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阴影:探索情感的可能性

彩虹阴影:探索情感的可能性

一、虹影:探求感情的各种可能性(论文文献综述)

田诗洋[1](2020)在《欧美华文文学中的战争书写》文中提出在漫长的文学创作与研究历程中,战争始终是文学书写、文化研究的重要主题之一。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虽然文化理念的迥异影响着文学创作的差异化发展,但战争叙事都是其文学创造史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内容。近些年来,欧美华文文学中的战争书写越来越受到研究者重视。我们发现,在欧美华文文学书写中,战争叙事涉及的范围十分广阔,既有对发生于中国本土的战事的记述,也有对世界范围内其他国家地区战场的刻画,欧美华文作家群关注发生在各个时期、各个地域的不同性质的战争,也往往在书写中流露出不同的情感态度与认知方式。概略的看欧美华文文学创作中的“战争”书写涵盖了三个层面:一是作为叙事对象的战争,即在作品中正面表现战争的经过、战场的惨烈,将战火中的人的斗争与挣扎作为文本叙事的对象,将战争置于凝聚文本叙事线索的中心位置,从而明确“战争”即为小说的主题与叙事主体;二是作为叙事背景的战争,将战争作为故事发生的背景,战争在故事中时隐时现,为作品营造特定的时代条件与地域条件,促使典型事件的发生,这里所谓的“背景”并不是游离于叙事主旨的,而恰恰是存在于特定时期决定人类命运的关键外部环境;三是作为通向叙事主题通道的战争,选择战争作为叙事通道从而表达人与历史的冲突、战争中个体生存与群体选择的冲突等主题。梳理近些年来学界关于海外华文文学中战争书写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到,虽然相关讨论已有一定数量的积累,但大多数研究仍是侧重整体作家作品的解读,仍缺少以“战争”为基点、观察欧美华文小说整体创作,并总结欧美华文文学对“战争”的思考成果的系统性研究。因此,本论文以欧美华文文学中的战争书写为研究重点,在剖析相关作品创作特点的基础上,尝试深入挖掘隐含在文字背后更丰富、复杂的内涵。多层次的“战争”定位并不是将战争书写进行泛化,而是在相关叙事文本中以“战争”这一线索,串联出欧美华文文学创作中的一条主题流向,聚焦于紧密围绕同一主题而衍生的话语场域,以此观照欧美华文作家同中有异、与时俱进的战争观念、审美取向与小说文本的批判性。论文第一章与第二章重点探讨欧美华文文学战争书写的历史叙事,分别聚焦发生于中国境内和海外战场的战争书写。海外华文作家的战争叙事中既有源于中国文化的政治取向和民族认同作为创作底色,也以丰厚的文学传统为积淀,在关注人类整体命运的大格局中形成生命意识和历史反思。具体的看欧美华文作家群对中国境内战事的关注较多集中于抗日战争,历史上欧美华侨在海外成立抗日救亡团体,对祖国抗战进行声援和经济支持,这种文化心理上的归属感体现了华人的民族国家情怀,并呈现在延续至今的文学创作中,同时海外作家的抗战题材作品也反映着对国内抗战文学传统的继承和革新。当代欧美华文作家往往选择站在历史之外对经历着战争的人和事进行回忆和想象,在多元文化力量之间的矛盾、冲突、对话中向人性、生命、族群、种族、身份等方向进行书写,形成一种新的世界视野,一定程度上丰富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面貌。论文第三章剖析欧美华文文学战争叙事中的离散境遇与身份认同,在战争故事中重新审视欧美华文文学研究的经典母题“离散”与“身份”问题。战争造成的极端离散境遇让书写者对身份的思考走向多元,与族裔意识、在地化、性别书写等主题相继迸发出新的火花,突出显现为身份的认同与偏移。战争中人的“错位”使得身份辨析更加扑朔迷离,既包括华人作为少数族裔在异国进行身份追寻,也包括其他族裔由于侵略、避难等原因寄居在中国领土,甚至是主动与被动选择下的个体身份调换现象。战争同时又是一次对“民族同一性”的强化,在欧美华文作家创作中,“中国”不仅是现代民族国家的客观存在,更是文化意义上的诗性家园和身份象征符号的总和。作家们借助于现代性、后现代性视野下身体的叙事功能,和战争语境下混血儿身份的原罪化书写,将置身跨文化背景中的生命体验进行了艺术化的呈现和思考。第四章侧重探讨欧美华文文学战争书写中的战争伦理问题。对于战争伦理的思考可以溯源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兵家思想、儒道学说,又与西方文化冲击下的宗教思想和历史意识等相关。此外由战争过渡到和平时代的历史语境中,战时文化规范与启蒙文化规范相碰撞而引发的问题等,也均成为海外华文作家探讨战争伦理问题时的文化立足点。本文尝试从上述问题出发,进一步探讨海外作家创作中,在群体解放与个体解放的叙事冲突中观察个体命运,兼容暴力审美与反战思想等内涵中表达的观念。第五章考查欧美华文文学战争书写的叙事策略,提炼共性化、典型化、特色化的叙事方式。欧美华文作家用宏大叙事与微观叙事的调和,平衡着真实与的虚构关系;用主动暴露作者意识的写作手法,借战争叙事传递和平年代的省思;在多重视角叙事与视角更迭中,使不同视角的持有者在故事中相互关联,形成一种对立式的补充;以悬疑元素发酵戏剧张力,完成氛围渲染和结构设计;用幽默介入苦难从而把控叙事的悲剧感,让叙事节奏更有节制、张弛有度地循序渐进。这些因素增强了作家创作的可读性和技巧的实验性,分析其叙事特点,由呼吁我们更深入的理解作品的内涵。整体来看,欧美华文文学中的战争书写,在题材选择思想意识和国际视野等方面,补充并拓展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写作格局,在继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展现出其独特的存在价值。

