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高产、早熟、多抗长粒水稻新品种——朝强118

优质、高产、早熟、多抗长粒水稻新品种——朝强118

一、优质高产早熟多抗长粒水稻新品种——超强118(论文文献综述)

卞金龙[1](2020)在《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及其评价指标体系》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稻米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种子市场水稻品种类型繁多、品种间品质和产量的差异较大,并且不同类型品种的区域适应性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针对以上问题前人也进行过较多的品种筛选研究,但往往仅局限于产量或者生育期等少数几个方面的筛选,且未形成较为完整的筛选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针对上述突出问题,本试验于2017~2018年在扬州大学校外淮安、宿迁、黄海农场和东海基地进行,以109份中熟中粳和迟熟中粳品种(品系)为供试材料,研究比较了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在淮北不同地区的稻米品质和产量形成的差异。建立了适合淮北地区的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方法,以此为基础对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进行筛选,并通过筛选出的优质高效粳稻品种建立了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评价指标体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生育期、抗倒伏、抗病性等方面的考察,筛选出能在淮安、宿迁、黄海和和东海正常成熟的粳稻品种分别为86个、84个、83个和80个。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在淮安、宿迁、黄海和东海的适宜抽穗期分别在8月17日~9月5日、8月16日~9月3日、8月17日~9月4日和8月21日~9月9日之间,超出适宜抽穗期的品种难以成熟。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的加工品质差异较小,所有能正常成熟品种的加工品质均符合国家优质稻米标准。非软米品种的外观品质显着优于软米品种,尤其是垩白粒率与垩白度均显着小于软米品种,这主要与软米品种的遗传因素有关。软米品种的直链淀粉含量显着低于非软米品种,胶稠度更长,米饭的食味品质显着高于非软米品种。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的产量构成因素中均以每穗粒数和和穗数的变异较大。其中,淮安地区迟熟中粳品种的产量与氮肥偏生产力显着大于中熟中粳品种;宿迁地区中熟中粳品种与迟熟中粳品种的产量和氮肥偏生产力无显着差异,中熟中粳品种的有效积温产量显着大于迟熟中粳品种;黄海地区中熟中粳品种的产量、氮肥偏生产力和有效积温产量均显着高于迟熟中粳品种;东海地区中熟中粳品种与迟熟中粳品种的产量和氮肥偏生产力无显着差异,中熟中粳品种的有效积温产量显着大于迟熟中粳品种。2.本研究建立了适宜淮北地区的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优质品种的筛选包括加工、外观和食味品质的筛选,高效品种的筛选包括氮肥和温光利用效率的筛选。加工与外观品质的筛选方法:根据国标GBT 17891-2017优质稻谷国家标准对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的加工与外观品质进行筛选,筛选出符合国标优质稻米标准的品种。其中,软米品种由于遗传因素的影响,外观品质普遍较差,在本研究中仅针对加工品质进行筛选,暂不考虑外观品质;食味品质的筛选方法:根据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和RVA谱特征值,利用BP神经网络法对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的食味品质进行综合评分。并对食味品质综合评分的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将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划分为食味品质一级、二级和三级;高效品种的筛选方法:根据氮肥偏生产力和有效积温产量的聚类分析结果,将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划分为高效与低效两种类型,氮肥偏生产力=产量/施氮量,有效积温产量=产量/全生育期有效积温。根据优质和高效两方面的评价结果,筛选出适宜淮北地区种植的优质高效粳稻品种。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的评价指标体系:淮北地区优质高效中熟中粳非软米品种的整精米率在62.52%~65.50%之间,垩白度在1.93~2.43之间,直链淀粉含量在16.15%~18.27%之间,胶稠度在68 mm~85 mm之间,消减值在18 cP~301 cP之间,回复值在972 cP~1 168 cP之间,食味品质综合评分在58~62之间,实产在9.81 t·hm-2~10.04 t·hm-间,氮肥偏生产力在36.33 kg/kg~37.18 kg/kg之间,有效积温产量在4.36 kg/℃~4.79 kg/℃之间。优质高效中熟中粳软米品种的整精米率在61.87%~66.38%之间,垩白度在3.39~41.74之间,直链淀粉含量在8.04~11.53%之间,胶稠度在80~99 mm之间,消减值在-1201 cP~-86 cP之间,回复值在388 cP~955 cP之间,食味品质综合评分在67~76之间,实产在9.17t·hm-2~10.66 t·hm2之间,氮肥偏生产力在33.95 kg/kg~39.48 kg/kg之间,有效积温产量在4.48kg/℃~5.09 kg/℃之间。优质高效迟熟中粳非软米品种的整精米率在61.33%~65.47%之间,垩白度在1.26~3.51之间,直链淀粉含量在16.04%~20.06%之间,胶稠度在63 mm~67 mm之间,消减值在57 cP~327 cP之间,回复值在542 cP~1126 cP之间,食味品质综合评分分别在56~61之间,实产在9.09t·hm-2~10.24t·hm-2之间,氮肥偏生产力在 33.65kg/kg~37.93kg/kg之间,有效积温产量在4.40 kg/℃~4.73 kg/℃之间。优质高效迟熟中粳软米品种的整精米率在62.26%~66.32%之间,垩白度在3.01~13.59之间,直链淀粉含量在8.83%~10.30%之间,胶稠度在86 mm~94 mm之间,消减值在-613 cP~-355 cP之间,回复值在315 cP~629 cP之间,食味品质综合评分在69~75之间,实产在9.72 t·hm-2~10.72t·hm-2之间,氮肥偏生产力在 35.99 kg/kg~39.71 kg/kg 之间,有效积温在 4.42 kg/℃~4.96 kg/℃之间。3.共筛选出适宜淮安地区种植的优质高效中熟中粳软米品种9个:南繁1609、徐稻9号、沪香粳165、沪早软粳、南粳2728、南粳505、南粳5718、常软07-1、早优1号;优质高效迟熟中粳非软米品种2个:连粳13、徐农33202;迟熟中粳软米品种3个:南粳9108、武运5051、南繁1610。适宜宿迁地区种植的优质高效中熟中粳非软米品种2个:新稻22、徐稻10号;中熟中粳软米品种7个:沪早软粳、沪早香软2号、南粳2728、南粳5718、早优1号、常软07-1、徐稻9号;迟熟中粳非软米品种2个:连粳13、徐农33202;软米品种3个:南粳9108、武运5051、扬粳239。筛选出适宜黄海地区种植的优质高效中熟中粳非软米品种2个:圣香66、徐稻10号;中熟中粳软米品种4个:JD6614、沪早软粳、南粳5718、早优1号;迟熟中粳非软米品种1个:连粳13;软米品种1个:南粳9108。筛选出适宜东海地区种植的优质高效中熟中粳软米品种13个:沪香粳165、沪早软粳、南粳2728、南粳505、南粳5711、南粳5718、早优1号、常软07-1、沪早香181、沪早香软2号、南繁1609、苏香粳3号、徐稻9号;迟熟中粳非软米品种2个:泗稻14-211、徐农33202;迟熟中粳软米品种1个:南粳9108。4.从四个地区的优质高效品种筛选结果看,中熟中粳品种在淮北地区的优质高效品种数量更多,中熟中粳品种更适宜在淮北地区种植。淮北地区发展优质高效粳稻产业应以中熟中粳类型粳稻品种为主,尤其是中熟中粳软米品种。

汤剑豪[2](2020)在《水稻恢复系香5的抗性改良和多抗光温敏核不育系新材料的创建》文中研究表明两系杂交水稻在中国的发展已经超过30年,与三系杂交水稻相比,因组配自由、制种程序简单等优势已逐步发展成为我国杂交水稻的主要类型之一。但是两系杂交水稻对主要病虫害包括稻瘟病、褐飞虱、白叶枯病等的抗性并没有大的提高,仍然需要继续改良。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的应用为快速、准确改良特定材料的病虫抗性提供了有效的方法。本研究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回交技术对两系杂交水稻的恢复系香5进行了稻瘟病、褐飞虱和白叶枯病的抗性改良,同时从隆科638S/DB1501-98后代中选择出几个抗稻瘟病、褐飞虱和白叶枯病的光温敏核不育新株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香型水稻恢复系‘香5’为轮回亲本,以携带Pi9、Bph14、Bph15、Xa23基因的中间材料MD12086-1351为供体亲本,经过一次杂交、三次回交、多代自交,每个世代进行苗期分子检测、成熟期表型选择和稻米品质分析,最终从BC3F4家系中筛选出3个同时携带Pi9、Bph14、Bph15和Xa23基因的新株系,株系号分别是STQ15035-53-39-10-10、STQ15035-53-97-2和STQ15035-53-176-5。人工接种的稻瘟病抗谱鉴定结果表明,3个新株系的抗性频率在90.91%-95.45%之间,而受体亲本香5仅为27.27%;在恩施病圃的自然诱发鉴定结果表明,3个新株系的叶瘟抗级均为4级,受体亲本香5是7级,抗性明显提高。但是新株系的穗颈瘟抗性7-9级,与受体亲本比较,没有明显提高,表明Pi9基因在湖北恩施稻瘟病区对叶瘟抗性较强、但对穗颈瘟抗性不强。苗期褐飞虱抗性鉴定表明,3个新株系抗性等级为3.0-5.4级(中抗-抗),比香5的8.7级(高感)有明显提高。接种白叶枯病菌株GD1358和ZHE173的鉴定结果表明,3个新株系的斑长度为0.6cm-1.5cm(高抗-抗),比香5的12.0cm-23.8cm(中感-高感)有显着提高。产量比较试验和稻米品质分析表明,新株系及其所配组合在产量、主要农艺性状、米质等主要指标与香5及其组合表现相似。表明,新株系可以作为香5的替代系用于培育抗稻瘟病、抗褐飞虱和抗白叶枯病的两系杂交稻新组合。2.以优良光温敏核不育系‘隆科638S’为母本,与携带Pi2、Bph14、Bph15和Xa23基因的中间材料DB1501-98杂交,对‘隆科638S/DB1501-98’后代进行连续多代的分子标记选择、人工气候箱育性筛选及田间表型选择,选育出5个携带Pi2、Bph14、Bph15和Xa23基因的光温敏核不育系新材料,分别命名为华8049S、华8050S、华8051S、华8053S和华8054S。抗性鉴定结果表明,新不育系材料对褐飞虱的抗性为1.2-3.4级(高抗-抗),比隆科638S的6.1-7.4级(中感-感)有明显提高。白叶枯病病斑长度是0.3cm-1.6cm(高抗-抗),比隆科638S的19.0cm(感)有明显提高。叶瘟2-4级、穗颈瘟发病率5级,与隆科638的叶瘟8级、穗颈瘟发病率9级相比,稻瘟病抗性也有明显提高。人工气候箱鉴定结果表明,这5个新不育系材料的不育起点温度在24℃左右,武汉自然条件下稳定不育期为60 d-80 d。开花习性和主要农艺性状考察结果显示,华8050S柱头外露率最高,达69.54%,华8054S最低,只有19.33%,其余不育系在32.81%-59.17%之间;与隆科638S相比,各新不育系材料株高降低、生育期缩短,但每穗颖花数有所降低。在稻米品质上,除个别不育系直链淀粉含量偏低外,其余指标均达到国家优质稻谷2级标准以上。配合力分析表明,双亲的一般配合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杂交组合主要农艺性状的表现,其中华8050S易配制出早熟矮杆、穗大粒多、结实率高、产量较好的优势组合,华8051S易配制出早熟性好、矮杆多穗、结实率好的高产组合。

