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精细石化”汇报计划

2005年“精细石化”汇报计划

一、《精细石油化工》2005年报道计划(论文文献综述)

陈夕朦[1](2020)在《公众参与工程何以可能? ——从工程共同体的视角看》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主要讨论公众与工程共同体之间的关系。他们之间的关系经历了从疏离、相关到紧密的演变过程。在历史早期,“公众参与”是工程共同体之外的议题。随着工程社会化趋势的到来,工程与公众的生活进一步交织在一起。工程中的公众缺位不仅会给公众造成伤害,给环境及社会秩序带来影响,也会对工程自身发展以及工程共同体的结构带来影响,因而,将公众纳入工程共同体是十分必要的。工程共同体何以从同质共同体走向异质共同体?本文梳理了工程共同体的概念及演化的历程。通过考察发现,共同体从同质向异质的转变,是由于工程的社会化而造成的。单纯的职业共同体和职业伦理不足以应对并解决更大的社会问题,随着工程社会化的到来,同质的共同体面临危机,它需要重新整合并容纳社会公众——这个终极“他者”,缺失了公众的共同体不仅会对公众的权利造成威胁或伤害,也可能导致工程被精英主义绑架,诱发不理智的决策过程,甚至导致工程乃至社会秩序陷入混乱,不利于共同体内外和谐关系的建立。其中,伴随着共同体走向多元的转变,工程伦理也经历了由工程师个体伦理向共同体伦理转变的过程。异质的工程共同体为何必然包括公众,影响公众参与的因素有哪些?本文详细探究了公众与工程共同体之间微妙而复杂的关系。梳理了公众参与工程的历史、工程中公众的权利与义务、制度演变以及专家意见与公众意见的平衡。公众经历了从“旁观者”到“干预者”再到理性的“参与者”的角色转换,不过,工程共同体尚未做好接纳社会公众的准备。从历史上的参与案例来看,缺乏公众参与的工程是充满危险的。因此公众参与是必要的(尤其在权衡了利弊之后)。“参与”受到工程共同体内外多重因素的影响:如文化、政治与制度因素,工程技术发展与普及水平,公众的自身素质(个性、教育、收入与经验等),专家意见,社会组织,媒体(舆论),企业与政府,以及共同体内外其他行动方的影响。不过,公众参与的过程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并且也有可能导致工程的“不理智的决策”。由此引发出对精英主义与民粹主义,工程的话语权及专家信任等问题的探讨。公众纳入后,工程活动如何重塑其秩序,公众在此扮演什么角色?新秩序是经过复杂而漫长的协商最终实现关系平衡的。为了实现共同体的平衡发展,他们需要共同遵守:正义与爱心、信任与忠诚、关怀与包容、协商与合作、可持续发展的规则机制,并且合理解决人与自然、工程结果与目的、利益相关方之间、不同规则与方案之间、不同文化与价值之间的冲突。公众作为工程社会治理的主体之一,在工程实践中扮演着技术使用(设计)者、工程干预者、参与(决策)者、评估者以及成果的分享者等多重角色。当然,公众参与工程离不开工程共同体其他利益相关方的配合。多元主体的参与过程也伴随着复杂的共同体关系的演变。公众参与工程何以可能呢?本文最终认为只有当“公众”从工程共同体外部进入内部时,“参与”才是可能的:在共同体内部,通过实现多利益相关方的协同合作——回应型政府对社会组织的信任以及合理的权力分配、负责任企业的出现、行业协会的配合与协调沟通、技术资源的有效运用及共建共享等措施——可以使工程共同体为纳入公众做好充分准备;在共同体外部,通过公众对工程的“理解-融入-评估”、自治以及公民素养的提升、文化及社会环境资源的整合、信息公开与交流,可以为公众主动参与到工程共同体的事务中创造条件;在共同体内外之间,通过社会组织及媒体的合理介入、信息通讯技术的使用、专家与公众意见的(协商)平衡、工程科普等一系列路径,最终可以使公众作为工程共同体的一份子,被共同体接纳,从而更好地参与到工程事务中来。

刘甲[2](2020)在《环氧化合物及环状碳酸酯绿色合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环氧化合物是重要化工原料之一。传统氯醇法生产环氧化合物对环境污染较重,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相悖。开发绿色高效的烯烃环氧化工艺以取代传统的氯醇法工艺,对推动环氧产业技术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这其中开发出绿色、高效、稳定的工业催化剂是实现烯烃绿色环氧化的关键。而环氧化合物再与二氧化碳进一步反应生成环状碳酸酯既可生产高附加值的化学产品,又可消耗温室气体二氧化碳,这对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循环具有一举两得的重要意义。因此,本论文将以此为课题展开研究。然而,由于二氧化碳在热力学上的稳定性及动力学上的惰性,其化学转化过程能耗较高,因而发展高效的催化体系,实现在温和条件下二氧化碳的活化与转化是开发此绿色化学转化的主要挑战。以烯烃为原料直接与二氧化碳一步合成环状碳酸酯是二氧化碳绿色转化的创新途径,可以简化生产流程,降低原料成本,避免中间体环氧化物的分离及储存,在环状碳酸酯生产领域具有诱人的应用前景。可是,该过程涉及的化学反应及组分复杂,目前仍缺少高效、高选择性的催化体系。本文基于发展绿色高效的环氧化合物和环状碳酸酯合成方法,分别对烯烃绿色环氧化反应、环氧化合物与二氧化碳室温下环加成反应、烯烃与二氧化碳温和条件下氧化羧化反应开展了研究工作,具体研究内容及创新点如下:(1)磷钨杂多酸是性能优异的烯烃绿色环氧化催化剂,传统的催化剂多是在相转移试剂条件下的均相体系,这种催化体系回收性能较差,限制了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本文以树脂为载体,通过聚乙烯亚胺对树脂表面进行改性,使树脂表面胺基富集并具有强阳离子性,以磷钨杂多酸阴离子为催化活性位点,设计并合成了一种新型的非均相催化剂。采用红外、电子能谱、元素分析等对催化剂结构进行表征。以环己烯环氧化为探针反应,优化了反应条件,对催化剂进行了多次回收实验。通过实验证实了聚乙烯亚胺改性对催化剂稳定性和活性的增强作用,并在放大实验中获得了89.0%的环己烯转化率和94.3%的环氧环己烷选择性。(2)以无毒、廉价的席夫碱铝配合物为催化剂,通过调整席夫碱配体骨架刚性改变席夫碱铝的空间结构,从而使催化剂的活性得到调整;同时首次使用咪唑碳酸氢盐离子液体为助催化剂,使该催化体系同时具有分别活化环氧和二氧化碳的Lewis酸和卡宾活性位点;进而在室温且无溶剂条件下,实现了催化二氧化碳与环氧化合物高效合成环状碳酸酯。以氧化苯乙烯为探针反应,对席夫碱铝催化剂和助催化剂的结构进行筛选,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与传统的含卤素季铵盐或有机碱的催化体系相比,该催化体系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底物拓展实验和催化剂回收实验表明该催化体系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良好的回收能力。基于实验结果,本文进一步提出了席夫碱铝和咪唑碳酸氢盐离子液体协同催化的反应机理。(3)基于本实验室以往的研究,我们发现氮杂卡宾具有良好的二氧化碳捕获与活化能力,咪唑碳酸氢盐离子液体可以自发地转变为氮杂卡宾二氧化碳加合物。基于上述认知,本研究首次提出了以咪唑碳酸氢盐作为无金属双功能催化剂,实现在温和条件下催化芳香烯烃与二氧化碳进行串联反应一步合成环状碳酸酯的目标,得到了91%的烯烃转化率和89%的环状碳酸酯选择性。通过验证性实验,表明了碳酸氢根在反应过程中起到催化烯烃环氧化的作用,氮杂卡宾起到催化二氧化碳环加成的作用。咪唑碳酸氢盐离子液体制备简单,在回收使用四次后仍能保持基本不变的催化活性。本文从绿色化学理念出发,分别着重研究了烯烃环氧化反应和二氧化碳环加成反应。在烯烃环氧化反应研究中,设计了高效稳定的催化剂,详细研究了以双氧水为氧源的烯烃绿色环氧化工艺。在二氧化碳环加成反应研究中,提出了新的催化体系及催化机理,在常温常压下高效催化环氧化合物与二氧化碳反应合成环状碳酸酯。最后,将烯烃环氧化过程与二氧化碳环加成过程相结合,在温和条件下实现了烯烃与二氧化碳的直接转化。以上研究为绿色高效生产环氧化合物和环状碳酸酯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进一步工业化实施提供了基本数据。

