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锌、铜及铜锌比值在肺癌诊断、疗效及预后中的临床意义

血清锌、铜及铜锌比值在肺癌诊断、疗效及预后中的临床意义

一、血清锌、铜与铜/锌比值对肺癌诊断、疗效和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魏威[1](2020)在《初诊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血清铜、锌水平及铜/锌比值的变化及其对早期治疗结局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旨在阐明我中心初诊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血清铜、锌水平及铜/锌比值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并进一步评估血清铜/锌比值对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早期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第一部分,选择2017年10月至2019年4月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肿瘤中心血液科住院并初次诊断为原发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患者109例作为病例组;同时,选取同一时期于我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82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收集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和健康对照者的基本信息、临床检验数据及血清样本,用质谱法检测血清铜、锌含量。比较两组人群血清铜、锌水平及铜/锌比值的差异。第二部分,收集19例完全缓解后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血清,比较其完全缓解前后血清铜、锌水平及铜/锌比值的差异。第三部分,选取其中有完整临床资料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88例,分析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血清铜、锌水平的相关影响因素。第四部分,对于接受标准规范化疗的年龄小于65岁的初诊成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64例,明确血清铜、锌水平及铜/锌比值对早期死亡率、第1疗程诱导完全缓解率等早期治疗结局的影响。结果:1.病例组与对照组相比,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血清铜水平(P<0.001)及铜/锌比值(P<0.001)较健康对照组高;而血清锌水平较健康对照组低(P<0.001),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2.比较19例患者完全缓解前后的血清铜、锌水平及铜/锌比值,结果提示,达完全缓解后患者血清铜、锌水平均较初治前均有上升趋势,铜/锌比值较前略有下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单因素分析提示影响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血清铜水平的相关因素包括C反应蛋白(P=0.015)、血红蛋白水平(P=0.021)、骨髓中原始细胞比例(P=0.046),多因素分析提示骨髓原始细胞比例(P=0.02)是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血清铜水平的主要相关因素;单因素分析提示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血清锌降低的相关因素包括白细胞计数(P=0.019)、血红蛋白水平(P=0.024)、血小板计数(P=0.024)、白蛋白水平(P=0.004),多因素分析提示白蛋白水平(P=0.018)是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血清锌水平的主要相关因素。4.比较64例接受标准规范化疗的年龄小于65岁的初诊成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血清铜/锌比值,探讨其对早期治疗结局的影响。以ROC曲线寻找血清铜/锌比值的临界值为1.68,将患者分为高血清铜/锌比值组及低血清铜/锌比值组。结果提示高血清铜/锌比值组的患者的遗传学危险度分层更差(P=0.010),早期死亡率较高(P=0.011),1疗程诱导完全缓解率较低(P=0.016),而2疗程诱导完全缓解率的差异及1、2疗程化疗的CRMRD-率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178)。结论:1.初诊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血清微量元素铜、锌水平存在明显异常。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初诊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血清铜、铜/锌比值水平明显升高;而血清锌水平明显降低。2.19例达完全缓解后的患者血清铜、锌水平较治疗前均有上升趋势,铜/锌比值较前稍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影响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血清铜水平的相关因素包括C反应蛋白(P=0.015)、血红蛋白水平(P=0.021)、骨髓中原始细胞比例(P=0.046),其中骨髓原始细胞比例(P=0.02)是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血清铜水平的主要相关因素。4.影响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血清锌水平的相关因素包括白细胞计数(P=0.019)、血红蛋白水平(P=0.024)、血小板计数(P=0.024)、白蛋白水平(P=0.004),其中白蛋白水平(P=0.018)是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血清锌水平的主要相关因素。5.影响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血清铜/锌比值的相关因素包括体表面积(P=0.043)、血红蛋白(P<0.001)、白蛋白(P<0.001)和C反应蛋白(P=0.019),其中白蛋白水平(P=0.019)、C反应蛋白(P=0.022)是影响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血清铜/锌比值的主要相关因素。6.对于初诊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血清铜/锌比值水平高可能与早期治疗结局不良相关,该类患者的遗传学危险度分层更高,早期死亡率较高,1疗程化疗完全缓解率低但2疗程化疗完全缓解率及1、2疗程化疗CRMRD-率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白超[2](2019)在《微量元素、circRNA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分析微量元素、circRNA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可能相关性,为临床工作中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诊治提供帮助。方法:纳入2017年12月至2018年10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甲状腺外科住院手术的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20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200例,并纳入同期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体检中心的健康体检人群200例,检测600例研究对象甲功、甲状腺自身抗体及血清硒、锌、铜水平和尿碘水平。纳入2018年11月至2018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甲状腺外科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不伴颈部淋巴结转移)、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伴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各13例,采集患者术前全血5毫升,进行血清circRNA芯片检测,明确3组间circRNA差异表达谱,选取3例进行RT-PCR进行验证,并测定其尿碘、血硒、血锌和血铜水平,选取7例进行扩大样本验证,并通过生物信息学预测与circRNA高匹配值的miRNA结合位点,对存在差异表达的circRNA进行Go和KEGG pathway分析。结果:(1)甲状腺乳头状癌、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和健康体检人群三组的TT3、TT4、TSH、TgAb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尿碘、血硒、血铜、血锌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经多因素Logisti c回归分析结果示性别女、尿碘水平高、血硒水平低和血清TT3水平低是甲状腺癌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2)结节性甲状腺肿组与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组患者血清进行circRNA芯片检测,筛选出14个上调和6个下调的差异表达的circRNA,对circRN A003416、circRNA001359、circRNA104982、circRNA104755、circRNA043614、cir cRNA103944进行RT-PCR验证,结果与芯片验证的结果一致;Go分析和KEGG P athway分析显示差异表达的circRNA主要通过olfactory transduction通路来参与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发生。(3)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不伴颈部淋巴结转移组与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伴颈部淋巴结转移组患者血清进行circRNA芯片检测,筛选出400个上调和290个下调的差异表达的circRNA,对circRNA000121、circRNA051239、cir cRNA001059、circRNA102116、circRNA000466、circRNA001729、circRNA404686、circRNA004183、circRNA102051、circRNA405571进行RT-PCR验证,结果与芯片验证的结果一致;再进行Go分析和KEGG Pathway分析,显示差异表达的circRN A主要通过other types of oglycan blosynthesis、salivary secretion、enolocytosis等通路来参与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结论:(1)人体微量元素的营养状态可能影响人群甲状腺癌的发病情况,性别女、富碘营养状态、乏硒营养状态和血清低TT3水平可能促进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与发展。(2)血清hsacircRN A001359有望成为术前鉴别女性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生物标记物。(3)血清hsac ircRNA404686有望成为术前判断女性甲状腺微小乳状癌的是否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生物学标记物。

