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练使用电脑软盘驱动电机

熟练使用电脑软盘驱动电机

一、巧用电脑软盘驱动器电机(论文文献综述)

王莎[1](2021)在《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科技英语英汉翻译实践报告 ——以《信息技术专业英语》教材为例》文中认为信息技术专业英语,简称IT英语,其作为科技英语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国内外计算机科学及信息技术领域的研究、交流和学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先进的信息技术专业文献多以外文资料为主,将其翻译成中文,为国内从事信息技术专业的人才使用,可以增加信息的有效性传递。翻译此类资料时,要求译者在充分尊重原文的基础上,把信息的传达效果和概念精确地再现,以达到译文和原文意义上的对等。本翻译实践报告以《信息技术专业英语》教材为例,从中节选出二十篇没有参考译文的英文阅读理解材料为翻译对象。译者在充分理解原文的基础上,以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力求用最恰当、最自然、最对等的语言达到深层次意义上的对等,而非表面的“机械性对等”。在翻译信息技术专业英语的过程中,首先,译者不仅要有扎实的英语功底,而且要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专业知识,并且能够把二者紧密地结合起来;其次,译者要用最准确、最合适、最流畅的表达方式从词汇、句法、语篇三个层面进行翻译,以达到原文本与译文本的意义对等;最后,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为达到意义上的对等,不能忽略读者的阅读反应,要采取灵活多样的翻译技巧。通过信息技术专业英语的翻译实践,译者发现,以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翻译出来的文本在词汇、句法、语篇三个层面都能达到深层次意义上的对等,而非表面的形式对等,译本的语言风格也更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体现了科技文本的逻辑性、客观性和准确性。因此,新时代的译者不仅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掌握丰富的翻译方法,还应该与时俱进,在提升翻译实践能力的同时,提高计算机辅助翻译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使译本更具应用价值。

杨先超[2](2021)在《穴盘苗移栽机取苗装置的设计与研究》文中提出

刘伟岩[3](2020)在《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文中认为2008年经济危机后,为摆脱经济下行的轨道,美国、日本、德国先后提出了“重振制造业”(2009年)、日本版“第四次工业革命”(2010年)、“工业4.0”(2012年)等战略计划,而我国也于2015年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的行动纲领。这些战略规划的陆续出台拉开了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Io T)、人工智能(AI)等为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帷幕。而作为第二经济大国,我国应如何借助于这一难得机遇来推动国内产业升级则成为亟待思考的问题。回顾日本走过的“路”可知,其也曾作为“第二经济大国”面临过相似的难题,且从中日经济发展历程比较和所面临的“三期叠加”状态来看,我国现阶段也更为接近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而日本却在当时的情况下借助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成功地推动了国内产业的改造升级。基于此,本文以日本为研究对象并将研究阶段锁定在其取得成功的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进而研究其所积累的经验和教训,以期为我国接下来要走的“路”提供极具价值的指引和借鉴。在对熊彼特创新理论以及新熊彼特学派提出的技术经济范式理论、产业技术范式理论、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和部门创新体系理论等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本文借助于此从创新体系的视角构建了“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分析框架,即:从整体产业体系来看,其属于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过程,该过程是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且两者间的匹配性决定着产业升级的绩效;而深入到具体产业来看,其又是通过催生新兴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来实现的,对于此分析的最佳维度则是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同样地,两者间的匹配性也决定着各产业升级的成效。回顾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可知,其呈现出三个阶段:20世纪50~60年代的“重化型”化,70~80年代的“轻薄短小”化,以及90年代后的“信息”化。其中,“轻薄短小”化阶段是日本发展最为成功的时期,也是本文的研究范畴所在。分析其发生的背景可知:虽然效仿欧美国家构建的重化型产业结构支撑了日本经济“独秀一枝”的高速发展,但在日本成为第二经济大国后,这一产业结构所固有的局限性和问题日渐凸显,倒逼着日本垄断资本进行产业调整;而与此同时,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恰为其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但是这种机遇对于后进国来说在一定意义上又是“机会均等”的,该国能否抓住的关键在于其国内的技术经济发展水平,而日本战后近20年的高速增长恰为其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且“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发展战略又在较短的时间内为其积累了殷实的技术基础。在这一背景下,借助于上文所构建的理论分析框架,后文从创新体系的视角解释了战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是如何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以及日本为何更为成功的。就整体产业体系而言,科技革命的发生必然会引致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进而推动产业升级,且这一过程是在由政府、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以及创新主体联盟等构建的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战后科技革命的发源地仍是美国,日本的参与借助的是范式转换过程中创造的“第二个机会窗口”,换言之,日本的成功得益于对源于美国的新技术的应用和开发研究,其技术经济范式呈现出“应用开发型”特点。而分析日本各创新主体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创新行为可以发现,无论是政府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等支持创新的行为,还是企业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遵循“现场优先主义”原则、实施“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以及培训在职人员等创新行为,或是大学和科研机构针对产业技术进行研究、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以及培养理工科高科技人才等行为,亦或是“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型的创新主体联盟联合攻关尖端技术、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等行为都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微电子技术发展潜力的。而这种“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间的相匹配正是日本能够更为成功地借力于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根因所在。进一步地从具体产业来看,科技革命引致的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表现为新兴技术转化为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和改造传统产业技术范式的过程,这也是科技革命“双重性质”的体现。而对这一层面的分析则要用到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在选取半导体产业和计算机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的代表,以及选取工业机器产业(以数控机床和工业机器人为主)和汽车产业作为微电子技术改造传统机械产业的典型后,本文的研究发现:由于这些产业在技术体制、所处的产业链位置、所在的技术生命周期阶段等方面的不同,其产业技术范式是相异的,而日本之所以能够在这些产业上均实现自主创新并取得巨大成功就在于日本各创新主体针对不同的产业技术范式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分别形成了与之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而进一步比较各部门创新体系可知,日本政府和企业等创新主体针对“催新”和“改旧”分别形成了一套惯行的做法,但在这两类产业升级间又存在显着的差异,即:日本政府在“催新”中的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中均表现出了贯穿始终的强干预性,尤其是在计算机产业上;而在“改旧”中则干预相对较少,主要是引导已具备集成创新能力的“逐利性”企业去发挥主体作用。作为一种“制度建设”,创新体系具有“临界性”特点且其优劣的评析标准是其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日本能够成功地借力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推动国内产业升级的经验就在于其不仅构建了与当时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而且注重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加速推进了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并推动了新旧产业的协调发展。但是,这种致力于“应用开发”的“追赶型”创新体系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如:基础研究能力不足,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以及政府主导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等,这也是日本创新和成功不可持续以致于在20世纪90年代后重新与美国拉开差距的原因所在。现阶段,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蓬勃兴起在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追赶先进国家的“机会窗口”的同时,也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追跑”“齐跑”“领跑”并行发展的机遇,并为传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会。由于相较于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我国现阶段所面临的情况更为复杂,因此,必须构建极其重视基础研究且具有灵活性的国家创新生态体系,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以及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等。

