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温室灰霉病及其防治

日光温室灰霉病及其防治

一、日光温室韭菜灰霉病及其防治(论文文献综述)

陈丽潇,刘志培,李靓靓,付宏阳,向世标,常堃,李慧,陈祥,李评,谢菊英[1](2021)在《韭菜迟眼蕈蚊生物学及防控方法研究进展》文中提出韭菜迟眼蕈蚊(Bradysia odoriphaga)是中国韭菜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虫害,在各韭菜产地都有发生,且发生规律略有不同。20世纪50年代就有文献记载韭蛆的发生,直到80年代分类学家确定韭菜迟眼蕈蚊为韭菜根蛆类害虫优势种群。通过论文查阅,全面描述了韭菜迟眼蕈蚊的形态以及发生规律,详细叙述了农业、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的防治方法,以期为科学防治韭菜迟眼蕈蚊提供参考。

符崇梅,王雅婷,张付平,王莹,魏野畴[2](2014)在《酒泉市日光温室瓜菜病虫草害调查》文中指出2010—2013年对酒泉市日光温室瓜菜病虫草害进行了调查,共发现瓜菜病害53种、害虫11种、杂草18种。其中发生频率10%以上、危害程度2级以上的病害种类20种、害虫4种、杂草4种。与露地相比,日光温室瓜菜病虫草害发生主要表现为发生种类多,病害逐年加重、虫害逐年下降趋势。

李娜娜[3](2012)在《植物源农药对韭菜病虫害的防治效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植物源农药是是人们利用含有杀虫杀菌等活性物质的植物某些部分或含有效成分的提取物制成的农药。作为一种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具有传统化学农药不可比拟的优点:毒性低、易降解、环保无污染等,近年来国内外在植物源农药的研究中取得了显着进展。以作用对象看,植物源农药可分为:植物源杀菌剂如植物源抗细菌剂、抗真菌剂、抗病毒剂,植物源杀虫剂,植物源杀线剂及植物源除草剂等;以活性物质看,主要包括萜烯类、生物碱类、黄酮类、精油类、甾体、光活化毒素类、有毒蛋白质和单宁等。植物源农药广泛的应用于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韭菜灰霉病、疫病和韭蛆严重制约着韭菜的生产,采用高毒性、高残留的化学农药防治韭菜病虫害带来一系列的问题,亟待解决。本实验选取一种在其他植物上防治病虫害效果良好的植物源农药,测定了其对韭菜灰霉病、疫病和韭蛆的室内毒力及田间防治效果,为引进植物源农药用于韭菜病虫害的防治提供依据。主要结果如下:植物源农药对韭菜灰霉病菌的室内抑制作用表明,该药剂有良好的抑制韭菜灰霉病菌的作用,400倍液处理下最高抑制率为92.43%,500倍液的抑菌率略低,差异不显着。植物源农药对韭菜疫病病菌的室内抑制作用表明,该药剂有良好的抑制韭菜疫病病菌的作用,400倍液处理下最高抑制率为93.78%,500倍液的抑菌率略低,差异不显着。植物源农药对不同品种盆栽韭菜的保护和治疗作用表明,该药剂对盆栽韭菜灰霉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最高防效分别为93.97%、91.93%,保护作用显着优于治疗作用。植物源农药对不同品种盆栽韭菜的保护和治疗作用表明,该药剂对盆栽韭菜疫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最高防治效果分别为93.96%、91.45%,保护作用显着优于治疗作用。植物源农药对韭蛆的室内毒力测定表明,该药剂对韭蛆有一定的触杀及胃毒作用,最高致死率为82.76%,低于对照药剂辛硫磷。植物源农药对韭蛆的田间毒力测定表明,该药剂对田间韭蛆的发生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与对照药剂辛硫磷的防效相当。植物源农药对韭菜综合性状的影响测定表明,供试药剂有利于韭菜的生长,其单株鲜重、干重、株高、假茎粗、叶宽均有一定的升高,纤维素含量略有降低,可溶性糖及芳香油含量略有升高。

