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DUI (ST 45) 放血法的临床应用

LIDUI (ST 45) 放血法的临床应用

一、CLINICAL APPLICATION OF LIDUI (ST 45) BLEEDING METHOD(论文文献综述)

孙茹[1](2020)在《井穴放血联合依帕司他片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井穴放血联合依帕司他片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差异,探究井穴放血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DPN提供疗效确切而又副作用低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期间就诊于甘肃省中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组,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井穴放血+依帕司他片(口服)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对照组40例仅使用依帕司他片(口服),两组均以4周为一疗程,治疗两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神经电生理检查、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oronto Clinical Scoring System,TCSS)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Glucose,FPG)、餐后2h血糖(2 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hPBG)等指标的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最后评价诊疗方案的有效性。结果:1、一般资料比较结果: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DPN病程等资料的整理,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29)0.05),均具有可比性。2、两组治疗前后FPG及2hPBG值均无明显变化,经统计学检验,治疗前后无显着性差异(P(29)0.05)。3、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治疗前后相比,两组均能改善患者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SCV),且治疗后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27)0.05)。结果表明:二者均能改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且治疗组疗效均高于对照组。4、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TCS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27)0.05),且治疗组疗效均高于对照组。5、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显示:治疗组的91.8%明显胜于对照组的73%,有统计学意义(P(27)0.05)。结论:1、通过研究发现井穴放血联合依帕司他片能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缓减局部不适,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且井穴放血联合依帕司他片要比单纯口服依帕司他片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一定的优势。

张玮琨[2](2013)在《手足阳明井穴刺血与常规针刺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即时镇痛效应的对比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索点刺商阳、厉兑放血疗法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即时镇痛效应,并与常规针刺的镇痛疗效作比较,为提高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开辟新思路以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6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刺血疗法,取商阳、厉兑,两侧穴位同时使用;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穴位选取患侧四白、下关、地仓、攒竹,双侧合谷、内庭、太冲。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0min麦-吉疼痛问卷简表(SF-MPQ)评分的变化。应用统计软件SPSS17.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治疗前后SF-MPQ评分中PRI、VAS、PPI和T(前三项分数之和)组内比较均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两组治疗后PRI、VAS、PPI和T组间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疼痛缓解指数差值T(治疗前T值与治疗后T值之差)组间比较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手足阳明井穴刺血疗法与常规针刺法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均有即时镇痛效应,且刺血疗法优于常规针刺法。

李冬梅[3](2011)在《急性期井穴刺血对Bell’s面瘫临床疗效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观察急性期井穴刺血对Bell’s面瘫临床疗效的影响,探索早期介入井穴刺血疗法治疗Bell’s面瘫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提高面瘫的临床疗效开拓新思路。方法:将54例急性期Bell’s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刺血、针刺配合西药治疗;对照组只采用针刺、西药治疗。恢复期两组治疗相同。刺血穴位为商阳、厉兑,两侧穴位交替使用。两组针刺选取相同穴位,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两组治疗前后面神经功能总分组内比较均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后总分组间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单个面部症状评分组内比较均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鼓腮、鼻唇沟和微笑三个症状评分有显着性差异(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总体疗效比较无显着性差异,但观察组的痊愈率、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痊愈患者治疗时间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在Bell’s面瘫急性期加用商阳、厉兑刺血,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面部症状鼓腮、鼻唇沟和微笑,缩短患者的治愈时间。虽然两组总体疗效基本相同,但观察组疗效有优于对照组的趋势。

