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儒释道三教关系及其学术影响

隋唐儒释道三教关系及其学术影响

一、隋唐儒佛道三教关系及其学术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唐琦琦[1](2021)在《李翱对韩愈人性论的继承与发展研究》文中指出自先秦起学者们就关注到了人性之问题并产生了思考,到了唐代由于佛、道盛行,儒学的地位受到了挑战。因此以韩愈、李翱等为代表的儒者们以祟儒排佛、老为目的,期望光复儒学曾经的正统地位,以挽救国之衰败的现状。他们汲取了儒家先辈们的精华思想,同时又融合了当时的文化思想,构建出了具有时代特点的人性理论。本文通过梳理隋唐以前儒学者们的人性思想,分别从孔子、孟子、荀子、子思、董仲舒等着手,了解儒家学者们关于人性思想的理论和变化,在此基础上,探究韩愈、李翱在隋唐时期对于人性论的重新构建。同时,结合韩愈、李翱所处时代的关注,力求通过唐代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统观两人的人性论。在儒家思想中“性”之最初内涵皆是由天所赋,而天所具有的明德与至善之性又是人类存在的本体依据,亦是儒者们一直所追求的目标。韩愈、李翱之人性论发展皆承袭了此思想,把“性”视为一种先天的本然之性,由于二人继承思想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因此对“性”之本质阐释出了不同的观点。韩愈主要以继承孔、孟、荀以及董仲舒之性论思想为主,提出性情三分论的人性主张,且上、下之性不可移,同时立足于现实指出人性之修养需要通过外教、内修、践行之法去达到儒家所追求的圣人之境。李翱亦吸收了唐前儒者们的人性思想,其中又以《中庸》的思想为主,他同韩愈一样指出了人之性禀赋于天,但他不赞同韩愈性分三品的说法,并指出人皆一性,性为本善之主张,更着重提出了“情”才是造成人与人之间差距的根本。他同韩愈一样,又“情”的角度对性加以分析,继承了韩愈的“情”有善恶之分的思想,认为百姓之情就是因为有恶之因素才导致了本性之蒙蔽。同时他在人性修养方面比韩愈更注重自身的内省以及内修,具有了形而上之概念,他提出了通过“熄情灭性”之修养方法,希望人们能够达到“至诚”之理想境界。韩愈、李翱的人性论继承了儒家先辈们的精华思想,汲取了佛、道之思想,在彼此切磋交流的过程中,形成了独具个人特色的人性论,尤其是李翱的复性说,更是影响了宋明理学性二元论的形成,为宋明理学之发展奠定了基础。

任晓艺[2](2020)在《司马承祯《素琴传》音乐美学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唐代是道教发展的高峰期,是古琴艺术大发展时代,从思想史的角度看也是儒释道三家高度冲突与融合的时代,司马承祯作为茅山宗重要代表,身处时代洪流,其人其思便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时代烙印。《素琴传》作为司马承祯音乐美学思想的集中表达,不仅基本涵盖了前人琴论,还显示出了司马承祯“以琴论道”和儒道音乐思想相融合的特点。遗憾的是,这样一部音乐美学文论还未引起学界足够重视,展开的探讨也不多,这就为本文的写作留下了巨大的空间。做好《素琴传》的注译和解题工作,深入分析《素琴传》音乐美学思想,阐释其重要音乐美学思想价值,能够一定程度上丰富唐代道教琴论的相关研究,佐证唐代古琴艺术的高度发达。本文首先在绪论部分对文章的研究意图、研究方法、研究现状进行论述,并从“素琴”二字入手对《素琴传》进行解题,揭示司马承祯无声之乐的审美追求。第一章对司马承祯修道思想进行概述,突出其融合性特点,并对以司马承祯为代表的茅山宗在唐代的繁盛原因进行简要分析。第二章以初、盛唐儒释道三教冲突与融合为背景,梳理从唐高祖到唐玄宗的三教政策,将三教焦点之一的夷夏之论引入古琴,探索胡乐冲击下依旧繁荣的古琴艺术总体面貌。第三章对《素琴传》中的琴象论、琴禁论、斫琴论、琴德论进行详细分析,验证司马承祯音乐美学的儒道融合性特征,并以《素琴传》为时间节点,从音乐美学思想史的维度作横向和纵向的考察,突出《素琴传》音乐美学价值。本文从音乐美学思想史的角度对司马承祯《素琴传》音乐美学展开研究,通过对《素琴传》音乐美学思想内涵的分析,相信有助于唐代音乐美学的认识,也能够一定程度反映出唐代琴学和音乐美学的状态,以期对中国音乐美学史缺失的部分,有所补益。

