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意识的发展与英国民族国家的形成

民族意识的发展与英国民族国家的形成

一、民族意识的发展与英国民族国家的形成(论文文献综述)

周平[1](2021)在《多民族国家是怎样的一类国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学术界经常且大量地使用"多民族国家"概念,但关于多民族国家的研究从总体上看是一种描述性的研究,而非规范性的研究。只有在确定多民族国家的类型特征进而构建起恰当的研究范式的条件下,才有可能对其形成全面、完整的认知,并持续地提供有效的知识供给。多民族国家具有多个民族和复杂的民族构成,国家体制因此而受到实质性的影响,从而与民族构成单一国家有根本性的区别,所以被专门界定和研究进而成为国家的一种类型。作为一种特定国家类型的多民族国家,它的出现或形成缘于人类的聚族现象与社会的国家现象之间的纠缠,是这两种现象互动的结果。多民族国家依国家的民族构成而划定,因而并不与按照国家形态演进而划分的王朝国家、民族国家类型相抵触。今天在全球处于主导地位的民族国家及被它所取代的王朝国家,都会由于国家的民族构成而被划定为多民族国家。多民族国家又可根据国家形态的演进及多民族与国家的结构性关系而划分为历时态类型和共时态类型。不论哪种类型的多民族国家,皆面临"多"与"一"这个根本性问题。该问题不仅对多民族国家的国家体制、治理方式及其演变具有根本性影响,也将对其进行的应对凸显为国家自身维持和国家治理的重要领域。

孙波[2](2021)在《右翼民粹政党与英法德疑欧主义演变》文中研究指明欧洲一体化是战后欧洲国家为克服20世纪民族主义、法西斯主义造成的灾难而做出的国家治理和区域治理的制度创新,是全球化和地区一体化的实验室,也使欧盟成为国际力量格局中的重要一极。然而,伴随着欧洲一体化的深化和扩大,民众支持一体化的“宽容共识”不断弱化,出现了质疑、反对甚至解体欧盟的“疑欧主义”理念、运动和更广义的实践,渗透到欧盟和成员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的诸多方面。特别是21世纪初以来,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欧美发达国家在国际格局中力量相对下降,经济社会发展模式面临诸多困境,逆全球化思潮兴起,欧盟一体化遭受制宪受挫、欧债危机、难民浪潮、英国脱欧、新冠肺炎爆发等多重现实挑战,疑欧主义成为在这—背景下崛起的民粹主义思潮和运动的重要目标和现实抓手,二者相互利用,相互融合,相互推动,使二战后70多年发展起来的欧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乃至生存危机。在此背景下,国内外学术界在以下领域开展了众多理论和实证研究:疑欧主义的历史与现状、此轮民粹主义兴起的特点及其对欧洲一体化和全球化的影响、欧盟主要成员国民粹政党崛起及其影响、英国脱欧变局后疑欧主义和去欧洲化的发展等。本文选取此轮疑欧主义和民粹主义在欧洲合流现象中最为活跃、影响最大的行为体一一右翼民粹政党作为研究对象,聚焦欧洲核心国家英、法、德三大国21世纪初以来的情况,分析其右翼民粹政党如何利用疑欧主义得以产生或扩大影响,实现自身的政治目标;而相对松散的疑欧主义如何借助民粹政党的兴起,扩大了自身对国家体制和主流政治产生影响,实现自身的政治目标,进而对成员国与欧盟的关系及欧盟的角色和未来产生多方面的挑战。学术界既有研究更多从多维视角分别研究欧洲民粹主义政党或疑欧主义运动。近十多年来民粹主义上升为理解欧洲政治乃至全球政治核心概念之一。在此背景下,本文以民粹主义的主要载体右翼民粹政党为切入点,突出其重点政策目标—一对欧洲关系维度,并与另一相互交叉、又有所区别的疑欧主义联系起来,寻求学理和政策层面的发现和启示。在研究方法和路径层面,本文主要采取比较政党研究的路径,同时选取欧洲三大国主要右翼民粹政党一一英国独立党/脱欧党、法国国民联盟(原国民阵线)和德国选择党开展深度案例研究,聚焦这些政党的意识形态、政策主张、发展路径、选举表现、行为策略等问题;使用政党竞选纲领、《欧洲晴雨表》大型民调数据、欧盟和成员国官方文件等一手资料;关注政党领导人的背景、思想、身份、行为及其政治影响;深入分析这一阶段选举表现(初级选举的本国大选和次级选举的欧洲议会选举);动态追踪英国脱欧和新冠肺炎疫情下的新发展。在案例研究的基础上展开比较、分析,在比较二者的共性和差异的基础上挖掘其动因、前景及其在国家、欧洲和全球层面的影响。同时关注这些传统边缘政党走向准主流政党,或者对国家重大发展方向和决策产生重大影响过程中在政党政治、国家治理、地区和全球治理层面表现出的新特点、新趋势和规律性问题。在此基础上,我们注意到右翼民粹政党在欧盟政治版图影响力整体上升,对西方民主制度和全球化的发展形成了挑战。传统政党在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日益深入的当下,愈发面临代表性的危机。民粹政党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的政党政治体系,使欧洲政党政治呈现碎片化的趋势,因此有必要从理论上的进一步探讨。民粹政党的崛起对于在国家治理中理解和看待政党“主流”和边缘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角度。论文的研究表明,21世纪初以来,特别是欧债危机以来,英、法、德三个欧盟主要成员国都呈现出右翼民粹政党崛起的态势,疑欧主义是右翼民粹政党政治议程中最活跃、现实指向性明确而又具备一定民众支持基础的部分,在右翼民粹政党准主流化和各国对欧政策发展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三国的民粹政党在与疑欧主义相互影响、相互建构的过程中表现出一定的共性特征:它们都加强了本国和欧盟层面的疑欧主义;借助疑欧主义推进了传统边缘政党在本国政治中的影响力;反建制、反欧盟是右翼民粹政党的话语特点,因为欧盟制度化设计是建立在传统的自由主义之上的,对欧洲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形成制约,同时也在追求边缘政党主流化的过程中弱化了该党极端的意识形态和政策理念。同时,受各国政治文化和参与欧洲一体化历史经验的影响,三个国家的情况也有所不同:英国独立党—脱欧党作为单一的疑欧议题政党,在威斯敏斯特模式下充分利用本国强烈的疑欧主义传统,促进了保守党的民粹化演变,撬动了英国政党政治的杠杆,导致了英国脱欧重大变局的出现,然而,在更广泛的民粹主义议题上并未取得突破,面临进一步边缘化的境地。法国国民联盟在法国政党政治中的历史长、根基深,很大程度上借助疑欧主义实现了准主流政党地位的提升,疑欧主义有进一步上升的空间,但也受到法国民众整体上仍支持一体化和左翼民粹主义兴起竞争的制约。在疑欧主义传统最弱的德国,德国选择党借助欧盟危机和民粹主义浪潮推进了其疑欧主义议程,但影响力的发挥仍取决于德国主流政党博弈的结果。随着英国脱欧,法国和德国作为欧盟核心国家的地位增强,但作为特朗普主义遗产跨大西洋关系出现裂痕,两国提出雄心勃勃的振兴欧盟的计划,希望实现战略自主。而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欧盟机构和成员国政府应对疫情暴露出的缺陷为右翼民粹政党反对欧盟提供了新的口实。面临世界大变局,右翼民粹政党如何继续推动疑欧主义,面临怎样的制约,对欧盟未来走向及国际格局发展的影响如何?这些问题仍需进一步关注。