郑慧远[2](2020)在《虹影小说中男性形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虹影是享誉世界的英籍华人作家,在丰富的个人生命体验的影响下,形成了开阔大气的小说创作风格。由于虹影小说独特的个性与鲜明的女性主义立场,以往的研究多将目光投向小说中的女性,但是虹影小说中特征鲜明的男性人物和作家明显的男性批判意识让人不得不注意到其小说中的男性,当我们从女性世界转身并稍息片刻,试图将目光移向虹影小说中所构筑的那个“男人世界”时,女性最为内在、最为本质的部分便会悄然向我们展开,并且会引领我们去发现一个别有洞天的全新的景象。第一章,绪论部分首先对虹影生平及创作进行简要概述、其次指出论文研究的意义及创新之处,再次分析了国内外研究现状,接着表明论文的研究方法,最后介绍了本论文的主要内容。第二章,对虹影小说中的男性形象进行分类梳理,将男性分为不孚所望的引导者、不可倚靠的被引导者以及趋于理想的同路人三部分,进而对不同类型的男性加以区分,分析了始乱终弃的拯救者、精神疏离的养育者、观念对抗的引路人、性情软弱的依附者、个性扭曲的逃避者等类型的男性,展现虹影对男性的审视。第三章,从作家角度和男性自身两方面论述虹影小说中男性形象的成因。首先,说明作家的身份创伤与父爱缺失的外在因素对其书写男性形象的深远影响。其次,阐释虹影在写作中找寻爱情、书写男性衬托女性的内在创作动因对男性形象生成的影响。最后,分析在父权规范下,男性的内心意志与生活环境共同对男性的造就。第四章,发掘虹影小说中男性形象的多重价值。首先,是对两性文化的反思,文本表达出对以往女性解放中两性对峙关系的警惕,并展现男性觉悟对两性解放的重要性。其次,是对异质文化的审视,包括对文化之间矛盾冲突的考察和对文化之间平等交流和谐共生的倡导。最后,虹影小说对男性的边缘处境的关心、对男性内在复杂人性的注视,使得小说具有深厚的人文关怀价值。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重申虹影小说中男性形象的重要意义。

陈瑜[3](2019)在《论虹影博客中的论争》文中研究说明2005年10月21日,缘于对于网络的熟悉,也缘于自身的名气,虹影受邀在新浪网开通个人博客业务。在虹影的博客中,争论是最不可少的话题。本文对虹影在博客上的四次争论进行分析,得出虹影的争论心态:自恋、好强、反抗、妥协。