晏权[3](2020)在《GZ95-6分枝麦穗分枝性状的遗传分析及改良》文中研究表明穗分枝小麦是普通小麦的变异类型,其主穗轴节上有支穗轴,支穂轴上又着生多个小穗,从而穗粒数较多,对小麦产量的提高具有潜在的利用价值。同时,穗分枝小麦一般千粒重低,成熟较晚,抗性和品质较差,难以在小麦育种中直接利用,对其进行遗传改良有助于创新穗分枝小麦优良种质资源。本研究以穗分枝小麦GZ95-6与普通小麦中燕96-3、贵紫麦1号构建遗传群体,对其穗分枝性状进行遗传分析;利用中燕96-3、贵紫麦1号、贵农19号和贵农麦30号普通小麦与其杂交,对不同杂交后代进行田间鉴定,结合分子标记检测,对其千粒重、籽粒形状、饱满程度、抗性和粒色等性状进行改良,从中筛选优良穗分枝小麦类型,为多穗粒数小麦品种选育和小麦高产育种提供参考。主要结果如下:1.穗分枝小麦GZ95-6与中燕96-3、贵紫麦1号在穗分枝性状上差异明显,正反交F1植株均为正常穗,表明穗分枝性状为隐性基因控制。F2群体穗分枝性状开始分离,分枝与正常穗型的分离比均接近1:15,经χ2检验符合1:15。F3群体中分枝相关性状大体表现为偏正态分布,其中分枝穗数、分枝长度和分枝指数表现为连续的正态分布,变异呈连续性的特点,说明穗分枝性状属于两对主效+微效多基因共同控制的质量-数量性状。2.对穗分枝小麦GZ95-6与中燕96-3杂交后代穗分枝相关性状进行分析,在F2中穗粒数与穗长(0.62)、小穗数(0.37)呈极显着正相关;F3中分枝数与分枝长度(0.24)、分枝穗数(0.34)、穗粒数(0.16)、千粒重(0.14)呈显着正相关,分枝粒数与分枝数(0.56)、分枝长度(0.42)、分枝穗数(0.43),穗粒数与穗长(0.49)、小穗数(0.23)都呈极显着正相关。相关分析表明穗分枝小麦的分枝较长且着生小穗较多,从而有效提高了穗粒数。穗分枝小麦GZ95-6与贵紫麦1号杂交后代穗分枝相关性状分析结果与上述结果基本相同。3.穗分枝小麦GZ95-6田间鉴定表明,其穗粒数较多,平均可达79粒,但易感条锈、白粉和叶锈,抗逆性较差,千粒重仅26.97g,籽粒较小:粒长7.06mm、粒宽2.82mm、粒厚4.33mm,结实率71.80%。如要将其利用到小麦育种中,很有必要改良其千粒重、籽粒形状、饱满程度、抗性等相关性状。4.利用中燕96-3与穗分枝小麦GZ95-6杂交,对其结实率、千粒重等性状进行改良。F2群体中,筛选出184个穗分枝植株,这些穗分枝植株的结实率和千粒重得到较大提高,平均千粒重显着提高至30.74g,平均结实率提高至83.49%,粒长7.26mm、粒宽2.90mm、粒厚4.47mm。穗粒数超过65粒的有85株,利用分子标记从中检测到含粒重TaCwi-A1a基因的79株;F3群体中,筛选到195个穗分枝植株,平均结实率93.61%,穗分枝植株的平均千粒重47.02g,最大的达56.74g,粒长13.86mm、粒宽6.32mm、粒厚8.99mm。穗粒数超65粒94株,利用分子标记从中检测到含粒重TaCwi-A1a基因的140株。在F3群体中还筛选到初步稳定的4个穗分枝小麦株系,其中株系5中27个单株,11株高于均值70粒,最高可达133粒,14株千粒重高于均值31.78g,最高可达42.30g;株系6中45个单株,18株高于均值64粒,最高可达137粒,25株高于均值33.04g,最高可达51.79g。对群体进行农艺性状显着性分析表明,通过与中燕96-3杂交,杂交后代的小穗数和穗粒数均表现极显着优势,结实率、籽粒千粒重也得到较大提高。5.利用贵紫麦1号与穗分枝小麦GZ95-6杂交,对籽粒进行粒色改良。在F3分枝群体195株中,平均千粒重提高至31.69g,粒长7.05mm、粒宽3.07mm、粒厚4.56mm,千粒重40g以上41株,穗粒数超65粒23株,结实率提高到85.29%。分子检测表明,分枝群体中含粒重Ta Sus2-2BH基因的52株,其中籽粒是紫色的14株,目前将这14株种植得到初步稳定的F4株系。6.利用贵农19号、贵农麦30号与穗分枝小麦GZ95-6杂交,对其抗病性(抗条锈、白粉、叶锈性)和综合性状进行改良。经田间抗病性鉴定,与贵农19号杂交的F2代200个分枝群体中,84个单株的抗条锈病鉴定为抗病,73个单株抗白粉病鉴定为抗病,其中分子检测到含有Yr Gn6基因78株,Pm21基因65株,Yr Gn6+Pm21基因25株;同时,与贵农麦19号杂交后籽粒大小得到改善,粒长达7.47mm、粒宽3.35mm、粒厚4.91mm,千粒重由26.97g提高至45.11g,高于分枝小麦GZ95-6的材料53株,其中粒重45g以上的32株。同时,与贵农麦30号杂交对分枝麦GZ95-6感条锈、白粉和叶锈及综合农艺性状进行改良。经田间抗性鉴定,与贵农麦30杂交后,F2代187个分枝群体中73株抗条锈、75株抗白粉,分子检测到含Yr Gn6基因65株、Pm21基因70株、Lr37基因72株,其中同时含有Yr Gn6+Pm21+Lr37基因的植株共10株;千粒重显着提高22.83g至49.8g,粒长达7.59mm、粒宽3.40mm、粒厚5mm,粒重45g以上的16株。综上,穗分枝小麦GZ95-6的穗分枝性状属于两对主效+微效多基因共同控制的质量-数量性状。利用中燕96-3、贵农19号、贵农麦30号和贵紫麦1号等普通小麦对其相关性状进行改良,从中筛选到的分枝植株中,千粒重最高可达64.91g,部分植株含有粒重TaCwi-A1a或TaSus2-2BH基因,粒长、粒宽和粒厚可至13.86、6.32和8.99mm,结实率可达93.61%,穗粒数最大可达137粒。利用分子标记筛选到同时含有抗病基因Yr Gn6+Pm21+Lr37的植株10个,并获得初步稳定的14个紫色籽粒分枝小麦株系。以上这些从杂交后代中筛选出来的优良单株或株系为多穗粒数小麦品种选育和特色小麦育种提供了优良育种材料。