袁雨航[3](2021)在《印度现代转型中的乌尔都语身份建构研究(1857-1947)》文中研究说明语言是人类生活的基本工具和形塑人群组织形态的重要力量,也为界定个人身份认同提供了可能的依据。人类社会自发进行的语言改革,可以改变语言本身进而影响世界,而世界的变化也必然伴随着语言的变化。乌尔都语是巴基斯坦和印度的主要通行语言之一。现代化进程中乌尔都语的身份变革和印度社会的整体变动息息相关,语言变革彰显了民族属性的标记功能,体现出印度穆斯林精英的政治诉求和意识形态。在一定程度上而言,乌尔都语身份变革就是印度社会由传统向现代民族国家转型的缩影。本文以巴斯尤尼的语言“索引性”理论、杜赞奇的“复刻符号”理论视角切入,探讨印度现代转型期间(1857-1947)乌尔都语的嬗变历程,通过对语言变革和语言使用群体的考察,探讨印度语言现代转型的独特机制,并进一步从语言研究角度出发,探寻印度社会殖民遗留根源及去殖民化的具体途径。本文基于原始文献展开研究,并综合运用文献法、历史研究法和社会语言学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考察。本论文按乌尔都语身份建构的历时性展开,共分为七部分。导言部分介绍选题缘由、研究意义,并对具体概念、研究时段、文献材料组成和研究方法进行界定和说明。第一章考察作为穆斯林标识的乌尔都语身份建构。为维护殖民统治,英国语言研究机构威廉堡学院统一了乌尔都语的口语和书面语形式,并将其界定为一门具有伊斯兰色彩的语言。19世纪下半叶,穆斯林启蒙运动领袖赛义德·艾哈迈德·汗继而通过乌尔都语说理散文创作和公共演讲,将乌尔都语建构为印度穆斯林的身份标识。第二章考察作为标准语言的乌尔都语身份建构。经过19世纪语言身份建构的乌尔都语因伊斯兰色彩备受印度教徒指责。与此同时,该语言本身也需标准化以满足现代社会需求。乌尔都语知识界发起语言标准化运动,进一步保障了乌尔都语在社会各领域的推广和应用,并在标准化措施中,同时关注该语言的印度特性和伊斯兰特性。第三章考察作为通用语言的乌尔都语身份建构。20世纪20年代后,以整个印度次大陆为地理范围的“印度认同”进一步发展成型。知识分子为将乌尔都语推广为印度通用语言,需处理该语言和印度南部语言之间的关系。为此,乌尔都语知识界通过语言史重建,将乌尔都语使用社群从北印度扩展到南印度,为该语言建构起印度通用语言的身份。第四章考察作为科学语言的乌尔都语身份建构。“印度认同”驱使乌尔都语知识分子通过和英语之间的对抗,进一步确立乌尔都语作为一门印度语言进行推广的资格。鉴于科学在印度民族复兴中的关键作用以及英语媒介科学教育的弊端,乌尔都语知识分子继而通过科技术语翻译运动,将该语言推行为科学教育和研究的媒介。第五章考察作为印度民族语言的乌尔都语身份建构。20世纪30年代后,印度政治舞台上的主要矛盾由印英之间的矛盾转移为殖民势力预期撤出下不同宗教社群之间的矛盾。为取得社会、文化和政治主导权,乌尔都语知识分子和印地语知识分子展开印度民族语言之争,并通过联合达罗毗荼语系语言使用社群、盎格鲁印度人社群以及部落社群等为语言推广运动助力。但最终巴基斯坦的成立,使得此推广计划戛然而止。本文通过对现代转型历程中乌尔都语身份建构的考察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第一,乌尔都语身份建构受世界语言变革潮流中“言语中心主义”影响,同时也反映出北印度穆斯林试图通过语言推广运动,在印度由传统社会向民族国家转型进程中争取权力的意图。第二,印度现代转型历程中,乌尔都语基于克里方言、莱赫达诗歌和威廉堡学院创制的口语化散文被重新界定出来,并逐步应用于政治、教育、科学等各领域,其使用人群从北印度扩展到全印度,语言中同时体现出较强的印度特性和伊斯兰特性。第三,历经现代转型的乌尔都语持续在印巴两国国家认同塑造中发挥作用。第四,印度、巴基斯坦国内语言冲突的根源在于难以建构统一的民族认同,未来可尝试跳出英殖民时期建构的范畴和概念,从历史中论证印度文明本身存在的统一性和连续性。

赵建波[4](2021)在《民族国家叙事下国家认同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程睿[5](2021)在《当代西方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9世纪70年代后,为获取更多利润、实现资本增殖,资本主义国家依靠资本输出不断地提高对剩余价值的榨取。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与变迁,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逐渐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在此历史背景下,西方理论界开启了对于帝国主义特征与实质的理论研究。伴随帝国主义理论的出现,经济帝国主义理论宣告诞生。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概念与内涵由帝国主义理论析出。经济帝国主义是帝国主义的基础概念、合理内核与最终目的。广义的经济帝国主义理论是帝国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涵盖自帝国主义理论诞生以来的全部帝国主义理论中经济范畴的阐释,包括20世纪初期经济帝国主义理论、20世纪中期经济帝国主义理论、21世纪新经济帝国主义理论,也包括中国对于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研究成果及其他国家的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狭义的经济帝国主义理论则包含列宁帝国主义理论及其后出现的西方帝国主义理论中对于不同时期帝国主义经济控制方式的理论批判,即“当代西方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经济帝国主义是帝国主义国家实行全球霸权的手段。在经济帝国主义理论视域中,经济帝国主义是帝国主义的核心目的,军事帝国主义、政治帝国主义、文化帝国主义均作为助推经济帝国主义经济扩张的重要手段,从属于经济帝国主义而非与经济帝国主义并列。经济帝国主义的特质在全球化中体现地愈加明显。20世纪是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萌芽时期,由前列宁时期的帝国主义理论与列宁帝国主义理论共同组成。前列宁时期的帝国主义理论为列宁帝国主义理论提供思想来源,是对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初探。列宁在坚持和继承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理论批判的基础上,在对前列宁时期霍布森资本扩张本质论的利用与帝国主义寄生性的补充中,对希法亭金融资本垄断论的基本继承中,对卢森堡积累规律论的批判性借鉴中,对考茨基“超帝国主义论”的批判中,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提出了列宁帝国主义论。列宁用案例分析与理论阐释相结合的写作手法,以特征论与阶段论的视角对帝国主义的五大基本经济特征进行梳理、提炼、概括。其中,特征论是阶段论的基础内核,阶段论是特征论的合理命题。列宁揭示出帝国主义的政治与社会特征是垄断的、寄生的、腐朽的、过渡的、垂死的资本主义,给帝国主义作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特殊历史阶段”的定义,揭示出垄断资本主义就是帝国主义,得出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前夜的结论。开创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与研究方法的新路径,开创了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研究范式。列宁帝国主义论的提出也标志着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正式确立。二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及研究帝国主义的理论有了新的大发展,当代经济帝国主义理论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使得旧殖民地纷纷走向独立,然而政治上的独立却没能使得新兴民族国家在经济上获得良好的发展,多数民族国家的经济仍然发展缓慢甚至处于发展停滞的状态。与之相反的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复苏与经济腾飞。20世纪50年代末,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开始思考当代资本主义的命运与未来,重点针对落后国家为何落后、落后国家如何摆脱落后等问题展开探讨,生成了以“依附论”、“世界体系论”为代表的“二战后帝国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由列宁帝国主义理论向更新的帝国主义理论的理论转变。经济帝国主义理论也宣告进入了“当代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发展新时期,以保罗·巴兰的落后国家经济发展理论,萨米尔·阿明的“中心”与“外围”经济结构理论为当代经济帝国主义理论中最具奠基性、代表性的理论成果。落后国家经济发展理论,结合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发展与新变化,以“经济剩余”为切入点展开对于垄断资本控制下落后国家经济结构形态的分析,以案例分析和历史性回顾的方式对于落后国家“欠发达”根源进行理论透视,揭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欠发达国家的早期侵略和殖民统治是落后国家的“欠发达”根源,致使欠发达国家的发展基础被破坏、发展道路被扭曲、经济剩余向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单向流动。提出落后国家想要突破“欠发达”根源,在发展进程中所面临的最大可能、最好出路是社会主义革命。该理论是当代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奠基理论。“中心”与“外围”经济结构理论是在继承马克思、列宁相关学说的基础上,以巴兰“经济剩余”和资本积累的观点为出发点,在对当代帝国主义理论部分学者研究成果批判性借鉴的基础上,以经济过程为论证核心,对垄断资本控制下的“中心”与“外围”的资本主义形态、经济结构、南北不平等交换的具体形式及原因、垄断资本剥夺下生成的“中心积累”与“外围停滞”分配格局进行剖析。揭示出处于“中心”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处于“外围”的落后国家由于社会历史、生产方式、积累模式的不同造成了垄断资本控制下不平等的世界经济结构与分配格局。该理论是当代经济帝国主义理论中最具代表性与综合性的理论成果。进入21世纪,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发展迎来了重大的历史契机。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生的苏联解体、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等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促使西方左翼理论家将研究的重点重新聚焦于帝国主义理论研究,21世纪“新帝国主义理论”应运而生,21世纪“新经济帝国主义理论”实现了同步发展。新经济帝国主义理论根据经济帝国主义进程中资本积累、生产方式、民族国家地位等的变革展开讨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理论是:大卫·哈维关于资本积累逻辑的批判理论、迈克尔·哈特与安东尼奥·奈格里的生产方式变革理论、埃伦·梅克辛斯·伍德的民族国家理论。资本积累逻辑批判理论,力图在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的视域下创造出一个以资本积累逻辑批判、资本积累空间修复批判、资本积累的剥夺性积累批判为基础的新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研究框架,展开对于新经济帝国主义形成、发展、演变的全新阐释,开创经济帝国主义理论批判范式的新维度。其中,资本积累的资本逻辑与领土逻辑是理论分析的主线,空间修复是资本积累新的转移方式也是分析空间地理的工具,剥夺性积累是资本积累的主导形式与驱动力。生产方式变革理论,以帝国为核心概念对帝国的本质、帝国的统治形式、帝国的生产方式展开论述。生产方式变革理论揭示帝国的本质是资本帝国、帝国的统治形式是生命政治统治、帝国的生产方式是生命政治劳动,指出反抗帝国的主体在生命政治劳动中产生,探讨了未来社会的理想形态及存在的可能。民族国家理论,以资本帝国主义作为对新经济帝国主义的表述方式,在将资本帝国主义与传统帝国主义、战后帝国主义形态的比较中,概括出资本帝国主义的特殊性,探讨全球化背景下民族国家与资本帝国主义的关系。指出经济与政治的剥离是资本帝国主义与以往帝国主义的根本区别、全球化是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扩张与帝国霸权、全球化中资本帝国主义的核心目的是实现世界范围内的经济霸权统治、民族国家是对抗资本帝国主义的重要力量与全球无产阶级革命的能量场。根据经济帝国主义理论所揭示的经济帝国主义的本质、结构、生产方式、资本逻辑、资本积累、对抗主体等内容,可知经济帝国主义在全球化中依然不会停止其向更深层次演进的脚步,全球化中经济帝国主义的诉求依然是构筑资本的帝国。经济帝国主义的本质、中心与外围的经济结构未发生根本改变,经济帝国主义也在演进中不断地生发出新的生产、积累、扩张、修复形式。研究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根本目的是找寻跳脱经济帝国主义资本逻辑的路径,推动实现世界各国的平等发展。民族国家在全球化中的持续在场使之成为反抗经济帝国主义的重要主体,民族国家的领土逻辑与民族意识的觉醒成为辅助全球化中与经济帝国主义交锋的关键要素,新的反抗主体指向民族国家、新的发展路径指向社会主义。经济帝国主义已经开启了全球化中的新一轮权力布展,中国在经济帝国主义过程下的发展道路与实践经验为世界经济治理、世界各国的政治与文化发展提供了借鉴思路与参考方案。站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节点,以经济帝国主义理论为基础,反思中国在经济帝国主义过程中对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路径选择与应对策略,生发出关于历史的总结与未来的展望,能够为促进实现反经济帝国主义扩张提供新的论据支撑。