刘琼[3](2019)在《唐初以论辩为线索的儒释道三教关系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唐初儒释道三教关系实际上是中国各学派,自有思想文化交流起的两千多年来,逐渐形成的以儒释道三教关系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体系。在先秦时期形成的儒道关系,两汉以来在佛教传入、儒道教发展的情况下,形成了三教并行的思想文化体系。唐初儒释道三教在经历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比附格义的基础上,首次面对“大一统”国家,唐初统治者和三教人士的表现,直接影响了后世对待三教关系的态度。而唐初的三教论辩都比较典型,出现了 19次规模较大且官方组织的论辩,留存资料详细丰富,其中论辩过程中提到的内容思想能突出当时的时代特征,有代表性意义。选题以纵向的历史时期为纲,以具体的思想交流成果为目。从儒释道三教交流的具体史实出发,既注重历史的宏观性,同时也注重三教在交流过程中的论辩内容和思想深度,试图理清唐初儒释道三教交流的细节和思想文化发展的深层次原因。文章立足于唐初时期,主要选举唐初三帝,即唐高祖、唐太宗和唐高宗三个皇帝所处的典型阶段,进一步凸显唐初三教交流发展史对于整个中国思想史发展的承上启下意义。同时侧重于以唐初官方组织的19次论辩为线索,通过分析论辩的具体史实政策、内涵、特征及意义的四个方面,来论证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活力,证明唐初在整个中国思想发展中做所的突出贡献。本文首先以微观视角,以尊儒、兴佛及宠道作为三个立场,通过分析统治者对待三教的举措和各教在论辩过程中体现出的思想性特征,分析三教思想本身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继而以宏观视角,通过分析19次论辩过程的内涵和表现,整体性地分析三教论辩过程中表现出的特征。最后在全面分析后总结出,唐初并不是传统意义上所说的以道为尊,而是在佛道作为掩护下,实际上大力尊儒。这种观念和政策也对后世的三教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高云波[4](2019)在《唐代疫疾流行与社会主要应对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疫疾作为一种群体性多发疾病,古往今来肆虐于华夏各地,其文献记载不绝于史。据正史统计,唐代见诸文献的疫疾流行共有49次;考量成因,既有征服自然的客观“天灾”,也有社会涌动的历史“人祸”;观其规模,疫情遍及唐境南北,严重侵蚀农业发展各因素;探其影响,最为直接的打击便是人口的大量减损,进而土地抛荒、商业停滞、军备不振、经济萧条,原先的繁荣丧失殆尽,苦难与恐慌迅速弥漫于整个社会,严重威胁社会秩序,影响社会稳定。疫灾的铺卷,成为大唐盛世一个挥之不去的噩梦,与农业立国的发展理念格格不入。梳理文献,唐帝国面对如此危机,整体既无“哀民生之多艰”的空号,也罕见大规模依仗“寻巫问药”的盲目与无奈,而是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整合相对高效的行政手段牵头搭建了不同以往的救灾、治灾平台,规模化、组织化、专业化的疫疾救助团队成为其时救灾治疫主体,彰显出有别以往的、较为理性的认知特质,这既是对医学技术的客观推进,也是社会资源充分调动的时代体现。有鉴于此,比照分析疫疾流行与唐政府主导下的社会主要应对机制,不难发现二者在当时特定的时代条件下,存在着必然的历史互动与情境咬合。如果将疫疾流行视为一种社会问题,其背后所体现的社会动员能力的产生与维系显然有更为复杂的动因。处置疫疾如何在唐代可以实施?其具体举措又呈现何种时代风貌?这种社会行为对后世又有哪些垂范价值?凡此种种都为我们探讨唐代社会问题提供了颇有意义的研究内容,为把脉唐代社会变迁提供了进一步拓展的契机与可能。

