来产业承接为主,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上,还没有形成人力资本等要素的有效集聚第三,民族地区高新区可以通过就业和产值创造直接影响民族地区区域经济,也可以通过知识溢出企业衍生等间接方式对本地经济产生正向影响民族地区高新区就业工业产值和总产值等指标占本地经济比重较大且呈递增态势在民族地区进行高新区建设,能够通过政策性引导,塑造地区经济增长极,实现要素集聚,提升生产效率第四,民族地区高新区产业结构的演化路径为不稳定的产业结构-逐步形成以传统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并存的主导产业结构-逐步演变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共同融合发展的产业结构但由于历史发展积累和资源禀赋的差异,民族地区各高新区的主导产业选择差别较大,并且民族各地区高新区的产业结构演化与转化的进程也不同,具有很大的不平衡性因此,在制定和实施民族地区高新区发展政策时,除了针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共性制定相应统一政策,还需要针对民族地区各高新区的客观差异,制定更具适应性的相关政策第五,两阶段网络DEA模型的评价结果显示,民族地区高新区的投入产出效率存在显着的区际差异,昌吉高新区柳州高新区宁夏高新区昆明高新区的科技投入效率在民族地区中位于第一梯队;包头稀土高新区贵阳高新区和青海高新区位于第二梯队;乌鲁木齐高新区南宁高新区和桂林高新区效率最低要提高民族地区高新区投入产出效率,首先要调整优化投资结构,提高工业投资质量要完善投资持续增长机制使资金投向具有区域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其次,要完善产业配套体系,坚持全面培育与重点扶持相结合,提升产业集群整体竞争力,大力发展和引进科技型企业第六,案例研究显示,南宁高新区对南宁区域经济发展的溢出作用日益凸显,园区内产业结构有效体现了新兴产业的战略布局但南宁高新区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系列问题,包括:产业内企业集群关联度不够,企业之间的产业关联和技术关联不足,尚存在重招商,轻培育的现象并且产业选择导向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但未能根据本地禀赋优势和区位状况在新兴产业中体现本地导向和市场导向另外南宁高新区对人才集聚的外源推力不足,尚未形成人才的内生集聚

张耀一[9](2013)在《广西南北钦防城市群经济发展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城市群作为我国最具活力的区域和参与国际竞争的基本单元,其发展正深刻地影响着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城市群通过产业集聚和发散的功能使其在区域间、国际上参与全球分工、互相竞争、寻求交流与合作,并影响着21世纪全球经济的新格局。国家“十一五”规划指出,要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建设的主体形态,将其作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增长极。我国现已形成23个城市群,其快速扩张和发展已成为带有普遍意义的不可阻挡之势。近年来,城市群经济的发展已受到理论界和实践部门的极大关注,但是目前对影响城市群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因素仍不清晰,缺少对经济发展机制的阐释和升华。本文结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时代特征,以南北钦防城市群为研究对象,以众多前辈在城市群相关理论的研究为基础,在经济学、地理学等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对南北钦防城市群经济发展机制展开研究,具体分析南北钦防城市群经济职能定位、产业结构调整、经济空间布局变化的规律和趋势,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通过相关研究,不仅可以弥补现有城市群经济发展理论研究的不足,丰富西部城市群经济发展的研究内容,进而为我国经济领域改革的实质性推进方面提供新思路和新路径。同时可以为西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现实指导,进而为南北钦防城市群建设、产业结构发展、经济空间优化运行、经济职能提升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本研究在明确认识城市群经济发展内涵的前提下,对影响城市群经济发展本质的动力因素进行提炼和总结,进而分析重点因素在经济运行中的影响和作用,采用宏观——中观——微观尺度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归纳总结南北钦防城市群经济职能定位、产业结构调整、经济空间布局的规律,对当前时代背景下南北钦防城市群经济发展的动力因素及实现经济发展内涵的作用机制展开深入的分析,进而预测其发展趋势。论文分为以下七个部分:第一章,导论。主要讨论论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价值,指出南北钦防城市群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在对相关研究归纳和整理的基础上,提出论文研究的思路、重点和方法。南北钦防城市群目前经济增速较快,但正遭遇经济发展质量不高的问题,研究其经济发展机制对丰富西部城市群经济发展理论和指导城市群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此提出论文研究的主题。南北钦防城市群经济发展的内涵,就是要实现经济职能提升、产业结构高级化和经济空间优化布局,即要以影响城市群经济发展的动力因素为基础,形成相应完善的城市群经济发展动力机制。第二章,城市群经济发展理论框架的构建。基于现阶段城市群经济发展影响因素的系统性特点,从理论上构建各种影响城市群经济发展因素的作用机制。经济全球化、区域整合、信息化、交通通达性、技术水平、绿色环保等是现阶段城市群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城市群经济发展机制则是以六个动力因素的相互作用及其在实现经济职能定位提升、产业结构优化、经济布局合理等经济发展内涵中的关系。第三章,南北钦防城市群经济发展历程。本章从城市群经济职能定位、产业结构演替、经济布局变化等方面探讨南北钦防城市群经济发展的历程。通过分析认为,南北钦防城市群经济职能定位由地区中心城市群转变为重要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产业结构正由农业为主导,逐步向高级化发展;经济空间布局呈现出集聚化和分散化并存、新生集聚点不断呈现的特征。第四章,南北钦防城市群经济职能定位研究。基于城市群的经济职能集中表现在调节经济部门分工、市场监管和提供服务和产品等方面,本文以经济全球化因素和区域整合因素为主导,以外资视角下外商投资对城市群经济的影响分析其投资开放程度,以外贸视角下的贸易依存度分析城市群参与国际分工的类型。同时,以西部12省区经济发展态势及分工格局为参照系,选取经济发展的六个角度及24个指标建立城市群综合竞争力评价体系,进而结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自身产业优势提升南北钦防城市群的定位。第五章,南北钦防城市群产业结构优化研究。本章以经济全球化、技术水平、绿色环保等因素为主导,以外资和外贸结构、信息技术的影响、技术创新的市场和产业需求、经费供给、产业和能源结构改善政策等方面对南北钦防城市群产业结构发展的影响和动力体系加以分析,完善南北钦防城市群的产业调整政策和机制。第六章,南北钦防城市群经济空间布局研究。本章以交通通达性、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因素为主导,从南北钦防城市群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变迁和重要的空间单元入手,分析其经济空间结构现状。以区位交通通达性的空间节点、空间轴与专业化的产业集聚单元耦合,得出南北钦防城市群经济空间聚合程度的基本判断,以产业和空间两个层面来研究南北钦防城市群区域经济差距和影响,以产业的优化合理配置为目标,得出经济空间结构布局的发展趋势和价值取向。第七章.结论与讨论。通过对南北钦防城市群经济发展的研究发现,南北钦防城市群经济发展特点主要有:(1)相对于东部沿海城市群经济全球化作用较小。(2)区域整合的作用机制与国际化大都市相比存在差距。(3)内生性技术创新活动较为弱势。(4)政策是经济发展动力的媒介。(5)传统优势产业需要适当留存。从南北钦防城市群的经济发展轨迹来看,经历了经济职能定位不断提升,产业结构不断高级化和经济空间结构逐渐复杂化的过程。从南北钦防城市群的经济发展机制的作用关系来看,(1)南北钦防城市群更多的商机、更大的潜力,在于如何利用好“中国——东盟集散和交易中心”这一无形资源,成为中国与东盟实现双向投资和经贸合作的物流中心、人流中心、资金流中心和信息流中心。(2)南北钦防城市群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发展要依托机械设备制造业支撑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协调发展、传统优势产业深度开发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探索式发展。(3)未来南北钦防城市群经济空间布局变化的趋势主要有:一是经济空间结构集中化与分散化并行;二是经济核心区域的边缘化;三是城市群中心城区清洁化。

