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抗黄矮病株粒重遗传特性研究

小麦抗黄矮病株粒重遗传特性研究

一、抗黄矮病小麦品系粒重遗传特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常丹丹[1](2021)在《基于RIL群体的小黑麦穗部性状遗传分析及QTL定位》文中提出为探究小黑麦RIL(Recombinant Inbred Lines)群体穗部数量性状的遗传力和最佳遗传模型,运用构建的小黑麦遗传连锁图谱对穗部相关性状进行QTL定位,本文以穗部性状差异显着的小黑麦品种‘石大1号’为母本和‘甘农7号’为父本杂交构建的RIL群体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小黑麦穗部的芒长、小穗数、穗长、穗密度、穗粒数、穗粒重等性状的表型值并进行相关性分析,运用数量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分析方法对群体的穗部各性状进行了遗传分析,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构建的遗传连锁图谱对穗部相关性状进行QTL定位,可为小黑麦穗部性状的遗传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小黑麦RIL群体穗部各性状均呈连续性变异,穗部表型有超亲遗传现象,整体变异性广泛,各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范围为:9.34%~40.82%。相关性分析表明:小黑麦RIL群体的穗粒重与穗长、小穗数和穗粒数正相关;穗长与穗粒数正相关;芒长与穗长和穗粒数正相关,与穗密度呈负相关。(2)小黑麦穗部芒长的最佳遗传模型为4MG-AI,其主基因遗传率为85.06%;穗长和小穗数的最佳遗传模型均为MX2-CE-A,主基因的遗传率分别为20.35%和31.77%,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62.93%和32.48%;穗密度和穗粒数的最佳遗传模型均为PG-AI,多基因遗传率分别是35.34%和86.96%;穗粒重的最佳遗传模型为2MG-CE,主基因遗传率为51.97%。小黑麦穗部各性状符合数量遗传的特征并以多基因遗传为主。(3)利用小黑麦RIL群体遗传图谱结合穗部性状表型值共检测出13个小黑麦穗部性状相关的QTL位点,每个连锁群上平均1.9个QTL位点,控制芒长、穗长、小穗数、穗密度、穗粒数的QTL分别为1、4、3、2、3个,单个QTL位点的贡献率为7.67%~12.63%。

闫天芳[2](2020)在《皮、裸燕麦杂交花序结构特性和籽粒特性遗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饲用型燕麦(Avena sativaL.)作为主要的优良饲草料作物之一,在我国畜牧业生产中起重要作用。随着南方畜牧业的大力发展,牧草种子供给不足、种子生产技术落后成为制约南方地区牧草生产的主要原因之一。对禾本科植物而言,穗长、小穗数、小花数及小花的外稃和内稃性状特征对籽粒的形成以及产量具有直接影响作用。为明确花序结构特性与籽粒特性对于种子产量的影响,并找出提高种子产量的途径。本研究共搜集了 141份燕麦品种(系),对其14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以籽粒特性为筛选目标,共筛选了 22份特异性种质作为参试材料,其中包括15份皮燕麦和7份裸燕麦。通过测定和比较花序特性和籽粒特性,解析皮燕麦和裸燕麦花序结构对于籽粒特性的影响;通过测定燕麦种质的种子产量相关性状与其种子产量,进行相关性和通径分析,解析燕麦种子产量构成因素和性状特性。燕麦为自花授粉植物,种内基因型纯合,品种间杂交有较高优势。本研究以种子产量为筛选目标,为燕麦杂交育种筛选优良亲本。最后将筛选出的优良燕麦品系进行杂交,以皮燕麦品系“淮燕9号”×裸燕麦品系“淮选6号”的F2群体为材料,分别于2017年和2018年调查了 F1和F2群体的4个花序结构特性(穗长、小穗数、轮层数、小花数)与3个籽粒特性(籽粒长、籽粒宽、籽粒高)。通过运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的方法,研究与种子产量相关的7个性状的遗传方差和基因效应。以期揭示种子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机制,为制订相应的育种策略提供理论依据;为筛选及培育出适宜在江淮地区具有高产、稳产性的燕麦品系提供指导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本研究对141份燕麦种质的14个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发现,供试燕麦性状变异范围在17.1%~41.79%,变幅极大,遗传多样性丰富。尤其是单株鲜重、千粒重和单株干重这三个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很高,分别为2.64、2.33、2.48。2.皮燕麦和裸燕麦和籽粒特性存在明显差异,皮燕麦稃壳率变幅在51.1%~20.8%,平均稃壳率在35.1%左右。对去皮后的皮燕麦和裸燕麦比较发现,皮燕麦粒型一般为椭圆形,籽粒饱满。裸燕麦粒型以长筒型为居多。粒长裸燕麦千粒重较重。籽粒长和籽粒宽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自身基因型是影响粒型的主要因素之一。3.皮燕麦和裸燕麦花序结构存在明显差异,小花数差异极显着(P<0.01);两者小花数均与种子千粒重呈负相关,小花数与千粒重存在相互制约关系。对皮、裸燕麦内稃特性测定比较发现,皮、裸燕麦护颖宽、外稃宽、内稃宽存在显着差异(P<0.05)。较为宽敞的小花结构有助于粒型较大的籽粒生长发育。4.对裸燕麦的花序结构和籽粒特性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小花数和小穗数呈负相关关系,小花数越多的裸燕麦表现为小穗数越少,小花数和小穗数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穗长对于裸燕麦籽粒长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5.皮燕麦和裸燕麦在种子产量与产量构成因子存在一定差异,通过对皮燕麦种质种子产量相关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株高与种子产量呈负相关关系,有效分蘖数与种子产量呈正相关关系;通经分析发现,株高和茎粗对于皮燕麦分有效蘖数具有限制效应。适当降低株高,减小茎秆粗度,对于分蘖数有明显提高作用。6.通过对裸燕麦种质的种子产量相对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小花数与裸燕麦种子产量呈负相关(P<0.05),相关系数表现为最高;在裸燕麦种子生产过程中,选择小花数适中的种质进行选育,应适时早播,延长生育期以及给予充足的肥料,来确保种子品质,使其种子产量最大化。7.通过皮、裸燕麦杂交,花序结构和籽粒特性以裸粒型表现为显性性状,通过对籽粒特性比较发现,F1代籽粒除未发育完全小花形成的籽粒带稃壳,其余几乎均表现为裸粒型,且相比亲本“淮选6号”籽粒,籽粒茸毛较多,且籽粒颜色偏暗。F2代花序结构特性和籽粒特性进行了分离,表现为父本穗型与表现为母本穗型植株比约为1:3。籽粒表现为皮燕麦和裸燕麦植株比同样约为1:3。8.根据AIC值最小法则筛选出备选模型,利用均匀性检验进行适合性检测,选出最佳模型。结果表明,皮、裸燕麦杂交F2代群体4个花序结构特性和3个籽粒结构特性均为2对主基因和多个微效基因共同控制。其中穗长和小穗数二阶参数分析表明,环境影方差明显大于表现方差,证明其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籽粒长的主基因遗传率(94.2)表现为最高,对于籽粒长的选育可利用加性效应进行选育。