张津乔[4](2019)在《水稻纹枯病抗性及耐盐性的鉴定与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文中指出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我国对稻米的需求量持续上升。由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uhn)引起的纹枯病是影响水稻高产、稳产的最重要病害之一,培育抗纹枯病水稻新品种是减轻产量损失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另外,针对我国大面积的沿海滩涂资源,培育和推广耐盐性水稻品种将是增加我国水稻产量的一个重要途径。水稻的纹枯病抗性和耐盐性均是受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筛选和鉴定抗纹枯病和耐盐性新品种和新基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国内外引进的两个自然品种群体(国内水稻品种为主的群体I和不同国家水稻品种组成的群体II)为材料,分别筛选抗纹枯病和耐盐水稻新种质;同时,结合各品种的高密度SNP基因型信息,开展抗纹枯病、部分农艺性状及耐盐性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发掘新的基因/QTL,服务于分子育种实践。主要结果如下:1.测量了群体I中175个品种的各农艺性状,分析认为此品种群体具有一定的遗传多样性;进一步通过重测序,筛选获得约20万个有效的SNP标记,在基因组中的平均间距为1.85Kb。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在群体I中分别检测到131个与穗长、131个与粒长、5个与粒宽、170个与籽粒长宽比、73个与株高及257个与抽穗期显着关联的SNP标记;结合各标记的分布区域,认为分别存在12、5、1、11、8和11个与各性状相关的QTL,其中不少QTL区域或附近存在一些已克隆的相关性状的QTL或基因,也发现了一些新的控制相关农艺性状的QTL。2.利用田间接种和离体茎秆接种两种抗纹枯病鉴定方法,评价了群体I中175个品种及3个抗性水平已知的对照品种对纹枯病的抗病表型,两种方法均可有效的区分抗、感对照品种。在此基础上分别筛选到5个在田间鉴定中、8个在离体鉴定中纹枯病抗性较好的新种质,其中两种方法均筛选到的抗病种质为赣农3425和鄂晚5号。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检测到107个与田间病级、70个与病斑长度、54个与相对病斑长度显着关联的SNP标记;根据各标记的位置分布区域,认为分别存在11、6和11个与纹枯病抗性相关的QTL,其中22个QTL与已报道的抗纹枯病数量性状基因如qSB-11LE、qSB-2YSB、qSB-9TQ位于相同或相近区域,其余6个为新发现的抗纹枯病QTL。3.对群体II中的229个品种及5个对照品种分别于孕穗期进行盐处理。从中筛选到4份耐盐性较好的水稻新种质(BR24、Palmyra、Eh Ia Chiu和Taducan),其在盐处理后的相对穗长和相对结实率均高于耐盐对照品种的相应数值,叶片Na+相对含量与三份耐盐对照基本一致。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分别检测到60个与Na+含量、123个与K+含量、15个与钠钾比显着关联的SNP标记;结合各标记分布的区域,认为分别存在15、20和3个耐盐相关QTL,其中6个与已报道的QTL或基因如OsFH1、WAK32、VDAC2等位于相同或相近区域,其余32个为新发现的耐盐性QTL。以上结果为进一步开展水稻抗纹枯病和耐盐性基因的挖掘和分子育种提供了新的遗传信息和种质资源,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李德强[5](2018)在《抗稻瘟病和稻曲病种质资源筛选与雅恢2115抗瘟基因鉴定及改造利用》文中指出稻瘟病和稻曲病是影响水稻高产、稳产及食品安全的主要病害。实践证明,选育和种植抗病品种是控制病害最经济、最环保、最有效的措施。抗病种质资源筛选及抗病基因发掘是抗病育种的基础。因此,本研究结合室内抗谱测定和田间病圃抗性鉴定,对29个抗稻瘟病单基因系的稻瘟病抗性及223份种质资源的稻瘟病、稻曲病抗性进行了系统的鉴定评价;利用抗病基因表达谱分析、转基因验证等技术,对高抗稻瘟病恢复系雅恢2115进行了抗稻瘟病基因鉴定和改造利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有效抗稻瘟病基因筛选2013-2017年室内抗谱测定和田间病圃抗性鉴定结果表明,29个抗稻瘟病单基因系对四川稻瘟病菌群体的抗病频率分布在0.24%94.39%之间,叶瘟病情指数分布在0.1594.22之间,穗颈瘟病穗率分布在1.32%100.00%之间,材料间抗性水平差异显着;携带Pikh、Pikm、Pi9和Pi2的单基因系抗瘟性表现较好,其中携带Pi2和Pi9单基因系的抗病频率分别达到94.39%和90.38%,叶瘟病情指数分别为0.15和0.22,穗颈瘟病穗率分别为1.32%和1.82%,对四川稻瘟病菌群体抗谱宽,田间病圃稳定表现为抗稻瘟病。由此可见,抗稻瘟病瘟基因Pi2和Pi9对四川水稻抗稻瘟病育种有较高利用价值。(2)抗稻瘟病和稻曲病种质资源筛选2013-2017年田间抗性鉴定结果表明,223份种质资源中对稻瘟病、稻曲病均表现为抗或高抗的有雅恢2115、雅恢2918及成恢727等34份,其中对穗颈瘟和稻曲病均表现为高抗的有成恢3203、MR183-2及R650等13份,这些资源对四川水稻抗稻瘟病和稻曲病育种有较高利用价值。(3)稻瘟病抗源抗性遗传背景分析以在四川有利用价值的抗瘟基因Pikh、Pikm、Pi9、Pi2和最新克隆的广谱抗瘟基因Pigm的分子标记对37份抗源进行基因型检测,发现与携带Pigm、Pikh和Pikm对照带型一致的抗源分别有20份,与携带Pi2对照带型一致的有雅恢2115、华占和五山丝苗等14份,与携带Pi9对照带型一致的只有2份;在Piz位点和Pik位点均有与对照带型一致的有16份,占参试抗源的43.24%。由此可见,Piz位点和Pik位点抗瘟基因在抗源中分布较广,将这两个位点的有效抗瘟基因聚合,有利于四川抗稻瘟病新品种的选育。(4)雅恢2115抗瘟基因鉴定通过分析雅恢2115全基因组重测序数据,从中发现5个可能对稻瘟病抗性有作用NBS-LRR类基因。接种稻瘟病菌后利用qRT-PCR结果分析表明,只有LOCOs11g44960基因在雅恢2115中诱导上调表达且本底水平较高。利用转基因技术将LOCOs11g44960基因连入以35S为启动子的pCAMBIA1300载体中,在感病材料TP309中对LOCOs11g44960基因进行过表达,通过潮霉素鉴定、特异性引物PCR扩增鉴定和qRT-PCR分析获得16个阳性株系,对阳性株系接种稻瘟病菌发现,LOCOs11g4496基因在过表达株系中的表达水平高于野生型TP309,且受稻瘟病病菌诱导表达,叶片病斑面积也小于对照,可见该基因增强了水稻对稻瘟病菌的抗性,对雅恢2115的抗瘟性有贡献。(5)雅恢2115的改造与利用以雅恢2115为核心种质,采用“抗性精准鉴定、南北穿梭选育、中低世代配合力和米质测定”的技术路线,创制出了雅恢2116、雅恢2119和雅恢2275等10个新恢复系,并以其为核心亲本选育了出23个杂交稻新组合参加省级、国家级区试,其中雅优2116于2018年通过国家级审定,这些新亲本及新组合的育成对确保水稻优质高产稳产具有重要意义。

冷益丰[6](2018)在《四川当前主要玉米种质杂种优势类群及产量配合力研究》文中指出玉米(Zea mays L.)隶属于禾本科玉蜀黍属,作为世界上主要的粮食作物、饲料及工业原料之一,广泛分布于全球各个国家,其产量和品质一直以来是玉米育种的主要目标。为了摸清新形势下四川玉米育种的种质特点,为未来四川玉米育种发展方向的确定提供参考,本研究以“十三五”四川省玉米育种攻关组8家骨干参加单位当前广泛使用的玉米骨干自交系为材料,通过简化基因组测序(genotyping by sequencing,GBS)分析自交系间的遗传关系、按照NCⅡ遗传交配设计配制杂交组合分析自交系的产量性状配合力效应、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策略对穗长等产量性状一般配合力(general combining ability,GCA)靶点进行检测。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GBS技术在157份玉米自交系中开发了4,976个高质量SNP标记。SNP分子标记的等位基因变异为35个,平均为3.22个;基因多样性(gene diversity,GD)为0.14700.7512,平均为0.5066;多态性信息含量(polymorphism information content,PIC)为0.13710.7107,平均为0.4132,展现出四川省当前玉米育种种质资源较为丰富的遗传变异。基于SNP分子标记的群体结构分析将该批自交系群体划分为Ⅰ、Ⅱ、Ⅲ、Ⅳ4个亚群,即绵765等8份自交系划为Ⅰ群,18-599等63份玉米自交系与Mo17、齐319和掖478划为Ⅱ群,08-641等57份玉米自交系与丹340、B73和黄早4划为Ⅲ群,SCML104等20份玉米自交系划为Ⅳ群,其余9份自交系因与任何亚群的遗传相似性比例均低而划为混合亚群,其中Ⅱ、Ⅲ两亚群占比近80%。根据群内材料的系谱来源结合四川所在的生态位置属性,我们将Ⅰ、Ⅱ、Ⅲ、Ⅳ4个亚群分别命名为本地改良系(Impro-local)、温热I A群(Tem-tropic I A)、温热I B群(Tem-tropic I B)、热带改良系(Impro-tropic)。亚群间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Tem-tropic I B种质的遗传多样性最为丰富,Tem-tropic I A种质的遗传多样性较低。Impro-local种质和Impro-tropic种质间遗传关系较远,Tem-tropic I A种质和Tem-tropic I B种质间遗传关系最近。157份自交系群体的平均LD衰减距离为1.051.10Mb。本研究结果证实,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在育种过程中被大量引入到四川,形成了当前以温热种质为主的玉米育种资源。(2)四川当前主要玉米自交系的17个产量性状GCA效应在云南景洪和四川雅安鉴定结果表明:LH8012、T237、T278和T318具有较好的ELGCA效应,宜13B1-3和78599-211具有较好的BTLGCA效应,Y1018、Y1126、Y1114和绵1708具有较好的EDGCA效应,绵723、T309、C328、绵0232、Y1126、Y1018和绵1708具有较好的KRNGCA效应,08-641和SCML7275具有较好的KNRGCA效应,绵1834、T145、绵757和成自2142具有较好的CDGCA效应,绵0232和宜098具有较好的KLGCA效应,Y1114、热抗67、N29、T260和宜14A13具有较好的KWGCA效应,91(2)6983-0具有较好的KPRGCA效应,南942和德国X-02具有较好的KMGCA效应,Y1114和Y1018具有较好的EWGCA效应,Y1018和Y1114具有较好的KWPEGCA效应,承玉10号父本、宜14A2、南942和T96具有较好的CWGCA效应,Y1114和热抗67具有较好的HKWGCA效应,T318、苏湾1611、绵722、Y1126、Y1018、78599-211和绵1708具有较好的KTWGCA效应,91(2)6983-0、Y1018和Y1114具有较好的GYPPGCA效应,91(2)6983-0和Y1018具有较好的GYGCA效应。综合17个产量性状GCA评价,两个环境中产量性状GCA效应表现好且均衡的前十个自交系分别是Y0921、91(2)6983-0、T213、T42 L648、T71、Y1018、绵722、SCML30331、宜13B1-3和宜15B5。(3)635个测交组合就单株产量SCA而言,云南景洪试验点GYPPSCA位列前三位的杂交组合分别是双M9×LH8012、SCML7275×08WSC149-221、Y1018×Y1027,四川雅安试验点GYPPSCA位列前三位的杂交组合分别是宜ZB-8×Y1027、京科968母本×绵04185/SN8、T145×PH6WC。根据单株产量SCA效应对144份自交系进行聚类,结果表明:144份玉米自交系在云南景洪和四川雅安两个试验点均被分为4个类群,但两个环境中的聚类结果不尽相同。(4)通过云南景洪和四川雅安两个环境中的GCA鉴定,基于4,976个高质量SNP,综合考虑群体结构、亲缘关系等对产量性状GCA进行GWAS分析。运用GLM模型,在-Log10P>3.70(P<1/4,976)水平下,产量性状GCA在两个环境中共检测到239个SNP位点,分布于玉米110号染色体上,单个SNP可以解释10.90%29.21%的表型变异;其中:穗长GCA共关联到5个显着位点、秃尖长GCA共关联到1个显着位点、穗粗GCA共关联到29个显着位点、穗行数GCA共关联到1个显着位点、行粒数GCA共关联到3个显着位点、轴径GCA共关联到7个显着位点、粒长GCA共关联到1个显着位点、粒宽GCA共关联到1个显着位点、出籽率GCA共关联到8个显着位点、含水量GCA共关联到18个显着位点、单穗重GCA共关联到28个显着位点、单穗粒重GCA共关联到28个显着位点、单穗轴重GCA共关联到19个显着位点、百粒重GCA共关联到5个显着位点、容重GCA共关联到9个显着位点、单株产量GCA共关联到38个显着位点、小区产量GCA共关联到38个显着位点。在-Log10P>3.00(P<0.001)水平下,穗粗GCA、穗行数GCA和行粒数GCA等12个产量性状GCA在两个环境中同时被检测到的位点为25个。这些产量性状GCA关联SNP位点的开发有利于完善关联分析在玉米上的应用,同时为今后玉米的配合力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了参考。