刘曙华[10](2012)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空间重构的作用途径和机理研究 ——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产业形态开始从以制造业为主向服务业为主转型,由此导致经济结构处于不断地更新和升级之中,全球经济形态也逐步由商品生产向服务生产转变,人类逐渐步入“服务社会”时代。在“服务社会”时代,生产性服务业在产业转型过程中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十分显着,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及其空间结构的演变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目前,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及其集聚已成为区域经济空间重构的重要驱动力。但在学术界,对生产性服务业本身的系统理解及其与新经济空间动力学关系的研究仍比较薄弱,两者之间的联系有待进一步探索并需要更多的补充与完善,对其作用的方式、机制和机理还有待深入探讨。特别是,在探究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区域经济结构的关系这个领域,还缺乏一种将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紧密结合的研究方法和范式。据此,探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并分析其与区域经济结构的关系,不但在学术上可推动新经济地理学科的进一步发展,而且在实践中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区域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根据以上思路,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由五大部分组成。其中,第一部分(第一、二章)为绪论、概念界定、相关理论和研究进展及其述评。首先基于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提出了本论文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和研究的技术路线,同时构建了研究的总体框架,并对全文的创新之处及其存在不足进行了说明;然后在明确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区域空间重构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从古典区位理论、产业区理论、竞争经济理论、空间经济理论、集聚经济理论等视角,对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集聚的相关理论进行了分析,从增长极理论、点——轴理论、核心——边缘理论、梯度推移理论和圈层结构理论等视角,对区域空间结构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探讨;最后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研究、区域空间结构研究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进行了文献综述,并分别加以述评。第二部分(第三、四章)在探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基本规律、驱动因素与基本模式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其重构区域空间的作用途径与机理。首先通过在全球、区域、城市三个层面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基本规律的分析,总结得出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七个驱动因素和五个集聚模式;然后具体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空间重构的四大作用途径,并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其作用机理;最后从城市和区域两个层面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空间重构作用的表现形态。第三部分(第五章)从行业角度出发,着重就三个重要的生产性服务行业(金融业、物流业和研发业),探讨其集聚与区域空间重构的关系。首先分别分析了金融业、物流业和研发业集聚的空间表现及其动力因素;其次分析了这三大行业集聚对区域空间重构的作用机制;最后对三大行业集聚对区域空间重构作用的异同进行了对比分析。第四部分(第六、七章)主要以长三角地区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首先分析了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的态势及其演化模式;其次探讨了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空间重构的作用途径、传导路径及其效应;最后分析和提出了推进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与空间合理布局的现实依据、结构形态、实现途径和战略选择。第五部分(第八章)为结论与展望。本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集聚特别是在城市的集聚对区域空间发展格局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生产性服务业集聚通过传导路径对区域空间结构产生重构作用,由此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和跃升的推动力,在此过程中遵循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域空间结构重构——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2)不同类型生产性服务行业集聚对区域空间结构的作用存在异同,但总体上遵循服务行业集聚——服务行业集聚区——空间结构重构的作用路径。在此过程中,不同类型生产性服务行业空间集聚的差异,促使行业集聚区的表现形态和空间分布有所区别,从而形成具有不同功能和性质的产业空间结构。3)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基本规律可从不同地域层面进行考察。具体表现为,在全球层面是有选择性的跨国迁移与集聚发展;区域层面是向中心城市的集中不断增强;城市层面则向城市核心区集聚不断强化。4)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是各类驱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既包括了服务生产和消费的同时性、服务生产与交易面对面的接触和交流、服务生产的非标准化、生产性服务企业组织结构的变动、制造企业的服务外置等因素,也包括了地区人力资本、政府产业发展规划与政策等驱动因子。5)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可形成核心区、集聚区、功能区和发展轴带等多种布局形态;而在微观层面,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有轴轮式、多核式、网状式、混合式和政府驱动式等五大模式,不同集聚模式形成的原因及其采取的集聚方式有所不同。