王怡仁[3](2020)在《小麦叶片低温敏感基因的分子标记与定位》文中指出低温是造成农作物减产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我国北方,冬季气温较低,寒流强度较大。常会造成小麦冻害,产量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低温冻害也成为了小麦生产上最大的自然灾害。普通小麦品种对0度以上低温表现抗性。叶片低温敏感突变体BN044371是在小麦育种过程中发现的自然突变体,它的叶片对0℃以上,4℃左右的低温表现敏感,叶片会出现黄色斑点现象,但随着温度回升及植株的发育,叶片颜色恢复正常。该性状称为小麦叶片对低温的敏感性(Wheat Leaf Chilling Sensitivity)。该突变体植株叶片对低温表现为敏感,叶色发生变化的症状。目前,在小麦中发现了一些抗寒基因,然而,因为被挖掘到的基因数目还不多,植物面临低温胁迫时对相关低温信号的转导机制研究不足,导致对植物抗寒方面的机理了解程度还十分有限。因此,只有通过对更多低温相关基因的挖掘,并对这些低温基因的功能进行深入了解分析,才可以对小麦耐低温机制的研究工作和相关抗性小麦新品种的培育奠定基础。因此本研究通过分析小麦叶片低温敏感基因的遗传规律及其基因定位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和利用价值。本研究以小麦自然突变体BN044371为研究对象,通过与叶片抗低温敏感亲本百农4199、百农矮抗58进行杂交,分别构制F1、F2分离群体和F2:3家系。分析明确了小麦叶片低温敏感基因(暂命名为wchs1基因)的遗传规律。以叶片低温敏感亲本BN044371和叶片抗低温敏感亲本百农4199的F2分离群体为实验材料,利用建立在小麦中低成本和高效率的新一代测序技术:构建混池进行转录组测序(Bulked segregant RNA-Seq,BSR-Seq)技术,结合自主开发的酶切扩增多态性序列(CAPS)分子标记,对wchs1基因进行分子标记初步定位。研究结果如下:1.叶片低温敏感表型性状在田间的表现在正常秋季播种后,对叶片低温敏感材料BN044371和叶片抗低温敏感材料百农4199、百农矮抗58的田间叶片叶色表型进行追踪调查。与百农4199、百农矮抗58的叶色相比,BN044371幼苗的新生叶片在初秋季节为正常绿色;随着秋冬季节的进展,温度降至0℃以上,4℃左右一周后,新生叶片会出现黄色斑点的现象;至春季随着气温升高,新生叶片组织会随着温度升高叶色恢复至绿色。相比之下,叶片抗低温敏感材料百农4199、百农矮抗58在整个幼苗期叶片的叶色均保持正常绿色。因此,对叶片低温敏感性状进行鉴定的最佳温度是0℃以上,4℃左右。2.叶片低温敏感性状的遗传分析通过对叶片低温敏感亲本BN044371分别与叶片抗低温敏感亲本百农4199和百农矮抗58所构建的正反交F1、F2、和F2:3家系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在正反交试验中,F1代植株的叶片叶色均表现为正常绿色,与叶片抗低温敏感性状呈现的表型一致;在对F2代分离群体的分析中发现,呈现叶片抗低温敏感性状的植株数与呈现叶片低温敏感的植株数之间的卡方值均为0.74小于3.84,符合3:1适合性检验;在BN044371/百农4199的F2:3家系中,叶片抗低温敏感家系数与分离家系数和叶片低温敏感家系数之间的卡方值为1.47小于5.99,符合1:2:l的分离比;表明BN044371中的叶片低温敏感性状是由单隐性核基因(wchs1基因)所控制,遗传方式简单,效应单一,在小麦杂交后代中能够稳定遗传。3.BSR-Seq分析结果从低温敏感材料BN044371与抗低温敏感材料百农4199的F2群体中分别选择抗低温敏感野生型和低温敏感突变型各30株,构建野生型和突变型两个混合样品池。通过BSR-Seq方法测序,共挖掘出潜在的SNP数目384,357个。利用经典贝叶斯算法将突变基因定位于1DS染色体上,并在此基础上自主设计开发了25个酶切扩增多态性序列(CAPS)标记用于基因定位。4.叶片低温敏感基因(wchs1基因)的定位本研究以叶片低温敏感亲本BN044371与叶片抗低温敏感亲本百农4199的F2代180个单株及其F2:3家系为研究对象,采用BSR-Seq法结合CAPS分子标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叶片低温敏感基因位于小麦1DS染色体上。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获得了2个CAPS分子标记与叶片低温敏感基因相连锁,它们分别位于wchs1基因的两侧。这两个标记为IWGSC和344678,与wchs1基因的遗传距离分别为9.8 cM、12 cM。

