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鄂北豫南交界地区的几个地质问题

浅谈鄂北豫南交界地区的几个地质问题

一、浅谈鄂北豫南界区的几个地质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全晓园[1](2020)在《伊盟隆起及周邻古生代地质构造特征及其演化与油气赋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伊盟隆起为鄂尔多斯盆地六大构造单元之一,位于盆地北部,伴随鄂尔多斯地块从基底形成到新生代改造共同演化,经历了多期次的构造变动和热事件的改造。截止目前为止,伊盟地区下古生界油气勘探未见显着突破,上古生界勘探和研究进展较大,但伊盟隆起及周邻的构造演化过程与油气关系研究较少,尤其是古生代构造演化。因此,研究伊盟隆起及周邻古生代地质特征及构造演化过程与古生界油气赋存可对研究区古生界天然气勘探提供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文将伊盟隆起作为重点研究区,对其进行了古生代地质结构剖析、残余地层展布特征、次级构造单元划分,又结合古亚洲洋演化和周邻古生代大地构造环境,揭示其构造演化过程,最后结合后期改造初步探讨研究区古生界油气赋存情况。根据区内展布的9条地震剖面,结合钻井资料发现:伊盟隆起石炭-二叠系较之寒武-奥陶系分布广泛,区内展布三条重要断裂—泊尔江海子断裂、乌兰吉林庙断裂、三眼井断裂,对早古生代地层展布和次级构造单元划分影响重大。三叠系-白垩系全区展布,向北存在严重的削截现象,推测可能是晚白垩世以来盆地北部隆升-剥蚀导致。通过对南北向几条地震剖面解析认为,研究区早古生代存在两次大规模的隆升作用,分别对应晚寒武世末-早奥陶世和中-晚奥陶世,在地震剖面上可见到寒武系顶面与奥陶系底界面的削截和奥陶系顶面与石炭-二叠系底界面的削截。结合地震剖面上削截、超覆关系识别,分辨出研究区的两种不整合面类型,分别为:削截-超覆型和削截-整合型,其中前者可分为基底与下古生界和基底与上古生界,三者之间的接触界线从南到北依次为:伊7井-鄂2井-杭锦旗-胜2井、伊23井-伊22井-胜1井。在地震剖面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研究区残余地层厚度分布、岩相古地理研究,结合联井剖面演化图较为清楚地展示了伊盟隆起及周邻古生代的构造演化过程。本文将其分为两个构造时期(早古生代和晚古生代),三次隆升(晚寒武世末;中晚奥陶世;山西期),八个阶段:中-晚元古代裂陷槽的形成、早寒武世-晚寒武世持续性沉降、晚寒武世-早奥陶世区域隆升、早-中奥陶世短暂沉降、克里摩里组沉积期构造转换、中-晚奥陶世差异沉降和加里东运动整体抬升、晚石炭世短暂海侵、早二叠世山西期区域抬升。通过解剖分布在研究区南北两个典型的上古生界天然气田—大牛地气田、杭锦旗气田的成藏特征,揭示了构造演化对天然气在研究区赋存的控制作用。后期改造使得先前赋存的天然气藏重新调整、逸散。

卫雪[2](2019)在《仰韶文化尖底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尖底瓶应是黄河中游地区仰韶文化的典型陶器之一,无论如何理解仰韶文化的内涵特征,尖底瓶都与仰韶文化有关。本文在总结梳理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尖底瓶体型大小、形态结构等为分类标准建立新的分类体系,运用类型学和地层学方法,将尖底瓶分为中小型和大型两大类,每类之下又可细分为亚类、小类,各类尖底瓶拥有不同的演变特点,可分别代表独立的演变序列。在类型学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考察黄河中游地区仰韶文化尖底瓶的共存关系,将其演变过程分为三期四段,以关中地区为核心的渭水流域是其分布中心,周邻文化均受其影响。针对尖底瓶的功能和用途,历来存在汲水器与酒器等诸多争议。本文以仰韶文化的相关发现为基础,运用设计学方法,参考材料、制作技术及使用方式,通过模拟实验,并结合陶器残留物的分析结果,认为尖底瓶是储酒器,中小型尖底瓶兼作饮酒器,并着重探讨了尖底、小口及腹部双耳的功能意义。模拟实验证明,尖底瓶形体越大,器壁越薄,则分段数量就越多,结构复杂者尤甚。由于尖底不便放置,分段制作应始于腹壁,其次制作、粘接尖底,再次分段制作、粘接肩颈部,最后粘接口部,耳部安装方式多样。分段制作工艺使尖底瓶至少存在两个方面的隐性特征,其一,分段制作、延时粘接的干湿度差异,使得粘接处的紧密度不均匀,在搬运移动时容易发生断裂现象。尖底瓶双耳的功能与此有关,且大小有别,具有不同的演变特点。其二,尖底内壁结构由平整光滑向保留泥条筑痕、甚至刻意按压指窝痕的演变,始终没有引起注意。分析认为尖底的主要功能在于沉淀分离、澄清酒液,而后人们利用凹凸不平的内壁结构强化了沉淀物的稳定性。尖底瓶的小口结构不适于谷物酒发酵,但便于封盖和开启,口部的发展演变可能与封盖方式的变化有着密切关系。使用功能的模拟实验表明,尖底瓶的核心结构确为尖底,该结构在集中稳定沉淀物、减少渗水性方面优势明显。尖底瓶规格大小的背后,实际隐含着功能及使用特点的差异。由于尖底瓶核心结构是尖底,其主要功能是沉淀分离,一旦人们找到了更加便捷、有效的沉淀分离技术和方法,不便放置的尖底很快被淘汰,尖底瓶便消失于史前文明之中了。

冯佳[3](2019)在《1942-1943年中原大灾荒与中国共产党的应对》文中研究指明1942-1943年中原大灾荒发生在敌后抗战进入极端困难的时期。此次灾荒是中国现代史上一次极其严重的灾荒,持续时间之久、波及范围之广、灾害种类之繁令人震惊。为何这场灾荒前后历时两年并造成如此巨灾,其中不仅包含着自然因素,而且包含着复杂的社会因素。这场灾荒深刻影响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数个抗日民主根据地,如何救灾以及能否救灾,直接关乎抗日民主根据地的生存发展以及政权的稳固,更关乎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的兴衰成败。“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救助灾荒作为民生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中国共产党的极大重视。在领导根据地政府和军民救助中原大灾荒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将救助灾荒视为责无旁贷的政治任务与历史使命,不仅继承了中国传统救灾思想中的精髓,沿袭了土地革命时期和抗日战争初期的救灾机制与程序,而且将救灾上升到政治高度,将其视为凝聚民心、改造农村、促进社会变革、激发抗战决心的重要抓手。中国共产党领导政府和军民以生产自救为根本原则,舍弃了“政府包办”的依赖型救灾体制,将治标措施与治本措施结合起来,采取了以积极生产为主、政府帮助为辅、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社会化救灾模式,从而帮助军民成功抗击了灾荒,使党政军民关系更加和谐融洽,并促进了根据地各项事业的发展。救灾的成功也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与群众基础,同时为当前开展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供了参考与借鉴。全文分为绪论与正文两个部分:绪论部分包括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中原大灾荒的学术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相关概念界定以及创新点与难点。正文总共包括六部分内容:第一章:灾情概述。介绍了中原大灾荒的受灾区域以及自然灾害种类。此次灾荒涉及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北平、陕西、安徽北部、湖北北部等黄河中下游的广泛地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个抗日民主根据地受到极大影响。灾荒具有时代背景复杂、受灾区域广泛、灾种循环相生等特点。形成灾荒的原因包括自然因素、日军侵略、国民政府迟缓救灾等自然原因与社会原因。此次灾荒对人口、经济、社会等诸多方面造成严重影响。第二章:中国共产党采取的应急救灾举措。灾荒发生后,抗日民主根据地党和政府立即采取宣传动员、发放粮款、减免税负、社会互济、节约募捐等应急救灾举措,这些“治标”措施对于遏制灾荒蔓延、缓解灾情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三章:中国共产党采取的发展救灾举措。抗日民主根据地党和政府在采取“治标”措施的同时,认为要想从根本上激发群众战胜灾荒的内生动力,必须调动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使他们自发进行生产自救。因此,中国共产党带领政府和军民采取了兴修水利、抢种补种、发展纺织、建立合作社等“治本”措施,从而逐渐形成了标本兼治的救灾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救灾效果。第四章:党政、社会体制与救灾。根据地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陆续开展了整风、精兵简政、加强党的一元化领导等运动,这些运动虽然不是专门针对救助灾荒而开展的,但是促进了救灾工作的顺利开展,间接起到了利于救灾工作的效果。第五章:中国共产党领导救助中原大灾荒的成效、特点与现实启示。经过不懈努力,中国共产党领导政府和军民战胜了灾荒,保证了军民的基本生活,稳定了抗日民主根据地的社会秩序,并推动了抗日民主根据地各项事业的发展,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物质基础与群众基础。这次救荒的主要特点是从应急救灾转向生产救荒、从单一政府救灾转向动员群众广泛参与、从单纯救济转向服务抗战大局。这次救荒也为当今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供了丰富的经验与宝贵的财富。