张亮亮[3](2017)在《Wilson病并发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回顾性分析及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铜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对细胞的生长有调节作用,含量过多则产生毒性。Wilson病(Wilson’s disease,WD)是由于ATP7B基因突变引起的铜代谢障碍性疾病,铜沉积于肝和脑损害相应的功能。尽管WD患者肝脏铜含量通常增高,常出现肝功能损害及肝硬化,但是与病毒性、酒精性等所致肝硬化相比,WD肝硬化癌变率较低。Wilkinson认为WD患者肝脏高铜对肝癌基因的启动可能存在“保护性”抑制现象,即肝脏高铜抑制WD患者肝癌的发生。但是有研究表明高铜体外促进肺癌、乳腺癌的生长和增殖。Wilson病的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发生率低的原因尚未明确,铜对肝癌的发生、对肝癌细胞增殖及相关铜伴侣蛋白在其中的作用也少见报道。目的1.通过国内外共49例WD并发PLC患者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探讨WD并发PLC的特点。为WD患者PLC的诊治提供指导,减少WD并发PLC的发生。2.观察不同浓度的硫酸铜(CuSO4)对人肝癌细胞株Hep G2细胞的形态学、凋亡、细胞生存通路PI3K/Akt-NF-κB和增殖及相关铜伴侣蛋白的影响,揭示铜抑制WD患者肝脏发生癌变的部分机制。方法1.统计中国知网、Pubmed等国内外有关WD并发PLC的报道以及安徽中医药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附属医院所有WD患者随访发现PLC者,尽可能全面地统计它们的性别,确诊WD和PLC的年龄,病程,是否有肝炎或肝硬化,确诊为WD和发生PLC前的血清铜生化指标、肝功能指标、肝脏B超或CT表现,肝脏铜含量、AFP以及针对WD和PLC的治疗,探讨WD并发PLC的临床特点。2.用含不同浓度CuSO4的RPMI-1640培养液孵育Hep G2细胞不同时间,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其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不同CuSO4浓度组Hep G2细胞的形态学表现,DAPI染色观察细胞凋亡及形态学改变,用原子吸收法(AAS)测定不同CuSO4浓度组细胞内的铜含量,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PI3K p85、Akt、p-Akt、NF-κB p65、ATP7B以及铜伴侣蛋白h CTR1、h CCC2、h COX17和HAH1的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1.国内外共49例WD并发PLC患者的临床特点:(1)国外共37例WD并发PLC患者的临床特点:男:女为29:8。确诊WD的年龄平均(25.94±14.21)岁,确诊PLC的年龄平均(39.78±21.01)岁,病程平均(18.51±13.43)年。首发症状包括黄疸,腹水,震颤,构音障碍等。确诊WD和/或PLC时血清铜和/或铜蓝蛋白低于正常;ALT和AST增高;AFP升高;肝脏铜含量增高;无病毒性肝炎而有肝硬化;服用青霉胺等排铜药物时间较长。(2)国内共12例WD并发PLC患者的临床特点:男:女为11:1。确诊WD的年龄平均(40.58±8.32)岁;确诊PLC的年龄平均(54.25±0.87)岁;病程平均(15.33±7.99)年。首发症状及铜生化、肝功能、AFP等结果与国外的相似。2.CuSO4对Hep G2细胞的形态学、凋亡、生存和增殖及相关铜伴侣蛋白的影响:(1)MTT结果表明CuSO4可时间和浓度依赖性地抑制Hep G2细胞的增殖。(2)Western blot结果显示CuSO4可下调PI3K p85、Akt(P<0.001)、p-Akt(P<0.001)和NF-κB p65(P<0.001)蛋白的表达水平。(3)Western blot结果显示CuSO4可下调ATP7B、铜伴侣蛋白hCTR1和hCOX17蛋白表达水平,上调h CCC2和HAH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论1.WD并发PLC中男性多于女性,且均无病毒性肝炎而有肝硬化,有较长的青霉胺等排铜药物服用史。2.WD和PLC的确诊年龄国内大于国外,但均较大,WD的诊断仍然存在误诊。3.CuSO4可抑制Hep G2细胞的生存和增殖,并促进其凋亡。可作为解释WD的PLC发生率低的部分原因。