王军[4](2006)在《火针治疗血瘀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火针点刺治疗血瘀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临床研究,科学、综合地评价火针治疗PHN的临床疗效,进一步规范火针的操作要领,促进火针临床应用的发展,推动针灸学的进步。方法:1.将所有入选的68患者随机分为火针点刺组(治疗组)、毫针针刺组(对照组)各34例,观察前1周停用其它针对PHN的治疗方法。2.火针组治疗原则:温通经络,化瘀止痛;取穴:局部阿是穴,疼痛同侧相应的夹脊穴;操作:嘱患者取适当的体位,皮肤常规消毒后,用中火针在点燃的酒精棉球外焰中烧至白亮,快速多针浅刺患处,每针之间相距1.0cm左右,然后取患病同侧相应的夹脊穴,每穴点刺2~3次,深度为2~3mm,进针垂直而快,进针出针时间约0.1秒。点刺完毕后,用75%酒精棉球(或安尔碘,用于皮肤过敏者)消毒针孔及周围皮肤。隔日治疗1次,2周后观察疗效。毫针组治疗原则及取穴同治疗组。阿是穴针刺方法:首先确定疼痛部位,用75%的酒精棉球(或安尔碘,用于皮肤过敏者)消毒后,再用1.5寸毫针从四周向疼痛中心平刺0.8~1.0寸,形成合围之势,得气后行快速捻转,平补平泻1分钟;夹脊穴针刺方法:根据疼痛部位确定相应的夹脊穴,并常规消毒后,取1.5寸毫针向脊柱方向斜刺1.0~1.2寸,局部出现酸胀感或沿肋间隙放射感后停止行针。隔日治疗1次,留针30分钟,留针期间,间隔10分钟行针1次,2周后观察疗效。结果:火针疗法对血瘀型PHN有显着的治疗作用,能明显缓解患者疼痛,总有效率达100%,愈显率达85.3%;提高PHN患者睡眠效率,总有效率为94.12%;对代表血瘀状态的细胞参数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尤其对RDW的改善有非常明显的差异,P<0.01;对PDW的改善有显着性差异P<0.05。与毫针疗法对比,虽然火针在改善PHN患者的VAS积分及血液细胞参数方面没有显着的优越性,但是对即时缓解疼痛方面有明显的优势,P<0.05。此外,通过本课题我们还可以观察到火针疗法对于不同年龄段均有很好的疗效,各组年龄段之间的差异性不显着;对不同疼痛面积大小的血瘀型PHN患者疗效也没有显着性差异;对于病程低于6个月的PHN患者,其火针疗效明显优于病程超过6个月的患者,P<0.05。总而言之,火针点刺治疗血瘀型PHN疗效显着,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疼痛,改善血瘀证患者细胞参数,尤其是RDW和PDW两项参数;与毫针针刺疗法相比,有止痛快的优点;此外火针治疗PHN还有复发率低,安全无副作用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结论:火针点刺疗法明显缓解血瘀型PHN患者疼痛,提高睡眠效率,明显改善代表血瘀证的细胞参数RDW和PDW。患者病程越短疗效越好;对不同年龄段和不同面积的血瘀型PHN疼痛均有很好的疗效。与毫针针刺相比,火针在即时缓解血瘀型PHN疼痛方面有明显的优势,P<0.05。

二、CLINICAL APPLICATION OF LIDUI (ST 45) BLEEDING METHOD(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LINICAL APPLICATION OF LIDUI (ST 45) BLEEDING METHOD(论文提纲范文)

(1)井穴放血联合依帕司他片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案
        2.1 分组及样本量估算
        2.2 治疗方法
    3 观察指标
        3.1 一般性观察指标
        3.2 疗效性观察指标
        3.3 安全性评价
    4 疗效评价标准
        4.1 神经传导速度疗效评判标准
    5 统计学处理
    6 结果
        6.1 病例的入选及试验完成情况
        6.2 患者基线资料的比较
        6.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观察指标的比较
        6.4 安全性观察
讨论
    1 中医对DPN的认识
        1.1 病因病机
        1.2 DPN中医治疗现状
    2 现代医学对DPN的认识
        2.1 病因病机
        2.2 DPN的西医治疗现状
    3 井穴刺络放血治疗DPN的临床研究
    4 对刺络放血及井穴的研究认识
    5 研究结果分析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手足阳明井穴刺血与常规针刺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即时镇痛效应的对比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一、 临床资料
        (一) 诊断标准
        (二) 纳入标准
        (三) 排除标准
        (四) 剔除标准
        (五) 一般资料
    二、 研究方法
        (一) 治疗方法
        (二) 观察指标
        (三) 疗效判定标准
        (四) 统计方法
    三、 研究结果
        (一) 两组病人治疗前 SF-MPQ 评分比较
        (二) 治疗组治疗前后 SF-MPQ 评分比较
        (三) 对照组治疗前后 SF-MPQ 评分比较
        (四) 两组病人治疗后 SF-MPQ 评分比较
        (五) 两组病人治疗后 SF-MPQ 疼痛缓解指标差值比较
讨论
    一、 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认识
        (一) 中医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认识
        (二) 现代医学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认识
    二、 刺血疗法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理论基础
        (一) 中医对刺血疗法的认识
        (二) 现代医学对刺血疗法的认识
    三、 选经选穴依据
        (一) 选经依据
        (二) 选穴依据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附件
详细摘要