穆云森[4](2019)在《新疆杂草黑麦农艺性状评价及赤霉病抗性鉴定》文中指出新疆杂草黑麦(Secale cereale subsp.segetale)是在我国新疆地区发现的一种杂草型黑麦,为栽培黑麦的一个亚种,有着丰富遗传多样性,在抗旱性、抗寒性和抗锈病、白粉病、黄矮病等多种病害方面表现优异,具有多分蘖、多穗粒数等丰产特性,可作为小麦和黑麦种质改良的重要基因资源。目前,小麦赤霉病(Fusarium head blight)在我国大面积流行,对赤霉病的抗性研究一直在进行,但生产上还是缺乏优异抗性材料,而对黑麦野生种质的抗性鉴定仍处于空白。为进一步挖掘新疆杂草黑麦优异基因资源,本研究对新疆杂草黑麦对照栽培黑麦种质资源进行了农艺性状评价和赤霉病抗性鉴定。研究结果如下:1.新疆杂草黑麦居群间农艺性状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居群内各农艺性状呈多样性分布,其穗型(穗长穗宽)对千粒重有着直接或间接的正向影响。新疆杂草黑麦居群在6个农艺性状上优于栽培黑麦材料,其中居群89R59的穗长16.16 cm、89R15的穗宽1.00 cm、89R23的单株穗数59.00个、89R43的小穗数46.20个、90R6的穗粒数79.60粒和89R34的千粒重34.82 g较栽培黑麦材料优势巨大,居群90R20农艺性状表现比较协调,其株高为148.9 cm,穗长为10.75 cm,穗数为52.00个,穗粒数为56.00粒,千粒重为23.62 g。2.通过人工接种赤霉病,利用病小穗率、病情指数等进行赤霉病抗性评价鉴定。将36份新疆杂草黑麦和14份栽培黑麦材料按高感、感、中感、中抗、抗5个抗病等级区分,高感材料33份,感材料8份,中感材料6份,中抗材料3份,抗材料0份。其中杂草黑麦89R14、89R51、90R2表现为中抗,且农艺性状比较优异,今后可以用于抗病遗传育种研究,为抗赤霉病遗传改良及发现探索新的赤霉病抗原提供参考。对新疆杂草黑麦的病小穗率、病情指数与一些农艺性状之间相关性分析表明,新疆杂草黑麦感染赤霉病程度与单穗产量、穗粒数、千粒重、籽粒长和宽之间有显着的相关性;株高和穗型对感染赤霉病程度的影响不显着,小穗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赤霉病感染的表现(小穗数越多的新疆杂草黑麦感染赤霉病越严重)。

聂秀美,赵桂琴,柴继宽,孙雷雷,王军[5](2019)在《红叶病在燕麦不同生育时期的发生情况及对种子产量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为了明确红叶病在燕麦不同生育时期的发生情况及其对种子产量的影响,对甘肃中部地区的12份田间栽培燕麦材料在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和乳熟期的红叶病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并测定了燕麦成熟期的种子产量、有效分蘖数、穗长、小穗数、不育小穗数、穗粒数、穗粒重和千粒重等指标。结果表明:红叶病的发病严重度与燕麦生育时期相关,各供试材料从抽穗期开始发病,随生育期的推移而不断加重,乳熟期发病最为严重,平均严重度在3.26~4.70之间。灌浆期的病害严重度与燕麦种子产量呈极显着负相关(P<0.01,r=-0.781),也与穗粒数、穗粒重、千粒重呈极显着负相关(P<0.01)。在所有供试材料中,Rigdon发病较轻,种子产量最高(3652.78kg/hm2),综合表现最好;479次之;青永久237最差。