6)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空间的重构作用有直接和间接两种作用途径。具体为:重构产业空间布局、变换就业和居住空间分布、改变交通设施空间走向和变更土地空间利用类型等。其作用的机理表现为:生产性服务企业的空间博弈、集聚区的空间演进和集聚发展的区域空间响应等,由此导致两个地域层面表现形态的差异。也即,城市层面服务业集聚布局的差异化与空间经济非均衡的产生、区域层面服务城市的区域化与城市等级新体系的形成。7)不同类型生产性服务行业的空间集聚及其效应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尤其是,金融业、物流业和研发业集聚的空间表现、动力因素及其对区域空间重构的作用机制等方面存在许多相同点和不同点。所以,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空间效应分析不能仅仅局限于对整个产业的分析,基于整体的个案(行业)分析也十分重要。8)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集聚十分明显,并形成了不同类型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或功能区。该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在演化上出现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空间分布的交叠、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空间功能分化和集聚城市的功能扩展等模式。而且,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空间重构的作用遵循了企业之间、集聚区之间和城市之间的传导路径,由此带来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城市效应、区域效应和全球效应等三大效应。9)长三角现代制造业基地的建设需要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有效支撑,城市群的构筑需要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合理分工相配合,区域一体化的推进需要生产性服务业的合理分布相协调。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与空间合理布局在空间形态发展上体现为产业业态和空间结构与布局的层级性、企业之间和集聚区之间以及集聚城市之间的网络性以及产业空间发展的一体化。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与空间合理布局是市场和政府共同驱动的结果,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互动、服务业的发展及其空间优化以及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与集聚发展,只有通过市场配置资源和政府引导扶持手段才能充分实现,并以此促进产业集聚的进一步深化与细化。10)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空间合理布局的发展战略应与其他产业有所不同。也即,既要结合自身产业特性,又要区分行业各自特性。据此,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与空间合理布局的具体战略选择必须加以统筹考虑,有调控引导战略、分工发展战略、融合互动发展战略、功能提升发展战略、特色专业化发展战略、集群发展战略、嵌入全球价值链发展战略和重点扶持发展战略以及相关制度安排等。在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与空间合理布局的过程中,应根据长三角地区发展的实际情况并采用合适的发展战略与实施路径。本论文的创新之处主要在于:1)空间研究视角的确立。关于生产性服务业与区域发展的传统研究主要把着眼点放在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上,对空间分析重视明显不够。本论文把着眼点重点放在由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所导致的区域空间结构变化上,以此确立了空间研究的新视角。2)研究尺度的动态变化和范式转换。为了能体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空间结构作用的动态变化,本论文采用了不同发展阶段生产性服务市场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的对比分析等动态研究方法,分别对不同阶段生产性服务企业的发展类型、竞争方式、市场范围及其空间效应的差异以及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空间演进、驱动机制及其空间功能等作了详细探讨,以此区别于以往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区域经济进行研究的静态方法。而在空间维度上,从微观到宏观采用整体分析与局部分析、理论研究与案例分析紧密结合的研究范式,对全球、区域和城市三个层面以及生产性服务企业、生产性服务行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三个层次,进行了分层论证和综合分析,做到统分结合,由此实现了研究范式的转换。3)在文献调查、案例剖析、理论归纳和提炼的基础上,论证和阐明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基本规律、驱动因素与基本模式;通过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基本规律的详细分析,论证和阐明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空间重构的作用途径与机理;通过对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态势、演化模式及其对区域空间重构的作用方式和传导路径的实证研究,论证和提出了推进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与空间合理布局的实现途径和战略选择。

二、南宁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宁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多元数据的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科技创新成为驱动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1.1.2 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作为城市经济增长极的产业园区发展面临转型
        1.1.3 科创园区已成为创新驱动背景下城市化的重要空间载体
        1.1.4 “互联网+”数字经济发达的杭州在长三角的重要战略地位
        1.1.5 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是“产城创”融合发展的新城代表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科创园区
        1.4.2 “产城创”融合
        1.4.3 “互联网+”新兴产业
        1.4.4 多元数据
    1.5 研究内容、对象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对象
        1.5.3 研究方法
        1.5.4 论文章节安排
        1.5.5 技术路线
    1.6 本章小结
2 文献综述与研究框架构建
    2.1 科创园区由来及发展历程
        2.1.1 国外园区发展历程
        (1)“产”一元孤立发展阶段
        (2)“产城”二元复合发展阶段
        (3) “产城创”三元关联发展阶段
        2.1.2 国内园区发展历程
        (1)“产”一元孤立发展阶段
        (2)“产城”二元复合发展阶段
        (3)“产城创”三元关联发展阶段
    2.2 科创园区“产城创”融合发展相关研究
        2.2.1 科创园区发展研究