马晓丹[3](2020)在《单原子铂催化剂多活性中心结构控制及其协同催化C-N键生成性能研究》文中认为含N有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及生物领域,高效生成C-N键具有重要意义。胺与不饱和碳碳键加成的氢胺化反应是高效生成C-N键的途径之一,然而,烯烃氢胺化的区域选择性控制仍是目前的巨大挑战。鉴于此,论文提出单原子Pt催化烯烃高效反马氏氢胺化的研究思路。取得如下创新性研究结果:1、提出利用LDHs层板表面诱导Pt分散构筑原子级分散Pt中心的策略,分别制备得到了复合双金属氧化物Zn(Al)O负载的单原子Pt(Pt1)和Zn(Sn)(Al)O负载的单原子Pt(Pt1)。Zn(Al)O负载单原子Pt在负载量较低时Pt以Pt12+存在,负载量较高时同时以Pt10和Pt1δ+存在,且随单原子Pt负载量增加,Pt10中心比例增加;由于Pt-Sn强相互作用,Zn(Sn)(Al)O负载的单原子Pt以Pt10存在。2、Zn(Al)O负载的单原子Pt成功应用于催化烯烃与胺的氢胺化反应,通过调变Pt分散结构并研究其对活性的影响,确定了单原子Pt是氢胺化反应活性位点;关联单原子Pt的化学态与反应选择性,发现Pt12+催化氢胺化生成马氏产物,选择性高达90%;而单原子Pt10和Pt1δ+催化氢胺化生成反马氏产物,获得了 92%的反马氏选择性及331的TON值,突破性地实现了 Pt催化反马氏氢胺化反应。通过烯烃和胺吸脱附的原位红外光谱和胺吸附的EPR等原位表征手段,揭示了单原子Pt10和Pt1δ+协同催化氢胺化反应机理,其中单原子Pt10活化胺使N成为亲电中心,单原子Pt1δ+活化烯烃使β-C成为亲核中心,亲核的β-C进攻亲电的N中心从而发生反马氏加成。3、Zn(Sn)(Al)O负载的单原子Pt高活性催化烯烃与胺的反马氏氢胺化反应,通过精准调变配位不饱和SnⅣ与单原子Pt0,关联催化剂结构与反应反马氏氢胺化活性,发现单原子Pt0与配位不饱和SnⅣ协同催化是烯烃和胺的反马氏氢胺化反应中获得高活性的关键。进一步研究协同催化机理,发现其中单原子Pt10活化胺使N成为亲电中心,配位不饱和SnⅣ活化烯烃使β-C成为亲核中心,亲核的β-C进攻亲电的N中心从而高选择性的发生反马氏氢胺化反应。4、单原子Pt催化剂在氢胺化反应中重复使用十次,发现其活性和反马氏选择性不变。对使用后的催化剂进行HAADF-STEM表征和CO吸附原位红外光谱表征,发现反应过程中单原子Pt结构稳定。这一策略成功应用于芳香烯烃与芳香胺或脂肪胺的反马氏氢胺化反应,芳香胺与脂肪烯烃的反马氏氢胺化反应,以及线式脂肪烯烃与仲胺的反马氏氢胺化反应。

张智超[4](2020)在《对苯二甲酸二甲酯结晶过程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材料的循环利用越来越重要。聚酯塑料和纤维的化学解聚主要产品之一就是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本文分别从溶解过程热力学、固液平衡和晶习的模拟以及结晶工艺三个角度对DMT的结晶过程进行了研究。激光动态法实验测定了 283.15至318.15 K温度范围内DMT在17种溶剂(甲醇、乙醇、正丙醇、异丙醇、正丁醇、异丁醇、乙酸乙酯,乙酸异丙酯、乙酸正丙酯,乙酸正丁酯、乙酸正戊酯、丙酸甲酯、丙酮、丁酮、环己酮、乙腈和氯仿)中的溶解度。DMT的溶解度顺序为氯仿>酯和酮>乙腈>醇,且溶解度大小均与温度正相关。采用五个热力学模型(改进的Apelblat、λh、三参数 Van’t Hoff、Wilson 和 NRTL)对 DMT 的溶解度数据进行了回归。回归模型的计算值与实验值的最大平均偏差和均方根偏差分别为2.32%和31.63×10-5,Wilson和NRTL模型拟合结果优于其它模型。最后使用Wilson模型估算了热力学混合性质(吉布斯自由能,焓,熵及无限稀释下的活度系数和偏摩尔超额焓)。使用Materials Studio平台计算了 DMT的溶液体系分子间的χ参数、混合能和结合能,从分子热力学的角度解释了 DMT在不同溶剂(甲醇、乙腈、丙酮、乙酸乙酯和氯仿)中的固液平衡差异。然后基于粉末X射线衍射数据,解析了 DMT晶胞的结构。使用精修后的DMT晶胞,应用BFDH法模拟计算了 DMT的晶习,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性较好。对于PET在超临界甲醇解聚的产物的甲醇溶液体系,通过实验确定了降温和加水溶析结晶的方法可以制备99.9%纯度的DMT。而后,结合预实验和响应曲面法设计实验方案,以搅拌速度(n)、水的流加速率(v)、养晶时间(t)和添加水与甲醇的体积比(r)为影响因素分别建立了晶体产品的体积平均粒径(D(4,3))和粒径变异系数(C.V.)的数学模型。同时分析了操作条件对DMT收率和产品中极细颗粒(粒径<10 μm)含量。确定有利于后续工业操作的工艺条件范围为200 r/min≤n≤300 r/min,0.5 mL/min≤v≤0.9 mL/min,t=10 min 和 2.5≤r≤3.0。

王欣[5](2020)在《钛(Ⅳ)/锆(Ⅳ)-杯芳烃核簇化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硫杂杯芳烃及其衍生物(thiacalixarene)作为大环配体,具有多个配位点且易发生构象转变,能够与金属离子在溶剂热反应条件下自组装形成结构多样,性能优异的金属-杯芳烃核簇化合物。本论文中选择钛离子和锆离子为金属源,以对叔丁基硫杂杯[4]芳烃(p-tert-Butylthiacalix[4]arene,H4TC4A)为配体,通过调控反应条件尤其是反应温度和溶剂的选择,成功合成了6个过渡金属或混金属的核簇化合物。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粉末衍射,红外,热重等手段对化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了化合物的结构差异,同时探究了钛化合物在光催化方面的应用。1.通过低温溶剂热法在异丙醇单一溶剂中合成了对叔丁基硫杂杯[4]芳烃修饰的四核(Ti4)和六核(Ti6)钛氧簇合物。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对结构表征发现在两种簇合物中杯芳烃配体分别采用了1,2-交替构象和锥式构象。两种簇合物均具有高达600nm的紫外可见光吸收范围,禁带宽度分别为2.19e V(Ti4)和2.24e V(Ti6)。利用光催化水解产氢为模型反应,研究发现在可见光条件下Ti4的产氢速率为73.56μmol/(g h),几乎是Ti6(15.16μmol/(g h))的五倍。对密度泛函理论的计算结果分析发现,由于两种簇合物中配体的配位模式不同导致了Ti-S键的配位模式的差异,并最终体现在两者光催化活性的差异。这项工作不仅有利于更好的理解钛氧簇结构与光催化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同时提供了一种通过改变配体的构象调节化合物带隙的方法。2.以H4TC4A为配体,四氯化锆为金属源通过混合溶剂热法以自组装方式形成了核数不同的三种锆-杯芳烃核簇化合物(Zr2,Zr4,Zr9)。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表明Zr2和Zr9均在紫外光区有较强的吸收,为了调节材料的光吸收范围,在原体系中掺杂金属离子钴(II)后成功得到了一例混金属杯芳烃核簇化合物(Zr2Co2)。通过X-单晶衍射分析对四种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重点研究了四种化合物中锆离子与杯芳烃的配位模式,基于所得化合物的结构对锆化合物的潜在应用提出了合理假设。