高凯[6](2017)在《小麦黄矮病品种抗病性鉴定》文中研究指明小麦黄矮病(Wheat yellow dwarf,WYD)是由蚜虫传播的大麦黄矮病毒(Barley yellow dwarf virus,BYDVs)引起的系统性病毒病害。小麦黄矮病有间歇性爆发流行的特点,流行年份可造成小麦严重减产。目前小麦黄矮病的主要防治措施是化学药剂灭蚜、改良栽培技术和抗病育种,其中选育抗性品种是防治小麦黄矮病最根本也是最有效的措施。本论文于2015-2016年运用堆测法评价了300份小麦材料对大麦黄矮病毒的抗性水平,分析BYDVs感染小麦后对株高、穗长和千粒重的影响。具体结果如下:1.已推广小麦品种中,扬麦158、陕229、和无芒中4的病情指数分别为6.22、5.33、3.17,表现出较高的抗病性;东方红1号、辉县红、金穗1号和延9201等病情指数高于50,表现为高感;其余均表现为感病。未解码的新品种中,HQA-01、HQC-08、Q110、Q304、Q405、Q612、SQ103、SQ104、SQ109、SQ110、HQC103、HQ204、SQJ210、SQ308、SQ509/510、SQ608等病情指数高于50,表现为高感;Q111、Q409、Q512、SQI709、SQ508等品种病情指数低于15,表现出较高的抗性;此外00中13、SQ505、SQ106等10个品种对BYDV有一定的抗性,其余都表现为感病。2.大麦黄矮病毒侵染小麦后,作用于小麦的各个生育阶段,引起小麦植株的矮化,穗长缢缩,最终导致小麦严重减产。病毒侵染植株后,对感病品种的影响十分显着,平均造成小麦矮化10.33cm,穗长平均缢缩1.2cm,千粒重降低20%左右;抗病品种受病毒影响较小。

宋维孝[7](2016)在《小麦黄矮病品种抗病性鉴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麦黄矮病是小麦生产中重要的病毒病害,此病害是由蚜虫专化性传播的大麦黄矮病毒(BYDV)侵染引起的。病害流行发生时对小麦千粒重产生较大影响,给小麦生产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小麦黄矮病的防治主要为化学防治,此方法不仅经济代价大,同时还对环境污染和粮食安全产生威胁,因此,筛选出对大麦黄矮病毒有抗病性的品种,成为小麦黄矮病防治的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本论文于2014-2015年间采用堆测法进行不同小麦品种的种植,并利用田间接种有毒蚜虫的方式对230份小麦品种和种质资源进行田间鉴定,通过病情指数确定小麦品种和种质资源对小麦黄矮病的抗性水平,并通过接种畦与对照畦确定小麦黄矮病对小麦株高、穗长、分蘖数和千粒重的影响。采用堆测法田间鉴定结果如下:此次试验筛选出对8个抗性品种,其中在现推广品种中,无芒中四、西农979、00中13、陕229的病情指数很低,分别为0.40、15.47、19.33、20.00,对黄矮病表现出较强的抗性。4个未解码的新品种在未解码的新品种中,西农4110(SQC203)、百农201(SQ309)、西农11(SQ505)、大唐60(SQ508)等品种的病情指数均低于20,表现出较好的抗性。而8个小麦品种包括中国春、金穗1号、平原50、延9201、东方红1号、辉县红、陕垦548(SQ107)、西农115(SQ104)、大唐66(SQ109)等品种病情指数均达到50以上,对黄矮病的抗性较差,表现为高感,其它品种包括荔高9号、中梁9589等20个品种病情指数处于2550区间内,表现为耐病。病情指数在达50以上的高感品种,经调查实验组与对照组发现,小麦黄矮病对株高、穗长、分蘖数和千粒重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发现抗病性不同的小麦品种感染BYDV后,对小麦的产量影响有很大差异,抗病性强的,产量损失少,反之,产量损失多。

张华伟[8](2014)在《小麦黄矮病品种抗病性鉴定及防治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小麦黄矮病由蚜虫专化性传播的大麦黄矮病毒(Barley yellow dwarf virus, BYDV)侵染引起,给小麦生产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随着小麦品种资源的更新换代,筛选抗耐病品种同时选用植物源无污染农药防治小麦黄矮病对于各地小麦的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于20112013年间利用人工接毒的方式田间鉴定了264份小麦品种及种质资源对小麦黄矮病的抗性,使用病情指数确定品种及种质资源对黄矮病的抗性水平,并进行了发病率及小麦产量影响的调查。同时,对植物源无污染农药多羟基双萘醛(Polyhydroxy dinaphthaldehyde, WCT)进行了小麦黄矮病大田防治药效试验。试验结果如下:采用了堆测法进行品种抗病性鉴定,发现:品种00中13、中4、西农979、临优21号、878、H9020-17-25-6-4、M8657-3和H9015-17-4-4平均病情指数分别为18.9、9.7、16.3、21.1、21.1,22.2、23.7、22.0,表现出较好的抗病性;荔高6号、偃展4110、新麦13、豫麦49、徐麦856、金穗1号、中国春、7182病情指数分别为68.9、55.2、58.5、53、55.2、51.5、55.8、53,均高于50,表现为高感;其余供试材料病情指数在2550之间,表现为感病。红须麦、豫麦34、小冰麦和晋麦47初期表现为感病,后期则出现了恢复现象。通过千粒重比较,发现抗病性不同的小麦品种感染BYDV后,对小麦的产量影响有很大差异,抗病性强的,产量损失少,反之,产量损失多。以小偃6号为供试品种,返青拔节期将BYDV接种于小偃6号上,喷施WCT水剂500倍液、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阳性对照)和清水(阴性对照)后,于小麦灌浆期统计发病率、病情指数、小麦株高和小麦黄化叶片率,结果发现植物源农药WCT水剂对小麦黄矮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可应用于生产防治中。