        (1)机制路径研究
        (2)影响因素研究
        (3)评价指标建立
        (4)空间规划布局
        2.2.2 “产城创”融合相关研究
        (1)产城融合
        (2)职住关系
        (3)产学合作
    2.3 科创园区“产城创”融合发展相关研究中运用的数据方法
        2.3.1 多元数据在城市空间研究中的运用
        2.3.2 科创园区发展常用量化研究方法
    2.4 科创园区“产城创”融合发展当前实践探索
        2.4.1 科创园区规划与实践发展趋势
        2.4.2 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实践与研究
    2.5 文献研究评述与启示
        2.5.1 文献研究评述
        2.5.2 对本文研究的启示
    2.6 研究框架构建
        2.6.1 研究假设
        2.6.2 “产城创”指标选择
        (1)以“科创企业发展”反映“产”
        (2)以“职住关系”反映“城”
        (3)以“高校创新力”反映“创”
        2.6.3 研究思路
        2.6.4 研究框架
    2.7 本章小结
3 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阶段与空间特征研究
    3.1 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阶段演绎
        3.1.1 以传统产业为主导的独立组团发展起步阶段(2007 年以前)
        3.1.2 以科技城为核心的产城一体发展加速阶段(2007-2011 年)
        3.1.3 以创新为重点的科创产业集聚区快速发展阶段(2011-2016 年)
        3.1.4 “产城创”融合发展的科创大走廊阶段(2016 年至今)
    3.2 大走廊“产城创”融合空间分布分析
        3.2.1 科创园区空间
        3.2.2 居住区空间
        3.2.3 高等院校空间
        3.2.4 科研院所空间
        3.2.5 综合交通体系
    3.3 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特征归纳
        3.3.1 混合性
        3.3.2 创新性
    3.4 本章小结
4 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关联性量化研究
    4.1 研究概述
    4.2 研究数据
        4.2.1 科创企业发展数据
        (1)指标选择依据
        (2)数据采集
        (3)数据结果和指标确定
        4.2.2 基于位置服务的职住大数据
        (1)LBS数据采集
        (2)职住关系指标确定
        4.2.3 高校创新资源数据
        (1)指标选择依据
        (2)数据来源和指标确定
        4.2.4 地理空间数据
    4.3 研究方法
        4.3.1 核密度分析
        4.3.2 偏最小二乘回归
    4.4 “产城创”指标分析
        4.4.1 科创企业发展指标分析
        4.4.2 职住关系指标分析
        (1)职住平衡指数分析
        (2)职住通勤距离分析
        4.4.3 高校创新力指标分析
    4.5 职住关系与科创企业发展关联性
        4.5.1 回归分析步骤
        4.5.2 回归分析结果
    4.6 高校创新力与科创企业发展关联性
        4.6.1 回归分析步骤
        4.6.2 回归分析结果
        (1)高校创新力与科创园区企业发展关联性分析结果
        (2)不同类型高校创新力与科创企业发展关联性对比分析结果
    4.7 本章小结
5 大走廊“阿里系”园区“产城创”融合发展案例研究
    5.1 研究概述与案例背景
        5.1.1 研究概述
        5.1.2 案例背景
    5.2 “阿里系”园区科创企业发展
        5.2.1 园区空间布局
        (1)阿里巴巴西溪园区空间布局
        (2)梦想小镇空间布局
        5.2.2 园区科创产业发展分析
        (1)阿里巴巴西溪园区科创产业发展状况
        (2)梦想小镇科创产业发展状况
    5.3 “阿里系”园区职住关系
        5.3.1 园区周边业态分布
        (1)阿里巴巴西溪园区周边业态分布
        (2)梦想小镇周边业态分布
        5.3.2 园区职住通勤分析
        (1)阿里巴巴西溪园区职住通勤分析
    5.4 “阿里系”园区与高校融合发展
        5.4.1 园区与高校空间分布关系
        (1)阿里巴巴西溪园区与高校空间分布
        (2)梦想小镇与高校空间分布
        5.4.2 园区与高校创新力融合分析
        (1)阿里巴巴西溪园区与高校创新力融合分析
        (2)梦想小镇与高校创新力融合分析
        (3)梦想小镇职住通勤分析
    5.5 科创园区“产城创”融合发展路径
    5.6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大走廊经验对未来科创园区发展的建议
    6.3 研究创新点
    6.4 研究局限
    6.5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件1 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管委会访谈记录整理
    附件2 大走廊科创园区企业创始人和工作者访谈记录整理
    附件3 大走廊居住区居民访谈记录整理
    附件4 相关研究已发表于ISP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Information(SCI)上的文章
    附件5 相关研究已发表于Land(SSCI)上的文章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2)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助力实施强首府战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跳出南宁看南宁:提升南宁首位度、实施强首府战略任重道远
    (一)南宁市面临“标兵渐远、同伴渐少、追兵渐近”逼人形势
        1. 南宁市前面的标兵越来越远。
        2. 南宁市的同伴越来越少。
        3. 南宁市的追兵越来越近。
    (二)南宁高新技术产业滞后于全国产业转型大潮
二、分析原因症结:高新技术产业支撑经济增长的作用仍然不强
    (一)传统产业观念根深蒂固
    (二)产业生态链建设尚未启动
    (三)缺乏较好的平台和载体
三、定向发力:以“反梯度战略”加快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一)明确战略定位与发展方向
    (二)建立市场服务平台
    (三)打造“飞地制造”模式
    (四)搭建创新企业孵化平台

(3)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法治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和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的缘起
        二、问题的提出
        三、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国外对高新区法治的研究综述
        二、国内对高新区法治的研究综述
        三、对国内外高新区法治研究的评价
    第三节 论文的结构、研究方法和创新
        一、论文的结构和研究方法
        二、论文创新
第一章 区域法治的一般理论
    第一节 地方法治与区域法治研究的缘起与概念探析
        一、“地方法治”或“区域法治”研究的缘起
        二、“地方法治”与“区域法治”的概念探析
    第二节 区域法治研究的基本框架
        一、全面依法治国理论与区域法治理论
        二、区域法治的理论维度
第二章 高新区法治的动力机制和价值取向
    第一节 区域法治动力及动力机制的一般理论
        一、地方法治竞争理论及其局限性