马振菁,陈发林,李新民[4](2013)在《胃癌和非癌症患者血清各元素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血清的微量元素水平在健康人、胃癌,非癌症患者中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7例胃癌患者(胃癌组)、5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及40例非癌症但患有消化道疾病患者(非癌症对照组)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清中各种微量元素包括铜、锌、铁、镁水平及铜/锌比值5项指标。结果健康对照组血清铜、锌、铁、镁水平分别为(0.877±0.235)mg.L-1、(2.809±0.898)mg.L-1、(13.353±4.232)mg.L-1和(21.801±2.980)mg.L-1;铜/锌比值为0.337±0.121。胃癌组与非癌症对照组比较:血清中铜水平升高明显(P<0.01),分别为(1.183±0.194)mg.L-1和(0.892±0.195)mg.L-1,铜/锌比值明显增高(P<0.01),分别为0.535±0.165和0.348±0.127,血清中铁水平明显降低,分别为(10.779±4.227)mg.L-1和(12.931±3.778)mg.L-1;胃癌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锌水平明显降低(P<0.05)[(2.392±0.717)mg.L-1],镁水平显着升高(P<0.01)[(24.274±3.636)mg.L-1]。结论血清中铜水平升高、铜/锌比值增加及铁水平的降低是胃癌的危险因素,具有临床意义。

孙忠实[5](2011)在《沙参麦冬汤合并放化疗治疗头颈部癌疗效观察及微量元素锌、硒、铜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头颈部癌症常用放射线治疗,或配合化疗。在放、化疗过程中易损伤人体正气,常有副作用发生。依据辨证,多表现气阴两虚证候。沙参麦冬汤为滋养肺胃之阴的代表方,此方既能滋阴清热,又能养胃益气,是防止和减轻放、化疗副作用的理想方剂。微量元素与人类生理功能与疾病发生关系密切,其中铜、锌、硒是人体酵素、激素和维生素的重要部份,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彼此有协同、拮抗和相互抑制等作用。铜锌硒微量元素失衡引起体内多种酵素系统代谢障碍,其与癌症的发生、发展亦具有密切关系。因此用沙参麦冬汤配合放、化疗治疗头颈部癌症,观察其治疗效果并探讨其与微量元素变化之关系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研究目的研究沙参麦冬汤配合放射线及化学治疗头颈部癌与肺癌患者的症状改善,提高生活质量及观察尿中微量元素铜/锌及铜/硒比值,研究微量元素锌、硒、铜与癌症发病的关系。研究方法选择头颈部恶性肿瘤病人42例,同时选择肺癌病人10例,均接受放射治疗每天180cGY,每周五天,连续68周。或化学治疗,化学治疗平均周数为4周。同时给予沙参麦冬汤每次3克,每日三次,每周七天,连续6-8周。结果在生活品质方面,头颈部癌患者由1.73±0.39减少至1.48±0.32(p <0.001);肺癌患者则由1.76±0.29减少至1.39±0.23(p <0.001)。进一步分析生活品质核心指针,发现头颈部癌之身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以及疲劳、疼痛、呼吸困难、食欲不振等症状均有明显的进步。另发现肺癌之角色功能、认知功能、疲倦、呼吸困难、食欲不振等症状均有明显的进步。在尿中微量元素方面,头颈部癌患者之铜由33.95±52.00减少至8.33±6.81(p <0.001),锌由212.21±274.1提高至790.78±862.99(p <0.001),硒由37.44±35.74提高至115.83±862.99(p <0.001),锌/铜由11.01±15.30提高至122.14±114.37(p <0.001),硒/铜由2.08±2.20提高至20.80±16.46(p <0.001)。而肺癌患者之铜由25.93±30.64减少至8.55±7.44(p=0.003),锌由50.90±38.23提高至164.73±96.65(p=0.003),硒由29.45±24.58提高至69.75±31.88(p=0.003),锌/铜由4.89±7.90提高至30.82±21.78(p=0.003),硒/铜由1.80±1.20提高至13.97±8.99(p=0.003)。头颈部癌与肺癌患者尿液中微量元素浓度前、中、后测之相关性:前-中比值锌/铜p=0.001,硒/铜无统计意义;前-后比值锌/铜p <0.001,硒/铜无统计意义。头颈部癌与肺癌患者治疗前、中、后中医证型之百分比变化:「气阴两虚」由57.7%减少至15.4%,「气血两虚」由5.8%减少至0%,「气虚」由13.4%提高至40.4%,「阴虚」由17.3%提高至42.3%。头颈部癌患者治疗前、中、后中医证型之百分比变化:「气阴两虚」由64.2%减少至16.7%,「气血两虚」由4.8%减少至0%,「气虚」由14.2%提高至42.8%,「阴虚」由12%提高至40.5%。肺癌患者治疗前、中、后中医证型之百分比变化:「气阴两虚」由30%减少至10%,「气虚」由10%提高至30%,「阴虚」由40%提高至50%。结论沙参麦门冬汤对接受放射线及化学治疗的头颈部癌病人,可提高尿中锌/铜及硒/铜之比值,明显改善生活品质如身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以及疲劳、疼痛、呼吸困难、食欲不振、整体生活品质,并与中医证型变化的转归呈正相关性(p <0.05)。

