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无悔——70条自述

老师无悔——70条自述

一、教师无悔——七十自述(论文文献综述)

刘秀珍[1](2019)在《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文中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社会多元文化语境的发展赋予了文学创作较为包容的论述空间。在西方文化思潮的深刻影响与全球化时代消费浪潮的冲击下,和社会及个人联系最为紧密的散文创作出现了异于前代的较大变化与革新。散文创作主体性意识日益凸显,主题与题材趋向多元化,在散文艺术的经营上也呈现了鲜明的创新姿态。台湾散文近三十年的发展既展现了作为文学创作最大宗的散文如何被商品化浪潮裹挟并消费化的历程,也在代际更替中反映了创作主体既呼应传统、又努力开辟新的艺术表现路径的尝试。本论文一方面力图概括其近三十年台湾散文在社会及文学思潮变化影响下的主要特征及变迁走向,另一面则选择代表性作品与创作现象展开论述,以点面结合的方式组构全文框架,企望形成具有史论意义的研究结论。本论文分五章展开论述。绪论部分回顾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现状,厘清研究对象的概念及研究内容和思路。第一章“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从“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本土化运动下的文化建构”“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三方面来分析90年代以来散文的生成语境,着眼于占据主流话语地位的文化与文学思潮影响辨析,梳理散文创作的外部环境特征。第二章“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则力图提炼90年代至今台湾散文创作彰显的主体精神特质与个性风貌,从女性主体性构建、边缘族群主体建构、乡土意识及原乡情怀等方面来探析散文创作主体的文化心理与文化选择,追索贯穿文本的主体精神,缀连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多元文化性格构图。第三章“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梳理90年代以来散文创作主题与题材的多样化特征,选取有代表性的散文创作现象加以解读,凸显散文创作进程中的继承与革新,并以“都市散文”“家族散文”“怀旧散文”为重点展开讨论。第四章主要论述散文的艺术新变。第一节讨论散文文体意识的“出位”与虚构议题,梳理台湾文坛有关散文文体内涵、散文跨界、散文虚构的主要观点,评述散文出位现象及由于散文虚构产生的论争,并就文学奖对散文创作的影响进行辨析;第二节则以作品为例,讨论散文艺术革新的具体表现,包括散文创作的“出位”现象分析、散文意象的刻意经营以及散文情感叙述方式对传统的颠覆。第三节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空间书写置于后现代主义视野加以讨论,以凸显后现代文化思潮对散文创作的影响。第五章则撷取了部分作家作品为研究对象以加强前述论证,以个案呈现散文发展进程中的历史脉络与流变轨迹。结语部分总结了台湾散文的发展阶段与创作队伍的代际构成,立足散文创作内外视角评述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整体特征及文学史价值,肯定其对散文艺术创新的探索,并提出对台湾散文创作未来走向的思考,认为台湾散文未来在注重个体生命意义探究的同时,创作主体需要更深层次的自省与积淀,重建人文关怀及坚守理想主义的立场,应当纳入更广泛的现实社会关怀。

李少辉[2](2018)在《耿淡如史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耿淡如(1898——1975),原名耿佐军,字澹如、淡如,江苏海门人,我国20世纪史学名家,新中国西方史学史学科最早的奠基人之一。耿氏治学严谨,兴趣广泛,在国际关系、外国史、史学史等方面均有极高的造诣,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的学术着述。然而目前学界对耿氏的研究却与其贡献不成正比。本文拟在全面收集耿氏着述材料的基础上,对耿氏的史学研究及其成果做一番全面的考察。论文共分为四部分:首章绪论说明文章选题缘由及价值,并介绍学界目前对耿氏及其着作的研究状况。第二章“生平与着述”介绍耿氏人生履历与着作情况,以为下文奠定基础。第三章“外国史教材研究”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在梳理耿氏的《高级中学外国史》版本流传的基础上,将该书放入当时的历史环境中,通过对比研究来展现耿氏外国史研究“求真”的特点;后半部分则主要通过介绍耿氏在建国后编写的一系列世界中古史教材,以展现其史学思想中“求实”的特点。第四章“西方史学史研究”亦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在深度挖掘《什么是史学史?》一文的内容与价值的基础上,通过与刘节史学史思想的对比,探寻耿氏对20世纪60年代我国史学史学科发展的推波助澜之功。后半部分则通过整理相关档案资料,总结耿氏对外国史学史学科建设的开创与奠基之功,展现耿氏史学研究中“求新”的一面。