        二、政府推进型法治发展道路理论
        三、要素聚集动力机制理论借鉴
    第二节 高新区法治的价值取向
        一、科技是高新区聚集经济的发展动力
        二、创新是高新区法治的价值取向
        三、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是高新区法治的基本精神
第三章 高新区法治的立法建构
    第一节 高新区立法的历史检视
        一、国家高新区发展历程及政策、立法变迁
        二、高新区立法的现实检讨
        三、我国高新区立法存在问题的原因及对策
    第二节 高新区立法的域外经验
        一、域外高新技术企业和产业方面的立法实践
        二、域外立法实践对我国高新区立法的启示
第四章 高新区的行政法治
    第一节 高新区管委会的行政主体地位
    第二节 高新区管委会的综合执法
    第三节 高新区管委会的促进型行政
第五章 高新区法治的理论反思
    第一节 高新区立法的部门法属性
        一、区域立法的概念评判
        二、高新区地方立法的部门法定位
    第二节 高新区立法与“先行先试”的立法经验
        一、“先行先试”立法模式的界定
        二、法治试验的功能及其完善
    第三节 高新区立法的复制与推广
        一、问题的提出
        二、跨区域地方立法调研的价值探寻:比较法学的视角
        三、跨区域地方立法调研的基本功能:比较方法的转向
        四、跨区域地方立法调研的步骤设计:功能比较的运用
附录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4)广西工业园区低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低碳经济
        1.3.2 低碳工业园区
        1.3.3 指标体系
    1.4 研究路线、内容与方法
        1.4.1 技术路线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5 论文的创新点
2.理论基础与评价方法
    2.1 低碳工业园区的概念
    2.2 理论基础
        2.2.1 低碳经济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循环经济理论
    2.3 评价方法
        2.3.1 层次分析法
        2.3.2 德尔菲法
3.广西工业园区低碳发展现状
    3.1 广西工业园区发展概况
        3.1.1 园区数量与分布
        3.1.2 园区经济发展情况与产业集聚
    3.2 广西工业园区低碳发展现状
        3.2.1 生态工业园区与循环化改造现状
        3.2.2 广西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典型范式
4.广西工业园区低碳评价指标的建立
    4.1 低碳评价指标模型的建立
    4.2 低碳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4.3 低碳工业园评价体系指标选择
        4.3.1 指标体系的初拟
        4.3.2 指标体系的确定
        4.3.3 指标说明与计算
    4.4 权重的确定
        4.4.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4.4.2 构造判断矩阵
        4.4.3 层次单排序
        4.4.4 计算结果
    4.5 标杆值与低碳等级的确定
        4.5.1 标杆值确定
        4.5.2 评价等级的确定
5.实证研究——南宁市高新区低碳发展评价
    5.1 南宁市高新区概况
        5.1.1 地理位置
        5.1.2 发展历程与空间布局
        5.1.3 基础设施建设状况
    5.2 南宁市高新区经济发展状况
        5.2.1 园区经济发展情况
        5.2.2 园区产业、企业发展情况
        5.2.3 技术水平及研发能力
    5.3 南宁高新区低碳发展现状
        5.3.1 能源利用
        5.3.2 低碳产业
        5.3.3 低碳管理
    5.4 南宁市高新区低碳发展评估
        5.4.1 经济发展
        5.4.2 碳排放控制
        5.4.3 能源利用
        5.4.4 资源利用
        5.4.5 低碳技术
        5.4.6 园区管理与保障机制
    5.5 南宁市高新区低碳发展总体评价
    5.6 评价指标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6.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有关的论文目录
致谢

(5)全球化、地方化与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不平衡 ——以广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研究缘起与研究问题
1.2 研究框架与研究思路
    1.2.1 研究框架
    1.2.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3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3.1 数据来源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区域与案例选择
    1.4.1 研究区域
    1.4.2 案例选择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进展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2.1.1 全球化与地方化
    2.1.2 欠发达地区
    2.1.3 垂直差异与水平差异
    2.1.4 区域、区域发展、区域发展不平衡
2.2 基础理论
    2.2.1 区域发展理论
    2.2.2 全球生产网络理论
    2.2.3 区域主义到新区域主义理论
    2.2.4 制度经济地理学理论
2.3 研究进展
    2.3.1 区域发展与欠发达地区发展
    2.3.2 全球化、地方化与区域发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广西区域经济空间结构
3.1 研究数据与方法
    3.1.1 城市中心性的测度
    3.1.2 城市间经济空间联系评估
3.2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变
    3.2.1 经济空间结构演变测度
    3.2.2 经济空间结构演变特征
3.3 区域经济空间联系和空间组织
    3.3.1 区域经济空间联系特征分析
    3.3.2 区域经济空间组织结构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全球化与广西城市发展的垂直差异
4.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4.1.1 数据来源与处理
    4.1.2 研究方法
4.2 贸易全球化与广西城市发展
    4.2.1 对外贸易与贸易依存度的城市差异
    4.2.2 贸易全球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4.3 外商投资企业与广西城市发展
    4.3.1 外资企业的整体数量变化
    4.3.2 外资企业的城市数量和结构变化
    4.3.3 外资企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4.4 外商直接投资与广西城市发展
    4.4.1 实际利用外资的城市差异
    4.4.2 FDI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4.5 全球化与广西城市发展
4.6 东盟案例分析
    4.6.1 经贸合作成果惠及广西各市而南宁受益最大
    4.6.2 投资合作项目增多而大型企业更具潜力和优势
    4.6.3 大型企业抓住博览会契机积极开拓东盟市场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地方化与广西城市发展的垂直差异:产业结构视角
5.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5.1.1 研究方法