陈亮[4](2019)在《柔性有机发光二极管拉伸检测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材料试验机是用于橡胶、纺织物、金属、防水材料的力学性能试验的大型仪器。当前材料试验机主要用于工厂或者是研究机构,并不适用于柔性有机发光器件的拉伸实验材料试验。目前对有机柔性发光二极管的拉伸研究并不深入,主要是缺乏试验机。本文工作即设计一款柔性有机发光二极管拉伸检测装置,主要工作内容如下:在对拉伸装置的工作原理进行阐述之后对拉伸装置的机械部分进行了设计,经过驱动方式的选择和模型的计算对电机与丝杆进行了选型。结合拉伸装置的设计要求对拉伸装置进行了二次设计,主要包括传动装置、夹具、电机、拉力传感器、丝杆等主要部件。并且编写了单片机控制程序与核心算法和LabVIEW上位机软件控制系统,对拉伸平台进行拉伸与微调控制,拉力数据采集等功能。分析了发光二极管的特性,制备了有机柔性发光二极管,对发光二极管进行了拉伸实验,在拉伸之后对柔性发光器件进行了电学性能测试。检验了拉伸系统的可靠性与软件的可行性,并且满足设计要求。

程宇龙[5](2016)在《双轴光电跟踪转台的完全跟踪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双轴光电跟踪转台是集光、机、电与计算机应用于一体的复杂系统,在军事领域和民用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针对双轴光电跟踪转台系统在野外快速移动条件下跟踪精度不够、系统动态响应能力不足的问题,对完全跟踪控制策略以及目标检测跟踪算法展开了研究,从控制算法和目标检测跟踪算法两方面做出改进,提高系统的跟踪精度,保证系统的动态响应性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针对转台的跟踪精度不足、动态性较差的问题,进行了完全跟踪控制的研究。并且针对完全跟踪控制只适用于低阶线性对象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控制量细分的完全跟踪控制算法,该算法不受系统模型阶数限制,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稳定跟踪精度,同时保证了系统动态响应性能。其次,为了提取目标位置,为跟踪转台提供精确的指令信号,进行了目标检测跟踪算法的研究,并针对光电跟踪转台在野外条件下进行跟踪时,由于存在光照条件变化、相似背景物体等干扰因素而导致跟踪精度较差的问题,设计了基于多种特征融合的分层粒子滤波算法。该算法在粒子滤波的基础上,通过层次化地利用目标的角点、颜色和边缘特征来确定粒子的权值,最终确定目标的位置,很好地提高了跟踪精度,且算法具有很好的鲁棒性。最后,设计了模拟室外实际跟踪的实验环境,另外构建了一套基于RTW和xPC Target的半实物仿真实验系统,一方面为本文提供了实验平台,另一方面也为今后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打下了基础。通过实验验证了本文提出算法的良好的跟踪性能和鲁棒性。

