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期刊上市的回顾与思考

经济期刊上市的回顾与思考

一、经济类期刊走市场的回顾与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张旭文[1](2021)在《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研究 ——基于制度变迁的分析视角》文中提出当前我国进入由不平衡、不充分发展向平衡、充分发展的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也在发生变化。在诉求缩小城乡、阶层差距,诉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大背景下,保障性住房制度是城市弱势群体基本生存的“兜底”制度。而城市弱势阶层又以新时代的产业工人主体“农民工”为主,为此,从城乡一体化的视角分析保障性住房制度改革问题,以保障性住房制度为问题的“纽结”,关联到城乡土地、劳动力等资源的双向互动问题,从而跳出了城市谈城市保障房、跳出了保障房制度本身谈保障性住房制度改革,可以使研究更具有系统性和科学性。本研究主要采用理论分析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我国保障性住房供给过程中存在的“有效性不足”问题,以制度经济学特别是制度变迁理论为主要分析视角,分析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发生和变革的逻辑,并得出本研究的核心观点:在市场发育不完全情况下,我国以“政府引导市场”模式推动保障性住房发展有其合理性,但是随着经济社会越来越复杂化,这种模式的路径依赖,使我国保障性住房供求结构失衡,供给有效性不足,为此,启用“市场引导政府”的模式,可以大大降低我国保障性住房改革达到有效供给目标的交易成本,增强保障性住房制度效率。在交代选题的背景与意义、理论与方法、以及回顾已有的相关理论观点的基础上(见第1章、第2章),本研究主要涵盖以下内容:第一,我国保障性住房改革的历史与制度变迁逻辑(见第3章)。通过梳理我国保障性住房形成和改革的历程,得出我国保障性住房改革的逻辑: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体制的形成,是伴随着我国住房制度改革而发生和发展,它遵循着与我国住房市场化、商品化改革的互动逻辑。通过我国住房改革和保障性住房发展的历史变迁,分析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政策的路径选择及其成因。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向市场经济不断深化的过程,基本的主导力量还是政府通过一定程度的资源垄断,利用不完全的市场,发挥强有力的经济介入和控制作用的过程,即外界称之为“中国模式”或“中国道路”的实施过程,由此,我国保障性住房改革基本上可定位为“政府引导市场”模式。第二,我国保障性住房供给的现实困境及制度原因(见第4章)。在相关政策文献和研究文献梳理和现实调研的基础上,设计我国保障性住房供给“有效性”的评价内容,这种评价内容涵盖量的标准、质的标准以及社会公平目标的价值标准。以此评价内容为评价标准,发现我国保障性住房的“有效性”是充分还是不足,找出与供给“有效性充分”的要求存在的差距。主要以制度经济学为分析框架,分析保障性住房存在供需不平衡,供给的有效性不足问题的制度原因,并以制度设计为手段,旨在打破过度通过行政权力配置保障性住房的旧制度路径依赖,形成市场配置保障性住房,以顺应新时代不平衡、不充分发展这一主要矛盾的破解所需,以及改变当前保障性住房建设过程中,追求高速度忽略内涵式发展之弊端。第三,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的实证研究(见第5章)。通过模型分析,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分析了我国保障性住房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以及与保障性住房住户满意度问题,实证得出的结论是总体来看我国保障性住房原有的政府引导市场模式已经造成了一定保障房效率不高现状,需要一种新的模式来重新引导保障房的保障职能。第四,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变革的个案分析(见第6章)。通过分析重庆模式、上海模式和丰城模式三个典型案例,及其模式产生的制度逻辑,分析我国保障性住房改革可资为借鉴的经验。三种模式最大的特点是破解了保障性住房制度运行过程中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制度运行交易成本增大,而导致保障性住房供给的有效性不足甚至无效率供应的尴尬局面,其通过制度变更形成现有模式的内在的动力,是相关主体对于超额剩余,即“租”的寻求以及对于制度运行过程中交易成本减低需求的行为反应。第五,我国保障性住房改革关键制约因素与“市场引导政府模式”路径转向(见第7章第8章)。在前述我国保障性住房存在不足及制度原因的现实问题梳理基础上,提炼出导致供给有效性不足的核心制度因素,结合前述案例经验,论证了“政府引导市场”的改革模式要发挥较好的效率,其前提是政府掌握的信息存在非滞后性,而现实中政府的决策滞后于市场机制的反应能力,导致保障性住房在受惠主体的甄别、保障性住房的供给结构(安居房、廉租房、经济适用房还是特租房等)和布局、投资结构和方式等,均出现了较大的问题。与更充分、更有效供给要求有一定差距,为此,必须通过制度的安排,降低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制度的实施效率,打破行政权力主导保障性住房建设而发生偏差的体制机制之弊,充分研究市场规律和市场供求,从而打破“政府主导市场”模式的路径依赖,向“市场主导政府”的新的改革路径转型。在明确了市场引导政府的大的改革方向后,本研究对于与市场导向相关联的产权问题、大数据赋能问题、交易的信用问题等,以制度经变迁的内在机理为分析框架,作了较深入剖析和制度设计的探索。本研究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融通,历史与现实问题相结合,分析了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存在的问题,得出了以下结论第一,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不足,甚至出现局部无效供给现象;第二,保障性住房制度改革的关键是要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第三,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形成及改革的历史逻辑在于政府引导市场。第四,保障性住房制度变迁应该是强制性变迁与诱致性变迁相结合,保障性住房相关主体交易成本的节约行为选择是保障性住房制度变迁的内在逻辑。为此,提出的制度建议是:契合新时代平衡发展、高质量发展的诉求,改革的主导价值应该是激发相关主体的内生力量主导制度变迁。为此,未来改革的总方向应该是市场引导政府,即政府作为保障性住房供给主体,须尊重市场规律,充分发挥市场激励机制对于资源配置的优化效率,为此要在产权改革、法制环境建设、大数据赋能等方面,为市场机制促成保障性住房供给“更加有效”提供体制机制保障。论文的创新点在于,第一次系统地通过制度变迁的理论视角,研究保障性住房供给问题;第一次从供给“有效性”的问题出发,系统研究保障性住房制度变迁的逻辑并提出改革的思路。得出了一些新的观点,体现在:对于我国保障性住房发展历史的高度概括性总结——政府引导市场;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制度的四重悖论问题的提出;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诉求下顺应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市场引导政府”路径转向;打破城乡建设用地二元结构壁垒实现农村建设用地对接保障性住房建设以促成保障性住房供给成本降低,从而使保障性住房回归“可负担性”本来定位,等等。

王嵛[2](2018)在《运动健康管理商业模式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颁布使健康管理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运动干预是健康管理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如何满足人们对运动指导、运动疗法、运动效果的追求是当下运动健康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我国市场上的运动干预服务存在形式单一、效果不佳,不成体系的特点,不能满足“体医融合”时代背景下人们对精准运动的需求。我国人口基数大,无法采用政府主导的健康管理发展模式,运动健康管理的发展也必将以市场模式为主导。由于健康管理的商业模式尚不清晰,运动健康管理发展也受到限制。同时,关于运动健康管理的研究成果少、行业处于探索期等客观因素,运动健康管理商业模式的研究更是不毛之地。探索运动健康管理商业模式,对推动健康管理的发展和满足市场需求都有重要意义,将为我国“体医融合”的发展开辟实践道路。本研究在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基础上,运用规范与实证、归纳与演绎、统计与比较的方法,以价值链、产业生命周期等理论为指导,首先,分析了运动健康管理的行业背景和商业背景特征,探讨影响其商业模式设计的因素与内驱力;其次,结合这些因素分析,以健康管理和健身类企业的发展为对比,形成运动健康管理商业模式设计,构建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论文的主题部分,充分对构建的运动健康管理商业模式的各要素机制、功能作用、逻辑关系进行分析,进而探究运动健康管理商业模式的特征,对未来发展趋势下我国体育产业、健康产业的转型升级选择和国家政策改革设计提供建议。基于此,本文提出运动健康管理和运动健康管理商业模式的概念。运动健康管理属于健康管理的分支领域,是指将运动干预作为主要手段来实现对个人或群体健康的管理,该过程需要配合相关医学检测、营养干预、心理干预等手段,并实施个性化定制的运动干预指导服务;运动健康管理商业模式是指基于一般商业模式逻辑,通过对客户的运动进行干预,实现对客户健康的管理并获取企业收益的行业样式。本文以构建运动健康管理商业模式为研究目的,突破性地构建出能够对运动健康管理行业发展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商业模式类型;第一次系统、全面地描绘出运动健康管理企业商业模式设计的流程图,为企业决策者提供参考样本;首次向人们展示了运动健康管理商业模式的具体面目,为运动干预研究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为体育服务业的崛起找到了方向,为健康产业的转型提供了新思路。为确保本研究的严谨性,首先,采用文献计量统计法来提高阅读文献的数量和质量,通过绘制知识图谱,探索到每个领域研究的趋势和热点,找到关键人物和核心文献。其次,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运用Nvivo11质性分析软件对15万字一手资料逐级编码,提取出健康管理商业模式的核心要素,为运动健康管理商业模式构建典型基础。再次,采用专家调查法,通过对31位相关领域专家访谈和25位专家调研,探寻到运动健康管理商业模式的各阶要素。最后,采用问卷调查法,整理446位企业家的调研数据,构建出运动健康管理商业模式的结构方程(SEM),验证了本文提出的理论假设,回答了“运动健康管理商业模式应该什么样”的问题。本文采用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相结合的研究路径,从中观视角论证了运动健康管理商业模式构建的相关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基于知识图谱的描绘,对国内外健康管理、商业模式及运动干预的研究状态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可视化分析;2.运用扎根理论研究,通过数学建模的方法构建出运动健康管理商业模式,该模式由9个模块构成,将其称为“海星模式”,并验证了该模式的合理性;3.通过专家调查及逻辑推演的方法,描述了运动健康管理商业模式的特征及各级要素,并剖析了其模式的内涵和特征。

