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生态观下既有建筑的适应性再利用

整体生态观下既有建筑的适应性再利用

一、整体生态观下既存建筑的适应性再利用(论文文献综述)

武建光[1](2021)在《建筑适应性再利用视角下的筒仓改造设计策略研究 ——以大同煤气厂储焦仓改扩建设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城市被重新定位,产业结构升级后的废旧工业园区面临改造或拆迁。如何能让脱离城市发展的旧工业建筑回归,使工业建筑承载的个体记忆、集体记忆得到延续,成为当今城市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在工业园区众多建筑类型中,筒仓建筑因其特殊的结构特征成为了具有代表性的一类,是城市工业化历史进程的鲜活载体。那么筒仓建筑能否被再利用以及怎样再利用,成为了本文主要讨论的问题。本文将筒仓建筑作为研究主体,基于建筑适应性再利用理论及原则,展开对筒仓建筑适应性再利用的研究,为工业遗产筒仓建筑的再利用提供一种科学合理的设计思路。本文以建筑适应性再利用的理论原则为指导,以筒仓建筑改造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建筑专业网站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对筒仓建筑类型、特征及再利用现状进行系统认知。结合建筑适应性再利用原则与筒仓再利用现状,总结出筒仓建筑适应性再利用的内部空间、外部形态、功能模式和经济性等四方面的影响因素,并从以上四方面对国内外的优秀筒仓建筑改造的实践案例展开分析与讨论,继而得出筒仓建筑适应性再利用四个方面的设计策略,最终用于指导大同市煤气厂储焦仓改造设计。本文创新性地将筒仓这一具体的建筑类型作为研究主体,与建筑适应性再利用原则相结合,提出四个有针对性的筒仓建筑适应性再利用设计策略。为我国筒仓建筑再利用研究提供了参考,既有助于完善建筑适应性再利用的理论研究,又为筒仓建筑的改造设计提出了新策略,同时也有助于我国既有工业建筑改造与再利用的快速发展。

徐滢清[2](2021)在《居住建筑全生命周期的适应性设计策略研究》文中提出经过30年的城镇化高速发展,我国城市建筑进入了改造与新建并重的发展阶段。“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全面提升城市品质,改造老旧街区、住区与城中村,推进老旧建筑改造,同时加快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由此可见,改造在保证良好建筑品质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建造时的设计规范标准低,设计阶段没有运用适应性设计方法,造成改造难度较大、改造效果模糊、影响后续改造实施。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提出将建筑全生命周期阶段化,分为五个阶段:设计阶段、维护维修阶段、更新改造阶段、再生阶段、拆除阶段;将建筑系统层级化,分为五个层级:结构层级、围护体系层级、空间层级、设备管线层级以及内装部品层级;将适应性设计类别化,分为四个类别:构件适应性、空间适应性、环境适应性、气候适应性。探索三者的关系以建立建筑全生命周期的适应性设计体系。再选取居住建筑为主要研究对象,从设计阶段出发,分类整理适用于居住建筑全生命周期的适应性设计方法,进行编号后进行逐一比较,找出并解决其中不适宜的部分,最终形成居住建筑全生命周期的适应性设计方法集成。使居住建筑在使用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品质,满足使用者不断变化的需求,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本研究旨在解决现阶段既有建筑改造过程中的既存问题,提供居住建筑在设计规划阶段的新思考方式,建立了居住建筑全生命周期适应性设计策略的方法集成。在设计初期,为设计人员和相关从业者提供决策参考,对解决我国城市住宅巨大存量,推进居住建筑适应性设计与可持续性改造的发展具有积极地意义。

陈卓[3](2021)在《乡村闲置学校教学空间功能再利用研究 ——以河南地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为解决乡村学校适龄入学人口缩减的问题,国家出台撤点并校的布局调整政策整合农村教育资源。乡村学校的裁撤导致大量校舍的空置,造成固定资产的浪费和建设用地指标的低效使用。近年来,乡村闲置学校问题虽然受到持续关注,但是由于相关研究不足,闲置校舍利用现状与村民实际功能需求之间存在诸多矛盾。河南地区作为农业大省下辖行政村数目众多,乡村闲置学校基数大,校舍空间闲置问题严重,但是对于乡村闲置学校的利用尚处于探索阶段,利用现状中仍存在诸多普遍问题。因此,以乡村闲置学校教学空间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测绘的方法对河南地区乡村闲置学校进行实地调研,梳理与分析乡村闲置校舍利用现状,进而系统地进行此类空间的再利用研究。该研究不仅对乡村闲置资源的再利用具有启示意义,而且对乡村闲置学校再利用的实践探索具有一定指导意义。首先,以乡村闲置学校教学空间现状为出发点,从空间规模、空间尺度和交通组织三个方面归纳乡村闲置学校教学空间的基本特征。通过田野调查的方法,了解乡村闲置学校教学空间利用的现状,归纳总结出存在的主要问题为:空间功能与使用需求不完善,功能布局与使用方式不匹配,流线组织与使用方式不适应和空间环境与使用体验不理想四个方面。其次,从功能、空间和流线等不同角度出发,分析乡村闲置学校教学空间再利用的影响因素。一方面,乡村的发展,政策的倾斜和村民的需求迫切推动乡村闲置学校教学空间的再利用;另一方面,教学空间既有的空间尺度、组织方式和结构形式等限定性因素使空间的再利用受到限制。因此,通过梳理影响乡村闲置学校教学空间再利用的利弊因素,为此类空间再利用方法的针对性提出提供依据与方向。最后,以乡村闲置学校教学空间再利用影响因素为依据,分别从功能配置、空间重构与布局、动线组织等四个方面提出具体的乡村闲置学校教学空间再利用方法,并通过吕湾村闲置学校的设计实践论证所提出方法的合理性。从乡村存在大量闲置学校未能合理利用这一现象出发,总结了闲置校舍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乡村闲置学校教学空间再利用的方法,明确此类空间再利用的方向,期望对完善乡村闲置学校研究和促进乡村闲置学校再利用的实践探索起到积极作用。

李冬[4](2021)在《西南民族大学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高校建设呈现持续增长态势的背景下,针对老校区中的旧建筑及其环境的再利用成为建筑学领域关注的热点。西南民族大学太平园校区建成至今已有六十余年,保留有建校前留存的营房以及其他旧建筑。然而,整体校园面临空间布局单一、场所记忆流失等问题,需要进行适度的改扩建以满足使用需求。本文以西南民族大学太平园校区为研究对象,以理论研究、相关案例分析与太平园校区现状调研为基础,提出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策略与设计方案,并总结设计经验。首先,通过对当下老校区改扩建现状、规划与建筑再利用相关文献、校园改扩建发展历程以及老校区旧建筑价值认知等研究背景的阐述,明确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其次,以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相关的理论为基础,以价值认知与建筑现象学为依据,建构了包含空间布局、场所重塑以及技术支持三个主要方面的改扩建设计策略框架。此外,选取以老校区中旧建筑及其环境的、再利用相关案例进行分析与设计经验的总结。同时,通过对西南民族大学太平园校区历史沿革、现状建筑与环境等方面的调查与分析,明确改扩建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改扩建设计目标与指导思想。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策略,并对设计方案进行分析。设计策略包含外部空间布局、建筑空间布局、空间形式表达以及相关技术支撑四大方面,设计内容从外部空间的整合、旧建筑空间的整合、航空限高下新建筑设计、环境场所重塑以及相关技术运用五个方面进行分析阐述。总结老校区旧建筑及其环境再利用的设计经验以期为相似案例提供参考,并进行反思与展望。