刘锦华[6](2014)在《光纤CO2激光绣花机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光纤CO2激光绣花机,是指在绣花机上加装CO2激光系统,将电脑绣花与高速激光切割、激光雕花三套工艺完美结合的特种绣花机。结合光纤CO2激光绣花机的特点,本文对光纤CO2激光绣花机控制系统的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首先,本文简单介绍了光纤CO2激光绣花机的机械结构,并详述了光纤CO2激光绣花机控制系统的整体结构以及设计方法,提出了通过功率控制终端来补偿激光器输出功率差异这一新思路。其次,本文分别基于STM32和RD6332G设计了两套光纤CO2激光绣花机控制系统,并对两种设计方案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对比。然后,本文针对玻璃管激光器输出功率的检测问题,设计了以MSP430为核心的功率检测系统,提出了以PWM控制方式调节激光管输出功率这一思路。最后,本文对光纤CO2激光绣花机控制系统进行了综合测试实验,同时详述了整个仿真过程,并将整个控制系统的实际工作效果进行了展示。经过实际测试,本文所述光纤CO2激光绣花机控制系统工作稳定,安全性能良好,具有很高的市场应用价值。

孙远[7](2013)在《基于ARM的脚轮冲压线机械手运动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些年来,随着社会和经济的进步,国内和世界市场对脚轮产品的需求不断上升,脚轮行业,特别是国内脚轮生产企业不断发展。但是当前人力成本的不断提高,对于国内脚轮行业传统人工生产模式造成了很大的困扰,限制了国内脚轮行业的发展。而国外脚轮生产已经率先走向了自动化,更加给国内脚轮企业的自动化生产提出了迫切要求。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是根据现有脚轮冲压生产的工艺和特点,设计自动化机械手对合作企业现有的生产设备进行改造,重点研究以ARM处理器为核心的运动控制系统,并且提出将模糊PID控制理论应用于运动控制系统中,以改进系统的响应性能。首先,在分析脚轮支架冲压生产工艺和特点的基础上,设计机械手的机械结构和动作方式。对机械手进行运动分析,根据各生产工序的要求,设计机械手的工作流程,进而对整条脚轮冲压生产线整体布局。介绍目前控制系统的主要构成方式,选择适合本课题机械手的运动控制系统结构和策略。然后,设计脚轮冲压线机械手运动控制系统的软硬件组成。针对机械手控制系统的设计要求,设计以ARM处理器LPC2114为核心的控制系统的软硬件。硬件设计包括主控模块中ARM处理器和其相关外围电路设计、执行模块和反馈模块设计等,软件设计包括初始化模块、运行模块和串口通信模块设计等。接着,根据机械手的运动分析提出了模糊PID控制理论。分析PID控制理论和模糊控制理论的特点与不足,有机结合两者的优势,针对本课题的控制系统构建模糊PID控制器,并且使用Matlab软件搭建模糊PID控制器,进行数值仿真,分析仿真结果。最后对机械手和脚轮冲压自动化生产线进行搭建和调试。在生产现场根据整体布局,搭建机械手和生产线的其它组成部分。经过各部分单独调试和生产线联机调试后,开始生产试运行测试。分析记录的生产数据,生产速度达10个/分钟,产品合格率98%以上,满足合作企业生产要求,投入实际生产。根据运行测试的结果,本课题设计的基于ARM的脚轮冲压机械手能够较好的实现自动化生产的目的,为脚轮生产和其它相关行业的自动化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仇广金[8](2013)在《基于ARM和μC/OS-Ⅱ的电脑横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集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及针织工艺于一体的电脑横机是针织行业的高性能机械设备,用于编织中高档羊毛衫。随着社会发展,针织服装的时尚化、舒适化、个性化已成为世界潮流,因而人们对电脑横机有了更高的性能要求。与国外产品相比,国产电脑横机存在的问题诸如编织效率比较低、性能不稳定、难以满足长时间可靠运行的要求等亟待解决。本文在充分研究国内外电脑横机的现状后,针对国产电脑横机存在的不足,提出并设计了:(1)电脑横机分层控制系统,即主控制层、机头控制层和机身控制层。主控制层采用ARM9处理器S3C2440为主控芯片,移植嵌入式操作系统μC/OS-Ⅱ实现系统的任务管理和人机交互;机头控制层和机身控制层均采用主控芯片ARM7和辅助芯片CPLD的分级控制模式,负责控制电磁铁、选针器等底层执行机构动作,并通过传感器采集现场的编织信息。主控制层与机头和机身控制层之间通过CAN总线通讯,减少了控制层之间的线路连接,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2)选针的双向脉冲控制。为了避免选针器因长时间通电发热而损坏,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本设计采用双向脉冲控制选针,具有响应速度快、选针可靠、发热少、使用寿命长等优点。(3)编织的起底板控制。为解决国产电脑横机编织效率低的问题,本设计增加了起底板控制单元,用剪刀夹子配合起底板动作,在编织开始就开始牵拉衣片,节约了纱线,提高了编织效率。本设计已在中锦电脑横机和嘉升电脑横机上投入批量使用,性能稳定、编织衣片质量好、工作效率高,完全达到设计要求。此外,该控制系统的整体成本远低于国外同类产品,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和发展前景。