文世芳[3](2017)在《中国共产党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与借鉴(1976-1984)》文中提出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总结历史上封闭保守的深刻教训,勇于面对中国与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巨大差距,充分认识到关起门来搞建设行不通、闭关自守实现不了工业化和现代化,虚心学习和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是这个伟大觉醒的重要内容,对探索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是在中国历史文化的基础上探索而成,从改革开放之初一步一步摸索而来。探求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功的经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可以从改革开放史中寻求历史的逻辑、问题的病灶和成功的钥匙。因此,从改革开放之初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和借鉴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从开放和改革的相互关系及国际经验视角探求改革开放开启并获得成功的原因,对当前全面推进深化改革,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独特的重要意义。这些正是论文致力于探求的深层次问题。论文包括绪论、正文四章和小结。绪论,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缘由、意义,研究的现状、问题,研究的资料准备、特点,研究的方法、思路,研究的目标、方向。第一章,主要讨论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历史背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世情国情党情发生了深刻变化。考察整个社会,国民经济遭受重创,人民生活在温饱线上长期徘徊,社会各界渴望变革;考量党内状况,使命意识空前觉醒,执政危机意识日渐浓厚,全党洋溢着把“文化大革命”耽误的时间抢回来的情绪;环顾世界局势,世界政治格局寻求新的平衡,在两极格局下存在寻求多极化的内在张力,资本主义国家经过迅猛发展后进入滞胀阶段,亟需产业转移,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崛起树立了发展榜样,调整和改革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潮流。特定的历史条件,给中国指明了方向:旧的道路难以为继,变革已是民心所向,国际形势为迎接中国融入世界大家庭、登上国际大舞台提供了历史契机。一种历史的合力,悄然引导着中国朝着改革与开放的道路走去,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历史条件生成。第二章,主要讨论从“文化大革命”结束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期间中共逐渐扩大对外交流,冷眼向洋看世界,以世界为参照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共党内和思想理论界对“文化大革命”的反思和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思考已经不可抑制。中共高层从战争的阴影中走出来,对世界局势作出新的研判,认为存在长时段和平发展的可能。在对历史的反思中,中共又逐渐从“左”的迷雾中走出来,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讨论,工作重心开始务实地朝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倾斜。在此基础上,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了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初步行动,党和国家领导人主动出访“触摸世界”、把握世界发展脉搏,派出大批对外考察的“侦察兵”了解世界各国发展经验和研究中国应有的对策,部署理论界召开世界经济讨论会研究国外情况。特别是派团对外考察是中共高层的重大战略举措。中央政治局从听取和讨论考察汇报开始,改革开放的思想在酝酿中逐渐生根发芽,经过1978年国务院务虚会和中央工作会议的两次大讨论,改革开放决策呼之欲出。第三章,主要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共经过对盲目冒进的反思,在国民经济调整中深化对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思想的过程。经过1979年对盲目引进和吸收外资的反思,在对国民经济调整的思考、讨论以及初步实施中,中共对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进行了总结深化,制定了更加科学更具操作性的对外引进规定、吸收外资政策、对外考察办法、国民经济计划。在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结合中国实际进行的改革试点和探索中,中共对建设四个现代化有了更深层的认识,在政策上、试点上、理论上都有重大的转变。在政策上,提出经济政策的三大转变,要求逐步实现经济政策和经济制度转型;在试点上,创办经济特区,使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从某个领域的试点转换为更深层次的综合性改革试点;在理论上,从四个现代化转变为“中国式的现代化”,将“中国式的现代化”作为统领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结合中国实际,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指导性思想。第四章,主要讨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逐步由引进技术、外资和管理经验,朝着更深层次的经济体制改革理论与实践、国际组织发展经济经验以及引进国外智力发展和深化,并最终推动确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过程。结合中国实际,探索适合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是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在中共高层的支持和部署下,苏东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经验和理论以及联邦德国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和法国经济计划化理论等,成为中国考察和学习借鉴的重点内容。布鲁斯和奥塔·锡克等东欧经济学家的来访,在中国掀起研究社会主义经济模式和改革理论的热潮。在改革开放实践的锻炼和理论探讨的熏陶中,中国新一代经济理论人才终于在1984年莫干山会议上崛起,逐渐承担起为改革建言献策的使命。在和思想理论界的良性互动中,中共终于克服各种困难,出台《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确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这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共对中国经济改革发展方向的探索获得巨大成功,以经济体制改革方向为重点的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取得重大的阶段性成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巴山轮会议为标志,中共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小结,主要对论文作一概括性总结,集中探讨境外发展经济经验是如何被中共重视、学习和吸收,形成了什么样的原则和路径;究竟在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中发挥了哪些重要作用、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积累了哪些重要历史经验,对当前中国的改革发展有哪些重要启示。为确保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取得好的效果,中共在探索之中确立和完善了自力更生为主、积极争取外援,取长补短、保持优势,多方学习、反复比较,解放思想、谨慎渐进等基本原则;形成了从境外经验的学习了解、到决策层多渠道掌握信息、到中共高层利用境外经验进行决策、到中层和基层干部掌握境外先进经验的上下贯通、良性互动的路径。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在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改变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成为改革的先声;推动了改革开放决策出台和具体政策不断完善;促进了社会主义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理念的突破;提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历史关头,分析研究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历史,能带来深刻的启示。它告诉我们,改革应该如何优化调查研究,如何加强顶层设计,如何重视基础性工作。

罗奥[4](2017)在《《中国青年报》(1951-2013)社论与中国共青团的政治宣传演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共青团自成立至今已有九十多年历史。它在革命战争时期、社会主义探索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始终冲在革命、斗争和建设的前列,成为党的得力助手。在不同历史时期,共青团都充分发挥其政治宣传功能。它团结青年,教育青年,为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革命者和建设人才。共青团的政治宣传演进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是处于不断调整、改进中。新世纪以来,社会更加开放,人们的价值观更加多元,共青团面临组织弱化的困境。于此,共青团亟须学习新的宣传理念,改进政治宣传工作,推动团的全面改革,提高团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本研究对共青团政治宣传演进过程进行了详实研究,其中:绪论,主要介绍了选题缘起、海内外研究现状、核心概念界定、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重难点及创新点等几方面内容。第一章研究了中国共青团与《中国青年报》的历史与现状。本章主要回顾了政治宣传与共青团的发展、共青团机关报刊的发展和中国青年报社的发展。重点探讨了共青团政治宣传与中国革命、建设之间的关系,并从共青团机关报、刊的创办过程与发展过程中梳理出其政治宣传工作的总体思路和方法。第二章是《中国青年报》所发表的社论总述:笔者梳理、统计并简要分析了《中国青年报》社论的总体情况。其主要包括对《中国青年报》历年社论数量与分布情况,《中国青年报》转载其他报、刊社论数量与分布情况,和《中国青年报》社论话题的数量与分布情况等的分析。第三章分析了《中国青年报》社论的特点。笔者梳理、分析、比较了建国头十七年时期、极“左”时期、1978—2000年、2000—2013年四个历史时期,《中国青年报》社论话题的分布特点、社论的内容特点和社论的语言风格特点等。第四章讨论了《中国青年报》社论与党报社论之间的关系。首先,本研究梳理分析了《中国青年报》直接转载中央党报和地方党报的情况。具体包括转载社论的数量、话题和发表的时间等。其次,笔者对比研究了针对同一事件,《中国青年报》社论和党报社论的异同,具体包括事件的话题、社论语言风格等。第五章对共青团政治宣传工作做出了展望:总结共青团政治宣传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政治宣传理论滞后、宣传主题单调、服务意识淡薄、宣传载体单一等。根据对共青团政治宣传发展演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本研究提出一些改进建议: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推进共青团政治宣传大众化;紧扣服务青年宗旨去推进共青团组织改革;充分依托新媒体技术,广泛开辟宣传渠道。结语部分,对本研究的结论作出概括。