姜智慧[5](2021)在《适用于西安炕底寨保留建筑改造的民宿案例研究》文中提出西安炕底寨保留建筑为原炕底寨村拆迁保留的18个院子,位于西安大明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西北隅,在唐大明宫遗址保护范围内,部分建筑叠压在唐拾翠殿遗址之上,为密布的普通农村小楼,被弃置约十年之久,是目前大明宫遗址区上唯一的自然村落遗留。炕底寨保留建筑的改造研究是具有意义的。保留建筑虽为一般旧建筑,建筑极为普通、无艺术价值且简陋,但其真实反映曾经的建筑状况,承载着曾经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的记忆。保留建筑虽自身历史价值不高,但是其呈现大明宫遗址的巨大变迁。将炕底寨保留建筑改造再利用为民宿,需要考虑为旅游者提供特殊的历史文化体验。本文以文化遗产视角切入,通过大量基础民宿案例的调研、分析,研究保留建筑的改造与再利用策略,并选择出对炕底寨项目有借鉴意义的典型案例,深入研究。本次研究,意在保护与再利用炕底寨保留建筑既存的多重价值,并将保留建筑的空间功用再利用为民宿,使改造后的建筑延续历史文化并适用于当代。本文由以下五部分构成:一、对炕底寨保留建筑所在的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特殊的背景进行梳理分析。二、对保留建筑进行调研与记录,包括其历史变迁、原使用方式与建造方式、建筑现状及周边环境状况,明确保留建筑既存的多重价值。三、明确民宿案例的筛选原则与典型民宿调研案例的解析方法,同时对基础案例进行分析与总结。四、对典型案例分别从建筑概况、改造前分析、价值要素分析、改造原则、改造方案、评价等六个方面进行深入的解读和分析。五、以项目实践为例提出类似旧建筑改造的相关建议。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对城市记忆的保留、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提供参考。

莎莉·斯通,郎烨程,刘仁皓[6](2020)在《分解建筑:聚集、回忆和整体性的恢复》文中指出建筑是其所处社会形态和文化的缩影,因此,对既存建筑适应性改扩建的认识和手法,也会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而不断进化且难免有所反复。本文是关于既有建筑物改造的历史研究,主要关注改造中使用的建筑手法和新老建筑之间更加紧密的内在联系,而非简单的功能或使用上的变化。通过对集体记忆、身份认同、传统、历史和文化等主题的阐释,尝试将改造后的建筑与过去建立联系,最终为既存建筑实现一个可持续的未来。

陈纵[7](2020)在《“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大学校园是大学生学习、科研、生活、交流的主要场所,它集中体现校园文化、社会发展的前沿特征,对社会发展、文化进步、科技创新有着重要的作用。经历了中国从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转型,经历了建国后苏联模式的探索和文革时期的发展停滞,再到改革开放后的自由发展以及进入21世纪后的新校区建设井喷,中国的大学校园建设,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尤其是近20年,当代中国大学以有目共睹的速度高速发展,极大地扩大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容纳能力。但是近年来,遍地开花的大学城模式,高度扩张的大学校园,也产生了诸多新的问题,日益紧张的城市用地,逐渐压缩的城市空间,抑制着校园空间的对外膨胀,对校园建设既有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建设高潮的逐渐冷静,大学校园的发展进入了以更新为主的新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华南理工建筑设计研究院在何镜堂院士的领导下,实践了一大批国内优秀的大学校园设计,随着实践的深入,何镜堂院士也逐渐形成并发展了名为“两观三性”的建筑与规划设计理论,创造性的把“文化性”、“地域性”、“时代性”理论统一在“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理论框架之中。本论文针对我国当代大学校园的新阶段,以“两观三性”理论为视角,立足当代,形成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体系,旨在为我国大学校园的更新、发展提供有益的指导。论文的主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问题,由第一章绪论和第二章组成,先介绍了论文的背景、对象、目的和意义,然后通过分析我国当代大学校园发展的现状,比较国内外优秀校园更新发展案例,发现我国大学校园发展的主要矛盾,理论结合实践,提出当代我国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的现实目标与原则。第二部分引入理论,由第三章构成。通过对“两观三性”理论及其实践的解读,分析并阐述其理论基础和实践支撑。并基于“两观三性”建筑与规划理论构建校区规划激活、空间更新唤醒、建筑改造更新三个层次设计目标与策略框架体系。第三部分分析问题与理论运用,以“两观三性”规划与建筑理论为基础,结合国内外大学规划与建筑更新实践案例,从两个不同层面逐层分析探索适合当代中国大学校园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第4章分为三个部分,分析当代大学校园规划层级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其中第一部分以城市区域为背景分析当代大学校园与城市联动,面向“校园—城市”整体发展构建校园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通过既有校园空间规划的工作与城市整体协调,统筹规划、更新升级,促进校园与城市环境整体融合、动态提升;第二部分,面向大学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工作机制,并为了校园的可持续生长,搭建不断优化演进的校园交通系统,以及满足校园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低碳环境系统。第三部分以校园组团级别空间为切入点,通过公共空间的改造与景观空间的更新,唤醒校园空间特色和的生态内核,搭建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中向上承接校园服务城市的职能、向下指导建筑单体更新的策略桥梁,形成设计策略从规划层级到建筑层级的转换过渡。第5章以“两观三性”为视角,以“整体观”为基石,构建校园建筑层级的更新改造的基础——校园建筑历史价值和功能价值的整体统一。以“可持续发展观”为视角,构建校园既有建筑更新、改造的可持续改造程序。深入研究、综合运用大学校园内建筑单体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以“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为切入点,通过传承建筑历史价值、功能空间转换、建筑性能提升,创造体现校园地域文脉、满足当代教学科研需求的校园建筑空间。从而实现校园建筑层面“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和“整体观、可持续发展观”的和谐统一。第四部分为第6章,策略实践,展望未来更新发展趋势。结合笔者所在工作室相关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更新改造设计实践,综合验证前部分提出的分级设计策略,进一步说明“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在实际工程中的运用与探索。最后为结论部分,总结了本文以“两观三性”建筑思想理论为视角,并以此为框架发展出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的创新点,以及待完善之处。通过校园规划—建筑的逐级更新,整合不同层级的空间建构,建立适应当代大学教育和科研发展趋势的校园空间更新设计策略,为解决现有校园的现实问题提供参考依据,也为未来校园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胡慧慧[8](2020)在《关系与个体:荷兰结构主义中的空间适应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建筑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各种建筑的新思想在不断涌现,而建筑设计的关注对象或参与对象始终脱离不开人这一因素,即建筑的使用者。回顾上个世纪的建筑思潮,以阿尔多·凡·艾克为首的结构主义的理念发展与实践者在荷兰涌现,他们关注战后城市的大量人口的居住问题,提出了一系列以人和关系的概念为主的建筑观念,从事物的整体与局部、人的个体与集体的双重身份出发,对建筑进行空间的探讨和实践。许多建筑师和学者从对荷兰结构主义的研究中,提取了整体与局部、关系与个体的设计要素,触发了对于适应性的其中一个分支的讨论,即建筑的结构体系及其与人的关系。在对建筑的整体关注之下,存在许多适应性研究的切入点,比如建筑遗产的适应性再利用、建筑的空间适应性、环境气候适应性、构件系统的适应性技术、城乡布局适应性和适应技术体系构建等等,但人是空间的主体,是适应性设计的普适对象,因此笔者选取使用者为研究对象,试图研究在荷兰结构主义指导下的建筑设计中运用的适应于人的空间方法。为了有针对性地进行案例研究,本文首先提出一个分析案例的理论性切入视角,这个视角主要是以建筑的形态为依据,从建筑形态的构成与生成两种不同机制入手,对荷兰结构主义中的建筑空间进行初步评析。其次笔者引入适应性在本文探讨语境下的定义,将使用者及其行为作为适应性论述中的主体,并进行主体特征的探讨。然后,将荷兰结构主义中的空间分成两个层级,对建筑空间案例进行分层研究,通过分析归纳建筑空间形态的构成和生成的具体路径。最后,推理演绎荷兰结构主义中的适应性空间方法,将相似类型的适应性效果作对比,建立适应性空间的方法体系,对荷兰结构主义中各层级的空间适应性效果作评价,用评价结果推导荷兰结构主义中的适应性空间类型。综合这些分析归纳和推理演绎的研究,笔者提出了适应性主体基于关系与个体的六种社会关系,评估了关系的秩序层级,归纳了荷兰结构主义中的空间体系中对于使用者共性与个性的空间表达方式,并对这些表达方式作了评价,在此基础上,本文对从行为到空间的建筑设计分别提供了于关系与个体两种层级之上的设计思路和框架。本文正文共约49000字,图表231幅。