杨亮,曹阳,潘能乾,罗宋平,李洁[9](2010)在《利用计算机并口对步进电机进行控制》文中认为步进电机是将电脉冲信号转换成角位移或线位移的精确定位元件,已经在许多领域广泛应用。利用计算机并口对软驱的步进电机进行控制,实现了电机的调速和正反向的控制功能。步进电机驱动电路采用软驱自带的驱动板进行驱动,可省去大量的电路功能设计及布线制作工作;利用计算机并口发送电机控制指令,无需开发相应的传输协议,简化控制过程,缩短调试周期;以VB2010进行软件开发,代码简单,结构清晰,编写工作量小。相对于高精度及大功率要求的行业,该步进电机的开发可减小软件开发周期、降低开发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此工作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现意义。

王冲[10](2007)在《绣花机电控系统电机协调控制及主从机通讯研究》文中提出结合CS-2215的特点和电脑绣花机的功能需求,基于“CS-2215+Qt/Embedded”的控制系统平台,本文详细设计了绣花机电控系统中主轴电机与绣框电机之间的协调控制和基于RS422串口的上下位机之间的多机通讯。控制软件主要利用CS-2215开发板的控制核心——S3C2410A自带的三个硬件定时器实现主轴与绣框之间的协调动作。介绍了硬件定时器驱动程序的编写思路及其具体实现方法。研究了测量主轴电机速度的几种方法以及检测主轴位置的原理;介绍了步进电机在绣花机电控系统中的应用及其速度控制方法;设计了步进电机升降速曲线以及手动移框的实现算法。研究了电控系统软件设计中使用的键盘管理机制,目前已经可以实现对按键事件的检测并给与及时的响应处理,但是该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最后对系统研究和开发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并展望了电脑绣花机控制器下一步发展和研究的重点。目前,本电控系统已经通过了现场的联合调试,实现了基本功能。

二、巧用电脑软盘驱动器电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巧用电脑软盘驱动器电机(论文提纲范文)

(1)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科技英语英汉翻译实践报告 ——以《信息技术专业英语》教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Chapter1 Task Description
    1.1 Background of the Translation Task
    1.2 Requirement of the Translation Task
Chapter2 Translation Process
    2.1 Introduction to the Source Text
        2.1.1 Lexical Features of IT English Texts
        2.1.2 Syntactic Features of IT English Texts
        2.1.3 Textual Features of IT English Texts
    2.2 Preparations before Translation Task
        2.2.1 Translation Tools Selected
        2.2.2 Translation Techniques Selected
        2.2.3 Translation Plans Made
    2.3 Measures Taken After Translation Task
        2.3.1 Quality Control
        2.3.2 Translation Evaluation
Chapter3 Overview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3.1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3.2 The Core Content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3.3 Application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to the Translation of IT English
Chapter4 Case Study under the Guidance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4.1 Case Analysis at Lexical Level
        4.1.1 Translation of IT Terminology
        4.1.2 Zero Translation of Abbreviations
        4.1.3 Translation of Nominalization
    4.2 Case Analysis at Syntactic Level
        4.2.1 Translation of Passive Voice
        4.2.2 Translation of Attributive Clause
        4.2.3 Translation of Complex Sentence
    4.3 Case Analysis at Discourse Level
        4.3.1 Cohesion and Coherence Between Sentences
        4.3.2 Cohesion and Coherence Between Paragraphs
Chapter5 Conclusion
    5.1 Major Findings
    5.2 Limitations of Research
    5.3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
Bibliography
Acknowledgements
Appendices
    Appendix I Source Text
    Appendix II Target Text
    Appendix III Term List