李黎明[6](2021)在《债务、国家信用与霸权兴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特朗普上台后,美国对中国实力增长的恐惧叠加2020年全球疫情爆发所产生的敌意,演变成为自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以来对中国最为严厉的遏制与打压。中国若要更加有针对性地应对美国霸权问题,在理论上应当深入地探讨自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政治经济发展过程中霸权兴衰的规律,这样既可以更加清晰、全面地认识今日美国霸权的核心权力资源——美元霸权的实质,也可以为中国的国家建设和崛起提供经验。所谓霸权兴衰的规律,核心问题主要包括三个:霸权的定义、霸权国家的认定及其周期,以及霸权兴衰的动力。迄今为止,学术界针对这三个问题进行了比较充分的研究,且存在一定的争议。值得注意的是,在诸多研究中都强调了国家债务融资体系获取资金的效率是影响霸权兴衰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学术界未能完全解释的问题是,成功兴起的霸权国荷兰、英国和美国相对于挑战霸权失败的西班牙、法国,国家债务融资体系效率更高的根源是什么?债务有两个基本维度:利率与期限。荷兰、英国和美国的国家债务融资体系效率高的具体表现是,可以筹集到低利率、期限长的资金,而西班牙、法国则需在更短的期限内为债务付出更高水平的利率成本。同等金额的利息支出在不同利率和期限条件下对应的债务总额也不同,低利率、长期限相较于高利率、短期限,意味着债务融资体系效率更高的国家可以以更小的成本支出在争霸战争中获得更大规模的债务资金支持。深层次而言,影响债务利率与期限的一般因素是债务契约所规定的抵押物与债务人的信用,国家债务的特殊性在于要么债权人难以执行对抵押物的占有权,要么缺少抵押物,决定利率与期限水平的只能是国家作为债务人所表现出的信用。故荷兰、英国、美国相较于西班牙、法国在霸权兴衰过程中具有更高的国家债务融资体系效率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国家信用的优劣之别。本文将国家信用的主要概念界定为:由国家实力、制度安排以及金融市场三个层面的要素,共同构建了一个为国家债务融资体系提供信用担保和信用票据流转的系统。国家债务融资体系所发行的信用票据,因国家信用担保而受市场信任,并且在信用票据流转的系统内持续、稳定地发行、流通以及被偿付、贴现。因此,国家信用的主要作用是确保国家债务融资体系受市场信任,进而获得巨大、稳定的信用融资能力。本文主要从国家信用的逻辑视角出发,重新阐释了国家债务融资体系对荷兰、英国和美国霸权兴衰的影响,并重点分析了当今美国霸权凭借国家信用,利用美元霸权为其贸易、财政的双赤字进行债务融资、向全球分摊其霸权成本的行为实质,解释美国霸权现阶段是否真的衰落以及未来可能衰落的路径。在荷兰霸权兴起的过程中,荷兰、西班牙两国公债融资体制的绩效差异对双方战争、两国资本主义经济以及金融市场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荷兰的公债体制,可以有效地为争霸战争融资,刺激经济与金融市场发展;西班牙则深陷于公债资金成本高昂—金银资本外漏—公债破产—战争失利的恶性循环。同时,西班牙的经济与金融市场在公债偿还与破产导致的金银资本外漏和税负不断加重的大环境下,其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欧洲其他大国。荷西公债绩效差异的根源,在于国家信用的优劣。荷兰国家信用的卓越,离不开荷兰的财富、联省自治政体、以间接税为主的财政体系和阿姆斯特丹银行等因素,这些因素都为荷兰公债的偿还与流通提供了良好的保障。西班牙落后的经济发展、国王专制的政体、低效的税收体系以及被抑制的金融市场则对应着低劣的国家信用,使得其公债发行、偿还与流通格外困难。自17世纪晚期开始,荷兰因军事压力、税收改革受阻以及财政收入增长停滞等问题,导致偿债开支在财政开支中的比重过大,国家信用开始低落。伴随着荷兰公债体制筹集资金的能力下降,荷兰霸权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英国霸权崛起的最重要阶段,应是1688年光荣革命后至1763年英国历经七年战争战胜法国这一历史时期。18世纪后半期开启的工业革命所带来的英国工业实力的快速增长,只是巩固了其已经建立的霸权地位。与其主要竞争对手法国相较,在17世纪末至18世纪中期英法霸权竞争的关键时段,英国实力没有绝对优势。英国之所以能够战胜法国并持续崛起,依靠的是特权垄断公司创造的财富、高效的国家化财政体系、制度化的国债市场、独立的中央银行以及海洋国家的战略安全性等因素所共同支撑形成的卓越国家信用。它确保英国可以通过发行国债持续、稳定地为英国与法国近百年的争霸战争筹集源源不断的资金。同时,国债的大规模顺利发行和高水平的国家信用,还对英国经济与金融体系发挥了重要的正向效应,推动了金融革命和工业革命的顺利开展。与英国不同的是,由于法国专制王权势力强大、财政改革迟滞以及中央银行缺位,其国家信用处于较低水平,法国依靠债务融资获取的资金成本过高,进而使得法国无法在长期战争中筹集到足够的所需资金。结果不仅导致争霸战争失败,而且因此出现的短时沉重的偿债负担以及为减债实施的人为通货膨胀性质的公开市场操作,严重滞后了法国金融和经济的发展。至于英国霸权走向衰落的原因,同样可以从国家信用的视角找到根源。一战期间,为作战和支持俄国等盟国,英国积累了大量的外债(主要债权人是美国)和英镑超发贬值,国家信用透支严重,导致英国经济、货币政策的制定与运行开始受到制约。一战后,为勉强维持英国霸权秩序下的重要公共产品——金本位制,英国采取了财政赤字+货币投放的宏观经济政策组合,引发大量经常账户赤字+黄金外流。因此,二战前,英国的国家信用在经济衰退与债务膨胀的打击下已经逐渐弱于美国,资本流出严重,并大量转移至美国。与其他国家相比,美国作为一个人为设计出来的国家,国父之一的汉密尔顿很早就认识到国债融资与国家信用对国家兴起的关键性作用。美国国债的历史,起源于大陆会议在独立战争期间为筹集战争经费向国内和荷兰、法国等外国发行的债券。国家信用的初步确立则主要得益于时任财政部长汉密尔顿对于国债及国家信用作用的认知与重视,他鼓励制造业发展、整理合并国债、设立美国第一银行等创举,初步奠定了美国国家信用的优良传统。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前半期,是美国霸权崛起的关键阶段,不断上升的经济实力、军事实力以及金融实力背后,均体现了国债与国家信用的重要提升效应:为工业革命与经济增长提供充裕且成本低廉的资金;为金融体系的形成与扩张奠定基础和提供刺激;为美国参与历次战争筹集军费。在现阶段,通过向世界发行美元,为其贸易、财政的双赤字融资的美元霸权是美国霸权的核心权力资源。美元的本质是国家信用的资本化,国家信用是美元霸权有效运转的根本支撑。20世纪70年代初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本质上是美国的国家信用危机。而20世纪70年代后期,美国及时向世界开放了国债市场,并通过包括提升美元资产价值及其安全性、流动性,以及积累资本项目黑字等加强金融市场优势的举措,有效弥补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经常项目赤字、黄金外流对国家信用的削弱,美国的国家信用再度强化。目前相对于其他大国,美国的国家信用依然强大,因而美元霸权与美国霸权难言衰落。但是,美国国内出现的贫富两极分化、严重的社会分裂、政治极化等问题,加之2008年金融危机后和此次疫情冲击下美联储实施的无底线QE政策,反映以美联储独立性为重要象征的美国国家财政纪律显着弱化,其国家信用衰败的内部隐患正在日益积累。美国的幸运之处在于,外部世界尚未出现一个国家信用强大到可以替代美国国家信用的国家,其表现在金融市场的广度、深度以及灵活性等方面,就是当今世界尚无国家和地区的金融市场可以同美国金融市场比肩,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所需的信用担保与信用流转服务。因此,美国国家信用与霸权的衰落,在替代者缺位的背景下很可能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通过理论分析和历史对比、检验,本文得出了三点主要结论:第一,国家债务融资体系以及为其提供担保的国家信用的优劣,与世界政治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霸权兴衰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一关系的具体机制是,相较于霸权竞争失败的国家,成功崛起的霸权国家如荷兰、英国、美国由于率先确立了卓越的国家信用,拥有了直接为争霸战争筹集充裕资金的债务融资能力和间接为经济发展激活金融市场的信用担保能力。相应地,霸权国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霸权成本(军事开支或维持霸权体系的公共产品开支)导致霸权国过度的债务膨胀、挤压正常的财政开支空间,造成军事开支下降、经济发展受阻等连锁反应,最终其国家信用逐渐弱于后来崛起国家的国家信用,不再具备源源不断地为霸权成本筹集资金的债务融资能力的同时,丧失了在国际信用体系中的中心地位。这一过程具体表现为霸权国本来拥有的国际金融中心、国债作为各国债券利率基准以及本币作为国际最重要的储备货币等地位和特权的丧失。第二,基于国家债务融资体系与霸权兴衰的关系,可以认为出现资本主义全球化的大历史周期后,相继出现了三个信用—霸权周期:荷兰周期、英国周期与尚未终结的美国周期。霸权国的信用周期先于霸权周期达到顶峰与衰落,新崛起国家信用周期的强化与上升阶段,对应着传统霸权国家信用周期的衰败阶段,两个国家的信用周期先于霸权周期发生交替。第三,现阶段世界仍处于美国所主导的信用—霸权周期内,尽管美国霸权出现了诸多衰落的迹象,但是其国家信用尚未出现系统性的衰落;更重要的是,迄今没有出现一个国家具备优于美国的国家信用,可以替代美国在世界经济尤其是货币金融体系中的地位。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得美国仍然可以继续利用美元体系为其霸权成本融资,但是美国金融体系风险的不断累积和全球化共识的破裂等原因,均有可能导致世界其他国家和市场对于美元资产(美国对世界的债务)的需求严重下降,成为美国信用周期与霸权体系出现严重危机的发端。本文的研究对于中国未来发展与国家建设的启示在于:在美国信用—霸权周期不确定性逐渐增强的过程中,中国日益成为美国分散霸权成本的主要承担者,中国应如何应对这一风险?依据国家信用逻辑下的历史经验,在继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升经济实力外,从完善与统一国债制度、深化与开放金融市场、维持与强化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等方面入手,有意识地强化国家信用,对于中国规避未来美国信用—霸权周期可能出现的更大风险至关重要;更重要的是,这将有助于中国的可持续性崛起。