靳小刚[4](2010)在《葡萄叶面附生微生物区系分析及葡萄灰霉病拮抗菌的筛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葡萄灰霉病是国内外重要的葡萄病害之一,每年由此病造成的产量损失很大。现在的防治方法主要是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但是这两种方法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对天祝、红古两种生态条件下葡萄叶面附生微生物区系的分析、拮抗菌的筛选、鉴定及附生拮抗细菌的定殖和日光温室防治试验进行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葡萄叶面附生微生物区系分析本试验采用稀释平板法,对兰州市红古区露地栽培和天祝县日光温室栽培条件下,红地球葡萄不同生育期叶面附生微生物数量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葡萄叶面附生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随生态条件及生育期的不同而变化。红古露地栽培葡萄叶面附生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显着高于天祝日光温室。在不同生育期,红古葡萄叶部的细菌数量均高于真菌和酵母菌数量,从幼果膨大期到成熟期,微生物的数量迅速上升,而后略有下降。天祝日光温室葡萄叶面附生微生物,真菌数量从幼果膨大期开始显着增加,到成熟期,达到最高,采收后急剧下降。细菌数量在着色期达最大值,成熟期迅速下降,而到采收后趋于稳定。酵母菌只在着色期和成熟期分离到,在膨大期和采收后没有分离到。其中在成熟期,天祝葡萄叶面真菌数量显着高于细菌数量。2葡萄灰霉病拮抗细菌的筛选经过葡萄叶面附生微生物区系分析试验,对有抑菌作用的细菌进行收集保存,然后通过平板粗筛,从分离到的细菌中初步筛选出28株对葡萄灰霉病菌有抑制作用的拮抗菌。通过进一步的对峙试验,筛选确定了21株对葡萄灰霉病有抑制作用的拮抗菌,从中选取10株有较好抑制作用的拮抗菌进行进一步的试验。灰霉病菌孢子的萌发和菌丝生长的抑制试验的结果表明,BHG13和BTZ7菌株的抑制作用最强,是优势拮抗菌,而BTZ5、BHG7菌株的抑制作用较差,其它6株拮抗菌的抑菌作用均在它们之间。离体防治试验表明,先喷施拮抗菌发酵液后接种病原菌的防治效果与先接种病原菌后喷施拮抗菌发酵液的防治效果有显着差异,证明拮抗菌的保护作用好于治疗作用。3葡萄灰霉病拮抗细菌BHG13和BTZ7的鉴定本试验采用传统分类方法即菌落大小和形态、革兰氏染色和分子生物学方法16SrDNA相结合,将拮抗菌BHG13、BTZ7菌株进行PCR扩增、测序,将测出的菌16SrDNA序列用Blast软件、DNAman软件对其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和系统发育分析,初步确立菌株在细菌系统发育学上的地位。本试验分离得到的BHG13和BTZ7均属于假单胞杆菌属(Pseudomonas sp.)。4拮抗细菌BHG13和BTZ7在葡萄果穗表面的定殖及日光温室防治定殖试验结果表明,经抗药性标记后BHG13和BTZ7菌株均能在葡萄果穗表面定殖,定殖周期为15-17d。日光温室自然发病防效试验发现BHG13和BTZ7菌株的防治效果均达到了50%以上。