(3)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答辩决议书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中的创新与不足
第2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一般分析
    2.1 科技革命的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2.1.1 科技革命的概念
        2.1.2 战后科技革命研究范围的界定
    2.2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及研究范围界定
        2.2.1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
        2.2.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研究范围界定
    2.3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基础
        2.3.1 熊彼特创新理论
        2.3.2 技术经济范式理论
        2.3.3 产业技术范式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基于创新体系视角的分析框架
    3.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机理
        3.1.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经济本质:技术经济范式转换
        3.1.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传导机制:“催新”与“改旧”
    3.2 创新体系相关理论
        3.2.1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3.2.2 部门创新体系理论
    3.3 以创新体系为切入点的分析视角
        3.3.1 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3.3.2 部门创新体系与产业技术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与背景
    4.1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
        4.1.1 战前科技革命成果推动下日本产业的“重化型”化(20世纪50-60年代)
        4.1.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轻薄短小”化(20世纪70-80年代)
        4.1.3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信息”化(20世纪90年代后)
    4.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背景
        4.2.1 重化型产业结构的局限性日渐凸显
        4.2.2 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为日本提供了机遇
        4.2.3 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奠定了经济基础
        4.2.4 日本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战略奠定了技术基础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基于国家创新体系的分析
    5.1 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载体:日本国家创新体系
    5.2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5.2.1 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
        5.2.2 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
        5.2.3 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
        5.2.4 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
        5.2.5 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
    5.3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5.3.1 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5.3.2 遵循技术创新的“现场优先主义”原则
        5.3.3 实行考虑市场因素的“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
        5.3.4 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
        5.3.5 重视对在职人员的科技教育和技术培训
    5.4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5.4.1 从事与产业技术密切相关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5.4.2 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
        5.4.3 培养了大量的理工类高科技人才
    5.5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5.5.1 产学官联合攻关尖端技术
        5.5.2 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
        5.5.3 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
    5.6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评析
        5.6.1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5.6.2 “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战后科技革命催生日本主要新兴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6.1 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与日本部门创新体系
    6.2 微电子技术催生下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兴起和发展
        6.2.1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6.2.2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6.2.3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6.2.4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6.2.5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6.3 计算机技术催生下日本计算机产业的兴起与发展
        6.3.1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6.3.2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6.3.3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6.3.4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6.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的匹配性评析
        6.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半导体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6.4.2 部门创新体系与计算机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6.4.3 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战后科技革命改造日本主要传统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7.1 科技革命改造传统产业的本质: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
    7.2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工业机器自动化的发展
        7.2.1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7.2.2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7.2.3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7.2.4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需求因素
    7.3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汽车电子化的发展
        7.3.1 汽车电子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7.3.2 汽车电子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7.3.3 汽车电子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7.3.4 汽车电子化中的需求因素
    7.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的匹配性评析