张夏天[4](2019)在《南阳盆地历史地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区域历史地理学是历史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整个中国历史地理学离不开区域历史地理学研究及发展。本文进行区域历史地理学研究中,以南阳盆地作为考察对象,是因为南阳盆地本身所有独特性,南阳盆地历史时期发展趋势变化巨大,秦汉时为一方名都,东汉更是帝乡所在,但两汉之后南阳发展呈波折趋势,大部分时期衰落凋敝趋势明显,本文即以此为出发点,探讨南阳盆地区域发展时空差异、行政区划演变、中心城市发展变化,以及南阳盆地历史时期变化发展趋势,分析影响南阳盆地发展各个重要因素,并据此提供现代南阳城市及区域发展建议。具体而言,除绪论外,本文共分为四章,整体上以时间为线索。文章开始为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本文选题意义、研究现状和相关研究成果介绍,并对研究区域范围进行界定,说明本文所使用研究方法。第一章简要表述南阳盆地发展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南阳盆地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盆地气候及历史时期气候变迁,以及河流、土壤、动植物、矿产资源概况;人文地理环境主要包括先秦考古文化区分布及文化演进、秦汉以来风俗区演变及差异,通过各个地理要素分析,发现南阳盆地不论在自然地理或人文地理方面都具有过渡性。第二章着重分析南阳盆地区域发展时空差异及区域内部结构,主要论述农业、农田水利、人口三个指标在各时期发展状况及分布情况,发现它们与盆地经济发展存在正相关关系。通过盆地行政区划演变和中心城市变动,反映盆地内不同时期历史地位和社会经济变化以及经济开发重点区域变动情况,发现南阳历史时期发展总体趋势呈波浪型,其最高点为两汉,最低点为元代,清水流域一直是区域内部经济发展最发达的地区,淯水流域内部,经济重心经历了一个从上游转向中下游流域再转回中上游的发展历程,比水流域、湍水流域也是本区内开发较好地区。第三章着眼于外部区位变动对南阳盆地发展影响,是否地处“边疆”是重要影响因素,“边疆”关系国家政治安全,处于“边疆”时期是盆地发展时期,地处内陆则呈衰落趋势。三代和夏商周时期,夷夏对立边界的区位位置,促使南北势力着重争夺南阳盆地并大力经营,尤其周代,南阳是对抗荆蛮淮夷、守护南土前线,维护金道锡行安稳,周代在南阳大行分封,这是南阳快速发展开始。春秋时南阳处于东周南疆,是楚北上中原必经之地,楚国出兵取申吕之地,在南阳设县设郡治理并训练军队,战国时韩秦楚三家争夺南阳,军事政治地位重要使得南阳成为一方名都。秦朝时,东西方之间矛盾依然残留,残存旧贵族势力使得关东六国故地仍不十分稳固,西汉时诸侯王国区和汉郡区形成了两个均质区,南阳政治地位重要得益于是秦与六国故地分界、西汉汉郡区与诸侯王国区分界上的交通孔道,秦、西汉对盆地一系列治理,使豪强地主与宗亲力量在南阳壮大,最终南阳豪杰佐刘秀建立东汉。东汉前期南阳达到发展顶峰,但因地处内陆临近全国政治中心,军事地位降低,中期之后便开始衰落。东汉以后以至近代,南阳大部分时期处于王朝统治内陆位置,政治地位不重要加剧经济衰败趋势。第四章则简单探讨影响南阳盆地发展内外要素,适宜气候、交通便利、山水相间地形、人口数量变化、水资源开发利用是南阳盆地发展重要内部因素。外部因素则是区位变动中,南阳盆地越来越处于远离国都的内陆地区,随着政治格局由东西方对峙转向南北方对峙,南阳交通孔道功能和军事地位有所下降,使得南阳盆地从中央治理要地转为一般地区。同时为当代南阳盆地发展提出意见,主张建立一座休闲旅游城市,成为河南省“后花园”。

李海龙[5](2018)在《桐柏—大别造山带的构造格局、演化过程及其成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桐柏—大别造山带是秦岭—桐柏—大别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可分为桐柏、西大别和东大别三段。本文利用构造地质学、变质岩石学以及同位素热年代学等方法,分别对上述三段及两侧边界剪切带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认识:桐柏—浒湾剪切带位于桐柏—大别造山带北侧,是—条左旋平移性质的韧性剪切带,发育糜棱岩、超糜棱岩以及强直(构造)片麻岩等强变形岩石。该剪切带内多发育杆状构造体,且杆状构造体具有圈层结构,层与层之间通过—种特殊的滑脱面结合。桐柏—浒湾剪切带的有限应变测量值Rxz在1.80~2.04之间,平均值为1.95,涡度值Wk在0.82~0.90之间,平均值为0.86,均大于0.75,说明桐柏—浒湾剪切带是一条以简单剪切为主的韧性剪切带。桐柏—浒湾剪切带的位移量为38.3~41.1km,分维值D为1.207~1.302之间,从剪切带的核部向边部,颗粒粒径和分维值的变化是逐渐变大的。桐柏—浒湾剪切带的差异应力值为23.58~46.98MPa之间,应变速率为1.70×10-11~9.7-4×10-11s-1。差异应力与应变速率表现出一定的正相关性,都随着从剪切带的核部到边部慢慢变小。桐柏—浒湾剪切带的形成环境约为T=560~684℃,P=0.6~0.9GPa,属于高角闪岩相,处于中地壳流变层位置。通过与商丹断裂带以及晓天—磨子潭剪切带的对比得知,桐柏—浒湾剪切带为晓天—磨子潭剪切带的西延部分,而非商丹断裂带的东延。殷店—马垅剪切带位于桐柏—大别造山带南侧,是一条右旋平移的韧性剪切带,有限应变值Rxz为1.75~2.03,平均为1.89,涡度值在0.88~0.93之间,平均值为0.90,均大于0.75。利用共生的角闪石和斜长石得到殷店—马垅剪切带形成条件为T=581~680℃,压力P约为0.66GPa,为高绿片岩相到低角闪岩相,形成深度大致在15~30km,是中、下地壳流变的产物。桐柏—大别造山带南北界两条剪切带本是同一条剪切带,相当于一个强构造层,由于挤压隆升使得剪切带随着造山带形成背形构造,经过后期的风化剥蚀作用只保留了桐柏—大别杂岩南北两翼剪切边界。桐柏造山带是一个大型的背形构造,且背形构造在垂向上具有分层结构,除此之外,桐柏造山带还发育大量的L构造岩和杆状构造体,杆状构造体具有圈层结构,层之间通过滑脱连接,滑脱面上具有矿物拉伸线理和热擦痕。这些现象说明桐柏造山带背形核部的桐柏杂岩表现出了很强的流变学特征。桐柏杂岩北界桐柏—浒湾韧性剪切带具有左行走滑的运动学特征,南界殷店—马垅韧性剪切带具有右行走滑的运动学特征,两条剪切带运动学方向相反,相对之下,桐柏杂岩的流变方向则是由西向东进行。两个剪切带内都发育大型的杆状构造体,杆状构造体具有圈层状结构。桐柏造山带中杆状构造体和L构造岩是在平行于造山带的流变作用下形成的,殷店—马垅剪切带和桐柏—浒湾韧性剪切带是桐柏造山带下地壳物质在挤压背景下发生平行造山带向东侧向流变的上部边界,只是造山带上覆的部分被剥蚀,只保留了北侧的桐柏—浒湾韧性剪切带、南侧的殷店—马垅韧性剪切带以及顶部的太白顶剪切带。准确地说,桐柏造山带在印支晚期到燕山早期挤压背景下的向东挤出不是一个整体的挤出,而是有层次的差异流变,在流变的同时,层与层之间会发生滑动,而滑脱面就是滑动的润滑剂。西大别造山带的形态为一个枢纽向西倾伏的巨型背形构造,且有圈层结构,层间存在滑脱面。西大别地区至少存在着三期构造变形,第一期是南北边界剪切带的形成,第二期是层间滑脱面和榴辉岩透镜体的形成,第三期是晚期的岩体侵入。西大别造山带主要受到近南北方向的挤压,真实地记录了西大别造山带形成时的古应力状态,对应着三期变形的第一期。有限应变测量结果显示,从北向南岩石的变形强度存在着:强变形带→弱变形带→强变形带→弱变形带→强变形带这种强弱变形带交替出现的规律。西大别造山带中新县—红安地区岩石的变形条件为T=450~620℃,P=1.0~1.6GPa,属于高压蓝片岩相到榴辉岩相。锆石LA-ICP-MS微区U-Pb同位素测年结果显示,西大别地区至少遭受两期岩浆入侵事件,第一期在750Ma左右,这个年龄(约0.8Ga)记录的是扬子板块特征事件。第二期在143Ma左右,这表示西大别地区在晚侏罗世就已经有岩浆活动,这与在桐柏山地区得到的结果是一致的。东大别造山带是一个巨型的背形构造,广泛发育构造片麻岩以及糜棱岩的杆状构造体,记录了大别杂岩的流变学特征。东大别造山带大别杂岩北界的晓天—磨子潭剪切带具有左行走滑的运动学特征,南界的殷店—马垅剪切带具有右行走滑的运动学特征,而且东大别造山带内靠近南北剪切带的岩石分别表现出了与相应剪切带相同的运动学特征,这与在西大别造山带所得到的结果是吻合的。从运动学上限定了大别杂岩是由西向东发生流变的。应力场的统计结果可知,东大别造山带主要受到NE-SW和NW-SE两个方向上的挤压以及顺造山带的拉伸。东大别造山带是受特提斯构造体制和太平洋构造体制两种体制的影响。付林图解显示应变椭球体属于单轴雪茄型,说明东大别造山带是以剪切拉伸变形为主的,单轴拉伸作用较垂向共轴组分更大,暗示了东大别造山带的岩石的形成主要受平行于造山带的拉伸和垂直于造山带的挤压影响。东大别造山带的应变强度从北到南出现增强→减弱→增强→减弱→增强的变化规律。也即在晓天—磨子潭剪切带与殷店—马垅剪切带之间的岩石存在着强变形带→弱变形带→强变形带→弱变形带→强变形带的变化规律,两边的强变形带对应的分别是晓天—磨子潭剪切带和殷店—马垅剪切带,而中间强变形带则对应的是强流变带,该强流变带的位置位于东大别山的核部。东大别造山带构造片麻岩的流变环境约为T=720℃~740℃,P=0.75~0.90GPa,属于高角闪岩相—低压麻粒岩相变质。大别山在碰撞造山后期发生了近水平东西向沿造山带的塑形流变,导致大别山中片麻理均为NWW-SEE走向,并且线理也是沿造山带的走向,本文认为塑形流变的时间在210±10Ma左右,后期郯庐断裂带的活动改造了大别山原有的NWW-SEE向构造,使得大别山东端片麻理走向出现NE向转变,尤其在大别山东北缘这个特殊地理位置体现的明显。综上本文认为桐柏—大别造山带在几何学形态上表现为一个巨型的背形构造,在碰撞挤压背景下形成的,主要受到近南北方向挤压的力作用,并且背形构造在垂向上具有分层结构,层与层之间通过一种特殊的滑脱面连接,根据滑脱面上的拉伸线理和热擦痕可以知道层与层之间是发生滑动的。殷店—马垅剪切带和晓天—磨子潭剪切带是背形构造中的一个构造层,在南北两大板块挤压背景下,随着桐柏—大别造山带背形构造的形成而形成的。由于后期的风化剥蚀,造山带背形构造顶部的部分被剥蚀,使得桐柏杂岩体和大别杂岩体出露,故而只在背形构造的两侧保留着两个剪切带。根据桐柏—大别造山带的年代学分析知道,桐柏—大别造山带的管状流变从晚三叠世(210Ma)开始,这时的流动是深部的塑性流变,在180Ma左右达到高峰期。管状流变中期由于差异流变界限的存在剪切带(~170Ma)形成,桐柏—大别杂岩继续由西向东发生管状流变,桐柏—大别造山带中最开始在150Ma左右发生了小规模岩浆活动,直到早白垩世岩浆活动的峰期之前(~140Ma)剪切带活动和管状流变才慢慢衰减停止。随后岩浆活动开始强烈,一直到130Ma以后,岩浆活动开始减弱,伸展构造开始强烈,一直到90Ma左右,桐柏—大别造山带基本定型。在后期新生代的风化剥蚀作用下以及小规模的构造活动改造,使得桐柏—大别造山带形成了当今的构造格局。