    5.1.2 数据来源与处理
5.2 产业结构与广西城市发展
    5.2.1 广西三次产业结构演变
    5.2.2 城市三次产业结构演变
    5.2.3 产业结构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5.3 产业集聚、专业化与城市发展差距
    5.3.1 城市工业和制造业空间格局
    5.3.2 城市工业产业的空间格局演化
    5.3.3 城市工业产业的专业化与产业集聚
    5.3.4 产业集聚与专业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地方化与广西城市发展的垂直差异:产业园区视角
6.1 广西产业园区、高新企业与城市发展
    6.1.1 广西产业园区的时空变化
    6.1.2 广西高新企业的时空格局
    6.1.3 产业园区、高新企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6.2 发达地区产业园区与城市发展
    6.2.1 南宁产业园区与城市发展
    6.2.2 北部湾产业园区与城市发展
6.3 欠发达地区产业园区与城市发展
    6.3.1 以"铝产业"为主导,结构效益低
    6.3.2 产业集聚水平低,自主创新能力弱
    6.3.3 产业间缺乏协作分工,集群效应尚未形成
    6.3.4 产业园区存在问题突出
6.4 产业园区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全球化一地方化视角下的广西区域发展的水平差异
7.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7.1.1 数据来源与处理
    7.1.2 区域不平衡的测度与时空分析方法
    7.1.3 区域不平衡的多机制分析方法
7.2 多层级区域不平衡分析:尺度效应
    7.2.1 Theil指数分析结果
    7.2.2 Theil指数的分解结果
7.3 区域不平衡的分布演化趋势:时空转移
    7.3.1 区域不平衡的总体分布动态
    7.3.2 区域不平衡的趋同分析
7.4 区域不平衡的空间性:时空关联
7.5 区域不平衡演化的内在机理:空间与非线性视角
    7.5.1 来自线性模型的证据
    7.5.2 来自半参数模型的证据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讨论
8.1 基本结论
    8.1.1 全球化和地方化对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不平衡产生显着影响
    8.1.2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既是区域差异的结果又是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原因
    8.1.3 全球化的参与格局重组了区域城市体系,加剧了城市发展的不平衡性
    8.1.4 经济环境的差异性造成了产业结构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呈不平衡性
    8.1.5 园区已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对发达地区与欠发达的贡献差异大
    8.1.6 地理、环境和民族是广西县域发展水平差异的重要驱动力
8.2 政策启示
    8.2.1 加快桂西欠发达地区发展,促进经济空间结构的平衡
    8.2.2 发挥政府的关键角色,加速全球化和地方化的相互联结
    8.2.3 因地制宜地加快产业园区建设,推动产业集聚和产业集群的形成
8.3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博士期间科研工作及学术成果 后记

(8)民族地区高新技术产业效率研究 ——以民族地区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 可能的研究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高新技术产业与经济发展的研究进展
    2.2 高新技术产业的效率研究理论进展
    2.3 民族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研究进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民族地区高新区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
    3.1 民族地区高新区发展历史沿革
    3.2 民族地区高新产业开发区发展现状
    3.3 民族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演化分析
    3.4 民族地区科技创新状况
    3.5 民族地区高新区对区域经济的贡献
    3.6 小结
第四章 民族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科技投入产出效率比较研究
    4.1 我国各省区高新技术产业效率研究
    4.2 民族地区与其他各省区的差异性分析
    4.3 民族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科技投入产出效率比较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民族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投入产出效率评价
    5.1 DEA 模型的民族地区高新区投入产出效率评价方法选择
    5.2 民族地区高新区投入产出效率实证分析
    5.3 基于数据包络模型的民族地区高新区效率值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民族地区高新区发展的案例分析
    6.1 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现状
    6.2 南宁高新区科技投入效率研究
    6.3 南宁高新区科技投入优劣分析与对策研究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民族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7.1 强化高新区产业集群,提升开发区竞争力
    7.2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保障高新区基础建设
    7.3 细化产业分工,完善软硬件建设
    7.4 加强人才培育,吸引高科技人才
    7.5 加强经济运行统计分析,为质量提升提供参考
    7.6 加强民族地区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建设
    7.7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语与未来研究方向
    8.1 文章主要结论
    8.2 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9)广西南北钦防城市群经济发展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价值
        1. 研究背景
        2. 问题的提出
        3. 研究价值
    二、相关研究综述
        1. 国外学者对发展城市群经济的相关研究及不足
        2. 国内学者对发展城市群经济的相关研究及不足
    三、研究思路及内容安排
        1. 研究思路
        2. 研究方法
        3. 内容安排
    四、研究要点及创新
        1. 研究重点和预期目标
        2. 创新点
第一章 城市群经济发展动力机制的理论构建
    第一节 影响城市群经济发展的动力因素
        1.1.1 经济全球化因素
        1.1.2 区域整合因素
        1.1.3 信息化因素
        1.1.4 交通通达性因素
        1.1.5 技术水平因素
        1.1.6 绿色环保因素
    第二节 发展城市群经济的作用机制
        1.2.1 经济职能提升
        1.2.2 产业结构高级化
        1.2.3 经济空间布局合理化
第二章 南北钦防城市群经济发展历程
    第一节 城市群经济战略定位的历史变迁
        2.1.1 前城市群时期:百废待兴、棋局将开
        2.1.2 城市群形成时期:经济发展、联系加强