黄爱[4](2018)在《创伤记忆·苦难意识·性别体验·边缘心态 ——论虹影小说创作的四维空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九十年代以来重要的华文文学代表作家,虹影有关“中国”的记忆、体验和想像始终是其小说创作的取材和灵感之源;九十年代移民英国以后的海外经历,则使她的文学创作获得了世界性的观念支撑和艺术启迪。这两方面因素的交融,成为支撑虹影文学创作的根本心理动因和取用不竭的心灵资源,由此形成的四个主观化的心灵维度:“创伤记忆”“苦难意识”“性别体验”和“边缘心态”,构成了她小说创作的四维空间,从根本上决定了虹影小说创作的题材内容、精神内涵和艺术个性,也是确认其创作成就的四个价值尺度。虹影迄今为止的全部创作,都可以在由这四维空间所构成的综合视野中得到分析、阐释和评价。本文从“创伤记忆”“苦难意识”“性别体验”“边缘心态”四个关键词所构成的四维空间出发,在充分考察虹影生平和创作道路的基础上,以文本分析为基本手段,并广泛借用“成长小说”理论、“传记批评”理论、女性主义批评、“身体写作”理论、“边缘人”理论以及流散文学等理论和批评方法,对虹影的小说创作进行系统深入的综合研究,深入揭示其作品的创作成因和主题内涵,全面评价其作品的思想价值、艺术特色和创作成就。论文由前言、主体五章和结语构成。前言部分对目前国内外有关虹影小说创作的研究现状、主要成就和不足进行综述,并阐明本文的选题主旨、研究重点和研究方法。第一章对虹影的生平和创作道路进行系统考察和描述。一方面,重点关注了虹影的身世、成长道路和情感经历。另一方面,系统考察了虹影的文学道路,对她从早期探索到成熟、成名的文学创作历程进行了分阶段的考察,同时对她作为一个着名“话题作家”在海内外文坛所引发的各种公共话题和是非争议进行了现象性的观察,呈现其个人生活和气质性情的不同侧面并作出评析。第二章从“创伤记忆”这一维度入手,探讨虹影小说创作中的成长主题及其相关作品对亲情伦理的冷峻透视。《饥饿的女儿》是虹影在文坛的成名作,为她在海内外文坛带来了巨大的声望。这部成名作及其后出版的《好儿女花》和一些中短篇小说,都是虹影在个人真实的成长经历和家事背景基础上创作出来的带有鲜明自传色彩的“自我暴露”型小说。这是虹影小说创作中最重要和最有价值的部分之一。首先,这些作品把中国特定历史情境下主人创伤性的童年记忆、生理和心理上如影随形的饥饿感、叛逆的初恋、对身世的困惑、对“父亲”的找寻、对“家”的逃离等成长体验进行了细腻的再现,饱含着青春少女刻骨铭心的痛感,也传达着对生命的深刻领悟。其次,这些作品还以惊世骇俗之笔描述了传统意义上被视为是“家丑”而不足为外人道的那些黑暗和屈辱的记忆,把她所出身的那个底层草根家庭的亲子关系、亲情伦理置于极端苦难和粗鄙的生存现实之中,从细节丰盈的日常化生存视角进行写实性观照,展示其斑驳的面目和复杂的真相。其三,这些作品有的被作者直接称为“纯粹的自传”(《饥饿的女儿》),有的被作者委婉地叫作“自传体小说”(《好儿女花》),无论哪一种情况,虹影都表现出“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的巨大勇气,大胆自曝身世、自揭家丑,既挑战了传统伦理禁忌,也突破了传统文体边界,将百年华文文学“自我暴露”的写作传统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代表了华文文学自传体小说创作的新突破。这种自传体写作所表现出来的写实的高度、人性的深度和拷问的力度,及其震撼性的艺术感染力,在当代华文文坛具有不容忽视的独特价值。第三章从“苦难意识”这一维度入手,讨论虹影如何在其苦难人生经历的基础之上,从历史反思和现实观照的意义上去展开其苦难叙事。具体而言,在长篇小说《饥饿的女儿》《孔雀的叫喊》、“上海三部曲”系列、《好儿女花》和中短篇小说《绿袖子》《鹤止步》《那年的田野》等作品中,虹影对贫穷、饥饿、政治动乱、战争和社会动荡所造成的人类苦难,进行了饱含痛感的深切表现。首先,虹影以自己的成长经历为根基,对上世纪50-70年代中国一个城市贫民区所遭遇的贫穷与饥饿之苦进行了历史的复原。她从有关街巷、堂屋、阁楼、公厕等日常生活场景的记忆入手,展示了贫穷的真相,为那个几乎没有私人生活的赤贫年代留下了独特的空间写照;她通过对个人、家族、城市在饥饿中挣扎的受难史的呈现,为饥饿的记忆留下了清晰的时间线索。虹影从女性个人化的小叙事立场和女性身体体验的细腻感受出发来反刍贫穷与饥饿,“恢复了被迫失去的记忆”。其次,虹影以个人化的成长记忆和历史感受为基础来表现动乱与暴力之苦,表达她的历史反思和现实忧患。她的创作广泛触及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以来的“镇反”运动、“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呈现了政治动乱年代荒谬的斗争逻辑和非理性的暴力肆虐之下,个体所遭受的灾难性毁伤,以及历史功利主义选择之下人性苦难的多元形态,并将这种历史反思引向忧患重重的当下现实。其三,虹影还以悲情男女的遇合流离、命运浮沉为着眼点,在传奇性的历史想像叙事中来表现战争与乱世之苦。青楼妓院、旅馆舞厅、黑社会、情报战线、特务机关,以及战争阴影下的城市和荒野,是虹影演绎人物命运、制造乱世传奇的绝佳舞台。虹影以其深刻的洞察力,对大动荡背景下卑微个体的生存苦难进行了富有历史感和想像力的生动呈现。第四章从“性别体验”这一维度入手,讨论虹影小说对女性意识和女性欲望的叛逆性书写。长篇小说《饥饿的女儿》《好儿女花》、“未来小说”三部曲、《K》《上海王》和中短篇小说《绿袖子》《近年余虹研究》等,是本章所涉及的重要文本。其一,虹影的女性意识深受波伏瓦的影响,她自称是一个“命运预设的女权主义者”和“行动的女权主义者”。虹影作品对女性在男权中心社会的“他者”困境和附属命运有切肤之痛,通过从恋父到审父、弑父、杀夫、阉割男人的惊悚情节来表达其对菲勒斯中心主义传统的极端叛逆和激烈反抗,并以其“超性别写作”的观念野心,试图在传奇书写中构建女性的历史主体地位。其二,欲望叙事是虹影小说创作的重要内容。在虹影的小说作品中,“虹”是一个具有特定含义的字眼,既是虹影对自我的隐喻,也是女性欲望的象征,是一种美丽的诱惑、致命的危险、叛逆性生命力的张扬。虹影将这种自我的隐喻和欲望的象征投射到她所钟情的女性主人公身上,来展开其极具个人化风格的欲望书写和情爱叙事:以女性主义立场反抗菲勒斯中心主义传统,充分调动女性的身体体验,以离经叛道的“身体写作”大胆地呈现女性的身体美学,把性的完美礼赞为灵魂的高扬和生命的极致,建构起风格热烈、坦荡而又流丽的虹影式的情爱叙事。其三,《K》是虹影最具争议性的作品,本章第三节通过对《K》的专论,进一步深入地分析和检讨了虹影的女性意识和欲望叙事。一些流行观点从后殖民主义批评视角出发,把《K》视为一个东方主义写作范本,本文对此进行了辨析与质疑,并将《K》还原到性别冲突的论域,认为《K》仍是一部体现着虹影女性意识和女性欲望的典型文本,是一个女性的“白日梦”叙事:它塑造了一个敢于以身体的叛逆来反抗某种欲望压抑和道德禁忌,敢于实践、主导和享受完美性爱的罕见的中国女性形象,显示了虹影大胆反抗和颠覆菲勒斯中心主义传统的女性立场。但其局限性也很明显,虹影在《K》中将其女性主义的欲望诉求,建立在道家所谓“房中术”这样一套荒诞不经、腐朽虚妄的理论话语之上,显然是一大败笔。第五章从“边缘心态”这一维度入手,讨论虹影作品中的“边缘人”形象。所谓“边缘人”,指的是因为种种主观或客观原因,不得不疏离于社会主流群体之外,或与他人、与社会之间的对话关系出现断裂,因而不得不置身于日常生存秩序之外的人。虹影自己所身处的多重边缘情境决定了形形色色的“边缘人”形象是其小说创作的一个重要特点。具体而言,本章主要涉及《饥饿的女儿》、“上海三部曲”等长篇小说及《绿袖子》《鹤止步》《鸽子广场》《你一直对温柔妥协》等中短篇小说,重点讨论了虹影作品中四种典型的“边缘人”形象。其一是“家”的边缘人。重点讨论了这些边缘人的无家之痛和恋“家”之情,“寻父”的本能冲动,以及他们以“爱”为“家”的最后救赎的至情之心与苦情命运。其二是国族边缘人。重点讨论了这些边缘人在国族政治语境中身份认同与情感选择之间的两难,及他们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冲突、对话与交融。其三是社会边缘人。重点讨论了虹影作品中城市贫民与江湖艺人这两类社会边缘人形象。其四是性别边缘人。重点讨论了虹影作品中的女同性恋者和男同性恋者这两类性别边缘人群体。论文的结语部分,在主体章节的基础之上,讨论虹影如何因其“流散”的写作身份,获得了处理“中国经验”的更大自由,也获得了提升其创作的价值和意义的“世界眼光”。虹影小说的独特价值和世界性意义由此得到了彰显。结语部分还对虹影“中国经验”和“世界眼光”中的局限性进行了客观的检讨和反思。