刘蕗[5](2018)在《论唐五代文言小说中的佛道之争》文中研究说明在我国,佛、道乃是对我国影响最大的两个宗教。道教是中国本土最早的制度化宗教,东汉末年渐兴,南北朝逐渐完善,至唐时更成为“国教”;佛教,起源于印度,约在汉明帝时传入中国,兴盛于魏晋,唐时的寺院僧尼亦遍布四方国境。佛、道二教的昌明,为我国古代小说发展繁荣提供了沃土,特别是不离鬼神怪异的“志怪”一脉,从魏晋至唐五代,硕果颇丰,蔚为大观。佛、道对文人及其作品的影响,常是交织出现,但不应忽视,二教在相互吸收、融合之时,因其发展的实际利益,教团间还是争斗更多,特别是在唐代统治者“重道抑佛”的宗教政策影响下,唐代佛道之争异常激烈,此状况亦被小说反映出来,而这一部分“佛道相争”类小说有自己的叙事范型及特色。本文除绪论外,正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佛道小说概念及本文研究对象的界定。在古代,小说概念含混,不能纯粹以今人标准加以准绳,本篇将采用广义小说概念;而唐五代文言小说中关涉佛、道内容的作品甚多,散见各处,本篇既聚焦于佛道之“争”,则研究对象应为狭义佛道小说,其中,本文特重具代表性的宗教徒之作。第二章:政治旋涡与佛道之争,因佛、道沉浮总受限于政治势力,本章旨在理清政治势力影响下,佛、道二教的发展脉络,明晰佛、道二教间的纷争概况,主要从《老子化胡经》入手,并关注“三武一宗”灭佛的重大历史事件中佛、道的纠葛。在此基础上,探讨佛道小说作者的宗教身份及佛道相争对唐五代佛道小说创作的激发,弄清“佛道相争”类小说发生的宗教背景。第三章:佛道之争下的唐五代佛道小说,以小说文本为出发点,选取杜光庭道教小说五部、《法苑珠林》之“感应缘”部及段成式《酉阳杂俎》为研究对象,甄别、整理其中的“佛道相争”类小说,旨在从影响最大的宗教徒及其作品入手,兼顾佛、道二教,以较全面的视角来关照唐五代小说中二教相争的情况。第四章:佛道之争对唐五代佛道小说创作的影响,在小说文本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试图深入研究“佛道相争”类小说的叙述范型及特点。本文将“佛道相争”类小说分为“直接斗争型”与“侧面斗争型”两种不同的叙述范型,并探讨佛道之争对唐五代佛道小说创作观念、故事题材选取、人物塑造等方面的影响。

郭宇[6](2018)在《孔子与佛祖之间:敦煌话本中的儒佛互通》文中提出“孔子与佛祖之间:敦煌话本中的儒佛互通”这一研究主题,是基于隋唐时期儒佛思想融合的背景之下提出的。佛教传入中国,不仅仅是指其在中国宣传教义,更是指它在吸收儒家思想的过程中不断改变、汇通,最终演变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敦煌话本作为容易被下层百姓接受的一种通俗的传播载体,最能直接反映出民众的思想需求和当时的社会形态。话本,是中国白话小说的开端,敦煌话本的产生以儒佛交融为大背景,自然体现了儒佛思想交融过程的内容。论文主要有三大部分,分别对敦煌话本进行简单的概括;从义利、诚信、尊卑、孝道这几方面着手,重点分析在敦煌话本中儒佛思想在以上四大类中的体现;从总体上对敦煌话本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本文的研究旨趣在于,通过对敦煌话本的研究,构建面向于基层社会在儒佛互融背景下变迁的研究体系。而非如以往学者那样单纯的研究儒佛关系。在研究理路上更注重将研究放置于特定时代的特定场域,以求得更细致、具体的研究对象。惟其如此,才能理清儒佛交融对话本内容形成的影响以及话本的传播对儒佛关系的反向推动作用。