刘琼芬,生秀杰[6](2010)在《微量元素铜、锌、铁与恶性肿瘤》文中研究说明

杨伟芳,胡炜,吴素芳,邵明海,王碧云[7](2010)在《肺癌术后患者血清铜锌及其比值测定的临床意义》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评价肺癌术后患者血清铜锌及其比值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35例肺癌复发转移患者血清铜、锌及铜/锌比值,与患者术后测定值以及同期院内25例良性患者的检测值比较。结果肺癌术后患者及术后复发患者血清铜水平及铜/锌比值较良性病组高,而血清锌水平较良性病组低,有显着性差异。而肺癌术后复发患者与术后检测值比较,血清铜增高但无显着性差异;血清锌降低、铜/锌比值升高,均有显着性差异。结论血清铜锌及其比值的测定对肺癌术后病情进展的判断有重要意义。

聂广金[8](2009)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联合多肿瘤标志在肺癌预警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背景与目的据卫生部统计显示,2007年我国城市和农村恶性肿瘤死亡率占疾病总死因构成的28.84%和24.8%,居各种死因首位。而位于前五位的分别是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因此肺癌和消化道肿瘤成为危害我国国民健康的主要杀手。虽然在防治肿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然居高不下。其原因可能是一方面在肿瘤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上投入不够,缺乏行之有效的社区预防干预措施;另一方面目前仍然缺乏肿瘤早期诊断技术。很多肿瘤患者临床确诊时已是中晚期,此时治疗效果和预后差,这是导致肿瘤死亡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因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仍然是提高肿瘤患者生存率,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的主要措施。目前肿瘤诊断的主要方法有影像学诊断、血清免疫学诊断和细胞学与组织病理学诊断。但由于活检人员和病理医生的主观因素、活检的创伤性以及活检时病人的合作意愿等因素的影响,造成肿瘤患者的漏诊、误诊等现象时有发生。肿瘤标志的出现为人们早期发现肿瘤带来了曙光,然而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发现单个肿瘤标志仍然无法承担起早期诊断肿瘤的重任。于是人们将希望寄于多种肿瘤标志的联合检测,并不断更新肿瘤标志的检测技术。这种努力使得肿瘤诊断率有所提高,也使得肿瘤早期发现成为可能。近几年人们从统计学角度上做了大量研究,希望能建立一种基于多肿瘤标志检测数据的较大样本量的智能诊断模型,来克服一些人为主观因素和个体因素的影响,进一步提高肿瘤诊断率。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是模拟人脑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的一种非线性信息处理工程系统,它具有大规模并行处理能力和分布式信息存储能力,并具有良好的自适应性、自组织性以及很强的自学习功能、联想功能和容错功能。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疾病智能诊断系统构建、疾病危险因素的筛查、疾病风险评估以及基因识别和蛋白质结构分析等领域。近几年,将ANN技术联合多肿瘤标志用于构建肿瘤智能诊断系统成为研究的热点。本课题组前期研究筛选出了对肺癌具有较高特异性的血清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胃泌素(Gastrin)、唾液酸(sialic acid,SA)、铜锌比值(Cu/Zn)和血清钙离子浓度等6种肺癌肿瘤标志组成肺癌最佳肿瘤标志组合,并应用ANN技术建立了肺癌智能诊断系统。该研究在上述基础上,扩大样本量检测这6种肿瘤标志,并构建ANN联合6种肺癌肿瘤标志的肺癌诊断系统,以考察本课题组前期建立的肺癌智能诊断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以及结果的重现性,为肺癌的临床辅助诊断和社区肺癌高危人群筛检提供更加坚实的理论依据。同时考察ANN联合6种肺癌肿瘤标志对胃癌的鉴别诊断能力,以评估ANN联合6种肺癌肿瘤标志应用于其他肿瘤鉴别诊断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收集61例正常人、53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67例肺癌患者、55例胃部良性疾病患者和47例胃癌患者的血清标本。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胃泌素的表达水平;采用偶氮砷Ⅲ终点法钙离子测定试剂盒测定血清的钙离子浓度;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石墨炉法和火焰法)测定血清铜离子和锌离子含量,并计算铜锌比值(Cu/Zn);采用改良的间苯二酚法测定血清唾液酸浓度。对测得的5组283例患者的基本资料和6种肿瘤标志数据进行整理,利用SPSS12.0做描述性统计分析、卡方检验以及方差分析。将上述数据归一化处理,并将各组随机的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利用训练集分别在Matlab7.0和SPSS12.0平台上构建ANN诊断模型和logistic回归诊断模型,并对相应的测试集进行预测诊断。