陈宇[6](2018)在《中华山自然保护区脊椎动物区系地理及保护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华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北省广水市,地理坐标为东经113°54’28.71"~113°58’7.05",北纬31°43’27.87"~31°37’37.41",总面积为7426.61hm2。本文以中华山的野生脊椎动物为研究对象。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收集并整理相关文献。运用动物地理学以及动物分类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对中华山自然保护区的野生脊椎动物的物种组成、区系特征、地理分布格局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为中华山自然保护区监测与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保护区现有野生脊椎动物32目92科205属265种,其中:鱼类有5目7科15属15种;陆生野生脊椎动物有27目85科190属250种,占全省总种数36.39%。在陆生野生脊椎动物中,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兽类分布有2目8科14属15种,2目9科26属31种,15目48科112属165种和8目20科38属39种。2.中华山自然保护区处于东洋界华中区东北部,与古北界邻近,使得相邻界区之间物种相互渗透,过渡特征明显。陆生脊椎动物的区系特征都以东洋种占优势,两栖类与爬行类古北种较少,鸟类、兽类呈现出东洋种和古北种相混杂的格局。3.保护区内有很多国家重点保护物种,保护与科研价值比较高。在调查过程中,共发现:国家重点保护物种有37种,包括1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物种金雕(Aquila chrysaetos),有36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物种;有50种珍稀濒危物种,其中:有18种兽类,14种鸟类,6种两栖类,12种爬行类。4.保护区地处大别山白冠长尾雉(Syrmaticusreevesi)保护区群的核心位置,在实现跨区域保护、提高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效果等方面占有重要地位。通过访问,样线调查,红外相机监测,我们绘出白冠长尾雉在保护区的大致分布示意图,这对于区内白冠长尾雉的研究与栖息地的保护起着重要作用。5.保护区与居民区存在利益冲突。调查发现,中华山保护区周边居民参与式管理水平较低,居民保护意识不强,不了解保护区功能分区,保护管理存在众多问题。针对调查结果提出几点建议:增设居民参与管理制度,增加居民决策权,科普自然保护区相关管理理念,保护居民合法权益,制定相关奖惩机制等。

王洪刚[7](2017)在《蚌埠早期城市现代化研究(1908-1947)》文中指出本文以民国时期蚌埠城市发展为研究对象,以现代化理论为研究视角,从经济、教育、文化、社会结构等方面再现新旧更替的历程,着重发掘“传统”向“现代”的转变方式和规律,廓清两者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勾勒出城市发展轨迹,总结出城市现代化的模式与特点。论文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第一章主要介绍铁路通车前蚌埠古镇的历史沿革、地理条件和传统社会格局,这是蚌埠现代化的背景和基础。城市是历史的产物,早在城市化运动启动长久之前,城市就已产生,即古代城市。虽然古代城市与近代城市有着不同的内涵,但近代城市正是在古代城市这个母体中孕育的。研究蚌埠早期现代化,首先要对其产生的历史地理前提做出一种基本判断。根据现代化的理论,这是蚌埠现代化的“准备”阶段。第二章至第六章重点考察历史时期蚌埠在经济、教育、文化、城市结构等方面的现代化变迁的微观过程。现代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其历史变迁过程中文明结构的重新塑造,就其层面而言,它是一个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各个领域在内的全方位立体化的转型过程。论文分别从工业、商业、交通、教育、人口等方面对现代因素的产生和壮大进行考察,“以史立论”,在占有大量史料的基础上推演其新旧更替的内在机制,对于广泛存在的新旧“杂糅”的现象也进行了初步探讨。同时,在众多现代元素中,本文着力凸显新式交通尤其是铁路对城市发展的影响。蚌埠是“火车拉出来的城市”,铁路运输强大的吸附功能不仅汇聚了这座城市,也为它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铁路不仅塑造了一个富于“交通色彩”的经济结构,还渗透到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这种影响力既有“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也有暴风骤雨式的一蹴而就,它决定了蚌埠现代化“突变型”的发展模式。另一方面,我们也应当看到这种影响力是有限的和有条件的。对蚌埠而言,交通因素只是城市发展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如果交通优势不能很好地转化为市场优势,蚌埠的城市现代化便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行之不远。实际上,通民国时期,不论工业、商业,还是教育、文化,这些层面的发展曲线基本都是“高开低走”,从狂飙激进到每况愈下再到无疾而终,除了战争侵扰,过于单一的产业结构是制约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反之,蚌埠在几十年之后的中衰恰巧印证了这点:这座城市的交通优势依然还在,然而随着中国经济中心在两次迁移(沿江、沿海),其经济地位大大下降,最终没能续写辉煌,个中缘由值得深思。第七章总结了蚌埠早期城市现代化的特征和启示。基于以上现代化层面的具体研究,作者凝练出蚌埠城市现代化的特点与规律。通过与同时期的安庆、芜湖、合肥等城市的类比,总结城市发展的教训和经验,绘制其独特的发展道路,为现在和未来的城市发展提供借鉴,规避历史上罹患过各种“城市病”,寻找城镇化发展的出路,制定最佳的城市发展模式。