王馨敏[7](2017)在《姚(巧言)《三教不齐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研究的对象为唐代姚(巧言)着《定三教优劣不齐论》(本文统称为《三教不齐论》)。目前日本学者已经对《三教不齐论》的部分内容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本文则主要从《三教不齐论》的整体内容及其论证方法入手,对该论进行详细的解读,以此窥测当时期三教争论之一隅。除绪论和结论外,本文正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三教不齐论》三个写本及作者的介绍。第二部分对《三教不齐论》的主旨、内容及其论着结构进行分析。第三部分以“小而略同,大而全异”为切入点,将姚(巧言)对三教关系的看法概括为“分别说”,并对其具体内容进行了讨论。第四部分依论中所提“渐次而学”,总结姚(巧言)对三教修习的看法,进而提出“渐次说”。第五部分依教法和种性两方面提出法”、“种”说,论述姚(巧言)对三教优劣关系的看法。第六部分通过对比《三教不齐论》与《三教优劣传》的异同点,以此考察前者对後者的影响,同时将其对日本的影响做了说明。通过对《三教不齐论》整理与分析研究,本文提出了以下几个观点:第一,内容上,姚(巧言)首先提出“三教俱是圣言”、“惣亦兼解”,体现出了当时期三教合流初步形成的思想。随後又提出“渐次而学”,认为三教之中佛教最优,将儒、道二教归结为佛教的一个阶段,由此体现出姚(巧言)的三教合流思想并不成熟,且这种思想的形成多是为论证三教优劣而服务。最後,对三教始祖外在条件的辩论上,姚(巧言)指出“乃教法不同”,即将外在条件归为教法不同的原因之一。第二,结构上,姚(巧言)以分别是非、善恶为依据,以此识别、思量三教间的渐次关系,并将其归结为教法上的差异,从而论证三教不齐并佛教最优这一宗旨。第三,将其与宋代的相关文献进行对比,从两文本的变化可以看出,由唐至宋三教合流思想虽然日臻完善,但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仍然存在反对三教合流的思想。

刘成群[8](2016)在《“吾道”与文统:元好问的重要身分还原》文中研究表明元好问在金末元初的历史情境中不仅仅是一位文学家,而且也是金源儒学的代表,即"吾道"之所寄,文统之所归。他的诗文创作、史学追求及宗教观都体现着"吾道"与文统的观念。受元好问的影响,元初北方形成过一个文统儒学阵营。但随着南方理学的北上,这个儒学阵营逐渐式微。明清两代,理学上升为国家意识形态后,元好问的"吾道"与文统乃被消解,文学家遂成为其唯一的面相。

邵培仁,姚锦云[9](2015)在《和而不同 交而遂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文中提出中华传统文化有什么样的当代价值,是当今中国学人关注的重要问题。新石器时代以来,华夏大地上就存在多个文化系统,几千年来往来不绝,彼此互渗,"和而不同""交而遂通"。在思想文化发展上,春秋时期经历了百家争鸣,儒道两家脱颖而出;两汉之际佛教传入,兴盛于南北朝,至唐代已成儒释道三教并立之势。经两宋期间进一步互通消融,终于形成宋明理学的儒学新高峰,并泽被邻邦。近代西学东渐,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变局,同时涌现现代新儒家等硕果。中华文化之所以"亘古亘今"、绵延不断,就在于有着"和而不同,交而遂通"的品质。一方面,和而不同,既保持自身独立性,亦尊重他者合理性;另一方面,交而遂通,积极对话与沟通,互相学习,互为滋养。简言之,即多元、共存、接纳、欣赏,这正是中华传统文化为今人、为世界贡献的优秀价值。