孙康莉[7](2018)在《水稻恢复系优良基因的聚合育种》文中指出三系杂交育种技术在提高水稻产量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恢复系的培育是杂种优势利用的重要基础,提高水稻抗病虫能力对提高产量具有重要作用,并且选择品质优良的水稻恢复系有利于改善杂种后代的米质。另外籼粳亚种之间存在强大的杂种优势,选育出亲和系对解决不亲和性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实验室优质品系改良恢复系,粳型亲籼恢复系改良华粳籼74广亲和系G3,主要结果如下:(1)WA-CMS优良恢复系的培育。利用含有Wx-17T、gs3、fgr、Hd-1-2、OsMADS50和Pi-24优良品系,改善恢复系P152-07,通过MAS筛到优质WA-CMS恢复系25份纯合单株;还筛选了Wx-20G、gs3、gw8、qBLAST-11-1、qBLAST-2-1和Xa21等基因(QTL),获得22份高产抗病虫WA-CMS纯合株系,为后续选择优良恢复系提供材料基础。(2)优质BT-CMS恢复系的培育与恢复力和品质性状的测定。利用优质品系改良恢复系,2017年晚造获得9份含有Wx-17T、gs3、fgr、Hd-1-2、OsMADS50、Pi-24和Rf1的优质BT-CMS恢复系。对2017年早造的5份优质BT-CMS恢复系进行恢复力、品质和产量性状考察。1)春江16A杂种后代花粉育性处于70.10-72.13%的范围内,两个组合比对照显着提高7.00-7.50%;小穗育性处于75.10-79.40%的范围内,4个组合比对照显着提高6.50-8.40%;直链淀粉含量处于19.09-20.24%的范围内,4个组合比对照显着降低0.74-1.33%;单株产量处于18.62-23.26 g的范围内,比对照显着提高4.86-9.59 g。2)春江23A测交后代花粉育性处于70.61-73.96%的范围内,比对照显着提高5.97-8.46%,小穗育性处于74.30-83.30%的范围内,1个组合比对照显着提高14.56%;直链淀粉含量处于23.88-27.38%的范围内,比对照显着提高3.46-6.96%;单株产量没有显着提高,结果表明用优质改良恢复系进行测交组配是可行的。(3)新广亲和恢复系的培育与恢复力、品质性状的测定。筛到含有Wx-20G、Alk、S5和Sc等优良基因(QTL)的新广亲和恢复系,对其中两份进行恢复力、品质和产量性状考察。与春江16A测交后代花粉育性分别是66.70%和68.56%,仅比对照提高0.07%和1.93%,小穗育性分别是69.91%和74.33%,其中一个没有提高,另外一个比对照提高3.33%;直链淀粉含量是27.38%和25.26%,比对照显着降低1.33%和3.45%;单株产量是21.69 g和33.87 g,比对照显着提高8.02 g和20.2 g,结果表明新广亲和恢复系可以改善后代品质。(4)华粳籼74新亲和系的培育。通过改良G3获得25份含有Sa-j、S5-n、Sc-n的华粳籼74新亲和系。对华粳籼74新亲和系的恢复力和产量进行考察。1)春江16A的杂交后代花粉育性是70.49%,比对照提高3.86%;小穗育性84.30%,比对照显着提高13.30%;单株产量是19.96 g显着高于对照6.20 g。2)春江23A测交组合F1的花粉育性是72.67%,比对照显着提高8.03%;小穗育性是75.10%,比对照提高3.40%,结果表明新亲和系可以提高与不育系的亲和力。本实验以前人培育的恢复系、优质品系、广亲和系与粳型亲籼恢复系为材料,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高效性进行聚合育种,改良了恢复系品质、恢复力和亲和性,为水稻杂种优势利用提供理论指导和材料基础。

徐凯旋[8](2018)在《水稻粒形基因的功能标记发展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稻(Oryza sativa L.)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水稻高产量与优质化的协同改良成为水稻育种的主要目标,水稻粒形基因的研究和应用以及籼粳杂交稻的培育将是实现该目标的重要途径。本研究对本实验室构建单片段代换系所使用的28份水稻亲本材料中的粒形基因GLW7、TGW6、GS2和IPA1进行基因序列分析,在此基础上开发目的基因的功能标记,并利用单片段代换系材料进行表型鉴定,分析目的基因不同单倍型的遗传效应。同时利用籼粳杂交组合F1群体,初步分析了不同的基因型在籼粳杂交稻材料中的遗传效应。1.对GLW7(Os07g0505200)进行了序列分析,在28份材料中共检测到5种单倍型,其中3份携带功能变异位点。针对该位点开发了功能标记,并筛选到携带该功能变异的SSSL材料。粒形考察表明,携带功能变异的单片段代换系材料粒长变短,长宽比变小,千粒重降低。2.对TGW6(Os06g0623700)的序列分析表明,在28份材料中,存在4种单倍型,其中3份材料携带功能变异位点。据此开发了功能标记,并筛选到携带该功能变异的SSSL材料。但表型考察表明,携带功能变异位点的SSSL材料的粒长和千粒重与受体亲本不存在显着差异,可能与材料的遗传背景有关。3.对GS2(Os02g0701300)的序列分析显示,在28份材料中共有4种单倍型,但所有被检测的材料均不存在第3外显子上TC→AA的功能变异位点。通过GS2编码区一处序列变异所区分的不同单倍型之间的粒宽和千粒重存在明显差异。IPA1(Os01g0350900)在28份材料中也未检测到功能变异位点。4.利用15份恢复系父本和24份粳稻不育系母本构建了185份F1杂交组合。对父本和母本携带GW5、gw8、gs3、GW7、GLW7、GL3.1、TGW6和GS2的等位基因型进行检测,结合亲本和F1群体材料的粒形表型考察结果显示:GW7在我们的材料中有着更为明显的粒形效应,并且在籼粳杂后代粒形的改良中有着较为明显的遗传效应。其中gs3、gw8、GW7的基因组合更利于籼粳杂交稻的粒形改良,对水稻产量与品质的协同改良有着重要利用价值。