朱双一[3](2017)在《“世界华文文学研究”学科创立前史——“保钓”后旅美华人的“新中国”认同热潮与文学交流》文中认为1970年代初台港留美学生发起的"保钓运动"向"中国统一运动"转化以及中美关系缓和等,促成了包括保钓人士以及着名学者杨振宁、何炳棣等在内的大批旅美华人学者、作家访华。他们在与旧中国的纵向对比上见出了新中国改天换地的巨大变化和成就,在与西方国家的横向对比上见出了新中国社会制度和精神特质上的某种优越性,并通过幻灯片、电影和自己排演的戏剧歌舞等,将大量有关新中国的观感和信息带回美国华人社群中广为传播,从而在旅美华人中掀起一股"新中国"认同热潮。叶嘉莹、於梨华、聂华苓等文学作家也随之来到中国大陆,开启了当代台港、海外作家与大陆文坛交往的序幕。聂华苓在爱荷华大学举办的"中国周末"等活动,使两岸作家在这里发现了对方的存在,决心取长补短,共创中国文学的美好未来。聂华苓、於梨华、白先勇等台湾留美学生的作品最早在大陆刊发出版,开启了大陆的"台湾文学热",推动了相关学科的建立和发展。上述活动堪称"世界华文文学研究"学科创立之前史。

刘奎[4](2017)在《陈映真小说的忧郁诗学与情感政治》文中研究说明陈映真的小说往往具有浓郁的忧郁氛围,主要表现为忧郁的主人公和相应的情感氛围,从而使作品呈现出诗化的美学特征。忧郁源于个人的情感和精神困境,它既是人物的个体生命形态,也是由社会出路断绝和历史远景匮乏所导致的精神气质和情感状态,具有时代的普遍性。陈映真小说早期忧郁氛围浓厚,后期则较为克制,这并不构成陈映早期是文学家、后期是政治家的分裂,实际上他一开始就将忧郁置于叙事结构之内,只是后来小说结构变得更为复杂。与所谓"左派忧郁"不同的是,在"反共文艺"和白色恐怖的年代,忧郁这类超出统制范围的情感结构,也暗含人的感性解放的潜能,因而具有情感政治的内涵。

苏盈盈[5](2017)在《两岸张爱玲传播与接受比较研究(1949—)》文中研究表明张爱玲及其影响是现代中国的重要文化现象之一,两岸的张爱玲接受过程是这一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张爱玲一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绕不开的话题,学界对于她的讨论并未随着她的香消玉殒而减弱,反而热议不断。将张爱玲置于特殊历史背景中,通过考察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立场下的张爱玲传播与接受上的差异,以此对比两岸的张爱玲接受状况所面临的不同境遇。整体性地观察张爱玲在大陆与台湾的特殊语境中的传播与接受,不仅对两岸的张爱玲研究成果进行梳理,而且以此透视两岸特定历史背景下文学思潮的生成和演变。研究以时间为主线,将两岸张爱玲传播与接受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对比。第一个阶段,1950年代初,张爱玲因外部环境的改变离开上海奔赴香港,在迫于生活压力的情况创作《秧歌》《赤地之恋》。被冠上“反共作家”名号的张爱玲得以凭借《秧歌》进入台湾文坛,她的其它作品在1960年代也相继于台湾出版,并掀起一阵“张爱玲热”。而海峡对岸的大陆学界却因为特殊原因对张爱玲不再提起,这导致张爱玲在大陆文坛沉寂了近三十年。第二个阶段,1970年代,在台湾现实主义文学崛起的背景下,张爱玲逃避社会责任的作品遭到不同立场的学者的质疑。其中,林柏燕与水晶、夏志清等对张爱玲历史定位的问题进行讨论,唐文标与朱西宁、林以亮等围绕张爱玲及其作品的评价标准展开争论。1980年代,大陆学界逐渐走出意识形态的迷雾,开始重新发掘、审视张爱玲及其作品。与此同时,张爱玲及其作品通过多种渠道被大陆读者熟知,并被写入文学史、专题史中。第三个阶段,1990年代后,两岸张爱玲研究呈现微观化、趋同化的态势。但趋同中又因文化环境的不同呈现出细微的差异,这主要体现在两岸文学史对张爱玲的定位与书写方面。通过对比张爱玲在两岸传播与接受过程中的不同境遇,反观文化环境对作家及文学作品的影响,这种影响最终使张爱玲及其作品在两岸有着不同的定位与读者期待。