冯小冰[5](2017)在《中国当代小说在德语国家的译介研究(1978-2013)》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当代小说在德语国家的译介始于20世纪50年代,距今已有60多年的历史。但截止到目前为止,学界依然缺乏对于中国当代小说德译的系统性研究。本研究的内容有三:其一,系统梳理1978-2013年间中国当代小说在德语国家的译介情况;其二,深入剖析影响译介活动的多元要素;其三,探究中国当代小说本体与其德译活动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依托卫礼贤翻译中心数据库和东亚文学杂志数据库,建立了独立的1978-2013年间中国当代小说德译出版信息数据库。通过对数据的定量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当代小说在德语地区的译介经历了三大周期,即1978-1992年间的高潮、1993-1999年间的低谷、2000-2013年间的新时期。总体上,中国当代小说的德译情况欠佳,译介缺乏持续性,读者数量也很有限。报纸、杂志和文集/单行本是中国当代小说德译的三大渠道。德语地区的译介主体以学术和商业出版社为主,多受学术界和商业利益的主导,而中国官方出版社的译介活动则深受国内外政治因素的影响。从选题上看,译介活动多受意识形态和诗学因素的操控,纪实性、文革类、禁书类以及反映中国风物的短篇作品更受到德语出版机构的偏爱。本论文以拉斯韦尔的传播模式为指导,提出了由译介主体、译介内容、译者、译介渠道、译介受众和译介效果六大环节构成的文学译介模式。在这一理论基础上,研究对典型性现象展开了定性分析。研究表明:1978-2013年间中国当代小说在德语地区的译介活动受到意识形态、诗学和文学本体的影响最大;而随着中国当代小说本体的转变,虽然意识形态依旧保持着很强的影响,但诗学要素对译介的作用也日益增强。特别是中国当代小说本体从“政治美学”到“文学审美”的回归,使德语读者对中国当代小说的接受逐渐摆脱固有的思维习惯,不再局限于政治与社会学的解读视角,而是更加注重作品的文学性并日趋多元化。另一方面,读者期待视野的改变也直接影响了译者对翻译策略的选择。本研究以图书销量和媒体评论为依据,分别选取了三个译介周期内最成功的中国当代小说德译作品,针对影响其译介效果的关键因素及其具体的翻译策略展开个案分析。分析显示,随着目的语读者期待的变化,译者的翻译策略也从面相目的语读者的“可接受性翻译”逐渐转向了更多以源语为导向的“充分性翻译”。而这种翻译策略转变所取得的积极效果也直接体现在德语国家的读者和媒体对中国当代文学的评价上。对此,研究通过对各家德语媒体,特别是《法兰克福汇报》上的书评,对中国当代小说在德语地区的接受效果进行了分析,最终证实了意识形态、诗学和文学本体这三大要素对读者期待、翻译策略和译介效果所产生的深刻影响。

余静[6](2017)在《他乡中的故乡 ——虹影旅英时期小说中的中国书写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旅英期间,虹影小说中的故乡中国,是原生的中国元素、生动的国内体验、远距离的异域生活,共同形塑得来的。就其小说中的中国书写,笔者分三个章节进行讨论:首先,概览虹影旅英时期小说创作的故乡中国的形态。由家这一主体出发,虹影的笔触延伸到日常生活的服装、器物、生活环境层面,笔者从旗袍、瓷器、长江水着笔,将展示作者对故乡中国生活特质的独特挖掘;其次,论文从虹影小说中的身体切入,一方面揭示高强度的劳动对人的摧残,另一方面展现由身体异化引发的人的失语,进而导致的家庭关系的残破,揭示其小说的中国形象如何表征人遭遇的双重戕害;最后,以记忆和禁忌为轴,笔者从客观的时代环境、社会集体观念和主观的个人执念,横向地阐释虹影对苦难叙事执着的缘由。笔者通过分析虹影作品中的中国书写、其旅英时期小说中内置的心理机制,试图阐释环境对于作者创作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笔者试图以虹影1960年代作家身份以及旅居英国、反思故乡中国的经历,通过“在场”及“不在场”的描述管窥特定时代下的中国书写。在此基础上追索华裔作家的“中国书写”作为一种知识与想象体系,在西方文化语境中如何生成、传播,表达一种流散海外的华人的文化心态。