崔欣[5](2008)在《葡萄果穗附生微生物区系分析及葡萄灰霉病拮抗菌筛选》文中指出葡萄灰霉病是国内外重要的葡萄病害之一,每年由此病造成的产量损失很大。现在的防治方法主要是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但是这两种措施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对葡萄果穗附生微生物区系分析、附生拮抗菌的筛选、鉴定以及附生拮抗细菌的定殖和防治试验的进行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葡萄果穗附生微生物区系分析本试验采用稀释平板分离法对处于幼果膨大期、着色期、成熟期的抗病品种巨峰、中抗品种红地球、感病品种京亚果穗的附生微生物区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葡萄果穗附生微生物的数量随生育期及品种的不同而有差异,抗感病品种间附生微生物数量差异显着。自膨大期到成熟期真菌和酵母菌数量逐渐增加;细菌数量先增加后下降,总菌数也在着色期达到最大值,而后呈下降趋势,但数量变化不大;自幼果膨大期到成熟期,细菌数量一直占优势。病果穗附生的真菌、细菌和酵母菌的数量均高于健果穗,果穗发病后真菌的种类减少,细菌和酵母菌的种类变化不大。2优势拮抗细菌的筛选在葡萄果穗上分离出的13种附生细菌经平板对峙试验初筛,筛选出11种对葡萄灰霉病有抑制作用的拮抗菌。将11种具有拮抗作用的附生细菌对灰霉孢子抑制试验、对灰霉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试验及离体果的防治试验结果均表明,B5和B12菌株的抑制能力最强,是优势拮抗菌株,而B4和B6菌株的抑制能力最差,其它7种拮抗细菌的抑菌能力均在它们之间,波动不大。通过离体果的防治试验表明了先喷施拮抗菌发酵液后接种病原菌的防治效果与先接种病原菌而后喷施拮抗菌发酵液的防治效果有显着差异,这说明了拮抗菌的保护作用好于治疗作用。3优势拮抗细菌B5、B12的16srDNA的鉴定本试验采用传统分类方法即菌落大小和形态、革兰氏染色和分子生物学方法16SrDNA相结合,将拮抗菌B5、B12菌株进行了PCR扩增、测序,将测出的菌16SrDNA序列用Blast软件、Clustal(1.8)软件及Mega软件对其序列进行了同源性分析和系统发育分析,初步确立了菌株在细菌系统发育学上的地位。B5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B12属于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4拮抗菌B5、B12在葡萄果穗表面的定殖及日光温室防治试验定殖试验结果表明经抗药性标记后B5、B12菌株均能在葡萄果穗表面定殖,B5菌株定殖周期为19d,B12菌株在葡萄表面定殖周期为25d。日光温室自然发病防效试验的结果表明B5、B12菌株的防治效果均达到了50%以上,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拓淑萍,钱万有[6](2004)在《日光温室韭菜灰霉病及其防治》文中提出 韭菜,别名草钟乳、起阳草、懒人菜等,以其特有的辛香气味,成为城乡人民喜食的蔬菜种类。韭菜属耐寒性蔬菜,适应能力很强,是日光温室的主栽品种之一。近年来,文昌镇蔡桥村高效示范园日光温室采用韭菜、黄瓜或西红柿的种植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由于连年栽植,灰霉病频繁发生,成为棚栽韭菜的主要病害,影响了韭菜的产量和品质。现将韭菜灰霉病的发病症状、发病规律及综合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拓淑萍,钱万有[7](2004)在《日光温室韭菜灰霉病及其防治》文中指出 韭菜,别名草钟乳、起阳草、懒人菜等,以其特有的辛香气味,成为城乡人民喜食的蔬菜种类。韭菜属耐寒性蔬菜,适应能力很强,是日光温室的主栽品种之一。近年来,文昌镇蔡桥村高效示范园日光温室采用韭菜、黄瓜或西红柿的种植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由于连年栽植,灰霉病频繁发生,成为棚栽韭菜的主要病害,影响了韭菜的产量和品质。现将韭菜灰霉病的发病症状、发病规律及综合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以供参考。1症状主要危害叶片,分为白点型、干尖型和湿腐型。1.1白点型和干尖型在叶片正面和背面生白色或灰褐色小斑点,由

朱国仁,李宝聚[8](2000)在《设施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病虫防治对策》文中研究指明根据可持续农业的思想和IPM理论 ,论述了我国设施蔬菜环境特征及导致病虫发生严重的态势 ,分析了综合原因 ,找出了与荷兰温室蔬菜病虫生物防治和综合防治水平的显着差距 ,提出建立可持续植物保护系统的 5项对策建议 ,强调改善设施结构和设备、优化环境条件是最重要的措施