        2.1.3 城市群发展时期:产业聚集、开放发展
    第二节 产业结构的演替
        2.2.1 农业历史发展
        2.2.2 工业历史发展
        2.2.3 服务业历史发展
    第三节 经济空间布局变化
        2.3.1 经济布局集聚效应显现
        2.3.2 空间布局分散化明显
        2.3.3 新经济集聚点呈发散状分布
第三章 南北钦防城市群经济职能提升动力机制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对南北钦防城市群经济职能定位的影响
        3.1.1 外资视角分析
        3.1.2 外贸视角分析
        3.1.3 经济全球化之下南北钦防城市群经济职能定位的目标
    第二节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对南北钦防城市群经济职能定位的影响
        3.2.1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态势及分工格局
        3.2.2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对南北钦防城市群经济职能定位的影响
    第三节 广西经济发展对南北钦防城市群经济职能定位的影响
        3.3.1 广西产业发展变化
        3.3.2 南北钦防城市群优势产业分析
    第四节 南北钦防城市群经济职能的定位
        3.4.1 以适应经济全球化提升经济职能定位
        3.4.2 以产业整合提升经济职能
        3.4.3 以良好经济环境促进经济职能提升
第四章 南北钦防城市群产业结构高级化作用机制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发展
        4.1.1 外商投资影响
        4.1.2 对外贸易影响
        4.1.3 外资和外贸对产业结构高级化作用分析
    第二节 信息化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发展
        4.2.1 信息产业化影响
        4.2.2 产业信息化影响
    第三节 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发展
        4.3.1 技术创新的现实基础
        4.3.2 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发展的影响
    第四节 绿色环保因素对产业结构发展的影响和对策建议
        4.4.1 城市群碳排放现状
        4.4.2 基于环保因素升级产业结构
第五章 南北钦防城市群经济空间合理化布局机制
    第一节 经济空间布局现状
        5.1.1 内部视角分析
        5.1.2 外部视角分析
    第二节 经济空间结构布局的动力及影响因素
        5.2.1 经济空间布局的动力分析
        5.2.2 经济空间布局的区位因素分析
    第三节 中心城区经济空间布局特征分析
        5.3.1 模型设计及数据处理
        5.3.2 工业制造业分析
        5.3.3 服务业空间的影响要素
    第四节 南北钦防城市群经济空间布局发展趋势分析
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主要结论
        一、南北钦防城市群经济发展特点
        二、南北钦防城市群经济发展轨迹
    第二节 南北钦防城市群经济发展模式
        一、城市经济职能定位模式
        二、产业结构发展模式
        三、经济空间结构布局模式
    第三节 创新点
    第四节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空间重构的作用途径和机理研究 ——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表栏 图栏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 研究背景
    2. 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的内容与框架
    1. 主要内容
    2. 基本框架
第三节 研究的目标与方法
    1. 研究目标
    2. 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之处及不足
    1. 创新之处
    2. 存在不足 第二章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区域空间重构:概念、理论及研究进展
第一节 基本概念的界定
    1. 集聚与集群
    2. 地区与区域
    3. 产业集中、产业集聚与产业集群
    4. 生产性服务业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
    5. 城市空间结构与区域空间结构
    6. 空间结构重组与区域空间重构
第二节 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的相关理论
    1. 古典区位理论
    2. 产业区理论
    3. 竞争经济理论
    4. 空间经济理论
    5. 集聚经济理论
第三节 区域空间结构的相关理论
    1. 增长极理论
    2. 点——轴理论
    3. 核心——边缘理论
    4. 梯度推移理论
    5. 圈层结构理论
第四节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区域空间结构研究进展
    1.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研究进展
    2. 区域空间结构研究进展
    3.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区域空间结构相互关系研究进展 第三章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基本规律、驱动因素与模式
第一节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基本规律
    1. 全球层面:有选择性的跨国迁移与集聚发展
    2. 区域层面:向中心城市的集中不断增强
    3. 城市层面:向城市核心区集聚不断强化
第二节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驱动因素
    1. 服务生产和消费的同时性
    2. 服务生产与交易面对面的接触和交流
    3. 服务生产的非标准化
    4. 生产性服务企业组织结构的变动
    5. 制造企业的服务外置
    6. 地区人力资本
    7. 政府产业发展规划与政策
第三节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基本模式
    1. 轴轮集聚模式
    2. 多核集聚模式
    3. 网状集聚模式
    4. 混合集聚模式
    5. 政府驱动集聚模式 第四章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重构区域空间的作用途径与机理
第一节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空间重构的作用途径
    1. 重构产业空间布局
    2. 变换就业和居住空间分布
    3. 改变交通设施空间走向
    4. 变更土地空间利用类型
第二节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空间重构的作用机理
    1. 生产性服务企业的空间博弈
    2.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空间演进
    3.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的区域空间响应
第三节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空间重构作用的表现形态
    1. 城市层面:服务业集聚布局的差异化与空间经济非均衡的产生
    2. 区域层面:城市服务的区域化与城市新等级体系的形成 第五章 金融业、物流业和研发业集聚对区域空间的重构分析
第一节 金融业集聚与区域空间重构分析
    1. 金融业集聚的空间表现
    2. 金融业集聚的动力因素
    3. 金融业集聚对区域空间的重构作用