陈龙飞,严以苹,汪信东,刘艳,张怀渝,张增艳[9](2013)在《兼抗白粉病和黄矮病小麦育种材料的创造与鉴定》文中认为白粉病和黄矮病是小麦生产上的重要病害,近几年来这两种病害经常在我国一些小麦产区同时发生。为解决该问题,本研究通过杂交、回交方法将抗黄矮病的Bdv2基因(源自于YW642)和抗白粉病的Pm21基因(源自于CB037)聚合在一起,育成了兼抗黄矮病和白粉病的小麦新材料。通过田间抗病性鉴定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相结合,得到聚合了Bdv2基因和Pm21基因的BC1小麦22株,F2小麦51株。农艺性状调查显示,这些含Pm21和Bdv2基因的双抗白粉病和黄矮病小麦新材料的农艺性状优于感病植株和原先的亲本,可以在小麦白粉病和黄矮病兼性抗病育种中作为优异种质资源加以利用。

谭爱女[10](2012)在《小麦农杆菌转化体系优化及抗黄矮病新种质创制》文中研究表明小麦幼胚是农杆菌转化的最理想材料,然而农杆菌侵染后亦存在愈伤组织褐化、转化效率低等问题,因此对侵染后小麦幼胚愈伤组织进行褐化拯救,以及建立完善高效的小麦幼胚农杆菌转化体系对推动小麦基因工程育种非常重要。小麦黄矮病是由大麦黄矮病毒(Barley yellow dwarf virus, BYDV)引起、由蚜虫介导,侵害小麦的一种毁灭性病毒病,它的发病面积和危害程度呈逐年扩大和加重趋势,因此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创制小麦黄矮病抗性品种,成为当务之急。本研究在优化小麦农杆菌转化体系的基础上,将抗黄矮病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 RNAi)植物表达载体pWBVec-2B-hpGAVpol导入小麦基因组,能获得对BYDV-GAV表现抗性的小麦品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筛选出了适宜小麦胚性愈伤组织培养及分化的潮霉素浓度,分别为30mg/L和50mg/L,为小麦农杆菌转化奠定了基础。以小麦品种CB037成熟胚诱导愈伤,分别在小麦的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和分化培养中,设置0mg/L,30mg/L,50mg/L,80mg/L,110mg/L五个梯度浓度的潮霉素筛选处理,分析结果表明30mg/L和50mg/L是愈伤组织培养及其分化再生阶段适宜的潮霉素筛选浓度。2建立了以小麦品种CB037幼胚为外植体的相对稳定高效的农杆菌转化体系,促进了小麦基因工程育种的发展。以小麦品种CB037幼胚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用携质粒pCAMBIA1303的根癌农杆菌AGL1进行遗传转化,在培养基中共同添加40g/L甘露醇和500mg/L L-半胱氨酸,优化了小麦幼胚农杆菌转化体系,其中GUS基因瞬时表达率94%、胚性愈伤诱导率65.7%、分化率39.1%和转化效率8.2%。且潮霉素抗性检测及PCR鉴定结果吻合率高达92.6%,证明了hpt基因不仅是良好的选择标记基因,同时也可用作报告基因用于小麦农杆菌转化,通过鉴定再生植株离体叶段的潮霉素抗性,对大批量的转基因植株后代进行简便、快速及有效地鉴定。3应用基因沉默技术,创制了小麦抗黄矮病新种质,为小麦抗黄矮病育种提了优良的抗源材料。利用优化的小麦幼胚农杆菌转化体系,将抗黄矮病RNAi表达载体pWBVec-2B-hpGAVpol导入小麦品种科农199,共获得14株转基因阳性植株,转化效率2.1%,且通过To带自交已获得T1带转基因材料。

二、抗黄矮病小麦品系粒重遗传特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抗黄矮病小麦品系粒重遗传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RIL群体的小黑麦穗部性状遗传分析及QTL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项目来源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小黑麦概述
        1.1.1 小黑麦起源及特点
        1.1.2 小黑麦类型及应用
        1.1.3 小黑麦传统育种
        1.1.4 分子标记在小黑麦研究中的应用
    1.2 遗传群体构建及分子标记类型
        1.2.1 作图群体构建
        1.2.2 分子标记概述
    1.3 数量性状基因定位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小黑麦穗部性状相关性及遗传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地概况
        2.1.3 试验设计
        2.1.4 性状测定及方法
        2.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穗部性状的表型及次数分布
        2.2.2 表型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2.2.3 小黑麦穗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
        2.2.3.1 遗传模型的选择
        2.2.3.2 小黑麦穗部性状备选模型的适合性检验
        2.2.3.3 小黑麦穗部性状的遗传参数
    2.3 讨论
        2.3.1 小黑麦RIL群体穗部性状相关性
        2.3.2 小黑麦穗部性状遗传模型
        2.3.3 小黑麦穗部性状遗传参数对育种的指导
    2.4 小结
第三章 小黑麦穗部性状QTL定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亲本及群体构建
        3.1.2 试验地概况
        3.1.3 DNA提取
        3.1.4 小黑麦ISSR-PCR扩增和检测
        3.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3.1.6 QTL命名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小黑麦RIL群体穗部表型分析
        3.2.2 小黑麦RIL群体穗部性状QTL定位
    3.3 讨论
        3.3.1 群体选择及分子作图
        3.3.2 小黑麦穗部性状QTL定位
        3.3.3 影响小黑麦QTL定位的因素
    3.4 小结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导师简介