高硕[10](2014)在《唐代道教上清派思想研究》文中指出道教上清派是指以崇奉和传习《上清经》、《黄庭经》等上清经系经典为主的道教流派。从历史发展来看,道教上清派大约产生于东晋时期,因《上清经》的出现而得其名。南北朝时,上清派获得初步发展,到梁代陶弘景时形成茅山宗一系,初具道派规模。至此阶段,道教上清派的合法性存在,国内外学界无有异议,获得普遍认可。然而,关于唐代道教上清派是否存在的问题,国内外学界却存在着争议。国内学界普遍认为,唐代上清派是存在的,而且是道教的主流道派。日本道教学者小林正美却提出了另外一种意见,认为唐代道教诸派之中不存在上清一派,引起了学界的普遍关注。此文认为,虽然小林正美论证了唐代道教上清派不存在的三个基本理由,有一定的历史依据,但也不能因此而彻底否定唐代道教上清派的存在。对此,此文提出了一些不同看法和观点。此文认为,唐代道教上清派不仅存在,而且还是唐代道教的主流道派。在明确了唐代道教上清派存在这一前提之下,此文紧紧围绕唐代道教上清派思想研究这一中心任务,试图对其进行系统而全面的研究。此文认为,唐代道教上清派之所以能成为主流道派,有着深刻的思想历史背景,同时还与所处的政治环境以及自身主动参与政治活动紧密相关。在此基础之上,此文进一步梳理了唐代道教上清派的历史发展和传法谱系,认为唐代道教上清派主要有两大传承谱系:一是茅山宗一系,二是南岳天台一系。茅山宗一系创自陶弘景,其后又分为两支,潘师正一支和王轨一支,到茅山第十四代宗师韦景昭时,这两支合为一系。南岳天台一系,由司马承祯开创,其后主要有冯惟良、闾丘方远一支和徐灵符一支。茅山宗一系与南岳天台一系,后又在茅山第十九代宗师王栖霞处重新合二为一。此文认为,唐代道教上清派与南北朝时上清派相比,主要突破在于思想义理方面。唐代上清派以“道”为基础,以上清派的经典《上清大洞真经》与《黄庭经》为主要理论依据,对重玄学、儒学以及佛教思想加以融会贯通,为上清派义理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唐代上清派的体源论继承了老子的“道”论,融摄重玄学与佛教的思维方法,从道的体性、道的神秘性、道的生成性、道与万物之关系四个方面全面阐释了道体与本源合一的理论。唐代上清派的性命论以“道”为根基,继承发展了《上清大洞真经》的“形神俱妙”理论,吸收了重玄学、儒学、佛教的心性思想,建立了道性论,为道教生命观赋予心性的特征,强调了清静的心性在修道中的作用,从而创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心性论体系。唐代上清派的修道论是存思服气修道论与修心炼形修道论的结合。一方面,唐代上清派继承发展了《上清大洞真经》和《黄庭经》的炼养丹田、存思、服气之法,另一方面,唐代上清派的修道理论在其心性论的影响下,也强调“虚静其心”对于修道的重要作用,同时又强调炼形的重要意义,因而称之为“修心炼形”。唐代上清派的社会政治观也是其义理发展的重要方面,唐代上清派的历代宗师高道都有较强的政治活动能力,与统治者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为上清派在唐代成为主流道派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唐代上清派的宗师高道又将修道理身的思想运用于经邦治国之中,形成其独具特色的社会政治思想。唐代道教上清派在思想义理方面的突破和发展,特别是修心炼形、形神双修的修养理论,不仅为其自身在唐代成为主流道派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也为宋元时期道教性命双修内丹修炼的发展和兴盛提供了理论及实践基础。

二、隋唐儒佛道三教关系及其学术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隋唐儒佛道三教关系及其学术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李翱对韩愈人性论的继承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第二章 唐代儒家人性论思想溯源
    一、社会背景
        (一)坚实的经济基础
        (二)中央与地方的激烈斗争
    二、思想背景
        (一)儒、佛、道三教的并立
        (二)儒学自身发展的需要
第三章 从韩愈的“仁义之道”到李翱的“以诚统道”
    一、唐以前儒家“道”的发展
        (一)以人为重心的仁爱之道
        (二)天、人两道相结合的转变
    二、韩愈对“道”的新阐释
        (一)沿袭儒家以仁义为核心的道
        (二)弘扬正统之道以抗衡“法统”
    三、李翱对韩愈“道”的提升
        (一)沿袭《中庸》,以“诚”为本
        (二)从伦理到本体的方向转变
第四章 从韩愈的“性情三品”到李翱的“性本善情多方”
    一、李翱对韩愈“性”的扬弃
        (一)以本然之性为基础的性论
        (二)从性有三品到圣凡皆为一性
    二、李翱对韩愈“情”的扬弃
        (一)以儒、佛两家情欲观为基础
        (二)从情有善恶到情昏而匿性
第五章 从韩愈的“内外兼修”到李翱的“熄情复性”
    一、李翱对韩愈修养方法内涵之扬弃
        (一)以儒家修身思想为本
        (二)从简单的教化思想到系统的复性之法
    二、李翱对韩愈修养的目的之扬弃
        (一)完善人性缺陷,促进社会关系和谐
        (二)从形下个人修养到形上成圣境界之追求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和发表的论文

(2)司马承祯《素琴传》音乐美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图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现状评述
    四、《素琴传》解题
第一章 司马承祯及唐代茅山宗发展概况
    第一节 司马承祯其人及其道教思想
        一、司马承祯其人
        二、司马承祯道教思想概述
        三、司马承祯道教思想影响及评价
    第二节 唐代茅山宗繁荣发展的原因分析
第二章 初、盛唐三教关系演变下的古琴艺术
    第一节 初、盛唐三教关系演变
    第二节 三教关系演变下的古琴艺术
        一、琴人
        二、琴曲
        三、琴诗
        四、斫琴
        五、琴论
        六、记谱
        七、琴画
第三章 《素琴传》音乐美学思想分析及比较
    第一节 《素琴传》音乐美学思想分析
        一、琴象论
        二、琴禁论
        三、斫琴论
        四、琴德论
    第二节 《素琴传》与其他琴论的比较
        一、《素琴传》与唐前琴论的比较
        二、《素琴传》与同时期其他琴论的比较
        三、《素琴传》与唐后琴论的比较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素琴传》注译
致谢