刘远帆[9](2020)在《西安交通大学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2008年4月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中,要求对需要保护的建筑采取相应措施,西安作为第一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也在2008年编制报批第四轮城市总体规划时,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作为重要专项。如今,保护历史建筑已刻不容缓,2019年10月《西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草案)中公示了历史建筑建议保护名单,其中包括西安交通大学的钱学森图书馆和田家炳艺术楼,同时校园中还有两座潜在历史建筑分别是工程坊B区和西迁纪念馆。本论文正是在此现实背景下,结合西安交通大学的建设历程,着重分析了兴庆校区中建议保护的历史建筑及潜在历史建筑的现状特点和价值,对校园内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展开研究。论文对西安交通大学兴庆校区内的钱学森图书馆、田家炳艺术楼、工程坊B区和西迁纪念馆的保护与利用情况展开研究,通过对相关建筑信息的调查和整理,分析在新形式下历史建筑的内部空间与外部环境如何与新需求相适应,探索延续历史建筑的立面风格、活化利用结构构件等建筑中的特色元素以及进行空间再造、功能转换、性能升级的适宜途径。总结西安交通大学历史建筑在利用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寻找一种保护与更新相结合的方式,以更好地实现历史建筑的适应性利用,并最终为更多历史建筑利用实践提供参考。论文结构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论文研究的缘起、意义以及西安交通大学的概况。立足西安市历史建筑保护现状,对西安高校中历史建筑分布情况展开调研,探究西安高校现存历史建筑的使用功能、建筑的修缮与改扩建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梳理西安交通大学兴庆校区的建设历程、探究西安交通大学西迁与西迁精神在学校中的重要地位、校园建设与城市建设的关系,以及主城区内西安交通大学各校区的分布情况。进一步研究在西安交通大学兴庆校区环境构成。第二部分是本文的主体部分,通过调查研究西安交通大学校园中两个建议保护的历史建筑——钱学森图书馆、田家炳艺术楼,以及其他两个潜在历史建筑——工程坊B区、西迁纪念馆的保护与利用现状,建立相关建筑基础信息,同时进行现场勘测与图纸绘制;分别从新旧空间相融层面、空间再造方面、以及功能转化的角度分别对校园中不同类型的历史建筑进行梳理,分析西安交通大学现存历史建筑的保护利用策略,重新认知建筑的价值,确定重点保护要素,探讨建筑的保护利用方式,并对与之相关的其他成功案例进行解析研究。通过对西安交通大学历史建筑的自身特点的认知、对保护价值的归纳分析,探讨在动态理念下高校历史建筑的利用策略与方法。最后得出结论,对西安交通大学历史建筑的保护情况进行总结,找寻适宜的利用方式,为今后的保护与利用实践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对于高校历史建筑,要根据保护的动态性,在保持历史建筑貌特征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利用。

张弘[10](2019)在《广州中心城区滨水旧工业区更新研究》文中认为工业遗产作为独特的文化遗产,是人类工业文明发展的重要见证者,其包含的多元且珍贵的价值在人们审美、意识和价值观逐渐转变的今天越来越受到重视。另一方面,城市中的滨水空间作为稀缺的公共财富的观念逐渐强化,人们“亲水”的希冀愈发强烈,滨水空间的综合价值回归公众成为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在这样的背景下,滨水旧工业区成为了城市中稀缺的存量宝地,如何在维护滨水工业遗产本征价值的同时为社会创造出更丰富的引申价值,通过更新推动滨水工业生产岸线向城市公共活力岸线的转化,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焦点。广州在我国工业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既是亘古通今、对接世界的千年国门,亦是近现代工业的世界工厂。其中心城区沿江一带聚集了大量年代久远、独具特色的滨水旧工业区,一部分已经在城市快速发展热潮中拆除消逝;另一部分则经历过一轮改造再利用而重获生机;仍有将近半数正面临城市更新的浪潮。整体滨水旧工业区的更新具有怎样的特征,更新运动的发展呈现怎样的趋势值得深思;若干已更新的实践案例是否充分体现滨水旧工业区的复合价值,需要更加客观科学的研究及评价。本文以广州中心城区既存的42个滨水旧工业区为研究对象,梳理滨水旧工业区的历史概况及发展沿革,结合现状对更新特征及更新趋势做出判别;以滨水空间和工业遗产为空间原型探讨价值内涵,揭示滨水旧工业区这一复合型空间所包含的综合价值,建构基于复合价值导向的实践案例分析框架;通过对实践案例的精细化调研分析,总结当前更新实践存在的经验及缺陷;结合国内外案例的补充与启示,提出更新应遵循的原则和目标,并对更新模式及策略提出优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广州中心城区滨水旧工业区的更新表现出历史悠久优先保护,由点及面稳步推进;整体滨水属性明显,船厂仓库优势突出;待更新资源储备丰富、再利用类型逐渐多元等特征。更新趋势呈现为更新目标愈发多元、更新方式愈发有机、更新模式愈发多样、遗产保护愈发完整、滨水利用愈发公共。滨水旧工业区更新空间的复合价值构成包含生态环境、历史文化、科学技术、艺术美学、社会公共、经济发展六方面价值。更新实践经验总结为提升环境品质,增强人水互动;延续工业文化,促进新旧共融;创造舒适空间,增强公共活力。在此基础上提出更新应遵循的原则和目标,更新模式上建议完善价值体系、加强监管力度、推崇新遗产新价值理念、创新再利用模式和功能混合开发,最后从滨水自然环境塑造、工业遗产建筑改造、外部公共空间营造3个方面提出具体策略优化。以期通过研究加强广州滨水旧工业区更新改造的编制质量,保障滨水空间的的建成环境品质,积极推动广州市滨水工业生产岸线向城市公共活力岸线转化。