丁志伟[8](2014)在《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的状态评价与优化组织》文中研究说明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是实现21世纪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三大方略,探求“三化”协调发展是时代赋予我们谋求发展的新使命,也是推动区域经济稳步前行、促进城市-区域综合发展的现实选择。中原经济区是我国中部经济系统、社会系统与资源环境系统耦合作用较强的传统农区和国家“三化”协调发展先行先试示范区,伴随着中部崛起、全国主体功能区开发、中原经济区规划建设等战略的不断深化,新型城镇化建设必将进一步快速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必将进一步复杂和激化,由此引发的各种问题也必将成为发展中的焦点问题。因此,研究城市-区域系统整合下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三化”协调发展状况,对于保障国家粮食战略安全,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意义重大。从“三化”协调发展的内涵出发,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宗旨,以城市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城市规划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为支撑,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城市-区域系统整合下“三化”协调发展的研究框架;在城市-区域系统整合视角下明晰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的现状特征和存在问题,探讨中原经济区城市-区域系统“三化”协调运转的内在机理,评价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的状态水平,提出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的城市-区域系统组织途径。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城市-区域系统理论,解析了“三化”的互动机理。在城市-区域系统内,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三者相互联系、相互支撑,共同支撑系统的协同运转并组成“三位一体”的社会系统工程。中心城市是城市-区域系统的核心和发动机,承担着带动区域经济增长、技术进步、创新发展等功能,其新型工业化成果为新型农业现代化提供技术、生产力资源和农产品加工支撑,为新型城镇化提供产业链动力、城市建设资金和就业容量;中心城市的各种物质、能量和信息要素通过乘数、涓滴效应,通过城镇化作用沿廊道载体向城市边缘区、乡村地区扩散,为新型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提供强大的区域中心带动机能和群体带动机能;广大的乡村基质平台为城市-区域系统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提供土地、资源、环境、生态等方面的保障,使中心城市的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整体功能更强大。(2)在“三化”协调发展的基本状态方面:①“单化”的发展状态。从时序特征看,1995年以来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水平都呈现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新型城镇化水平呈现“先缓后急”的上升态势,在2005年之后快速提升;新型工业化水平在2002年之前呈现波动变化,2002年之后呈稳步提升的趋势;新型农业现代化水平除1997年出现小幅下降外不断提高,且2002年之后上升幅度较大。从空间分布看,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呈现比较类似的空间格局,郑州、济源位于高水平区域,第二、三等级城市围绕两者形成西北部的集中分布区,较低、低水平区分布在东南部广大区域,形成西北-东南的分异格局。新型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相比,后三种类型的区域占据了绝对主导并形成大范围连绵分布区,高水平区、较高水平区分布范围小且在郑州及其北侧小范围集中,整个区域的分布格局极其不平衡且局部差异大。②“双化”协调状态。从时序特征看,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双化”协调整体呈波动上升状态:19951997年稳步增长,19982004年波动下降,2005年后波动上升且近期上升幅度较大。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农业现代化“双化”协调特征表现为:19952006年之间呈现波动下降状态,2006年以来呈现快速上升趋势。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农业现代化“双化”协调特征表现为:19951998年呈现缓慢上升状态,19992004年呈现波动下降,2005年以来呈现波动上升且2009年以来上升幅度较大。从“双化”整体分布格局看,II级、I级协调等级区占据了绝对主导并形成大范围连绵分布区,V级、IV级协调区仅为郑州、济源,III级协调等级区发育不充分,整个区域的分布格局极其不平衡且局部差异大。③总体协调状态。从时序特征看,中原经济区“三化”的综合协调度指数呈现波动上升状态:19951998年缓慢上升,19992004年波动下降,2005年以来呈现波动上升且2009年以来上升幅度较大。从空间分布看,“三化”协调发展的总体协调度与“双化”类似,但II级、I级协调等级区个数明显增多,空间分异的不平衡状态进一步强化。(3)在“三化”协调发展的耦合状态方面:①城镇与城镇的耦合状态:从城镇体系四大结构看,等级层次结构中区域性中心城市、地区性中心城市、地方性中心城市、中心镇与新型社区的数量和级别不尽合理,城镇体系的规模序列处于中等发育水平尚未形成完整的序列结构,职能类型结构处于较低的发展阶段,空间布局结构须根据战略政策的实施进一步优化。②城镇与产业的耦合状态:三次产业结构及其内部结构逐渐优化,产业集聚区建设势头迅猛,但仍面临承接产业转移、调控升级等难题;产业结构偏离度与理想状态均有较大差异,第二产业偏离度最大,第一产业偏离度次之,第三产业偏离度最小;城镇化虽率以每年增加1.5个百分点的速度快速提高,但城镇化整体水平仍严重滞后于同期的工业化水平和产业结构比重。③城镇与区域的耦合状态:中原经济区核心城市的带动能力不强,核心增长板块的辐射范围不够大,省辖市市区空间综合影响范围不均衡。④城镇与乡村的耦合状态:虽然城乡各项建设快速发展,城乡规划与建设管理改革不断推进,城镇带动乡村发展的作用日益增强,新型社区规划建设成效与问题并存,城乡一体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但从城乡差距的单指标和综合指标分析看,城乡差距依然较大,地区之间差异明显,城乡统筹发展的力度须进一步加强。⑤经济—社会—资源环境耦合状态:1995年以来,中原经济区经济、社会系统有序度水平保持了较好的发展态势,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资源环境子系统有序度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其受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带来的压力越来越大,有时不堪重负而出现资源过度开发、环境承载力大幅下降等资源环境问题。从三个系统有序度组成的综合协调度指数看,其值由1995年的0.3770以年均2.36%的增长幅度升至2011年的0.5467,整体变化呈较好的发展趋势。这表明,虽然在该阶段全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对资源环境系统造成了一定损害,但系统整体协同水平处于较好的上升状态,未出现停滞不前或退化。(4)在“三化”协调发展的趋势状态方面:“三化”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协整关系,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两者互促共同发展;新型农业现代化不是新型城镇化的格兰杰原因,新型城镇化是新型农业现代化的格兰杰原因;新型农业现代化不是新型工业化的格兰杰原因,新型工业化是新型农业现代化的格兰杰原因。通过脉冲分析发现,虽然中原经济区“三化”之间相互作用,但新型农业现代化不是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的格兰杰原因,新型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升对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的影响不明显;中原经济区新型工业化冲击对中原经济区新型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的正向拉动作用缺乏持续性,有时还会削弱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能力。(5)在城市-区域系统整合研究框架下,结合“三化”的状态评价结果,提出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的优化组织路径:①针对“三化”协调发展的基本状态评价,从时空定位和整合的视角制定“三化”推进策略。②结合“三化”协调的耦合状态评价,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的优化组织应坚持新型城镇化引领,从优化城镇体系的功能组织,增强城镇带动区域发展的能力,推动城镇与产业的融合发展,推动城乡经济社会的一体化发展,促进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等5方面着力推进;其中,在城镇体系组织方面,应从提高郑汴一体化区域的核心竞争力,组建现代化郑汴都市区,构建富有中原特色的五级城镇体系结构,形成联动的区域增长板块等方面进行功能组织。本研究研究特色及创新之处:(1)在城市-区域系统框架下,解析了“三化”在城市-区域系统内协调运转的机理,并提出了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的城市-区域组织途径,能够弥补已有研究对“三化”协调功能组织研究的不足,也能为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之路提供理论参考。(2)基于城市-区域系统理论构建了“三化”协调状态评价的多维度分析框架。一方面基于“单化”发展水平、“双化”协调状态、“三化”总体协调状态3个层面评价了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的基本状态,另一方面从城镇与城镇、城镇与产业、城镇与区域、城镇与乡村、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方面评价了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的耦合状态;此外,基于VAR模型评价了“三化”的发展趋势,确定了“三化”的调控目标和重点,提出了“三化”协调发展的优化组织路径。这不仅有助于揭示“三化”在城市-区域系统内相互作用的动态性、复杂性和开放性,而且有助于进一步综合判断“三化”的调控方略,还能为制定合理的城市-区域系统组织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胡刚[9](2013)在《汉水流域夏商时期考古学文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汉水流域处在黄河、长江两大水系之间,又位于中原、关陇、巴蜀、荆楚四大文化区交汇与反冲地带,这种特殊地理与文化结构使得汉水流域文化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在以往考古学研究中,汉水流域夏商时期文化研究仍是一个薄弱环节,尤其是夏代早期和商代晚期文化面貌,学术界尚处于认识阶段。在新材料的支撑下,本文研究旨在初步建立汉水流域夏商时期考古学文化时空框架体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不同时期文化发展情况以及文化因素构成与来源,并借此探讨区域内以及同周边地区文化的交流与互动。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为绪论,界定了本文研究的时空范围,回顾了相关考古发现与研究现状,并提出了本文的研究目标与方法。第二章为汉水流域夏商时期文化背景分析,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方面。一是利用相关孢粉数据和遗址出上动物骨骼鉴定报告,复原夏商时期环境信息,并借此探讨环境变迁与夏商遗址分布的关系;二是考察汉水流域夏代之前考古学文化发展情况,总结该流域传统文化发展特点。第三至五章为汉水流域夏商时期诸文化研究。通过对典型遗存分组与器物形制学研究,建立了诸考古学文化的分期与编年体系以及时空对应关系;运用文化因素分析方法,系统地讨论了诸考古学文化源流。第六章为汉水流域夏商时期考古学文化交流与互动研究,以时间为轴,分夏代、早商以及晚商三个阶段,分别探讨了区域内考古学文化交流与互动,以及与周边区域同时期考古学文化交流与互动情况。本文研究的主要贡献与认识有:一、初步建立汉水流域夏商时期考古学文化时空框架体系。夏代早期考古学文化主要有后石家河文化、东龙山类型遗存、白马石类型遗存,年代相当于煤山类型一期至二里头文化一期。夏代晚期考古学文化以二里头文化为主,分为二里头类型、下王岗类型以及商洛类型。早商时期考古学文化主要有盘龙城类型商文化、二里岗类型商文化、荆南寺类型文化、宝山文化早商时期遗存,年代相当于二里岗下层一期至花园庄早期。晚商时期考古学文化主要有庙台子类型商文化、周梁玉桥文化以及宝山文化晚商时期遗存,年代相当于殷墟一至四期。二、初步建立不同地理单元夏商时期考古学文化发展序列。汉水上游地区文化序列是白马石类型遗存——宝山文化,中间还有缺环。丹江上游地区文化发展序列是从东龙山类型遗存——二里头文化商洛类型——二里岗类型文化,其晚商时期文化面貌还不清楚。鄂西北、丹江下游地区文化发展序列是后石家河文化乱石滩类型——二里头文化下王岗类型——二里岗型商文化——扁柱足鬲遗存。汉水下游以东地区文化发展序列是后石家河文化三房湾类型、西花园类型——二里头类型——盘龙城类型商文化——庙台子类型商文化。汉水下游以西地区文化发展序列是后石家河文化季石类型——二里头类型——荆南寺类型文化——周梁玉桥文化。三、总结了汉水流域夏商时期考古学文化发展的四个特点,即文化因素构成复杂性、文化发展不延续性、各区域文化个性强烈与发展不平衡性。