王恒伟[6](2020)在《Pd基催化剂精准制备与催化“构—效”关系研究》文中提出催化是现代化工生产和环境治理的一项关键核心技术,发展先进催化剂的设计对繁荣国民经济,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中,负载型金属纳米催化剂以其优异的催化性能受到产业界和学术界的普遍关注。然而,在传统湿化学法催化剂合成中,由于普遍缺乏对金属催化剂活性位点结构的精准调控,严重影响了对其催化性能的优化,并制约了人们对催化剂“结构-催化性能”关系的微观认识。近十几年来,原子层沉积技术(Atomic layer deposition,ALD)由于其分子级表面“自限制(Self-limiting)”反应的特点,使得人们可以在高比表面积载体上实现对催化活性位点的精准构筑和对其化学微环境的精准调控。ALD技术和传统的湿化学合成手段互为补充,共同促进了新一代先进催化剂的理性设计和精准合成。本论文旨在利用ALD技术和传统湿化学合成技术相结合,发展以负载型Pd基金属纳米催化剂为代表的普适性金属催化剂精准构筑和精确改性策略,同时探索其在苯甲醇氧化和苯腈加氢反应中的应用,从原子分子层面深入研究催化机理,凝练出其催化性能和活性位点结构之间的“构-效”关系,从而为发展新一代高效、稳定、廉价的催化剂体系提供指导。本论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不同体系:一、成功揭示苯甲醇氧化反应中Pd催化剂的几何效应和电子效应随尺寸变化的调变规律。我们发现在苯甲醇选择性氧化反应中Pd颗粒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随颗粒尺寸均呈“火山型”变化趋势。基于氧化物“选择性包裹”策略,利用Al2O3和FeOx分别选择性地钝化Pd颗粒的低配位和高配位原子,在不改变颗粒尺寸和电子结构情况下,实现了对Pd颗粒暴露原子的低配位/高配位比例的精准调控。与理论计算结合,发现当催化剂尺寸大于4 nm时,几何效应占主导地位,高/低配位Pd表面上活性氢物种的氧化与加氢两个反应路径的竞争是几何效应产生的微观机制;当催化剂尺寸小于4 nm时,电子效应导致Pd的功函数随粒径减小逐步降低,同时Pd颗粒和反应物中间体之间的电荷转移逐渐增强,形成更强的化学键,从而降低了反应活性,反转了催化性能随尺寸的变化规律。利用Al2O3包裹活性最高的4 nm Pd样品则实现了高活性、高选择性和高稳定性的三赢。二、Au@Pd/SiO2核壳型双金属催化剂的精准可控合成与苯甲醇氧化性能优化。我们首先利用湿化学法在SiO2载体上担载尺寸为4nm左右的Au纳米颗粒。其次,利用“选择性沉积”策略,使用Pd ALD将Pd选择性地沉积到Au纳米颗粒表面形成Au@Pd核壳型双金属颗粒,而不在SiO2表面成核,解决了双金属催化剂合成中单、双金属混杂共存的难题;通过调节Pd的ALD沉积周期,从而实现对Au核-Pd壳结构中Pd壳层的精细调控,解决了双金属催化剂结构难以精细调控的难题。原子发射光谱(ICP-AES)的数据证实了上述选择性沉积与Pd覆盖度的精细调控。漫反射红外光谱(DRIFTS)CO吸附数据进一步证明了随着Pd沉积周期的增加,Pd原子由Pd的少聚体甚至单个原子的分布逐渐变为连续的壳层。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的数据表明Au对表面Pd产生的电子效应随着Pd壳层厚度增大而逐渐减弱。在苯甲醇氧化反应中,Au@Pd双金属催化剂催化活性随着Pd壳层厚度的增大呈“火山型”的变化趋势,并在Pd壳层厚度约为0.8 nm时达到最优的催化效果,体现了精准合成对优化双金属催化剂电子效应和集团效应的独到优势。三、Ni@Pd/SiO2核壳型双金属催化剂精准制备与苯腈加氢性能调控。我们利用“选择性沉积”策略,利用Pd ALD将Pd选择性地沉积到SiO2负载的贱金属Ni颗粒表面;并基于Pd前驱体在Ni表面解离吸附后,配体产生的空间位阻效应,成功合成出Pd1Ni/SiO2单原子表面合金(Single atom suface alloy,SASA)催化剂:进一步通过改变Pd ALD周期数,精准调控了 Ni@Pd核壳型双金属颗粒的Pd壳层覆盖度。球差矫正扫描透射电镜、原位XAFS、原位漫反射红外CO吸附和原位XPS证明了 Pd1Ni SASA结构的形成并且揭示了 Pd壳层几何结构和电子特性随ALD周期数的演化规律。在苯腈催化加氢反应中,相比Pd/SiO2催化剂,获得的Pd1NiSASA催化剂打破了传统的“金属-选择性”关联,反转了产物选择性,将仲胺的产率从5%大幅提高到97%,并且完全抑制了氢解副反应的发生。更可喜的是,在相同条件下,该催化剂活性分别是Pd/SiO2和Pt/SiO2催化剂的8倍和4倍,且在多次循环下仍具有优异的催化性能和良好的底物普适性,体现了 Pd1NiSASA结构独特的催化性能和良好的工业化应用前景。进一步理论计算表明亚胺中间体的产生和进一步加氢两步反应的有效势垒差异是产生“金属-选择性”关联的关键因素。

范若愚[7](2020)在《非贵金属(Cu,Ni)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加氢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传统不可再生资源的日趋紧张,能源危机、环境污染问题变得日益严峻。因此可再生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变得迫在眉睫。木质纤维素生物质作为最丰富的有机碳源,具有储量丰富、易于获取、环境友好、可再生等优势,被公认为传统化石燃料的最佳代替品。但是,由于其含氧量过高、燃烧热值过低使其无法直接代替传统化石燃料。然而,通过建立有效的催化体系可以获得高效的生物燃料和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学品,从而有效解决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目前加氢脱氧(HDO)是解决这个问题最行之有效的途径,其关键是有针对性的构筑高活性、特异选择性以及良好稳定性的HDO催化剂。本论文以木质纤维素中的典型模型化合物香兰素为主要研究对象,针对在工业化实际应用中存在的催化条件苛刻,催化剂活性组分易流失、制备过程繁琐、在极性溶剂(尤其是水)中稳定性差、原子利用效率低等技术壁垒进行了深入研究。旨在通过绿色、简单的制备策略构筑高活性的非贵金属(Cu,Ni)催化剂,在相对温和的条件下实现不饱和醛酮化合物的选择性氢化,并通过先进的表征技术与理论计算揭示反应路径、催化机制以及催化剂与催化反应之间存在的构-效关系。主要研究内容和开展工作如下:1、活性炭负载的铜催化剂(Cu/AC)及催化性能研究利用活性炭本身具有的还原性,通过碳热还原法一步合成高分散Cu/AC催化剂(粒径为20-30nm的铜纳米颗粒均匀镶嵌在活性炭中),并以香兰素为模型化合物探索该Cu/AC催化剂在不饱和醛酮中的选择性HDO催化性能。研究发现催化剂形态与碳热还原条件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当催化剂煅烧温度为600℃,可以获得高分散的金属铜。该催化剂在香兰素水相直接加氢和有机相转移加氢中均能高选择性生成目标产物2-甲氧基-4-甲基苯酚(MMP),表现出了优异的氢化性能。在水相直接加氢体系中,99.9%的香兰素通过HDO实现了催化转化(120℃,2.0MPa H2,5 h),且MMP的选择性达到93.2%;而在转移加氢体系中,以2-丙醇为溶剂和供氢体,香兰素几乎完全转化为MMP(转化率99.8%,选择性99.1%,反应条件180℃,2.0 MPa N2,5h)。该催化剂在转移加氢体系中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循环五次反应后催化活性及选择性无明显下降趋势,活性组分Cu元素也无明显流失。2、团簇及原子级铜构筑的亚纳米复合材料多功能催化性能研究尽管碳热还原获得的高分散Cu/AC催化剂展现出很好的香兰素氢化性能,但催化剂尺寸存在较大的压缩空间(由几十纳米至团簇和原子级),其活性可进一步提高。为了更好的实现活性金属的原子级分散,构筑高能活性界面,显着提高催化效率,通过氨辅助牺牲模板法制备了原子级分散的高负载Cu催化剂(Cu0/Cu-doped SiO2),这是一种Cu团簇与原子Cu组成的亚纳米复合材料。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Functional Theory,DFT)计算证实了 Cu团簇和原子Cu所形成的亚纳米复合体对多功能催化的协同作用,实现了室温加氢、温和条件下脱氢和转移加氢。更为重要的是,该催化剂对其他不饱和醛酮化合物均有良好的氢化性能,并且已经在工业化实际应用中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这将有助于扩大亚纳米复合材料在工业催化中的应用。3、芯-壳结构Cu@C催化剂及水相加氢脱氧性能研究大多催化剂在水相体系中稳定性差,目前的催化反应主要在有机溶剂中进行。通过减压蒸馏法构筑了一种芯-壳结构Cu@C催化剂。Cu纳米颗粒的平均粒径为20nm左右,高度分散于空心碳腔体内部,使得每个空心碳腔体成为一个微型反应环境,不仅可以有效抑制Cu纳米粒子的长大,提高了催化活性,还可以减少活性组分的流失,提高催化剂在水相体系中的稳定性。结果表明,相比传统碳基负载型Cu基催化剂,芯-壳结构的Cu@C催化剂在水相加氢中稳定性显着提高,重复使用五次过后,催化活性无明显下降。4、高度弥散Ni催化剂及水相加氢脱氧性能研究为了保证催化剂在水相体系中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原子利用效率,从而提升本征催化活性,通过超高温离子交换法合成了一种原子水平上高分散的Ni催化剂(HD-Ni/N-CMS)。该催化剂是原子水平上高分散的Ni锚定在氮掺杂碳分子筛上。研究发现在保证香兰素和催化剂中Ni含量的摩尔比一致的情况下,催化剂Ni含量为0.56%时,仍能很好地活化香兰素中的羰基(C=O)使其高选择性转化为MMP。归一化到单个Ni位活性点的转化频率(TOF)高达1041.7 h-1,其性能可以与绝大多数贵金属催化剂媲美,且该类催化剂水相稳定性、重复使用性良好,工业化应用前景良好。