二、整体生态观下既存建筑的适应性再利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整体生态观下既存建筑的适应性再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建筑适应性再利用视角下的筒仓改造设计策略研究 ——以大同煤气厂储焦仓改扩建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工业建筑改造
        1.1.2 筒仓建筑再利用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国内外建筑适应性再利用研究综述
        1.3.2 国内外筒仓建筑再利用研究综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及对象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建筑适应性再利用及筒仓再利用概述
    2.1 建筑适应性再利用的相关研究
        2.1.1 适应性再利用概念
        2.1.2 建筑适应性再利用的缘起
        2.1.3 建筑适应性再利用的发展
        2.1.4 建筑适应性再利用的基本原则
    2.2 筒仓的类型特征及再利用
        2.2.1 筒仓的分类及发展
        2.2.2 筒仓的形体与构成
        2.2.3 筒仓的改造再利用
    2.3 建筑适应性再利用在筒仓改造中的运用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筒仓适应性再利用的影响因素探究
    3.1 筒仓改造实践案例调研
        3.1.1 调研范围与方式
        3.1.2 调研对象选取
        3.1.3 筒仓再利用的现状
    3.2 筒仓适应性再利用的影响因素
        3.2.1 筒仓内部空间方面
        3.2.2 筒仓外部形态方面
        3.2.3 筒仓再利用的功能模式选择方面
        3.2.4 筒仓再利用经济性方面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筒仓的适应性再利用分析
    4.1 筒仓内部空间的再利用分析
        4.1.1 筒仓内部空间的整合
        4.1.2 筒仓内部空间的重塑
    4.2 筒仓外部形态的再利用分析
        4.2.1 筒仓的外表面装饰
        4.2.2 筒仓外部形态的修整
        4.2.3 筒仓外部加、扩建
    4.3 筒仓再利用功能模式分析
        4.3.1 筒仓再利用为公共建筑
        4.3.2 筒仓再利用为居住建筑
        4.3.3 筒仓再利用为综合建筑
    4.4 筒仓再利用经济性分析
        4.4.1 筒仓作为工业遗产的价值
        4.4.2 筒仓再利用改造方式的经济性
        4.4.3 筒仓改造的现实价值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筒仓适应性再利用设计策略研究
    5.1 筒仓内部空间的适应性再利用设计策略
        5.1.1 整合并置
        5.1.2 翻新置入
        5.1.3 结构改造
    5.2 筒仓外部形态的适应性再利用设计策略
        5.2.1 表皮再生
        5.2.2 筒仓裁剪
        5.2.3 外部加、扩建
    5.3 筒仓适应性再利用功能模式设计策略
        5.3.1 改造为公共设施
        5.3.2 改造为居住设施
        5.3.3 改造为综合设施
    5.4 筒仓适应性再利用经济性
        5.4.1 筒仓的改造方式选择
        5.4.2 筒仓再利用的现实价值
        5.4.3 工业遗产价值的体现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筒仓适应性再利用设计实践——大同市煤气厂储焦仓改扩建设计
    6.1 项目概况
        6.1.1 项目背景
        6.1.2 项目区位
        6.1.3 园区规划
        6.1.4 储焦仓现状
    6.2 设计构思
        6.2.1 设计理念
        6.2.2 功能构成
        6.2.3 储焦仓改扩建设计侧重点
    6.3 筒仓适应性再利用设计策略应用
        6.3.1 储焦仓改扩建内部空间再利用
        6.3.2 储焦仓改扩建外部形态再利用
        6.3.3 储焦仓改扩建的功能模式选择
        6.3.4 储焦仓改扩建的经济性体现
    6.4 技术图纸
    6.5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图录
附录B 调研样本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个人简介
附件