熊英[5](2017)在《个体财富观念的表达研究 ——基于自媒体财经评论的考察与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由于中国社会一直处于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封建专制的政治统治、重农抑商的文化观念之下,中国百姓的个体财富观念在历史上长久被压制,难以通过媒介进行有效表达。改革开放给中国人带来了富裕生活的希望,人们个体财富观念觉醒,开始不断寻求致富的方法和途径,整个社会对于财富创造的方法、知识、途径有了迫切需要。这一时期具有财经知识,并富于表达能力的个体,主动发表对于中国财经事件、现象、政策的评论,指导人们进行财富创造决策,帮助人们呼唤公平的投资环境、监督政府相关的投融资制度,并通过各种媒体渠道进行表达。这种致富知识表达与对致富知识的广泛需求恰遇21世纪初期自媒体的蓬勃发展,催生了自媒体财经评论这一新闻信息产品,该新闻信息产品成为人们进行财富观念表达的载体,在博客、微博、微信上诞生了大量承载个体财富观念表达内容的自媒体财经评论,并产生了深刻的社会影响。做为一种新闻评论的新形式、一段重要的新闻评论的发展历程、同时也是承载着重要的社会思想观念的评论形式,本文试图结合思想观念研究与自媒体新闻评论研究的方法,以自媒体财经评论为研究对象,对个体财富观念表达这种社会现象进行剖析与探讨,揭示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存在的一些困境与不足,并提出对策与建议。按照本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内在逻辑,包括绪论,全文主要分五个章节展开论述。第一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阐述了本研究的选题意义,界定了与本研究相关的核心概念,并对本研究选题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了梳理与评述,同时也对论文框架进行了规划。第二部分:对个体财富观念分三个阶段进行了历史考察、探讨其兴起的背景与发展阶段。指出中国公众的个体财富观念经历了由压抑——觉醒——表达的过程,改革开放后,在个体财富观念觉醒、公众对财经知识的渴求等因素推动下,个体财富观念表达兴起,并经历了网站财经评论、财经论坛(BBS)、财经博客、财经微博、财经微信公号五个发展阶段。第三部分:对个体财富观念表达的主体、核心观点、表达方式、社会功能等进行了综合分析。通过对新浪财经博客及财经微博等自媒体博主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了表达主体的性别与年龄结构、职业与受教育背景、地域分布。数据分析表明,个体财富观念表达的话语权已经由传统媒体的编辑记者向多元化表达主体进行转移,并分析个体财富表达话语权转移的内在原因。同时,考察了个体财富观念表达的核心观点,对其进行了归纳总结,如为个体财富正名、财产性收入是个体财富创造的重要来源、财富创造来源已经从硬财富转向软财富等,总结出震惊与说理是表达主体较为普遍的表达方式。本部分还对个体财富观念表达的社会功能进行了梳理,包括传播财经知识、社会财富舆论引导、讨论经济政策、经济评估与咨询的“智库”。第四部分:这一部分审视了个体财富观念表达面临的困境与不足,指出由于表达主体地域结构失衡、职业结构失衡、性别结构失衡等问题的存在,导致了表达话语权结构失衡。此外,在表达内容上,也存在着过于重视物本财富观、经济理论的使用失当、解读不当、缺乏对弱势群体财富创造问题的关注等问题,表达方式上主要存在着绝对化表达和情绪化表达,欠缺理性与审慎等问题。第五部分:在分析个体财富观念表达面临困境的成因基础上,提出了个体财富观念表达的出路与建议。如表达主体需要由生产-消费式向参与式生产转变,表达主体团队化和专业化。表达内容方面,应倡导人本财富观,及表达视角的全球化。表达方式上,则须注意理性分析、宽容辩论,审慎表达,致力建诤言。

彭利平[6](2016)在《行业科技期刊定价策略及其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基于发行和广告收入逐步减少的现状以及期刊定价偏低的观点,探讨行业科技期刊适度提高定价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方法】列举大量期刊发行量逐年下降、广告不断减少而造成期刊社收入锐减的事例,分析中国邮政报刊订阅网中机械和交通两大类共计280余种期刊的定价,比照电子版期刊的定价。【结果】行业科技期刊应遵循商品的价值属性及按价值定价的理念,可采取适度提价策略;统计表明机械和交通两大类中7%的期刊采取了30元以上的定价。【结论】行业科技期刊出版工作者应顺应形势变化,转变经营观念,在坚持为行业发展服务、不断提高期刊品质的前提下,对于价值较大而定价较低的期刊,从经营的角度,可采取适度提高期刊定价的策略,以彰显行业科技期刊的品质价值以及在行业中的地位,用实力确保期刊的持续发展。

罗立东[7](2016)在《《环球财经》杂志编辑特色研究(2013-2015年)》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资本市场特别是证券市场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我国财经期刊的大规模出现,正是从这个时期开始的。1998年《财经》杂志创刊,市场化和狭义化的财经期刊自此出现,填补了专业财经期刊的一大空白。从这一年开始,众多专业整合化泛财经期刊开始走向历史舞台。21世纪初,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国内经济持续增长,人们对经济生活中的关注越来越多,财经期刊的分众时代由此开始。此时,财经期刊市场呈现一片繁荣景象。《环球财经》正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走进读者的视野,并且一步步取得成功的。与其他财经期刊相比,《环球财经》有着自己的鲜明的特色,也是这种特色促使了它的成功。如果能对《环球财经》的成功案例进行剖析,势必能对其他财经期刊的一个良好的示范作用。遗憾的是,至今学界还没有很多关于《环球财经》的研究文章。本文截取2013年至2015年《环球财经》为研究样本,将其编辑特色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选题角度、内容取向、语言风格等诸多构成因素,探讨《环球财经》取得成功的原因,论述在当代中国所体现出的社会价值和时代价值。通过这种定性的个案研究,以期为我国财经期刊的发展带来借鉴意义。