(3)急性期井穴刺血对Bell’s面瘫临床疗效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一、临床资料
        (一) 诊断标准
        (二) 纳入标准
        (三) 排除标准
        (四) 剔除标准
        (五) 脱落标准
    二、研究方法
        (一) 病例选择
        (二) 分组方法
        (三) 基础数据可比性分析
        (四) 治疗方法
        (五) 观察项目和方法
        (六) 疗效评定
        (七) 研究要求及注意事项
    三、统计方法
    四、观察结果
        (一) 面神经功能评分比较
        (二) 临床疗效比较
        (三) 痊愈患者治疗天数比较
讨论
    一、祖国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一) 古代医家对本病的认识
        (二) 现代中医对本病的认识
    二、现代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一) 对发病机制的认识
        (二) 对治疗方法的认识
    三、对本病临床分期及针灸介入时机的认识
        (一) 对临床分期的认识
        (二) 对针灸介入时机的认识
    四、刺血疗法及穴位的选择依据
        (一) 刺血疗法的选择依据
        (二) 刺血穴位的选择依据
        (三) 两侧井穴交替应用的依据
    五、结果分析
    六、机理初探
        (一) 刺血疗法的机理初探
        (二) 商阳、厉兑刺血治疗本病的机理初探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详细摘要

(4)火针治疗血瘀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表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PHN的现代研究进展
        1.1 机理研究
        1.2 临床研究
        1.3 小结
        参考文献
    针灸治疗PHN临床研究近况
        2.1 针刺疗法
        2.2 穴位注射疗法
        2.3 火针法
        2.4 刺血拔罐疗法
        2.5 其他疗法
        2.6 综合疗法
        2.7 小结
        参考文献
    火针疗法的临床应用近况
        3.1 内科病证
        3.2 外科病证
        3.3 皮肤科病证
        3.4 骨伤科病证
        3.5 妇科病证
        3.6 五官科病证
        3.7 其它病证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治疗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疗效判定标准
    2 结果
        2.1 治疗前一般资料对比
        2.2 治疗前两组睡眠效率对比
        2.3 治疗前两组间细胞参数对比
        2.4 两组间的主症疼痛疗效对比
        2.5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对比
        2.6 两组间治疗前后细胞参数对比
        2.7 年龄与疗效的关系
        2.8 疼痛程度与疗效的关系
        2.9 疼痛面积与疗效的关系
        2.10 病程与疗效的关系
        2.11 两组间治疗后睡眠效率对比
        2.12 两组间治疗后止痛即刻起效时间对比
        2.13 两组间安全性评价对比
        2.14 随访记录
    附.典型病例1
    附.典型病例2
第三部分 讨论
    1. 选题目的
    2. PHN病因特点
    3. 血瘀型PHN的病机特点及分析
    4. 火针治疗PHN疗效机理探讨
        4.1 穴位的作用
        4.2 火针的作用
        4.3 穴位与火针的综合作用
    5. 结果分析
        5.1 一般资料对比
        5.2 治疗前两组间细胞参数对比
        5.3 两组间疗效对比
        5.4 两组间治疗前后睡眠效率对比
        5.5 两组间治疗前后细胞参数对比
        5.6 年龄与疗效的关系分析
        5.7 疼痛程度与疗效的关系
        5.8 疼痛面积与疗效的关系
        5.9 病程与疗效的关系
        5.10 两组间治疗前后睡眠效率对比
        5.11 两组间安全性评价对比
        5.12 随访情况
参考文献
结语
致谢
个人简历

四、CLINICAL APPLICATION OF LIDUI (ST 45) BLEEDING METHOD(论文参考文献)

  • [1]井穴放血联合依帕司他片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D]. 孙茹.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0(11)
  • [2]手足阳明井穴刺血与常规针刺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即时镇痛效应的对比观察[D]. 张玮琨.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3(04)
  • [3]急性期井穴刺血对Bell’s面瘫临床疗效的影响[D]. 李冬梅.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1(01)
  • [4]火针治疗血瘀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研究[D]. 王军.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6(12)

标签:;  ;  ;  ;  ;  

LIDUI (ST 45) 放血法的临床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