郭冬梅[7](2020)在《亨利四世与法兰西民族国家的早期形成》文中提出亨利四世是法国波旁王朝的开朝之君。在其统治期间,他结束了法国数十年的宗教内战,促进法国王权与绝对君主制的发展,王国从此走向统一与复兴。亨利四世至今仍是法国人怀念与研究的伟大国王之一。较之于国外长期且深入的研究,国内对其研究甚少,尚处于起步阶段。根据我国历史学家钱乘旦教授等学者提出的世界现代化进程理论,在西欧各主要王国跨出封建时代进入早期民族国家的历史进程中,王权是王国重要的凝聚力与领导力,绝对君主制国家可被视为西欧民族国家形成过程的第一个阶段。波旁王朝最终确立了绝对君主制,亨利四世因此在法兰西民族国家早期形成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文以上述理论为指导,从绝对君主制促进西欧民族国家早期形成的角度对亨利四世进行人物研究,探寻他在法兰西民族国家早期形成中的地位与贡献,着重分析他如何强化王权,促进王国内在统一,在国家管理制度与民族共同体两方面奠定何种基础。本文根据亨利四世继位前后促进王国统一历程的不同阶段划分章节,以亨利四世促进王权强化(直至初步确立绝对君主制)为论述主线索,将之与王国统一及民族意识发展相结合进行论述。各章内容逐层递进,论述亨利四世的主要人生历程:从协调人生使命走向扞卫法兰西王权,恢复国王威信,追求强权以及推进权力集中。这既是他促进王权强化与绝对君主制发展的过程,也是促进统一的新法兰西王国形成发展的过程。对于亨利四世生前在民族国家早期形成方面政绩的研究共有四章,各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考察亨利四世继位前主要成长经历与这时期法国宗教内战情况,以亨利四世人生使命从矛盾到统一的变化为论述主线索,同时探讨宗教内战中王权与其他多方权威的力量消长,旨在说明亨利四世在继位之前已逐渐统一人生使命。本文认为,王权是当时有可能真正秉持中间立场、有效制止内战的权威力量,亨利四世人生使命从矛盾、协调到渐趋统一的历程,既与一直以来绝对君主制的发展以及法兰西民族国家早期形成的历史趋势有关,更促进这一趋势的发展。第二章考察亨利四世自1589年宣布会尽快接受天主教教化至1594年加冕成为“笃信王”的漫长皈依路程,着重分析他下决心改宗的主客观因素以及成为“笃信王”后对于王权及统一的重要影响。本文认为,王权与法兰西民族意识的发展在其改宗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亨利四世顺应并促进这一发展趋势,加速长期威胁王权的洛林家族的衰落,有效阻止西班牙侵吞分裂的野心,其王国统一大业完成起步阶段。第三章考察亨利四世自1594年加冕后至1599年正式颁布南特敕令期间的主要经历,着重分析他是如何让国内多方权威及国外反对势力认同其国王权威的。本文指出,赢得巴黎,结束与国内外天主教反对势力的战争,颁布南特敕令,这些是亨利四世初步统一王国的重要三部曲,至1599年,国内外多方权威已纷纷认同亨利四世的王权,但统一局面的巩固还面临诸多挑战,这一逐渐生成的新统一体急需制度化的构建与保障。第四章考察亨利四世执政后半期推进内在统一的重要举措,探讨权力集中对于内在统一的重要性,以此为主线从三方面研究他集中行政权、立法权与司法权的过程:监管城市,重用苏利与平息显贵阴谋叛乱。本文认为,亨利四世在统治后半期促进了法国统治制度、文化与思想的变革发展,三方面举措彼此联系、相互促进,继1599年实现王国初步统一后,亨利四世再次为根本性避免分裂与推进内在统一作出实质性贡献。文章第五章即结论部分,考察亨利四世对于法兰西民族国家早期形成的历史贡献,运用对比研究的方法,论述其在国家管理制度与民族共同体两方面给后世留下的宝贵历史遗产。本文指出,在国家管理制度方面,他恢复了绝对君主制度的历史进程,初步确立绝对君主制度,促进一个王权管理下具有权力集中管理体系的国家的出现;在民族共同体发展方面,他促进了具有新特征、制度保证与指导思想的新法兰西民族共同体的诞生。本文认为,在其领导下,一个坚实的新国家出现(具有制度保障与更具凝聚力的法兰西民众),这既是绝对君主制国家,亦是民族国家的早期雏形,亨利四世是法兰西民族国家早期形成道路的重要奠基人。