刘奎[6](2017)在《陈映真与理想主义之困》文中研究指明台湾作家陈映真逝世后,坊间出现了不少谈论陈映真的文章,部分媒体也有相关纪念,很多人在评价陈映真的时候,会提到理想主义者这个词汇。在现在的社会语境下,部分人或媒体在用理想主义者来定位陈映真的时候,既是在借此缅怀一个已经逝去的时代,表达我们自己的文化乡愁,也不乏是因难以充分理解陈映真的当代意义而采用的权宜说法,更有甚者则可能将这个词汇等同于"落伍"之意。在我们看来,与其将陈映真标签化地定位为一个理想主义者,倒不如试着去追溯他所理解的理想与他

张绍祖[7](2015)在《带着依恋走了——怀念辉华》文中研究说明今年8月18日清晨,接到了史辉华爱人的电话,我急匆匆赶到天津血液病研究所医院住院部,在病房看到了正在抢救中的辉华。我握了握辉华的右手,热乎乎的,我的眼圈转动着泪水。医生已经说了死神随时都可能夺走他的生命,他与家属愿意叶落归根,回到自己的家乡。当天下午辉华踏上了回家路,当晚汽车踏上了黄土高原的土地,到了他多次来过的娘子关抗日战场故地,他闭上了双眼,带着对故土的依恋走了……我从2001年退休,几乎每年清明都要回

朱曙辉[8](2015)在《雍乾杭州诗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以清代雍正、乾隆年间的杭州诗歌为研究对象,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角度,对这一地域诗歌群体的诗学理念、创作成就、诗史影响加以分析,并对此地域诗歌体系内部复杂的互动机制加以梳理,以展示这一地域诗歌的整体风貌及其在清代诗史进程中的独特价值。论文分为上中下三编。上编从宏观视角出发对雍乾杭州诗歌进行综合研究。第一章简要梳理了清代杭州诗歌的发展脉络,厘清雍乾杭州诗歌的来源与去向,还原当时地域诗歌的基本格局,认清雍乾时段在清代杭州地域诗史进程中的关键作用。第二章则对雍乾杭州诗歌的整体特征加以分析,认为雍乾杭州诗歌具有以下几点特征:在诗学思想上注重雅正格调,重视主体学力,且在诗史观念上不为时代、派别所限,秉持通变的态度;在内容题材上偏于个人化、闲逸化,较少牵涉社会政治,同时地域色彩较为鲜明;在创作手法上将唐诗兴象手法与宋诗以学为诗的技法综融合一,形成一种既博雅新奇又情韵悠长的新型艺术手法;在美学风格上以优美为主,多以清隽之风见长。第三章则对雍乾杭州诗歌的成因加以考察。首先,时代政治文化背景对雍乾杭州诗歌产生了重大影响:一是太平盛世与文字狱并存的时世环境引导诗人创作在内容、情感上偏于闲逸;二是崇雅重学的时代文化思潮促使诗人重视格调的雅正与对学问的倚重。其次,地域文化对雍乾杭州诗歌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偏于柔美平和、安逸闲雅的地域文化性格促使杭州诗歌以平和清逸、秀美典雅为主,较少粗犷雄健之风;重博雅、重审美的地域学术传统则引导杭州诗歌注重主体学力与文艺审美的独立性;杭州的藏书文化又为地域诗歌以学为诗的风尚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与精神动力。除此之外,本土风景优美的自然地理环境也引导地域诗歌风格进一步向清雅秀美的方向发展。第四章则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分析了雍乾杭州诗歌的影响。首先从共时性角度梳理了雍乾杭州诗坛与同时期扬州诗坛、津门诗坛、京城诗坛等地域诗坛之间的互动,厘清其在时代诗歌格局中的地位与作用;其次从历时性角度对雍乾杭州诗歌在清代诗史进程中的作用加以剖析,认为它在清代宋诗风尚的发展历程中起到了衔接与深化的作用,在清代诗歌学问化历程中也起到了承续与拓展的作用;最后从地域诗史流程的视角对雍乾杭州诗歌加以考察,判定雍乾时段既是清代杭州地域诗歌的转折点,又是清代杭州诗歌的定型期,同时还是清代杭州地域诗史的艺术高峰期。最终结合这几点,对雍乾杭州诗歌的诗史意义作出全面、准确的评估。中编从微观研究的角度选择雍乾杭州诗坛中一些具有代表意义的诗人加以个案研究。其中即包括浙派诗歌的奠基人厉鹗,也包括杭世骏、吴颖芳、吴锡麒等浙派诗歌的骨干人物,还包括有意对浙派诗风加以修正的唐音派代表朱彭,另外还有一些独立于流派之外而自成一家的优秀诗人如符曾、金农、宋大樽等人。每个个案研究中都深入考察了各人的诗学理论、诗歌特色,详细辨析这些作家在时代诗坛及地域诗坛中的影响与意义,同时注重流派内部不同作家以及不同流派代表作家之间的比较分析,力图通过这些个案研究的组合来更全面、深入还原雍乾杭州诗歌的多元面目,揭示作为体系存在的地域文学内部各个要素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作用的复杂关联机制。下编转换视角,对雍乾杭州诗坛中出现的诗歌社群加以研究。首先从整体上分析雍乾杭州诗歌社群的类型、活动内容、创作特征及其对地域文学生态的影响。此后按照消闲类、寄情类、竞技类这三种不同类型,分别选择南屏诗社、六逸会、九老会、瓣香吟社、投壶诗会等一些具有代表意义的诗歌社群进行个案研究,深入还原这些诗歌社群的诗史原貌,分析其形成机缘与运行机制,研究其诗歌创作特征,并对其在地域诗歌格局中的影响加以梳理,揭示各类诗歌社群在地域诗歌生态中的特殊作用,以此来进一步推进雍乾杭州诗歌研究的全面深入。