谢双悦[8](2016)在《《时代邮刊》的办刊特色及发展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社会文化类综合期刊的《时代邮刊》创刊于1999年,以“独家策划”“时代观察”等旗帜性栏目来铸造核心竞争力,彰显自我风骨,被业界和读者誉为“中国的《时代》周刊”,是湖南期刊的名片。《时代邮刊》经历了筹办创刊、全面改版和改制运作三个阶段,已从最初的迷茫震荡期进入了稳定发展的时期。当前定位明确,实施“一体两翼”发展战略:以《时代邮刊》的精致内容为“一体”,以纸媒出版和数媒服务为“两翼”的双向发展战略,在现有60万份期发量的基础上,积极扩展纸质发行网络布局,力争达到“百万大刊”的发展目标。文章通过对其内容方面超前的选题、真实犀利的文本风格、真实独到反映社会问题的封面专题等内容进行期刊内容特色分析,探析该期刊以文化资源为核心竞争力的成果,解答该期刊吸引读者的内因。结合《时代邮刊》大方清楚的版面叙述、艺术化夸张的封面特点、自成一体的整体形式风格三个因素,体现《时代邮刊》内容与美学设计相结合打造出期刊的整体风格。《时代邮刊》取得今天的成绩得益于其传统与现代的融合转型,在经营上采取实打实的发行方式,敢于想舍得跑,并开辟第三方订阅方式创新营销增大订阅量。通过准确的分析受众消费能力来进行广告营销,让《时代邮刊》品牌增值,通过先进的管理机制作为其后盾,发挥骨干编辑作用,形成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全员加速向“百万大刊”冲刺。同时,时代邮刊面临着投资回报不高、受众定位过于广泛制约市场开发等现实问题,在新媒体发展势头良好的大环境下,《时代邮刊》通过拓展品牌发展,树立品牌营销力,全面把握自身品牌和内容价值优势,找准全媒体平台发展的方向,从单一的纸质出版到努力建成覆盖全国的融纸媒、网媒、移动资讯媒体端、微博微信类新媒体矩阵、电商服务等自营以及整合资源为一体的品牌传播与运营的综合数字媒体服务平台。对《时代邮刊》的分析研究是具有一定普遍性与个性的。它独特的风格定位、邮政为主的发行渠道,让它是特别的,而当前纸媒销量严重下滑,新媒体时代为趋势的现实问题,又是所有期刊面临的困境。笔者期望通过研究《时代邮刊》的个性,通过探讨《时代邮刊》在打造“时代+”全媒体平台建设上的现有成果,以及在适应新媒体过程中是如何发挥潜力,以规避风险,为社会综合类期刊研究带来一些有益的启发,是笔者以期达到的研究目的。

郭习松[9](2015)在《从分化到融合中国涉农媒体发展研究》文中认为经历了革命年代的萌芽与兴起,我国涉农媒体在新中国成立后迎来了组织化大发展,并伴随着改革开放迎来真正的市场化发展。然而,随着国家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涉农媒体集体遭遇“寒冬”,直到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焦“三农”,此后又连续11年下发“一号文件”,由此引发一股涉农媒体复兴热。与此同时,在互联网技术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涉农新媒体大量涌现,涉农媒体分化融合趋势明显。为寻求更好的发展之路,不少涉农媒体开始了艰苦的转型探索。其中,《南方农村报》开始了南农实验和媒体群整合,湖北涉农品牌电视频道——《垄上行》频道探索与涉农资本合作模式,中国农村广播协作网、河北对农宣传协作体等涉农媒体以联盟形式展开探索,分化融合趋势明显。美国、新西兰、韩日等国家发展涉农媒体实践也呈现这一特点。只不过,这其中,既有硬件设施建设的问题,更有如何提升农民媒介素养等软性建设问题;涉农媒体是独立发展,还是借力官媒重新回归,都需要相关利益方作出博弈与让步。以移动互联为特征的智能手机有望成市场新宠的同时,怎样打造一套适合我国涉农媒体发展和涉农传播的有效机制,成为未来涉农媒体发展所需要思考的主要问题。本论文从媒介生态学、发展传播学视角展开研究,选取当前最前沿的媒介探索为样本,从调查当前涉农媒体的传播现状与农村受众的使用状况入手,以农村社会转型的重要历史节点和重大政策性事件为逻辑起点,重点关注以智能手机为标志的新媒体在农村区域的发展,采用理论阐释、案例分析与业界观察等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一手资料揭示新媒体背景下涉农媒介发展的内在动因与转型逻辑,探究农村社会转型与涉农媒体发展的互动与关联,提炼出二者之间的影响因子与机制,进而采用案例分析和策略研究,以媒体融合视角对涉农媒体的发展提出评估与预测,为业内和政府主管部门把握涉农传播新动向新趋势,更有效地把握新时期涉农传播的主要特点,以帮助改进新时期的涉农传播,打造更有效的涉农传播机制和更适合当前中国“三农”发展现状的传播体系提供可行性建议。

于迅来[10](2014)在《中国文化体制改革历程及发展路径演化 ——以吉林的实践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但随着形势变化,文化发展能力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现行文化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文化发展现状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文化发展手段与业态变革的新形势都出现了不适应。改变不适应状况,根本出路在改革。从党的十六大到十八大,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历经萌芽、起步、试点、攻坚、深化等多个阶段的实践与探索,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纵向链条。系统梳理、总结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演进历程,可以厘清文化改革发展过程中重要的理论问题,对巩固文化体制改革成果,在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吉林省是文化大省,但一直以来距“文化强省”的目标相去甚远。吉林省地处内陆,经济发展在全国处于中下游,既不能像广东、上海等东部沿海地区依靠先进技术和雄厚资金,走“高、精、尖”的文化产业发展之路,又无法像云南、广西等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那样,依靠挖掘民族文化资源,打“原生态牌”、“民族牌”。但也正因如此,吉林省的探索实践反而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和揭示文化体制改革的一般路径和规律性认识。本文旨在以吉林实践为例,通过应用研究来总结成败得失,总结提炼适应未来文化发展的模式和路径。本文对文化体制的基本理论进行了归纳分析,界定了文化的内涵、外延及主要特性,总结提出了文化体制的概念、职能及基本范畴,对历史各个阶段、东西方各种文化体制观的相关理论进行追根溯源。在概述了我国传统文化体制的形成过程、存在弊端和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之后,介绍了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与任务。在梳理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历程时,本文在“三分法”基础上进行细化和补充,将整个改革历程分为文化市场化萌芽、文化产业化起步、文化体制改革试点、文化体制改革攻坚、文化体制改革全面深化等五个阶段,对各个阶段取得的成效和不足一一阐述,对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基本规律进行总结:文化体制改革的演变历程体现了特定的社会转型期文化制度变迁与文化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是从被动到主动、由外向内的自主性改革,是从增量到存量、先易后难的渐进式改革,是从刚性到弹性、由表及里的双轨制改革。本文的实证部分,侧重分析吉林省文化体制改革取得的成效和存在问题。当前存在问题主要在管理体制不顺、运行机制不活、市场发育迟缓、产业实力不强四个方面。从更深层次看,主要制约因素有五个方面:既得利益格局阻碍难题破解、观念落后弱化改革动力、资金瓶颈制约改革推进速度、法律缺失影响文化市场环境、人才不足削弱文化发展后劲。本文最后,提出吉林省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对策建议。着眼宏观层面,要完善高效有序的管理体制。重点是把握好“大”与“小”的关系,创新党对文化的领导方式;把握好“分”与“合”的关系,加快转变政府管理文化职能。着眼中观层面,要营造健康规范的市场环境。重点是处理好“长”与“短”的关系,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处理好“予”与“取”的关系,积极培育文化消费;处理好“管”与“放”的关系,营造良好政策法规环境;处理好“强”与“弱”的关系,发展文化行业组织和中介机构。着眼微观层面,要增强文化市场主体竞争力。重点是解决好“为了谁”的问题,组建文资委,健全现代产权制度;解决好“人往哪去”和“钱从哪来”的问题,推进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解决好“顶天立地”和“铺天盖地”的问题,促进文化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本文从问题入手,给出吉林省文化体制改革的重构路径,同时对配套政策、人才支撑等保障机制建设问题也进行了深入探讨。