赵炳清[10](2013)在《楚国疆域变迁之研究 ——以地缘政治为研究视角》文中研究指明楚国是周初成王正式分封的一个子爵小国,地处江汉之间。在春秋时期,经过历代楚王的开疆拓土,由“土不过同”的蕞尔小邦发展到“楚地千里”的泱泱大国。然在战国晚期,受制于秦,以至疆域日削,最后消亡。楚国的疆域空间的巨大变迁,无不与楚人地缘关系的变化密切相关。因此,本文以地缘政治为研究视角,按照时间的发展顺序,对楚人的形成与楚国疆域的变迁作了系统的论述。文章分为四章,每章内容如下:第一章,楚人的形成及其地域。本章运用传世文献的记载、考古资料和出土文献三者相结合,系统地论述了楚人的形成过程及其活动地域,并考辨了楚人形成与荆、楚关系的一些相关问题。第二章,西周时期楚国的地域范围及其地理扩张。本章运用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的记载,厘清了楚人受封的史实及楚“丹阳”的地望,考辨了周昭王伐楚的原因和熊渠的地理扩张,并考释了西周时期楚君的徙居地,推定了西周时期楚国的地域范围与活动区域,认为西周时期楚国疆域的地理变化,是与周楚地缘关系的不断调适有关。第三章,春秋时期楚国疆域的拓展与诸侯争霸的地缘政治格局。本章系统地论述楚国疆域拓展的历史进程与地理变化,探讨了各个区域在楚国地缘政治中的作用以及楚人对各区域的占领,揭示了楚国地缘关系的变化对楚国疆域所造成的影响,并认为春秋时期楚人地缘战略的主要目标是经略中原、争霸诸侯,楚人的地缘政治作为都是围绕着这一目标来进行的,楚国疆域的变化都与之密切相关。第四章,战国时期楚国疆域的变迁与七国兼并的地缘政治格局。本章将考古材料、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相结合,系统地论述楚国北部疆域、西部疆域、南部疆域的变化以及消亡,考辨了学界存在争论的一些问题,揭示了战国时期楚国疆域的变迁与楚国地缘关系变化的关系,认为在七国兼并且相互制衡的地缘政治中,楚人若处置得当,疆域就会得到扩展,反之,疆域就会日削。

二、浅谈鄂北豫南界区的几个地质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鄂北豫南界区的几个地质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伊盟隆起及周邻古生代地质构造特征及其演化与油气赋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区勘探现状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结晶基底研究现状
        1.3.2 古隆起研究现状
        1.3.3 后期改造对油气成藏的影响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 论文完成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大地构造位置
    2.2 研究区地层
    2.3 研究区区域构造演化
第三章 伊盟隆起及周邻古生代地质构造特征
    3.1 伊盟隆起构造层划分
    3.2 地震地质层位对比解释
    3.3 伊盟隆起及周邻不整合面类型划分
    3.4 构造单元划分及特征
第四章 伊盟隆起及周邻早古生代沉积-构造特征
    4.1 伊盟隆起及周邻早古生代地层特征
    4.2 伊盟隆起及周邻早古生代残留地层展布及岩相古地理特征
        4.2.1 伊盟隆起及周邻地区寒武系残留地层展布与沉积格局
        4.2.2 伊盟隆起及周邻地区奥陶系残留地层展布与沉积格局
    4.3 早古生代北缘沉积构造格局及演化
        4.3.1 古亚洲洋早古生代演化
        4.3.2 研究区早古生代演化过程约束
第五章 伊盟隆起及周邻晚古生代沉积-构造特征
    5.1 伊盟隆起及周邻晚古生代地层特征
    5.2 伊盟隆起及周邻晚古生代残留地层展布及岩相古地理特征
        5.2.1 伊盟隆起及周邻地区晚石炭统残留地层展布与沉积格局
        5.2.2 伊盟隆起及周邻地区二叠系残留地层展布与沉积格局
    5.3 地层厚度对比及联井剖面演化过程
    5.4 晚古生代北缘沉积构造格局及演化过程
        5.4.1 古亚洲洋晚古生代演化
        5.4.2 研究区晚古生代演化过程约束
    5.5 小结
第六章 伊盟隆及周邻古生界油气赋存
    6.1 上古生界油气赋存
    6.2 下古生界油气赋存
    6.3 后期改造对研究区油气赋存影响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发表学术论文
    申请专利
致谢