        7.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工业机器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7.4.2 部门创新体系与汽车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7.4.3 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与教训
    8.1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
        8.1.1 构建了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
        8.1.2 重视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
        8.1.3 加速推进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
        8.1.4 借力科技革命的“双重性质”推动新旧产业协调发展
    8.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教训
        8.2.1 创新体系的基础研究能力不足
        8.2.2 创新体系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
        8.2.3 政府主导下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
    8.3 本章小结
第9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对我国的启示
    9.1 新一轮科技革命给我国产业升级带来的机遇
        9.1.1 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机会窗口”
        9.1.2 为我国新兴产业“追跑”“齐跑”与“领跑”的并行发展提供机遇
        9.1.3 为我国传统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机会
    9.2 构建与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相匹配的创新体系
        9.2.1 构建国家创新生态体系
        9.2.2 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
        9.2.3 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
        9.2.4 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
    9.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4)柔性有机发光二极管拉伸检测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材料试验机的发展现状
        1.2.1 电子万能试验机的发展
        1.2.2 微型拉伸试验机的发展
    1.3 本论文研究内容
2 拉伸设备的硬件研制
    2.1 有机柔性发光二极管拉伸设备的设计
    2.2 拉伸设备的硬件配件结构选择
        2.2.1 拉伸设备性能要求
        2.2.2 拉伸设备驱动电机的选型
        2.2.3 拉伸设备丝杆的选择
        2.2.4 试验台夹具与设计
        2.2.5 拉力测量装置的选择
    2.3 拉伸设备整机结构
    2.4 本章总结
3 拉伸设备测试系统的硬软件电路设计
    3.1 拉伸测试系统的结构框图
    3.2 拉伸设备的硬件电路设计
        3.2.1 系统的电源模块
        3.2.2 主控核心模块
        3.2.3 A/D信号采集电路
        3.2.4 电机驱动模块的选型
        3.2.5 USB转串口通信模块
        3.2.6 按键输入模块
    3.3 上位机软件的编写
    3.4 发光二极管的测试系统
    3.5 本章总结
4 柔性发光二极管的制备与拉伸特性研究
    4.1 有机发光二极管的性能分析
    4.2 柔性发光二极管的制备
    4.3 有机柔性发光二极管的封装
    4.4 有机柔性发光二极管的拉伸测试与分析
    4.5 本章总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5)双轴光电跟踪转台的完全跟踪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光电跟踪转台控制方法研究概况
    1.3 完全跟踪控制研究概况
    1.4 目标检测跟踪算法研究概况
    1.5 本论文主要研究工作
第2章 双轴光电跟踪转台的工作原理及其建模
    2.1 引言
    2.2 双轴光电跟踪转台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2.2.1 双轴光电跟踪转台系统组成及结构
        2.2.2 工作原理
    2.3 双轴转台的建模与仿真
        2.3.1 双轴光电跟踪转台的建模
        2.3.2 仿真验证
    2.4 小结
第3章 双轴光电跟踪转台的完全跟踪控制算法研究
    3.1 引言
    3.2 完全跟踪控制策略
        3.2.1 基本原理和方法
        3.2.2 完全跟踪控制器设计
        3.2.3 仿真验证
    3.3 基于控制量细分的完全跟踪控制
        3.3.1 基本原理
        3.3.2 基于控制量细分的完全跟踪控制器设计
        3.3.3 仿真验证
    3.4 小结
第4章 双轴光电跟踪转台的目标检测跟踪算法研究
    4.1 引言
    4.2 基于多特征融合的分层粒子滤波算法设计
        4.2.1 粒子滤波理论原理
        4.2.2 系统状态转移模型的构建
        4.2.3 分层粒子滤波框架
        4.2.4 基于角点特征的目标匹配
        4.2.5 颜色-边缘联合特征观测模型的建立
        4.2.6 整体的算法流程
        4.2.7 实验结果及分析
    4.3 小结
第5章 半实物仿真实验及系统整体实验
    5.1 基于RTW和xPC Target半实物仿真
        5.1.1 基于RTW和xPC Target半实物仿真原理
        5.1.2 基于RTW和xPC Target的半实物仿真平台构建
        5.1.3 完全跟踪控制算法半实物仿真验证
    5.2 双轴光电跟踪转台系统实验
        5.2.1 实验环境模拟
        5.2.2 实验步骤
        5.2.3 实验结果及分析
    5.3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6)光纤CO2激光绣花机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激光切割在绣花机上的应用
        1.1.2 光纤 CO_2激光绣花机的优点与结构特点
        1.1.3 光纤 CO_2激光绣花机控制系统的发展历程
        1.1.4 光纤 CO_2激光绣花机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
    1.2 选题的意义及本文所研究的内容
        1.2.1 选题的意义
        1.2.2 本文研究的内容
    1.3 论文结构安排
第2章 光纤 CO_2激光绣花机控制系统结构设计
    2.1 光纤 CO_2激光绣花机的机械结构介绍
    2.2 光纤 CO_2激光绣花机的电控系统结构介绍
        2.2.1 光纤 CO_2激光绣花机电控系统工作原理
        2.2.2 光纤 CO_2激光绣花机的电气自动化控制原理
        2.2.3 激光功率控制终端设计
        2.2.4 控制终端外观及其功能实现
        2.2.5 控制终端电路原理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光纤 CO_2激光绣花机控制系统电路设计
    3.1 整体方案设计
    3.2 基于 STM32 处理器的实验平台搭建
        3.2.1 基于 STM32 的实验平台控制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3.2.2 基于 STM32 的实验平台电机驱动电路设计
    3.3 PCB 的制作与调试
        3.3.1 PCB 设计中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3.3.2 PCB 中各模块的调试
    3.4 基于 STM32 的实验平台软件设计
        3.4.1 加速曲线的选择
        3.4.2 测试结果分析
        3.4.3 RVMDK3.80A 开发软件简述
        3.4.4 基于 STM32 的实验平台软件设计
        3.4.5 基于 STM32 的实验平台电机驱动程序设计
    3.5 基于 RD6332G 激光切割/雕刻系统的实验平台搭建
        3.5.1 RD6332G 运动控制卡在激光绣花机上的应用
        3.5.2 RD6332G 与电脑绣花机的结合方法
        3.5.3 基于 RD6332G 控制卡的光纤激光绣花机电控系统结构
        3.5.4 RD6332G 运动控制卡与脉冲方向式驱动器连接
        3.5.5 RD6332G 运动控制卡与双脉冲 X/Y 驱动器的连接
        3.5.6 RD6332G 运动控制卡与激光器开关电源的通信
        3.5.7 运动控制信号切换电路设计
        3.5.8 基于 RD6332G 的光纤激光绣花机实验平台整体线路连接
        3.5.9 两种实验平台的优缺点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 MSP430 的激光功率调节系统设计
    4.1 激光管输出功率稳定性测试的原理及其必要性
    4.2 基于 MSP430 处理器的 PWM 功率调节系统设计
        4.2.1 基于 MSP430 处理器的 PWM 功率调节系统硬件结构
        4.2.2 基于 MSP430 处理器的 PWM 功率调节系统软件设计
        4.2.3 PWM 功率调节系统控制激光功率实测结果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光纤 CO_2激光绣花机控制系统综合测试
    5.1 光纤 CO_2激光绣花机控制系统综合测试
    5.2 切割过程仿真与实际切割效果展示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7)基于ARM的脚轮冲压线机械手运动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运动控制系统的发展现状