雷照[8](2020)在《阴离子型支链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文中提出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禀赋使得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持续升高,威胁着我国的能源安全。发展煤制油(CTL)工艺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现已成为我国煤化工的研究热点之一。费托合成油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α-烯烃,α-烯烃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能够用来合成表面活性剂、润滑油等化工产品。以费托合成油中的α-烯烃为原料合成精细化学品是实现煤制油精深加工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费托合成油中同碳数的α-烯烃和烷烃共存,二者的物理性质接近,不易分离。实现费托合成油中同碳数的α-烯烃和烷烃的分离和资源化利用是非常有意义的研究课题。支链表面活性剂的润湿性能优异,具有初始泡沫低、消泡快等特点,在工业硬表面清洗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目前合成支链表面活性剂的原料主要为石化来源的格尔伯特醇,原料来源较为单一。发展煤制表面活性剂符合我国的能源结构特点,能够为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提供新的原料来源。有鉴于此,本文提出“反应-分离-应用”的研究思路,以同碳数的α-烯烃和烷烃的混合物为原料,模拟费托合成油产品组成,通过α-烯烃的二聚反应合成具有支链结构的α-烯烃二聚物。利用α-烯烃二聚物和烷烃的沸点差异实现烷烃的分离利用。α-烯烃二聚物分子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通过双键官能化反应接枝亲水基团来合成支链表面活性剂,研究所合成支链表面活性剂的基本性能和应用性能,为支链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应用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支撑。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本文以正辛烯和正辛烷的混合物为起始原料,研究了在正辛烷存在条件下正辛烯的二聚反应。以二氯二茂锆(CP2Zr Cl2)为主催化剂、甲基铝氧烷(MAO)为助催化剂,催化正辛烯发生二聚反应合成了2-己基-1-癸烯,通过蒸馏工艺实现了二聚物2-己基-1-癸烯和正辛烷的分离。采用FT-IR、GC和GC-MS对合成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确认。以正辛烯的转化率为指标,系统考察了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主催化剂与助催化剂的比例和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得到了优化的工艺参数:反应温度为50°C,催化剂用量为4.0 mol%(基于正辛烯的量),二氯二茂锆与甲基铝氧烷的摩尔比为10:1,反应时间为7 h。在优化得到的反应条件下正辛烯的转化率达到89.9%。同时,在优化得到的条件下以正己烯为原料通过二聚反应合成了2-丁基-1-辛烯,为后续的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提供原料。(2)本文以2-己基-1-癸烯为原料,以亚硫酸氢钠为磺化试剂,通过双键加成磺化反应合成了支链烷基磺酸盐表面活性剂C8SS。采用FT-IR、ESI-MS对合成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确认。测试了合成表面活性剂的表面张力、泡沫性能、润湿性能以及乳化性能。在25°C时C8SS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为2.63 m M,为28.25 m N/m,表现出优异的表面活性;C8SS的初始发泡体积为610 m L,泡沫稳定性为93%左右,具有良好的起泡能力和泡沫稳定性;C8SS的润湿时间为13 s,润湿性能良好;乳化性能方面,C8SS对于液体石蜡的乳化时间为182 s。研究结果表明,合成的支链烷基磺酸盐具有优异的表面活性剂性能。(3)本文以2-丁基-1-辛烯、2-己基-1-癸烯为原料,在乙酸锰的催化条件下分别与亚磷酸二乙酯发生加成反应合成了(2-丁基辛基)膦酸二乙酯(C6-P-C2)和(2-己基癸基)膦酸二乙酯(C8-P-C2)。采用FT-IR、GC和GC-MS对合成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确认。以2-丁基-1-辛烯的转化率为指标,系统考察了反应温度、烯烃二聚物与亚磷酸二乙酯的摩尔比和催化剂用量对反应的影响,得到了优化的工艺参数:反应温度为90°C,2-丁基-1-辛烯与亚磷酸二乙酯的摩尔比为1:3,催化剂用量为5.0 mol%(基于2-丁基-1-辛烯的量),在优化的条件下,2-丁基-1-辛烯的转化率可达到99.1%。进一步将C6-P-C2和C8-P-C2通过水解反应合成了C6-P-Na和C8-P-Na支链烷基膦酸盐表面活性剂,测试了合成表面活性剂的表面张力、泡沫性能、润湿性能以及乳化性能。在25 oC时,C6-P-Na的CMC和分别为4.00 m M和28.44 m N/m,C8-P-Na的CMC和分别为2.67 m M和26.70 m N/m,具有优异的表面活性;在温度为25 oC,浓度为3.00 g/L时,C6-P-Na的初始泡沫体积仅为200 m L,泡沫稳定性为30%左右,具有典型支链表面活性剂发泡量少、消泡快的特点,而C8-P-Na的发泡性能和泡沫稳定性都较好。在3.00 g/L时C6-P-Na和C8-P-Na的润湿时间均小于10 s,具有优异的润湿性能,且润湿性能随着碳链的增长而增强。支链烷基膦酸盐对液体石蜡具有优异的乳化性能,且乳化性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弱。研究结果表明,合成的支链烷基膦酸盐具有优异的表面活性剂性能。