(2)皮、裸燕麦杂交花序结构特性和籽粒特性遗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英文缩略词)
模型符号说明(英文缩略词)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燕麦概况
        1.1.1 我国燕麦种植分布及研究现状
    1.2 燕麦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1.2.1 燕麦种质资源研究概况
        1.2.2 燕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
    1.3 燕麦杂交育种研究
        1.3.1 燕麦选择育种
        1.3.2 燕麦杂交育种
        1.3.3 分子辅助育种
    1.4 燕麦花序结构特性及籽粒形态特性研究现状
        1.4.1 皮燕麦和裸燕麦花序结构特性和籽粒特性比较
        1.4.2 皮燕麦和裸燕麦花序结构特性和籽粒特性与种子产量之间的关系
        1.4.3 燕麦籽粒皮、裸性遗传研究
        1.4.4 植物数量性状混合遗传模型应用
第2章 燕麦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地概况
        2.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1.4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燕麦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
        2.2.2 燕麦主要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2.2.3 燕麦种质资源的聚类分析
    2.3 讨论
    2.4 小结
第3章 皮燕麦和裸燕麦花序结构特性和籽粒特性比较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实验设计
        3.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3.1.4 统计分析
    3.2 结果分析
        3.2.1 皮燕麦和裸燕麦花序结构特性
        3.2.2 皮燕麦和裸燕麦籽粒特性
        3.2.3 皮燕麦和裸燕麦花序结构特性与籽粒特性相关性分析
        3.2.3.1 皮燕麦花序结构特性与籽粒特性相关性分析
        3.2.3.2 裸燕麦花序结构特性与籽粒特性相关性分析
        3.2.3.3 皮燕麦和裸燕麦花序结构特性与籽粒特性比较
    3.3 讨论
        3.3.1 皮燕麦和裸燕麦花序结构特性差异分析
        3.3.2 皮燕麦和裸燕麦籽粒特性差异分析
        3.3.3 皮燕麦和裸燕麦花序结构和籽粒特性与种子产量之间的关系
    3.4 小结
第4章 燕麦种子产量相关性状的通径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实验设计
        4.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4.1.4 统计分析
    4.2 结果分析
        4.2.1 不同燕麦种子产量及构成因素的比较
        4.2.2 不同燕麦种质种子产量相关性
        4.2.3 燕麦种子产量与产量构成因子的通径分析
    4.3 讨论
    4.4 小结
第5章 燕麦花序结构特性与籽粒特性的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供试材料
        5.1.2 测定设计
        5.1.3 杂交方法
        5.1.4 测定指标与方法
        5.1.5 杂种优势分析及显着性检测
        5.1.6 统计分析
    5.2 结果分析
        5.2.1 各世代花序结构特性和籽粒特性形态表现
        5.2.2 各世代性状数据统计
        5.2.3 表型性状及杂种优势分析
        5.2.4 皮、裸燕麦杂交F2代农艺性状的次数分布
        5.2.5 皮、裸杂交F2代形态特性最优模型的选择与适应性检验
        5.2.6 各世代农艺性状的遗传参数估计
    5.3 讨论
    5.4 小结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3)小麦叶片低温敏感基因的分子标记与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低温冷害的基本概念
    1.2 低温对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1.3 小麦及其它作物对温度反应的研究
        1.3.1 水稻对温度反应的研究
        1.3.2 玉米对温度反应的研究
        1.3.3 小麦对温度反应的研究
    1.4 BSR-Seq原理及其应用
        1.4.1 集群分离分析法(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BSA)
        1.4.2 BSR-Seq方法的介绍
    1.5 小麦基因定位研究进展
        1.5.1 遗传标记的类型
        1.5.2 小麦的不同基因图谱
    1.6 群体构建
    1.7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8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8.1 研究内容
        1.8.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小麦叶片低温敏感性状的遗传分析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2.1 田间试验与低温敏感突变体的表型鉴定
        2.2.2 叶片低温敏感亲本的遗传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田间观察叶片低温敏感表型的鉴定
        2.3.2 叶片低温敏感亲本BN044371 的遗传分析
    2.4 讨论
        2.4.1 叶片低温敏感基因(wchs1 基因)的应用前景
第三章 叶片低温敏感性状的BSR-Seq分析
    3.1 研究材料
    3.2 研究方法
        3.2.1 混池RNA提取及转录组测序
        3.2.2 转录组数据分析
        3.2.3 测序数据比对到参考基因组
        3.2.4 与突变表型相关的SNP位点的挖掘
        3.2.5 分子标记开发
    3.3 结果与分析
        3.3.1 转录组数据质量控制结果
        3.3.2 SNP挖掘结果
        3.3.3 CAPS标记开发
    3.4 讨论
第四章 叶片低温敏感基因的分子标记定位
    4.1 研究材料
    4.2 研究方法
        4.2.1 总DNA提取(CTAB法)及检测
        4.2.2 基因组DNA分子标记筛选
        4.2.3 所用试剂的配制
        4.2.4 带型统计和遗传连锁距离计算
    4.3 结果与分析
        4.3.1 DNA提取的质量及浓度检测
        4.3.2 CAPS引物筛选
        4.3.3 叶片低温敏感基因的连锁性分析与基因定位
    4.4 讨论
第五章 全文讨论与结论
    5.1 讨论
        5.1.1 叶片低温敏感性状的鉴定方法
        5.1.2 定位群体的构建
        5.1.3 凝胶电泳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5.1.4 基因定位结果
    5.2 结论
        5.2.1 叶片低温敏感性状的遗传分析
        5.2.2 BSR-Seq方法的适用性及验证
        5.2.3 叶片低温敏感基因的定位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4)新疆杂草黑麦农艺性状评价及赤霉病抗性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黑麦属概况
        1.1.1 黑麦属优良基因的研究及应用
        1.1.2 我国对小黑麦的研究利用
    1.2 新疆杂草黑麦概况
        1.2.1 新疆杂草黑麦形态学方面的研究
        1.2.2 新疆杂草黑麦细胞学方面的研究
        1.2.3 新疆杂草黑麦遗传特性的研究
        1.2.4 新疆杂草黑麦抗性方面的研究
    1.3 小麦赤霉病概况
        1.3.1 小麦赤霉病菌
        1.3.2 赤霉病的发生和危害
        1.3.3 赤霉病发展趋势
    1.4 小麦赤霉病的防治
        1.4.1 化学防治
        1.4.2 抗病品种防治
    1.5 赤霉病抗病基因的挖掘
    1.6 小麦赤霉病的抗性鉴定接种技术
    1.7 小麦赤霉病的抗性评价指标
    1.8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新疆杂草黑麦农艺性状评价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和统计方法
    2.2 结果分析
        2.2.1 新疆杂草黑麦农艺性状基本分析
        2.2.2 新疆杂草黑麦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
        2.2.3 新疆杂草黑麦农艺性状通径分析
        2.2.4 新疆杂草黑麦聚类分析
        2.2.5 新疆杂草黑麦与栽培黑麦农艺性状基本分析比较
        2.2.6 新疆杂草黑麦与栽培黑麦农艺性状变异系数比较
        2.2.7 新疆杂草黑麦与栽培黑麦农艺性状方差分析
        2.2.8 优异新疆杂草黑麦种质的农艺性状
    2.3 讨论与小结
第三章 新疆杂草黑麦赤霉病抗性的鉴定
    3.1 试验材料及方法
        3.1.1 试验地点及自然条件
        3.1.2 试验材料
        3.1.3 赤霉病病原菌孢悬液的配制
        3.1.4 鉴定和统计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病小穗率与病情指数
        3.2.2 接病黑麦聚类分析
        3.2.3 接病新疆杂草黑麦有关性状
        3.2.4 接病新疆杂草黑麦性状相关性分析
        3.2.5 新疆杂草黑麦赤霉病抗性与相关农艺性状分析
    3.3 讨论与小结
第四章 全文总结
    4.1 新疆杂草黑麦农艺性状评价
    4.2 新疆杂草黑麦与栽培黑麦比较
    4.3 新疆杂草黑麦赤霉病抗性鉴定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红叶病在燕麦不同生育时期的发生情况及对种子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材料与设计
    1.3 测定内容及方法
        1.3.1 燕麦红叶病调查
        1.3.2 燕麦种子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测定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红叶病在燕麦不同生育时期的发生情况
    2.2 红叶病对燕麦种子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
3 讨论
4 结论