(2)仰韶文化尖底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意义及目的
    1.2 题解暨仰韶文化的概念问题
        1.2.1 仰韶文化的概念问题
        1.2.2 尖底瓶的时空范围
        1.2.3 尖底瓶分布范围的史前环境特点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预期
第二章 尖底瓶研究现状述评
    2.1 尖底瓶的研究历程
        2.1.1 20 世纪20年代—60 年代(初始研究阶段)
        2.1.2 20 世纪70年代—80 年代(深入研究阶段)
        2.1.3 20 世纪90年代—至今(实证研究阶段)
    2.2 尖底瓶研究现状反思
第三章 尖底瓶的分类
    3.1 分类标准及结果
        3.1.1 分类标准
        3.1.2 分类结果
    3.2 甲类(中小型尖底瓶)
    3.3 乙类(大型尖底瓶)
    3.4 小结
第四章 尖底瓶的时空演变
    4.1 形态结构演变分析
    4.2 分期研究
    4.3 分区研究
    4.4 源流探析
第五章 尖底瓶的成型工艺
    5.1 尖底瓶成型工艺考察
    5.2 传统制陶工艺的启示
    5.3 成型工艺的模拟实验
        5.3.1 尖底瓶主体成型工艺
        5.3.2 器耳及底部的安装与修整
        5.3.3 小结
    5.4 成型工艺的时空差异
第六章 尖底瓶功能结构与使用特点分析
    6.1 成型工艺所致的隐性特征
    6.2 功能结构与使用特点
    6.3 残留物分析结果的验证
    6.4 使用功能模拟实验
    6.5 小结
第七章 尖底瓶的社会功能
    7.1 尖底瓶出土状况考察
        7.1.1 居址出土尖底瓶
        7.1.2 墓地出土尖底瓶
    7.2 社会功能分析
        7.2.1 居址中尖底瓶的社会功能
        7.2.2 墓葬中尖底瓶的社会功能
    7.3 民族学材料及国外考古材料的启示
第八章 尖底瓶相关问题的研究
    8.1 尖底瓶时空分布与区域文化类型关系考察
        8.1.1 半坡期
        8.1.2 庙底沟期
        8.1.3 半坡晚期
        8.1.4 小结
    8.2 中外尖底瓶的比较研究
        8.2.1 形态结构的比较
        8.2.2 功能与使用方法的比较
        8.2.3 尖底瓶的沿用与消失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1942-1943年中原大灾荒与中国共产党的应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二、相关研究回顾
    三、研究方法
    四、相关概念界定
    五、创新点与难点
第一章 1942-1943 年中原大灾荒概述
    第一节 中原大灾荒灾情概述
        一、受灾区域概况
        二、根据地灾情严重
    第二节 中原大灾荒的特点
        一、灾荒背景复杂
        二、涉灾地域异常辽阔
        三、灾害循环相生
    第三节 中原大灾荒形成的原因
        一、自然因素
        二、日本的侵略战争
        三、国民政府迟缓救灾
    第四节 中原大灾荒造成的影响
        一、对人口的影响
        二、对经济的影响
        三、对社会的影响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的救灾思想与“治标”救灾举措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救灾思想回顾
        一、救灾思想的起源
        二、救灾体制
    第二节 宣传动员
        一、救灾前的宣传动员
        二、救灾中的宣传动员
    第三节 筹粮赈灾
        一、赈济粮款
        二、组织借粮
        三、开展对敌粮食斗争
    第四节 减轻税负
        一、减免公粮
        二、减租减息
    第五节 节约募捐与准备代食
        一、节约募捐
        二、准备代食
    第六节 处理灾荒引发的社会问题
        一、救助移民难民
        二、开展卫生防疫
        三、处理偷窃问题
        四、惩治贪污腐败
第三章 “治本”救灾举措
    第一节 创造农业生产条件
        一、兴修水利
        二、发展合作社
        三、开展捕蝗运动
    第二节 发展农业生产
        一、抢种补种农作物
        二、开展大生产运动
    第三节 发展副业
        一、发展纺织业
        二、发展家庭副业
    第四节 开展赎地救人运动
        一、开展赎地运动
        二、开展救人运动
第四章 党政、社会体制、民生运动与救灾
    第一节 加强政权建设以赢得阶级认同
    第二节 强化党的一元化领导以提高统领能力
    第三节 精兵简政以减轻人民负担
    第四节 开展民生运动以推动社会革新
第五章 救灾之成效、特点与经验
    第一节 主要成效
        一、成功度过灾荒
        二、推动根据地各项事业的发展
        三、增进党群、干群、军民的关系
        四、战胜困难的能力得到提升
    第二节 主要特点
        一、从应急救灾转向生产救荒
        二、从单一政府救灾转向动员群众广泛参与
        三、从单纯救济灾民转向服务抗战大局
    第三节 现实启示
        一、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二、坚持党的领导是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
        三、倡导以“自立更生、生产救灾”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根本策略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4)南阳盆地历史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相关研究成果介绍
    第三节 区域界定与研究方法
        一 区域界定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南阳盆地发展地理环境
    第一节 南阳盆地自然地理环境
        一 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
        二 南阳盆地气候及历史时期气候变迁
        三 河流、土壤、动植物与矿产
    第二节 南阳盆地人文地理
        一 先秦考古文化区及文化演进
        二 秦汉以来风俗区演变及其差异
第二章 南阳盆地区域发展时空差异及内部结构
    第一节 南阳盆地区域发展时空特征
        一 农业种植类型及农业区转变
        二 农田水利
        三 人口
    第二节 南阳盆地行政区划与中心城市发展变化
        一 南阳盆地行政区划演变
        二 区域内部城市等级变动及区域开发分异
第三章 区位变动视野下南阳盆地发展历程
    第一节 逐渐发展时期:三代至春秋战国时期
    第二节 发展极盛时期:秦汉时期
    第三节 波动式发展时期:唐宋以降
第四章 当代南阳盆地发展建议
    第一节 南阳盆地发展机制
    第二节 南阳盆地的发展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5)桐柏—大别造山带的构造格局、演化过程及其成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背景
    1.2 桐柏—大别造山带的研究现状以及存在问题
        1.2.1 研究现状
        1.2.1.1 桐柏造山带的研究现状
        1.2.1.2 西大别造山带的研究现状
        1.2.1.3 东大别造山带的研究现状
        1.2.2 存在的科学问题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预期成果与创新点
        1.4.1 预期成果
        1.4.2 主要创新点
    1.5 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岩石地层单元
        2.1.1 桐柏造山带
        2.1.2 西大别造山带
        2.1.3 东大别造山带
    2.2 研究区主要剪切带特征
    2.3 区域岩浆活动
第三章 桐柏—大别造山带南北界剪切带的构造特征
    3.1 桐柏—浒湾剪切带的构造特征
        3.1.1 桐柏—浒湾剪切带的基本特征
        3.1.2 桐柏—浒湾剪切带的构造变形特征
        3.1.2.1 桐柏—浒湾剪切带的运动学特征
        3.1.2.2 桐柏—浒湾剪切带的有限应变及涡度分析
        3.1.2.3 桐柏—浒湾剪切带的位移量计算
        3.1.2.4 桐柏—浒湾剪切带的显微构造分析
        3.1.3 桐柏—浒湾剪切带的形成环境分析
        3.1.3.1 桐柏—浒湾剪切带的岩石学特征
        3.1.3.2 桐柏—浒湾剪切带变质条件分析
        3.1.4 桐柏—浒湾剪切带的年代学约束
        3.1.5 桐柏—浒湾剪切带的属性
    3.2 殷店—马垅剪切带的构造特征
        3.2.1 殷店—马垅剪切带的基本特征
        3.2.2 殷店—马垅剪切带的构造变形特征
        3.2.2.1 殷店—马垅剪切带的运动学特征
        3.2.2.2 殷店—马垅剪切带的有限应变测量以及涡度计算
        3.2.3 殷店—马垅剪切带的形成环境分析
        3.2.4 殷店—马垅剪切带的年代学约束
    3.3 小结
第四章 桐柏造山带的构造特征研究
    4.1 桐柏造山带的基本特征
    4.2 桐柏造山带的构造变形分析
        4.2.1 桐柏造山带的几何学形态
        4.2.1.1 殷店—小林地区
        4.2.1.2 太白顶地区
        4.2.2 桐柏造山带的有限应变特征
    4.3 桐柏造山带的构造活动
    4.4 南北剪切带和L构造岩对桐柏造山带构造格局的制约
        4.4.1 桐柏杂岩南北界剪切带的对比分析
        4.4.1.1 桐柏杂岩南北界剪切带的运动学对比
        4.4.1.2 桐柏杂岩南北界剪切带的构造特征对比
        4.4.1.3 桐柏杂岩南北界剪切带的形成环境对比
        4.4.1.4 桐柏杂岩南北界剪切带的年代学对比
        4.4.2 L构造岩对桐柏造山带构造格局的制约
    4.5 小结
第五章 西大别造山带的构造特征研究
    5.1 西大别造山带的基本特征
    5.2 西大别造山带的构造变形分析
        5.2.1 西大别造山带的几何形态
        5.2.2 西大别造山带的结构分析
        5.2.2.1 西大别造山带的构造层次
        5.2.2.2 西大别造山带的分带性
        5.2.3 西大别造山带的运动学特征
        5.2.3.1 运动学方向
        5.2.3.2 应力状态分析
    5.3 西大别造山带的构造环境分析
        5.3.1 温度估算
        5.3.2 电子探针分析
    5.4 西大别造山带的构造年代学分析
        5.4.1 西大别造山带的构造年代学
        5.4.2 西大别造山带的构造期次
    5.5 小结
第六章 东大别造山带的构造特征研究
    6.1 东大别造山带的基本特征
        6.1.1 东大别造山带的剖面特征
        6.1.2 大别山东北缘桐城地区的地质特征
        6.1.3 构造片麻岩的地质特征
    6.2 东大别造山带的构造变形分析
        6.2.1 东大别造山带的运动学特征
        6.2.2 东大别造山带的有限应变测量
        6.2.3 东大别造山带的应力状态分析
        6.2.4 桐城地区应力场及构造动力学背景
    6.3 东大别造山带的构造环境分析
        6.3.1 霍山—马垅剖面中的构造片麻岩
        6.3.2 桐城地区的构造片麻岩
    6.4 东大别造山带的构造年代学分析
    6.5 小结
第七章 桐柏—大别造山带构造格局以及构造模式探讨
    7.1 桐柏—大别造山带几何学形态的限定
    7.2 桐柏—大别造山带动力学机制及运动学轨迹
    7.3 桐柏—大别造山带的构造演化及构造模式探讨
    7.4 小结
第八章 结论
    8.1 主要研究成果及结论
    8.2 创新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6)中华山自然保护区脊椎动物区系地理及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动物地理区系定义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自然状况
        2.2.1 地质地貌
        2.2.2 气候
        2.2.3 土壤
        2.2.4 水文
        2.2.5 植被
        2.2.6 野生脊椎动物
        2.2.7 社会经济与人口状况
第3章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内容
        3.1.1 脊椎动物区系地理分析及特征
        3.1.2 白冠长尾雉专题研究
        3.1.3 居民保护意识的调查
    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3.2.1 脊椎动物资源野外调查方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数据分析与处理方法
        3.2.4 技术路线
第4章 脊椎动物区系地理分析
    4.1 兽类物种组成及特点
        4.1.1 兽类种类组成
        4.1.2 区系成分及分布型分析
        4.1.3 红外监测物种特点分析
    4.2 鸟类物种组成及特点
        4.2.1 鸟类种类组成
        4.2.2 居留型与区系成分
        4.2.3 生态类群分析
    4.3 爬行类物种组成及特点
        4.3.1 爬行类种类组成
        4.3.2 区系成分及分布型分析
    4.4 两栖类物种组成及特点
        4.4.1 两栖类种类组成
        4.4.2 区系成分及分布型分析
    4.5 鱼类物种组成及特点
        4.5.1 鱼类种类组成
        4.5.2 保护区鱼类资源特点
    4.6 脊椎动物分布型特征
    4.7 重点保护资源
第5章 白冠长尾雉专题研究
    5.1 白冠长尾雉生存现状调查
    5.2 调查结果分析
第6章 居民对保护区认知调查
    6.1 受访人群的基本特征
    6.2 调查结果分析
    6.3 保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支献
附录
    附录1 兽类名录
    附录2 鸟类名录
    附录3 爬行类名录
    附录4 两栖类名录
    附录5 鱼类名录
    附录6 调查问卷
    附录7 野外调查及部分野生脊椎动物照片
致谢