二、经济类期刊走市场的回顾与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经济类期刊走市场的回顾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研究 ——基于制度变迁的分析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研究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1.2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目标
        1.2.2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 核心观点、理论支点及分析框架
        1.3.1 核心观点
        1.3.2 理论支点与分析框架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4.1 可能的创新点
        1.4.2 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保障性住房及其制度
        2.1.2 有效供给与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
    2.2 理论观点回顾与研究的新视角切入
        2.2.1 保障房相关理论观点回顾
        2.2.2 研究的新视角切入:制度变迁理论的视角
        2.2.3 制度及其变迁与保障性住房供给政策的关联性
    2.3 为什么要诉求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制度变迁理论的解释
        2.3.1 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政策诉求的背景与意义
        2.3.2 推动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的制度变迁解释
第3章 历史回顾:我国保障性住房“政府引导市场”的制度变迁逻辑
    3.1 住房政策和住房市场变迁: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历史背景
        3.1.1 政府包办的福利分房制度时期(1949~1978)
        3.1.2 住房商品化改革试点与初步探索阶段(1978~1998)
        3.1.3 全面市场化启动与商品房市场初步发展阶段(1998~2003)
        3.1.4 受土地财政影响房地产非理性迅猛发展阶段(2004~2018)
    3.2 我国保障房与住房改革的互动: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历史回顾
        3.2.1 住房商品化试点与推进中的保障性住房制度探索阶段(1978~1998)
        3.2.2 保障房体系伴随住房商品化全面实施而初步确立阶段(1998~2001)
        3.2.3 保障性安居工程随土地财政凸显而逐渐萎缩阶段(2002~2006)
        3.2.4 保障房体系重新确立并逐步完善阶段(2007~至今)
    3.3 政府引导市场:我国保障性住房模式改革的历史逻辑与制度变迁解释
        3.3.1 政府引导市场:历史背景与现实困局
        3.3.2 “政府引导市场”: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改革路径选择的历史逻辑
    3.4 制度变迁解释:交易费用逻辑下强制性与诱致性制度变迁的互动
第4章 现实反思: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不足的制度考察
    4.1 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不足:现状与制度因素
        4.1.1 我国保障性住房供给不足的现状剖释
        4.1.2 我国保障性住房供给有效性不足问题的制度因素探究
    4.2 重建设轻后续管理:我国保障性住房政策实施偏差的交易费用理论分析
        4.2.1 厚此薄彼:保障性住房建设与后续管理的不平衡发展
        4.2.2 问题的原因:认识偏差与制度障碍
        4.2.3 问题的解释:交易成本影响决策与制度生成逻辑
    4.3 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的悖论
        4.3.1 “可负担性”成本控制与保障房制度可持续要求的悖论
        4.3.2 产权“完整性”流转要求与产权“约束性”工具的悖论
        4.3.3 获得住房保障资格与导致更高生活工作成本的悖论
        4.3.4 人口结构性流动与各地省、市、区“计划供给”的悖论
    4.4 保障性住房土地供应不足与城乡土地供给结构性矛盾
        4.4.1 农村土地入市对接保障性住房建设机制不畅
        4.4.2 保障性住房土地供应成本问题与城乡土地供需结构性矛盾
    4.5 旧模式与新要求:当前“政府引导市场”困境与制度变迁诉求
        4.5.1 政府引导市场的管理困境
        4.5.2 双向互动与动态变迁:保障房制度变革诉求
第5章 实证分析:供给有效性不足折射制度与经济社会结构契合度欠缺
    5.1 保障性住房供给有效性宏观考察的实证检验
        5.1.1 研究设计
        5.1.2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5.2 保障性住房供给有效性微观考察的实证分析
    5.3 保障性住房供给有效性的调查及统计分析
    5.4 基于制度变迁的结果分析
第6章 个案分析:保障性住房供给有效性不足制度突围典型模式
    6.1 重庆“破除四重壁垒”模式
        6.1.1 优惠政策突破人口流动壁垒
        6.1.2 突破土地属性壁垒
        6.1.3 突破住房品质差异壁垒
        6.1.4 信息化平台突破后期管理壁垒
    6.2 上海共有产权房模式
        6.2.1 共有产权房制度及其目的
        6.2.2 上海共有产权模式产生的背景
        6.2.3 上海保障性住房共有产权模式的运行机制
    6.3 江西省丰城市企业化经营模式
        6.3.1 江西省丰城市保障性住房企业化运作模式背景
        6.3.2 丰城市保障性住房制度企业化运作及其意义
    6.4 上述个案的制度变迁逻辑:“租”与“交易费用”引致制度变迁
第7章 “内生”与“外生”: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制约因素两大关键点
    7.1 外生制约因素:影响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的环境条件
        7.1.1 制度环境缺陷: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不足的法制困惑
        7.1.2 信息工具赋能不足:保障房制度运行交易成本降低的瓶颈
    7.2 内生制约因素:产权、信用缺陷限制交易的发生和发展
        7.2.1 产权问题: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的核心制约因素
        7.2.2 重要制约因素:信用问题与保障性住房各主体间金融需求矛盾
第8章 推动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的制度设计
    8.1 从“政府引导市场”到“市场引导政府”: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改革的总路向
        8.1.1 “市场引导政府”内涵与意义
        8.1.2 “市场引导政府”制度模式选择的必要性
        8.1.3 市场引导政府新模式视角下政府与市场互动的逻辑
    8.2 完善法律与契约制度,营造保障房制度运行环境
        8.2.1 完善法律制度
        8.2.2 完善契约制度
    8.3 土地产权改革“破局”矛盾:农村集体土地入市对接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帕累托改进
        8.3.1 以法制硬核强化集体主体性地位,形成政府与集体地权的制衡机制
        8.3.2 落实农村土地改革新政策,优化适应保障房市场的土地产权结构
        8.3.3 实行土地指标交易,打破保障性住房建设地理空间局限性
    8.4 政府与市场互动:破解悖论以增强保障房供给的“有效性”
        8.4.1 制度创新破解“重建设轻管理”的偏差:交易成本的分析
        8.4.2 对接农村建设用地:节约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土地成本
        8.4.3 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把握相关主体的行为逻辑
        8.4.4 产权与保障模式优化:形成“约束性”与“流转性”对立统一机制
        8.4.5 复合产权结构:破解保障性住房信用不足与融资难之间矛盾
    8.5 网络与大数据工具赋能:精准识别破解保障性住房管理成本问题
        8.5.1 落后于经济社会形势变化,保障性住房供给制度呼唤数字技术革命
        8.5.2 多元数据平台建设措施,降低保障性住房供给制度实施的交易成本
        8.5.3 降低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制度运行成本的管理信息系统设想
    8.6 本章总结:制度与经济社会结构互动及其变迁的分析
第9章 研究结论与进一步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进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2)运动健康管理商业模式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运动健康管理商业模式概念与文献综述
    第一节 运动健康管理商业模式概念厘定
        一、健康管理
        二、商业模式
        三、运动干预
        四、运动健康管理
        五、运动健康管理商业模式
    第二节 运动健康管理商业模式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健康管理的文献综述
        二、商业模式的文献综述
        三、运动健康管理文献综述
第二章 运动健康管理商业模式构建的社会绩效
    第一节 构建运动健康管理商业模式推动体医融合发展
        一、运动健康管理满足体医融合的发展需要
        二、运动健康管理市场化是体医融合的导向
        三、运动健康管理市场化需要明确商业模式
    第二节 构建运动健康管理商业模式促进体育产业结构转型
        一、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结构需要转型升级
        二、运动健康管理市场化推进体育产业优化
        三、运动健康管理有助于搭建体育服务平台
    第三节 构建运动健康管理商业模式规范运动服务行业
        一、普及运动健康教育常识
        二、提供科学运动锻炼指导
        三、促进传统健身房的转型
第三章 运动健康管理商业模式构建的依据与借鉴
    第一节 健康管理行业历史进程
        一、健康管理发展的路径
        二、健康管理模式的借鉴
        三、我国健康管理的现状
        四、运动健康管理的发展
    第二节 商业模式的演化
        一、商业模式研究的历史逻辑
        二、新经济形态下的商业模式
        三、商业模式研究的启示
    第三节 运动健康管理商业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
        一、价值链理论
        二、价值创造理论
        三、行业生命周期理论
        四、微笑曲线理论
第四章 运动健康管理商业模式的构建
    第一节 采用扎根理论研究确定模式雏形
        一、扎根理论研究方法选择
        二、扎根理论研究实践过程
        三、扎根理论研究结果分析
        四、扎根理论研究成果应用
    第二节 运用专家调查确定模式要素
        一、专家调查法的选择
        二、专家调查法的实施
        三、专家调查结果分析
    第三节 构建数学模型对结果实施验证
        一、逻辑假设
        二、问卷调查
        三、数据验证
    第四节 运动健康管理商业模式构建框架
        一、运动健康管理商业模式的价值主张模块
        二、运动健康管理商业模式的产品设计模块
        三、运动健康管理商业模式的核心资源模块
        四、运动健康管理商业模式的关键业务模块
        五、运动健康管理商业模式的协作单位模块
        六、运动健康管理商业模式的客户管理模块
        七、运动健康管理商业模式的市场营销模块
        八、运动健康管理商业模式的成本结构模块
        九、运动健康管理商业模式的企业收益模块
第五章 运动健康管理商业模式的运行体系
    第一节 以运动促进健康的价值主张为核心
        一、运动促进健康的理念是企业的灵魂
        二、核心理念的贯彻执行是运作的前提
        三、价值主张决定商业模式的具体设计
    第二节 运动健康管理服务的产品设计
        一、身体运动机能水平检测
        二、运动机能检测结果评估
        三、运动健康管理方案制定
        四、运动健康管理具体执行
    第三节 运动健康管理服务的开展
        一、运动健康管理服务的核心资源
        二、运动健康管理服务的关键业务
        三、运动健康管理服务的协作单位
        四、运动健康管理服务执行的保障
    第四节 运动健康管理服务的营销
        一、运动健康管理服务的客户细分
        二、运动健康管理服务的客户管理
        三、运动健康管理服务的定价策略
        四、运动健康管理服务的营销渠道
    第五节 运动健康管理服务的成本
        一、人力成本
        二、管理成本
        三、研发成本
        四、固定资产
        五、营销成本
        六、关系成本
    第六节 运动健康管理服务的收益
        一、运动健康管理服务的收费途径和形式
        二、运动健康管理服务的盈利点设计
    第七节 运动健康管理的利润评估
        一、利润评估的具体要求
        二、利润评估的操作应用
第六章 运动健康管理商业模式的特点分析
    第一节 运动健康管理商业模式的特征
        一、运动健康管理商业模式的模型形似海星
        二、运动健康管理商业模式的运行再生功能
        三、海星商业模式更符合新经济形态的需求
    第二节 运动健康管理商业模式的内涵
        一、产品内核的决定性
        二、辩证的客户关系
        三、多维度的企业价值
        四、企业利润的滞后性
    第三节 运动健康管理商业模式的运行要求
        一、运动健康管理服务理念的深度推广
        二、运动健康管理服务执行的高度协同
        三、运动健康管理企业考核的制度差异
    第四节 运动健康管理商业模式的发展变式
        一、资源型模式
        二、人才型模式
        三、产品型模式
        四、综合型模式
    第五节 运动健康管理商业模式运行的注意事项
        一、精准客户定位
        二、明确业务范围
        三、灵活客户管理
        四、关注科技进步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含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科研课题清单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学术会议清单