(6)小麦黄矮病品种抗病性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小麦黄矮病
        1.2.1 危害症状
        1.2.2 病原与寄主
        1.2.3 传毒媒介—蚜虫
        1.2.4 小麦黄矮病的病害循环
        1.2.5 小麦黄矮病的流行规律及其预测预报
        1.2.6 小麦黄矮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1.3 小麦黄矮病品种抗病性鉴定研究进展
        1.3.1 小麦抗BYDV鉴定方法
        1.3.2 小麦黄矮病的分级标准
        1.3.3 单株蚜虫接种量
        1.3.4 接种与调查适期
        1.3.5 BYDV的抗原及其利用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小麦黄矮病品种抗病性鉴定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1.3 RT-PCR法检测BYDV-GAV
    2.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2.1 接种与发病程度
        2.2.2 品种抗病性鉴定
        2.2.3 种质资源品种抗病性鉴定
        2.2.4 病毒侵染小麦对株高和穗长的影响
        2.2.5 病毒感染小麦造成的产量损失
    2.3 总结与讨论
第三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7)小麦黄矮病品种抗病性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小麦黄矮病
        1.2.1 大麦黄矮病毒
        1.2.2 寄主植物
        1.2.3 传毒介体
        1.2.4 小麦黄矮病的病害循环
        1.2.5 小麦黄矮病的发病流行规律
        1.2.6 小麦黄矮病的防治
    1.3 小麦抗BYDV的研究进展
        1.3.1 小麦抗BYDV的鉴定方法
        1.3.2 小麦黄矮病的分级标准
        1.3.3 单株蚜虫接种量
        1.3.4 接种及调查的适期
        1.3.5 BYDV的自然抗原及其利用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小麦黄矮病品种抗病性鉴定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方法
        2.1.3 RT-PCR法检测BYDV-GAV
    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2.2.1 发病程度
        2.2.2 品种抗病性鉴定
        2.2.3 种质资源抗病性鉴定
        2.2.4 病毒侵染对小麦影响
    2.3 讨论
第三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8)小麦黄矮病品种抗病性鉴定及防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小麦黄矮病
        1.2.1 危害症状
        1.2.2 病原
        1.2.3 寄主植物
        1.2.4 传毒介体
        1.2.4.1 生活史与习性
        1.2.4.2 发生规律
        1.2.4.3 传毒效率
        1.2.5 小麦黄矮病的病害循环
        1.2.6 小麦黄矮病的发病规律
        1.2.7 小麦黄矮病的流行与预报
        1.2.7.1 流行区域
        1.2.7.2 流行及发病条件
        1.2.7.3 预测预报
        1.2.8 小麦黄矮病的防治
        1.2.8.1 抗耐病品种的选育和利用
        1.2.8.2 农业防病
        1.2.8.3 药剂防治
    1.3 小麦抗 BYDV 鉴定研究进展
        1.3.1 鉴定方法
        1.3.2 BYDV 分级标准
        1.3.3 单株蚜虫接种量
        1.3.4 接种及调查适期
        1.3.5 确定品种对黄矮病抗性的标准
        1.3.6 病情指数同产量损失关系
        1.3.7 BYDV 抗源及其利用
        1.3.8 品种抗感性现状
    1.4 多羟基双萘醛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小麦黄矮病品种抗病性鉴定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1.1 供试品种
        2.1.1.2 毒源
        2.1.1.3 传毒介体
        2.1.2 方法
        2.1.2.1 无毒蚜的繁殖
        2.1.2.2 毒源材料的繁殖
        2.1.2.3 堆测法
        2.1.2.4 病毒的接种
        2.1.2.5 发病情况调查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发病程度
        2.2.2 品种抗病性鉴定
        2.2.3 种质资源抗病性鉴定
        2.2.4 耐病品种
        2.2.5 病毒侵染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2.3 讨论
第三章 多羟基双萘醛 WCT 防治小麦黄矮病的田间鉴定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1.1 供试品种及药剂
        3.1.1.2 毒源及传毒介体
        3.1.2 方法
        3.1.2.1 田间小区设计与播种
        3.1.2.2 毒源的繁殖与接种
        3.1.2.3 田间药效处理
        3.1.2.4 田间发病情况调查
    3.2 结果与分析
    3.3 讨论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9)兼抗白粉病和黄矮病小麦育种材料的创造与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方法
        1.2.1 利用传统育种方法
        1.2.2 抗病鉴定
        1.2.3 分子标记检测
        1.2.4 农艺性状统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抗病调查结果
    2.2 分子标记检测结果
        2.2.1 对Bdv2基因的分子检测
        2.2.2 对Pm21基因的分子检测
    2.3 农艺性状调查
3 讨论