(3)唐初以论辩为线索的儒释道三教关系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选题意义
        (一) 选题缘由
        (二) 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及研究趋势
        (一) 三教交流史角度的研究
        (二) 三教思想史角度的研究
    三、本论文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一) 主要内容
        (二) 研究方法
        (三) 重点难点
        (四) 创新之处
第一章 唐之前的儒释道三教关系发展
    第一节 唐之前儒、释、道的发展
        一、唐之前的儒学发展
        二、唐之前的佛教发展
        三、唐之前的道教发展
    第二节 唐之前的三教关系发展
        一、儒道关系发展
        二、儒释道三教关系发展
第二章 唐初论辩之三教关系内涵
    第一节 论辩之尊儒内涵
        一、尊儒之社会政治表现
        二、尊儒之思想论辩内涵
    第二节 论辩之兴佛内涵
        一、兴佛之社会政治表现
        二、兴佛之论辩思想内涵
    第三节 论辩之宠道内涵
        一、宠道之社会政治表现
        二、宠道之思想论辩内涵
第三章 唐初以论辩为基础的儒释道三教关系特征及意义
    第一节 以论辩为基础的儒释道三教关系特征
        一、延续性
        二、实践性
        三、融合性
        四、斗争性
    第二节 以论辩为基础的儒释道三教关系意义
        一、唐初儒释道三教论辩的实质
        二、唐初儒释道三教论辩的成果
        三、唐初儒释道三教论辩的价值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4)唐代疫疾流行与社会主要应对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理论
第一章 唐代疫疾的流行
    第一节 疫疾概念的界定
    第二节 疫疾的流行特征
        一、发生频率高
        二、持续时间长
        三、传播地域广
        四、疫疾种类多
        五、破坏程度剧烈
    第三节 疫疾流行的原因
        一、疫疾流行的自然原因
        二、疫疾流行的社会原因
第二章 唐代疫疾流行的社会影响
    第一节 疫疾流行对政局的影响
        一、人口流失
        二、社会恐慌
        三、人才流失
    第二节 疫疾流行对经济的影响
        一、农业疲敝
        二、手工业萎缩
        三、商业受挫
    第三节 疫疾流行对军事的影响
        一、兵源减损
        二、军粮供给不畅
        三、战斗力削弱
    第四节 疫疾流行对世风的影响
        一、“疫岁之巫”的盛行
        二、人伦道德的陨丧
        三、颓靡世风的流露
第三章 唐代社会的主要应对机制
    第一节 唐代官方医事
        一、医政机构的建立
        二、医事活动的开展
        三、政府干预下的药材市场
        四、政府主导下的医籍整理
    第二节 唐代佛教团体的医事
        一、佛教团体医事组织
        二、佛教医学的发展
        三、消灾避难经文的流播
    第三节 道教团体的医事
        一、道教团体医事组织
        二、道教医学的发展
        三、道教“人命至重”思想的弘扬
第四章 唐代治疫机制的嬗变与启示
    第一节 政府主导下的“三教融合”治疫机制
    第二节 社会医事水平的整体提升
    第三节 统治阶层对疫疾问题的重视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5)论唐五代文言小说中的佛道之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意义及研究现状
    二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第一章 相关概念与研究对象界定
    第一节 佛道小说概念界定
    第二节 研究对象界定
第二章 唐五代佛道小说创作的宗教政治背景
    第一节 佛道二教的兴起与其在唐五代的发展
        一、道教的兴起与发展
        二、佛教的兴起与发展
    第二节 佛道之争概况
        一、佛道相争之肇端《老子化胡经》
        二、“三武一宗”灭佛
    第三节 佛道之争对唐五代佛道小说创作的激发
        一、小说家的宗教徒身份
        二、佛道之争对小说创作动机的激发
第三章 佛道之争下的唐五代佛道小说
    第一节 杜光庭道教小说中的佛道之争
        一、杜光庭五种道教小说中“佛道相争”条目整理
        二、杜光庭道教小说的“尊道贬佛”考论
    第二节 《法苑珠林》“感应缘”中的佛道之争
        一、《法苑珠林》“感应缘”中“佛道相争”条目整理
        二、释道世对“感应缘”故事“扬佛抑道”的改削
    第三节 段成式《酉阳杂俎》中的佛道之争
        一、《酉阳杂俎》中佛道关系条目整理
        二、《酉阳杂俎》从纯宗教徒创作到文士作品的过渡
    第四节 其他唐五代文士文言小说中的佛道之争略述
第四章 佛道之争对唐五代佛道小说创作的影响
    第一节 “佛道相争”类故事叙述范型
        一、直接交锋型
        二、侧面斗争型
    第二节 唐五代佛道小说的特点
        一、对魏晋小说“实录”创作观的继承
        二、“入冥”和“遇仙”题材的不同选取倾向
        三、小说中僧道形象的“正邪”分化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辞