(3)中国共产党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与借鉴(1976-1984)(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选题意义
        (一) 研究缘起
        (二) 选题意义
    二、概念界定与研究资料
        (一) 概念界定
        (二) 研究资料
    三、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一) 研究的基本状况概述
        (二)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观点
        (三)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四、研究方法
        (一) 历史分析法
        (二) 文献分析法
        (三) 比较分析法
    五、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一) 研究重点
        (二) 研究难点
        (三) 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背景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经济社会状况
        一、国民经济遭受重创
        二、人民生活长期得不到改善
        三、社会各界渴望变革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中共党内思想状况
        一、执政使命意识逐渐觉醒
        二、执政危机意识日益浓厚
        三、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世界形势
        一、世界政治格局寻求新的平衡
        二、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和科技的高速发展
        三、产业转移与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崛起
        四、苏东社会主义国家普遍推行改革
第二章 对外交流考察与改革开放决策的作出
    第一节 历史大转折前的思想“解冻”和发展探索
        一、世界局势的新研判
        二、思想解放潮流涌动
        三、工作重点逐渐转移
    第二节 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初步行动
        一、邓小平对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支持
        二、召开世界经济讨论会研究境外经验
        三、领导人主动出访“触摸世界”
        四、有计划地组织对外考察“探路”
    第三节 中共高层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内部讨论
        一、中央政治局听取讨论考察汇报
        二、国务院务虚会讨论如何加快现代化建设速度
        三、中央工作会议讨论境外快速发展经济经验
第三章 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总结深化与“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提出
    第一节 对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反思
        一、陈云、薛暮桥等对盲目引进的批评
        二、中共高层讨论和部署经济调整
        三、控制引进规模和制定引进政策
        四、财政经济委员会组织大规模经济问题调研
    第二节 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深化和落实
        一、对外考察专业性、针对性加强
        二、境外访问团和专家的来访与“传经”
        三、参与和召开国际会议
        四、成立中国企业管理协会和举办企业管理研究班
    第三节 西方经济学说的引入
        一、西方经济学说引入的主要路径
        二、三次大型西方经济学讲座(讲习班)
        三、西方经济学引入的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
    第四节 “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提出
        一、经济政策的转变和建立经济特区
        二、两份《初步意见》的制定和经济体制改革方向的探讨
        三、邓小平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
第四章 借鉴境外经济体制改革经验与经济体制改革决定的出台
    第一节 学习借鉴重点转移到经济体制改革理论与实践
        一、苏东经济体制改革经验的考察
        二、苏东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引入
        三、苏东经济体制改革经验的探讨和研究
        四、联邦德国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等西方经验的学习借鉴
    第二节 学习和借鉴重要国际组织的经验
        一、联合国提供的考察与培训
        二、世界银行对中国的两份考察报告
    第三节 引进国外智力决定的出台和初步成效
        一、引进国外智力的历史经验与新的探索
        二、邓小平关于引进国外智力的讲话和引进国外智力政策出台
        三、引进国外智力政策的初步落实和成效
    第四节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改革目标的确立和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进入新阶段
        一、改革中的问题和境外因素的影响
        二、邓小平视察南方与商品经济意见再次提出
        三、1984年莫干山会议与新一代经济理论人才崛起
        四、《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出台
        五、巴山轮会议标志借鉴境外经验进入新阶段
小结
    一、中共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原则和路径
    二、中共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作用和影响
    三、中共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经验和启示
参考文献
附件1 中国领导人出访一览表(1976. 10—1984. 12)
附件2 1978年引进22项工程项目表
附件3 赵人伟等就经济改革问题向布鲁斯的提问
附件4 一个大学在政治经济学教学中提出的一些问题(资本主义部分)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后记