王艺霏[8](2020)在《夏洛特·史密斯文学作品中的民族主义与民族认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近年来当代西方学者对浪漫主义女性诗人研究热潮的兴起,浪漫主义女性诗人的文学作品开始被普遍阅读,其中存在的价值也获得了更高的评价。夏洛特·史密斯是其中备受关注的一位,她被评论家朱迪斯·斯坦顿和斯图亚特·卡润评为英国第一位浪漫主义诗人,认为是她开启了英国文学的浪漫主义流派。也有一些研究者对夏洛特·史密斯文学作品中表达的政治思想表示关注。艾米·加奈认为夏洛特·史密斯通过文学创作参与到了对当时重大历史事件,例如法国革命的探讨中,从中表达自身对政治的看法。关于夏洛特·史密斯的政治倾向,以往的研究者们存在着两方面不同的意见:一方面,研究者们认为夏洛特·史密斯作品中体现出的对政府与社会对个人的压迫所进行的批判与控诉体现了自由主义的政治思想倾向;另一方面,研究者们认为,如果单纯地把夏洛特·史密斯的政治立场归为自由主义,并不能很好地解释夏洛特·史密斯在作品中表达的对不列颠民族的自豪感以及对不列颠民族如何更好地继承并发展优良传统所提出的建设性意见。从这个角度看,在有关政治的问题上史密斯也带有民族主义的立场。本论文认为值得对夏洛特·史密斯的政治观点,尤其是她对民族主义和民族认同的见解进行深入的探讨。本论文以夏洛特·史密斯的诗歌和小说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由主义的民族主义理论为分析视角探讨史密斯通过文学创作参与不列颠民族主义意识形态运动和不列颠民族认同的建构这一议题。民族主义理论家耶尔·塔米尔自由主义的民族主义理论主张自由主义与民族主义两种意识形态的基本价值是可以互补的。这两种意识形态正对应了史密斯思想中所涵盖的两种价值取向,适合用来解释分析史密斯民族主义的发展过程和她的不列颠民族认同被塑造形成的过程。此外,本论文也试图挖掘夏洛特·史密斯自由主义的民族主义对于现代社会的价值与意义。本论文围绕以下几个章节展开:绪论部分介绍了本论文研究的缘起。在梳理了研究对象夏洛特·史密斯国内外的研究历史和现状基础上引出了本论文对史密斯民族认同和民族主义立场的关注;运用安东尼·史密斯的理论对论文使用的核心概念:民族、民族认同、民族的国家、民族主义的定义做了具体解释。运用耶尔·塔米尔的民族主义理论对自由主义的民族主义的内涵予以界定;最后具体介绍了本论文的论题、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第一章,夏洛特·史密斯与浪漫主义时期的民族主义。这一章先是介绍了作为政治意识形态的民族主义和作为文学流派的浪漫主义之间的关系,探讨了不列颠王国形成、法国革命、英法战争等历史事件对浪漫主义诗人如华兹华斯、史密斯等萌发民族主义思想所产生的影响。接着深入分析了埃德蒙·伯克和托马斯·潘恩对史密斯民族主义思想的形成所产生的影响。归纳分析了史密斯形成不列颠认同背后的原因和她具有民族主义思想的原因。第二章,民族认同的觉醒与民族主义的发轫。这一章研究的是史密斯文学生涯早期的作品《达斯蒙德》和《老庄园》。这两部作品对“不列颠民族认同”、“不列颠民族--国家”有所探讨,从中梳理了史密斯本人民族认同的觉醒过程,分析了史密斯民族主义思想发轫的原因。这一时期的史密斯受到法国革命的启发开始流露出对民族主义相关议题的关注,并在作品中积极呼吁建立共和制的“不列颠民族-国家”。第三章,民族认同的巩固与民族主义的修正。这一章研究的是史密斯在对法国革命产生失望幻灭情绪后创作的作品长诗《移民》和小说《被驱逐的人》。这两部作品书写与感慨了法国革命灾难性后果的,并对法国政治难民流亡欧洲各国情形表示同情。基于对这两部作品的分析,可以挖掘出史密斯此时对民族主义的反思:她意识到民族主义存在着排斥异己和忽略个人权利的一面,为了修正这些负面影响,她试图通过强调一些自由主义价值来平衡她的民族主义主张。同时,这一时期英法之间处于战争状态,出于团结抗敌的原因,史密斯在这时期的作品中积极的宣扬不列颠认同,表明她的不列颠认同进一步巩固了。外部环境的变化触动了史密斯去修正她的民族主义主张,这种探索使得她的民族主义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第四章,民族认同的拓展与民族主义的完善。这一章研究的是史密斯创作生涯晚期的作品小说《年轻的哲学家》和长诗《比奇角》。前者描绘了不列颠民族移居海外生活的故事,后者对英国地标性风景“比奇角”赋予了不列颠民族历史意义的刻画。从两部作品中可以分析出史密斯此时的民族主义观点:她此时的民族主义肯定了自由主义的价值观念,重视个人的意愿对自身民族文化的认同和接纳,认为民族的历史文化等精神资源比国家机器更能塑造民族认同。并且民族认同的范围也不局限于生活在同一疆界内的人类群体之中,对于拥有共同的民族历史和民族语言文化的人们来说,即使分散在不同的地域,仍然对同一民族身份拥有认同感。在经过长期思考后,史密斯关于民族主义的观点趋于成熟,自由主义的民族主义是对她民族主义的最终定位。第五章,夏洛特·史密斯自由主义的民族主义的现代价值。这一章阐述的是史密斯自由主义的民族主义对现代社会可供参考借鉴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警惕和修正民族主义中激进和狭隘的倾向、更新和填补自由主义中低估和忽略共同体对个体重要性的空白、寻求个人自我实现与民族发展的合一。结论:夏洛特·史密斯的民族认同是不列颠认同。为了宣传不列颠认同,史密斯一直在作品里书写对民族主义、探索民族主义。自由主义的民族主义是对她民族主义主张的最终定位。夏洛特·史密斯自由主义的民族主义对现代社会提倡各民族国家休戚与共、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有着借鉴参考的价值。

王霞[9](2020)在《安迪·格林教育批判哲学思想研究》文中认为安迪·格林是当代英国着名的教育哲学家、教育史学家,以“教育与国家的关系”研究而享盛誉,并成为较早探讨全球化时代教育问题的教育学者。安迪·格林的教育哲学理论体现了实证研究、历史研究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内核的有机结合。格林围绕教育与国家、社会的关系及其辩证运动展开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育批判哲学理论,进一步推进了西方教育学理论的发展。哲学真正的功能就在于对流行的东西进行批判。20世纪下半叶以来全球教育面临的重要现实问题,成为格林教育批判哲学的现实出发点。全球化与教育的趋同性诞生了“教育全球化”的神话,动摇了民族国家教育体系的存在论根基;后现代与教育的非理性宣扬教育个性化的论调,削弱了国民教育系统的合法性基础;新自由主义与教育的市场化倡导教育私有化与竞争化,冲击了国家教育的公共性与权威性。面对公共教育体系的困境与现实教育危机,格林坚持教育与国家的关系问题应该是教育反思的重要途径。围绕“教育与国家”的关系,格林通过批判继承马克思主义国家—社会观、葛兰西的霸权理论与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西方教育社会学理论以及英国新左派文化批判理论与成人教育思想等理论观点,阐述了教育的民族国家性、阶级统治性、意识形态性、结构功能性以及潜在解放性等特征,逐渐建构了整体性的教育批判哲学理论。教育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内涵,是格林教育批判哲学的逻辑起点。格林指出,教育是意识形态的国家机器,体现国家的本质以及社会控制的基本方式。教育并非强制的控制过程,而是统治集团把自身的特殊利益“转化”为社会的一般利益,从而教化人们认同当前统治秩序的过程。同时,格林也指出,教育在形式上具有相对独立性与自主性,教育活动有自己特定的存在方式与运行逻辑,并不完全受制于统治阶级利益,也是被统治阶级反抗阶级统治、实现自身解放的工具。因此,教育的意识形态具有驯服性和解放性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格林指出了教育意识形态内部的基本矛盾,即教育内容的同质性与多样性矛盾、教育对象中精英与大众的分离以及教育主体中个体与国家的博弈,并对当前的教育意识形态,如教育的全球化、后现代主义教育观以及新自由主义教育观等进行了深入的批判。格林主张教育的多样化以塑造多元的文化主体和公民身份,提倡教育的大众化以提升底层民众的文化素质与社会地位,倡导教育主体的国家化以推进教育行为的公共性与公平性。国民教育是格林教育批判哲学的重要理论主体,国民教育制度的确立体现了统治阶级意识形态权力的实现过程,是教育政治化的路径。国民教育是国家用公共资金为普通的民众提供的、正式的、并要求民众强制接受的学校教育,体现了教育政治性的基本逻辑:即教育是为了使人们适应社会生活——使他们成为好公民。格林从历史的角度追溯了国民教育制度的起源与发展状况,批判了辉格论起源、结构功能主义起源、生产关系起源、韦伯冲突起源论等思想;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揭示出国民教育制度与国家形成的时序同构关系,阐释了国民教育制度的政治合法性以及不均衡等特点。尤其是深入到英、法、美、德等国家社会与历史的背景中,剖析了教育与国家政权、社会结构以及文化因素相结合而呈现的独特的国家特征;也揭示了国民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促进国家民族认同,实现民族国家统治的合法性。社会凝聚理论是格林对于教育与国家关系的时代阐释,也是其批判哲学的价值目标。在格林看来,社会凝聚是指整个社会及其中的个人通过依赖共识而联系在一起的社会状态,既表征一种整体的社会关系,又与国家的制度息息相关。格林分析并批判了不同类型的社会团结思想、不同制度模式的社会凝聚类型以及教育的作用方式。在此基础上,格林界定了社会凝聚的基本内涵与本质维度,强调了社会凝聚的国家维度、个体维度以及价值维度的表征。分配平等与社会包容、主体自由与政治参与以及合法性的社会共识等都成为社会凝聚的重要因素。最后,格林阐释了教育作为“修复社会裂缝的社会粘合剂”的重要作用,即通过消除教育不平等、重建国家认同与建构多元文化认同,以实现当代民族国家的社会凝聚。教育理念转化为现实的教育实践,这就需要实行有效的实践方式与实践手段。格林从公共教育制度、国家课程、职业和技术教育与终身学习等四个方面建构了当代教育的实践方式。格林主张建构公共教育制度,反对新自由主义的教育市场化与“择校”行为,拒绝选拔性的精英主义的教育制度,实现教育分配的平等,以促进社会正义和团结的实现。在国家课程方面,既要体现民族文化与价值的主导意识,也要突破狭隘的爱国主义的意识形态一致性,建立具有多元包容的公民教育课程体系。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方面,格林强调“国家和社会和作者在职业教育培训体系中的作用”,通过生产活动实现个体的发展与解放。终身学习是自我建构的主要方式,格林倡导平等主义体系下的终身学习模式以及普遍的成人学习机会,并强调通过社会包容的国家福利制度、收入均等化的劳动力市场政策以及政治文化精神的社会化而实现。全球化时代,公共教育困境的出现与教育危机的日益严重化,格林坚持从“教育与国家”的宏观视角出发,笔力深厚的批判了各种意识形态思潮,重点强调了教育的意识形态性、重新论证了国民教育存在的必要性、深入揭示了教育活动的社会凝聚性、全面界定了当今教育实践活动的可行性,为人们正确认知与分析当代教育危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工具,也给我们的教育哲学理论创新提供了一定的启示。格林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追溯教育与国家的辩证关系及其演化的历史过程,并将其运用于全球化时代的教育解读,克服了对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教条式理解,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思想内涵。格林重点关注了由于分配的不平等所带来的教育不平等以及社会秩序的问题,提出了社会平等和正义的教育使命,有利于我们在国家的语境内更好的审视教育之于个体和社会的深刻意义。格林着眼于宏观的研究方法,较好的避免了个人主义方法论所产生的“生态谬误”,并为其理论提供了科学的研究数据与支撑。当然,格林的教育思想也有难以克服的不彻底性,如坚持了社会生活的优先性,忽视了个体存在的意义;触及到了社会的基本矛盾与冲突,论证了教育中的不平等问题,涉及更为本源的阶级关系与阶级利益,但是却没有对其根源——私有制的经济基础进行批判,而是拘泥于西方现代性的历史语境,预设了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合法性,诉诸更加平等的国家政策与教育制度。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的反思,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前提下,批判其理论糟粕,借鉴其理论是可用之处。我们要加强国家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理顺国家与教育之间的关系;我们也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增强社会主义价值认同感与国家民族凝聚力。我们要认识到,教育不仅是维护社会的秩序,更重要在于建构和培养一种积极的力量,通过这种力量内化为人们的行为,推进人类文明的整体进步,实现人类的自由解放。