(6)孔子与佛祖之间:敦煌话本中的儒佛互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敦煌话本概况
    (一)敦煌话本产生的背景
    (二)话本内容简析
    (三)儒家思想在敦煌地区的确立
    (四)佛教思想在敦煌地区的确立
二、敦煌话本中儒佛尊卑观比较研究
    (一)尊卑的源流
    (二)敦煌话本中儒佛尊卑观之互通
三、敦煌话本中儒佛孝道观比较研究
    (一)孝道的源流
    (二)敦煌话本中儒佛孝道观之互通
四、敦煌话本中儒佛义利观比较研究
    (一)义利的源流
    (二)敦煌话本中儒佛义利观之互通
五、敦煌话本中儒佛诚信观比较研究
    (一)诚信的源流
    (二)敦煌话本中儒佛诚信观之互通
六、亦佛亦儒佛儒交融
    (一)儒佛交融
    (二)儒佛交融的影响
参考文献
致谢

(7)姚(巧言)《三教不齐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由
    二 学术史回顾
    三 选题的研究意义
    四 研究资料和方法
    五 论文结构
第一章 《三教不齐论》文本及作者
    第一节 文本情况
    第二节 作者考察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三教不齐论》主旨、内容及结构
    第一节 《三教不齐论》之主旨
    第二节 《三教不齐论》之内容与结构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三教不齐论》中“分别说”论考
    第一节“分别说”概述
        一、全论整体概述
        二、姚(巧言)“分别说”内容概述
    第二节 定“是非”
        一、“是非说”概述
        二、“是非说”与《本际经》中“是非”比较
    第三节 辨“善恶”
    第四节 取“智愚”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三教不齐论》中“法”、“种”说
    第一节“法”、“种”说概述
    第二节“法”、“种”说与“分别说”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三教不齐论》的影响
    第一节 对《三教优劣传》的影响
        一、两文本结构上的共性及不同
        二、两文本内容上的共性及不同
    第二节 对日本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吾道”与文统:元好问的重要身分还原(论文提纲范文)