(4)《中国青年报》(1951-2013)社论与中国共青团的政治宣传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一)海外学者的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核心概念界定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核心概念界定
    四、研究重、难点和创新点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三)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共青团与《中国青年报》
    第一节 政治宣传与共青团的发展
        一、政治宣传与革命运动
        二、共青团与中国革命和建设
        三、共青团发展过程中的政治宣传
    第二节 中国共青团机关报刊的发展
        一、出版先进刊物与共青团机关刊物的创办
        二、共青团机关刊的演进与发展
        三、《中国青年报》的创刊与发展
    第三节 中国青年报社的发展简述
        一、中国青年报社的成立与发展
        二、中国青年报社的领导体制简述
第二章 《中国青年报》社论总述
    第一节 《中国青年报》历年社论数量与分布
        一、社论总量统计
        二、社论数量与分布
    第二节《中国青年报》转载社论数量与分布
        一、社论总转载量及其分布
        二、转载《人民日报》社论数量与分布
        三、转载其他报、刊社论数量与分布
    第三节 《中国青年报》社论话题与分布
        一、话题分类依据概述
        二、社论话题与分布
第三章 《中国青年报》社论的特点
    第一节 社论话题分布特点
        一、建国头十七年时期
        二、极“左”时期
        三、1978 年至2000年
        四、2000 年至2013年
    第二节 社论内容特点
        一、建国头十七年时期
        二、极“左”时期
        三、1978 年至2000年
        四、2000 年至2013年
    第三节 社论语言风格特点
        一、建国头十七年时期
        二、极“左”时期
        三、1978 年至2000年
        四、2000 年至2013年
第四章 《中国青年报》社论与党报社论
    第一节 直接转载党报
        一、转载中央党报
        二、转载地方党报
    第二节 同一事件《中国青年报》社论与党报的比较研究
        一、同一事件《中国青年报》社论与党报社论的话题比较
        二、同一事件《中国青年报》社论与党报社论的语言风格比较
第五章 《中国青年报》社论及共青团政治宣传工作的改进
    第一节 政治宣传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
        一、新形势下,共青团政治宣传理论滞后
        二、多元价值观时代,宣传主题单调
        三、服务青年意识淡薄
        四、宣传载体单一,与青年互动缺失
    第二节 政治宣传工作的改进建议
        一、积极开拓思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
        二、贴近青年,推进《中国青年报》社论政治宣传的大众化
        三、紧扣服务青年宗旨,引导共青团自身改革
        四、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广开政治宣传渠道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1952年—1966年《中国青年报》社论标题及发表时间
附录二:1979年—2013年《中国青年报》社论标题及发表时间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个体财富观念的表达研究 ——基于自媒体财经评论的考察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主要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核心概念的梳理与界定
        1.2.1 财富、观念、个体财富观念
        1.2.2 自媒体财经评论
    1.3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3.1 关于财富观念的研究
        1.3.2 关于财富观念表达的研究
        1.3.3 关于自媒体财经评论的研究
    1.4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2. 个体财富观念表达的历史考察
    2.1 个体财富观念表达的历史溯源
        2.1.1 封建社会:被国家伦理财富观取代
        2.1.2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个体财富观念的微弱表达
        2.1.3 新中国成立至文革结束:湮没于国家财富观念中
    2.2 个体财富观念表达的兴起背景
        2.2.1 个体财富观念觉醒,亟需财经知识
        2.2.2 媒介技术进步,媒体竞争需要
        2.2.3 表达主体形成,表达权得到保障
    2.3 个体财富观念表达的发展阶段
        2.3.1 网站财经评论频道
        2.3.2 财经论坛(BBS)
        2.3.3 财经博客
        2.3.4 财经微博
        2.3.5 财经微信公众号
3. 个体财富观念表达的综合分析
    3.1 个体财富观念表达主体构成分析
        3.1.1 表达主体的性别与年龄结构
        3.1.2 表达主体的职业与受教育背景
        3.1.3 表达主体的地域分布
        3.1.4 话语权的转移与重构
    3.2 个体财富观念表达的核心观点分析
        3.2.1 为个体财富正名
        3.2.2 财产性收入是个体财富创造的重要来源
        3.2.3 个体财富的形态和来源领域发生变化
        3.2.4 个体财富创造、积累和分配制度需要完善
    3.3 个体财富观念的表达方式分析
        3.3.1 点穴公众痛点,反复论理的强互动式
        3.3.2 语不惊人誓不休,制造声势的“网红”式
        3.3.3 直击痛点,刺激“属丝”围观的“大V”式
    3.4 个体财富观念表达的社会功能分析
        3.4.1 财经知识传播
        3.4.2 社会财富舆论引导
        3.4.3 经济政策讨论
        3.4.4 经济评估与咨询的“智库”
4. 个体财富观念表达的困境与不足
    4.1 表达话语权结构失衡
        4.1.1 地域结构失衡
        4.1.2 职业结构失衡
        4.1.3 性别结构失衡
    4.2 表达内容的失当
        4.2.1 过于重视“物本财富观”
        4.2.2 经济学理论使用失当
        4.2.3 解读不当干扰经济政策执行效果
        4.2.4 缺乏对弱势群体财富创造问题的关注
    4.3 表达方式欠缺理性与审慎
        4.3.1 绝对化表达,涉嫌炒作
        4.3.2 情绪化表达,致讨论偏题
5. 个体财富观念表达的出路与建议
    5.1 个体财富观念表达的困境成因
        5.1.1 社会发展不均衡的影响
        5.1.2 自我把关难以克服观点的片面性
        5.1.3 原创内容难以为继
        5.1.4 商业利益导向下的责任感缺失
    5.2 表达主体的转型
        5.2.1 由“生产—消费式”向“参与式生产”转变
        5.2.2 表达主体团队化和专业化
        5.2.3 表达主体结构均衡化
    5.3 表达内容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5.3.1 确立“人本财富观”,提升个体财富品位
        5.3.2 分析与表达视角的全球化
    5.4 表达方式的平和与大度
        5.4.1 理性分析,宽容论辩
        5.4.2 审慎表达,致力建诤言
6.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6)行业科技期刊定价策略及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行业科技期刊面临收入减少的现状
    1.1 研究对象与数据来源
    1.2 发行方面
    1.3 广告方面
2 行业科技期刊适度提高定价的必要性
3 行业科技期刊适度提高定价的可行性
    3.1 理论分析
        (1)适度提高定价符合经济理论
        (2)品牌期刊值得按价值定价
    3.2 经济效益分析
        (1)行业科技期刊定价等级具体数值的确定
        (2)两类期刊定价情况统计表
        (3)期刊定价调整实例
        (4)电子期刊的定价
    3.3 社会效益分析
    3.4 风险分析
4 结束语

(7)《环球财经》杂志编辑特色研究(2013-2015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1章 财经报道与财经期刊
    1.1 何谓“财经”
    1.2 什么是财经报道
    1.3 我国财经期刊的行业发展
第2章 《环球财经》概况
    2.1 《环球财经》读者定位及销量
    2.2 《环球财经》特色板块内容
    2.3 《环球财经》的报道及活动
第3章 《环球财经》的编辑理念特色
    3.1 秉持人文关怀的主旨
    3.2 科学理性的态度和专业深刻的风格
    3.3 凸显政府层面的思考与观点
    3.4 高瞻远瞩的国际视野
第4章 《环球财经》的选题策划特色
    4.1 深远的立意
        4.1.1 国内改革
        4.1.2 国际关系
        4.1.3 人类前途
    4.2 宽广的领域
    4.3 多重的视角
        4.3.1 政府领导、专家学者、企业高管
        4.3.2 投资者
        4.3.3 创业者
    4.4 关切的态度
第5章 《环球财经》的内容特色
    5.1《环球财经》的栏目设置
        5.1.1 封面文章
        5.1.2 扫描
        5.1.3 时事
        5.1.4 财经
        5.1.5 文化
    5.2 《环球财经》的版式编排
        5.2.1 图表搭配紧密
        5.2.2 图片选择独到
    5.3 《环球财经》的标题设计
        5.3.1 客观准确
        5.3.2 态度明确
        5.3.3 活泼生动
        5.3.4 句式多样
    5.4 《环球财经》的语言风格
        5.4.1 总体语言特征:精准、专业
        5.4.2 部分语言特征:轻松、幽默
    5.5 《环球财经》的广告特色
        5.5.1 商业广告
        5.5.2 公益广告
第6章 《环球财经》编辑策划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建议
    6.1 《环球财经》编辑策划方面存在的问题
        6.1.1 封面设计效果欠佳
        6.1.2 财经版块有待丰富
        6.1.3 文字排版缺乏变化
    6.2 《环球财经》编辑策划的改进建议
        6.2.1 甄选封面主题图片
        6.2.2 丰富财经版块内容
        6.2.3 注重文字编排细节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时代邮刊》的办刊特色及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一、《时代邮刊》的崛起
        二、对期刊产业化发展路径的现实启示
        三、对新媒介环境下期刊发展的借鉴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时代邮刊》相关研究及其启示
        二、相关期刊个案研究成果及其启示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基本结构与主要创新点
        一、基本结构
        二、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时代邮刊》的发展现状
    第一节《时代邮刊》的创刊与发展历程
        一、曲折艰难的创刊时期(1999年——2005年)
        二、大刀阔斧的改版时期(2005年——2012年)
        三、蓬勃发展的运作时期(2012年——至今)
    第二节《时代邮刊》的办刊定位与理念
        一、期刊定位
        二、办刊理念
    第三节《时代邮刊》的读者拓展与品牌构建
        一、读者拓展
        二、品牌构建
第三章《时代邮刊》的内容特色
    第一节 内容的整体取向与文本风格
        一、选题特点
        二、整体取向
        三、文本风格
    第二节 高度集中的封面专题报道
        一、封面专题的产生及其背景
        二、封面专题的类型特征
        三、封面专题的报道手法
    第三节 特色鲜明的栏目内容策划
        一、栏目设计的匠心与内容布局
        二、不断创新的采编结合
        三、从“独家策划”凸显的栏目个性
第四章《时代邮刊》的形式特色
    第一节 审美视野下的版面叙事
        一、目录的设置
        二、字体的选择
        三、色彩的运用
        四、图片的构成
        五、版面的编排
    第二节 具有个性风采的封面特点
        一、封面文字
        二、封面图片
        三、封面色彩
    第三节 自成一体的整体形式风格
第五章《时代邮刊》的营销特色
    第一节 分众传播视角下的广告营销
        一、瞄准“精英”阶层消费能力
        二、广告选择注重品质质量
        三、广告营销的主要艺术
    第二节 敢想实干的发行
        一、脚踏实地深入市场推广
        二、另辟蹊径创新订阅方式
        三、用心经营维护客户资源
    第三节 在管理机制创新中推进营销
        一、优秀团队起带头作用
        二、奖励机制燃工作热情
        三、考核模式促人才进步
第六章《时代邮刊》面临的挑战及其发展对策
    第一节 面临的挑战
        一、市场竞争下发行体制与机制的瓶颈
        二、受众需求多样化下内容开发的困难
    第二节 发展对策
        一、多维多向拓展品牌
        二、打造全媒体平台
        三、进一步开发广告市场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9)从分化到融合中国涉农媒体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1.1.1 研究的学术价值
        1.1.2 研究的现实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目标和基本内容
        1.3.1 主要研究目标
        1.3.2 基本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理论基点及相关理论支撑
2 我国涉农媒体的基本发展历程及角色演进
    2.1 我国涉农媒体的基本发展历程
        2.1.1 萌芽与兴起
        2.1.2 建国后组织化大发展
        2.1.3 改革开放后兴衰三步走
        2.1.4 近十年分化融合明显
    2.2 涉农媒体的角色演进与内容走向
        2.2.1 涉农媒体的角色演进
        2.2.2 涉农媒体报道内容的主要走向
    2.3 涉农媒体传播对中国农村社会变迁的影响
        2.3.1 涉农媒体的功能体现
        2.3.2 涉农媒体传播对中国农村社会变迁的特殊影响
3 我国涉农媒体的使用现状与发展困境
    3.1 我国涉农媒体的接触与使用现状
        3.1.1 农村受众媒介接触与使用现状调查——以中部三县市为例
        3.1.2 农民工群体媒介接触与使用现状调查
    3.2 当前涉农媒体的传播特点与发展困境
        3.2.1 涉农媒体的传播特点与局限性
        3.2.2 涉农媒体发展的困境及成因分析
4 我国涉农媒体破解困境的发展探索
    4.1 涉农报媒的探索
        4.1.1 新闻回归与分众传播
        4.1.2 经营管理上,走出政策襁褓
    4.2 涉农广播电视的探索
        4.2.1 广播探索协作体运作
        4.2.2 涉农电视的探索
    4.3 涉农网络媒体的探索
        4.3.1 传统涉农媒体网站与新兴电子商务网站共融发展
        4.3.2 手机报(APP)为涉农移媒体动传播探路
5 媒体融合趋势下,我国涉农媒体未来走向
    5.1 媒体融合与全媒体传播
        5.1.1 媒体融合与全媒体相关理论
        5.1.2 媒体融合与全媒体传播的特点分析
    5.2 涉农媒体融合及全媒体传播实践
        5.2.1 国外涉农媒体传播全媒体特点明显
        5.2.2 国外涉农媒体发展带来的启示
        5.2.3 我国涉农媒体全媒体传播现状与探索
结语
附表1 全国主要涉农报媒一览
附表2 涉农期刊
附表3 全国主要涉农电视台节目(频道)一览
附表4 中国农业网站ALEXA综合排名(数据更新时间:2015-3-22 09:41)
附表5 改革开放以来“一号文件”内容一览
附表6 新西兰农业新闻集团有限公司(Rural Press Limited)的9大农业报刊杂志
附表7 默多克在新西兰开办的主要涉农报刊
附表8 中部农民媒介接触现状问卷调查
附表9 武汉地区新生代农民工媒介接触现状问卷调查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后记