常潇[10](2020)在《伊朗恺加王朝向民族国家的演进轨迹探索》文中认为17世纪初,现代民族国家萌芽于西欧,伴随着全球性的殖民扩张以及深层的文化交往传播到世界各地。1794年建立的恺加王朝逐渐被纳入世界资本体系大潮,并开始了伊朗早期民族国家的构建。这一时期,恺加王朝在国内面对着萨法维王朝灭亡后的混乱局面和逐渐激化的社会矛盾,国际上则要应付来势汹汹的欧洲列强,这使得统治者们主动或被动地将国家治理、民族整合、教俗调整提上了日程,这一系列的实践带动着恺加王朝逐渐地由王朝国家转为民族国家。本文即以恺加王朝的历史为主轴,以恺加王朝的民族构建为主题,探讨恺加王朝在国家转型中的政治、社会、民族认同等方面向现代民族国家演进的变化轨迹。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绪论主要探讨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结语主要对恺加王朝民族国家构建的成就、失败体现、失败原因进行分析。正文由四章组成:第一章主要介绍了恺加王朝的建立过程、基本概况和主要特征。萨法维王朝灭亡后,伊朗经历了复杂的历史变迁,出于理解后文的考虑,在此以恺加王朝的崛起为主线,通过对恺加王朝的概况梳理,以求了解其国家实践的行为逻辑。第二章主要描述了恺加王朝民族国家构建过程中的国家治理。本章以统治者为小节划分,探讨恺加王朝的国家治理。在恺加王朝建立后,绝大多数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存在矛盾,随着恺加统治者和少数近代政治家的视野拓宽、西方先进制度的传播和成功实践,使得恺加王朝逐渐开始改革旧制度,这有利于革除恺加王朝的旧面貌,促进现代国家制度的建立。第三章主要分析了恺加王朝民族国家构建过程中的国家认同。在多民族国家中,国家认同在民族国家构建中的重要性无可替代。本章第一节叙述恺加王朝民族意识觉醒及其带来的民众运动,第二节则叙述恺加王朝整合部落势力,缓和政教矛盾的族际整合措施,旨在阐明恺加王朝民族共同心理的在历史过程中主动和被动的塑造。第四章主要讨论了国际政治与恺加王朝民族国家建构的关系。主要阐述了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恺加王朝的政治思想、社会结构、经济体系、现代意识等方面在外来因素和内部困境的结合下,遭受的巨大冲击和深远影响。通过回顾历史发现,现代民族国家的构建都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几乎所有民族国家在其刚成立之初,都还远远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因此,只有通过国家建构,才能让初创民族国家拥有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民族国家的内核。综上,本文以恺加王朝的历史发展为主轴,以民族国家构建为角度,审视伊朗的民族国家发展轨迹,将其构建现代民族国家的实践与特定历史背景和现代民族国家建设理论相结合,探寻恺加王朝时期伊朗民族国家建立的过程、特点以及遇到的种种难题。

二、民族意识的发展与英国民族国家的形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民族意识的发展与英国民族国家的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1)多民族国家是怎样的一类国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我们真的了解多民族国家吗?
三、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及演变
四、多民族国家的类型和特点
五、多民族国家的“多”与“一”问题
六、结语

(2)右翼民粹政党与英法德疑欧主义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现实意义
    三、研究现状
        (一) 疑欧主义的研究现状
        (二)、 右翼民粹政党的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与框架
    五、重点、难点与创新
第一章 欧盟民粹政党与疑欧主义:一种分析框架
    第一节 作为思想与实践的疑欧主义
        一、疑欧主义的概念
        二、疑欧主义发展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作为欧洲新兴政治力量的右翼民粹政党
        一、民粹主义的概念
        二、右翼民粹政党的理念
        三、右翼民粹政党的历史发展
    第三节 多重危机下右翼民粹政党与疑欧主义的互动模式
        一、危机与民粹主义
        二、欧洲危机与右翼民粹政党
        三、右翼民粹政党与疑欧主义的互动
第二章 英法德三国的疑欧主义的历史与政治背景
    第一节 英国疑欧主义
        一、历史背景
        二、疑欧主义与英国政党政治
        三、疑欧主义与英国民众
    第二节 法国疑欧主义
        一、历史背景
        二、疑欧主义与法国政党政治
        三、疑欧主义与法国民众
    第三节 德国疑欧主义
        一、历史背景
        二、疑欧主义与德国政党政治
        三、疑欧主义与德国民众
第三章 英国独立党和脱欧党与英国疑欧主义
    第一节 英国独立党的政治理念
        一、疑欧主义理念
        二、保守主义理念
        三、民粹主义理念
    第二节 多重危机下英国独立党和脱欧党的兴起与脱欧变局
        一、欧债危机与英国独立党兴起
        二、难民危机与边界管控
        三、英国公投脱欧与独立党的胜利
        四、英国脱欧党成立与脱欧完成
    第三节 英国独立党兴起与英国疑欧主义的发展
        一、英国疑欧主义的巅峰:英国脱欧
        二、右翼民粹疑欧主义与精英化的疑欧主义的融合
        三、后脱欧时代的疑欧主义
第四章 法国国民阵线/国民联盟与法国疑欧主义
    第一节 国民阵线/国民联盟的历史发展与政策主张
        一、国民阵线/国民联盟的历史发展
        二、国民阵线/国民联盟的政策主张
    第二节 多重危机下国民阵线/国民联盟借助选举的进一步崛起
        一、法国大选中国民阵线的表现与影响
        二、欧洲议会选举表现与影响
    第三节 国民阵线/国民联盟兴起与法国疑欧主义的发展
        一、准主流政党的疑欧主义议程
        二、反自由主义、反全球化的法兰西疑欧主义?
第五章 德国选择党与德国疑欧主义
    第一节 德国选择党的成立和政策主张
        一、德国选择党的成立
        二、德国选择党的主要政策主张
    第二节 多重危机下德国选择党撬动德国政党政治格局
        一、欧债危机与2014年欧洲议会选举
        二、难民危机下德国选择党的身份转变与影响
        三、借助欧洲议会选举与地方选举影响政党政治版图
    第三节 德国选择党兴起与德国疑欧主义的发展
        一、从隐性疑欧主义到显性疑欧主义
        二、从精英货币疑欧主义到多议题疑欧主义
        三、一体化主要推动力量面临的制约
第六章 英法德右翼民粹政党与疑欧主义关系的比较分析
    第一节 英法德在民粹政党与疑欧主义关系上的共性
        一、危机驱动的双重崛起反映了欧洲一体化面临的深层次问题
        二、危机驱动的双重崛起在表现形式上呈现出一定的共性特征
    第二节 英法德在民粹政党与疑欧主义关系上的差异性
        一、英法德三国政治文化传统及其与欧盟关系上的差异
        二、英法德三国民粹政党推动疑欧主义发展的路径不同
结论
参考文献