李璐[7](2017)在《虹影作品中的母女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当代中国文学界,虹影因其作品大胆表现两性关系,书写女性不屈服于命运,因而众多的研究者将其视为“女性主义”的代表。大多数研究者都趋向于认同虹影的作品具有鲜明的女性意识,而忽略了作者作为母亲与女儿的身份,以及这双重身份对其文学创作产生的重要影响。笔者通过探究虹影作品中的母女关系而看到了一个不同寻常的虹影,她大胆书写两性关系、写女人不屈于命运,在一定程度上是她内心对母爱缺失与渴望的反映。因为童年时期太渴望母爱而没有得到,作者不得不用坚强包裹自己,在成年之后又将这份对爱的渴求转向对两性之爱的大胆追求上。从母女关系这条主线出发继续深入探索,更能发现作品中由母女关系牵带出来的丰厚的社会历史内容。同时,母女关系也作为虹影小说的叙事策略存在,作者通过对人物身世谜团的解密追寻,将故事情节交叉于现实、历史与回忆的碎片之中,透过交错的叙事结构带给读者跃动之感,这些都让她的作品散发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本文试图以母女关系为视域来考察虹影及其作品的魅力,笔者首先论述虹影作品中的母女情感,继而挖掘由母女关系牵带出来的丰厚的社会历史内容,并深入探讨母女关系在虹影小说叙事策略中的作用。笔者希望通过这些探索,能对作家及其作品有一个更开阔和深刻的理解。论文分为三章,各部分重点论述内容如下:第一章论述虹影作品中的母女情感。笔者认为,虹影的作品书写了多种母女情感,包括爱、疏离、反思、追悔、重建,这么多类型的母女情感其实都是一种爱的体现。作者所有涉及到母女关系的作品,都呈现了女儿对母爱的缺失与渴望,体现了女儿从迁怒母亲到反思自我、再到寻求自我原谅与自我赎罪的转变,作者的情感也经历了从压抑、理解到宽容的变化。通过虹影近些年的作品可以看出,她感恩自己拥有的一切,并将人格精神的追求转向了对儿童成长的关注上。在近期的创作中,虹影已经摆脱了研究者们冠以她的“女性主义”定位。第二章论述虹影作品中通过母女关系牵出的社会历史内容。在作品中,作者以母女之间的故事为线索,牵带出了故事所发生的大时代背景。这些历史背景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作者亲身经历的共和国的发展史,包括三年自然灾害、十年动乱,知青下乡、改革开放、下海、出国热、三峡建设等,另一类是上个世纪20-40年代中国的战乱史,包括军阀及黑帮混战、中国远征军入缅抗战、日本偷袭珍珠港扭转中国单独抗日以及中国内战等。透过作者笔下人物鲜活的个人记忆,本民族的历史记忆得以真实地再现。同时本章还对这些社会历史内容作了进一步的整理,探讨了作者笔下的人物在极端政治与苦难岁月中的人性扭曲,和在不幸命运中的挣扎与蹒跚步履。第三章论述作为叙事策略的母女关系在虹影小说叙事结构中的作用。身世与经历之谜往往是虹影作品解密追寻的重要内容,作者每每通过母女关系的牵引欲把谜团揭开时,往往扭转笔锋,将情节设置转向对社会历史内容的叙写上,造成结构的交错与跳跃。同时,对于虹影作品中的两个叙事文本:通过人与家与国的交互叙说来写社会历史的潜文本,和写人物艰辛苦难中人性经验的核心文本,本章也进行了深入阐释。

张文慧[8](2016)在《身份认同视野中的虹影小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虹影是为数不多打开海外阅读圈的英籍华裔作家,也是中国当代女性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她的作品以长篇小说为主,具有强烈、鲜明的女性主体意识,代表作有《饥饿的女儿》、《好儿女花》、《K-英国情人》以及“上海三部曲”(《上海王》、《上海魔术师》、《上海之死》)等,被译为30多种语言在欧美、澳大利亚、以色列、韩国等地出版发行,赢得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与认可:1997年,虹影的长篇自传体小说《饥饿的女儿》荣获台湾《联合报》读书人最佳奖;2000年,虹影被大陆媒体评为“十大人气作家”之一,2001年更是被《中国图书商报》评为“脂粉阵里的英雄”,位居十大女作家之首;2002年,《K—英国情人》被英国《独立报》(INDEPENDENT)评为"Books of the Year"(十大好书之一);2005年又荣获被称为文化奥斯卡的意大利“罗马文学奖”;2009年《好儿女花》又被亚洲周刊评为全球十大小说第二等等……众所周知,虹影身世特殊、行止另类、身份多维:非婚生女,出生贫寒、长于乱世,18岁离家漂泊,自由创作、读书、恋爱,移民海外,获奖无数又官司缠身……虹影的一生跌宕起伏、充满传奇性,她的自我身份也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作为主体意识的一种显现,自我身份认知也是主体狂欢的一种开放式表达。作家的主体意识带着自我身份不可磨灭的印记,并自然而然的展现在自己的创作之中。本论文以虹影小说中突出的身份认同问题为研究对象,从身份认同理论视野入手,着重探讨虹影小说文本中的边缘人物、流散身份以及基于身份视角的叙事表达,透视虹影在“他者”境遇下的身份写作,分析虹影在不同文化差异的冲突碰撞中的身份认同,从而更深入地把握身份认同之于虹影小说创作的特殊价值和意义。