(7)蚌埠早期城市现代化研究(1908-194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由来及意义
    二、研究回顾
    三、研究方法和概念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蚌埠城市现代化的发轫
    第一节 自然赋予与历史沿革
        一、自然赋予
        二、历史沿革
    第二节 历史悠久的淮上文化
        一、“淮夷”文化
        二、大禹文化
        三、以寿春为核心的江淮楚文化
        四、独具特色的淮上文化
    第三节 蚌埠城市现代化的启动
        一、传统社会的格局
        二、津浦铁路的开通
第二章 新式工业的艰难发展
    第一节 传统手工业之转型
        一、传统行业的早期流变
        二、手工业的机器化转型
    第二节 机器工业之演进
        一、烟草业的现代化转型
        二、面粉业的机械化转变
        三、电力业的突进式发展
    第三节 工业现代化之评估
        一、技术结构层面
        二、产业结构层面
        三、资本结构层面
第三章 商业和金融业的现代嬗变
    第一节 商业部门的交通优势
        一、铁路交通引发物流路线改变
        二、铁路运输推动物流中心形成
    第二节 传统商贸的产业结构
        一、盐业贸易之变迁
        二、粮油贸易之演进
        三、盐粮互市之格局
    第三节 新式商业部门的兴起
        一、百货业
        二、杂货业
        三、农副土产
        四、果品干鲜
        五、药材贸易
    第四节 金融业的现代化嬗变
        一、钱庄
        二、银行
        三、其它金融业务
        四、铁路交通与金融业的关联性
第四章 交通邮政和城市建设的现代化启跋
    第一节 现代交通体系的构建
        一、铁路运输之滥觞
        二、航运事业之拓展
        三、公路网络的初建
        四、新旧运输的互补
    第二节 邮政和通信的现代化启跋
        一、现代邮政之滥觞
        二、通信事业的初兴
    第三节 城市建设的艰难发展
        一、城市空间结构之演变
        二、现代城市规划的开启
        三、市政基础设施之建设
第五章 教育事业的新旧更替
    第一节 传统教育的格局
        一、县学
        二、书院
        三、私塾
    第二节 新式教育的成长
        一、新旧教育的更替
        二、初等教育的推广
        三、中学教育的发展
        四、师范教育之演进
    第三节 教育现代化的困境
        一、管理体制延阻教育发展
        二、封建军阀戕害新式教育
        三、经费匮乏制约教育发展
    第四节 新式教育的现代化功效
        一、民众教育初兴
        二、人才效应显着
        三、革命精神培养
第六章 人口的变迁和社会结构的重组
    第一节 人口规模与人口结构的近代变迁
        一、人口规模的变迁
        二、人口结构的演变
    第二节 社会组织的近代演变
        一、商会和同业公会
        二、红十字运动在蚌埠
    第三节 外部元素与城市现代化
        一、移民与城市现代化
        二、外部文明与生活方式的变迁
第七章 蚌埠城市现代化的模式、特征及启示
    第一节 蚌埠城市现代化的发展模式
    第二节 现代化进程中的“军阀底色”
        一、凸显城市政治地位
        二、增强城市经济实力
        三、完善市政建设
        四、革新生活方式
        五、治理淮河
        六、巩固交通地位
    第三节 蚌埠城市现代化的困顿
        一、传统与现代的失衡
        二、屡被“中断”的进程
        三、受挫的原因
    第四节 城市现代化的比较研究
        一、传统水路商镇与现代交通商埠——临淮与蚌埠
        二、通商口岸城市与交通动力城市——芜湖与蚌埠
        三、近代工业城市与现代交通城市——安庆与蚌埠
        四、区位中心城市与交通新兴城市——合肥与蚌埠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的状态评价与优化组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索引
表索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1.2.1 研究地域范围的界定
        1.2.2 区域概况及研究单元界定
        1.2.4 数据来源与说明
    1.3 研究目标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1 研究目标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关键技术
        1.5.3 技术路线
2 国内外研究述评
    2.1 相关概念
        2.1.1 “三化”的概念辨析
        2.1.2 协调与“三化”协调
    2.2 国外研究述评
        2.2.1 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发展的模式
        2.2.2 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发展的有关理论模型研究
        2.2.3 城镇化、工业化的不同影响因素分析
        2.2.4 国外研究的评析与启示
    2.3 国内研究述评
        2.3.1 “三化”协调发展的内涵
        2.3.2 “三化”互动的机理与实现途径
        2.3.3 “三化”协调发展战略的过程分析
        2.3.4 “三化”协调与城乡一体化
        2.3.5 “三化”协调与农村劳动力转移
        2.3.6 “三化”协调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3.7 “三化”协调的定量评价
        2.3.8 国内研究的评析与启示
    2.4 启示
3 研究的理论支撑与框架设计
    3.1 基础理论
        3.1.1 系统理论
        3.1.2 城乡一体化理论
        3.1.3 区域整体理论
        3.1.4 城市相互作用理论
        3.1.5 城市-区域综合发展理论
    3.2 核心理论
        3.2.1 城市-区域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3.2.2 城市-区域系统整合
        3.2.3 城市-区域系统整合与“三化”协调发展
    3.3 研究的框架设计
4 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的基本状态
    4.1 中原经济区“单化”的发展水平
        4.1.1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水平
        4.1.2 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水平
        4.1.3 新型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水平
    4.2 中原经济区“双化”协调发展的状态
        4.2.1 评价理念与评价方法
        4.2.2 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双化”协调发展的状态
        4.2.3 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农业现代化“双化”协调发展的状态
        4.2.4 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农业现代化“双化”协调发展的状态
    4.3 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的总体状态
        4.3.1 评价理念与评价方法
        4.3.2 “三化”协调发展的状态
    4.4 小结
5 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的耦合状态
    5.1 “三化”耦合的内涵与主要内容
        5.1.1 “三化”耦合的内涵
        5.1.2 “三化”耦合的主要内容
    5.2 城镇与城镇的耦合状态
        5.2.1 城镇体系等级层次结构的状态
        5.2.2 城镇体系规模序列结构的状态
        5.2.3 城镇体系职能类型结构的状态
        5.2.4 城镇体系空间布局结构的状态
    5.3 城镇与产业的耦合状态
        5.3.1 基本发展状况
        5.3.2 耦合状态分析
    5.4 城镇与区域的耦合状态
        5.4.1 评价方法
        5.4.2 结果分析
    5.5 城镇与乡村的耦合状态
        5.5.1 基本发展状况
        5.5.2 基于单指标的城乡统筹发展状态
        5.5.3 基于综合指标的城乡统筹发展状态
    5.6 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耦合状态
        5.6.1 基本理念
        5.6.2 评价模型
        5.6.3 结果分析
    5.7 小结
6 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的优化组织
    6.1 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的趋势分析与控制论证
        6.1.1 “三化”协调发展的趋势分析
        6.1.2 “三化”协调发展的控制论证
    6.2 基于“三化”基本状态的优化组织
        6.2.1 “三化”协调发展的时序定位和整合
        6.2.2 “三化”协调发展的空间定位与整合
    6.3 基于“三化”耦合状态的优化组织
        6.3.1 总体优化组织理念
        6.3.2 优化城镇体系的功能组织
        6.3.3 推动城镇与产业的融合发展
        6.3.4 增强城镇带动区域发展的能力
        6.3.5 推动城乡经济社会的一体化发展
        6.3.6 促进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7 结语
    7.1 研究结论
        7.1.1 “三化”在城市-区域系统中的运行机理
        7.1.2 “三化”协调发展的基本状态
        7.1.3 “三化”协调发展的耦合状态
        7.1.4 “三化”在城市-区域系统中的优化组织
    7.2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工作
致谢