潘旭[9](2014)在《文化冲突中的“婚恋”反思 ——试论陈若曦的婚恋小说》文中研究表明陈若曦一生辗转于海内外,每一次的迁移都使她的文学生命更加厚重深沉。中西方双重文化氛围中的成长与跨越时空的生活体验,给陈若曦带来了更广阔的创作视野。她以批判的立场反思传统文化对情爱的压抑,又以怀疑的态度看待西方现代性爱自由,在历史传统与社会现实中积极探寻一种“理想”的婚恋状态。她的创作并没有局限于情爱的小世界,而是在婚恋故事中融入了更为广阔的政治关怀。她以“坚持·无悔”的信念坚守着一名知识分子的责任与担当,更以文学创作实践着自己的人生追求。本文将以陈若曦小说中的婚恋题材作为研究对象,深入挖掘陈若曦的婚恋小说在文化冲突中,对情爱的反思、对政治的隐喻、对社会的关注。本论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通过传统观念束缚下的不幸婚姻、文革书写中被压抑的情爱、文化冲击下的异域婚恋三种不幸婚姻类型,分析陈若曦在历史传统与社会现实中,对不幸婚姻背后的社会文化因素的深刻反思。第二章分析陈若曦笔下自我意识觉醒的女性形象与负面的男性形象,探寻陈氏“理想”中的两性角色,以此解读她所建构的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婚姻“桃花源”。第三章深入解读婚恋故事中婚恋叙事与政治书写的辩证关系,分析以男女情感的抉择隐喻两岸政治前景的书写策略,探讨陈若曦在婚恋框架中对政治与社会的关注与思考。

刘玉山[10](2013)在《论20世纪70年代台湾留美学生保钓运动发生的国际背景》文中提出20世纪70年代初,台湾留美学生发起了保卫中国领土钓鱼岛的保钓运动,但该运动如今却鲜为人知,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资料的缺乏。笔者有幸搜集到了这场运动的最新资料,可以对这场运动再做申论。保钓运动是在世界左翼思潮、中国大陆文化大革命以及美国学生运动的影响下发生的;同时,保钓运动期间,地区性的保钓联合体如西南保钓联合会的建立对于推动该区域的保钓运动有很大的成效;保钓运动与五四运动在国际背景、起因、参加的主力等方面都有很大的相似性,保钓参与者也有意识地比照五四运动中青年爱国学生的社会担当,进而调整运动的方向目标。

二、教师无悔——七十自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教师无悔——七十自述(论文提纲范文)