(2)居住建筑全生命周期的适应性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存量时代的建筑发展趋势
        1.1.2 存量背景下建筑设计的现存问题
        1.1.3 适应性设计的必要性
    1.2 理论溯源
        1.2.1 适应性的起源
        1.2.2 适应性的理论发展
        1.2.3 适应性的实践发展
    1.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概念界定
        1.4.1 生命周期的阶段划分
        1.4.2 建筑层级的划分
        1.4.3 建筑适应性的分类
    1.5 研究意义
        1.5.1 实践意义
        1.5.2 理论意义
        1.5.3 社会意义
2 建筑全生命周期理论与生命阶段划分
    2.1 引起全生命周期中阶段变化的因素
        2.1.1 不同建筑类型与其产生变化的原因
        2.1.2 影响因素的分类
    2.2 建筑全生命周期阶段划分
        2.2.1 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的含能
        2.2.2 建筑全生命周期五阶段的划分
3 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的建筑层级划分
    3.1 层级化理论
        3.1.1 开放建筑
        3.1.2 建筑层级化的建立与发展
    3.2 建筑的层级划分
    3.3 建筑的生命阶段与建筑层级的对应关系
        3.3.1 维护维修阶段及其对应建筑层级
        3.3.2 更新改造阶段及其对应建筑层级
        3.3.3 再生阶段及其对应建筑层级
        3.3.4 拆除阶段及其对应建筑层级
4 适应性理论及其在全生命周期中的应用
    4.1 适应性理论的历史与发展
    4.2 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的适应性分类
        4.2.1 构件适应性
        4.2.2 空间适应性
        4.2.3 环境适应性
        4.2.4 气候适应性
    4.3 建筑全生命周期的适应性设计体系
5 适应性设计策略在全生命周期中的应用
    5.1 维护维修阶段的适应性设计策略
        5.1.1 模块制
        5.1.2 简明易拆装
    5.2 更新改造阶段的适应性设计策略
        5.2.1 以时间为设计维度
        5.2.2 空间的多适性
        5.2.3 空间的多种使用方式
        5.2.4 增加空间的交互
        5.2.5 模块制
        5.2.6 简明易拆装
    5.3 再生阶段的适应性设计策略
        5.3.1 长寿命设计
        5.3.2 利用环境特征
        5.3.3 以时间为设计维度
        5.3.4 空间的多种使用方式
        5.3.5 不同完成度的空间
        5.3.6 最大程度使用建筑
    5.4 拆除阶段的适应性设计策略
        5.4.1 材料与结构的关联性
        5.4.2 简明易拆装
    5.5 适应性设计方法集成
6 居住建筑全生命周期适应性设计策略集成
    6.1 设计策略之间的矛盾
    6.2 居住建筑全生命周期的适应性设计策略
7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总结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案例详情表
附录B 适应性设计策略来源表
附录C 图表目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3)乡村闲置学校教学空间功能再利用研究 ——以河南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对象与范围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范围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工作
        1.4.3 研究方法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意义
    1.6 研究框架
2 相关基础研究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乡村闲置学校再利用的相关研究
        2.2.1 乡村闲置学校区位及分类
        2.2.2 乡村闲置学校再利用价值分析
        2.2.3 乡村闲置学校再利用理论基础
        2.2.4 乡村闲置学校再利用原则分析
    2.3 学校教学空间的相关研究
        2.3.1 学校教学空间的发展及类型
        2.3.2 教学空间的组合模式及特征
        2.3.3 学校教学空间再利用的可行性分析
        2.3.4 学校教学空间再利用的功能转换类型
    2.4 本章小结
3 乡村闲置学校教学空间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3.1 河南地区乡村闲置学校概况
        3.1.1 河南地区乡村学校闲置的严峻性
        3.1.2 河南地区乡村闲置学校的区位特征
    3.2 乡村闲置学校教学空间现状分析
        3.2.1 教学空间规模分析
        3.2.2 教学空间尺度分析
        3.2.3 教学空间交通组织分析
    3.3 乡村闲置学校教学空间利用现状分析
        3.3.1 相关案例确定
        3.3.2 乡村闲置学校教学空间利用现状调研
        3.3.3 乡村闲置学校教学空间利用现状总结
    3.4 乡村闲置学校教学空间利用存在问题
        3.4.1 空间功能与使用需求不完善
        3.4.2 空间布局与使用方式不匹配
        3.4.3 流线组织与使用方式不适应
        3.4.4 空间环境与使用体验不理想
    3.5 本章小结
4 乡村闲置学校教学空间功能再利用影响因素分析
    4.1 功能配置的主要影响因素
        4.1.1 政府的政策指导
        4.1.2 乡村的发展转型
        4.1.3 村民的自身需求
    4.2 空间重构与布局的主要影响因素
        4.2.1 空间尺度的转换
        4.2.2 新旧空间的匹配
        4.2.3 多类功能的承载
    4.3 流线组织的主要影响因素
        4.3.1 功能属性因素
        4.3.2 行为活动因素
    4.4 室内环境的主要影响因素
        4.4.1 生活观念的嬗变
        4.4.2 村民的生理需求
        4.4.3 村民的心理需求
    4.5 本章小结
5 乡村闲置学校教学空间功能再利用方法
    5.1 乡村闲置学校教学空间再利用前评估
    5.2 教学空间再利用的功能配置方法
        5.2.1 基础功能配置
        5.2.2 建议功能配置
        5.2.3 复合功能配置
    5.3 教学空间再利用的空间重构与布局方法
        5.3.1 空间的划分与重组
        5.3.2 空间的复合与叠加
        5.3.3 空间的布置与尺度
        5.3.4 布局的类型与组织
    5.4 教学空间再利用的动线组织方法
        5.4.1 交通空间的类型
        5.4.2 交通空间的整合
        5.4.3 交通空间的尺度
    5.5 教学空间再利用的室内环境优化方法
        5.5.1 室内采光优化
        5.5.2 强化室内通风
        5.5.3 丰富色彩环境
        5.5.4 保温隔热优化
    5.6 本章小结
6 乡村闲置学校教学空间功能再利用的设计实践
    6.1 吕湾村概况
        6.1.1 吕湾村基本情况简介
        6.1.2 吕湾村公共建筑现状
        6.1.3 吕湾村村民需求分析
    6.2 闲置吕湾小学教学空间现状及存在问题
        6.2.1 吕湾村小学教学空间现状
        6.2.2 吕湾村小教学空间存在问题
    6.3 闲置吕湾小学教学空间功能再利用实践
        6.3.1 吕湾小学教学空间再利用功能配置
        6.3.2 吕湾小学教学空间再利用尺度转换
        6.3.3 吕湾小学教学空间再利用流线组织
        6.3.4 吕湾小学教学空间再利用空间布局
        6.3.5 吕湾小学教学空间再利用室内环境优化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7.2.1 不足
        7.2.2 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附录一 乡村闲置学校改造实例整理
    附录二 相关建设标准及调研数据整理
    附录三 农村居民生活状态调查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4)西南民族大学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多因素作用下高校建设呈持续增长态势
        1.1.2 老校区优势与劣势并存
        1.1.3 老校区中旧建筑改扩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1.4 西南民族大学太平园校区的改扩建需求
    1.2 相关概念与研究内容界定
        1.2.1 高校老校区
        1.2.2 旧建筑与新建筑
        1.2.3 校园环境
        1.2.4 改扩建与再利用
        1.2.5 研究内容的界定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校园规划与设计相关文献综述
        1.3.2 建筑再利用相关文献综述
        1.3.3 我国近代校园改扩建发展历程
        1.3.4 老校区旧建筑及其环境的价值认知
    1.4 研究意义、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意义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的技术路线
2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理论研究与策略体系建构
    2.1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的理论依据
        2.1.1 可持续的发展观
        2.1.2 有机更新理论——循序渐进的小规模更新
        2.1.3 共生理论——新旧元素共生
        2.1.4 强调文化性与场所性的设计理论
    2.2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策略体系建构
        2.2.1 设计策略体系建构的原则
        2.2.2 设计策略体系构建的现实依据
        2.2.3 设计策略体系建构的理论依据——建筑现象学
        2.2.4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策略体系建构
    2.3 本章小节
3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相关案例研究
    3.1 四川藏语佛学院改扩建
        3.1.1 藏语佛学院的空间布局
        3.1.2 藏语佛学院的形式表达
        3.1.3 藏语佛学院的技术支持
    3.2 宾夕法尼亚大学休梅克绿地改造
        3.2.1 休梅克绿地的空间布局
        3.2.2 休梅克绿地的形式表达
        3.2.3 休梅克绿地的技术支持
    3.3 华东师范大学丽娃河畔化雨书斋改造
        3.3.1 化雨书斋的空间布局
        3.3.2 化雨书斋的形式表达
        3.3.3 化雨书斋的技术支持
    3.4 哈佛大学人类学系馆改造
        3.4.1 人类系馆的空间布局
        3.4.2 人类系馆的形式表达
        3.4.3 人类系馆的技术支持
    3.5 本章小结
4 太平园校区旧建筑及其环境调研分析
    4.1 太平园校区整体分析
        4.1.1 校区区域位置
        4.1.2 校区发展历史
        4.1.3 校园整体形态
    4.2 太平园校区现状环境调查分析
        4.2.1 校园周边环境现状
        4.2.2 校园整体空间秩序分析
        4.2.3 校园公共空间分析
    4.3 太平园校区旧建筑调查分析
        4.3.1 现状建筑平面特征
        4.3.2 现状建筑立面特征
        4.3.3 现状建筑结构特征
        4.3.4 现状建筑功能用房指标分析
    4.4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面临的主要问题
        4.4.1 校园外部空间缺乏系统性布局
        4.4.2 建筑空间布局单一
        4.4.3 场所记忆的流失
        4.4.4 规划条件的限制
    4.5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目标
        4.5.1 空间优化,寻求新旧整合
        4.5.2 场所重塑,再现场地记忆
    4.6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指导思想
        4.6.1 选择较小的建设规模
        4.6.2 最大化利用旧建筑及其环境
        4.6.3 适度开发地下空间
    4.7 本章小结
5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策略研究
    5.1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的外部空间布局策略
        5.1.1 梳理新旧空间秩序
        5.1.2 融合新旧文脉肌理
        5.1.3 延续原有场地特征要素
    5.2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的建筑空间布局策略
        5.2.1 织补建筑外部空间
        5.2.2 重组建筑内部空间
        5.2.3 整合新旧建筑空间
    5.3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的空间形式表达策略
        5.3.1 协调新旧形式关系
        5.3.2 延续建筑界面特征
        5.3.3 场景再现与场所暗示
    5.4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的技术支持策略
        5.4.1 结构与材料技术
        5.4.2 生态与节能技术
    5.5 本章小节
6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研究
    6.1 太平园校区外部空间整合设计
        6.1.1 空间构架的调整
        6.1.2 交通流线的更新
        6.1.3 节点空间的优化
    6.2 太平园校区空间形式表达设计
        6.2.1 原有树木利用下的氛围塑造
        6.2.2 景观小品营造下的场所暗示
        6.2.3 色彩与构图要素的延续
        6.2.4 材质肌理的延续
        6.2.5 新旧尺度的协调与统一
    6.3 太平园校区旧建筑空间整合设计
        6.3.1 场地空间的围合修补
        6.3.2 平面组织与空间重塑
        6.3.3 建筑卫生服务空间改造
        6.3.4 室内外过渡空间的优化
    6.4 太平园校区新建建筑空间设计——以新建食堂为例
        6.4.1 设计目标的建立
        6.4.2 场地流线更新与肌理融合
        6.4.3 功能复合下的平面空间设计
        6.4.4 航空限高下的竖向空间设计
    6.5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的技术选择
        6.5.1 建筑原有结构的加固
        6.5.2 建筑新结构体系的引入
        6.5.3 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改善
        6.5.4 外部空间改造相关技术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
    7.1 归纳与总结
    7.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附录
附录
    附录 Ⅰ:2001 年太平园校区地形图
    附录 Ⅱ:太平园校区现状建筑调研情况汇总表
    附录 Ⅲ:太平园校区现状环境调研情况汇总表
    附录 Ⅳ:本文改扩建设计方案相关图纸