李昕霓[9](2016)在《虹影小说“边缘人”形象研究》文中指出虹影作为女性主义作家的代表,并没有随波逐流地进行女性私语化写作,而是将关注点放置于普遍存在于现实社会的人类生存困境和精神迷茫上,将“边缘人”形象的书写与塑造作为小说创作的重点。虹影对时代发展变迁过程中人类社会的各种共性问题和普遍生存困境予以极大关注,对边缘群体报以同情和理解,将自己置身于同等的位置,为其发出内心的哀鸣与控诉。她的小说从非主流的角度展示人类社会的变迁,不仅是单纯的个体孤单彷徨的精神世界和命运坎坷的揭示,更是人类社会的现实世界和精神风貌的反映。本论文以虹影小说作品的文本细读为主,结合虹影的人生经历和相关文学理论,对虹影小说中的“边缘人”形象的分类、精神内涵、艺术塑造手法和书写价值进行细致研究探讨,全文共分为绪论、正文、结语三大部分。绪论部分,首先阐述提出虹影小说中的“边缘人”问题研究的原因和意义,其次阐述“边缘人”概念的发展流变,并且对文学作品中和虹影小说中的“边缘人”概念进行界定,最后综述国内虹影小说研究现状。第一章主要分析虹影自身边缘地位的生成,探讨虹影进行“边缘人”写作的外部语境,一共分为四个主要原因:首先是大饥荒年代,食物的匮乏带来的不仅是身体上的折磨,更是心灵上的焦灼与考验;其次是虹影寓居海外的经历,海外漂泊的心酸,居其地不解其情的痛苦流浪;再次是虹影身为女性,在寻求爱情的道路上荆棘丛生,屡受伤害;此外,虹影的私生女身份一直为人所诟病,从幼年时起便饱受社会和家人的歧视与疏远。第二章,结合上一章所探讨的虹影“边缘人”创作的外部语境,进行创作主体与“边缘人”形象的主体同构分析,分别是城市贫民出身与社会主流群体之外的游离、寓居海外与东西方文化夹缝中的漂泊流浪、坎坷情路与爱恋的灵肉创伤、私生身份与家庭关系无着的生命苦难.第三章,对虹影小说中的“边缘人”形象进行系统的分类梳理,主要分为四大类型,分别是社会宏大事件之外的“游离者”、多元文化碰撞中的“夹缝人”、同性爱恋与精神重压下的“零余者”和情感缺失与真爱的“渴望者”第四章,主要是对虹影小说中“边缘人”形象的艺术塑造手法进行分析。分别从“叙述的狂喜”与小说中“边缘人物”身世经历的传奇性、虚幻的梦境与人物精神开掘的深刻性和交错的时空与悲剧命运的轮回性三方面探究虹影笔下“边缘人”形象的艺术塑造。第五章,阐释虹影书写“边缘人”蕴含的价值意义。立足文本结合当前的多元文化语境,从虹影进行“边缘人”书写的现实意义、历史价值和文化审美三方面进行论说,尊重差异,追求平等,关注边缘群体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是虹影创作“边缘人”形象表达的文学思想和社会理想。结语,对虹影小说中“边缘人”形象的写作意义和研究意义进行总结:虹影的“边缘人”群体塑造不仅对于把握当代文学中“边缘人物”形象系列具有一定意义,同时也是对个体生命的尊重和人性关怀的呼唤,表达出对当下人类生存状态的思考和隐忧,传递出对人类命运的热切关怀。

赵树勤,杨杰蛟[10](2015)在《河流·情人·城市——虹影与杜拉斯小说意象的文化解读》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当代女作家虹影与法国女作家杜拉斯在小说的主题指向和艺术特征上有着诸多相似之处。从意象构建的角度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发现,河流世界、异国情人与城市空间在两者作品中均承担了重要的叙事功能,但由于时代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区别,她们在运用这三类意象所呈现出的审美倾向和文化心理又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二、虹影:探求感情的各种可能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虹影:探求感情的各种可能性(论文提纲范文)