(1)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问题提出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内容与思路
第一章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
    第一节 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
    第二节 本土化运动下的乡土文化语境建构
    第三节 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
第二章 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
    第一节 女性主体性的凸显与建构
    第二节 边缘族群的主体意识建构
    第三节 乡土意识与在地情怀的展现
第三章 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
    第一节 创作主题的多向拓展与融合
    第二节 都市散文:后现代语境下的多向书写
    第三节 家族散文:生命救赎与记忆书写中的反叛传统
    第四节 怀旧散文:斑驳记忆的多样化呈现
第四章 散文的艺术特色及流变
    第一节 散文的“出位”与虚构思考
    第二节 散文艺术的创新与变化
    第三节 后现代视域下的散文空间书写
第五章 散文作家个案研究
    第一节 “晃荡”的生活美学:舒国治散文论
    第二节 由“纯美”到“怪咖”:周芬伶散文的另类书写
    第三节 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微物书写与时尚拆解—张小虹散文论
    第四节 简媜创作中的中华文化认同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本论文述及主要作家简介
附录二 台湾地区关于散文研究博硕士学位论文统计(1990-2016)
附录三 九歌年度散文选目录(1981-2017)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2)耿淡如史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生平与着述
    第一节 生平履历
    第二节 着述概况
第三章 世界史教材研究
    第一节 外国史教科书
    第二节 世界中古史教材建设
第四章 西方史学史研究
    第一节 “史学史”概念厘定
    第二节 史学史学科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耿淡如先生简谱
附录二 耿淡如先生学术编年
后记

(4)陈映真小说的忧郁诗学与情感政治(论文提纲范文)