侯月新[9](2020)在《等级孔介孔-微孔分子筛单晶的设计、制备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分子筛是一种具有有序微孔(≤2 nm)的材料。因其特殊的孔道择形性能,在吸附分离、离子交换、石油化工催化领域被广泛应用。在催化反应中,分子筛因为较小的微孔孔道具有低的扩散性能,限制了它的应用。目前解决这一严重的问题的方法是在分子筛中构建等级孔道,但等级孔分子筛多为多晶结构,稳定性较差。如何改善等级孔分子筛成为研究重点。本论文设计了一种等级孔分子筛单晶的制备方法,采用介孔碳-硅复合材料做为硬模板,在蒸汽辅助沉积的作用下,原位结晶成分子筛单晶。该分子筛单晶的尺寸均匀,具有优异的孔道属性、机械稳定性和水热稳定性。该制备方法简单、有效,具有普适性。下面具体介绍本论文的三个工作:第一部分,ZSM-5具有典型的MFI拓扑结构和独特的酸性,是最有用途的分子筛催化剂之一。本文利用上述制备方法成功的合成出具有不同硅铝比的等级孔ZSM-5分子筛单晶,单晶尺寸大约为2μm,为24 nm左右的纳米晶取向堆积而成。除了引入介孔外,不同的硅铝比也对ZSM-5分子筛的物理化学性能至关重要。实验发现,ZSM-5分子筛单晶的尺寸(2μm)和形貌不随硅铝比改变,而分子筛的孔道属性和酸性会随硅铝比的改变发生明显的变化。我们采用苄醇自醚化反应做为探针反应,其中2,6-对叔丁基吡啶(DTBP)用于毒化分子筛外表面的活性位点,等级孔分子筛单晶(转化率86.3%)相比商用块状分子筛(转化率64.6%)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并且等级孔ZSM-5分子筛中,随硅铝比的增加,催化性能(转化率分别为93.8%、86.3%、84.2%、81.7%)逐渐降低。第二部分,TS-1分子筛能够和H2O2组成催化氧化体系,被称为绿色催化材料。我们利用上述方法成功合成出具有不同硅钛比的等级孔TS-1分子筛单晶,样品为单晶尺寸大约为1μm左右,由24 nm左右的晶粒堆积而成,引入的Ti基本都进入骨架形成四配位Ti。结果发现硅钛比对分子筛单晶的形貌(1μm)和尺寸影响不大,而分子筛的孔道属性和骨架缩聚程度会随硅铝比的改变发生明显的变化,归因于钛引入分子筛的骨架产生了晶格缺陷。第三部分,SAPO-34分子筛具有典型的CHA型拓扑结构和独特的酸性,是甲醇制烯烃(MTO)中工业化应用最多的催化剂。我们利用上述方法成功的合成出等级孔SAPO-34分子筛单晶,该分子筛单晶尺寸约为2μm,由纳米颗粒堆积而成,具有良好的酸性和较高的比表面积。该方法具有普适性,适用于制备各种类型分子筛,为分子筛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于杰[10](2019)在《复合分子筛催化纤维素水解制备葡萄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纤维素是自然界蕴藏量最丰富的生物质能源,其水解产物主要是葡萄糖,而葡萄糖可以进一步转化为生物燃料和高附加值化学品,对能源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酸催化是纤维素水解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其中使用具有容易分离、可循环使用等优点的分子筛催化纤维素水解是一种理想的反应过程。尽管如此,将固体酸催化剂直接用于结构致密、难于解聚的木质纤维素原料的降解反应非常困难。此外,由于分子筛表面具有较多酸性位,可促使葡萄糖进一步转化为其它副产物,导致葡萄糖收率低、选择性差。鉴于分子筛催化剂催化纤维素水解反应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本论文工作以1-乙基-3-甲基咪唑氯盐([Emim]Cl)离子液体为溶剂,根据分子筛在以离子液体为溶剂的纤维素水解反应机理,同时考虑到分子筛孔结构和酸性对分子筛催化纤维素水解反应的影响,设计构建了复合分子筛-离子液体的纤维素催化水解反应体系,合成了三种复合分子筛,研究了复合分子筛合成条件和纤维素水解反应条件对反应效果的影响,获得了较高的可还原糖收率和葡萄糖收率,进而探索了复合分子筛催化纤维素水解反应机理。制备了三种不同硅铝比的Y型分子筛催化剂(HY(n(Si O2)/n(Al2O3)=5.1)、HUSY1(n(Si O2)/n(Al2O3)=11.0)和HUSY2(n(Si O2)/n(Al2O3)=17.9)),通过XRD、N2吸附-脱附、Py-FTIR等技术手段对复合分子筛进行了结构表征与性质分析,考察了三种分子筛对纤维素水解反应的催化效果。研究发现,分子筛酸量主要影响催化反应的反应速率,酸量越大,反应速度越快,TRS收率越高,降低总酸量和Lewis酸量利于获得高葡萄糖收率。三种Y型分子筛中,使用HY型分子筛催化纤维素水解速率最快,获得的TRS收率最高;具有最低总酸量和Lewis酸量的HUSY2在最优条件下获得的葡萄糖收率最高,为32.7%。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分别采用含有少量Lewis酸位的HZSM-5、不具有酸性的Silicalite-1对HY和HUSY分子筛进行了复合改性,得到HY/ZSM-5、HUSY1/Silicalite-1、HY/Silicalite-1三种复合分子筛;XRD、SEM、TEM和N2吸附-脱附分析结果表明三种复合分子筛均具有核壳结构。由于ZSM-5或惰性Silicalite-1的引入及其壳层的覆盖作用,使得三种复合分子筛总酸量、Br?nsted酸量和Lewis酸量相比于单纯的HY或HUSY分子筛均有所降低。三种分子筛催化纤维素水解反应研究结果表明,降低酸量的复合分子筛可有效抑制葡萄糖进一步降解的副反应,从而提高了葡萄糖的选择性与收率。其中,与HY催化纤维素水解相比,HY/ZSM-5催化纤维素水解反应获得的最佳葡萄糖收率可由28.0%提高至38.8%,5-HMF收率由13.3%降低至5.0%;与HUSY1相比,HUSY1/Silicalite-1催化纤维素水解反应获得的最佳葡萄糖收率由30.9%提高至41.3%,5-HMF收率由7.8%降低至4.0%;以HY/Silicalite-1为催化剂时,最佳条件下纤维素水解效果葡萄糖收率可达到50.8%。此外,经Silicalite-1修饰的HY型分子筛催化纤维素水解时,不仅提高了葡萄糖收率和选择性,还可使反应温度由130℃降低至110℃。对复合分子筛在离子液体中催化纤维素水解的反应机理进行了探索。首先,离子交换实验结果表明,离子液体有机阳离子可与分子筛酸性位发生质子交换反应,不同有机阳离子对H质子的交换速率大小为[Emim]+>[Amim]+>[Bmim]+。其次,不同离子液体中的阳离子在HY/Silicalite-1上的扩散系数计算结果表明,壳层Silicalite-1对不同尺寸大小分子具有一定的限制作用。根据以上实验结果,推测了复合分子筛在离子液体中催化纤维素水解反应过程:[Emim]Cl离子液体中阳离子[Emim]+通过壳层Silicalite-1的孔道进入分子筛内核,与Br?nsted酸性位发生离子交换释放出H+,从而催化纤维素水解反应。由于复合分子筛壳层Silicalite-1的存在延长了离子液体中阳离子在分子筛中的扩散路径,阻止了葡萄糖与HY型分子筛表面Lewis酸位的接触,从而控制了H+的释放速率,提高了葡萄糖的收率和选择性。

二、《精细石油化工》2005年报道计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精细石油化工》2005年报道计划(论文提纲范文)