石晓华[9](2017)在《遗传构成对中国水稻品种改良和生产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的逐步增加和耕地面积的急剧减少,粮食生产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优良品种的选育与推广对于产量的有效提高起到了关键作用。中国育种工作者为生产上提供了多批优良新品种,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多次品种更换。外来种质资源的利用对中国新品种改良起到了重要作用,充实了作物品种的遗传基础,增加了品种的遗传构成的复杂性。本文以水稻为例,采用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研究理念,采用遗传学、农学、农业经济学与管理学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通过研究中国水稻主栽品种的遗传构成的变化,分析不同来源的种质资源对水稻品种改良和生产的影响,为政府制定有效引进、管理和利用外来种质资源,提高农作物单产和稳产的政策建议提供科学依据。为达到上述目标,本研究共采用了五套数据。一是收集了黑龙江、吉林、辽宁、安徽、江苏、浙江、湖北、湖南、江西、广东、广西、福建、四川、重庆、贵州和云南共16个水稻主产省1982-2011年的所有至少一年在一个省份种植面积超过6666.7公顷的水稻品种信息及其种植面积;二是所有上述水稻品种详细的系谱信息,每一个品种追述至最老的亲本或来自国外的亲本为止;三是每一个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审定年份、育成单位等信息;四是水稻生产的投入和产出数据;五是水稻产量、干旱和洪涝灾害数据。本研究首先梳理了中国水稻品种改良历程,总结了品种改良成果,通过构建种质资源遗传贡献指数和遗传贡献率,分析中国水稻品种的遗传构成及其变化;实证分析外来种质资源对中国水稻品种改良的影响,同时结合种子产业改革等制度变量,研究不同来源的种质资源对中国水稻生产的影响;并进一步通过构建不同的遗传多样性指标,研究其对中国水稻生产及产量稳定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引进、管理和利用外来种质资源,促进中国水稻农作物单产和稳产的政策建议。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水稻品种改良取得了巨大成就,主栽品种中新育成品种占93.5%。(2)新育成品种的产量潜力、品质等经济性状显着改善。(3)国外稻种资源引进和利用对中国水稻品种改良做出了重要贡献,对中国水稻生产的遗传贡献率为25%-40%。(4)中国育种科研人员成功利用国外资源于新品种改良。(5)种业改革激励了育种人员培育水稻新品种的积极性,增加了田间水稻的遗传多样性。然而,却导致水稻品种市场的多乱杂,未能明显提高水稻的产量。(6)水稻单产与水稻遗传多样性呈倒U型关系,产量变异与水稻遗传多样性呈负相关。在理论上,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关于遗传多样性与产量有正相关和负相关的争论。遗传多样性越大稳定性越高,品种的高度一致性会增加遗传基础脆弱性。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几点主要政策建议:(1)制定详细的国外资源引进与利用策略与政策,促进研究单位与企业对国外资源的研究与利用。(2)规范和加强作物遗传资源的研究和应用,为企业新品种选育提供优质服务。(3)改变现行高等学校和农科院系统为主体的育种体制,政府部门退出商业化育种,扭转水稻品种市场多乱杂的局面。(4)实行品种与种子质量的企业负责制,使缺乏育种能力的企业退出品种选育。

廖良松[10](2017)在《基于SSSL的水稻优良基因的聚合育种及其效应分析》文中提出水稻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的增长对人类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稻米的品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自然条件下,水稻易受稻瘟病、褐飞虱等病虫害影响,致使其产量降低、品质下降;因此,育种家们一直期望对水稻的产量、品质和抗性进行协同改良。本实验室利用水稻单片段代换系文库,开展了广泛的分子设计育种工作,本研究在此基础上利用携带有与水稻产量、品质和抗病虫等相关基因(QTL)的单片段代换系和多片段聚合系开展聚合育种,并对筛选得到的纯合聚合系进行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利用携带有高产、粒长、粒宽、早熟、种皮颜色、香味、特定直链淀粉含量、抗稻瘟病和抗褐飞虱等优良基因(QTL)的23份单片段代换系和8份多片段聚合系材料,根据育种目标按不同组配方案进行聚合,获得了56份携带有多种优良性状的聚合系。其中,九片段聚合系2份、八片段聚合系8份,七片段聚合系13份,六片段聚合系9份以及双片段聚合系24份。2.对获得的56份纯合聚合系进行目标基因(QTL)鉴定和农艺性状考察,并对其进行了聚合效应分析。经标记检测,绝大部分优良基因(QTL)都能够在聚合系中检测出来,而且其表型与预期都有较高的相符率。考察的产量相关性状有株高、抽穗期、分蘖数、穗长、结实率、着粒密度和千粒重等,品质相关性状有粒长、粒宽、糊化温度、碱硝值和直链淀粉含量等。其中有40份聚合系比对照华粳籼74显着性地提早抽穗,有3份聚合系显着地提高了单株有效分蘖数,有8份聚合系在着粒密度上有显着性地提高,有24份聚合系在千粒重上比对照显着性提高,45份聚合系在粒长上比对照华粳籼74有显着性变化,另外,还有8份聚合系比对照华粳籼74在理论产量上有显着性地提高。3.对聚合系中携带有抗稻瘟病基因qBLAST-11-1和qBLAST-2-1的26份材料进行抗性鉴定,聚合系对稻瘟病的抗性水平相较华粳籼74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时,还对8份携带Bph24基因的双片段聚合系进行褐飞虱抗性鉴定,聚合系对褐飞虱的抗性能力均达到与抗褐飞虱材料RH相同的抗性等级,表现为抗性水平。本研究利用实验室构建的携带有优良基因(QTL)的单片段代换系材料开展了设计育种,并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手段快速地筛选到了符合设计预期的聚合系材料,并对其进行了基因型检测和表型鉴定;聚合的优良基因(QTL)大部分都能够得到表达,基本达到了对材料进行产量、品质和抗病虫能力协同改良的设计预期,也为进一步开展设计育种提供了良好的材料。

二、优质高产早熟多抗长粒水稻新品种——超强118(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优质高产早熟多抗长粒水稻新品种——超强118(论文提纲范文)

(1)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及其评价指标体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研究背景
    2 研究进展
        2.1 国内外水稻生产概况
        2.2 优质高效粳稻品种选育与生产现状
        2.3 遗传因素对水稻品质与产量的影响
        2.4 环境因素对品质与产量的影响
        2.5 影响稻米食味品质的理化指标
        2.6 综合评价方法
    3 研究目的与意义
        3.1 目的意义
        3.2 主要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淮北沿淮地区(淮安)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品质与产量的差异
    0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与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
        1.3.1 水稻的主要生育期
        1.3.2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1.3.3 稻米主要品质指标测定
        1.3.4 稻米RVA谱特征值
        1.3.5 稻米食味品质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生育期差异
        2.2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品质的差异
        2.2.1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加工品质的差异
        2.2.2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粒型与外观品质的差异
        2.2.3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RVA谱特征值的差异
        2.2.4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营养与食味品质的差异
        2.3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产量及氮肥与温光利用率的差异
    3 讨论
        3.1 淮安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生育期的筛选
        3.2 淮安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品质与产量的差异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淮北中部地区(宿迁)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品质与产量的差异
    0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与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生育期差异
        2.2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品质的差异
        2.3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差异
    3 讨论
        3.1 宿迁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生育期的筛选
        3.2 宿迁不同类型粳稻品质与产量的差异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淮北沿海地区(黄海农场)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品质与产量的差异
    0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与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生育期差异
        2.2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品质的差异
        2.3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差异
    3 讨论
        3.1 黄海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生育期的筛选
        3.2 黄海高产优质粳稻品种筛选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陇海线地区(东海)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品质与产量的差异
    0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与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生育期差异
        2.2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品质的差异
        2.2.1 不同类型粳稻加工品质差异
        2.2.2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粒型与外观品质的差异
        2.2.3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稻米RVA谱特征值的差异
        2.2.4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营养与食味品质的差异
        2.3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差异
    3 讨论
        3.1 东海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生育期的筛选
        3.2 东海不同类型粳稻品质与产量的影响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及其评价指标体系
    0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与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方法
        2.1.1 加工与外观品质筛选方法
        2.1.2 食味品质筛选方法
        2.1.2.1 稻米食味品质综合评价方法的构建
        2.1.2.2 稻米食味品质综合评价方法比较
        2.1.2.3 食味品质评价指标筛选
        2.1.3 局效梗稻品种筛选
        2.1.4 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方法与步骤
        2.2 淮安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
        2.3 宿迁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
        2.4 黄海优质高效品种筛选
        2.5 东海优质高效品种筛选
        2.6 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区域适应性
        2.7 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方法及评价指标体系
    3 讨论
        3.1 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
        3.2 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区域适应性
        3.3 不同评价方法在食味品质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1 结论
        1.1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在淮北地区品质与产量差异
        1.2 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方法及其评价指标体系
        1.3 适宜淮北地区种植的优质高效粳稻品种
        1.4 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区域适应性
    2 创新点
    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2)水稻恢复系香5的抗性改良和多抗光温敏核不育系新材料的创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稻瘟病抗性基因的定位和分子育种进展
        1.1 稻瘟病抗性基因的定位克隆
        1.2 稻瘟病抗性基因在分子育种中的应用
    2 褐飞虱抗性基因的定位和分子育种进展
        2.1 褐飞虱抗性基因的定位克隆
        2.2 褐飞虱抗性基因在分子育种中的应用
    3 白叶枯病抗性基因的定位和分子育种进展
        3.1 白叶枯病抗性基因的定位克隆
        3.2 白叶枯病抗性基因在分子育种中的应用
    4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的理论基础和应用
        4.1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的育性转换特性
        4.2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特性的遗传
        4.3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的应用
    5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水稻恢复系香5的抗性改良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水稻材料
        2.1.2 用于基因型检测的分子标记
        2.1.3 供试的白叶枯病菌株
        2.2 实验方法
        2.2.1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路线
        2.2.2 DNA提取、PCR扩增和电泳
        2.2.3 稻瘟病鉴定方法
        2.2.4 白叶枯病鉴定方法
        2.2.3 杂交配组及产量、主要农艺性状的考察方法
        2.2.6 稻米品质分析和评价
    3 结果与分析
        3.1 具有‘香5’遗传背景的新株系选择
        3.2 新株系的抗性鉴定结果
        3.2.1 稻瘟病抗性表现
        3.2.2 褐飞虱抗性表现
        3.2.3 白叶枯病抗性表现
        3.3 新株系及其所配组合的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3.4 新株系及其所配组合的稻米品质表现
    4 讨论
        4.1 多基因聚合能够有效地改良香型水稻的病虫抗性
        4.2 新株系的抗性评价和进一步提高抗性的建议
        4.3 对新株系几个农艺性状与受体亲本表现不一致的探讨
        4.4 几个优良组合的评价
第三章 多抗光温敏核不育系新材料的创建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水稻材料
        2.1.2 用于基因型检测的分子标记
        2.1.3 供试的褐飞虱
        2.1.4 供试的白叶枯病菌株
        2.2 实验方法
        2.2.1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路线
        2.2.2 DNA提取、PCR扩增和电泳
        2.2.3 稻瘟病鉴定方法
        2.2.4 褐飞虱鉴定方法
        2.2.5 白叶枯病鉴定方法
        2.2.6 不育系的人工气候箱育性鉴定
        2.2.7 不育系的分期播种、育性动态观察、开花习性和农艺性状考察
        2.2.8 组合测配、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考察
        2.2.9 稻米品质分析和评价
    3 结果与分析
        3.1 ‘隆科638S/DB1501-98’后代新不育系株系的选择
        3.2 新不育系及部分杂交组合的抗性鉴定结果
        3.2.1 新不育系株系的稻瘟病抗性表现
        3.2.2 新不育系株系及部分组合的褐飞虱抗性表现
        3.2.3 新不育系株系及其杂交组合的白叶枯病抗性表现
        3.3 新不育系的育性鉴定结果
        3.3.1 武汉自然条件下的育性动态表现
        3.3.2 人工气候箱处理下育性转换特性的鉴定
        3.4 新不育系的开花习性表现
        3.5 新不育系的主要农艺性状和稻米品质表现
        3.5.1 在武汉不育期的生育特性和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3.5.2 在海南可育期的主要农艺性状和稻米品质表现
        3.6 新不育系的组合测配表现
        3.6.1 杂交组合的产量和农艺性状表现
        3.6.2 杂交组合的稻米品质表现
        3.7 新不育系的配合力分析
        3.7.1 配合力方差分析
        3.7.2 一般配合力效应和特殊配合力效应方差
    4 讨论
        4.1 光温敏核不育系选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探讨
        4.2 多抗不育系病虫抗性表现的评价及探讨
        4.3 对5个新不育系材料的综合评价和进一步使用的建议
        4.3.1 华8049S
        4.3.2 华8050S
        4.3.3 华8051S
        4.3.4 华8053S
        4.3.5 华8054S
第四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GZ95-6分枝麦穗分枝性状的遗传分析及改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1 小麦分枝穗研究现状
    1.2 小麦穗分枝研究现状
        1.2.1 穗分枝小麦的来源
        1.2.2 穗分枝小麦的形态分类
        1.2.3 穗分枝基因的遗传研究
        1.2.4 穗分枝小麦的利用
    1.3 小麦的遗传改良
        1.3.1 遗传改良的主要方法
        1.3.2 主要性状的遗传改良及其基因
    1.4 小麦分子辅助育种的性状改良及其应用
        1.4.1 分子辅助育种技术
        1.4.2 穗分枝小麦性状改良的应用
    1.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技术路线
    2.3 实验方法
        2.3.1 穗分枝相关性状的调查与分析
        2.3.2 小麦条锈、白粉病抗性鉴定
        2.3.3 小麦农艺性状的测定
        2.3.4 PCR分子检测
        2.3.5 数据统计与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 遗传分析
        3.1.1 分枝麦的分枝特性
        3.1.2 分枝麦的显隐性表型分析
        3.1.3 分枝性状的遗传分析
    3.2 不同组合杂交后代的性状遗传改良
        3.2.1 与中燕96-3杂交改良分枝麦的籽粒性状
        3.2.2 与贵紫麦1号杂交改良分枝麦的紫色籽粒性状
        3.2.3 与贵农19号杂交改良分枝麦的抗病性和综合性状
        3.2.4 与贵农麦30号杂交改良分枝麦的抗病性和籽粒性状
4.结论
5.讨论与展望
    5.1 穗分枝小麦的遗传分析
    5.2 小麦主要性状的遗传改良
    5.3 利用分子辅助技术进行性状改良
    5.4 多抗小麦种质聚合育种程序及应用
参考文献