一、忧郁的主人公与氛围小说
二、忧郁的精神分析与社会构造
三、情感与叙事结构
四、忧郁的情感政治学

(5)两岸张爱玲传播与接受比较研究(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第一章 消失与登场
第一节 离开上海
    一、1945年前后的张爱玲
    二、1950年前后的张爱玲
第二节 登陆台湾
    一、《秧歌》与《赤地之恋》
    二、张爱玲与1950年代台湾文学
第三节 1960年代台湾“张爱玲热”
    一、张爱玲与台湾现代派
    二、张爱玲造访台湾 第二章 热议与接纳
第一节 1970年代台湾文坛关于张爱玲的几场争论
    一、林柏燕与水晶关于张爱玲历史定位的争论
    二、唐文标与朱西宁等关于张爱玲评价标准的争论
    三、《色,戒》与“汉奸”风波
第二节 1980年代大陆文化界重新接受张爱玲
    一、重新发现张爱玲及其作品
    二、新时期的张爱玲研究
第三节 两岸“张派”作家举隅
    一、朱天文与萧丽红
    二、王安忆与苏童 第三章 趋同与差异
第一节 1990年以来的传播概况
第二节 趋同:学位论文里的张爱玲
第三节 差异:文学史里的张爱玲 结语 附录 台湾张爱玲研究资料
附录1 作类
附录2 刊类
附录3 纸类
附录4 位论文
附录5 爱玲学术研讨会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8)雍乾杭州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意义及研究范围界定
    二 研究现状综述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上编 雍乾杭州诗歌综合研究
    第一章 雍乾杭州诗歌的历史还原
        第一节 前导阶段:顺康杭州诗歌的演变
        第二节 雍乾杭州诗歌概况:浙派时段中的多元发展
        第三节 后续与余响:嘉道之后杭州诗歌的发展
        第四节 小结
    第二章 雍乾杭州诗歌的整体特征
        第一节 诗学思想
        第二节 思想内容
        第三节 创作手法
        第四节 美学风格
        第五节 小结
    第三章 雍乾杭州诗歌的成因考察
        第一节 时代政治文化背景对雍乾杭州诗歌的影响
        第二节 地域文化对雍乾杭州诗歌的影响
        第三节 自然地理对雍乾杭州诗歌的影响
    第四章 雍乾杭州诗歌的时空影响与诗史定位
        第一节 共时性研究:雍乾杭州诗坛与其它地域诗坛的互动
        第二节 历时性研究:雍乾杭州诗歌与清代诗史进程
        第三节 转折、定型与高峰:地域诗史视野中的雍乾杭州诗歌
        第四节 雍乾杭州诗歌的诗史定位
中编 雍乾杭州诗人研究
    第一章 幽怀妙笔开浙派,唐宋兼融自成家——厉鹗诗歌新论
        第一节 以诗立身——厉鹗的人生定位及其文学影响
        第二节 体系视野中的厉鹗诗学思想分析
        第三节 宋调唐风孤清气——厉鹗诗歌艺术手法新论
        第四节 小与闲——关于厉鹗诗歌评价的再思考
        第五节 一代宗师与地域领袖——厉鹗的诗史定位
        第六节 厉鹗弟子群研究
    第二章 气猛才豪人高寿,风雅宗盟继太鸿——杭世骏诗歌研究
        第一节 杭世骏诗学思想研究
        第二节 杭世骏诗歌题材平议
        第三节 才情书卷两擅场——杭世骏诗歌艺术手法分析
        第四节 豪壮英雄调,清逸名士风——杭世骏诗歌风格研究
        第五节 大宗虽博太鸿精——厉鹗、杭世骏比较研究
        第六节 接瓣香于前辈,扇芳轨于将来——杭世骏诗史意义考论
    第三章 早从樊榭问诗法,能补浙派流弊多——吴颖芳诗歌研究
        第一节 意义非凡的老生常谈——吴颖芳诗学思想研究
        第二节 似淡而实美——吴颖芳诗歌艺术特色分析
        第三节 护航与纠偏——吴颖芳诗史意义考论
    第四章 杭厉风雅不堕处,祭酒新诗更一家——吴锡麒诗歌研究
        第一节 性情学问兼倚——吴锡麒诗学思想简论
        第二节 社会政治的重新发现——吴锡麒诗歌内容题材的突破
        第三节 由用典向炼句的重心转移——吴锡麒诗歌写作手法的革新
        第四节 师法厉鹗基础上的广益多师——吴锡麒诗歌风格分体研究
        第五节 传续与革新——吴锡麒与浙派诗脉的传承
        第六节 声望高而影响微的地域宗师——吴锡麒诗史影响考论
    第五章 韵惟在骨始非俗,清到无言但得香——符曾诗歌研究
        第一节 查门诗学的传承与修正——符曾诗学思想研究
        第二节 诗笔自有真,天然具韶秀——符曾诗歌艺术特色
        第三节 酸醎嗜好不同谙——符曾与浙派关系考辨
        第四节 价值与现实的巨大落差——符曾诗史意义考论
    第六章 诗情冷峭句新奇,冰雪槎枒出吟袖——金农诗歌研究
        第一节 只争贞曜他年谥,不在张为主客图——金农人生定位及其文学影响
        第二节 尽说中年苦硬调,谁见白首旷逸辞——金农诗歌情调的转向
        第三节 盘餐别有江瑶柱,不在寻常食谱中——金农诗艺术手法研究
        第四节 仿佛朱弦瑟,寥寥云外音——金农诗歌被长久忽视的另一面
        第五节 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金农与浙派关系考辨
        第六节 明月在天地,空山自古今——金农诗史意义考论
    第七章 复兴唐音纠宋调,武林名士半景从——朱彭诗歌研究
        第一节 温柔敦厚的审美化改造——朱彭诗歌特殊的情感基调
        第二节 自然浑成背后的千锤百炼——朱彭诗歌艺术手法分析
        第三节 雅润清丽与沉雄豪放的并行不悖——朱彭诗歌风格研究
        第四节 取法唐音纠宋调——朱彭与浙派关系考辩
        第五节 被忽视已久的地域诗歌领袖——朱彭诗史意义考论
    第八章 拟古不碍精神合,一瓣青莲供奉香——宋大樽诗歌研究
        第一节 格调说的杭州回响——《茗香诗论》研究
        第二节 诗作唐前调,才如太白雄——宋大樽诗歌艺术特色分析
        第三节 书卷气与自然风的对立——宋大樽与浙派比较分析
        第四节 古调虽自爱,今人不多弹——宋大樽诗史意义考论
    第九章 净洗蔬笋归清雅,南屏深处几诗灯——雍乾杭州诗僧研究
        第一节 雍乾杭州诗僧综论
        第二节 雍乾杭州诗僧个案研究:以释篆玉、释明中为例
        第三节 雍乾杭州诗僧的诗史意义考论
    第十章 此邦夙称诗酒地,前辈文藻俱翩翩——其它雍乾杭州名家综论
        第一节 风雅夙昔推前辈,狎主坛坫有穆门——周京诗歌研究
        第二节 韩苏气象剑南调,共作江声一卷诗——金志章诗歌研究
        第三节 饥鹰独奇矫,诗骨不柔脆——丁敬诗歌研究
下编 雍乾杭州诗歌社群研究
    第一章 雍乾杭州诗歌社群总论
        第一节 雍乾杭州诗歌社群的历史传统与现实状况
        第二节 雍乾杭州诗歌社群的类型与活动内容
        第三节 雍乾杭州诗歌社群的创作特征
        第四节 雍乾杭州诗歌社群对地域文学生态的影响
    第二章 消闲类诗歌社群个案研究之一:名士风流——南屏诗社研究
        第一节 南屏诗社概况
        第二节 南屏诗社的运行机制及创作心态分析
        第三节 南屏诗社的创作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第四节 南屏诗社与浙派关系考辨
        第五节 南屏诗社的影响及其反思
    第三章 消闲类诗歌社群个案研究之二:耆宿娱老——怡老诗社研究
        第一节 历史渊源与地域现状
        第二节 兴盛原因探讨
        第三节 组织章程与社事活动
        第四节 诗歌创作研究
        第五节 诗史影响与评价
    第四章 寄情类诗歌社群个案研究:寒士寄情——瓣香吟社研究
        第一节 瓣香吟社概况
        第二节 社群特征
        第三节 社群诗歌创作
        第四节 影响与反思
    第五章 竞技类诗歌社群个案研究:才人竞技——投壶诗会研究
        第一节 历史渊源与时代背景
        第二节 投壶诗会概况
        第三节 投壶诗会特征
        第四节 诗歌创作特色
        第五节 投壶诗会的意义与影响
附录: 雍乾杭州诗歌社群总考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9)文化冲突中的“婚恋”反思 ——试论陈若曦的婚恋小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理想婚恋的缺失
    1.1 传统观念束缚下的不幸婚姻
    1.2 文革书写中被压抑的情爱
    1.3 文化冲击下的异域婚恋
第2章 重返婚姻“桃花源”
    2.1 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
        2.1.1 海外华人女性的生存困境——“贤妻良母”
        2.1.2 困惑与迷茫中的抉择——婚姻第三者
        2.1.3 自我身份的重新发现——独立自主的女性
    2.2 男性形象的反思
        2.2.1 出轨的丈夫与刻板的父亲形象
        2.2.2 “弱者,你的名字是废话连篇的男人”
    2.3 “理想”婚姻的建构
第3章 解不开的“中国结”
    3.1 婚姻与政治:政治隐喻
    3.2 家庭与社会:社会关注
        3.2.1 从“落叶归根”到“落地生根”
        3.2.2 聚焦海内外的社会现象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论20世纪70年代台湾留美学生保钓运动发生的国际背景(论文提纲范文)