第二节 物流业集聚与区域空间重构分析
    1. 物流业集聚的空间表现
    2. 物流业集聚的动力因素
    3. 物流业集聚对区域空间的重构作用
第三节 研发业集聚与区域空间重构分析
    1. 研发业集聚的空间表现
    2. 研发业集聚的动力因素
    3. 研发业集聚对区域空间的重构作用
第四节 金融业、物流业和研发业集聚对区域空间重构的对比分析
    1. 相同之处
    2. 不同之处 第六章 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空间重构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长三角地区概况
    1. 地域范围
    2. 经济发展概况
    3.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总体状况
    4.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趋势
第二节 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的态势
    1. 上海市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集聚
    2. 浙江省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集聚
    3. 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集聚
第三节 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演化模式
    1.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空间分布的交叠
    2.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空间功能分化
    3.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城市的功能扩展
第四节 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空间重构的作用途径
    1. 产业功能空间优化和空间集聚互动化
    2. 就业结构演变和就业空间分布层次化
    3. 交通设施空间调整和运输设施枢纽化
    4. 土地利用空间结构转型和土地利用差异化
第五节 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空间重构的传导路径
    1. 企业之间的传导路径
    2. 集聚区之间的传导路径
    3. 城市之间的传导路径
第六节 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空间重构的效应分析
    1. 产业集聚的城市效应
    2. 产业集聚的区域效应
    3. 产业集聚的全球效应 第七章 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与空间合理布局的战略构想
第一节 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与空间合理布局的现实依据
    1. 现代制造业基地建设需要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有效支撑
    2. 城市群构筑需要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合理分工相配合
    3. 区域一体化推进需要生产性服务业的合理分布相协调
第二节 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与空间合理布局的结构形态
    1. 层级性
    2. 网络性
    3. 空间一体化
第三节 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与空间合理布局的实现途径
    1. 市场驱动
    2. 政府驱动
第四节 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与空间合理布局的战略选择
    1. 调控引导战略:总体发展规划与专项规划共进
    2. 分工发展战略:产业分工与城市分工协同
    3. 融合互动发展战略:产业融合与城市互动
    4. 功能提升发展战略:城市服务功能扩展与服务网络构建
    5. 特色专业化发展战略:精专生产管理与专业功能区建设
    6. 集群发展战略:集聚区配套改革及其网络式发展
    7. 嵌入全球价值链发展战略:价值链重序与附加值提升
    8. 重点扶持发展战略:龙头服务企业发展及其服务范围扩张
    9. 相关制度安排:机制体制建设与良好发展环境塑造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基本结论
    1.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基本规律、驱动因素和模式
    2. 不同类型生产性服务行业集聚的差异
    3. 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特征及其演化模式
    4. 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空间重构的作用途径和机理
    5. 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与空间合理布局的结构和战略路径
第二节 研究展望
    1.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理论框架的研究
    2. 空间集聚与行业功能差异的研究
    3. 微观层面服务企业的空间决策的研究 附件: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分布的全局主成分和分层聚类分析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四、南宁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多元数据的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研究[D]. 杨玥. 浙江大学, 2021(01)
  • [2]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助力实施强首府战略[J]. 尚毛毛,张鹏飞,车吉轩. 广西城镇建设, 2020(03)
  • [3]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法治问题研究[D]. 邹鑫. 武汉大学, 2019(06)
  • [4]广西工业园区低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 马桂华. 广西师范学院, 2017(02)
  • [5]全球化、地方化与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不平衡 ——以广西为例[D]. 戴其文.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9)
  • [6]创新驱动 加快南宁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发展[J]. 沈小春,陆剑,覃万科,赵志伯. 广西经济, 2016(10)
  • [7]2013年南宁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情况分析及对策[J]. 宁秋,李玉兰,廖莹. 价值工程, 2014(32)
  • [8]民族地区高新技术产业效率研究 ——以民族地区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为例[D]. 彭诚. 西南民族大学, 2014(12)
  • [9]广西南北钦防城市群经济发展机制研究[D]. 张耀一. 中央民族大学, 2013(12)
  • [10]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空间重构的作用途径和机理研究 ——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D]. 刘曙华. 华东师范大学, 2012(11)

标签:;  ;  ;  ;  ;  

南宁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