一、身分归属之“吾道”
二、文道合一之“文统”
三、“易诗为史”价值取向的转换成因
四、不失儒本的宗教观
五、北方文统儒士集团的形成与消解

(9)和而不同 交而遂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华传统文化与当代问题
二、和而不同,休战和平:多元与共存的相处之道
    (一)和而不同,道通为一:儒释道的多元共存之道
    (二)休战和平,敬之终吉:盟会的“合内外”传统
三、和实生物,交而遂通:接纳与欣赏的交往品质
    (一)天地交而万物通:接纳与欣赏成就延续和发展
    (二)三人行,必有我师:儒释道互通的交融实践
四、和而不同、交而遂通:多元、共存、接纳、欣赏的价值
    (一)和而不同,交而遂通:以史为鉴的中国文化价值
    (二)多元、共存、接纳、欣赏: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桥梁
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10)唐代道教上清派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资料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一) 文献学研究法
        (二) 考据学研究法
        (三) 思想史研究法
        (四)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研究法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唐代上清派的时代背景
    第一节 唐代上清派发展的思想背景
        一、早期上清派奠定的理论基础
        二、魏晋以来道教未解决的问题
        三、初唐时佛道之争的直接刺激
    第二节 唐代上清派所处的优越环境
        一、为提高李氏皇族自身地位而崇老
        二、因维护李唐王朝政治统治而崇道
        三、出于帝王追求长生的需要而兴道
第二章 唐代上清派的法系传承
    第一节 茅山一系上清派法系
        一、早期道教与茅山的历史渊源
        二、茅山宗一系上清派的传道法系
    第二节 南岳天台一系上清派法系
        一、早期上清派与天台山的渊源
        二、南岳天台一系传道法系
第三章 以道为本的体源合一论
    第一节 道的虚无性
        一、徐道邈的“无体若虚”之道
        二、司马承祯的“无营无作”之道
        三、吴筠的“虚无玄妙”之道
        四、徐灵府的“微不可测”之道
        五、杜光庭的“希夷微妙”之道
    第二节 道的神秘性
        一、司马承祯的“灵而有性”之道
        二、吴筠的“真精虚皇”之道
        三、杜光庭的“太上老君即道”说
    第三节 道的生成性
        一、徐道邈的“二气交合”生万物
        二、司马承祯的“几微之气”生万物
        三、吴筠的“大道元气”生万物
        四、徐灵府的“虚凝之气”生万物
        五、杜光庭的“玄元始气”生万物
    第四节 道与万物的关系
        一、司马承祯的“有无双遣”与“即色是空”
        二、吴筠的“有无统一”与“道生德蓄”
        三、杜光庭的“妙无妙有”与“道体德用”
第四章 以性命为主的心性论
    第一节 道性论
        一、潘师正的“一切有形皆含道性”
        二、司马承祯的“真性随身有”
        三、吴筠的“性有三品”
        四、杜光庭的“蠢动含生皆有道性”
    第二节 清静论
        一、徐道邈的“虚静无为”与“安心定意”
        二、司马承祯的“静则生慧”与“复归纯静”
        三、吴筠的“性动为情”与“主静去动”
        四、徐灵府的“心胜则道全”与“静漠恬淡”
        五、杜光庭的“道本清静”与“摄情归元”
    第三节 生命观
        一、徐道邈的“养神守身”与“守一以长生”
        二、司马承祯的“生之所贵者道”与“以养气为先”
        三、吴筠的“神仙可学”与“神形兼修”
        四、徐灵府的“与天地同道”与“精气神合一”
        五、杜光庭的“形神双修”与“复归于道”
第五章 修心炼形的修道论
    第一节 对早期上清派修炼方法的继承
        一、潘师正的内丹修炼法
        二、司马承祯的服气导引法
        三、吴筠的胎息固炁之法
        四、杜光庭的服气炼气法
    第二节 唐代上清派修心炼形的方法特色
        一、司马承祯的“虚静坐忘”与“修道七阶”
        二、吴筠的“心静保神”与“守道益形”
        三、杜光庭的“安静心王”与“形神兼修”
第六章 无为无不为的政治观
    第一节 唐代上清派高道的政治智谋
        一、政治选择对道教生存与发展的启示
        二、唐代上清派高道极高的政治智谋
    第二节 唐代上清派高道的政治思想
        一、司马承祯“清静无为”的政治思想
        二、吴筠“主明而无为”的政治思想
        三、徐灵府“因时应变”的政治思想
        四、杜光庭“经国理身”的政治思想
        五、唐代上清派政治思想与儒学政治思想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四、隋唐儒佛道三教关系及其学术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李翱对韩愈人性论的继承与发展研究[D]. 唐琦琦. 沈阳师范大学, 2021(12)
  • [2]司马承祯《素琴传》音乐美学思想研究[D]. 任晓艺. 西安音乐学院, 2020(08)
  • [3]唐初以论辩为线索的儒释道三教关系特征研究[D]. 刘琼.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6)
  • [4]唐代疫疾流行与社会主要应对机制研究[D]. 高云波.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5]论唐五代文言小说中的佛道之争[D]. 刘蕗. 贵州师范大学, 2018(12)
  • [6]孔子与佛祖之间:敦煌话本中的儒佛互通[D]. 郭宇. 曲阜师范大学, 2018(01)
  • [7]姚(巧言)《三教不齐论》研究[D]. 王馨敏.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1)
  • [8]“吾道”与文统:元好问的重要身分还原[J]. 刘成群.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4)
  • [9]和而不同 交而遂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J]. 邵培仁,姚锦云.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6)
  • [10]唐代道教上清派思想研究[D]. 高硕. 南京大学, 2014(05)

标签:;  ;  ;  ;  ;  

隋唐儒释道三教关系及其学术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