姜启良[9](1990)在《海城式日光温室蔬菜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文中提出 海城式日光温室是充分利用本地光热资源,走生态农业道路,参照国内外先进科技成果而创造的一种不加温的节能、高效益温室结构。几年来由于采用和推广这种温室结构,并配以多项的先进管理措施,为北方地区冬季鲜细菜生产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随之而来的是病虫害的种类及病害发生发展规律和虫害的消长规律与露地式旧式温室有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因此,找出海城式日光温室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对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王继芸,孙彦青,赵然花,李冠军,王召,黄珊珊[10](2016)在《韭菜、甘蓝、辣椒间作套种高效栽培技术》文中指出韭菜是喜湿耐阴蔬菜,对光照要求不严,产量高,需肥量大,在韭菜畦上间作辣椒,既满足了辣椒喜光耐热的特性,同时根据韭菜、辣椒根系深浅的不同特点,吸收利用不同土层的养分。选择韭菜、甘蓝、辣椒间作套种,既做到了韭菜与辣椒的空间互补,又兼顾了韭菜、辣椒和甘蓝的不同收获期,春季露地生产甘蓝,夏季套栽辣椒,冬季保护地生产青韭。

二、日光温室韭菜灰霉病及其防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日光温室韭菜灰霉病及其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韭菜迟眼蕈蚊生物学及防控方法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韭菜迟眼蕈蚊的生物学
    1.1 韭菜迟眼蕈蚊的分类
    1.2 韭菜迟眼蕈蚊的形态特征
    1.3 韭菜迟眼蕈蚊的发生规律
2 韭菜迟眼蕈蚊防控技术
    2.1 农业防治
        2.1.1 选择抗虫品种
        2.1.2 加强肥水管理
        2.1.3 合理轮作换茬
        2.1.4 施用草木灰
        2.1.5 割后及时覆膜
        2.1.6 保持田园清洁
    2.2 物理防治
        2.2.1 日晒高温覆膜法
        2.2.2 糖醋诱杀
        2.2.3黄板诱杀
        2.2.4 灯光诱杀
    2.3 化学防治
    2.4 生物防治
        2.4.1 微生物
        2.4.2 线虫
        2.4.3 植物提取物
3 讨论