(1)公众参与工程何以可能? ——从工程共同体的视角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导言
    1.1 何为异质的工程共同体?
    1.2 公众:“缺位”还是“在场”?
    1.3 如何重塑秩序?
    1.4 创新与不足
2. 单一走向多元的工程共同体
    2.1 工程共同体的历史演变
    2.2 当代工程共同体——一个规范的集合
        2.2.1 当代工程共同体的特性
        2.2.2 当代工程共同体的结构
        2.2.3 当代工程共同体的维系
    2.3 危机到来
    2.4 美德与不足
    2.5 转变的发生:走向多元
3. 徘徊在工程共同体内外的公众
    3.1 公众参与工程的发展历程
    3.2 公众参与工程的制度分析
    3.3 公众参与工程的优缺点分析
    3.4 公众何以缺位
    3.5 工程中公众的权利与义务
    3.6 对立的形成:精英与民粹之争
    3.7 影响公众参与工程的因素
4. 扩大的工程共同体:公众纳入后的新秩序
    4.1 冲突的类型与责任协调
    4.2 打通疆界:公众在工程共同体中的多重身份
        4.2.1 作为“人”的公众
        4.2.2 作为技术受用者的公众(T)
        4.2.3 作为行动者的公众(A)
        4.2.4 作为决策者的公众(C)
        4.2.5 公众角色的转变
    4.3 参与秩序的重塑
        4.3.1 T—对理解的影响
        4.3.2 A—对融入的影响
        4.3.3 C—对决策及评估的影响
    4.4 公众何时介入工程
5. 公众参与——一种工程社会治理的方式
    5.1 企业与公众
    5.2 行业学会与公众
    5.3 政府与公众
    5.4 其他方与公众
    5.5 走向协同治理
6.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2)环氧化合物及环状碳酸酯绿色合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烯烃绿色环氧化反应研究进展
        1.2.1 烯烃环氧化生产工艺发展概述
        1.2.2 金属配合物催化的烯烃环氧化反应
        1.2.3 金属氧化物催化的烯烃环氧化反应
        1.2.4 钛硅分子筛催化的烯烃环氧化反应
    1.3 二氧化碳合成环状碳酸酯研究进展
        1.3.1 二氧化碳合成环状碳酸酯工艺发展概述
        1.3.2 环氧化合物与二氧化碳在温和条件下合成环状碳酸酯
        1.3.3 烯烃与二氧化碳串联反应合成环状碳酸酯
    1.4 论文的研究目的、思路及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思路
        1.4.3 研究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双氧水为氧源的烯烃绿色环氧化
    2.1 引言
    2.2 树脂固载磷钨杂多酸催化剂的设计
    2.3 树脂固载磷钨杂多酸催化剂的合成
        2.3.1 试剂与仪器设备
        2.3.2 催化剂的合成
    2.4 树脂载体及催化剂的表征
        2.4.1 表征仪器
        2.4.2 载体及催化剂的形貌(SEM)
        2.4.3 载体及催化剂的元素分析、BET及热稳定性分析
        2.4.4 载体及催化剂的红外分析
        2.4.5 载体及催化剂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2.5 树脂固载磷钨杂多酸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研究
        2.5.1 实验部分
        2.5.2 以双氧水为氧源的环己烯环氧化反应
        2.5.3 反应底物的拓展
    2.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室温下环氧化合物和CO_2合成环状碳酸酯
    3.1 引言
    3.2 席夫碱铝催化剂与咪唑碳酸氢盐助催化剂的设计
    3.3 催化剂及助催化剂的合成
        3.3.1 试剂与仪器设备
        3.3.2 催化剂的合成
        3.3.3 助催化剂的合成
    3.4 催化剂及助催化剂的表征
        3.4.1 席夫碱配体的表征数据
        3.4.2 席夫碱铝化合物的表征数据
        3.4.3 助催化剂的表征数据
    3.5 Al-salen/[C_nC_mIm][HCO_3]催化体系催化性能的研究
        3.5.1 实验部分
        3.5.2 氧化苯乙烯与CO_2环加成反应
        3.5.3 反应机理的研究
        3.5.4 反应底物的拓展
        3.5.5 产物核磁数据
    3.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烯烃与CO_2一步合成环状碳酸酯
    4.1 引言
    4.2 无金属双功能催化剂的设计
    4.3 无金属双功能催化剂的合成
        4.3.1 试剂与仪器设备
        4.3.2 催化剂的制备
    4.4 催化剂的表征
    4.5 [C_nC_mIm][HCO_3]离子液体催化性能的研究
        4.5.1 实验部分
        4.5.2 [C_nC_mIm][HCO_3]催化苯乙烯环氧化反应
        4.5.3 [C_nC_mIm][HCO_3]催化CO_2与氧化苯乙烯环加成反应
        4.5.4 [C_nC_mIm][HCO_3]催化苯乙烯与CO_2氧化羧化反应
        4.5.5 反应底物的拓展
        4.5.6 烯烃与CO_2一步合成环状碳酸酯反应机理
    4.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总结、创新点与建议
    5.1 总结
    5.2 论文的创新点
    5.3 后续工作建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单原子铂催化剂多活性中心结构控制及其协同催化C-N键生成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含N有机化合物重要性
    1.2 重要的C-N键生成反应
        1.2.1 卤代芳烃的胺化
        1.2.2 惰性C-H的活化胺化
        1.2.3 氢胺化
        1.2.3.1 重要的氢胺化反应
        1.2.3.2 氢胺化反应选择性
    1.3 氢胺化反应催化剂
        1.3.1 研究现状
        1.3.1.1 酸/碱催化剂
        1.3.1.2 过渡金属配合物
        1.3.1.3 负载型金属
        1.3.2 发展趋势
        1.3.3 面临的挑战
    1.4 负载型金属Pt催化剂
        1.4.1 Pt催化的重要反应
        1.4.2 金属Pt催化的结构敏感性
        1.4.2.1 结构敏感反应
        1.4.2.2 Pt催化的结构敏感反应
        1.4.3 单原子Pt催化
    1.5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s)简介
        1.5.1 LDHs结构特征
        1.5.2 LDHs在催化中的应用
    1.6 论文立题思路与目的、意义
        1.6.1 论文的立题思路和研究内容
        1.6.2 论文立题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原料
    2.2 制备
        2.2.1 LDHs
        2.2.2 Pt~(2+)/LDHs
        2.2.2.1 直接浸渍
        2.2.2.2 有机物诱导浸渍
        2.2.3 Pt/LDO
        2.2.3.1 Pt~(2+)/LDHs的H_2焙烧还原
        2.2.3.1.1 直接还原
        2.2.3.1.2 先氧化后还原
        2.2.3.2 Pt~(2+)/LDHs液相还原后N_2焙烧
        2.2.3.3 Pt/LDO氧化后还原
        2.2.3.3.1 H_2还原
        2.2.3.3.2 液相还原
        2.2.3.4 Pt颗粒沉积后N_2焙烧
    2.3 表征
        2.3.1 X-射线衍射(XRD)
        2.3.2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
        2.3.3 扫描电镜(SEM)
        2.3.4 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
        2.3.5 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HAADF-STEM)
        2.3.6 X射线能谱(EDS)
        2.3.7 低温N_2吸脱附
        2.3.8 程序升温还原(TPR)
        2.3.9 氢氧滴定(HOT)
        2.3.10 电子顺磁共振(EPR)
        2.3.11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2.3.12 CO吸附红外光谱(FT-IR of CO adsorption)
        2.3.13 苯乙烯/吡咯烷原位红外光谱(in situ FT-IR of styrene/pyrrolidineadsorption)
    2.4 氢胺化反应
        2.4.1 氢胺化反应
        2.4.2 产物鉴定
第三章 LDHs晶格诱导Pt单原子分散
    引言
    3.1 ZnAl-LDHs诱导Pt分散
        3.1.1 Pt负载量与分散结构
        3.1.2 主客体作用与Pt电子结构
    3.2 LDHs晶格限域的Sn/Zr诱导Pt分散
        3.2.1 Sn/Zr的晶格限域
        3.2.2 Pt负载量与分散结构
        3.2.3 助剂对Pt诱导作用研究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单原子Pt/Zn(Al)O催化氢胺化反应
    引言
    4.1 Pt/Zn(Al)O催化氢胺化反应
        4.1.1 Pt分散结构与氢胺化反应活性
        4.1.2 单原子Pt电子结构与区域选择性
    4.2 单原子Pt催化机理研究
        4.2.1 单原子Pt对底物的活化
        4.2.2 单原子Pt_1~(δ+)与Pt_1~0协同机理
    4.3 单原子Pt催化重复使用性和底物扩展
        4.3.1 重复使用性
        4.3.2 底物扩展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单原子Pt/Zn(Sn)(Al)O催化氢胺化反应
    引言
    5.1 Pt/Zn(Sn)(Al)O催化氢胺化反应活性
        5.1.1 单原子Pt与氢胺化活性
        5.1.2 Sn配位结构与氢胺化活性
    5.2 Pt与Sn距离与反马氏氢胺化活性
    5.3 机理研究
    5.4 重复使用性和底物扩展
        5.4.1 重复使用性
        5.4.2 底物扩展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本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作者与导师简介
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4)对苯二甲酸二甲酯结晶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材料甲醇醇解的研究现状
        1.2.2 DMT精制工艺的研究现状
    1.3 结晶方法
        1.3.1 溶液结晶
        1.3.2 熔融结晶
    1.4 研究目的及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DMT溶解过程的热力学研究
    2.1 引言
    2.2 理论基础
        2.2.1 半经验模型
        2.2.2 活度系数模型
    2.3 实验内容
        2.3.1 实验材料和设备
        2.3.2 X射线衍射分析
        2.3.3 差式扫描量热分析
        2.3.4 溶解度的测定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2.4.1 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
        2.4.2 差式扫描量热分析结果
        2.4.3 DMT的溶解度
        2.4.4 溶解度数据的关联
        2.4.5 溶液的热力学混合性质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DMT固液平衡和晶习的模拟研究
    3.1 引言
    3.2 理论基础
    3.3 模拟计算内容
        3.3.1 DMT溶液体系分子热力学性质的估算
        3.3.2 DMT结晶过程晶习研究
    3.4 模拟结果与分析
        3.4.1 DMT溶液体系分子热力学性质估算结果分析
        3.4.2 DMT晶习模拟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DMT的结晶工艺研究
    4.1 引言
    4.2 理论基础
    4.3 研究思路
    4.4 实验部分
        4.4.1 实验材料和设备
        4.4.2 MHET的合成
        4.4.3 DMT结晶试验
        4.4.4 样品表征实验
    4.5 结果与讨论
        4.5.1 MHET合成产物分析
        4.5.2 结晶工艺预实验结果分析
        4.5.3 BBD实验模型及方差分析
        4.5.4 响应面分析及参数优化
        4.5.5 收率和极小颗粒含量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和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研究成果
作者与导师简介
附件