(3)印度现代转型中的乌尔都语身份建构研究(1857-1947)(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四节 论文框架
第一章 作为穆斯林标识的乌尔都语身份建构
    第一节 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
    第二节 威廉堡学院和乌尔都语的身份建构
    第三节 赛义德·艾哈迈德·汗与乌尔都语的身份建构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作为标准语言的乌尔都语身份建构
    第一节 乌尔都语语言标准化运动的背景
    第二节 乌尔都语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乌尔都语的语言标准化实践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作为通用语言的乌尔都语身份建构
    第一节 乌尔都语知识界的印度认同
    第二节 乌尔都语作为印度南部重要语言的身份建构
    第三节 向印度南部语言社群推广乌尔都语的合法性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作为科学语言的乌尔都语身份建构
    第一节 乌尔都语成为科学语言的动机
    第二节 乌尔都语科技术语翻译运动
    第三节 从科学语言到印度民族教育语言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作为印度民族语言的乌尔都语身份建构
    第一节 印度的民族语言之争
    第二节 《威迪亚·曼迪尔方案》中的语言争端
    第三节 印度民族语言之争中的乌尔都语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5)当代西方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1.2.2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经济帝国主义的概念内涵与相关概述
    2.1 经济帝国主义的概念界定
        2.1.1 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广义概念
        2.1.2 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狭义概念
    2.2 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内容涵盖
        2.2.1 20 世纪初期经济帝国主义理论
        2.2.2 20 世纪中期经济帝国主义理论
        2.2.3 21 世纪西方左翼新经济帝国主义理论
    2.3 经济帝国主义的特质
        2.3.1 用经济帝国主义手段实现全球霸权
        2.3.2 用政治文化手段助推经济扩张
第3章 20 世纪初期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初探
    3.1 前列宁时期的帝国主义理论萌芽
        3.1.1 霍布森资本扩张本质论
        3.1.2 希法亭金融资本垄断论
        3.1.3 卢森堡资本积累论
        3.1.4 考茨基的“超帝国主义论”
    3.2 列宁帝国主义论的理论奠基
        3.2.1 列宁帝国主义理论时代背景
        3.2.2 列宁帝国主义理论核心观点
        3.2.3 列宁帝国主义理论当代价值
第4章 20 世纪中期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新成果
    4.1 垄断资本控制下的落后国家经济发展理论
        4.1.1 落后国家的经济结构形态的理论分析
        4.1.2 落后国家“欠发达”根源的理论透视
    4.2 垄断资本控制下的“中心”与“外围”经济结构理论
        4.2.1 垄断资本构建的“中心”与“外围”的世界经济结构
        4.2.2 垄断资本掌控下的南北不平等交换形式
        4.2.3 垄断资本剥夺下的“中心积累”与“外围停滞”分配格局
第5章 21 世纪西方左翼新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新拓展
    5.1 全球化中资本积累逻辑的理论批判
        5.1.1 资本积累的资本逻辑与领土逻辑
        5.1.2 资本积累的空间修复理论批判
        5.1.3 资本积累的剥夺性积累理论批判
    5.2 全球化中生产方式变革的理论创新
        5.2.1 生产方式变革的生命政治统治
        5.2.2 生产方式变革的生命政治劳动
    5.3 全球化中民族国家理论及其新视野
        5.3.1 全球化背景下的资本帝国主义
        5.3.2 对抗资本帝国主义的民族国家理论
第6章 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整体性评析与启示
    6.1 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综合评述
        6.1.1 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探索成就
        6.1.2 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偏颇之处
    6.2 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研究的内容启示
        6.2.1 资本逻辑跳脱与发展路径选择
        6.2.2 民族国家在场与民族意识觉醒
    6.3 经济帝国主义进程中的中国发展之反思
        6.3.1 全球化中国际经济新秩序重构
        6.3.2 全球化中政治文化实践空间探索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债务、国家信用与霸权兴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相关文献综述
        1.2.1 经典霸权理论回顾
        1.2.2 债务与国家兴衰的关系
        1.2.3 信用理论的演化发展
        1.2.4 民族国家与财政国家的概念构建
        1.2.5 文献述评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论文的主要内容
        1.3.2 论文的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第2章 国家信用的概念重建、理论基础及历史背景
    2.1 国家信用的概念重建
        2.1.1 国家信用的传统定义及其局限
        2.1.2 国家信用系统的三角结构:实力、制度以及金融市场
        2.1.3 优良国家信用担保的国家债务融资体系对霸权兴起的促进作用
    2.2 经济学与社会学理论下的信用内涵
        2.2.1 西方经济学的信用内涵
        2.2.2 马克思对信用的界定及其形式的划分
        2.2.3 社会学的信用内涵
    2.3 国家信用担保的国家债务融资体系的诞生
        2.3.1 欧洲近代国家公共财政的矛盾与惯性
        2.3.2 国家举债推动下的欧洲金融市场发展
        2.3.3 财政与债务问题牵引下的国家转型
第3章 荷兰公债成败与霸权兴衰的国家信用逻辑
    3.1 荷兰霸权兴衰的轨迹、理论以及公债信用的意义
        3.1.1 荷兰霸权兴衰的历史轨迹
        3.1.2 荷兰霸权兴衰的经典理论
        3.1.3 国家信用担保的公债体制对荷兰霸权兴衰的意义
    3.2 荷西争霸期间两国公债体制的绩效比较及其影响
        3.2.1 荷西公债体制的绩效差异:利率、期限以及额度
        3.2.2 荷西公债体制绩效差异对争霸战争结果的影响机制
        3.2.3 荷西公债体制绩效差异对本国经济金融发展的影响机制
    3.3 荷西公债体制绩效差异的根源:国家信用的优劣之别
        3.3.1 荷兰优良国家信用的来源:财富、自治政体、税收改革、公债市场化与稳定的金融市场
        3.3.2 西班牙国家信用低劣的根源:经济落后、王室专权、税制混乱
        3.3.3 荷兰霸权衰落的公债及国家信用逻辑:军事压力与财政改革迟缓
第4章 英国国债、金融革命与霸权兴衰的国家信用逻辑
    4.1 英国霸权兴衰的历史、理论与国债信用的意义
        4.1.1 英国霸权兴衰的历史逻辑
        4.1.2 英国霸权兴衰的经典理论
        4.1.3 以国债及国家信用视角研究英国霸权兴衰的意义
    4.2 英法国家债务融资体系及其绩效差异对两国霸权竞争的影响
        4.2.1 英法国家债务融资体系的起源与差异
        4.2.2 英法百年争霸战争过程中国家债务融资体系的绩效差异
        4.2.3 英法国家债务的市场化操作对金融市场乃至经济发展的深刻影响
    4.3 英法国家信用优劣差异的根源
        4.3.1 英国卓越国家信用的来源:特权垄断公司、国家安全、财政集中度、国债市场制度化与独立中央银行的监督
        4.3.2 法国国家信用不良的根源:财政改革受限、中央银行缺位及王权绝对专制
        4.3.3 英国国家信用先于且导致霸权衰落的逻辑:经济衰退、一战、金本位制与资本流出
第5章 美国国债、国家信用的起源和完善及其对霸权崛起的影响
    5.1 美国霸权的快速崛起、国债的起源与国家信用的思想渊源
        5.1.1 美国霸权崛起的历程
        5.1.2 美国国债的历史起源:独立战争时期的大陆贷款处票据与外债
        5.1.3 美国国家信用的思想渊源:汉密尔顿的国债信用思想
    5.2 美国国家信用初步完善所依托的六大支柱
        5.2.1 实力因素:制造业驱动经济增长
        5.2.2 制度因素:集中度更高的联邦制、以间接税为主的联邦税收体系
        5.2.3 金融市场因素:统一的国债市场、独立的中央银行以及与国际接轨的货币体系
    5.3 美国霸权崛起期国债与国家信用对实力的提升效应
        5.3.1 为工业革命与经济增长提供充裕且成本低廉的资金
        5.3.2 为华尔街金融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奠定基础
        5.3.3 为美国参与的重大战争筹集军费
第6章 透视美国霸权现状及其未来的国家信用逻辑
    6.1 美元危机的本质与美元霸权的确立
        6.1.1 关于美国霸权是否衰落的讨论
        6.1.2 美国货币权力的演变: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与美元霸权的确立
        6.1.3 美元危机出现与美元霸权确立的国家信用逻辑
    6.2 美国国家信用的现状、隐患以及替代者缺失
        6.2.1 美国国家信用的现状与优势
        6.2.2 美国国家信用衰落的内部隐患:国债主动违约风险、无底线量化宽松、财政纪律松弛
        6.2.3 欧元作为美元潜在替代者的国家信用缺陷
    6.3 美日英德法的国家信用测度
        6.3.1 体系构建与指标选取
        6.3.2 熵值法赋权
        6.3.3 结果分析
第7章 结论与启示
    7.1 1500 年以来的信用—霸权周期演进
        7.1.1 荷兰的信用—霸权周期
        7.1.2 英国的信用—霸权周期
        7.1.3 美国的信用—霸权周期
    7.2 美国信用—霸权周期的未来
        7.2.1 美国金融市场体系的风险累积
        7.2.2 全球化的分裂
    7.3 疫情后的中国选择
        7.3.1 中国的国债市场化道路、差距与对策
        7.3.2 央行独立性与财政纪律
        7.3.3 金融市场深化与开放
        7.3.4 提升产业科技竞争力夯实国家信用之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7)亨利四世与法兰西民族国家的早期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学术综述
    三、论文思路
    四、创新之处与难点重点
    五、外文文献基础
第一章 分裂期的亨利与法国(1553-1589)
    第一节 亨利的人生使命
        一、与生俱来的矛盾
        二、信仰与亲情双重矛盾
        三、矛盾培养与王权的落败
    第二节 君臣对峙
        一、王权的反击
        二、亨利等新一代封建势力
    第三节 亨利人生使命的协调与统一
        一、协调多重使命
        二、继承权与王权双重危机
        三、认同扞卫新身份
    小结
第二章 回归统一的起步(1589-1594)
    第一节 临危继位
    第二节 皈依天主教
        一、天主教与法兰西王权的关系
        二、树立自身威信的努力
        三、法兰西民族意识的发展