(3)植物源农药对韭菜病虫害的防治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植物源农药研究现状分析
        1.1.1 植物源杀菌剂的研究
        1.1.2 植物源杀虫剂的研究
        1.1.3 植物源杀线剂的研究
        1.1.4 植物源除草剂的研究
        1.1.5 植物源农药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1.2 韭菜病虫害研究现状
        1.2.1 韭菜主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现状
        1.2.2 韭菜迟眼蕈蚊的发生与防治现状
    1.3 本实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植物材料
        2.1.2 供试菌种
        2.1.3 供试昆虫
        2.1.4 农药试剂
        2.1.5 仪器
    2.2 方法
        2.2.1 植物源农药对韭菜灰霉病和疫病的防治效果
        2.2.2 植物源农药对韭菜迟眼蕈蚊的防治效果
        2.2.3 植物源农药对韭菜生长性状的影响
    2.3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植物源农药对韭菜病害的防治效果
        3.1.1 植物源农药对 2 种病原真菌的菌丝生长抑制作用
        3.1.2 植物源农药对盆栽韭菜灰霉病的防治效果
        3.1.3 植物源农药对盆栽韭菜疫病的防治效果
    3.2 植物源农药对韭菜迟眼蕈蚊的防治效果
        3.2.1 药剂的室内毒力测定
        3.2.2 田间防治效果
    3.3 植物源农药对韭菜综合性状的影响
        3.3.1 植物源农药对韭菜生长性状的影响
        3.3.2 植物源农药对韭菜品质指标的影响
4 讨论
    4.1 植物源农药对韭菜灰霉病和疫病的防治效果
    4.2 植物源农药对韭菜迟眼蕈蚊的防治效果
    4.3 植物源农药对韭菜综合性状的影响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4)葡萄叶面附生微生物区系分析及葡萄灰霉病拮抗菌的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国内外研究进展
        1.1 附生微生物研究进展
        1.2 葡萄灰霉病研究现状
        1.2.1 葡萄灰霉病病原学
        1.2.1.1 形态
        1.2.1.2 生物学特性
        1.2.2 发病症状
        1.2.3 侵染循环及发病规律
        1.2.4 病原菌的致病性
        1.2.5 病原菌的抗药性
        1.2.6 葡萄灰霉病的发生与环境条件关系
        1.2.6.1 温、湿度条件
        1.2.6.2 栽培条件
        1.2.7 防治措施
        1.2.7.1 田间管理防治
        1.2.7.2 药剂防治
        1.2.7.3 保鲜防治
        1.3 灰霉病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
        1.3.1 生物防治的概念及重要性
        1.3.1.1 生物防治的概念
        1.3.1.2 生物防治的重要性
        1.3.2 生物防治的机制
        1.3.2.1 拮抗作用
        1.3.2.2 竞争作用
        1.3.2.3 重寄生作用
        1.3.2.4 诱导抗性
        1.3.2.5 促生作用
        1.3.3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发展
        1.3.4 灰霉病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
        1.4 细菌16SrDNA 基因的研究与应用
    2 研究意义
    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葡萄叶片附生微生物区系分析
    1 区域概况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样品的采集
        2.2.2 附生微生物的分离计数
        2.2.3 真菌种群的初步鉴定
        2.2.4 细菌种群的初步鉴定
        2.2.5 优势菌的确定
        2.2.6 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立地条件下葡萄叶面附生微生物数量分析
        3.2 不同立地条件下葡萄叶面附生真菌类群及微量动态分析
        3.3 不同立地条件下葡萄叶面附生细菌类群及微量动态分析
        3.4 不同立地条件下葡萄叶面附生酵母菌类群及微量动态分析
    4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葡萄灰霉病拮抗菌的分离确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2.1 葡萄灰霉病菌的分离
        1.2.2 拮抗菌的筛选
        1.2.2.1 平板粗筛
        1.2.2.2 二次筛选
        1.2.3 拮抗细菌对灰霉病病原菌孢子萌发的抑制试验
        1.2.4 拮抗细菌对灰霉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试验
        1.2.5 离体果防治试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葡萄灰霉病菌的分离结果
        2.2 拮抗菌的对峙试验结果
        2.3 拮抗细菌对灰霉病菌孢子的萌发抑制试验结果
        2.4 拮抗细菌对灰霉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试验结果
        2.5 离体果防治试验结果
    3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拮抗菌的鉴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培养性状的观察
        1.2 染色反应
        1.3 16SrDNA 序列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菌体的染色反应及培养性状
        2.2 菌体的16SrDNA 检测
    3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拮抗菌的定殖及田间防治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2.1 拮抗菌的抗药性标记
        1.2.1.1 抗生素种类及临界药剂浓度的筛选
        1.2.1.2 抗药性标记
        1.2.2 抗药性检测
        1.2.3 标记菌株的抑菌活性检测
        1.2.4 拮抗菌株在葡萄表面的定殖情况
        1.2.5 拮抗菌株的田间自然发病防治试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抗药性的标记结果
        2.2 抗药性检测
        2.3 标记菌的抑菌活性检测
        2.4 拮抗菌株的定殖情况
        2.5 拮抗菌株的田间自然发病防治试验结果
    3 结论与讨论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1 主要结论
    2 创新点
    3 问题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图版一
致谢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5)葡萄果穗附生微生物区系分析及葡萄灰霉病拮抗菌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绪论
    引言
    1 葡萄灰霉病研究现状
        1.1 葡萄灰霉病病原学
        1.2 发病症状
        1.3 侵染循环及发病规律
        1.4 病原菌的致病性
        1.5 病原菌的抗药性
        1.6 葡萄灰霉病的发生与环境条件关系
        1.7 防治措施
    2 灰霉病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
        2.1 生物防治的概念及重要性
        2.2 生物防治的机制
        2.3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发展
        2.4 灰霉病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
    3 细菌16SrDNA 基因的研究与应用
    4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葡萄果穗附生微生物的区系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品种果穗不同生育期附生微生物数量分析
        2.2 不同葡萄品种果穗附生真菌类群及微量动态分析
        2.3 不同葡萄品种果穗附生细菌类群及微量动态分析
        2.4 不同葡萄品种果穗附生酵母菌菌类群及微量动态分析
        2.5 病、健果穗附生微生物区系分析
    3 讨论与结论
第三章 防治葡萄灰霉病的优势拮抗细菌的确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葡萄灰霉病菌的分离结果
        2.2 13 种附生细菌对峙试验结果
        2.3 附生细菌对灰霉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试验
        2.4 附生细菌对灰霉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试验
        2.5 离体果的防治试验
    3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B5、B12 菌株鉴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培养性状观察
        1.2 染色反应
        1.3 16SrDNA 序列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菌体的染色反应及培养性状
        2.2 细菌的16srDNA 检测
    3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B5、B12 菌株的定殖及日光温室防治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抗药性的标记结果
        2.2 抗药性检测
        2.3 标记菌的抑菌活性检测
        2.4 B5、B12 菌株在自然条件下的定殖试验
        2.5 B5、B12 的日光温室自然发病防治试验结果
    3 结论与讨论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图版一
致谢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8)设施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病虫防治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设施蔬菜环境特征与病虫发生态势
    1.1 土传病害
    1.2 流行性病害
    1.3 低温高湿病害
    1.4 细菌病害
    1.5 病毒病害
    1.6 生理障碍加剧
    1.7 主要害虫
2 我国设施蔬菜病虫防治水平
    2.1 防治现状
    2.2 化学农药的风险性
3 我国设施蔬菜病虫防治对策
    3.1 防治水平的制约因素
        3.1.1 设施结构和设备简单、性能差
        3.1.2 棚室蔬菜生产科技含量亟待提高
        3.1.3 生产规模小, 劳动生产率低
        3.1.4 研究工作滞后, 生物防治薄弱
    3.2 荷兰温室蔬菜病虫的综合防治
    3.3 提高我国蔬菜病虫防治水平的对策