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分析比较纳入基本资料前后和数据合并前后ANN模型与相应的logistic回归模型在鉴别诊断肺癌以及胃癌能力方面的优劣。结果1.正常人组,肺良性疾病组和肺癌组在现病史和家族史,生活习惯以及居住环境等基本资料方面,除了烹调方式外,在3组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这些因素与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并可作为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收集这些资料并进行分析有助于肺癌的诊断以及判断肺癌高危人群和肺癌早期预警。2.方差分析表明:正常组-肺良性疾病组-肺癌组6种肿瘤标志的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结果显示6种肿瘤标志在上述3组之间的表达水平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正常组-胃良性疾病组-胃癌组6种肿瘤标志的表达水平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结果显示除了正常组和胃良性疾病组CEA和胃泌素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各组两两比较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根据正常人组-肺良性疾病组-肺癌组6种肿瘤标志表达数据建立ANN肺癌预诊断模型,在纳入基本资料前后对总样本预测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2.5%、96.5%、95.5%和95.5%、99.1%、97.8%,而对测试集预测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75.0%、85.3%、81.5%和85.0%、97.1%、92.6%;将本次实验数据与课题组先前的研究数据合并后,重新建立ANN肺癌预测模型,对总样本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4.0%、90.4%和91.7%,对测试集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2.0%、98.1%和87.3%。根据正常人组-胃良性疾病组-胃癌组6种肿瘤标志表达数据建立ANN联合6种肿瘤标志的胃癌诊断模型,预测胃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8.9%、95.7%和93.8%;根据胃癌和肺癌组建立ANN胃癌-肺癌鉴别诊断模型,预测肺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00%和83.3%,预测胃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3%和100%,总的准确度为93.5%。4.ROC曲线分析表明纳入基本资料前后ANN模型对总样本鉴别诊断肺癌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OC,AUC)分别为0.96和0.97,均大于纳入基本资料前后logistic回归模型ROC曲线下面积AUC的0.93和0.93,但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测试集,纳入基本资料前后ANN模型鉴别诊断肺癌的AUC分别为0.88和1.0,均大于纳入基本资料前后Logistic回归模型诊断肺癌的AUC的0.82和0.9,但纳入前后AUC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课题组先前的研究数据合并扩大样本量后,对于总样本而言,ANN模型预测肺癌的AUC为1.0,Logistic回归模型为1.0,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测试集而言,ANN模型预测肺癌的AUC为0.95,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肺癌的AUC为0.8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NN联合6种肿瘤标志鉴别诊断正常人-胃良性疾病组-胃癌组的AUC为0.94,小于Logistic回归模型(AUC=1.0),但二者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NN模型鉴别诊断肺癌与胃癌的AUC为0.92,Logistic回归模型鉴别诊断肺癌和胃癌的AUC为0.89,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ANN联合6种肿瘤标志的肺癌诊断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证实了本课题组先前建立的ANN肺癌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肺癌患者基本临床资料如现病史,肿瘤家族史以及居住环境等基础资料对提高ANN联合肿瘤标志诊断肺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有重要意义。2.ANN联合6种肿瘤标志不仅能鉴别肺癌,肺良性疾病和正常人,对胃癌患者、胃良性疾病患者同样具有良好的鉴别能力,而且还可区分肺癌和胃癌患者。3.ANN联合6种肿瘤标志的肿瘤诊断模型在小样本量时与传统的统计分类方法logistic回归分析具有相同的分类预测能力。而在处理大样本量、非线性的数据时ANN模型在鉴别肺癌时更具有优势。