(4)水稻纹枯病抗性及耐盐性的鉴定与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文献综述
    1.1 水稻纹枯病
        1.1.1 水稻纹枯病的危害
        1.1.2 水稻纹枯病发病因素
        1.1.3 水稻纹枯病的接种鉴定方法
        1.1.4 水稻抗纹枯病种质资源筛选
        1.1.5 水稻抗纹枯病QTL的研究
    1.2 水稻耐盐性研究
        1.2.1 盐害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1.2.2 水稻耐盐性鉴定及育种
        1.2.3 水稻耐盐QTL的研究
    1.3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原理与应用
        1.3.1 GWAS的原理
        1.3.2 GWAS在水稻抗病耐盐研究中的应用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纹枯病抗性研究材料
        2.1.2 耐盐性研究材料
    2.2 试验设计
        2.2.1 水稻纹枯病抗性鉴定
        2.2.2 水稻孕穗期耐盐性鉴定
    2.3 试验方法
        2.3.1 水稻纹枯病菌培养与接种方法
        2.3.2 纹枯病病级调查方法
        2.3.3 离体茎秆纹枯病菌接种鉴定方法与评价标准
        2.3.4 其他农艺性状调查
        2.3.5 叶片钠、钾元素含量测定以及穗部性状调查
    2.4 数据分析
三、结果分析
    3.1 群体Ⅰ的主要农艺性状表型分析
    3.2 群体Ⅰ的品种基因型及群体结构分析
    3.3 群体Ⅰ中部分农艺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3.4 群体Ⅰ纹枯病抗性鉴定与抗性种质筛选
        3.4.1 水稻纹枯病田间抗性鉴定与抗性种质筛选
        3.4.2 水稻纹枯病抗性温室离体茎秆鉴定与抗性种质筛选
        3.4.3 株高、抽穗期期以及两种方法鉴定结果间的相关性分析
    3.5 水稻纹枯病抗性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3.6 水稻耐盐种质鉴定及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3.6.1 孕穗期水稻耐盐性鉴定及耐盐新种质筛选
        3.6.2 耐盐性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四、讨论
    4.1 水稻抗纹枯病新种质的筛选
    4.2 抗纹枯病QTL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4.3 水稻部分农艺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4.4 水稻耐盐新种质的筛选及耐盐性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申请的专利

(5)抗稻瘟病和稻曲病种质资源筛选与雅恢2115抗瘟基因鉴定及改造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植物免疫系统研究概况
        1.1.1 植物免疫系统
        1.1.2 水稻PTI免疫反应
        1.1.3 水稻ETI免疫反应
    1.2 水稻稻瘟病研究进展
        1.2.1 稻瘟病的发生及危害
        1.2.2 稻瘟病菌的侵染过程
        1.2.3 稻瘟病菌无毒基因研究进展
        1.2.4 水稻抗稻瘟病基因研究进展
        1.2.5 水稻抗瘟基因的特点
        1.2.6 水稻抗稻瘟病遗传机制
    1.3 水稻稻曲病研究进展
        1.3.1 稻曲病的发现及分类地位
        1.3.2 稻曲病症状及危害
        1.3.3 稻曲病侵染循环
        1.3.4 水稻抗稻曲病的遗传机制
        1.3.5 水稻稻曲病抗性QTL研究进展
    1.4 水稻抗病育种策略及新技术应用进展
        1.4.1 抗病种质资源筛选的重要性
        1.4.2 水稻抗病育种策略
        1.4.3 水稻抗病育种技术及应用情况
    1.5 本文研究内容与意义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抗稻瘟病和稻曲病种质资源筛选
    2.1 材料
        2.1.1 生物材料
        2.1.2 试剂
        2.1.3 设备
    2.2 方法
        2.2.1 稻瘟病抗性鉴定
        2.2.2 抗稻瘟病基因检测
        2.2.3 稻曲病抗性鉴定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有效抗稻瘟病基因筛选
        2.3.2 223份种质资源稻瘟病抗性鉴定
        2.3.3 37份稻瘟病抗源的抗瘟基因检测
        2.3.4 种质资源稻曲病抗性鉴定
        2.3.5 抗稻瘟病及稻曲病种质资源材料筛选
    2.4 讨论
        2.4.1 有效抗稻瘟病基因筛选
        2.4.2 抗稻瘟病种质资源筛选
        2.4.3 稻瘟病抗性基因在抗源中的分布
        2.4.4 抗稻曲病种质资源筛选
        2.4.5 多抗种质资源筛选
第三章 雅恢2115抗瘟基因鉴定
    3.1 材料
        3.1.1 植物材料和稻瘟菌菌株
        3.1.2 构建载体所用质粒、大肠杆菌
        3.1.3 引物序列
        3.1.4 试剂和仪器设备
    3.2 方法
        3.2.1 试验水稻培养
        3.2.2 稻瘟菌培养与接种
        3.2.3 水稻叶片DNA提取(CTAB法)
        3.2.4 水稻叶片RNA的提取
        3.2.5 cDNA反转及qRT-PCR检测
        3.2.6 PCR扩增及片段回收
        3.2.7 构建过表达载体
        3.2.8 转基因植株的获得及阳性检测
        3.2.9 植株中基因表达分析
        3.2.10 转基因植株的抗病性鉴定
    3.3 结果与分析
        3.3.1 雅恢2115中5个NBS-LRR类基因表达量分析
        3.3.2 LOC_Os11g44960 基因序列分析
        3.3.3 过表达载体的构建
        3.3.4 水稻遗传转化及转基因植株阳性鉴定
        3.3.5 LOC_Os11g44960 基因过表达T0 代植株表达分析
        3.3.6 LOC_Os11g44960 过表达转基因株系稻瘟病抗性鉴定
    3.4 讨论
        3.4.1 LOC_Os11g44960 基因功能分析
        3.4.2 多个抗稻瘟病基因聚合的利用
第四章 雅恢2115的改造及利用
    4.1 材料
    4.2 方法
        4.2.1 稻瘟病抗性鉴定
        4.2.2 稻曲病抗性鉴定
        4.2.3 抗稻瘟病基因检测
        4.2.4 农艺性状调查
        4.2.5 稻米品质鉴定
        4.2.6 新恢复系测交组合产量优势评价
    4.3 结果与分析
        4.3.1 以雅恢2115为核心种质创制的新恢复系
        4.3.2 新恢复系主要农艺性状
        4.3.3 10个新恢复系稻瘟病抗性评价
        4.3.4 新恢复系抗稻瘟病基因分子检测
        4.3.5 新恢复系稻曲病抗性水平
        4.3.6 新恢复系的稻米品质特征
        4.3.7 新恢复系测交组合产量优势评价
        4.3.8 新恢复系组合参试情况
        4.3.9 水稻新品种雅优2116特征特性
    4.4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小结与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简历