(9)汉水流域夏商时期考古学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时空范围
        1.1.1 时间界定
        1.1.2 空间界定
    1.2 研究背景
        1.2.1 田野发掘工作
        1.2.2 考古研究现状
        1.2.3 商代青铜器发现与研究
    1.3 研究目的与方法
第二章 汉水流域夏商时期文化背景
    2.1 自然环境与遗址分布
        2.1.1 区域地理概况
        2.1.2 夏商时期古环境复原
        2.1.3 遗址分布及其与环境关系
    2.2 夏代以前文化发展情况考察
        2.2.1 文化发展概貌
        2.2.2 文化传统特点
第三章 汉水流域夏代诸文化研究
    3.1 后石家河文化
        3.1.1 发现与命名
        3.1.2 典型遗存分期与年代
        3.1.3 文化类型与分布
        3.1.4 文化源流
    3.2 东龙山类型
        3.2.1 分期与特征
        3.2.2 文化性质与源流
    3.3 汉水流域的二里头文化
        3.3.1 下王岗类型
        3.3.2 二里头类型
        3.3.3 商洛类型
    3.4 白马石类型遗存
        3.4.1 典型遗存分析
        3.4.2 文化内涵与源流
第四章 汉水流域早商时期诸文化研究
    4.1 盘龙城类型商文化
        4.1.1 分期与年代
        4.1.2 文化内涵与源流
    4.2 荆南寺类型文化
        4.2.1 分期与年代
        4.2.2 文化内涵与源流
    4.3 东龙山商代遗存
        4.3.1 分期与年代
        4.3.2 文化内涵、性质与源流
    4.4 其它区域早商时期遗存
        4.4.1 鄂西北地区早商遗存
        4.4.2 宝山文化早商时期遗存
    4.5 小结
第五章 汉水流域晚商时期诸文化研究
    5.1 庙台子类型遗存
        5.1.1 分期与年代
        5.1.2 文化内涵与源流
    5.2 周梁玉桥文化
        5.2.1 分期与年代
        5.2.2 文化内涵与源流
    5.3 宝山文化晚商时期遗存
        5.3.1 分期与年代
        5.3.2 文化内涵与源流
第六章 汉水流域夏商时期诸文化交流与互动
    6.1 夏代诸文化交流与互动
        6.1.1 区域内文化交流与互动
        6.1.2 与周边地区同时期文化交流
    6.2 早商时期诸文化交流与互动
        6.2.1 区域内文化交流
        6.2.2 与周边地区同时期文化交流
    6.3 晚商时期文化交流与互动
        6.3.1 区域内文化交流与联系
        6.3.2 区域内晚商文化的分布与影响
        6.3.3 与周边地区同时期文化交流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楚国疆域变迁之研究 ——以地缘政治为研究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本文的研究意义及相关概念的阐明
    二、论文的相关资料及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的思路、方法与文章的结构
第一章 楚人的形成及其地域
    第一节 芈姓季连部族的活动与地域
        一、“陆终六子”、“祝融八姓”与季连
        二、季连部族的活动地域
        三、季连部族活动的考古学考察
    第二节 穴熊(鬻熊)、熊丽的活动及其地域
        一、穴熊即鬻熊
        二、熊丽的事迹
    第三节 楚人形成与荆、楚关系的相关问题
        一、楚人形成的相关问题
        二、荆、楚关系的相关问题
第二章 西周时期楚国的地域范围及其地理扩张
    第一节 西周初年楚国的建立及其地域范围
        一、楚人受封史实及相关问题之考辨
        二、丹阳、夷屯的地望与楚国地域的推定
    第二节 西周中期周昭王的南征与楚国的地望
        一、昭王南征史实考辨
        二、昭王伐楚的原因及楚国的地望
    第三节 西周晚期楚国的地理扩张与楚君徙居地
        一、熊渠的地理扩张
        二、楚君徙居地的考释
第三章 春秋时期楚国疆域的拓展与诸侯争霸的地缘政治格局
    第一节 江汉间的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化与楚国西部疆域的奠定
        一、春秋初期江汉间的地缘政治环境
        二、江汉间的一统与楚人江汉地缘政治体系的建立
        三、江汉间的地缘危机与巴楚关系的变化
    第二节 楚东部疆域的拓展及地缘关系的变化
        一、楚东国的地缘政治形势
        二、楚东国疆域的开拓与楚人霸业的建立
        三、晋、吴的地缘结盟与楚东国疆域的变化
        四、楚、越地缘结盟与楚东国疆域的恢复
    第三节 春秋时期楚国疆域的政治地理结构分析
        一、春秋时期楚国的附庸
        二、春秋时期的楚灭国与置县
第四章 战国时期楚国疆域之变迁与七国兼并的地缘政治格局
    第一节 合纵连横与楚国北部疆域的变迁
        一、楚与韩、魏的争夺及汝颍上游区域疆土的丧失
        二、多国制衡的地缘政治格局变化与楚北部疆土的得失
        三、秦的兼并与楚国北部疆域的丧失
    第二节 楚国西部疆域的变迁及核心地区的陷落
        一、巴、楚对资源的争夺与楚国在峡江地区的扩展
        二、“巴黔中”的辨析与楚黔中郡
        三、秦灭巴、蜀及对楚国西部疆域的觊觎
        四、“楚灭巴”考辨与楚国核心地区的丧失
    第三节 楚国南部疆域的变迁及秦的统
        一、“楚灭越”的辨析及置郡江东
        二、“洞庭”、“苍梧”与楚洞庭郡、苍梧郡
        三、楚“江南”反秦及秦的统
余论:楚国疆域的核心区与边疆区
    一、楚国的核心区
    二、楚国的边疆区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附记

四、浅谈鄂北豫南界区的几个地质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伊盟隆起及周邻古生代地质构造特征及其演化与油气赋存[D]. 全晓园. 西北大学, 2020(03)
  • [2]仰韶文化尖底瓶研究[D]. 卫雪. 西北大学, 2019(04)
  • [3]1942-1943年中原大灾荒与中国共产党的应对[D]. 冯佳.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4]南阳盆地历史地理研究[D]. 张夏天.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6)
  • [5]桐柏—大别造山带的构造格局、演化过程及其成因分析[D]. 李海龙. 合肥工业大学, 2018(01)
  • [6]中华山自然保护区脊椎动物区系地理及保护研究[D]. 陈宇. 湖北大学, 2018(02)
  • [7]蚌埠早期城市现代化研究(1908-1947)[D]. 王洪刚. 扬州大学, 2017(10)
  • [8]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的状态评价与优化组织[D]. 丁志伟. 河南大学, 2014(01)
  • [9]汉水流域夏商时期考古学文化研究[D]. 胡刚. 西北大学, 2013(02)
  • [10]楚国疆域变迁之研究 ——以地缘政治为研究视角[D]. 赵炳清. 复旦大学, 2013(03)

标签:;  ;  ;  ;  ;  

浅谈鄂北豫南交界地区的几个地质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