倪然[9](2009)在《人工神经网络联合肿瘤标志对肺癌和大肠癌的预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与目的在全世界范围内,占据癌症死亡率首位的是肺癌。肺癌的预后极差,其中非小细胞肺癌的5年生存率只有5%~7%。尽管从治疗效果来看,外科手术已经成为最理想的选择,Ⅰ期、Ⅱ期和部分Ⅲ期的患者都可以接受手术治疗,有些甚至可以通过手术完全治愈。但是晚期肺癌的总体5年生存率还不到14%,而早期肺癌的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70%。肺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可以使患者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是提高其生存率的关键。目前传统的检测方法,例如对人群进行定期的X线普查,使肺癌的早期诊断成为可能,但是仍然存在漏检率高且有一定的假阳性率的问题,而且医生自身的知识水平和阅片中不可避免的主观因素,都会对临床判断产生影响。肿瘤标志现在越来越多的被人们用来辅助检测癌症,其对于肿瘤的诊断、判断预后和转归、疗效评价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肿瘤标志的组织特异性不高,单项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都不理想,众多学者研究表明多种肿瘤标志联合检测可以提高检出率。人工神经网络是近年来国内外各个领域广泛应用研究的课题。在医学领域,人们开始探讨在临床疾病珍断方面利用人工神经网络解决非线性、多输入、不确定复杂问题的特点,提高临床疾病诊断的准确性。研究将6种肿瘤标志和人工神经网络联合检测建立肺癌预警模型、大肠癌预警模型和肺癌-大肠癌预警模型,以期实现肺癌、大肠癌的早期预警,为早期手术、提高5年生存率打下基础。材料与方法1.2007年9月~2008年7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实验室收集肺癌患者血清67例、肺良性疾病患者血清53例;在消化实验室收集大肠癌患者血清50例、大肠良性疾病患者血清50例;在体检中心收集正常人血清61例。2.用放射免疫分析试剂盒测定血清中的NSE、CEA、GAS;用钙离子测定试剂盒(偶氮砷Ⅲ终点法)测定血清中的Ca;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中的唾液酸: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中的铜和锌。3.随机将每组样本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用反向传播算法对训练集进行检测。(1)将随机选取的54例肺癌、42例肺良性疾病、49例正常人的实验数据作为训练集放入BP网络进行训练,建立肺癌-肺良性疾病-正常人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网络参数设置输入层6个节点,隐含层15个节点,输出层1个节点。目标误差为1.0×10-5,学习速率为0.7,动量因子0.95。(2)将随机选取的40例大肠癌、40例大肠良性疾病、49例正常人的实验数据作为训练集放入BP网络进行训练,建立大肠癌-肠良性疾病-正常人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网络参数设置输入层6个节点,隐含层15个节点,输出层1个节点。目标误差为1.0×10-5,学习速率为0.7,动量因子0.95。(3)将随机选取的54例肺癌、40例大肠癌的实验数据作为训练集放入BP网络进行训练,建立肺癌-大肠癌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网络参数设置输入层6个节点,隐含层15个节点,输出层1个节点。目标误差为1.0×10-5,学习速率为0.7,动量因子0.95。(4)合并课题组以前检测的实验数据,随机选取其中的92例肺癌,65例肺良性疾病,85例正常人作为训练集放入BP网络进行训练,建立总的肺癌-肺良性疾病-正常人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网络参数设置输入层6个节点,隐含层15个节点,输出层1个节点。目标误差为1.0×10-5,学习速率为0.6,动量因子0.9。再用训练好的模型对相应的测试组(即剩下的12例正常人、11例肺良性疾病、13例肺癌、10例大肠良性疾病和10例大肠癌)进行盲法预测。4.用Logistic回归分析处理数据,对应以上4个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建立相应的Logistic回归模型。5.用ROC曲线比较人工神经网络与Logistic回归对预测集样本的预测效果。结果1.人工神经网络训练结果采用反向传播(Back-Propagation,BP)算法,人工神经网络经反复训练达到预期目标后训练停止。上述4种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相应测试集样本的预测准确度为88.9%、81.8%、87.0%、87.3%。2.建立的4个ANN模型对测试集预测结果肺癌-肺良性疾病-正常人组的ANN模型对13例肺癌的预测结果其灵敏度为76.9%、特异度为95.7%、阳性预测值为90.9%、阴性预测值为88.0%,此模型对测试集预测结果的准确度为88.9%;大肠癌-大肠良性疾病-正常人组的ANN模型对10例大肠癌的预测结果其灵敏度为80.0%、特异度为91.3%、阳性预测值为80.0%、阴性预测值为91.3%,此模型对测试集预测结果的准确度为81.8%;肺癌-大肠癌组的ANN模型对13例肺癌的预测结果其灵敏度为76.9%、特异度为100.0%、阳性预测值为100.0%、阴性预测值为76.9%,此模型对测试集预测结果的准确度为87.0%;对10例大肠癌的预测结果其灵敏度为100.0%、特异度为76.9%、阳性预测值为76.9%、阴性预测值为100.0%,此模型对测试集预测结果的准确度为87.0%;总的肺癌-肺良性疾病-正常人组的ANN模型对13例肺癌的预测结果其灵敏度为92.0%、特异度为98.1%、阳性预测值为95.8%、阴性预测值为96.4%,此模型对测试集预测结果的准确度为87.3%。3.4个Logistics回归模型对测试集预测结果肺癌-肺良性疾病-正常人组的Logistics回归模型对13例肺癌的预测结果其灵敏度为84.6%、特异度为91.3%、阳性预测值为84.6%、阴性预测值为91.3%,此模型对测试集预测结果的准确度为88.9%;大肠癌-大肠良性疾病-正常人组的Logistics回归模型对10例大肠癌的预测结果其灵敏度为80.0%、特异度为100.0%、阳性预测值为100.0%、阴性预测值为92.0%,此模型对测试集预测结果的准确度为93.9%;肺癌-大肠癌组的Logistics回归模型对13例肺癌的预测结果其灵敏度为84.6%、特异度为100.0%、阳性预测值为100.0%、阴性预测值为83.3%,对10例大肠癌的预测结果其灵敏度为100.0%、特异度为84.6%、阳性预测值为83.3%、阴性预测值为100.0%,此模型对测试集预测结果的准确度为91.3%;总的肺癌-肺良性疾病-正常人组的Logistics回归模型对13例肺癌的预测结果其灵敏度为96.0%、特异度为94.4%、阳性预测值为88.9%、阴性预测值为98.1%,此模型对测试集预测结果的准确度为74.7%。4.ANN模型和Logistics回归模型对测试集预测结果的比较4种ANN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8(95%CI:0.802-0.989)、0.869(95%CI:0.663-0.971)、0.835(95%CI:0.622-0.954)、0.951(95%CI:0.877-0.986),对应的4种Logistics回归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0(95%CI:0.728-0.963)、1.000(95%CI:0.850-1.000)、0.923(95%CI:0.733-0.989)、0.952(95%CI:0.879-0.987)。由以上结果表明,ANN模型和Logistics回归模型对测试集的预测结果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人工神经网络联合多种肿瘤标志建立模型对肺癌、大肠癌的预测准确性优于多种肿瘤标志联合检测,并且可以很好地对肺癌和大肠癌预警。2.人工神经网络疾病诊断模型和Logistics回归模型对肺癌、大肠癌的预测结果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但比Logistics回归分析更适合于临床数据的分析。