(10)韭菜、甘蓝、辣椒间作套种高效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品种选择
2 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2.1 甘蓝栽培技术
    2.2 辣椒栽培技术
    2.3 韭菜栽培技术

四、日光温室韭菜灰霉病及其防治(论文参考文献)

  • [1]韭菜迟眼蕈蚊生物学及防控方法研究进展[J]. 陈丽潇,刘志培,李靓靓,付宏阳,向世标,常堃,李慧,陈祥,李评,谢菊英. 湖北农业科学, 2021
  • [2]酒泉市日光温室瓜菜病虫草害调查[J]. 符崇梅,王雅婷,张付平,王莹,魏野畴. 甘肃农业科技, 2014(09)
  • [3]植物源农药对韭菜病虫害的防治效果研究[D]. 李娜娜. 山东农业大学, 2012(02)
  • [4]葡萄叶面附生微生物区系分析及葡萄灰霉病拮抗菌的筛选[D]. 靳小刚. 甘肃农业大学, 2010(02)
  • [5]葡萄果穗附生微生物区系分析及葡萄灰霉病拮抗菌筛选[D]. 崔欣. 甘肃农业大学, 2008(09)
  • [6]日光温室韭菜灰霉病及其防治[J]. 拓淑萍,钱万有.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04(01)
  • [7]日光温室韭菜灰霉病及其防治[J]. 拓淑萍,钱万有.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04(01)
  • [8]设施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病虫防治对策[J]. 朱国仁,李宝聚. 中国蔬菜, 2000(S1)
  • [9]海城式日光温室蔬菜病虫害的综合防治[J]. 姜启良.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1990(S1)
  • [10]韭菜、甘蓝、辣椒间作套种高效栽培技术[J]. 王继芸,孙彦青,赵然花,李冠军,王召,黄珊珊. 农业科技通讯, 2016(03)

标签:;  ;  ;  ;  ;  

日光温室灰霉病及其防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