(5)适用于西安炕底寨保留建筑改造的民宿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动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动机
    1.2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1.2.1 研究对象与范围
        1.2.2 相关概念界定
    1.3 论文研究的基础
        1.3.1 导师和研究中心的师生已有的工作基础
        1.3.2 炕底寨项目研究基础
        1.3.3 民宿设计研究基础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及内容
        1.5.1 研究框架
        1.5.2 研究内容
        1.5.3 研究方法
    1.6 本章小结
2 保留建筑的改造前分析
    2.1 大明宫遗址的历史变迁
    2.2 西安炕底寨及其保留建筑的历史变迁
        2.2.1 以往相关资料
        2.2.2 历史变迁推测
    2.3 区位分析
    2.4 相关考古与展示研究
        2.4.1 《2018 年唐大明宫遗址公园原炕底寨村址考古调查工作报告》
        2.4.2 拾翠殿考古研究
        2.4.3 周边遗址的考古及其展示研究
    2.5 保留建筑现状
        2.5.1 整体分析
        2.5.2 平面与空间
        2.5.3 材料分析
        2.5.4 立面分析
        2.5.5 空间特色
        2.5.6 原使用方式
        2.5.7 结构及建造方式
        2.5.8 质量检测鉴定报告
        2.5.9 单院室内实景照片
    2.6 建筑可变性分析
        2.6.1 可变平面
        2.6.2 可变空间
    2.7 本章小结
3 案例选择与解析方法
    3.1 案例选择与民宿类型
        3.1.1 案例选择
        3.1.2 案例梳理
        3.1.3 民宿类型
    3.2 解析逻辑与方法
        3.2.1 解析逻辑
        3.2.2 解析方法
    3.3 本章小结
4 典型案例研究
    4.1 猪栏酒吧乡村客栈西递店
        4.1.1 民宿概况
        4.1.2 改造前分析
        4.1.3 价值要素分析
        4.1.4 改造原则
        4.1.5 改造方案
        4.1.6 评价
    4.2 猪栏酒吧乡村客栈老油厂店
        4.2.1 民宿概况
        4.2.2 改造前分析
        4.2.3 价值要素分析
        4.2.4 改造原则
        4.2.5 改造方案
        4.2.6 评价
    4.3 上海水舍精品酒店
        4.3.1 民宿概况
        4.3.2 改造前分析
        4.3.3 价值要素分析
        4.3.4 改造原则
        4.3.5 改造方案
        4.3.6 评价
    4.4 日本MOGANA酒店
        4.4.1 民宿概况
        4.4.2 改造前分析
        4.4.3 价值要素分析
        4.4.4 改造原则
        4.4.5 改造方案
        4.4.6 评价
    4.5 谧舍SPIRIT1919 民宿
        4.5.1 民宿概况
        4.5.2 改造前分析
        4.5.3 价值要素分析
        4.5.4 改造原则
        4.5.5 改造方案
        4.5.6 评价
    4.6 临海余丰里客栈
        4.6.1 民宿概况
        4.6.2 改造前分析
        4.6.3 价值要素分析
        4.6.4 改造原则
        4.6.5 改造方案
        4.6.6 评价
    4.7 沙湾古镇敦煌小院
        4.7.1 民宿概况
        4.7.2 改造前分析
        4.7.3 价值要素分析
        4.7.4 改造原则
        4.7.5 改造方案
        4.7.6 评价
    4.8 厂房重生
        4.8.1 民宿概况
        4.8.2 改造前分析
        4.8.3 价值要素分析
        4.8.4 改造原则
        4.8.5 改造方案
        4.8.6 评价
    4.9 西安左右客高新区店
        4.9.1 民宿概况
        4.9.2 改造前分析
        4.9.3 价值要素分析
        4.9.4 改造原则
        4.9.5 改造方案
        4.9.6 评价
    4.10 本章总结:改造设计研究
        4.10.1 研究方法综述
        4.10.2 既存价值保护与再利用研究
        4.10.3 建筑本体资源再利用研究
        4.10.4 民宿设计相关研究
        4.10.5 典型案例再阐释
5 保留建筑设计实践
    5.1 保留建筑现状问题与价值要素分析
        5.1.1 保留建筑现状问题总结
        5.1.2 价值要素分析
    5.2 改造原则
    5.3 区域规划设计
        5.3.1 改造设计
        5.3.2 规划设计
    5.4 民宿建筑设计
        5.4.1 民宿定位
        5.4.2 改造设计
        5.4.3 民宿设计
        5.4.4 改造过程示意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课题研究总结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6)分解建筑:聚集、回忆和整体性的恢复(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既存环境
二、加建
三、适应性改造的反复
四、如画
五、创造性重建
六、时光的痕迹
七、故事的分离
八、整体性
九、波尔多城市档案馆
结语
图片来源