徐丽华,王瑜敏,蒋亦燕,陈素秀[10](2009)在《肺癌患者血清铜锌离子水平与体力状况评分及预后的关系》文中提出目的探讨铜、锌元素在肺癌患者中的临床意义,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分别对123例肺癌患者和22例健康人血清铜、锌离子浓度进行测定,同时对肺癌患者的体力状况进行评分,追踪其预后情况。结果不同分期肺癌患者血清铜离子浓度及铜/锌值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血清锌离子浓度低于对照组(P<0.05),但各亚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ZPS评分的肺癌患者其血清铜离子浓度、锌离子浓度、铜/锌有差异(P<0.05)。随着ZPS评分增加,血清铜离子浓度、铜/锌值升高,锌离子浓度降低;分期和铜/锌影响是肺癌患者生存期的危险因素。结论铜锌比值可影响肺癌患者的生存期,铜锌比值高的肺癌患者其预后要差于铜锌比值低的患者,且血清铜离子浓度、锌离子浓度、铜/锌与患者的ZPS评分密切相关,因此测定其值及其变化可作为肺癌患者判断临床疗效与预后的试验依据之一。

二、血清锌、铜与铜/锌比值对肺癌诊断、疗效和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血清锌、铜与铜/锌比值对肺癌诊断、疗效和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初诊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血清铜、锌水平及铜/锌比值的变化及其对早期治疗结局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绪论
第2章 综述 微量元素铜和锌与急性白血病研究进展
    2.1 概述
    2.2 铜、锌的生理功能
        2.2.1 锌的生理功能
        2.2.2 铜的生理功能
        2.2.3 小结
    2.3 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中铜、锌水平的变化
    2.4 白血病患者血清微量元素中铜、锌及铜/锌比值水平变化对预后的影响
    2.5 铜、锌在急性白血病中的临床应用
        2.5.1 锌在急性白血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2.5.2 铜在急性白血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第3章 研究对象和方法
    3.1 研究对象
        3.1.1 一般资料
        3.1.2 入选标准
        3.1.3 排除标准
    3.2 研究方法
        3.2.1 入组患者一般资料收集
        3.2.2 具体分研究内容
    3.3 疗效评估
    3.4 血清铜、锌水平分组
    3.5 统计学方法
第4章 研究结果
    4.1 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和健康对照组血清铜、锌及铜/锌比值的比较
    4.2 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完全缓解前后血清铜、锌水平及铜/锌比值的比较
    4.3 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血清铜、锌水平及铜锌比值的相关影响因素
        4.3.1 影响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血清铜水平的相关因素
        4.3.2 影响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血清锌水平的相关因素
        4.3.3 影响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血清铜/锌比值的相关因素
    4.4 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血清铜、锌及铜/锌比值水平对早期治疗结局的影响
        4.4.1 血清铜、锌对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早期治疗结局的影响
        4.4.2 血清铜/锌比值对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早期治疗结局
        4.4.3 不同铜/锌比值患者的生存差异
第5章 讨论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的研成果
致谢

(2)微量元素、circRNA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微量元素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相关性研究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内容与方法
    1.3 质量控制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血清circRNA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相关性研究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内容与方法
    1.3 质量控制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 血清circRNA与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侵袭性的相关研究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内容与方法
    1.3 质量控制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个人简历 导师评阅表

(3)Wilson病并发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回顾性分析及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前言
第一部分 49例Wilson病并发原发性肝癌患者的回顾性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临床资料的收集、整理
        2.2 统计学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国内外WD并发PLC病例数
        3.2 国外WD并发PLC患者的临床特点
        3.3 国内WD并发PLC患者的临床特点
        3.4 国内外WD并发PLC患者特点的简单比较
    4 讨论
        4.1 WD中医分型
        4.2 原发性肝癌的中医分型
        4.3 WD并发PLC患者铜生化指标的分析
        4.4 WD并发PLC患者肝功能指标的分析
    5 小结
第二部分 铜对Hep G2细胞铜伴侣蛋白和生存通路PI3K/Akt-NFκB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对象
        1.2 实验试剂
        1.3 实验仪器设备
    2 实验方法
        2.1 细胞培养
        2.2 药物浓度及时间筛选(MTT法)
        2.3 细胞形态观察
        2.4 细胞内的铜含量测定
        2.5 DAPI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
        2.6 Western blot法检测各指标蛋白质表达水平
        2.7 统计学方法
    3 实验结果
        3.1 药物浓度及时间筛选结果
        3.2 细胞形态学观察结果
        3.3 细胞内的铜含量测定结果
        3.4 DAPI染色结果
        3.5 铜对Hep G2细胞ATP7B、h CTR1、h CCC2、HAH1、h COX17等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3.6 铜对Hep G2细胞PI3K、Akt、p-Akt、NF-κB p65等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4 讨论
        4.1 WD的中医病因病机
        4.2 原发性肝癌的中医病因病机
        4.3 中医对铜与疾病的认识
        4.4 WD肝细胞损伤的分子机制
        4.5 铜伴侣蛋白与WD和肿瘤的关系
        4.6 PI3K/Akt-NFκB与WD和肿瘤的关系
        4.7 Wilson病肝损伤、肝炎、肝硬化、肝癌的关系
    5 小结
    6 结论
    7 本课题研究的不足之处及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胃癌和非癌症患者血清各元素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1.2 仪器与试剂
    1.3 仪器条件
    1.4 标准溶液制备
    1.5 方法
    1.6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线性范围、相关系数及检测限
    2.2 正准度
    2.3 胃癌组及其他各组血清中微量元素水平
3 讨 论