(5)钛(Ⅳ)/锆(Ⅳ)-杯芳烃核簇化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1.1 杯芳烃及其衍生物简介
    1.2 金属-杯芳烃核簇化合物简介及研究现状
        1.2.1 金属-杯芳烃核簇化合物的简介
        1.2.2 金属-杯芳烃核簇化合物的研究现状
    1.3 钛氧簇合物的简介及研究现状
        1.3.1 钛氧簇合物的简介
        1.3.2 钛配合物的合成方法
        1.3.3 钛氧簇合物的研究现状
    1.4 锆配合物的简介及研究现状
        1.4.1 锆配合物的简介
        1.4.2 锆配合物的合成方法
        1.4.3 锆配合物的研究现状
    1.5 论文的研究目的及内容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内容
2 以对叔丁基硫杂杯[4]芳烃为配体的钛氧簇合物的合成、表征和光催化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化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表征
        2.2.1 实验仪器和试剂
        2.2.2 钛-杯芳烃核簇化合物的合成
        2.2.3 钛-杯芳烃核簇化合物的晶体结构
        2.2.4 钛-杯芳烃核簇化合物的结构表征及光催化性能比较
    2.3 理论计算和光催化反应机理
    2.4 小结
3 以对叔丁基硫杂杯[4]芳烃为配体的锆氧簇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
        3.2.2 锆-杯芳烃核簇化合物的合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四种化合物的X-射线晶体学衍射数据
        3.3.2 四种化合物的晶体结构描述
        3.3.3 四种化合物的结构表征
    3.4 小结
4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情况