(10)中国文化体制改革历程及发展路径演化 ——以吉林的实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选题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状况
        1.3.2 国内研究状况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分析法
        1.4.2 理论分析法
        1.4.3 历史分析法
        1.4.4 实证研究法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
    1.6 论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1.6.1 可能的创新之处
        1.6.2 不足之处
第2章 文化体制的基本理论分析
    2.1 文化的概念和特性
        2.1.1 文化的内涵和外延
        2.1.2 文化的功能
        2.1.3 文化的特性
    2.2 文化体制的概念和范畴
        2.2.1 文化体制的基本内涵
        2.2.2 文化体制的主要职能
    2.3 文化体制的相关理论溯源
        2.3.1 中国传统的文化体制观
        2.3.2 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发展观
        2.3.3 毛泽东的文化体制论
        2.3.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文化体制论
        2.3.5 西方学者的文化发展思想和文化形态论
第3章 中国传统文化体制的形成及其改革
    3.1 中国传统文化体制的形成
    3.2 中国传统文化体制的弊端
        3.2.1 泛意识形态化
        3.2.2 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
        3.2.3 过分依靠强制性行政指令
        3.2.4 抑制文化的创新性和自由性
    3.3 文化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3.4 改革的目标与任务
第4章 中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历程
    4.1 文化市场化萌芽阶段(1978 年—1992 年)
    4.2 文化产业化起步阶段(1992 年—2002 年)
    4.3 文化体制改革试点阶段(2002 年—2009 年)
    4.4 文化体制改革攻坚阶段(2009 年—2012 年)
    4.5 文化体制改革全面深化阶段(2012 年—至今)
    4.6 文化体制改革的主要特点
        4.6.1 从被动到主动、由外向内的自主性改革
        4.6.2 从增量到存量、先易后难的渐进式改革
        4.6.3 从刚性到弹性、由表及里的双轨制改革
第5章 吉林省文化体制改革问题成效分析
    5.1 吉林省文化体制改革的基本脉络
        5.1.1 产业萌生、体制松绑阶段(1978 年 12 月—2003 年 6 月)
        5.1.2 开展试点、积极探索阶段(2003 年 6 月—2006 年 7 月)
        5.1.3 扩大试点、由点到面阶段(2006 年 7 月—2009 年 8 月)
        5.1.4 加快推进、全面展开阶段(2009 年 8 月—2012 年 3 月)
        5.1.5 全力攻坚、基本完成阶段(2012 年 3 月—至今)
    5.2 吉林省文化体制改革的进展成效
        5.2.1 以转企改制为重点,壮大龙头文化企业集团
        5.2.2 以资源整合为重点,打造全国知名文化品牌
        5.2.3 以结构调整为重点,发展文化领域非公经济
        5.2.4 以增加供给为重点,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5.2.5 以科技融合为重点,培育战略性新兴文化产业
        5.2.6 以优化布局为重点,推动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
    5.3 吉林省文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5.3.1 管理体制不顺
        5.3.2 运行机制不活
        5.3.3 市场发育迟缓
        5.3.4 产业实力不强
    5.4 吉林省文化体制改革的主要制约因素
        5.4.1 既得利益格局阻碍难题破解
        5.4.2 观念落后弱化改革攻坚动力
        5.4.3 资金瓶颈制约改革推进速度
        5.4.4 法律缺失影响文化市场环境
        5.4.5 人才不足削弱文化发展后劲
第6章 吉林省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路径和对策
    6.1 宏观层面:完善高效有序的管理体制
        6.1.1 创新党对文化的领导方式
        6.1.2 转变政府管理文化职能
    6.2 中观层面:营造健康规范的市场环境
        6.2.1 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6.2.2 积极培育文化消费
        6.2.3 营造良好的政策法规环境
        6.2.4 发展文化行业组织和中介机构
    6.3 微观层面:增强文化市场主体竞争力
        6.3.1 明晰现代产权制度
        6.3.2 加快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
        6.3.3 推动文化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6.4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保障机制
        6.4.1 配套政策体系建设
        6.4.2 人才支撑体系建设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经济类期刊走市场的回顾与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研究 ——基于制度变迁的分析视角[D]. 张旭文. 江西财经大学, 2021(09)
  • [2]运动健康管理商业模式构建研究[D]. 王嵛. 河北师范大学, 2018(07)
  • [3]中国共产党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与借鉴(1976-1984)[D]. 文世芳.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6)
  • [4]《中国青年报》(1951-2013)社论与中国共青团的政治宣传演进研究[D]. 罗奥. 兰州交通大学, 2017(02)
  • [5]个体财富观念的表达研究 ——基于自媒体财经评论的考察与分析[D]. 熊英. 武汉大学, 2017(06)
  • [6]行业科技期刊定价策略及其分析[J]. 彭利平.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6(11)
  • [7]《环球财经》杂志编辑特色研究(2013-2015年)[D]. 罗立东. 河北大学, 2016(03)
  • [8]《时代邮刊》的办刊特色及发展对策研究[D]. 谢双悦. 湖南师范大学, 2016(02)
  • [9]从分化到融合中国涉农媒体发展研究[D]. 郭习松. 武汉大学, 2015(07)
  • [10]中国文化体制改革历程及发展路径演化 ——以吉林的实践为例[D]. 于迅来. 吉林大学, 2014(03)

标签:;  ;  ;  ;  ;  

经济期刊上市的回顾与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