    第三节 新“笃信王”的诞生及影响
    小结
第三章 初步统一王国的实现(1594-1599)
    第一节 赢得政治中心巴黎
    第二节 结束与天主教反对势力的战争
    第三节 颁布南特敕令
        一、背景
        二、敕令主要内容
        三、登记过程与原因
        四、历史意义
    小结
第四章 王国内在统一的推进(1599-1610)
    第一节 权力集中的必要性与已有成就
    第二节 监管城市以集中行政权
        一、多渠道的宏观管理
        二、要求重要城市的领导选定权
        三、强调城市特权授予权与保护权
        四、掌握南特敕令登记与执行决定权
        五、建设城市
    第三节 重用苏利以集中财政立法权
        一、两方面间的关系
        二、新财政立法主体的生成发展
        三、财政成就
        四、权威的主要表现
    第四节 平息显贵阴谋叛乱以强化集中司法审判权
        一、处死比龙公爵
        二、降服布永公爵
        三、成功的共性因素
    小结
第五章 亨利四世的历史遗产
    第一节 具有权力集中管理体系的法兰西国家
    第二节 新法兰西民族共同体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夏洛特·史密斯文学作品中的民族主义与民族认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缘起
    第二节 夏洛特·史密斯的研究现状
        1 夏洛特·史密斯在国外的研究现状
        2 夏洛特·史密斯在国内的研究现状
    第三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1 民族、民族主义、民族认同与民族的国家
        2 自由主义的民族主义
    第四节 研究目标、研究方法、研究意义
        1 研究目标
        2 研究方法
        3 研究意义
第一章 夏洛特·史密斯与浪漫主义时期的民族主义
    第一节 浪漫主义文学与民族主义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夏洛特·史密斯的民族主义思想基础
        1 夏洛特·史密斯与托马斯·潘恩的《人的权利》
        2 夏洛特·史密斯与埃德蒙·伯克的《法国革命论》
        3 夏洛特·史密斯的民族认同和民族主义立场
第二章 民族认同的唤醒与民族主义的发轫
    第一节 《达斯蒙德》:对不列颠民族认同的唤醒
    第二节 《老庄园》:对不列颠民族—国家的设想
    第三节 史密斯早期作品中对民族主义政治诉求的呼应
第三章 民族认同的巩固与民族主义的修正
    第一节 《移民》:被战争巩固的不列颠民族认同
    第二节 《被驱逐的人》:对民族内阶级差异的探讨
    第三节 史密斯中期作品中用自由主义修正民族主义的探索
第四章 民族认同的拓展与民族主义的完善
    第一节 《年轻的哲学家》:拓展国界的不列颠民族认同
    第二节 《比奇角》:对民族历史文化传承的关注
    第三节 史密斯晚期作品中自由主义与民族主义的融合
第五章 夏洛特·史密斯自由主义的民族主义的现代价值
    第一节 对民族主义的修正
    第二节 对自由主义的补充
    第三节 自我实现与民族发展的合一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9)安迪·格林教育批判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
    二、安迪·格林学术简介
    三、已有研究成果述评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一章 安迪·格林教育批判哲学思想的提出
    1.1 公共教育体系的困境
        1.1.1 教育全球化的神话
        1.1.2 教育非理性化的盛行
        1.1.3 教育市场化的滥觞
    1.2 安迪·格林教育批判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
        1.2.1 马克思主义国家-社会观
        1.2.2 葛兰西的霸权理论与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
        1.2.3 西方教育社会学理论
        1.2.4 英国新左派的文化批判与成人教育理论
    1.3 安迪·格林教育批判哲学思想的建构
    小结
第二章 逻辑起点:教育的意识形态性
    2.1 教育的本质是意识形态
        2.1.1 教育的社会性与阶级性
        2.1.2 教育的普遍性与虚假性
        2.1.3 教育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性
    2.2 教育意识形态的驯服性和解放性
    2.3 教育意识形态的内部矛盾
        2.3.1 教育内容中同质性与多样性的矛盾
        2.3.2 教育对象中精英与大众的分裂
        2.3.3 教育主体中个体与国家的博弈
    2.4 当代教育意识形态批判
        2.4.1 教育全球化理念批判
        2.4.2 后现代主义教育观批判
        2.4.3 新自由主义教育观批判
    小结
第三章 理论主体:国民教育
    3.1 批判国民教育制度的传统起源
        3.1.1 辉格论起源批判
        3.1.2 结构功能主义起源批判
        3.1.3 生产关系起源批判
        3.1.4 韦伯冲突论起源批判
    3.2 揭示国民教育制度与“国家形成”的关系
        3.2.1 “国家形成”是国民教育制度的现实语境
        3.2.2 国民教育制度体现国家干预教育的合法性
        3.2.3 国民教育制度表现“国家形成”的差异性
    3.3 分析国民教育的独特性原因
        3.3.1 政权性质
        3.3.2 社会结构
        3.3.3 文化因素
    3.4 揭示国民教育的历史功能:民族认同
        3.4.1 自由民族主义的民族认同
        3.4.2 帝国民族主义、种族主义与民族认同
        3.4.3 战后民族主义与民族认同
    小结
第四章 价值目标:社会凝聚
    4.1 追溯社会凝聚的思想来源
        4.1.1 自由主义:自然和谐
        4.1.2 共和主义:分工团结
        4.1.3 浪漫保守主义:文化团结
    4.2 批判社会凝聚的制度类型
        4.2.1 自由体制
        4.2.2 社会市场体制
        4.2.3 社会民主制度
        4.2.4 东亚模式
    4.3 澄清社会凝聚的内涵与维度
        4.3.1 社会凝聚的内涵
        4.3.2 社会凝聚的国家维度:分配平等与社会包容
        4.3.3 社会凝聚的个体维度:相对的自由与政治参与
        4.3.4 社会凝聚的价值维度:合法性共识
    4.4 发挥教育对社会凝聚的建构功能
        4.4.1 消除教育的不平等
        4.4.2 通过教育推进国家认同
        4.4.3 以宽容教育建构多元文化认同
    小结
第五章 实践旨趣:多样化的教育方式
    5.1 推行公共教育制度
        5.1.1 反对“择校”与市场化,强化政府的教育责任
        5.1.2 反对选拔性的教育制度,施行综合性教育制度
    5.2 发展国家课程
        5.2.1 民族文化的内核
        5.2.2 公民教育课程
    5.3 兴办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
    5.4 践行终身学习机制
        5.4.1 终身学习的意义
        5.4.2 终身学习的社会模式
    小结
第六章 安迪·格林教育批判哲学思想的评价
    6.1 安迪·格林教育批判哲学思想的价值
        6.1.1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批判哲学理论
        6.1.2 凸显了社会平等与正义的教育使命
        6.1.3 展现了方法论的宏观性与规范性
    6.2 安迪·格林教育批判哲学思想的局限
        6.2.1 个体主体性的忽视
        6.2.2 教育批判的不彻底性
    6.3 安迪·格林教育批判哲学思想的启示
        6.3.1 重视国家的主导作用
        6.3.2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6.3.3 关注教育的社会功能
    小结
结语
附录一 安迪·格林主要学术成果
附录二 安迪·格林关于教育、平等与社会凝聚调查节选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10)伊朗恺加王朝向民族国家的演进轨迹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价值
        (一)学术价值
        (二)现实意义
    四、“民族”与“民族国家”的概念
        (一)“民族”的概念
        (二)“民族国家”的概念
第一章 恺加王朝的建立
    第一节 王朝国家的奠基
        一、恺加部落的兴起
        二、恺加部落的争霸
        三、阿迦·穆罕默德的最终胜利
    第二节 恺加王朝的概况
        一、政治概况
        二、经济概况
        三、军事概况
        四、社会概况
        五、宗教概况
第二章 恺加王朝的国家治理和民族国家建构
    第一节 阿迦·穆罕默德沙的国家治理
    第二节 法特赫·阿里沙的国家治理
        一、官僚机构的扩大
        二、新式军队的创建
        三、西部边界的巩固
    第三节 穆罕默德·沙的国家治理
    第四节 纳赛尔丁·沙的国家治理
        一、政治改革
        二、经济改革
        三、军事改革
        四、教育改革
        五、司法改革
    第五节 穆扎法尔丁·沙的国家治理
第三章 恺加王朝的国家认同和民族国家建构
    第一节 恺加王朝的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建构
        一、烟草抗议运动
        二、烟草抗议运动对伊朗民族国家构建的影响
        三、立宪革命
        四、立宪革命对伊朗民族国家构建的影响
        五、烟草抗议运动和立宪运动中的伊朗民族主义
    第二节 恺加王朝的族际整合和民族国家建构
        一、恺加王朝的民族构成及特点
        二、整合部落势力,加强国家控制
        三、缓和政教矛盾,促进教俗联系
第四章 国际政治与恺加王朝民族国家的建构
    第一节 恺加王朝与英俄的早期接触
    第二节 两次俄波战争
        一、第一次俄波战争
        二、第二次俄波战争
    第三节 恺加王朝与英国对赫拉特的争夺
        一、穆罕默德·阿里沙时期
        二、纳赛尔丁·沙时期
        三、1856年的《巴黎协定》
    第四节 1907年的《英俄协定》
    第五节 国际政治对恺加王朝民族国家构建的影响
        一、西方经济的入侵
        二、社会结构的变革
        三、现代意识的萌芽
        四、民主思想的传播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民族意识的发展与英国民族国家的形成(论文参考文献)

  • [1]多民族国家是怎样的一类国家[J]. 周平. 江汉论坛, 2021(10)
  • [2]右翼民粹政党与英法德疑欧主义演变[D]. 孙波.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3]印度现代转型中的乌尔都语身份建构研究(1857-1947)[D]. 袁雨航.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4]民族国家叙事下国家认同问题研究[D]. 赵建波. 山东大学, 2021
  • [5]当代西方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研究[D]. 程睿. 吉林大学, 2021(01)
  • [6]债务、国家信用与霸权兴衰[D]. 李黎明. 吉林大学, 2021(01)
  • [7]亨利四世与法兰西民族国家的早期形成[D]. 郭冬梅. 山东大学, 2020(09)
  • [8]夏洛特·史密斯文学作品中的民族主义与民族认同研究[D]. 王艺霏.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9]安迪·格林教育批判哲学思想研究[D]. 王霞. 山西大学, 2020(12)
  • [10]伊朗恺加王朝向民族国家的演进轨迹探索[D]. 常潇. 西南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民族意识的发展与英国民族国家的形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