(10)小麦农杆菌转化体系优化及抗黄矮病新种质创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Abbreviations)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小麦抗黄矮病研究现状
        1.1.1 概述
        1.1.2 大麦黄矮病毒传播特性、分类及结构组成
        1.1.3 RNA干扰介导的病毒抗性
        1.1.4 基于大麦黄矮病毒的抗黄矮病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1.2 农杆菌介导的小麦遗传转化
        1.2.1 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机理
        1.2.2 影响小麦农杆菌转化的因素
        1.2.3 小麦农杆菌转化研究进展
        1.2.4 小麦幼胚农杆菌转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研究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的意义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小麦农杆菌转化体系优化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材料
        2.2.2 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潮霉素浓度筛选
        2.3.2 甘露醇和L-半胱氨酸对GUS基因瞬时表达的影响
        2.3.3 甘露醇和L-半胱氨酸对胚性愈伤诱导率的影响
        2.3.4 甘露醇和L-半胱氨酸对愈伤组织分化率的影响
        2.3.5 甘露醇和L-半胱氨酸对转化效率的影响
        2.3.6 潮霉素抗性检测结果
        2.3.7 PCR鉴定结果
    2.4 讨论
        2.4.1 甘露醇预处理及L-半胱氨酸添加对小麦转化的影响
        2.4.2 潮霉素筛选体系
第三章 小麦抗黄矮病新种质创制
    3.1 前言
    3.2 材料方法
        3.2.1 材料
        3.2.2 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小麦抗黄矮病转基因植株的获得
        3.3.2 抗性再生植株PCR鉴定
    3.4 讨论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撰写的学术论文
附录1
附录2

四、抗黄矮病小麦品系粒重遗传特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RIL群体的小黑麦穗部性状遗传分析及QTL定位[D]. 常丹丹. 甘肃农业大学, 2021
  • [2]皮、裸燕麦杂交花序结构特性和籽粒特性遗传分析[D]. 闫天芳. 扬州大学, 2020
  • [3]小麦叶片低温敏感基因的分子标记与定位[D]. 王怡仁. 河南科技学院, 2020
  • [4]新疆杂草黑麦农艺性状评价及赤霉病抗性鉴定[D]. 穆云森.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19(08)
  • [5]红叶病在燕麦不同生育时期的发生情况及对种子产量的影响[J]. 聂秀美,赵桂琴,柴继宽,孙雷雷,王军. 中国草地学报, 2019(03)
  • [6]小麦黄矮病品种抗病性鉴定[D]. 高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02)
  • [7]小麦黄矮病品种抗病性鉴定[D]. 宋维孝.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11)
  • [8]小麦黄矮病品种抗病性鉴定及防治技术研究[D]. 张华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02)
  • [9]兼抗白粉病和黄矮病小麦育种材料的创造与鉴定[J]. 陈龙飞,严以苹,汪信东,刘艳,张怀渝,张增艳.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3(05)
  • [10]小麦农杆菌转化体系优化及抗黄矮病新种质创制[D]. 谭爱女. 四川农业大学, 2012(06)

标签:;  ;  ;  ;  ;  

小麦抗黄矮病株粒重遗传特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