(6)四川当前主要玉米种质杂种优势类群及产量配合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玉米种质资源的形成与利用
        1.1.1 玉米的起源与驯化
        1.1.2 玉米的传播与分布
        1.1.3 玉米的种质多样性与分类
        1.1.4 我国玉米种质资源的利用现状
    1.2 DNA分子标记与测序技术的发展
        1.2.1 分子标记的类型
        1.2.2 传统(一代)测序技术简介
        1.2.3 高通量(二代)测序技术的突破
        1.2.4 第三代测序技术的发展
        1.2.5 各类测序技术的广泛应用
    1.3 植物性状配合力与杂种优势群划分
        1.3.1 配合力的概念
        1.3.2 配合力的测定及评价
        1.3.3 配合力在植物中的研究概况
        1.3.4 玉米产量相关性状配合力的研究进展
        1.3.5 基于配合力的玉米杂种优势群划分
        1.3.6 基于分子标记的玉米类群划分
    1.4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其对重要性状的研究进展
        1.4.1 连锁不平衡(LD)的概念及原理
        1.4.2 影响连锁不平衡(LD)的因素
        1.4.3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发展
        1.4.4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基本方法
        1.4.5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应用
    1.5 本研究的意义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的意义
        1.5.2 技术路线
        1.5.3 研究的内容
第二章 基于SNPs的四川当前玉米种质的遗传特征鉴定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DNA样品制备
        2.1.3 玉米GBS文库构建与测序
        2.1.4 SNP基因型鉴定
        2.1.5 SNP统计分析
        2.1.6 亲缘关系评估
        2.1.7 群体结构分析
        2.1.8 连锁不平衡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基因组DNA提取
        2.2.2 Illumina xten测序
        2.2.3 参考基因组序列比对
        2.2.4 SNP的鉴定与筛选
        2.2.5 SNP特征分析
        2.2.6 Kinship分析
        2.2.7 群体结构分析
        2.2.8 主成分分析
        2.2.9 系统发育树分析
        2.2.10 亚群间遗传多样性分析
        2.2.11 连锁不平衡分析
    2.3 讨论与结论
        2.3.1 GBS提供经济高效的基因分型技术
        2.3.2 四川当前玉米育种种质的遗传多样性
        2.3.3 四川当前玉米育种自交系群体的连锁不平衡距离
        2.3.4 四川当前玉米种质的杂种优势模式与利用
第三章 四川当前玉米种质的产量配合力评价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杂交组合配制
        3.1.3 田间试验设计
        3.1.4 产量相关性状调查
        3.1.5 性状资料的整理与描述
        3.1.6 表型差异显着性检验
        3.1.7 产量性状配合力分析
        3.1.8 表型相关性分析
        3.1.9 杂种优势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杂交组合产量性状的群体表现
        3.2.2 组合间的表型方差分析
        3.2.3 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分析
        3.2.4 亲本配合力效应与杂交组合表型的相关性
        3.2.5 144个自交系的综合评价
        3.2.6 杂种优势分析及杂优类群划分
    3.3 讨论与结论
        3.3.1 玉米产量性状及其配合力相关性
        3.3.2 配合力评价中测验种的选择
        3.3.3 四川当前育种自交系配合力评价与后续应用
        3.3.4 四川当前玉米育种自交系的杂优类群划分
第四章 玉米产量性状配合力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田间试验和性状调查
        4.1.3 基因型鉴定
        4.1.4 亲缘关系、LD和群体结构评估
        4.1.5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关联分析模型的选取
        4.2.2 产量性状GCA显着位点
        4.2.3 两个环境中的一致性GCA位点
        4.2.4 本研究中产量GCA位点与早期结果的比较
    4.3 讨论与结论
        4.3.1 适合关联分析表型性状的选择
        4.3.2 关联分析群体构建
        4.3.3 LD大小及模型对分析结果的影响
        4.3.4 玉米产量相关性状配合力位点研究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讨论
    5.1 四川当前玉米种质的遗传结构
    5.2 四川当前玉米种质的产量性状配合力
    5.3 基于四川当前玉米种质的GCA分子位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7)水稻恢复系优良基因的聚合育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词与英汉对照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1.1 水稻CMS-Rf的定位与克隆
        1.1.1.2 配子体CMS-Rf的定位与克隆
        1.1.1.3 孢子体CMS-Rf的定位与克隆
        1.1.2 水稻CMS恢复机理
        1.1.3 籼粳亚种杂种不育基因的定位与克隆
        1.1.4 籼粳亚种杂种不育性的分子机理及克服途径
        1.1.5 水稻品质相关基因的定位与克隆
        1.1.6 基因聚合在恢复系中的应用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2章 WA-CMS恢复系的聚合育种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材料
        2.2.2 实验方案
        2.2.3 供试材料的种植与杂交
        2.2.4 分子标记检测
        2.2.4.1 分子标记
        2.2.4.2 主要试剂
        2.2.4.3 主要仪器和设备
        2.2.4.4 DNA提取
        2.2.4.5 PCR扩增
        2.2.4.6 6%的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2.2.4.7 银染和结果记录
        2.2.4.8 染色体代换片段长度计算
    2.3 结果
        2.3.1 WA-CMS优质恢复系的聚合育种
        2.3.2 WA-CMS高产抗病虫恢复系的聚合育种
    2.4 小结
第3章 优质BT-CMS恢复系的聚合育种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材料
        3.2.2 实验方案
        3.2.3 材料的田间种植、杂交及真假杂种的检测
        3.2.4 育性检测方法
        3.2.5 品质性状测定
        3.2.5.1 直链淀粉含量测定
        3.2.5.2 糊化温度和碱消值的测定
        3.2.5.3 胶稠度的测定
        3.2.6 产量相关性状调查
        3.2.7 数据分析和统计方法
    3.3 结果
        3.3.1 优质恢复系的聚合育种
        3.3.2 优质恢复系对春江16A和春江23A的恢复力
        3.3.3 优质恢复系对几个粳稻不育系的品质相关性状效应
        3.3.4 优质恢复系对春江16A和春江23A的产量相关性状效应
    3.4 小结
第4章 华粳籼74新亲和系的聚合育种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材料
        4.2.2 实验方案
    4.3 结果
        4.3.1 华粳籼74新亲和系的聚合育种
        4.3.2 华粳籼74新亲和系对春江16A和春江23A的恢复力
        4.3.3 华粳籼74新亲和系对春江16A和春江23A的产量相关性状效应
    4.4 小结
第5章 讨论与结论
    5.1 讨论
        5.1.1 基因聚合是改良恢复系的有效途径
        5.1.2 籼粳杂种不育性的克服
    5.2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表1 优质WA-CMS恢复系聚合到的纯合材料
附表2 高产抗病虫WA-CMS恢复系聚合到的纯合材料
附表3 优质BT-CMS恢复系聚合到的纯合材料
附表4 华粳籼74新亲和系聚合到的纯合材料

(8)水稻粒形基因的功能标记发展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1.1 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进展
        1.1.1.1 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研究进展
        1.1.1.2 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现状
        1.1.2 水稻粒形研究进展
        1.1.2.1 水稻粒形的遗传基础与特性
        1.1.2.2 控制水稻粒形的主效基因研究进展
        1.1.2.3 影响水稻粒形的一因多效功能基因
        1.1.3 粒形基因在设计育种中的应用
        1.1.3.1 设计育种的概念与方法
        1.1.3.2 水稻基因设计育种的背景技术和理论基础
        1.1.3.3 分子标记的概念和种类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水稻粒形基因功能标记开发与利用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供试材料
        2.2.2 功能标记开发
        2.2.2.1 水稻叶片DNA的提取
        2.2.2.2 目的序列的获取与比对分析
        2.2.2.3 PCR扩增基因序列
        2.2.2.4 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基因扩增结果
        2.2.2.5 基因测序结果的比对分析与功能标记开发
        2.2.2.6 供试材料基因型鉴定
        2.2.2.7 籽粒粒形的考察与数据分析
        2.2.2.8 实验试剂及仪器
    2.3 结果
        2.3.1 GLW7的功能标记开发与利用
        2.3.1.1 基因序列分析和功能标记设计
        2.3.1.2 GLW7-SSSL籽粒粒形的考察与分析
        2.3.2 TGW6的功能标记开发与利用
        2.3.2.1 基因序列分析和功能标记设计
        2.3.2.2 TGW6-SSSL籽粒粒形的考察与分析
        2.3.3 GS2的功能标记开发与利用
        2.3.3.1 基因序列分析和功能标记设计
        2.3.3.2 GS2-SSSL籽粒粒形的考察与分析
        2.3.4 IPA1的功能标记开发与利用
    2.4 小结
第3章 籼粳亚种间杂交稻粒形相关性状的优势效应分析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供试材料
        3.2.2 粒形基因遗传背景分析
        3.2.2.1 DNA提取
        3.2.2.2 PCR扩增基因序列
        3.2.2.3 基因型检测与结果记录
        3.2.2.4 籽粒粒形的考察与数据分析
    3.3 结果
        3.3.1 供试材料基因型检测结果
        3.3.2 籼粳亚种间杂交组合的粒形优势效应分析
    3.4 小结
第4章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2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表A 华粳籼74背景下的单片段代换系材料
附表B 基因序列测序扩增引物信息
附表C 籼粳杂母本不育系信息
附表D 籼粳杂父本恢复系信息
附表E 功能标记引物信息
附表F 籼粳杂交稻F_1粒形表型考察