(6)Pd基催化剂精准制备与催化“构—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金属催化中的粒径效应
        1.2.1 粒径效应研究背景
        1.2.2 几何效应(Geometric effect)
        1.2.3 电子效应(Electronic effect)
        1.2.4 Pd催化苯甲醇选择性氧化反应中的粒径效应
    1.3 双金属催化剂
        1.3.1 双金属催化剂研究进展
        1.3.2 AuPd双金属催化剂
        1.3.3 AuPd双金属催化剂在苯甲醇选择性氧化反应中的性能调控
        1.3.4 Pd基单原子合金催化剂
    1.4 原子层沉积技术(ALD)
        1.4.1 ALD技术的原理和特点
        1.4.2 ALD技术在催化领域中的应用
        1.4.3 ALD选择性沉积技术的研究进展
    1.5 本论文的选题和创新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苯甲醇选择性氧化反应中Pd纳米催化剂粒径效应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Pd催化剂的合成
        2.2.2 氧化铝和氧化铁ALD对Pd颗粒的选择性包裹
        2.2.3 样品电子特性与几何特性表征
        2.2.4 催化性能测试
        2.2.5 理论计算
    2.3 结果与讨论
        2.3.1 Pd催化苯甲醇氧化反应的粒径效应
        2.3.2 Pd颗粒尺寸相关的几何效应和电子效应
        2.3.3 解耦合几何效应和电子效应各自的调变规律
        2.3.4 几何效应和电子效应作用的分子机制
    2.4 本章小节
    参考文献
第三章 Au@Pd双金属催化剂的精准合成及其苯甲醇氧化催化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单金属催化剂的合成
        3.2.2 Au@Pd/SiO_2双金属催化剂的合成
        3.2.3 样品表征
        3.2.4 苯甲醇催化氧化反应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单金属催化剂的合成与表征
        3.3.2 Pd选择性ALD研究
        3.3.3 Au@Pd双金属催化剂的合成与表征
        3.3.4 苯甲醇选择性氧化反应催化性能和“构-效”关系研究
    3.4 本章小节
    参考文献
第四章 Ni@Pd双金属催化剂的精准合成及其苯腈加氢催化性能调控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Ni/SiO_2催化剂的合成
        4.2.2 Ni@Pd/SiO_2双金属催化剂的合成
        4.2.3 对比催化剂的合成
        4.2.4 样品结构表征
        4.2.5 催化性能测试
        4.2.6 理论计算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催化剂的合成与表征
        4.3.2 催化性能以及“构-效”关系
        4.3.3 催化“构-效”关系的分子机理
        4.3.4 拓展实验
    4.4 本章小节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7)非贵金属(Cu,Ni)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加氢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生物质的研究背景
    1.2 生物质的概述及利用
        1.2.1 生物质的概述
        1.2.2 生物质的利用与转化
    1.3 木质素基香兰素选择性加氢
        1.3.1 香兰素催化转化的概述
        1.3.2 香兰素催化转化为各种新型单体
    1.4 加氢脱氧催化剂
        1.4.1 均相加氢脱氧催化剂
        1.4.2 非均相加氢脱氧催化剂
    1.5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1.5.1 选题依据
        1.5.2 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活性炭负载的铜催化剂(Cu/AC)及催化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试剂与材料
        2.2.2 15wt%-Cu/AC催化剂的制备
        2.2.3 催化剂的表征
        2.2.4 香兰素直接加氢性能测试
        2.2.5 香兰素转移加氢性能测试
        2.2.6 产物分析
        2.2.7 计算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Cu/AC催化剂结构解析和加氢脱氧性能研究
        2.3.2 合成参数对香兰素水相HDO催化活性的影响
        2.3.3 香兰素水相HDO反应条件的优化及反应路径的探究
        2.3.4 香兰素有机相的转移加氢
        2.3.5 香兰素有机相TH反应条件的优化及反应路径的探究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团簇及原子级铜构筑的亚纳米复合材料多功能催化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与材料
        3.2.2 Cu~0/Cu-doped SiO_2催化剂的制备
        3.2.3 催化剂的表征
        3.2.4 催化剂对香兰素及其他羰基化合物转移加氢性能测试
        3.2.5 催化剂对2-丙醇脱氢性能测试
        3.2.6 催化剂对香兰素加氢脱氧性能测试
        3.2.7 同位素示踪实验
        3.2.8 产物分析
        3.2.9 计算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Cu~0/Cu-doped SiO_2催化剂的原子结构表征
        3.3.2 Cu~0/Cu-doped SiO_2催化剂的结构和形貌表征
        3.3.3 Cu~0/Cu-doped SiO_2的催化性能评价
        3.3.4 香兰素TH的反应动力学
        3.3.5 Cu~0/Cu-doped SiO_2催化剂的稳定性及放大性试验
        3.3.6 Cu物种的化学状态对香兰素TH反应的影响
        3.3.7 同位素示踪法探究香兰素TH反应机理及路径
        3.3.8 Cu~0/Cu-doped SiO_2催化剂对TH反应的通用性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芯-壳结构Cu@C催化剂及水相加氢脱氧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试剂与材料
        4.2.2 中空介孔碳球的制备
        4.2.3 芯-壳结构Cu@C催化剂的制备
        4.2.4 催化剂的表征
        4.2.5 催化剂对香兰素水相HDO的性能测试
        4.2.6 产物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中空介孔碳球的形貌表征
        4.3.2 芯-壳结构Cu@C催化剂的表征
        4.3.3 芯-壳结构Cu@C催化剂的催化性能评价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高度弥散Ni催化剂及水相加氢脱氧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试剂与材料
        5.2.2 催化剂前驱体ZIF-8的制备
        5.2.3 HD-Ni/N-CMS催化剂的制备
        5.2.4 催化剂的表征
        5.2.5 催化剂对香兰素水相HDO的性能测试
        5.2.6 产物分析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前驱体ZIF-8的形貌和结构表征
        5.3.2 HD-Ni/N-CMS催化剂的表征
        5.3.3 HD-Ni/N-CMS催化剂的催化性能评价
        5.3.4 催化剂的形貌和结构对香兰素水相HDO催化活性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8)阴离子型支链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煤制油费托合成产品
        1.1.1 我国的能源现状
        1.1.2 煤制油的发展
        1.1.3 费托合成产品组成及其特点
    1.2 α-烯烃二聚物及其衍生物研究
        1.2.1 α-烯烃及其应用
        1.2.2 α-烯烃二聚反应
        1.2.3 α-烯烃二聚物的衍生物反应
    1.3 表面活性剂
        1.3.1 表面活性剂概述
        1.3.2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1.3.3 支链表面活性剂
    1.4 选题背景及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2 物质的合成
        2.2.1 α-烯烃二聚物的合成
        2.2.2 支链烷基磺酸盐的合成
        2.2.3 支链烷基膦酸酯的合成
        2.2.4 支链烷基膦酸盐的合成
    2.3 产物分析及结构表征方法
        2.3.1 气相色谱(GC)表征
        2.3.2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表征
        2.3.3 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表征
        2.3.4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表征
    2.4 表面活性剂性能测试方法
        2.4.1 表面张力的测定
        2.4.2 发泡性能的测定
        2.4.3 润湿性能的测定
        2.4.4 乳化性能的测定
第三章 α-烯烃二聚物的合成
    3.1 引言
    3.2 反应路线及热力学计算
    3.3 产物结构表征
        3.3.1 气相色谱(GC)表征
        3.3.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表征
        3.3.3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表征
    3.4 合成反应条件的优化
        3.4.1 反应温度的影响
        3.4.2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3.4.3 铝锆比的影响
        3.4.4 反应时间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支链烷基磺酸盐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反应路线及热力学计算
    4.3 产物结构表征
        4.3.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表征
        4.3.2 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表征
    4.4 表面活性剂性能研究
        4.4.1 表面张力的测定
        4.4.2 发泡性能的测定
        4.4.3 润湿性能的测定
        4.4.4 乳化性能的测定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支链烷基膦酸盐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反应路线及热力学计算
    5.3 产物结构表征
        5.3.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表征
        5.3.2 气相色谱(GC)表征
        5.3.3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表征
    5.4 合成反应条件的优化
        5.4.1 反应温度的影响
        5.4.2 反应物比例的影响
        5.4.3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5.5 表面活性剂性能研究
        5.5.1 表面张力的测定
        5.5.2 发泡性能的测定
        5.5.3 润湿性能的测定
        5.5.4 乳化性能的测定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9)等级孔介孔-微孔分子筛单晶的设计、制备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多孔材料和分子筛
        1.1.1 分子筛的催化机理
        1.1.2 分子筛的结构
        1.1.3 分子筛合成方法
    1.2 分子筛的研究现状
        1.2.1 单一微孔孔道分子筛的局限性
        1.2.2 等级孔分子筛的局限性
    1.3 等级孔分子筛单晶结构的构建
        1.3.1 构建等级孔的方法
        1.3.2 构建等级孔分子筛单晶结构的方法
    1.4 论文选题背景及研究内容
        1.4.1 本论文的选题背景
        1.4.2 本论文的选题内容
    1.5 材料表征方法与测试手段
        1.5.1 晶体结构表征
        1.5.2 孔属性测试
        1.5.3 形貌表征
        1.5.4 化学组成分析
        1.5.5 波谱分析
        1.5.6 核磁共振谱
        1.5.7 酸性分析
第二章 等级孔介孔-微孔ZSM-5 分子筛单晶的设计、合成和及催化应用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
        2.2.2 等级孔ZSM-5 分子筛的合成
        2.2.3 ZSM-5 分子筛的稳定性测试
        2.2.4 ZSM-5 分子筛铵交换
        2.2.5 ZSM-5 分子筛催化性能测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介孔碳包裹SiO_2模板的表征
        2.3.2 等级孔介孔-微孔ZSM-5 分子筛单晶的表征
        2.3.3 硅铝比对等级孔介孔-微孔ZSM-5 分子筛单晶实验参数的影响
        2.3.4 具有不同硅铝比的等级孔介孔-微孔ZSM-5 分子筛单晶的表征
        2.3.5 具有不同硅铝比的等级孔介孔-微孔ZSM-5 分子筛单晶催化性能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等级孔介孔-微孔TS-1 分子筛单晶的设计和合成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
        3.2.2 等级孔TS-1 分子筛的合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等级孔介孔-微孔TS-1 分子筛单晶结晶过程的探索
        3.3.2 具有不同硅钛比的等级孔介孔-微孔TS-1 分子筛单晶的表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等级孔介孔-微孔SAPO-34 分子筛单晶的设计和合成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料
        4.2.2 等级孔SAPO-34 分子筛的合成
    4.3 结果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10)复合分子筛催化纤维素水解制备葡萄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纤维素水解反应
        1.2.1 纤维素的结构
        1.2.2 液体酸催化水解纤维素
        1.2.3 固体酸催化水解纤维素
        1.2.4 酶催化水解纤维素
        1.2.5 其他催化剂催化水解纤维素
    1.3 分子筛表面酸改性
        1.3.1 化学气相沉积(CVD)法
        1.3.2 化学液相沉积(CLD)法
        1.3.3 金属改性法
        1.3.4 复合改性法
    1.4 纤维素水解反应机理
        1.4.1 纤维素在离子液体中的溶解机理
        1.4.2 纤维素酸水解反应机理
    1.5 本论文选题思路、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不同Y型分子筛催化纤维素水解反应性能研究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2 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
        2.2.1 催化剂的制备
        2.2.2 催化剂的表征
    2.3 纤维素水解反应及产物分析
        2.3.1 纤维素水解反应过程
        2.3.2 纤维素水解反应产物测定
    2.4 催化剂结构与性质分析
        2.4.1 XRD表征
        2.4.2 N_2吸附-脱附表征
        2.4.3 Py-FTIR表征
    2.5 催化剂在纤维素水解反应中的应用
    2.6 小结
第三章 HY/ZSM-5 复合分子筛催化纤维素水解反应性能研究
    3.1 实验试剂与仪器
    3.2 催化剂制备与表征
        3.2.1 催化剂的制备
        3.2.2 催化剂的表征
    3.3 催化剂结构与性质分析
        3.3.1 XRD表征
        3.3.2 SEM表征
        3.3.3 N_2吸附-脱附表征
        3.3.4 催化剂酸性
    3.4 催化剂在纤维素水解反应中的应用
    3.5 小结
第四章 HUSY/Silicalite-1 复合分子筛催化纤维素水解反应性能研究
    4.1 实验试剂与仪器
    4.2 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
        4.2.1 催化剂的制备
        4.2.2 催化剂的表征
    4.3 复合分子筛合成条件优化与结构性质分析
        4.3.1 复合分子筛合成条件优化
        4.3.2 催化剂结构与性质分析
    4.4 催化剂在纤维素水解反应中的应用
    4.5 小结
第五章 HY/Silicalite-1 复合分子筛催化纤维素水解反应性能研究
    5.1 实验试剂与仪器
    5.2 催化剂制备与表征
        5.2.1 催化剂的制备
        5.2.2 催化剂的表征
    5.3 催化剂结构与性质分析
        5.3.1 XRD表征
        5.3.2 SEM和 TEM表征
        5.3.3 N_2吸附-脱附表征
        5.3.4 Py-FTIR表征
    5.4 HY/Silicalite-1 复合分子筛催化纤维素水解反应
        5.4.1 催化性能初探
        5.4.2 反应条件优化
        5.4.3 HY/Silicalite-1 复合分子筛微波加热催化纤维素水解的研究
        5.4.4 不同复合分子筛对纤维素水解反应效果
        5.4.5 HY/Silicalite-1 对不同木质纤维素的水解
    5.5 HY/Silicalite-1 催化剂的循环利用实验
        5.5.1 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表征
        5.5.2 催化剂循环使用实验
    5.6 复合分子筛催化纤维素水解反应机理研究
        5.6.1 复合分子筛催化纤维素水解反应机理
        5.6.2 纤维素水解反应机理的验证
        5.6.3 离子液体中的阳离子在HY/Silicalite-1 复合分子筛上的扩散研究
    5.7 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四、《精细石油化工》2005年报道计划(论文参考文献)

  • [1]公众参与工程何以可能? ——从工程共同体的视角看[D]. 陈夕朦. 浙江大学, 2020(05)
  • [2]环氧化合物及环状碳酸酯绿色合成研究[D]. 刘甲. 南京大学, 2020
  • [3]单原子铂催化剂多活性中心结构控制及其协同催化C-N键生成性能研究[D]. 马晓丹. 北京化工大学, 2020
  • [4]对苯二甲酸二甲酯结晶过程研究[D]. 张智超.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5]钛(Ⅳ)/锆(Ⅳ)-杯芳烃核簇化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D]. 王欣.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2020(04)
  • [6]Pd基催化剂精准制备与催化“构—效”关系研究[D]. 王恒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7]非贵金属(Cu,Ni)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加氢性能研究[D]. 范若愚.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8]阴离子型支链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D]. 雷照. 太原理工大学, 2020
  • [9]等级孔介孔-微孔分子筛单晶的设计、制备与应用[D]. 侯月新.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8)
  • [10]复合分子筛催化纤维素水解制备葡萄糖研究[D]. 于杰.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1)

标签:;  ;  ;  ;  ;  

2005年“精细石化”汇报计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