(1)欧美华文文学中的战争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状况
        二、国外研究状况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欧美华文文学对“国境内”战事的历史叙事
    第一节 继承与突围:抗战叙事的书写转向
        一、抗日战争与欧美华侨的双向影响
        二、“十七年”抗战文学传统的再挖掘
        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视野下的海外抗战书写
    第二节 追忆与重构:关于解放战争的海外文本衍生
        一、个体化的平民书写
        二、离散境遇中的乡土记忆
    第三节 隐喻与虚构:对古代战事的现代性重塑
        一、《甲骨时光》:神秘主义下的牧野之战与文明守卫
        二、《夜与港湾》:甲午海战的先锋重述
第二章 欧美华文文学中海外战争的历史叙事
    第一节 欧洲战场的在场与历史记忆
        一、对世界大战中的欧洲战场的书写
        二、阿尔巴尼亚:当代动荡与自我放逐
    第二节 对马来亚战场的重新聚焦
        一、史料的挖掘与史实的复建
        二、国际力量角逐的极端场域
    第三节 越南战争中的青春书写
        一、史料与史识的文本呈现
        二、战争中的疼痛青春:遗落于境外的成长题材
第三章 离散境遇中的身份追寻:欧美华文文学战争叙事的情感意识
    第一节 错位处境中的身份追寻
    第二节 极端场域中的“民族同一性”强化
    第三节 身体书写中的身份意识
    第四节 混血儿身份:战乱年代的生而离散
第四章 欧美华文文学中的战争伦理之思
    第一节 战争伦理的文化心理溯源
        一、兵、道、儒家思想的杂糅共生
        二、不彻底的宗教启迪与救赎
        三、战时文化规范与知识分子启蒙文化规范的角力
    第二节 现代性视角下的悖论审视
        一、群体解放与个体解放的叙事冲突
        二、暴力审美与反战主题
第五章 欧美华文文学战争书写的典型叙事策略
    第一节 宏大叙事与微观叙事的调和
    第二节 主动暴露作者意识的写作手法
    第三节 多重叙事视角的更迭
    第四节 以悬疑元素发酵戏剧张力
    第五节 用幽默介入苦难的悲剧感把控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2)虹影小说中男性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虹影生平及创作概述
    1.2 选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创新之处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
    1.5 论文的主要内容
第2章 虹影小说中男性形象呈现
    2.1 不孚所望的引导者
        2.1.1 始乱终弃的拯救者
        2.1.2 精神疏离的养育者
        2.1.3 观念对抗的引路人
    2.2 不可倚靠的被引导者
        2.2.1 性情软弱的依附者
        2.2.2 个性扭曲的逃避者
    2.3 趋于理想的同路人
第3章 虹影小说中男性形象的成因
    3.1 身份创伤与父爱缺失所致
    3.2 作家创作意识的注入
        3.2.1 在写作中找寻爱情
        3.2.2 书写男性反衬女性
    3.3 父权规范下男性意志与生活环境的作用
第4章 虹影小说中男性形象的价值
    4.1 对两性文化的反思
        4.1.1 警惕两性对峙意识误区
        4.1.2 男性觉悟推动两性解放
    4.2 对中西文化的审视
        4.2.1 考察文化间的矛盾冲突
        4.2.2 文化交流方能和谐共生
    4.3 对男性的人文关怀
        4.3.1 关注男性现实边缘处境
        4.3.2 烛照男性内在人性本真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虹影小说中主要人物形象
附录 B 虹影主要创作年表
附录 C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4)创伤记忆·苦难意识·性别体验·边缘心态 ——论虹影小说创作的四维空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研究现状
    二、选题主旨、研究重点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虹影的生平与创作道路
    第一节 生平与感情经历
        一、身世与早年经历
        二、“黄金时代”
        三、英伦十年
        四、游走的“火狐”
    第二节 创作道路
        一、青年诗人
        二、小说创作的探索期
        三、成熟与成名
        四、一个“话题作家”
第二章 创伤记忆:成长之痛与亲情伦理的冷峻透视
    第一节 成长之痛与成长之悟
    第二节 揭示“黑暗与爱”:家庭隐私的大胆暴露和亲情伦理的冷峻透视
        一、母亲与母爱
        二、父亲与父爱
        三、手足亲情
    第三节 如何“自我暴露”:自传体小说的新突破
第三章 苦难意识:饱含痛感的历史回望与现实观照
    第一节 贫穷与饥饿:“恢复被迫失去的记忆”
        一、赤贫年代的空间写照:街巷、堂屋、阁楼、公厕
        二、饥饿年代的时间追溯:个人、家族和城市的受难史
    第二节 动乱与暴力:从历史反思到现实忧患
    第三节 战争与乱世:悲情男女的遇合流离、命运浮沉与孤独无依
第四章 性别体验:女性意识与女性欲望的叛逆书写
    第一节 女性意识:“他者”的困境、反抗与超越
        一、“他者”的困境:女性生存的切肤之痛
        二、恋父-审父-弑父-杀夫-阉割男人:对男权中心话语的激烈反抗
        三、“超性别写作”:在传奇书写中构建女性的历史主体地位
    第二节 欲望之“虹”:以女性身体体验为中心的情爱叙事
        一、“身体写作”及虹影的深层逻辑
        二、反抗的身体、叛逆的欲望和完美的性爱
    第三节 女性的“白日梦”:一场东方“维纳斯”与西方“战神”的性事
第五章 边缘心态:漂泊无依的“边缘人”
    第一节 “家”的边缘人
        一、无家之痛与恋“家”之情
        二、“寻父”的冲动
        三、“爱”的救赎
    第二节 国族边缘人
        一、国族政治:身份认同与情感选择
        二、跨文化交际:冲突、对话与交融
    第三节 社会边缘人
    第四节 性别边缘人
        一、女同性恋者:性别政治与姐妹情谊
        二、男同性恋者:猎奇心态与传奇想像
结语“流散”中的“中国经验”与“世界眼光”
    一、关于“流散”写作
    二、“中国经验”的价值与局限
    三、“世界眼光”的价值与局限
引文出处及参考文献
    一、虹影作品
    二、期刊论文
    三、理论专着与学位论文
    四、英文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中国当代小说在德语国家的译介研究(1978-2013)(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言
    1.1 课题来源及选题意义
    1.2 研究对象及其研究现状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现状
        1.2.2.1 概述式研究
        1.2.2.2 个案研究
        1.2.2.3 名家感悟与访谈
    1.3 研究方法及研究材料
    1.4 论文的基本结构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翻译即传播
    2.2 拉斯韦尔传播模式
    2.3 拉斯韦尔传播模式下的译介模式
    2.4 文学译介模式
    2.5 文学译介模式下的文学译介
        2.5.1 文学译介的历史观
        2.5.2 文学译介的整体观
        2.5.3 文学译介的语境观
第三章 1978年以来中国当代小说德译概述
    3.1 译介背景
    3.2 1978-2013年的整体译介趋势
    3.3 译介渠道
        3.3.1 报纸
        3.3.2 杂志
        3.3.3 文集/单行本
    3.4 译介主体
        3.4.1 译介主体的总体构成
        3.4.2 德语地区的译介主体
        3.4.2.1 学术出版社
        3.4.2.2 商业出版社
        3.4.3 中国的译介主体
    3.5 译介内容
        3.5.1 译介小说类型
        3.5.2 译介作家与作品
    3.6 译者
    3.7 小结
第四章 1978-1992:多重施力下的译介高潮
    4.1 中国当代小说在两德的译介
        4.1.1 中国当代小说在民主德国的译介
        4.1.2 中国当代小说在西德的译介
        4.1.3 中国发起的译介活动
        4.1.4 中德译介活动中的译介选题对比
    4.2 译介效果的影响因素——小说《沉重的翅膀》
        4.2.1 翰泽尔出版社(Hanser)、德国袖珍书出版社(dtv)
        4.2.2 译者阿克曼
        4.2.3 小说《沉重的翅膀》
        4.2.4 《沉重的翅膀》德译本翻译特点
        4.2.4.1 删减
        4.2.4.2 增译与改译
        4.2.4.3 文末注释
    4.3 小结
第五章 1993-1999:政治事件作用下的译介低潮期
    5.1 中德双方的译介活动
        5.1.1 中国出版社的译介活动
        5.1.2 德语地区的译介活动
    5.2 译介效果的影响因素——小说《美食家》
        5.2.1 第欧根尼出版社(Diogenes)
        5.2.2 译者高立希(Ulrich Kautz)
        5.2.3 小说《美食家》
        5.2.4 《美食家》德译本翻译特点
        5.2.4.1 文化专有项的定义及其处理策略
        5.2.4.2 保留
        5.2.4.3 俗语、谚语与诗歌等的翻译
        5.2.4.4 替换策略
    5.3 小结
第六章 2000-2013:国家关注下的译介新时期
    6.1 德语地区的译介活动
        6.1.1 奥地利的译介活动
        6.1.2 瑞士的译介活动
        6.1.3 德国的译介活动
        6.1.3.1 参与译介的出版社
        6.1.3.2 获得译介的作家与作品
    6.2 译介效果的影响因素——小说《兄弟》
        6.2.1 费舍尔出版社(Fischer)与译者高立希
        6.2.2 小说《兄弟》
        6.2.3 《兄弟》德译本翻译特点
        6.2.3.1 保留策略
        6.2.3.2 替换策略
        6.2.4 《沉重的翅膀》、《美食家》、《兄弟》的译介效果影响因素及其反作用
        6.2.4.1 成功译本的译介效果影响因素对比
        6.2.4.2 成功译本对译介效果影响因素的反作用
    6.3 小结
第七章 1978-2013年中国当代小说德译的译介效果
    7.1 媒体评论
    7.2 《法兰克福汇报》评论
第八章 结论
    8.1 中国当代小说德译的回顾与展望
    8.2 中国当代小说德译的启示
    8.3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1978-2013年中国当代小说德译本出版书目
附录二: 获得持续译介的当代作家及其作品出版信息
附录三: 访谈录
附录四: 《沉重的翅膀》德译本中删节最大一处的小说原文内容:

(6)他乡中的故乡 ——虹影旅英时期小说中的中国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节 虹影旅英时期小说中的中国书写研究综述
    第二节 选题意义和研究思路
第一章 原乡之虹——中国书写的神秘特质
    第一节 符号与象征
    第二节 家人关系
第二章 异域执念——中国书写的落后表征
    第一节 劳动与身体
    第二节 失语和禁言
第三章 中西交融——中国书写的协商性策略
    第一节 个人执念
    第二节 社会集体想象物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虹影作品中的母女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爱的变奏
    (一) 饥饿与贫穷中的爱与母女疏离
    (二) 茫然与失魂中的反思与追悔
    (三) 从一己私情到广博的深情
二、由母女关系牵出的社会历史内容
    (一) “被历史拉进去”的历史书写
    (二) 极端政治与苦难岁月中的人性扭曲
    (三) 个人在不幸命运中的挣扎与蹒跚步履
三、作为叙事策略的母女关系
    (一) 缺席的母女关系与在场的“痛”
    (二) 潜文本:人与家与国的交互叙说
    (三) 核心文本:艰辛人生与苦难中的人性经验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身份认同视野中的虹影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虹影研究综述
    第二节 选题依据、研究方法及思路
第一章 虹影小说的“边缘人”形象谱系及其身份认同危机
    第一节 虹影对“边缘人”身份的自我认知
    第二节 虹影小说中的“边缘人”形象谱系及其身份认同危机
第二章 “流散”作家虹影与中西文化身份认同
    第一节 虹影的流散体验与作为“流散”作家的身份认同
    第二节 虹影的“流散”写作与文化身份认同迷思
第三章 身份认同与虹影小说的叙事表达
    第一节 身份认同与虹影小说“杂语”体实验
    第二节 身份追寻与虹影小说的叙事视角及策略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9)虹影小说“边缘人”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虹影小说“边缘人”形象研究问题的提出与意义
    0.2 虹影小说中“边缘人”概念界定
    0.3 虹影小说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1 虹影自身边缘地位的生成
    1.1 饥饿年代:亲情的冷漠与阻隔
    1.2 海外漂泊:“居其地不解其情”
    1.3 性别边缘:男权文化的压迫
    1.4 私生身份:幼女的尴尬与落寞
2 创作主体与“边缘人”形象的主体同构
    2.1 城市贫民出身与社会主流群体之外的游离
    2.2 寓居海外与东西方文化夹缝中的漂泊流散
    2.3 坎坷情路与爱恋的灵肉创伤
    2.4 私生身份与家庭关系无着的生命苦难
3 “边缘人”的形象类型
    3.1 社会宏大事件之外的“游离者”
    3.2 多元文化碰撞中的“夹缝人”
    3.3 同性爱恋与精神重压下的“零余者”
    3.4 情感缺失与真爱的“渴望者”
4 “边缘人”形象的艺术塑造
    4.1 “叙述的狂喜”与身世经历的传奇性
    4.2 虚幻的梦境与精神开掘的深刻性
    4.3 交错的时空与悲剧命运的轮回性
5 “边缘人”形象的价值意义
    5.1 现实意义:边缘群体的关注与个体生命的尊重
    5.2 历史价值:边缘生成的追问与人性关怀的呼唤
    5.3 文化审美:“边缘人”的谱系与边缘感的超越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河流·情人·城市——虹影与杜拉斯小说意象的文化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一、河流:故事起源与生命象征
二、情人:自我实现与双性和谐
三、城市:身份标志与故乡想象

四、虹影:探求感情的各种可能性(论文参考文献)

  • [1]欧美华文文学中的战争书写[D]. 田诗洋. 吉林大学, 2020(01)
  • [2]虹影小说中男性形象研究[D]. 郑慧远. 长春理工大学, 2020(02)
  • [3]论虹影博客中的论争[J]. 陈瑜. 华文文学评论, 2019(00)
  • [4]创伤记忆·苦难意识·性别体验·边缘心态 ——论虹影小说创作的四维空间[D]. 黄爱. 山东大学, 2018(02)
  • [5]中国当代小说在德语国家的译介研究(1978-2013)[D]. 冯小冰.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7(02)
  • [6]他乡中的故乡 ——虹影旅英时期小说中的中国书写研究[D]. 余静. 福建师范大学, 2017(09)
  • [7]虹影作品中的母女关系研究[D]. 李璐. 广西师范大学, 2017(12)
  • [8]身份认同视野中的虹影小说研究[D]. 张文慧. 湖南大学, 2016(03)
  • [9]虹影小说“边缘人”形象研究[D]. 李昕霓. 辽宁大学, 2016(02)
  • [10]河流·情人·城市——虹影与杜拉斯小说意象的文化解读[J]. 赵树勤,杨杰蛟.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5)

标签:;  ;  ;  ;  ;  

彩虹阴影:探索情感的可能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