(7)“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缘起
        1.1.1 中国校园高速建设的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1.1.2 高等教育与城市的互动发展
        1.1.3 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的需求
    1.2 研究的对象
        1.2.1 当代大学校园空间
        1.2.2 更新、改造设计
        1.2.3 “两观三性”设计思想
        1.2.4 研究范围的界定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大学校园空间的相关研究
        1.4.2 更新、改造设计的相关研究
        1.4.3 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研究综述
    1.5 研究的创新点
        1.5.1 创新点一,视角创新:以“两观三性”设计理论为整体视角,对大学校园的更新、改造设计进行“宏观—中观—微观”的系统化研究。
        1.5.2 创新点二,思路创新:本文以“两观三性”这种系统性理论来解决大学校园更新这类系统型研究工作的思路,为大学校园的其他研究工作探索了一条可借鉴的研究思路。
        1.5.3 创新点三,内容创新:构建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整体设计理论,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1.6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当代大学校园空间设计发展与认知
    2.1 国外大学校园空间的起源和发展
        2.1.1 中世纪欧洲大学校园
        2.1.2 近代美国大学校园
        2.1.3 当代欧美综合化研究型大学校园
    2.2 国内大学校园空间的起源和发展
        2.2.1 古代书院式校园空间
        2.2.2 封建社会末期学堂校园空间
        2.2.3 近代中西合璧型校园空间
        2.2.4 解放后苏联模式和文革时期的校园建设
        2.2.5 改革开放后至今的校园空间发展探索
    2.3 我国当代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校园空间发展的矛盾和需求
        2.3.1 我国当代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2.3.2 我国当代大学校园空间发展的矛盾
        2.3.3 国内大学校园空间的发展需求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两观三性”思想的当代校园空间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的理论建构
    3.1 “两观三性”理论的概念与发展
        3.1.1 “两观三性”理论的思想内涵
        3.1.2 “两观三性”理论的历史传承
        3.1.3 “两观三性”理论的哲学基础和理论框架
    3.2 “两观三性”视角应用于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理论导入
        3.2.1 整体观视角——整体性理论与城市学理论
        3.2.2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生态建筑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
        3.2.3 地域性视角——地域主义理论
        3.2.4 文化性视角——文脉理论
        3.2.5 时代性视角——创新理论
    3.3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的建构
        3.3.1 国内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分类
        3.3.2 国内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现实目标
        3.3.3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的内涵
        3.3.4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研究体系的建构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两观三性”视角下校园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第一部分 :面向“校园—城市”整体协同发展的校园空间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4.1 “校园—城市”发展的基本矛盾和相关分析
        4.1.1 “校园—城市”的整体关系
        4.1.2 我国当代城市环境下大学校园与城市结合的结构矛盾
        4.1.3 大学校园与城市空间整体更新的策略目标
        4.2 “大学—产业—城市”整体发展的校园更新功能植入
        4.2.1 大学在“大学—产业—城市”循环中扮演的角色
        4.2.2 强化“校—城”联系的功能更新与植入
        4.2.3 着眼于校园长期发展的用地预留储备
        4.3 校园与城市整体协同发展的校园结构网络
        4.3.1 校园与城市对接的空间结构层级
        4.3.2 校园与城市空间肌理缝合
        4.3.4 校园衔接城市的社区网络
        4.4 满足城市多元需求的“校园—城市”过渡区空间布局更新、改造策略
        4.4.1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类型
        4.4.2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公共空间整合
        4.4.3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整体更新机制
    第二部分 :面向大学可持续发展的校园空间规划更新、改造策略
        4.5 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的现状和策略目标
        4.5.1 我国高校校园规划设计发展现状
        4.5.2 新时期校园空间更新改造需要处理好的校园关系
        4.5.3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的校园规划更新的策略目标
        4.6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工作机制
        4.6.1 合理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目标体系
        4.6.2 动态更新的校园总体规划文件
        4.6.3 项目计划评估和实施程序
        4.7 可持续发展的校园交通系统优化策略
        4.7.1 校园道路交通疏解能力的优化
        4.7.2 公共交通系统管理
        4.7.3 校园自行车系统的完善
        4.7.4 停车场的规划与管理
        4.8 绿色低碳校园的规划更新
        4.8.1 节地与室外环境
        4.8.2 节能与能源利用
        4.8.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4.8.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第三部分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规划空间品质提升设计策略
        4.9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公共空间更新、改造
        4.9.1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文脉的传承塑造
        4.9.2 “文化性”视角下功能布局的整合重组
        4.9.3 “时代性”视角下空间格局的有机缝合
        4.10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和谐统一的校园景观空间更新、改造
        4.10.1 传统大学校园景观规划形式
        4.10.2 大学校园景观更新、改造的原则
        4.10.3 校园景观的更新、改造的设计策略
    4.11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5.1 “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策略建构
        5.1.1 “整体观”视角下既有校园建筑更新、改造策略的基础——校园建筑的既有历史价值和功能价值
        5.1.2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既有校园建筑更新、改造的项目实施过程
        5.1.3 本章研究的基本思路和策略目标
    5.2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历史价值保护
        5.2.1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历史价值的认知和保护原则
        5.2.2 校园历史建筑地域文化价值再现
        5.2.3 回应校园地域景观
        5.2.4 契合校园场所记忆
    5.3 “文化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功能转换
        5.3.1 文化视角下的既有建筑功能转换
        5.3.2 校园建筑更新改造中新旧建筑的联接模式
        5.3.3 校园创新文化特征下的空间赋能
    5.4 “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性能提升
        5.4.1 体现当代技术特点的结构体系更新
        5.4.2 满足现代大学需求的环境性能提升
        5.4.3 体现当代环保理念的校园建筑生态节能改造策略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两观三性”思想的当代校园空间的更新、改造策略整合与综合实践
    6.1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整合与展望
        6.1.1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规划更新策略
        6.1.2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6.1.3 “两观三性”视角下当代大学校园空间发展趋势的展望
    6.2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的综合实践
        6.2.1 北京工业大学规划及图书馆更新、改造项目
        6.2.2 海南大学海甸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6.2.3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6.2.4 上海大学延长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6.3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一、理论研究
    二、策略建构
    三、研究的创新点
    四、研究的不足之处和展望
参考文献
    外文专着
    中文专着
    学位论文
    期刊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表