        1.2.1 运动控制系统历史进程
        1.2.2 运动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1.3 运动控制算法
    1.4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机械手运动分析与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2.1 脚轮冲压工序介绍
    2.2 脚轮冲压机械手结构设计
    2.3 脚轮冲压机械手运动分析
        2.3.1 机械手运动流程
        2.3.2 脚轮冲压生产线运动整体布局
    2.4 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
        2.4.1 控制系统的方式与结构
        2.4.2 脚轮冲压线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脚轮冲压机械手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设计
    3.1 脚轮冲压机械手控制系统的设计要求
    3.2 脚轮冲压机械手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3.2.1 ARM 简介
        3.2.2 主控模块设计
        3.2.3 执行模块设计
        3.2.4 反馈模块设计
    3.3 脚轮冲压机械手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3.3.1 控制系统软件整体设计
        3.3.2 初始化模块设计
        3.3.3 运行模块设计
        3.3.4 串口通信模块设计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控制系统的模糊PID设计和仿真
    4.1 传统 PID 控制算法
        4.1.1 PID 控制原理
        4.1.2 PID 控制算法的过程
    4.2 模糊控制理论
    4.3 模糊 PID 控制算法
        4.3.1 模糊 PID 控制原理
        4.3.2 模糊 PID 算法的过程
    4.4 基于 Matlab 的仿真分析
        4.4.1 伺服系统的辨识
        4.4.2 传统 PID 控制仿真
        4.4.3 模糊 PID 控制仿真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调试及运行
    5.1 机械手的搭建和调试
        5.1.1 控制系统的搭建
        5.1.2 模糊 PID 控制器的实现
        5.1.3 机械手的装配和调试
    5.2 脚轮冲压自动线的现场搭建与调试
        5.2.1 串行通信设置
        5.2.2 人机界面设计
        5.2.3 现场调试
    5.3 运行效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8)基于ARM和μC/OS-Ⅱ的电脑横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电脑横机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电脑横机的国外研究现状
        1.2.2 电脑横机的国内研究现状
    1.3 囯产电脑横机控制系统的发展
    1.4 本文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2 电脑横机控制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2.1 电脑横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1.1 电脑横机的结构
        2.1.2 电脑横机的工作原理
    2.2 电脑横机控制需求分析
        2.2.1 电脑横机的控制需求
        2.2.2 电脑横机的控制对象及输入输出信号
    2.3 电脑横机控制系统设计方案
    2.4 本章小结
3 电脑横机主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3.1 电脑横机主控制层硬件设计
        3.1.1 主控单元
        3.1.2 存储模块
        3.1.3 CAN总线通讯模块
        3.1.4 系统人机界面模块
        3.1.5 电源管理与复位监控模块
    3.2 电脑横机主控系统软件设计
        3.2.1 CAN总线模块的实现
        3.2.2 人机界面模块的实现
        3.2.3 USB文件读取模块
    3.3 横机主控系统设计结果
    3.4 本章小结
4 电脑横机机头和机身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4.1 机头和机身子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4.1.1 CPU主控单元
        4.1.2 电机驱动单元
        4.1.3 选针器驱动电路
        4.1.4 电磁铁驱动电路
        4.1.5 信号采集电路
    4.2 电脑横机选针控制算法实现
        4.2.1 机头位置的闭环控制
        4.2.2 电脑横机电磁选针及其选针提前量的确定
        4.2.3 选针器控制方案的确定
        4.2.4 电脑横机选针控制算法软件实现
    4.3 电脑横机自动起底板控制算法实现
        4.3.1 自动起底的工作原理
        4.3.2 自动起底板控制软件实现
    4.4 本章小结
5 系统测试与联调
    5.1 电脑横机控制系统开发测试过程与环境
        5.1.1 嵌入式系统开发测试过程
        5.1.2 系统调试环境
    5.2 硬件调试
        5.2.1 最小系统硬件调试
        5.2.2 CAN总线模块调试
        5.2.3 底层驱动电路调试
    5.3 控制系统软件测试
    5.4 系统联调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10)绣花机电控系统电机协调控制及主从机通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电脑绣花机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1.2.1 绣花机的分类
        1.2.2 绣花机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1.3 本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1.4 主要研究内容
2 控制系统介绍
    2.1 科思CS-2215产品介绍
        2.1.1 本设计使用到主板的相关性能与特点
        2.1.2 相关技术参数与规格
    2.2 开机上电前的准备工作
    2.3 电脑绣花机控制器设计思想
        2.3.1 绣花机功能介绍
        2.3.2 电脑绣花机的工作原理
        2.3.3 本控制系统的软件体系结构
3 主轴电机动作的研究
    3.1 几种主轴电机性能介绍
        3.1.1 滑差电机
        3.1.2 交流变频电机
        3.1.3 交流伺服电机
    3.2 主轴电机动作原理
        3.2.1 主轴电机的工作原理
        3.2.2 主轴电机的起动与停车
    3.3 电脑绣花机中的光电编码器
        3.3.1 光电编码器
        3.3.2 增量型旋转编码器技术特性简介
    3.4 主轴电机速度和位置的测量研究
        3.4.1 通过测量光电编码器的输出脉冲数来计算主轴速度
        3.4.2 硬件定时器测量主轴电机速度
        3.4.3 光电编码器测量主轴的位置
4 绣框电机动作的研究
    4.1 电脑绣花机移框部分的工作原理
    4.2 绣框电机的控制特点
        4.2.1 绣框电机的介绍
        4.2.2 步进电机输入信号的时序
    4.3 绣框电机升降速的研究
        4.3.1 速度控制的必要性
        4.3.2 步进电机的升降速曲线
        4.3.3 绣框电机升降速的软件实现
    4.4 电脑绣花机手动移框的软件实现
        4.4.1 最初的手动移框软件实现
        4.4.2 手动移框的改进算法
5 主轴电机与绣框电机协调控制
    5.1 硬件定时器设备驱动程序
        5.1.1 设备驱动程序简介
        5.1.2 硬件定时器设备驱动程序主要内容
    5.2 Qt类实现的两种软件定时方法
    5.3 电控系统中的电机协调控制
        5.3.1 技术指标及功能需求简介
        5.3.2 刺绣过程的语言描述
        5.3.3 主轴电机和绣框电机的协调控制
6 绣花机电控系统上位机与下位机之间的通信
    6.1 串行通信方式的比较与选择
        6.1.1 RS232串行通信简介
        6.1.2 RS422串行通信简介
        6.1.3 RS485串行通信简介
        6.1.4 选择RS422串行通信
        6.1.5 多机通讯的原理介绍
    6.2 绣花机电控系统中的通信协议
        6.2.1 通讯协议介绍
        6.2.2 通讯协议在系统中的应用
    6.3 电控系统串口通信控制软件
        6.3.1 读取串口数据的几种I/O模型
        6.3.2 Linux环境下的串口通信
        6.3.3 基于 Qt软件的串口通讯
        6.3.4 用线程实现串口通讯
7 绣花机电控系统的键盘管理
    7.1 Linux环境下的按键检测机制
        7.1.1 Linux按键检测原理
        7.1.2 基于 Qt的按键检测
    7.2 绣花机电控系统中的按键管理
        7.2.1 刺绣准备模式下的按键
        7.2.2 刺绣确认模式下的按键
        7.2.3 刺绣运行模式下的按键
        7.2.4 拟设计的按键布局及定义
8 系统控制软件改进及总结
    8.1 设计中发现的问题及拟解决措施
        8.1.1 步进电机升降速曲线
        8.1.2 串口通信协议
        8.1.3 矩阵键盘管理
    8.2 结论及展望
        8.2.1 总结
        8.2.2 未来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四、巧用电脑软盘驱动器电机(论文参考文献)