一、保钓运动发生的国际背景
    (一)20世纪60年代世界左翼思潮的影响
    (二)中国大陆文化大革命对台湾留学生的影响
    (三)美国学生运动对保钓运动的影响
二、保钓运动的几个阶段
    (一)西南保钓联合会的建立
    (二)“五·一三”华盛顿大游行
三、保钓运动与五四运动的传承关系
四、结语

四、教师无悔——七十自述(论文参考文献)

  • [1]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D]. 刘秀珍.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2)
  • [2]耿淡如史学研究[D]. 李少辉.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1)
  • [3]“世界华文文学研究”学科创立前史——“保钓”后旅美华人的“新中国”认同热潮与文学交流[J]. 朱双一.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17(03)
  • [4]陈映真小说的忧郁诗学与情感政治[J]. 刘奎. 文艺研究, 2017(09)
  • [5]两岸张爱玲传播与接受比较研究(1949—)[D]. 苏盈盈. 闽南师范大学, 2017(01)
  • [6]陈映真与理想主义之困[J]. 刘奎. 艺术评论, 2017(03)
  • [7]带着依恋走了——怀念辉华[J]. 张绍祖. 娘子关, 2015(05)
  • [8]雍乾杭州诗歌研究[D]. 朱曙辉. 南京师范大学, 2015(12)
  • [9]文化冲突中的“婚恋”反思 ——试论陈若曦的婚恋小说[D]. 潘旭. 吉林大学, 2014(10)
  • [10]论20世纪70年代台湾留美学生保钓运动发生的国际背景[J]. 刘玉山. 抗日战争研究, 2013(03)

标签:;  ;  ;  ;  ;  

老师无悔——70条自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