(8)关系与个体:荷兰结构主义中的空间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途径与框架
        1.2.1 研究途径
        1.2.2 研究框架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1 结构主义文献综述
        1.3.2 建筑适应性文献综述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荷兰结构主义中的建筑的形态与机制分析
    2.1 荷兰结构主义中的建筑形态
    2.2 荷兰结构主义中的建筑机制分析
        2.2.1 构成机制与生成机制
        2.2.2 案例研究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建筑基于使用者行为的适应性研究
    3.1 适应性的定义
    3.2 使用者个体的行为共性
        3.2.1 使用者的行为模式
        3.2.2 使用者的行为诱因
    3.3 使用者个体的行为个性
        3.3.1 使用者的行为性质
        3.3.2 使用者行为的关系及其秩序
        3.3.3 使用者行为的关系及其构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荷兰结构主义建筑的空间单元和组合秩序
    4.1 空间单元的属性
        4.1.1 基于使用者的人口密度
        4.1.2 基于使用者的行为密度
    4.2 空间单元的秩序
        4.2.1 开敞与封闭的空间秩序
        4.2.2 动态与静止的时间秩序
        4.2.3 关系秩序与关系秩序层级
    4.3 空间单元组合的秩序
        4.3.1 簇
        4.3.2 序列
        4.3.3 集中
        4.3.4 穿插
        4.3.5 蜿蜒
        4.3.6 向心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荷兰结构主义中的适应性空间研究
    5.1 使用者行为的个性视角
    5.2 适应性空间方法
        5.1.1 中介空间
        5.1.2 多价空间
        5.1.3 门阶空间
        5.1.4 入侵空间
        5.1.5 离心空间
        5.1.6 家具空间
        5.1.7 结构空间
        5.1.8 色彩空间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
    6.1 适应性的对象与特征
    6.2 荷兰结构主义中的适应性客体
        6.2.1 荷兰结构主义的空间适应性范围
        6.2.2 荷兰结构主义的空间适应性层级
    6.3 荷兰结构主义与适应性空间方法的对接
    6.4 研究启示与展望
致谢
主要参考文献
插图和附表清单
附录
    附录一 荷兰结构主义指导下的建筑部分案例汇总

(9)西安交通大学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相关概念阐释及研究对象界定
    1.3 研究的必要性与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1.6 论文结构
2.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的理论基础与相关实践
    2.1 历史建筑概念的提出
    2.2 历史建筑的保护利用策略
    2.3 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的相关案例
    本章小结
3.西安交通大学校园及建筑概况
    3.1 西安现代高校建设情况
    3.2 西安交通大学兴庆校区建设历程
    3.3 西安交通大学兴庆校区环境构成
    本章小结
4.钱学森图书馆——基于新旧空间相融的建筑保护利用
    4.1 先导研究
    4.2 钱学森图书馆的价值认知与保护
    4.3 建筑性能的提升
    4.4 新与旧的传承与发展
    4.5 图书馆中新功能的融入
    4.6 现状测绘
    本章小结
5.田家炳艺术楼——基于空间再造的建筑再利用
    5.1 先导研究
    5.2 田家炳艺术楼的价值认知
    5.3 重点保护要素的活化利用
    5.4 创造新空间以增加历史建筑的使用价值
    5.5 现状测绘
    本章小结
6.工程坊B区、西迁纪念馆——基于功能转化的建筑再利用
    6.1 工程坊B区——实习工厂(甲)再利用
    6.2 西迁纪念馆——校医院再利用
    本章小结
7.结论
    7.1 本文的研究结论
    7.2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10)广州中心城区滨水旧工业区更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后工业化时代”,城市滨水旧工业区更新改造运动日趋盛行
        1.1.2 快速城镇化后期,城市滨水空间巨大的综合价值倍受重视
        1.1.3 广州中心城区滨水旧工业区的更新亟需针对性的评价及指导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目的
    1.3 研究问题与内容
        1.3.1 研究问题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对象及概念界定
        1.4.1 城市滨水区
        1.4.2 旧工业区/工业遗产
        1.4.3 广州中心城区滨水旧工业区范围界定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综述
    2.1 相关理论综述
        2.1.1 城市更新相关理论
        2.1.2 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相关理论
        2.1.3 城市滨水区再开发相关理论
    2.2 国内外研究动态
        2.2.1 国外滨水旧工业区更新相关研究
        2.2.2 国内滨水旧工业区更新相关研究
        2.2.3 广州滨水旧工业区更新相关研究
第三章 广州中心城区滨水旧工业区更新特征及趋势研究
    3.1 广州中心城区滨水旧工业区的历史概况
        3.1.1 滨水旧工业区的建成年代
        3.1.2 滨水旧工业区的行业类型
        3.1.3 滨水旧工业区的空间分布
    3.2 广州中心城区滨水旧工业区的更新特征
        3.2.1 保护特征——历史悠久优先保护,由点及面稳步推进
        3.2.2 滨水特征——整体滨水属性明显,船厂仓库优势突出
        3.2.3 再利用特征——待更新资源储备丰富,再利用类型逐渐多元
    3.3 广州中心城区滨水旧工业区的更新趋势
        3.3.1 滨水旧工业区更新发展沿革
        3.3.2 滨水旧工业区的更新趋势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广州中心城区滨水旧工业区更新实践经验及缺陷
    4.1 滨水旧工业区更新空间价值基准、分析框架及案例甄选
        4.1.1 滨水旧工业区更新空间的复合价值构成
        4.1.2 基于复合价值导向的实践案例分析框架
        4.1.3 基于再利用模式的更新实践案例甄选
    4.2 实践案例精细化调研分析
        4.2.1 红专厂艺术与设计工厂
        4.2.2 珠江琶醍啤酒文化创意艺术区
        4.2.3 太古仓时尚园
        4.2.4 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
    4.3 滨水旧工业区更新实践经验与缺陷
        4.3.1 不同再利用模式下的目标导向价值
        4.3.2 滨水自然环境塑造的经验与缺陷
        4.3.3 工业遗产建筑改造的经验与缺陷
        4.3.4 外部公共空间营造的经验与缺陷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广州中心城区滨水旧工业区更新模式及策略探索
    5.1 广州中心城区滨水旧工业区更新原则及目标
        5.1.1 更新原则
        5.1.2 更新目标
    5.2 广州中心城区滨水旧工业区更新模式建议
        5.2.1 保护模式
        5.2.2 再利用模式
    5.3 国内外城市典型案例对广州更新策略优化的启发
        5.3.1 滨水自然环境塑造
        5.3.2 工业遗产建筑改造
        5.3.3 外部公共空间营造
    本章小结
结语与展望
    主要结论
    主要创新点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四、整体生态观下既存建筑的适应性再利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建筑适应性再利用视角下的筒仓改造设计策略研究 ——以大同煤气厂储焦仓改扩建设计为例[D]. 武建光.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1(01)
  • [2]居住建筑全生命周期的适应性设计策略研究[D]. 徐滢清.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3]乡村闲置学校教学空间功能再利用研究 ——以河南地区为例[D]. 陈卓.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4]西南民族大学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研究[D]. 李冬.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5]适用于西安炕底寨保留建筑改造的民宿案例研究[D]. 姜智慧.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6]分解建筑:聚集、回忆和整体性的恢复[J]. 莎莉·斯通,郎烨程,刘仁皓. 建筑师, 2020(05)
  • [7]“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D]. 陈纵.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8]关系与个体:荷兰结构主义中的空间适应性研究[D]. 胡慧慧. 南京大学, 2020(09)
  • [9]西安交通大学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研究[D]. 刘远帆.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7)
  • [10]广州中心城区滨水旧工业区更新研究[D]. 张弘. 华南理工大学, 2019

标签:;  ;  ;  

整体生态观下既有建筑的适应性再利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