(9)遗传构成对中国水稻品种改良和生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 论文结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文献的基本分布特点
        2.1.1 遗传构成和遗传多样性研究的时间变化趋势
        2.1.2 主要发文期刊
        2.1.3 主要研究人员和机构
        2.1.4 遗传构成和遗传多样性研究的目标研究区域
    2.2 作物遗传构成及其经济研究
        2.2.1 遗传构成的一般概念
        2.2.2 关于作物遗传构成的经济研究
    2.3 遗传多样性及其经济影响研究
        2.3.1 经济研究中常用的遗传多样性概念及其衡量指标
        2.3.2 遗传多样性对作物生产影响的经济研究
    2.4 与品种改良和种业有关的制度建设
        2.4.1 中国种子产业的发展和改革
        2.4.2 中国水稻品种改良的制度建设
第3章 研究方法与研究数据
    3.1 研究思路
    3.2 遗传构成与遗传多样性概念的界定与测定方法
        3.2.1 遗传构成概念的界定
        3.2.2 种质资源的遗传贡献
        3.2.3 国外资源遗传贡献的测定方法
        3.2.4 遗传多样性的测定
    3.3 研究理论框架与模型
        3.3.1 研究的理论框架
        3.3.2 不同来源的种质资源对品种改良的贡献模型
        3.3.3 种子产业改革和外国种质资源对中国水稻生产的影响模型
        3.3.4 遗传多样性对中国水稻产量及其稳定性的影响
    3.4 研究数据
第4章 中国水稻的品种改良与推广应用
    4.1 中国水稻优良品种的改良
    4.2 中国水稻品种的选育与推广
        4.2.1 中国水稻品种的选育
        4.2.2 中国水稻品种的推广
    4.3 中国水稻主栽品种的农艺性状变化
        4.3.1 中国水稻主栽品种的经济性状变化
        4.3.2 中国水稻主栽品种的抗病抗虫性状变化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水稻生产的遗传构成
    5.1 外来种质资源的引进和利用
        5.1.1 外来水稻品种的引进
        5.1.2 外来种质资源的应用推广
    5.2 中国水稻品种的遗传构成变化
        5.2.1 中国水稻品种的遗传构成变化
        5.2.2 外来种质资源对中国水稻生产的遗传贡献率
    5.3 外来种质资源对中国水稻生产遗传贡献的区域差异
        5.3.1 国际水稻研究所种质资源遗传贡献的区域变化
        5.3.2 日本种质资源遗传贡献的区域变化
        5.3.3 其他国家种质资源遗传贡献的区域变化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外来种质资源对中国水稻品种改良的影响
    6.1 种质资源与品种性状的关系
    6.2 研究模型与估计方法
    6.3 模型估计结果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外来种质资源对中国水稻单产的影响
    7.1 中国水稻单产变化
    7.2 研究模型和估计方法
    7.3 模型估计结果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遗传多样性对中国水稻生产的影响
    8.1 中国水稻生产与遗传多样性
        8.1.1 中国水稻的遗传多样性
        8.1.2 遗传多样性与水稻产量的关系
    8.2 研究模型与估计方法
    8.3 模型估计结果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政策建议
    9.3 创新点
    9.4 研究不足与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致谢
作者简介

(10)基于SSSL的水稻优良基因的聚合育种及其效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词及英汉对照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1.1 单片段代换系的构建
        1.1.1.1 分子设计育种的概念
        1.1.1.2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1.1.1.3 单片段代换系
        1.1.2 水稻分子设计育种的相关基础性研究
        1.1.2.1 与产量性状相关的基因(QTLs)
        1.1.2.2 与品质性状相关的基因(QTLs)
        1.1.2.3 与褐飞虱、稻瘟病抗性相关的重要基因(QTLs)
        1.1.3 水稻分子设计育种在生产上的运用
        1.1.3.1 在改良水稻产量、品质性状上的实践
        1.1.3.2 在改良水稻抗稻瘟病、褐飞虱性状上的实践
        1.1.3.3 基于水稻SSSL聚合育种的实践运用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水稻染色体多片段聚合系的培育
    2.1 引言
    2.2 材料和方法
        2.2.1 试验材料
        2.2.2 供试材料的田间种植和杂交
        2.2.2.1 材料的田间种植
        2.2.2.2 离体温汤杀雄法杂交
        2.2.3 试验方案和材料的筛选检测
        2.2.4 微卫星(SSR)标记检测
        2.2.4.1 SSR标记
        2.2.4.2 主要试剂
        2.2.4.3 主要仪器和设备
        2.2.4.4 DNA的提取
        2.2.4.5 PCR扩增
        2.2.4.6 电泳
        2.2.4.7 银染和结果记录
        2.2.5 代换片段长度的计算
    2.3 结果
        2.3.1 高产、优质、抗瘟性状聚合育种
        2.3.2 大粒、高产性状聚合育种
        2.3.3 丝苗型优质抗瘟性状聚合育种
        2.3.4 高产、抗虫性状聚合育种
    2.4 小结
第3章 聚合系褐飞虱和稻瘟病抗性的聚合效应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供试材料
        3.2.2 试验方法
        3.2.2.1 褐飞虱抗性鉴定
        3.2.2.2 稻瘟病抗性鉴定
    3.3 结果
        3.3.1 聚合系的褐飞虱抗性
        3.3.2 聚合系的稻瘟病抗性
    3.4 小结
第4章 聚合系农艺性状的聚合效应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材料
        4.2.2 供试材料的田间种植
        4.2.3 仪器设备
        4.2.4 农艺性状的调查
        4.2.5 品质性状的测定
        4.2.5.1 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
        4.2.5.2 稻米糊化温度和碱消值的测定
        4.2.5.3 胶稠度的测定
        4.2.5.4 糙米率、整精米率的测定
        4.2.6 数据分析和统计方法
    4.3 结果
        4.3.1 聚合系产量相关各性状间的相关
        4.3.2 携带早熟QTL Os MADS50、Hd12 代换片段的聚合效应
        4.3.3 携带粒型基因(QTL)代换片段的聚合效应
        4.3.3.1 携带gs3基因的聚合效应
        4.3.3.2 携带粒长QTL Rlw-3 代换片段W2020050511 的聚合效应
        4.3.3.3 携带粒长QTL Gl21 代换片段W2211040705 的聚合效应
        4.3.4 携带控制种皮颜色基因(QTL)代换片段的聚合效应
        4.3.4.1 携带黑色种皮基因Pb代换片段W1418061001 的聚合效应
        4.3.4.2 携带红色种皮基因Rc代换片段W04455045-1 的聚合效应
        4.3.5 携带Wx基因单片段代换系的聚合效应
        4.3.5.1 携带Wx-17T代换片段W1301020505 的聚合效应
        4.3.5.2 携带Wx-20G片段W2307061006 的聚合效应
        4.3.6 聚合系的评价
    4.4 小结
第5章 讨论与结论
    5.1 讨论
        5.1.1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5.1.2 基于SSSL的聚合育种
    5.2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表1 用于本研究的单片段材料
附表2 高产、优质、抗瘟性状聚合育种获得的聚合系
附表3 大粒、高产性状聚合育种获得的聚合系
附表4 丝苗型优质、抗瘟性状聚合育种获得的聚合系
附表5 高产、抗虫性状聚合育种获得的聚合系
附表6 单片段代换系亲本产量相关性状的表型值
附表7 单片段代换系亲本品质相关性状的表型值
附表8 纯合聚合系产量相关性状的表型值
附表9 纯合聚合系品质相关性状的表型值

四、优质高产早熟多抗长粒水稻新品种——超强118(论文参考文献)

  • [1]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及其评价指标体系[D]. 卞金龙. 扬州大学, 2020
  • [2]水稻恢复系香5的抗性改良和多抗光温敏核不育系新材料的创建[D]. 汤剑豪.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2)
  • [3]GZ95-6分枝麦穗分枝性状的遗传分析及改良[D]. 晏权. 贵州大学, 2020(02)
  • [4]水稻纹枯病抗性及耐盐性的鉴定与全基因组关联分析[D]. 张津乔. 扬州大学, 2019(02)
  • [5]抗稻瘟病和稻曲病种质资源筛选与雅恢2115抗瘟基因鉴定及改造利用[D]. 李德强.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3)
  • [6]四川当前主要玉米种质杂种优势类群及产量配合力研究[D]. 冷益丰.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7)
  • [7]水稻恢复系优良基因的聚合育种[D]. 孙康莉.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8]水稻粒形基因的功能标记发展与应用[D]. 徐凯旋.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9]遗传构成对中国水稻品种改良和生产的影响研究[D]. 石晓华. 北京理工大学, 2017
  • [10]基于SSSL的水稻优良基因的聚合育种及其效应分析[D]. 廖良松.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标签:;  ;  ;  ;  ;  

优质、高产、早熟、多抗长粒水稻新品种——朝强118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