(5)沙参麦冬汤合并放化疗治疗头颈部癌疗效观察及微量元素锌、硒、铜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英文提要
引言
前言
研究方法
    一、 受试者标准及数目
        (一) 病例纳入标准
        (二) 病例排除标准
    二、 实验设计及进行步骤
    三、 治疗前中後之评估
        (一) 治疗前西医的评估
        (二) 放疗或化疗前评估包括
        (三) 放疗或化疗中评估包括
        (四) 放疗或化疗后评估包括
        (五) 放射治疗剂量
        (六) 中医证型的判定标准
        (七) 生活品质量表 EORTC QLQ-C30
    四、 实验期限及进度
    五、 追踪或复健计画
    六、 中药制备
    七、 统计方法
    八、 微量元素之分析
    九、 中止研究
结果
    一、 EORTC QLQ-C30 生活品质评估
    二、 尿液微量元素锌/铜及硒/铜之比值
    三、 中医证型之评估
    四、 血球数与体重之评估
    五、 治疗中-前尿中微量元素浓度差异与血液检测值差异之相关性
讨论
    一、 选择沙参麦冬汤的机理
    二、 沙参麦门冬汤治疗期间锌、硒、铜元素在尿液中之变化
    三、 癌症与金属元素之相关性
    四、 研究限制与未来研究方向
    五、 头颈部癌及肺癌患者放、化疗中中医证型变化
    六、 沙参麦冬汤及放、化疗对改善癌症病人生活品质之探讨
结语
创新点与限制性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查新报告
详细摘要

(6)微量元素铜、锌、铁与恶性肿瘤(论文提纲范文)

1 作用机制
2 相关性
    2.1 乳腺癌
    2.2 鼻咽癌
    2.3 喉癌
    2.4 肺癌
    2.5 食管癌
    2.6 胃癌
    2.7 肝癌
    2.8 肠癌
    2.9 妇科肿瘤

(8)人工神经网络技术联合多肿瘤标志在肺癌预警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正文部分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研究的局限性和建议
    参考文献
综述部分 神经网络联合多种肿瘤标志在诊断肿瘤方面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9)人工神经网络联合肿瘤标志对肺癌和大肠癌的预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论文部分 人工神经网络联合肿瘤标志对肺癌和大肠癌的预警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部分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技术与肿瘤标志联合检测在肺癌和大肠癌诊断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附录部分
    中英文缩略词表
    致谢

四、血清锌、铜与铜/锌比值对肺癌诊断、疗效和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初诊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血清铜、锌水平及铜/锌比值的变化及其对早期治疗结局的影响[D]. 魏威. 吉林大学, 2020(08)
  • [2]微量元素、circRNA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相关性研究[D]. 白超. 新疆医科大学, 2019
  • [3]Wilson病并发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回顾性分析及实验研究[D]. 张亮亮.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17(03)
  • [4]胃癌和非癌症患者血清各元素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J]. 马振菁,陈发林,李新民.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13(07)
  • [5]沙参麦冬汤合并放化疗治疗头颈部癌疗效观察及微量元素锌、硒、铜关系研究[D]. 孙忠实.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1(12)
  • [6]微量元素铜、锌、铁与恶性肿瘤[J]. 刘琼芬,生秀杰.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0(12)
  • [7]肺癌术后患者血清铜锌及其比值测定的临床意义[J]. 杨伟芳,胡炜,吴素芳,邵明海,王碧云.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08)
  • [8]人工神经网络技术联合多肿瘤标志在肺癌预警中的应用[D]. 聂广金. 郑州大学, 2009(02)
  • [9]人工神经网络联合肿瘤标志对肺癌和大肠癌的预警[D]. 倪然. 郑州大学, 2009(S1)
  • [10]肺癌患者血清铜锌离子水平与体力状况评分及预后的关系[J]. 徐丽华,王瑜敏,蒋亦燕,陈素秀. 实用肿瘤杂志, 2009(02)

标签:;  ;  ;  ;  ;  

血清锌、铜及铜锌比值在肺癌诊断、疗效及预后中的临床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