  • [1]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科技英语英汉翻译实践报告 ——以《信息技术专业英语》教材为例[D]. 王莎.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2]穴盘苗移栽机取苗装置的设计与研究[D]. 杨先超. 新疆农业大学, 2021
  • [3]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D]. 刘伟岩. 吉林大学, 2020(03)
  • [4]柔性有机发光二极管拉伸检测的设计与实现[D]. 陈亮. 中国计量大学, 2019(02)
  • [5]双轴光电跟踪转台的完全跟踪控制研究[D]. 程宇龙. 北京理工大学, 2016(11)
  • [6]光纤CO2激光绣花机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研究[D]. 刘锦华. 燕山大学, 2014(01)
  • [7]基于ARM的脚轮冲压线机械手运动控制研究[D]. 孙远. 华南理工大学, 2013(01)
  • [8]基于ARM和μC/OS-Ⅱ的电脑横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仇广金. 浙江大学, 2013(08)
  • [9]利用计算机并口对步进电机进行控制[A]. 杨亮,曹阳,潘能乾,罗宋平,李洁. 绿色制造与低碳经济——2010年海南省机械工程学会、海南省机械工业质量管理协会“年会”暨机械工程科技学术报告会论文集, 2010
  • [10]绣花机电控系统电机协调控制及主从机通讯研究[D]. 王冲. 南京理工大学, 2007(01)

标签:;  ;  ;  ;  ;  

熟练使用电脑软盘驱动电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